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的海洋争端问题(大全)
最近几年,一方面是中国的能源紧缺状况日益严重,另一方面中国与日本在东海,与东南亚国家在南海主权问题上的争议也日渐浮上表层。中国如何思考海洋策略,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众所周知,中国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域,其中渤海基本上属于内海,而黄海、东海和南海则都与其他国家存在争议。尤其是石油储量丰富的东海、南海争议更大。相比之下,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最大的南海,问题也最为严重。
从周边国家的反应来看,当东海、南海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尚未探明之时,各国基本上相安无事。上个世纪70年代,无论是越南外交部的声明还是越南教科书和地图,都说称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然而,南海发现石油后,有关沿海各国的反应立时发生变化。
不可默认既成事实
针对中日东海以及中国和东南亚诸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争议,中国曾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倡议。但一段时间来的实际情况是:争议搁置了,共同开发却没有展开;更有甚者,各周边国家采取「先下手为强」策略,抢先攻占有争议海域和岛屿。
从表面上看,中国与涉及南海主权争议的诸国近年来签订了一系列框架性协定,为主权问题解决之前的各国行为作了一个大致的规范。但实际情况却是,包括《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在内的一系列共同文件几乎已经成为一纸废文。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倡议不但得不到回应,反而被他国利用中国按兵不动来实行「先下手为强」的策略。
在这方面,中国有必要确立基本原则和底线,即:
一、国家利益一定要维护;
二、若有妥协,一定要在谈判之后才能接受;
三、绝不可接受或默认既成事实。
中国企业须主动出击
鉴於中国目前的国力和其他实际情况,希望一蹴而就解决所有海洋争端既不现实,也不符合中国最终利益。因此,迫使有关国家同意并真正实施「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应该是中国在过渡阶段的主要战略。
这一战略的第一步,是将有关国家逼到谈判桌边;而双边谈判的目的,是迫使有关国家同意「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在这方面,中国须改变以前只是提出动议,一味等待其他国家回应的消极做法;中国必须走出去,主动在有争议地区采取开采行动,将争议的问题主动提上台面。中国只有主动提出议题,才能在这一争议中获得主动,也才能在双边或多边谈判中取得主动权。
国家须有统筹机制
如果说,中国采取主动,提出议题的目的,是逼迫周边各国回到双边或多边谈判桌边上来,那麼双边或多边谈判的目的则是迫使有关国家同意并开始实施「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近年,中国国内有学者提出「先深海后浅海」、「先远海后近海」的开采建议,大体也是顺著这一思路。
在这方面,中国和日本以及与东南亚国家的争议,实际上处於两个不同的阶段。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争议,由於东南亚一些国家「先下手为强」而使得「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几乎成为一纸废文,因此这一问题实际上尚处於初步阶段;中国须做的,是通过主动出击,提出相关议题,从而将这些国家拉到谈判桌边来。而与日本在东海大陆架问题上的争议,实际上已经进入第二阶段;中谈判虽然势必旷日持久,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可以再次就「搁置争议,共同开发」问题提出详尽的思路,从而使得领土争议谈判和「共同开发」蹉商同步进行。
要实现上述思路,中国方面必须有一个统筹的机制。作为中国方面的石油开发公司,其首先是一个企业,即便采取主动在有争议领域开始开采行动,但考虑的也首先是商业利益,其风险的覆盖必须由国家进行全面统筹。在这方面,国家企业和能源管理部门,以及交通、外交都须有一个统筹的机制。
我们有必要坚守一定的原则和底线,即是:本本国利益一定要维护,若有妥协的话,一定要在谈判之后才能进行,绝对不接受或者承认既成的事实。
出了我们国家海上军队的出击外、我们国内的企业也可以主动的出击。企业可以直接在南海开发资源,国家肯定承认并支持的、这样可以减少资源的流逝。还有就是国家必须有一个统筹的机制。中国方面的石油开发的公司,其首先是一个企业,即使在采取中东再有争议领域开始开采的行动,但考虑首先是商业利益,风险的覆盖必须由国家进行全面的统筹。在这方面,我们国家和能源管理部门,以及交通和外交都要有一个统筹的机制,要有计划和部署的进行。
对于中国海上权益争夺的办法综合下来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积极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受美国支持的一些国家进行较量。
第二,大力的发展经济、军事、以提高谈判的筹码。
第三,加强我们国家需要的海军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军事训练和远洋战斗的能力,武器现代化。要在适当的时候充分展示出我们国家的海上军事实力。
第四,积极协商,寻求和平的解决办法。
当然,我们不排除武力的解决办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直接占领,历史上韩国与日本的独岛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先下手为强是可用的,还有就是使用经济、政治、军事威慑镇压,直接去的控制,这需要我们国家足够的强大,才有能力去争取。针对不同的国家要采取不同解决机制及可能带来的影响。
中国不仅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国土,还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蔚蓝国土和海岸线。在21世纪一个波及全球的海洋经济时代来临之际,我们不能再漠视周边国家对我国海洋权益的侵犯。必须针对不同情况找到合理、有效的解决机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本属于我们自己的资源。
在解决争端的过程中我国首先应该加强海防,因为有实力才有谈判,国家的利益只能靠实力获得。没有强大的海军,周边国家未必愿意让出已经侵占到手的海洋权益。其次,我国在处理争端时应当唯国家利益是问,以合作为主,适当强硬。因为国家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我国虽然需要一个安定的国际环境进行改革,但是不能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将海洋权益拱手让人。
