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音乐史试题
中国音乐史试题.txt这是一个禁忌相继崩溃的时代,没人拦得着你,只有你自己拦着自己,你的禁忌越多成就就越少。自卑有多种档次,最高档次的自卑表现为吹嘘自己干什么都是天才。中国音乐史(近现代)
1、我国清代戏曲的四大声腔有哪些?
答:昆腔、高腔(弋阳腔)、梆子腔、皮黄腔
2、我国北方和南方的代表性曲艺音乐品种有哪些?各举一例
答:北方的鼓词(山东大鼓,京韵大鼓),南方的弹词(苏州弹词)
3、什么叫“学堂乐歌”?
答:自1904年左右开始,在新式学堂开设的“乐歌课”上教习的歌曲(1903年,张之洞首先将音乐课作为课程在新学堂中施行)。这些歌曲的曲调太多来自欧洲和日本的歌曲(包括一些艺术歌曲),由一些留学欧日回国的学人填上具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内涵的新词而成。代表曲目有《何日醒》(夏颂莱编词)《中国男儿》《十八省地理历史歌》《黄河》《扬子江》等。
4、创作和教习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答:沈心工(重点了解)曾志泯,李叔同(重点了解),高寿田,冯亚雄等
5、学堂乐歌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中的意义?
答:1学堂乐歌是欧洲音乐文化大规模传入中国的开端,也是中国新民族主义文化在音乐领域的萌芽,2学堂乐歌为中国“新音乐”的诞生和发展开启了源头;3为后来我国的军歌,工农革命歌曲和群众歌曲体裁的发展开了先河;4为欧洲音乐文化的知识和技能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5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现代意义上的音乐家。
6、歌曲《满江红》(岳飞词)的来历?
答:1925年,“五卅运动”中杨萌浏将元代诗人萨都喇作词的《金陵怀古》一曲,填上岳飞的《满江红》词而成,这首歌曲从1920年代下半叶以来,在我国传唱甚广。
7、从20世纪以来的“新民歌”看民歌的传承演变规律。
答:民歌在传承中,其曲调的变化比较缓慢,但歌词总是在满足现实需要的动机作用下随时处于变化之中,如《五更调》《孟姜女》《苏武牧羊》等,以及30-40年代的“红区民歌”和“解放区民歌”等都体现这一规律。
8、我国第一所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机构是?
答:上海国力音乐专科学校,成立于1927年,这所学校的建立,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音乐的开始。
9、“五四”时期中国文化界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主流价值判断是什么?
答:(P53-P54)欧洲音乐中心“以西为师”和“西化”;中国音乐“落后”和“不科学”。
10、王光祈对中国音乐学建设的主要贡献?
答:王光祈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第一个在音乐学领域中努力进行探索的理论家。主要著作有《中国音乐史》、《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等。通过这些论著,他第一次向中国人系统地介绍了欧洲音乐文化和理论,并促使人们重视以科学的方法来整理和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此外,他还在世界第一个提出了欧亚上存在的三个主要音乐体系的理论。
11、萧友梅对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历史贡献。
答:(P58)萧友梅是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创办者和首任校长。他在专业音乐教育的学科建设,教材,教法,音乐创作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培养了大量本土的专业音乐人才,中国的专业音乐作曲也自他而始,改变了中国历史上音乐的“集体创作”和“依曲填词”的创作传统。
12、赵元任的“中国化”音乐发展观与实践。
答:(P62—P69)要点:第一个注意到中国语言与中国音乐之间的特殊关系,第一个明确提出“中国化”的中国音乐发展道路,对于其“中国化”音乐发展观的实践进行了大量的创作实
践(如《教我如何不想她》,中国化的和声探索等)。此外,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大型合唱曲《海韵》的曲作者。
13、刘天华对中华民族乐器发展的贡献。
答:(P75—P80)要点:1在五四及以后西化之风甚嚣张上的社会背景下,提出“改进国乐”的主张,明确提出中国音乐的未来发展应该“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神,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的调和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2批评了音乐的贵族化倾向,提倡音乐为民众服务;3通过二胡音乐的创作,表演,研究和教学,身体力行并卓有成效地实践了自己“改进国乐”的主张。4此外,他还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中最早和有意识地对中华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搜索和整理的先驱人物之一。
14、1920年代工农革命歌曲与“学堂乐歌”在音乐风格方面的主要区别?
答:前者大量采用了中国民歌中的城市小调进行重新填词而成,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特征,如澎湃用海陆来民歌填词的《田崽骂田公》、《五一劳动节》等;/后者的曲调来源则主要是欧洲和日本的歌曲,故而以西洋和东洋音乐为主。
15、瞿秋白对工农革命歌曲传播和创作的贡献。
答:(P84—P86)要点:《国际歌》传入中国的最早介绍者和译词者(1923年6《新青年季刊》);工农革命歌曲中最早的创作歌曲之一《赤潮曲》的作者(1923年6《新青年季刊》)。16、1920-30年代红色根据地革命歌曲的主要音乐风格特征。
答:(P88—P93)与工农革命歌曲相似,主要由民歌(城市小调)曲调填词而成,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音乐风格(传统民族化音乐风格),如《红区干部好作风》就是用江西兴国山歌《打支山歌过横排》曲同填词而成。
17、我国第一部清唱剧体裁歌曲的曲目,创作年代,创作者背景和作者。
答:(P106—P108)《长恨歌》1932年—34年,上海“一"二八事变”,黄自。
18、聂尔对中国现代音乐发展的贡献。
答:(P124—P134)要点:左翼音乐运动的旗手,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音乐家,电影和戏剧音乐的早期重要创作者之一;《国歌》(《义勇军进行曲》,1932)的曲作者。
19、冼星海对中国现代音乐发展的贡献。(重点)
答:(P153—P170)要点:抗日救亡音乐的旗手;中华民族新音乐(中国传统+西方风格的音乐)的成功实践者;中国现代合唱套曲的最伟大创作者之一(《黄河大合唱》1939年,中国合唱套曲创作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
20、什么叫“秧歌剧”?
