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名词解释大全

时间:2019-05-15 09:40: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名词解释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名词解释大全》。

第一篇:社会名词解释大全

、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也就是从一个“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全部过程。

2、角色集: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我们称之为“角色集”。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仅仅承担某一种社会角色,而总是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他所承担的多种角色又总是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联系,这就构成了角色集。

3、社会:就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4、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各要素之间、各个层次之间、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各方面功能的发挥。

5、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6、符号:符号就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例如: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等等都是符号,它是一种意愿标志。

7、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帕克认为,集合行为是“在集体共同的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一种情绪冲动。

8、初级群体:所谓初级群体又称为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它的成员相互熟悉、了解,是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

9、群体凝聚力:又称为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吸引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之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

10、社会组织:对社会组织一般有两种理解:一是广义的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另一种是狭义的组织,它是相对于初级群体而言的次级群体,又称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形成的社会团体。

11、组织管理:指运用权威来协调组织内部的人力、物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组织的活动效率,这种效率除了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之外,还有赖于组织自身的管理。

12、社会地位:在这里,具有社会意义的社会属性就叫社会地位,指的是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个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社会地位就是社会关系之网中的各个纽结。

13、社会流动:所谓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的流动也归于社会流动。

14、社区: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15、社会变迁:是指一切社会制度(包括社会的根本制度和各种具体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人口、人的环境以及道德、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时尚等一切社会现象的突发的、急剧的变化,或演进的、缓慢的变化,都叫做社会变迁。

16、社会现代化:是指一个特殊的社会变迁过程,一般指社会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逐步脱离传统社会的发展过程。

17、社会保障:顾名思义就是社会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社会保障最基本的涵义是,政府通过立法,社会团体、社区等通过政府授权以现金、物质、服务等形式向因精神和胜利的残疾、年老力衰、以外伤亡、失业、多子女负担者以及他们的家属提供旨在维持他们最基本和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也有的国家和地区在此基础上再提供一些面向全体公民的福利设施、服务和物质资助。

18、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问题,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即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第一、二章

1、本土化:就是使移植进来的某一事物扎根于本乡本土,适应本土的特性,并萌芽、成长、壮大。

2、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3、描述性功能:是指那些为了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4、解释性功能:是指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

5、预测性功能:和描述、解释功能相联系的高一层次的目标是预测功能。

6、规范性功能:社会学者的规范性研究,是确定预定社会目标以及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与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可行性评价的过程。

7、社会教育功能:帮助人们自觉完成社会化;帮助人们合理选择。

8、社会管理功能:建立规范、提供模式、反馈信息。

9、社会批评功能:对旧的思想、旧的观念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行为进行揭露,实事求是地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克服和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这种研究我们称之为“社会批评”。

它的目的是通过对矛盾的分析,更好地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现实与未来的关系,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10、问卷调查:是以问题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

11、实地调查:又称田野调查,是一种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12、参与观察:是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社会活动中,使自己成为被研究群体中的一员的一种研究方法。

13、实验方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证实社会现象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其类型有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标准实验、准实验和双盲实验。

13、非介入性研究:是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或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探讨各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14、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社会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做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5、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第三、四章:

1、社会:是以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2、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3、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4、人口资源:是指在特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的人的总称。有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5、人力资源:是指表现在劳动者身上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现实的资源,体系了包含在人体内的生产能力。

6、人口数量:是对人口资源的量的规定性,是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内有生命的个体总和,通常人口数量指的是人口规模。

7、人口质量:也称人口素质,是对人口资源的质的规定性,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等。

8、自然资源:是和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有三中类型:一是环境资源;二是生物资源;三是矿产资源。

9、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和机会构成危害的发展。

10、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称。狭义的文化是指精神文化。

11、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也称文化元素。

12、文化集丛:功能上互相整合的一组文化特质,它们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一项功能,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这些文化特质就组成一个文化集丛。

13、文化模式:是由许多文化集丛结合而成的一个文化整体,而与其他文化模式互相区别。

14、习俗:也称民俗,是指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被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模式。

15、道德:是已善恶评价的方式评价和调节人们行为的观念和规范,是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价值标准。道德是从习俗演化而来的。

16、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施行的社会行为规范。

17、宗教:从本质上讲,宗教是人们对超人类、超自然的神的幻想、敬畏和信仰,是现实世界在人的头脑里的歪曲反映。从文化上讲,宗教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是调整人们社会行为的重要规范,是集信仰、观念、组织、制度于一体的复合体。

18、文化传播:是某些文化元素随同社会的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或吸收的过程。

19、文化采借:又译文化杂交,是指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

20、文化融合:对采借过来的文化元素,要放在本文化中进行磨合,乃至改造,使之与本土文化协调起来,融为一体,这个过程就是文化融合。

21、文化冲突:是指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过程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

第五、六章:

1、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

2、生活技能社会化:是个人学习并获得维持生存状态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本领的过程。

3、价值观念社会化:是人们认知或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过程。

4、政治社会化:是个人逐渐学习和接受被现有政治制度采用和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

5、行为社会化:是人们按照通行的社会行为规范模塑自身行为的过程。

6、角色社会化:是人们按照社会上规定的角色的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使个人行为符合

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

7、基本社会化: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

8、继续社会化:是基本社会化的延续、完善和发展,是具有社会成员资格的成年人,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主动选择、学习和接受新的文化以及调适个人与社会的角色关系的过程。

9、再社会化:就是使人们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新的、符合社会要求的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10、正向社会化:是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

11、反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又称文化反哺。

12、社会化的生物因素:是个人所带有的一种由上代为下代提供,有助于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

13、社会化的环境因素;是指影响个人社会化过程的全部环境因素,它是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14、社会实践:是实现知识内化与积累,达到社会化目标的根本途径。包括生产劳动、科学实验、社会斗争和人际交往等形式。

15、人的全面发展:就是马克思主义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的最高目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一切属性的全面发展。人的一切属性,既包括人的智力和体力,又包括人的思想、情操、道德和审美能力等。

16、社会互动就是人们对他人采取行动或对他人的行动作出反应的过程。

17、交换:是指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采取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

18、合作:就是指在社会互动中,行为者之间为了达到某些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彼此密切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19、竞争:指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它是社会互动中一种普遍可见的形式。

20、冲突:是合作的对立面,主要是针对稀有资源的斗争,是不同行动者之间相互反对或阻止对方意图的自觉行动。

21、符号:是指被一群人所共同认可的、有意义地代表其自身以外的别的事物的东西。

22、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定的系统。

23、身体语言:是用身体代替语言来表达意思的动作或方式。

24、个人空间:是环绕一个人周围的直接的物理区域。

25、社会网络:是经过各种媒介,通过社会互动所形成的个人之间的复杂联系网。

26、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这是以个人进出该社会网络的难易程度的不同来区分的。有的社会网络比较排斥新成员的加入或对新成员的加入有着严格的规定,一旦进入这样的社会网络,也很难退出该社会网络,这样的社会网络就是封闭形态的,反之就是开放形态的。

27、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这是以个人和社会网络的联系的亲密程度的不同来区分的。社会网络就是人和人的联合产生的,如果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密切、稳定,这样的社会网络就是相对稳固形态的;如果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是比较松散的联系在一起的,这样的社会网络就是相对松散形态的。

28、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这是以个人在社会网络中获得的利益来区分的。在社会网络中,人们的交往往往都是以互惠互利为平等原则的,这也是个人愿意建立或维持某个社会网络的直接动因,这些互惠互利的平等原则使这些社会网络明显呈现出一种互利形态。在互补的社会网络中,互动的双方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的,通过信息、情感的交换,使各自的交往需求得到满足。

第七、八章:

1、群体:是人们通过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感情交流的集体。

2、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是以成员的互动关系特征为标准。初级群体又称作首属群体,是社会群体最古老、最基本的形式,是个人参加社会活动的基础群体。人总是从一些直接的、人数不多的、亲密交往过程中形成最初的社会关系,由这些社会关系联结起来的群体就是初级群体。次级群体又称作次属群体,是用来表示与初级群体相对应的没各种群体,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社会目的而建立起来的。

3、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是以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为标准。正式群体就是社会组织。非正式群体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无正式组织结构的、无正式章程的群体。

4、内群体和外群体:是以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为标准。凡是成员感到自己与群体关系密切,对群体有强烈归属感的,就是内群体。那些由他人结合而成,与自己没有什么联系的群体,就是外群体。

5、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是以群体成员的归属为标准。成员群体也就是内群体,个人属于该群体的成员,并以本群体的规范作为自己活动的准则,各成员之间在行为上彼此相互影响。参照群体是指被某一群体成员用来作为某种参照对象并试图效法的群体。

6、大群体和小群体:是以群体的规模为标准。大群体是指规模较大、人数较多、人员之间较少直接互动的群体。小群体是指规模较小,成员之间能够直接互动的群体。

7、家庭:是由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们组成的长期共同生活的群体,是人类生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群体。

8、婚姻:通常是男女之间依照社会风俗或法律的规定而结为夫妻关系的一种社会制度。

9、家庭生命周期: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条件下,一定的家庭由建立到消亡的生命过程。

10、利益群体:是在社会利益体系中,具有相同的利益地位,有着共同的厉害与需求,共同的境遇与命运的群体。

11、既得利益集团是对公共资源享有支配权的社会阶层,为了共有的特殊利益而结成的共同体。

12、组织:是人们为了特定的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严密结构的制度化的群体。

13、组织决策:是指人们从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中进行选择决断,以期最优化的达到目标的过程。

14、组织沟通:是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即组织成员之间通过各种形式的交往已传达思想、观点、态度、感情或情报的过程。从沟通信息的方向上看,组织沟通分为纵向沟通和横向沟通。纵向沟通是组织内部的信息由上层到下层或由下层到上层的传递过程。横向沟通是组织内同一层次的部门和组织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

15、组织控制:是指组织用各种规章制度和奖惩手段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以保证组织的决策和指令能够有效地贯彻执行,维护组织的各项秩序。组织控制有三个过程: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预先控制是在组织行为发生之前进行的一系列控制活动。现场控制是对正在实际操作的组织成员进行指导和监控,使组织成员的行为始终指向组织的目标。反馈控制是针对组织成员的活动结果来进行控制。

16、科层制:是指建立在法理型统治基础之上,以正式规则为管理主体的,具有职权分工和职位等级体系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17、合法统治的类型有三种:魅力性、传统型和法理型、魅力型是指建立在某个英雄人物、某位如有神授天赋的人物的个人魅力基础之上。传统型统治建立在人们对于习惯和古老传统的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基础之上。法理型统治建立在正式制订的规则和法令的正当性基础之上。

18、组织非正式结构:是指与正式群体同时并存的非正式的小团体,也称非正式群体。

19、公共部门:是指被国家授予公共权力,并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管理各项社会公共事务,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法定服务的政府组织。

20、私人部门:是指为私人为拥有,以利润最大化为组织目标,通过在市场上出售其产品或服务的各类工商企业组织,也称私有部门。

21、第三部门:除了政府组织和营利组织之外,还有一类组织,它既不是政府的某个部门或下属组织,也不追求组织拥有者的私人物质利益,它们介于政府和市场之间,一般统称为第三部门。

第九、十章

1、社会制度:基于一定的价值标准而设立和形成的一套相对稳定的、模式化的,被人们习惯和自觉遵守的规范体系。

2、价值要素:也称价值标准,是主体对客体的有用性以及用处大小的判断。

3、规范要素:价值要素和规范要素是构成社会制度的基本要素。作为制度灵魂的价值要素是内在要素,是看不见的,必须外化为规范才能发挥作用,而且价值标准决定和产生规范。规范是标准、规则和模式,是一系列有关角色行为的规定。规范分为公开规范和隐蔽规范。公开规范是群体、组织和社会通过多种形式外显出来的规范。隐蔽规范是公开规范不禁止也不提倡,然而被人们默默遵守的规范。

4、组织要素:是社会制度的实体部分,是价值和规范的载体。组织要素包括组织领导、职能机构和组织成员。

5、设备要素:是社会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设备要素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象征性的物质设备;另一类属于运行性的物质设备。

6、本源制度和派生制度:根据社会制度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对个性形成产生的影响,分为本源制度和派生制度。本源制度,是指反映并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基础的原始的关系——生产关系以及与之紧密相联的经济活动的规范和制度,包括婚姻家庭制度、经济制度。派生制度是建立在本源制度基础上的其它一切制度,如政治制度、教育科学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等。

7、家庭制度:是关于家庭的性质、形式、关系、功能、权利和义务的一整套规范体系。

8、经济制度:是社会用以限制、调节或促进人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行为的社会规范体系,主要由经济法规、条令、经济组织条例及其职能和性质的规范等方面构成,是关于生产要素的分配、产品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的制度。

9、政治制度:是国家权力如何产生、如何行使和有关权力结构的规定,由国家颁布并强制执行的,用以约束社会成员和群体活动的规范体系。

10、教育制度:是社会的启导、延续和发展的制度,是社会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传授知识与科学,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社会规范体系及其组织机构的总和。

11、宗教制度:是包括宗教观念、信仰、宗教仪式以及宗教组织形式在内的规范体系。

12、社会制度生命周期:是指某一具体制度从产生、发展、成熟、消失,最后被新的制度替代的过程。

13、社区:一般地说,是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14、社区纵向格局:是指一个社区的各种社会单位和子系统与外部社区的结构和功能关系,体现了地方社区与大社会的联系。

15、社区横向格局:是指一个社区中的各种组织或子系统在本社区内部彼此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关系,这种结构关系主要通过社区各单位之间的协调方法来维持。

16、农村社区:也称乡村社区,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们为主体构成的同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17、城市社区:也称都市社区,是指以非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口所构成的异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18、集镇社区:是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也是农村基层政权机构和各种服务设施的集中地,能够为周边农村提供各项生活服务。

19、社区发展:是指在城乡基层社区中的社区居民依靠社区自身力量,在政府和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下,推动社区有计划地社会变迁,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20、单位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中,国家通过占支配地位的国有经济以及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有经济的集体经济,建立起隶属于国家各部门的一个个企事业单位,这些单位基本上覆盖了整个城市社会,国家通过这些单位对社会成员实现直接的控制,这种管理体制我们称之为单位制。

第十一、十二章:

1、社会不平等:持广义意见者认为社会不平等就是社会差别,指个人或群体间的任何差异。持狭义意见者认为社会不平等是个人或群体间的等级差异。

2、阶级:是指依据社会资源的不同占有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所组成的社会集团。

3、阶层:一是指阶级内部的层次划分;二是泛指具有不同社会地位的群体。

4、社会分层:是指依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划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

5、种姓:或种姓制度,是以血统、血缘或职业为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或社会集团的社会等级制度。

6、种族:也称人种,是指在体质形态上具有共同生活遗传特征的人群。

7、等级:是指按经济地位和政治法律地位的不同而互相区别的群体或社会集团。

8、性别:是男女两性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差别。

9、年龄:是自然产生的生命过程,是一种先赋地位。

10、身分:是指人的出身、地位或资格,一般具有继承性和不可更改性。

11、契约:是根据一定权利义务关系订立的协议。

12、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的移动。

13、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结构性流动是由于生产技术或社会体制方面的变革而引起的规模较大的社会流动。自由流动是指那种不是由于体制的变化而是由于个人特殊的原因而导致的社会流动。

14、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索罗金将社会流动分为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垂直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层结构中跨越等级界限的位置移动。水平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同一等级的不同位置之间的横向移动,这种流动不会造成人们社会等级序列地位的改变。

15、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根据选择的比较标准不同,社会流动又可分为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代内流动是指个人一生中特别是其工作生涯里社会地位的变化,它可以通过比较个人一生中某几个时期的工作反映出来。代际流动是指子女相对于其父母来说的地位的变化。

16、竞争式流动和赞助式流动:美国社会学家J.H.特纳提出的。在竞争式流动中,作为公开竞争目标的较高的社会地位,需通过追求者自身努力去获得。赞助式流动,较高的社会地位不是个人通过竞争可以直接获得的,它需要由已经获得了较高地位的人根据某种既定的标准来授予。

17、偏差行为: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行为,也被称为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差异行为等。

18、社会规范:每个社会都存在一套对其社会成员行为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以调节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指导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这就是社会规范。

19、社会控制: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通过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进行指导和限制,对各类社会关系加以调节和制约、对社会成员的价值关进行引导和约束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则主要指对偏差行为给予惩处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20、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所谓宏观控制,是指社会利用政权、法律、政策、条令等手段对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加以控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控制。所谓微观控制,是指相对于宏观而言,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具体领域所实现的控制,这些领域涉及人们最基本的社会生活需求。

21、制度化控制和非制度化控制:所谓制度化控制,是指按照一整套条文规定,有某种组织体系加以推行的一种社会控制形式。非制度化控制,是指社会控制的形式并不以明文规定的条文来实现,而是通过社会成员日常互动所形成的共识来实现。

22、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外在控制是指利用外部社会力量促使社会成员遵从社会规范。内在控制是指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持有的观念,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

23、积极性控制和消极性控制:积极性控制是指利用奖赏性手段来鼓励社会成员按照社会规范行事,这些手段包括物质性奖励和精神性奖励。消极性控制是指利用惩罚性手段来限制社会成员不要做一些行为。

24、社会过控:是指过分强调了社会控制的一面,忽视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表达及自由要求的一面。

25、社会失控:是指社会控制相对削弱,社会成员的自由散漫性提高。

第十三、十四章:

1、社会问题:是指因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失调或社会结构与环境失调而影响相当数量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

2、结构性社会问题:指社会制度或社会政策失调诱发的社会问题。

3、腐败:是权力的滥用,即不正当地利用政府和公众所赋予的权力和权威来为个人或个人所效忠的某个集团谋取利益。

4、偏差性社会问题:一般指个体偏离或违反一定社会行为规范造成的社会问题。

5、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6、家庭暴力:是家庭矛盾冲突的一种极端行为表现。广义的家庭暴力是指所以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包括父母子女之间、夫妻之间的暴力行为。狭义的家庭暴力是指夫妻之间的暴力行为,其中包括妻子对丈夫的暴力,但最常见的则是丈夫用武力或胁迫手段,侵犯妻子的人身权利,对其肉体和精神造成伤害的强暴行为。

7、自然性社会问题:也就是自然灾害问题,指一种人类无法控制的力量造成的社会问题。

8、社会变迁: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基本形态的变异。

9、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实质上就是对社会运行过程进行干预,对社会系统施加定向影响。

10、社会发展计划:是对社会发展总的方向、大目标、主要步骤与重大措施的设想。

11、社会现代化:是现时代社会变迁的新形式,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12、全球化:是现代化的扩张,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社会学:研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描述性功能:那些为了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解释性功能: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预测:要提示将来的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包括预见与对社会未来的测量双重含义。规范性研究:确定预定社会目标及其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与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可行性评价的过程。社会批评:社会学参与社会的另一方面,就是对旧的思想,旧的观念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行为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克服和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问卷调查:以文体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实地研究又称田野调查: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参与观察: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社会活动中,使自己成为被研究群体中的一员一种观察方法。个案研究:对某个社会单位的生活全过程或关于它的某个方面的个别实力和整体相关联的一种研究方法。科学实验方法: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发现证实社会现象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非介入性研究:它不是直接从研究对象那里收集所需资料,而是通过收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探讨各种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定性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定量方法: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第三章社会:以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角色:包括职位和由职位发生的权力义务以及行为规范,行为模式的总和,是由个人与社会的结而产生出来而必且个人更具体的概念。社会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和。结合关系:人们在感情和行为诸方面相互结合,以达到共同目标的关系。对立关系:人们的相互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对立或相互否定的一种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主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人口资源:在特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的人的总称。人力资源: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体现了包含在人体内的产生生产能力。人口数量:对人口资源的量的规定性,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有生命的个体总和,通常人口数量指的是人口规模。人口质量:人口素质,使对人口资源的质的规定性,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等。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和机会构成危害的发展。

第四章文化:(广义)人们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狭义)专指精神文化,文学艺术,音乐体育等。文化特质: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也称文化元素。文化集丛:功能上相互整合的一组文化特质,他们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一项功能,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这些文化特质就组成一个文化集丛。文化模式:由许多文化集丛结合而成的一个文化整体,而与其他文化模式互相区别。文化反功能:与社会整合功能和社会导向功能的作用相反的,文化也会对社会整合和社会进步起阻碍乃至破坏作用。习俗: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被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模式。道德: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们行为的观念和规范,是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价值标准。法律: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

8宗教:本质定义,从宗教是什么的视角下定义;功能定义,从宗教是作什么的视角下定义。

从本质上讲,宗教是人们对超自然,超人类的神的幻想,敬畏与信仰,是现实世界在人头脑里的歪曲反映。

从文化上讲,宗教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是调整人们社会行为的重要规范,是集信仰,观念,组织,制度于一体的复合体。文化交流: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相互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文化传播:某种文化元素随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或吸收的过程。

11文化采借:又称文化杂交,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土文化的过程。文化冲突: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相互排斥的想象和状态。

第五章社会化: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的主动选择和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人格:一个人通过社会化而形成的观念,态度,性格,习惯等,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的总和。生活技能社会化:人们通过学习并获得维持生存状态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本领的过程。价值观念社会化:人们认知与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过程。

5政治社会化:人们逐渐接受和学习被现有政治制度采用和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行为社会化:人们按照通行的社会行为规范模塑自身行为的过程。角色社会化:按照社会上规定的角色的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使个人行为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基本社会化:生物人通过基本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和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

9再社会化: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或称二级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它使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式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行为模式的过程。正向社会化:上代人对下代的文化教化和传递的过程。反向社会化: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又称文化反哺。社会化的生物因素:个人所带有的一种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社会化环境因素:影响社会化过程的全部社会环境。社会实践:实现知识的内化与积累,达到社会化目标的基本途径。

第六章社会互动:人们对他人采取行动或对他人的行动作出反应的过程。拟剧论: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论。交换: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或是,不同行为者之间彼此通过转让自己所有物而获得对方所有物的行为。合作:在社会互动中,行为者之间为达到某些共同的利益或目标彼此密切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竞争: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它是社会互动的一种普遍可见的方式。符号:由一群人所共同认可的,有意义的代表其自身以外的别的事物的东西。语言: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定的系统。身体语言:是身体来代表语言来表达意思的动作和方式。个人空间:环绕一个人周围的直接的物理区域i。社会网络:经过各种媒介通过社会互动所形成的个人之间的复杂联系网。

11相对稳固的形态:社会网络是由人和人的联合而产生的,如果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密切,稳定,那么这个网络就是~~~。相对松散的形态:如果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联系在一起,那么这个社会网络就是~~~。

第七章群体:人们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而联结起来的进行共同活动和感情交流的集体。人群:那些偶发聚集体,也是偶然地在同一时间同一地方临时聚集起来的一群人。成员群体:也是内群体,个人属于该群体的成员,并以本群体的规范作为自己活动的准则,各成员之间在行为上彼此相互影响。参照群体:被某一群体成员用来作为某种参照对象并试图效法的群体。家庭: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们组成的长期共同生活的群体,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群体形式。家庭类型:家庭成员的组合状况,它是家庭中的代际结构和人口结构的统一组合形式。家庭生命周期: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一定的家庭从产生到消亡的生命过程。利益群体:在社会利益系统中,具有相同的利益地位,有着共同的厉害与需求,共同的境遇与命运的群体。现代社会学的利益群体范畴: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权利系统中的利益地位相同,社会需要和利益相同的社会人群。

