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海洋战略

时间:2019-05-13 01:27: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论中国海洋战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论中国海洋战略》。

第一篇:浅论中国海洋战略

浅论中国海洋战略

摘要:海洋曾经是人类的禁区,如今越来越成为人类的希望,也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目标。当今世界强国无一例外都是海洋大国,海洋发展战略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面对海洋强则国家强的当今世界,中国的海上安全环境越来越能引起国人的注意和担心。

关键词:海洋安全海洋意识综合国力军事准备

前言

自从中国建国以来,美日,美韩,在我国东海举行了各种军演,这些形形色色的军演表面上是相互独立的,而实质上这些由美国主导的军演都是针对中国,是美国遏制中国发展战略的产物。也必将进一步加剧中国三大海域的紧张局势。如钓鱼岛时间的不断升级。东海问题和钓鱼钓问题已成为影响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时刻考验中日领导人的智慧也在考验着中国人民的忍耐力。

相对于东海主要由中日两国的矛盾,南海问题牵涉到六国七方,更是是错综复杂。最近几年美国出于遏制中国战略的需要加快了重返东南亚的步伐,越来越积极的插手南海争端。而南海周边国家为了对抗日益强大的中国有意使南海问题国际化。这些因素都使的南海问题变得日益复杂,也使得南海局势变得日趋紧张。

不管是美国航母进黄海,还是中日争端加剧,还是南海局势进一步恶化,都无一例外的影响了我国的海洋安全。也引起了中国人民对中国海洋安全的担心和思考。无论从国际法还是从历史方面看,钓鱼岛、南海诸岛属于中国是毫无疑问的。那么从东北亚的日韩到东南亚的菲律宾、越南等国为什么要冒着侵犯中国主权和中国对抗的风险去侵占那些主权本属于中国的小岛呢?以下我从我国的海洋意识、综合国力、外交政策和外国因素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薄弱的海洋意识

中国历来是路上大国,重大陆轻海洋是我国历朝历代的习惯,中华民族由于长期闭关自守,加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看不到海洋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不注意提高整个民族的海洋意识,使得中华民族的海洋意识长期薄弱。而薄弱的海洋意识又导致我国长期轻视对海洋战略的研究,忽视海军的建设,使得国家的海防相当薄弱,海上力量投送能力也相当低。

二、综合国力不强

中国自古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历来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我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民族独立战争,几乎消耗了中华民族所有的财富。而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建设上的失误又是我国失去20年的发展机会。而同时期的欧亚各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国力迅速增强时期。这就使得我国在与周边国家的国家实力对比中处于下风,而薄弱的国力又不能支持昂贵的海军建设,这就进一步降低我国威慑周边国家保护我国海域的能力。

三、外交政策不当

长期以来,中国都主张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国家间的争端,面对海上的各种争端,我国提出“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这是一个非常有战略眼光的政策,特别是在我国国力较弱时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当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时,我们的政策也应作相应的调整。当南海各国无视中国利益,无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对南海油气资源做出实际开发,并有意使南海问题国际化的情况下,我国还坚持这样的方针只能使南海问题更复杂,也使得以后解决南海问题的成本更大。

四、外国因素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都奉行遏制中国的政策,阻碍中国现代化建设,甚至西化、分化中国的目地。而与中国有争议的国家也有意引进西方国家的势力以抗衡中国。这就使得中国海上安全形势日益恶化。

而面对严峻的海上安全形势和各种恶化我国海上安全环境的各种复杂因素,我认为我国应从长远的、全局的战略层面上提出系统的解决办法来突破我国面临的海上困境。

一.提高海洋意识,制定科学的海洋战略。

面对当前严峻的海上安全形势,提高全民的海洋意识无疑是当前最紧迫的工作。至于如何提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引导媒体全面关注和深入报道东海和南海争端,引导国人对我国海战略的思考,提高国人的海洋意识;二是利用学校等教育机构宣传和说明我国的外交政策,对于我国现在存在的各种问题,详细介绍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历史和现状,加深学生对我国海洋安全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发展,提高学生们的海洋意识;