连小学生都知道;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中国海洋面积有多少,却并非人人清楚。对于“争议中”的海洋国土,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利益?军事手段是一个好的选择吗?如何实现我们的海洋主权、发挥我们海洋的作用,考验着我们民族的智慧。中国是个陆地大国,又是个海洋大国,我国海岸线长度为1.8万公里,居世界第四位;大陆架面积位居世界第五,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面积为世界第十,显然,只有在法理上、事实上拥有了海洋主权之后,才能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对于“争议中”的海洋国土,但实际情况是,中国面临着激烈的海域划界争端,要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争得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还有相当大的困难。中国有一半海洋国土处于争议中。
在东海,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列岛被日本非法占领;日本却提出中日两国是共架国,要求按中间线划分海域。按日本的无理要求,在南海,我海洋权益受到的侵犯更加严重。主权和开发哪个优先,面对争端,我国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建议。应当说,“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提出,充分反映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善良愿望,但遗憾的是,我们等待共同开发,别人却在抢先开发,虽然签署了南海地区行为准则,但形势依然严峻。
我们如何应对这种局面?首先不要忘记„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主权属我‟。因为所谓有争议地区,包括南海诸岛和钓鱼岛在内,自古以来属于中国,过去世界各国从来没有对此提出过异议。”我们应当理直气壮、据理力争,同时还要有所作为。“如果我们没有积极开发的实际行动,我们要切实的采取行动管理我们的海域,自热不会有人无理来找这个茬,只有显示我们的存在。只有如此,才有可能为在有争议地区与相关国家共同开发奠定一个基础。维护国家主权,就是维护国家利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走出去,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
首先应该积极参与联合国有关海洋方面的国际法规的讨论和制订,使之能合理反映我们的利益和要求。其次,要积极参与有关海洋的国际学术交流,尤其不要回避已经存在的争议。要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观点,熟悉中国海洋现状的来龙去脉,以得到广大正义之士的理解和支持。
解决争端:外交还是武力
在外交努力和谈判至今鲜有实际成果的情况下,出现了呼吁“军事解决”的观点。争夺海洋,第一是争夺岛屿,其次是争夺海域,第三是争夺资源。岛屿问题是核心。争议和争端是客观存在的,但由此引发武装冲突甚至战争的可能性较小。
整个海洋形势与国家保卫海洋的能力当然有关系,如果你很强大,别人也不敢欺侮你,钓鱼岛和南沙等问题,目前通过武力解决不现实。一定要从整个国家的大局考虑。一是我们需要有个安定的周边环境;二是要维护国家的主权,要很好地统一起来通盘考虑,不能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要使法理上属于中国的海洋权利事实上属于中国,中国就必须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曾说:“国家欲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海军建设的重要性,许多专家呼吁,我们应该加强海洋意识。我觉得更好地解决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争端。一是树立海洋安全观,别人侵占我们的海洋也是侵犯我们,一定要像保卫每一寸陆地国土那样保卫每一寸海洋国土。海洋也是国家安全的屏障,现在对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主要来自海洋,最可能发生冲突的也是海洋。二是树立海洋经济观。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都与海洋息息相关。
中国不仅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国土,还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蔚蓝国土和海岸线。在21世纪一个波及全球的海洋经济时代来临之际,我们不能再漠视周边国家对我国海洋权益的侵犯。必须针对不同情况找到合理、有效的解决机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本属于我们自己的资源。
在解决争端的过程中我国首先应该加强海防,因为有实力才有谈判,国家的利益只能靠实力获得。没有强大的海军,周边国家未必愿意让出已经侵占到手的海洋权益。其次,我国在处理争端时应当唯国家利益是问,以合作为主,适当强硬。因为国家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我国虽然需要一个安定的国际环境进行改革,但是不能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将海洋权益拱手让人。
无可否认,中国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21世纪注定是属于中国的舞台。但高速的发展也无法回避产生的问题和因为旧中国的落后而遗留的争端,其中海洋争端显得尤为突出。中国的南海,东海等众多岛屿都与周边国家存在矛盾,比如与日本在钓鱼岛上的争议,与马来西亚在弹丸礁、安渡礁等九个岛屿上的争议,与文莱在南通礁上的争议等等。这是历史原因,也是政治、经济原因。
分析原因:一方面是这些小国、岛国缺少资源,通过抢占我国岛屿既可以得到海底丰富的资源,又可以扩大自己的领土、领海面积;另一方面是以美国、日本为主的大国为了限制我国的发展,把我国置于其势力范围内,极力拉拢我国周边国家形成对我国包括领海和领土方面的包围限制。
对于这些,中国领导人当然是心知肚明的,近年来也做出了一些举措来表明中国的态度和立场。这是中国未来发展必须经历的,必须落下的一颗棋子。依本人的观点,未来中国还需要在这些方面向世界有所展示:
第一,加大在东海和南海大片海域军事演习的密度和强度。如果一直对众多国家通过各种形式抢占,侵吞我众多岛屿视而不见,那久而久之必然让我泱泱大国被总小国小觑,让我国一直以弱国,病国的样子活在其他国家心目中。第二,扩充军费,加大军事投入。军事是经济话语权的后盾,是走出国门挺起腰说话的后盾。必须加大军事开支,建设一支具有现代化作战能力的军队,能够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应付自如,装备精良的部队。只有拥有这样一支高素质,精装备,实力过硬的部队,才能对周边国家形成威慑,让其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第三,不排除对比较出格的国家实施小规模军事行动。我国当今高速的发展势头不允许我们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即使能够赢得战争也会输掉繁荣的经济。但过分的忍让终究不是大国的风范,所以我主张在适当的时候对做出比较出格的国家实施小规模的军事行动,已达到杀一儆百的效果。这也可以告诉西方国家和某些分裂分子,我们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是不惜以损害经济的发展来用战争换取和平的。
第四,国家领导人学习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亲自视察对本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岛屿。通过国家高层的亲自视察,不仅能够对具有野心的国家形成心理上的威慑外,还能振奋本国人民人心,凝聚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第五,努力拉拢周边和我国没有领土争议的国家。通过拉拢其他的国家,可以摆脱我国被孤立的境地,也可以告诉外界我们是一个团体,而不是我们一个国家在奋战。这个方针对于以后发生多国参与的大规模战争对我们来说更有利,更能有效限制和攻击对方。
这些看似国家大事,离我们很远,然而仔细想想却紧密的联系着我们每一个中华人的切身利益。只有国家的强大才会有国民的幸福,而领土和领海的完整是国家强大的前提条件。让我们14亿中华儿女同心筑起一条包围着属于我们的所有领土、领海、领空的无法被破坏的万里长城。
点题: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海洋局势,中国解决海洋争端的根本是什么?关键是要制定相关法律!《反失去海洋法》就是一个好的选择。文章从六大方面说明制定《反失去海洋法》的重要性。
1、中国的国际环境
2、目前中国的海洋局势
3、制定反失去海洋法的根据
4、制定反分裂国家法的缘由
5、制定反失去海洋法律的必要
6、制定反失去海洋法律的意义
中国解决海洋争端的根本是什么? 尽管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很大,但对美关系依然是中国的外交重点;尽管法国总统的幼稚造成中法关系的倒退,但中欧关系依然向前发展;尽管俄罗斯在军售等问题上的不良作风,但是中俄关系依然友好。
纵观世界风云,中国的国际环境大体良好。不利的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周边环境却越来越坏!
中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又是一个海洋大国,有18000多公里海岸线,6500多个沿海岛,依照《联合国海洋公约》200多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和大陆架制度,中国拥有约300万平方公里海域。
据海洋研究机构的权威数据,中国共有大约12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处于争议中。在东海海域,有日本与中国的钓鱼岛纷争;在黄海海域,有韩国与中国的苏岩礁纠纷;南海海域的恐怖现状超过想象,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正在蚕食中国的海洋权益。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海洋局势,中国解决海洋争端的根本是什么?
关键是要制定相关法律!《反失去海洋法》就是一个好的选择。
2005年联合国世界首脑会议上讨论了海洋政策问题。如今,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定,所有缔约国必须在2009年5月13日前提交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案给联合国划界委员会,让委员会审议划界案。
毫无疑问,21世纪是人类全面开发利用海洋的世纪!
可敬的是,很多沿海国家还是有战略眼光的!包括《美国海洋行动计划》、《俄罗斯联邦至二○二○年海洋政策》、《加拿大海洋行动计划》、英国出台的《海洋法令》、日本拟订“二十一世纪日本海洋政策”等,都在调整国家海洋政策以应付新世纪的战略需要。
2009年2月3日,菲律宾众议院通过3216号法案,即“菲律宾群岛领海基线确定案”,将中国南海部分海域划入菲律宾领海基线。
越南早已提出对南沙群岛拥有全部主权。相对其他国家,越南是南海争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马来西亚、印尼、文莱等都在积极圈海动作…
不可思议的是,唯独中国,依然按部就班!长时间以来,没有一点动静。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中国还在不厌其烦的强调中国历史上对东海钓鱼岛、南海全部权益的无可争议的主权呢!跟国外讲中国的历史,简直就是对牛弹琴。既然都知道所争议的海洋属于中国,那为什么不做点什么呢?如果不是历史不清,那就是军方的问题了!
中国能为一个台湾问题去制定反分裂国家法!为什么不能为复杂的海洋争端制定相关法律呢?对自己的同胞都不放心,难道对外族就那么的大方失去?中国不是很喜欢向世界看齐吗?制定保护海洋权益的相关法律就是好的证明。
现在制定《反失去海洋法》,条件已经成熟。东海、南海的局势迫切要求中国必须马上制定此法,免除军方的后顾之忧,从而可以促使左右为难的、借口甚多的中国军方下定决心去保护中国的地盘、属于自己的海洋。
一旦制定《反失去海洋法》,将产生重大意义:
第一,这项立法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依据,参考《海洋法》制定的。吸纳民意,合情合理。这是中国人民决心维护国家海洋主权完整的重大战略举措。
第二,制定的《反失去海洋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也是解决海洋争端的最大根本所在。
首先,有利于完善中国长期以来有关海洋权益的政策。
其次,极大提高中国人民重视海洋权益的热情!而不像今年两会上关于海洋的描述“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仅仅10个字的分量。
最后,对南海周边国家的震慑将大大加强。让那些自以为中国是纸老虎的国家彻底惊醒,从而有效保护属于自己的海洋权益。
第三、制定《反失去海洋法》,必然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政治影响。
首先,中国将最终将保障海洋权益的大政方针,转化为国家立法,集中体现了中国各族人民不可动摇的反失去海洋的坚强意志,具有最高的权威性。
