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国学经典(全)(全文5篇)

时间:2019-05-15 09:46: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二年级上册国学经典(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二年级上册国学经典(全)》。

第一篇:小学二年级上册国学经典(全)

望天门山

一、学习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②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二、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①同学们以前已经学了不少古诗,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呢?学生自由背,教师充分肯定。

②揭示课题: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两首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二、共同学习《望天门山》

①学生初读《望天门山》。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遇到困难向老师同学请教。

②说说通过朗读体会到了什么。

③自由练读,读出诗的韵味。

④诵读展示。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⑤练习背诵。

别董大

一、教学目标:

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

培养学生对祖国是个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诵读诗歌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教师:名曲《送别》

学生:预习,搜集相关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经历过和亲朋好友分别的事?谁想说给大家听。

那么你知道古人分别时是怎样的一种情景么?我请大家搜集了一些送别古诗,你愿意给大家朗诵一下么?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送别诗,体会一下诗人的情感。

二、指名读诗题,评价,谁读的最像和好友分别。

齐读课题。

你都知道了些什么呢?(介绍时代背景)

三、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诗。

要求:读通读准

指名读,齐读。

自学古诗,想象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四、汇报

提出小组学习无法理解的疑问,一齐解决。

交流自渎的初步理解。

五、探究诗意,感悟诗境

理解文路:

哪句是写景的,哪句是作者的劝勉,指名读。

学习写景的句子。

读诗句,看插图,仔细观察,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

途中哪些地方与诗句所描绘的情景不相符合,请大家修改这幅图。(天、雁、雪)

随机知道学生读好相关的语句。

教师评:同学们修改的真不错,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如果你来到这样的情景中送别你的好友,你会不由得产生怎样的情感呢?(凄凉、悲苦)带着这样的情感再读第1、2句。

是否这首诗就是带着这样悲情呢?往下看,谁来做高适,劝勉一下董大?(指名读)评读。说说高适所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你也能带着这样的情感来安慰一下董大么?用自己的话语说说。(补充介绍背景,其实年轻的高适正处于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境地,这一局不仅仅是对朋友的鼓励,其实也是一种自勉)

虽然董大的才能暂时不被世人所喜欢,但有才华的人不愁找不到知己、伯乐。作者的劝勉充满了亲情,让我们一齐来读读这句。(板书:豪情满怀)

练习背诵

绝句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会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

四、教学过程: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朗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2、自读诗歌,要求学生找出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黄鹂 翠柳

白鹭 青天

千秋雪 万里船

3、理解上述词语的意思,逐句诗句的内容。

黄鹂------也叫黄莺,一种益鸟。身体呈黄色,嘴淡红,在春天经常啼唱,声音很好听。翠柳------翠,就是新绿。翠柳就是指处春时节刚抽出嫩芽的柳枝。白鹭------一种水鸟,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虾。青天------蔚蓝色的天空。鸣------鸣叫。

句意: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这样相称。千秋就是千年。万里船------万里指遥远。万里船指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船。含------包含。泊------停泊。

重点理解“含”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意境。句意:从窗口可以看见西岭长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船只。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4、理解诗句的意思时同时用简笔画的形式加以表现,使学生有更直观的了解和体会。

5、川联诗句内容,要求学生独立说出译文。

6、结合图画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近景-------两个黄鹂鸣翠柳,远景-------一行白鹭上青天。数量 远景-------窗含西岭千秋雪,色彩近景-------门泊东吴万里船。

7、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知道朗读,背诵。

8、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1)知诗人(2)解诗题(3)明诗意(4)悟诗情

9、“知诗人”--------唐朝诗人杜甫。

10、“解诗题”--------绝句: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补充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境。

11、学生自由为作者加诗题。

进一步体会“绝句”为题的好处,体会诗人创作时的激情。

12、“悟诗情”-------在体会背景和诗题的情况下,自然领悟到诗人是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春夜喜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逢安史之乱前的全盛时期,又经历了 唐皇朝衰落的开始。他饱经忧患的一生,是与这历史大转折时期的治乱盛衰紧密地联系 在一起的。他的诗歌真实、深刻地再现了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的社会现实,有着丰富的社会政治内容和浓郁的时代气息,被人称为“诗史”

杜甫的五言律诗《春夜喜雨》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它抒写了一场春雨激发出来的喜悦,寄托着杜甫希望普济天下的博大胸怀。

二、朗读: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掌握节奏。

节奏划分参考: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三、诗句分析

1. 《春夜喜雨》“喜”在哪里。

《春夜喜雨》这一诗题,感情色彩很浓,其中三个字表景物,一个字表感情。其中“喜”字是关键,直接表现出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首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一联直接写了“春”、“雨”两个字。春雨好,好在下得及时。春天,是万物萌发生机的季节,需要雨水的滋润。正当这个时候,雨就来了,这不是“知时节”吗?面对着这场及时雨,诗人的心里欣喜极了。其中“好”、“乃”最能体现出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颔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联直接写听觉。这场夜雨是随着风悄悄地来到人间的,它轻轻地不声不响地滋润着万物,“夜”、“润”最能 体现诗人的心里对它充满欣喜与敬佩的心情。

四、练习背诵

绝句(迟日江山丽)

一、教学要求: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了解这首诗的内容,感受春天的美丽。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泥融飞燕子”。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春光美情境:你们喜欢春天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春天,去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课件:几幅春天美景图,配上音乐,让学生形象感知美)。二.初读感知:

1.你们觉得这首诗写得怎么样?你们知道是谁写的吗?这就是唐朝大诗人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绝句杜甫

2.介绍杜甫:你们了解杜甫吗?想知道更多吗?这里有,你们谁愿意到前面来点击小太阳,向大家介绍杜甫呀? 3.指读:读诗还要注意节奏,谁能像古人吟诗那样读哇? 4.同桌互读:比比谁读得好。三.细读感悟诗意:

1.默读这首诗,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如果有不懂的地方打个小问号。2.同桌交流:把读懂的跟小伙伴说说,听听对方的意见;没有读懂的也可以虚心向你的小伙伴请教;如果小伙伴也帮不了你,那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3.全班交流,老师点拨引导,并指导朗读。师:你都读懂了什么?请你跟大家谈谈(由学生决定顺序)。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1)学生汇报。师:有不懂的吗?(江山:河流和大山,泛指祖国)(2)质疑:“迟日”指的是什么?(或学生问:我不懂“迟日”指什么?)引导学生探究:谁知道?那我们一起来问问小博士吧。(课件:小博士图。指导口语交际:我们应该怎么向小博士请教,小博士才愿意告诉我们呀?学生问小博士答:《诗经》中有“春日迟迟”的诗句,所以后人以“迟日”指春天的太阳。)

师:现在你们知道“迟日”指什么了吗?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诗: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3)观察

课件插图:这两句诗都描写了哪些景象呀?(太阳、大山、河流、花草、春风:你从哪看出风来了?)师小结:温暖的太阳、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五颜六色的野花、绿油油的小草、柔柔的春风,多美呀!

师导:春风花草香,你能从画中感受到柔柔的春风吗?(花草弯腰)花草散发出阵阵芳香,看不见也摸不着,怎么才能让看画的人感受到呢?(蝴蝶、蜜蜂)

(4)课件欣赏:多美的春天呀!想不想亲眼去看看?(放课件:师叙述,温暖的太阳照着大地,春风轻轻地吹着,花草散发着芳香,勤劳的小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美丽的小蝴蝶在花丛中跳起了优美的舞蹈。祖国的山河多美丽呀!)

(5)指导朗读:面对这么美丽的景色,我禁不住要高声赞美春天了。范读请你也高声赞美吧!自由读、评读

师导:你们还读懂什么了?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学生汇报。师:有不懂的吗?(2)“融”什么意思?

小燕子来回地飞着,在干什么呢?(玩、报告春天、啄春泥)师:也有的小燕子在衔融化的泥土筑巢呢。想看看吗?

(3)欣赏课件:冰冻的河泥早已融化了,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一对对美丽的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睡着了。

(4)指导朗读:该怎么读哇?自己练练,可以加上动作。评读

4.把整首诗练习读读,试着背背,练好了,老师还给你配上动听的音乐和优美的画面呢。练好了,谁先来,要像古人吟诗那样抑扬顿挫(课件)?指读、背诵。5.改写:

杜甫用这首诗来赞美美丽的春天,你也能用你自己的话来赞美诗中所描绘的这种美景吗?(自己说、指名说)

老师总结,课件出示:春天到了,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祖国的山河多么美丽啊!春风轻轻地吹着,花草散发着芳香。冰冻的河泥早已融化了,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一对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安静地睡觉。(自由读指读)6.让我们再来吟诵一遍这首诗吧。

7.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甜甜地睡着了。让我们轻轻地把书合上,千万不要打扰它,就让它在甜甜的梦中去感受美丽的春天吧。

江畔独步寻花

教学目标:

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能够想象的出这首古诗所描写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能够想象的出这首古诗所描写的画面,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江畔独步寻花,齐读课题,教师板演。写完之后,再来齐读。

二、学习古诗

第一步:初读

1、指名读古诗。

2、指导朗读,读古诗一定要读出它的韵味来,古诗是非常讲究格律的,你看第二行的蹊,和第四行的啼是非常押韵的,所以我们在初读时,要把古诗的那个韵味感读出来。

3、分两种情况作处理:

(1)指两名学生读,如果学生读的不太好,师进行范读,并提问:你和老师读的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呢?估计学生说:有语气,要停顿。师接着说:“对了,读古诗时,一定要有停顿,出示课件,指导朗读。

(2)当学生读得很好的时候,教师做及时的评价,如:你读得很准确,你读得很有古诗的味道,那么怎样才能像他们这样读出古诗的味道来呢?出示课件,指导朗读。

第二步:理解读

(一)解决重点词语

1、在这首古诗中,你觉得有哪些词语理解起来有困难,把它提出来。生自由提。

2、提问:这些问题,你们有什么解决的好方法?(估计:问老师,查字典,看注释等)。

3、看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是个简单的好办法。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试着学一学。

4、那好,我来检查一下你们刚才学习的效果。

多么美的春色图呀,繁花盛开,戏蝶起舞,娇莺歌唱,有声有色,有歌有舞,有鸟语有花香,这不仅仅是黄四娘家的春色图,更是一幅无边的春色图,让我们拿起书来,一起再去回味一下那美丽的春景吧!

5、齐读。

游子吟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理解诗意,能说诗句的意思,2、根据画面,发挥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3、感情朗诵,背诵古诗,感受伟大的母爱。

重点:理解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的意思。

难点:体会作者对母爱的颂扬,并结合生活实际谈母爱。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妈妈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妈妈是我们的整个世界,她为我们付出了许多爱,我们都在母爱中成长。

二、揭示课题,了解题意。

师过渡:母爱是世界上最灿烂的阳光,无论我们走出多远,飞出多高,母亲的目光都在我们的背后,我们永远是他们心中最牵挂的孩子。而那些离家远行的游子,更是怀着一份对母亲深深的眷恋。唐朝有一位诗人,名叫孟郊,他也有一位关心他的母亲,他写下了一首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歌《游 子吟》,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这首古诗。

1、幻灯片出示古诗及插图,学生通过寻找资料,介绍孟郊的出生朝代,生平。

2、解题:

(1)、“游子”是出门远游的人。“吟”是一种诗体的名称

(2)“游子吟”是什么意思?(出门远游的人吟咏。)

三、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师:请大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诵读这首诗,注意古诗的韵味,读得舒缓些,注意生字的读音。边读边思考:从这首诗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

1、学生自主学习。

2、交流对古诗的理解。(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质疑交流。)

“意恐”——心里担心,害怕。

“寸草心”——小草,比喻儿女的心意。

“三春晖”——三月里春天温暖的阳光。

四、发挥想象,体悟诗境。

1、认真读古诗,诗中哪些句子是描写游子离家时母亲对儿子的关爱?

出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2、想象绘图一:是啊,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年迈体弱,眼睛昏花,动作迟缓,但她仍然坚持一针一线地为儿子缝制衣服。

五、背诵古诗

江雪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5、继续练习把诗句补充完整。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观看电脑画面,初步感受画面的意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江雪》

二、学习

1、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2、学生自学

用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4)学生结合课外资料介绍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后世称他为“柳河东”,他是中唐时期进步的思想家和政治改革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理解字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

(6)结合注释和投影中的解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鸟儿已经飞绝,万径人踪灭。条条小路不见一个行人。

孤舟蓑笠翁,只有一叶小舟,上面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人。

独钓寒江雪。迎着风雪,在独自垂钓。

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7)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4、指导朗读

(1)结合电脑欣赏当时的意境,听配乐朗读。(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朗读提示: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小结:应用那种不怕困难,敢于同困难做斗争的语气读)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竞赛,而后评议出最佳选手。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教后记:

寻隐者不遇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

1、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的诗人,有谁说说看我们学习过哪些唐代诗人的诗。(学生答)

2、你们说的都很好,今天我们在认识一位唐代诗人,他的名字叫贾岛。我们先来看一个短片。(寻的动画片)

3、今天我们就学习这首古诗,跟我齐读题目,寻隐者不遇,再读一遍(两遍)

二、学习古诗

1通过刚才那个短片,我们已经大概了解了这首古诗的意思,现在大家根据古诗上的拼音自己读三边,读好后坐正举手。

2、好,大家读好了是不是,现在跟着老是一起吧古诗读一遍,寻隐者不遇(学生)注意“隐”是 前鼻音,“隐者“是隐居山林的人,有谁可以告诉我这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学生)题目的意思是作者寻找一位隐居山林的人没有遇到。大家再把题目读一遍(生读)第一句:(读)“松下问童子”,“童”是一个生字,有谁能用这个字组一个词。(生)翻译:松树下询问一位童子。(齐读第一句)第二句:(读两遍)谁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生)翻译:我的师父上山采药去了。第三四句:(读)“此”是平舌音,注意,读。那你们说说“深”的反义词是什么?(浅)这两句的意思是,只知道师父就在这座山中采药,可是山高云深的我不知道他在那里。

3、大家齐声把这首古诗读一遍(生)

4、大家读的真好,有谁愿意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3—4人)

5、他们读的好不好,大家把这首古诗再读一遍。(生)

6、读了这么多遍,有谁会背了吗?会背的的举手,好现在同桌之间互相背,左边的先背给右边的听,然后右边的再背给左边的听(自由背)

7、有谁愿意背给大家听听。(指名背)

8、大家齐背(生)

9、古诗就学到这。大家把书韵流香拿出来,把古诗抄下来 教后记:

枫桥夜泊

教学要求: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请学生背诵学过的描绘秋天的古诗,看谁记得多。

2、导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揭题:枫桥夜泊。

3、简介作者:张继,唐朝诗人,湖北安阳人,早年没做过什么官,就南下吴越,写下了许多诗篇,《枫桥夜泊》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二、初读课文,请学生自学课文。

三、图文对照,理解诗意

1、理解课题。教师:枫桥在哪里?(教师板画“枫桥”)“泊”的是哪只船呀?(教师板画“客船”)为什么说是“客船”呢?这个“夜”点明了什么?(贴卡片“泊”)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学习第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教师相机板画“月”“霜”“乌”,贴出卡片“霜”和“啼”)“霜满天”是什么意思?有霜的夜晚使人感到怎么样?(寒冷、孤独)把这句诗的意思讲一讲。

4、朗读训练。

5、学习第二句:你还看见了什么?(教师板画“江枫”“渔火”)江边的枫树怎么样?茫茫的 江面上点点的渔火给你什么感觉?(孤单、寂寞)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亲人,他忧愁得怎么样?(难以入眠)谁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6、朗读训练

7、学习第三、四句:你还看见了什么?(教师板画“寒山寺”,贴“寺”“钟”)寺里还传来了什么?听,钟声怎样?(传得很远,传到了客船上诗人的耳朵里)这就是第四句诗——夜半钟声到客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8、朗读训练

9、齐读全诗

四、总结全诗,体会感悟

五、指导写字

1、请学生说说记住这些生字的方法。

2、指导“愁”、“霜”的结构。

3、钢笔描红。

六、背诵课文。

《渔歌子》

教学目标:

1、认识“箬、笠、蓑”,会写“塞、鹭、笠”,正确读写“箬笠、蓑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词。

3、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会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体会作者蕴涵在词中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感知形象,释题入情。