10既得利益集团:对公共资源享有支配权的社会阶层,为了共有的特殊利益而结成的共同体。

第八章组织: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有计划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严密结构的制度化的群体。组织过程:组织的动态行为过程。组织决策:组织成员从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中进行选择决断,以期最优化的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组织沟通: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即组织成员之间通过各种形式的交往以传达思想,观点,态度,感情或情报的过程。纵向沟通:组织内部的信息由上层到下层或由下层到上层的传递过程。横向沟通:组织内同一层次的部门和组织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正式沟通:组织内部的信息按照明确的规章制度所规定的方式进行传递,通常是成文的。非正式沟通:通过内正式沟通以外的渠道进行信息传递,通常是不成文的。组织控制:组织用各种规章制度和奖惩手段来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以保证组织的决策和指令能够有效的贯彻执行,维护组织的各项秩序。预先控制:在组织行为发生之前所进行的一系列控制活动。现场控制:又称同步控制,是对正在进行实际操作的组织成员的行为进行指导和监控,使组织成员的行为始终指向组织的目标。反馈控制:针对组织成员的活动结果进行控制。科层制:建立在法理型统治基础上的,以正式规则为管理主体的,具有职权分工和职位体系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组织同时并寸的非正式的小团体,也叫非正式组织。公共部门:被国家授予公共权力,并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管理各项社会事务,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法定服务的政府组织。私人部门:为私人所拥有,并以里利润最大化为组织目标,通过在市场上出售其产品或提供服务以求得利润的各类工商企业组织,也叫私有部门。第三部门:在政府组织和营利组织之外,还有一类组织,他们既不是政府的某个部门或下属组织,也不追求拥有者的利益,他们介于国家和市场之间。

第九章社会制度:基于一定家伙子标准而设立和形成的一套相对稳定的,模式化的,被人们习惯和自觉所遵守的规范体系。价值要素:也称价值标准,是主体丢客体的有用性以及用处大小的判断。家庭制度:关于家庭的性质形式关系功能权利和义务的一套规范体系。经济制度:社会用于限制调节或促进人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行为的社会规范体系。教育制度:社会的启导延续和发展的制度,是社会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织部分,是社会传授知识与科学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社会规范体系及其组织机构的总和。政治制度:国家权力如何产生,如何行使和有关权力结构的规定,由国家颁布并强制执行的,用以约束社会成员和群体活动的规范体系。宗教制度:宗教观念,信仰,宗教仪式以及宗教组织形式在内的规范体系。社会制度的周期:一种具体的社会制度从产生发展成熟消失最后被新的制度替代的过程。

第十章社区:以一定的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纵向格局:一个社区的各种社会单位和子系统与外部社区的结构和功能关系,体现了地方社区与大社会的联系。社区横向格局:一个社区中的各个组织或子系统在本社区内部彼此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关系,这个结构关系主要通过社区内各单位之间的协调方法来维持。农村社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们为主体构成的同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又称都市社区,以从事各种非农业生产为谋生手段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口所构成的异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城市郊区化: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大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由城市的中心向城市边缘的郊区迁移和发展的过程。集镇社区:一种介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之间的中间形态,是联接两者的桥梁,是一种由农村向城市过度的形式。社区发展:在城乡基层社区中居民依靠社区自身力量,在政府和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下,推动社区有计划地社会变迁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第十一章广义的社会不平等:社会差别,个人或群体间的任何差异。狭义的社会不平等:个人或群体间的等级差异。阶级:依据社会资源的不同,占有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所组成的社会集团。阶层:阶级内部的层次划分;泛指具有不同社会地位的群体。社会分层:依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划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

6种姓或种姓制度:以血缘,血统和职业为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或社会等级的制度。种族:人种,在体质形态上具有共同生活遗传特征的人群。等级:按经济和政治地位不同而相互区别的群体或社会集团。性别:男女两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别。社会流动: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的移动。垂直流动: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层中跨越等级界限的位置移动。水平流动:社会成员在同一等级的不同位置之间的横向移动。

第十二章偏差行为:在一定的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也被称为越轨行为,离轨或差异行为等。偏差行动:以具体的行动或动作显示出来的偏差行为。偏差习惯:个人因嗜好因不被社会所认可而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偏差心理:因为心理或精神的原因导致无法进行常规的社会交往或在、社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偏差文化:以与社会主流或主导文化所不同的文化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违法行为:违反国家法律条文的行为,包括犯罪和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违章行为:违反有关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的规章条列的行为。违规行为:一切违反既定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行为。

9创新者:为了追求社会鼓励的目标,采用了不被社会认可的手段,甚至是违法的手段。

10形式主义:拒绝社会提供的目标,但仍然遵守社会规范的手段行事。退缩主义:即放弃了社会鼓励的目标,也抛弃了社会认可的手段。反叛:不仅拒绝社会认可的目标与手段,而且试图从个人观念出发,以新的目标和手段来代替。主流文化:一定社会地位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和规范体系。亚文化:主流文化并存于社会的,但是非主导性的,与主流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和规范体系。初级偏差:所有打破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不管是否已经贴上了偏差行为的标签。广义的社会控制:社会组织通过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进行指导和限制,对各类社会关系加以调节和制约,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进行引导和制约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对偏差行为给予惩处和重新教育的过程。宏观控制:社会利用政权法律政策条令等手段对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加以控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控制。

19微观控制:相对于宏观控制而言,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具体领域所实现的控制,这些领域涉及人们最基本的社会生活需求。制度化控制:按照一套条文规定,有某种组织体系加以推行的一种社会控制形式。非制度化控制:社会控制的形式并不以明文规定的条文来实现,而是通过社会成员日常互动所形成的共识来实现。外在控制:利用外部社会力量促使社会成员遵从社会规范。内在控制: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持有的观念,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积极性控制:利用奖赏性手段来鼓励社会成员按照社会规范行事,这些手段包括物质性奖励和精神性奖励。消极性手段:利用惩罚手段来限制社会成员不要做一些行为。社会过控:过分强调了社会控制的一面,忽视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表达及自由要求的一面。社会失控:社会控制相对消弱,社会成员的自由散漫性提高。

第十三章社会问题:因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失调或社会结构与环境失调而影响数量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特征: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显著的象征,标志。

3结构性问题:制度或社会政策失调诱发的社会问题。

4腐败:权力的滥用,即不正当的利用政府和公众所赋予的权力和权威来为个人或个人所效忠的某个集团谋取利益。

5广义家庭暴力:所有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包括父母子女之间,夫妻之间。狭义家庭暴力行为:夫妻之间的暴力行为,包括妻子对丈夫的暴力,但最常见是丈夫用武力或胁迫手段,侵犯妻子的人身权利,对其肉体和精神造成伤害的暴力行为。

7自然性社会问题:也就是自然灾害问题,一种人类无法控制的力量造成的社会问题。

第十四章社会变迁:个人与社会关系基本形态的变异。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对社会运行过程进行干预,对社会系统施加定向影响。社会发展计划:对社会发展总的方向,大目标,主要步骤与重大措施的设想。

4社会现代化:现时社会变迁的新形式,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它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涉及政治,法律,心理,文化等诸领域的全面性发展过程。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完整版)

我今晚把社会学的所有名解都整理了出来,供考友们参考并祝大家顺利通过!!

第一章(无)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描述性功能:那些为了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解释性功能: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预测:要提示将来的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包括预见与对社会未来的测量双重含义。规范性研究:确定预定社会目标及其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与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可行性评价的过程。社会批评:社会学参与社会的另一方面,就是对旧的思想,旧的观念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行为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克服和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问卷调查:以文体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实地研究又称田野调查: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参与观察: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社会活动中,使自己成为被研究群体中的一员一种观察方法。个案研究:对某个社会单位的生活全过程或关于它的某个方面的个别实力和整体相关联的一种研究方法。科学实验方法: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发现证实社会现象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非介入性研究:它不是直接从研究对象那里收集所需资料,而是通过收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探讨各种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定性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定量方法: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第三章社会:以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角色:包括职位和由职位发生的权力义务以及行为规范,行为模式的总和,是由个人与社会的结而产生出来而必且个人更具体的概念。社会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和。结合关系:人们在感情和行为诸方面相互结合,以达到共同目标的关系。对立关系:人们的相互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对立或相互否定的一种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主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人口资源:在特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的人的总称。人力资源: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体现了包含在人体内的产生生产能力。人口数量:对人口资源的量的规定性,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有生命的个体总和,通常人口数量指的是人口规模。人口质量:人口素质,使对人口资源的质的规定性,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等。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和机会构成危害的发展。

第四章文化:(广义)人们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狭义)专指精神文化,文学艺术,音乐体育等。文化特质: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也称文化元素。文化集丛:功能上相互整合的一组文化特质,他们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一项功能,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这些文化特质就组成一个文化集丛。文化模式:由许多文化集丛结合而成的一个文化整体,而与其他文化模式互相区别。文化反功能:与社会整合功能和社会导向功能的作用相反的,文化也会对社会整合和社会进步起阻碍乃至破坏作用。习俗: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被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模式。道德: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们行为的观念和规范,是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价值标准。法律: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

8宗教:本质定义,从宗教是什么的视角下定义;功能定义,从宗教是作什么的视角下定义。

从本质上讲,宗教是人们对超自然,超人类的神的幻想,敬畏与信仰,是现实世界在人头脑里的歪曲反映。

从文化上讲,宗教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是调整人们社会行为的重要规范,是集信仰,观念,组织,制度于一体的复合体。文化交流: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相互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文化传播:某种文化元素随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或吸收的过程。

11文化采借:又称文化杂交,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土文化的过程。文化冲突: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相互排斥的想象和状态。

第五章社会化: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的主动选择和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人格:一个人通过社会化而形成的观念,态度,性格,习惯等,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的总和。生活技能社会化:人们通过学习并获得维持生存状态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本领的过程。价值观念社会化:人们认知与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过程。

5政治社会化:人们逐渐接受和学习被现有政治制度采用和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行为社会化:人们按照通行的社会行为规范模塑自身行为的过程。角色社会化:按照社会上规定的角色的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使个人行为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基本社会化:生物人通过基本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和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

9再社会化: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或称二级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它使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式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行为模式的过程。正向社会化:上代人对下代的文化教化和传递的过程。反向社会化: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又称文化反哺。社会化的生物因素:个人所带有的一种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社会化环境因素:影响社会化过程的全部社会环境。社会实践:实现知识的内化与积累,达到社会化目标的基本途径。

第六章社会互动:人们对他人采取行动或对他人的行动作出反应的过程。拟剧论: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论。交换: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或是,不同行为者之间彼此通过转让自己所有物而获得对方所有物的行为。合作:在社会互动中,行为者之间为达到某些共同的利益或目标彼此密切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竞争: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它是社会互动的一种普遍可见的方式。符号:由一群人所共同认可的,有意义的代表其自身以外的别的事物的东西。语言: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定的系统。身体语言:是身体来代表语言来表达意思的动作和方式。个人空间:环绕一个人周围的直接的物理区域i。社会网络:经过各种媒介通过社会互动所形成的个人之间的复杂联系网。

11相对稳固的形态:社会网络是由人和人的联合而产生的,如果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密切,稳定,那么这个网络就是~~~。相对松散的形态:如果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联系在一起,那么这个社会网络就是~~~。

第七章群体:人们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而联结起来的进行共同活动和感情交流的集体。人群:那些偶发聚集体,也是偶然地在同一时间同一地方临时聚集起来的一群人。成员群体:也是内群体,个人属于该群体的成员,并以本群体的规范作为自己活动的准则,各成员之间在行为上彼此相互影响。参照群体:被某一群体成员用来作为某种参照对象并试图效法的群体。家庭: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们组成的长期共同生活的群体,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群体形式。家庭类型:家庭成员的组合状况,它是家庭中的代际结构和人口结构的统一组合形式。家庭生命周期: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一定的家庭从产生到消亡的生命过程。利益群体:在社会利益系统中,具有相同的利益地位,有着共同的厉害与需求,共同的境遇与命运的群体。现代社会学的利益群体范畴: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权利系统中的利益地位相同,社会需要和利益相同的社会人群。

10既得利益集团:对公共资源享有支配权的社会阶层,为了共有的特殊利益而结成的共同体。

第八章组织: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有计划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严密结构的制度化的群体。组织过程:组织的动态行为过程。组织决策:组织成员从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中进行选择决断,以期最优化的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组织沟通: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即组织成员之间通过各种形式的交往以传达思想,观点,态度,感情或情报的过程。纵向沟通:组织内部的信息由上层到下层或由下层到上层的传递过程。横向沟通:组织内同一层次的部门和组织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正式沟通:组织内部的信息按照明确的规章制度所规定的方式进行传递,通常是成文的。非正式沟通:通过内正式沟通以外的渠道进行信息传递,通常是不成文的。组织控制:组织用各种规章制度和奖惩手段来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以保证组织的决策和指令能够有效的贯彻执行,维护组织的各项秩序。预先控制:在组织行为发生之前所进行的一系列控制活动。现场控制:又称同步控制,是对正在进行实际操作的组织成员的行为进行指导和监控,使组织成员的行为始终指向组织的目标。反馈控制:针对组织成员的活动结果进行控制。科层制:建立在法理型统治基础上的,以正式规则为管理主体的,具有职权分工和职位体系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组织同时并寸的非正式的小团体,也叫非正式组织。公共部门:被国家授予公共权力,并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管理各项社会事务,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法定服务的政府组织。私人部门:为私人所拥有,并以里利润最大化为组织目标,通过在市场上出售其产品或提供服务以求得利润的各类工商企业组织,也叫私有部门。第三部门:在政府组织和营利组织之外,还有一类组织,他们既不是政府的某个部门或下属组织,也不追求拥有者的利益,他们介于国家和市场之间。

第九章社会制度:基于一定家伙子标准而设立和形成的一套相对稳定的,模式化的,被人们习惯和自觉所遵守的规范体系。价值要素:也称价值标准,是主体丢客体的有用性以及用处大小的判断。家庭制度:关于家庭的性质形式关系功能权利和义务的一套规范体系。经济制度:社会用于限制调节或促进人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行为的社会规范体系。教育制度:社会的启导延续和发展的制度,是社会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织部分,是社会传授知识与科学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社会规范体系及其组织机构的总和。政治制度:国家权力如何产生,如何行使和有关权力结构的规定,由国家颁布并强制执行的,用以约束社会成员和群体活动的规范体系。宗教制度:宗教观念,信仰,宗教仪式以及宗教组织形式在内的规范体系。社会制度的周期:一种具体的社会制度从产生发展成熟消失最后被新的制度替代的过程。

第十章 社区:以一定的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纵向格局:一个社区的各种社会单位和子系统与外部社区的结构和功能关系,体现了地方社区与大社会的联系。社区横向格局:一个社区中的各个组织或子系统在本社区内部彼此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关系,这个结构关系主要通过社区内各单位之间的协调方法来维持。农村社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们为主体构成的同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又称都市社区,以从事各种非农业生产为谋生手段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口所构成的异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城市郊区化: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大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由城市的中心向城市边缘的郊区迁移和发展的过程。集镇社区:一种介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之间的中间形态,是联接两者的桥梁,是一种由农村向城市过度的形式。社区发展:在城乡基层社区中居民依靠社区自身力量,在政府和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下,推动社区有计划地社会变迁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第十一章广义的社会不平等:社会差别,个人或群体间的任何差异。狭义的社会不平等:个人或群体间的等级差异。阶级:依据社会资源的不同,占有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所组成的社会集团。阶层:阶级内部的层次划分;泛指具有不同社会地位的群体。社会分层:依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划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

6种姓或种姓制度:以血缘,血统和职业为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或社会等级的制度。种族:人种,在体质形态上具有共同生活遗传特征的人群。等级:按经济和政治地位不同而相互区别的群体或社会集团。性别:男女两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别。社会流动: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的移动。垂直流动: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层中跨越等级界限的位置移动。水平流动:社会成员在同一等级的不同位置之间的横向移动。

第十二章偏差行为:在一定的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也被称为越轨行为,离轨或差异行为等。偏差行动:以具体的行动或动作显示出来的偏差行为。偏差习惯:个人因嗜好因不被社会所认可而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偏差心理:因为心理或精神的原因导致无法进行常规的社会交往或在、社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偏差文化:以与社会主流或主导文化所不同的文化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违法行为:违反国家法律条文的行为,包括犯罪和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违章行为:违反有关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的规章条列的行为。违规行为:一切违反既定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行为。

9创新者:为了追求社会鼓励的目标,采用了不被社会认可的手段,甚至是违法的手段。

10形式主义:拒绝社会提供的目标,但仍然遵守社会规范的手段行事。退缩主义:即放弃了社会鼓励的目标,也抛弃了社会认可的手段。反叛:不仅拒绝社会认可的目标与手段,而且试图从个人观念出发,以新的目标和手段来代替。主流文化:一定社会地位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和规范体系。亚文化:主流文化并存于社会的,但是非主导性的,与主流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和规范体系。初级偏差:所有打破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不管是否已经贴上了偏差行为的标签。广义的社会控制:社会组织通过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进行指导和限制,对各类社会关系加以调节和制约,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进行引导和制约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对偏差行为给予惩处和重新教育的过程。宏观控制:社会利用政权法律政策条令等手段对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加以控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控制。

19微观控制:相对于宏观控制而言,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具体领域所实现的控制,这些领域涉及人们最基本的社会生活需求。制度化控制:按照一套条文规定,有某种组织体系加以推行的一种社会控制形式。非制度化控制:社会控制的形式并不以明文规定的条文来实现,而是通过社会成员日常互动所形成的共识来实现。外在控制:利用外部社会力量促使社会成员遵从社会规范。内在控制: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持有的观念,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积极性控制:利用奖赏性手段来鼓励社会成员按照社会规范行事,这些手段包括物质性奖励和精神性奖励。消极性手段:利用惩罚手段来限制社会成员不要做一些行为。社会过控:过分强调了社会控制的一面,忽视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表达及自由要求的一面。社会失控:社会控制相对消弱,社会成员的自由散漫性提高。

第十三章社会问题:因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失调或社会结构与环境失调而影响数量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特征: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显著的象征,标志。

3结构性问题:制度或社会政策失调诱发的社会问题。

4腐败:权力的滥用,即不正当的利用政府和公众所赋予的权力和权威来为个人或个人所效忠的某个集团谋取利益。

5广义家庭暴力:所有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包括父母子女之间,夫妻之间。狭义家庭暴力行为:夫妻之间的暴力行为,包括妻子对丈夫的暴力,但最常见是丈夫用武力或胁迫手段,侵犯妻子的人身权利,对其肉体和精神造成伤害的暴力行为。

7自然性社会问题:也就是自然灾害问题,一种人类无法控制的力量造成的社会问题。

第十四章社会变迁:个人与社会关系基本形态的变异。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对社会运行过程进行干预,对社会系统施加定向影响。社会发展计划:对社会发展总的方向,大目标,主要步骤与重大措施的设想。

4社会现代化:现时社会变迁的新形式,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它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涉及政治,法律,心理,文化等诸领域的全面性发展过程。

1、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也就是从一个“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全部过程。

2、角色集: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我们称之为“角色集”。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仅仅承担某一种社会角色,而总是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他所承担的多种角色又总是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联系,这就构成了角色集。

3、社会:就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4、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各要素之间、各个层次之间、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各方面功能的发挥。

5、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6、符号:符号就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例如: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等等都是符号,它是一种意愿标志。

7、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帕克认为,集合行为是“在集体共同的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一种情绪冲动。

8、初级群体:所谓初级群体又称为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它的成员相互熟悉、了解,是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

9、群体凝聚力:又称为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吸引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之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

10、社会组织:对社会组织一般有两种理解:一是广义的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另一种是狭义的组织,它是相对于初级群体而言的次级群体,又称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形成的社会团体。

11、组织管理:指运用权威来协调组织内部的人力、物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组织的活动效率,这种效率除了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之外,还有赖于组织自身的管理。

12、社会地位:在这里,具有社会意义的社会属性就叫社会地位,指的是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个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社会地位就是社会关系之网中的各个纽结。

13、社会流动:所谓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的流动也归于社会流动。

14、社区: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15、社会变迁:是指一切社会制度(包括社会的根本制度和各种具体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人口、人的环境以及道德、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时尚等一切社会现象的突发的、急剧的变化,或演进的、缓慢的变化,都叫做社会变迁。

16、社会现代化:是指一个特殊的社会变迁过程,一般指社会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逐步脱离传统社会的发展过程。

17、社会保障:顾名思义就是社会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社会保障最基本的涵义是,政府通过立法,社会团体、社区等通过政府授权以现金、物质、服务等形式向因精神和胜利的残疾、年老力衰、以外伤亡、失业、多子女负担者以及他们的家属提供旨在维持他们最基本和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也有的国家和地区在此基础上再提供一些面向全体公民的福利设施、服务和物质资助。

18、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问题,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即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第二篇:社会保障制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主体和依托,以自助—互助的广泛的群众参与为基础,既突出重点对象,又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用服务设施和项目来增进公共福利,提高生活质量的区域社会性社会福利项目。权利提供安全保障,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制度的社会行为及其机制、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2、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劳动者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的一种社会保险,它的目的是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力,同时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手段则是在劳动者退出劳动岗位后为其提供相应的收人保障。

3、社会保险: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立法手段,设立保险基金,当劳动者在年老、患病、生育、伤残、死亡等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失业中断劳动而失去收入来源时,由社会给予物质帮助和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4、社会救助:是指国家与社会面向由贫困人口和不幸者组成的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它通常被视为政府的当然责任或义务,采取的也是非供款制与无偿救助的模式,目标是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摆脱生存危机,以此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5、社会福利:是指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各项政策和社会服务,旨在解决广大社会成员在各个方面的福利待遇问题。

6、企业年金: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为提高员工生活水平而建立的一项福利制度。

7、失业:失业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未能找到或丧失就业岗位的社会现象。

8、失业保险: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建立的使劳动者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时在法定的期限内获取失业保险金给付的维持基本生活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9、医疗保险制度:是指通过国家立法,按照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和方法筹集运用资金,保证人们公平地获得适当的医疗服务的一种制度。

1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11、社区,就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人群的生活共同体。1.必须有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生活的人群;2.必须有一定的地域条件;3.必须要有各方面的生活服务设施;4.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文化;5.每一个社区中的居民对于自己所属的社区有一种情感和心理上的认同感。

12、社区服务:在政府的倡导下,以一定层次的社区组织为

13、社会保障基金:是指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法定的程序,以各种方式建立起来的用于特定社会保障目的的货币资金,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存在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14、社会保障水平: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的高低程度。

15、衡量方法: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和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两个指标来反映。前者反映深度,后者反映广度。填空

1、社会保障的主要特征:强制性,社会性,福利性,互济

性,保障性,公平性2、1601年英国政府颁布的《伊丽莎白济贫法》开创了国家

立法救助的先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并且为欧美各国社会保障的立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3、1908年通过了《国民保险法》 标志着英国开始向福利国家迅速转变。

4、1935年通过的《社会保障法》被罗斯福总统称为《新政》的《最高成就》。它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联邦社会保障体系,该法也是历史上第一部正式以《社会保障》命名的法典。

5、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现收现付制,部分积累制,完全积累制。我国使用混合制方式。

6、医疗保险特征:普遍性、涉及面广,结构复杂、社保服务性、给付频率高,费用控制困难、待遇支付形式为非定额的费用补偿、补偿期短但收益时间长、涉及关系复杂、医疗服务消费具有不确定性和被动性。

7、医疗保险给付方式:按人头支付、按单元支付、总额预算制、按病种支付、按相对价值标准、按服务项目支付。

8、社会福利主要内容:社会津贴、社会福利服务、职工福利

9、社会保障水平制约因素: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社会结构、历史人文

10、视同工伤:(1)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5)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6)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7)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8)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9)患职业病的;

11、国际上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方法:市场菜篮法、国际贫穷标准法、生活形态法、恩格尔系数法。

12、社区组成要素:人员、地域、社会互动、社会认同

13、社保基金筹集原则:确保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行,效率与公平相结合,资金的筹集方式与制度模式相适应,筹资水平的适度性

14、测定社保水平方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 简答

1、社会保险特征、原则、功能

特征:1.强制性.2.普遍性。3.福利性。4.社会公平性。5.基本保障性。6.互济性

原则:权利与义务相适应。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待遇水平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功能:1.稳定社会生活的功能2.再分配的功能3.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第一是社会保险制度作为需求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来发挥作用,从而对经济起正面的作用。第二是社会保险基金的有效利用可以促进经济的持续繁荣。

