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中没有的课程资源5篇

时间:2019-05-15 09:43: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材中没有的课程资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材中没有的课程资源》。

第一篇:教材中没有的课程资源

桐梓县第二届“我与新课改同行”教研论坛语文学科征文

教材中没有的课程资源

贵州省桐梓县高桥镇中心学校 陈纯森(原创)

新课程明确提出了课程资源概念,强调课程资源的运用。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要素来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实施条件如: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凡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因素都可以称为课程资源。(据《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显性资源容易被发现和利用,但是对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师生智慧、态度、价值观等隐性或素材性课程资源则容易被忽视。现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教材中没有的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丰富的网络资源

(1)网络资源的开发在于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在相当程度上突破时空的局限。网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思路更开阔,网络便捷的交互性可以使交流更及时、开放,所以可以利用网络这一巨大的信息载体,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内容重组。2009年春期我在上公开课《月球之谜》(三下)时,在播放范读课文的录音后,引导学生进入了《嫦娥飞天精彩100秒》视频在线观看:“进入百度网,进入土豆网,搜索《嫦娥飞天精彩100秒》,在线观看。”不但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激情,而且这一设计是有目的的,因为下一课即是《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开始接触神奇的网络,但两课的关联却都是现代科技的发达,这难得的情感体验不也是宝贵的课程资源么?

(2)为教学《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我特 2 地制作了课件(2009春期参加县教育局课件评比),因为正值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我专程设计了拓展空间:“同学们,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我们的救援队同样以他们顽强的毅力、高超的救援技术拯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正值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我们沉痛哀悼遇难同胞!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让我们再次回顾,让这些永恒的瞬间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吧!(观看图片)” 这些永恒的图片全部是从网上下载并精心挑选的,这就是特别的时候特别的资源共享。

二、乡土资源就在我们身边

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乡土资源完全可以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平台。《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三下)向学生讲述了一个小山村的人们无节制地乱砍滥伐树木,使周围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最后受到大自然严厉惩罚的故事,在理解课文时,我 3 结合当地活生生的乡土资源--高桥中心学校背后、邻近公路沿线的石漠化现象,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贵州原本就有大面积的碳酸岩分布,又由于不断地开荒种地,破坏了原有植被,需千万年才能形成的瘠薄土层经风吹雨打迅速流失,最后地表只剩下不能种任何植物的石块,形成“山光人穷,穷山恶水”的恶性循环,且由于土壤稀薄、缺水易旱,也是造林绿化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这个乡土资源用得恰到好处,深化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我的积累与运用

1、我的发现

(1)为了让学生感悟新课程提倡的多元化认识理念,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有一年桐梓县期末考试,有一道题是改错题:“乌鸦口渴了,到外找水喝。”教材上原句是:“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评卷时题的答案是将“外”改为“处”,但其实抛开教材故事,“到外找水喝”也说得通,即到外面去找水喝,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呢?权威与多元化认识的碰撞,4 让这样的资源令人耳目一新,就像《南辕北辙》本来形容错误路线,但因地球是圆的殊途而归,便有了逆向思维的探讨。

(2)我在教学“买、卖”的辨析时,是这样讲的:我去买一样东西,需要十元钱,“买”东西花了十元钱,所以“买”字上面没有“十”字;而“卖”东西的人得了十元钱,所以“卖”字上面有“十”字。学生对这两个字记得很牢。

