追求幸福人生的三重境界

时间:2019-05-15 09:21: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追求幸福人生的三重境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追求幸福人生的三重境界》。

第一篇:追求幸福人生的三重境界

追求幸福人生的三重境界

桐庐县圆通小学

钟利民

弘一大师: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

“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重境界。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这也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

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重境界去玩玩,或者久居在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他们把全力贡献于学问的研究,把全心寄托于文艺的创作和欣赏。这样的人,在世间也很多,即所谓“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

还有一种人,对二重境界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三重境界去。这就是宗教徒了。他们做人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不够,必须探求人生的究竟。他们以为财产子孙都是身外之物,学术文艺都是暂时的美景,连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幻的存在。他们不肯做本能的奴隶,必须追究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这才能满足他们的“人生欲”。这就是宗教徒。

幸福的第一重境界是物质生活。幸福带来了财富,而不是财富带来了幸福

人来自于自然又归于自然,来的时候赤条条,去的时候化为灰烬,无法逃脱自然的法则。1岁出场亮相,10岁天天向上,20岁远大理想,30岁基本定向,40岁处处吃香,50岁发奋图强,60岁告老还乡,70岁打打麻将,80岁晒晒太阳,90岁躺在床上,100岁挂在墙上。人是靠物质条件而生存的,比如说我们的吃喝拉撒睡,都是要靠物质条件支撑着我们的生存行为的。人的本性中就有对物质生活不懈追求的因子,比如我们追求的衣食住行,穿要穿得体面,吃要吃得营养,住要住得舒畅,行要行得便捷。因此,任何抑制人追求物质的行为都可以说是不人道的。所以幸福的第一重境界是物质基础,也就是说人首先要获得一定的物质基础才能解决生存问题。

但是物质生活是要靠自己努力才能获得的,而且对物质生活的追求需要人们付出代价的。

一是因为人如果要享受物质生活就不得不放弃一部分自由。在工作时间里,人要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比如说,你出生了,长大了,很自由,很幸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有一天你要吃饭了,而没有人供养你,你就要去找工作,比如你招聘进了教育系统分配到圆通小学当老师了,每个月会拿到工资供你吃饭。但是你为了换得工资就不得不放弃一天八小时的自由,甚至是更多时间的自由自在。因为我们在工工作时间里都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你的大部分活动都要受制于学校规定。

如果你想在工作时间里找回一些你个人的自由,就要被扣钱,这个道理很清楚,你之所以能生存,是因为你获得了物质条件。你的物质基础哪里来?是从你付出的自由的代价中得来的。所以这里得出一个结论,要想生活条件好一些,要想一直保留你当下还算不错的工作岗位,就要好好努力工作。有句话说得好:只有不停奔跑,才能呆在原地。

有的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但是没有办法,因为他其实已经权衡过了,工作和一部分自由哪个更重要?

二是因为获得物质生活条件是要预先投资的。你成为教师以前,要接受师范教育,当时你的父母为你投资,你自己花了四年光阴,别人已经开始挣钱而你还在读书,但是你当时的投资使你当上教师,现在正在给你回报。绩效工资改革之后,高学历人才、优秀人才要做教师的也不少,非师范类的毕业生也要做教师,而教师的职位却随着生源的减少而日渐减少,未来教师工作肯定比现在竞争更加激烈。所以教师应当多学习、培训,不断地为自己的未来追加投资。

三是因为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一旦成为人的唯一目的,将会使人迷失。我们都听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要有限度。古人说“知足常乐”是很有道理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物质生活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多了还要多,好了还要好,会使人生失去许多滋味。

幸福的第二重境界是艺术生活。

人解决物质基础问题后,就能生存了,但怎么活得更好,一直是人们思索的一个大问题。

我们很多人都有体会,唱唱歌、跳跳舞、看看电影会觉得很满足。这是艺术的作用,艺术能净化心灵,释放心中的郁闷。比如看《泰坦尼克号》、《唐山大地震》等电影。

现代人普遍精神紧张、焦虑。欧洲阿尔卑斯山中,有一条风景很美的大道上,挂着一句标语,写着:「慢慢走请注意欣赏!」现代人看起来太忙了,许多人在这忙碌的世界上过活,手脚不停。就好像在阿尔卑斯山上旅行,乘车匆匆忙忙的过去。没有什么时间回一回头,或着停一停步子,欣赏一下风景。结果,使这原本丰富美丽的世界,在我们眼中空无所有,只剩下了匆忙和紧张,劳碌和忧愁。现代人看起来太忙了,许多人在这忙碌的世界上过活,手脚不停。就好像在阿尔卑斯山上旅行,乘车匆匆忙忙的过去。没有什么时间回一回头,或着停一停步子,欣赏一下风景。结果,使这原本丰富美丽的世界,在我们眼中空无所有,只剩下了匆忙和紧张,劳碌和忧愁。