2、企业年金制度特征:一是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缴费,实行完全积累制。二是为受益人建立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账户积累由企业和职工缴费及投资运营的收益构成。三是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一定比例内,将可在企业成本中列支。四是市场化管理和运作。

3、医疗保险制度含义特征:见名词解释,填空

4、我国医疗改革完善对策:1.化解道德风险的发生,在强化制度建设的基础上,重建人们对制度和专家系统的信任。2.多措并举,加强对医疗欺诈行为的防范。一要加强对医疗欺诈行为的监管。3.充分开发利用医疗保险档案信息资源。4.医疗保险的改革设计,要有制度支撑,有路径传导,能有效地让患者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5.积极探索三项基本制

度转移衔接办法。6.逐步建立较为完备的医疗保险预警机制,提高决策者对风险的辨识能力、防范能力和处理能力,确保医疗保险长期平稳健康运行。7.要按照医改“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原则,让医保尽快扩大覆盖,同时逐步提高医保水平。

5、失业保险的目标:

(一)与失业者个人有直接关系的目标1.对非自愿失业者在失业期间提供现金补偿。2.维持劳动者基本的生活水平3.为失业者提供寻找工作的时间

(二)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的目标1.争取实现反经济循环的效果2.改变失业的社会成本的分布3.改变劳动力的使用4.保留熟练工人5.鼓励雇主稳定雇用

6、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关系:1.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对稳定大局有重要意义。2.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提高就业的效率和质量3.促进就业工作,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4.要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首位5.要在明确就业问题性质的前提下决定二者的轻重取舍。6.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必须使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双管齐下。

7、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1.社会津贴。社会津贴是国家因经济、社会政策调整或其他因素而设定的对社会成员提供资金和物质帮助的社会福利项目。2.职业福利。职业福利是以业缘关系为基础,行业、职业及单位向职工和家属提供的福利待遇。3.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社区组织和福利机构为人民群众提供的各种福利性服务。

8、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特点、对策、主要措施 特点:

对策:1.收集和整理农村社区的基础数据,对农村社区按发展程度进行分类2.整合资源统筹用于全覆盖的农村贫困救济制度目标3.大力发展农村社区的公共资产和社会资本,推进公共服务、能力扶助和集体福利

主要措施:五保供养、特困户救济、临时救济、灾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政策等

9、社会救助功能、特征

功能:

1、保障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

2、调节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发展

3、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特征:1.社会救助是一种源远流长的重要社会保障形式2.社会救助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基础3.社会救助具有应急的特征4.社会救助运行机制具有自身特色5.社会救助具有全民性

10、我国养老保险问题、发展方向

问题: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日益加剧,人口老龄化对于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了越来越重的压力。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明显过窄。立法滞后,基金风险大可持续发展面临重重危险。设计和转移办法不合理,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能力亟待加强。

发展方向:1.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须进一步扩大。2.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须不断提高。3.统一制度规定的缴费比例偏低。4.建立多元化的养老保障制度。5.加强立法建设。

第三篇:社会调查研究名词解释目录

社会调查研究名词解释

1.社会调查研究

2.定性研究。

3.定量研究。

4.普查

5.抽样调查。

6.个案调查。

7.变量

8.命题

9.假设

10.探索性研究。

11.社会测量

12.信度

16.样本

17.概率抽样

18.非概率抽样19.文献

20.文献法。

21.文献搜集。

22.文献定性分析。

23.文献定量分析。

24.问卷法。

25.量表。

26.访谈法

27.结构式访谈

28.非结构式访谈。

29.集体访谈

30.观察法。

31.结构式观察

32.非结构式观察

33.参与观察

34.非参与观察

35.实地观察

36.实验法。

37.对照组实验

38.单一组实验

39.经典实验设计

40.资料整理

41.定性资料整理

42.定量资料整理

43.资料分析

44.资料定性分析

45.资料定量分析

46.资料理论分析

47.调查报告

问题解答

(一)1.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2.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基本特征?

3.当代社会调查研究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4.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5.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6.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涉及哪些方面?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7.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及其内容是怎样的?

8.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基本原则?。

9.社会调查研究分为哪几类?各有何功能及特点?

10.概念与变量的含义是什么?变量有哪些类型?。

11.调查研究方案包括哪些内容?方案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12.命题和假设的含义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类型?

13.如何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14.应当怎样选择社会调查研究课题?

15.举例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16.如何就了解的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简要地设计一个调查研究方案?

17.什么是社会测量?它有哪些要件?

18.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具备哪些条件?

19.社会测量各层次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20.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是什么关系?20.5.影响测量信度和效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1.什么是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 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工作?应该怎样进行这项工作?22.什么是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怎样检验它们?24.什么是抽样?抽样的基本术语及其含义是什么?25.在社会调查中,如何确定样本规模?26.如何理解抽样的作用?27.抽样应当怎样进行?28.概率抽样有哪些?其特点和应用情况如何?。29.非概率抽样有哪些?其特点和应用情况如何?30.如何设想若干种不同的调查总体状况,分别选用相应的抽样方法,并说明理由?31.什么是文献?当今社会的文献有哪些特点?32.什么是文献法?为什么说它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特殊的地位?。33.文献信息的摘录工作应当如何进行?。34.文献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关系如何? 35.应该怎样搜集文献?。36.什么是文献定性分析?怎样进行文献定性分析?37.什么是文献定量分析?结合一个实例说明应怎样进行文献定量分析?38.什么是问卷法?在什么情况下适宜采用问卷法?39.问卷法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40.怎样进行问卷调查?41.问卷法有哪些优缺点?41.5.问题设计有哪些原则?42.参考答案设计有哪些原则?43.问卷法的问答有哪些类型?适用性如何?45.什么是“头脑风暴法”和“反向头脑风暴法”?46.在进行集体访谈时,应采取哪些具体操作方法?47.选择访谈者的具体标准是什么?48.非结构式访谈有哪些类型?其特点如何?。49.个别访谈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什么?如何做到它?50.如何举例说明某些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哪些适用于参与观察,哪些适用于非参与观察?51。实验法有哪些基本要素?52。实验法是怎样组成的?。53.举例说明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54.在实验中,为何要设置对照组?是否必须有对照组?为什么?56.如何选择选择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57.实验法有哪些基本类型?各有什么特点?58.实验法实施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59.资料整理的原则是什么?60.对文字资料分类应注意哪些问题?61.怎样进行数字资料的分组?62.怎样进行资料定性分析?63.资料定量分析主要有哪些类型?其中哪些属于单变量分析,哪些属于双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64.最常用的电脑统计软件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65.资料分析分为几大类?各有何特点?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66.如何运用Excel编制统计表并做一般数据分析?67.调查报告有哪些特点?。68.调查报告是怎样构成的?。69.调查报告的主体结构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是怎样的?70.调查报告主题与调查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71.形成调查报告的观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72.应当如何精选调查报告的素材?。73.如何举例说明普通调查报告的类型?74.撰写调查报告的步骤及其内容?75.根据你熟悉的某一社会问题,拟定一个详细的调查提纲?76.调查报告有哪些特点?77.调查报告是怎样构成的?78.调查报告的主体结构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79.调查报告主题与调查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80.形成调查报告的观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81.应当如何精选调查报告的素材?82.举例说明普通调查报告的类型?83.撰写调查报告的步骤及其内容?84.如何根据你熟悉的某一社会问题,拟定一个详细的调查提纲?

第四篇:社会调查研究名词解释及简答

1.社会调查研究: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它是一个由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组成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类型、基本程序和基本原则等。

2.2.定性研究:以现有的文献资料或调查材料为依据,对某一社会现象运用演绎、归纳、比较、分类、矛盾分析等方法,以判断事物性质为目的的的社会调查研究。定性研究在调查方式上多通过大量个案调查获得资料,得出结论,所得出的结论多具有概括性或概貌性,只能向人们展示被调查事物的基本性质,若想了解具体事物的状况还需进行更为细化的调查。此外定性研究由于缺乏精确数据的支持,势必造成可比性较差。它一般用于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研究、历史问题的研究、探索性研究或者是对难以定量的问题的研究。

3.3.定量研究: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在收集资料方面,定量研究强调如果不能进行普查,则应当运用抽样技术选择样本;在对样本进行调查研究时,定量研究必须有一定结构,能对调查过程、调查方法和调查技术实施严格控制,对调查结果能够进行量化。定量研究具有科学性、客观性的特点,调查结果更为细化。4.4.普查:普查是普遍调查或全面调查的简称,是指对研究对象的全体进行无一例外的逐个调查。其目的是把握某一时期的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现象的总体情况。普查一般适用于宏观调查。普查又分为一次性普查和常规性普查(经常性普查)。它是最全面、最准确的调查类型,能够较精确地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一般特征和性质。但普查往往是对调查对象最一般、最基本的描述,调查内容较缺乏深度。此外,普查规模大、人力、物力、资金消耗巨大。5.5.抽样调查:非全面调查的一种,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出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通过所选样本的情况来推论总体状况。20世纪初期,抽样方法逐渐发展起来,与问卷法、统计分析结合在一起,形成抽样调查,成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标志。抽样调查分为概率和非概率两大类,前者是随机抽样,后者是主观抽样。6.6.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几个个体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的类型。其调查目的不是描述大量样本的总体特征,而是针对具体调查对象的独特情况进行研究,以了解其全貌。个案调查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调查方式多样化,适用于对事件、人物和个别问题的深入研究。

7.7.变量:变量是概念的一种类型,是指本身可变动的概念。社会调查研究所涉及的大多数概念都

是变量。变量可以用数值表现,表现变量的数值即变量值。变量说明了社会现象在规模、质量、重量、速度等方面的变化状况和程度差异,具有明确性和可观测性。社会调查研究经常涉及的变量类型有离散变量、连续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中间变量、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定比变量等。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社会调查研究需要精确描述社会现象和事物的状况,了解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关系,因此必须使用变量语言,了解变量间的相互关系。

8.8.命题:命题是关于事物的一个或多个概念及其关系的表述,它通过这种表述,使各种社会现象和事物联系起来。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命题一般就表现为观点或逻辑上的判断。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公理、定理、经验概括、假设等都属于命题。命题可分为单变量命题、双变量命题,多变量命题三种类型。单变量命题是对一个概念的表述,直接指出社会现象和事物的性质或直接说明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存在着什么社会现象或结果。双变量命题是对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表述。多变量命题是对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表述,9.9.假设:假设是未经调查研究资料证实的命题,通常是陈述两个社会现象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假设可由理论演绎得到,或由经验观察得到。客观性、科学性、可检验性是社会调查研究假设的基本要求。一般来说,假设的陈述方式有三种,即函数式、条件式和差异式。假设是整个调查研究方案的理论框架的主要内容之一,指引资料的收集,通往客观真理,因此十分重要。

10.10.探索性研究:它是一种先期的试探性的初步研究。进行探索性研究是为了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范围;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有查阅文献、咨询和实地考察。探索性研究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保证社会调查研究的质量。11.11.社会测量: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测量,是指对所确定的调查指标进行有效的观测与度量的方法。具体说,它是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根据一定的测量规则,对调查研究对象的特征(变量)进行观测与度量并赋予一定数值的过程。测量有四个要件:测量工具;测量规则;测量对象;测量数值。其中确定测量规则是测量中最基本的和难度较大的工作。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准确性;完整性;互斥性。测量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成四个层次,即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量。测量是使社会调查研究定量化的重要手段,可以说,社会调查研究中定量分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各项调查研究指标测量的过程。

12.12.信度:信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这种可靠性一是测量方法的可靠,二是测量结果的可靠。所谓可靠,是指用同一个测量工具,对同一事物反复多次测量,其结果应该始终一致。检验测量的信度,通常有再测法、复本法和分半法。

13.13.效度: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量准确测量的程度。测量的效度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测量方法的效度,主要表现为测量指标与所测量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第二,测量结果的效度,主要表现为测量结果与变量值的相关程度。测量的效度又有两层含义,即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前者是指一项测量的方法、资料和结论对该测量本身的有效性;后者则特指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对测量效度的检验很重要的是对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的检验。检验效度的方法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效标效度三种。

14.抽样:抽样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所有最基本单位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和方法,或者说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和方法。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总体本身所具有的异质性。抽样存在的合理性是由辩证唯物主义个别与一般的理论和建立在概率论基础上的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律决定的。正因为如此,抽样成为一种通过部分个体的集合反映总体的性质和特征的有效方法。它与问卷方法、计算机技术、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形成了当今社会最主要和最常用的调查类型,即抽样调查。

15.15.总体:它是构成事物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所有最基本单位的集合。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最常见的总体是一些社会群体,而个人便是构成这类总体的元素。

16.16.样本:它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一个样本是总体的一个子集,一个总体中可以抽取出若干个不同的样本。在社会调查研究中,资料的收集工作往往是通过样本来完成的。样本的调查结果可以推论和说明总体。17.17.概率抽样:又称随机抽样。概率抽样以概率理论为依据,通过随机化的机械操作程序取得样本,所以能避免抽样过程中的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样本的客观性。虽然随机样本一般不会与总体完全一致,但它所依据的是大数定律,而且能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因此可以正确地说明样本的统计值在多大程度上适合于总体,根据样本调查的结果可以从数量上推断总体,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的性质、特征。概率抽样主要分为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类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等类型。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抽样调查都采用概率抽样方法来抽取样本。18.18.非概率抽样:又称为不等概率抽样或非随机抽样,就是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方便或主观判断抽取样本的方法。它不是严格按随机抽样原则来抽取样本,所以失去了大数定律的存在基础,也就无法确定抽样误差,无法正确地说明样本的统计值在多大程度上适合于总体。虽然根据样本调查的结果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的性质、特征,但不能从数量上推断总体。非概率抽样主要有偶遇抽样、主观抽样、定额抽样、滚雪球抽样等类型。19.19.文献:所谓文献最早是指历史典籍,后来又泛指社会中记载信息的一切书面文字材料。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把利用各类物质载体所记录并用以交流传播的一切文字、图表、数字、符号、音频、视频等知识信息资料统称为文献。任何文献都必须具备三个特性:第一,必须有知识内容的表现。第二,必须有一定的客观物质载体。第三,必须有人类的记录行为。根据不同标准文献有许多分类方法。

20.20.文献法: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的问题。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文献法具有特殊的地位:首先,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其次,文献法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文献法的基本步骤包括文献搜集、摘录信息、文献分析三个环节。在文献法独立或主要担纲的调查研究中,这些环节缺一不可;而在其他调查方法为主的调查研究中,文献法一般特指前两个环节,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是和其他调查后资料的整理、分析一并进行的。

21.文献搜集:所谓文献搜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献搜集是指将文献按照一定方式集中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按照文献用户需求查找出有关文献或文献中包含的信息内容的过程,它包括文献的存储和文献的检索两个过程。狭义的文献搜集则专指后者。社会调查研究中文献法所使用的是狭义的文献搜集概念。文献法的实施是从文献搜集开始的。文献搜集的方法包括文献检索和文献搜集两个环节。文献检索有人工文献检索、计算机文献检索和参考文献查找法三种。文献搜集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机构和互联网三种。

22.22.文献定性分析:文献定性分析是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分析,来揭示文献所反映事物的性质、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其特点是侧重对文献的个案研究,不太考虑所用文献资料的样本大小与完整程度;注重对文献内容的含义和深层解释,不太强调文献的外在形式、表面内容和量化构建;关注文献作者的动机与影响效果,不太在意内容的表

达方式。目前存在的文献大多数都是通过定性分析而形成的,因此,它是最常用的一种文献分析方法。文献定性分析的步骤是:整理资料;分析和确定文献资料与调查研究主题的关系;初步确定调查研究课题的基本框架。

23.23.文献定量分析:文献的定量分析也叫内容分析,是对各种文献的明显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所谓“明显内容”是指各种文献外在的、表面的内容,而不是它们的内在含义。“进行客观的、系统的”描述是说文献定量分析要求研究者根据预先设定的计划,采取一定的步骤对文献内容进行如实的描述。而“定量的”描述是说明这种分析方法的基本性质是定量,它的作用通常在于明确文献内容中某一问题出现的频率,或者决定某一类别在整个内容中所占的比例等等,另外,还要对这些定量的结果进行一定分析。文献定量分析方法的程序和基本方法大致是:抽样;确定记录单位;编录。

24.24.问卷法:也称问卷调查法,它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其中,问卷是社会调查研究中收集资料的一种工具,它的形式是一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用以测量人们的特征、行为和态度,以及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的有关情况。根据问卷分发和回收形式的异同,问卷法分为直接发送法(访谈发送法)和间接发送法(报刊发送法、电话发送法、网络发送法和邮政发送法);根据问卷填答者的不同,则分为自填式和代填式两种。另外,社会调查研究中常见的“量表”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问卷。问卷法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最常用的抽样调查使用的主要调查方法就是问卷法。

25.量表:一种专门用于主观性指标的特殊类型的问卷。它是在经验层次上对社会现象进行主观评价的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测量工具。其主要作用在于能通过间接的、定量的方式测量那些难以直接观测和客观度量的人们的主观态度,特别是测量态度和观念的不同程度和差异。量表通常由多项测量内容综合而成,测量的是变量的综合指标。量表通过对变量的不同变异赋予相应的分值,使不同选项能够反映变量变异的强弱,这是量表和问卷等其它测量工具之间的最大的区别。量表在现代社会调查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其类型从内容上看,最主要和最常用的类型是态度量表,此外还有能力量表、智力量表、性格量表、工作成绩量表、社会地位量表等多种类型。从形式上看,目前最流行的是总加量表、语义差异量表和累积量表。

26.访谈法:访谈法是由访谈者根据调查研究所确定的要求与目的,按照访谈提纲或问卷,通过个别访问或集体交谈的方式,系统而有计划地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访谈法本来是特指直接的、面对面的口头交流,但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增加了电话访问、网上交流等间接访谈方式。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按照访谈对象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27.结构式访谈:又称为标准化访谈、问卷访谈,是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所进行的访谈。这种访谈的特点是:整个访谈是严格控制和标准化的。访谈对象按照统一的标准与方法选取,访谈中所提的问题及其顺序、提问的方式、对疑问的解释以及调查结果的答案纪录都严格遵守问卷的要求或访谈任务书的要求,甚至连访谈的时间、地点、周围环境等外部条件,也要求同访谈任务书保持基本一致。它便于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28.非结构式访谈:又称为非标准化访谈、深度访谈、自由访谈。它是一种无控制或半控制的访谈,事先没有统一问卷,而只有一个题目或大致范围或一个粗线条的问题大纲,由访谈者与访谈对象在这一范围内自由交谈,具体问题可在访谈过程中边谈边形成边提出。对于提问的方式和顺序、回答的记录、访谈时的外部环境等,也没有统一要求,可根据访谈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作各种安排。其类型有重点访谈、深度访谈、客观陈述式访谈等。同结构式访谈相比,非结构式访谈的最主要特点是弹性和自由度大,能充分发挥访谈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但访谈调查的结果不宜用于定量分析。

29.集体访谈:集体访谈也叫会议调查法,就是调查者邀请若干被调查者,通过集体座谈方式或集体回答问题方式搜集资料的调查方法。它既可以是有结构访谈,也可以是非结构访谈;既可以是访谈者与被访者面对面口头的直接调查,也可以是书面咨询或电话会议、网络会议的间接调查。目前最常用的还是面对面口头的集体访谈,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也会采用书面咨询式的集体访谈。集体访谈按照调查的目的不同,可分为以了解事实为主的访谈和以研究问题为主的访谈;按照调查的内容不同,可分为综合性访谈和专题性访谈;按照调查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按照被访者发表意见的形式不同,可分为各抒己见式的访谈和讨论式的访谈。

30.观察法:观察法也叫实地观察法,是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和辅助工具,能动地了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客观现象的方法。它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收集到真实可靠的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科学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它通常用于在实地调查中收集社会初级信息或原始资料,而且通常结合其他调查方法共同使用。根据观察程序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两大类;根据观察场所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两大类;根据观察者的角色不同,观察法可分为非参与观察和参与观察两大类;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两大类。

31.结构式观察:结构式观察也称有结构观察、有控制观察或系统观察,是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观察项目和要求进行观察的类型。它要求事先对要观察的内容进行分类并加以标准化,明确研究假设,规定要观察的内容和记录方法,并统一制定观察表格或卡片,卡片上明确列出各种观察范畴和分类,观察者只须在相应的格内标记,而不做出自己的评价。在实际观察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观察,并作详细的观察记录。结构式观察有些类似于问卷调查,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也近似于对问卷资料的处理分析,即可进行定量分析和相关分析。但它缺乏弹性,而且比较费时。

32.非结构式观察:非结构式观察也称无结构观察、无控制观察或简单观察,是没有先期具体设计要求的观察类型。它一般只要求观察者有一个总的观察目的和要求,或一个大致的观察内容和范围,但是并没有很明确的研究假设和具体的观察内容与要求;也不是仅专注于某些特定的行为与现象,而是到观察现场去根据当时环境和条件变化随时进行观察内容和观察角度的调整。无结构观察比较灵活,适应性较强,而且简便易行,因此最为常用。但非结构式观察所得的材料分散在许多方面,也没有制定适于量化的观察结构,故无法进行定量分析和严格的对比研究。它主要用于对观察对象的定性分析。33.参与观察:参与观察也称局内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之中,并通过与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它常用于对现代社会某些特殊群体和社区的调查研究,目的是全面地、深入地描述某一特定的社会现象。它是在自然场所里进行的直接观察,而且多采取无结构的形式,预先并没有什么具体的理论假设,因此需要根据调查研究主题,进行长期观察,从大量现象中逐步概括出调查对象的主要特征。参与观察根据参与程度不同,又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

34.非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也称局外观察,就是观察者不加入被观察者的群体,不参与他们的活动,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这种方法的突出特点就是要使被观察者意识不到他们正在被观察,保证他们在极其自然的、不受观察者任何干扰的环境中行动,以避免被观察者感到不自在而影响到观察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般来说,非参与观察比较客观、公允,但不够深入,看到的多是一些表面的、甚至偶然的社会现象,所获得的也多是感性知识。它比较适用于对某些公共场所或某些公众活动中人们行为和表现的观察。

35.实地观察:实地观察是指在现实社会生活场景中所进行的观察。它不需专门对观察场所和观察对象进行控制,而是直接地深入到现实生活场景中,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它多数是非结构式观察,适用于定性类型的调查研究。它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对社会现象的绝大多数观察都是实地观察。

36.实验法:实验法也称试验调查法,是实验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它是一种最重要的直接调查方法,也是一种最复杂、最高级的调查方法。实验法是有一定结构的,即不

仅有明确的实验目的,而且有较严格的实验方案设计和控制。其主要任务就是明确实验对象和实验激发之间的因果关系。其实验结果既可以用于定量分析,也可以用于定性分析。实验法按照不同标准,可有多种分类。

37.对照组实验:也叫平行组实验,是指既有实验组又有对照组(控制组)的一种实验方法。实验组即实验单位,对照组是同实验组进行对比的单位。两组在范围、特征等方面基本相同。在对照组实验中,要同时对两个观察客体(试点客体和控制客体)做前测与后测,并比较其结果以检验理论假设。38.单一组实验:也叫连续实验,是对单一实验对象在不同的时间里进行前测与后测,比较其结果以检验假设的一种实验方法。在这种实验中,不存在与实验组平行的对照组(控制组)。同一组在引入自变量之前相当于实验中的对照组,在引入自变量之后则是实验中的实验组。检验假设所依据的不是平行的控制组与实验组的两种测量结果,而是同一个实验对象在自变量作用前和作用后的两种测量结果。

39.经典实验设计:也叫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就是选择一批实验对象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一批与

实验对象处于相同环境、条件相同或相似的对象作为对照组;然后,只对实验组给予实验激发,而对对照组却听其自然;最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检测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实验结论。这种实验设计要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具体对象完全匹配,并要求实验环境基本相同,所以操作难度较大,成本也较高。但它能够将实验效应与外来非实验效应区分开来,从而使实验结论更为客观和准确,这一点明显优于单一实验组设计,因此应用更为广泛。

