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填空

时间:2019-05-15 09:3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音乐史填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音乐史填空》。

第一篇:中国音乐史填空

一、填空题

1.我国音乐文化有约8000年可考的历史,其依据是(鹤骨笛)

2.春秋战国时期确立的我国古代生律的方法是(三分损益法),它是用数学的方法来计算五声音阶中各音的弦长比例的科学理论。

3.据《列子〃汤问》记载,歌手(韩娥)的歌声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给人以十分难忘的印象。

4.《 詔 》是一部反映原始社会最高水平的乐舞,出现于舜时期,孔子曾给予其“尽善尽美”的高度评价。

5.(曾乙侯编钟)是我国十二乐音体系中最早具有半音音阶关系的一套完整的特大型定调乐器。

6.(平调,清调,瑟调)是汉代相和歌常用之调式,被称为“相和三调”。

7.《 诗经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是春秋末年产生的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8.《教坊记》是唐开元年间(崔令)撰写的一部记载唐教坊制度和轶闻的著作。

9.琴曲《梅花三弄 》相传原为东晋时期桓伊的一首笛曲《三调弄》,后由唐朝时期琴家颜师古将该笛曲改编而成为琴曲。

10.《 阳关三叠 》是我国唐代一首著名艺术歌曲,其歌词原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七言

绝句《送元二使安西》,后又被改编成琴曲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11.琴曲《潇湘水云》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琴家(郭沔),该曲刊印于我国最早的琴曲集《神奇秘谱》之中。

12.与“聂政刺韩王”故事有关的琴曲是《广陵散 》。

13.1927年,在蔡元培先生的支持下,在上海创建了国立音乐院。1929年改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萧友梅)担任校长。

14.《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是光未然,曲作者是(冼星海)。

15.1915年发表的钢琴曲《 和平进行曲》是目前所能够见到的发表最早的中国钢琴曲,作者是赵元任。

16.《牧童短笛》的曲作者是(贺绿汀)。

17.歌曲《问》、《“五四”纪念爱国歌》的曲作者是(萧友梅)。18.《内蒙组曲 》是小提琴家马思聪先生的成名作。19.《渔光曲》的曲作者是(任光)。

20.抗战时期广为流传的《游击队歌》作者是(贺绿汀)。

1.六代乐舞中,反映黄帝时期崇拜天神的乐舞是《黄门大卷》。2.认为“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的儒家音乐代表人物是()。

3.汉代音乐家()根据西域音乐创作出“新声二十八解”,这是汲取西域音乐的精华进行创作的最早记录。

4.西晋律学家(荀筯)在乐律上的成就是他发现了笛律中的“管口校正数”。5.《拨面》是(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歌舞戏之一。6.宋代词体歌曲《扬州慢》和《杏花天影》的曲作者是(姜夔)。

7.《春莺啭》是唐代作曲家(白明达)秉承唐高宗之意而作的,后曾传往日本。

8.琴曲《离骚》的作者是晚唐琴人(陈康士),该曲是作者根据诗人屈原的同名诗歌创作而成的一首大型琴曲。

9.《乐书》共200卷,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规模较大的音乐百科全书,作者是(陈旸)。10.《碧鸡漫志》是一部研究歌曲的专著,叙述了上古至唐代歌曲的发展和演变,作者是南宋的(王灼)。

11.南宋律学家(蔡元定)在《律吕新书》中提出了十八律的理论。12.元代(燕南芝庵)所著的我国最早论述声乐的著作是《唱论》。

13.明清戏曲继宋元杂剧、南戏之后不断推陈出新,涌现出众多的剧种和声腔,最具代表性的有(昆山腔)。

14.(萧友梅)创作的《卿云歌》成为辛亥革命后中国政府颁布的第一首国歌。

15.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的作者是(黎锦辉)。16.(李叔同)是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之一。17.《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曲作者是(赵元任)

18.刘天华一生创作了十首二胡独奏曲,即:(光明行,病中吟,空山鸟语,月夜,良宵等)19.表达中国人民迫切要求“富国强兵”爱国主义要求的代表性的学堂乐歌有:《体操-兵操 》、《中国男儿 》等等。

20.《到敌人后方去》的曲作者是(冼星海)

第二篇:中国音乐史

来”;2批评了音乐的贵族化倾向,提倡音乐为民众服务;3通过二胡音乐的创作,表演,研究和教学,身体力行并卓有成效地实践了自己“改进国乐”的主张。4此外,他还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中最早和有意识地对中华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搜索和整理的先驱人物之一。

14、1920年代工农革命歌曲与“学堂乐歌”在音乐风格方面的主要区别?答:前者大量采用了中国民歌中的城市小调进行重新填词而成,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特征,如澎湃用海陆来民歌填词的《田崽骂田公》、《五一劳动节》等;/后者的曲调来源则主要是欧洲和日本的歌曲,故而以西洋和东洋音乐为主。

15、瞿秋白对工农革命歌曲传播和创作的贡献。答:要点:《国际歌》传入中国的最早介绍者和译词者(1923年6《新青年季刊》);工农革命歌曲中最早的创作歌曲之一《赤潮曲》的作者(1923年6《新青年季刊》)。

16、1920-30年代红色根据地革命歌曲的主要音乐风格特征。答:与工农革命歌曲相似,主要由民歌(城市小调)曲调填词而成,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音乐风格(传统民族化音乐风格),如《红区干部好作风》就是用江西兴国山歌《打支山歌过横排》曲同填词而成。

17、我国第一部清唱剧体裁歌曲的曲目,创作年代,创作者背景和作者。答:《长恨歌》1932年—34年,上海“一"二八事变”,黄自。

18、聂尔对中国现代音乐发展的贡献。答:要点:左翼音乐运动的旗手,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音乐家,电影和戏剧音乐的早期重要创作者之一;《国歌》(《义勇军进行曲》,1932)的曲作者。