2、“彤”字的教学

桐梓是“黔北谜乡”,猜谜、制谜均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学会了猜谜甚至即兴制谜,就可根据教学内容重组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引入“灯谜欣赏”,就像在电视剧中播出一段优美的插曲,可让课堂增添声色。教学时适时出两个灯谜,指导学生猜射、欣赏,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有利于学生识记生字词语等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可以感受语言美„„在写ABB式词语“红彤彤”或作文中,学生经常把“彤”写错(通常受 5 “舟”的影响,多写“丿”或多写“丶”),后正好上《太阳是大家的》(三下),在教学这个要求书写的生字时,我作重点指导,即让学生欣赏灯谜:(1)细雨疏灯共一楼(面句为明代金銮的《除夕》诗);(2)东风拂柳雨登楼;(3)独倚小楼看雨斜。三则谜不约而同均猜“彤”。除夕之夜,细雨纷飞,疏灯隐约,家人团聚共一楼,情景交融,“彡”象形“细雨”,再以“丶”象形火光如豆的“疏灯”,再用“册”的一半象形拔地而起的“楼房”。后两则谜形象更为生动。用巧妙的方法让学生牢记住了这个字。以后该字错误率几乎为零。实践证明,教学中引入制谜猜谜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助记效果,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关于灯谜资源的探讨,欢迎进入我的百度贴吧(1、2)或博客(3、4、5、6)进行交流:(1)原创灯谜吧: http://tieba.baidu.com/f?kw=%D4%AD%B4%B4%B5%C6%C3%D5

6(2)陈纯森吧: http://tieba.baidu.com/f?kw=%B3%C2%B4%BF%C9%AD

(3)我的腾讯博客:

http://user.qzone.qq.com/40313659(4)我的百度博客:

http://hi.baidu.com/%B3%C2%B4%BF%C9%AD

(5)

我的新

:http://blog.sina.com.cn/u/1877960042(6)

我的网

:http://chenchunsen125.blog.163.com/]

3、与《乌鸦喝水》有关的另一课程资源 《乌鸦喝水》教学补充资源--笑话《乌鸦就是这样喝水的》:父亲叫孩子去打酒。孩子问:“爸爸,瓶子里不是还有酒吗?”爸爸摇摇头说:“太少了。”几分钟后,孩子提着酒瓶回来了,爸爸接过一看,愣住了。原来瓶子里装了半瓶石子。孩子得意地说:“爸爸,您喝吧!老师说乌鸦就是这样喝水的。”《乌 7 鸦喝水》一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一只乌鸦通过动“脑”动“手”喝到水的经过,故事虽然简单,却能给人以启迪。而前边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却让生活与学生相联,学生不仅欣赏乌鸦的聪明、学习它的睿智,而且悟到了生活适用性的重要性:什么时候适用,什么时候不适用,并不是任何“经验”都可以照搬,就像《精卫填海》中精卫精神可嘉,但方法不当。

„„

结束语:不要只抱着教材,请把你的视线向远方延展吧。这个社会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只要你稍微留心一点,你就有用不完的资源;我们不但要善于发现资源、共享资源,而且应尝试用自己的智慧去孕育资源。

(本文已发表于《红袖添香》,略有改动。作者现工作单位为贵州省桐梓县燎原镇玉山小学。)

第二篇: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

行动计划

模块一 21世纪学习

模块二 评价策略

博客量规 鲍伯的修订过程 交流量规 创造力量规 批判性思维量规 决策量规 多媒体展示量规 新闻简报量规 报纸和杂志量规 播客量规 解决问题能力量规作品和展示 评价行动计划 安娜的行动计划 鲍伯的行动计划

推论量规 研究量规 自主学习量规 时间线量规 视频量规 维客量规

模块三 评价方法

个案记录 个案记录观察技巧 论证检查表 博客检查表 博客量规 合作检查表 交流量规 创造力检查表 创造力量规 批判性思维量规 决策量规 小组任务量规 信息处理检查表 数学解题量规

元认知 多媒体展示量规 新闻简报量规 报纸和杂志量规 播客量规 档案袋量规 问题解决检查表 问题解决能力量规 项目管理检查表 项目计划检查表 项目反思检查表 推论量规 反思日记写作提示 研究量规 自我评价 自主学习量规 时间线量规 电子档案使用技巧 视频检查表 视频量规 维客检查表 维客量规

模块四 评价开发

模块五 评价实施

鲍伯的21世纪技能矩阵 桥梁项目同伴互评检查表 桥梁项目陈述大纲反馈 桥梁项目评分指南 英雄项目计划 会议登记表 创造性思维灵活度检查表 创造性思维流利性检查表 不朽的英雄项目维客量规 21世纪技能 大使项目目标 安娜的评价计划 安娜的标准 评价网站 桥梁项目展示量规 灰姑娘项目目标 评价计划的指导问题 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制定的美国学生教育技术标准 垃圾桶项目目标

