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 第二课 第四节 声情并茂 押韵和平仄学案 新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第四节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
学习重点 1.了解基本的押韵、平仄知识。2.体会诗歌语言的音乐性、韵律美。
阅读“引子”部分,思考:引子引用儿歌《我家的小院》说明了什么? 答:
答案 古典诗词讲究语言的音乐性、韵律美,汉字的押韵和平仄是构成这种乐感的重要因素。因此,押韵、平仄和对仗很重要,诗文的押韵会使作品更有文采,更有音乐感和韵律美。
引子“同韵童趣”中引用了一首儿歌《我家的小院》,目的是让我们借这首儿歌,了解诗歌的押韵是体现在韵脚上的;同时告诉我们押韵在诗文写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引起大家的学习兴趣,提高认识水平。
阅读“韵里情思”,思考:“古人情”和“今人思”中的诗歌是如何借助声韵来表达情感的?
答:
答案 古诗善借曲折回旋之曲、激越澎湃的音调和流转自如的艺术结构来表述高远的志向、悠长的思念、沉痛的反思、断肠的哀怨之情。其中押韵、平仄使诗歌具有了上述特征,以上三首诗均以此见长,具有强烈的美感效应。《客中作》的韵脚“香、光、乡”既有酒酣之乐,更有酒醒思乡之愁,很好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乡”“霜”“墙”“塘”是《商山早行》一诗的韵脚,隔句押韵,形成整齐的韵律,节奏明快,与诗中孤苦漂泊、冷月生思愁、寒霜催人急的意境相合,实显诗之美妙。《虞美人》中韵脚多,时常换韵,节奏忽快忽缓,使亡国之痛跃然纸上,令人肝肠寸断。
《娃娃的故事》一诗韵脚押ɑ,欢快明朗,富于童趣。《乡愁四韵》一诗隔段换韵、平仄相间,运用反复和回环手法,一唱三叹,深厚的游子之情跃然纸上。韵律就像是件漂亮的外衣,离开它,诗歌就不成其为诗歌。汉语的韵脚同时也体现着不同的心灵之音和语言风格,有高亢、低沉之分,也有欢乐、哀伤之别。
1.诗歌中押韵有什么好处? 答:
答案(1)押韵使诗歌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和跳跃感,便于人们记忆、诵读和吟唱,也便于相互传诵。
(2)诗歌押韵能使作品更富文采,更有音乐感和韵律美。
(3)韵母为“o、ɑi、ɑo、ou”和“ɑ、ɑn、ɑnɡ、en、enɡ”等的韵脚字,可以传达欢乐、雄壮或温和、轻松的感情。而韵母为“i、u、e、ei、ie”等的韵脚字,则可以表达低沉、婉转、哀伤、悲愤的感情。
2.格律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
答案(1)每首限定八句,(2)押平声韵,(3)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4)每首在规定的位置要有对仗。
3.绝句和律诗的押韵是如何规定的? 答:
答案 绝句的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以押韵居多。第二句和第四句则一定要押韵,而且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限用仄声字。
律诗的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若押韵可押邻韵;若不押韵时,限用仄声字。诗的偶数句一定要押韵,而且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能换韵。除首句外的奇数句,最后一个字限用仄声字。用韵的字在诗中不能重复出现。
4.什么叫“对仗”?诗歌的对仗类型有哪些? 答:
答案 格律诗不但上下句的字数要相等,而且相对字的意义、词类、平仄也都要一一相对,这就是对仗。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
诗歌的对仗类型可分成以下几类:
一是“工对”。不仅对仗用词的词类要相同,而且还必须是意义上属于同一个大类的词。二是“宽对”。即同类的词(词组)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即可。三是“借对”。即诗中用了一个词语的甲义,同时借用它的乙义与另一联中的词语相对。四是“串对(流水对)”。即前后两句的意义相连,就像是连续说下来的一句话。
1.下列对古体诗和近体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写的,古体诗的写作没有一定的标准。B.凡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C.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用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格律诗”或“律诗”。
D.古体诗和近体诗,只是一个按时间划分的概念。答案 D 解析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格律上划分的。
2.下列对“押韵”和“平仄”的认识,有误的一项是()A.格律诗所押的韵一般是仄声韵。B.所谓押韵,就是韵脚的字必须同韵。
C.普通话中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仄声包括上声、去声。D.律诗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答案 A 解析 格律诗所押的韵一般是平声韵。
3.下面是两首诗的诗句,各联上句按原诗顺序排列已就,请从后面的①~⑧句中选出恰当的下句与之搭配,只将序号填入相应横线上即可。
甲
闲来无事不从容,______________。万物静观皆自得,______________。道通天地有形外,______________。富贵不淫贫贱乐,______________。乙
夹水苍山路向东,______________。寒树依微远天外,______________。孤村几岁临伊岸,______________。为报洛桥游宦侣,______________。
①一雁初晴下朔风 ②四时佳兴与人同 ③东南山豁大河通 ④男儿到此是豪雄 ⑤睡觉东窗日已红 ⑥扁舟不系与心同 ⑦思入风云变态中 ⑧夕阳明灭乱流中
答案 甲:⑤②⑦④ 乙:③⑧①⑥
解析 依据古诗押韵与平仄及格律诗的特点来判断。
题型 拟写对联
例题1 进入高中以后,同学们一定会有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和学科,并有自己独特的体会。请拟一副对联,把这种体会写下来,送给你所喜欢的老师。字数不限。
给
老师: 上联: 下联:
答案(示例)给语文老师:平凡世界,回首时,苦辣酸甜忧乐喜 潇洒人生,会心处,之乎者也矣焉哉 给英语老师:
把握现在时,将来怎会虚拟语气 追求最高级,理想常融情态动词 给化学老师:
究天机,乐与有机无机做伴 培学子,巧同原子分子周旋 给数学老师:
人生轨迹,尽在曲线弧度中 岁月印痕,都含加减乘除里 给物理老师: 处三尺讲台,做功出力 凭一腔热血,放电发光
解析 拟写对联时,要考虑字数结构、词性、意义方面的要求。本题只给出了一个大致的方向和要求,其他方面都不加限制,这有利于我们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创新能力。答题时,要紧扣学科特点,来抒写自己的体会,形式上可放松一些。
例题2(2009·安徽)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园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
上联
新春对联下联
上联
教师办公室对联下联
答案 新春对联:翠柳迎春千里绿 黄牛耕地万山金 教师办公室对联:桃李满园春绣锦 芝兰绕阶座凝香
解析 根据对联特点解答。新春对联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教师办公室对联则要体现教书育人、贤士雅居、桃李满天下的特点。其中,“翠柳迎春”显示春意盎然,“黄牛耕地”表明新春伊始,“桃李满园”的“桃李”喻学生,“芝兰绕阶”喻贤士所居之处,“千里绿”对“万山金”,为“数量+颜色”,“春绣锦”对“座凝香”,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最后依“仄起平收”的要求,答案自然得出。