我们做老师的工作压力很大,学校领导、家长、社会对你工作的期望要求也很高,但是现在的学生也越来越难教,总是感觉学生也像“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教师们为此很苦恼。绝大多数教师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很重,又要牵挂家里人的健康,自己孩子的读书工作问题,班级里或家里一旦发生些事情,更是愁上心头。佛教讲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八种苦恼,人的一生就是苦难,所以要普度众生。我不知道佛主到底会不会救人,但我觉得在佛没有救你之前,要学会自救。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

人的自救有很多方法。有的人心里难过痛哭一场;有的人找三五知己倾诉一下,喝喝酒,发泄一下,这是“自虐型”的自救。有的人回家找个由头跟家人吵架,摔几样不值钱的东西,然后蒙头大睡;有的人把孩子拎起来打一顿,这是“他虐型”的自救。这些方法能自救,因为都是宣泄,宣泄了以后心里平衡了,就舒服了。但这些方法都有一个毛病,就是以自虐和伤害他人为代价,有时代价付出了以后无法弥补,后悔不及。尼克松问基辛格:“你说中国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敌人?”基辛格说:“如果你把中国当做你的朋友,他就是你的朋友,如果你把他当做你的敌人,他就是你的敌人。”.用艺术来宣泄其实是最佳的方法。比如说,看悲剧,悲剧就是把美好的、神圣的东西撕毁给人看,当看到剧中的伟大人物遇到巨大的不幸,观众心里就平衡了。悲剧有这样的妙用,我看到很多老太太爱看绍兴戏《红楼梦》,宝玉哭灵,她们也在抹眼泪,看了一遍又一遍。如果我们能像老太太一样将音乐、美术、小说、诗歌、散文、电影(尤其是好的电影)作为自己人生的精神导师,时时相伴,则会少去很多烦恼。现在有一种治病方法就是音乐疗法,原理也在这里。

以上说的仅是通过欣赏艺术来获得幸福感,其实更幸福的是创作艺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自己的主观世界完全投入了进去,废寝忘食也乐此不疲,会使人十分满足。所以有一个现像值得大家注意,艺术家长寿的人不少,因为他创作时达到了一种很高的境界,他无比自由,他感觉到世俗世界对他的限制而使他不自由,他理想中的天国就在他的创作之中。经常的艺术创作体验使他幸福,使他颐养天年。

美是艺术的主要特征,艺术的美是一切美的总和,以美冲淡世俗的种种丑恶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一些真正的艺术家的工作仅仅是为了艺术,对钱他一窍不通或不屑一顾,有的艺术家为艺术甚至长年生活在贫困之中,比如说画家梵高。而且他也不要别人的施舍,因为他认为艺术一旦与金钱或权力发生关系,便毁了艺术。艺术属于精神世界。艺术的领域很广的,不仅音乐、美术、舞蹈、电影,茶是艺术,拍照时艺术,有一些教师,悉心教导,你的教学就是一种艺术。

所以我希望教师们能登上幸福的第二重境界——艺术生活。我愿意为之创造条件,我希望教师参加读书赏艺会,里面有很多唱片和画册,希望教师能参加教工合唱团,希望教师为《草根》写写小说、诗歌、散文。下班能哼着歌回家,晚上读读美文,双休日逛逛美术馆,以后,我还会请人为教师开个文化艺术讲座。物质生活其实是一片沙漠,精神生活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使人永葆年轻之心。

幸福的第三重境界是独立思想。

自由一向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但是人不得不为了物质生活或为了生存而丧失一部分自由,艺术能实现人的一部分解放,但迄今为止艺术还都要受到物质的限制,比如,创作书法,就要受到笔墨纸砚的限制,创作音乐受乐器或音响的限制„„任何艺术都会受到时间、空间或材料的限制而不能完全自由。因此,完全幸福的人在前两重境界里几乎没有。唯有思想,独立而自由的思想才能让人完全自由。