40.资料整理:它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审查、检验,分类、汇总等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资料整理是从调查过渡到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资料整理主要是指对文字资料和对数字资料的整理。

41.定性资料整理:定性资料是指文字资料,主要包括包括无结构式访问和观察的记录和以文字形式叙述的文献资料。定性资料的整理方法在通常情况下可划分为审查、分类和汇编三个基本步骤。42.定量资料整理:定量资料是社会调查中最具价值的重要资料,主要是指所收集到的数字及其组成的图文、图表资料。另外,很多文字资料,在经过了审核、分类并赋予一定数值之后,也转化成了数据资料。定量资料整理的一般程序包括数字资料检验、分组、汇总和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几个阶段。

43.资料分析:它是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社会调查所获得资料进行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特征与规律的过程。一般认为它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传统的资料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但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是定量分析即统计分析。

44.资料定性分析:它是对调查资料所反映的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的分析方法,着重于确定研究对象具有哪种性质及特征。其基本内容主要是识别属性、要素分析和归类。资料分析阶段的定性分析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原来调查资料的分类以及所使用的概念、变量间关系做进一步的分析、确认;根据整理后的调查资料,从定性角度对原定的研究假设和理论建构证实或证伪,或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45.资料定量分析:也叫统计分析,是运用统计学原理对资料进行定量的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 事物内部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它是当前最流行、最受重视也是最复杂的资料分析。它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描述性分析,另一类是推论性分析;按照涉及变量的多少,又可以分为单变量分析、双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三类。

46.资料理论分析:它是资料分析的高级阶段和最终环节,主要是对调查得到的资料和统计得到的数据,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进行系统化的理性分析并做出结论的一种思维过程。理论分析承担着透过调查感性材料,揭示事物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证实或者证伪理论假设的任务,对于应用性调查课题,还承担着在理论说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实际工作提出对策建议的任务。它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为必要前提,依靠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进行。逻辑思维方法种类繁多,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常用的有因果分析法、辨证分析法、比较法、系统分析法、逻辑证明法等。

47.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对某一事物、某一事件、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之后,根据调查资料所写出的真实反映情况的书面报告。一般认为,调查报告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普通调查报告,也叫社会调查报告或事务文书类调查报告;二是学术调查报告,也叫科研调查报告。这两类调查报告依据不同标准又可划分为多种类型。由于在实际工作中调查研究非常普遍和频繁,所以调查报告成为一种特别常用的文体,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答: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有三:描述事实;解释现象和探索本质;科学预测和对策研究。社会调查研究的作用:有利于正确认识社会现实;有助于正确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能够提高人们认识、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2.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第一,专门性。首先在研究的方法层次上,社会调查研究是一种专门的科学,有其特有的概念、基本原理、公式、方法。其次在研究的技术层次上,具有独特的方法、工具和技术。

第二,系统性。从开始的选择课题到最后做出调查报告,几个步骤有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系统性过程。

第三,客观性。社会调查研究是从事实出发、以实际调查为主,能够直接从被调查者那里得到第一手资料,即使文献资料也要求真实可靠,由此而得出的结论也就更为客观、科学。

第四,实证性。社会调查研究是建立在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基础之上的,资料来源于社会实践,所归纳出的结论和理论与资料所显示的结果相一致,也经得起实践检验。

第五,针对性。进行社会调查研究不是无病呻吟,而是为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它所关注的也不是认识对象的所有属性,而主要是其社会属性。

3.当代社会调查研究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答:研究的广泛化:从社会调查的主体来看已经不再局限在小范围内;从涉及的领域来看,社会调查广泛出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调查范围来看,往往在整个地区、整个部门的范围内进行,有时还会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进行调查。

方法的科学化:现代社会调查的研究方法日趋程序化、规范化,借助了其他自然和人文学科的研究手段,逐渐形成一门方法性科学。

手段的现代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调查的工具和手段也日趋先进和多样化。此外,社会调查的程序、组织方式、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以及问卷设计、调查方式、统计分析等等,也都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

研究的专业化:人员专业化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营业性调研机构也日益涌现并不断壮大。

4.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答:社会调查研究的最基本对象就是现实社会,所要面对的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

社会有三个基本要素: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

自然环境是指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物质条件,它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矿产植被等。社会是人与自然界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统一体。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或者说自然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社会调查研究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人是社会的最基本要素,人口状况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是社会调查研究重点研究的内容。人口状况,一般分为人口构成和人口过程两个方面。

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人口对社会的影响,主要

是看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社会对人口的影响,则主要是看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对人口的构成和人口过程的影响。在社会中,人总是生活于一定的人群共同体之中。社会调查研究对于人口问题,通常都要结合一定的人群共同体来研究。

社会调查研究所研究的文化主要就是狭义的文化,专指精神文化。注重的是社会的一定文化背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指思想基础、理论基础、行为特征、组织形态、领导形态、控制

形态、评价标准、综合特征、综合气氛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社会调查研究具体的、最基本的对象即调查研究单位。它们大致可分为八类。

个人:社会调查研究十分注重研究个人社会化问题,还要分析个人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并基于个人特征来描述、解释和说明由个人行为所构成的各种更大的社会现象。

初级社会群体:指家庭、村落、非正式组织等。这类群体都是通过长期的、直接接触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般不是因目标而组合。社会调查研究把它们作为重要的调查研究单位之一。

社会组织:高级的社会关系的结构形式和复杂的社会群体,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目

标,通过直接、间接的联系、按照一定原则而结成的社会共同体。社会组织及其现状是社会调查研究的重要对象。

阶级和阶层:阶级和阶层不但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活直接相关,而且对社会结构、社会性质、社会变迁等具有决定作用。各阶级和阶层由于利益、欲望、态度、价值观念的差异,对社会进程的影响和作用也不尽相同。对社会阶级和阶层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有极大的实践意义。

民族:社会调查研究把民族作为特定的对象,发掘它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的特征,包括掌握包括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心理素质,行为方式等的特点,对处理好民族问题作用极大。

社区:是指由居住在一定地域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农村社区;一类是城市社区。社会调查研究把社区作为对象,通常都是对社区作全面的区域性的调查研究。由社区研究一般可以进一步拓展和上升到对整个社会的研究,以促进全社会的协调发展。

社会行为:即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包括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等。在对社会行为进行调查研究时,具体对象不是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而是侧重描述各类行为本身的特征。

社会产品:指物化的人类行为的产物。它们既可以作为独立的个体调查研究单位,也可以作为群

体调查研究单位。

5.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答: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是指社会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有关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目的、方法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原则和公式等。这些基本理论贯穿于任何一个具体的社会调查研究全过程之中。

构建社会调查研究理论的基础有二,即哲学原理和具体科学原理。

哲学原理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对社会调查研究予以指导,决定着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向。国外17世纪以后发展起来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调查研究,曾先后出现了以人本主义、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两种类型。目前国外流行的社会调查研究主要即以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我国的社会调查研究在充分吸收人本主义、实证主义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强调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作为哲学理论基础。

具体科学原理是指逻辑学、心理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有关科学原理。社会调查研究常用的大量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原则和公式等,都来自这些学科,它们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社会调查研究理论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突出地表现在方法和技术层面。

6.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涉及哪些方面?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所谓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是指具体的操作方法,涉及社会调查研究的各个方面:课题确定的方法;明确调查研究具体目的、对象、内容、类型的方法;调查研究方案设计和条件准备的方法;抽样的方法;各种搜集资料的方法,包括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撰写调查报告的方法,等等。这些方法适用于所有的调查研究课题。其中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是调查方法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两大类,访谈法、观察法和实验法属于直接调查方法,文献法、问卷法则属于间接调查方法。它们在操作程序上互不相同,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也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调查对象和不同的调查内容,但不同的调查类型对这些方法的使用,通常都是一种为主,兼采它样。

7.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及其内容是怎样的?

答:一般而言,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与总结阶段。

准备阶段包括三方面工作:确定课题;设计调查方案;具体准备。

调查阶段是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执行阶段,主要是按照调查研究方案中所确立的调查计划、调查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具体贯彻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

分析阶段也称研究阶段,这一阶段是指在实地调查完成后,调查者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审核、整理、统计、分析的过程。

总结阶段是社会调查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总结调查工作、评估调查结果和撰写调查报告。

8.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基本原则?

答:社会调查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

客观性原则,是指在社会调查中,资料的收集、分析以及结论的得出都应排除研究者的主观因素的干扰。

科学性原则,是指研究及其结论的实证性和逻辑性。

系统性原则,是指把调查对象放在一个系统、一个整体中去分析了解其内在规律和本质。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原则,是指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对实践的认知,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抽象过程。

伦理道德规则,是指使被调查者的人格尊严得到尊重,使调查更加人性化,达到更好的调查效果。

9.社会调查研究分为哪几类?各有何功能及特点?

答:社会调查研究按照目的来划分,可分为描述型研究和解释型研究。描述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情况及事件,即对社会事实的状况、外部特征、发展过程进行客观描述。在这类研究中,研究者一般没有或较少议论。解释型研究以探讨社会现状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规律为目的,一般是从理论假设出发,对原因与现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做一假设,再通过观察、调查来检验假设;同时努力通过表象发现其本质及规律。

社会调查研究依时序可分为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两种类型。横剖研究也称横向研究、截面研究,是指收集某一时点的有关资料,描述研究对象在这一横截面上的状况,或者分析在这一时点上不同变量间的关系的调查研究。横剖研究方式的优点是调查面广、数据格式较统一,便于反映在某一横截面上的总体情况,分析某一社会事实中不同部分的特点。但仅仅基于某个时点的社会调查难以反映深层次问题。纵贯研究也称纵向研究、历时研究,是指对不同时点或某一段较长时间内的社会事实历史演化的研究,用以描述现象的变化和前后间的逻辑关系,以期了解其发展变化及规律性。纵贯研究的主要形式:一是趋势研究,即对某一社会事实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研究;二是同期群研究,又称为人口特征组研究,即对某一社会特殊群体在不同时点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揭示其规律的研究;三是追踪研究,又叫同组研究,即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研究。纵贯研究的优点是可以了解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找出蕴于过程中的因果关系及其规律,研究的内容和结论比较深入。但纵贯研究较横向研究在时间与物资的花费要多一些,因此调查范围一般不宜过大。

依据调查的性质,社会调查研究可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内容、特点见名词简释)

依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两大类。全面调查即普查。非全面调查则分为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两类。(内容、特点见名词简释)

10.概念与变量的含义是什么?变量有哪些类型? 答:概念是对现象的抽象,是类似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类似事物或现象中概括出共同的本质属性,对这种共同属性的表述就是概念。

变量是概念的一种类型,是指本身可变动的概念。

社会调查研究经常涉及的变量类型有:离散变量,是按一定标准把事物分为两类或多类的变量;连续变量,是指用一组数值直接表示出同一类事物的量的变化的变量;自变量,是指能够影响其它变量,而又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自身产生变化的变量;因变量,是指不能影响其它变量,而又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变量;中间变量,是介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中间的变量;定类变量,即只有类别属性之分,而没有大小、优劣之别的变量;定序变量,是除了有类别属性之分外,还有等级或次序的区别的变量;定距变量,是除了具有类别、次序区别之外,还有同标准化的距离的区别变量;定比变量,是除具有定类、定序、定距等特征外,在变量取值中还有一个以零为最终参照系的变量。

11.调查研究方案包括哪些内容?方案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社会调查研究总体方案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调查研究课题、目的和基本观点

调查研究对象、内容和范围

调查研究方式和方法

调查研究时间与步骤安排

组织领导与人员安排

经费预算和物质保证

方案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实用性;系统性;时效性;经济性;弹性等。

12.命题和假设的含义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类型?

答:命题是关于事物的一个或多个概念及其关系的表述,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命题一般就表现为观点或逻辑上的判断。命题可分为单变量命题、双变量命题,多变量命题三种类型。单变量命题是对一个概念的表述,双变量命题是对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表述,多变量命题是对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表述。

假设是未经调查研究资料证实的命题,通常是陈述两个社会现象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一般来说,假设的陈述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函数式,即y是x的函数,若x发生变化,则y也随之发生变化,反之亦然。自然科学中经常使用这种形式。第二种是条件式,即“如果A,则B”,说明A和B是相关关系或者是因果关系。第三种是差异式,即“A和B有(无)差异”。社会调查研究中多使用后面两种陈述方式

13.如何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答:可行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大致有三种:

第一种,逻辑分析,即用理论的逻辑方法检验研究设计的可行性,主要适用于对命题和假设、变量和指标进行检验,对其他方面作用则有限。

第二种,经验判断,即用以往人们的实践经验来判断研究设计的可行性,适用于所有方面。但是由于社会生活不断变化,而人们往往只能通过以往的经验判断自己比较熟悉的事物和现象,每个人的阅历又总是有限的,所以这种方法有一定局限性。

第三种,试调查,即通过小规模的实地调查来检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并根据试调查的结果修正和完善原方案。这是对方案设计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尤其在大型的调查实施之前,试调查必不可少。

14.应当怎样选择社会调查研究课题?

答:社会调查研究课题必须根据理论和实际的需要以及现实可行性而定。

从理论方面看,课题应有助于促进当前理论和科学的发展,最好是学科核心领域的前沿性专题和公认的重大理论问题。学科基础研究、发展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课题、热门课题、空白课题、有争议的疑难问题等,也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其中要特别注意能够提出创造性、启发性、独特性的新思想。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来考虑:提出新的创造性理论;重新验证已被证明的理论的正确性; 对某一理论作补充论证; 证明某一理论的新的适用性;质疑,否定或部分否定原有理论; 对社会实践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解答,等等。

从实际的需要看,调查研究课题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能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对社会实践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或者对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够产生一定影响。诸如制定政策、了解事物的基本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制定规划和计划、对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等,都可以作为调查研究课题。课题最好与当前社会发展和变化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或新闻热点相关,即重点考虑时代要求解决的实际问题。有些问题虽然不是现实问题,却能适应当前人们的某种迫切需求,也是有实用价值的课题。

从可行性看,一是要选择调查研究可以解答的课题;二是要根据调查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来选题。总之,调查研究课题应根据调查研究者的现实力量、各方面条件的成熟程度、社会配合、社会环境的种种因素来确定。

选题还应该考虑先从简单、具体开始。在选题时,最好能够有专家指导。

15.举例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联系的性质,主要有两种类型。

(1)因果关系:是指在两个有关系的变量中,因为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变化。应注意三点:第一,在两个变量中,只能一个是因,另一个是果,而不能互为因果。第二,原因变量一定出现在结果变量之前。第三,两者之间的变化关系是必然的,否则就不是因果关系。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十分复杂,有一因一果、一果多因、一因多果以及多因多果等。在社会调查研究中,调查者应注意区别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类型,对一果多因、一因多果以及多因多果等复杂的因果关系要仔细分析,逐一明确,这样才能清楚地认识社会现象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2)相关关系:是指变量的变化之间存在着非因果关系的一定联系和一定关系。社会调查研究运用相关这一概念,其目的是了解社会现象和事物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从中探寻其规律性。

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从变化的方向来看,可以分为正相关与负相关;从变化的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分为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

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同方向的变化,这种相关关系是正相关,也叫直接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反方向的变化,这种相关关系是负相关,也叫逆相关。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掌握变量关系的正相关与负相关的概念,有利于了解社会现象和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增加或减少),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直线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之发生不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曲线相关。

(题中举例略)

16.如何就了解的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简要地设计一个调查研究方案?

提示:应按照教材所述调查研究方案框架,填加具体内容。定量、定性研究皆可。要求不能有漏项。

17.什么是社会测量?它有哪些要件?

答:前一问见名词简释。社会测量有四个要件:测量工具,主要是调查问卷(量表)和卡片等;测量规则,即测量所依据的标准和规定;测量对象,即社会现象的属性与特征;测量数值,即赋予测量结果的数字或符号。其中确定测量规则是测量中最基本的和难度较大的工作。可直接观察到的、具体概念的变量的测量规则比较简单易为,而一些抽象概念的变量的测量规则就比较复杂难订,需要反复斟酌。

18.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具备哪些条件?

答: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准确性,是指所赋予的数字或符号能够真实、可靠、准确地反映测量对象在属

性和特征上的差异。

第二,完整性,是指测量规则能够涵盖测量对象的变量的各种状态。

互斥性,是指每一个测量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只能以一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各

个变量的取值之间互相排斥,决不兼容。

19.社会测量各层次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答:测量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成四个层次,即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量。这四种测量层次分别对应于概念中的四种变量,即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和定比变量。

定类测量也称类别测量、分类测量或定名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性质或类型的测量。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分类方法。

定序测量也称等级测量或顺序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等级或顺序的测量。

定距测量也称为等距测量或区间测量,是对测量对象之间的间隔距离或数量差别的测量。

定比测量也称等比测量或比例测量,是对测量对象之间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测量。

在上述四种测量层次中,高层次的测量具有低层次测量的所有特征和功能,即它不仅可以测量低层次测量所无法测量的内容,而且可以测量低层次测量能够测量的内容,同时,高层次的测量还可以直接作为低层次测量使用,可以说,高层次测量也必然是低层次测量。

20.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是什么关系?

答: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是说,一个测量要有效度就必须有信度,信度是效度的必要前提条件,不可信就不可能正确。信度不是效度的充分条件是说,有了信度,却不一定有效度。可信的测量未必有效,而有效的测量必定可信,效度是信度的目标和归宿。任何科学的测量,都是效度和信度的辨证统一。

具体地说,社会测量中信度和效度关系的表现形式有三种:第一种,可信且有效;第二种,可信但无效;第三种,不可信且无效。

5.影响测量信度和效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对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影响较大的因素有: 调查者的问题:不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工作作风不认真、深入等。

被调查者的问题:被调查者样本选择不当等。

测量的长度:项目数量过少或过多。

测量的难度:测量题目太容易或过难。

21.什么是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 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工作?应该怎样进行这项工

作?

答:明确所提出概念的定义,分清概念(包括命题和假设)的层次,并将抽象概念一步

步化解为具体的和可操作的指标,而且最理想的目标是将概念化解为可测量的指标,以实现社会调查研究的定量化。这一过程就叫做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

之所以要进行这项工作,是因为社会生活中使用的概念与自然科学的概念不同。由于它们都是人们通过对感性认识的抽象和概括而得到的,所以开始往往是模糊的或含义不清的,并且概念一般都具有综合性,由一些低层次的亚概念、子概念组合而成。一个概念越抽象,它所包涵的信息就越多,也就越难把握。如果不对它们确切定义和具体化、操作化,就无法对社会现象和事物进行观察和度量。

目前,人们大都按照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的主张,将这一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概念的形成——概念的界定——选择测量指标——编制综合指标。

概念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性认识和互相交流形成的。概念在形成之初,通常缺乏确切的定义,社会调查研究最初提出的许多概念,特别是假设所涉及的概念,往往是这种比较粗糙的概念,因此,必须对这种概念进行某种澄清和界定的工作。

界定概念的方式有两种,即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抽象定义是对一个概念的内涵,也就是性质和特征所作的概括说明。抽象定义有直接定义法和间接定义法之分。直接定义法就是通过直接描述事物的本质而对概念下定义。凡是与可以直接观察到事物的相对应的概念,都可以用直接定义法。间接定义法则是针对那些抽象程度较高、所含变量较多、无法直接观察的概念,我们可以找出概念所含变量的共同特征,通过这些特征间接地给出定义。

在社会调查研究中,需要对概念的变量进行度量,这就要将抽象定义转化为操作定义。所谓操作定义就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可测量的指标对概念所作的说明。其作法是把抽象定义所界定的概念一步步从抽象层次下降到经验层次,分解为一些具体的、可测量的指标,这些指标一般都是与概念中的变量相对应的。这一过程也就是概念的操作化过程。

概念的操作化的关键就是寻找一定的、能够明显区分的测量指标来说明概念的属性,其中每一项指标反映概念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变量。寻找测量指标可以综合采用经验的办法和理性的办法。经验的办法是研究者通过对概念的大致理解,提出若干指标,再从中筛选出适宜者;理性的办法是通过大量查阅文献,找出概念的各种含义,根据其变量列出备选的指标,再从中筛选出适宜者。

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对于复杂的概念(包括命题和假设),选出的测量指标往往很多。

为了明确其中变量的层级和变量间的关系,人们通常需要建立一个综合指标。至此,概念的操作化即告完成。

22.什么是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怎样检验它们?

答:什么是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可见以上名称解释。

检验测量的信度,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再测法

再测法指用同一种测量工具和方法,对同一调查对象,前后两次施测。采用再测法时应注意三个问题:第一,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要适当;第二,再测法适用于测验项目多的速度测验,而不适用于项目少的难度测验;第三,应设法调动被调查者再测的积极性。再测法简便易行,因此是一种最普遍,最常用的信度检验方法。

(2)复本法

复本法是指对同一组被调查者同时或连续使用量表的正本和复本进行测量,复本的项目陈述与正本不同,但测量的是同一内容,即在概念、题量、形式和难度方面都一致。在采用复本法时,一定要注意:一是正本和复本必须同质、同量。二是两次测量的时间选择要适当,若同时进行,要注意被调查者可能因测量太相似而疲倦的问题;若连续进行,则要注意避免间隔时间太长。复本法的检验结果比再测法的准确度高,也得到广泛应用,但它本身也有一定的局限:它只能减少而不能完全排除练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对于许多测量来说,建立复本有一定难度。

(3)分半法

分半法是按正常的程度实施测量,然后将全部项目分成相等的两半,分别统计。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测量分成两半。一个测量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分半,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分为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是不可取的。通常采用奇偶分半法,即按奇偶数将项目一分为二,分别计算。但遇到有关联的项目或解决同一问题的项目时,应将其归在同一半,否则会高估信度的值。另外要注意当量表中存在任选题时,不宜采用分半法。

检验效度的方法有:

(1)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也称表面效度或逻辑效度,是指测量目标与测量内容之间的适合性与相符性。一个测量要具备较好的内容效度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确定好内容范围,并使测量的全部项目均在此范围内。二是测量项目应是已界定的内容范围的代表性样本。换句话说,就是选出的项目能包含所测的内容范围的主要方面,并且使各部分项目所占比例适当。

(2)效标效度

效标效度又称准则效度、实证效度、统计效度、预测效度或标准关联效度,是指用不同的几种测量方式或不同的指标对同一变量进行测量,并将其中的一种方式作为准则(效标),用其他的方式或指标与这个准则作比较,如果其他方式或指标也有效,那么这个测量即具备效标效度。

(3)构想效度

构想效度也称结构效度、建构效度或理论效度,是指测量工具反映概念和命题的内部结构的程度。它一般是通过测量结果与理论假设相比较来检验的。如果用某一测量工具对某一命题(概念)测量的结果与该命题变量之间在理论上的关系相一致,那么这一测量就具有构想效度。确定构想效度的基本步骤是,首先从某一理论出发,提出关于特质的假设,然后设计和编制测量并进行施测,最后对测量的结果采用相关分析或因素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验证与理论假设的相符程度。

23.怎样对社会上常见的某一抽象概念进行简单的操作化?

提示:可参考教材中的示例进行框图式的操作。对所操作化的概念的范围可以无限制。

24.什么是抽样?抽样的基本术语及其含义是什么?

答:前一问见名词简释。抽样的常用基本术语有:

1.总体。它是构成事物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最基本单位的集合。

2.样本。它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一个样本是总体的一个子集,一个总体中可以抽取出若干个不同的样本。

3.抽样元素。它指的是构成总体的每一个最基本单位,也称 “抽样分子”或“个体”。社会调查研究中最常用的抽样元素是单个的人,但也可以是家庭、学校、企业、商店等。4.抽样单位。它是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抽样单位与抽样元素有时是同一的,有时又是不同的。5.抽样框。它又称作抽样范围,指的是一次直接抽样时总体中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6.参数值。它也称为总体值,是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总体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在统计中最常见的参数值是某一变量的平均值。7.统计值。它也称为样本值,是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样本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样本值是从样本的所有元素中计算出来的,它是相应的总体值的估计量。8.抽样误差。它是用样本统计值去估计总体参数值时所出现的误差。这种误差是因为抽样本身的特点而引起的。由于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抽样方式,所抽取的样本有多大,都无法涵盖总体,所以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抽样误差的大小是可以在样本设计中事先进行控制的。

25.在社会调查中,如何确定样本规模?