其次,这项立法不仅仅以“中国的国家实力为基础”并“中国军方的军事能力”且“寄希望于全中国人民”为中心,而且还给出了切实解决海洋问题的方法。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这项立法在台湾岛内会引起强烈反响,各种政治势力都会更加认真地审视两岸共同保护海洋权益的可行办法!以呵护来之不易的两岸关系。
制定《反失去海洋法》,时不待我。
第二篇:中国海洋争端(形势与政策)
我国海洋现状:我们领海周边有八个国家,分别是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在黄海海域,由于中国曾帮助朝鲜打败美韩联军的原因,朝鲜与我们国家的关系还是比较好的。虽然存在争端,但他们也没有什么过激行为。而对于韩国,它不是一个友好的国家,凭借和美国的关系,搞所谓的军事演习,耀武扬威。在南海海域,菲律宾慢慢地强大起来以后,不甘心海洋的面积太小,置“国际海洋法”于不顾,在南海抢夺我岛屿!致使在南海引发了一波抢夺我岛屿的“热潮”。越南更是狂的没边,抢占了我国20多个岛屿。总体局势在我国积极的努力下还算平静,但岛屿的归还工作依然会继续坚持下去。目前,最令我们头疼的和日本在钓鱼岛上的争端。由于东海大陆架存在大量的资源,而日本急缺各种资源,日本不打算放弃这些资源,从而多次挑起事端。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基本策略我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如何解决海洋争端,有效地维护海洋权益,开拓国家发展的利益空间和安全空间对我国的和平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遵循国际法,和平解决争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我国一直坚持通过平等协商,按照公平原则划定各自的管辖权界限。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我国已与越南就北部湾划界问题进行了协商与谈判
(二)、尊重历史的原则。目前我国被其他国家侵占的岛礁几乎无一例外地是在历史上早就属于中国,只是由于发现了丰富的资源或战略位置日益突出,而使周边国家顿生凯觑之心。《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承认沿海国享有“ 历史性所有权”,我国在南中国海享有的历史性权利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我国在南中国海标注的九段断续国界线为世界许多国家包括一些周边国家所认可,在很多国家出版的地图上也标示了这九段国界并注明属于中国。
(三)、自然延伸原则。《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大陆架的定义是“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大到大陆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这充分说明自然延伸原则是大陆架制度的主导原则。我国是宽大陆架国家,大陆架面积居世界第七,我国历来主张大陆架是陆地领土的自然延伸,大陆架的划分也应该依据自然延伸原则,这一原则不仅是国际法中划分大陆架的主导原则,也是我国捍卫海洋权益的有力武器
(四)、公平合理原则。海洋权益和海域边界的划分还必须兼顾公平合理的原则,要全面考虑岸线比例、人口的规模和密度等因素。
(五)、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搁置争议并不是对邻国侵占我国领土和海洋权益的认可,而是在双方认识差距较大的情况下,主动回避,以求国家关系的大局不受局部争端影响的一种暂时性的措施。搁置争议也不意味着消极等待,而是要通过保持克制,避免摩擦,缓解紧张的矛盾,然后通过在一定年限内的共同开发,促进双方经济的发展,为未来解决争端创造良好的条件。随着我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战略的实施,我国能够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解决与邻国间的海洋权益争端,为我国的和平崛起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鉴于周边的环境,我国政府的态度及应当采取的进一步措施
(一)、作好战略性长远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更好地防止周边国家侵害我海洋权益,保护我海洋资源,针对有关国家所采取的手段,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从战略高度作好我国海洋产业、海军发展的规划。
(二)、建立高效协调机构。维护海洋权益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一个部门管理或是各个部门各管一摊,力量太薄弱。必须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联系协调有关海洋权益维护的工作。使我国外交、海洋机构、海军、科调、民间力量有机地协调起来,互为补充,平时作好预案,一旦有事便能快速反应。
(三)、加快联合性调查开发。
(四)、加强持续性实际控制。
(五)、实施决定性力量建设。
第三篇:南海问题的争端
不做霸主,但不能没有霸气
———浅谈我对中国政府在南海争端的表现的看法
一. 南海遭遇侵占了
南沙群岛地处广阔浩瀚的南海南端。中国在公元前二世纪,即汉武帝时代,就发现了南沙,从宋朝起,就已宣布对其行使管辖权。直到上世纪中叶,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拥有南沙主权提出任何质疑。而70年代后,风云骤起,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和文莱诸国对整个南沙或其部分岛礁提出主权要求,并出兵占领了部分岛礁。最近中菲美济礁之争又将南沙争端推向一个高潮。
关于南海的争端,可说也是历史遗留的一个问题。中国政府在建国初期由于内忧外患的问题而错失了对南海领域的守护时机。对于周边的小国家的非分占领,中国政府为了创造一个和平的经济发展环境,一直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下把事情拖延到现在这个局面。但是现在,中国不能不去直面这个敏感的话题了。
二. 不能上当,拒绝战争
南海争端的升级与美国在背后一直搞的小动作是脱不了关系的。插足他国的争端,挑起更多的矛盾,阻碍矛盾的和平解决这似乎是美国最大的爱好。美国的确非常迫切想来得到一场战争,以扭转经济急转直下的困境.危机有多大,人类的战争就有多大!美国全世界积极的寻找战机!这是每一个当选总统最大的承诺.综观近几十年的美国,每一个总统上任,都在积极筹划战争,战争是转嫁国内经济矛盾激化的最佳途径!
危机当头,作为中国领导决策人该做些什么呢?国内军方是否被蓄意的挑衅所激怒呢!如果以弱击强,那就会正中对方的圈套!那是否就没有解决办法呢?有,而且是最佳的解决之道!那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此为当条件还未成熟之前的上上之策!
