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建筑的百年流变与精神传承
中国建筑的百年流变与精神传承
传统建筑文化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近几年来,“文化安全”这个概念被祭出,前所未有地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
大院已被雨打风吹去
与学术意义上的王澍不同,自称草根建筑师的何亚雄似乎更多拥有商业意义,这些年花着开发商的钱,从南到北一直践行着新中式建筑梦想。
“庭院深深深几许?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欧阳修一首《蝶恋花》道尽东方庭院神韵。中国人心中的庭院不仅是建筑格制,更是精神家园,意味着栖居的传统和诗意。而当今城市已变得不再像中国城市。庭院深深、寻常巷陌、柳絮斜阳不再。高楼里的人,忘了从哪儿来、又往哪里去。于是有人怀念起文化意义上的大院。“在大院里,你首先要学会的,就是一个人跟群体关系的处理问题。在大院中生活,你随时随地与别人生活在一起,你就知道别人的安危冷暖都是跟你息息相关的,你自己的安危冷暖呢,也跟别人有关系,这是现代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现代化,就是要把一盘散沙的国民组织起来,不是让大家关起门来各顾各。”这话居然是孔庆东说的。
正如同国学成为当今显学,从中国传统建筑中汲取养分的建筑师们,虽是“非主流”,倒也创造了不在少数的新中式作品,唤醒潜伏在中国人灵魂深处的院落情结,重构家族文化、建筑审美。
何亚雄,当属其中佼佼者。
在前行中回归
何亚雄,著名建筑师,60年代生人,钟情于中式院落建筑,致力于用有诗意的作品诠释自己的中国情怀。
“中国建筑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院落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说,院落不仅是一个物理的空间,而且是家的核心。有院落的地方,就有我们最真实纯朴的情感与记忆。巷、道、瓦、檐、廊等这些元素,形成传统院落独具特色的形式美感,形成了我们独特的院落空间氛围。中国人几千年来形成了特有的生活方式、人文情怀,这决定了我们对自己栖身的建筑有着自己独特的文明特征识别,而院落就可以将这一特征表达得淋漓尽致。”
他常年旅居加拿大,比较寡言,谦和多礼,却也造型时尚,还酷爱高尔夫,让初次相见的人很难把他跟那个对中国建筑有深刻思考的人联系在一起,很难相信各地清华坊系列、青城山上善栖、成都中国会馆等这些声名远播的新中式建筑佳品出自他手。
2011年的中国会馆落址于成都金堂的中河畔,立屹于河边上的院子、“私人外交馆”,以新东方主义元素更加扩展和丰富了中国风内涵。他一心用最当代的形式,建造西南最大的四合院民居群落。“这会是我自己都很难超越的作品。”说这话时,他语气十分认真。
他每年有一半的时间行走于国内各地,从那些正在消逝的古建筑中寻找灵感。这是他的回归方式。
他说,从房子的选择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志趣性情,而背后的意义,是中国人“外儒内庄”的处世态度、人生哲学的隐喻和表达。社会发展越现代,在居住空间上对传统的回归意愿越明显,比如对中国宅院的向往。回归就是回到生活本身,回到心灵深处,只有具备历史和时间记忆的环境才是心灵栖居。中国的建筑应该反映一种“隐”的文化,把这种回归内蕴其中。
中国会馆远离闹市,依山傍河,在重重院落深处藏山纳水,隐含东方的处世哲学和“天圆地方”的世界观。这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回归。
一览英才网 是基于行业垂直细分和区域横向细分的网络招聘网站平台,国内各行业各地区首选求职招聘网站平台!