灵活性和适应性自我评价 项目介绍电子邮件模板 目标设置表 反思过程 研究过程量规 识别和描述问题检查表 即时贴 观察记录表 学生项目总结表 同伴反馈表 技术资源 学生反馈提示 使用量规 视频评分指南

补充资源评价参考文献 课程硬件配置说明

第三篇: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巧妙进行习作训练

2009-08-03 09:35:26 来源:中国教学资源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如果只是在作文课上单纯传授写作知识和进行习作训练,就很难“贴近学生实际”,而“让学生易于动笔”,更是心有余却力不足。

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不在 „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真教,学也不成为真学。”在“做”上用功夫,鲜明地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我们现在使用的的语文教材中所选入的文章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内容上蕴涵着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美质,形式上富有结构美,语言美,音韵美等因素。这样的好文章,不仅能使学生提高心智,陶冶情操,也是我们用来指导学生学习习作的宝贵的教学资源。

如果能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训练,指导学生从写作角度理解吸收知识,从中获得精神的陶冶,就会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仿写是语言的内化,是创作的基础。

小学生学写作文犹如幼儿学走路,引导学生进行模仿习作就如大人搀扶幼儿,牵着学步。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模仿优秀作品进行习作不仅可以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大家之作灵气的熏陶,而且可以不断增加自己的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在依样画葫芦中,感受作者的表情达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髓,在模仿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小学高年级很多文章值得仿写。指导学生模仿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换个时间、地点或人物,机械照搬而已。只有促使学生深刻体会优秀作品的共性与个性,把范文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发展其个性的模仿,才是有效的模仿。经过有效的指导后,需要老师的点拨,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二、感悟中升华,大胆创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模仿只是学生锻炼基本功,学习写作技巧的途径,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把体验和记忆书写成文字才是真正的可以触摸得到的收获。在引导学生模仿的基础上,还必须加强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写读后感。

文章本是有情物,学生读完文章都会或多或少有所感悟,要及时提醒学生把这些随感表达出来,积累起来,这些都会成为学生无形的财富。

(二)改写。

升入高年级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所发展,有时会对课文的内容提出质疑。这是学生思维的火花,要鼓励学生查阅资料,敢于大胆改写。学生在质疑、解疑、改写的过程中,也会提高写作能力。

(三)续写。

续写作文,就是写课文的续篇,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对课文进行创新处理的一种练习。在教材中,有些课文结尾“文尽而意无穷”,留有大量的余地耐人回味,尤其是一些悬念性的结尾,大都可以进一步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因而,本人经常根据课文提供的条件,鼓励学生补充情节,由此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四)扩写。

扩写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扩展,进行细致地描述,使文章的内容得到扩充,变得具体生动。经常做扩写练习,可以开阔学生的写作思路,发展想像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在写作中加以实际运用,并在运用中不断提高写作技能和技巧。

(五)想象与主人公或作者对话。

换位思考是学生入情入境写作的好方法,是学生与文本真心对话的一条途径。引导学生想象,用心灵与作者或课文中的主人公对话,换位思考,体味揣摩他人的心理世界,那么,学生的写作灵感就有可能激发出来。通过换位,学生用文字表达的情感也更贴近于主人公与作者的心声。

“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教材中“写”的训练内涵丰富,只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地挖掘教材这一资源,进行多种形式的读写结合训练,最终能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随文练笔,提高学生阅读与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内容摘要]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生长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和课文对话,带领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在充分的阅读实践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得到词、句、段、篇的训练,读写结合,让学生读中悟写,读中学写,读中练写。随文练笔与阅读“结伴而行”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最终取得读与写的“双赢”。

