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9启东教育列子二则
29《列子》二则
教学目标 :
1、顺畅朗读,准确翻译,概括寓意。
2、了解寓言故事蕴涵的深刻寓意,正确认识客观事物。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蕴涵的深刻寓意。难点:顺畅朗读,准确翻译。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导入:
我们知道的很多成语都来自寓言故事,比如“掩耳盗铃”、“守株待兔”等等,今天我们还要来学习两则寓言故事。
一、《杞人忧天》 朗读课文,正音。
二、解释重点字词
三、个别学生朗读、翻译,边明确。
四、学生讨论这则寓言的寓意。
讨论: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无根据的瞎担心。
2、讨论: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3、讨论: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称赞的。
4、联系你的生活,你认为杞人的担 忧是可笑的吗?谈你的看法。、5、对于战国时的环境,杞人在担忧
面对我们今天的环境,杞人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发?
五、本课小结
本课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让我们认识了一位似乎是“傻子”的杞人。但从 现在看来他却是一位多么有远见的人,让我们为今天的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吧!
二、《杨布打狗》
(一)全班齐读,正音: 衣yì缁zī衣yī 天雨yù
(二)解释重点词语
衣素衣而出:穿着白衣服出去。第一个“衣”是动词,穿衣服。第二个“衣”是名词,衣服。犹是:也像这样。
向者:从前,前些时候;刚才。
(三)串讲课文,译文如下: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有一天穿着白衣服出门。天下起了雨,他脱下白衣服,穿着黑衣服回家。他家的狗不知道是他,迎着他叫了起来。杨布很生气,准备打它。杨朱说:“你也不要打它,你也是这样的。如果刚才让你的狗白 着身子出去,黑着身子回来,难道你就不奇怪吗?”
(四)讨论:如何理解“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不要打它,你自己也会是这样的。刚才合情合理你的狗白着出去,黑着回来,你难道会不觉得奇怪吗?这句话揭示了一种现象: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人,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结果往往出错。所以,《杨布打狗》这则故事批评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结果往往出错。
五、本课小结
本文行文虽短,但词语不重复,富于变化。故事虽小,却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普遍 存在的社会现象,让自己能够正确地对待人和事。
从这两篇课文,我们来看《列子》。《列子》是先秦时著作集,内容多记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纪昌学射等,形象鲜明,含义深刻,直到现在,仍有较 高的文学意义及思想寓义。
(五)板书设计
(六)作业
1、完成每课一练
2、熟读课文
3、预习新课
第二篇:启东教育愚公移山教案
《愚公移山》教案
[教学设想]:
一 布置自读,要求:凭借工具书和课文注解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同时记下疑问,准备在老师教读时提出。自
读在课内进行。
二 在学生认真自读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心,务使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获得
完整、鲜明的印象。
第一课时:
一 人物分析。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的比较,了解不同人物对待“移山”的不同态度。
二 在人物分析的过程中落实若干文言词句。[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检查自读:
(一)学生齐读全文,结合正音:仞()、惩()、塞()、迂()、荷()、箕畚()、龀()、匮()、亡(,同“无”)、厝(,同“措”)
(二)学生质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后,尽量要求他们自己查字典或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讨论求得解决。教师只解答学生经过努力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
二 教读新课。
(一)初步理清“人”和“事”: 1.提问:这则寓言一共写了哪些人物?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人物表: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2.提问: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那个“遗男”姓什么?有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的爸爸肯
吗?
通过问答,明确下列词语的含义:年且九十——且,将。智叟——叟,老头。京城氏——氏,姓;京城氏,姓京城的。始龀——龀,齿旁,小孩换牙;始龀,七八岁。孀妻有遗男——那孩子的爸爸死了,他母亲是“寡妇”,他自己是“孤儿”。“遗男”是生下来以前就死了父亲的孩子。
3.提问:再请大家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通过问答,引导学生读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一句:本句省主语“愚公”;“荷担者三夫”即“三个能挑担的男子(子孙)”。全句意思是“愚公就率领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去扔掉)”。这样看来,愚公一家一共去了四个人,再加上京城氏孀妻的遗男,一共
五个人参加移山劳动。
4.提问:“移山”这件事做起来困难吗?他们的劳动艰苦吗?
