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学》教材大纲

时间:2019-05-13 09:51: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化资源学》教材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化资源学》教材大纲》。

第一篇:《文化资源学》教材大纲

《文化资源学》大纲

每章至少一个案例

绪论2课时【参考资料: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文化遗产经济学】

一、文化资源学研究背景(文化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社会文明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

二、文化资源学学科定位(基础学科,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文化管理等专业的基础性学科,没有文化资源就没有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了解文化资源就无法进行产业规划)

三、文化资源研究意义(社会意义、经济意义)

四、文化资源研究方法(基础研究方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理论分析与经验分析;具体研究方法: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调研、田野调查)

五、文化资源研究对象

六、文化资源研究任务(参见《文化遗产经济学》)

第一章文化资源概述6课时【资源论,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文化遗产经济学】

一、什么是资源,从文化到资源

二、文化资源内涵

三、文化资源特征

四、文化资源类型

五、文化资源作用

第二章文化资源形态(重点)10课时【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

一、物态文化资源(器物)

二、非物态文化资源(精神、制度)

第三章文化资源调查与价值评估【第四章文化资源价值评估】10课时【文化遗产经济学,评价文化】

第四章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4课时

第五章文化资源管理4课时

管理模式与机制:政府(中央、地方、综合)、市场(公司)、社团

第六章文化资源开发利用4课时

开发目的、开发原则、开发措施

第七章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4课时

两者关系?并非所有文化资源均可转化为文化产业,这要结合文化资源的本质属性 部分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化产业

如何转化?

第八章文化资源与区域发展4课时

一、文化资源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区域发展已由农业—工业—信息向文化发展转变 区域内任何经济的发展均要进行文化包装,二、区域发展与文化之关系。

第二篇: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巧妙进行习作训练

2009-08-03 09:35:26 来源:中国教学资源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如果只是在作文课上单纯传授写作知识和进行习作训练,就很难“贴近学生实际”,而“让学生易于动笔”,更是心有余却力不足。

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不在 „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真教,学也不成为真学。”在“做”上用功夫,鲜明地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我们现在使用的的语文教材中所选入的文章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内容上蕴涵着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美质,形式上富有结构美,语言美,音韵美等因素。这样的好文章,不仅能使学生提高心智,陶冶情操,也是我们用来指导学生学习习作的宝贵的教学资源。

如果能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训练,指导学生从写作角度理解吸收知识,从中获得精神的陶冶,就会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仿写是语言的内化,是创作的基础。

小学生学写作文犹如幼儿学走路,引导学生进行模仿习作就如大人搀扶幼儿,牵着学步。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模仿优秀作品进行习作不仅可以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大家之作灵气的熏陶,而且可以不断增加自己的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在依样画葫芦中,感受作者的表情达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髓,在模仿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小学高年级很多文章值得仿写。指导学生模仿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换个时间、地点或人物,机械照搬而已。只有促使学生深刻体会优秀作品的共性与个性,把范文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发展其个性的模仿,才是有效的模仿。经过有效的指导后,需要老师的点拨,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二、感悟中升华,大胆创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模仿只是学生锻炼基本功,学习写作技巧的途径,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把体验和记忆书写成文字才是真正的可以触摸得到的收获。在引导学生模仿的基础上,还必须加强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写读后感。

文章本是有情物,学生读完文章都会或多或少有所感悟,要及时提醒学生把这些随感表达出来,积累起来,这些都会成为学生无形的财富。

(二)改写。

升入高年级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所发展,有时会对课文的内容提出质疑。这是学生思维的火花,要鼓励学生查阅资料,敢于大胆改写。学生在质疑、解疑、改写的过程中,也会提高写作能力。

(三)续写。

续写作文,就是写课文的续篇,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对课文进行创新处理的一种练习。在教材中,有些课文结尾“文尽而意无穷”,留有大量的余地耐人回味,尤其是一些悬念性的结尾,大都可以进一步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因而,本人经常根据课文提供的条件,鼓励学生补充情节,由此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四)扩写。

扩写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扩展,进行细致地描述,使文章的内容得到扩充,变得具体生动。经常做扩写练习,可以开阔学生的写作思路,发展想像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在写作中加以实际运用,并在运用中不断提高写作技能和技巧。

(五)想象与主人公或作者对话。

换位思考是学生入情入境写作的好方法,是学生与文本真心对话的一条途径。引导学生想象,用心灵与作者或课文中的主人公对话,换位思考,体味揣摩他人的心理世界,那么,学生的写作灵感就有可能激发出来。通过换位,学生用文字表达的情感也更贴近于主人公与作者的心声。

“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教材中“写”的训练内涵丰富,只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地挖掘教材这一资源,进行多种形式的读写结合训练,最终能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随文练笔,提高学生阅读与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内容摘要]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生长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和课文对话,带领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在充分的阅读实践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得到词、句、段、篇的训练,读写结合,让学生读中悟写,读中学写,读中练写。随文练笔与阅读“结伴而行”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最终取得读与写的“双赢”。

[关键词]有效能力提高随文练笔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即要求学生能读会写。而当前,习作教学效率较低,广大师生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有米难炊”或“无米之炊”的难题,究其原因,在于目前习作教学普遍与阅读教学割裂造成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样的新课程理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留出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接触文本、思考文本、感悟文本,重视师生交流、生生互动。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吸取,写作是倾吐。”从语文学习规律来看,阅读是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过程,习作是运用语言的过程,同时影响着阅读,对阅读起着促进作用。这种阅读与习作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注重读写的双向联系成为十分必要的事,也是解决目前习作面临的两大难题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教材文本确实是学生练习习作能力的最好练兵场,充分挖掘阅读教学的现实资源,通过加强读写联系的途径,让学生在读中悟写、以写促读,可以增加训练台阶的密度,减缓习作训练的坡度,逐步实现学生“自能习作”的目的,培养学生对习作的良好情感。相较于课堂“对话”,随文练笔是“独

白语言”的练习,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言语实践。随文练笔与阅读“结伴而行”具有深化阅读、训练表达、锻炼书写等多重功效,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最终取得读与写的“双赢”。

“随文练笔”,即紧紧跟随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写作训练。它就文取材,把学生的语言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的结合起来,彼此交融,相互促进。它机动灵活、形式多样、切入口小、难度低,学生没有畏难抵触的情绪,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省时有效的途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认真把握教材,找准阅读与习作的结合点,使二者紧密联系,放飞学生阅读想象的翅膀,指导学生勤练习。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以提高习作水平。

一、在理解重点词、句处练笔

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这种品味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透,更应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同时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词品句,也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使学生“满腹经论”,教师就应持之以恒地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推敲词句,从而培养造句的能力。第21课《九色鹿》一文中,国王听了九色鹿的话非常惭愧,他斥责调达,并重重地惩罚了他,还下令全国臣民永远不许伤害九色鹿。理解了国王这么做的原因,也就领悟了课文“贬斥贪婪与负义、颂扬善良与正义”的主题含义。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小练笔:假如你就是那个国王,听了九色鹿一番义正词严的话,你会为什么而感到惭愧?会怎样斥责调达?会怎样命令臣民?请你拿出笔,写一段话。建议恰当地选用课文中的词语:背信弃义、见利忘义、灵魂肮脏、恩将仇报……这样的教学,既注重了词、句的教学,也教会了学生说完整、连贯的话,还帮助学生积累了词汇,丰富了语言,同时为写话打下了基础,使读中学写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有这样一个词“饱经风霜”。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这个练习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把词语的意思表达出来,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既帮助学生理解了“饱经风霜”这个词语的意思,又让学生进行了人物外貌描写的练习。

二、在理解省略号处练笔

阅读教学中我们常遇上耐人寻味的某一件事或某一个情节,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引起了他们的回忆或想象。如《狼和小羊》一课中当无奈凶恶的狼不想再狡辩了,朝小羊扑去……此处的省略号虽然省去了故事的结局却给了善良的孩子们无限想象的空间,孩子们当然不希望小羊就这样死去,于是我抓住他们的心理,让他们续写故事。小羊采取了什么措施大战狼的呢?狼和小羊的结局又如何呢?学生们为“救”小羊各出奇招。这样的训练使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思维迸发出了灿烂的火花。

三、在想象补白处练笔

抓住课文空白处,入乎其内,徜徉其中。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掘已有的知识储备,大胆发挥合理想象,还原空白,使空白处不再空白。这样不但加深其理解,丰富其语言,而且拨动其情感,丰富其感受。真可谓是豁然开朗、别有洞天。在教学《第八次》一文时,布鲁斯王子在受蜘蛛结网的启发下会怎样动员他的军队和他的百姓起来抵抗呢?但是文本并没有细细描述,这就给阅读提供了一个空白空间,必须加以补充,以达到阅读心理的平衡。此处练笔,正是顺应了学生的阅读空白需求。并以此里来丰满人物形象,通过理解他激奋人心发言来感受的他抵抗到底的决心。有的学生写道:“蜘蛛织了七次网也失败了,但是第八次成功了,给了我很大启发,我坚信,只要坚持到底,胜利就一定会属于我们的!”“苏格兰的乡亲们,亲爱的同胞们:我们的祖国正在遭受着外国的侵略,我们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一定要起来反抗!团结就是力量!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就能像蜘蛛一样取得胜利。”……那一句句发自肺腑的呐喊,那一声声撞击心灵的呼喊,填补了课文空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想象、延伸的空间。这种创造性想象更多地受到学生的心理、思想、感情、知识、经验、个性等的影响,因而也更具有个性和独特性。

四、在理解典型段落处练笔

课文的语言一般比较规范、优美,一些语句、段落特别富有表现力,也蕴涵着表达的规律与艺术。经常在阅读中借鉴、模仿、运用这些语句、段落,就能在迁移性的练笔中逐渐体悟到其中的表达规律,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善于发掘那些典范的语言表达范式,引导学生阅读、体会,进而设计迁移性的练习,鼓励学生模仿写话。如教学《台湾的蝴蝶谷》第三自然段。这段共三句话,先总说蝴蝶谷的景象非常迷人。然后具体介绍黄蝶谷和彩蝶谷。这种先总说后分说的段落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很强的示范性而且其中运用到的比喻句也让学生有了更形象的感知。于是教学到这,我让学生们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趁热打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说说还会有什么样的蝴蝶谷,并注意抓住该蝴蝶谷的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来进行练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想这次片断练习的成功,就在于老师给学生提供了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的“例子”,学生有例可仿,事半功倍。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去过的一些风景