目前形势严峻,南海问题一定要得到合理又不失中国威信的有效解决!。唯一的解决之道是“避实就虚”和对方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就是充分运用经济杠杆,抛售美国国债,彻底搞垮对方的心脏要害-经济。激化对方内部矛盾制造内乱,让它首尾不能相顾。
再说了,一战争起来受害的还是人民百姓,更何况这是一个武器怎样先进的时代啊,一开打那还得了。对谁都没有好处!
三. 驻军,一定要驻军
不能再退步,别人是一步步紧逼,如果再退,想退到什么时候,领土都没有了,要经济要发展还有什么用,这就好我认为现在在所有岛屿上能做的就是驻军,(你硬,驻军也不会影响和平解决,不硬,什么都别扯)一定要驻军比是一个人,夺走你的四肢,给你全世界的钱,你还能护的住吗,有钱又能干什么,驻军,一定要驻军,不惜一切代价。
为什么我们不能把菲的领土“,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中国不做霸主,但也不
能没有一点霸气,任人欺负,回顾别国做霸主的也都过得很好,反而更没有人欺负,也没有别国敢去占人家的领土,也没有人反对他们的霸权,相反大家都去巴结他们,谁硬才听谁的,高尚的道德和礼仪是对懂得高尚的人和国家说的!
想中国早一百年也是文明国度,以诚挚的热情欢迎四方朋友,可有国家因为你热情好客而不来瓜分你,难道因为你礼让日本就不再南京屠杀了,有过吗?世界就是这样,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中国要强大,为什么要强大,不就是为了不让别人欺负,现在有人欺负我们,我们就应该为了我们最终的目的而战斗,什么叫强大,大到别人不敢欺负,不单单是有钱,有力量,而是敢下手,敢玩命,叫谁在惹我们时都想好了它的性命,中国有句古话,楞的怕横的,楞的怕不要命的,如果你不要命,你的命也许保存的更长,因为别人不想死,就不敢惹你!相反获取利益贪图便宜是每一个人或国家都会毫不犹豫去做的!
你让,让到何时?想留给子孙什么,也许我们没钱,但脊梁要硬,能顶天立地,我就不相信,十六亿人就守不住那一片海,骨气何在?尊严何在?若中国连这么一片海都守不住,中国在外面的华人华侨还能有尊严吗,还能有地位吗,以后中国人在外面还能挺起胸膛吗,不怕自己弱,怕自己没骨气,怕自己认熊,况且中国现在也不弱,凭什么要让他们欺负,我们这么多年发展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在国际上站得住挺得起腰吗,现在我们为什么要让,坚决一步不能退,玩命也不能退,不是我的不强求,是我的天皇老子也别想抢一点,逼急了死都一起带上!
我们以前因为内忧外而错失了派军队驻守的机会,才让旁边的小国占了便宜,现在就落下了大麻烦。这就仿佛大人在放纵一个小孩子,如果当时没有阻止他拿这件东西,那么等到他拿了以后就很难再叫他还回来了。小孩子别看他小,但实际是很难对付的。所以一定要驻军,让他们时刻知道这是中国的领地,中国没有放弃,也不会放弃!
四. 起航吧,军舰
2009年3月爱调研就南海争端问题的解决措施及看法进行了一项相关调查。结果显示,57%的受访者认为在南海争端问题上,我国派超大型船只镇守海域对菲律宾等国将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但也有43%的受访者对此举的效果表示不确定。其实我的看法是,这是有一定威慑力的。因为中国“渔政311号”巡视南海,就引起了菲律宾朝野震动。
中国的海军实力是足够对周边的小国家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的。派大型船只镇守海域,以及定时派遣巡逻舰队的巡视,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那些对南海怀有非分之想的国家带来压力!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不会退让,中国要向世界证明,中国不是软弱的!中国不做霸主,但有霸气!
班级:08旅管
姓名:陈姗姗
学号:2008052874
第四篇:钓鱼岛争端问题
钓鱼岛争端问题
钓鱼岛问题,是中日之间悬而未决的领土主权争议问题。今年以来,由于日本右翼团体多次登上钓鱼岛,修建非法设施和标记,再次挑起两国间这一争端。2010年9月7日上午10点15分左右,在钓鱼岛海域,一艘载有约15名船员的中国渔船被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冲撞。而后又与追踪的另两艘日本巡逻船中的一艘发生碰撞。日方登船检查并逮捕中方船长,从而再次掀起中日钓鱼岛权属争端。而至近年来关于钓鱼岛渔业权的争端也愈演愈烈,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钓鱼岛争端的产生与60年代末关于钓鱼岛附近蕴藏有大量石油的“埃默里报告”的发表有关。自那时起,中日双方在岛屿主权问题上互不相让,斗争日益激烈。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时代的到来,双方斗争更加尖锐。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处,距日本琉球群岛约73海里,但相隔一条深深的冲绳海槽,该地常年风大浪高,古代为航行者所忌,只有我国渔民顺水顺风,才有可能前往岛上及其附近海域从事采集野生植物和捕鱼等生产活动。钓鱼岛列岛系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及三个小岛礁组成,总面积约6.3平方千米。其中,钓鱼岛最大,面积4.3平方千米,海拔约362米。东南侧山岩陡峭,呈鱼叉状,东侧岩礁颇似尖塔,岛上长期无人居住。