三、国家应整合和加强我国海上执法力量,加强对有争议海域的维权执法力度,并加强立法和行政管理使我国在相关海域的执法有法可依;四是要加强对海洋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制定全面的海洋资源开发计划,大力支持和保护国内企业对我国东海、南海油气资源进行勘探开发保护我国渔民在相关海域的海洋产业。

二.全面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着力解决国内矛盾,全面提高综合国力

弱国无外交,国家实力向来都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基本条件。面对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一是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全面提高低收人者的收入水平,藏富于民,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缩小收入差距,缓解因分配不公引发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二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消费在拉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降低我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三是要进行必要的制度创新和政治改革,加强立法,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四是要强力推进反腐败工作,加强反腐败立法,提高民族的向心力。

三.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面对我国周边国家不断侵犯我国主权,我国应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以武止战。一是要加强军事思想研究,探讨在新技术条件下的战法,使我军形成完整的、先进的军事思想;二是加快新一代武器装备的研究开发,提高我军的信息化武器的装备水平。三是加强我军在新技术条件下的军事训练,提高我军的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尤其要加强我军在新技术条件的远洋作战能力、远程机动能力和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

四.完善和调整外交政策,分而化之,各个击破

面对南海问题日益国际化的趋向,我国应制定系统的处理办法,以外交为前导,以军事为后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易到难不断化解周边国家在南海、东海问题上与中国的矛盾,各个击破。应避免周边各国形成同盟对抗中国,坚决反对美国等无关国家插手南海问题。

第二篇:关于中国海洋战略的思考

关于中国海洋战略的思考

摘要 说到海洋,就不得不说到海防,而在近现代中国史上,这一直是个沉重的话题。过去数千年,中国以“中央之国”自居,不论是一统天下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是四处征战、不可一世的成吉思汗,都只重视陆上的经营,开疆拓土,征战四方,以上千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奠定了中国领先于世界上千年的强盛局面。但由于忽视了对海疆的经营,使得中国尽管拥有数千公里的海岸线和数百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却并没有成为世界海洋强国。即使是开创世界航海新时代的明朝郑和下西洋,也只是昙花一现,并没有从此引领中国将目光转向海洋,却成为好大喜功的明成祖炫耀国力、四处施舍的工具。

关键词海洋战略海防中国海军军资

正文 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先后遭受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等六次大规模战争,首都三次沦陷(分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八国联军侵华攻占北京,日本侵华攻占南京),人民饱受蹂躏,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这些战争除抗日战争以外,无不以中国的失败告终,根源固然在于政府腐败、国力羸弱,但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海防虚弱、甚至是有海无防造成的。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侵略者都是依靠海军消灭中国海防守军并登陆,最终迫使清政府求和,中法战争虽然陆地上中国打赢了(镇南关大捷),但由于在福建马尾海战中一败涂地,整个战争其实还是输了,甲午战争,中日海军在黄海进行海战,本来略占优势的中国海军由于执行错误的消极防守战略,不敢放手一搏,处处被动挨打,最终没能逃脱全军覆灭的命运。

重温这一段历史,目的是说明这样一个道理,海防名义为防,但必须要采取攻势策略,以攻为守,否则防不胜防,海军就是一个进攻型的军种,不能总是蜷缩在浅水湾里当小鱼小虾,那样随时会被大鱼吃掉,要游进深海当凶猛的大鲨鱼,让人畏惧不敢惹你。海洋与陆地不同的是,除了各个国家的领海以外,占地球表面四分之三的海洋大部分属于公海,任何一个国家的军舰都可以自由活动,正如古话所说: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唯有力者居之。对于濒海国家来说,建立强大的海军可以有效增加陆地的防御纵深。如果我们的海上力量能够充分向前延伸,将利爪伸进大洋深处,那就相当于无形中增加了自己的防御纵深。对海军来说,大洋有多宽,海上的战场就有多宽。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的海军只能控制离岸1000公里范围,那么别国的海军就可以到离岸1000公里处来打你,如果我们的海军有足够的实力控制海岸线3000公里的范围,相当于我们的防御纵深增加了2000公里。战争时期,拒敌于1000公里之外与拒敌于3000公里之外,可能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结局。两次鸦片战争时期列强的战舰耀武扬威,军舰用舰炮近距离轰击中国陆地守军的场面至今历历在目。要避免悲剧重演,就要发展我们的海军,并充分利用广袤的大洋来增加自己的防御纵深,对于中国来说,现阶段遭受陆上侵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主要的威胁来自空中和海上。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剧,世界贸易对海洋的依存度在提高,随着陆地资源的逐渐枯绝,我们已进入向海洋要资源要能源的时代,可以预见,到21世纪后半期,人类的大部分能源和资源将来自于海洋,中国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所蕴含的资源,远非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可比。因此,建立强大的海军,实行积极的海洋战略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2008年年底,中国海军终于走出了国门,远赴索马里执行护航任务,让广大国人为之欢呼雀跃,它与北京奥运会、神州七号一样,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海军已经能够完全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也不能表明中国海防战略已经实现了重大转变,充其量只能说中国在海洋国防战略上跨出的一小步有益探索和尝试。进入2009年,中国的海洋权益被周边宵小蚕食的局面再度恶化,中国以防守为主的海洋战略再次面临着重