区或某一个景点(也可以是我们的学校),先用概括的语言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景点的最大特点,再试着给大家用具体的语言描述一下。学生外出的不多,但对校园很熟悉:我们的校园最大的特点是美丽整洁,充满活力……在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表述中,这种总分式的段落表达形式已在孩子们的心中生了根。作文难关不攻自破。

四、在理解故事结局处练笔

文本的结尾处往往是学生的情感共鸣点。依据原文,进行创造性的续写,对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合理性思维,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时,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笔环节“从沙漠回来,小骆驼又去溪边照镜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红马……”他们分别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写道:第二天,小骆驼又见到小红马了,小红马还是用嘲笑的口吻说:“我都嘲笑你了,你还好意思出来,真不知道害羞!” 小骆驼笑着说:“看人不能看他长得美和丑,要看他有没有用处。”“哼,那么丑,会有什么用处。”小红马自以为是地说。“我带你到沙漠里走一趟,怎么样?”小骆驼自信满满地说。“走就走,有啥了不起!”于是,小骆驼和小红马一起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没有走多远,小红马的腿就陷进沙子里,小骆驼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小红马拉了上来。没走几步,小红马就累了,肚子饿了,愁眉苦脸地说:“有没有什么吃的东西,我的肚子好饿呀!”说话间,突然一阵铺天盖地的风沙吹了过来,他们俩赶紧把眼睛闭上。可是,等风沙过去了,小骆驼一下子就把眼睛睁开了,而小红马睁了半天也没有把眼睛睁开。小骆驼由于长长的睫毛的保护,眼睛里没进一粒沙子,可小红马的眼睛里进了一大堆沙子,还是小骆驼帮他把沙子清完。小红马想想自己以前做过的事、说过的话,惭愧地低下了头,不好意思地对小骆驼说:“谢谢你,你真棒!” 看,学生把读到的,学过的语句灵活地运用于写话中,变成了自己的语言,使作品更赋予生命力。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恰当地处理好练笔与阅读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深化阅读,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素养。让课堂练笔真正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吧!

第三篇:整合教材资源

整合教材资源 彰显教学智慧

——“质数和合数”两个教学片段对比分析与思考

【摘 要】本文对两位老师的“质数和合数” 教学片段进行对比,提出了教师必须努力打破教材的界限,应该有意识地整合教材资源,引进与之相关的资源并加以开发和利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做到“活”用学习材料。同时,注意拓展数学课程资源,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生活实际,平时注意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把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感兴趣的事情组织加工成富有生产性和开放性的学习材料,适时补充学习内容,组织学生自我探究,使新知内化、拓展,彰显教师的教学智慧,提高课堂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整合;教材;资源;数学;教学

随着课改的实施,教师的“资源意识”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数学老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已经明显地意识到:必须努力打破教材的界限,引进与之相关的资源并加以开发和利用,从而让学生获得持续的发展。我们教师应该努力整合教材资源,在“活”用学习材料、拓展课程资源、补充开放内容、探究生成问题等方面进行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数学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整合教材资源,提高课堂数学教学效果呢?下面我以两位老师的教学片段对比进行分析与思考。

片段一:质数和合数

(质数和合数的认识部分略,以下是质数和合数的判断练习)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已经能够知道了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那么除了黑板上的这些数,你还能举一些质数和合数的例子吗?请同学们把它们写在本子上,看谁写得对,写得多。

生1:19、23、27是质数,10、15、20是合数。

生2:31、41、51是质数,32、42、52是合数。

师:还有吗?还有这么多同学想说,可是黑板只有这么大,怎么办?

生:用省略号表示。

(板书:质数:2、3、5、13、19、23、27、31、41、51„„

合数:4、6、8、9、10、15、20、32、42、52„„)

师:这几位同学举出的这些数是不是质数?(指板书)我们来判断一下。

生:27不是质数。

师:27为什么不是质数呢?

生:因为27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约数3和9,所以是合数。

生:51我也有点怀疑,它可能不是质数。

师:同学们觉得呢?

(其实还有许多学生对于100以内较大的数,不能确定它们是不是质数)

(接下去的作业练习中,学生对诸如51、61、71、81、91、47、57、67、87、97等数的判断还是经常出错。)

【分析】上述现象的产生,已经成为许多教师教这一部分的一个永久的“痛”,也似乎成为学生学习这一部分的一个难题或障碍。甚至到小学毕业,有的学生似乎也没有弄清楚质数与合数,而且与在这之前学习的奇数与偶数、倍数与因数,以及之后学的质因数、分解质因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纠缠在一起,成为“数的整除”这一小学重要知识点的教学“瓶颈”。

于是,我问了许多教师,每当他们说到这一部分的教学,都摇头,说:“难教!”而且,我翻阅了一些教材,针对“质数和合数”这一知识点,无论是苏教版、人教版还是北师大版,它的教材编排大体都差不多,都是从“找一找一些整数的约数”这一点出发来开展教学,然后匆忙得出结论,××样的数是质数,××样的数是合数,然后就用“演绎法”,让学生去判断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我还发现由于教材本身编排的结构性不强,教者就会就事论事,没有进行充分的归纳,结果对“质数和合数”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总不够深刻。

正当我万分困惑的时候,我有幸听到了缪建平老师的一堂课。他没有按课本编排的体系去教学,而是重新组织了“有结构的材料”,进行“师生共探”式的教学实践。这也许是他下面设计的“另类的”课堂教学之所以取得成功的真正原因吧。

教学片段二:“另类的”课堂教学片段

①复习约数的概念,然后让学生依次写出1~20各数的约数。

(请注意:课本上不是按规律出示1~20数的,而是随意出示了几个数,这似乎不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建构”)

②仔细观察1~20各数的约数的特点,将它们进行分类。

只有一个约数的数有

1只有两个约数的数有2、3、5、7、11、13、17、19

有两个以上约数的数有4、6、8、9、10、12、14、15、16、18、20

(培养学生的分析、分类和综合能力)

③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开动脑筋,帮其中的两组数各取一个名字。

(满足学生“创造”的欲望)

④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接着又引导学生对自然数进行分类,分为

1、质数和合数。(由于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质数与合数的感性材料,因此抽象和概括概念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⑤辨析练习:分辨一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即时巩固很有必要)

⑥再次共探,引导学生尝试制作100以内的质数表。学生拿出教师课前印发的1~100自然数表,引导学生按要求画去2、3、5、7的倍数,但要保留它们本身,看看剩下的数是些什么数。再简单介绍了“筛法”的由来。

(这一段教学,再次引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妙无比)

⑦布置“探究性作业”(如右图),把共同探究延伸到课外。

【分析】在这里,缪老师对教材资源就进行了“整合”,他不只是调整教材的顺序,而且还将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综合起来了,使各个知识点之间互相照应,融合为新的主题。这也可以认为是“师生智慧资源的整合”。

通过这样的探究性作业,既巩固了知识,同时又完善了学生的关于质数、合数认知结构。学生对100以内的各个数“数感”得以增强,应该说对100以内每个数的因数都知道了,这样他们在判断质数与合数,及以后在分解质因数,求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时候,在判断两个数有没有公因数或是不是互质数的时候,就会变得比较轻松,变得应对自如了,这样可以不断增加学生学习这一知识点的信心。

【思考与收获】如何整合教材资源,彰显教学智慧?

一、“活”用学习材料——多样化

教科书并非唯一的教学课程资源。在教学活动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选择学习材料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用好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教师要树立争取的教材观,尊重教材但不“唯”教材,“基于”教材又能“再生”教材。如果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或教材的呈现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发展,教师就要创造性地出来教材,发现和选择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材料,力求提供有价值的学习材料,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谐发展。

首先,教材上的知识是静态的,它只是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教师要善于对教材进行教学法的再加工,将教材中静态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能主动参与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式过程。

其次,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有时是有差异的,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在了解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的基础上调整教材所提供的学习材料,也可以在把握学生所占用或提供的学习资源的基础上现场生成学习材料。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活”用教材要避免进入误区,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前提是钻研教材、把握教材,而不是随意改变教材上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一味追求改变教材,选择学习材料“随心所欲”、“凭空想象”,在没有把握教材本质的情况下改变学习材料,反而没有达成教学目标。

二、拓展课程资源——过程化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教材上的知识是静态的,它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一般的教材限于篇幅,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讲得十分详尽,学生看到的大多是思维的结果,而不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活动的过程。

教师要善于把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组织、提炼、转化学生身边熟悉的问题作为数学教学的活教材,使学习材料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使学习材料生动活泼,充满真实感和亲切感。也就是要选择学生熟悉的、可接受的、有趣味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不应该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应该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每位教师都要做个有心人,注意拓展数学课程资源,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生活实际,平时就注意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把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感兴趣的事情组织加工成富有生产性和开放性的学习材料。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拓展数学课程资源时,在关注学习材料的现实性和趣味性的同时,不要忽视学习材料的“数学味”,不要忽视学习材料的目的性、实效性和科学性,避免走入“乱用材料”、“滥用材料”等误区。

三、补充开放内容——灵活化

开放性学习材料,信息呈现形式多样,并具有可选择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性的学习材料是给学生创造了自由发展的更大空间,能更好地关注不同学生的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进程与学习需求,适当补充一些开放性的学习材料。对获取的资源我们可根据教学需要予以灵活加工处理,但不等于盲目地人为编造,不能使鲜活的现实失真,应该让学生在信服的数学教材资源中体验数学文化的价值,并领略其无穷的魅力。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是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