1.屏幕出示多幅图片,请学生选择其中的一幅用几句话来描写一下看到的景象。

2.这些画面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首词很有关系,出示《渔歌子》。

3.自由读词,指名读,教师范读(什么地方值得你借鉴?)。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好节奏。(字音方面重点指导“箬”;书写方面重点指导“箬”和“蓑”的写法;节奏方面重点指导“西塞山前/白鹭飞”的停顿。)

4.释题。你对“渔歌子”是怎么理解的?(词牌名,这首词内容刚好与词牌吻合,所以也可算是题目。)

5.简介作者张志和。

二、探究诗意,以知促情。

1.根据你的直觉,你觉得这首词主要讲的是什么? 2.再读这首词,能不能借助注释理解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3.释疑。(重点指导“箬笠”、“蓑衣”、“肥”、“归”的意思)。交流读懂了多少。

4.你们读懂的是不是就是这样一幅画面?出示“垂钓图”。用自己的话描写这幅画并结合自己的想象,说给同桌听一听,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

(初春,远山蒙上了一层绿色,白鹭在西塞山前自由地翱翔,桃花盛开了,粉红色的花瓣漂落在春水碧波之上。淡黄色的鳜鱼时而跃出水面,显得十分肥美。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停舟在春江之上,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钓着鱼。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5.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理解诗词的意思,我们不要逐字逐句地去理解,要用自己的语言,还要加上自己的联想。让我们再回到词中,出示《渔歌子》,在这幅“垂钓图”中,如果仔细地去品读,还会发现里面的色彩非常丰富,轻轻地读读这首词,找一找有哪些色彩藏在里面?(显性的:白、青、绿;隐性的:西塞山青绿色、桃花粉红„„)背诵这首词。

塞下曲

教学目标: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由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教学重难点:

古诗在内容和情感上都有难点,教学时要抓住前后诗句的内在联系。应从理解内容入手,进一步体会诗人情怀,并指导朗读和背诵。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说过飞将军李广的故事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关于李广的诗篇《塞下曲》。诗中的李广是一位武艺高超,力大无比的将军。这首诗通过对飞将军李广高超武艺的描写,赞美了这支卫国部队,使人感觉到这支队伍有着充分的信心和力量击败敌人。

二、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懂字音,注意停顿。)2.老师范读,学生再练习。3.指名读。

三、学习《塞下曲》。1.解题,介绍作者:

《塞下曲》:“塞”为边界的意思。《塞下曲》是边界上的歌曲。是唐代的一种歌曲名称,内容大都描写边疆的战斗生活。

卢纶:曾经参过军,它写的描写军队生活的诗,内容充实,富有生气。卢纶的《塞下曲》组诗六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

2.逐句讲解:学生讲解诗句的意思,老师纠正。

(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夜晚的森林里,光线暗淡,辨不清楚,一阵风吹过,草丛突然动起来,就以为有野兽在活动。那天夜里,飞将军李广听到草间有响声和动静,马上拉弓射箭。

(2)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李广在天刚亮的时候,去寻找他夜晚时射出去的箭,发现自己由于拉弓时用力过猛,箭射进了石头棱里。3.思考:《塞下曲》描写了怎样的一位将军?是从哪些诗句中看出来的?

练习朗读课文,背、默《塞下曲》。教后记:

望洞庭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九寨沟,感受颇深,并写了非常优美的文章。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象?

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 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

生: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

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 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生:我理解了“湖光秋月两相和”。(多媒体出示)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师:你理解得真不错。生:我理解“两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生: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生:我理解了“潭面无风镜未磨”(多媒体出示)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 生:朦朦胧胧、模模糊糊。

生:我理解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师: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湖光/ 秋月/ 两相和,潭面/ 无风/ 镜未磨。

三、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浪淘沙

教学目标:

1、认识1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在多形式的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挖掘积累:

小朋友们谁会背诵古诗?由朗朗背书声,营造学诗氛围,自然过渡,板书课题。

2、观察描绘:

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能把观察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在此基础上引入学诗。看看古代诗人是如何描绘的?

二、初读(借助拼音,自读诗句,达到正确流利,培养识读能力。)

1、出示诗句,让会读的学生领读,教师相机指导。

2、抓住生字和难点音,强调读准。

3、自由练读,把句子读通,读熟。

三、细读

1、引导学生自读质疑,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读懂?

2、根据学生的质疑师生互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教师应在充分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的基础上,赋得古原草送别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有背诵古诗的兴趣。重难点分析: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大家从小到现在一定会背很多古诗吧,现在就请大家来比一比,看水背的古诗最多,不能重复。

2、教师归纳:今天我们就再学习两首古诗。

二、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2)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3)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注意”荣“不要读成yóng;

”宿“是多音字,在本课读sù;”疏“要读翘舌音。(4)小组内相互检查认读情况。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2)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学,或者有的同学认识姓徐的人,就请他教大家识记”徐"这个了。3.组词识字。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带生字识字,如,离-篱、味-未。

池上

教学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1.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2.揭题 :《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3.学生齐读题目。4.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2)教师小结: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1、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2)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

2、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借助多媒体,弄懂诗意。

(1)欣赏池塘美景,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2)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4、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3、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4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熟读成诵。

忆江南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视、听、唱、动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美,学会背唱歌曲并初步学习轮唱、合唱歌曲。

2、引导学生参与以小组为单位的创编活动,使每个同学都积极投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去。

3、从诗、景、歌、乐、舞等几个方面来让学生感受到江南水乡风光的秀美和江南音乐语言的甜美,激发学生对江南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愉快地演唱歌曲《忆江南》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编活动。

三、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准确演唱一字多音处并学会用优美的声音背唱歌曲。

2、学习用轮唱等方法来演唱歌曲。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图片,配放音乐《忆江南》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很美的风景图,请你欣赏后告诉我,你看到了哪些景物?感觉怎样?那你觉得这些图描绘的是什么地方?

师:老师给你们看的是江南的六大古镇 周庄、乌镇、同里、南浔、角直、西塘。江南水乡就像一幅朦胧的水墨画,朴实恬静。小桥,流水,人家,流溢在水墨江南里。、教师配乐朗诵诗词《忆江南》

师:江南的水是清秀灵动的,江南的山是秀丽多姿的,古代的文人墨客都非常眷恋着江南,有一位唐代诗人白居易经担任苏杭州两地的刺史,秀丽的江南景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晚年回忆江南美景时欣然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忆江南》。

3、师生配乐朗诵诗词

师:俗话说,诗画一家。请同学们听朗诵,闭上眼睛在脑子里勾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好吗?(播放配乐词朗诵,想象江南风光。)师:这么美的词,想读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

二、新授教学

1、教师示范表演唱(手拿道具)

师:这么美的诗用朗诵还不足以表达它的美的意境,老师想把它唱出来,请说出你的感觉。

2、师:请同学们再次欣赏歌曲并用“嗯”轻声哼唱歌曲。学唱第一段

3、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我的琴声试着唱唱歌曲,唱完后请说说最难的一句歌词。教师指导学生个别或集体唱一唱。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比较自主、宽松的氛围中学习,同时解决本课难点。

5、学生唱第二段歌词。

三、表现歌曲

1、师:同学们,江南的景色是如此之美不如我们划着小船唱着忆江南去江南古镇游玩一番?

3、教师二度范唱,创新表现歌曲。

师:同学们创编的真好,老师把这首歌也变一变,唱一唱,请你听听里面有哪些不同的演唱形式?(轮唱 合唱)

(1)学生学习轮唱歌曲。

(2)学生边看老师指挥边学习演唱创编的二声部旋律 歌词。

《悯农》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并试着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懂得爱惜粮食。

教学重点:

1、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察图画

1、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农民伯伯在锄草,他很辛苦。)

2、齐读“辛苦”,板书。

3、你怎么看出农民伯伯很辛苦?(头上的汗珠一颗颗地往下掉。)

4、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配这幅图的诗——《悯农》。

二、初读,理解诗意

1、齐读,读准字音。

2、再读,你读出了什么?

抽生答。(„„我知道了农民伯伯很辛苦)

3、你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了农民伯伯很辛苦?自己读一读。

重点指导: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

指导方法:先通过做锄草的动作体会辛苦应表现得行动缓慢,吃力,在朗读时语气应重而稍慢,基本领悟即可。

4、师范读全诗。

5、齐读。

6、能背的同学背一背,不会背的同学可以再看看书。

《山行》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意思,认识秋天红叶的静美,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3、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教学过程】

一、谈话释题

1、杜牧是晚唐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其诗歌和散文都写得很好,创作态度非常严谨。晚年,他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分析、总结,烧掉自己不满意的。1000多篇诗文流传下来的只有450篇。这首诗是他写景的代表作。

2、释“行”,质疑。

(作者在什么季节游览山间?看到了那些景物?抒发了什么情感?)

二、默读古诗

1、根据课后的解释,以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远上、石径、斜、坐、霜叶、红于”等词的意思。

2、结合插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这些景物是怎样的?看到这些景物有什么感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3、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指导朗读

1、导语激情

课件展示“满山枫叶”、“作者下车”、“观看枫叶”的画面。

枫叶如此红艳,真叫人心旷神怡,我还要坐车登山,让帷幕遮住我的视线,真是太扫兴了,还不如快快下车,大饱眼福。看到满山的枫叶,我的血液往上涌,我的心在颤动,这经霜打过的红叶比二月的鲜花更耀眼。

2、表情朗读:(个体读、群体读、配乐读。)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小结:这首诗正像大家所说的,尽管是秋天,但作者突出了枫叶的红艳,表现了秋天的无限生机,秋景的清秀迷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写得非常形象。请同学们齐背这首诗,并在脑海中想像他美丽的图景。

清明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含义。

2、会背古诗,会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3、培养学生对我国古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

古诗录音磁带、古诗配画一幅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和学生交谈,引出主题.——春天都有哪些节日? ——清明节,你们知道吗? ——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

教师总结:清明节是人们踏青扫墓的日子,古时候,有一位诗人叫做杜牧,他写了一首关于清明节的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二、听读诗歌,初步感知

1、放录音古诗——清明,并且让学生回答: 从诗歌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2、出示图片,教师讲解古诗含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译:清明节那天下起了雨,路上的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去上坟、扫墓,来怀念去世的亲人或朋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尽管心情郁闷,但依然怀着积极乐观的精神活着。因此,遇见牧童便问:哪里有喝酒的地方?牧童指着远处说:“杏花村哪里有”。再读诗歌,体会情感

师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让学生闭目暇思,慢慢体会诗中的含义。

四、学生展演,理解背诵古诗

五、教师小结

清明节是我国的一种风俗习惯,也是寄托对去世的亲人或朋友的怀念,除踏青、扫墓外,还有荡秋千、插杨柳、放风筝、植树等活动。明年的清明,我们自己动手栽下一颗幼苗,来怀念去世的亲人或朋友吧。

《江南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在反复诵读诗句的基础上,体会古诗的意境。教学重难点:

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古诗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有关春天的诗? 杜甫《春雨》,孟浩然《春晓》,白居易《草》

二、知诗人、解诗题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关春天的古诗——江南春。

1、简介杜牧

2、读了课题,你了解了哪些信息?江南在哪儿?

三、抓字眼、明诗意

1、学生自由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

2、听听看大家读得怎么样?(先指读两人,再带读,然后小组读,最后齐读。)

江南的春天有哪些美丽的风光,你能看着书上的插图,从远到近说一说吗?

(连绵起伏的青山、金碧辉煌的亭台楼阁、数以百计的寺庙、碧绿的小草、粉红的桃花、清澈的河水、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随风飘扬的酒旗、火红的灯笼、青翠的柳树„„)

四、想意境、悟诗情

你认为作者想通过这首诗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你能用这种感情把这首诗读好吗?

南朝的统治者,想借助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的稳固。可事实上,南朝最终还是灭亡了,到如今,只剩下了当时建造的这许许多多富丽堂皇的寺庙,隐没在苍茫的烟雨之中。

欣赏一段视频。

如今的唐朝,又在走着当初南朝的老路,你认为诗人此时写这么一首诗,究竟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你能不能带着这种感情,再把这首诗读一读!

五、诵诗句、背诗文

让我们跟着录音,看着图,轻声地吟诵这首诗。

谁愿意跟着音乐优美地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开火车读、小组读。)

这样,你还能把这首诗吟诵出来吗?自己先练一练。(指读、齐读。)

六、作业布置

回家把这首诗背给家长听,并告诉他们这首诗写了什么

乐游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想像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古诗的意境。教学重难点:

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句意思,想像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古诗意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 “乐游原上春尚早,百舌新语声卑卑”有关乐游原的诗句导入

2、解题:乐游原,地名,长安城南,唐朝时有名的游览胜地。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教师范读,纠正字音。

2、学生自读,理解诗意。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交流合作。

“傍晚时觉得心里不太舒畅,就驾车去登乐游原。夕阳多么美好,只是黄昏将近了。”

三、品读感悟

1、诗人何时驱车登古原?心情如何,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意不适)指导诵读,读出“意不适”(语调低沉,语速缓慢)

2、感悟景美 学生闭目想像:

夕阳洒下的的金辉,这是的乐游原是怎样的美景呢?远望繁华的都市长安又是什么模样? 学生自由想像,并表达。

3、悟诗人愁

面对美景,诗人有何感慨?为何会有这种良辰美景短暂的感受呢? 补充诗人背景,交流。

4、情景设置:师扮演车夫,询问惆怅的客人(即学生)夕阳如此之美,你心情为何不好还有所愁呢?

让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惆怅伤感、人生失意、忧愁国家大势将去等

5、读诗韵

深入朗诵。教师示范朗诵,学生联系诵读。

《小儿垂钓》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在反复诵读诗句的基础上,体会古诗的意境。教学重难点:

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古诗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谁跟父母去钓过鱼呀?才能怎样钓鱼?(指名学生说一说)

2、那么怎样才让鱼上钩呢?(最好让鱼杆长一些,„„)

3、为什么?(不让鱼知道有人要捉它,钓鱼还要有耐心,不能三心二意„„)看来要钓到鱼的确不容易。

谈话:老师这里有一幅图,你们看看他能否钓到鱼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古诗《小儿垂钓》。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根据注释,想一想:你觉得这个钓鱼的小朋友当时的心情如何?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看出来的?

3、学生自学。

三、精读课文

1、侧坐:全神贯注。

莓苔:不怕呆在野草丛中。

草映身:一心一意。

2、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孩正在专心致志地钓鱼,行人匆匆走来向他大声提问,他心里会怎么想? 如果你是那个小孩,你会对行人做什么手势? 你认为课文中的那个小孩做的是什么手势?

这位乡村小男孩十分机灵,他陶醉在垂钓乐趣之中的时候,还不忘帮助别人,真是十分可爱。)

3、当时这个孩子的心情如何?

4、现在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认真专注、天真烂漫、机灵可爱)

5、朗读。

6、现在你们觉得这个小孩能否钓到鱼呢?

四、问题与思考

1、你觉得诗人怎么会发现这个学钓鱼的小孩的?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

2、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把诗人看到的画面描写出来。

第二篇:国学经典二年级上册

国学经典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三字经

三字经之学习篇、道德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第二单元

拥抱多彩的夏天

1、闲居初夏午睡起(宋)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2、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3、有 约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4、鄂州南楼书事

(宋)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5、村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第三单元

三字经

三字经之常识篇(一、二)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幼。至缌麻,五服终。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第四单元

倾听秋夜的虫鸣

1、秋月

南宋

朱熹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2、秋夕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3、寒夜

南宋 杜耒(lěi)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4、霜夜

唐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5、泊秦淮

唐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第五单元

三字经

三字经之常识篇(三、四)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究。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蠃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载,国祚废。

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古今

史,全在兹。

第六单元

追随诗人的脚步

1、上高侍郎

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南怨未开。

2、客中行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3、花影

谢仿得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4、登山

李涉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5、题壁

无名氏

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争似满炉煨榾柮,漫腾腾地暖烘烘。第七单元

三字经

三字经之典籍篇(一、二)

载治乱,知兴衰。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彼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第八单元

寻找诗人的身影

1、长歌行

《乐府诗集》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社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5、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第三篇: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美 术 教 案

(二 年 级)

第一课 影子大王(1)

教学目标:

在阳光下照照自己的影子,发挥想象,画成一幅有趣的画并命名。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1、幻灯机照手影在屏幕上;

2、让学生猜猜是什么。

3、学生自己上台来玩手影游戏。

二、读一读课文中的短文

光照人或物体上,影子形态读变换,三、学生尝试作业

看看,小朋友在作品中的影子像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四、户外活动

1、这么好的阳光,你们也玩玩影子大王的游戏吗?