大考验,首先是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方态度趋于强化,其次是菲律宾国会2月17日通过“领海基线法案”,将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化为菲律宾领土,中国南海主权在一次遭到蚕食。在为中国海洋权益受损担心之余,笔者不禁思考一个问题:中国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中国到底应该如何建立一个完整的海防战略?

从我国在南海等处所处的被动情况来看,我们在海洋权益的维护上基本是见子打子,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战略体系,以至于当出现一些海洋权益受到侵犯的情况时,大多只能依靠一些外交手段,如发表声明等,但这些外交手段的作用其实非常有限,在此方面已经有过很多先例。其实,我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策略,完全就是一种被动性的防守策略,面对大量岛礁被越南等国占领难以收回、而我方又缺乏足够实力对南海进行有效管辖的情况下,不得已而出次下策,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一策略其实已经宣告失败。

原因一:搁置争议就意味着维持现状,在越、菲等国占有大部分南海岛屿的情况下,他们是南海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占领的时间越长,对岛屿的有效管辖时间越长,将来中国收回的难度就越大,除非中国有决心动用武力,否则想要收回比登天还难,搁置争议实际是让中国收回这些岛屿无限期拖延下去。你不是搁置争议吗?反正这些岛屿现在被我占着,争议有什么用呢?主权争议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是实际占领者。你的领土被别人占领了,你只是口口声声说这些领土是你的,却不去想办法收回,而容忍他继续长期占领下去,当几十年以后国际社会都默认了占领国对这些岛屿的管辖权时,你还怎么收回?也许有人说,中国现在还很弱小,首要问题是发展经济,等强大以后再去收回,问题是到底要发展到什么程度才算强大,才可以出手?再发展30年,还是再发展50年?或许是100年以后?那时候就算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老大,别人也不会把已经到手并管辖了几十年的岛屿乖乖地交给你,到时我们还得动用武力去解决,一样地要付出巨大牺牲和承受整个国际社会的压力。

原因二:由于南海远离中国大陆,海军力量的弱小导致中国对此地区缺乏有效管辖,“共同开发”对中国来说也成了纸上空话,中国想开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反而是越南等国利用南海离本土较近的优势进行单方面开发,逐步蚕食本属于中国的海上资源,如越南引进西方油气公司进行南海海上油气资源的开采招标就是例证。

原因三:“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或许是一种安抚周边的权宜之计,但当时却并没有借此机会制定一个完整的海洋战略部署来维护海上权益,例如如何发展海军,如何经营南海,将来如何收回被占岛屿、国家法律方面的准备等,都缺乏系统的战略规划和思维。整个海军直到本世纪初才有较大发展,而数十年间竟未制定过一部关于南海的专门法律。这一切都导致中国在整个南海处于被动的不利局面。

在东海也一样,由于过分强调韬光养晦、中日友好,不敢动用军事资源,甚至在民间保钓运动上也未给予足够的支持,而是一味强调容忍、克制,害怕产生摩擦,影响中日友好大局,此种心理使得日方在此问题上愈加强硬,愈加得寸进尺。