答:1940年代初,在陕甘宁根据地开展的“新秧歌剧运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歌舞小戏,其特点是:以故事化的歌舞表演为主,人物,情节,化装,表演上都比较简单,一般在露天的广场演出,其音乐多采用陕北民歌曲调和地方戏曲,曲艺音乐填词改编,其内容大多与抗战,生产和反帝反封建相关。其代表性剧目有《兄弟开荒》、《夫妻识字》、《周子山》等。
21、什么叫“新歌剧”?(定义重点)
答:以1945年歌剧《白毛女》的上演为起始标志的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民间音乐风格特征的歌剧体裁,新歌剧产生于西方歌剧与边区秧歌剧相融合的实践基础之上,其音调广泛地采用了中国民歌(如河北民歌《小白菜》)和戏曲曲艺音乐教材,并吸纳了欧洲歌剧中戏剧化的音乐表现手段(如咏叹调,宣叙调的不同功能应用,人物的主导性音乐主题及其发展,和声、复调、合唱、伴唱、重唱和管弦乐队的应用等)。新歌剧的代表性歌剧作有《白毛女》、《刘胡兰》、《赤叶河》、《小二黑结婚》、《柯山红日》《红珊瑚》《洪湖赤卫队》等。
2006艺术硕士全国联考真题(论述部分)
论述题
A组:
1、论述艺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
2、谈谈艺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3、艺术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4、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B组:
1、描述签赏你印象深刻的一幅美术作品。
2、论述戏剧艺术与电影艺术的关系。
3、试论艺术设计的属性和特征。
4、戏曲艺术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5、谈谈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
6、试论述电影艺术的综合性。
7、谈谈中国民间舞蹈的特色。
8、结合实例,谈谈情景喜剧的特性。
艺术硕士考试辅导资料:艺术概论专题部分笔记
1、艺术的本质特征等一般规律性问题
2、艺术的发生与发展
3、艺术与其它相关领域文化形态的相互关系及它的地位与作用。
4、围绕艺术活动四要素讨论艺术的核心问题
创作者(艺术家)、鉴赏者、作品、世界
5、艺术门类
用材质和技法来划分比较科学的划分方法
艺术本质论
科学和美学划分在19世纪末。艺术和美学既有交叉有不一样。1750年,美学。
美学研究艺术美+自然美
1、艺术产生的理论
艺术生产,艺术传播,艺术消费(生产-消费)
艺术传播在教材中最为薄弱的部分。艺术传播是艺术产业化最重要的环节,(艺术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系,广告学,传播学)
(广告及市场)(展览馆,出版社)===>现代传媒对艺术传播的影响?
生产分为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两种,艺术被看作一种精神生产形态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特点。艺术是主观与客观,心与物的结合与统一。
马克思:“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自然的人化”揭示了物质、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为什么说精神生产具有不平衡关系?
精神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精神受物质制约,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从人的需要(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多层次说”)和生产的目的来说第一,精神生产满足精神审美认知需求。第二,物质生产——使用、交换、价值属性、商品属性;精神生产——审美属性。第三,从生产过程和结果来看独立于物质生产的特征,艺术精神,构思,技巧投入和一般工艺品不一样。揭示艺术系统的奥秘
创造性被扭曲,淹没与根本原理违背片面追求票房收视率
艺术把握世界方式
形象性特征:
第二篇:中国音乐史试题
中国音乐史试题
一、填空题 每空1分 共20空 计20分 在远古社会中,诗歌,音乐,舞蹈三者溶为一炉,不可分离,所以古代文献中常把音乐写作(乐舞);2 到周代时,周的统治者把从黄帝开始之周代的由各代所制的乐舞,统称(六代乐舞),用于宴飨和祭祀活动中;3 《诗经》中的“国风”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北方黄河流域以秦声为主以(郑,卫之音)为代表的民歌;一类是长江中,下游以周南,召南为代表的民歌;4 春秋,战国时代,管仲在其著作《管子 地圆篇》中对乐律学提出了(三分损益)的理论,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律学)的律学理论;5 到汉武帝时,西汉进入到全盛时期.,公元前 112 年西汉政府设立了在我国音乐历史上有名的音乐机构———(乐府);6 “相和歌”的另一种含义是一种歌曲的演唱形式.它最早为无伴奏的(徒歌),以后发展成“但歌”,一直发展到由(各种管弦乐器伴奏)的相和歌;8 《声无哀乐论》是我国魏晋时期的一篇(音乐美学著作)著作,全文是用“秦客”问(东野主人)的对话形式写成;11 姜夔的词体歌曲现保存有(十七首)首,这些作品都附带乐谱(工尺谱),这是仅见的宋代(词乐曲谱),对于我们考证,了解宋代音乐的情况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12 唱赚是唐,宋时期的一种说唱音乐形式,曲本叫(赚词)其音乐范围很广,既包含传统的艺术歌曲,也有当时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歌曲;13 弹词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著名的艺人, 其中以乾隆年间的苏州艺人王周士,嘉,道年间的(陈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尤为著名.二、单项选择题(请在下列被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共10题 每题1分 计10分 古琴曲《潇湘水云》的作者是:(郭沔)2 见诸记载的琵琶曲《楚汉》最早演奏者是:(汤应曾)3 《弦索备考》的编辑者是:(荣斋)5 《祖国歌》的填词者是:(沈心工)6 《五四纪念爱国歌》的作者是:(萧友梅)7 二胡曲《良宵》的作者是:(阿炳)8 歌曲《渔光曲》的作者是:(任光)歌曲《团结就是力量》的作者是:(卢肃)10 歌曲《古怪歌》的作者是:(宋杨)三 请解释下例名词 每题5分 相和大曲
相合大曲是在相和歌的基础上,经过专业音乐家与文学家对其进行改编,加工后的一种提高了的音乐形式, 是相和歌的最高发展阶段.其特点是:歌唱,器乐,舞蹈三种艺术的有机结合;是一种有器乐伴奏的歌唱,有乐器伴奏的歌舞,并有纯粹器乐演奏部分的综合歌舞大曲形式.2 沈心工