通过问答,明确下列词句的含义和作用:方七百里,高万仞 ——方,方圆、面积,方七百里,写山之大,是约数;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万仞,虚指,极言山之高。山又高又大,说明移山之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即一年),才返家一次。说明劳动的紧张、艰苦,也显示了愚公移山决心之大。教师小结: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愚公他们人数不多,而且老的年近九十,小的才七八岁,工具又落后,要移山的确是千难万难的。在艰巨的任务面前,最能显示出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人物表”里的这些人,在“移山”这个巨大的困难面前各自表现了怎样的精神面貌。
(二)人物分析——重点:智叟和愚公妻;并及愚公子孙、遗男。
愚公妻和智叟讲的话差不多,态度似乎很接近。我们的分析就从这两个人入手:
1.学生朗读有关语句,进行比较: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提问:哪些话只有愚公的妻子讲而智叟不讲,哪些话只有智叟讲而愚公的妻子不讲?即使是两个人都讲的话,在内容和语气上有什么差别?
通过问答,要求学生明确:
“甚矣,汝之不惠。”这句话是只有智叟讲的。倒装句式的运用(谓语“甚矣”提前),强调了愚公不聪明的程度,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的轻视。愚公的妻子是不会讲这样的话的。
“且焉置土石?”这句话是只有愚公的妻子能讲的。“况且把土块和石头放到哪里去?”她有这个疑问,说明她对自己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不同于智叟的根本否定。智叟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这两句话,句式相同,内容相近,但表达的语气、感情却很不相同。愚公的妻子说:“凭您的力气,还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这是很合乎情理的疑问。智叟却说“凭你这一大把年纪和剩下的一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棵草,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啊?”话说得过于夸张,带着讽嘲的意味;“其如土石何”与“如太行、王屋何”句式相同,但智叟的话中多一“其”,同“岂”,加强了反问的语气。这些都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反对和嘲笑,亦即反对得更加强烈,跟愚公的妻子的“献疑”有所不同。
再从称谓看,愚公的妻子称愚公为“君”,智叟则称愚公为“汝”,显得不客气,也说明了智叟对愚公轻视的态
度。“汝”在文言里一般是轻贱的称呼。教师小结:愚公的妻子对移山的态度是“疑”,智叟而是“笑”和“止”。“近似之迹,不可不察”,读书时经常注意从“近似之迹”的比较中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就可以把死书读活,发展我们的思维能力。下面再来讨论另几个人对移山的态度: 1.提问:愚公的子孙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学生找出“杂然相许”、“杂曰:‘投诸渤海之尾„„’”两句。“杂然”、“许”写出他们纷纷赞同、坚决支持的态度。“杂曰”句则进一步写他们不仅赞同,而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除了愚公的妻子的“疑”,使移山之役得以
顺利开始。
2.提问:那个“始龀”的“遗男”对移山怎样?
学生找出“跳往助之”一句;“跳”、“助”,说明这个孩子是乐于相助、积极参加的。
教师总结:上面我们比较了除愚公以外的几个人对移山的态度。现在我们把课文中的有关部分再朗读一遍。学
生朗读(从文章开头读到“其如土石何”)。
3.布置思考题:愚公是坚决主张移山的,有人就说他笨。“愚公”这个名字本身也表明他是个“笨老头”。请大家课外再认真读一读文章,想一想:愚公到底笨不笨?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 人物分析:愚公实不愚,智叟未必智。二 这则寓言的深刻教育意义。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一)提问:愚公多大年纪?(年且九十)太行、王屋二山有多大多高(方七百里,高万仞)凭愚公的一点力量能不能把山移掉?(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那么愚公坚决主张移山,是不是太笨了呢? 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展开充分讨论以后,教师继续启发提问:要看愚公笨不笨,关键在于弄明白他对移山这件事是怎么考虑的。请先想想:是什么情况引起愚公移山的动机的?
学生回答“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教师讲解“惩”字 含义:惩,苦,是意动用法此句意即“以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为苦”。板书:痛感迂、塞之苦。
追问:山移掉以后的好处,愚公想过没有?