19、冼星海对中国现代音乐发展的贡献。(重点)答:要点:抗日救亡音乐的旗手;中华民族新音乐(中国传统+西方风格的音乐)的成功实践者;中国现代合唱套曲的最伟大创作者之一(《黄河大合唱》1939年,中国合唱套曲创作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20、什么叫“秧歌剧”?答:1940年代初,在陕甘宁根据地开展的“新秧歌剧运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歌舞小戏,其特点是:以故事化的歌舞表演为主,人物,情节,化装,表演上都比较简单,一般在露天的广场演出,其音乐多采用陕北民歌曲调和地方戏曲,曲艺音乐填词改编,其内容大多与抗战,生产和反帝反封建相关。其代表性剧目有《兄弟开荒》、《夫妻识字》、《周子山》等。

21、什么叫“新歌剧”?答:以1945年歌剧《白毛女》的上演为起始标志的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民间音乐风格特征的歌剧体裁,新歌剧产生于西方歌剧与边区秧歌剧相融合的实践基础之上,其音调广泛地采用了中国民歌(如河北民歌《小白菜》)和戏曲曲艺音乐教材,并吸纳了欧洲歌剧中戏剧化的音乐表现手段(如咏叹调,宣叙调的不同功能应用,人物的主导性音乐主题及其发展,和声、复调、合唱、伴唱、重唱和管弦乐队的应用等)。新歌剧的代表性歌剧作有《白毛女》、《刘胡兰》、《赤叶河》、《小二黑结婚》、《柯山红日》《红珊瑚》《洪湖赤卫队》等。

(中国部分)

填空

1.“八音”是周代开始的乐器 的分类法

2.《毕业歌》、《卖报歌》、《码头工人》等是我国作曲家聂耳的作品,他较著名的歌曲作品还有《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器乐作品有《翠湖春晓》、《金蛇狂舞》等。

3.三分损益法最早记载在《管子。地圆篇》中

4.洗星海早年留学法国,他最著名的两首大合唱是《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两首交响曲是《第一交响曲》和《第二交响曲》。

5.《乐记》是儒家音乐理论的经典著作。

6.贺绿汀创作的一首非常有名的钢琴曲是《牧童短笛》

7.教坊和梨园是唐代的音乐机构。

8、我国戏曲艺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四大声腔是指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和昆山腔。

9.关汉卿是元代的戏曲艺术家。

10.南戏最初产生在浙江温州地区。

11.《延安颂》是郑律成的代表作之一。

12.《二泉映月》是民族音乐家华彦钧的作品。

13.李延年是汉代乐府里的音乐家。

第三篇:中国音乐史

中国音乐史

古代:

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嵇康《广陵散》:聂政刺韩王的故事

我国持续使用到20世纪的传统记谱法是工尺谱。宋元时期市民音乐的活动中心是瓦子(娱乐场所)、勾栏。

鼓子词是一种说白与演唱结合,以唱为主的说唱形式,流行于宋代,因伴奏乐器而得名 元杂剧的结构是一本四折:由唱、白、科三部分构成,是以说唱为主的戏剧。元曲的表演形式由 曲(歌唱)、宾白(语言)、科(动作)组成。南戏四大传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临川四梦”《牡丹亭》、《邯郸记》、《紫钗记》、《南柯记》 唐代的音乐机构:大乐署,鼓吹署(都由太常寺掌管),教坊,梨园 唐代歌舞大曲结构包括散序,中序,破

明清合奏乐只要有,鼓吹乐,丝竹乐,拉弦乐,锣鼓 相合大曲的结构 解,艳,趋,乱

元曲六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乔吉

约在乾隆、嘉庆年间,短篇鼓词在清闲的八旗子弟中盛行形成了“子弟书” 古琴在古代称为 瑶琴、七弦琴、玉琴 瑟,弹拨乐器 笙,吹管乐器

四大声腔:海盐,余姚,弋阳,昆山(弋阳腔的音乐属曲牌体

昆山腔 南戏清唱腔调)评剧 源于河北地区,《杨三姐告状》在北方轰动一时,成为评剧的代表作品。成兆才 越剧 主要伴奏乐器是二胡《黛玉葬花》

豫剧 主要伴奏乐器是板胡,常香玉。又称河南“梆子” 昆剧 主要伴奏乐器是笛子

河南坠子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坠胡

汉族的说唱音乐分为:鼓词、弹词、道情、牌子曲、琴书 汉族民间歌舞音乐,北方秧歌,南方花灯,采茶 弹词的老三调:陈调(陈遇乾)、马调、俞调

梆子腔也被称为西秦腔,乱弹、秦腔。秦腔的领奏乐器是板胡 秧歌有高跷,地秧歌两种表演形式,音乐一般有小场演唱,锣鼓打击乐,唢呐吹奏三个部分,舞蹈有大场,小场。

戏曲唱腔的三个特点:抒情性、叙事性、戏剧性 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陈砚秋 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京胡,京二胡,月胡

说唱音乐中,影响最大的南方的弹词,北方的鼓词。表演形式:单口唱,对口唱,帮唱,拆唱,走唱,群唱

云南彝族四大腔:海菜,山药,五山,四腔 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

中国古代四大名琴:号钟,绕梁,绿绮,焦尾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萧友梅 大型声乐套曲《春江花月夜》。《问》《“五四”纪念爱国歌》 赵元任“中国舒伯特之称” 《教我如何不想她》《海韵》。1915年的钢琴曲《和平进行曲》发表是迄今所见中国人写的最早的钢琴音乐作品

聂耳 “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 器乐合奏曲《金蛇狂舞》(根据《倒八板改编的)《翠湖春晓》,舞台剧《扬子江风暴》插曲《码头工人》,《卖报歌》。《梅娘曲》为话剧《回春之曲》,与田汉一起为《桃李劫》写的主题歌《毕业歌》