答:具体每一个社会调查研究究竟应当选择多大规模的样本,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

(1)总体规模:根据抽样原理,样本规模与总体规模越接近,样本值与总体值就越一致,抽样误差就越小,样本的代表性也越强。但是当总体规模大到一定程度以后,样本规模的加大就不是那么必要了。因此,对于10 000个单位以下的总体来说,样本规模应尽可能大;而对于那些超大型的总体,则可以按照一两万个单位的总体规模来确定样本规模,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2)抽样的精确性:从理论上说,样本的精确度越高越好,但相应的样本规模也要越来越大,这就意味着调查者的时间和人财物力的消耗也要增加好几倍。而对于大多数社会调查研究来说,实际上并不要求太高的精确度。因此,调查者应当根据必要性和可能性,适当地确定样本精确度,决不能因一味追求精确度的提高而拼命扩大样本规模,否则将导致巨大的浪费。

(3)总体的异质性程度:要达到同样的精确度,在同质性较高的总体中抽样时,样本规模可以小一些;在异质性较高的总体中,样本规模则应该大一些。为了提高了样本反映总体的精确度,人们通常用分类抽样的方法将总体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或层次,让这些不同类别或层次在样本中都有代表,并使得抽样误差中基本不存在类与类之间的误差成分,而只存在类内各单位之间的误差成分,其效果相当于缩小了总体的异质性程度和单位分布的不均匀状态。

(4)调查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尽管从样本的代表性、抽样的精确性考虑,样本规模应尽可能大,但一般调查的经费、人力、物力和时间总是有限的。样本规模的大小必须与之相匹配,否则或抽样无力完成,或根据抽样结果所做的调查研究无力进行。

26.如何理解抽样的作用?

答:抽样调查是人们“由部分认识整体”的重要途径,而抽样作为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基本作用在于向人们提供一种实现“由部分认识总体”这一目标的手段。

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抽样主要解决的是调查对象的选取问题,即如何从总体中选出一部分对象作为总体的代表的问题。一项社会调查研究若能采用普查的方式,对总体的全部元素都进行了解,那当然最好,但实际上绝大多数调查研究常常会因为条件限制,而不得不在庞大的总体与有限的时间、人力、经费这二者之间寻求平衡。以现代统计学和概率论为基础的现代抽样理论,以及不断发展、不断

完善的各种抽样方法,正好适应了社会调查研究的发展和应用的需要,成为架在研究者十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时间与庞杂广阔、纷繁多变的社会之间的一座桥梁。有了它的帮助,研究者可以方便地通过较小的部分认识很大的整体。正是因为如此,抽样才与问卷方法、计算机技术、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形成了社会调查研究的抽样调查类型,在现代社会中大放异彩。

关于抽样的作用,有两个相关的问题需要特别明确:

第一,抽样和抽样调查不能混为一谈。抽样只是抽样调查的前提和一部分,只解决抽样调查过程中的选取调查对象这一个问题,抽样调查的其它所有问题都是靠另外的方法来解决的。

第二,抽样只是抽取样本的方法,而不是调查方法或者说资料收集方法。再进一步确切地说,即使是抽样调查,也不能定义为一种调查方法和资料收集方法。抽样调查和普查、个案调查一样,只能说是调查的类型或者方式,它们所使用的具体调查方法或者说资料收集方法就是各种类型的调查研究所通用的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等。

27.抽样应当怎样进行?

提示:任选一种社会实际,从教材所述的概率抽样各种类型中,根据某种社会实际选择适宜的抽样类型对其加以说明,按照抽样的步骤加以叙述。

28.概率抽样有哪些?其特点和应用情况如何?

答:概率抽样依照具体抽样方法的不同,分为以下类型:

(1)简单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是指在特定总体的所有单位中直接抽取n个组成样本。它最直观地体现了抽样的基本原理,是最基本的概率抽样,其它概率抽样都以它为基础,可以说是由它派生而来的。

简单随机抽样对总体中所有个体完全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即抽样时是不对所有个体进行任何分组排列的,抽取样本的数量是事先设定的,是从总体中逐个进行抽取的,从而使总体中任何个体都同样有被抽取的平等机会。简单随机抽样分为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两类。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直接抽样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简单随机抽样没有人为因素的干扰,简单易行,是概率抽样的理想类型。这种抽样方法,在总体同质性较高时,用来比较准确有效,但在总体异质性较高时,则不一定效果好。当总体所含个体数目太多时,采用这种抽样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费钱,而且很难操作。

(2)系统抽样;系统抽样也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是按一定的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方法。其做

法是先编制抽样框,将总体的所有单位都按一定标志排列编号;再用总体的单位数除以样本的单位数,求得抽样间距;然后,在第一个抽样间距内随机抽出第一个样本单位,作为抽样的起点;接着,按照抽样间距依次抽取样本单位,直到抽足样本的单位数为止。同简单随机抽样相比,系统抽样有明显的优点:易于实施,工作量较少;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更均匀,精确度更高,代表性更强。其局限性与简单随机抽样一样,也是仅适用于同质性较高的总体。当总体内不同类别个体的数量相差过于悬殊时,采用此法所抽出的样本代表性可能较差。

(3)分类抽样;分类抽样也叫类型抽样或分层抽样,就是先将总体的所有单位依照一种或几种特征分为

若干个子总体,每一个子总体即为一类,然后从每一类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称为分类样本,它们的集合即为总体样本。分类抽样建立在两个假定之上:(1)只要类型划分较细,那么同一个类型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同质的,所以样本可以准确地反映总体的质。(2)只要类型划分合理,且分配给各类的名额符合总体中各类人员的分布,那么,样本就可以准确地反映总体的量。分类抽样分为比例分类抽样和非比例分类抽样两种。分类抽样有着突出的优点:能够克服简单随机抽样的缺点,适用于总体内个体数目较多,结构较复杂,内部差异较大的情况;精确度较高;便于对不同层面的问题进行探索;便于分工。分类抽样的缺点是,如何分类通常由人们主观判定,因此要求调查者具备较高的素质与能力,并且必须事先对总体各单位的情况有较多的了解,而它们在实际工作中有时难以完全实现,这就会影响分层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4)整群抽样

整群抽样又称聚类抽样或集体抽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划分为一些群体,每一个群体为一个抽样单位,再用随机的方法从这些群体中抽取若干群体,并将所抽出群体中的所有个体集合为总体的样本。整群抽样分为等规模整群抽样和不等规模整群抽样。人们往往采用概率与元素的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抽样方法,规模大则抽取样本比例相对小,规模小则抽取样本比例相对大,从而保证每个群体中的最终抽样单位都具有被抽中的同等机会。整群抽样对于个体单位之间界限不清的总体,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却并不适用于总体单位界限分明的情况。另外,整群抽样对于所含子群总数较少的总体也不大适用。整群抽样的优点在于:它可以通过转化抽样单位扩大抽样的应用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整群抽样的最大缺点是样本分布不均匀,样本的代表性较差,因此与其它抽样方法相比,在样本数相同时,其抽样误差较大。另外,对整群样本的资料

分析,如统计推断、假设检验等,也比前面几种抽样方法复杂。

(5)多阶段抽样

多阶段抽样又称多级抽样或分段抽样,就是把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过程分成两个或多个阶段进行的抽样方法。它是在总体内个体单位数量较大,而彼此间的差异不太大时,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志分成若干群体,作为抽样的第1阶段单位,并依照随机原则,从中抽出若干群体作为第1阶段样本;然后将第1阶段样本又分成若干小群体,作为抽样的第2阶段单位,从中抽出若干群体作为第2阶段样本,依此类推,直到满足需要为止。最末阶段抽出的样本单位的集合,就是最终形成的总体样本。一般在抽取前阶段样本时采用分类抽样或等距抽样,抽取后阶段样本时用整群抽样或简单随机抽样。多阶段抽样的意义在于缩小总体范围,提高抽样效率,降低抽样成本。其最大优点就是可以达到以最小的人财物消耗和最短的时间获得最佳调查效果的目的,特别适用于调查范围大、单位多、情况复杂的调查对象。此外,多阶段抽样由于在各阶段抽样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不同的抽样方法,所以能够综合各种抽样方法的优点,有利于提高样本质量。多阶段抽样的不足之处是抽样误差较大。由于每次抽样都必然产生误差,所以抽样阶段越多抽样误差就越大。

4.2.非概率抽样有哪些?其特点和应用情况如何?

答: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偶遇抽样:又叫自然抽样、方便抽样或便利抽样,是调查者将在一定时间、一定环境里所能遇见到或接触到的人作为样本的方法。具体说就是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方便,任意抽取偶然遇到的人或者选择那些离自己最近的、最容易找到的人作为样本。偶遇抽样的优点是方便省力,缺点是没有保证使总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同等的被抽中的机会,那些最先被碰到的、最容易见到的、最方便找的对象具有比其他对象大得多的被抽中概率,所以样本有很大的偶然性,代表性差,一般不能依赖偶遇抽样得到的样本来推论总体。偶遇抽样常用于探索性研究中的试调查。

主观抽样又叫目标抽样、判断抽样或立意抽样,是调查者根据研究的目标和自己主观的分析,来选择和确定样本的方法。它又可分为印象判断抽样和经验判断抽样两种。印象判断抽样,就是纯粹凭调查者的主观印象抽取样本;经验判断抽样,就是根据调查者以往的经验和对调查对象的了解来选择样本。主观抽样省略了编制抽样框等前期程序,直接抽取样本,可以节约人、财、物力,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能否采用主观抽样,主要取决于调查者的主观条件和调查的总体规模。在总体规模较小、调

查所涉及的范围较窄的情况下,如果调查者对总体的情况比较熟悉,分析判断能力较强,调查研究方法与技术十分熟练,经验比较丰富,主观抽样就能够达到既节约又效果好的目的。但如果主客观条件不具备,主观抽样所抽出的样本就会产生极大的误差,没有代表性。所以,在调查的总体规模较大或调查者的主观条件不够时,一般不会采用主观抽样。有时即使调查的总体规模较大,却因调查者的时间和设备有限而无法进行概率抽样时,也用这种方法,但无法保证质量,根据其样本所调查的结果只能说明某些具体问题,却不能用来推论总体。

定额抽样:又叫配额抽样,是先根据总体各个组成部分所包含的抽样单位的比例分配样本数额,然后由调查者在各个组成部分内根据配额的多少采用主观的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定额抽样注重的是样本与总体在结构比例上的表面一致性,目的在于抽出一个总体的“形似物”,各类间的异质性与同类中的同质性不一定高。定额抽样方法的缺点很明显。由于它注重的是样本与总体在结构比例上的表面一致性,而且是从方便出发进行主观的抽样,所以往往照顾不到总体单位之间的差异性。对于那些单位众多、错综复杂、情况不断更新的调查总体而言,定额抽样的样本很可能出现较大的误差,因此,根据定额抽样样本调查的结果是不能推论较大总体的,即使在较小的调查研究中,要用定额抽样调查的结果推论总体,也应谨慎从事。

滚雪球抽样:它是指先找少量的、甚至个别的调查对象进行访问,然后通过他们再去寻找新的调查对象,依次类推,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直至达到调查目的为止。滚雪球抽样适用于总体的个体信息不充分或难以获得,不能使用其它抽样方法抽取样本的调查研究。对于诸如球迷、歌迷、戏迷、收藏家、同性恋者、乞丐、吸毒者等特殊群体的调查尤为适用。滚雪球抽样用于某一特殊群体的调查往往可以收到奇效。但是,当总体规模较大时,有许多个体就无法找到;有时调查对象会出于某种考虑故意漏掉一些重要个体,这都可能导致抽样样本产生误差,无法正确反映总体状况。

30.如何设想若干种不同的调查总体状况,分别选用相应的抽样方法,并说明理由? 提示:不同的抽样类型适用于不同的调查对象。多假设一些不同的调查总体(社会现实),分别寻找与之适应的抽样类型即可。

31.什么是文献?当今社会的文献有哪些特点?

答:前一问见名词简释。当今社会的文献的特点:

第一,数量急剧增加。

第二,类型日益丰富。

第三,速度快,失效快,寿命短。

第四,内容重复交叉

第五,质量良莠不齐。

此外,人类全球化的趋势使文献的语种增多;文献的多样化和急剧增加使其分布异常分散;文献大量涌现但发表的渠道不足使文献的公开化严重滞后等等,也是当代文献的一些重要发展趋势。32.什么是文献法?为什么说它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特殊的地位?

答:前一问见名词简释。之所以说它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特殊的地位,是因为:首先,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搜集资料的方法。任何社会调查研究前期的课题的选

择、确定和探索性研究以及方案设计,都必须先从文献调查入手,以使调查目的更为明确和有意义,使调查内容更为系统、全面和新颖。即使进入了具体调查阶段,也往往仍然需要进行文献调查。利用它可以收集到其他方法难以收集到或者没必要用其他方法收集的资料。

其次,文献法并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它还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这是它与其他调查方法之间最显著的区别。诸如问卷法、测量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等,主要功能就是搜集资料,对它们搜集到的资料的整理、分析和研究则是用一些通用的专门方法来完成的。文献法却不然,它可以独立完成某些课题从搜集资料到分析研究的全过程。那些旨在再现或分析历史现象的课题,以及时间跨度大的纵贯性课题,就是也只能是主要依靠文献法来完成的。

33.文献信息的摘录工作应当如何进行?

答:摘取信息一般有以下步骤:

浏览:就是文献搜集告一段落后,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全部阅读一遍(包括对音像文献的视听),以对它们有个初步认识,即大致了解文献的内容,初步判明文献的价值。

筛选:就是在浏览的基础上,根据调查课题的需要,从所搜集的文献中选出可用部分。

精读:就是对于筛选出的可用文献要认真、仔细地阅读,同时着重在理解、联想、评价等方面下功夫。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明确对于调查研究课题有价值的信息。

记录:就是把在精读中确认的有价值信息记录下来,供进一步分析研究之用。

34.文献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关系如何?

答:文献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当前非常时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献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但文献的定性分析也不可能被取代。许多文献本身就适用于定性分析,如果把这类文献硬性做定量分析,就必然引出纰漏。而且人们在进行文献调查时,也经常是两种分析方法兼而用之,也就是说,同一课题既包含有定量的文献分析,也包含有定性的文献分析,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相互补充,这才是文献分析的正确途径和发展方向。

35.应该怎样搜集文献?

答:在搜集文献的实际过程中,首先应当知道在哪里才能找到所需的文献,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掌握检索文献的方法。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将文献分为未公开发表和公开发表两大类进行检索。未公开发表的文献主要有个人写的日记、信件、自传、回忆录等文献,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内部文件、规章制度、统计报表、总结报告,宗族的族规、家谱,宗教组织的教义、教规等。这部分文献相对数量较少,查找的办法也比较单一,我们只能根据已知的线索或主观判断按图索骥,向个人咨询或到有关单位查找。公开发表的文献包括所有的各种类型的正式出版物和仅在互联网上发表的文献,是文献的主体,数量十分巨大,我们就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图书情报资料和网络资源,到专门的图书情报机构(图书馆、情报所等)或互联网去查找,其检索方法也相对复杂,往往需要借助一些专门的文献检索工具。

迄今为止,人工文献检索仍然是查找公开发表的文献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借助两类工具,即有关机构编制出版的文献检索工具和图书馆编制的目录。有关机构编制出版的文献检索工具。按其著录形式可分为目录、索引、文摘和全文等几种形式。图书情报机构(主要是图书馆)编制的目录。它们是更为常用的检索工具,不仅可以提供文献的线索,更可以成为获取文献具体内容的直接通道。

目前,计算机检索也很流行。我国多数图书情报机构建立了可在计算机上阅读的机读检索工具(磁带式目录)。更重要的就是利用互联网的文献检索。在互联网上查找文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登录专门网站检索。二是利用大型门户网站的搜索引擎查找。

还有一种简便的参考文献查找法,也称追溯查找法,即根据作者在文章、专著中所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或在文章、专著中所引用的文献名目,追踪查找有关文献资料的方法。

当我们能够灵活、熟练地使用上述文献检索方法发现所需文献的存身之处时,其后的搜集文献就变成一件顺其自然、非常简单的事情了。目前,搜集文献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机构和互联网三种。一般说来,对于未公开发表的文献,若属于个人收藏品,可以根据线索,主动联系,在征得文献主人同意的前提下,采取租、借、复印等办法搜集;若是机构收藏品,或者官方不宜公开的内部资料,则可按照一定程序和规定,采取向有关单位直接索取、文献交换、复印复制、租、借等方法搜集,某些特别的历史档案则可到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去采取借

阅、复印等方式搜集。此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可通过上级主管部门下达指令采用征集、调拨等方式搜集。对于公开发表的文献,若是正式出版发行的各种书籍、刊物、磁带、光盘等文献资料,可到图书情报机构和可能收藏这类文献的单位、读者那里去借阅,或者从互联网上的有关数据库中下载,当然也可以直接购买。另外,对那些虽未正式出版发行,但已在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献,例如个人撰写的各种文章,大众传媒机构因版面不够或其他原因未刊印的稿件,政府部门的官方网站、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网站中发布的各种信息、文章、统计资料等,可以通过网上下载或复制的方式来搜集。

36.什么是文献定性分析?怎样进行文献定性分析?

答:前一问见名词简释。文献定性分析的步骤是:

第一步,整理资料。主要就是将所摘录的文献资料按问题的不同分别归类,排出大致的顺序,并加以编号。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继续鉴别文献资料的真伪,进一步保证其可靠性。

第二步,分析和确定文献资料与调查研究主题的关系。对于初步整理好的文献资料,先要仔细地、反复地推敲,理清文献资料内在的逻辑关系,从中归纳出一个个精准的概念,并进一步由概念演绎成推理,即形成基本观点。然后,要认真思考这些基本观点及其所反映的内容与调查研究主题的关系,明确其说明主题的要义所在及其逻辑层次和逻辑顺序,形成课题的理论架构。

第三步,初步确定调查研究课题的基本框架。在这一步骤中,要根据课题的理论架构,对原定文献资料做进一步的筛选,通过反复比较,判断其应用价值的大小,最终确定其中必用的成分,舍弃无用部分,形成课题的内容框架,然后结合理论架构,形成课题的基本框架。

37.什么是文献定量分析?结合一个实例说明应怎样进行文献定量分析?

答:什么是文献定量分析见名词解释。定量分析从样本抽样开始。抽样的对象不仅仅是文献摘录,而是把所有可搜集到的有关文献作为总体。抽样可采用各种方法,较常用的是简单随机抽样和分类(分层)抽样和分阶段抽样方法。一般首先是名称抽样,其次是单位抽样,最后是内容抽样,另外,各种形式的文献也都可以在时间、地点、规模、颜色、频率等其他概念层次上进行抽样。

接着要确定记录单位。文献的主题、项目、人物、词组、概念、句子、段落等都可以作为记录单位。确定记录单位的过程实际上就等于归类的过程。要通过对文献的认真、反复的斟酌,根据发掘出的文献具体内容的各个共同因素而确定。

其后是进行编录,就是为所确定的各个记录单位制定或赋予数字符号(数值),并将这些数值按一定顺序排列,制成编录单,以便于量化分析和统计。

在记录单位确定和编码完成后,就可以进入分析环节了。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四种:

(1)计词法。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主要用于以单词、主题、类型为记录单位的情况。具体作法是统计这些单词或代表主题、类型的关键词在各个样本中出现的频数和比例,然后进行比较。

(2)概念组分析法。它是将与分析内容有关的关键词分成小组,每组代表一个概念,同时也是理论假设中的一个变量。这种方法的记录单位仍是单词,并依此计算频数和百分比,但分析时的变量都是概念组。

(3)空间分析法。常用于对大众传播媒介类文献的分析,是通过计量某一内容在多篇文献构成的样本总体中所占的篇幅、位置等,分析它在文献中所处的地位,其结果就可以说明该内容重要与否。

(4)语义强度分析法。它首先是根据词汇的语义分出词汇的“强度”层级,再分别给以加权数。根据其统计结果,可以说明文献及其所代表的人们对某一问题的看法。

(举例略)

38.什么是问卷法?在什么情况下适宜采用问卷法?

答:前一问见名词简释。问卷法在社会调查中应用广泛,它适用于:

第一,大规模的抽样调查和定量分析。在社会调查研究中,问卷法通常与大规模的抽样调查以及资料的定量分析相联系。许多社会调查都是抽样——问卷——定量分析三者的结合体,这也是现代社会调查研究中最为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方式。

第二,成分单一的被调查总体。问卷法的适用性通常会受到调查对象总体构成情况的影响。在单一成分的总体中,由于人们的社会背景相同或相似的因素较多,问卷设计相对容易。比较而言,成分较为复杂的总体中,人们社会背景中各种因素差异较大,要设计一份适合每一类人的问卷就非常困难。因此问卷法在成分单一的总体中更为适用。

39.问卷法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答:一份调查问卷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封面信:实际上是写给被调查者的一封短信。其作用就在于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目的等内容。篇幅不宜过长,以两三百字为好。

指导语:指导语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如何填答问卷的各种解释和说明,分为卷头指导语和卷中指导语。卷头指导语一般以“填表说明”的形式出现在封面信之后,卷中指导语则是针对某些特殊问题所作出的特定指示。

问题及答案:问卷的主体部分,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问答、封闭型问答和混合型问答。

编码:就是对每一份问卷和问卷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答案编定一个惟一的代码,并以此为依据对问卷进行数据处理。

除了上述内容外,问卷还包括一些有关资料,如问卷的名称、审核员编号、调查日期、被调查者住地、被调查者合作情况等。

40.怎样进行问卷调查?

答:问卷调查的实施步骤包括设计问卷、选择调查对象、分发问卷、回收问卷等过程。

设计问卷是在先期完成的选择调查课题、初步探索、提出研究假设等几项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进入设计阶段之后,需要根据前期工作的结果,按照一定的原则,认真设计问卷的问题与答案。这项工作的传统作法是卡片法和框图法。

调查者要根据调查目的、问卷内容和难易程度,针对调查总体的不同情况,对调查对象加以认定,努力选择最适合的、较单一的社会群体。至于调查对象的数量,如果总体规模不大,则可把它的全部成员都作为调查对象。如果总体规模较大,则可用抽样方法选择调查对象。

分发问卷有多种方式。采取何种方式对问卷的回复率有重大影响。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取电话问卷、直接送发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回收问卷首先必须作到前面提到的选择具有吸引力的调查课题、挑选恰当的调查对象、提高问卷的设计质量、采取回复率较高的问卷调查方式等工作。此外,还应注意:争取知名度高、权威性大的机构支持;尽可能通过宣传,增加调查的吸引力;对问卷的回收进行主动的追踪;认真研究无回答和无效回答现象,采取必要的后续措施。还必须认真审查每一份问卷的质量。

40.问卷法有哪些优缺点?

答:问卷法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省时省力省钱。

第二,有利于调查对象的支持和配合。

第三,便于调查结果的深入分析。

第四,避免偏见、减少误差。

问卷法的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调查对象的范围有一定限制。

第二,有时回收率难以保证。

第三,调查结果有时并不可靠。

41.问题设计有哪些原则?

答:设计问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客观性原则。这主要是指作为主体的调查者在问卷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人为主观成分和影响。

第二,目的性原则。这是指设计的问题必须紧紧围绕调查研究的目的来进行,不能枝蔓横生。

第三,必需性原则。这是指设计的问题应该是必需的,并以够用为度。

第四,对象性原则。这是指设计问题时要充分注意被调查者的特点。

第五,自愿性原则。这是指设计问题必须考虑被调查者是否自愿真实回答。

第六,具体性原则。这是指问题的内容要具体,不要提抽象、笼统的问题。

第七,单一性原则。这是指问题的内容要单一,在一个问题中,不能同时询问两件事情,或者说不能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合在一起提。

42.答案设计有哪些原则?