四、探究生成问题——网络化

在数学学习中,教师、教材与学生之间动态互补,师生双边都可以修正、补充、完善学习材料,教材已不是限于固定的文字文本形式,成为教与学的唯一凭据。这种网络式取材方式(如下图)是让学生在教师、自我、教材的互动中提炼本质,反思补充,逐步建构,教学中可以由学生提供大量的研究素材,教师组织学生自我探究,形成初步感知后,再让学生自学课本。总结规律性方法,提出疑难问题,最后由教师呈现生活材料,使新知内化、拓展。

教材

教师 学生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积极地研读《课程标准》及新课程教材,敏锐地发现课堂中学生的困惑或疑难处,机智地从“教材资源”的角度去重新审视教学,科学而大胆地努力“整合教材资源”。我们应当把重点放在学习的过程上而不仅仅是放在学习结果上,可以大胆地想象这可能是课程本身的问题,可能它是一种不适合儿童学习的课程教材,我们必须改变它、整合它、优化它,使之更加适合学生去学习,去探究,去发现,去对它感兴趣,对数学越来越有好感。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才是真知识、活知识、有用的知识,而不是假知识、死知识、无用的“垃圾”!我们认为只有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彰显教师的教学智慧,凸现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

【参考文献】

[1]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加)马克斯·范梅南,李树英译:《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四篇:教材教法大纲

淮 南 师 范 学 院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_ 物理教学法______ 课程编号:___ ____0601212____________ 学科专业:___ 物 理 学______________ 所属系: 物 理 系

系主任: 杜建明 制订日期:___2011__年 __9__月 ___18__日

淮南师范学院教务处编制

《中学物理教材教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601212 总学时: 54 总学分: 3 开课学期: 7 适用专业 物理学 大纲执笔人: 郑庆华 大纲审核人: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门课程是体现高师物理学本科专业师范性的核心主干课程。在编写中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和课改精神,对原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重构,增设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下的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容。在课程的教育目标,课程的基本要求等都进行了相关的调整。

1.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开设本门课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物理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进行教学技能(包括实验技能)的初步训练,为顺利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和教学研究,不断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中学物理教师奠定坚定的基础。

2.课程的教学目标

根据社会教育与中学物理教育的双向要求,针对中学物理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需要,以创新型教师知识,能力和素养为起点,面向基础教育及全新的教学理念,在重视物理教学理论知识、技能与方法教育的同时,重视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3.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明确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任务,初步掌握中学物理教与学的基本理论和中学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和处理中学物理教材,选择教法的能力,以及进行物理教育测量和评价的能力,教学科研能力等,训练学生的教学基本功,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实际教学能力,为开展中学物理教学及教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一编

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1.理解物理课程、物理课程标准。

2.理解中学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

3.了解物理教学方法论。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比较,会综合应用。

4.了解物理教学测量与评价。

第二编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形式

了解中学教学过程的有关概念和各过程的特点、作用。掌握各教学过程。

第三编

中学物理教学技能训练

1.了解各种教学技能的作用。

2.理解教学设计的内容、方法和原则。会写物理设计方案。

3.了解微格教学。

4.理解说课的概念、意义和内容。会写说课稿,会说课。

5.了解什么是探究式教学。

6.了解中学物理教学研究的有关环节。知道如何撰写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一编 中学教学物理的基本理论问题(10课时)

第一章 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物理课程 2.物理教学大纲

3.物理课程标准

4.物理教材

第二章 物理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

1.物理教学过程 2.中学物理教学原则

第三章 物理教学方法论

1.教学方法概论

2.近代教育史中教学方法的两大流派

3.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4.各种教学方法的比较和综合运用

5.改革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启发式

第四章 物理教学测量与评价

1.测量的概念和教学测量的特点

2.常用的教学测量方法

3.物理测验的编制

4.数理统计的几个基本概念

5.物理测验的评价

6.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

7.评价学生学业成就

说明:

1.物理课程标准是本编重点,它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依据。要让学生有较深刻的理解。

2.本编难点是教学方法的运用。

第二编 中学物理过程的基本形式(26课时)

第五章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

1.物理实验的意义、分类及各类实验的作用 2.演示实验教学 3.学生分组实验教学

第六章 物理概念教学

1.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2.物理概念的特点

3.重点物理概念的教学要求

4.物理概念教学

第七章 物理规律教学

1.物理规律教学的重要性

2.物理规律的特点

3.重点物理规律的教学要求 4.中学物理规律教学

第八章 物理练习教学

1.物理练习的作用和作业的形式 2.解答计算题的正确思路和基本程序 3.物理习题课教学

第九章 物理复习教学

1.物理复习的意义 2.复习的种类和方法

第十章 中学物理课外实践活动

1.中学物理课外实践活动的特点和作用

2.中学物理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要求、活动内容极其指导 3.中学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的指导

说明:

本编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各教学环节的实践过程。可结合后面的教学技能学习让学生进行教学实践。

第三编 中学物理教学技能训练(18课时)

第十一章 中学物理教学手段与教学技能

1.板书、板画、挂图和模型的运用 2.幻灯、投影、电视和录像的运用 3.多媒体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 4.物理教师的教学技能

第十二章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概述

2.教学设计的内容、方法与原则 3.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与案例

第十三章 中学物理教学研究

1.教学研究过程概述 2.教学研究课题的选择 3.教学研究的方法 4.教学研究结果的分析 5.撰写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

说明:

重点在于如何将教学技能运用于教学实践。实践过程可与第二编结合进行。根据目前教学形势增加说课和微格教学的内容。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门课是一门由物理科学、教育科学、心理学、哲学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边缘学科,是高师物理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主要研究中学物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六、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考试;闭卷;平时50%,期末50%。(说明:注重平时教学技能的训练)

考核要求:见考试大纲。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阎金铎、田世昆编《中学物理教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教学参考用书

[1] 阎金铎、郭玉英 编《中学物理教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2]乔际平等,《物理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3]安忠,刘炳升等编,《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 [4]许国梁主编,《中学物理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5]阎金铎等编,《中学物理教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八、有关说明(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和教学技能的实践可在理论、概念学过后结合进行。

第五篇:文化资源讲稿

文化资源学

第一讲: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源

一、文化产业的学科设置

作为一门学科,文化产业在中国的高校里已走过了近十年。在这段时间里,不管是文化产业的理论,还是它所面临的现实,乃至于文化产业本身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实现了尽管曲折,但依然显著的发展;在这样的发展中,文化产业的理论和实际,都为自己的丰富和完善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它的内涵、外延,以及学科构架,在众多研究者的努力下都逐渐清晰起来。这种理论和现实经验的积累,对与文化产业今后的发展而言,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但是,十年的时间,并不足以让一个新兴学科真正成熟起来。与哲学、文学、历史学这些拥有悠久传统的一级学科比起来,文化产业还没有形成一个经典的理论范式,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国内高校文化产业学科设置的混乱。

作为一门有着明显现实指向的实用学科,文化产业的学科设置应当、也必须考虑它的产生背景和最终归属地——市场。

因此,市场理应是文化产业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此,文化产业理论可以分为文化资源学、文化政策学、文化策划学、文化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和文化研究这六个方面。

文化资源是其中的第一个方面,也是文化产业的学科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讲,文化产业的产生和发展,都建立在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之上,因此,文化产业的研究者、学习者和从业人员,最先要了解的就是文化资源学。

文化资源学首先应当阐明文化资源的内涵、构成、分类、范围、特征和作用,还应系统地论述其在文化产业中的基础作用,以及它在市场化的开发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因此,文化资源学应当把重点放在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上面,并梳理文化资源的管理机制,透析文化资本在文化市场中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与产业化具体途径。最后,文化资源学还应当能够总结一些成功的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模式,并对这些模式做出客观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文化资源学还应兼顾文化资源的文化属性对对当代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特殊影响。

文化政策学是要研究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基础。它不但要为后两者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也要规范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细节和取向。一国的文化政策,是本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化逻辑与现实不断碰撞和交融的结果,并往往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政府的意志。

文化政策学要研究文化政策的起源、性质、对象;理清文化政策的主体和客体;分析文化政策的选择、制定、执行以及终止。

文化政策学还应兼顾当前中国文化政策的发展历史、具体内容、固有特征以及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致力于建立、健全完善、健康的文化政策体系和与之相应的运行机制。《文化政策学》,胡惠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

文化策划,是在掌握和积累了一定的文化资源知识,熟悉相关文化政策的基础上的一种文化创意活动。文化策划是文化产业的核心,通过文化创意,文化策划能够发掘、整合、改造或者重塑文化资源,将之变成文化产品,并在市场中实现产业化。

文化策划学应当涵盖文化策划的起源、定义、原则、方法、步骤和分类,并兼顾各个领域的文化策划。

如影视策划、戏剧策划、新闻策划、饮食策划、书画策划、服饰策划等。《文化策划学》。陈放,时事出版社,2003年。

文化经济学以文化活动中的微观和宏观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科学地揭示文化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诸领域的运行机制及其发展规律。

文化经济学应当研究文化生产,文化需求、供给和均衡,文化消费,文化市场,文化商品,文化商品价格,文化投资,文化发展战略,文化经济管理等具体内容。

在某种程度上,文化产业管理是从管理学角度对前三个领域的综合,这种综合这给界定和理清文化产业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要弄清文化产业管理的实质内涵,而不仅仅将其当成一种空洞的概念,就要从文化产业自身属性出发,从它所关涉到的各种维度对其进行研究。

有学者系统总结了文化产业管理应当包括的几个方面:意识形态、行政管理、微观管理(文化企业、文化事业、非营利组织、自由从业者)、品牌管理、投资管理、国有资产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概论》,李向民等,书海出版社,2006年8月;《文化产业管理》,徐浩然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7月。

文化研究,从广义上来说,是关于文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研究;从狭义上说,则是发源于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一种文化批判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狭义的文化研究诞生于雷蒙德·威廉斯对马修·阿诺德所持文化观念的批判;前者试图以“生活方式”代替后者对文化是“世界上最好的思想和言论”的定义,夺取掌握在知识精英手中的文化领导权,从而首先在文化领域打破封建时代残留下下来的等级制度。