2、学生自由组合,与同学一起做影子大王的游戏。(可以一个人照,也可以几个人一起照。)

3、用粉笔描一描阳光照射下的人或物的影子外形,看看想想说说,这些影子像什么?

五、学生继续作画。

第一课 影子大王(2)

教学目标:

发挥想象,画成一幅有趣的画并命名,进行作业展评评比。教学过程:

一、继续完成作业。

1.部分未完成作业的学生继续完成作业。2.完成作业的学生同桌间进行交流。

二、作业交流

1.提问:看一看,想一想,影子大王啥模样? 2.同桌间进行交流

三、欣赏学生作业

1.看看,小朋友在作品中的影子像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

四、教师进行讲评。

挑选部分好的作业进行讲评。

第二课 洒水成画(1)

教学目标: 用水瓶当笔用水当线条在地上作画.学习与同学合作体验绘画的快乐.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1.教师出示一个水瓶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2.学生发言.3.教师:平时我们用水瓶装水喝今天我们把水瓶当作笔来画一幅画.二.看图片了解水平作画的方法

图上的小朋友画了些什么?(房子.小动物等)2.读课本上的一段话.想一想: 瓶盖上的钻的孔大出水量多画出的线条粗;孔小时用力挤压瓶子或慢速移动会怎样? 三.学生互相检查准备的作画工具.四.玩一玩洒水游戏

1.教师带领孩子们到学校操场上作画.讲明要求:遵守纪律不影响其他同学作画和学习.和同学说一说,画的是什么。邀请同学欣赏自己的作品。

2.大家同心协力,用清水在篮球场上作一幅大画。

五、教师小结,下课。

第二课 洒水成画(2)

教学目标: 1.学习与同学合作体验绘画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快乐;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1.教师出示一个塑料水瓶问:它可以作画吗? 2.学生发言进行讨论 二.教师范画

1.教师用水瓶进行范画;

教师在作画过程中讲解要领。瓶盖上的钻的孔大出水量多画出的线条粗;孔小时用力挤压瓶子或慢速移动会怎样? 2.让学生评析老师的画。三.在室外尝试作画。四.教师评析学生作品。

五、教师小结,下课。

第三课 自画像(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制作能力。

2、让学生养成大胆作画、大胆制作的作风。

3、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充分感受民间艺术的美。

4、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推介自己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观察自己、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外貌特征。

2、和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外貌特征。

(着重对脸形、五官及发型特征进行仔仔细细地观察,并用谈话的方法交流。)

二、欣赏作品

欣赏课本中提供的自画像绘画作品,并说说他们画出了那些特点。

三、学生作自画像

1、提示:可以默画也可以边看边画,可以从整体入手也可以从最具有特点的局部画起。

2、学生作画,教师适当指导。

3、互相欣赏作品

四、听十二生肖的故事 说说自己的属相

用剪纸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

五、扩展活动

欣赏个人信息卡和名片,了解其内容和具有的独特功能、优势。

第三课 自画像(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制作能力。

2、让学生养成大胆作画、大胆制作的作风。

3、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充分感受民间艺术的美。

4、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推介自己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观察自己

1、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同桌的外貌特征。

2、和同学各自说一说同桌外貌特征。

(着重对脸形、五官及发型特征进行仔仔细细地观察,并用谈话的方法交流。)

二、知道学生欣赏作品

欣赏课本中提供的自画像绘画作品,并说说他们画出了那些特点。

三、学生作自画像

1、提示:可以默画也可以边看边画,可以从整体入手也可以从最具有特点的局部画起。

2、学生作画,教师适当指导。

3、互相欣赏作品

四、听十二生肖的故事 说说自己的属相

用剪纸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

欣赏个人信息卡和名片,了解其内容和具有的独特功能、优势。

第四课 美丽的昆虫(1)

教学目标:

1、了解昆虫的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点。

2、大胆运用色彩进行绘画表现。

3、运用多种方法用纸制作昆虫。

4、增强亲近生活的热烈感情。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昆虫,他们为大自然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生机,通过观察了解昆虫和画画、做做的活动,我们和大自然靠得更近。

2、欣赏美丽的昆虫图片。

二、看看说说,教师出示课件

1、看课件或者图片,观察昆虫的形态和花纹。

2、和同学说说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三、欣赏佳作

1、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

2、在作业纸上画画你喜欢的昆虫,并涂上美丽的颜色。

四、作品展览

互相评一评、比一比,交流作画的感受和收获。

五、扩展活动

1、找出几张不同颜色漂亮的纸。

2、学老师用揉、搓、剪、贴等方法,用纸做做自己熟悉的昆虫。

3、和同学玩一玩。

第四课 美丽的昆虫(2)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了解了解昆虫的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点。

2、大胆运用色彩进行绘画表现,运用多种方法用纸制作昆虫。

3、增强亲近生活的热烈感情,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教育。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作业展评、欣赏部分学生的作业。2.提出改进意见。

二、观看课件 看看说说

1、看课件,观察昆虫的形态和花纹。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细节。

3、交流:和同学说说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三、指导创作

1、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

2、在作业纸上画画你喜欢的昆虫,并涂上美丽的颜色。

四、作品展览

互相评一评、比一比,交流作画的感受和收获。

第五课 神鸟变树(1)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色彩知识。

2、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教师讲述《天国之鸟》的故事。

二、欣赏感受、获得新知

1、欣赏画家的作品《神鸟》,让学生感受作品在构图、造型以及色彩配置等方面的精妙之处。

2、将画倒过来,观察:神鸟变成了什么? 3、读短文

4、理解“神奇”,交流讨论:神鸟是怎样变成树的?

启发学生想象,利用感受学习所得的知识进行自由地创造性的表现。

5、欣赏学生作业、重点感受绘画者的联想、创意。

三、实践活动

尝试画一棵七彩树,也可以用彩色纸剪贴。

第五课 神鸟变树(2)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色彩知识。

2、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教学过程

1、欣赏画家的作品《神鸟》,让学生感受作品在构图、造型以及色彩配置等方面的精妙之处。

2、将画倒过来,观察:神鸟变成了什么? 3、读短文

4、理解“神奇”,交流讨论:神鸟是怎样变成树的?

启发学生想象,利用感受学习所得的知识进行自由地创造性的表现。

5、欣赏学生作业、重点感受绘画者的联想、创意。

二、作业创作

指导学生进行作业创作

三、实践活动

用彩色纸剪贴完成一幅作品。

第六课 听听画画(1)

教学目标:

1、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

2、感受歌曲旋律的起伏变化,与绘画中的情感表达相匹配。

3、在学习中感悟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教学过程:

一、热身训练

1、用多媒体播放声音。

2、让学生听了声音后猜一猜,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3、试着把它画下来。

声音媒体:鼓声、雨声、风声。

二、综合体验

1、播放一些儿童爱听的歌曲。《小小的船》《火车开了》

2、让学生随着音乐唱一唱、演一演、看一看,感受音乐旋律的律动起伏。

3、边听边想象歌词描绘的意境。

三、创造表现

1、播放歌曲《宁静的夜晚》,学生先欣赏。

2、与同学交流感受。

3、把自己的感受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注意视觉与听觉的协调运动。)

第六课 听听画画(2)

1、感受歌曲旋律的起伏变化,与绘画中的情感表达相匹配.2、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在学习中感悟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图片结合起来想象图画。教学难点:通过听到的和看到的组合起来构图。教学准备:录音机,实物教具。教学过程:

一、欣赏

1、用录音机播放声音。

2、让学生听了声音后议一议,你听到了什么?

二、讲解

1、教师讲解“神舟七号”相关的内容。

2、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3、出示实物教具,组织学生观察。

4、教师进行范画。

5、再次播放音乐,视听相结合。

三、创造表现

播放轻音乐(古筝曲)学生尝试创作。

1、把自己的感受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注意视觉与听觉的协调运动。)

2、教师巡视指导。

四、教学小结。

第七课 乌龟滚下坡(1)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动物的外型特征,以绘画形式想象表现。

2、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想象表现有趣的结果。

3、养成关心他人,保护生态的意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

教学难点:以绘画形式想象表现来表现乌龟滚下坡的情景。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

一、出示动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1、教师出示乌龟和小刺猬的图片,让学生猜猜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

2、学生自由想象说话。

二、看书上的图片,了解故事大意

1、看图。

2、在学习小组中讨论故事的起因、经过。、了解小乌龟和小刺猬的特征。

小乌龟:背上有厚厚的硬壳,能把头和爪子、尾缩到身体里。小刺猬:身上有尖尖的刺,可以抱成团滚下山坡。

4、看过图后讨论:想想小乌龟滚下山坡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让学生大胆想象出有趣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讲出理想的、令人满意的结果。

三、想象并创作

1、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象。

2、学生创作表现有趣的结果的画面。

3、学生作画后交流评价。

4、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并把《乌龟滚下坡》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四、布置作业

把《乌龟滚下坡》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七课 乌龟滚下坡(2)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动物的外型特征,以绘画形式想象表现。

2、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想象表现有趣的结果。

3、养成关心他人,保护生态的意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

教学难点:以绘画形式想象表现来表现乌龟滚下坡的情景。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

一、叙述故事。《小乌龟滚下坡》

1、教师出示乌龟和小刺猬的图片,让学生猜猜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

2、学生自由想象说话,叙述故事。《小乌龟滚下坡》

二、作业展评

1、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象。

2、点评部分作业

3、学生交流

四、完成作业

第八课 神奇的小画册(1)

教学目标:

1、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2、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在制作、欣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折叠画册后及进行添加。教学难点:如何巧妙构思的图片。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的画册。教学过程:

一、对比激趣,了解特点

1、教师出示两本小画册,一本为普通的画册,另一本为今天要学习的类型。

2、让学生对比欣赏,发现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鼓励学生质疑。

二、读短文,提高兴趣

自由读短文,理解“荒唐”的意思。小兔变个大灰狼,你说荒唐不荒唐。你也做个小画册,画一画,翻一翻。

三、教师讲解做法

1、自学教材中的步骤,尝试折剪制作画册。

2、教师讲述重点:可以剪一刀或根据自己的设计剪几刀,但不能剪断。

3、学生尝试添画。教师制作一些卡片,上面绘有半截动物或植物或人物的形象,鼓励学生添画出上半截或下半截的形象,为学生作画提供参考。

第八课 神奇的小画册(2)

教学目标:

1、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2、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3、在制作、欣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折叠画册后及进行添加。教学难点:如何巧妙构思的图片。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的画册。教学过程:

一、示范指导

1、教师讲解教材中的步骤,尝试折剪制作画册。

2、教师讲述重点:可以剪一刀或根据自己的设计剪几刀,但不能剪断。

3、学生尝试添画。教师制作一些卡片,上面绘有半截动物或植物或人物的形象,鼓励学生添画出上半截或下半截的形象,为学生作画提供参考。

4、添画完毕后用胶水粘贴或用订书机装订。

二、部分已经完成的作业展评

1、优秀的作业;

2、不足的作业;、个别学生制作辅导。

三、完成作业

四、学生活动

1、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翻给同学看,并讲讲其中的故事。

2、自评、互评。

3、学生交流制作小画册的感受,体会学习的乐趣。

第九课 大嘴巴(1)

教学目标:

1、掌握折和粘的方法制作出“大嘴巴”的基本形状。

2、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

3、培养细致、耐心和整洁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折和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难点:如何巧装饰图片。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1、教师出示学生自制的玩具“东南西北”。玩一玩。

2、教师出示另外一个玩具,并故意装出可笑的声音:“嗨!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大嘴巴。你想和我交朋友吗?”请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讨论:这个玩具是怎么做出来的。

二、自学方法

1、读一读:大嘴巴,呱呱呱,一张一合笑哈哈。我是你的好朋友,快来和我说说话。

2、看图,小组交流讨论制作方法。

3、师生共同折叠。教师重点指导那些折叠有困难的孩子。

4、提醒学生注意保持环境清洁,纸屑不要随地乱扔,要集中处理。

三、装饰

1、欣赏范图,让学生说说它们美在哪里?让学生了解剪贴装饰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2、学生拿出准备的彩色纸和糨糊动手装饰“大嘴巴”。提示:a、折边,角要对齐。b、糨糊不多也不少。

3、教师指导帮助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孩子。

四、交流评析

1、学生在小组中介绍自己的作品,大家参与评论。

五、游戏活动

把大嘴巴套在手上,玩一玩。

童话屋

教学目标:

1、掌握排列组织和色彩搭配的简单方法。

2、锻炼纸工表现的折、剪技能。

3、发展创造思维,促进情感内化。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创设情境

1、出示小诗:小红帽,灰姑娘,七个矮人说唱忙,打开大门往里看,童话屋里故事藏。

2、教师讲《小红帽》的故事。

二、认识童话屋的形

1、出示一些城堡、房子、宫殿的图片。

2、讲一讲这些房子的形状和构造。

3、激发学生有趣的想象,“你还能设计哪些漂亮的童话屋?”

4、学生在纸上勾画出童话屋的概略外形。

三、准备材料

1、学生拿出准备的一些材料:各种颜色的纸片、糨糊等。

2、把折好的纸条剪成大小相等的长方形小纸片,在勾画的或剪贴的房屋外形的基础上,按照横列成行的组织方式。粘贴成一种马赛克的效果。

3、在大致完成房屋主体的情况下,根据个人的喜好,适当添画背景,增添画面的情意氛围。

4、学生可以单独贴画也可以与同学合作贴画。

四、赏析评议

1、小组间进行赏析评议。

2、按照自己的童话屋,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说说童话屋里发生的事情。

第十一课 摇滚小精灵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

2、在游戏中感受平衡的观念,体验自制玩具的愉悦。

3、培养动手能力和设计意识。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教师把课前自制的摇滚玩具拿出来给同学们欣赏,并给学生玩一玩。

2、欣赏图片中的摇滚玩具。

3、激趣: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真有趣。你想做一个摇一摇、转一转、滚一滚吗?

二、了解制作需要的材料

纸条、木头、易拉罐、塑料瓶盖等。

三、学习做“摇滚青蛙”

1、看图了解步骤:

①剪切纸条。注意纸条不能太窄,太软。

②卷贴成形。注意胶合面不要太窄,要胶牢固。卷成圆形。

③剪、画青蛙的形象。注意青蛙不要剪得太大,要比圆稍小。④粘贴完成。

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游戏:把摇滚青蛙的玩具放在桌上,用嘴吹一吹,让它滚动。

4、比一比,看谁的玩具滚得最远。

四、制作更多的摇滚玩具 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摇滚玩具。

第十二课 红灯停绿灯行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晓其颜色、形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能运用描绘、游戏等形式大胆地表现通过交叉路口的情形。

2、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有意观察,记忆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增强学生社会体验的经验,教育学生注意交通安全。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有人曾经说过,动荡的年代最可怕的是战争,而和平年代最可怕的是交通事故。

二、与思品课结合起来,复习:

1、交流信息,说一说你认识的交通标志。

2、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种标志?

三、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

1、看书中的图片认识:禁令标志:禁止机动车通行警告标志:注意危险指示标志:步行指示标志:人行横道等

四、了解身边的危险

1、欣赏学生作品,并读一读儿歌,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说一说:画中的小朋友做得怎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些什么?

①走天桥过马路。②绿灯时过马路。③在交警叔叔的指挥下手牵手过马路。④过马路左右看。

2、小组的伙伴交流:平时你是怎样做的?