中国早在明朝就有关于钓鱼岛的历史文献记载,明清两朝政府一直视钓鱼岛为中国领土。直至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十月,即甲午战争的前一年,慈禧太后还曾下诏书,将钓鱼岛赏给邮传部尚书盛宣怀,作为采药用地。关于钓鱼岛自明代以来即为中国领土,这不仅是中国政府的立场,也是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教授经过严肃认真考证后得出的结论。井上清曾于1972年撰写了一部专著,题为《“尖阁”列岛——钓鱼岛的历史解析》。他在书中指出,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经过查阅历史文献而断定:钓鱼岛在日本染指之前并非“无主地”,而是中国的领土。正如井上清教授所云,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868年)以前,在日本和琉球,离开中国文献而独立言及钓鱼岛的文献,实际上一个也找不到。日本最早有钓鱼岛记载的书面材料当算1785年林子平所著
《三国通览图说》的附图“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然而,他也是以中国清朝康熙册封使徐葆光的《中山传信录》为依据的,该图也是采用中国的“钓鱼台”为岛名,并将钓鱼岛和中国福建、浙江用同一淡红颜色标出,而久米岛则同琉球一样为黄褐色,并照引徐葆光的话称,久米岛是“琉球西南方界上镇山”。1719年日本学者新井君美所著《南岛志》一书中提到琉球所辖36岛,其中并无钓鱼岛。1875年出版的《府县改正大日本全图》中也无钓鱼岛。
日本有人指出,中国出版的地图也曾使用过“尖阁列岛”或未标明钓鱼岛,以此作为日本领有主权的根据。在中国历史地图册上,清朝时钓鱼岛曾标明为钓鱼台,为今台湾沿用。在日军占领时期中国出版的地图上,钓鱼岛曾被迫改为“尖阁列岛”或未加以注明,例如当时上海《申报》出版的中国《新地图》便是如此。战后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个时期印制的中国地图,有的仍沿用或受其一定影响。例如,《中国分省地图》1956年第一版和1962年第二版均在地图集最后附加了一段说明:是根据抗战时期或解放前申报地图绘制。正是由于上述日军占领中国的历史原因,造成中国地图中关于钓鱼岛记述有不尽相同之处。这些只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历史的遗痕,而决不能证明日本对钓鱼岛等岛屿拥有主权。
为了证明自己行动的合法性,日本一再声称它是根据国际法上的“无主地占”原则行事的。从日本方面的资料来看,它确曾有过领有的企图。例如,明治十二年(1879),日本内务省地理局在其编纂出版的《大日本府县管辖图》中,首次将钓鱼岛等岛列入琉球管辖;明治十九年(1886),日本海军省水路局出版《寰瀛水路志》,将钓鱼岛、赤尾屿、黄尾屿划入日本洲南诸岛。但值得指出的是,这些领有企图存在明显缺陷:(1)这种企图的主体并非日本中央政府或内阁决议,因而并不代表国家行为;(2)当时中日琉球之争并未解决,中国清政府从未承认琉球归属日本;(3)这些企图具有片面性和不公开性。因而,这种领有企图在国际法上不具备实质意义。
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是中日双方之间的问题,没有中国的参与和同意,日本与任何第三方就此问题所作的安排都是无效的,并对中国没有约束力。其次,在战后领土归属问题上,日本只能严格遵守其在1945年接受的《波茨坦公告》及《开罗宣言》。美日之间的任何条约或协定不能变更钓鱼岛的地位。根据《波茨
坦公告》和《开罗宣言》的规定,日本在战后理应将包括钓鱼岛群岛在内的台湾附属岛屿一并归还中国,而根本不存在战后美日所谓的日本对钓鱼岛群岛享有“剩余主权”的说法。至于1951年的对日《旧金山和约》由于没有中苏等国的参加,因而是非法的。这一点,周恩来外长在同年9月8日的声明中早已指出过,而与此相关的1971年日美《归还冲绳协定》,也自然不能产生决定钓鱼岛群岛主权归属的法律后果。最后,美国也承认日美之间的条约和协定并不表示美国承认日本对这些岛屿享有主权。美国很早就声明,“把原从日本取得的对这些岛屿的行政权归还给日本,毫不损害有关主权的主张。美国既不能给日本增加在它们将这些岛屿行政权移给我们之前所拥有的法律权利,也不能因为归还给日本行政权而削弱其他要求者的权利。”直到1996年9月11日,美国政府发言人伯恩斯仍表示:“美国既不承认也不支持任何国家对钓鱼列岛的主权主张。”可见,美国政府也并没有因条约和协定而承认日本对钓鱼岛群岛拥有主权。
中日之间的钓鱼岛领土主权争议问题,本来是可以通过政府间坦诚、冷静、务实的协商加以处理的。但是,日本却不断有人在政府纵容下登岛建立各种标志,以显示日本拥有实际控制权,一次次刺激中国。日本一些官员把中国的钓鱼岛说成是日本的“私人用地”,日本政府对右翼团体活动无法干预。在中国看来,这等于是继续为日本右翼在钓鱼岛制造事端开绿灯,并潜含着要求中国政府承认钓鱼岛是在日本主权下“私人土地”的说法,中国当然不会接受!