可以说,文化研究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对权力的角逐。随着伯明翰学派对文化研究的丰富与发展,后者逐渐演变为一种对现实更加普遍的关照,特别是对处于结构性的强制力量支配下的个体的生存状况的关照。“可以说,对于文化与权力之间关系的关注,对于支配性权势集团及其文化(意识形态)的批判,对于被统治的社会边缘群体的文化反抗资源的挖掘,是文化研究的灵魂与精髓。”

因此,文化研究囊括了几乎所有能够透视当代社会文化逻辑的关键词:文化工业、文化霸权、文化资本、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现代主义、日常生活、现代性、后现代、亚文化、反文化、主体性、权力、体制、话语、神话、性别、结构、解构、表征、符号、身体、他者、文本。《文化研究导论》,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二、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源

(一)对文化产业而言,文化资源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丰富的文化资源,无疑能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反之,文化产业的发展则可能遭遇更多阻力。在当代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对物质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模式。某个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常常和该地的文化遗存紧密相联。

此外,人们对作为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某些历史或虚构的名人以及与他们相关的传说的争夺也愈演愈烈。这方面最为典型的,就是名人故里之争。

事实上,在中国频繁上演的名人故里之争,恰恰反映了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中遭遇的尴尬。文化产业的本质是创意产业,应当是立足创意,对文化资源的整合、改造和创新。它应当以知识、思想和智慧作为支撑,创造财富。

对名人故里的争夺,暴露出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在文化产业的最低端挣扎,仍然之知“守旧”,不知创新。现实是,那种依托历史名人效应,建陵园,造寺庙,修碑林,扩公园的开发模式,已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在缺少自然景观卖点的前提下,如果再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仅仅依靠一个历史人物,不可能为一个地方的文化产业带来真正的繁荣。

因此,文化资源并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文化产业的繁荣,最终还是要依靠制度革新和思想解放,惟此二者,才是文化产业突破自身瓶颈,迈向真正繁荣的关键。

作为当今世界文化产业第一大国的美国,建国只有200多年,并没有很多历史文化遗存,它的文化产业能够发展成为别的国家无法企及的巨无霸,显然不仅仅是因为这个民族抓住了文化遗存这根救命稻草,而是在健康、完善,并且开放的制度保证下,立足创新,用思想和智慧创造了文化产业的辉煌。

因此,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在大选胜利演讲中可以说:美国能够继续保持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地位,靠的并不是军队和财富,而是美国人源源不断的梦想的力量,靠的是民主、自由、机遇和永不服输的希望。

美国人和美国文化的这些特质,以及它们创造的环境,是文化产业成长和发展的最好土壤。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在文化产业异常繁荣的基础上,美国可以通过诸多强大的跨国公司,向外输出它的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它在扮演着世界警察角色的同时,也印证着萨义德在东方学和文化殖民理论中的预言,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文化帝国。

(二)对文化资源来说,文化产业的意义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生存。当代中国正处在有史以来最剧烈的一次转型中,传统的经济方式、政治制度、文化观念,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在经历伴随着剧痛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传统文化由于失去了自身产生和生长的环境,悄无声息地消失了;还有一些,尽管尚未消失,但一直徘徊在消失的边缘。

这些最大程度上保留着本民族文化记忆,蕴藏着最完整的民族性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真正的根。但是,我们对这些宝贵文化的保护,却一直面临着尴尬的困境。如果完全由政府主导,把这些文化陈列在传统文化的博物馆里,它们很可能会因为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而丧失自己鲜活的面貌,变成一具具干瘪、僵硬的文化僵尸;而用来保护它们的费用,也将成为国家的负担。

因此,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现代生活方式结合起来,将之置入当代社会最具活力的场域——市场之中,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活力,也许是对它们的最好保护。

其次,文化产业能够促进文化资源的成长和发展。许多文化资源,在进入市场、实现产业化之前,仅仅是带有文化性质的材料。可能是一些传说、一个故事或者一则寓言。这些故事本身,是称不上文化的。

但是,当这些带有文化性质的材料作为文化资源被文化资本带入市场,它们的命运往往会发生改变。这些文化资源本身所蕴涵的能够迎合当下社会或者市场需求的某些要素,会被反复地挖掘、放大、复制,以致于形成一种可观的文化现象,甚至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化类型,参与当代文化的构成。

作为哥特文化的一支,吸血鬼文化在进入市场被大规模开发之前,仅仅散见于东欧罗马尼亚地区的传说,或者一些哥特风格的小说中。它的兴起与发展几乎与电影工业的兴盛一样,是十分晚近的事情。

吸血鬼文化中的那些关于灵魂、肉体、信仰、背叛、时间、黑暗、光明、永生、命运、诅咒等元素,往往在电影中被赋予一层近似幻觉的浪漫色彩,成为电影的卖点。

经过文化产业的放大,吸血鬼文化以影视和小说、动漫等形式为载体,受到了跟多人(特别是青少年)的关注,作为一种亚文化,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形式和内涵,成为哥特文化的代表。

最后,在市场环境中,并不是所有文化资源都能够得到文化产业的滋润。有很多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它的生长环境、形式和价值观,并不适应市场的要求。因此,某些文化资源在进入市场、被产业化以后,价值内核可能遭到破坏,从而完全变成市场的傀儡。这种已经遭到破坏的文化,在精神上,很可能已经和原来的文化大相径庭了。

在当下,这种由于市场的介入,而改变了某种文化最基本内核,使其染上市场那种肤浅、功利、盲目和庸俗特征的案例,已经越来越多。

这种尴尬,事实上反映了文化产业所面临的基本困境,即文化产业,到底是要发展产业(经济),还是要发展文化?二者到底以谁为主?在现实中,有没有一条两全其美的道路,可以兼顾两者?如果不存在,在市场环境下,文化是否一定要适应经济的要求而牺牲自己?如果存在,这条道路又应如何修筑?

三、文化资源的定义与相关概念辨析

(一)文化资源的内涵

资源一词,最初常被用来专指自然资源,即“存在于自然界的某种物质或环境,并且能够产生经济利用价值的东西。”

在现代社会中,资源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局限于天然的生产资料或者生活资料,而是包括了更加广泛的含义。凡是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性和精神性的材料、手段、技能和思想体系等,都可称为资源。

资源内涵的这种由“自然”向“社会”的转变,也反映了社会本身的变迁,人们所面临的现实,不但是单一的自然,而是日益复杂了。因此,便出现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资源、社会资源、思想资源、知识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是资源的一种特殊形式,指的是具有文化属性的各种资料,包括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

(二)文化资源相关概念辨析

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

一、文化资源的文化属性,是人类有意识的创造活动所赋予的,这种创造活动与人类的思想观念联系在一起,因而被赋予了某种精神内涵,所以,文化资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资源,它从一开始就具有很明确的目的性和社会功用性,这是它不同与以天然形态表现出来的自然资源的突出特点。

二、文化资源常常以文化形态表现出来。很多文化形态本身不但是一种文化,同时也是更加宏大的文化的载体。比如语言和文字。

因此,文化资源既有内容的属性(文化内涵),又有形式的属性(文化载体),研究文化资源,一定要兼顾这两者。

三、与自然资源不同,文化资源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具有变异性的特点。它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包括文化资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总量和种类的不同,也包括同一种文化资源本身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形态的变化。

文化资源与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指的是由历史文化塑造并遗留下来的物质、或非物质文化资料。文化遗产是文化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理论上说,一切文化遗产都可以看做文化资源。

然而,文化资源却不仅仅是文化遗产,前者还包括近代、现代和当代的文化资料。一切现时代产生和创造的文化资料,也都可以成为文化资源。

因此,文化资源是历史的和当代的文化资料的总和,文化遗产只是文化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遗产常常在历史文化的发展中已经定型,而文化资源由于包含着相对活跃的现代文化的部分,还不断丰富和改变着自身。

文化资源和文化

一、文化具有整体性。严格意义上的文化,应当是某种结构性的、有机的整体。它的核心是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被某种风格化的手段表现出来,并参与到社会中,获得一定的社会形式,这种文化才算完整地建构了自己。比如佛、道文化。

文化资源对整体性没有要求,进入市场的时候,根据市场的要求,它常常是独立的、碎片化的、被割裂的,它可能是一种文化中的某个部分、片段、元素,被放在市场的环境中复制、加工、整合与放大。《功夫熊猫》

二、文化是自主的,动态的,有自己的现实意图。它需要通过参与现实,获得必要的社会形式。也就是说,一种文化,它希望能够通过融入现实,成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并参与社会结构的形成。

文化资源则不然,作为一种资源,它多数时候是静态的,是被动的,也没有明确的现实意图。在进入市场之前,文化资源缺乏自主性,缺乏成长和发展的动机和动力;进入市场之后,它又时刻面临市场逻辑的威胁,并有可能在市场的汪洋大海中迷失自己。因此,文化资源需要开发,更需要保护。

(三)文化资源的特点

1.意识性

无论是作为生活方式的整体性的文化体系,还是这个体系中个别的具体文化形态,它们的产生、发展和更新,都参透着人类意识,是人类意识的产物。文化是人类意识的集中、升华、形式、升化,是人类意识的现实化。2.社会性

文化资源的社会性首先表现在它在社会中诞生,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求了文化的出现,并作为文化资源,在历史的长河中实现自己的积累。

其次,文化资源的社会性还在于它依靠一定的社会形式实现自身。没有社会形式,文化就只能成为思想。

第三,在某种程度上,文化是社会的符号系统。文化与社会是同构的,它们通过相互作用,构建着彼此。3.教化性

文化的教化性是文化的本质力量。文化对个体、民族的塑造,正是通过它的教化能力实现的。文化可以塑造一个个体或民族的价值观、道德观、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4.传承性

文化资源的传承性是其教化性在时间上的表现形态,文化资源通过一个民族的代际传递,实现自己的传承。5.民族性

和文化一样,文化资源也拥有民族性,并通过一个民族的习俗、服饰、行为、艺术等表现出来。文化资源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区分于另一个民族的根本标志。6.交流与共享性

如果说文化资源的传承性体现的是文化在时间上延伸,文化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性则体现了文化在空间上的传播能力。不同个体、群体、民族可能实现不同文化的共享与交流。7.变异性