漫漫求索路
“我和我的团队一直在探索怎样将新东方主义的建筑风格,从做作变为自然,让这些建筑在风格上浑然天成,而不是通过外在元素的叠加来实现。所谓的自然,就是将东方传统文化与现代思维结合得更贴切、更舒适。这个过程从刚开始的由简入繁,发展到后来的去繁就简,我们感觉到与中国传统建筑的精神更接近了。”何亚雄这样评价近10年自己的心路历程。看得出来,他对早前的清华坊系列作品并不十分满意,那里面或许就有他说的繁琐与做作。
他行走于各地,广泛深入考察古建筑遗产,对比各地建筑特点,做了大量的系统整理研究。越是了解得深入,他越坚信自己的坚持是正确和必要的。他说,中国的院落实际上是非常重视实用性和舒适性的,对采光、节能、保暖、通风、起居都有非常人性化的考虑。无论是北方的四合院还是苏州园林,无论是徽派建筑还是川西民居,在建筑构架和空间尺度的把握上,都与地域气候、日照、地质、地貌、景观有着完美的结合。“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是将人、建筑、自然环境视为一个整体,这种设计理念非常先进,即便放在全球化的今天同样值得推崇。”
10年来,何亚雄一直在新中式建筑领域探索,他的作品需要业界与市场的共同检验,所以他既需要保持创造力,也需要保持对市场的精准判断,力求建筑创新和商业性成熟的无缝对接,这是他多年来一直试图把握的平衡。2004年,广州清华坊被《新周刊》评为年度建筑;而中国会馆,去年到今年,又是殊荣连连。
中国建筑也当与时俱进
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传承,他认为需要“得其神而变其形”。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工艺技术都得到飞速提升,建筑新材料推陈出新,建筑师必须与时俱进,中式建筑必须要与最新的建筑技术、最新的建筑材料接轨,才能真正更好地传承中国建筑精髓。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建筑,但建筑除了是日常生活的物质载体之外,还与精神生活和审美息息相关。除了尽可能强大的功能性,它还需顺应时代生活潮流和文化取向,与时代精神完美结合,适合生活的心理环境。新中式建筑尽管讲究回归与传承,但绝不是简单复古,而是扬弃,正如中国会馆暗含传统哲学思想、中国风味浓郁,却又更强调与时代契合的交际功能和商务功能。一个器宇轩昂的超五星级酒店成为它的门户与中轴重心,再依次铺展开一个个的私人宅院。在用材与工法方面亦如此,屋瓦远看是传统建筑的青瓦形色,有熟悉的外观、色彩、肌理、光泽,却采用的是独特的铝合金材料,这样会在防水、耐久与保温隔热等性能上表现更好,质量和使用性更好。又如水循环处理也十分成功,用现代科技净水技术,将天然河水经净化处理达到中水水质再引入园区内河网,再通过湿地与丰富的水生植物进行二次天然净化,让流淌着活水的河道恣意环绕在每家每户的门前屋后„„
有义务重拾中国传统
对于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建筑风格的普遍西化,何亚雄说,这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他不反对将西方建筑风格融入中国,事实上,中国建筑发展史从来都是一部让不同文化相互碰撞、兼收并蓄的历史。
他十分欣赏民国时期的一些建筑,他说,那一代的海归建筑师,具备当时世界先进的设计理念及手法,但他们的作品却仍然传承了中国的文脉,这些建筑至今仍充满了生命力。近年的城市大开发过分重视建筑的实用性和功能性,致使千城一面,这种状况会随着时代推进而急需改变。上世纪80年代国内建筑学术界就已有人开始倡议,将民族性的建筑文化传承下去。尽管当时反响甚大,但很少有人付诸实践。因为不仅建筑材料、工艺手法完全不同于过去,公众与市场的建筑审美观也发生了裂变。即使如此,有人也做了些尝试,譬如,一些城市想在楼顶统一加盖绿色琉璃瓦,这些做法不外乎希望表达一种传承。而何亚雄看来,这种粗浅手法如同在西服领带之外加一 一览英才网 是基于行业垂直细分和区域横向细分的网络招聘网站平台,国内各行业各地区首选求职招聘网站平台!
顶瓜皮帽,这是对中国建筑十分肤浅的理解,徒具形似而已。
他认为,西方建筑是在不断进化过程中丰富起来的,中国建筑也应该有一个进化的历程,目前的问题是对传统的东西丢得太多,任何一个有责任感的建筑师甚至企业家,都有义务重拾中国传统,让它发扬光大。
传统建筑文化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近几年来,“文化安全”这个概念被祭出,前所未有地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就这个角度而言,肩负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建筑师,责任更加重大。对于这个问题,何亚雄承认他一点儿都不轻松。
一览英才网 是基于行业垂直细分和区域横向细分的网络招聘网站平台,国内各行业各地区首选求职招聘网站平台!
第二篇:感悟百年奋斗 传承红色精神
感悟百年奋斗
传承红色精神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遭遇了艰难险阻,经历了生死考验,付出了惨烈牺牲,这一百年来正是有了革命精神,推动我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一艘小小红船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自强不息、敢于夺取胜利,带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回顾1949年10月1日,当日下午3时许,毛泽东同志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个声音震动世界,这一瞬间成为永恒,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样备受欺凌的年代,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我党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有了来自人民的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中国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
改革创新,解放思想,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到富起来。在邓小平指导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正是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百姓生活不断改善,忍饥挨饿、生活困难这些几千年来困扰我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不再存在了,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创新发展,人民至上,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到强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越要发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发扬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真抓实干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第三篇:思想汇报:百年辛亥祭,精神永传承
敬爱的党组织:
2012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一百一年祭日。一个世纪的岁月流转,一个世纪的历史沉淀,让我们拾起历史的恢弘长卷,乘上历史的滚滚火车,去回顾那一段振奋人心的历史。
1911年的10月10日这一天,武昌城头的一声枪响震撼了全中国,也震惊了全世界。孙中山领导下的革命党人成功发动了武昌起义,打响了**帝制的第一枪,结束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帝制,同时也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为民族的独立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世人未为我敢为,天下未发我首发”。在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辛亥革命揭竿而起,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向近代化跨进了一大步。尽管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未能彻底完成,尽管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未被改变,但一切正如共产党总书记所指出的:“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一扇大门。”辛亥革命创造了历史,而在其百年纪念日,除了铭记这段历史经过,更需要对这段历史的深入思考。
当时孙中山先生为宣传民主与共和,于国内外奔走相告。迎来了无数反对声,保所派认为中国人明智未开,不适合民主制,而孙中山不顾阻力坚持认为,历史在推进,中华也应该跟上世界进步的潮流,勇于革新。中华民族才得以日益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保守走向改革,从贫穷走向富强。
历史事实也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孙中山先生这种敢于打破封建束缚,勇于天下先的精神是值得称赞与发扬的。而作为当代大学生,除了饮水思源,感谢和珍惜辛亥革命带给我们的积极历史成果,也应该怀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去对待这段历史,传承辛亥精神。时代是不断进步的,所以创新精神尤为重要。敢于打破常规除了智慧,更需要有勇为先的魄力。
孙中山先生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警示了我们复兴中华之路还很漫长。欣慰看到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在发展过程中勇于打破苏联模式,敢于创新,寻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向复兴迈向了一大步。这难道不是对辛亥革命精神的传承吗?100年的沧桑岁月,风消云散,但散落不去是永远的首义精神!