综上所述,中国的海洋战略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过去我们对海洋不重视,已经付出了沉痛的代价,现在是时候转变战略观念了。也许,太空是制高点,但海洋仍是根本,毕竟,海洋面积占地球面积的四分之三以上,而我们,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要生活在地球上。

第三篇:《海权时代与中国海洋战略》心得体会

《海权时代与中国海洋战略》心得体会

海洋不仅对地球生态有着重大影响,而且对人类社会也产生着深刻影 响。自古以来,海洋作为渔盐之源便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近代以来,随着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和现代深海采矿业的兴起,海洋又成为继大陆之后,人类新的资源希望所在。而海洋作为航运通道在贸易发达的现代世界更是承担着主要的运输职能。同时,海洋作为战略屏障,对一国的安全也有极大的战略意义。因此,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对海洋的争夺将成为世界政治斗争的中心议题之一。

我将从两个所了解的方面来探讨海洋对中国的重要意义:

一、海洋带来的巨大经济、战略价值

1、海洋的经济资源价值

我们常说自己地大物博,物产丰饶,但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更是一个人口大国,就像温家宝总理所说的,不管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除以 13 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中国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有限的陆地资源根本无法长期承受过度的开发。2003 年以来,“拉闸限电”、“电荒”、“煤荒”、“油荒”这些久违的字眼频频出现在中国的大众媒体上。抛开媒体的炒作因素,中国的资源紧张确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我们必须将目光转向海洋,开发海洋,向海洋要资源是我们摆脱目前资源困境的重大选择。

2、海洋的战略通道价值

相对于海洋的巨大经济资源价值,海洋作为战略通道的价值为世人所认识的时间更为久远。马汉海权论中所强调的制海权主要是通过控制海洋通道为其全球贸易提供安全保障,从而实现国家强盛。确实,作为海陆空三种运输方式,海运的量最大,成本最低,而且航路四通八达。有专家推算,陆地运输成本是海运的五倍,空运成本则是海运的五十倍。从国际上来看,海洋是国际贸易的“蓝色动脉”,每年国际贸易运输 80%以上由海运承担。美国 60%以上,日本 99.6%,西欧45%的石油进口经由海上运输。

二、中国海权和海洋战略的特征

中国的海权应是一种新型的,综合的海权观,主要是指中国在海洋研究、开发、利用等经济方面的能力和影力,以及控制与自己主权利益相关的一定海域的能力,当然,我们也不回避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适当发展自己的海上军事力量。具体来说,中国的海权与海洋战略应具有如下特征:

(1)中国的海权完全是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而不是扩张性的。准确地说,中国的海权是维护中国海上主权的一种海上权利,而非仅指海上力量,更不是海上霸权。这与中国一贯宣称的“不称霸”的外交原则是相适应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的基本准则。我们痛感海权沦丧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屈辱历史,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发展自己必要的海洋力量。那种恣意指责“中国威胁论”的人是毫无道理的,甚至是别有用心的。此外,从历史上陆海复合国家的发展进程上来看,穷兵黩武,一味追求海上力量,乃至海上霸权的国家无一不以国家解体、经济倒退的悲剧收场。因此,无论是从外交政策还是从历史教训来看,不搞海上霸权是中国制定海洋战略的根本原则。

(2)中国的海洋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不能脱离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国要建立的是海洋经济强国。中国作为一个陆海兼备的大国,长期以来一直以发展陆上经济为主,今后一段时期仍将会维持这种格局。但随着全球海洋开发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海外贸易的扩展,中国也迎来了自己的海洋世纪,只不过这种海洋经济现在还不成熟,还没有成为国家经济的主体,还处于发展之中。中国当前的海洋战略就是在巩固大陆产业的同时,加强薄弱的海洋经济,甚至可以考虑优先发展海洋经济,以适应全球海洋开发的热潮和国际贸易的需要。政治上来看,中国还面临着国家统一的重大历史任务。台湾问题是中国发展海权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但发展海权也可能从另一个角度促进国家统一进程,关键要看中国政府如何巧妙的运用海上力量。所以说,我们强调发展海权,只能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慎重行事,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海权的片面发展。