某种具体的文化资源或者某一时代的文化资源的总量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可变的。这种变化,根据它们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的不同,可能是量变,也可能是质变。

(四)文化资源的作用

1.人类思想资料的重要来源.文化资源能够为思想观念的形成提供丰富的资料来源,文化体系和文化资源中所包含的自然观、社会观、道德观、价值观,不但是思想的基础,也常常以思想的形式被总结和阐发。比如,儒家和道家关于“道”的观念和思想,就来源于中国文化本身。

2.人类价值观念形成的依据

价值观是一个群体及其成员所共同遵守的一套观念和规范,这些观念和规范是这个群体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南,也是他们评价体系的基准。

价值观是通过文化的作用逐渐形成的,是文化的核心,它又具体地体现为伦理道德、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处世态度、人生追求等。3.转化为文化资本,影响社会发展

在当代社会,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文化和经济互相渗透的必然结果,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存在方式,也丰富这当代社会的经济形式。

文化经济的兴起,使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不在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范畴,而是能够以资本的形式为社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这两股力量的结合,极大影响着社会的发展,甚至改变着社会的结构。4.人类文化遗产的主要来源

随着时间的流失,那些经过了时间检验,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体现着文化自身发展逻辑,能够代表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文化资源,将有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保存下来,成为文化遗产。5.文化生产力的基础.文化也是生产力。文化生产力实际上是对文化资源加以有效地整合和开发利用的结果,它对推动社会进步、增加社会财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讲 文化资源的表现形态

从时间上,我们可以把文化资源划分为传统文化资源和现代文化资源;从空间上,可以将之划分为乡村文化资源、都市文化资源、和海洋文化资源;具体的,我们还可以依据其存在形式的不同,将之分为民族文化资源、企业文化资源和社区文化资源等等。

一、乡村文化资源

(一)什么是乡村文化资源

乡村文化也可称为乡土文化,是一种反映着人类早期农耕文明的本质与特点,与现代都市文明并存的文化形态。

乡村文化资源是一种民间形态的文化资源,带有鲜明的乡土气息和乡村文化色彩。

乡村文化存活于日常的田间地头,是生活在乡村的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的反映。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居住、耕作、交往、礼仪、习惯、邻里关系、婚姻家庭、节庆活动等等,构成了乡村文化最基本的内容。

(二)乡村文化资源的特点

地域性

乡村文化是一种产生于特定地理空间的文化形态,它的内涵、结构、特征和表现形式,都带有突出的地域文化色彩。文化的地域性虽然在每一种文化形态中都可能表现出来,但在乡村文化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因为与其他文化形态,特别是代表着现代文化的都市文化比起来,乡村文化更加质朴、直接地体现着人对自然环境的应对,因而更加明显地带有当地特殊地域环境的烙印。民众性

乡土文化,不但以某些艺术形式反映着乡村民众的生活,常常也就是这种生活方式本身。

每一位乡村民众,在他最平常的日常生活中,都参与了乡土文化的延续和创造。因此,乡土文化有着最广泛的民众基础。

另外,乡土文化往往也更加直接和完整地表现着传统文化的基本属性。乡村文化的民中性,是中国文化群体性特征的直接体现。

亲缘性

亲缘性来源于远古社会时期代代相传而形成的家族关系、血亲关系、宗法关系等,这些关系的互相作用,形成了带有突出亲缘性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习惯。

在现代社会,当都市文化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冷漠、疏离、隔阂等特征时,作为农耕文明中宗法社会的基本特点之一,亲缘性在乡村文化中更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乡土性

乡土观念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最持久和最根深蒂固的观念。它包括人们对故土、家园、亲人、乡里的依恋和怀旧之情。

乡土观念可以看作是中国人“家庭观念”的一种放大;是中国人对家庭的依赖、珍视、然而又被家庭束缚的社会形式。

同时,它也体现着农业文明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相互适应的要求,并且影响着经济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发展与演进。

二、都市文化资源

(一)城市的起源

城市最早诞生于四大河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作为西方文化源头的古希腊文化,虽然在产生时间上晚于上述地区,但它是古代城市形态较早走向成熟的地区。约在公元前800—500年,古希腊就出现了较为成熟的城市形态。

有研究称,在中国,早在夏王朝建立之前,城市就出现了。在大约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1世纪,中国就出现了一些具有城市形态的城邦组织。

中国城市最早起源于原始氏族时代的酋邦国都城,在原始村落的基础上经过不断聚合而产生。世界其他国家早期城市也表现出这一特点。

(二)古代城市

古代城市脱胎于氏族村落,一般是众多村落的聚合。城市在形成的过程中,成为承载社会功能的聚合体,并孕育了自己特有的文化。

我国古代城市在很多方面仍带有相当浓厚的村落文化的色彩,因而城市与乡村并存的现象在中国古代城市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它的要素主要体现为:

1.它是超越氏族村落之上的组织形式和永久性定住点,出现了城市建制和城市居民;

2.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都有超越村落文化的创造力和创造物; 3.有明确的劳动分工; 4.有一定数量的非农业人口; 5.是文化传播中心。

(三)现代城市

现代城市由古代城市发展而来,它们都超越了村落文化具有的社会结构,打破了村落以家族、血亲、宗法观念为纽带的社会结构,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核心。

现代城市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与古代城市最大的不同是,现代城市建立在超越了农耕文明的工业文明的基础之上。

现代城市在许多方面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性,也为个人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和条件。

(四)现代城市的基本特性 1.多元化与异质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这种多元化特点主要是在城市中体现出来,多元化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的重要标志。

多元化崇尚多样性和异质性,重视个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和精神特征。

多元化的城市给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追求。多元化和异质性带来了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的丰富性。2.公共领域与私人空间

现代城市注重营造公共领域与私人空间之间的一种和谐氛围,既要打破古代社会封闭和保守的观念,强调一种更为开放、公开、民主和透明的社会气氛,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和联系,同时也强调要尊重个人的权利,注重保护个人的隐私权。3.市民自治性

现代城市强调公民的自治性和公民权,反对封建专制和独裁统治,把参政议政看作是每一个市民所享有的权利,强调公民参与意识,这与体现专制性的古代社会是不同的。4.集体情感与集体人格

现代城市是一个由不同的社会阶层、群体和人组成的社会,大家生活在城市这一特定的空间之中,彼此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在这样的一种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联系是非常重要的,他律原则取代了自律原则,作为构建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5.是整体感与和谐感

现代城市的人们对城市的依赖感和认同感,是城市精神的重要来源。

现代城市是由不同的人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群体,每个生活在其中的人都要注重社会公约和社会道德,不能去损害他人的利益。

(五)都市文化与文化经济

1.都市文化

都市文化是一种发展程度较高的现代文明,它是在人类城市文明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较高形态的城市文明。所以,都市文化同历史上城市文明的发展演变具有密切关系。

但从根本上说,都市文化代表的是一种现代文明,即工业化和后工业化以来的文明发展,因此,都市文化中除具有现代因素外,还具有传统因素,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因此,我们在研究都市文化的时候,既要有纵向的历史坐标(历时性),也要有横向的时代参照(共时性)。都市文化代表了人类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趋势。

都市文化产生都市精神。后者不同于传统文化精神,它具有更多的现代性特征。都市精神表现在很多方面,有政治上的,有经济上的,有文化上的。

在传统社会中被称为“市民”的城市居民,在现代都市中,已逐步向公共管理中“纳税人”的观念转变。2. 文化经济资源

文化经济资源指的是人们从事文化生产和文化活动时可以实现经济价值的各种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

根据性质的不同,文化资源分为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方面的内容,它们都可以转化为经济价值,因而也都可以形成文化经济资源。

文化资源的配置方式一般分为市场调节、计划调节、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三种。现代文化经济资源的开发一般包括外延的开发和内涵的扩展两种。外延开发是指利用各种有效手段,以增加现代文化资源数量为立足点来实现对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内涵扩展指采用一些新手段、新技术,通过创意这个重要环节来对现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发掘,提高对现代文化资源的利用深度和利用效益。3.开发都市文化资源的关键

都市文化资源,是一种典型的现代文化资源。对都市文化资源的开发,最重要的是要结合都市文化的特点。

一方面,开发都市文化资源应遵循市场的规律,充分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先天优势,深入挖掘都市文化中符合市场规律的特质。

另一方面,也要重视都市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在开发都市文化经济潜力的同时,建设健康、独特的都市文化氛围。

因此,具体地需要注重下述措施:首先,研究白领阶层文化心理,培养精英文化消费趣味。在米尔斯的《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书中,白领并非之“中等财产”的持有者,而是“中产阶级”,即在社会上从事脑力劳动的管理者、经理人、教师、高级技术人员和推销员等等。在中国当下的语境里,白领更接近“小资”。这些人常常和酒吧、咖啡馆、舞厅、美容院、时尚杂志这些较为高档的消费品联系在一起。虽然都市文化中的这种“白领趣味”,总是小心翼翼地避开生活中的痛苦、艰辛与困惑,故意简化、涂饰和虚构生活舒适、快乐、潇洒的一面,但从经济上讲,这种趣味能够客观地起到培育良好的消费环境,引领大众消费潮流的作用。

其次,还应注重营造文化旅游氛围,打造城市文化特色。

当代旅游业是现代商品经济与技术的发明物。它从刺激旅游者的消费欲出发,借助现代交通方式、传播媒介甚至国家机器,对旅游地进行批量的复制和宣传,以达到商业效益的最大化。

在这种模式化的旅游中,游客都很难得到外在(景区)和内在(游客)的真实体验。针对这种情况,现代都市应当因地制宜,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加强自己的文化特色建设、旅游环境的营造,挖掘城市本身文化内涵,凸显城市的文化特色。真正的城市气质和城市精神,应当能够凭借自己深厚的内涵,主动包容和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而非一味地迎合他们,从而失掉自己的本来面貌。第三讲:民族与文化 ——两种民族理论的介绍

一、民族问题的提出

近代以来,人们关于民族问题的讨论,似乎一直占据着众多文化论争的核心。人们发现,在现代的语境下,不管是谈论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讨论更广阔视野中的国际形势,都离不开对民族问题的溯源与探究。

而我们谈论民族,又一定离不开文化。文化和民族之间是什么关系?是民族创造了文化,还是文化构建了民族?