其音乐作品分为:救亡歌曲、劳动歌曲、抒情歌曲、儿童歌曲。张曙 我国近代第一部大型歌舞剧《王昭君》 任光 《渔光曲》《打回老家去》《彩云追月》 黄自 合唱歌曲《抗敌歌》《旗正飘飘》 清唱剧《长恨歌》 声乐作品《玫瑰三愿》《花非花》《思乡》《思春曲》

冼星海 毛泽东提名的人民音乐家,四大合唱曲:《黄河大合唱》1939、《九一八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牺盟大合唱》;《下山虎》最后一部管弦乐作品 刘天华“十大二胡名曲”《良宵》《空山鸟语》《光明行》《悲歌》《烛影摇曳》《病中吟》《苦闷之讴》《独弦操》《烛影摇红》《闲居吟》 成立了国乐改进社,出版《音乐杂志》

谭小麟写的《小提琴与中提琴二重奏》是中国人写的西洋乐器重奏音乐在国外第一次获奖。郑志声管弦乐队伴奏合唱《满江红》

李叔同 创办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 创立了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

第一部三部合唱曲《春游》

王光祈 《中国音乐史》 三大音乐体系:中国乐系,欧洲乐系,波斯阿拉伯乐系。黎锦晖 流行音乐鼻祖、“黎派”传人、中国歌舞音乐的开拓者、第一部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最成功的是《小小画家》;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 李海鹰 《澳门》《弯弯的月亮》《我不想说》《走四方》 汪立三 钢琴曲集《他山集》《东山魁夷画意组曲》 潘振声 《一分钱》《小鸭子》《嘀哩嘀哩》 施光南 《在希望的田野上》《多情的土地》用彝族音调写了《月光下的凤尾竹》 雷振邦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冰山上的来客》插曲、《五朵金花》 李焕之 合唱《东方红》、《春节组曲》

沈心工 我国最早写乐歌题材的作者之一 歌集《学校歌唱集》,根据杨渡的名篇作曲的学堂乐歌《黄河》,作曲《竹马》 徐沛东 《爱我中华》《得民心者得天下》

吕骥撰写的《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是中国近代论述民间音乐的分类和研究的著作 朱践耳写的交响大合唱《英雄的诗篇》的五个乐章:《六盘山》《井冈山》《大柏地》《十六字令三首》《长征》

我国第一部音乐史著作《中国音乐史》作者叶伯和 我国作曲家第一部交响音乐作品《怀旧》 《军港之夜》 词 马金星 曲 刘诗召

华彦钧 二胡曲《二泉映月》 琵琶曲《昭君出塞》 朱践耳作曲《翻身的日子》 秧歌剧《兄妹开荒》作者安波 第一部芭蕾舞剧《和平鸽》

《在希望的田野上》词 陈晓光 曲 施光南 《新编“九一八”小调》 吕骥 《团结就是力量》 卢肃

《爱我中华》词 乔羽 曲 徐沛东 《祖国颂》 词 乔羽 曲 刘炽 《让我们荡起双桨》 曲 刘炽 歌剧《小二黑结婚》 赵树理 《大海啊故乡》词曲 王立平《大刀进行曲》 曲 麦新

电影《风云儿女》两首插曲《铁蹄下的歌女》《义勇军进行曲》 秧歌剧《夫妻识字》 马可

《我爱你中国》是《海外赤子》的插曲 闻一多《七子之歌》 《山林》 曲 刘敦南

俞丽拿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首场演奏者,由何占豪、陈钢作曲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是军乐合奏曲,作者郑律成 《原始狩猎图》 曲 钱兆喜

双管独奏曲《江河水》被移植为二胡曲,在《东方红》中使用 《军乐稿》 李映庚 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军乐文献 江文也 钢琴套曲《乡土节令诗》是我国现代音乐史的“康塔塔” 《喜洋洋》 刘明源 《静夜思》 黎英海 曲

我国近代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 作者李四光

小提琴曲《思乡曲》马思聪创作的《蒙古组曲》的第二乐章

古代

《杜十娘》是单弦牌子曲 《丑末寅初》是京韵大鼓 《昭君出塞》是四川清音 郭沔 《潇湘水云》 姜夔 《扬州慢》《杏花天影》 《阳关三叠》又称《阳关曲》《渭城曲》,是唐代流传最久的声乐作品 第一部昆曲剧本是《浣纱记》曲 魏良辅 词 梁辰鱼 管平湖 古琴演奏家 “管派”风格

为笙创作的第一首独奏乐曲《凤凰展翅》 作者胡天泉、董洪德。获得了金质奖 我国第一部音乐百科全书《陈旸乐书》

第四篇:中国音乐史

远古及夏商音乐

1.音乐的起源:劳动起源说、模仿说、异性求爱说、巫术说、游戏说、信号说、“太一”说、潜意识(无意识)说、情感表达说。2.远古乐器:A、吹管乐器(骨笛、埙、角、蘥、龢、言)B、打击乐器:(鼓、磬、钟、铃、缶)

3.简述贾湖骨笛:它是远古乐器,出生于河南省舞阳县的贾湖,目前共出土骨笛35件,它是由丹顶鹤的尺骨所制,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距今9000多年至8600年左右,骨笛上开有5、6个孔左右,能吹奏四声音阶和完备的五声音阶。中期距今8600至8200年左右,它有七孔,能吹奏出六声和七声音阶。晚期距今8200至7800年左右,能吹奏出完整的七声音阶以及七声音阶以外的若干变化音。贾湖骨笛是我国出土最早,出土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整的,现在仍能使用的乐器。

周代音乐

4.六代乐舞:包括黄帝时的《云门大卷》、尧时的《咸池》、舜时的《大韶》、夏禹时的《大夏》、商汤时的《大濩》和周初时的《大武》。

六代乐舞是颂扬先秦不同时期创业首领或帝王的文治武功。它们在周代宫廷的用途主要是为了祭祀天地、山川、祖宗;其特点是规模宏大,诗、歌、舞一体,而声调平缓,表现一种庄严、平和、中庸的情绪,具有严肃静穆之感。5.颂乐:重大典礼使用的乐歌,主要用于天子祭祖、大射、视学及其他重要的典礼之中。