对教师而言,思想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思想就会非常讲实际。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务实的、数量化的时代,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包围冲击着我们,使我们逐渐感觉迟钝。哲学是异常天真的追问。而我们可能不会追问了,我们甚至不给自己一点空闲让我们思考最简单的问题:我在干什么工作,我今天干了什么,我怎样干得更好,我为什么干这个工作,我从我的工作中如何发现乐趣等等,所以我不认为坐在电脑前比看天上的星星、想着自己的问题更有乐趣。

教师能迈上人生幸福的三重境界,也就是要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经常抽象地思考教育问题,思考人的问题,思考我为什么而教,怎样教。人一向有两个世界,一是物质的世俗的世界,一是精神的可能的世界,对教师而言,应具有在这两个世界里生存的本领。

我认为人生的三重境界,分别代表三种教师类型。第一种教师仅仅将教师工作当成是必须应付的工作,这样的教师不大可能有长进,因为他们精神生活的这二三重境界并没有建立起来,其实他们末必真正幸福。

第二种教师以教师工作为乐趣。我们相当一批老教师,退休了还来教书,因为他们少不了学生,他们觉得教书就是艺术。在教学活动中,他们自己的生命神奇地在孩子们身上得以延续。他们辛勤工作的回报,就是他们塑造了学生的第二生命,学生美好的未来里深深刻上他们的影子。这些教师会把课尽量上得生动些、新颖些,再生动些、再新颖些,他们和学生有着朋友般的关系,他们在自己的艺术作品——学生们身上倾注了很多的感情,他们因为爱而无比幸福。

第三种教师将教育工作当成思想的起点,在一生的教育活动中,不断探索,不停地追问自己,非常理性而充满智慧地安排自己的工作,经常会有一些心得,经常会求教于书本和理论,这样的教师因为经常思想而深沉博大,使他们建立起自己的教育风格。他们很幸福,也很满足。这样的教师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永恒的是什么。

这个世界上,可能没有任何其他职业能让人只要付出努力就能登上人生幸福的三重境界,但教师可以,因为教师的物质待遇正在改善,教师可以将教育过程当作艺术创作过程,教师可以将教育活动与人生思索融为一体。

第二篇:人生三重境界

【人生三重境界】

1、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个人初识世界,内心纯洁,眼睛里看见什么就是什么。

2、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涉世渐深,发现这个世界一片混沌,黑白颠倒,是非混淆,看山感慨,看水叹息。

3、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阅历人生而后开悟、生慧,便可“任他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明月。

第三篇:人生的三重境界

【 人生的三重境界 】

1、看远。极目远瞩才能览物于胸。只观眼前美景,难见山外之山;困于蝇头小利,难睹天外之天。

2、看透。天下熙熙为名来,天下攘攘为利往。阅透人情知纸厚,踏穿世路觉山平。

3、看淡。平和、宁静、坦然。离尘嚣远一点,离自然近一点,淡泊就在其中。青年看远,中年看透,老年看淡。

【 人生禅语 】

1、气不和时少说话,有言必失;心不顺时莫做事,做事必败。

2、事莫虚应,应则必办,不办便结怨;愿莫轻许,许愿必还,不还便成债。

3、万物在说法,看你如何着眼;一切是考验,试你如何用心。

4、知足是富人,平常是高人,无事是仙人,无心是圣人。

5、想开了自然微笑,看破了肯定放下。

【 人生的三个警示牌 】

1、人生三为: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

2、人生三修炼:看得透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立得正行得直。

3、人生三不争:不与上级争宠,不与同级争锋,不与下级争功。

4、人生三不斗:不与君子斗心机,不与小人斗歹毒,不与天地斗膂力。

5、人生三件事不能硬撑:花钱、喝酒、性爱。

【 挑战困境的八大法则 】

1、认知:困境是上苍赐予。

2、心态:你对生活微笑,生活就对你微笑。

3、起点:用希望的火种燃烧自己。

4、过程:从“怨由心生”到“怨由心灭”。

5、关键:战胜自己是最大挑战。

6、情境:知难而进是一种风景。

7、成熟:寻找破解难题的生活密码。

8、结果:恒久努力是最大秘诀。

【 失败人生的五种思维 】

1、我不想做。懒散和懈怠是生活毒药也是失败人生的基因。

2、我没想到。成功者总是留意任何情况下的每一种可能。

3、我尽力了。尽力不等于尽心竭力。

4、这不可能。如果相信美妙,美妙生活就在眼前;如果自我设限,限制就会无处不在。

5、没人帮我。成功者本身都是一个巨大磁场。

【最温暖的八种食物】

①早上醒后来的一个煎蛋;

②上班出门前塞在包里的一个苹果;

③加班深夜回家后的一碗热汤;

④睡觉前的一杯牛奶;

⑤伏案工作时的一杯热茶;

⑥生病卧床时的一碗白粥;

⑦喝闷酒的时候一碟小菜;

⑧酒醒后的一碗清汤面。

你吃到过几样?