(3)中国的海权和海洋战略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是以合作代替对抗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相互依赖越来越深,以合作代替对抗是大势所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签订标志着世界各国,包括第三世界国家海洋意识的觉醒。关于海洋权益的争夺和纠纷日益通过国际协调的方式来解决,或者暂时搁置,而不再是以武力来解决。中国必须学习和利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借助与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以及其他海洋国家的合作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再者,中国的海上力量相对较弱,没有能力在全球与其他海洋国家展开竞争,甚至不能确保关系自身重要利益的战略通道的安全,这就要求中国必须加强与相关海洋国家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发展与这些国家的友好关系来保证战略通道的安全畅通。当然,这也反过来证明,中国有必要发展一定规模的海上力量。

第四篇:中国海洋战略的意义 军理论文

军事理论课课程论文 张宁煜

海洋战略对未来中国海军现代化发展的影响

2015级视觉151班xx号 张宁煜

【摘要】 冷战结束后,国际海洋政治格局中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准单极霸权结构,中国则长期被排斥在“多强”之外。冷战后全球政治危机相对消解,各国国家利益的重心由生存利益快速转向发展利益,海洋竞争加速。对全球海洋利益的争夺引发了一系列的地缘政治连锁反应,促使作为海陆混合型大国的中国不得不通过重返海洋来克服长期以来的陆权局限。同时,走向海洋是中国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的需要,也是推动经济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特别是海洋经济体制、海洋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和驱动力。当前,中国正处于实现“大国复兴”的攻坚阶段和实现海洋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中国在海上崛起,中国海洋文化价值体系开始得到重塑,并努力摆脱传统大陆意识禁锢,不再以陆地为本位看待海洋。中国已经正式确立了开放型的海洋观,全面启动了海洋方向的利益拓展工程,将海洋利益纳入国家经济规划、政治规划中,指明了海洋文化建设方向,积极推动新时期海洋战略的形成、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陆权局限 战略机遇期 海洋文化建设 利益

海洋作为孕育人类生命的摇篮,依然蕴藏着无尽的资源和秘密;海洋国界的无形和海运方式的廉价与便捷也使海洋成为了人类交往的通途。

海洋权益属于国家利益范畴,海洋战略则属于基于军事安全的国家发展规划范畴。海洋战略由海洋权益诉求驱动、由海洋权益框架塑造,是对海洋利益的识别、确认、衡量排序、相对取舍和对获取模式的设计确定。中国的海洋战略是国家用于筹划和指导海洋开发、利用、管理、安全、保护、捍卫的全局性战略;是涉及海洋经济、海洋政治、海洋外交、海洋军事、海洋权益、海洋技术诸方面方针、政策的综合性战略;是正确处理大陆国土和海洋发展关系,迎接海洋新时代宏伟目标的指导性战略。海洋战略从属于国家战略,是国家总揽海上方向健设与斗争全局的总方针,是处理国家海洋事务的总战略。

在实现国家海洋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有必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损害最小化与利益最大化相结合原则。海洋战略应当成为中央对外战略意图的具体落实和准确体现,因此必须立足于为我国的国内改革发展与进一步对外开放争取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这一前提下,其核心依然是基于“全面提高海洋维权能力,坚决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政策方向,避免中国卷入任何战争或是重大军事冲突之中。在维权、维稳与发展之间,中国已经建立了一个清晰的政策平衡点,具体包括两个层次:首先,在相对微观的维权层次,中国将“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妥善处理海上纠纷”,执法与外交手段平行。其次,在相

军事理论课课程论文 张宁煜

对宏观的维稳与发展层次,中国将“在维护自身固有海洋权益的同时,愿同各国共同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海洋伙伴关系”。

二、是海权与陆权相配合原则。海权与陆权均衡发展是中国海洋战略的独特战略背景。中国的海洋战略在保持自身相对独立性的同时,也应当为陆权的进一步崛起服务,而不是独立、游离于陆权需求。这是中国海洋战略的根基与根本锚定点。“一带一路”是实现这两个方面有机统一的重要抓手,它本质上是一种兼顾陆海的陆海权复合型战略,对于协调中国西部和东部发展、实现陆地和海洋资源的“无缝链接”具有重大意义,标志着中国“陆海统筹”战略思想已向陆海高度互动发展,也决定中国海洋战略应当服从“一带一路”的建设大局。