解题技巧 对联是考查对仗这一诗歌形式的实际应用,并融语法训练、语感训练、审美 训练、章法训练、思维训练于一体。
解答时:一是要注意对联形式相同、内容相对。形式相同即句式(或结构)相同和词性相同,内容相对包括正对与反对。二是要凸显特色,体现特点。如春联要喜庆,体现希望;而写教师方面的对联则须体现教书育人的特点。
1.补写出下列有关课文的对联的上联或下联。(1)上联:柳荫月下,照见独步人,胸怀净土 下联:(《荷塘月色》)(2)上联:老父亲步履蹒跚买朱橘,爱如山重 下联:(《背影》)(3)上联:
下联:弃名弃位,弃嫌弃俗,当仁不让(《师说》)(4)上联:千年华宫集万珍,何其壮也 下联:(《阿房宫赋》)(5)上联:
下联:负荆请罪,护赵王,廉颇有胆有识(《廉颇蔺相如列传》)答案(1)荷塘池边,忆起采莲女,情系江南(2)小儿子泪眼朦胧忆背影,情似潮涌(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能者为师(4)三世强秦毁一旦,岂不悲哉(5)完璧归赵,辱秦臣,相如大智大勇
2.下面是四副对联的上联,分为两题,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第一题:
①家中世界小
②大江南北处处风光好
第二题:
①冬去山明水秀
②春回大地东风迎笑脸
答案 第一题:①网上天地大/书里天地宽/心里乾坤大
②全国上下家家气象新/长城内外个个笑颜开/黄河内外时时捷报传 第二题:①春来鸟语花香/春来草长莺飞/秋至菊黄蟹肥
②福满人间瑞雪兆丰年/月满小楼金桂庆中秋/秋到人间硕果庆丰收(宽对即可,不一定要求声律相对)3.修改下列对联并简述理由。(1)褒贬自有春秋 俯仰无愧天地
答:
(2)松竹梅岁寒三友 桃李杏春风一家 答:
(3)爆竹声声辞旧岁 莲花朵朵迎新人 答:
答案(1)平仄不合,上下联对调即可。(2)“寒”与“风”词性不合。可换“风”为“暖”。(3)下联中的“莲花朵朵”是夏日景象,时令不合。可换“莲花”为“梅花”。(根据对联的相关知识修改)4.下面这首诗题为“途中”,语序已打乱,调整后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双燕引雏花下教 ②风卷云开陡顿晴 ③烟江远认帆樯影 ④雨中奔走十来程 ⑤一鸠唤妇树梢鸣 ⑥翠条浓处两三莺 ⑦山舍微闻机杼声 ⑧最爱水边数株柳
A.④②①⑤③⑦⑧⑥ C.②④③⑦①⑤⑧⑥ 答案 A 解析 本诗写诗人春日途中所见。第一联写天气,第二、三联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描写所见所闻,尾联突出诗人的最爱。本诗为律诗,第二、三联为工对,偶句押韵。
B.②④⑧⑤①⑥③⑦ D.④②③⑦①⑤⑧⑥
第二篇:高中语文 第六课 第四节入乡问俗 语言和文化学案 新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学习重点 1.学习语言表达和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的关系。2.认识汉文化对汉语言的影响。
阅读引子部分,思考:为什么汉语和英语中对与“狗”有关的词语有不同的理解? 答:
答案 不同语言之间既会有一些相似之处,也会有很多差异,这正反映了不同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的影响。
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往往是贬义词,而英语中跟狗有关的则不然。
阅读课堂活动“民以食为天”,思考:以饮食文化为例,谈谈汉文化对汉语言有着怎样的影响。
答:
答案 汉语中常用跟“吃”有关的词语来描写人物形象。这与汉民族的民族心理密切相关。“民以食为天”,常用跟“吃”有关的词写人物,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用跟“吃”有关的词语描写人物的方法: 第一类是通过食物的外部形状描写人物。第二类是通过食物的属性描写人物。第三类是通过吃东西的动作状态来描写人物。
跟“吃”有关的词语之所以可以用来描写人物,是因为这些词语的借代义或比喻义可以表现人的某方面特征。
总之,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关于“吃”的说法就无不与汉民族的民族心理密切相关。
1.语言与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有怎样的关系? 答:
答案 语言与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1)语言是民族的标志,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民族精神也支配着民族语言的特点。(2)民族文化是语言的根,反过来,语言也承载着民族文化。(3)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①相同的事物不同的民族会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如汉、英语中对亲属的称谓不同。汉语中的表亲关系非常明确,分得很细,这与民族文化特点密切相关。
②不同语言中似乎相同的词语实际的意义和用法可能很不相同。如“冰”“玉”在中国人眼中代表高尚和纯洁,而在外国人眼中则不然。
③在语言和表达上:中国人有对己谦对人恭的表达习惯。外国人则没有。2.汉语中常用的谦辞和敬辞有哪些? 答:
答案 很多汉语词汇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如果把握不好,就会闹出笑话。尊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对方,而谦称的词语则只能用于称呼己方。
有人把谦敬词语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除“家”“舍”“令”外,谦辞还有“小”(如“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如“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如“寒舍”,称自己的家)、“愚”(如“愚见”,称自己的意见)等等。
常见的敬辞有“贵”(如“贵庚”,称别人的年龄)、“大”(如“大作”,称对方的作品)、“高”(如“高见”,称对方的见解)、“贤”(如“贤弟”,称比自己小的男子)、“尊”(如“尊姓”,问对方的姓)、“光”(如“光临”,称别人的到来)、“拜”(如“拜托”,托人办事)、“赐”(如“赐教”,请求别人给予指教)、“雅”(如“雅正”,表示请对方指正)、“惠”(如“惠顾”,称对方到自己这里来)、“鼎”(如“鼎力”,对对方的帮助表示感谢)。
1.下列关于语言与民族文化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是产生不同民族语言差异的根源。B.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C.民族语言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民族文化渗透于民族语言的每一个方面。D.中西方语言的差异是表面的,其实质是一样的。答案 D 解析 语言的差异,其实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引起的。
2.根据下列加点词语带有的文化内涵判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 A.这对孪生姐妹在幼儿园时就青梅竹马,形影不离。....B.222宿舍里的四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的年纪,正当豆蔻年华。....C.他们两人同坐一桌,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可算是相敬如宾了。....D.误会消除了,夫妻俩又破镜重圆了。....答案 D 解析 A项“青梅竹马”只能用于说非亲的男女儿童。B项“豆蔻年华”用来形容女子十三四岁。C项“相敬如宾”用于夫妻之间。
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杜 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答:
答案 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解析 “荷花”是文人士大夫笔下吟咏不绝的意象,它有深厚的人文内涵。杜诗是借荷言志、抒情,“荷”之情,就是人之情,“人”“荷”合而为一,融为一体。一个“恨”字点明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可以说,是全诗的诗眼。杨诗则表现了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趣,把“荷花”当做有生命、有灵魂的少女,文笔清新,摇曳多姿。
题型 识记并了解相关文化常识
例题(2013·浙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
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皆所谓不耻
者。(宋·真德秀《西山读书记》)(1)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
答案 颜子 恶衣恶食
解析 本题考查相关文学常识的识记。平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2)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观点。答:
答案 ①贫穷而不抱怨是困难的,富有而不骄横是容易的,故处贫难,处富易,这是孔子对人之常情的体认。
②处于贫穷时不仅要保持气节,更要安贫乐道;处于富有时不仅要不骄横,更要谦逊好礼。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能力。孔子的观点体现在“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两句话中,谈论的是在“富”与“贫”时应持怎样的人生态度。
1.“这件衣服真雅致,颜色美极了!”一位美国朋友对中国的一位青年妇女夸奖道。下面可能是中国青年妇女听到这样夸奖后的回答的一项是()A.谢谢,这件衣服是不错!
B.这是件普通的衣服,我在中国国内买的。C.谢谢,你真有眼光。
D.我很高兴,我的衣服能得到你的赏识。答案 B 解析 中国人的含蓄、内敛,会让她抑制内心的高兴而表示谦虚。2.下列关于我国书信的习惯和格式,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封书信一般应有“称呼”“正文”“祝语”“署名”“日期”等部分。B.给老师写信,“称呼”部分如果连名带姓写上,就显得不够恭敬。
C.书信的“祝语”部分,如写“此致敬礼”,应将“此致”退后两个字的位置,“敬礼”则另起一行顶格书写。
D.书信的“署名”部分,写信人应连名带姓都写上,否则就显得不够恭敬。答案 D 解析 应看对象而定。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惯用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给朋友写信,末尾用了万事如意。.... B.学生给一位刚刚病愈后的老师写的信,最后的致敬语是:敬祝痊安。....C.有位海外游子给其祖父写的信,落款是:××顿首。..D.有位长辈给侄儿写信说:“此事望你钧裁。” ..答案 D 解析 “钧裁”是对上级或长辈的尊称。
4.(2013·福建)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②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章句上》)注 ①厚:重,与“薄”相对。(1)请概括出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答:
(2)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述。答:
答案(1)都强调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或:严于责己,宽以待人。)(2)要点:孔子的话侧重点是,少责备别人,从而避免别人的怨恨。孟子的话侧重点是,如果不如别人,不要怨恨别人,而要从自身寻找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①躬:自身。责:责备,责问。多严于律己,少苛求别人,意思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这样就能远离别人的怨恨。②强调射箭者不能命中要从自身找原因。两个选段都是谈个人修养的。孔子强调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凡事多作自我批评,少抱怨别人,这样就能避免别人的怨恨;孟子强调不如别人时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②孟子说:“有仁德的人如同射箭:射箭者先端正姿势而后才射出;射出去而没有射中,不去埋怨胜过自己的人,而是回过头来反躬自责罢了。” ① 5
第三篇: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习题:(七)声情并茂_押韵和平仄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七)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
本节训练点:撰写对联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________”。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深受人们喜爱。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题写的楹联等。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内涵与品味。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吟咏起来朗朗上口,齿颊留香。对联或镌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1)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A.万户杨柳依依
C.春回爆竹声声
B.千家喜气洋洋 D.春来微风缕缕
(2)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 B.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 C.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 D.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
2.(江苏高考)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水面风回聚落花 C.楼上春容带雨来
B.数峰无语立斜阳 D.蝉曳残声过别枝
3.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春蕾文学社决定举办一次宣传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活动。为营造氛围,彰显主题,请你从清明、端午和中秋三个节日中任选一个,为它们撰写一副对联,要求突出特征,主题鲜明。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根据对联的特点,写出下联。上联: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孔孟儒家道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四首杜牧的诗,把下面四句诗分别填入到上面四首原诗中去。《赠别(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①________
《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②________