【经营人脉的十条铁律】

1、想钓到鱼,就要像鱼那样思考;

2、不要总显示自己比别人聪明;

3、必要时让对方做主角;

4、尊重对方,不能目中无人;

5、常与人争辩,你永难赢;

6、保持克制,不能锋芒太露;

7、永远保持适当距离;

8、树一个敌等于立一堵墙;

9、谦虚不虚伪,适度展现自我;

10、易失言不如无言。

【处世哲理】

1,想改变世界,很难;要改变自己,容易。

2,与其改变世界,不如改变自己。

3,改变自己的某些观念和做法,也就改变了世界。

4,如果你希望世界改变,必须改变自己。

5,放弃自己的固执、狭隘,一切都会改变。

【哲思小语】

1.没有风暴,船帆不过是一块破布。

2.钱能买到的东西,往往并不值钱。

3.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将一无所知。

4.孩子把玩具当朋友,成人把朋友当玩具。

5.人犯错误,大半是该用感情时太过动脑筋,该用脑筋时又太感情用事。

6.最不好玩的游戏是——轮到你上场时,却改变了规则——人生往往如此。

【 沈从文妙语 】

1、普通人用脚走路,我用的是脑子。

2、我动,我存在;我思,我明白一切存在。

3、多少文章就是多少委屈。

4、秋成熟一切。

5、凡事都若偶然的凑巧,结果却若宿命的必然。

6、美丽令人忧愁,然而还受用。

7、一辈子最怕的是在同一张床上睡觉。

8、人若爱你,他就愿意你进他造就的囚笼里去。

第四篇:人生的三重境界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人生的三重境界

作者:池 莉

来源:《视野》2007年第23期

人生的三重境界,可以用这样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第一重境界时,人是激情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们不愿意轻易相信什么。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

人生的第二重境界时,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

人生到达第三重境界时,茅塞顿开,回归自然。

(李季摘自《课外阅读》)

第五篇:人生有三重境界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在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倘若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常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在这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一辈子做人,怎样算是做好了人?

一辈子处世,怎样算是成功的处世?

不如阔达的心态,人生在世,无非是让人笑笑,偶尔也笑笑别人。

曾经沧海之后,再去看世情,无非是云淡风清,不过是日升日落般的泰然了。

下载追求幸福人生的三重境界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追求幸福人生的三重境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生三重境界(范文模版)

    人生三重境界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

    人生“三重境界”和“四种大智慧”

    一、人生三重境界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

    读书三重境界

    读书三重境界●古人将读书的境界概括成三个阶段,用赏月来做比喻: 第一境界指少年读之,如隙中窥月; 第二境界指中年读之,如庭中望月; 第三境界指老年读之,如台上玩月。 评点:以月喻书......

    管理的三重境界

    管理的三重境界我不大相信一考定终身的说法,虽然高考确实是人生的一次大考,但高考的不如意,并不意味着丧失未来,人生之路很长,只要清楚自己的需要,并努力争取,就能取得自己向往的成......

    企业管理的三重境界

    综观历史的发展、企业的兴衰,南京尚一企业管理咨询综合观点发现,企业真正的发展有三重不同的境界。正是这三种不同的方式造就了企业不同的命运。第一重境界:人管人 这是最原始......

    教师的三重境界

    教师的三重境界 说到“三重境界”,自然会想到王国维的人生三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

    作文的三重境界

    作文的三重境界 ——在浙江少年作家培训中心温岭基地温岭市新河镇中学的演讲 文/涂国文南宋词人蒋捷有一首词《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

    写作的三重境界

    写作的三重境界 山东 韩红敏 我认为,写作是一个由外而内体验生活,又由内而外表达生活的过程。 我们在写作过程中,首先是接触外在生活,然后是通过五官的观察感知将外在生活渐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