汇报人:xiexiebang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流变6走向辉煌
第六讲:走向辉煌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经验
胡锦涛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当中,有一段话讲得很好。他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这也是我们今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到当代的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重要任务。回顾我们今天上午一直讲到现在,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近百年来的这样一个变化和发展进行了一个梳理。到了最后,我想做一个总结。也是供大家一起思考,这个当中有哪些规律性的东西,有哪些是最根本的经验性的东西。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给大家做一点解读。
我觉得,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当中,讲到根本的历史经验,可能有一条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所谓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大概有这样两个含义。一个就是我们确信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就是它的科学性,它的革命性,确实是能够指导我们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这样一个指导思想。但是同时,一定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看做是僵化的教条的空洞的或者是现成的公式。因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这个或许是我们最宝贵的经验。为此,我们要不断的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注意,我们前面一直在讲中国化,现在大家发现,怎么又多了两化?一个叫大众化,一个叫时代化。事实上,我自己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和时代化其实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大课题当中,它应有的题中之意。什么叫大众化?实际所谓的大众化,也就是要化大众,就是要用我们老百姓,用我们人民群众,比如说我们在座的同学们,大家能够接受的语言、形式来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同时,马克思主义确实一定要有时代感。就是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理解,确实都不是完全一样的。我今天上午给大家举到例子,即使是马克思主义自己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中,你看每一个不同的阶段,这两个人真的是非常了不起的科学家,他们自己也是非常注重根据时代变化来变化的。比如说,马克思曾经提出过人类社会发展的五种社会形态。就是人类社会怎么发展呢?总是从原始社会然后到奴隶社会,然后到封建社会,然后到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叫做人类社会、发展的五种社会形态。但是这个规律,马克思主义讲,他并不是绝对的。这个规律是从一种大的发展趋势来看,作为一种类的规律他肯定是这样的。什么叫作为类的规律?比如说,如果单讲个人的这种雄才大略,那么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非常了不起的历史人物。像我们今天大家在读毛主席的《沁园春》当中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都很了不起。但是你说,想当年的唐太宗,他再了不起,他再有想象力,他能在那样时候就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唐中国吗?是吧,不可能。因为时代没到那个时候。所以你今天搞社会主义革命也好,什么也好,你肯定要受大规律的支配,这个是没有错的。这就是五种演进规律,它作为一种类的规律,肯定是起作用的。但是,马克思说,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民族,所有的国家,都是这么一步一步来的,并不意味着这样。1881年,当时俄国有一个革命者叫查苏里奇就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就请教马克思,说俄国这样的社会有没有可能发生革命不完全经过资本主义的高端发展,就发生社会变革。马克思做了非常审慎的思考后,他给查苏里奇的回信一连写了三稿。最后,马克思认为,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某些国家,如俄国,是有可能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吸取资本主义的一切积极成果。你看这就是非常典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性。所以说今天的中国走到现在,我们总结过去的历史经验。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与时俱进。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根本经验。