3、小结:生活中经常有一些细小的隐患,常见的易出危险的现象,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具有安全意识,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就会避免事故的发生。

五、活动

1、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2、说说自己的画,谈谈自己的想法。

3、大家一起玩一个“红灯停、绿灯行”的游戏,做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

六、做一本交通安全手册

把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装订成为一本交通安全手册。

七、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二(2)班的小朋友一起设计了一本交通安全手册,老师将他挂在教室里,希望大家常来看看,遵守规则、注意安全,健康成长。

第十三课 捏泥动物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动物的基本形态,培养立体造型的能力。

2、掌握捏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教学过程:

一、实物欣赏,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以前学生的手工泥捏作品,让学生欣赏,激发学习兴趣。

2、学生讨论这些手工作品的制作材料和制作过程。

二、了解动物的形

1、读儿歌,进一步激起学生学习欲望。

2、观看几种常见动物,讨论它们的形状特点。

3、学生想象出其他动物的造型。

三、手工制作

1、教师检查学生准备的手工制作材料:各种颜色的橡胶泥或粘性强度大的泥土。

2、学习揉、搓、捏、粘接的基本功。让学生揉搓一些简单的形象。

3、教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制作一只小鸡,并告诉学生在小动物身上刻画些花纹。

4、学生在小组中运用多种方式捏自己喜爱的动物,并适当进行添加装饰。

四、活动:开动物派对

把学生制作的小动物放在一起,学生自编有趣的故事。

第十四课 请你告诉我

教学目标:

1、欣赏了解儿童画的特点、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2、能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能表现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

3、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意识。教学准备:

让学生从儿童读物、报刊上寻找一些自己认为好的儿童画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1、让学生出示自己从儿童读物、报刊等上找来的儿童画,小组中互相欣赏。

2、学生说说喜欢这些画的理由,并向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画。

二、欣赏感受

1、学生欣赏课本上的一些作品,能用自己的话表达感受和体会。

2、教师重点介绍《斑马》

《斑马》形态各异,以黑白两色为主,表现了三口之家生活的场景,用红色作底更突出了画面的形象,画得虽然稚拙,但可以感受到小作者的内心世界。

三、讲述评价

对以上作品,学生能作出正确有见地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对其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述,说明理由。

四、自主表现

创作一幅自己满意的画。

第四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但是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学习习惯差,上课经常走神,学生的自我约束的能力很差,作业不够规范,马虎、粗心现象特别突出,在加上很多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我这个学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的教育力度。X k B 1.c o m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等。

计算教学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量的计量方面,教材出现厘米和米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角和直角,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现象,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教材安排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数学广角”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w W w.x K b 1.c o M

教材还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新课标第一网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3、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4、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三、教学措施

(一)、落实教学“六认真”的具体措施w W w.x K b 1.c o M

1.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3.表内乘法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4.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5.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6.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二)、培养优等生,转化后进生措施

(三)、课时安排(约60课时)

一、长度单位(4课时)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13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 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我长高了„„„„„„„„„„„„„„„„„„„„„„„„1课时

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X k B 1.c o m

四、表内乘法

(一)(13课时)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五、观察物体(4课时)

六、表内乘法

(二)(13课时)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量一量比一比„„„„„„„„„„„„„„„„„„„„„1课时

七、认识时间(3课时)

八、数学广角(2课时)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米、厘米量,认识线段 量、画线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能力点:

1、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5、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德育点:

1、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树立自信心。

6、养成认真、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7、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教学难点:

1、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8、建立长度观念,会初步的估量物体的长度。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妈妈需要买一截松紧带,需要多长呢?老师量过了,和你们桌上的小棒一样长,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量一量。学生汇报量的结果。

问:奇怪了,同样长的松紧带,可你们量出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 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二、自主探究:

1、认识1厘米。

拿出直尺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A、数,按顺序读一读。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B、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

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

一厘米有多长?(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是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 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3、用厘米量。

举起蓝纸条,估计一下他大约是几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填在书上。量松紧带的长。

三、拓展运用:

1、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1)没对准0刻度线的。(2)正确的。

(3)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2、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0刻度线,怎么办?

3、小组合作量指定物体长度。

4、老师想量手腕一圈的长度,用直尺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吗?(介绍各种尺子)

5、选择尺子和自己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

课外搜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在古代,没有尺子时,人们用什么进行测量?(手脚)回家量一拃、一步的长度。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

3、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

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教学难点: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米尺、软尺。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提问学生自己的哪个手指的宽是1厘米。

2.让学生在尺上指出2厘米、4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的实际长度。3.用学生尺量数学教科书的长和宽,并回答量的结果。

4、一名用学生尺量黑板的长,一名学生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发现了什么?引出米尺。让学生看看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要量几次,量完后,提问:“用哪种尺量黑板的长度更方便一些?”“量操场的长用哪种尺方便些?”

教师说明:“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场的长用厘米作单位就不方便了,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来量。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板书课题:认识米 用米量

二、自主探究:

1、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它的长度是1米并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米尺或1米长的小棍,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

2、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3、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绳子,两人一组量出1米、2米、3米的长度给大家看。

4、量出1米长的绳子,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了解这根绳子有多少厘米。教师提问:“1米里有多少厘米?”“也就是1米等于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并让学生齐读两遍。

三、拓展运用:

1、教师出示1盘卷尺,告诉学生这是1盘卷尺,用它可以量比较长的距离。量跳远的距离。

2、找一找你身边有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3、1米=()厘米

100厘米=()米

5米=()厘米 200厘米=()米 实践活动:试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度。量跳远的距离。

(指导学生:要先确定两个点,一个是跳的起点,另一个是跳完后脚后跟所在的点(终点)。量的时候,尺子要从起点拉到终点,尺子要放平拉直,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教学难点: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直尺、各种直、弯的实物若干。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一幅图,有很多路有直的有弯的,问:走哪条路比较近?

为什么?师: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

1、认识线段。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和弯的吸管、铅笔、绳子、直和弯的铁丝等,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 找出你认为直的东西。

从铅笔的一端摸到另一端,我们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书本的边等都有两个端点。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并在线段的两端点两个点,告诉学生这就叫做线段。问:我们身边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作线段?为什么? 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

2、线段可以度量吗?

试量课本第5页的线段,互相交流量法。师总结:先将尺子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点,再看线段的右端点对着尺上的刻度数是几就是几厘米。

3、画线段。

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是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

总结: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铅笔尖沿着尺子的边一直画到刻度3厘米的地方,再标上两个端点,并且在线段下面写上3厘米。讨论:用断尺怎样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

三、拓展运用:

1、下图有四个点,每两点之间画线段。

2、下面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线图,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

3、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实践活动:估一估,再量一量 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2、知道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巩固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能力点: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教学难点:估测物体的长度。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实物、尺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这单元我们学了什么?小组合作整理一下。

二、自主探究:

学生汇报整理的结果。

谁能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1米呢?我们身边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什么是线段?估测线段的长度。

三、拓展运用:

1、拿一张纸条,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

2、小组合作量铅笔、本子、墨水瓶、成员的身高、课桌。

3、练习一第6题。先估测一下所量物体有几个小方块长,再用小方块实际测量一下,然后将估测与实测的结果对比,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4、练习一的8题。先估计每条边的长,再实际测量,交流测量的方法。

5、第9题,学生动手试一试,再计算,说明计算的方法。

6、第10题,先估计,再量一量。

开放题:

1、数线段。

2、小红离学校有三条路可走,走哪条路最近? 课后小结: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能力点:

1、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估算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5、培养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德育点:

1、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鼓励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3、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学课时:13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我长高了――――――――――1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8~10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德育点: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小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两辆车,每辆车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成一辆车呢?(小组交流)汇报不同的乘车方法。

师:有这么多的方法,我们如何验证呢?(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70人)

二、自主探究:

1、验证二(1)和二(2)班的同学能否乘一辆车。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1)用口算30+30=60,60+6=66没有超过70,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2)想40+30=70,36+30肯定比70少,所以两个班可以和乘一辆车。(3)用小棒,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合起来是6捆零6根,也就是66,比70少。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4)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6+0=6,在个位写6,十位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等于66。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2、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二(3)班和二(4)班能否和乘一辆车。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三、拓展运用:

1、计算下面各题。

59+40=

20+67=

24+63=

46+53=

62+17=

35+24=

3+84=

43+40=

2、数学医院:

17+20=19

50+26=

42+3=72

7

0 2

+ 2

+ 2 6

+3

9

6 2

3、老师有一位邻居小明非常喜欢运动,妈妈给他买了一双跑鞋、一个足球共用多少钱呢?一身运动服又用多少钱?

4、7

5

+ 2 ?

+ ? 4

9 9 开放题: 3 6

+6 3 你能写出几个象这样的算式。9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能力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计算:36+21=

23+75 56+30

4+52

2、二(1)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计算?

二、自主探究:

1、出示36+35=,学生试算。交流算法。

2、摆小棒:小组说摆法。问: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单根还剩几根?整捆的有几捆?合起来是多少?

3、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6+5超过了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写上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

4、比较36+21与36+35有什么不同?

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0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

6、小组合作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你认为还应该提醒同学们什么问题?

三、拓展运用:

1、“做一做”,图中有什么信息?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2、猜一猜十位上是几。8 7 1 7

+ 3 9 + 4 +5 3

+3 6

3、数学医院:

9 1 5 + 4 4

+3 9 + 3 5

3

0 0

说明理由。第三题个位和十位上的“0”是怎么得来的?

4、图形计算。

=5

=3

=4

=7

+

=()

+

=()

+

=()

+

=()

4、看谁加上一个相同的加数算得快。

开放题:谁先正确算出五星表示的数,就奖励给谁。2

7 2

+ 6 9 + 9 + 2 8

+ 6

+ 9 4 8 6

0

5 9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3~15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通过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笔算加法的算理。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点:提高学生的计算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德育点:对学生进行细心计算反复检查好习惯的培养。教学重点: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计算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实物图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星期天,小花和妈妈要去游乐场,在游乐场的门口贴着一张海报:如果哪一位小朋友过了下面的难关,可以免费进入游乐场。小朋友你们愿意和小花一起闯关吗?

二、自主探究:

1、看谁算的正确?

57+12=

40+38=

16+52=

23+72= 36+47=

28+59=

8+75=

43+37= 24+68=

19+49=

85+9=

18+47=

2、算一算姐姐和妹妹两人共有各种照片的张数。单人照双人照冬装照夏装照表演照 姐姐(张)1924222617 妹妹(张)2118233720 合计(张)

3、第15页的第8题,分组完成。

4、那两个数相加得和是100?请写出算式,写得越多越好。38 40 27 60 85 62 73 50 15 开放题、第15页第10题。

第(2)小题有多种答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第(3)小题需要选最便宜的两种玩具并计算其价钱,实际上也是让两个数相加得和最小。使学生从小学会计划开支。课后小结:

2、两位数减两位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6~17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的笔算。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能力点: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德育点:

1、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的笔算。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图片、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谁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举办?师:我国北京在全世界申办2008奥运会的4个有名的城市中以绝对优势取得了成功,这不仅仅是申办成功,而且向全世界证明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所以全国亿万人民都为此欢呼。你收集了哪些有关北京申奥的信息?

二、自主探究:

1、出示票数统计图,观察图,问:北京赢了?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情预测:北京和多伦多一共得多少票?北京和巴黎一共得多少票?北京和伊斯坦布尔一共得多少票?多伦多和巴黎一共得多少票?多伦多、巴黎和伊斯坦布尔一共得多少票?… 北京比多伦多多得多少票?巴黎比北京少得多少票?….学生列式,可以用笔算加法解决。学生计算。问: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2、师:56-22该怎样解决呢?

A、可以口算,50-20=30,6-2=4,30+4=34。B、可以像加法一样笔算。

该怎样列竖式呢?小组合作完成。互相交流算法。

3、你认为笔算减法应该注意什么?

三、拓展运用:

1、解决刚才没有解决完的问题。

2、完成19页“做一做”第1题。小组内交流算法。3、48-18=

35-31=

强调笔算35-31时,十位怎样算?“0”用不用写?为什么?

4、树上有35个桃子,被小猴摘了以后还剩12个,小猴摘了几个?

5、猜一猜。

4

5

0

- 2 5

-1

- 7 0

0

0 开放题:五一节,建强量贩店庆促销,每件玩具优惠6元,几种玩具的价钱如下: 25元

30元

18元 根据上述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8~19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在实际情况中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笔算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笔算。

能力点:

1、培养学生操作、实践、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通过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德育点: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学习习惯和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教学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个位不够减怎么办。会正确计算。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小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计算:43-23=

89-62=

59-5= 92-71=

2、昨天我们交流了有关北京申奥的信息,我们知道了北京以绝对的优势胜出了。在昨天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北京以34票的优势胜出多伦多。那么从票数上,你还想了解什么? 学生发言,选出“北京比巴黎多多少票?”让学解决。

二、自主探究:

1、学生列式。该怎样计算呢?从哪一位减起?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拿出小棒摆一摆。学情预测:

(1)先拿出1捆拆开,从中拿出8根,再拿出1捆。(2)先拿出1捆,再拿出1捆拆开,去掉8根。(3)先拿出2捆,再从2捆中拿出2根。

(4)先拿1捆拆开与2根合在一起,再从中拿出8根,再拿出1捆。你发现了什么?(要拆开1捆)从几里拿走了8?

2、你能试着列竖式吗?

你认为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十位还剩几?

教师教写竖式的方法,说明退位点的用途,不要忘了减去退位的1。

3、比较56-22与56-28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4、你认为笔算两位数减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问:从十位减起方便吗?

5、试练:67-39=

35-8=

81-56= 50-24=

问:50-24十位退1后个位上要算几减几?十位再算几减几?

三、拓展运用:

1、你自己出两道今天学的这样的题。自己解决,小组内互相交换检查。

2、做练习三第7题。

3、数学门诊: 7

0

4

0

-2 8

-5 1

-2 3

-1 7

9

9

1

7

4、蚂蚁传递信息。

38-18

()-8

()+35

()-25

()+40

()-26=()

实践调查:回家调查一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年龄,看看它们相差几岁?5年后,他们之间相差几岁?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21~22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2、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践的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小鸡一起在吃米,他们找不到妈妈了,你能帮他们找到妈妈吗? 母鸡85

小鸡16+27 62-19 44+41 98-13 90-5 64-45 36+49 91-72 30-11 90-47 19+24

二、自主探究:

1、小鸡和鸡妈妈要回家了,请你帮他们把路铺好。45 -9()-9()

-9()

2、在圆圈里填上“<”、“>”和“=”。

30+63

7+32 37 58 90-40 75-36

57-30 27

17+28 44 100-40 36+10

63+8 72-19

3、青蛙妈妈:我吃了58只害虫。小青蛙:我才吃了24只害虫。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

4、小红拿50元买了一把雨伞,阿姨找了38元给他,一把伞多少钱?

5、火柴盒里有60根火柴,妈妈用去了15根,盒里还剩多少根?

三、拓展运用,开放练习: 小明小华小方小兰 跳的个数34414539 看上表,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选择两个问题列式算一算。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能力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结合教材培养学生讲卫生的习惯和环保意识。教学重点: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主体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自从“非典”过去之后,我油区掀起了“改陋习,讲卫生”的热潮。我校也进行了校园卫生大评比,看,全校卫生评比表已经贴出来了。

评比表的下半部分被遮住了,你能根据表中的信息求出二(2)班得多少面红旗?

二、自主探究:

1、找一找表中有哪些信息?求二(2)班的多少面,需要什么信息?该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减法?借助小棒摆一摆。

2、你能说出别的班得多少面红旗吗?

小组合作,利用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进行解决。

(1)三(1)班比二(1)班少2面,二(1)班得16面。(2)三(1)班比二(2)班多1面,二(2)班得13面。(3)四(1)班比三(1)班多2面,三(1)班得14面。(4)四(1)班比二(2)班多3面,二(2)班得13面。(5)三(2)班比二(1)班少1面,二(1)班得16面。… 学生交流,说一说为什么。

3、从评比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哪个班得的多,哪个班得的少,……)

三、拓展运用:

1、做“做一做”。

你从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

优惠是什么意思?换句话怎样说?(每个球比原来的钱少8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1)现在足球多少元?(2)优惠后篮球多少元?(3)优惠后排球多少元?

学生自己解决。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1)买一个足球和一个篮球现在要多少钱?(2)足球比排球贵多少元?……

请同学们列式计算。

2、课本24页第2题,独立完成。

3、小明今年9岁,爸爸比他大28岁,爸爸今年几岁?

4、生活中你还遇到那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解答?

开放题:北京什刹海的湖面上有很多的野鸭子,由于人们对环境的破坏,野鸭子越来越少,最后一只也没有了。后来人们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提出了“绿色奥运”的口号,改变了环境,野鸭子又飞回来了,为了保护野鸭子,人们做了木筏放入水中让野鸭子住,野鸭子一年比一年多,去年有35只,今年比去年又多了28只,你知道今年有多少只? 课后小结: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24~25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会比较分析同类应用题。

2、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能力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实物图、卡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我收集了我们班课外活动的资料,这里有许多数学问题,看谁能解决。

二、基本练习:

1、跳绳的有27人,踢毽的人数比跳绳的多9人,踢毽的有多少人?