沈心工(1870-—1947),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上海市人.我国近代学堂乐歌的主要作者,著名的音乐教育家.1897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师范学堂,1902 年东渡日本进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同年在东京留学生中组织了音乐讲习会, 研究乐歌的创作,1903年回国任教原校,后担任
附小校长.1911年任该校校长, 1922年兼任大学训育主任.先后编创了许多学堂乐歌作品和 《学校唱歌集》等.是我国学堂乐歌的最早编写者.1947年病逝于上海.3 黄自
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沙川(今上海市人),我国现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6年入清华学校,1921年开始学习钢琴,1922 年开始学习和声,1924 年赴美国留学,入欧伯林大学学心理学,1926年学习音乐理论,作曲和钢琴.1928年转入耶鲁大学继续学习音乐,1929 年创作交响序曲《怀旧》并获学士学位并回国.1930年任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作曲教授兼教务主任.其创作的题材,体裁丰富多样,作品风格典雅精致,旋律简洁流畅,结构工整严谨,并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音乐家.4 《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是我国人民作曲家冼星海于 1939年创作的一部具有杰出影响的一部大合唱.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地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描述了在抗日战争前后黄河两岸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痛述了日寇的残暴和人民所遭受的沉重灾难.最后又以惊人的笔墨勾画出一幅幅中国人民纷纷起来保卫祖国,反抗日寇侵略的壮丽情景.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情感力量和雄伟浑厚的气魄,成功地反映和歌颂了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爱国热情,是中国音乐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大和唱作品.5、学堂乐歌:
清末民初,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校开设的音乐课或为课堂教唱而编创的歌曲。
6、群众歌曲:
为大众歌唱而创作的歌曲。其内容多与政治、社会活动有关,常在群众性活动中演唱。音乐结构简单,音域不宽,多采用齐唱或简易合唱的形式。
四 简述题 20分 简述南戏
南戏是北宋宣和年间在浙东永嘉一带的民歌, 曲子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戏曲,也叫“永嘉杂剧”,“戏文”.后来又进一步吸收了唱赚,诸宫调和杂剧中的歌舞,念白等成分, 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立风格和特点的戏曲剧种.宋代的南戏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能构充分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它的剧目,不论是民间传说或实事逸闻, 一般都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南戏的音乐与元杂剧有着很大的区别,其音乐有五声调式构成,风格比较流利婉转,与用七声音阶风格的杂剧大异其趣;南戏的剧本也比较灵活,其剧本可长可短,所用的只曲与套曲也可多可少,不受一宫一折的限制,可随时转换宫调和曲牌;南戏的演唱方式也是多样化的,既可以独唱,又可以对唱,轮唱,合唱等.不仅如此,凡登场的每一个角色都可以演唱,与元杂剧的区别十分明显.南戏到明,清时代变成传奇,为我国后来的戏曲音乐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在近代说唱音乐中,苏州弹词为什么能迅速发展?(每点2分)
1)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曲目和腔调。
2)产生于江浙地区,利于艺人提高文化修养,较早进入城市,使获得向专业化发展的机会。3)弹词艺人重视自身传统,不断借鉴其它艺术形式的有益经验。4)弹词产生过无数流派,各派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创立新腔。5)较早建立科班组织,培养后备力量。
2、与北杂剧相比较,南戏有何特点?(每点2分)
1)宫调使用方面,南戏不受限制,可随时换韵;
2)演唱方面,南戏没有一人主唱的定规,各角色可根据需要随时演唱,3)创造了对唱、轮唱、合唱等形式;
4)音乐风格方面,南戏以南曲为主,委婉细腻,一般使用五声音阶;
5)曲牌运用方面,南戏以形成了固定的连缀习惯,并吸收北曲曲牌,创造了“南北合套”的形式。
3、梅兰芳有何艺术功绩?(每点2分)
1)排演时装新戏;
2)排演古装戏,并进行创造性改革:“花衫”、梅派唱腔、3)改革伴奏乐器;
4)为京剧赢得国际声誉; 5)抗战时拒演,表现了民族气节。
4、学堂乐歌的历史意义:(每点2分)
1)在其影响下,出现了中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家,为普通音乐教育的实施和发展,提供了师资基础; 2)展示了音乐的社会功能,肯定了音乐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3)系统介绍了西欧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及音乐会演出等表演形式;
4)肯定了“集体歌唱”这一新的音乐表现形式,为群众歌曲体裁的进一步发展准备条件;
5)总之,在我国学校音乐启蒙方面具有深远影响;为“五四”后中国现代新音乐文化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5、聂耳歌曲创作特征:(每点2分)
1)内容题材广泛,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吸取中外音乐的因素;
3)曲式特点:非方整性的曲体结构;丰富、多变的句式;突出的使用短句;巧用休止; 4)应用目的:为当时】进步电影或戏剧而作的群众歌曲和抒情歌曲; 5)表现爱国热情,同情受压迫的下层民众。
六、论述题(第一题10分,第二题20分,共30分)
1、青主音乐思想:(每点2分)
1)基本观点:音乐是上界的语言;2)音乐作用:表达语言文字无法表达的内心世界;借助乐艺,在外界压力无可逃避时,于内界“得到清净的安宁”;音乐是“爱的宗教”;
2)作品有深层理解;4)艺术、音乐、美有虚伪性;5)以西代中,音乐无国界。