那么在一条,就是马克思主义,它的唯物史观,最核心的东西就是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今年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收看现场,我是看了。其中我特别注意到,胡锦涛在讲话快要结束的的时候,他有一段话。他说,我们要永远牢记,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段话,我的印象中,响起了全场最热烈的一次掌声,长时间的掌声。真是,大家觉得是这个话说的非常到位,非常好。胡锦涛讲,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出来,这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的最高标准”。就是能不能做到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从历史来看,这个话真不是一般的大道理。当年,当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失败,要溃逃的时候,当时的美国大使司徒雷登跟蒋介石有过一段谈话。司徒雷登,一个美国人,都看得比较明白。他是这样和蒋介石说的,他说你们并不是被共产党的机枪大炮给打垮的,你们是被自己的腐败无能打倒的。其实说的深刻一点,蒋介石集团也是被中国人民抛弃的。给大家也讲一个小故事。1961年,当年的盟军元帅蒙哥马利到我们中国来访问。期间,周总理会见蒙哥马利的时候,蒙哥马利就给总理提了一个要求,说我这次来到贵国,非常想见两个人。总理就问他,你想见谁?他说我想见杜聿明和黄维。这两个人都是什么人?原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两个人都是在淮海战役中,做了我们共产党的俘虏,后来关押在抚顺战犯关押所。后来经过改造,1959年我们国庆十周年的时候,当时毛泽东主席做了一个特赦,然后这两个人都特赦出狱了。出狱以后呢,我们给了他们很高的政治待遇,两个人都是全国政协委员。1961年的时候蒙哥马利就提出来,我想见见这两个人,总理说可以。因为他们两个都是政协委员,都已经出来了,你要见他们,完全可以。但是总理多少有点好奇,他就问蒙哥马利,据我所知,阁下和这两个人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的私交,你怎么会一定要见见这两个人呢?后来蒙哥马利就说了,他说我见他们主要有这么几个理由,一个呢,我们也算是战友,当年在二战期间抗击法西斯的时候,杜聿明也好,黄维也好,也是很著名的抗日将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是战友。当时大家都知道,像中国远征军,在滇缅这一线,当时和英军也是并肩作战的,所以他说基于这个原因,我想见一见。第二个理由呢,蒙哥马利说,我知道这两个人,都是很会打仗的,黄埔毕业的,而且在黄埔的毕业生当中都是很厉害的,也曾经都是蒋介石的两员大将。刚才说到的杜聿明在抗战当中也打过很多很漂亮的仗,比如说昆仑关战役,后来的远征军杜聿明都参加了。腾冲战役、松山战役等等。所以他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自己也是一个军事家。蒙哥马利也是搞军事很厉害的,阿拉曼战役击败了隆美尔,在北非就是他。所以他说我很想从军事的角度,跟他们做一些切磋和交流。这是第二个理由。第三个理由,其实也是最真实的,最关键的理由。蒙哥马利说,我一直有一个困惑,这么两个非常会打仗的人,这两个人不是国民党军队中的草包,都是很有军事天赋的。而且,蒙哥马利说,我看过你们的军史,就是我研究过你们的战例,当时他们两个人的兵力,无论是装备还是数量都远远超过人民解放军。淮海战役的时候,我们人民解放军投入的兵力,大概是60万,国民党的兵力是将近100万,而且当时蒋介石把老本真的都投进去了。当时所谓的五大主力,当时的什么新武器,全部是美式装备的。而且大家注意,黄维在跟解放军作战的时候,他使用毒气。当然这个后来我们把他作为战犯的时候,也是很恶劣的一个罪行了。因为根据日内瓦公约,当时是禁止使用毒气的。但是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大家就会知道,他的这个部队当时的装备和训练水平在那个时代,相当高了,可以使用毒气作战,打化学战。那么蒙哥马利就奇怪了:这么两个很会打仗的武器装备那么精良,数量又远远优于解放军的两位国民党将领,怎么就输给了共产党,成了解放军的俘虏呢?所以蒙哥马利百思不得其解,所以他说,我很想就这个问题问问他们。这是他最想见他们的理由。后来周恩来说行,可以见。就给他安排了。最后在会面的时候蒙哥马利就把这些问题一股脑的提出来了,英国人嘛,也比较直率。我觉得杜聿明可能真的是在战犯所里面,也学了很多辩证法之类的东西。杜聿明回答的很好,说阁下,你这个说法,大致说对了一半,就是当时确实差不多百万国民党精锐装备的部队去面对60万确实是武器装备很差的人民解放军,但是,你没有看到这个事件的背后,就是还有一半你没有说对,那就是在这60万解放军的背后,还有250多万推着小车日夜上前线支援解放军的的父老乡亲们。所以杜聿明就说,这样一算的话,这个数量关系就发生变化了,原来是60万对100万,我们是弱势,现在把200多万老百姓加进去,就变成300多万对100万。其实当时国民党号称100万,真的没有,大概实际投入的兵力80万。这个差距就出来了。所以杜聿明说,我们其实严格的讲,我们并不是单纯的败在了这60万解放军手里,我们是败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300万兵民手里。后来陈毅元帅非常有感情的讲过,他说淮海战役的胜利,使我们山东的父老乡亲们用小车推出来的。这个话说的真是非常地道,非常到位。其实淮海战役打得非常艰难,有一段双方达到胶着状态,就是有点打不下去了。打不下去的关键是什么呢?我们确实是因为当时我们自己的实力应该说比国民党弱一些,但是呢,我们有什么,战斗精神。大家看那个亮剑,李云龙说的,我们那个时候比国民党强的就是战斗精神,但是武器装备真的不如国民党。但是国民党后来他自己为什么有打不下去,他的给养跟不上了。所以有一段时间双方胶着,但是我们说正是在这胶着当中,这个战争的转机出现了,而这个转机就是到了胶着状态的时候,后勤的保障,后方的支援,这个时候成了决定战争胜负的第一位的因素了。那个时候,战区的老百姓推着小车上前线,他们提的口号是什么?