《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③________
《叹花》: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
④________
A.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B.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C.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D.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6.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园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
上联
新春对联下联
上联
教师办公室对联下联
7.有人读完《水浒传》和《西游记》后,写了一副对联,下面是下联,请你拟出上联。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梁山好汉疾恶如仇杀富济贫得人心
8.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析字联”又是对联中的一朵奇葩,变化无穷,妙趣横生。
据说,有两家联姻,男方姓潘,女方姓何,在举行婚礼这天,有客人赠联祝贺:嫁得潘家郎,有水有田方有米;又对下联:娶得何家女,添人添口便添丁。上联以“水、田、米”合成“潘”字,下联以“人、口、丁”合成“何”字,既暗含双方的姓氏,又反映了双方的愿望,幽默诙谐之中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传说,康熙求才若渴,一旦发现,便不拘一格地重用。一天,康熙听说一位和尚很有学问,便请他来宫中下棋。康熙连输三盘,出上联试和尚:“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为柴。”此联析“岩”“枯”“柴”三字而成,文字连贯。和尚随口而出:____________________。康熙一听,和尚也妙析了三字,对得无懈可击,心中十分高兴,便委以重任。
请你写出和尚对的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字数不超过30字。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把下列对联补充完整。(1)朝霞映窗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开卷读美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色与灯光辉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晨曦中书声琅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七尺小屋,承载父母殷切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根据下列内容,拟写一副对联,再加一个四字横批。要求对联能从“形、色、香、味”四个方面概括龙井茶的特点,横批对龙井茶作总的评价。
龙井茶素以“形、色、香、味”俱佳而闻名于海内外。它的色泽并非翠绿,而是嫩绿中略透黄色;悠悠的香气沁人脾胃,有芝兰似的清香;外表扁平光滑,中间宽,两头稍尖,有人说像麻雀的舌头;细细品饮有淡淡的甜味,浓醇可口。
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横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赞颂我国南宋一著名诗人的对联。
池馆重新接草堂 宦游西蜀 烟尘誓扫还金阙 志复中原 诗继少陵 派开南宋 更入清风明月 高吟铁马铜驼
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面这副对联明显有对得不工整的地方,在不改动字句的前提下,请分别调整上下联词语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合乎对联的要求。
纵目登阁鸢飞鱼跃千帆竞 览胜抒怀水木清华万类荣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选C 本题考查对联及修辞的运用。对联要求上下联对仗,词性相同,字数相等。题目中和“冬”对应的是“春”,排除A和B,第一段写过年习俗,所以应该选C。
(2)选D 此题直接考查对联的相关知识。对联字数上不固定,不只限于四言和六言,故A项错;对联不必押韵,故B项错;对联不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在丧葬等场合也可使用,故C项错。对联的书写是书法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D项正确。
2.选A 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偶。对偶,首先要注意词性相对。先分析题干诗句,“墙头”是名词,“头”是对“墙”的补充;“雨”是名词,“细”补充说明了“雨”的状态;“垂”是动词;“纤草”是名词,且“纤”是形容词,说明了“草”的状态。然后分析选项:A项,“水面”对“墙头”,“风回”对“雨细”,“聚”对“垂”,“落花”对“纤草”,意义相称,词性相同,对仗工整;B、C、D三
项中的“数峰无语”“雨来”“蝉曳残声”词性都与题干句不对仗。
3.(示例)清明节:春风重拂地 佳节倍思亲
端午节:拴五色线挂荷包吃粽子度端午 饮雄黄酒去百病赛龙舟过夏日 中秋节:三秋桂子十里荷 一轮明月两地心 4.(示例)纵观千里,横溢才华,独尊韩非法家术
5.解析:这四首都是绝句,都应该符合基本的押韵规则。选项A韵脚是“箫”,与之相配的是第三首诗《寄扬州韩绰判官》,韵脚字“凋”;选项B韵脚是“名”,与之相配的是第二首诗《遣怀》,韵脚字“轻”;选项C韵脚是“如”,与之相配的是第一首《赠别》,韵脚字“初”;选项D韵脚是“枝”,与之相配的是《叹花》,韵脚字“时”。
答案:①C,②B,③A,④D。
6.解析:对联讲究字数相等,意义相关或相反,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从结构上看:四字短语都是主谓结构,但“芝兰”“桃李”为并列式,“黄牛”“翠柳”为偏正式;三字短语中“千里/绿”“万山/金”结构一样,“春/绣锦”“座/凝香”结构一致。然后依据平仄确定上下联:上联最后一个字多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则应为平声。
答案:新春对联:翠柳迎春千里绿 黄牛耕地万山金 教师办公室对联:桃李满园春绣锦 芝兰绕阶座凝香
7.(示例)西游师徒从善如流降妖除魔应天道 8.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更妙
9.解析:注意满足三点要求:①描述宝黛初会的情景;②用对偶句;③不超过30字。答案:(示例)娇黛玉一见惊疑似何处见过宝哥哥 痴宝玉初识欣喜如梦里重逢林妹妹
10.(示例)(1)晚灯伴书声;(2)抚琴奏妙音;(3)天籁共琴声奏鸣;(4)月光下琴音泠泠;(5)三更灯火,照亮学子锦绣前程。
11.(示例)形如雀舌色(呈)黄绿,香似芝兰味(觉)甘醇。四绝佳茗或驰誉海内。
12.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13.登阁纵目鸢飞鱼跃千帆竞;览胜抒怀水清木华万类荣。
第四篇:【学练测】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导练:2.4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第四节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
课标要求 1.了解基本的押韵、平仄知识。2.体会诗歌语言的音乐性、韵律美。
知识整合
解引子
阅读引子部分,思考:引子引用儿歌《我家的小院》说明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析活动