这些问题,也许能在下面的两种民族理论中,找到线索。

二、两种不同的民族理论

(一)斯大林对民族的定义

关于民族,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中有过一个很有影响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

这个定义,长期以来被学界,特别是国内学界奉为经典。

“共同语言”指的是一个民族的人们共同使用一种语言作为本民族的交流工具,这是形成民族最突出、最显著,也是最稳定的要素。民族的区别首先就表现在语言上的不同。

“共同地域”指的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域,这是形成民族的地理环境因素。

“共同经济生活”是指一个民族内部具有经济上的密切联系,形成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的一致性。

“共同心理素质”也称为民族性格,指的是一个民族长期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共同心理,它集中反映为一个民族文化传统中表现出的某种精神性要素,它是一个民族精神世界或心理世界的反映。

在斯大林的定义里,民族是唯物史观意义上的社会存在;正是民族本身的成长与发展,创造了各式各样的民族文化。

这个意义上的民族,强调了民族的实在性与客观性,强调民族文化是民族的一种表现形式,因而更加容易促生厄内斯特·盖尔纳所表述的“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首先是一条政治原则,它认为政治和民族的单位应该是一致的。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情绪或者一种运动,可以用这个原则作最恰当的界定。民族主义情绪是这一原则被违反时的愤怒感,或者是实现这一原则带来的满足感。民族主义运动,是这种情绪推动的一场运动。”

在这个表述中,民族常常被与国家、祖国、传统这些宏大叙事联系起来,在相互的渗透与支撑中为彼此提供合法性。

因此,这个意义上的民族、民族文化以及民族文化资源,也更加容易被融入国家意识形态,成为构建国家意识形态、维护体制性权力,进行外交博弈的重要力量。

(二)民族——想象的共同体

爱尔兰裔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1983年出版的《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兴起与散布》一书中,这样界定民族: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是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

安德森提出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的背景是,在现代世界里,大众传媒让世界变得日益扁平化,地域、部落、宗教、家庭的“前现代认同”被粉碎了;

民族主义能够提供的是一种新形势下的凝聚力,也提供了某种人们围绕它可以建立起来的自己和别人的身份关系。

这种来源于想象的身份认同,赋予人们强烈的归属感,以抵御现代世界中的冷漠和不安全感。

“即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员也不可能认识他的大部分同胞,遇见他们,或者甚至是听说过他们,然而在每个人的脑海里却活生生地有着一个这样的共同体的意象。”

“尽管每个民族都可能盛行着实际的不平等和剥削,但民族成员间总是被伪装成深厚的、平等的同志关系。”

为了能够想象这么多人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拥有能够标记他们身份的那些本质特征和景观,就意味着他们内部存在的分裂必须被忘掉。

以下具有象征性的符号,都可能被有意识地用来支撑那种想象;很多时候,这些象征性的符号,都是具有文化属性,或者直接就是文化本身。

这些符号包括历史文献、文化传统、民俗习惯、文化景观、民间图腾、历史记忆、以及相关的艺术形式。

对这些符号的共有,使得人们对民族的想象更加丰润、饱满,因而具备了现实感和真实性。

“想象的共同体”给我们的启示是,民族也许并不是存在于我们常识之中并与现实对应的那个实体,而是由文化、意识形态、自我意识共同构建起来的想象物。

也就是说,一个民族的起源、发展、现状以及未来,都可能只是一套话语,一种叙事,而这种可能的话语和叙事的样貌,往往决定于那些掌握着话语权力阶层的塑造。

这样,最起码从理论上,任何关于民族、民族文化以及民族主义的话语,就都存在着虚假的可能。

第四讲:文化资源与文化生态

一、文化资源的生态问题

(一)自然资源的生态问题

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人类社会所依附的自然环境就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和破坏。

资源枯竭、水土流失、温室效应、气候异常、水污染、空气污染、地质灾害、沙尘暴等等,都是自然生态受到破坏的表现。

归根结底,人类面临的自然生态问题,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问题;特别是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怎样处理现代化理念、现代化发展模式、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与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是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大事。

(二)文化资源的生态问题

与自然资源一样,文化资源在现代社会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现代社会的来临,改变了很多文化资源(特别是保存着一个国家,民族最完整的文化特质的传统文化资源)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和现实环境,使这些文化资源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从而面临着湮灭在现代化洪流中的危险。

因此,文化资源也面临着生态的问题。

二、文化生态

(一)什么是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是从生态学视角提出的,如同自然界一样,文化也有它内在的发展规律和要求,它要求文化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不能违背这个规律。

一般认为,文化生态理论,是由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在《进化和过程》(1953)年中提出的。斯图尔德是新进化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受到了功能学派的影响。

它主要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审视文化的发展规律,维护构成生态平衡的多样性。

文化生态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文化生态学是要解释具有地域性差别的一些特别的文化特征及文化模式的来源,而不是要把一般性的原则应用到任何文化环境的情况上去。

第二,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文化的存在有自己所要面临的现实生态,也就是它所处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对文化而言,政治和经济的力量非常强势,它们往往为了实现自己的逻辑试图强制改变文化的样貌。

第三,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文化体系内的各种关系。文化生态学要把文化体系看作一种文化生态体系,即由“特定的文化地理环境内一切交互作用的文化体及其环境组成的功能整体。”

因此,它必须关注文化体系内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负文化甚至非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它们的共存模式,通过理论研究以维持这几者之间的平衡。

(二)文化生态对文化资源保护的启示

文化生态学用生态学的观念和理论关照文化,试图在现代社会建立一种稳定的文化平衡,这对文化资源的保护是很有意义的。

首先,文化生态学有利于人们按照文化自身规律保护文化资源。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有自己的规律,我们对文化的延续和继承,应当依照文化本身的规律,不能根据自己的臆想和需要,任意破坏和改变文化。

第二、文化生态的观念有利于保护文化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是保持文化生态平衡的基础,而用生态的观念关照文化,有利于保持文化的这种多样性。

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化,实际上是以某种主导文化的力量来推进的,这种主导文化因为打上了现代性的印记,而成为一种具有支配性的因素,总怀有无限延伸自我逻辑的意图。

生态观念作为后现代主义的重要一维,对现代性同一化的性质作出了可贵的批判;文化生态观念最基本的追求,就是要极力维持文化的多样性,保持世界的丰富性,以对抗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不断深入的现代化特征。

三、文化资源产业化应注意的问题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对文化资源的开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开发的过程中,如果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则很有可能出现不顾对文化资源生态保护的需要,进行过度地开发,甚至粗暴地篡改、破坏文化资源的现象,因此,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要特别注重对前者的保护,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建立一个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体系。

第一是坚决贯彻以保护为主的原则。

文化资源是一种稀缺的资源,还有很多是濒危资源,具有不可修复性,它保留着许多“历史记忆”的元素,也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逻辑,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第二是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化开发。

保护文化资源,并非要把文化资源封闭起来,很多时候,将文化资源市场化,是赋予文化资源生命力的有效方法。

在重视文化资源保护的前提下,研究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把文化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充分结合并发掘出来,与文化资源的保护是并行不悖的。

第三是产业化开发应合理适度。

在现代社会,文化资源的保护一直面临着两难,文化资源既需要进入市场获得新的生命力,也时刻面临着被经济潮流吞没的危险。这个时候,就格外需要把握资源开发的度。

合理、适度的开发就是要考虑文化资源的生态现状和生态恢复条件,要按照文化自身的规律和生态要求,而不是经济规律和要求来开发文化资源。

第四是政府要在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上切实负起责任。

作为一个民族在某个时段政治资源的综合体,政府永远应当,也必须是文化资源保护的最重要的主体。

任何时候,政府都应明确自己在保护文化资源中的责任和角色,并且应当在文化资源的保护中起到主导的作用。

第五讲: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

一、从文化资源到文化商品 ——以九莲山“帐书”文化为例

20世纪50年代末,法国学者罗兰·巴特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当时大量出现的大众文化产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试图解读包含在那些“现代神话”及其媒介再现中的信息。

他使用索绪尔的符号分析法,对那些流行文化进行了“解神话”,细致地阐释了它们能指、所指和符号意义。

70年代,巴特有关“神话”的论述被翻译到英文世界,在社会人文科学的很多领域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90年代前后,西方有学者将神话概念引入旅游研究,认为在旅游地形象的塑造、宣传和提升中,通常有一个“神话化”的过程,并对由谁,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以什么样的方式制造神话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九莲山“帐书”文化从一种不为人知的民间信仰,到一个颇具潜力的文化旅游品牌的历程,似乎同样经历了一个被“神话”的过程。

同时,作为一个刚刚被生产出来的民俗文化产品,九莲山“帐书”还有被进一步神化的趋势。

(一)“帐书”文化的发现及现状

2008年6月,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在全省启动了民间美术普查、古村落普查和民俗志(县卷本)编纂三个专项工作。新乡市民协在民间美术普查中,发现了辉县市九莲山西莲寺写帐现象。

写帐,又称为“写天书”、“打盘”,包括写帐、开帐和交账三个步骤;

香客按照所谓“神授天命”书写、绘画或者制作的“帐盘”,在“神”指定的时刻展出,由“神”指定的解帐人开账后,在“神”的指令下焚烧,全部完成这三个步骤,才算是完整的“写帐”。

在写帐人创作的帐盘中,不但有各种各样的美术图案和书法,并且出现了许多非常神秘难解的文化符号。

由河南省民协副主席乔台山和新乡市民协主席申法海共同撰写的《关于九莲山西莲寺写帐的考察报告》,是第一份关于九莲山写帐文化的文献。

《报告》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写帐现象。对写帐的定义、方式、程序、分类、地点、工具、时间进行了初步梳理,并介绍了写帐人的基本情况,对他们的职业构成、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性别与年龄、写帐动机等做了细致的归纳。