他们说,解放军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我们有什么,我们就给什么。因为老百姓知道,这个战争如果胜利了,我们就能保住当时我们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等等农民的胜利成果,如果战争打败了,这些东西就付之东流了。这就是人民的选择。所以我说这些真的不是空话。当时有这样一个细节。我有一次给一些离退休的老同志上课,去讲一个党课。讲完之后,有一个老同志,结束之后,他就很激动的跟我讲,因为我说到了淮海战役,他就说我就是参加过淮海战役的老兵。我说,我要向您学习了。我这是书本上的讲,后来我就让他给我讲,真是讲的很生动。他说你知道当时我们最后是怎么胜利的,那个时候,国民党那边因为给养跟不上,好多部队没有吃的。那个时候,国民党就派飞机来空投。但是那个飞机又怕我们的炮火,飞的很高,来了之后极不负责任,把东西一抛,就跑掉了。然后那个阵地又是犬牙交错的,所以好多投下来的东西都落到了我们解放军的阵地上,少数落到国民党自己的阵地上呢,到了那个时候,因为要抢吃的,国民党的部队之间也毫无情义可言了,开枪,为了抢一点吃的。所以你想,他的军心到了最后,部队的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当然,我们也很会瓦解蒋介石的部队。他说那时候老乡们也过得很艰难,但是大家真是不惜一切代价的支援前线。老百姓把仅有的一点白面什么的都拿出来蒸成大馒头,老百姓把自己家里的猪也杀了做成一锅红烧肉,然后把这些东西挑到前线,看看风向,是从我们这边刮到国民党的那边去,把红烧肉拿到战壕里面,把锅盖一掀,把那个大饼用一个棍子撑着出去,我们就开始喊话,说,国民党的士兵们,你们听着我们给你们准备了白面馒头,红烧肉,你们来吃吧,我们绝不开枪,而且来去自由,吃了以后你们要不愿意留,你们还可以走。一阵风吹过,那红烧肉的香味就弥漫在蒋军的阵地上,那真是叫挡不住的诱惑。所以好多蒋军士兵一开始还很害怕,因为他们长官告诉他们说共产党骗你们的,出去就被打死了。后来有的人实在是真叫挡不住了,反正怎么着饱死也比饿死强,有胆大一点的士兵就慢慢爬过来了,过来这边我们真的给大馒头红烧肉,这个士兵吃完之后又爬回去,对面的人很焦急的等待,那边的人是不是被共产党给剥皮抽筋了,当时国民党的宣传。后来回来了,好好地。然后给大家宣传我过去吃了什么,一开口满嘴红烧肉的香味,最后一个排一个连都过来了。这么说可能有点简单,但是这是非常真实的。所以我们讲,共产党取得胜利真的是靠人民群众。反过来,一旦一个执政党真的脱离群众了,实际上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我们讲它的革命性。那你就一定要出问题。你说前苏、苏共、苏联怎么解体的,我们注意到苏联解体的时候大家注意,第一它并没有遇到什么了不起的外部危机,没有什么像美国打伊拉克这样的事情,没有,它没有什么大的外部危机。严格的讲它当时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内部危机,说老百姓都已经是民不聊生了,还真不是这样。我们看到的事实反而是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经济经历了一个大倒退。到1994年叶利钦时代,当时俄罗斯的经济总量只相当于前苏联的四分之一,你说老百姓受的苦够大了吧。但是你注意,那么困难,叶利钦也没有垮掉。1996年的大选他和当时的俄共的领导人久加诺夫竞选,最后还是叶利钦胜了。所以有的人用一个观念说,苏联的垮台主要是因为经济没有搞好。我就始终觉得这个观点至少是值得打问号的。苏联在解体前期绝对经济有问题,但是绝不是到民不聊生,老百姓已经过不下去了,不是这样的的情况。但是为什么它在既无重大的外部危机,又无重大的内部危机的情况下,它就垮了呢?为什么呢?我们今天探究起来,其实说出来这个结论真的很简单,但是也很深刻。就是苏共的垮台说到底,它是被苏联人民给抛弃了。我这么讲可能有点抽象,我给大家说的具体一点。1991年12月25日,苏联宣布解体。当时的情况是,12月25日下午5点38分,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苏联国家电视台发表了最后的电视演说,宣布辞去苏联总统的职位,随即宣布苏联解体。傍晚7点38分,飘扬了69个春秋的印有红星和镰刀锤子的就在茫茫暮色中于克里姆林宫上空悄然落下。一个伟大的党,一个伟大的国家,就此画上了句号。那么当时,就在发生这一切的时候,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有一个研究员叫闻一,闻一多没有那个多字,闻一。他当时是中国社科院苏东研究所的研究员。在整个苏联发生**变化期间,他当时在苏联做访问学者,也就是说,他是一个亲历者。后来呢,闻一先生根据他自己的所见所闻,他写了一本书叫《解体岁月》。这个书以后大家有机会可以找找,当然不太好找,这本书是内部发行的。如果这本书找不到呢,我在给大家推荐第二本书,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副院长李慎明写的叫《居安思危》,副标题是苏共亡党的教训。大家有机会可以来读一读,很深刻。那么闻一呢,当时他住在莫斯科的一个小区,他租住的一个公寓里面。当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演说的时候,他就在看现场的实况转播。当这个转播结束的时候,我们来看看闻一在《解体岁月》中的一段文字,我读了以后是很震撼的。就是非常具体形象的描述了当时在苏联解体的时候莫斯科的场景,是一个什么样子呢?闻一先生这样写道:当戈尔巴乔夫几近疲惫的身影从电视屏幕上最后消失的时候,我仔细侧耳听着窗外,窗外没有一点异常的声响。我顾不上关上电视就匆匆跑下楼,来到院子里,院子里死一般的寂静,只有树叶在阵阵寒风中发出的沙沙声。对于这毫无表示的夜的沉默,我感到非常惊讶,此时此刻,总该有点什么声音吧,欢呼声也好,咒骂声也好,嚷嚷声也好,哪怕只是窃窃私语声也好。然而,毕竟什么都没有。