阅读“韵里情思”,思考:“古人情”和“今人思”中的诗歌是如何借助声韵来表达情感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讲要点
1.诗歌中押韵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格律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绝句和律诗的押韵是如何规定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什么叫“对仗”?诗歌的对仗类型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基础
1.下列对古体诗和近体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写的,古体诗的写作没有一定的标准。B.凡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C.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用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格律诗”或“律诗”。
D.古体诗和近体诗,只是一个按时间划分的概念。
2.下列对“押韵”和“平仄”的认识,有误的一项是()A.格律诗所押的韵一般是仄声韵。B.所谓押韵,就是韵脚的字必须同韵。
C.普通话中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仄声包括上声、去声。D.律诗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
3.下面是两首诗的诗句,各联上句按原诗顺序排列已就,请从后面的①~⑧句中选出恰当的下句与之搭配,只将序号填入相应横线上即可。
甲
闲来无事不从容,______________。万物静观皆自得,______________。道通天地有形外,______________。富贵不淫贫贱乐,______________。
乙
夹水苍山路向东,______________。寒树依微远天外,______________。孤村几岁临伊岸,______________。为报洛桥游宦侣,______________。
①一雁初晴下朔风 ②四时佳兴与人同 ③东南山豁大河通 ④男儿到此是豪雄 ⑤睡觉东窗日已红 ⑥扁舟不系与心同 ⑦思入风云变态中 ⑧夕阳明灭乱流中考点对接 题型 拟写对联
例题1 进入高中以后,同学们一定会有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和学科,并有自己独特的体会。请拟一副对联,把这种体会写下来,送给你所喜欢的老师。字数不限。
给____________老师: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给语文老师:
平凡世界,回首时,苦辣酸甜忧乐喜 潇洒人生,会心处,之乎者也矣焉哉 给英语老师:
把握现在时,将来怎会虚拟语气 追求最高级,理想常融情态动词 给化学老师:
究天机,乐与有机无机做伴 培学子,巧同原子分子周旋 给数学老师:
人生轨迹,尽在曲线弧度中 岁月印痕,都含加减乘除里 给物理老师:
处三尺讲台,做功出力 凭一腔热血,放电发光
解析 拟写对联时,要考虑字数结构、词性、意义方面的要求。本题只给出了一个大致的方向和要求,其他方面都不加限制,这有利于我们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创新能力。答题时,要紧扣学科特点,来“抒写自己的体会”,形式上可放松一些。
例题2(2009·安徽)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园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
上联
新春对联
下联
上联
教师办公室对联下联
答案 新春对联:翠柳迎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 教师办公室对联:桃李满园春绣锦;芝兰绕阶座凝香
解析 根据对联特点解答。新春对联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教师办公室对联则要体现教书育人、贤士雅居、桃李满天下的特点。其中,“翠柳迎春”显示春意盎然,“黄牛耕地”表明新春伊始,“桃李满园”的“桃李”喻学生,“芝兰绕阶”喻贤士所居之处,“千里绿”对“万山金”,为“数量+颜色”,“春绣锦”对“座凝香”,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最后依“仄起平收”的要求,答案自然得出。
解题技巧 对联是考查对仗这一诗歌形式的实际应用,并融语法训练、语感训练、审美训练、章法训练、思维训练于一体。
解答时:一是要注意对联形式相同、内容相对。形式相同即句式(或结构)相同和词性相同,内容相对包括正对与反对。二是要凸显特色,体现特点。如春联要喜庆,体现希望;而写教师方面的对联则须体现教书育人的特点。
即时演练
1.补写出下列有关课文的对联的上联或下联。(1)上联:柳荫月下,照见独步人,胸怀净土 下联:________________(《荷塘月色》)(2)上联:老父亲步履蹒跚买朱橘,爱如山重 下联:______________(《背影》)(3)上联________________ 下联:弃名弃位,弃嫌弃俗,当仁不让(《师说》)(4)上联:千年华宫集万珍,何其壮也 下联:______________(《阿房宫赋》)(5)上联:______________ 下联:负荆请罪,护赵王,廉颇有胆有识(《廉颇蔺相如列传》)2.下面是四副对联的上联,分为两题,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第一题:①家中世界小______________ ②大江南北处处风光好______________ 第二题:①冬去山明水秀______________ ②春回大地东风迎笑脸________________ 3.修改下列对联并简述理由。(1)褒贬自有春秋 俯仰无愧天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松竹梅岁寒三友 桃李杏春风一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爆竹声声辞旧岁 莲花朵朵迎新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下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达标
1.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________,此是春来第一声。A.落红满地乳鸦啼 B.柳梢听得黄鹂语 C.春山一路鸟空啼
D.楼阁新成花欲语
2.排列下列四句诗的顺序,把诗句前的字母填在方格里。A.杨柳青青着地垂
B.借问行人归不归 C.杨花漫漫搅天飞
D.柳条折尽花飞尽 → → →
3.选择在下面一首七律中的括号处应填入的最贴切的句子。
江中看月作 [清]袁枚
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一船鸡犬欲腾空。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精宫。
A.半树佛花香易散
B.万里鱼龙争照影 C.二月郊行最有情
D.三千组练挥银刀
4.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选择下面四个句子中最恰当的一句作为下句。()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英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蓉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