学生找出“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指”、“达”与上文“迂”、“塞”相对;阴,是水南山北。教师板书:确知
移山之利。追问:那么,愚公认为山一定能移掉的理由是什么呢?他是怎样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反对和嘲笑的? 学生找出“汝心之固„„何苦而不平?”
启发:这段句子念起来感到特别有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顶针”的修辞作用:一句顶着一句,充分表现出语言的力量。“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是对“甚矣,汝之不惠”的有力回答;“„„子又生孙,孙又生子„„”顶针法的连续运用,显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最后总结一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使人感到特别有力。
继续追问:“而山不加增”,这个“而”字的作用是什么?“加增”是什么意思?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而”字的转折作用;“加”是“更”的意思,“加增”就是“更增高”,不是“增加”的倒装。子子孙孙无穷尽,然而山不会更增高了,挖去一点就少一点,这样一算,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山)何苦而不平?”这个结论水到渠成,很有说服力,无怪智叟要“亡以应”了。这就说明愚公在移山之前考虑得很周到,他不仅“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而且还“深明可移之理”(板书。)一个笨的人能这样考虑问题吗? 进一步追问:那么为什么有人觉得愚笨呢?
教师启发谈话:这样的事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例如雷锋同志,不是也有人说他是“傻子”吗?这是什么原因呢?通过谈话,引导学生认识:要解决愚公笨不笨的问题,关键在于用什么观点去看愚公移山的精神。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去看,愚公不仅不笨,而且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这叫做“大智若愚”。
(二)提问:既然愚公不笨,那么反对愚公移山的那个智叟,是不是聪明老头呢?
学生议论,教师小结: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这种人自以为聪明,其实不过是一点“小聪明”罢了。可见“愚公实不愚,智叟未必智”。这就是这篇寓言中“愚公”和“智叟”的取名所寓有的深意。“叟”是老人的意思。
(三)提问:我们再来看一看最后一段文章。有人说,这个故事到最后还是靠了神仙的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小结:“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说明愚公移山的决心行动(不已),使山神都害怕了,不得不向天帝报告;“帝感其诚”,愚公精神(诚)连天帝都感动了。这不仅不是说明愚公的无能,相反,恰恰显示了愚公移山的力量之大和精神的感人之深。愚公千百年来被人称颂,正是由于他这种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不止的顽强精神。
二 课堂练习: 发课堂练习资料:
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并概述大意。
甲乙二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身先死矣,焉能自受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以利己之心观之,则谓愚公不惠;以利人之心观之,则必谓愚公大智大勇也。”生甲亡以应,默然而思。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我十二亿中国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发给学生时不加标点)
检查练习结果:
1.指定学生加标点并口述大意。
2.要求学生找出其中两个倒装句(“甚矣,愚公之愚”、“善哉,君之所言”)并作解释。
3.要求学生找出这一段文字中的关键句(我十二亿中国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教师点明: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奋斗不懈,这就是我们从《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中受到的有益
启示和深刻教育。
第三篇:启东教育春教案
课 题:春(朱自清)
教学目标:
1、体会感受作者面对春天流露出的喜悦。
2、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学习运用比喻、拟人形象 描写事物的写法。学习方法:朗读、交流讨论 课时计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序幕
信不信,这是一首清纯悠远宛转的田园牧歌!信不信,嫩绿的春草、艳丽春花、和煦春风、丝丝春雨都是这支田园牧歌的音符!这首田园牧歌,是大自然的杰作,也是朱自清的杰作。谁也不可能像朱自清那样演绎出那么美妙的春天的故事!