2、《光明行》的作者是谁?试论他的音乐贡献。
1)《光明行》作者——刘天华。(2分)
2)音乐贡献有——A改进国乐的思想;B创作作品;C音乐内容、思想、形式上有特色;(8分)D改进和发展国乐:教学;改进二胡;记录整理传统音乐;创办国乐改进社,主持其刊物《音乐杂志》。(10分)
第三篇:中国音乐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音乐史试题
一 填空题(每空1分 共20空 计20分)在远古社会中,诗歌,音乐,舞蹈三者溶为一炉,不可分离,所以古代文献中常把音乐写作();2 到周代时,周的统治者把从黄帝开始之周代的由各代所制的乐舞,统称(“ ”),用于宴飨和祭祀活动中;3 《诗经》中的“国风”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北方黄河流域以秦声为主以()为代表的民歌;一类是长江中,下游以周南,召南为代表的民歌;4 春秋,战国时代,管仲在其著作《管子 地圆篇》中对乐律学提出了(“ ”)的理论,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律学理论;5 到汉武帝时,西汉进入到全盛时期.(“ ”),公元前 112 年西汉政府设立了在我国音乐历史上有名的音乐机构———();6 “相和歌”的另一种含义是一种歌曲的演唱形式.它最早为无伴奏的(“ ”),以后发展成“但歌”,一直发展到由()相和歌;7 北魏的太武帝在统一北中国以后,曾大量接受了先进的汉族音乐文化,()在这个时期利用鲜卑族民歌曲调,填新词“凡一百五十章”,叫作(“ ”),也叫“北歌”.8 《声无哀乐论》是我国魏晋时期的一篇()著作,全文是用“秦客”问(“ ”)的对话形式写成;9 隋,唐时代,一些经过劳动人民世世代代创造和提炼的民歌中的一些好的曲调,经过文人的选择,(),加工,并用新词配曲的音乐,叫做(“ ”);10 工尺谱是以记写音乐符号的(“ ”)而得名的的一种记谱形式;11 姜夔的词体歌曲现保存有()首,这些作品都附带乐谱(工尺谱),这是仅见的宋代(),对于我们考证,了解宋代音乐的情况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12 唱赚是唐,宋时期的一种说唱音乐形式,曲本叫()其音乐范围很广,既包含传统的艺术歌曲,也有当时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歌曲;13 弹词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著名的艺人, 其中以乾隆年间的苏州艺人王周士,嘉,道年间的(),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尤为著名.二 单项选择题(共10题 每题1分 计10分)1 古琴曲《潇湘水云》的作者是: a(嵇康), b(陈康士), c(郭沔)2 见诸记载的琵琶曲《楚汉》最早演奏者是: a(成玉), b(汤应曾), c(张雄)3 《弦索备考》的编辑者是: a(荣斋), b(华秋萍), c(王猷定)4 《乐府传声》的作者是: a(徐青山), b(徐大椿), c(燕南芝庵)5 《祖国歌》的填词者是: a(沈心工), b(曾孝谷), c(李叔同)6 《五四纪念爱国歌》的作者是: a(萧友梅), b(赵元任), c(黄自)7 二胡曲《良宵》的作者是: a(刘天华), b(阿炳), c(徐炳麟)8 歌曲《渔光曲》的作者是: a(聂耳), b(任光), c(青主)9 歌曲《团结就是力量》的作者是: a(李劫夫), b(李一鸣), c(卢肃)10 歌曲《古怪歌》的作者是: a(宋杨), b(费克), c(马可)
三 请解释下列名词 每题5分 共4题 计20分 1 相和大曲 2 沈心工 3 黄自 《黄河大合唱》
四 简述题 共1题 计20分 简述南戏
五 论述题 共1题 计30分 《乐记》 二 评分标准及答案 1 评分说明: A 填空题,单项选择题:严格按答案给分.B 名词解释题:按所答要点的多少和正确程度给分.C 简述题:要求按题意作出正确回答,并作简要的说明.D 论述题:要求文字表述清晰,理论观点正确,论述符合逻辑, E联系实际部分要紧扣题意,不要简单的踩点给分.答案
一 填空题 每空1分 乐舞;2 “六代乐舞”;3 郑,卫之音;4 三分损益;5 律学;6 “汉承秦制”;7 乐府;8 徒歌;9 由各种管弦乐器伴奏;10 鼓吹乐;11 真人代歌;12 音乐美学著作;13 东野主人;14 推荐;15 曲子;16 工尺谱;17 十七首;18 词乐曲谱;19 赚词;20 陈遇乾.二 单项选择题 每题1分 C;2 B;3 A;4 B;5 A;6 A;7 B;8 B;9 C;10 A.三 请解释下例名词 每题5分 1 相和大曲
相合大曲是在相和歌的基础上,经过专业音乐家与文学家对其进行改编,加工后的一种提高了的音乐形式, 是相和歌的最高发展阶段.其特点是:歌唱,器乐,舞蹈三种艺术的有机结合;是一种有器乐伴奏的歌唱,有乐器伴奏的歌舞,并有纯粹器乐演奏部分的综合歌舞大曲形式.2 沈心工
沈心工(1870-—1947),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上海市人.我国近代学堂乐歌的主要作者,著名的音乐教育家.1897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师范学堂,1902 年东渡日本进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同年在东京留学生中组织了音乐讲习会, 研究乐歌的创作,1903年回国任教原校,后担任附小校长.1911年任该校校长, 1922年兼任大学训育主任.先后编创了许多学堂乐歌作品和 《学校唱歌集》等.是我国学堂乐歌的最早编写者.1947年病逝于上海.3 黄自
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沙川(今上海市人),我国现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6年入清华学校,1921年开始学习钢琴,1922 年开始学习和声,1924 年赴美国留学,入欧伯林大学学心理学,1926年学习音乐理论,作曲和钢琴.1928年转入耶鲁大学继续学习音乐,1929 年创作交响序曲《怀旧》并获学士学位并回国.1930年任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作曲教授兼教务主任.其创作的题材,体裁丰富多样,作品风格典雅精致,旋律简洁流畅,结构工整严谨,并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音乐家.4 《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是我国人民作曲家冼星海于 1939年创作的一部具有杰出影响的一部大合唱.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地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描述了在抗日战争前后黄河两岸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痛述了日寇的残暴和人民所遭受的沉重灾难.最后又以惊人的笔墨勾画出一幅幅中国人民纷纷起来保卫祖国,反抗日寇侵略的壮丽情景.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情感力量和雄伟浑厚的气魄,成功地反映和歌颂了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爱国热情,是中国音乐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大和唱作品.四 简述题 20分