[关键词]有效能力提高随文练笔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即要求学生能读会写。而当前,习作教学效率较低,广大师生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有米难炊”或“无米之炊”的难题,究其原因,在于目前习作教学普遍与阅读教学割裂造成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样的新课程理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留出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接触文本、思考文本、感悟文本,重视师生交流、生生互动。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吸取,写作是倾吐。”从语文学习规律来看,阅读是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过程,习作是运用语言的过程,同时影响着阅读,对阅读起着促进作用。这种阅读与习作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注重读写的双向联系成为十分必要的事,也是解决目前习作面临的两大难题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教材文本确实是学生练习习作能力的最好练兵场,充分挖掘阅读教学的现实资源,通过加强读写联系的途径,让学生在读中悟写、以写促读,可以增加训练台阶的密度,减缓习作训练的坡度,逐步实现学生“自能习作”的目的,培养学生对习作的良好情感。相较于课堂“对话”,随文练笔是“独

白语言”的练习,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言语实践。随文练笔与阅读“结伴而行”具有深化阅读、训练表达、锻炼书写等多重功效,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最终取得读与写的“双赢”。

“随文练笔”,即紧紧跟随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写作训练。它就文取材,把学生的语言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的结合起来,彼此交融,相互促进。它机动灵活、形式多样、切入口小、难度低,学生没有畏难抵触的情绪,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省时有效的途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认真把握教材,找准阅读与习作的结合点,使二者紧密联系,放飞学生阅读想象的翅膀,指导学生勤练习。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以提高习作水平。

一、在理解重点词、句处练笔

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这种品味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透,更应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同时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词品句,也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使学生“满腹经论”,教师就应持之以恒地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推敲词句,从而培养造句的能力。第21课《九色鹿》一文中,国王听了九色鹿的话非常惭愧,他斥责调达,并重重地惩罚了他,还下令全国臣民永远不许伤害九色鹿。理解了国王这么做的原因,也就领悟了课文“贬斥贪婪与负义、颂扬善良与正义”的主题含义。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小练笔:假如你就是那个国王,听了九色鹿一番义正词严的话,你会为什么而感到惭愧?会怎样斥责调达?会怎样命令臣民?请你拿出笔,写一段话。建议恰当地选用课文中的词语:背信弃义、见利忘义、灵魂肮脏、恩将仇报……这样的教学,既注重了词、句的教学,也教会了学生说完整、连贯的话,还帮助学生积累了词汇,丰富了语言,同时为写话打下了基础,使读中学写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有这样一个词“饱经风霜”。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这个练习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把词语的意思表达出来,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既帮助学生理解了“饱经风霜”这个词语的意思,又让学生进行了人物外貌描写的练习。

二、在理解省略号处练笔

阅读教学中我们常遇上耐人寻味的某一件事或某一个情节,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引起了他们的回忆或想象。如《狼和小羊》一课中当无奈凶恶的狼不想再狡辩了,朝小羊扑去……此处的省略号虽然省去了故事的结局却给了善良的孩子们无限想象的空间,孩子们当然不希望小羊就这样死去,于是我抓住他们的心理,让他们续写故事。小羊采取了什么措施大战狼的呢?狼和小羊的结局又如何呢?学生们为“救”小羊各出奇招。这样的训练使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思维迸发出了灿烂的火花。

三、在想象补白处练笔

抓住课文空白处,入乎其内,徜徉其中。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掘已有的知识储备,大胆发挥合理想象,还原空白,使空白处不再空白。这样不但加深其理解,丰富其语言,而且拨动其情感,丰富其感受。真可谓是豁然开朗、别有洞天。在教学《第八次》一文时,布鲁斯王子在受蜘蛛结网的启发下会怎样动员他的军队和他的百姓起来抵抗呢?但是文本并没有细细描述,这就给阅读提供了一个空白空间,必须加以补充,以达到阅读心理的平衡。此处练笔,正是顺应了学生的阅读空白需求。并以此里来丰满人物形象,通过理解他激奋人心发言来感受的他抵抗到底的决心。有的学生写道:“蜘蛛织了七次网也失败了,但是第八次成功了,给了我很大启发,我坚信,只要坚持到底,胜利就一定会属于我们的!”“苏格兰的乡亲们,亲爱的同胞们:我们的祖国正在遭受着外国的侵略,我们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一定要起来反抗!团结就是力量!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就能像蜘蛛一样取得胜利。”……那一句句发自肺腑的呐喊,那一声声撞击心灵的呼喊,填补了课文空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想象、延伸的空间。这种创造性想象更多地受到学生的心理、思想、感情、知识、经验、个性等的影响,因而也更具有个性和独特性。