6.雅乐:是周代的一种宫廷音乐。它主要用于祭祀与各种典礼活动。

7.郑卫之音:原指郑为的民间歌舞音乐,它实际上是一种保留的商族音乐风格的民间音乐,后是儒者扩大了郑卫之音的内涵,用以泛指与雅乐不同的民间俗乐,因为由女性表演,故又名“女乐”,春秋以来,这种音乐影响日益扩大,逐渐取代了雅乐的趋势。8.南音:是周代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民歌。9.九歌:是楚国南部民间祭祀的大型歌舞曲。10.成相:是一种劳动歌曲的名称。

11.八音:是古代按照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分成“金(钟、鎛、镛、铙)石(编磬、离磬、玉磬)、土(埙、缶)、革(土鼓、足鼓、楹鼓)丝(琴、瑟、筝)、木(柷、圄)、匏(笙、竽、巢)、竹(箫、管、篴)

12.曾侯乙编钟:全套65件,分三层悬挂,总重量达5134斤。每枚钟能在正鼓部与侧鼓部分别敲出相隔三度的两个音,总音域达五个八度,十二律俱全,中间的三个八度可奏出完整的半音列。钟上有错金铭文。这不仅说明周代的乐律学已有高度的发展,标志着周代乐器制造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

13.三分损益法:以弦乐为计算基础,连续损益得出的春秋时期产生的计算乐律的理论。14.十二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被称为律。15.儒家音乐思想:以礼为本,强调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它既强调其一,关于音乐的来源。其二,音乐与政治的关系。其三,关于音乐的社会功能。其四,关于对音乐的美感认识。

16.墨家的音乐思想:音乐不仅无益,而且有害,主要思想是“非乐”

17.道家的音乐思想:大音希声。秦汉三国音乐

18.汉代掌管音乐的两个机构:太乐,乐府。岳府的主要任务:采集各地民谣,加工配乐,还从事创作新乐,进行演唱演奏。19.汉代鼓吹从乐器配置和运用场合来看,主要可分为鼓吹、横吹、短箫铙歌、箫鼓四类以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合奏为主。

20.相和歌:原是汉代北方各地流行的各种民间歌曲的通称。形式:a.原始的民歌,只是清唱,无伴奏。b.在徒歌形式上加以帮腔,称为“但歌”c.在徒歌基础上,再进一步加上乐器伴奏,并有演唱者手执称为“节”的乐器而歌,这才真正为相和歌。

21.相和大曲包括三部分:艳、曲和解、趋或乱。唐大曲结构分为:散序、中序、破。

22.汉代相和歌最常用的调式:平调、清调、瑟调。相和大曲的名称和歌词,现今尚有保存在《宋书•乐志》《乐府诗集》史籍中 23.琴,也叫七弦琴,后世或称为古琴,是我国重要的古代乐器。古琴逐渐成为文人的代表乐器,作为文人有修养、高洁秉性的象征。文人琴家有:马相如、刘向、桓谭、蔡邕、蔡琰、嵇康、阮籍。

24.琴曲《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汉代蔡邕《琴操》中载有《聂政刺韩王曲》,琴家以为即今日之《广陵散》曲,于东汉末而成大型的古琴曲。

25.蔡琰(蔡文姬)的琴《胡笳十八拍》

26.秦汉重要的乐器有:琴、箜篌、琵琶、笳、角、铜鼓、锣。27.嵇康的《声乐哀乐论》是中国音乐思想史中的一部极富思辨性的音乐美学论著。音乐不能表达人喜怒哀乐的表情。嵇康强调音乐有“单复”、“高埤”、善恶”、“猛静”、但如何,都要归于“和”主张外得“自然之和”的平和之声,内存“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的平和之心,他以平和之美,作为音乐的本质特征。

两晋南北朝音乐

28.清商乐,也叫清商曲,简称清商、清乐,它是北方和南方民间音乐的融合,但主要是南方音乐,包括江南吴歌、荆楚西声。29.吴歌,又称无声歌,它是东晋始采自江南一带的民歌,风格抒情细腻。吴歌的结构通常是五字一句,四句一段的分节歌,有部分是五言三句或长短句的。

30.西曲,也称西曲歌,它采自荆、樊、邓之间,是以湖北中西部向西涉及湖南、四川、贵州一带的民歌与舞蹈,其曲调较多,内容多抒发游子思归、别离之情、长江流域丰富的物产等。31.清商大曲所用调式:平调、清调、瑟调,合称为“清商三调” 32.北歌,又叫“真人代歌”,是北朝宫廷音乐的代称。这些北歌又与原来的横吹曲相互融合,发展成一些军乐,即“鼓角横吹曲”。北歌风格豪放刚健,语言质朴坦率 33.百戏即类似现代的杂技。

34.南北朝时陆续进入中原的主要有龟兹、西凉、疏勒、康国、安国、高昌、天竺、高丽等国的音乐,而以龟兹乐影响最大。35.西域音乐在此段历史时期广泛传入中原,有以下原因:其一,战事频繁。其二,“和亲”,其三,经商。其四,佛教东来。36.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乐器有曲项琵琶、五弦琵琶、筚篥、方响、锣、钹、星、达卜、唢呐。

37.琴曲《碣石调•幽兰》是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乐谱,也可以说是“文字谱”,注明是梁代丘明所传

38.乐律学的发展:荀勖笛律,何承天的十二等差律,钱乐之的360律,沈重的360律,纯律音阶。隋唐五代音乐

1.太常寺是唐代长官礼乐的最高行政机构,由太常卿主管。

一、大乐署。

二、鼓吹署。

三、教坊是宫中训练、。

四、梨园是专门演习法曲的机构

2.宫廷音乐重要的形式有: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伎、立部伎、法曲、大曲等、3.隋初颁定七部乐分别为清商伎、国伎、龟兹伎、安国伎、天竺伎、高丽伎和文康伎七部。十部乐:燕乐、清商乐、西凉伎、高昌伎、龟兹伎、疏勒伎、康国伎、安国伎、扶南伎、高丽伎。