答:在答案的设计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简捷性原则。答案必须简捷明晰,避免使用冗长和夹缠不清的语句。

第二,相关性原则。设计的答案必须与问题具有相关关系,不能所答非所问。

第三,同层性原则。设计的答案必须属于相同层次(类别)。

第四,穷举性原则。设计的答案必须穷尽所有的可能。

第五,互斥性原则。设计的答案必须是互相排斥的。

第六,可行性原则。设计的答案必须是被调查者能够回答、也愿意回答的。

43.问卷法的问答有哪些类型?适用性如何?

答:问题和答案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问答、封闭型问答和混合型问答。

开放型问答是只提出问题,不提供任何具体答案,而由被调查者自己填答。它允许回答者充分自由地按自己的方式发表意见,所以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被调查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回答往往是自然流露,内容丰富生动,因此用于了解人们对社会问题的看法颇为适宜。

封闭型问答是指将问题的几种主要答案、甚至一切可能的答案全部列出,然后由被调查者从中选取一种或几种答案作为自己的回答,而不能作这些答案之外的回答。

封闭型问答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填空式,即在问题后面的横线上或括号内填写答案的形式。这种问答方式,适用于各种答案比较简单的问题。

第二种,两项式,即只有两种答案可供选择的形式。这种问答方式,适用于互相排斥的二选一式的定类问题。

第五种,顺序式,即列出若干种答案,由被调查者给各种答案排列先后顺序的回答方式。这种问答方式,适用于同类的几个问题和答案的定序问题。

第六种,等级式,即列出不同等级的答案,由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意见或感受选择答案的问答方式。这种问答方式,适用于要表示意见、态度、感情的等级或强烈程度的定序问题。

第七种,矩阵式,即将问题和答案排列成一个矩阵,由被调查者对比着进行回答的方式。这种问答方式,适用于同类问题、同类回答方式的一组定序问题。

第八种,表格式,即将同类的几个问题和答案列成一个表格,由被调查者回答的方式。这种问答方式也适用于同类问题、同类回答方式的一组定序问题。

混合型问答是指封闭型问答与开放型问答的结合,它实质上是半封闭、半开放的问答类型。这种问答方式,综合了开放型问答和封闭型问答的优点,同时避免了两者的缺点,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

44.怎样设计一个小型问卷?

提示:要求用混合型问答形式;起码有十个问题。内容自定。

45.什么是“头脑风暴法”和“反向头脑风暴法”?

答:按照被访者发表意见的形式不同,集体访谈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各抒己见式的访谈,即与会者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但不允许对别人的意见品头论足。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预测性调查中被广泛应用的“头脑风暴法”,就是这种访谈类型的代表。其主要做法是:第一,主持人简要说明会议主题,提出讨论的具体要求,并严格规定讨论问题的范围。第二,要求与会者自由发表意见,但不得附和或反驳别人的意见,以激发与会者进行创造性思维。第三,鼓励与会者汲取别人的观点,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自己的意见,提出新观点。要求修改或补充自己观点者可优先发言。第四,主持人不发表意见和表明倾向,以免妨碍会议的自由气氛。这类集体访谈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产生,而不在于寻求统一的结论。它特别适用于寻求新观点、新途径、新方法的调查研究。

一类是讨论式的访谈,其代表是“反向头脑风暴法”(亦称质疑头脑风暴法)。它是常用于对初步形成的设想、意见、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的一种会议形式。其主要程序和做法与头脑风暴法有许多一致之处,但核心规则却截然相反:禁止会议的参加者对已提出的设想、意见、方案进行确认论证,而只允许提出各种质疑或批评意见。质疑和批评的内容主要是提出原设想、意见、方案不能成立或无法实现的理由,或者是说明要实现原设想、意见、方案可能存在的种种制约因素以及排除这些制约因素的方法和必要条件等。与会者既可互相研讨,互相补充,又可互相诘难,互相争论,一直到没有可质疑或批评的问题为止。最后,要归纳各种质疑和批评意见,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和评估,形成一个具有可行性的统一结论。47.选择访谈者的具体标准是什么?

答:具体地讲,对访谈者的选择有一般条件和一些特殊条件。

一般条件指所有访谈者都应具备的共同要求,主要是:

第一,要有诚实的品质。这是访谈者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第二,要有综合的能力,主要是观察能力、辨别能力、表达能力、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及协调能力等。

第三,要有活跃开朗和谦逊的形象气质。

第四,要有勤奋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第五,要有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第六,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浓厚的兴趣。

第七,要有较高的学历背景。而且需要调查研究的问题越复杂,学历要求就应越高。

特殊条件指不同性质、不同内容的访谈对于访谈者的不同要求,主要是性别、年龄、籍贯和知识结构等。

48.非结构式访谈有哪些类型?其特点如何?

答:非结构式访谈因实施方式不同,通常有以下几类。

(1)重点访谈

重点访谈又称为集中访谈,是集中于某一特定问题的访谈。所谓重点不是指对访谈对象的重点挑选,而是指访谈所侧重的内容。它通常针对的是访谈对象在一定情境中因为受到某种刺激而产生的特殊反应,调查研究者从这些反应中获取信息,再进行分析、解释。调查研究者需事先对情境本身有所研究,即通过深入分析这一情境的主要因素、模式及条件等,得出有关的若干假设,并根据这些假设提出若干侧重点,然后根据这些侧重点进行访谈,搜集有关个人的经历或特殊感受的资料。重点访谈实际上是一种半结构式访谈,并不是完全无结构的,即虽然没有事先确定问卷或访谈提纲,但主题和侧重点是预定的。在实际访谈中,访谈者也往往预设一些问题,既有封闭式的,又有开放式的,由访谈对象根据这些问题自由陈述自己的经验和认识。访谈员可以根据情况随时提出新问题,调整预设问题,以获得事先未曾预料的大量新资料。

重点访谈适于调查人们由于某种特殊经验而引起的态度变化。但是,此方法的使用需要高度技巧和想象力,对访谈者的素质要求很高,而且所收集的资料多是不可比较的,分析解释的难度较大,因此不适用于定量分析。

(2)深度访谈

深度访谈又称为临床式访谈,它是为搜集个人特定经验的过程、动机及其情感资料所做的访谈。目前广泛用于对普通个人的生活史及有关个人行为、动机、态度等的深入调查。

深度访谈与重点访谈相似,都是一种半结构式访谈。访谈是灵活机动的、无一定之规的,但事先也选取了问题的某些方面作为访谈重点。在深度访谈中,也经常会出现意外的信息。访谈员可以像重点访谈那样,就这些意外的信息进行充分交流和探讨,使调查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

(3)客观陈述式访谈

客观陈述式访谈又称非引导式访谈,是让访谈对象客观地陈述对自己和周围社会的认识,即访谈者鼓励访谈对象把自己的信仰、价值观、行为以及生活环境客观地加以描述。这一类型常用于了解有关个人、组织、群体的客观事实及访谈对象的主观态度。

在这一类型访谈中,访谈者基本上只是一个听众。访谈一般从中性的简单提问开始,在访谈过程中,访谈者的所有提问几乎完全依赖于尽可能中立的简单插问,以避免访谈员的主观因素对访谈对象的影响,使回答者能自由地谈出其最深层的主观思想,自然流露出甚至连访谈对象自己都不意识或不愿承认的感情。访谈员从访谈对象那里获得客观资料后,再进行加工,形成对这些资料的某种解释。

49.个别访谈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什么?如何做到它?

答:访谈的过程就是访谈者提问与被访者回答的过程。对这个过程能否做到有效控制是访谈成功与否的关键,而一定的提问方法与一定的行为方式是控制访谈的两个重要因素。

(1)提问方法

在提问时,主要应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从简单问题入手。

第二,提问有序。如果是结构式访谈,就应该严格按照访谈之前拟订的提问提纲,由简至繁地按顺序进行访谈。对于非结构式访谈,要注意根据所谈问题的内在逻辑结构提问。

第三,适时追问。

第四,题目转换自然。

第五,注意引导。引导性提问切忌使用生硬的、刺激性的语言。还可以采用动作方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话题。或者用复述的方法进行引导。

第六,保持客观中立。提问不能带有明显的倾向性,不能对被访者的答案进行诱导。

第七,特殊问题特殊处理。

第八,语言表达方式要恰当。

(2)行为方式

在访谈中,访谈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一定行为影响被访者,从而实现对访谈过程的控制。

礼貌、谦虚、诚恳、耐心是访谈者自始至终都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表现。还要善于运用表情和动作控制访谈进程。访谈者的表情一定要生动,能够根据被访者所谈情境而变化。要注意一些动作细节对被访者的影响。

3.设想一个个别访谈案例,就访谈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

提示:教材中已说明个别访谈中应注意的问题。可归纳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办法在教材中也已说明。

四、简答题

1.什么是观察法?它有哪些特点?

答:前一问见名词简释。

观察法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它以人的感觉器官为主要调查工具。

第二,它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

第三,它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观察。

第四,它观察的是保持自然状态的客观事物。

2.怎样进入实地观察现场?

答:在进入观察现场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方式。进入观察现场的方式有隐蔽和公开两大类,两者的区别在于观察者是否让观察对象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能够自然地、直接地、公开地进入现场当然十分理想,但往往比较困难。因此,观察者有时需要采取逐步进入和隐蔽进入的方式。逐步进入是在刚开始时,并不向有关人士介绍观察的全部内容或者观察的最终目的,以免对方因困惑不解或配合难度过大而拒绝观察者进入。在以后观察有了一定进展、对方习以为常时,再提出扩大观察范围或延长时间等要求。有时,观察者也可在观察的开始阶段先采取局外观察的方式进行观察,再自然而然地逐步建立与观察对象的关系,由浅入深地参与他们的一些活动,以后随着观察对象与观察者关系的加深,再逐步暴露自己的身份。

隐蔽进入的方式就是观察者始终不暴露自己的身份,而是将自己装扮成普通游客或当地居民进入观察现场。对于大多数非参与式观察和一些特殊的参与式观察,这种方式较为适用。

3.观察误差是怎样产生的?如何看待观察误差?

答: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讲,任何观察都会有一定的误差,而观察误差的大小会对调查结果产生很大影响。

观察误差来自观察主体和观察客体两个方面。

在观察者方面,产生观察误差的因素主要有:

第一,观察者的社会价值取向。

第二,观察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

第三,观察者的能力、知识与经验。

第四,观察者的心理素质。

第五,观察手段。

在观察对象方面,产生观察误差的因素主要有:

第一,被观察者的反应。

第二,人为的假象。

第三,事物本质的显现程度。

针对造成观察误差的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首先要选择合格的观察者,然后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训,使他们统一思想,掌握有关知识,提高观察能力。在实施观察的过程中,要按照观察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行事。通过这种努力,尽管仍然不可能完全消除观察误差,但是却可以将其减少到最低程度,观察结果也可以做到基本准确。1.什么是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举例说明。

答: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完全深入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群体之中,作为其中一个成员参与这个群体的正常活动进行观察,在整个观察的过程中,被观察群体的成员都相信他是这个群体中的一个普通成员,并不知道他是一个观察者。完全参与观察可以获得许多深入的、真实的资料,但是总让人感到有“欺骗他人”之嫌,所以有人批评它违背社会伦理道德。

不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是以公开的身份参与到被观察者群体之中,即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个观察者,而且他有时和被观察者共同活动并进行观察,有时又作为旁观者进行观察。不完全参与观察的优点是观察者不仅能够通过与被观察者共同活动得到大量生动具体的感性资料,而且能够公开地同被观察者深入探讨问题,收集到许多完全参与观察难以得到的理性资料。但这种方法会使被观察者时时感到他们正在被观察,从而有可能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影响观察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且观察结论易带主观感情成份。

(举例略)

50.如何举例说明某些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哪些适用于参与观察,哪些适用于非参与观察?

提示:找出几种不同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联系这两种观察的特点和优缺点说明归类理由。

51。实验法有哪些基本要素?

答:实验法有四个基本要素:一是实验主体,即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实验调查的实验

者。二是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即实验调查所要认识的客体及其所处的各种社会条件。三是实验活动,即改变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实践活动,它们有一个专门称谓是“实验激发”。四是实验检测,即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所作的检查和测定。

52。实验法是怎样组成的?

答:一般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一是自变量与因变量。自变量是实验中的激发因素,是引起实验对象变化的原因。因变量是激发因素的受体,是要被解释的现象和变化的结果,在实验中处于关键地位。自变量与因变量在不同的实验中,可以互相转化。

二是实验组与对照组(也叫控制组)。实验组是接受自变量激发的一组对象,对照组则

是不接受自变量激发的一组或几组对象。它们在实验之前各方面条件和状态都基本一致。之所以做这种区分,是为了更清楚地看出实验激发对实验对象的影响。

三是前测与后测。前测是进行实验激发之前对实验对象(包括实验组与控制组)所做的测量,后测则是实施实验激发之后对实验对象所做的测量。从两次测量结果的比较中,就能看出实验对象的因变量是否发生了、怎样发生了变化以及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正是实验法关注的焦点。举例说明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实验者假定某些自变量会导致某些因变量的变化,并以验证这种因果关系假设作为实验的主要目标。在实验开始时,先对因变量进行测量(前测),再引入自变量实施激发,然后选择其后的某一个时点对因变量进行再测(后测),比较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就可以对原理论假设完全证实或部分证实或证伪。(举例)

54.在实验中,为何要设置对照组?是否必须有对照组?为什么?

答:对照组虽然不接受自变量激发,但受其他外部因素影响,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也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某些变化,这些变化都与实验者的因果关系假设毫不相干,因此只有从测量结果中排除这些成分,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论,设置对照组的意义就在于此。但是,并不是凡实验必有对照组,因为在单一组实验中,就不设对照组。

55.实验法的基本程序及其工作内容如何?

答:实验法的实施程序与其他方法大致相同,分为准备工作、具体实施和资料处理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确定实验课题及实验目的;提出理论假设;选取实验对象;选择实验方式和方法;制定实验方案。

实施阶段的工作主要有:前测;引入或改变自变量,对实验组进行实验激发;后测。

资料处理阶段的工作主要有:整理分析资料;撰写实验报告。

56.如何选择选择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

答: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按照随机原则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这种方法适用于调查对象总体中个体单位较多、个体之间同质性较强、实验者对调查对象总体情况了解较少的情况。第二种,主观挑选,即由实验者根据实验调查的目的、要求

和对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了解,有意识地挑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实验。这种方法适用于调查对象总体中个体单位较少、个体之间异质性较强、实验者对调查对象总体情况了解较多的情况。多数实验调查采用前一种方法,以使各实验组成员的构成及其状况尽可能均等。

57.实验法有哪些基本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答:实验法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作多种不同的分类。

按照实验的组织方式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对照组实验和单一组实验。

(对照组实验见以上名词解释)

单一组实验也叫连续实验,是对单一实验对象在不同的时间里进行前测与后测,比较其结果以检验假设的一种实验方法。在这种实验中,不存在与实验组平行的对照组(控制组)。同一组在引入自变量之前相当于实验中的对照组,在引入自变量之后则是实验中的实验组。检验假设所依据的不是平行的控制组与实验组的两种测量结果,而是同一个实验对象在自变量作用前和作用后的两种测量结果。

按照实验的环境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在人工特别设置的环境下进行的实验调查。这种实验的环境是所谓“纯化了”的和封闭的,实验者对实验环境可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实验对象除了接受引入的自变量实验激发外,不会受到任何其他外来因素的影响。

现场实验是在自然的、现实的环境下进行的实验调查。实验者只能部分地控制实验环境的变化,实验对象除了受到引入自变量的实验激发外,还会受到其他外来因素的影响。

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相比,前者实验结果的准确率要远远高于后者。但是社会领域的实验调查,仍然大多采取现场实验的方法,这是因为实验室实验的成本高,操作复杂,而且样本规模十分有限,所以难以广泛应用。而现场实验所处的环境都是自然的现实的环境,随时随地可以进行,成本相对较低,操作也简单得多,样本规模可以很大,并且只要对非实验激发因素有较充分的认识和一定控制,也能保证实验结果有较高的准确率,因此应用非常广泛。

按照实验的目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研究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

研究性实验是以揭示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目的的实验方法,主要用于对某一领域理论的检验与探讨。

应用性实验则是以解决实际工作当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为主要目的的实验方法。

研究性实验调查和应用性实验调查的区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它们只是就实验调查的主要目的而言的。事实上,许多研究性实验调查的结论,往往对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许多应用性实验调查的结论,也可以作为重要的理论概括。因此,它们中间并不存在着截然分明的界限。

按照实验者和实验对象对于实验激发是否知情,实验法可分为单盲实验和双盲实验。

单盲实验是不让实验对象知道自己正在接受实验,由实验者实施实验激发和实验检测。目前多数实验都是这类实验。

双盲实验是不让实验对象和实验者双方知道正在进行实验,而由第三者实施实验激发和实验检测。

之所以有单盲实验和双盲实验,是为了避免两种情况:一是实验对象出于对实验激发的欢迎或反感而有意迎合或故意不配合实验者;二是实验者和实验对象出于对实验结果的某种心理预期而影响实验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此外,按照调查的内容不同,实验法还可分为心理实验调查、教育实验调查、经济实验调查、法律实验调查、军事实验调查等等。

58.实验法实施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主要有二:

(1)实验者、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选择

实验者除了应具备各类调查研究所共同要求的基本素质外,还应具备一个特殊条件,即要有一定的权威色彩。

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要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对象,对于复杂的事物来说,还应该具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代表性。

在多数实验设计中,要特别注意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匹配问题,所有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各方面状况应尽可能相同或相似。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和量化分析,才能保证实验结论的客观、准确。

(2)实验过程的控制

实验过程的控制主要就是对各类变量的控制。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引入自变量的控制,二是对无关变量的控制。

对引入自变量的控制主要是在实验激发的过程中,严格执行设计方案,有计划地、系统地安排实验激发的环境和程度,使它们有序地作用于因变量。

无关变量也就是非实验因素,主要来自实验者、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三个方面。对无关变量的控制,就是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努力排除或减少非实验因素对实验过程的干扰。

在实验者方面,首先是不能把无关变量引入到实验激发中来。其次是必须公平地对待实验对象,保持实验方法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对不同的实验对象,实验激发的方式、强度、范围等要一致;检测的方法、工具、标准等要一致;统计分析的方法、依据、标准要一致。

在实验对象方面,主要是解决前测干扰影响和故意不配合的问题。除了要加强与实验对象的沟通,努力使他们做到对实验活动理解、支持和实事求是以外,还应尽量使他们在测量时觉察不到实验的真实意图。为此,可以在一些自然环境中采用一些不太敏感的方式进行测试。

与实验无关的社会环境因素对实验过程的干扰最多也最复杂,对它们的控制难度较大,通常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方法,主要有排除法、纳入法、平衡法和统计分析法等。排除法就是将一切可以排除的非实验因素彻底排除在实验过程之外。纳入法就是把无法排除的某些非实验因素,尽可能纳入实验过程,作为实验激发的一个变量。平衡法就是将无法排除的某些非实验因素,在每一个实验对象中都控制在一致的、平均的水平上。统计分析法就是对实验过程中无法排除的非实验因素,尽可能定量化,在实验结果中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计算出它们影响实验的具体程度。

总之,通过以上控制手段,虽然不能说可以彻底排除所有非实验因素对实验过程的干扰,但实验结论的客观性、准确性能够大大提高,则是可以肯定的。

3.联系某一社会实际,任选一种实验设计,写出具体实施步骤及其结果。

提示:首先,必须掌握各种实验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具体操作模式。其次,结合某一社会实际写出具体实施步骤及其结果。

例如选择单一实验组设计,首先应明确:它也叫单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就是只选择一批实验对象作为实验组,而不设对照组,通过实验活动前后实验对象的变化来得出实验结论。它的操作模式是:一是选择实验对象组成实验组;二是对实验对象进行前测;三是引入自变量进行改变实验对象因变量的实验激发;四是实验后对实验对象进行后测;五是得出实验结论,其公式为:实验效应=后测-前测。

其次结合某一社会实际写出具体实施步骤及其结果。以实验税制改革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为例,并以利润率作为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

第一步,选择实验对象,假定选择甲、乙、丙三个条件基本相同的企业组成实验组。

第二步,前测,即测算实行新税制前一年的利润率,假定是2003年,3个企业平均为8%。

第三步,实验激发,即从2003年底或2004年初起实行新税制。

第四步,后测,即测算实行新税制后一年的利润率,假定是2004年,3个企业平均为12%。

第五步,得出实验结果为:后检测12%-前检测8%=4%。

59.资料整理的原则是什么?

答:第一,真实性原则。第二,合格性原则。第三,准确性原则。第四,完整性原则。第五,系统性原则,是指整理后的资料应尽可能条理化,系统化。第六,统一性原则。第七,简明性原则。第八,新颖性原则。

60.对文字资料分类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一般来说,在对资料进行分类的时候,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按照调查要求分类。对于同样的资料,根据不同的标准会有差异很大的多种分类。具体在研究中采用哪一种的分类方式,完全取决于调查者的需要。

第二,不重不漏,即每两个分类之间必须是穷尽且相互排斥的。所有分类既需要穷尽所有的可能,又不能使任何两个分类之间存在交叉。

第三,必须对变量进行完整的定义,语言必须准确。对于所使用的语言,应尽量规范化,符合一般人的理解,不应当出现歧义。

第四,对分类划分的详细程度要把握得当,就是在分类的粗细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61.怎样进行数字资料的分组?

答:对数字资料进行分组一般有如下三个步骤:

(1)选择分组标志

分组标志就是分组的标准或者依据,一般作法是按照质量、数量、空间、时间这四个指标进行分组。在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中,我们还可以用以上四种基本标志组合出其它多种复合标志。

(2)确定分组界限

分组界限是指划分组与组之间的边际。分组界限包括组数、组距、组限、组中值等内容。在很多情况下,组中值可以作为该组的代表值。

(3)编制变量数列

变量即各个标志的具体数值。编制变量数列实际上就是把各数值归入适当的组内。分组完成后,就可以按照按照质量、数量、空间、时间这四个指标编制变量数列。

61.怎样制作一个数字资料统计表?

提示:统计表的要素必须完整。横标目和纵标目不得少于5项。内容自定。

62.怎样进行资料定性分析?

答:资料定性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识别属性、要素分析和归类。在社会调查研究前期准备阶段和资料整理阶段,已进行了大量这方面的工作。资料分析阶段的定性分析可以说是对此前定性分析结果的进一步确认、更新和补充。其主要任务是:

第一,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设计调查方案时,我们已经规范了所用的概念

和变量。但在调查过程中,特别是问卷调查中,会发现对个别概念的不同理解,对这些概念,需要结合调查资料,再做斟酌或修订。

第二,对原来调查资料的分类以及所使用的概念、变量间关系做进一步的分析、确认,以便求得更准确的定性分析。

第三,根据整理后的调查资料,从定性角度对原定的研究假设和理论建构证实或证伪,或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63.资料定量分析主要有哪些类型?其中哪些属于单变量分析,哪些属于双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

答:资料定量分析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初步整理后的数据进行数学分析,并用统计量对这些资料进行描述,人们称其为描述性分析;另一类是在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样本及相关资料,对总体进行推断,人们称其为推论性分析。统计分析按照涉及变量的多少,又可以分为单变量分析、双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三类。资料分析中常见的相对指标分析、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因素分析、动态分析等都属于描述性分析,其中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以及动态分析主要是单变量分析,相对指标分析和因素分析主要是双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抽样推断分析、预测分析、综合评价分析等都属于推论性分析,它们一般是双变量分析或多变量分析。

64.最常用的电脑统计软件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

答:目前最流行的专业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软件和SAS软件。另外应用比较普

遍的还有Office 中的Excel。

SPSS是集统计分析、决策支持、管理咨询等功能于一身的巨型服务系统,其统计功能非常强大,操作界面漂亮柔和,表格和图形的制作方便美观,特别是操作简便,利于初学者使用,因而倍受人们青睐,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名气最大、流行最广的统计分析系统。它在我国的影响尤为巨大。

SAS是一种非常流行的与SPSS功能类似的专业统计分析软件。

Excel是微软公司推出的办公软件Office系统中用于统计的一种软件。其统计功能虽然比不上SPSS、SAS等专业统计软件,但也足以满足大多数用户统计分析的需要。与专业统计软件相比,Excel的最大优势在于:本身价格不高,非常普及,因此便于一般用户使用;便于与Office的其他软件配合使用。正由于这些优点,Excel在我国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65.资料分析分为几大类?各有何特点?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资料分析有三大类,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各自特点见以上名词解释。

三者关系:

传统的资料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直至今天,这两种分析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是定量分析。但就社会调查研究本身而言,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定性分析的识别属性、要素分析和归类等工作为定量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定量分析对调查对象精确的测量、描述和推断使调查对象的定性更加科学;理论分析则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为必要前提,定性分析区别事物、分析划类和定量分析准确地说明事物变化的程度和趋势,为理论分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理论分析承担着透过调查感性材料,揭示事物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证实或者证伪理论假设的任务,对于应用性调查课题,还承担着在理论说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实际工作提出对策建议的任务。

66.如何运用Excel编制统计表并做一般数据分析?