5.依次填入下面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每逢深秋时节,________、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远眺群山环抱,________;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阅读下面杜牧的四首诗,把与之对应的四句诗分别填入到相应的原诗中去。①《赠别(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②《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③《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④《叹花》: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A.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B.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C.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D.如今风摆花狼籍,绿叶成阴子满枝。7.下面律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总为浮云能蔽日 ②凤去台空江自流 ③吴宫花草埋幽径 ④三山半落青天外 ⑤晋代衣冠成古丘 ⑥长安不见使人愁 ⑦凤凰台上凤凰游 ⑧一水中分白鹭洲
A.②⑦①⑥⑤③④⑧
B.⑦②③⑤④⑧①⑥ C.⑦②④⑧⑤③①⑥
D.①⑥③⑤⑧④⑦② 8.下列四句诗的正确顺序是()①日本晁卿辞帝都 ②明月不归沉碧海 ③白云秋色满苍梧 ④征帆一片绕蓬壶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9.请根据下面温家宝总理说话的内容,将后面的一副对联补写完整。
在我国第2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颁奖大会代表和北京市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主讲教师代表,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的老师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温家宝说,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爱心。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老师必须有崇高的道德。
温家宝援引唐朝韩愈的《师说》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受业解惑,是
老师在毕生中一定要做好的事情。而做好这三点,一定要以德为先。
上联:教书______________ 下联:育人______________ 10.下面带序号的词句是清代文学家俞樾临终前撰写的自挽联的一部分,请把它们和已给出的上、下联的内容整合为完整的两联。(答题时只需将序号按正确的顺序填在后面的横线上)①辛辛苦苦 ②数半生三十多年事 ③浩浩荡荡 ④放怀一笑 ⑤是亦足矣 ⑥著二百五十余卷书 ⑦吾其归乎 ⑧流播四方
上联:生无补乎时死无关乎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面两题都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1)鸡催千里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春风送暖先舒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福建日报》推出了“百姓亲历”栏目,该栏目主旨为“聆听历史的回声,触摸时代的脉搏”。中央电视台也推出了“图说30年”节目,请你按照以上句式,为央视这一节目写一副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意象写一首小诗。要求:运用拟人手法,字数、句式不限。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呼唤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飞奔在田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不小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跌倒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惹得稻穗低下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偷偷地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前后文意,在下列句子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语句,使之与前一句构成对偶句,并使全句语意贯通且具有较深刻的意味。
人有文野之分,__________;择友要良,____________。
15.节日是中国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逢佳节倍思亲,请你根据例句为中秋节写一句抒情的话(句式不求一致)。
清明节:雨也纷纷泪也涟涟,思也悠悠意也绵绵。
中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题目。
新晴野望 王维
注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 氛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节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
解引子
古典诗词讲究语言的音乐性、韵律美,汉字的押韵和平仄是构成这种乐感的重要因素。因此押韵、平仄和对仗很重要,诗文的押韵会使作品更有文采,更有音乐感和韵律美。
引子“同韵童趣”中引用了一首儿歌《我家的小院》,目的是让我们借这首儿歌,了解诗歌的押韵是体现在韵脚上的;同时告诉我们押韵在诗文写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引起大家的学习兴趣,提高认识水平。
析活动
古诗善借曲折回旋之曲、激越澎湃的音调和流转自如的艺术结构来表述高远的志向、悠长的思念、沉痛的反思、断肠的哀怨之情。其中押韵、平仄使诗歌具有了上述特征,以上三首诗均以此见长,具有强烈的美感效应。《客中作》的韵脚“香、光、乡”既有酒酣之乐,更有酒醒思乡之愁,很好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乡”“霜”“墙”“塘”是《商山早行》一诗的韵脚,隔句押韵,形成整齐的韵律,节奏明快,与诗中孤苦漂泊、冷月生思愁、寒霜催人急的意境相合,实显诗之美妙。《虞美人》中韵脚多,时常换韵,节奏忽快忽缓,使亡国之痛跃然纸上,令人肝肠寸断。
《娃娃的故事》一诗韵脚押ɑ,欢快明朗,富于童趣。《乡愁四韵》一诗隔段换韵、平仄相间,运用反复和回环手法,一唱三叹,深厚的游子之情跃然纸上。韵律就像是件漂亮的外衣,离开它,诗歌就不成其为诗歌。汉语的韵脚同时也体现着不同的心灵之音和语言风格,有高亢、低沉之分,也有欢乐、哀伤之别。
讲要点
1.(1)押韵使得诗歌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和跳跃感,也便于人们记忆、诵读和吟唱,也便于相互传诵。
(2)诗歌押韵能使作品更富文采,更有音乐感和韵律美。
(3)韵母为“o、ɑi、ɑo、ou”和“ɑ、ɑn、ɑnɡ、en、enɡ”等的韵脚字,可以传达欢乐、雄壮或温和、轻松的感情。而韵母为“i、u、e、ei、ie”等的韵脚字,则可以表达低沉、婉转、哀伤、悲愤的感情。
2.(1)每首限定八句;(2)押平声韵;(3)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4)每首在规定的位置要有对仗。
3.绝句的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以押韵居多。第二句和第四句则一定要押韵,而且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限用仄声字。