4.唐代重要的法曲《霓裳羽衣曲》,其结构分为三大部分:a.散序、b.中序、拍序、歌头c.破或舞遍

5.大曲的结构大致与法曲相同,其区别可能在两个方面:其一,大曲与法曲在结构上更为庞大;其二,无论是舞蹈还是音乐,大曲都更为热烈奔放,而法曲显得清雅,这可能与后者部分音乐源于宗教音乐有关。

6.参军戏是一种讽刺、滑稽性的歌舞表演。参军戏有苍鹘和参军两个角色。参军戏的唱腔一般选用当时流行的民歌、曲子或大曲的片段,它已经具有某些后世戏曲的特征了。7.隋唐文人音乐主要包括词乐与琴曲两类。

8.说唱是一种有说有唱的艺术。其歌唱部分常是一种叙事歌曲,其说话部分或用散文,或用四六文体。

9.变文是佛教寺院为宣传教义而设立的一种说唱音乐,它用说与唱的形式,将佛教经文或教义讲唱出来。通常是七言四句,也有五言或四言的。按其听众不同分为“僧讲”和“俗讲”。10.重要的记谱法:文字谱;减字谱;工尺谱;舞谱。11.乐律学的发展:新音阶;俗乐音阶;犯调;移调。

12.隋唐音乐专著;a.《乐书要录》,一部通俗性的音乐理论专著。B.《教坊记》,唐开元年间崔令钦撰写的一部记载唐教坊制度和轶事的著作。C.《羯鼓录》,唐代南卓于宣宗大中二年完成的记录羯鼓由来、唐代羯鼓名手、逸闻趣事,以及一百二十八个羯鼓曲名的一部羯鼓专著。D.《乐府杂录》,唐代段安节所撰写记载唐代歌唱家、演奏家等问题的唐代音乐见闻录。

13.音乐思想:白居易首先肯定音乐可以反映政情与民情以及政治的好坏,决定人民喜怒哀怨的感情,而人民感情又决定了民间音乐的欢乐与悲伤。它的这些观点,继承了儒家的音乐思想。明清音乐

1.少数民族主要的歌舞:a.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传统音乐的一种,是由民歌、歌舞和器乐组成的大型套曲。乐器伴奏有达卜、那噶喇、哈尔扎克、喀尓奈、塞它尔、喇巴卜、巴拉满、苏尔奈八种。晚期流行的木卡姆通常由《木卡姆》、《穹拉克曼》、《达斯坦》、《麦西热甫》四部分组成,曲调为七声音阶,节奏多遍,复拍子为其主要特征。

2.囊玛,藏族民间歌舞,是一种大型的歌、舞、器乐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其音乐由引子、歌曲、舞曲三部分组成。其曲调比较固定;歌曲曲调典雅,节奏舒展;舞曲急速而欢快。伴奏乐器有竹笛、扎木聂、扬琴、特琴、根卡、藏京胡及马串铃等。3.锅庄是藏族民间歌舞,常在节日、宴会上表演。4.堆谢是藏族的民间歌舞。

5.明清说唱是继承宋元说唱而发展创新的,现存三百多曲种大多在清代以前就已经形成。从他们的某些共同特点来看,可归纳为:弹词、鼓词、道情、琴书、牌子曲、杂曲、走唱、板诵八大类;就其音乐形态而言,可分曲牌体、板腔体与综合体三大类。6.弹词是明代中叶兴起于南方板腔性的曲艺,唱词以七言诗赞为主,伴奏乐器主要是琵琶或三弦。明代及清代前期的弹词多为长篇说唱,演唱者自弹三弦或琵琶,也有増用二胡、四胡协助伴奏的。清中叶嘉庆年间著名弹词艺人有陈遇乾、姚豫章、俞秀山、陆士珍等,被誉为弹词界四大名家。

7.鼓词主要流派有子弟书、梨花大鼓、京韵大鼓、乐亭大鼓、西河大鼓、安徽大鼓、湖北大鼓、梅花大鼓等

8.牌子曲又叫清曲、清音、小曲、曲子等。其演唱方式,以一人独唱较多,亦有数人合唱或递唱的,常用乐器有琵琶、筝、弦子、月琴、笙、笛、鼓、板等。

9.道情渊源于唐代道曲,始于南宋的曲艺,用渔鼓、简板伴奏,宣扬道家思想

10.琴书是明清时曲艺的一种。曲调因地而异,有坐唱、站唱等表演形式。

11.杂曲伴奏多用三弦、琵琶、四胡。

12.走唱指的是一些带有歌舞色彩的流动的说唱形式。

13.板诵是一些没有歌唱性旋律,只是按照一定的节拍,朗诵有节奏有韵律的诗体故事的一些曲种。

14.传奇剧影响较大的四大声腔为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其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弋阳腔和昆山腔。

15.乱弹剧的声腔最重要的为梆子腔。A.梆子腔,乱弹剧代表声腔之一,因用枣木做成,又称“秦腔”。它一般都有高昂激越、强烈急促的特点。B.皮黄腔是乱弹剧的重要声腔之一。C.二黄腔在湖北与西皮合流,形成汉剧。D.二黄与西皮进一步发展,吸收昆、高、梆子诸腔,在北京形成京剧。

16.京剧是以皮黄腔为主的戏曲剧种,因形成在北京而得名。安徽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先后进京,带去二黄腔。

@1/周代的第一个礼乐机构:春官。

第五篇:中国音乐史 重点总结 1 填空部分

宋元时期市民音乐活动的中心是瓦子勾栏。瓦子也称“瓦肆”或“瓦舍”。汴京瓦子中专门表演小唱的有李师师、徐婆惜、封宜奴、孙三四等人。

“路歧人”—流浪艺人

宋代曲子的体裁形式主要有令、慢、引、近、序、歌头等。

宋代曲子根据表演方式和音乐风格、体裁的不同有不同名声。手执拍板—“小唱”;叫卖声—“吟唱”;套曲,清唱—“唱赚”;击鼓加变奏—“嘌唱”