三、是国家利益与国际正义相结合原则。中国的海洋战略以维护本国的涉海国家利益为底线目标和基本范围,服务于中国的和平发展目标。中国并不寻求通过掌控海洋来主宰世界,中国不会成为霸权型海洋强国,而会成为开明型海洋强国。

中国海洋战略的根本目标

中国海洋战略的根本目标是实现海上崛起。其含义是,中国由一个传统的陆权国家将权力和利益延伸至海洋空间,对海洋资源及其它海上事务的管控程度提升到海洋强国乃至超级海洋强国应有的高度。它不仅是强调一种技术性、空间性领域的崛起,而且是中国的整体崛起在海洋方向的一种表现,与陆上方向的崛起一起构成中国全球崛起的空间维度整体,是从海上方向对中国国家崛起的一种描述和界定。

中国海洋战略的具体目标应当是建设中国特色海洋强国,成为主要的国际海洋政治大国、世界海洋经济强国与全球海洋军事强国,通过优化和改善现行国际海洋制度体系,建立有利于中国和其它国家共同良性发展的国际海洋新秩序,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消除海洋霸权,实现国际海洋事务民主化、提升海洋资源利用效能,造福人类整体。

当前,中国正在形成独一无二的海洋战略优势,在陆权保护与支撑下拥有巨大的海权潜力。中国应当倾尽所能地实现这一潜力,控制理应属于我们的海洋空间以及尽可能地利用海洋各类资源,即中国的“政治海权”和“经济海权”都要

军事理论课课程论文 张宁煜

得到满足,且利益的诉求和获得或应得到国际法上的稳定确认,或应得到国际社会较长时期的普遍认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海洋战略核心任务正是中国的自身发展与世界和平进步“两位一体”有机交融的战略。

海洋战略对未来中国海军现代化发展的影响

在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有利于破解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源限制,缓解土地的压力,缓解中国的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提高交通运输能力,解决水荒问题并且能够提供生活空间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经营海洋,利用辽阔而宝贵的海洋国土,把中国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强国,使海洋经济成为整个国民经济重大的新增长点,对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部、第三部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海洋产业将成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源。海洋经济对于陆地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是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效率所望尘莫及的。因此,可以断言,开发海洋区域具有科技、经济、社会的三重价值,是解决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人口膨胀三大难题的内在要求,在社会进步中能够发挥自身高与新的技术优势,使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得到改善,更加协调地向前发展。

21世纪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不仅要求对海洋资源的利用效益更高,而且要求经济腾飞与环境治理、社会发展之间更加协调,科学发展。为子孙后代营造长期、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践行海洋政治战略和海洋军事战略,提高海军作战能力,将使中国更好的应对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岛礁归属、海域划界三大海洋挑战,解决中国的海权危机,维护蓝色国土的安全和完整。中国海军在东海、黄海地区一定要争取拥有局部的优势,这对震慑日本、安顿朝鲜海域局势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说对整个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都是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中国在解决台湾问题时决不放弃使用武力,任何企图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将是中国政府所不允许的,必将受到中国的严厉谴责。对于我国领海和经济专属区这些完全属于我们国家的海洋利益,决不允许任何国家和任何势力染指,要坚决动用一切手段加以保护。对于公海,特别是国际贸易海上通道和能源供应通道的安全与畅通,中国应该尽最大可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与其他国家共同合作维护安全、稳定。践行海洋政治战略和海洋军事战略有利于维护中国的周边安全,为中国的崛起创造和平、稳定、安全的周边环境。

通过海洋科技战略的构建,可以使中国的海洋科学技术走在世界的前列,形成海洋探测、监测、监视、预报,海洋资源勘探、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上导航、定位、情报、通信、安全、救助等技术体系以认识、开发、利用海洋,并准确预测自然灾害,把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也有利于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二者并行将促进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海洋经济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军事理论课课程论文 张宁煜