四、在理解典型段落处练笔

课文的语言一般比较规范、优美,一些语句、段落特别富有表现力,也蕴涵着表达的规律与艺术。经常在阅读中借鉴、模仿、运用这些语句、段落,就能在迁移性的练笔中逐渐体悟到其中的表达规律,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善于发掘那些典范的语言表达范式,引导学生阅读、体会,进而设计迁移性的练习,鼓励学生模仿写话。如教学《台湾的蝴蝶谷》第三自然段。这段共三句话,先总说蝴蝶谷的景象非常迷人。然后具体介绍黄蝶谷和彩蝶谷。这种先总说后分说的段落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很强的示范性而且其中运用到的比喻句也让学生有了更形象的感知。于是教学到这,我让学生们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趁热打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说说还会有什么样的蝴蝶谷,并注意抓住该蝴蝶谷的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来进行练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想这次片断练习的成功,就在于老师给学生提供了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的“例子”,学生有例可仿,事半功倍。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去过的一些风景

区或某一个景点(也可以是我们的学校),先用概括的语言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景点的最大特点,再试着给大家用具体的语言描述一下。学生外出的不多,但对校园很熟悉:我们的校园最大的特点是美丽整洁,充满活力……在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表述中,这种总分式的段落表达形式已在孩子们的心中生了根。作文难关不攻自破。

四、在理解故事结局处练笔

文本的结尾处往往是学生的情感共鸣点。依据原文,进行创造性的续写,对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合理性思维,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时,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笔环节“从沙漠回来,小骆驼又去溪边照镜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红马……”他们分别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写道:第二天,小骆驼又见到小红马了,小红马还是用嘲笑的口吻说:“我都嘲笑你了,你还好意思出来,真不知道害羞!” 小骆驼笑着说:“看人不能看他长得美和丑,要看他有没有用处。”“哼,那么丑,会有什么用处。”小红马自以为是地说。“我带你到沙漠里走一趟,怎么样?”小骆驼自信满满地说。“走就走,有啥了不起!”于是,小骆驼和小红马一起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没有走多远,小红马的腿就陷进沙子里,小骆驼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小红马拉了上来。没走几步,小红马就累了,肚子饿了,愁眉苦脸地说:“有没有什么吃的东西,我的肚子好饿呀!”说话间,突然一阵铺天盖地的风沙吹了过来,他们俩赶紧把眼睛闭上。可是,等风沙过去了,小骆驼一下子就把眼睛睁开了,而小红马睁了半天也没有把眼睛睁开。小骆驼由于长长的睫毛的保护,眼睛里没进一粒沙子,可小红马的眼睛里进了一大堆沙子,还是小骆驼帮他把沙子清完。小红马想想自己以前做过的事、说过的话,惭愧地低下了头,不好意思地对小骆驼说:“谢谢你,你真棒!” 看,学生把读到的,学过的语句灵活地运用于写话中,变成了自己的语言,使作品更赋予生命力。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恰当地处理好练笔与阅读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深化阅读,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素养。让课堂练笔真正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吧!