二、阅读主场
(一)老师与学生一起听配乐朗诵,交流在听读中感受到的春的柔美和喜悦。
(二)合作学习
1、在老师指导下交流对第一部分(盼春)的学习感悟。
关键词语分析:
⑴两个“盼望着”(盼春的急切)。
⑵两个“着”、两个“了”(充满喜悦,给人非常亲切、柔和的感觉)
2、在老师指导下交流对第二部分(绘春)的学习感悟。
关键词与分析:
春草图——
⑴“偷偷地”(把春草人格化)。
⑵“钻”(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旺盛的生命力)。
⑶“嫩嫩的”“绿绿的”(质地、颜色,春草“新”的特点)。⑷“满是的”(长势,勃勃生机)。
⑸“轻悄悄”“软绵绵”(感受春的可爱)春花图——
⑴“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百树争春)。⑵“满”“赶趟儿”(花朵多)。
⑶“火”“霞”“雪”(花色艳)。
⑷“闹”“飞”(花儿繁茂、鲜艳、香甜)。
⑸“遍地”“杂样儿”(多,丰富)。⑹“眨呀眨的”(野花闪闪烁烁、逗人喜爱)。
春风图——
⑴“不寒”(温暖、柔和)。
⑵“抚摸”(温暖、柔情)。
⑶“微微湿润”(不干燥)。
⑷“酝酿”(芳香不断加浓)。
⑸“应和”(吹送来喜悦)。
春雨图——
⑴“最寻常”“三两天”(江南春雨多)。⑵“可别恼”(亲切有趣)
⑶“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多而细密,亮而闪烁,柔而绵长)。⑷“斜”(隐含春风)。
⑸“薄烟”(春雨细密朦胧)。
⑹“全”(意境开阔)。
⑺“黄晕”(隐含春雨)。⑻“慢慢”(十分宁静)。
⑼“静默”(安静和平的气象,春雨沐浴的温馨)。
春勤图——
⑴“风筝”(春天到来的信号)。
⑵“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范围广、人数多、年龄全)。⑶“赶趟儿”(人也争春)。
3、在老师指导下交流对第三部分(赞春)的学习感悟。
关键词与分析:
⑴“刚落地的娃娃”(新,给人无限希望)。
⑵“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美,令人喜爱)。
⑶“健壮的青年”(充满活力,给人信心和力量)。
(三)教师归纳课文的语言特点,学习小组从课文中找出例子予以说明。
1、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
“涨”“钻”“闹”“织”“罩”/“软”“斜”“薄”
2、含义丰富的叠词:
“嫩嫩”“绿绿”“轻悄悄”“软绵绵”
3、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
“像眼睛,像星星”(比喻)“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拟人)
“红得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排比)
(四)鼓励学生尝试有感情朗诵课文(安排3-5人)
三、阅读尾声
(一)讨论“探究·练习一、二”。
(二)解决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三)词句积累(抄在语句积累本上)
朗润 酝酿 黄晕 胳膊 抖擞 一年之计在于春
(四)背诵课文
(五)布置作业:
默写并向家长朗诵你最喜欢的段落,以“春天的印象”为题,写一段文字。
第四篇:启东教育一厘米教案
《一厘米》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知,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懂得要体谅父母,学会宽容,做一个诚实、正直、善良的人。
(二)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描写,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对作品中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作出初步的评价,并交流心得。
二、课时安排3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引
课前预习。要求如下:
1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典,正音、释义。
2读顺文,能够流畅、清晰地朗读课文。
3读懂意,指文章大意,并能够概括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孟郊曾经吟出了天下游子对母亲的颂赞:“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亲,我们的母亲,无论她们的个性是多么不同,但同样都有最伟大的母爱!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小说《一厘米》,让我们与一位母亲促膝而谈,说说心里话。
(二)快速阅读——思考活动
1请学生浏览全文,找到生字生词,查字典或看文下注释,能做到正音释义。例如:撑起 帐篷 皲裂 捺 温文尔雅 葵盘 战战兢兢 磕头
锲而不舍 秉公 咂 狡黠 蟒蛇 戳 彬彬有礼
2请学生找出故事的线索。
明确:小说的情节围绕“该不该买票”而展开,而该不该买票的关键就是那“一厘米”。3理清思路:同桌为一组,互相交流。
明确: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在这个过程中,她觉得生活多了几分追求”。
主要写陶影带儿子小也坐公共汽车,不但没有逃票,还为儿子多买了一张票。
第二部分:从“今天她领小也到一座巨大的寺院参观”到“陶影拽着那根淡黄色的塑料尺,仿佛拽着一条冰凉的蟒蛇”。
主要写陶影带儿子参观寺院,因买票的事而被儿子误解。
第三部分:从“‘陶师傅,您烙的小火烧穿迷彩服了。’”到小说结尾。
主要写陶影经过努力,终于讨回了公道,挽回了自己做母亲的尊严,保住了她在儿子心目中的完美形象。
(三)复述活动
按要求逐步完成下列活动:
(1)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依照线索复述。
(2)请学生改用第一人称复述。
(3)复述中有详有略,突出人物的外貌、心理、细节等描写。
(四)课内小结
回顾课文思路,能说出主要人物的重要特点。
(五)课外作业
1在书刊及互联网上查阅有关作者毕淑敏的资料。(可附图、文)
2阅读课文,思考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作批注。
第二课时
(一)活动导引
请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作家毕淑敏。(可附图片或课件辅助说明)
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1969年入伍,在西藏的高原部队当兵11年,1980年转业回到北京。
毕淑敏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之后,她就成了“文学界的白衣天使”。毕淑敏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得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学奖、青年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
导入课文:
同学们,当你读过短篇小说《一厘米》之后,你对哪些内容印象最深,为什么?