简述南戏 计20分(答案要点)南戏是北宋宣和年间在浙东永嘉一带的民歌, 曲子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戏曲,也叫“永嘉杂剧”,“戏文”.后来又进一步吸收了唱赚,诸宫调和杂剧中的歌舞,念白等成分, 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立风格和特点的戏曲剧种.宋代的南戏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能构充分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它的剧目,不论是民间传说或实事逸闻, 一般都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南戏的音乐与元杂剧有着很大的区别,其音乐有五声调式构成,风格比较流利婉转,与用七声音阶风格的杂剧大异其趣;南戏的剧本也比较灵活,其剧本可长可短,所用的只曲与套曲也可多可少,不受一宫一折的限制,可随时转换宫调和曲牌;南戏的演唱方式也是多样化的,既可以独唱,又可以对唱,轮唱,合唱等.不仅如此,凡登场的每一个角色都可以演唱,与元杂剧的区别十分明显.南戏到明,清时代变成传奇,为我国后来的戏曲音乐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五 论述题(答案要点)计30分
《乐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音乐美学论著.现传《乐记》共11篇,被保存在《礼记》之中,其内容包括: ① 音乐本质与特征;② 音乐与伦理,政治的关系;③ 音乐的美感认识;④ 音乐的社会教育作用等.关于音乐的本质,《乐记》认为:音乐的产生是由于外界事物引起人的思想感情变化的结果,人的思想感情与音乐作品是一致的.《乐记》的作者反对当时有些人把音乐单纯作为奢侈品或消遣物的看法,也反对那种根本否认音乐存在的观点,认为音乐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记》还进一步论证了音乐的内容只要有真实根据,便具有深刻的认识意义.指出“乐者,象成者也”.说明音乐是不能娇揉造作,弄虚作假的,它要反映真实的思想感情,从而充分肯定了音乐对现实的反映.《乐记》认为在音乐同政治的关系方面,音乐是反映政治的,是有其深刻的思想内容的,因此,提出了:“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在音乐具有社会教育作用方面,《乐记》还认为音乐作为人们思想感情的语言,不仅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并且还认为音乐对于社会的风气和人们的道德以至于国家的政治能够给予有力的影响,即所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观点.在《乐记》作者的眼中,音乐成了一种进行教化最有力的工具.正因为如此,政治和道德的要求就成为评价音乐最重要的标准.所以,社会功利主义倾向也是中国先秦音乐美学的又一特点.同时,《乐记》还认为 “ 礼,乐,刑,政 ” 都是巩固统治的工具,它们各自都要有其不同的作用.而“乐”的作用就是要对人的心灵起巨大的感染力量.《乐记》还认为要充分发挥其音乐的教育功能,还必须强调其政治,道德的标准等等.《乐记》还肯定了音乐具有娱乐作用,指出:“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所谓的“乐者,乐也”有两层意思,“乐者”是指音乐能表现欢乐的情感;而“乐也”则是指音乐能使听者感到欢乐,能给人以快感,从而肯定了音乐的美感作用.而“人情之所必不免也”则进一步肯定了人人都有欣赏音乐的审美要求和欲望.“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流;以欲忘道,则或而不乐.”因此,《乐记》肯定“乐得其道”而否定“乐得其欲”,所以必须以道德来制约欲望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乐记》中也有许多糟粕,如作者提出的“乱世之音”,“亡国之音”等都成为可以镇压进步音乐的罪名,正因为如此,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也就能够同“乐由天作”之类的唯心主义观点并行不悖地存在于《乐记》之中.总之,《乐记》集中地反映了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它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音乐美学理论,使之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音乐美学体系,可以说是中国儒家关于“礼乐”的一个总结.
第四篇:中国音乐史试题文档
名词解释:
1、梨园:唐朝有四个重要的音乐机构:大乐署、鼓吹署、教坊和梨园。前两个属于太常寺,后两个隶属宫廷。唐玄宗熟知音律,酷爱法曲,遴选立部伎弟子三百,置于内宫中的“梨园”,他本人亲自参与教学,并自创新曲,让“梨园弟子”演奏。唐代的“梨园”有三个,其中主要的是宫廷中的梨园,包括男艺人三百人,女
艺人数百人。
2、六乐:六代乐舞简称“六乐”,都是从黄帝时期开始历代沿袭下来带有史诗性的乐舞。分别是:
(1)黄帝时的《云门大卷》,简称《云门》,云是黄帝时的图腾;
(2)唐尧时的《咸池》,咸池是天上的星宿名;
(3)虞舜时的《韶》,又名《萧韶》,《论语*八佾》中孔子评价它是“尽善尽美”的音乐;
(4)夏禹时的《大夏》又称《夏龠》,可能因用“龠”作伴奏乐器而得名;
(5)商汤时的《大鹱》,内容描写商汤伐桀;
(6)周朝当代的《大武》。
这些乐舞主要用于祭祀天地、山川、祖宗,一般规模宏大、歌舞相间。
3、八音:伴随乐器数量不断增加,迫切需要对乐器加以归类。周代的先民于是创造出了“八音”分类法,即依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等八类。诸类乐器中以打击乐器居多。周代出现的八音分类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标志着我国古代器乐艺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
阶段。
4十二律:《管子*地员》篇所载的 宫、商、角、徵、羽五音属于唱名,不属于固定音高。《国语*周语》记全了十二律的名称,这十二律属于固定音高。《国语》相传为春秋时鲁国左丘明撰写,后代学者多认为系战国初年史官据各国史料编纂而成。十二律律名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其中单数律又称为“律”或“阳律”,双数律又称为“吕”、“同”、“间”或“阴律',十二律又被称做“十二律吕”。