第四篇:整合教材资源

整合教材资源 彰显教学智慧

——“质数和合数”两个教学片段对比分析与思考

【摘 要】本文对两位老师的“质数和合数” 教学片段进行对比,提出了教师必须努力打破教材的界限,应该有意识地整合教材资源,引进与之相关的资源并加以开发和利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做到“活”用学习材料。同时,注意拓展数学课程资源,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生活实际,平时注意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把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感兴趣的事情组织加工成富有生产性和开放性的学习材料,适时补充学习内容,组织学生自我探究,使新知内化、拓展,彰显教师的教学智慧,提高课堂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整合;教材;资源;数学;教学

随着课改的实施,教师的“资源意识”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数学老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已经明显地意识到:必须努力打破教材的界限,引进与之相关的资源并加以开发和利用,从而让学生获得持续的发展。我们教师应该努力整合教材资源,在“活”用学习材料、拓展课程资源、补充开放内容、探究生成问题等方面进行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数学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整合教材资源,提高课堂数学教学效果呢?下面我以两位老师的教学片段对比进行分析与思考。

片段一:质数和合数

(质数和合数的认识部分略,以下是质数和合数的判断练习)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已经能够知道了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那么除了黑板上的这些数,你还能举一些质数和合数的例子吗?请同学们把它们写在本子上,看谁写得对,写得多。

生1:19、23、27是质数,10、15、20是合数。

生2:31、41、51是质数,32、42、52是合数。

师:还有吗?还有这么多同学想说,可是黑板只有这么大,怎么办?

生:用省略号表示。

(板书:质数:2、3、5、13、19、23、27、31、41、51„„

合数:4、6、8、9、10、15、20、32、42、52„„)

师:这几位同学举出的这些数是不是质数?(指板书)我们来判断一下。

生:27不是质数。

师:27为什么不是质数呢?

生:因为27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约数3和9,所以是合数。

生:51我也有点怀疑,它可能不是质数。

师:同学们觉得呢?

(其实还有许多学生对于100以内较大的数,不能确定它们是不是质数)

(接下去的作业练习中,学生对诸如51、61、71、81、91、47、57、67、87、97等数的判断还是经常出错。)

【分析】上述现象的产生,已经成为许多教师教这一部分的一个永久的“痛”,也似乎成为学生学习这一部分的一个难题或障碍。甚至到小学毕业,有的学生似乎也没有弄清楚质数与合数,而且与在这之前学习的奇数与偶数、倍数与因数,以及之后学的质因数、分解质因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纠缠在一起,成为“数的整除”这一小学重要知识点的教学“瓶颈”。

于是,我问了许多教师,每当他们说到这一部分的教学,都摇头,说:“难教!”而且,我翻阅了一些教材,针对“质数和合数”这一知识点,无论是苏教版、人教版还是北师大版,它的教材编排大体都差不多,都是从“找一找一些整数的约数”这一点出发来开展教学,然后匆忙得出结论,××样的数是质数,××样的数是合数,然后就用“演绎法”,让学生去判断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我还发现由于教材本身编排的结构性不强,教者就会就事论事,没有进行充分的归纳,结果对“质数和合数”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总不够深刻。

正当我万分困惑的时候,我有幸听到了缪建平老师的一堂课。他没有按课本编排的体系去教学,而是重新组织了“有结构的材料”,进行“师生共探”式的教学实践。这也许是他下面设计的“另类的”课堂教学之所以取得成功的真正原因吧。

教学片段二:“另类的”课堂教学片段

①复习约数的概念,然后让学生依次写出1~20各数的约数。

(请注意:课本上不是按规律出示1~20数的,而是随意出示了几个数,这似乎不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建构”)

②仔细观察1~20各数的约数的特点,将它们进行分类。

只有一个约数的数有

1只有两个约数的数有2、3、5、7、11、13、17、19

有两个以上约数的数有4、6、8、9、10、12、14、15、16、18、20

(培养学生的分析、分类和综合能力)

③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开动脑筋,帮其中的两组数各取一个名字。

(满足学生“创造”的欲望)

④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接着又引导学生对自然数进行分类,分为

1、质数和合数。(由于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质数与合数的感性材料,因此抽象和概括概念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⑤辨析练习:分辨一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即时巩固很有必要)

⑥再次共探,引导学生尝试制作100以内的质数表。学生拿出教师课前印发的1~100自然数表,引导学生按要求画去2、3、5、7的倍数,但要保留它们本身,看看剩下的数是些什么数。再简单介绍了“筛法”的由来。