通过海洋教育战略的实施,可以提高中华民族认同海洋、热爱海洋、“以海兴邦”的民族意识,加强国人的海洋观念,重视海洋,改变过去的重陆轻海的理念,使海洋的价值得到认同,使中华民族由远海的民族变成亲海的民族。加强海洋法律知识和管理知识的教育与普及,分别有利于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和实现海洋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有利于复兴和发扬海洋文明,使海洋文明成为未来中华新文明有鲜明特色的基本组成部分,使海洋文化的外延大大扩展、内涵进一步更新。

海洋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应该有一个着眼于更长期发展的海洋战略,这个战略的原则不仅要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而且还要以追求建立世界各个国家平等分享海洋权益为目标。

总之,中国的海洋战略的意义体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战略层面。从国内方面看,中国海洋战略有利于全面提升全民族海洋意识,贯彻科学发展观,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使海洋事业的发展服务于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从国际方面看,中国海洋战略有利于捍卫和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和领土统一,解决与周边国家的海洋争端,维护和捍卫中国海洋权益,创造服务于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全面参与国际海洋制度和海洋秩序的建设。

中国虽然作为不寻求霸权扩张的地区大国,国防问题是无论如何不可忽略的。热爱和平并不代表放弃强大的军力。

第五篇:中国海洋气象广播电台

中国海洋气象广播电台

舟山海洋气象广播电台从2008年3月23日起,在每天的8:00、11:00、19、00正式播出由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海洋气象预报,内容包括天气、风力、能见度等,当有台风等灾害性天气时,增发国内热带气旋公报。这项惠及包括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山东等省(市)近10万条渔船和数十万渔民的服务措施,有效解决了海上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使中央气象台的海洋气象预报服务真正惠及更广大的群众。

石岛海洋气象广播电台2009年4月3日8:20正式开播,频率6750千赫,每天两次(8时20分——8时40分、17时20分——17时40分)播发山东省海洋气象台制作的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北部和黄海中部的短期天气预报和警报,山东省7个地(市)海洋气象台制作的本地区临近海域的短期天气预报和警报。

宁波市海洋气象广播电台2011年1月1日开播,播出时间9:

15、16:15,频率3327kHz,JSS-596 500W单边带电台。

2010年12月30日海南海洋气象广播电台广东茂名海洋气象广播电台开播,接收频率为3360MHz,发射功率1KW,有效传播半径达1000海里,覆盖整个南海区域。茂名海洋气象广播电台与山东石岛、浙江舟山的海洋气象广播电台一起,组成了中国的海洋气象广播网,实现了中国海岸线海洋气象信息的全覆盖。

下载浅论中国海洋战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论中国海洋战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文件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文件 办公室„2017‟35号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情报研究基金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我校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图书情......

    四代重歼:有限海权目的下的中国海洋战略

    四代重歼:有限海权目的下的中国海洋战略 从西方的大航海时代起,海权就与强国的命运联系到了一起。再也看不到成吉思汗时代仅仅凭借陆地单元力量问鼎世界权力颠峰的壮举。现代......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及治理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及治理 姓名:张悦 学号:201305071106 院系:外国语学院 商务英语班 一、我国海洋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一)海洋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现状......

    中国海洋大学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书写格式统一要求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具有创造性研究成果或在研究工作中具有新的见解,并据此申请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重要文献资料,是社会......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分析及措施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分析及措施 2012级护理二班 刘丹 众所周知,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的任何改变都有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的变化,海水的有......

    海洋文化特征及中国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特征及中国海洋文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 颖 海洋文化与所在区域的海洋环境、资源特点及经济发展水平密切有关,具有时代的特征、区域的特征,以及当代全球一体化发展的特......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及治理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及治理 作 者:田帅 学 号:201300150167 学 院: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及治理 摘要 我国是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面积为500平......

    中国海洋领土现状及思考

    中国海洋领土现状及思考 中国南海历史性权利可以上溯到东汉,早在东汉杨孚的《异国志》中就曾记载南海诸岛。继次之后,三国、两晋南北朝及其之后均有相关文献记载,唐长孙无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