律诗的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若押韵可押邻韵;若不押韵时,限用仄声字。诗的偶数句一定要押韵,而且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能换韵。除首句外的奇数句,最后一个字限用仄声字。用韵的字在诗中不能重复出现。
4.格律诗不但上下句的字数要相等,而且相对字的意义、词类、平仄也都要一一相对,这就是对仗。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
一是“工对”。不仅对仗用词的词类要相同,而且还必须是意义上属于同一个大类的词。二是“宽对”。即同类的词(词组)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即可。三是“借对”。即诗中用了一个词语的甲义,同时借用它的乙义与另一联中的词语相对。四是“串对(流水对)”。即前后两句的意义相连,就像是连续说下来的一句话。
测基础
1.D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格律上划分的。] 2.A [格律诗所押的韵一般是平声韵。] 3.甲⑤②⑦④ 乙③⑧①⑥
解析 依据古诗押韵与平仄及格律诗的特点来判断。即时演练
1.(1)荷塘池边,忆起采莲女,情系江南(2)小儿子泪眼朦胧忆背影,情似潮涌(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能者为师(4)三世强秦毁一旦,岂不悲哉(5)完璧归赵,辱秦臣,相如大智大勇
2.第一题:①例:网上天地大/书里天地宽/心里乾坤大 ②例:全国上下家家气象新/长城内外个个笑颜开/黄河内外时时捷报传 第二题:①例:
春来鸟语花香/春来草长莺飞/秋至菊黄蟹肥 ②例:福满人间瑞雪兆丰年/月满小楼金桂庆中秋/秋到人间硕果庆丰收(宽对即可,不一定要求声律相对)3.(1)平仄不合,上下联对调即可。(2)“寒”与“风”词性不合。可换“风”为“暖”。(3)下联中的“莲花朵朵”是夏日景象,时令不合。可换“莲花”为“梅花”。(根据对联的相关知识修改)4.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巩固达标
1.B [A项“落红满地”写的是晚春景色,与“此是春来第一声”矛盾。B项与诗歌内容和意境正好相符。C项“春山”写的是山中景色,与第一句“城雪初消”的“城”矛盾。“一路鸟空啼”写的显然不是一声鸟啼,与“春来第一声”矛盾。D项未写声音,也看不出描写春天景色的意思。] 2.A→C→D→B 解析 做排序题,首先从押韵入手,找出韵脚,推断出偶句。其次,根据对仗,确定绝句的三、四句和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再从平仄方面分析,律诗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最后结合内容分析。古人作诗讲究起、承、转、合,首联起始,叙事破题;颔联承接,描摹景物;颈联转换话题,进行议论;尾联收合,集中抒情。这四个层次安排不当,诗意便不能连贯。
3.B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对七言律诗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是一首律诗,所要填写的一联是颔联。根据律诗对仗的原则,颔联是遵守对仗的,第四句“一船鸡犬欲腾空”是“数量+动物+能愿动作+动作”,观察选项,只有B项符合。] 4.A [“梨花院落溶溶月”是“花+处所+形态+自然景物”,只有A项“柳絮池塘淡淡风”符合要求;B项“榆英临窗片片雪”是“花+动作+形态+自然景物”;C项“带水芙蓉点点雨”是“动作+花+形态+自然景物”;D项“丁香初绽悠悠云”是“花+动作+形态+自然景物”。] 5.D [①②两句选②不选①,因为后文都是四字句式;从“美景尽览”看,“美景”指前面内容,所以选②不选①。③④两句选④不选③,③④的句式是相同的,但从押韵的角度看该选④。另外,从“山”到“林”,是正常顺序,“白云缭绕”应是对“山林”的缭绕,所以从这方面看,也应选④。] 6.①C ②B ③A ④D 解析 这四首都是绝句,都应该符合基本的押韵规则。选项A韵脚是“箫”,与之相配的是第三首诗《寄扬州韩绰判官》,韵脚字“凋”;选项B韵脚是“名”,与之相配的是第二首诗《遣怀》,韵脚字“轻”;选项C韵脚是“如”,与之相配的是第一首《赠别》,韵脚字“初”;选项D韵脚“枝”,与之相配的是《叹花》,韵脚字“时”。
7.B [依据律诗的格律特点判断。] 8.D [根据绝句的特点,首句和偶数句一般押韵,所以②应在第三句的位置上,排除A、B项,再根据语意可排除C项。] 9.爱心为首 道德为先
解析 首先应读透材料,主要信息有两点:一是爱心,一是道德。上联以“教书”开头,谈的是要有“爱心”;下联以“育人”开头,谈的应是“道德”。拟写时注意对联的有关常识。
10.上联:①⑥⑧⑤ 下联:③②④⑦
解析 解答本题,一是要明确对联要求,注意词性、结构、平仄方面的规定。二是要审察题干要求,明确“自挽联”的特定语境。三是要注意上下连贯,语脉衔接。四是要符合“仄起平收”,“平仄相间”的原则。
11.(1)春启万家门 或:春动万人心(2)天意驱寒早放梅
解析 根据对联的要求作答,注意除了格式一致外,还要意境一致。12.示例一:追怀无声的底片,涤荡纯真的情怀。示例二:定格永恒的影像,再现昨日的辉煌。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与仿写句式的能力。
13.太阳/不听话/喝醉了酒/满脸通红/跌进了西山的沟里/吓得月亮眨着眼睛/悄悄地遐思 解析 该题目属于拓展式仿写语句题型。考生在解答时可以不考虑具体的语境,相对其他形式的仿写题来说,该题目淡化了具体的要求,体现了题目开放性的特点。但是这种题型
并不是没有限制条件,这里有几个要点需要注意:一是小诗所体现的哲理,二是拟人手法的运用,三是要注意所写的对象与相关事物之间的关系。
14.(示例)①书有高下之别 读书要精 ②情有真假之别 抒情要真 ③景有优劣之别 观景要美
解析 拟写对联时,要考虑字数、结构、词性、意义方面的要求,还要注意对联内容要体现出“较为深刻的意味”。
15.(示例)①两岸共赏月,一心盼团圆。②月到中秋圆,亲人心相连。③月亮圆月饼圆,年年岁岁盼团圆。菊花香桂花香,时时刻刻望故乡。
解析 从表达方式上要体现出抒情,应紧扣“中秋节”的节日特点。16.(1)分别是“明”和“出”。诗人在这里用了“明”和“出”,充分显现出雨后“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2)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诗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理解诗歌的语言和鉴赏写作技巧的能力。炼字是高考设题的重点,对句子来说,是
一、两个字,对整篇来说就是一句话或一句诗。此类题目的答题范式: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说效果(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意境分析的能力,答题范式为:描图景(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谈运用(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其好处)+(这样写的作用)。
第五篇:【高考语文复习教案】(选修)2014届高三《语言文字应用》:2-4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范文
积累与运用
1.选择在下面一首七律中的括号处应填入的最贴切的句子
江中看月作 清·袁枚
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一船鸡犬欲腾空。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精宫。
A.半树佛花香易散
C.二月郊行最有情
B.万里鱼龙争照影 D.三千组练挥银刀
()解析 这是一首律诗,所要填写的一联是颔联。根据律诗对仗的原则,颔联是遵守对仗的,第四句“一船鸡犬欲腾空”是“数量+动物+能愿动作+动作”,观察选项,只有B“万里鱼龙争照影”符合。