大家体会一下这段话表达出来的那个场景,是很奇异的。就是苏联解体那么大的一件震撼世界的事件,怎么在莫斯科在俄罗斯是一片寂静冷静当中就完成了。所以闻一特别不甘心。他就想,当时的苏共党员1960多万人占到了苏联人口的十分之一啊,这个比我们中共的人口按人口比例来算,比我们还高啊。而且你这么多年的社会主义教育,你这些工人农民学生到哪里去了?特别让闻一最不能理解的是,苏共垮台之后,苏共被宣布为非法。当时的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宣布对苏共的所有党产全部没收。当时,党的机关,比如说中央和地方州委、加盟共和国中央、市委什么的共4000多座党的机关大楼,这里面从业的的党的专职干部,相当于有100多万人。闻一就在想,别的人不出来也就罢了,这些人,党产一没收,他们第一批就丢了饭碗了,这个是切身的利益所在啊,这些人应该出来。比如说抗议苏联解体、保卫苏共吧。所以当时闻一就在想,会不会刚好我在的这个小区是个例外,这些人恰好对政治都不太感冒或者怎们样。他就想到了一个地方,那就是红场。那里是苏联的象征,那里有列宁墓。那个地方会不会有人民群众或者说苏共党员保卫苏共抗议苏联解体?于是,闻一先生就冒着12月莫斯科凛冽的寒风,打了一个出租车就来到了红场。结果他下车一看,红场什么样子呢?他是这样描述的:整个红场黑黝黝的,没几个人影,红场就像一片深不见底的海洋,只有怒号的寒风和斯帕斯克塔楼上那颗硕大无比的红星在冷峻的注视着这夜,这沉默。这就是苏联解题的当天。后来闻一做了大量的调研,找了很多前苏共的党员、官员、民众去做访谈,到底怎么回事啊,俄罗斯民族也不是一个缺少激情的民族啊。有一次他直接问一个苏共的官员,闻一说,别的人不抗议,你为什不出来抗议?这个人跟闻一讲,说你知道吗,不是说我们不出来抗议,而是我们醒悟的时候已经太晚了。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到了苏共解体的时候,我们才突然发现,我们实际上已经被人民彻底抛弃了。那个时候,什么叫哀莫大于心死,就是我们知道,我们就是出来,也没有人会听我们的,没有用了。他说你知道吗,戈尔巴乔夫苏共垮台了,叶利钦的所谓民主派上来了。其实,我们对这个所谓的民主派也没有什么好感。大家注意啊,并不是欢呼着迎接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当年我们粉碎四人帮的时候,我们老百姓是载歌载舞敲锣打鼓,大家上街游行,那真是发自内心的喜悦。你们注意,苏共垮台不是这样的,没有,但是也没有说就因为这个事情太坏了,就去咒骂它。都没有,大家注意它的特点是什么呢?四个字冷漠寂静,那么为什么?最后这个人说他跟闻一讲,他说你知道吗,当时全苏联一个普遍的老百姓的心理是什么?普遍的社会心理是什么?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大家注意听这句话,很深刻。叫做再来一个总不至于比现在的苏共更坏吧。一旦到了这个时候啊,那就呼啦啦如大厦倾了,你说苏联当时不强大吗?他的什么克格勃啦军队啦什么啦,阿尔法特种部队啦,统统不起作用,所以这是一条非常根本的经验,所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上首次明确提出,我们党面临着四大危险,这就是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胡锦涛同志并且非常明确的讲说这四大危险是更加尖锐的摆在全党面前,那么同学们可以想一下,这四大危险当中,其实最重要最关键最核心的就是脱离群众的危险。实际上这个话当年列宁就曾经讲过,说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同学们想一想,你精神懈怠也好,能力不足也好,消极腐败也好,最后必然是造成脱离群众,必然是你和人民群众渐行渐远。所以我们说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并不是为了把它中国化而中国化,我们之所以要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那么从近百年的历史发展当中,我们根本上是要为最广大的中国人民的礼仪服务的。在新民主主义阶段,我们是要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当前,我们是要实现人民富裕和国家富强,应当说这是最根本的经验。还有就是一个党啊,他在她的发展过程当中,包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当中,我们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那么探索就有可能失误,这个不奇怪,我前面讲,没有问题的社会是没有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那么大的党,管理那么大的国家,你要求在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细节上都一点错误都没有,这个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但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说,你会不会犯错,关键在于你敢不敢正视失误,纠正失误。我们说敢于纠正党的失误,勇于纠正错误,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的内在机制,这也是非产重要的一条历史经验。那么还有一条,就是要坚定不移的坚持推进改革开放,胡锦涛在“七一”讲话里面讲的很明白: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