2、小华和小阳在做手工,小阳做了38个,小华比小阳少做9个。小华做了几个?

3、第一小组在玩投球游戏,小军比小明多投中4个,小丽比小明少投中7个,小方比小明多投中3个,小明投中16个,小军投中多少个?小丽投中多少个?小方投中多少个?

4、小南和小娇踢毽子,小南踢了34个,小娇比她多踢12个。

5、,看书的比画画的少5人,看书的有多少人?

三、拓展运用:

1、在玩“猫捉老鼠”的学生中男同学比女同学多9名,女同学有19名,(1)男同学有几名?(2)一共有几名同学?

2、静静、欣欣、帆凡在跳绳,静静跳了36下,欣欣比静静多跳7下,帆凡比静静少跳9下。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再列式计算。

3、完成教材25页第5、6、7题。

第5题,可提出的问题很多,让学生广泛的提出问题,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学生自由选择问题列式计算。

第7题,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明确题目要求并独立解答。让学生用平时实际算钱的经验得出答案。

开放题:小军、小明、小兰三人在玩猜一猜的游戏,小军说:我拿的是橡皮,小明说:我拿的砂是铅笔,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小明、小半兰各拿的是什么吗? 课后小结: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26~27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

能力点: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和迁移的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教学难点: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提高计算能力。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主体图,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年农场的西瓜丰收了,202班的同学去帮助收西瓜,他们分小组进行比赛,下面是他们比赛的统计,你们看到这些数据能提出什么问题?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28个34个23个

二、自主探究:

1、小组合作交流,提问题列算式。学情预测:

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34 第二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34+23 第一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23 第一组比第二组少摘了多少个?34-28 第二组比第三组多摘了多少个?34-23 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34+23 学生会做得让学生练习,说算法。摘出:28+34+23

2、小组讨论:怎样计算?

汇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何计算? 学情预测: 2 8

2

+ 314 + 2 3

2

5 8 + 31 4

2 + 2 3 8 5 这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第二个简便?

3、我们一共摘了85个西瓜,叔叔用拖拉机运走了40个,小明用推车运作了26个,还剩多少个?

学生列式,并试算。

学情预测:85-40-26

40+26=66 85-66=19 在计算时,能够口算得可以口算,不能口算的进行笔算。

三、拓展运用: 1、46+25+17

75-28-19 注意书写格式。2、54+20+16

90-58-24 能口算的不必列竖式。

3、把每行的三个数加起来。

4、26+()-20=30

73+5+()=98 开放题:路边有一行树,共8棵,每两棵之间相隔3米,从第1棵到第8棵树间共有多少米?(教给学生画图的方法)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28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

2、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竖式的写法。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类推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教学难点:能正确的进行计算。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图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25+28+36=

78-59-11=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笔算?

2、小华有4支铅笔,他又买了3支,后来用去了5支,他还有多少只? 小青有6支铅笔,用了4之后,他又买了2支,他现在有多少支铅笔? 学生列式后,说明这是加减混合运算。问:怎样计算?

二、自主探究:

出示主体图,学生说图意。提醒学生看清题中的信息。小组讨论,列出算式。学情预测:67-25+28=

67+28-25 如何计算。先算什么? 学情预测:(1)分着列竖式。

(2)简便写法。

在用简便写法时要注意:不够减时,要退位;相加满10,要进位。做一做:56+24-30=80

78-24+39=93 指名板演:5 6 8

+ 2 4

-2 4

0 4

+ 3 9

3 第一题为什么只写一个竖式?

三、拓展运用:

1、笔算下面各题。

45+35-48

24+15-29 65-43+19

54-28+19

2、比一比看谁先得到小红旗。

+43

-54

+48

3、在圆圈里填上正确的数。

+ 46

- 29

○ - 58

+ ○

4、学校合唱队原有64人,有7人年毕业了,又新加入了15人。学校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课后小结: 加、减法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31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并通过对两位数加、减法估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能力点:

1、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德育点:让学生用所学到的估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估算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主题图,实物图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家今年分了大庆区的房子,我们要搬新家了。妈妈要去商店去买一些日常用品。出示暖壶、烧水壶、茶杯。你能猜一猜的它们的价钱吗?学生猜完后,再出示价格。热水瓶28元

烧水壶43元

茶杯24元

二、自主探究:

妈妈带了100元钱去买这三样东西,够吗?

小组合作交流,估算一下100元钱够不够。你用的什么方法? 学情预测:(1)热水瓶的价格大约是30元,烧水壶的价格大约是40元,茶杯的价格大约是20元,这三样加起来大约是90元,因此,100元够了。30+40+20=90(元)90<100(2)买热水瓶后大约剩70元,买烧水壶后大约还剩30元,买茶杯够了。100-30-40=30(元)30>24(3)买热水瓶和烧水壶大约花去70元,还剩30元,买茶杯够了。30+40=70(元)100-70=30(元)30>24

三、拓展运用:

1、二年级参加学校的运动会,一班39人,二班42人。二年级大约有多少人参加学校运动会?学校准备了62个座位够吗?

2、做练习六第1题。这些算式的估算结果大都和80比较接近,要判断其精确的结果是否比80大,并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只要大致估计就可以了。如:31+52中两个加数十位上的数相加得8,不管个位上是几,其和都超过80,38+39中两个加数十位上的数相加得6,不管个位上是几,其和都比80小。

开放题:我们班有45人,大家要去公园划船,大船每条租金51元,限乘40人。中船每条租金38元,限乘25人。小船每条租金17元,限乘8人。应该怎样租船?请你设计一个乘船方案,再预算一下大约要花多少钱?哪一种方案较为经济合理?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课后小结: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33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能力点:

1、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

2、培养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德育点: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整理知识:

小组交流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笔算加法、笔算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用数学。把自己找到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

二、自主探究,发散思维:

1、学生自己编题,复习笔算的方法。小组自编计算题,自己笔算。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减法呢?

他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做笔算时应注意什么? 2、18+23 70-41 58+29 89-34 6+48 68-65 46+23 91-83 43+19 17+79 92-56 90-54 90-60+24

43-8-30 50+27-9

17+26+18

3、数学医院。

2

9

5

7 - 1 7

+ 4 8

- 1 6

+ 7 3

9

7

9

0 说说错在哪里?

4、母鸡有45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并解答。

母鸡有45只,公鸡比母鸡少36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5、爸爸今年41岁,儿子今年13岁,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学生列式计算。把题改为:10年后,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让学生多讨论,说一说解题思路。

三、拓展运用:

开放题:小明有50元钱,它可能买了下列哪两种物品?应该付多少钱?(至少写出两种可能)并列出算式。

伞14元

钟表26元

足球35元

茶杯10元 课后小结:

实践活动:我长高了

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通过学生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认识,进一步发展长度观念。

2、在活动中渗透统计的初步知识,利用统计表发展学生收集、整理数据,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3、巩固用各种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

能力点:

1、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通过实际的测量锻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创新发展的能力。

德育点: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对测量的兴趣,同时在测量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分工意识。教学重点:通过学生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意识。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米尺、长绳、皮尺。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今天就要在这个教室里举行一次测量大比拼,决出一个冠军小组。测量时我们要注意什么?测量的方法是什么?

二、自主探究:

1、小组合作分别量出1米、2米长的绳子。比一比哪一小组量的又快又准。

学生动手操作。选出量得最快的小组交流一下量的方法。量出2米长的绳子,对于不同的方法给予肯定。

师:测量时我们要选择既简单又方便的方法。这样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务。

2、量出课桌的长、宽、高。小组分工合作。

3、分组测量身高、头围、臂长,并填表。与6~8岁儿童生长发育对照表进行对照。男生女生

头围(厘米)43~5942~58 身高(厘米)99~13398~132

三、拓展运用:

1、大家还想测什么?自由测量。

2、指导学生测量步长。

3、从你家到学校是多远?怎么测量?如果没有工具又怎么测量?

课后完成测量任务。

第三单元:

三、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1、角的认识、画角。

2、直角的认识、判断直角、画直角。教学目标:

知识点: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

德育点: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难点:会画角和直角。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38~39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能力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抽象思维等能力。

德育点: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学会用直尺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知道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三角板、活动角、三角形卡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主题图,新的一天开始了,同学们都在做早操,同住互相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抽出实物中的角,问:你们认识他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角。

二、自主探究:

1、找角。师:不仅图中有角,在我们的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找一找,把你看到的告诉你的同桌。

2、角的概念。

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漂亮的外衣,仔细观察,角是什么样的? 生:有一个点,有直直的线。师解释边和顶点。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和边?

3、判断下面哪个是角,哪个不是角。

4、做角。利用学具自制角。交流做法,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一样,边不一样长的角,让学生判断哪一个角大。怎样判断?

师生共同操作活动角,感知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5、用尺子画角。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学生画角。

三、拓展运用:

1、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2、自由用角做画。

动手画画,动脑想想就会做。在下图中增加两条线段,使它有4个角。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40~41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2、通过探索、尝试掌握直角的画法。

3、培养学生的教学猜测意识。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德育点: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教学难点:会判断直角,掌握直角的画法。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直角三角板、活动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作一个角? 学生展示角,并说一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出示

问:这个角和你刚才的角有什么区别? 师:我们就把像这样的角叫作直角。

二、自主探究:

1、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直角,请你找一找,小组交流。

2、判断老师找得是不是直角。

3、画直角。学生试画。师:怎样才能画出一个非常标准的直角呢?老师给大家提供一样画图工具,三角板。找出三角板的直角。

学生试着用三角板画角。指导画法:先画顶点――从顶点开始画一条平平的边――把三角板的直角放到这条边上,比这三角板把另一条边画好。

4、用纸折直角。

三、拓展运用:

1、做43页第6题。

思考题、一个正方体的盒子的表面上一共有多少个直角? 课后小结: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

(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45~46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能力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德育点: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实物图、小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口算题,学生与教师比赛,引出乘法简便。3+3 5+5+5 8+8+8+8+8+8+8 9+9+9+9+9+9 4+4+4+4+4+……+

415个

2、揭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问:你在哪见过乘法? 3、3×2=6中间是什么?怎样读? 问:这节课你还想学什么?

二、自主探究:

1、观察能改写成乘法算式的加法算式的特点。(口算题)小组讨论:什么样的加法能用乘法计算? 判断下面的算式能否用乘法计算: 6+6+6 3+5+1 7+7 2+2+2+2+2

2、自己尝试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5+5+5 学生汇报,学情预测:5×5 3×5 5×3 5×5×5 师:这么多乘法算式,哪一个对?听老师怎样说。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怎样改写成乘法算式。例如:5+5+5(1)看,相同加数是几。5(2)数,有几个相同加数。3个5(3)乘,把相同加数和它的个数相乘。(关键)3×5或5×3 问:3是什么?5是什么?

有错的同学改正。闭眼回忆改写的方法。3、5+5+5问: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5?(板书:5×3或3×5)

3+3 问: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板书:3×2或2×3)学生独立改写:8+8+8+8+8+8+8 9+9+9+9+9+9 4+4+4+4+4+……+4 问: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

15个

仿照老师的写一个加法算式。问:几个几?改写成乘法算式。

4、出示一幅图。每行4朵花,共三行,一共有几朵花? 用乘法算式表示:4×3或3×4 横着看:3个4 3×4或4×3 竖着看:4个3 4×3或3×4 问:看法不一样,乘法算式怎样? 师:3×4既可以表示3个4相加,也可以表示4个3相加。师:中间的乘号是由300年前英国的数学家欧德莱发明的。

5、回忆,本节课学了哪些知识。说学会了哪些知识?

三、拓展运用:

1、判断能否用乘法计算,能的改成乘法算式。5+5+5+5+5+5 6+8+2 100个5相加

2+2+2+2 7+8+10 a+a+a+a+a+a

2、看图列出乘法算式。

×

×

×

×

3、连一连。

5+5+5 4+4+4+4+4 4+4 3+3+3 2+2+2+2+2

2×5

3×3

3×4 3×5 4×5

4、回家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有乘法。

5、开放题:6+6+6+5写一个含乘法算式的式子。答案可以是: 6×3+5 6×4—1 5×4+3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进一步了解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体会乘法的意义。

能力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养成探索、思考的好习惯。教学重点: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看图列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的意义。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实物图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游戏:

1、用花摆出4个2或2个4,说出相同加数是什么,有几个相同加数;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两个乘法算式。

2、自由摆,摆成几个几,列算式。汇报:摆成几个几,相同加数是什么,有几个相同加数,乘法算式是…。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一幅由5个气球的图,说明是1个5,再陆续摆出两幅同样的图,并且先后问现在是几个5?一共有几个气球?该怎样计算?学生尝试做。5 + 5 + 5 = 5 × = 15 或 3 × = 15 因数

因数

2、说出下面乘法算式的名称

5×6=30 4×2=8 6×3=18

3、出示例3图,让学生看明白图意,列式计算。比较哪一种方法简便。

三、拓展运用:

1、做“做一做”,先看图再写算式。

2、列算式。3个8相加,和是多少。

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

3、做第4题。让学生把图看清楚,每堆有几只熊猫?一共有几个几只?再按要求填数。

4、开放题:一堆蛋糕,上面的规格:3×4 怎样装?

蛋糕:30克×12枚

说意思,再说说怎么包装。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44、49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理解相同加数求和的算式可以用乘法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

2、能看图写出乘法算式。

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的能力。

德育点: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理解相同加数求和的算式可以用乘法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教学难点:能看图写出乘法算式。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主题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出示主题图)这是什么地方?你最爱玩什么项目? 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些什么?

二、自主探究:

1、摩天轮上每个吊箱有几个人?有几个吊箱?一共有几个人? 学生小组讨论:如何列式?为什么?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合作,边提问题边解决,组长记录。

3、小组汇报:

4、自己用小棒摆你想摆的图案。再照课本45页的图摆,算一算你用了几根小棒? 汇报:我摆的是什么?用了几根小棒?

5、你发现了什么?

三、拓展运用:

1、出示4个花瓶,每个花瓶有3朵花。

每束有()朵花,共有()束,一共有()朵花。

用加法算:

用乘法算:

2、摆小棒:每堆摆2根,摆5堆。

用加法算:

用乘法算:

3、5乘6 写作:()×(),6乘5 写作:()×()

4、出示4盘苹果,每盘3个。求一共有几个? 求一共有几个苹果,是()个()相加。乘法算式是:

5、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6+6+6+6=()×()

5+5+5=()×()

2+2+2+2+2+2+2+2+2=()×()

6、一个因数是7,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多少?

5个2相加是几?

3和4相乘是几?

7、开放题:用12根小棒,摆出2个一样的图形,你能摆出什么图形来?摆出3个一样的图形,你能摆出什么图形来?摆出4个一样的图形,你能摆出什么图形来?摆出6个一样的图形,你能摆出什么图形来? 课后小结:

2、2~6的乘法口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51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2、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能力点:通过找规律、归纳口诀,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自主学习能力。德育点:培养学生好的习惯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教学难点: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小棒、卡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我们每天做几次眼保健操?(2次)。那一个星期一共要做多少次眼保健操呢?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乘法算式中的积就是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和,如果我们每次算乘法时都要把乘法变成加法,求出和来写到积的位置上,真是太麻烦了,我们可以把乘法算式和他们的积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只要牢记这些口诀,大家算起乘法来就会又对又快。板书:乘法口诀

二、自主探究:

1、请学生用小棒5根摆一把小伞。

2、数一数本组同学摆小伞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请数的快的学生说说,怎样数的? 强调:一把小伞用5根小棒。熟的时候可以5个5个数。

3、填写5连续加5,每次加得的结果。

+5

+5

+5

+5 5

()

()

()

()

4、编5的乘法口诀。(1)摆一把小伞用5根小棒,就是1个5,1个5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写作1×5 5×1(分左右两边板书)

因为1个5还是5,所以1乘5(或5乘1)得5。(板书)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可以根据1×5=5 或5×1=5编成一句口诀:一五得五

(2)摆两把小伞用几根小棒?问:2个5相加得10,谁能写出乘法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5=10 5×2=10 这表示什么意思?(2个5是10)2×5=10或5×2=10表示2个5相加是10,2个5相加可以简单地说成:二五,得数是10,直接说成一十,编成口诀就是 “二五一十”。

(3)摆3把小伞用多少根小棒?用乘法算式怎样写? 试编出口诀。

(4)小组写出4个5相加和5个5相加的乘法算式,并编出口诀。交流,完成板书。5、5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熟记5的乘法口诀。

三、拓展运用:

1、游戏:由“一五”开始,按顺序伸手说口诀。同学合作。

一边说:一五得五,一边伸出一只手;

一边说:二五一十,一边伸出两只手;

一边说:三五十五,一边伸出三只手:……

2、做“做一做”。

先看清图意,再写乘法算式。用哪一句口诀?积是多少?