《管子*地员》篇只计算了五个音级相互的比例关系,《吕氏春秋*音律》篇用三分损益法推算出十二律。
5、相和歌:相和歌作为汉代北方民间歌曲的 总称,包含了各种不同内容、形式的“汉世街陌谣讴”这些民谣最初均为清唱、无伴奏的“徒歌”;后来加以众人帮腔,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人唱,三人和”的“但歌”,只是仍“无弦节”伴奏;再经乐府整理,“既而被之管弦”,才最终形成唱者自击节鼓,以管弦乐队相和伴奏的歌唱形式,即所谓“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相和歌”。
6、燕乐:唐代的宫廷“燕乐”有三种概念。广义上的“燕乐”是相对于“雅乐”来说的“俗乐”,包括十部乐和 教坊乐。次广义上的“燕乐”乃是专指一种具有特殊风格的音乐,它融胡俗乐与一体,尤其是龟兹乐。狭义上的“燕乐”是专指唐贞观时期张文收采古《朱雁》、《天马》之义所作的《景云河清歌》。在唐朝,燕乐是俗乐的宫廷化,俗乐是燕乐的基础。(请注意唐朝的燕乐也包括:坐立两部伎、清乐諸乐、西凉乐、方夷諸乐【高丽乐、龟兹乐、百济乐、扶南乐、天竺乐、疏勒乐、康国乐、安国乐】)。
燕乐中包括有各种音乐,如声乐、器乐、舞蹈音乐、百戏等。其中的歌舞音乐在隋唐燕乐中占有重要地
位,比较有影响的是大曲和法曲。
7、九部乐:西凉乐、清商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礼毕乐、疏勒乐、康国乐
8、坐不伎:在唐玄宗时期(712--756),宫廷音乐又根据表演方式分为“坐不伎”六部和“立部伎”八部,从类别上看,它们都属于歌舞音乐。“坐不伎”是在室内表演的,舞蹈的人数三至十二人,乐曲多是6世纪至8世纪间的新作品,伴奏乐器也多是龟兹与西凉等少数民族的乐器。有《景云乐》、《庆善乐》、《破阵乐》、《承天乐》、《长寿乐》、《天授乐
》、《鸟个万寿乐》、《龙池乐》、《小破阵乐》等九曲。
9、变文:(1)变文是唐代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讲述佛经故事,是佛教通俗化结果。还有一类讲述历史传说或民间故事;(2)变文是散文和韵文相间的叙事体裁,韵文部分通常是七言四句一段,也有五言、六言的。音乐性、故事性都很强,借以吸引听众、传播佛经。(3)变文有三类形式:只唱不说,只说不唱,有说有唱(此类占多数)以散文引起,以唱文叙述内容。
10、乐悬:周代宫廷里面使用乐队的规格,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
11、大司乐:周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叫大司乐,它的最高职位也叫大司乐,职能是负责音乐教育,音乐表演,音乐礼仪。
12、八佾:是皇帝享用的乐舞规格,任何人不得潜越。
13、唱赚:宋代艺术歌曲形式之一,其特点是以“缠令”和“缠达”的曲式结构,将各类曲牌组合成为套曲进行
演唱。
14、三分损益法:“三分损益法”是一种生律的方法,是把一个振动体(即弦长)的长度均分为三段,去掉它的1/3,得2/3,称“三分损一”。如加上它的1/3,就得4/3,称“三分益一”这种取律的方法称“三分损益法”。
15、法曲:是晋以来在道教育音乐基础上,结合西域音乐发展起来的一种音乐形式,最初为法事仪式音乐。
16、郑卫之音:春秋时期有一种流传于郑国和卫国间的民间音乐,叫郑卫之音。
17、六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18、鼓吹乐:与鼓吹乐有关的名称有短箫饶歌、黄门鼓吹、骑吹、横吹曲、饶歌等。其中,短箫饶歌之名最早,甚至先于鼓吹乐,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之。到了汉代,此类音乐 被总称为鼓吹乐,又以其乐器配置、应用场合的不同,大致分为鼓吹乐和 横吹曲两大类。
19、昆山腔:又名昆腔,昆曲。因源于江苏昆山而得名,昆山腔最初是当地一种地方小戏,元朝时顾坚与一批戏曲音乐家为这一戏曲声腔形成做出了贡献,这一时期,昆山腔仅流行于当地。明嘉靖间魏良辅等人对昆山腔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吸收了海盐腔,戈阳腔的音乐成分,使它一跃成为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2)改革后的昆山腔,进一步发展了字少腔多、轻柔婉转的特点。节奏方面,在慢板中常加入赠板,使节奏放慢一倍;运腔中注意音调的抑扬与表情的细腻,形成一种“转音若丝”的唱腔风格,同时强调咬字吐音;伴奏方面,将弦索箫管与鼓板三类乐器合为一起,形成以笛为主,箫、管、三弦、琵琶、月琴、鼓板等多种
乐器互相配合的完整伴奏乐队。
20、清商乐:又名清乐,是在相和三调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不仅包括前代的汉魏旧曲,还收入了江南吴歌和荆楚西声。北魏孝文帝征伐南方之后,把江南的中原旧曲,江南吴歌,荆楚西声收归在一起,统称为“清
商乐”。
21、五旦七调:由苏祗婆在公元568年随突厥皇后带入中原。他善弹琵琶,其演奏,“一均之内,间七声”,又有“五旦”,“旦作七调”,旦为调高,调为调式。这种在五个不同调高上,各按七声音节构成七声调式,可
得三十五种调式。
22、元杂剧:元杂剧是元代在宋金杂剧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高度成熟的戏曲艺术。其结构一般为一本四折(相当于幕或场)有时可外加引子或插部,称作契子。
23、教坊:是唐代新设的宫廷音乐机构,专管雅乐以外的歌舞和散文的元杂剧的唱腔为教习、排练、演出等事物,成员有男有女曲牌体,其曲调源出大曲、曲子、鼓子词、唱赚、诸宫调等各种北方的唐宋音乐,也有当时的创作,统称为北曲。
24、鼓子词:宋代的一种说唱艺术,因歌唱时主要用鼓击节而得名。其结构特点是一个节目只用一个曲牌
反复演唱。
25、虞山琴派:
26、曲子:小曲是城市里的流行歌曲,多用长短句型,是经过艺人、文人和演唱者加工的民歌,它已不同于一般的民歌,艺术性得到了提升,它叫“曲子”(2)曲子的产生的汉魏乐府相和歌和两晋南北朝时期清商乐的延续,不同的是,隋唐时期曲子的形成是由艺人和文人的民间行为创作出来的,而汉魏时得相和歌则
是宫廷里的产物。。。。
27、学堂乐歌:(1)学堂乐歌主要为学生教学歌唱而作,大多以学生生活和向他们作科学、文明、勉学、励志和热爱自然等教育为内容的作品;(2)学堂乐歌主要采用日本的西式曲调,或直接以欧美的曲调填配;以本国传统曲调填配,或按词自谱曲调的乐歌为数不多。
28、相和大曲:随着相和歌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逐渐形成了歌、舞、乐综合的多段式“大曲”,即所谓“相和大曲”。作为相和歌的最高发展形式,这种大型歌舞套曲的结构颇具特色。
29、乱弹:乱弹即梆子腔最初因用棒子击节而得名,又因源于秦地陕、甘等地,故又称“秦腔”。30、汉代百戏:百戏是汉代各种民间杂耍技艺的总称,包括杂技、武术、魔术、幻术、歌舞、杂乐、杂戏等多种民间艺术。百戏自两汉以后成为重要的宫廷技乐。南北朝时,尤其在北方,由于外族统治者的提倡,百戏在民间的发展更为昌盛。百戏艺术中的歌、舞、乐表演,对后来的唐教坊俗乐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简答题
1、何为大曲?法曲?其结构有何特点?