2010年初,乔台山的《九莲山西莲寺帐书探秘》一文发表在《文化月刊》2010年一、二期合刊上。

据介绍,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四省靠近九莲山的地区,均有写帐现象。当地有“写帐在中原,交账在西莲”的说法。而写帐的源流则因为其本身的神秘性尚未厘清。

该文把写帐现象定性为一种民间信仰,把“帐书”划归为民间美术的范畴。

(二)帐书神话的制造

帐书文化被发现以后,并没有仅仅被囿于专家学者的小圈子,而是在九莲山旅游有限公司这个民营企业的积极推动下,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取得政府认可,频繁联系媒体以扩大社会影响和知名度,邀请专家学者研究论证帐书的价值以寻求学术认同。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制造了九莲山帐书文化这个小小神话。我们可以把帐书神话的制造者分为三个方面。1.政府及其相关单位

在九莲山帐书被“神话”的过程中,政府及其相关单位的作用非常关键。

帐书文化自被发现之日起,就和政府行为息息相关。在此之后,它的操作者也一直在有意识、有目的、主动地寻求政府及其相关单位的认可,试图在政府认可的基础上,构建帐书文化的合法性。

2008年6月,新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三个专项”民间美术普查中,首次发现“帐书”文化。

2008年12月29日,新乡市人民政府正式把“九莲山俗神信仰”列入新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9年5月,“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经验交流现场会”在九莲山召开。

2009年9月,河南省民协与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委员会称“九莲帐书”为“重大文化发现”。

2010年4月,《灵魂的叙述——九莲山小西天帐文化展》在河南美术馆开展。2010年10月,新乡市文化局、旅游局主办九莲山“九九帐书节”。

2.专家、学者、艺术家

九莲山帐文化之所以能够被人了解,并形成今天的声势,成为一个初步成功的文化产品,一个有潜力的文化品牌,和专家学者的研究与肯定是分不开的。

相关专家是最早发现帐文化的人,也是最了解帐文化的人,同时,也是最懂得保护帐文化的人。帐文化迄今所取得的政府认同和社会关注,大都是建立在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的。

2009年7月,河南省民协主席夏挽群听取报告。

2009年8月,乔台山、申法海完成《关于九莲山帐书的考察报告》。2009年9月,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听取报告并作出指示。

此外,中国民协秘书长向云驹、国家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办公室主任王锦强、工艺美术家倪宝诚、作家田中禾、戴来等陆续对九莲山帐书文化发表肯定意见。3.媒体

严格地说,罗兰·巴特所说的神话,都是建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奇观”,这些奇观的诞生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现代社会中媒体的泛滥。

媒体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表征工具和载体,几乎所有出现在公共视野中的景象,都经过了媒体的挖掘、放大与拼贴。

在九莲山帐书称为“神话”的过程中,媒体的力量是不可替代的。

2009年11月,台湾中国电视公司《大陆寻奇》报道九莲山帐书。2009年11月,河南电视台九频道播出九莲山帐书专题片。

2009年11月,河南电视台三频道《民生印象》播出《天书之谜》专题片。2009年11月,河南电视台及郑州、新乡多家报纸刊发关于帐书的文章。2010年1月,河南电视台九频道播出九莲山帐书专题片。

2010年4月,深圳电视台、江苏电视台、新浪网报道九莲山帐书。2010年10月,大河报、中国旅游报、新浪网多家媒体报道帐书文化节。

4.神话的神化

政府、学者、媒体在资本(河南太行九莲山旅游有限公司)的牵引下,共同缔造的这一文化产品,在进入市场之后,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继续延续着神话的逻辑,把自己进一步神化了。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帐书对自己的描述。

在帐书对自己的描述中,更愿意使用的是那些不可解,增加自身神秘性,刺激人们想象和好奇心的词汇。比如“神授天命”、“宇宙语”、“天书”、“天机”、“神启”等。

这些词汇本身的蕴含的庄严,往往被下意识地理解为写帐行为的庄严。因此,在对帐书文化的解读中,人们更愿意将其归入精神的范畴,而不是更有可能为之提供科学的解读工具的心理学范畴。

二是市场行为中的神化。

九莲山帐书在进入市场时,经历了一系列的策划和营销,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神秘九连天书,百万重金求解”的广告策略。

在市场中,“百万重金”与其说是一种策划,不如说是一种修辞。策划者无疑并不会拿出百万重金去酬谢解读者,也正是因为解读的不可能,“百万重金”才成为可能;它在成为营销噱头的同时,也是对九莲帐书价值的暗示。

(三)神话的危机

几乎所有文化资源进入市场之后,都要经历或多或少的变形,变形的程度,往往由其适应市场的程度而定。

这种变形之所以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是因为文化资源(特别是传统文化资源)进入市场之后可能面临完全不同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文化和市场有着完全不同的发展规律。在两者的相互碰撞中,强势的一方(往往是市场)会要求对方做出调整。市场中的帐书文化也不例外。

进入市场的帐书文化至少面临着以下三个危机: 1.帐书的真实性危机

根据文献,帐书往往是写帐人在“神启”的状态下潜意识的流露。这种流露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是,在景区举办文化节期间,甚至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将之日常化的时候,还能够保证每份帐书都来自写帐人被偶然激发的潜意识吗?如果不能,帐书就是去了它最迷人,也是最神秘的特质。2.帐书的形式危机

如果帐书变成一种人为地、有意识地安排,从而损坏了它的真实性时,那它最接近艺术的一部分,即它的形式感也将遭到破坏。

帐书的形式感不但包括某一幅帐书自身的形式,也包括帐书整体形式上的恣意和丰富,如果后者在人有意的干预下日益萎缩,帐书就失去了很大一部分审美价值。

3.帐书的生存危机

对写帐人而言,写帐往往是非常私密的事情,包括写帐、展帐、交账的整个过程,都需要秘密进行。

市场要求把这一切公开,在一些写帐人的眼中,这是亵渎神灵的事情。因此,有不少原来在西莲写帐的人,都不再认同这个地方了。

而市场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文化污染”,更是为帐书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新的危机。

(四)微妙的平衡

巴特曾经指出,神话之所以产生、流行,就是因为它有着多种能指和所指,能符合各种读者的期望。

九莲山帐书适应了广泛的市场需求,是一种包含着政府、学者、媒体、开发商、游客几种符号意义的复合体。

帐书要在这几方的期望中保持自己的原貌,就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把握好的参与的方向和力度,协力寻找那个微妙的平衡点。

政府对待帐文化的态度可能是矛盾的,一方面,政府希望能够从民间信仰的角度把帐文化打造成一张当地的文化名片;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顾忌着意识形态将之视为封建迷信的要求。

这时候,政府的眼光和魄力都非常重要。政府能否抛开僵化的意识形态的成见和惯性,真正发挥其在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主导作用,将是决定帐文化未来的关键。

专家学者看似是这一文化资源最重要的保护力量,事实上,在对其研究和论证的过程中,也遍布着局限和陷阱。

包括帐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资源,本身往往非常复杂(常常正是因为复杂,才丰富和迷人),而学者大都据守着自己的研究领域,这样,就会出现把一种复杂的文化事象粗暴地套入简单的理论框架的可能。

学者在研究一种文化时候,怎样透过不同的角度丰富该文化的内涵,而非用僵硬的框架为其定性,是特别值得重视的问题。

在涉及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的各方中,媒体可能是最浮躁的。媒体往往单向地关注事物的某个“吸引人”的侧面,并竭尽全力把这个侧面放大,使其看起来更加迷人。

在这种片面的挖掘与放大中,必然伴随着有意无意的忽视和粗暴,使得一种立体的、复杂的事物被压缩成一张光鲜然而虚假且脆弱的名片。如何遵守新闻的客观精神,尊重事物本身,是媒体应当永远警醒的课题。

企业的目的就是盈利,即使是一个经营文化的企业。绝少有企业会拿出大部分精力做本该属于政府责任的公益事业,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高估企业在维护文化产品价值属性是将会做出的努力。

企业经营一种涉及稀缺文化资源的文化产品时,应当格外审慎,应当在政府的严格监督下,采取一种温和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式经营。

帐书文化的神秘、奇特符合游客对民间信仰的想象,然而,游客对帐书文化的威胁也最为直接。

旅游垃圾,不仅是指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丢弃的物质垃圾,也包括他们对特定文化样式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的污染。

如何把握和控制游客在旅游中参与特定文化的度,在满足游客猎奇和娱乐需求的同时保持帐文化的自身特质,有着重要的文化生态学意义。

二、文化资源的资本转化方式

(一)资本的概念及划分

资本原指经营工商业所需的本钱,这个概念的出现是就早期资本主义经济活动而言的,主要是以货币或者物质财产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本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东西。

在经济学上,资本是指与物质再生产过程密切联系的能够带来增值的生产资料或者货币。

“广义的资本是指可以利用的一切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的资源,其中就包括了经济资源、科学技术资源、信息资源、自然与社会环境资源。”

(二)文化资本的内涵及分类

在其著名论文《资本的形式》中,布迪厄认为,资本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类型,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

其中,经济资本更加接近古典经济学中资本的概念,而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更多的是一对社会学的概念。

文化资本是文化资源的转化形式,它是资本在现代社会中的一种新的表现形态,是文化通过其本身价值实现的财富积累和增值。在文化资源变为文化资本的过程中,文化往往能够创造巨大的价值,这种价值可能以经济价值的方式表现出来,也可能以社会价值的方式表现出来。

文化资本同样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1.具体化的存在形式。如一个人的惯习、素养、思想和肉体的长期保存。2.客观化的存在形式。如图片、书籍、词典、光盘、绘画、古董、建筑等。3.体制化的存在形式。一个社会中具有文化权威的机构及其延伸,如学术认同感,各种资格证书等。

对文化资本的三种形式作细致的区分,我们会发现,文化资本的具体形态更加接近传统资本划分中的人力资本,体制化的存在形式更加接近社会资本;它的指向是文化基层的划分和文化领导权的争夺;而文化资本的客观化存在状态则明显地与传统划分中的经济资本相关。