3、答对正确答案,往前跳。

0 5 ?

??

4、对口令:

一五()()

()()一十

四五()()

三五()()

()()二十五 二五()()

先师生对,再生生对。

5、猪妈妈找孩子。

小猪身上写算式,妈妈身上写口诀。

6、小猴送信。

小房子上写5、10、15、20、25号,小猴的信上写1×5、3×5、5×4、2×5、5×1、5×3、5×2、5×3+5、5×5-

5、4×5的算式。

问学生用的哪句口诀?

7、开放题:出示钟面,问:分针走1大格代表几分钟,2大格,能用5的乘法口诀吗?拨分针,说几分钟。

拓展:分针指向6、7…时,你能编出口诀吗?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52~53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使学生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德育点: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背出5的乘法口诀。

2、对口令: 一五()()

()()一十

四五()()

三五()()

()()二十五

二五()()

3、听口诀写算式。

4、计算并说口诀。

3 4

二、拓展练习:

1、比一比。填上“<”、“>”、“=”。

5×2

5×5

4×5 3×5

5×1

2×5

2、连一连。5×3

17-7 14-9

5×1 5×5

4×5 30-13+3

33+2-10 2×5

5+5+5

3、列式计算:

(1)每个盘中有5个杯子,3个盘中共有几个杯子?4个、5个呢?(2)53页第8题。

先弄清画面的内容,说一说画面上提供了什么信息,题目要求解决什么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表述,初步体会怎样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和怎样解决用乘法计算的问题。独立完成。

4、开放题:每个人有2只手,每只手有5个手指,4个人共有几个手指?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54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知道2、3、4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认识2、3、4的乘法口诀。

2、初步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能力点:会解决简单的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 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教学难点: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卡片、挂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春天来了,各种植物都发出了新芽,同学们种的向日葵在同学们的精心照料下发芽了,我们现在就去看看好吗?

二、自主探究:

1、学习2的乘法口诀。

出示主题图,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一棵幼苗上有两片叶子,表示几个2?用乘法怎样计算?你能编出口诀吗? 两棵幼苗有几个子叶?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你能编出口诀吗? 齐读口诀,记忆口诀。

2、学习3的乘法口诀。

过了一段时间,同学们又去看向日葵,他们长高了。看一看一行有几棵向日葵,应该用几个几表示?怎样列乘法算式?怎样编口诀?

2行向日葵有几棵?3行呢?小组合作编出3的乘法口诀。

3、用四根小棒依次摆成几个正方形,自己对照图形写出乘法算式,编写出4的乘法口诀。把书上的算式和口诀补充完整。

4、引导学生根据“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来推理:1个2是2,1个3是3,1个4是4,那么1个1还是1,也就是1×1=1,由此推出“一一得一”。

三、拓展运用:

1、对口令,记口诀。

2、一一()()

()()得四

一()得三

()()得六

三三()()

二四()()四四()()

()()十二

一一()()

3、听口诀写算式。

三四十二、一一得一、二三的六、三三得九、一二得二 二四得八、一四得四、二二得四、四四十六、一三得三

4、计算,说出用的什么口诀? 3×4

2×3 1×1 4×4 2×4 3×4

5、开放题:两只青蛙一共有几只眼睛?有几条腿? 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德育点: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秋天到了,小熊的实验田丰收了,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二、自主探究:

根据画面,你能想出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学情预测:

1、一共有几株玉米?问:怎样列式?

2、三只青蛙共有几只眼睛?问:怎样列式?

3、还剩几个玉米棒子?

问题1和2学生口答,问题3,小组合作交流。学情预测:

1、3×3+2=11 2、4×3-1=11 3、4×2+3=11 4、3+3+3+2=11 5、3+3+3+3-1=11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观察算式,说说自己的算法。3×3+2先算什么?在图中求得是什么?…… 师:你们能为这样的算式起个名字吗?

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加乘减,它是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它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要多观察、多思考,找出自己喜欢而且简便的方法。

三、拓展运用:

1、做“做一做”第1题。

森林里的动物们开联欢会时,小猴子带来一些礼物,请大家仔细观察图,这些桃子一共有多少个呢?你能列出算式吗? 4×3+2

3×4+2 5×3-1 3×5-1 2、4×3+4=

2×3-3

4×4-4

5×3+2

学生计算,说计算方法,第1、3题还有什么方法?

3、实际操作:用学具展开想象摆出自己喜欢的图案,用乘加乘减的算式算出你一共用了多少个学具?

4、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问题,可以用乘加乘减解决。课后小结: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58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养成认真计算、认真检查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实物图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背口诀,对口令。三三()()

二四()()

二三()()四四()()

三五()()

二二()()一四()()

三四()()

四五()()

2、算一算,说口诀。4×1

2×3

3×3

4×2

1×3 5×4

3×5

4×3

5×1

5×5 4×4-2 4×5-4 3×4+2 5×3-3 2×4+4

3、看图列式。

4、列式。

(1)3乘4得多少?

(2)4个5连加的和是多少?(3)两个因数都是3,积是多少?(4)5乘3再加上6得多少?

二、拓展练习:

1、在圆圈里填上“+”、“-”、“×”。

1=2

2=6

2=8

2=4

3=6

4=8 3 3=0

3=9

5=15 5 2=3

2=10 5=8

2、下图中共有几个梨?在正确算式后面打。

(1)3+3+3+1

(2)3×2+1

(3)3×3+1(4)3×4-1

(5)3×4-2

3、每人折4只纸鹤,晓东、天天、真真、花花、李明一共折几只纸鹤?

4、每人跳三次,4个人一共跳几次?

5、开放题:小车5元,娃娃3元,魔方2元,手枪4元。

(1)3辆小汽车多少元?

(2)4个娃娃多少元?

(3)你还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课后小结: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59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知道乘法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含义解答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

2、理解数量关系,明白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分析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含义解答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教学难点:理解数量关系,明白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情境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森林中住着三只小象,他们三个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玩,小象决定盖一座大房子三个好朋友一起住,这样可以天天见面。于是他们去森林中运木头,准备盖房子。看他们干得多起劲。(出示主题图)

二、自主探究:

1、观察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2、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板书:每个小象运两根木头,三只小象一共运几根木头?

3、问:“每个小象运两根”是什么意思?独立解答,小组合作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求一共运几根木头,也就是求3个2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算式是2×3=6(根)

三、拓展运用:

1、练习十二第1题。

先教育学生“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然后认真观察画面,找出解决“一共浇多少棵树?”所需的信息数据,列式解答,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十二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题里说的是什么事,要求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3、练习十二第3题。

先了解每种商品的价钱,独立解决提出的两个问题。

再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4、59页“做一做”。

出示情境图,学生自己寻找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再独立解答。

6、开放题:森林餐厅每张桌子能坐4个人,还有5张空桌,有22位客人坐得下吗? 课后小结: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61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使学生自主探究6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德育点: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生自主探究6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熟练运用乘法口诀。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题目,要求:1分钟内完成。4+4+4+4

3×5

2×3

4×2

5×5 1×3

3+3+3

2×5

5×1

2+2+2 3×5

5×2 介绍算得快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一起比一比谁学得快,地点在水族馆。

二、自主探究:

1、出示鱼图,表格。鱼(条)123456(个)612 师:比赛分三部分:(1)看图填表。(2)根据表写乘法算式。(3)根据算式编口诀。小组合作,比赛开始。

2、小组汇报所编的口诀,问:口诀是编出来了,但怎样才能又对又快得记住它们呢? 交流各自的记忆方法。

学了6的口诀你最喜欢哪一句呢?看到口诀你想到什么乘法算式?

三、拓展应用: 1、61页“做一做”。学生用小棒摆出六边形接着让学生依序说出乘法算式和口诀。然后随意提问:摆×个六边形用多少根小棒,让学生说出乘法算式和口诀。

2、练习十三第1题。通过对3组题中每两小题的对比、思考,揭示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学生填在书上,再观察每组中的两小题之间的联系。

3、摘苹果。

6×4

5×6

6×3

1×6 6×6 2×6

4、填空。

5×()=30

()×3=18

6×()=24

5、开放题:12=()×()=()×()课后小结: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62~63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知识点: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德育点: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读口诀,写算式。

一六得六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3×6

6×2

1×6

6×4

6×6 5×6

6×3

2×6

4×6

6×5 6×5-10

3×6+6

6×6-8

2×6+20

3、每6枝彩笔装一盒,2盒装几枝?3盒装几枝?4盒装几枝? 4、1只蜜蜂6条腿,3只蜜蜂几条腿?6只蜜蜂几条腿? 学生列式,说出用的什么口诀。

二、课堂练习: 1、63页第5题。

先理解图意,说一说图的意思,独立列式解答。

2、第8题。师出示卡片12,问:几和几相乘得12?只要说出等于12就可以。小组由组长出题,分组练习。

3、在()里填上“+”、“-”或“×”。

3()3=6

4()3=12

5()6=30 3()3=9

2()6=12

6()4=10

三、开放题:

1、一张桌子4条腿,2张桌子8条腿,你能接着往下说吗? 学生说完后,列出算式,并说用的那句口诀。课后小结: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64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德育点: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计算: 6×2+6

6×3

6×3+6

6×4 6×4+6

6×5

6×5+6

6×6 5×3+5

5×4

5×4+5

5×5 计算后,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5×3

4×6

3×3

3×5

5×6 4×4

3×2

6×3

2×6

1×6

2、找朋友。

6+6+6+6

5×4

四六二十四 4+4+4

3×2

三四十二 5+5+5+5

6×4

二三得六 3+3

4×3

四五二十

三六十八

6×6

6+6+6+6+6+6 六六三十六

3×6

6+6+6

二、课堂练习: 1、64页第10题。小组比赛,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2、64页第11题。找出题中的信息,问题是什么?解决问题需要哪些信息?独立完成,说说解决的方法和结果。

想一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估算,并说一说方法,自己是怎样想的。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6×()=18

5×()=10

4×()=12()×5=15

6×()=24

()×6=30 6×()=36

6×()=12

5×()=25

三、拓展应用:

1、一共有几个?

2、每张桌子旁边有6把椅子,餐厅里摆了5张桌子,一共有多少把椅子?

3、数学游戏。64页,看谁说的又对又快。小组比赛。

4、开放题:

晓东、玲玲、画画一起去植物园玩,一张门票6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课后小结: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65~66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德育点: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整理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

1、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一共有几颗星?

写出加法算式,再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说出乘法算式的含义和各部分的名称。6+6+6+6=24 × 4 = 24 或4×6=24 表示4个6相加的和是多少。因数

因数

2、整理1~6的乘法口诀和计算。

出示1~6的乘法口诀表,学生仔细观察。问:横着看,每一排是什么乘法口诀? 比较相邻两句的得数,你发现了什么? 竖着看,每一栏分别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斜着看,乘法口诀表有什么规律?(都是相同两个数的乘积)拐弯看,乘法口诀表又有什么规律? 读口诀,背口诀,打乱顺序对口令。完成66页第1题。说出你用的口诀。

二、整理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教材65页第2题。

学生先说图意,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找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数据。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教材66页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多种解法。

3、把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写出来。

2+2+2+2+1

3+3+3+3+3

6+6+6-6+6+6

三、开放题:

1、人民公园一张成人票6元,一张学生票4元。(1)买4张成人票,一共花了多少钱?(2)卖5张学生票,一共花了多少钱?

2、联系身边的事,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课后小结:

五、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能力点: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德育点:使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像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2、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直观分析对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学课时:4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3、学会要认识物体的全貌应从多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策略。

能力点:

1、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2、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德育点:

1、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2、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空间想像正确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恐龙玩具、玩具汽车、小熊玩具、闹钟。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师: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得对吗?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让他们每个人把全身都摸一摸就知道了)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盲人叔叔全听到了,说你们真是一群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怎样正确的观察物体,才不至于像盲人叔叔们一样。(观察物体)

二、自主探究:

1、把每一小组准备的物品拿出来,放在桌子中间,仔细观察,互相说一说你看到了物品的哪一部分,是什么样子的? 汇报自己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

说完之后,把物品变换位置,再依照上述过程仔细观察一次,然后在小组中说一说。闭眼睛想一想: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样子。它们一样吗?

2、出示67页例1。

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说说理由。师:这几个小朋友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三、拓展应用:

1、做“做一做”。

请小朋友们把数学课本摆整齐,立着放在桌子上,仔细看老师出示的数学课本,想一想你应该在什么位置上能看到这一面,就马上跑到相应的位置,听明白了吗?开始!打开书,把图中的小朋友和他们所看到的书的部分连起来吗?

2、出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4张照片,让学生说一说是从哪拍的?(前、后、左、右)

3、一架钢琴的4张图,让学生说一说是谁看到的?

4、一个茶壶的不同方向图,说一说是谁看到的。

5、开放题:教师出示一幢房子的从不同角度看到的4幅图,学生把方向和图连一连。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68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能力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德育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课件、轴对称图形的图片、彩纸。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课件,师:美丽的春天,阳光明媚,春意盎然,同学们高兴得去郊外放风筝,看有蝴蝶风筝、有蜻蜓风筝……,他们美吗?你认为它们美在什么地方? 怎样验证它们左右两边完全一样?

二、自主探究:

1、师:这些风筝不仅颜色美、形状美,而且左右两边完全一样。你想自己动手剪出左右两边一样的图形吗?想一想:怎样剪才能剪出左右两边一样的图形? 学生交流各自的方法,电脑演示剪法。

师:现在自己剪出与老师不一样的图形,看谁剪的与众不同? 学生动手剪,把剪好的有创意的贴在黑板上。

2、师:同学们剪的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师:我们把这些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的图形叫做对称图形。(板书:对称)

3、揭示对称轴的含义,教师画出自己贴的图形的对称轴。学生指出贴在黑板上的图形的对称轴。

三、拓展应用:

1、做“做一做”。

学生在书上画,集体订正。不是对称图形的说出理由。找出五角星的5条对称轴。

2、说一说:你能举出生活中对称图形的例子吗?

3、欣赏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建筑、桥、古钱、生活用品、数字、文字、字母、体育用品等等)

4、拿出圆、正方形、长方形,自己动手折一折,找出它们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5、开放题:小组合作,贴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教师出示贴好的一半对称图形,学生自己贴另一半。)完成的作品在黑板上展示。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69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游戏和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能力点: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德育点:使学生感受生活之美,学会欣赏对称的美。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直观分析对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正确判断镜子里的样子。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镜子、图片、数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谜语:你哭她也哭,你笑他也笑,你问他是谁,他说你知道。师:是的这是一面镜子,今天我们学习镜面对称。(板书:镜面对称)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例3的图片。仔细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现象有什么特点。

2、学生在镜子前做各种动作,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验镜面对称

3、你能举出生活中哪儿还有这样的现象吗?

三、拓展应用:

1、做“做一做”。

先想像一下,照镜子时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人会怎样运动,左右手拿不同的东西时,镜子里的人是怎样拿的,然后再用镜子验证一下。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照镜子是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2、出示半个蝴蝶、雪花、天坛,问:这些是什么?你通过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3、回家后看一看镜子里的你是怎样刷牙的,怎样吃饭的…?