答:(1)唐大曲即燕乐大曲,(包括隋唐及宋时的大上曲)在形式和规模上比相和清商大曲都有重大发展,到达了中国音乐史上歌舞音乐的高峰。(2)、法曲即为唐大曲的一种,它们结构大体相同,大体上散序(无拍、无歌),中序(弱拍、以歌为主,非散板),破(歌舞相间,以舞为主)三大部分。
2、变文在我国说唱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有何地位和作用?
答:``(1)变文是唐代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讲述佛经故事,是佛教通俗化结果。还有一类讲述历史传说或民间故事;(2)变文是散文和韵文相间的叙事体裁,韵文部分通常是七言四句一段,也有五言、六言的。音乐性、故事性都很强,借以吸引听众、传播佛经。(3)变文有三类形式:只唱不说,只说不唱,有说有唱(此类占多数)以散文引起,以唱文叙述内容。
3、简述学堂乐歌的艺术特点、历史意义
答:P230
4、《声无哀乐论》反映出哪些和儒家音乐思想相对立的观点?P87 答:
1、“和声历象”音声无常。
2、“音”声有自然之和而无关系于人情。
3、声音以平和为体(本质)
4、躁静
者声之功。
5、“声”的使人欢放而欲惬。
5、简述坐、立部伎的形成?P122、P132 答:
1、隋唐的宴乐是按地区或国别分部设立的,隋开皇初年后建立了国伎、清商伎、天竺伎、高丽伎、龟兹伎、安国伎、文康伎等七部。大业年间隋炀帝将国伎和文康伎改名为“西凉”和“礼毕”并增设“疏勒”和“康国”两部,共九部乐。唐武德初年后,去“礼毕”和“天竺”,增设“燕乐”和“扶南”仍为九部。唐贞观十六年,加入“高
昌乐”,形成“十部乐”。
2、在唐玄宗时期,宫廷音乐又根据表演方式分为“坐不伎”六部和“立部伎”八部,从类别上看,他们都属于歌舞音乐。“坐不伎”;是在室内表演的,舞蹈的人数3-12人乐曲多是6-8世纪的新作品,伴奏乐器也多是龟兹与西凉等少数民族的乐器。“立部伎”是站在室外表演的,舞蹈的人数也因八部的节目不同而有变化,范围在60-180人。
3、唐朝教坊音乐是歌舞音乐,按表演形式分为“坐不伎”和“立部伎”。“坐不伎”由最好的女乐担任,专门表演一些小型精致的乐舞;“立部伎”担任大型的歌舞杂技的伴奏。
6、京剧唱腔由哪几类声腔组成?简述昆山腔和梆子腔的特点。
答:
1、戈阳腔、皮黄腔、。。。
2、(1)昆山腔:又名昆腔,昆曲。因源于江苏昆山而得名,昆山腔最初是当地一种地方小戏,元朝时顾坚与一批戏曲音乐家为这一戏曲声腔形成做出了贡献,这一时期,昆山腔仅流行于当地。明嘉靖间魏良辅等人对昆山腔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吸收了海盐腔,戈阳腔的音乐成分,使它一跃成为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2)改革后的昆山腔,进一步发展了字少腔多、轻柔婉转的特点。节奏方面,在慢板中常加入赠板,使节奏放慢一倍;运腔中注意音调的抑扬与表情的细腻,形成一种“转音若丝”的唱腔风格,同时强调咬字吐音;伴奏方面,将弦索箫管与鼓板三类乐器合为一起,形成以笛为主,箫、管、三弦、琵琶、月琴、鼓板等多
种乐器互相配合的完整伴奏乐队。
(2)梆子腔:最初因用枣木梆子击节而得名又因源于秦地陕甘等地,故又称“秦腔”,音调高昂激越,节奏强烈急促。伴奏以板胡为主,其他乐器还有月琴,梆笛锣鼓等。唱腔中常有“花音”;又名“欢音”;有“哭音”又名“苦音”,强调升4降7音。梆子腔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7、隋唐有哪些音乐机构?他们的职能分别是什么?