(请几位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适时给予恰当的评价。)
(二)诵读品味
1学生活动与要求
请学生速读课文第一部分,圈画出写陶影心理活动的语句,诵读,品味关键词语的表达效果。教师辅助策略:
同桌为一组,一边浏览课文一边交流意见。
然后,进行全体交流,教师作引导、小结。
例如:
(1)第2段,“为什么一定要买票呢?就是没有她,车也要一站站开,也不能因此没有司机和售票员,也不会少烧汽油。”写陶影虽然坐车经常不买票,但联系后文就知道,她并不是心安理得,主要是因为她经济比较拮据。用心理描写的手法作了交代。
(2)第8段,陶影望着儿子的那道生命之门,意识到自己身上的巨大责任:“她很普通,对谁都不重要,可有可无,惟独对这个男孩,她要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用心理描写体现了陶影强烈的责任感和对孩子深情的爱。
(3)第12段,“一张车票两毛钱。她很看重两毛钱的,它等于一根黄瓜两个西红柿如果赶上处理就是三捆小红萝卜或者干脆就是一堆够吃四天的菠菜。”两毛钱虽不多,但是对于陶影以及她的家庭生活来说,那也是不可忽略的。这一心理描写,突出了陶影的经济状况,以及她俭省的生活。
(4)第21段,“其实她应该把票根保存起来。这样以后哪次集体活动或开食品卫生会,她骑车去,回来后可以用这张票报销。夫妇都是蓝领工人,能省就省一点。可小也是个绝顶机灵的孩子,会追着妈妈问:‘咱们出来玩的票也能报销吗?’在孩子面前,她不愿撒谎。”这段话,写出了作为母亲既要与艰难的生活抗争,又要维护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尊严,要努力做孩子的好榜样、好老师。她在努力地做到不给孩子留下一点瑕疵。平凡、困苦的母亲更能显出她的伟大之处。
2自读第二部分,体会比喻句运用的妙处。
例如:
(1)“陶影用目光包裹着儿子,随着小也的步伐,这目光像柔软的蚕丝从茧中抽了出来。”这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陶影看儿子的目光中充满温柔和慈爱,有关怀和责任,这种爱是绵延不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母爱也是一样的,绵绵不绝。
(2)“‘票。’红衣青年拦住她,语句简单得像吐出一枚枣核。”
这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青年人远远不能读懂作为母亲的心意,用冰冷的世俗之心来度量母亲火热的爱子之情。
(3)“‘别动!别动!’红衣青年突然声色俱厉。陶影这才感到自己举动不当,像冬天触到暖气片似的缩回手。”
这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陶影的情急之情。
(4)“陶影的手抖得像在弹拨一张无形的古筝。”
写出她内心里虽然有无限的愤怒、委屈,但是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别的办法来证明自己的清白,突出了她焦急、愤怒的心理。
(三)提高升华
小说的主人公陶影自身并不完美,家境并不富裕,但她对孩子进行了“全力以赴的正面教育”。你能理解这位母亲的良苦用心吗?谈一谈你对“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新的体验和认识。学生活动要求:
能够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从典型人物的身上读出作者的态度、读者的心声。抚今追昔,思接千古。
教师辅助策略: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时引导、及时评价。
(四)课内小结
(五)课外作业
1用比喻句写出一种心情(至少3种)。
2片段练习:多角度、多层面地渲染一种心情。
第三课时
(一)活动导引
导入新课:
一个普通人,怎样才会让人觉得可爱呢?是他的内心,宽广、明亮,并且,用爱来照耀。《一厘米》的主人公陶影,就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并且家庭生活拮据,但同时也是一位闪耀着真善美的人格光辉的伟大母亲。
(二)交流活动
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在引起思考、联想、疑问的地方作批注,并能够与同学进行交流。例如:1“她很普通,对谁都不重要,可有可无,惟独对这个男孩,她要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课文中哪些情节表现了“她”为此所作的艰辛努力?作为一个普通女工,一个普通母亲,她为什么要这样做?你认为她做到了吗?