提示:按照0ffsice提示,掌握操作方法。

67.调查报告有哪些特点?

答:第一,真实性。调查报告必须真实、客观地反映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结果。

第二,针对性。必须是针对某一事物、某一事件、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所作的有实际意义的描述、分析和建议;必须针对具体的调查报告的阅读对象。

第三,典型性。无论是观点还是事实,都应当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第四,指导性。调查报告应为人们提供决策依据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理论研究的参考,即使是描述式调查报告,也要做到给人以启示。

第五,时效性。调查报告必须及时地服务于当前的社会需要。

68.调查报告是怎样构成的?

答:调查报告并无固定的结构方面的要求,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往往是根据其主题,选

用恰当的格式。目前最常见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包括标题、署名、前言、主体和结尾几个部分。

标题是调查报告的名称,用以直接体现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一般分为单行标题和双行标题两种。

在标题之下要署明调查研究参加者和撰写调查报告撰写者的名称(或个人或集体),以明确调查报告的责任者和知识产权的归属。

导语也称前言、导言,位于调查报告正文的开头部分,是用一段简明扼要的文字,概括调查研究的起因、目的、意义;调查对象、范围、主要调查方式、手段和经过;调查报告的基本观点,等等。其作用在于使读者对全文先形成一个总体印象,能够迅速、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

主体是调查报告的核心和主干部分。陈述情况、列举调查材料和分析论证主要在这部分完成。其内容包括提出问题,引出观点,阐明全部有关论据,说明与之相联系的各种分析研究的方法等。

结尾也叫结语,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它没有固定的格式。从内容上看,大致有总结性结尾、建议性结尾、预测性结尾、号召性结尾和补充性结尾等。结尾并非必有,而是根据需要而定。

69.调查报告的主体结构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是怎样的?

答: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的结构方式由于调研主旨不同而不相一致,但基本结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横式结构、纵式结构和交叉结构。

按照事物各组成部分或事物的不同性质、特点分类来安排结构的方式为横式结构。其特点是把报告主体横向展开成并列的若干部分,以更好地反映事物自身的多种性质和特点,以及由此及彼的横向联系,从中体现调查报告的基本观点。

按照事物的发展阶段和逻辑次序来安排主体结构的方式属于纵式结构。其特点是把报告主体纵向展开为几部分,各部分之间按照顺序自然衔接。它或者以调查过程为序,或者以时间为序,或者以事物发生、发展的经过为序。这种结构多见于内容较为单一的调查报告,有利于使读者了解调查对象的来龙去脉,从而清楚地把握其内容。

交叉(混合)结构是前两种方式的结合,往往是一种为主,兼用另一种,即总体为一种,局部为另一种。这种方式容量大,更利于深入问题和形成全面的结论,写法方便、灵活,因此运用比较广泛,尤其是比较复杂或重要的调查报告,大多采用这种方式。

70.调查报告主题与调查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从理论上说,调查报告是调查研究的总结,因此,调查研究的主题也就是调查报告的主题。但是实际上却并不一定如此。调查研究的主题是在调查之前根据对被调查者的了解拟定的,而调查报告的主题是完成全部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综合之后才最终确定的。二者也许一致,但也往往不一致。这主要是因为:

第一,调查资料显示原来的调查主题不能成立,或者得不到足够的材料支持,就要重新确定主题。

第二,调查主题比较单一,但调查资料内涵非常丰富,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重要意义,就有必要放大调查报告的主题。

第三,调查主题涉及面广,调查得来的材料或问题太多,不适于或难以用一篇报告表达,就需要分写几篇报告,并重新确立每一篇报告的主题。这些主题即对调查主题的分解。

第四,在调查主题涉及的所有内容中,有些表现突出,价值较大;而有些则非常一般,价值很小;还有些材料不充分,无法形成观点。这就需要对调查报告的主题作“避轻就重”的调整。

71.形成调查报告的观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观点的形成应当符合如下要求:

第一,准确。观点必须由客观实际调查材料提炼而成,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

第二,鲜明。观点必须直接、明确,不能似是而非,概念含混。

第三,新颖。观点要反映新事物、新事件、新问题、新视角、新主张,有突出的社会意义,不能是老生常谈,或无病呻吟。

第四,深刻。观点是反复认识客观实际的产物,必须透过现象指出本质,一针见血,不能就事论事,隔靴搔痒。

72.应当如何精选调查报告的素材?

答:在筛选调查资料时应把握以下原则:

第一,选取可靠资料。所谓可靠资料,一是指资料的来源可靠。二是指资料的内容可靠。

第二,选取充分、完整而又适量的资料。这是从量的角度对调查资料进行选取,要以必须、够用为度。

第三,选取有力的资料。这是指从质的角度,根据主题的需要,通过全面分析和反复比较,选取最适合和最典型的资料。

第四,选取新鲜的资料。新鲜的资料首先是指调查中发现的社会新事物、新行为、新思想、新事件和新问题;其次是指早已存在,但未被发现或未引起应有注意的问题;再次是指人们比较熟悉,但从新的角度可以显现新的特点的问题。

第五,选取易于理解的资料。素材一定要具体、详实,而且应与多数人的理解能力相适应。73.如何举例说明普通调查报告的类型?

答:普通调查报告也叫社会调查报告或事务文书类调查报告,其类型主要有:

(1)按照调查报告的文体特点,大致可以划分为描述式调查报告、论说式调查报告、合一式调查报告等。

描述式调查报告在撰写时偏重于对调查过程和调查得来的情况的客观叙述,较少议论,它注重于使受众对调查对象产生深刻的印象,从中形成鲜明的、正确的看法。(举例)

论说式调查报告在撰写时偏重于对调查得来的材料的分析论证,以及由论证形成的作者的见解,并且以此来引导读者,使读者了解该调查对象的性质及意义。这类调查报告理论色彩较浓。(举例)

合一式调查报告是描述式和论说式两种类型的结合,其特点是既有描述,又有议论,以全面、深入地反映实际情况。在撰写时一般是先摆明情况,然后分析、归纳,得出总结式的结论和提出建议。绝大多数调查报告都属此类。(举例)

(2)按照调查报告的调查范围、调查方式,大致可以划分为全面调查报告、专题调查报告、典型调查报告等。

全面调查报告特指依据普遍调查的结果所写的调查报告。它涉及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所用调查资料广泛,因此结论有普遍性,适用面宽,指导作用相应较大。(举例)

专题调查报告是为了一定的目的,选取特定角度,以某一个或某一组样本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专门调查,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所写的调查报告。它主题鲜明,针对性强,涉及的资料专注于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比较全面、细致、深入,数据比较准确,所以结论较为深刻,说明力强。(举例)

典型调查报告是为了一定的目的,选用一个或数个典型单位或事例为样本作为调查对象,经过调查分析以后所写的调查报告。它是通过个别说明一般;通过特殊,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从而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举例)

(3)按照调查报告的目的、作用、内容,大致分为情况(概况)调查报告、事件调查报告、经验调查报告、问题调查报告、对策(理论)调查报告等。

情况(概况)调查报告也称基础性调查报告,是全面、系统地反映调查对象的基本状况的调查报告。其特点是对调查对象的概况和特征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作比较完整的表述,使人对调查对象有全面的了解,进而理解调查报告的中心思想。这种调查报告在撰写时要以叙述情况,描述事实为主,较少分析、议论,主观色彩、理论色彩都不浓。它的主要功能是给有关部门、有关人员提供客观的、新鲜的资料,作为研究、处理问题,制定政策、法规,决定方针、路线的现实依据。(举例)

事件调查报告是昭示事件的调查报告。它的特点是针对现实生活中能发人深省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突出的社会意义的事件,清晰而完整地陈述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背景材料以及有关情况。行文以叙述为主,较少议论,一般只对主题略加提示,不把话说尽,事件本身所包含的意义留给读者去思索,去追寻。(举例)

经验调查报告是通过对典型事例进行调查分析后写成的调查报告。它的功能在于为贯彻执行某一方针、政策提供成功的典型经验以及具体的做法。其特点是在交代清楚具体事迹及其产生背景的基础上,着重介绍成功经验和具体措施,以期为人们提供一个样板和借鉴,推进“面”上工作的开展。这类调查报告政策性、理论性较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举例)

问题调查报告是揭露问题、剖析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意见的调查报告。其特点是首先说明该问题的危害程度、范围和紧迫性,再进一步探寻它产生的根源,并尽可能提出解决它的办法。(举例)

对策(理论)调查报告是通过对某个地区或某类情况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根据调查取得的资料和数据,就某个理论问题、政策性问题或措施性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主张。其特点是论证较多,具有很强的理论色彩。文章主要是为了充分说明作者的观点和意见,注重的是说服,而不仅仅是对客观事实的表述和客观现象的披露。(举例)

74.撰写调查报告的步骤及其内容?

答:调查报告的撰写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1)确定主题、形成观点。这是调查报告的首要问题。调查报告的主题是完成全部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综合之后才最终确定的。它是对调查主题进一步确认或收缩、放大、分解、修正、提升的过程。调查报告的观点,是调查者对调查对象提出的看法与评价,也是调查报告主题(中心论点)的发散。观点构成调查报告的论点,分为不同的层次:中心论点,即调查报告主题;下有若干说明主题的分论点。分论点之下,还可以视需要,设若干并立的基本论点。这些论点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调查报告的骨架。

(2)精选素材。素材是支撑调查报告主题和观点的基础。调查报告要根据主题和观点的需要,精心筛选素材,作为说明论点的论据。要做到:选取可靠资料;选取充分、完整而又适量的资料;选取有力的资料;选取新鲜的资料;选取易于理解的资料。

(3)拟订提纲。拟订提纲就是要以书面形式对作者的初步构思加以梳理,使之系统化、完善化、定型化。其内容通常包括:(1)标题。(2)观点句,也叫中心论点句或主题句,概括全篇的基本观点的语句,作用是使作者牢记报告的中心之所在。(3)内容纲要,是提纲的主体部分,分条分项反映正文的构成状况。它不是观点和资料的简单罗列,而是精心设计的逻辑框架,使观点和资料在其中能居于最恰当的位置。其详略可自定。

(4)起草报告。在拟定提纲之后,便可以着手起草调查报告。在写作过程中,不但要按照提纲推衍成文,还必须讲求具体的写作方法。后者除了前述格式方面的要求外,主要指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和仔细推敲语言等。从表达方式的形式上看,调查报告除了文字表达以外,要更多地采用非纯文字表达形式,即图表、数字等。从文体性质上看,调查报告是一种记叙性、说明性和议论性相结合的文体。但无论普通调查报告还是学术调查报告,都以记叙和说明为主,只是后者议论的比重更大些。调查报告作为一种应用性文体,在语言表达方面要做到朴实、准确、简明、庄重、修辞。

(5)修改定稿。调查报告的写作和其他文章一样,一般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对初稿仔

细修改。修改报告须经过检查和修改两个阶段。检查的范围是格式、观点、资料、字句。检查的常用方法有三种:诵读法;冷却法;请教法。在反复检查的基础上应集中修改,最后定稿。

75.根据你熟悉的某一社会问题,拟定一个详细的调查提纲?

提示:任选内容,参考教材阐述的有关要求和示例的模式拟定提纲,可详可略。

76.调查报告有哪些特点?

答:第一,真实性。调查报告必须真实、客观地反映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结果。

第二,针对性。必须是针对某一事物、某一事件、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所作的有实际意义的描述、分析和建议;必须针对具体的调查报告的阅读对象。

第三,典型性。无论是观点还是事实,都应当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第四,指导性。调查报告应为人们提供决策依据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理论研究的参考,即使是描述式调查报告,也要做到给人以启示。

第五,时效性。调查报告必须及时地服务于当前的社会需要。

77.调查报告是怎样构成的?

答:调查报告并无固定的结构方面的要求,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往往是根据其主题,选

用恰当的格式。目前最常见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包括标题、署名、前言、主体和结尾几个部分。

标题是调查报告的名称,用以直接体现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一般分为单行标题和双行标题两种。

在标题之下要署明调查研究参加者和撰写调查报告撰写者的名称(或个人或集体),以明确调查报告的责任者和知识产权的归属。

导语也称前言、导言,位于调查报告正文的开头部分,是用一段简明扼要的文字,概括调查研究的起因、目的、意义;调查对象、范围、主要调查方式、手段和经过;调查报告的基本观点,等等。其作用在于使读者对全文先形成一个总体印象,能够迅速、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

主体是调查报告的核心和主干部分。陈述情况、列举调查材料和分析论证主要在这部分完成。其内容包括提出问题,引出观点,阐明全部有关论据,说明与之相联系的各种分析研究的方法等。

结尾也叫结语,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它没有固定的格式。从内容上看,大致有总结性结尾、建议性结尾、预测性结尾、号召性结尾和补充性结尾等。结尾并非必有,而是根据需要而定。

78.调查报告的主体结构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答: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的结构方式由于调研主旨不同而不相一致,但基本结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横式结构、纵式结构和交叉结构。

按照事物各组成部分或事物的不同性质、特点分类来安排结构的方式为横式结构。其特点是把报告主体横向展开成并列的若干部分,以更好地反映事物自身的多种性质和特点,以及由此及彼的横向联系,从中体现调查报告的基本观点。

按照事物的发展阶段和逻辑次序来安排主体结构的方式属于纵式结构。其特点是把报告主体纵向展开为几部分,各部分之间按照顺序自然衔接。它或者以调查过程为序,或者以时间为序,或者以事物发生、发展的经过为序。这种结构多见于内容较为单一的调查报告,有利于使读者了解调查对象的来龙去脉,从而清楚地把握其内容。

交叉(混合)结构是前两种方式的结合,往往是一种为主,兼用另一种,即总体为一种,局部为另一种。这种方式容量大,更利于深入问题和形成全面的结论,写法方便、灵活,因此运用比较广泛,尤其是比较复杂或重要的调查报告,大多采用这种方式。

79.调查报告主题与调查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

答:从理论上说,调查报告是调查研究的总结,因此,调查研究的主题也就是调查报告的主题。但是实际上却并不一定如此。调查研究的主题是在调查之前根据对被调查者的了解拟定的,而调查报告的主题是完成全部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综合之后才最终确定的。二者也许一致,但也往往不一致。这主要是因为:

第一,调查资料显示原来的调查主题不能成立,或者得不到足够的材料支持,就要重新确定主题。

第二,调查主题比较单一,但调查资料内涵非常丰富,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重要意义,就有必要放大调查报告的主题。

第三,调查主题涉及面广,调查得来的材料或问题太多,不适于或难以用一篇报告表达,就需要分写几篇报告,并重新确立每一篇报告的主题。这些主题即对调查主题的分解。

第四,在调查主题涉及的所有内容中,有些表现突出,价值较大;而有些则非常一般,价值很小;还有些材料不充分,无法形成观点。这就需要对调查报告的主题作“避轻就重”的调整。

80.形成调查报告的观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观点的形成应当符合如下要求:

第一,准确。观点必须由客观实际调查材料提炼而成,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

第二,鲜明。观点必须直接、明确,不能似是而非,概念含混。

第三,新颖。观点要反映新事物、新事件、新问题、新视角、新主张,有突出的社会意义,不能是老生常谈,或无病呻吟。

第四,深刻。观点是反复认识客观实际的产物,必须透过现象指出本质,一针见血,不能就事论事,隔靴搔痒。

81.应当如何精选调查报告的素材?

答:在筛选调查资料时应把握以下原则:

第一,选取可靠资料。所谓可靠资料,一是指资料的来源可靠。二是指资料的内容可靠。

第二,选取充分、完整而又适量的资料。这是从量的角度对调查资料进行选取,要以必须、够用为度。

第三,选取有力的资料。这是指从质的角度,根据主题的需要,通过全面分析和反复比较,选取最适合和最典型的资料。

第四,选取新鲜的资料。新鲜的资料首先是指调查中发现的社会新事物、新行为、新思想、新事件和新问题;其次是指早已存在,但未被发现或未引起应有注意的问题;再次是指人们比较熟悉,但从新的角度可以显现新的特点的问题。

第五,选取易于理解的资料。素材一定要具体、详实,而且应与多数人的理解能力相适应。

82.举例说明普通调查报告的类型?

答:普通调查报告也叫社会调查报告或事务文书类调查报告,其类型主要有:

(1)按照调查报告的文体特点,大致可以划分为描述式调查报告、论说式调查报告、合一式调查报告等。

描述式调查报告在撰写时偏重于对调查过程和调查得来的情况的客观叙述,较少议论,它注重于使受众对调查对象产生深刻的印象,从中形成鲜明的、正确的看法。(举例)

论说式调查报告在撰写时偏重于对调查得来的材料的分析论证,以及由论证形成的作者的见解,并且以此来引导读者,使读者了解该调查对象的性质及意义。这类调查报告理论色彩较浓。(举例)

合一式调查报告是描述式和论说式两种类型的结合,其特点是既有描述,又有议论,以全面、深入地反映实际情况。在撰写时一般是先摆明情况,然后分析、归纳,得出总结式的结论和提出建议。绝大多数调查报告都属此类。(举例)

(2)按照调查报告的调查范围、调查方式,大致可以划分为全面调查报告、专题调查报告、典型调查报告等。

全面调查报告特指依据普遍调查的结果所写的调查报告。它涉及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所用调查资料广泛,因此结论有普遍性,适用面宽,指导作用相应较大。(举例)

专题调查报告是为了一定的目的,选取特定角度,以某一个或某一组样本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专门调查,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所写的调查报告。它主题鲜明,针对性强,涉及的资料专注于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比较全面、细致、深入,数据比较准确,所以结论较为深刻,说明力强。(举例)

典型调查报告是为了一定的目的,选用一个或数个典型单位或事例为样本作为调查对象,经过调查分析以后所写的调查报告。它是通过个别说明一般;通过特殊,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从而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举例)

(3)按照调查报告的目的、作用、内容,大致分为情况(概况)调查报告、事件调查报告、经验调查报告、问题调查报告、对策(理论)调查报告等。

情况(概况)调查报告也称基础性调查报告,是全面、系统地反映调查对象的基本状况的调查报告。其特点是对调查对象的概况和特征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作比较完整的表述,使人对调查对象有全面的了解,进而理解调查报告的中心思想。这种调查报告在撰写时要以叙述情况,描述事实为主,较少分析、议论,主观色彩、理论色彩都不浓。它的主要功能是给有关部门、有关人员提供客观的、新鲜的资料,作为研究、处理问题,制定政策、法规,决定方针、路线的现实依据。(举例)

事件调查报告是昭示事件的调查报告。它的特点是针对现实生活中能发人深省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突出的社会意义的事件,清晰而完整地陈述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背景材料以及有关情况。行文以叙述为主,较少议论,一般只对主题略加提示,不把话说尽,事件本身所包含的意义留给读者去思索,去追寻。(举例)

经验调查报告是通过对典型事例进行调查分析后写成的调查报告。它的功能在于为贯彻执行某一方针、政策提供成功的典型经验以及具体的做法。其特点是在交代清楚具体事迹及其产生背景的基础上,着重介绍成功经验和具体措施,以期为人们提供一个样板和借鉴,推进“面”上工作的开展。这类调查报告政策性、理论性较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举例)

问题调查报告是揭露问题、剖析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意见的调查报告。其特点是首先说明该问题的危害程度、范围和紧迫性,再进一步探寻它产生的根源,并尽可能提出解决它的办法。(举例)

对策(理论)调查报告是通过对某个地区或某类情况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根据调查取得的资料和数据,就某个理论问题、政策性问题或措施性

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主张。其特点是论证较多,具有很强的理论色彩。文章主要是为了充分说明作者的观点和意见,注重的是说服,而不仅仅是对客观事实的表述和客观现象的披露。(举例)

83.撰写调查报告的步骤及其内容?

答:调查报告的撰写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1)确定主题、形成观点。这是调查报告的首要问题。调查报告的主题是完成全部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综合之后才最终确定的。它是对调查主题进一步确认或收缩、放大、分解、修正、提升的过程。调查报告的观点,是调查者对调查对象提出的看法与评价,也是调查报告主题(中心论点)的发散。观点构成调查报告的论点,分为不同的层次:中心论点,即调查报告主题;下有若干说明主题的分论点。分论点之下,还可以视需要,设若干并立的基本论点。这些论点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调查报告的骨架。

(2)精选素材。素材是支撑调查报告主题和观点的基础。调查报告要根据主题和观点的需要,精心筛选素材,作为说明论点的论据。要做到:选取可靠资料;选取充分、完整而又适量的资料;选取有力的资料;选取新鲜的资料;选取易于理解的资料。

(3)拟订提纲。拟订提纲就是要以书面形式对作者的初步构思加以梳理,使之系统化、完善化、定型化。其内容通常包括:(1)标题。(2)观点句,也叫中心论点句或主题句,概括全篇的基本观点的语句,作用是使作者牢记报告的中心之所在。(3)内容纲要,是提纲的主体部分,分条分项反映正文的构成状况。它不是观点和资料的简单罗列,而是精心设计的逻辑框架,使观点和资料在其中能居于最恰当的位置。其详略可自定。

(4)起草报告。在拟定提纲之后,便可以着手起草调查报告。在写作过程中,不但要按照提纲推衍成文,还必须讲求具体的写作方法。后者除了前述格式方面的要求外,主要指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和仔细推敲语言等。从表达方式的形式上看,调查报告除了文字表达以外,要更多地采用非纯文字表达形式,即图表、数字等。从文体性质上看,调查报告是一种记叙性、说明性和议论性相结合的文体。但无论普通调查报告还是学术调查报告,都以记叙和说明为主,只是后者议论的比重更大些。调查报告作为一种应用性文体,在语言表达方面要做到朴实、准确、简明、庄重、修辞。

(5)修改定稿。调查报告的写作和其他文章一样,一般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对初稿仔

细修改。修改报告须经过检查和修改两个阶段。检查的范围是格式、观点、资料、字句。检查的常用方法有三种:诵读法;冷却法;请教法。在反复检查的基础上应集中修改,最后定稿。

84.如何根据你熟悉的某一社会问题,拟定一个详细的调查提纲?