两宋词坛著名词人:柳永、周邦彦、姜夔、张炎等人。

姜夔--《白石道人歌曲》

散曲体制分小令、带过曲和散套三种形式。散曲的演唱不用锣鼓,只用琵琶、筝、笙、笛、拍板等丝竹乐器伴奏。

鼓子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有说有唱,属说唱音乐类;一种是只唱不说,属艺术歌曲类。宋元时期戏曲的发展有杂剧与南戏两大体系。

宋杂剧的表演结构,通常由三部分组成:

一、艳段;

二、正杂剧(主体);

三、散段。宋杂剧已形成了固定的角色行当,主要有付静、付末、孤、旦等。

宋杂剧分为以对白为主的滑稽戏,和以歌舞为主的歌舞戏。宋杂剧表演结束时乐工演奏的乐曲叫“断送”,演奏者叫“把色”。

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一本四折,表演由曲、宾白、科三部分组成。曲是歌唱部分,全剧只能由一个角色主唱。女主角主唱叫“旦本”,男主角主唱叫“末本”。宾白是语言部分,两人说曰宾,一人说曰白。科,属动作类表演部分。

元杂剧是以唱曲为主的一种戏剧,所用音乐称北曲。其音乐属曲牌体。

元杂剧的旋律一般采用七声音阶,风格比较刚健豪放,主要伴奏乐器有鼓、笛、拍板和锣等。

元杂剧最具代表性的杂剧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加上王实甫和乔吉甫则为“元曲六大家”。

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梧桐雨》;王实甫—《西厢记》;乔吉甫—《金钱记》、《扬州梦》

南戏影响最大的有《荆钗记》《刘知远》《拜月亭》《杀狗记》,简称“荆、刘、拜、杀”。并称“四大传奇”。加上《琵琶记》并称五大传奇。

南戏的特点:可以随时换韵,没有一人主唱的定规,有对唱、合唱、轮唱等演唱形式,风格细腻委婉,采用五声音阶。

琵琶—《海青拿天鹅》,元代已流行,是目前能确定创作年代最古老的一首琵琶独奏曲。排箫之名,始于宋代,属编管乐器。宋以前称“箫”。

箫管,即单管竖吹的“洞箫”,宋时称“箫管”,又叫尺八管、竖笛、中管等。

(竹+秦)--“轧筝”,属拉弦乐器。嵇琴—又称“奚琴”,属拉弦乐器。

古琴—浙派的郭沔所作《潇湘水云》影响较大。该曲创作于潇湘二水合流处,作者借咏水光云影,表达了对元兵南侵,民族危亡的忧思之情。该曲具有深刻的艺术构思和严整的音乐结构,乐思纵横,情景交融,成功的表现了水云掩映、烟波浩渺的艺术境界。

宋元时期出现的新乐器,影响较大的有三弦(弹拨乐器)、云璈(今称“云锣”)、火不思(弹拨乐器)、兴隆笙(即西洋早期的管风琴)等。

南宋时期在瓦子勾栏流行的器乐合奏形式有细乐、清乐、小乐器、鼓板等。

宫廷中的器乐合奏,主要有教坊大乐、随军番部大乐、马后乐等。

俗字谱是工尺谱式的一种早期形式。律吕字谱是用十二律名记录乐音的一种记谱法,只有音高无节奏。

蔡元定创立的十八律理论是宋代律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在理论上合理的解决了三分损益律各

种音阶转调后音程关系不统一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但由于乐器制造的困难,仍未能应用于音乐实践。

《乐书》—北宋陈暘,世称《陈暘乐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音乐百科全书。该书保存了既丰富的音乐史料,仍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尤其是关于乐器的绘图及释文,是研究古代乐器的珍贵资料。

《梦溪笔谈》—北宋沈括。

《碧鸡漫志》—南宋王灼。这是一部研究歌曲的专著。全书记述上古至唐代歌曲的发展,评论北宋词人的风格和流派,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词源》—南宋张炎,上卷论述音律及唱曲方法,下卷主要论述作词原则,是研究古代乐律及宋词音乐的重要参考书。

《唱论》—元代燕南芝庵撰,主要论述宋元戏曲歌唱方法,兼及歌唱格调和节奏、宫调声情等,提出不少精辟见解,是我国古代关于歌唱艺术的一部较为全面的理论著述。《琴史》—宋代朱长文,是人物传记式的琴学专著。

《唐会要·乐类》—北宋王溥,对研究唐代及少数民族音乐有重要史料价值。

《事林广记》—宋末元初陈元靓,保存史料对研究有重要价值。

京剧是板腔戏曲中最完整的戏曲腔调,以原板为基础,通过曲调、速度、节拍的变化,演化出一系列不同的板式,象导板、回龙、慢板、二

六、流水、摇板、散板等。除皮黄外,京剧还吸收了古代一些声腔,像昆腔、南梆子、四平调、吹腔、唢呐二黄、高拔子、银钮丝、花鼓调等,使京剧音乐更为丰富。

维吾尔--《木卡姆》;藏族—囊玛;纳西族—白沙细月

明清时期说唱:鼓词、子弟书、西河大鼓、梨花大鼓、京韵大鼓、弹词

古琴琴派:浙操徐门、虞山派、广陵派

琴曲:《平沙落雁》、《渔樵问答》、《良宵引》

明清时期是我国琵琶艺术的又一高峰,代表演奏家:张雄、李近楼、汤应曾、钟秀之、查鼐、陈牧夫、王君锡等。清代,琵琶演奏形成南北二派,南派代表陈牧夫,北派代表王君锡。代表曲目:《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月儿高》

民间器乐合奏:

十番锣鼓:十番锣鼓的曲调源于元、明南北曲曲牌和地方民间小曲,按演奏形式可分为笛吹锣鼓、笙吹锣鼓、粗细丝竹锣鼓和清锣鼓等多种编制。

十番鼓

潮州音乐:潮州音乐分广场乐和室内乐两类。室内乐包括潮州弦诗乐、潮州笛套古乐等。潮州弦诗乐是以弹拨乐为主,演奏古乐诗谱的丝竹乐,演奏风格纤细雅致、质朴清秀。潮州弦诗乐的记谱沿用古老的“二四谱”,调式名称和演奏特点也根据“二四谱”形成和产生变化。

福建南音:又称南曲、南管、南乐、弦管,流行于闽南泉州、晋江、厦门、台湾等地和东南亚一带,与唐、宋、元、明时期的音乐有密切关系。南音的曲调受大曲、宋词、元曲以及昆腔、弋阳腔、佛曲和地方戏曲、民间音乐的影响,形成了自身的风格特点,保留了古代某些音乐风貌,被誉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南音的乐队编制分为上四管与下四管,南音的曲目分“指”、“谱”、“曲”三大类。

西安鼓乐:与唐代燕乐中的大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演奏形式分坐乐、行乐两种。坐乐在室内演奏,行乐在街上进行或在庙会等群众场合演奏。

智化寺音乐:智化寺音乐又称智化寺京音乐,目前存见的最早乐谱抄本是清康熙年间所抄的《音乐腔谱》。智化寺音乐的曲调有的源于唐宋词牌和元明南北曲;有的来自民间久已流传的器乐曲牌。

山西八大套

辽南鼓吹

明清重要曲谱:

《神奇秘谱》:《神奇秘谱》共分三卷。它使得明代以前的一些名曲保留了早期传谱的面貌。在各曲之前都写有详尽的题解,将琴曲的渊源演变情况和乐曲表现内容作了介绍,段落、指法、音位也标写的很清楚。是研究古琴音乐的重要谱集,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史料价值。《高和江东》:《高和江东》是近年来发现的唯一一本明代琵琶谱抄本。

《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记录南北曲曲牌2094个,连同变体共4466个。包括唐宋词;宋元诸宫调;元明散曲,南戏;北杂剧;明清传奇等内容。

《纳书楹曲谱》:是一本戏曲谱集,江苏苏州人叶堂编辑,收有昆曲单折戏和散曲诸宫调以及时剧共360出。

《琵琶谱》:全称为《南北二派秘本琵琶真传》,又称《华秋苹琵琶谱》,是我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琵琶谱集。

《弦索备考》:是蒙族文人荣斋抄的一本器乐合奏曲谱,除用总谱形式外,四件乐器(琵琶、弦子、筝、二胡)均有分谱。这部谱曲收录13个套曲,故又称《弦索十三套》。《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李芳园“平湖派”。

赵元任1915年发表的钢琴曲《和平进行曲》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发表最早的中国钢琴曲。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及作曲家):1.聂耳:《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铁蹄下的歌女》;2.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夜半歌声》;3.张曙:《日落西山》;4.任光:《渔光曲》《打回老家去》《彩云追月》;5.吕骥:《新编“九一八”小调》《开荒》《凤凰涅槃》

音乐院校作曲家群:国立音专师生为主的院校作曲家群,以较扎实的音乐理论、作曲技术、追求作品的艺术性等作为突出特征,对近代音乐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黄自的艺术思想和创作风格对这些作曲家有着较大的影响。黄自—器乐作品《怀旧》,和他的四大弟子:贺绿汀、刘雪庵、陈田鹤、江定仙。

京剧早期老生三杰: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

聂耳的代表作是群众歌曲,主要特征有四个方面:1.非方整性的曲体结构;2.丰富多变的句式;3.突出的使用短句,使音乐具有短促有力的质地,造成急促的气势,富于青春活力和战斗精神;4.巧用休止。这一切都较好的与其所选的歌词相配合、相发挥,真切的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呼唤、呐喊、冲锋、拼搏的时代气质。

30年代,冼星海、张曙、任光、麦新、吕骥、贺绿汀等人的群众歌曲也有大的社会影响。冼星海—《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张曙--《洪波曲》;任光—《渔光曲》《打回老家去》;麦新—《大刀进行曲》;吕骥—《自由神》;贺绿汀—《游击队歌》;孟波—《牺牲已到最后关头》;张寒晖—《松花江上》;阎述诗—《五月的鲜花》;刘雪庵—《长城谣》

贺绿汀的《牧童短笛》的问世,标志着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丁善德的钢琴音乐,在40年代中国钢琴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作品《春之旅》组曲、《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

马思聪,是中国第一代小提琴家,也是近代最有影响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摇篮曲》《第一回旋曲》《内蒙组曲》《西藏音诗》《牧歌》等作品是中国近代小提琴音乐的重要财富。

谭小麟,是近代中国室内乐创作的主要作家

黄自的毕业之作—管弦乐序曲《怀旧》是最早在国外演奏的中国管弦乐曲。

贺绿汀的小型管弦乐曲《晚会》、《森吉德玛》是这一时期国内游广泛影响的西洋乐器合奏曲。他的其他代表作还有:歌曲《嘉陵江上》《游击队歌》,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贺绿汀的《牧童短笛》是近代中国钢琴音乐最杰出的作品。这首钢琴独奏曲对其后中国钢琴音乐和其他多声音乐创作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陈田鹤是黄自的高足之一,他的创作受黄自影响,风格朴实,素材精炼,结构严谨,富于民族色彩。除创作外,在音乐教育上也有成绩,培养了不少音乐人才。代表作:歌曲《采桑曲》《巷战歌》等。

刘雪庵代表作:歌曲《长城谣》《流亡三部曲》《红豆词》,电影歌曲《十字街头》《中华儿女》《孤岛天堂》

延安作曲家:马克、安波、郑律成新歌剧的探索:1.对吸收西洋歌剧形式的探索。阿隆·阿甫夏洛穆夫的《观音》,是西洋歌剧的完整形式在中国的最早探索。2.对改良传统戏曲形式的尝试;3.小歌剧类型的探索。