4、开放题;小明在镜子里看到他去公园的时间是9时,你知道实际时间是几时吗? 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0~71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对称图形的认识,掌握对称图形的特征。

2、会在方格纸上画对称图形。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

德育点:养成认真、仔细,严谨治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加深对对称图形的认识,掌握对称图形的特征。教学难点:会在方格纸上画对称图形。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方格纸、镜子、图片。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练习十五第1题。

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汽车的表象,再连线。

2、自己动手剪一个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它的对称轴。

3、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房子、树叶、中国结、桥、鼠标。

二、拓展练习:

1、练习十五第3题。

先讨论、交流探索画的方法,(要画出某条线段的轴对称图形,只要画出该线段两个端点的对称点,再连起来,就是该条线段的对称图形。)动手画一画。

2、练习十五第5题。

让学生运用想象,直接判断,对于有困难的同学,用镜子照一照再判断。

3、分类。

0 1 2 3 4 5

对称的:

不对称的:

4、开放题:

先在纸上写数字,拿镜子照一照,看看镜子里照出来的是什么样的。拿一个钟,看看镜子里时针、分针的位置与真实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的位置关系如何。再完成。

教师出示两幅镜子图,一幅是镜子里的数字,一幅是镜子里的钟面,要求学生写出实际的数字和时间。

介绍:运用两次镜像能把原来的物体还原。拿镜子对着镜子图照一下,镜中出现的就是真正的数字和时间。课后小结:

六、表内乘法

(二)教学内容: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以及用7~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

知识点目标:

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 7—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应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能力点目标:使学生能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德育点目标: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 7—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乘法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7--9的乘法口诀。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学难点:7--9的乘法口诀。课时安排: 1、7的乘法口诀

4课时 2、8的乘法口诀

3课时 3、9的乘法口诀

4课时

4、整理复习

1课时 1、7的乘法口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2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 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

2、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能力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德育点: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教学难点: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每人一套七巧板。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七巧板,介绍:这是我们祖先很早就发明的七巧板,它是由七个小图形组成的。只要你喜欢开动脑筋,这七个神奇的图形就会变出许多美丽的图案。请你们拿出自己的七巧板摆一摆,看能摆出那些可爱的图案。学生独立拼摆,在班里交流。师:看来同学们都会用这七个七巧板摆自己喜欢的图案,那你们看七巧板还能摆出哪些可爱的图形?

出示教材第72页例1的图案和统计表。

二、自主探究:

1、师:有这么多美丽的图案,老师想知道拼摆这些图案一共用了多少个七巧板?同学们你们有哪些好的办法呢? 学生汇报。

师:这么多的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2、完成统计表。

仔细观察统计表里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测:每多摆一个图案就多用7个七巧板。1个7是7,2个7是14,……7个7是49。

3、师:想一想我们学过的“求几个几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学生独立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小组合作编出口诀。

师:经过大家共同努力,编出了7的全部口诀,那我们就用读的方式来享受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

交流一下编口诀的方法。

4、比一比谁先记住7的全部口诀。交流记口诀的方法。

5、对口令。(师生、生生)

三、拓展应用:

1、一个星期有几天?2个星期有几天?3个星期有几天?4个、5个、6个、7个呢?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计算,说口诀。7×3 7×5 7×6 7×4 7×7

7×2 7×1 3×7 5×7 2×7 6×4

6×5 4×7 6×7 5×2 1×7 6×6

5×4

3、游戏:邮递员送信。

7×5 7×6

5×7

4×7

3×7 7×4 6个7 5个7

6×7

7个3

4个7 4、73页第4题。

学生说明图意,你能提出问题吗?自己独立解答。5、7×2+7

7×5+7

7×7-7 这三题可以怎样计算?能用乘法口诀计算吗?哪句口诀? 6.:开放题:如果忘记了7*6=?你可以怎样想积?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4-75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记熟7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能力点:会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德育点: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用处。教学重点:记熟7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实物图、小棒。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背7的乘法口诀。

3、对口令。

3、填空:

二七()

四()二十八

三七()()三十五

六七()

()七四十九 三五()

()七得七

三四()

4、看卡片说得数和口诀。7×5

7×3

7×6

6×4

5×2 7×2

7×4

7×7

6×5

6×2 5×7

6×6

3×7

5×5

4×7

5、看数说它是由几和几相乘得来的。

21 28 16 35 42 36

二、自主探究:

1、看图说图意列算式。

橡皮

橡皮

橡皮

橡皮

橡皮

7角

2、教室里要摆3行花,每行7盆。一共要摆多少盆?

水彩笔每盒5元,买7盒,? 问:要求问题也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独立分析计算,再交流想法。

三、拓展应用: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 请将本月的日历记录在上表中。

1、第一个星期日是()号;第二个星期日是()号;

第三个星期日是()号;第四个星期日是()号。

2、仔细观察着四个数字,你有什么发现?根据你的发现解决下面的问题。第二个星期日是()=()+7×(); 第三个星期日是()=()+7×(); 第四个星期日是()=()+7×()。3.开放题:第15题.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6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初步知道“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德育点: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 “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教学难点: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实物图、小棒、圆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什么是“倍”,(板书:倍的认识)你对“倍”有哪些了解?你看到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自主探究:

1、动手摆小棒,用小棒摆正方形。

你摆了几个正方形?用了几根小棒?是几个4根?

摆两个正方形,用几根小棒?是几个几?摆三个、四个呢?

2、师: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让学生反复说几遍)问:4的3倍是几个几?

你能摆出4的3倍吗?但不摆正方形。说一说自己摆的是几的几倍。

3、指着2个4根问:它可以说成什么?谁能摆出4的2倍?

4、把下面的说成几的几倍或几个几。

3个2、2个5、4个6、3个5。

2个3倍、5的1倍、4的6倍、3的4倍。

5、师:这还有一道难题,你们有信心吗? 出示例3: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第一行的4倍

应该怎样摆?谁有办法?小组合作摆一摆。

汇报:第二行摆几个圆?为什么?怎样摆能清楚的看出来? 用数学算式怎样计算出来?为什么?

三、拓展应用:

1、画一画。第一行画:

第二行画:

第一行的2倍、第一行的3倍、第一行的4倍、第一行的5倍。小组里1人画一个。互相说一说是怎样画的?

2、教材76页的做一做。学生先自己摆一摆,再说一说第二行该怎样摆?怎样算的?

3、老爷爷昨天买了2个鸡蛋,今天他买的是昨天的3倍,请你算出他今天买了几个鸡蛋?学生计算,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4、练习十七的第1题。学生看清题意,然后填空。

5、练习十七的第2、4题。独立思考,然后计算,同桌互相说一说为什么。

6.开放题:玩具店里有8辆小汽车,?

补充一条信息,和一个问题,并计算出来.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7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进一步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用并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点:从情景图 提取有用的信息,提问并解答,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借助线段图或学具操作,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教学难点:借助线段图分析题意,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实物图、小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6的5倍是多少?

7的2倍是多少?

列式计算,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周末的大扫除同学们都在认真的打扫卫生,出示例4的主题图。问: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究:

1、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擦桌椅的有几人?

2、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讨论这道题如何解决。

3、汇报:怎样摆的,怎样列式的,为什么?

教师画出线段图。

7人 扫地的:

擦桌椅的:

?人

擦桌椅的人数是7的2倍,求擦桌椅的有多少人,也就是求2个7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4、学生列式计算,小组中再说一说思考过程。

三、拓展应用:

1、做“做一做”。

问:求跳蹦床的小兔有几只?也就是求什么?如何列式?

2、7辆 自行车:

车:

?辆

3、出示动物园的情境图。

熊猫2只,猴子的只数是熊猫的3倍,斑马的只数是熊猫的4倍,孔雀的只数是猴子的2倍,羚羊比斑马多4只,学生任选问题进行解决,并说一说解决的方法和想法。

4、根据算式摆一摆,说一说。3×4

5×2

5、开放题:你在生活中哪遇到关于倍的问题,举出例子。

一人说,一人解决。课后小结: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9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进一步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用并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动手操作,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实物图、小棒。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摆一摆:

(1)摆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摆两个三角形、摆4个三角形、摆5个三角形。2个3根可以说成3的()倍。4个3根可以说成3的()倍。5个3根可以说成3的()倍。

学生边摆边填,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摆圆片,第一行摆2个圆,第二行摆6个圆,你能看图说一句话吗?(3)第一行摆3个圆,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摆几个圆?(4)第一行摆7根小棒,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摆了几根?

2、算一算。

(1)7的6倍是多少?

4的5倍是多少?

3个7是多少?

2的7倍是多少?(2)红花:

5朵

黄花:

是红花的()倍。

?朵

(3)苹果有5个,桃的个数是苹果的3倍,桃有几个?

(4)一支铅笔6角钱,一支钢笔的价钱是一支铅笔的7倍,一支钢笔多少钱?(5)小红今年5岁,妈妈的岁数是他的6倍,妈妈今年几岁?

二、拓展练习:

1、第一行:

第二行:

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6倍,第一行有几个圆? 让学生动手摆一摆,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小猴的只数是小兔的3倍,小猴有几只? 让学生思考,这个题能解决吗?为什么?怎么办?

3、小华有5本画报,故事书的本数是画报的7倍,? 学生补充上问题后,再解决。说出解决的想法。4.清选初数来写算式,能写几个就写几个.7.28.6.4.7.42.36 课后小结:

2、8的乘法口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80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 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口诀。并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能力点:通过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应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德育点: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 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教学难点:掌握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并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对口令。

三七()

()十二

五七()

2、抢答。

4×5

5×6

3×2

4×3

7×4 5×7

7×6

3×7

4×6

7×7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8的乘法口诀。

有一只快乐的小狗一蹦一跳地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它是怎样跳的?

0 8 16 它是怎样跳的?

自己填一填,说出填法。

二、自主探究:

1、根据小狗连跳的情况,你能列出算式吗?编出口诀吗?想一想,把你编的口诀写到练习本上。

汇报所编口诀,自由提问。8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2、快速记8的乘法口诀。

检查口诀记忆情况,对口令、同桌接背,开火车背,正着背,倒着背。完成书上80页的填空。

三、拓展应用:

1、一只螃蟹八条腿,两只螃蟹()条腿,三只螃蟹()条腿,四只螃蟹()条腿,五只螃蟹()条腿,六只螃蟹()条腿,七只螃蟹()条腿,八只螃蟹()条腿。

2、口算比赛。

1×8

2×8

6×8

7×8

3×8 4×8

5×8

8×8

3、每盒8个茶杯,有4盒,一共有多少个茶杯?

4、()×4=32

8×()=56

()×()=24

5、开放题:出示183页第十五题情景图.课后小结:

第九单元

总复习

一、教学内容:102页—109页

二、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表内乘法,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统计。

第一课时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教学内容: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教学目标:

1、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的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巧妙的进行估算 教具准备:微机。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点:

1、学生看书自学,同桌讨论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这个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笔算加法

笔算减法

笔算加减混合估算

2、教师:笔算加减法应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

(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当十再减。

3、练习:算出下面每组数的和与差。42、3654、29

4、教师:笔算加减混合运算需要注意什么? 练习:计算。

29+35+9

61-30+15 75-46+31

53-9-37

5、教师:估算两位数加减法有什么方法?

练习:一本80页的书,小明第一天看了32页,第二天看了27页,他大约看了()页,大约还剩()页没有看。

二、综合练习。

1、计算比赛:105页第1题。

2、先估算,再笔算:105页第4题。课后反馈:

第二课时

米和厘米

角和直角 教学内容:米和厘米

角和直角 教学目标:

1、复习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形成“米”和“厘米”的观念,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能估计和测量长度。

2、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判断直角,会画角和直角。教学重点:建立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观念。教学难点:正确的画直角 教具准备:微机、三角尺。学具:三角尺。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点:

1、学生看书自学,同桌讨论米和厘米、角和直角这两个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 米和厘米

厘米

1米=100厘米

线段 角和直角

直角

画角和直角

2、教师:1米等于多少厘米?

学生用手臂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用手指表示1厘米大约有多长。

3、练习:填出合适的单位。

教学楼高12()

橡皮长2()小明身高1()

课桌宽60()

4、教师:什么是线段?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练习:完成103页第5题。

5、教师:什么叫角?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个角、一个直角。

二、综合练习。

1、(1)下面的图形有几个角?哪几个是直角?(2)在图形里加一条线段,使它增加三个直角。

2、完成106页第7题。

3、画直角:完成106页第8题。课后反馈:

第五篇:小学二年级上册各科教学总结(全)

小学二年级上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时间真快,在忙碌中,一个学期又过去了。对于这个班,我感觉

孩子们的成长真的是不经意的。不经意间,他们的个头窜高了很多;不经意间,他们懂事了很多;不经意间,他们学会了很多……不经意间,他们就这么一点一滴地成长起来了。而我作为他们的同行者,作为他们成长的见证者,最大的感受,就是欣喜。

回顾这一学期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切地体会到:只有全体学生和班主任共同努力,增强集体凝聚力,创设融洽的学习氛围,才能促进班风班貌整体发展,从而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进步。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的,平时我主要将工作重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心孩子。爱是无声的语言,是教师沟通学生思想和感情最有效的手段,想要管理好班级,必须关心、了解每一位学生。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始终把工作的责任感放在第一位。我的教育对象是七八岁的孩子,他们天真烂漫,那一颦一笑,处处充满着童稚童趣。做一个辛勤的园丁,使每朵鲜花都绽放,每颗幼苗都茁壮成长,这是我做班主任的信念。低年级的孩子对老师特别热情,经常会围着老师转,我也很习惯在课后把孩子叫到自己身边,和他们聊聊天,请他教教老师这件新玩具怎么玩;问问她这件漂亮的新衣服是谁买的?问问他今天给老师吃的喜糖是怎么来的?考考他会认拼音了吗?告诉他这几天进步了!告诉他星期天作业完成很漂亮,也跟他说昨天他写的生字不好看,今天和同学吵架不应该……在这种轻松的聊天氛围下,把握好教育的契机,自然而然地提出对他们的一些要求,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还觉得,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应该是种宽容的爱,经常想起一句话:假如我是孩子,以此来鞭策和启示自己。每次,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当我怒气升腾的时候,我就让自己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孩子,我是不是也会像他们一样?假如那又是我的孩子,如何教育才是最佳途径?于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孩子们的调皮捣蛋、屁股坐不住、对新鲜事物的好奇都变成了可以理解的行为。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平时,我通过对孩子的观察,将孩子们的闪光点和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记录到自己心里,及时表扬和鼓励他们。我会经常对我的孩子们说:你们都是最棒的!这学期进步最大的就是你了!老师越来越喜欢你了……当我和家长交流时,经常听他们说起,孩子们回家说老师又表扬他什么了,一脸兴奋,然后那几天在家表现就会特别好。还是那句话:爱是相互的。在这一点上,作为班主任的我是幸福的,我付出一份爱,收获的则是更多份纯真的爱。

二、重视培养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各种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班貌的基础,低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我觉得培养良好的习惯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习惯意识,使他们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如果一个班级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生会在各方面得到提升。所以,我尤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无论是学习习惯,上课习惯,还是卫生习惯。我根据低年级孩子的特点,一方面,以比赛、竞争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作为老师以身作则,每次进教室都先往地上看一看,捡一捡,整一整,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创造了好的氛围。

三、培养小干部,发展孩子的能力。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是班级的骨干力量,要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首先要建设好一支责任心强、能力强的班干部队伍。像这个学期袁语涵、王星博、王子轩等同学就已经成为了班里有责任的小干部,我的小助手。

四、加强与家长间的交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更加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我特别注重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加强和家长间的交流。一学期来,我对每位学生的家长都进行了交流,告诉他们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当孩子有了什么进步,孩子生病了,孩子这段时间学习状态不佳……我都会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步,更好地促进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五、加强集体凝聚力。这一学期,通过孩子们的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当然,好成绩的取得同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分不开的。在每一次比赛之前,我都会坐下来好好和孩子们聊聊,告诉他们:这又是一次集体与集体间的对抗,而你们,作为集体的一份子,就应该为集体出一份力。一个集体就像一艘船,载着学生越过江河湖海,驶向理想的彼岸;一个集体犹如一个大家庭,每一个学生如亲人一样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班主任工作更多的是一种锁碎,一种默默的付出,是无法用语言去加以描述的,只有自己才能品尝出其中的酸甜苦辣。当然,我在班级教学与管理中还是有一些的不足,在今后,我会同我的孩子们继续努力,即使没有最好,也一定会更好!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个学期就结束了,通过一学期的教学,我已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让我不禁感慨,在这一学期中,有辛酸也有快乐,现将本人对这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备课、上课,做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在教学工作上。我认真抓好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提高教学质量。主要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方面抓起:一是抓课前准备。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搞清楚,了解教材结构特点、重点、难点,掌握知识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要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二是抓课堂教学。我首先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做好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上保持相对的稳定。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快乐的心情,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并且我注意了课堂语言的简洁,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三是课后反思,要提高教学质量,要做好课后反思,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效果,如何去改进,还要注重课后的辅导工作。