答案 B 2.判断依次填入下面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1)每逢深秋时节,____________,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2)远眺群山环抱,____________;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迭翠 ④层林迭翠,白云缭绕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 ①②两句选②,因为从后文看,是四字句式,为了对称,从最后一句“美景尽览”看,“美景”指前面内容,那就不指“俯瞰”,所以选②不选①。③④两句选④不选③,③④的句式是相同的,但从押韵的角度看该选④。另外,从“山”到“林”,是正常顺序,“白云缭绕”应是对“山林”的缭绕,所以从这方面看,也应选④,“白云”在最后。
答案 D 3.按合理顺序排列下面李白的诗句《沙丘城下寄杜甫》 ①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②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③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④我来竞何事?高卧沙丘城。A.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B.④①②③
D.①④②③
()解析 律诗偶句要押韵,中间两联是对偶句。答案 B 4.诗歌创作常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
()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途中早发》)D.鹤鸣楚山静,霜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解析 B项诗句中没有静境,不是动静衬托。答案 B
创新迁移
5.下面的词句是清代文学家俞樾临终前撰写的自挽联的组成部分,请把它们整合为上下两联,将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①辛辛苦苦 ②数半生三十多年事 ③浩浩荡荡 ④生无补乎时死无关乎数 ⑤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⑥著二百五十余卷书 ⑦吾其归乎 ⑧流播四方 ⑨放怀一笑 ⑩是亦足矣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上联:生无补乎时死无关乎数辛辛苦苦著二百五十余卷书流播四方是亦足矣 下联: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浩浩荡荡数半生三十多年事放怀一笑吾其归乎 答案 上联:④①⑥⑧⑩ 下联:⑤③②⑨⑦
6.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对仗不工整的地方,在不改动字句的前提下,请适当调整下联词语的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合乎对联的要求。请将修改后的下联写在后面横线上。
上联: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下联:桥下过扁舟,何处问箫声,有人吹到月三更。(扬州二十四桥联)改后的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平仄上看,上联前两句为平声,最后为仄声,相应下联应为仄仄平,由此推断下联的前两句均需调整。第一句动词对仗成立,它前后的两个名词颠倒对仗就合理了;第二句“问”应对上联的“看”,“箫声”应对上联的“云影”,“何处”置后。
答案 扁舟过桥下,问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
7.阅读下面的材料,拟写一副对联,表达对王选院士的崇敬和赞美。
王选的一生,是对创新孜孜以求的一生。他大胆提出直接研制当时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他和他的团队一连串的创新,促进了汉字激光照排产业的形成,取代沿用了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推动了我国报业和出版业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王选的一生,是追求人格完美的一生。尚在盛年,他毅然退出科研第一线,全力扶持青年科学家。“要想做好学问,先要做个好人。认识自己的不足,懂得要依靠团队,千方百计地为优秀的年轻人创造条件,使他们脱颖而出。”鼓励、支持青年人创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锐意创新,成就出版新时代;勇做伯乐,支持青年早成材。
(示例二)锐意创新,促出版业跨入新时代;励勖后进,助年轻人投身改革潮。(只要从做事、为人两方面概括,写的对联符合题意、有文采即可)8.根据所给的上半句拟写下半句,使之成为一个有完整意思的对偶句。(1)年年植树,________。
(2)杨柳拂面杏花开,____________。
解析 上下句组成完整的意思;符合对偶的要求。答案(1)岁岁添绿(2)大地披绿新春来
9.请根据以下材料,为悼念史铁生写一副挽联。不需要拟横批。
据新华社专电 著名作家史铁生未能走过2010年的最后一天。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59岁的史铁生因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去世。
北京市作家协会秘书长王升山介绍,根据史铁生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肝脏将捐给有需要的患者。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年轻时双腿瘫痪,后来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一直靠透析维持生命。“文革”期间,史铁生下放陕北,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成名作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小说《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2002年,他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其著名散文《我与地坛》影响最大,感动了无数读者。史铁生在电影创作上成绩丰硕,所创作的电影剧本《多梦时节》《死神与少女》等充满诗意,为电影类型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并在国内外获奖。
解析 对联符合“仄起平收”原则,选取的两个角度合理,如从多病、早逝和写作成就等角度,字数相等,结构相当,词性大体相对。
答案 腿残肾衰心犹壮;文丰笔劲风长存。斯人已逝,地坛只剩旧辙; 英灵宛在,文坛永存福音。一生痛苦长存《病隙碎笔》;数载思考感悟《我与地坛》。六十度春秋半生以病为业截肢瘫痪尿毒症轮番来袭忍受多少痛苦;卅余载文坛一直笔耕不辍老屋地坛清平湾交相生辉留下无限沉思。
10.拟写广告词(20字以内)。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注意押韵。
(1)拟写一条以“购买体彩”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拟写一条以“护花护绿”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拟写一条以“注意交通安全”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奉献是无私的荣誉,大奖是爱心的赞许;体育是我们永恒的追求,体彩是我们永远的朋友;彩民共托朝阳,足彩再创辉煌。
(2)红花绿草满园栽,蜜蜂彩蝶引伴来;花草丛中笑,园外赏其貌;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
(3)手握方向盘,时刻想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