(这一段教学,再次引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妙无比)

⑦布置“探究性作业”(如右图),把共同探究延伸到课外。

【分析】在这里,缪老师对教材资源就进行了“整合”,他不只是调整教材的顺序,而且还将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综合起来了,使各个知识点之间互相照应,融合为新的主题。这也可以认为是“师生智慧资源的整合”。

通过这样的探究性作业,既巩固了知识,同时又完善了学生的关于质数、合数认知结构。学生对100以内的各个数“数感”得以增强,应该说对100以内每个数的因数都知道了,这样他们在判断质数与合数,及以后在分解质因数,求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时候,在判断两个数有没有公因数或是不是互质数的时候,就会变得比较轻松,变得应对自如了,这样可以不断增加学生学习这一知识点的信心。

【思考与收获】如何整合教材资源,彰显教学智慧?

一、“活”用学习材料——多样化

教科书并非唯一的教学课程资源。在教学活动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选择学习材料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用好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教师要树立争取的教材观,尊重教材但不“唯”教材,“基于”教材又能“再生”教材。如果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或教材的呈现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发展,教师就要创造性地出来教材,发现和选择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材料,力求提供有价值的学习材料,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谐发展。

首先,教材上的知识是静态的,它只是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教师要善于对教材进行教学法的再加工,将教材中静态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能主动参与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式过程。

其次,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有时是有差异的,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在了解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的基础上调整教材所提供的学习材料,也可以在把握学生所占用或提供的学习资源的基础上现场生成学习材料。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活”用教材要避免进入误区,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前提是钻研教材、把握教材,而不是随意改变教材上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一味追求改变教材,选择学习材料“随心所欲”、“凭空想象”,在没有把握教材本质的情况下改变学习材料,反而没有达成教学目标。

二、拓展课程资源——过程化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教材上的知识是静态的,它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一般的教材限于篇幅,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讲得十分详尽,学生看到的大多是思维的结果,而不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活动的过程。

教师要善于把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组织、提炼、转化学生身边熟悉的问题作为数学教学的活教材,使学习材料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使学习材料生动活泼,充满真实感和亲切感。也就是要选择学生熟悉的、可接受的、有趣味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不应该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应该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每位教师都要做个有心人,注意拓展数学课程资源,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生活实际,平时就注意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把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感兴趣的事情组织加工成富有生产性和开放性的学习材料。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拓展数学课程资源时,在关注学习材料的现实性和趣味性的同时,不要忽视学习材料的“数学味”,不要忽视学习材料的目的性、实效性和科学性,避免走入“乱用材料”、“滥用材料”等误区。

三、补充开放内容——灵活化

开放性学习材料,信息呈现形式多样,并具有可选择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性的学习材料是给学生创造了自由发展的更大空间,能更好地关注不同学生的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进程与学习需求,适当补充一些开放性的学习材料。对获取的资源我们可根据教学需要予以灵活加工处理,但不等于盲目地人为编造,不能使鲜活的现实失真,应该让学生在信服的数学教材资源中体验数学文化的价值,并领略其无穷的魅力。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是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

四、探究生成问题——网络化

在数学学习中,教师、教材与学生之间动态互补,师生双边都可以修正、补充、完善学习材料,教材已不是限于固定的文字文本形式,成为教与学的唯一凭据。这种网络式取材方式(如下图)是让学生在教师、自我、教材的互动中提炼本质,反思补充,逐步建构,教学中可以由学生提供大量的研究素材,教师组织学生自我探究,形成初步感知后,再让学生自学课本。总结规律性方法,提出疑难问题,最后由教师呈现生活材料,使新知内化、拓展。

教材

教师 学生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积极地研读《课程标准》及新课程教材,敏锐地发现课堂中学生的困惑或疑难处,机智地从“教材资源”的角度去重新审视教学,科学而大胆地努力“整合教材资源”。我们应当把重点放在学习的过程上而不仅仅是放在学习结果上,可以大胆地想象这可能是课程本身的问题,可能它是一种不适合儿童学习的课程教材,我们必须改变它、整合它、优化它,使之更加适合学生去学习,去探究,去发现,去对它感兴趣,对数学越来越有好感。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才是真知识、活知识、有用的知识,而不是假知识、死知识、无用的“垃圾”!我们认为只有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彰显教师的教学智慧,凸现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