秧歌剧:是抗战时期在延安解放区创作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在我国北方许多地方,民间都有喜庆日“闹秧歌”的风俗习惯。在延安,在旧秧歌形式的基础上掀起了盛极一时的新秧歌运动。第一部新秧歌剧《兄妹开荒》,后来有《夫妻识字》。秧歌剧将话剧、戏曲和秧歌糅合在一起,在化妆、对话方面,吸收了话剧的特长,在歌唱方面,更多的吸收了民间小调,民谣、地方戏曲的曲调。秧歌剧的基本对象是农民,其内容反映和表现的正是他们丰富多彩的斗争生活。秧歌剧的剧情较简单,只有两三个角色。它的主题明显,短小精悍,演出方便。(影响:)秧歌剧在中国歌剧发展的探索过程中,在与工农相结合,表现革命斗争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歌剧《白毛女》的创作提供了直接的经验。

《白毛女》的特征:新歌剧《白毛女》的作曲家们在民间音调基础上吸收西方歌剧音乐性格化和戏剧化的创作经验,运用人物主调贯穿发展的手法使音乐形象的塑造获得成功。在歌剧音乐中,尝试使用了重唱与合唱的形式,运用了和声、复调等多声部音乐手法;在乐队方面,根据当时条件使用了中西乐器的混合编制。

《白毛女》的影响:《白毛女》的成功实践,推动了延安等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对新歌剧创作的热情。解放战争时期,许多文艺工作者都尝试着用这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先后有数十部新歌剧问世。

“五四”前后,随着各种新式音乐社团的建立,社会音乐教育较前更加普遍的得到开展。如“中华美育会”“中华音乐会”“大同乐会”“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

萧友梅在蔡元培的支持下,1927年11月27日于上海创立了中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音乐学府—“国立音乐院”。它标志着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国立音乐院初建时由南京政府大学院院长蔡元培兼任院长,萧友梅任教务主任,全面掌管学校的教学行政工作。1929年,国立音乐院奉命改成“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萧友梅任校长。

鲁迅艺术学校提出了以下具体教学任务:1.研究进步的音乐理论与技术;2.培养抗战音乐干

部;3.研究中国音乐遗产;4.推动抗战音乐的发展;5.组织领导边区一般的音乐工作。

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此书的问世,无疑是这一时期中国音乐史学的重要收获和进步的标志。

辛亥革命到20年代是京剧的黄金时代,北方:四大名旦:梅兰芳(“梅派”)、程砚秋(“程派”)、尚小云、荀慧生;四大须生:余叔岩、严菊鹏、高庆奎、马连良;武生:杨小楼;花脸:郝寿臣。南方:周信芳—“麟派”;欧阳予倩—“南通伶工学社”

萧友梅—管弦乐曲《新霓裳羽衣舞》

聂耳—器乐合奏曲《新蛇狂舞》;歌曲代表作《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铁蹄下的歌女》。聂耳是近代作曲家音乐创作成功率最高者之一。

刘天华“十大二胡曲”的面世,在中国拉弦乐器音乐创作史上写下了富于光彩的篇章。刘天华还参照西洋记谱法改进了传统的工尺谱,使用五线谱和工尺谱记录了《梅兰芳歌曲谱》,这些工作是近代中国科学的记录、整理存活的传统音乐的良好开端。

冼星海在巴黎创作的《d小调奏鸣曲》与1935年首演于巴黎音乐学院,是现见最早在国外上演的中国室内乐作品之一。

江文也,管弦乐作品:《孔庙大成乐章》《第一交响曲》,歌舞剧《大地之歌》,成名作《台湾舞曲》

李叔同是中国话剧史上饰演茶花女的第一人。

中国音乐史学研究者:叶伯和、童斐、郑觐文、王光祈、杨荫浏

李四光—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

下载中国音乐史填空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音乐史填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音乐史(下)

    我国合唱艺术的产生和发展1)学堂乐歌时期①时代背景:19世纪末随着西方基督教在我国各地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不断输入,教堂中的唱圣诗也移植到中国。中国创办“新学堂”、开设“......

    中国音乐史教案

    中国音乐概述 教学目标: 掌握中国音乐的历史分期及其概况。 教学重难点: 从远古时期到明清时期、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音乐的发展脉络。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范畴及其讲授内容国内高校教学与国外研究情况中华民国时期的音乐发展历史公元1912 -1949 ,共37 年音乐历史新音乐的发展与传统音乐在新时期......

    中国音乐史试题

    中国音乐史试题.txt这是一个禁忌相继崩溃的时代,没人拦得着你,只有你自己拦着自己,你的禁忌越多成就就越少。自卑有多种档次,最高档次的自卑表现为吹嘘自己干什么都是天才。中国......

    中国音乐史 名词解释

    相和歌:原是汉代北方各地流行的各种民间歌曲的通称,以一人唱,众人和的应答形式和笙、笛等乐器伴奏为主。它是从民间收集而在汉代宫廷发展,已不是一般的民歌,而成为艺术性较高的歌......

    中国音乐史(上)

    1.被后世儒家奉为雅乐的最高典范的“六代之乐”分别是哪六部? 《云门大卷》《大咸》《九韶》《大夏》《大濩》《大武》 2.《葛天氏之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

    中国音乐史复习题

    中国音乐史复习题一、填空:1、中国音乐文化的有近年的历史, 其依据是根据省县出土的乐器而考证的。2、远古时期的主要乐器有、、、、和等。3、古文献中关于音乐的起源说有、、......

    中国音乐史考试题[★]

    一.填空题 1, 冼星海的四部大合唱有那些:(《生产运动大合唱》)、(《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牺盟大合唱》)。 2, 1934年贺绿汀在俄国作曲家齐尔品举办的钢琴比赛中以(《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