当年87岁高龄的小平,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曾经有一个被他后来称之为是对全党的政治交代,就是他的南方谈话。这个讲话当中,小平有一段讲的特别的到位,我们一起来听一下:中国的社会只要不搞社会主义,不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的生活,走任何一条路都是死路,动摇不得。当时87岁高龄的小平,是坐在深圳那个时候最高的53层的建筑国贸大厦的顶楼,非常深情的看着香港,然后说了这段话。在中国,只要不搞社会主义,不高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走任何一条路都是死路。沉吟片刻,他加强语气说,动摇不得。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今天的中国的发展,必须是在坚持当中去发展,在发展当中去坚持。通过不断的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来推动我们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全国上下同心,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旗帜高高举起,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本世纪的两大目标,那就是到建党一百年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相信,只要中国不发生大的**,我们扎扎实实的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有问题我们正视问题,我们纠正问题。我们就必将迎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与梦想。
好同学们,我们最后做一个小结。我们用了六讲的篇幅,来给大家简略的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流变。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本质。简略的说,我们通过以上六讲的阐述,同学们简略的大致可以来这样记忆、理解我们讲的基本内容。我们把它叫做一二三四。一条主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主线,那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是90年的一条主线。两大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在主线的基础上,我们先后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那就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大事件——我们党仅仅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在四个基本的理论问题上,我们有了重大的突破。这四个基本理论问题应当说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还要不断探索不断解决的课题,那就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同学们如果能够简略的把这一二三四大家都记住了都理解了,我们也就基本上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流变。
第五篇:复旦大学百年的精神与使命
复旦大学百年的精神与使命
发布时间:2010-05-18阅读次数:453
复旦创始人马相伯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百年一世纪一大庆典,亦不易逢之数也”。百年历程,实属不易。一百年栉风沐雨,一百年上下求索,一百年奋斗不懈。回眸来路,我们感慨万千。
公元一千九百零五年,复旦诞生在长江入海口一所破落的庭院里。它是中国第一所由国人通过民间集资、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8间讲堂,160名学生,这就是它的起点。就在这一年,日、俄两国在中国的领土上为争夺势力范围而血腥厮杀,中华民族的主权和尊严遭到空前的践踏与凌辱。
这一年,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开创了科学新纪元,而我国的新学才刚刚起步,与世界的距离非常遥远。
这一年,延续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被宣告废除,中国教育乃至中国文化,从此开始了新旧分野。
复旦就诞生在这样的历史时刻。
我们的校名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以每天都充满希望的日出,寄寓着兴学救国的宏大理想。
伟大的事业往往始于一个微不足道的发端。初生的复旦是弱小的,在风雨飘摇中顽强生长。从吴淞辗转徐家汇的居无定所到最终落址江湾,从上海到江西漂泊迁徙再到重庆的艰难复校,复旦历经危难,甚至几度陷入解体的困境。但先贤们筚路蓝缕,师生一德,坚韧不拔,终究屹立东南,使复旦发展成为一所知名的高等学府。
新中国的成立使复旦得以迅速崛起。复旦把握住了一次次历史性机遇,带来一次次大发展。院校调整,名师云集,团结合作,向科学进军,学校实力倍增。改革开放,复旦大踏步走向世界,学习交流,拓展视野。新世纪初,复旦和上海医科大学强强联合,组成新的复旦,交叉融合,快速发展,开始了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伟大历程。
复旦是一所海边的大学。地处上海,是复旦与生俱来的优势。上海这个中国近代最大的通商口岸和经济文化中心,浸润了复旦,造就了复旦。复旦的进取、开放、自由、民主的特质正是这座城市精神的反映。今天,上海正在成为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而大学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托。复旦因上海而卓越,上海因复旦而骄傲。一百年的风雨历程表明,一所大学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民族危亡则大学艰难,国运昌盛则大学兴旺。无论是挫折劫难,还是成功荣耀,复旦在与民族共命运的征途上,丰富了近代大学担负民族兴亡的精神内涵,并形成了有自己特点的精神传统。这一精神传统,是复旦经受百年风雨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也是新的百年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
复旦精神的内涵极为丰富,它由世代复旦人的奋斗所铸就,将随着时代的脚步而拓新。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有:
爱国奉献的传统。秉承创校先贤的爱国传统,复旦培植了“团结、服务、牺牲”的精神品质。“人生的意义何在乎?为人群服务。”在上海,复旦最先敲响了“五四”的钟声。在抗击外敌侵略的烽火中,成百上千的复旦儿女投笔从戎,奋战沙场。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一批又一批的复旦学子和上医儿女又毅然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从南下服务团到支教支医、援藏援疆援滇,在每一个历史年代,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到处都有复旦人、上医人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身影。
学术独立的理念。这一理念肇始于爱国师生对教会干预教育的抗争,形成于推进民族觉醒和社会进步的办学实践。建校20周年之际诞生的校歌写道:“学术独立,思想自由”。在复旦人的心中,思想自由是学术独立的前提,学术独立是探求科学真理的保证,学术不应受到功利的驱使和权力的羁绊。从复旦心理-生理学科的创设,到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派在复旦得到保护和发展,等等,都清晰地印证了:营造一种鼓励独立思索和自由探究的氛围,有利于对真知和真理的追求,有利于科学文化的繁荣和创新。
海纳百川的胸怀。复旦自创立伊始就从海内外广延名师,造就了文化交融、思想激荡、各种学派竞显风流的生动局面。近五十多年中,学校曾经历两次重大的调整、合并。每一次,新老复旦人都以宽广的胸怀顺利地实现了融合,形成学科综合的优势,促进教学科研跨越式地向前进展。在复旦,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交流、碰撞,不同的学术流派可以找到生长的空间。这正是复旦为各方才俊和无数学子热切向往的重要原因。
追求卓越的理想。“创办与欧美并驾齐驱的大学”,是复旦先贤的夙愿。建校的最初四十多年里,有26位复旦毕业生和教师职员成为大学校长。一百年来,复旦有120多位毕业生和教师成为院士。复旦人从未停止过追求卓越的脚步,不断创造出骄人的业绩,也不断集养着勇攀高峰、问鼎世界的气质和信念。
百年基业,来之不易。一切财富对于后人,向来不仅是赠予,而且也是使命。复旦正站在世纪的门槛上,这既是第一个百年的终点,也是第二个百年的起点。
今天的复旦,正处在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历史阶段,处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历史进程之中。两者交织在一起,构成种种张力,又呈现出种种的机遇和挑战。同样应当重视的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使得创新成为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而人们在尽享物质昌明的同时,也渴望精神的丰瞻。相应地,较之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大学的地位显得更为重要,不仅要对民族振兴作出贡献,而且要承担起为人类共同幸福而奋斗的责任。
如何回答新时代提出的课题,复旦精神给予我们的积极提示有二,其一是:大学应该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坚定不移的目标;其二是:践行“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是
大学成为创新基地的重要理念。
基于上述理解,我想来谈一下复旦大学未来发展的价值目标。作为复旦师生正在逐渐形成的一些基本共识,大体有以下三点:
第一,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够为人类贡献知识、智慧并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重要的是,要使学有所专的人才,同时能够领受现代文明的精神,在道德上具有独立的人格,在思想上具有探索和批判的能力、富于民族关怀与社会责任感,在岗位上能脚踏实地做出富有创新的成就。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全社会都应该改变应试教育的育人方式和理念,否则,就不可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创新能力无从谈起。复旦有志于倡导素质教育,身体力行,让博学笃志、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年复一年地从复旦的校门走出,进而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国家民族的栋梁。
第二,大学是学术思想孕育、展开的地方,并且通过学术和思想的事业,引领并服务于整个社会的文明进程。在全球化、市场化的洪流中,一方面要认识到由此给大学带来的全球的视野、人才的交流、资源的多元配置和办学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要坚持大学的学术独立、切问近思、潜心钻研和自由追索的氛围。唯有这样,未来的复旦才能成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引擎,才能成为学术的津梁,思想的渊薮,创新的策源。第三,大学对于社会的责任,既在于汲取人类共同的知识,同时又要守护和建设民族的精神家园。民族精神家园的守护和建设并非拒绝创新,并非自我封闭。一切真正的创新必然植根于传统。从民族文化的根基出发,吸收一切优秀文明的养份,让民族文化的精华结出现代文明之果,这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大学应有的意涵。
(本文节选自2005年9月24日复旦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的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