二、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低年级应重点培养计算能力,为高年级的计算和以后打基础。我坚持每天利用午读自习课进行20道的口算题,由简单到较难,口算天天练,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每节课前准备口算或计算练习。在乘法口决方面要求每天背诵5遍,要求人人灵活熟练运用。每天课后进行乘、除、加、减相关计算的练习。

三、关注全体,做好“培优辅差”工作。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我们班中有35人,学习成绩及能力呈现出两极分化,最难兼顾的是学优生的培优和学困生的辅导。因此,我努力在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中关注他们的成长:(一)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学困生创造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为学优生提供思考空间;在课堂练习中,对学优生提出有挑战性的要求的同时,加强个别辅导、课后辅导,不让学困生掉队,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每周利用3个小时作好课后辅导工作,逐步提高,共同进步!(二)在本班中我选9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当数学学习组长,为了发挥他们的学习能力,我每位组长分配一名学困生,让他们负责监督和辅导学困生的计算能力训练,老师当总辅导员,通过一个学期的工作,全班计算能力水平提高了。

(三)多鼓励和表扬,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在学习中,以鼓励和表扬为主,树立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及时批改作业及讲评

当天作业当天改,并把学生们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作好如实记录,同时做好作业讲评,对于经常出现的知识性错误的学生作好耐心指导,避免再次发生错误。发现灵活方法的共同学习探讨。

五、积极参加教研教改工作,多和同事交流,多听取宝贵意见 学校每学期都举行数学教研活动,这学期我上了一节公开课,对于我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能力,老师们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使我收茯不小。但我的数学教学有很多不可避免的缺憾和疏漏之处,如在传授数学学习方法和学习细节方面,有时我还不能熟练驾驭数学教学等等,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同时我还积极网上听课(优质课,示范课),取之精华,补己之短。

五、加强家校联系及与科任老师的交流。加大家校之间的联系,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争取家长更多的支持,让家长成为个性化教育的有力支持。同时,经常与科任老师多交流、探讨,齐心协力共同把本班的学习能力提高上来。

总之,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与教学,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反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同时积极参加教育实践活动,做一个新形势下全面发展的教师。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适应新教材教学工作的要求,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钻研教材,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主要工作和成绩

我始终按照语文学科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学生,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切实做好一切教学常规工作,尤其是在备、讲、批、辅、考等方面,并坚持做好培优扶差工作。

1、做好备课工作。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预先备好课,课前再重新复习一遍教案的做法。能围绕本课时教学目标、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复杂的内容进行变换,取其精华,有取有舍;环节齐,有后记。

2、上好每一节课。课堂教学能做到:教学目标明确,能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突破重难点,善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热情,能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体现分层教学,各类学生主动地发展。

3、作业布置做到合理,有代表性和启发性,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复死板的作业不做。能及时批改作业,字迹工整,并做好成绩登记。

4、抓好培优扶差工作。我认识到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培优扶差工作至关重要,只有把优生培养好了,优秀率才能升高,班级才有榜样;也只有把差生的转化工作做好,才能提高合格率,并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扫清障碍,利于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因此,我坚持做到有计划、有效果、有记录、有辅导、有鼓励、努力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5、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达到了开学初制定的学习目标,掌握了以下知识:

⑴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

⑵学会了使用音序查字法,学生有了独立识字的能力。

⑶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⑷通过学习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了爱护图书的习惯。

⑸认识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会了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⑹通过这学期里口语交际训练,学生有了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⑺在语文教学中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二、存在不足

1、学生发展不平衡,学法指导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成绩仍然欠突出,还需提高;

2、教学以传统方法为主缺少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优扶差工作做得不够扎实,培优目标不明确;

三、今后打算

继续更新观念,努力实践主体教学;积极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课件园;继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科学施教同时要求教师不断地完善自身、提高业务水平、扩大知识面,因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他的发散思维得到了开发,提的问题自然就多了,面也广了,所以不管工作有多忙,坚持反复钻研教材,大量阅读参考书,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总结

一个学期很快就要结束了,工作中有失亦有得。为了以后更好的工作,我现将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总结如下:

1、经过一个学期的接触,我想用几个词语来概括我眼中的二年级学生:天真、可爱、认真亦顽皮。正是因为他们的这些天性,在课堂里,我让他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展示自己的才能,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和表现方法来展现他们脑海中的世界。在他们的画中,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奇思妙想、不切实际亦或异想天开,在我看来都在情理之中的。但是毕竟他们年龄都还小,他们的自控能力不是很强,比如说有一个学生画的内容丰富,颜色用的也好,可是令我头疼的是他的嘴巴是不愿意休息的,时不时的会扭头找同桌说话;还有的学生明明有凳子坐还非得要站着。我就让他们比比哪一排上课时纪律好,我知道这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解决的,但是他们希望得到老师表扬的心理告诉我,这个方法还是起点作用的。

2、作为一名老师很清楚教学计划、备课、课后反思的重要性,在学期开始我就明确了学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结合美术教学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按照《美术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制订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就体现了备课的重要性;课后反思是一定要写的,尤其像我这样刚进入教师队伍的新人,只有写好反思,才会去思考,去研究,才能有所提高,有进步。基本上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3、在教学中,我认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很高兴他们大部分对美术都保持着很高的热情,这让我在教学工作中增加了很大的信心。我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学习兴趣一直保持下去;同时将美术课程与生活精密的联系起来(艺术虽高于生活,但它来源于生活)。

4、二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只是在形成阶段,所以直观的教学手段很重要,所以作为教师可以多画范画,加强美术教学的示范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及放映幻灯、影片、录像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我清楚自己刚刚成为一名教师不久,工作中肯定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很高兴学校信任的把二年级交给我,一张白纸或画或擦或添或减,只要用心去修改,终究会成为一幅美丽的画。我希望无论是学生还是我自己就像从白纸到画一样一起成长。

二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眨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又结束了。回首一学期的音乐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一定的不足。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基本情况概述

在教学中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工程部工作总结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中活动

二、取得的成绩与经验

1、在教学中,经常运用范唱方式于音乐艺术形象感染学生启发学生的艺术形象思维,使他们做到有感情地歌唱,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来完成学生的思想教育。

2、在唱歌教学中,一方面引导学生演唱要有良好的演唱姿势,正确的呼吸准确的发音,清晰的咬字,吐词,另一方面是逐步要求学生做到自然音色圆润,不断提高唱歌的艺术技巧,3、在教唱一首新歌,为了使学生能达到学会全歌,利用示范教学法,都是先将全歌唱一遍,作为一次示范,然后利用电子琴教唱歌谱,最后讲解歌词大意,教唱歌词,这样利于音乐程度的提高,利于复杂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以后自学的能力。

三、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1、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经常多用鼓励的语言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2、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兴趣的提高和认识。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

四、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对于学生的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批评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课堂上对学生放松太多。有些活泼有余,严肃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改正这些错误和缺点。努力调整好课堂的教学秩序。创造更好的优质的课堂教学。

二年级上册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二年级的教学工作,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选择了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内容,并通过创设情境教法,游戏教学等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趣味化,使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认真地学习新课标,以新课程改革精神为指导,坚持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贯彻的重要思想,在学期开始就认真制定教学计划,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对课堂活动内容也在课后进行研究、分析。积极主动向有经验的体育老师请教,把所学所看的灵活运用到平时的教学中去,使自己能够不断的进步。并根据小学二年级孩子的特点,认真备课、备教材、备学生,教学中仔细钻研新的课改目标,灵活设置课堂教学的几大基本环节,注意讲解示范、明确教学重难点,以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提高为重点,使学生能尽快学会课堂上新学的教材内容。

一、坚持以学生的健康幸福为中心;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中要树立以“健康第一”为主要目标的思想,不仅关注学生身体的健康,还要关注心理健康以及学生社会适应性,抓住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心理活动和运动形成的规律、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养成的规律。从而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逐渐提高对三维健康观的认知及运用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坚持以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为基本点;首先,在开学初参加学校的各种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从理论课到专业课;从课改理念、目标到具体操作性实践;从师德、敬业精神到公开课。使我的素质得到多层次和全方位的提高。

其次,在教学上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备课、上课,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三.向40分钟要质量,切实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每一堂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按常规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各项工作,认真钻研教材,以学生创新学习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操作、主动评价,运用启发学习、尝试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在教学中求创新,在活动中促发展,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训练和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得到全面的锻炼,发展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

首先,我特别重视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运用这个规律可以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并健康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其次,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人的认知规律的培养。这样,可以使学生尽快的学好技术,形成技能,使体育教师真正实现精讲多练,为体育教学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方法奠定基础。

最后,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体育教材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荣誉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的精神等。

四、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锻炼。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了学生五育全面和谐的发展。

除了完成常规体育教学活动,我还对学生进行了健康体质达标活动进行了训练和测试,学生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除了会努力去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之外,更会以一颗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自信心,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堂课,用心教导每一个孩子。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抓住体育的独特性,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坚持以德育人,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个性发展。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练习中往往表现出很多的弱点。比如:锻炼时怕苦、怕累;游戏时抢夺器械;与同学发生冲突;竞赛时嫌弃差生。我针对以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纠正他们的缺点,正确的引导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品德教育,树立良好的思想品质。

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

教学工作总结

在《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我们依据新课标准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参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等资料。为了创造性地开展好本课的教育活动,我们注重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遵循这一目标,在教育活动中我们主要注重了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

一、注重了做儿童教育活动的指导者和合作者。

新的课程标准规定了我们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造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践培养儿童的品德与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探索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二、注重珍视儿童生活的价值

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各方面的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三、注重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课程目标

教学活动中,我们注重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的活动,而不是单纯地讲解教科书。我们的课堂上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德。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价值;了解社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周围的世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自豪感。通过活动的开展,围绕教材所设“三条轴线”。注重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培养和内化,即:让学生们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和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注重了创造性、开放性的教学模式

我们能根据本地儿童的实际,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结合山区的具体情况,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把我们的课堂拓展到家庭,社会及儿童的各种生活空间,并结合学校的其他活动或有关学科的配合中弹性地延伸,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我们还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新的科技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吸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了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想素质,生活能力在多侧面、多层次上得到提高。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我承担了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工作,在这一学期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现对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1、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各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2、教学中把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

2、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及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总之,通过本学期的品社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活动,是有效实施道德品质教育和社会知识教育的客观要求。本学期,我强调拓展课堂的内涵,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各种活动,承担一定的角色,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在做中培养社会生活能力,发展个性品质,体验道德准则并规范自身的行为。如:《我们的民主生活》,就是通过几个相关专题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动手、对比等方式体会集体的涵义、集体的作用。

经过一学期的摸索,我和学生虽有了收获,同时也看到了自己在教授课程时,缺乏深度性、灵活性。要想教好这门课程,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为学生打好做人的基础。

二年级上学期文明礼仪教学工作总结

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至关重要。一学期来,我认真贯彻学校上级文件精神,在班级里扎实开展了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学生从文明礼貌开始,从礼节规范入手,切实提升学生讲文明、讲礼貌、知礼节、守礼仪的自觉性。

一、打好基础,形成氛围

学期初,学校充分利用周一升旗机会,对学生提出要求具体、明确、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是每个学生心中有数。打好基础,形成氛围,做示范,教表演,使学生知道怎么去做,二、内容充实,扎实开展

1、“管住口、管住手、弯下腰、慢步走”主题系列班队会——宣传礼仪

礼仪的形成需要宣传。为大力宣传文明礼仪的相关知识和要求,学校德育处制订了“小学德育常规”、“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常规要求”、“文明礼仪教育细则”等一系列的常规教育细则,提出了“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倡议,在全校范围开展“管住口、管住手、弯下腰、慢步走”主题系列班队会课本剧表演活动。

通过本次班队会的开展和长时间的扎实落实,发现学生在坐、立、行、品德、学习、生活等养成了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这与学期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例如:排队靠右上下楼梯,上放学入队规范统一,同学间友好相处,礼貌用语的使用……

2、“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展示礼仪

礼仪重在展示。为充分展示班级文明礼仪教育的成效,我班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如,“我文明我快乐”演讲比赛,“文明就在身边”征文比赛,“文明礼仪在我心”手抄报设计比赛,“文明礼仪伴我行”漫画设计比赛,“文明礼貌提示语”设计比赛,“我与爸爸妈妈比文明”,“我与爸妈共学习文明礼仪细则”,“我文明我卫生”,“比一比,看看谁的书桌、书包最干净整洁”…...这些活动的扎实开展,不但陶冶了孩子们的心灵,还在不知不觉中使“文明礼仪教育”在我们学校蔚然成风!

3、“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学习礼仪

礼仪的养成需要学习。没有学习,便无从谈起礼仪规范。为此,充分利用周一下午“德育主题班会课”分期学习《文明礼仪教育细则》即:学校礼仪、家庭礼仪和公共场所礼仪,使礼仪知识深深地扎根于学生幼小的心灵。另外,我班还开展一系列读书知识活动,融礼仪学习于活动中,不但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我身边的文明与不文明行为”调查活动——实践礼仪

礼仪贵在实践。为充分实践礼仪知识,我们举行了“火眼金睛大搜索”活动,要求全班学生从教室、校园、家里、公共活动场所搜索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并能及时制止、劝告这些不文明行为,耐心告诉他们要注意文明礼仪的细节。同时,把调查到的结果办成手抄报,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提高了文明礼仪教育的成效。

三、家校联系,榜样示范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全社会共同来精心护理,精心培育,需要家长们为孩子创设一个和善、温馨、快乐、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育人环境,需要家长们“做榜样、抓点滴”。相信《致家长的一封信》切实能在班级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同时,加强家长的榜样教育力量,使他们也能在一点一滴中,在举手投足间,对子女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总之,半年来我们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风气育人。通过引导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审美。相信在今后的时间里学生的文明举止将是校园里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线。

二年级上册国防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一直重视对学生的国防教育工作,把国防教育作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积极开拓,大胆尝试。现对本学期国防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了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军的情感。激发学生长大了建设祖国,献身国防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在班级里开展各种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班级作为国防教育基地,对学生的国防教育十分有利。我也很重视对学生的国防教育,并将这项工作列入到常规教育中,利用班队会,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深奥的国防知识传授给学生,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开展“我与国防”主题读书活动。不断挖掘新的国防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新的活动载体,努力创设新的活动形式,开展好主题读书活动。鼓励学生多读有关国防知识的书籍,积极把自己了解到的国防知识,在班级交流。

三、把国防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科教学和活动之中,融知识、思想、科学、技能、趣味为一体,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学生在国防教育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1、首先把国防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我们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文的知识点,把国防教育引入课堂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思品课、语文课教材中的一些课文,不失时机地把革命英雄主义教育贯穿在这类课文中。

2、把国防教育渗透到活动之中。我们把国防教育纳入到活动计划之中,开展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例如:今年国庆节,组织学生讲故事活动。国防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本,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并注重把国防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动力,在强化学生国防观念,培养学生国防意识的同时,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下载小学二年级上册国学经典(全)(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二年级上册国学经典(全)(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二年级上册阅读备课全册

    阅读备课 (二年级) 单位:班级:姓名:平度区第二实验小学学校 年级 班 第一期 读书计划 一、本班读书情况分析二、本学期读书目标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要极大地开拓......

    小学二年级上册全册安全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全册安全教案 第一章饮食安全与卫生防病 一、教学目标: 1、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指导方针,营造安全、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 2、通过教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

    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教学计划 一、 教材分析 (一) 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主要内容: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

    小学二年级家乡上册全册教案

    民间工艺品真好看 2---1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有名的民间艺术 2.搜集家乡的民间工艺品或图片活动过程1. 看一看:欣赏家乡的民间工艺作品 (1) 先让同学自己说一说家乡的工艺品都......

    二年级国学经典教案(全)[最终定稿]

    望天门山 学习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②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

    二年级英语上册教案(全)

    Unit 1 What Can You Do?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内容: Let’s Sing 二、教学目标: (一) 语言知识目标: 能听、说、认读词组:fly a kite, ride a bike。 (二) 语言技能目标: 1. 能理解歌......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亿库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各种朗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识字1 学目标教: 1.认识“万、复、苏、柳”等13个生字,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正确、整齐、规范书写“万、冬、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