很大程度上,客观形态的文化资本,常常就是各式各样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

(三)文化资源的资本转化方式

通过对文化资本形式的具体分析,我们知道,文化产业范畴内对文化资本的关注,应当集中在文化资本的客观形态,及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之上。

文化资本的这种形式想要充分发展,彻底贯彻资本的逻辑,就必须把其所包含的文化资源资本化。

也就是说,在文化产业的范畴内,文化资本的生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其客观形态两部分间的转化,具体地说,即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的转化。1.市场运作方式

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市场是最有效的途径。市场能够把文化资源、文化活动与经济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有效地吸引资金,实现文化资源的商品化。

2.政策介入方式

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大都离不开文化政策的影响,在中国尤其如此。文化政策往往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文化产业融资、文化资源开发、文化资本运作、文化市场培育以及文化产品进入等方面。3.中介服务方式

文化服务业迅猛发展是当代文化产业的突出特征,大量提供中介服务的文化机构和组织的涌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从生产到消费的市场化平台,因而成为文化产业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4.内容创意方式

创意产业指产品受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部门及其相关的市场活动,包括: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其范围涵盖了文化、艺术、生产和服务等多个领域。5.组织管理方式

组织管理方式也是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一种外在因素。它主要是由一些组织机构承担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包括企业、民间机构和政府。他们常常采用的方式是“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市场融资”。

第六讲:文化资源管理

一、文化资源管理的作用与方法

文化资源,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大都具有分散性、流失性与变动性的特点,因此,对文化资源实施有效的管理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

(一)文化资源管理的作用

文化资源大都具有所有权非私有的特点,因为历史上的很多文化创造都来源于社会性的群体创造活动,尤其是文化资源中的历史文化遗产,更具有这一特点。

因此,很多文化资源都属于全社会共有的公共资源,如何对文化资源实施有效的管理,是牵涉到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的重要问题。

首先,文化资源管理有助于从根本上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来保护文化遗产。

其次,对文化资源实施有效管理,可以防止文化资源的流失与破坏。再次,文化资源管理还有助于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合理开发利用,防止出现文化资源的滥用和庸俗化。

最后,文化资源管理为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转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从产业层面来说,很多文化资源都具有形成产业的条件和特质,文化资源本身并不是一种产业形态,但经过一定的开发,可以转化为产业。

这个开发实际山是对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在整合中使得文化资源去适应文化消费市场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并形成特定的文化产品。

(二)文化资源管理的方法

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虽然同属资源,但前者的所涉及的一个民族和国家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以及它所包含的意识形态属性,让文化资源的管理变得复杂起来。一般而言,对意识形态控制比较严的国家,往往对文化资源会采取更多直接的行政管制和干预,相反,淡化意识形态的国家,对文化资源的管理往往采取较为间接的方式。

“一臂间隔”

“一臂间隔”是西方文化管理的一种新模式,也称为“分权法”。它原指人在队列中与其前后左右的人均保持相同的距离,后成为文化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该原则最先运用于经济领域,主要针对一些具有隶属关系的组织,它们在实施各自的营销计划、处理各种复杂的经济事务时具有相互平等的法律地位。

“一臂间隔”主要是就文化管理中的分权管理而言的,它有取代政府以往的集中管理模式的趋势。

政府对文化资源的管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方式,垂直管理、分散管理、交叉管理、公众参与等。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选择和使用的管理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但无论哪种方式,都最重要通过政府来实现。

1.垂直管理即政府对文化资源的集中管理,它是一种直接管理的模式。它体现为国家对国有资源的一种有效控制,因为文化资源属于国有的公共资源,理应由国家出面进行管理,行使国家对文化资源的管理职能。

政府对文化资源加以集中管理,更加便于掌握文化资源的分布状况和整体情况,从而制定明确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长远规划和战略目标。

2.分散管理属于一种平行式管理,它采用非集中的分散形式进行管理。这种管理一般是由若干个部门牵头分别进行管理,在管理上目标明确,具有针对性,也容易调动各各部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分散管理与集中管理有一定的联系,集中管理同样涉及很多不同的部门,但这些部门一般都具有隶属关系,而分散管理涉及的部门不一定具有隶属关系。

集中管理能够集中力量对文化资源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政府资金的流向也较为集中,容易发挥资金的积极作用。但它在向公众宣传遗产价值方面缺乏热情,也不能解决对遗产资源可持续性保护和开发的资金问题。

分散管理则更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各管理部门也了与对遗产价值进行宣传,并利用市场规则收取合理的费用,用于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它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足够的动力来保护遗产资源的长远利益。

3.交叉管理主要指的是管理部门之间在工作上有相互交叉关系,形成一种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彼此协作的密切关系,从而构成了一个分工合作的管理网络,其工作流程具有交叉性和互补性。

4.公众参与是现代社会实施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一个有效的社会应注重调动公众对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与参与意识,这是对政府管理和部门管理的一种重要补充。

二、文化资源管理机制

文化资源管理机制指的是各种不同管理功能的综合发挥和协同作用,每一种管理都不可能是单方面,它与其他管理形式是并存的,共同行使管理职能。不同管理形式之间的相互配合与相互作用,就使得管理的综合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形成一种有序的管理机制。

政府管理

政府管理是文化资源管理的主导因素,包括代表国家的中的政府的管理和代表地方的地方政府管理。政府应当把对文化资源的管理当成一种长效机制,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层面设置相关政府机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保证文化资源管理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社团管理

社团管理主要是指一些行业组织所发挥的管理作用,这些行业组织大都是些行业协会和群众机构,是民间自发组织起来的一种团体,对行业中的公共事务起到维护和管理的作用。

民间管理

民间管理属于民间自发的一种管理,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具有最广泛的民众基础,对于政府管理涉及不到的地方,民间文化资源能起到管理和维护的作用。

部门管理

部门管理通常指行业内的管理,它是政府管理的重要形式,政府管理正是通过各职能部门的运作来实现的。部门管理的特点是政策性强,目标清楚、任务明确、措施到位,强调规划性,它是一种有针对性的管理。

市场管理

市场管理是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管理,它是其他管理形式的重要补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手段加强对文化资源的调节与管理,是当今各国政府普遍采用的一种做法。

三、中国文化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问题

一、传统体制对文化资源管理的制约。中国的文化资源管理体制是在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化事业的观念上建立起来的,在很多方面带有滞后性。一方面表现为管理模式比较单一,过多依靠政府管理;另一方面是管理部门冗杂,管理权限以及部门利益纠葛过多,管理效率低下。

二、文化资源管理专业化程度不高,管理不规范。中国文化资源管理一直存在行政色彩过浓,管理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文化资源管理主体不明确,管理混乱;二是政府意志过于突出,管理中存在大量的盲目性和短期行为,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预见性。

三、文化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不完善。中国在文化资源管理方面的落后很大程度上是相关方面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不健全、不专业造成的。

四、对文化市场缺乏深入了解。文化市场决定着文化资源的开发与配置,要改善政府对文化资源的管理,首先要对文化市场的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否则必然走成管理上的主观和盲目,导致政府决策失误。

五、对国外文化资源管理研究不够。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文化资源管理体制和观念都比较落后,只有加强对国外先进经验的研究和总结,并大胆借鉴,才能避免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走过多地弯路。

对策

一、完善文化资源管理体制。

要把建立在为意识形态服务基础上的文化事业体制逐步转化为为市场服务的文化市场体制,以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完善有关政策法规。

完善政策法规是文化产业得以健康发展的制度保证,也是文化产业进行 文化产业管理的政策依据,以避免文化产业管理中的主观性与随意性。

三、进一步改善文化资源管理方法

应进一步梳理和整合政府的管理方法,针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责任不明、权责不分的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减低管理成本。

四、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应积极鼓励包括行业协会、民间组织以及相关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对文化资源的管理,以弥补政府在管理过程中的疏漏。

五、提高文化资源管理水平

长期以来,我国对文化资源的管理还停留在经验式管理的层面,专业化程度不够。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更多专业人才的同时,也要探索和借助一些符合文化资源发展规律的专业的技术手段,提高管理的专业水平。

下载《文化资源学》教材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化资源学》教材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化资源学(合集5篇)

    文化资源学知识点:解答题1.世界文化系统的划分(主体,代表文化)中华文化系统/印度文化系统/阿拉伯文化系统/西方文化系统(1)儒家文化系统;东亚国家(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东南亚地区(2)印......

    《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大纲

    国际贸易实务大纲 1.导论(A老师 编写, 1万字) 学习目标: 知识能力: 工作任务: 案例导入: 1.1 国际贸易实务的研究对象 国际贸易及国际贸易实务的含义,起源与发展。 1.2 国际货物买卖......

    成人国画教材大纲

    成人国画教材大纲前言中国画作为中国本土画种,简称国画。作为中国的国粹一、成人国画课程安排1、根据学生各人情况定制课程(学习内方向的自主选择) 2、先以传统经典的国画基础......

    班组长教育教材及大纲

    唐山******有限公司 班组长教育 一、培训计划 班组长教育由公司安全保障科会同人事科组织,一般情况下一年一次,教育内容为法律法规、安全技术常识、岗位危险源和危害因素控制......

    结合教材挖掘阅读资源

    结合教材挖掘阅读资源 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的内容虽然对浩瀚的文海来讲只是沧海一粟,然而一套成熟的教材是经过几代人努力,凝聚许多编者的血汗,它能较好反映人类优秀文化与先进思......

    教材插图资源的利用

    浅谈高中生物中插图资源的利用 怀集县第一中学 岑福常 [摘要] 好的插图可以令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恰到好处地使用图片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为简洁,化繁冗为有趣,比说教强百......

    沂蒙红色文化资源

    沂蒙红色文化资源 临沂的红色文化资源,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一)以八路军115师、新四军、华东野战军转战路线为主线的革命历史遗迹。包括党政军机关旧址、战场遗址、伟人足......

    地方文化资源策划

    白洋淀芦苇文化岛项目策划 一、项目简介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东部,地处京津石腹地,总面积366平方公里,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湿地。其中安新县境内312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