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既然如此,面对历史留给中日两国的悬案,两国有识之士就应该共同思考,尊重历史与法理,拿出诚意与智慧,不使它继续成为可能恶化中日关系的不稳定因素,而争取和平地、创造性地解决这一问题。
第五篇:我观中国海洋力量整合问题
我观中国海洋力量整合问题
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
救助与打捞工程 2010-1
赵雷
学号:2220102212
我观中国海洋力量整合问题
摘要:在我国海洋力量整合之前,海上执法力量分散,重复检查、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执法效能不高,维权能力不足。2013年,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将原国家海洋局及其下属中国海监总队、原公安边防海警部队、原农业部中国渔政、原海关总署海上缉私警察的队伍和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并以中国海警局名义开展海上维权执法,同时接受公安部业务指导,这是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然而,此次改革利弊如何,笔者在本文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国家海洋局 海洋力量 整合 效率
一、国家海洋局概况 1.1、国家海洋局简介
国家海洋局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管理的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其最早,是根据1964年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24次会议决议成立的;负责管理海域,制定相关政策。2013年,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将原国家海洋局及其下属中国海监总队、原公安边防海警部队、原农业部中国渔政、原海关总署海上缉私警察的队伍和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并以中国海警局名义开展海上维权执法,同时接受公安部业务指导。
1.2、国家海洋局机构职责
(一)负责起草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及其他海域涉及海域使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科学调查、海岛保护等法律法规、规章草案,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拟订并监督实施海洋发展战略以及海洋事业发展、海洋主体功能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经济发展、海岛保护及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等规划,推动完善海洋事务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机制。
(二)负责组织拟订海洋维权执法的制度和措施,制定执法规范和流程。在我国管辖海域实施维权执法活动。管护海上边界,防范打击海上走私、偷渡、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国家海上安全和治安秩序,负责海上重要目标的安全警卫,处置海上突发事件。负责机动渔船底拖网禁渔区线外侧和特定渔业资源渔场的渔业执法检查并组织调查处理渔业生产纠纷。负责海域使用、海岛保护及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海底电缆管道铺设、海洋调查测量以及涉外海洋科学研究活动等的执法检查。指导协调地方海上执法工作。参与海上应急救援,依法组织或参与调查处理海上渔业生产安全事故,按规定权限调查处理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等。
(三)负责组织编制并监督实施海洋功能区划,组织拟订并监督实施海域使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海岸线和沿海省际间海域界线勘定工作,组织起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使用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
(四)负责组织拟订海岛保护及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按规定负责我国陆地海岸带以外海域、无居民海岛、海底地形地名管理工作,制定领海基点等特殊用途海岛保护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
(五)负责组织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按国家统一要求,组织拟订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标准、规范和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制度并监督实施,制定海洋环境监测监视和评价规范并组织实施,发布海洋环境信息,承担海洋生态损害国家索赔工作,组织开展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
(六)负责拟订海洋观测预报和海洋灾害警报制度并监督实施,组织编制并实施海洋观测网规划,发布海洋预报、海洋灾害警报和公报,建设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体系,参与重大海洋灾害应急处置。
(七)负责组织拟订并实施海洋科技发展规划,拟订海洋技术标准、计量和规范,组织实施海洋调查,建立推动海洋科技创新的机制。
(八)负责组织开展海洋经济运行综合监测、统计核算、评估及信息发布工作,研究提出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九)负责开展海洋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涉外海洋事务谈判与磋商,组织履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南极条约》等国际海洋公约、条约和协定,承担极地、公海和国际海底相关事务。
(十)承担国家海洋委员会的具体工作。承办国务院、国家海洋委员会和国土资源部交办的其他事项。【1】
二、国家海洋局重组改革 2.1、重组改革的方案内容
我国现行海上执法力量分散,重复检查、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执法效能不高,维权能力不足。为加强海洋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有必要整合海上执法力量。方案提出,现国家海洋局及其中国海监、公安部边防海警、农业部中国渔政、海关总署海上缉私警察的队伍和职责,将进行整合,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由国土资源部管理。
同时,方案还提出,设立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家海洋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统筹协调海洋重大事项。国家海洋委员会的具体工作由国家海洋局承担。
2.2、国家海洋局重组改革后的变化
在国家海洋局重组之后,其主要职责变更为:拟订海洋发展规划,实施海上维权执法,2
监督管理海域使用、海洋环境保护等。国家海洋局以中国海警局名义开展海上维权执法,接受公安部业务指导。【2】
三、国家海洋局重组改革后的效率问题