参考思路:找出文中对陶影不富裕的家境的描写;找出陶影对小也“全力以赴的正面教育”。要能够体会陶影的良苦用心,因为她爱小也,正是这种爱,使她具有非常强烈的责任感,她要把儿子培养成诚实、正直、善良、有责任感、有教养的人。正因为这些,这位母亲才在平凡中显出伟大。
2小也的母亲经常坐公共汽车不买票,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参考思路:体会陶影艰难的生活状况。陶影具有作为一个母亲的真善美,但她也并非十分完美,她也是一个有缺点的人。
3你对那个穿红衣服的守卫有什么看法,为什么?
参考思路:他似乎涉世未深,对于很多人情也是一窍不通。他并不能体会作为母亲希望在孩子面前重塑金身的热望,也不能用善意的方式来帮助别人。表现冷漠和有距离感。
4小也的母亲为什么要向有关部门写信?当两位干部给她赔款和赠票时,她为什么不要,只要求他们向小也说明母亲没有错,而且嘱咐他们不要难为那位红衣青年?
参考思路:澄清事实真相是维护她在儿子面前尊严的惟一办法。而她那么努力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一个做母亲的尊严。
真相清楚了,作为“赔偿”的五元钱,对于连两毛钱都很在乎的陶影来说,确实不是一个小数
目,但是,她没有接受;两张参观券,更是一个不小的诱惑,但是,她仍是摇了摇头。她要的,是那样的出人意料,又是那样简单:她只让来人告诉儿子小也,“妈妈没有错儿„„”她要的,是自己在儿子心目中完美的形象,是作为母亲的尊严。她捍卫的是儿子心灵的纯洁与美好。此时,一个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善良、大度、自尊的母亲形象凸现在读者眼前。她是普通的,但她又实在是可敬可佩的。
5你认为小也的母亲可敬吗?为什么?
6你从这篇小说中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三)课内小结
能够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指出主人公的特点并进行评价,明确主题。
(四)课外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或者文章赏析。
第五篇:启东教育风筝教案
教学目标
① 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②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课时安排
一课时
第一教学环节:(3分钟)
猜一猜。下面这首诗是清·吴友如的一首题画诗,猜一猜描写的是一项什么活动:
只凭风力健,不加羽毛丰。
红线凌空去,清云有路通。
认识鲁迅:(读一读,对鲁迅先生要有初步了解)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写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他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中篇小说《阿Q正传》;还有其他杂文集等。
第二教学环节:(12分钟)
读一读,说一说: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最好大声朗读),读的过程中注意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举手和老师交流,注意学习要求:
①标出每一自然段的序号,画下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请随时和老师交流。
注意这些字的读音:模样嫌恶什物掷在地下虐杀堕(坠)
②读完课文想一想,这篇散文诗向我们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第三教学环节:(15分钟)
品一品:
人物的心理是通过作者的描绘才表现出来,只有抓住关键的词句才能很好的体会出人物的心理,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体会下列人物心理。
①哪些语句写出了小弟弟对风筝的喜爱?
②哪些动词写出了“我”对于精神的虐杀?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
③两者形成了对比。
第四教学环节:(10分钟)
悟一悟: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想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收获,把你的收获说出来,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提示:你的收获可以是知识方面的;可以是学习方法方面的;可以是你的感悟;也可以对作者或对小弟弟说几句知心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