提示:任选内容,参考教材阐述的有关要求和示例的模式拟定提纲,可详可略。

第三种,列举式,即在问题后面设计若干条填写答案的横线,由被调查者自己列举答案的问答方式。这种问答方式,适用于有几种互不排斥的答案的定类问题。

第四种,选择式,即列出多种答案,由被调查者自由选择一项或多项的问答方式。这种问答方式,适用于有几种互不排斥的答案的定类问题。

第五篇:社会调查报告期末简答 填空 名词解释

简答题

1实用型文章的基本特征

答:实用型文章在内容和形式方面体现出两大特征:一是从内容方面来看,实用型文章是为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或处理某项具体工作而撰写的应用文,其内容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是现实生活内容的反映;二是从形式方面来看,实用型文章大都有着固定的体式,带有一定的程式化特点.2公文的主要特点

答:具有以下特点:⑴法定性(公文是由法定机关或组织制发的,代表着法定机关或组织的意图,在法定机关或组织的权限范围内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约束力)⑵政策性(公文是处理公务问题的工具,其内容必须完全符合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⑶实用性(公文是为完成某项工作,或者针对公务活动中的某个问题而制发的,制发公文的目的就是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⑷时效性(时效性是与实用性联系在一起的.制发公文是为了处理公务活动中的实际问题,而公务问题的处理必须迅速、及时,所以,对公文的制发和实施通常有着严格的时间要求,公文的效用也常常是有时间限制的)⑸规范性(公文不是可以任意撰写的文种.为维护公文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从文种名称到行文关系,从制发程序到构成体式,国家有关部门都作过严格规定)总之,法定性、政策性、实用性、时效性及规范性是公文的几个主要的特点,也是一份合格的公文所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 ⒊公告的主要用途

答:公告通常在以国家的名义,向国内外宣布重大事件、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时使用.某些部门经授权,也可以代表国家对内或对外发布公告.一些地方的权力机构公布非常重要的事项或法定事项,如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布选举结果,也往往使用公告.⒋通告的一般写法

答:通告的标题有多种写法.第一种是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几个要素俱全的标题;第二种是由发文机关和文种名称两个要素构成的标题;第三种是省略发文机关,由事由和文种两个要素构成的标题;第四种是只写公文名称,也就是只有“通告”二字的标题.通告的正文一般包括发布通告的目的或根据、通告事项及结语三个方面的内容.⒌写作公告、通告的注意事项

答:通告及公告都属于公开发布的告知性文书.撰写公告和通告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⑴要写得通俗.由于公告、通告的读者范围十分宽泛,读者对象常常是广大群众,因此在起草这类文件时,要特别讲究语言的简明和平易,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事项交代清楚.⑵要写得具体.公告、通告事项的说明,不能笼统,而要具体,要使人们易于了解行文意图,以此突出公告、通告的实用性.⑶要写得清楚.公告、通告往往彩分条列项的形式将事项写明,条分缕析,层次分明.⒍通知的主要用途

答:《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⒎各类通报的一般写法

答:⑴表彰性通报的标题是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几个要素构成的.正文包括介绍先进事迹、宣布表彰决定和发出学习号召等几项内容;⑵批评性通报的正文,一般包括叙述事实,指明危害,分析错误性质,申明通报决定,提出引以为戒的要求和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等几项内容;⑶情况通报正文的写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先写发布通报的缘由,然后写明事项,最后提出要求和希望.事项较为单一的通报多彩这种写法;另一种是将内容按问题进行划分,分成若干个部分来写,事项较多、内容较复杂的通报可用这种写法.⒏通报的主要特点

答:⑴严肃性(情况准确和结论谨严,应是通报的严肃性最为突出的两点表现)⑵教育性(使人们受到激励,得到启发,或使人们有所借鉴或警戒,以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改进工作,是通报的重要作用)⑶典型性(通报的撰写通常同事例的选择有关,写通报要善于选择典型事例,以使通报内容具有广泛的指导性和普遍的适用性)⑷时间性(制发通报是为了有利于当前工作的进行,因此无论是先进典型,还是错误事实,或是重要情况,一旦出现就要及时反映,免得时过境迁,使得通报失去应有的作用)⒐报告的主要用途

答: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的询问.⒑报告与请求的主要区别

答:报告与请求虽然都是上行文,但二者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主要体现为:⑴具体功用不同:报告是呈阅性公文,主要用途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陈述的特点突出;而请求则为呈批性公文,主要作用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⑵内容含量不同:综合性报告大都涉及多个事项,即使是专题性报告,也往往要涉及一个事项的几个方面,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的报告比较多见;而请示的撰写则强调一事一文,内容单

一、篇幅较短的请示比较多见.⑶行文时机不同:报告可以在工作进行之前行文,也可以在工作进行当中行文,而更多的是在工作完成之后行文;而请示则必须事前行文,不能“边干边请示”,更不能“先斩后奏”.⒒批复同复函的区别

答:复函即答复性函,是专为答复问题而制发的函.批复同复函虽然都属于回复性公文,但毕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文种.二者的区别休现在许多方面,以下两点是较为突出的区别:⑴行文方向有所不同.批复的行文方式单一,均为上级机关发给下级机关的下行文;而复函的行文方向灵活,它通常是同级机关或不相隶机关之间使用的平行文,有的则是下级机关发给上级机关的上行文或上级机关发给下级机关的下行文⑵重要程度有所不同.批复往往用于答复比较重要的事项,而复函则可以用于答复一般性问题.12.写作批复的注意事项

答:批复是答复下级机关来文并要求下级机关遵照办理的指示性文件,往往政策性较强,因此,写作批复,应当做到以下几点:⑴要态度鲜明;⑵要全面周详;⑶要迅速及时 13.函的主要用途

答:《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示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14.写作会议纪要的注意事项

答:会议纪要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纪实性,二是提要性.为使这两大特点得到充分体现,撰写会议纪要,必须依循以下要求:⑴要作好会议记录⑵要突出会议要点⑶要善于整理会议意见.15.事务文书的特点

答:事务文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对象比较具体⑵格式比较固定⑶写法比较实际⑷时限比较紧迫 16.简报的作用

答:简报的作用就在于沟通情况,交流信息.说得具体一些,编发简报,能够迅速、准确地向上级机关反映情况,以便上级机关及时了解下情,作出正确的工作决策;在平级机关之间,简报可以起到加强联系、利于合作的作用;对于下级机关来说,简报则能及时反映上级机关的工作动态,使人们对上级机关的工作意图有所了解.17.调查报告的特点 调查报告的特点主要体现为:⑴真实性(调查报告所反映的内容必须是调查研究的结果,是经过调查所亲自了解到的情况,而不能是道听途说,东拼西凑的东西)⑵针对性(进行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要有很强的针对性)⑶典型性(调查报告所反映的内容,无论是经验,还是问题,都应具有典型性,要能起到以局部反映全局或以“点”带“面的作用.)

18.计划的作用

答:计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是具有预见性.在制定计划时,要对今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和判断,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⑵是具有指导性.一份好的计划,应当是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上级的指示精神,并结合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其指导作用是很明显的⑶是具有约束性.计划一经制订,就要认真贯彻执行.即使是个人学习、工作计划,也应具有自我约束力.对照计划,可对工作进行有效的督促和检查.另外,制订计划,提出明确的工作目标,还有利于调动广大群众的工作积极性 19.制订计划的要求

答:在计划的制订中,主要应当依循以下要求: ⑴要符合政策⑵要从实际出发⑶要具体明确⑷要留有余地 20.撰写总结的要求

答:撰写总结,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⑴要充分占有资料,并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⑵要善于分析材料,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⑶要合理地取舍内容,以突出重点⑷要深入研究问题,以写出特色.另外,在结构的安排和语言的运用上,总结也有自己的的一些特点.21.撰写讲话稿的要求

答:撰写讲话稿,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⑴针对性要强⑵主题要集中鲜明⑶内容要吸引人⑷语言要通俗生动,要有气势和文采.22.章程的一般写法

答:章程一般包括标题、签署、正文等几个部分

⑴章程的标题通常是由组织或机构名称加文种名称两个要素构成的⑵签署又称题注.章程通常要由会议通过才能生效,通过章程的会议名称和日期要加括号置于标题下方⑶章程的正文一般彩条款形式,而且是“章断条连式”,即分章分条,各章条数前后相连、统一排列,条下还可可分款,但各款不连,独立编号.23.述职报告的作用

答:述职报告是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而产生的一种新兴文体,述职报告的撰写和提出,已成为管理和考核干部的重要方式.对于领导干部个人来说,撰写述职报告,可对自己的任职情况加以回顾和反思,有利于自我提高,也有利于改进工作;对于一个单位或部门来说,要求领导干部提出述职报告,便于考核干部也便说群众民主监督.24.经济消息的主要特点

答:经济消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真、新、短、快、活几个方面⑴真:“真”是消息的生命⑵新:“新”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时间上的“新”.即所报道的事情应是新近发生的.二是指内容的“新”.消息在注重时效性的同时,还应注重内容的新鲜感⑶短:消息的篇幅大多简短,行文简洁、精练,这样可以使传播更加迅捷⑷快:这是消息的主要特点,也是区分消息与其他文体的显著标志⑸活:消息的写作手法是灵活多样的,短小、精悍是形式特征的一个方面,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则是更为关键的特征.25.经济消息的写作要求

答:⑴事实要准确⑵报道要及时⑶表述要通俗、简练 26.产品说明书和广告的区别 答:产品说明书和广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⑴目的不同:说明书的主要目的是介绍商品知识,广告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商品销售、推广经营理念⑵内容有别:说明书的内容一般比较全面具体,深入细致,广告的内容一般简明扼要、不拘一格;说明书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广告突出艺术性、感染力⑶形式各异:说明书属于说明文体,叙述客观、冷静,不事夸张、渲染,广告是一种宣传形式,表现手法丰富多彩,讲究创意求新,经常显示出一定的主观色彩⑷操作殊途:广告一般需付费并通过一定媒介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介绍、推销商品或服务;还须有广告经营者等.而说明书的发送相对自由灵活,一般由企业独立撰写印刷,随商品赠送,往往是商品或服务项目不可缺少的附件之一.27.广告的作用

答:商业广告是商品经济的产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地说,广告的作用主要体现为:⑴传递信息:商业广告是经济信息的载体,是传递经济信息的手段.可以说,宣传商品,传递信息,是商业广告的基本功用⑵传播知识:新产品的问世、商品的更新换代,随之而来的是新知识、新概念、新技术的出现,商业广告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在传播商品知识⑶开拓市场:广告可以通过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扩大商品的流通范围和领域,促进销售、开拓市场,增强企业的竞争力⑷指导消费:消费者对于商品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广告为渠道的.由于广告的受众面远远大于实际消费群体,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广告不仅可以具体指导消费,同时还能够唤起消费者潜在的需求 28.广告的写作要求

答:⑴内容合法,情况准确⑵主题鲜明,定位合理⑶创意独特,形式新颖⑷情趣高雅,意境优美⑸结构简洁,语言精妙

29.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作用

答: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对做好经济工作的作用主要体现为:⑴总结经验,提高管理水平⑵了解情况,加强法制,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⑶掌握规律,预测未来,有助于正确决策.总之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有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它是经济工作者特别是计划、统计、会计人员当好参谋的重要工具,也是从事现代经济管理的领导者按照经济规律办事,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有效的凭借

30.经济运动分析报告的写作要求

答:撰写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主要应当依循以下要求:⑴要充分占有“活”的材料⑵分析要有全局观念⑶提出的建议和改进措施要具体可行⑷要及时完成报告 31.市场预测报告与市场调查报告的异同

答:相同点:⑴都要以事实为基础⑵都要科学的分析为手段⑶都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为目的.不同点:⑴目的不同⑵要求不同.3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作用

答:⑴为领导者提供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⑵为保证资金来源提供条件 33.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写作要求

答:⑴要实事求是,做好调查研究⑵要虚心学习,掌握有关专业知识⑶要认真研究,进行科学的分析

34.招标、投标文书的特点 答:竞争性、公开性、简明性 35.招标书的写作要求 答:招标书一般是由标题、正文、落款三个部分组成的⑴招标书的标题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由招标单位、标的名称、事由、文种构成;二是只写招标单位和文种;三是只写事由和文种;四是只写文种⑵正文通常包括导语、主体和结尾.导语,应写明招标单位的基本情况;主体是写入招标书的核心内容的部分.结尾,应写明招标者的联系地址、电话、邮编、电传、电挂和联系人等⑶落款写明招标单位的名称(全称)、法人代表和签署日期.这些内容如在封面或正文部分已写明,落款可以从略.36.合同的特点

答:合同应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⑴合法性(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应是当事人受到法律保护和监督的合法行为,合法性是有效合同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⑵合意性(合同在内容上不仅要反映当事人各方的利益,也要反映当事人各方的责任和义务)⑶平等性(合同的平等性,首先表现在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当事人应为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而没有上下从属之分)⑷诚信性(所谓“诚信”,是指在签订合同时,当事人均应做到真诚坦白、实事求是;在履行合同时,均应做到讲求信誉、恪守信用.任何隐瞒真相或背离约定的作法,都是违背合同的诚信原则的)⑸规范性(合同的规范性主要表现在形式的规范和语言的规范两个方面)37.合同的写作要求

答:⑴内容要合法⑵格式要规范⑶条款要完备、具体⑷表述要准确、简明⑸字迹要清楚,文面要整洁

38.民事法律事务文书的用途

答:民事法律文书既是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适用民事法律、法规,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解决民事案件的工具,也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书面材料.39.民事起诉状的写作注意事项

答:⑴要注意律师不宜代写民事起诉关的几种情况⑵要注意诉讼时效问题⑶要注意文书副本问题

40.刑事自诉状的功能

答:刑事自诉状是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工具,也是人民法院受更案件、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主要依据.41.行政起诉状的功能

答:行政起诉状是原告指挥被告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非法的一种法律文书,是维护原告合法权益的工具,也是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依据.42.行政起诉状的写作注意事项

答:⑴要正确确定行政起诉状的被告⑵要明确行政起诉状的适用范围⑶要清楚行政起诉状递交的时间期限

43.学术论文的性质和功能

答:学术论文的性质和功用主要体现为:首先,学术论文是用来探讨学术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凭借.其次,学术论文是描述科学研究成果,传播学术信息的主要工具.44.学术论文的基本特征 答:独创性、科学性、理论性 45.选择科学研究课题的原则

答:㈠要选择客观上有意义的课题⑴要选择具有社会意义的课题⑵要选择具有学术意义的课题

㈡要选择主观上有见解的课题⑴要选择有能力完成的课题⑵要选择有兴趣完成的课题⑶要选择有条件完成的课题.总之,选择客观有意义的课题去研究的选题原则,决定了完成论文的客观必要性,选择主观上有见解的课题去研究的选题原则,决定了完成论文的现实可能性.只有同时符合这两条原则的课题,才是可选的课题.46.选取论文写作材料的原则和标准

答:选取材料的标准主要有四条:⑴要选取确实的材料⑵要选取有力的材料⑶要选取富有新意的材料⑷要选取易于理解的材料 47.学术论文的结构程序

答:所谓的结构程序,是指构造文章的步骤,或者说是指文章本身的基本构成模式.48.毕业论文的选题注意事项

答:⑴选题应以专业课的内容为主⑵选题要充分考虑主客观条件 49.提要的写作要点

答:提要的写作要点有两个:一是简介,即简明扼要地介绍文献的内容要点;二是评论,即对原文献提出评论性意见,指明其学术价值或得失.这两项内容在一份提要中可以只写一个,也可以结合起来写.50.综述的主要特点

答:综述最为突出的特点有两个:一是综合性.综述要在归纳与整理的基础上,对描述对象的全貌作出全面、系统的反映;二是描述性.综述应是对某项研究情况的客观反映,作者不能加以评论或提出建议.填空题

1(主旨)(材料)(结构)和(语言)是一切文章的构成要素

2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列出的十三类公文为:⑴(命令)⑵(决定)⑶(公告)⑷(通告)⑸(通知)⑹(通报)⑺(议案)⑻(报告)⑼(请示)⑽(批复)⑾(意见)⑿(函)⒀(会议纪要)3公文主要具有以下特点:⑴(法定)⑵(政策)⑶(实用)⑷(时效)⑸(规范)4公文的具体功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颁布法规,传达指示)⑵(反映情况,请示工作)⑶(联系工作,商洽公务)⑷(宣传教育)⑸(依据凭证)5从不同的角度,依照不同的标准,可对公文进行不同的分类,比如,按照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的不同,可将公文分为(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三种;按照紧急程度的不同,可将公文分为紧急公文和普通公文两类,紧急公文还分(特急)和(急件)两类;按照有无保密要求的不同,可将公文分为无保密要求的普通公文和有保密要求的文件两类,按照机密等级的不同,还可以将保密要求的文件分为(绝密)文件(机密)文件(秘密)文件;按其具体职能的不同,可将公文分为(法规)性公文(指挥)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联系)行公文(实录)性公文

6人们一般习惯于把一份公文划分为三大块,即(眉首)部分,(主体)部分和(版记)部分眉首部分又称文头部分,通常是由(公文分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诸要素构成的;主体部分又称为行文部分,通常是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公文生效标识,标注)等项目构成的;版记部分又称为文尾部分,通常是由(主题词,抄送机关名称,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反线)诸要素构成的 7(发文机关名称,发文事由和公文种类)是构成公文标题的三个基本要素 8在一份比较复杂的公文中,正文一般包括(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

9公文正文的开头方式有许多种,常见的有:(1)(目的)式(2)(根据)式(3)(缘由)式 10公文正文结尾的写法多种多样,比较常用的有(归结式,说明式,申明式,祈请,期望)11命令主要包括(发布)令,(行政)令和(嘉奖)令等几种

12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可用(决定)。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要用(意见)。

13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要用(公告)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要用(通告)14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可用(通知)15通报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严肃性,教育性,典型性,时间性)16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可用(报告)17按其内容和功用的不同,可将常见的会议纪要分为三类:(指示性会议纪要,通报性会议纪要,消息性会议纪要)18会议纪要所应具备的两大特点是(纪实性,提要性)19机关编发的简报,大都是由(报头,正文,报尾)三个部分组成的 20调查报告的特点主要体现为(真实性,针对性,典型性)21速职报告通常是由(标题,署名和正文)几个部分构成的 22经济消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真,新,短,快,活)几个方面

23按其内容的不同,可将经济消息分为以下几类(经济动态消息,经济综合消息,经济典型消息,经济述评消息)24经济消息一般是由(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和背景材料)五个部分构成的 25消息的三行标题是由(引题,主标题,副标题)组合而成的标题

26新闻导语的写法由许多种,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叙述式,描写式,设问式,论述式)27产品说明书的特点主要体现为(内容的科学性,表现的通俗,层次的条理性)28广告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传递信息,传播知识,开拓市场,指导消费)29按其内容的不同,可将广告标题分为(直接标题和间接标题)两种

30广告文案正文的表达形式有许多种,比较常见的有(陈述式,描写式,抒情式,论证式,说明式)31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特点主要体现为(科学性,及时性,指导性)32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正文通常包括(基本情况,评估分析,意见或建议)等几个部分的内容 33市场预测报告的特点主要体现为(科学性,综合性,预见性,时效性)34市场预测报告正文的主体部分通常写入以下几项内容(一是情况,二是分析和预测,三是建议)35招标,投标文书的特点主要体现为(竞争性,公开性,简明性)36合同的特点主要体现为(合法性,合意性,平等性,诚信性,规范性)37无论哪一类合同,都应写入以下几项基本条款(标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包装和验收方法,履行的方式,期限和地点,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38民事起诉状通常是由(首部,正文和尾部)组成的

39民事起诉状的首部主要包括(标题)和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两个项目

40民事起诉状的正文主要包括(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证据)三个方面的内容 41从总体来说,(独创性,科学性和理论性),是学术论文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42选择科学研究的课题,主要应当依循两条原则(要选择客观上有意义的课题,要选择主观上有见解的课题)43研究课题的客观意义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意义,二是学术意义)44选择主观上有见解的课题,主要应当考虑(要选择有能力完成的课题,要选择有兴趣完成的课题,要选择有条件完成的课题)45在学术论文的写作中,应当依循以下标准选取材料(要选区确实的材料,要选取有力的材料,要选取富有新意的材料,要选取易于理解的材料)46(序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前后相续,紧密衔接,是学术论文常见的结构程序 47一份完整,正规的论文写作提纲,应由(标题,观点句和内容纲要)等几个项目构成

48在学术论文的写作中,常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法,归纲法演绎法与美比法,反证法,对比法,因果法,引用归谬法)49提要的写作要点有两个(一是简介性,二是评论性)50述评主要应当具备两大特点(一是描述性,二是评论性)名词解释

1公文也即公务文书

对这个概念可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在公务活动中所用的各类文字材料.而这里所说的公文是指狭义的公文而言的,主要是指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方法>列出的十三类公文.这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2主送机关

是负有公文处理责任的受文机关,是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

3公文主题词

是标示公文的内容特征和归属类别的关键性词语

4简报即情况的简要报道

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事业单位内部用来通报情况,交流信息的一种简短的文字材料

5调查报告

是对某一个事件或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后所写出的真实地反映情况的书面报告。

6经济信息

也即狭义的经济新闻,是对当前经济领域中出现的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或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的事实所作的简要报道

7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是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常用的一种专业文书,是以科学的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为依据,根据计划指标,会计核算,统计工作的报表和调查研究掌握的情况与资料,对本部门或有关单位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作出正确的评估,找出成绩和问题,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改进方法,指导经营管理而写成的书面的报告

8可行性研究报告

是指在确定某一个经济建设项目或科研项目之前,对其政策或规模,技术力量和水平,实施方案或措施及其投入或产出等,进行全面的技术论证和经济分析,从而确定该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的书面报告

9<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力义务关系的协议

10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时使用的合同

11民事法律事务文书,是司法机关为处理各类民事诉讼案件以及当事人,律师为解决诉讼纠纷和处理非诉讼问题,依法制作或使用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的总称

12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据事实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时制作并使用的法律文书

13刑事法律事务文书,是司法机关为处理各类刑事诉讼案件以及当事人,律师为解决刑事纠纷,依法制

14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是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常用的一种专业文书,是以科学的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为依据,根据计划指标,会计核算,统计工作的报表和调查研究掌握的情况与资料,对本部门或有关单位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作出正确的评估,找出成绩和问题,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改进方法,指导经营管理而写成的书面的报告

15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指在确定某一个经济建设项目或科研项目之前,对其政策或规模,技术力量和水平,实施方案或措施及其投入或产出等,进行全面的技术论证和经济分析,从而确定该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的书面报告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力义务关系的协议

17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时使用的合同

18民事法律事务文书,是司法机关为处理各类民事诉讼案件以及当事人,律师为解决诉讼纠纷和处理非诉讼问题,依法制作或使用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的总称

19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据事实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时制作并使用的法律文书

20刑事法律事务文书,是司法机关为处理各类刑事诉讼案件以及当事人,律师为解决刑事纠纷,依法制作或使用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作或使用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

下载社会名词解释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名词解释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大题库-中国特色社会-名词解释(5篇模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题库 一、名词解释: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

    名词解释

    环境污染: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对人类及其它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 不良影响的现象。 环境污染特征:(1)污染物浓度低,往往是多种毒物同时存在,联合作用于人体。......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磁悬浮系统。2.分级速度控制。3.无源型查询应答器。有源型查询应答器。4.单轨。5.CBTC系统。6.闭塞。7.ITCS。8.地铁。9.虚拟闭塞。10.轻轨。11.SM。 12.AFC.13.I......

    名词解释

    1.管理模式:作为指导原则,是雇主对待雇员和处理特殊问题的一种参考原则,是管理方的行动指南 2.工会性:工会参加劳工运动并利用这种力量的程度 3.劳动争议诉讼: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

    名词解释

    相关名词解释 主题:为民务实清廉 总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三思三观”(中央) 深刻反思:与百姓的感情深不深; 与百姓的距离远不远; 百姓在心中的分量重不重。 牢固......

    名词解释

    新课程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一、 名词解释 1.教学设计是指教学指导者和教师依据教育教学理论、教学艺术原理,为了达到某阶段教学目标,根据受教育者认知结构,对教学课程......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2. 土地使用权证: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由当地政府及管理部门发给的凭证,具有法律效力,受到国家法律保护。 预售许可证:按提供预售商品房计算,投入开发建设......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刑事诉讼:国家专门机关查明犯罪和追加犯罪的活动。 2、 刑事诉讼法:是关于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即有关刑事诉讼程序的进行,诉讼进行的方式、内容及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