重组国家海洋局,集中相对执法权,意义十分重大。海洋局对海洋执法事务,进行属地化综合,可以解决不同部门职责分散、重复及飞机舰船重复购置、人员队伍重复建设等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国家海洋力量的运营效率,还能为国家节省大笔钱财,可谓一石二鸟。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海洋执法和搜救不同于陆地执法和搜救,投入大且事物相对分散,一次任务初级,如果仅仅完成单项任务,成本收益性价比不高,浪费很严重。很多国家的经验是,组建国家海岸警备队。这不仅可以和国际接轨,还可以解决领海权利的国际争端、为保护海洋战略资源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平时期主要进行海上演练和搜救任务,战争时期还可以作为一支强大的海军预备队,甚至直接参与到海洋战斗中,如此可以充分地发挥这支队伍的作用,为国家减少了许多冗杂的编制,可以节约大量人力物力。【3】
不仅如此,想要更加完善地去保护我国海洋权利的能力,光靠地方政府和分散在各个部门的路上执法力量的海洋延伸,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组织海洋执法的“国家队”,以国家的力量和资源更能够胜任间距的海洋保护和维权重任。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执法权集中未必一定有效。因为每一项执法,其实都是很专业的。在陆地上,很多执法权基本上都分散在各个部门。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在中央层次成立陆地局,然后成立国家陆地委员会,来协调统筹整个陆地的执法。海洋也是一样的,把它变成一个省,没有必要,也是不现实的。因为这个“省”地域太大,而且和陆地关系太密切,很难分割。把它变成一个局,集中所有的执法权,结果还是需要各个省来进行管理。海洋执法权相对集中之后,虽然管理上集中了,但海洋和陆地密不可分,依然需要陆地每一个地区的政府的强力支持,而这不可能都事事去找国家海洋委员会去协调。这和外交部很像,虽然相对集中力各个部门的外事和地方的外事,然而在全面开放的年代,各个部门和地方依然会有自己的“外交”活动。所以,海洋执法权集中虽然有利于国家层面开展海洋保护,有利于国家利益的实现,但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有可能因此削弱,因为这样的集中垄断了其他部门和地方的必要的海洋职能,恐怕会得不偿失。【4】
四、总结
在我国海洋力量整合之前,长期以来,我国的海洋管理特别是海洋执法力量分散,关于重复检查、效率不高等方方面面的议论很多,很多人都说是“五龙治海”,甚至是“九龙治海”。此次改革将众多的海洋力量进行整合,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诚然,在过去,我国海洋处于多个部门进行海上执法的状态。现在进行了整合,中国海警局的设立表明,我们国家在管理海洋、维护海洋权益方面,从体制上进行了探索和提高。同时,对于改变我国海上执法比较分散的状态也有重要作用。此前,我国的海洋执法部门存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情况,海洋管理体制不成熟,导致海洋管理存在重叠和盲点,管
理比较困难。比如遇到渔业维权问题时,海监受限于执法范围,但渔政又出现执法能力达不到的情况,这样就可能出现盲点。成立中国海警局是我国在海洋机构设置上的突破,意义重大,在我国海洋管理历史上是个里程碑。在我看来,这只是我国海洋力量不断壮大、海洋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的一个开始。
此次重组改革不仅意义深远,还十分符合“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有利于这个目标的实现。体现了我国在海洋事业发展中,保持战略发展节奏的举措,同时也是对海洋争端频发的一个回应。由于近年来我国海洋争端频发,海洋执法应对不足,改革后,客观上能提高海洋执法力度和效率,更好地维护海洋权益。国家海洋权益的维护本质上要靠科技和经济发展。就拿当时比较热门的钓鱼岛事件来说,由于当时我国海洋力量混杂,各种活动都需要纷杂的手续,许多申请都很难快速地解决和实行。故而许多科学家赴钓鱼岛进行科学研究的申请迟迟得不到相关部门的认可和批准,这无疑严重阻碍了我国对于钓鱼岛周边海洋环境的研究和发展。而相比之下,日本不仅批准这些科研活动,还大力鼓励其科学家到那里去做科学研究,因此日本研究钓鱼岛的论文很多,而我国则是寥寥无几。所以,很多科研人员希望国家海洋局在改革之后能够更多地支持和鼓励这些科学研究活动。不仅如此,在另一方面,如此还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国家海洋委员会主要是协调统筹的作用,因为我国的涉海部门有很多,国家海洋局属于主体部门,其他还包括农业部、交通部、环保部、科技部等十几个部门均涉及海洋管理。从海洋生态保护方面讲,海洋生态的破坏可能不仅仅是海洋自身因素,也可能是沿海陆地的生态破坏造成。在环境监察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环保部门“不下海”、国家海洋局“难上岸”的问题,所以两部门的协调尤为重要。以食品安全监管为例,当发生一个卫生事件时,中央会设立一个食品安全小组,涉及医疗、工商、市场管理、公安等多个部门。国家海洋委员会承担的是类似功能,涉及海洋管理、建设、规划、战略发展时,需要一个更高的部门统筹协调。把不同部门的责、权、利进一步整合,更好地进行海洋的综合管理和开发。所以说,成立国家海洋委员会符合我国国情,这是我国海洋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海洋机构的改革是有机地统合,而不是机械地整合,海洋和陆地有不同的水文特征,出现管理上的交叉是常有之事,需要一个更高层次的机构来统筹协调。在其他国家,涉海部门往往也有多个,不同国家采用不同方式,有整合一起统一管理的,也有分散管理的。按照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水平,以及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需要,设立有综合协调能力的委员会,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5】
中国海警局隶属于国家海洋局,单从形式上来看,它只不过把之前分散的力量整合起来,共同进行海上执法,总体会保持行政执法、公务执法的职能。而美国的海岸警备队、日本的海上保安厅、韩国的海上警察厅有军事化的特点,属于海上警察部队,它们有时担任军事执法的职能。所以,从力量上来讲,两者还是没有可比性。但是,中国海警局接受公安部指导,边防海警的加入,对于海洋巡航执法的力度的确会加大,毕竟边防海警属于武装力量,巡航的船只上会配有武器,海警具有一定的纪律性和战斗力。而这只是我国海洋力量发展的第一步,这支队伍任重而道远。
还有一点,此次改革还有利于我国海上搜救体系的完善和搜救能力的提升。作为一名救捞人,我十分高兴。而对于是否应该将海事局和救捞系统统一划归新的国家海洋局的领导的问题,我认为不能操之过急。应该等重组改革后的国家海洋局真正运营一段时间以后,在大 4
家都能够清晰地看到改革后的成果之后,在考虑这个问题。否则,如果一次性将所有的相关海洋力量统一合并,可能会造成机构庞杂不利于管理的混乱局面。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我们拭目以待,我国的海洋事业一定会日新月异,更加繁荣昌盛!
五、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http://baike.so.com/doc/5336404.html>.【2】维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3】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课题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3).海洋出版社.2013-05-01.【4】高昆.对我国周边国家海洋执法实践的研究及启示.山东:中国海洋大学.2010-06-10.【5】李成义.中国海洋战略边疆建设理论与策略研究.辽宁:大连理工大学.200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