【参考文献】

[1]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加)马克斯·范梅南,李树英译:《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五篇:《快乐与发展课程资源包》教材培训心得

《快乐与发展课程资源包》教材培训心得

文殊镇中心幼儿园何海燕

在教育局的领导下,我参加了《快乐与发展课程资源包》教材的培训。有幸听到来自北京的刘老师、平凉的郭老师、银川的罗老师的讲座,受益颇深。刘老师解读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制定背景、所指的含义、蕴含的价值、强调的教育理念、主要内容和《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的基本思想,使我受益匪浅。罗老师讲解了幼儿园小班游戏化的一日生活,教会了我在下学期如何开展幼儿小班的工作。郭老师讲解了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活动,让我对民间游戏活动有了更好的认识。他们都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加以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

一、“尊重、适合、快乐、发展”为教育理念。

这本教材本着重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个体差异,制定适合幼儿发展水平、情感需要、学习特点的游戏化课程,使幼儿获得来自内心的胜任感、自信、满足的快乐,同时让幼儿为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将幼儿的快乐放到首位。真正做到了教育的实质性的发展。整个小班活动都是以游戏、生活的形式,不仅简单易懂,而且生动、有趣,能够极大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做到了在生活中自然习得。

二、明确课程的定位、教育对象、幼儿活动方式

通过培训,我懂得了《快乐与发展课程》的课程定位和各个班级的年龄特点以及各个班级幼儿主要的活动方式。使我更清楚的明白了怎样更好的与小班幼儿进行沟通,怎样帮助他们在新的环境中尽快的适应集体生活、怎样确定工作的重点与目标、怎样设计幼儿的活动、幼儿的区角游戏和主题墙。解决了我在实际操作中的困惑。

三、关注自由游戏、教师参与游戏、游戏以外的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这次培训,让我知道游戏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价值,要充分发挥这些价值就必须清楚地了解各类游戏的特点、作用,并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使其在幼儿教育中得到更好的运用,使幼儿的学习、生活游戏化,以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好的理解了《指南》和《快乐与发展课程》的基本思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以基本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满怀爱心的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美丽的活动环境,让幼儿更好的在学中玩,玩中学。

2013年7月3日

下载教材中没有的课程资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材中没有的课程资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程资源学习体会

    课程资源学习体会打破传统资源观,资源就在身边 翔安区双沪小学:苏伟进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场所必须从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社区,学习内容的载体也必......

    积累课程资源

    积累课程资源,增添语文课堂魅力近几年在新课改的推进中,我认识到积累语文课程资源,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质量,增添语文课堂魅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校本课程教材

    ◆ 同西小学校本课程教材: 小 学 生 礼 仪 教 育 导 语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具有崇尚礼仪的传统美德。长期以来礼仪被人们作为衡量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之一,也是......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各位领导、同仁们:大家下午好!受三校课题组的委托,今天在此向大家介绍参加招标的课题《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试验与研究》情况,有不妥之处,还望各位同仁批评指......

    美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冰雪画教材开发试验方案

    黑 龙 江 省 教 育 学 会 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重点课题 美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 开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 : 李东胜 姜德杰 申 请 单 位:牡丹江教育教学研究院美术教研室 通 讯......

    浅议如何利用化学教材中的插图资源

    浅议如何利用化学教材中的插图资源 摘 要:化学教材中的插图资源是化学学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教材对这部分内容不作教学要求,但是它的作用不容忽视。教师充分利用这部分内容......

    英语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高职英语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之探索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 唐诚 637131 【内容摘要】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

    《文化资源学》教材大纲

    《文化资源学》大纲 每章至少一个案例 绪论2课时【参考资料: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文化遗产经济学】 一、文化资源学研究背景(文化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社会文明发展【经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