答:唐朝有四个重要的音乐机构:大乐署、鼓吹署、教坊和梨园。前两个属于太常寺,后两个隶属宫廷。
(1)大乐署既管“雅乐”又管“燕乐”,还管乐师们的成绩考核,管辖内教坊。
(2)鼓吹署是专管仪仗音乐的机构。
(3)是唐代新设的宫廷音乐机构,专管雅乐以外的歌舞和散文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物,成员有男有女。(4)唐玄宗熟知音律,酷爱法曲,遴选立部伎弟子三百,置于内宫中的“梨园”,他本人亲自参与教学,并自创新曲,让“梨园弟子”演奏。唐代的“梨园”有三个,其中主要的是宫廷中的梨园,包括男艺人三百人,女艺人数百人。其中比较有名的,如方响马仙期筚篥李龟年,箜篌张野狐。梨园中另设一“法部”挑选15岁以
下的小孩30余人组成,谓之“小部音声”。
8、昆山腔和戈阳腔对我国戏曲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
1、昆山腔:又名昆腔,昆曲。因源于江苏昆山而得名,昆山腔最初是当地一种地方小戏,元朝时顾坚与一批戏曲音乐家为这一戏曲声腔形成做出了贡献,这一时期,昆山腔仅流行于当地。明嘉靖间魏良辅等人对昆山腔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吸收了海盐腔,戈阳腔的音乐成分,使它一跃成为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2)改革后的昆山腔,进一步发展了字少腔多、轻柔婉转的特点。节奏方面,在慢板中常加入赠板,使节奏放慢一倍;运腔中注意音调的抑扬与表情的细腻,形成一种“转音若丝”的唱腔风格,同时强调咬字吐音;伴奏方面,将弦索箫管与鼓板三类乐器合为一起,形成以笛为主,箫、管、三弦、琵琶、月琴、鼓板等多种
乐器互相配合的完整伴奏乐队。
2、(P179)戈阳腔:
1、源于江西戈阳,因唱腔高亢激昂,故后来亦称高腔。
2、它的主要艺术特点是帮、唱、打。
3、它与昆山腔与海盐腔的“字少声多”风格是不同的。
4、戈阳腔唱腔灵活自由,在长期的舞台实践过程过程中,老艺人创造出各种帮腔的形式。如唱前帮、唱后帮、帮几句、整段帮;有演员唱前一句,后台帮下一句;有后台帮一两句,演员再重复唱一两句,形式丰
富多彩。
5、明朝时,戈阳腔就以其“错用乡音”,形式通俗,生活气息浓郁迅速流传到全国各地。
6、现今剧种中的高腔,都源于戈阳腔。戈阳腔流传到各地后,又与各地民间音乐、方言相结合,形成地域特色鲜明的各种流派(剧种),但它们都基本保持了戈阳腔的主要特点。当昆山腔兴起后,戈阳腔是唯一仍与其一道争雄剧坛的声腔。现存以戈阳腔为单一声腔或主要声腔的剧种有川剧、赣剧、湘剧、?剧、九
江高腔戏,等等。
9、浅谈中国音乐起源之我见.答:
第五篇:中国音乐史
来”;2批评了音乐的贵族化倾向,提倡音乐为民众服务;3通过二胡音乐的创作,表演,研究和教学,身体力行并卓有成效地实践了自己“改进国乐”的主张。4此外,他还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中最早和有意识地对中华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搜索和整理的先驱人物之一。
14、1920年代工农革命歌曲与“学堂乐歌”在音乐风格方面的主要区别?答:前者大量采用了中国民歌中的城市小调进行重新填词而成,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特征,如澎湃用海陆来民歌填词的《田崽骂田公》、《五一劳动节》等;/后者的曲调来源则主要是欧洲和日本的歌曲,故而以西洋和东洋音乐为主。
15、瞿秋白对工农革命歌曲传播和创作的贡献。答:要点:《国际歌》传入中国的最早介绍者和译词者(1923年6《新青年季刊》);工农革命歌曲中最早的创作歌曲之一《赤潮曲》的作者(1923年6《新青年季刊》)。
16、1920-30年代红色根据地革命歌曲的主要音乐风格特征。答:与工农革命歌曲相似,主要由民歌(城市小调)曲调填词而成,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音乐风格(传统民族化音乐风格),如《红区干部好作风》就是用江西兴国山歌《打支山歌过横排》曲同填词而成。
17、我国第一部清唱剧体裁歌曲的曲目,创作年代,创作者背景和作者。答:《长恨歌》1932年—34年,上海“一"二八事变”,黄自。
18、聂尔对中国现代音乐发展的贡献。答:要点:左翼音乐运动的旗手,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音乐家,电影和戏剧音乐的早期重要创作者之一;《国歌》(《义勇军进行曲》,1932)的曲作者。
19、冼星海对中国现代音乐发展的贡献。(重点)答:要点:抗日救亡音乐的旗手;中华民族新音乐(中国传统+西方风格的音乐)的成功实践者;中国现代合唱套曲的最伟大创作者之一(《黄河大合唱》1939年,中国合唱套曲创作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20、什么叫“秧歌剧”?答:1940年代初,在陕甘宁根据地开展的“新秧歌剧运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歌舞小戏,其特点是:以故事化的歌舞表演为主,人物,情节,化装,表演上都比较简单,一般在露天的广场演出,其音乐多采用陕北民歌曲调和地方戏曲,曲艺音乐填词改编,其内容大多与抗战,生产和反帝反封建相关。其代表性剧目有《兄弟开荒》、《夫妻识字》、《周子山》等。
21、什么叫“新歌剧”?答:以1945年歌剧《白毛女》的上演为起始标志的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民间音乐风格特征的歌剧体裁,新歌剧产生于西方歌剧与边区秧歌剧相融合的实践基础之上,其音调广泛地采用了中国民歌(如河北民歌《小白菜》)和戏曲曲艺音乐教材,并吸纳了欧洲歌剧中戏剧化的音乐表现手段(如咏叹调,宣叙调的不同功能应用,人物的主导性音乐主题及其发展,和声、复调、合唱、伴唱、重唱和管弦乐队的应用等)。新歌剧的代表性歌剧作有《白毛女》、《刘胡兰》、《赤叶河》、《小二黑结婚》、《柯山红日》《红珊瑚》《洪湖赤卫队》等。
(中国部分)
填空
1.“八音”是周代开始的乐器 的分类法
2.《毕业歌》、《卖报歌》、《码头工人》等是我国作曲家聂耳的作品,他较著名的歌曲作品还有《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器乐作品有《翠湖春晓》、《金蛇狂舞》等。
3.三分损益法最早记载在《管子。地圆篇》中
4.洗星海早年留学法国,他最著名的两首大合唱是《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两首交响曲是《第一交响曲》和《第二交响曲》。
5.《乐记》是儒家音乐理论的经典著作。
6.贺绿汀创作的一首非常有名的钢琴曲是《牧童短笛》
7.教坊和梨园是唐代的音乐机构。
8、我国戏曲艺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四大声腔是指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和昆山腔。
9.关汉卿是元代的戏曲艺术家。
10.南戏最初产生在浙江温州地区。
11.《延安颂》是郑律成的代表作之一。
12.《二泉映月》是民族音乐家华彦钧的作品。
13.李延年是汉代乐府里的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