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化资源复习题
1.小说 :是一种通过对人物、情节和环境的描绘来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由于它可以采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表现手法,深刻细致地刻画人物的性格,且不受时间、空间和真人真事的限制,可以更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深刻地揭示社会本质,深受人们的喜爱。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历史遗存:是文化资源的核心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性资源。从广义角度看,凡是人类社会遗留下来的物迹,都属于历史遗存的范畴。历史遗存是指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从事众多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而留存下来的遗址、遗迹、遗物等。历史遗存形成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载体,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特定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建筑、艺术等特点和水平的客观表现和真实反映,更是人类智慧文明和创造实践活动的结晶。
诗: 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现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2.民俗: 即民间风俗,通常是指产生并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象,是广大老百姓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
散文: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散文主要分叙事性散文和抒情散文。
民俗资源的教育功能: 民俗资源在产生之初,总含有一定的功利目的,这便使之与教育功能联系起来了。个人的喜好和行为不可能成为民俗,只有社会的、集体的习俗融合在一起才能成为具有教育功能的民俗资源。由于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因此,民俗资源对每个人都具有教化的功能。人们常说社会是个大学堂,民俗正是这个学堂中一名重要的教员。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 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3.文化的一般特征
1、文化是由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自然存在物不是文化,只有经过人类有意无意加工制作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文化是后天习得的。文化不是先天的遗传本能,而是后天习得的经验和知识。文化的一切方面,从语言、习惯、风俗、道德一直到科学知识、技术等都是后天学习得到的。
3、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
4、文化具有民族性、阶级性和时代性。
4.文化艺术产品在文化生产中的作用主要体现
一
二
三
四 文化艺术产品导致文化生产的进行。文化艺术产品有助于文化消费者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文化艺术产品为文化产品的再生产增添内涵。文化艺术修养是文化产业从业者的必备条件
5.文化资源保护的意义具体体现:
一、保护文化资源就是保护了各族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历史根基。世界各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民族性格特征和精神精粹所在,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博物馆、纪念馆和文物保护单位所保存的大量的文物资料,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世界各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继承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必须从文化遗产中广泛汲取养分。
二、文化资源作为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历史研究的第一手史料。世界上各民族发展历史不同,许
1多少数民族的历史没有文字记载,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据遗留下来的文物去研究了解其历史发展脉络,需要用文物考古来证实历史文献的正确性。文物的证史和补史作用,是其它史料所不能替代的。
三、文化资源是科技创新和文艺创作的重要借鉴与源泉。历史不能割断,发展需要借鉴,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继承自己的优秀文化遗产,才能创造出新的民族文化。世界各民族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众多文物中,有不少是世间罕见的艺术珍品,如古滇文化中的青铜文物、建水文庙、大理三塔等文物建筑,这些文物为不同行业的今人从事创造发明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四、文化资源在扩大对外交流,促进旅游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文化资源,吸引世界各地游客,是发展旅游业的特色和优势之一,是世人了解、认识某个地方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开展国际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
6.民俗变异形成的原因:
1.民俗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文化现象。这种传承方式本身就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灵活性
2.民俗的变异受地域环境、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3.民俗的变异受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的影响。
4.民俗的变异受到地域观念和民族心理的影响。
补充:变异性是与传承性密切相联系、相适应的民俗发展过程中显示出的特征,同时又与历史性、地方性特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俗的传承性不能理解为原封不动的代代照搬、各地照办,毫不走样,恰恰是随着历史的变迁,不同地区的传播,从内容到形式在不同程度上产生变化。因此,民俗的传承性与变异性是两个矛盾统一的特征,是传承基础上的变异和变异基础上的传承。
变异性事移风易俗最可运用的特征,只要认真探讨变异性的科学规律,积极推动旧俗向新俗转化的工作,推陈出新,删繁就简,使民俗中许多事象逐渐从落后变为进步,从愚昧变为文明。继承优良传统,革除旧习陋俗。
7.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主要原则:
(一)冻结保存原则:即原封不动的保存,保持历史文化的原真性。这是联合国提倡的标准。一般对文物古迹应原封不动的保存。例子
(二)整旧如故原则:对于残缺的建筑(古遗迹)修复应“整旧如故,以存其真”。《威尼斯宪章》提出了世界各国公认的两个修复原则:修复和补缺的部分必须跟原有部分形成整体,保持景观上的和谐一致,有助于恢复而不能降低它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信息价值; 增添部分必须与有部分有所区别,使人能辨别历史和当代增添物,以保持文物建筑的历史性。此外,加固、维护应尽可能地少。例子
(三)慎重重建原则:一些十分重要的历史建筑物因故被毁。由于它们是地方重要的特征、象征,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必要重建。重建有纪念意义。但是,重建必须慎重,必须经专家论证,因为重建必然失去了历史的真实性,又耗资巨大,还破坏了遗迹。在更多情况下保存残迹更有价值;例子
(四)利用以不损坏遗产为前提原则: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以不损坏遗产为前提,以续继原有使用方式为最佳,也可以为博物馆,作为参观旅游景点要慎重,防止被破坏; 保持历史街区和古城的格局特征。重点保护好历史街区和古城的平面布局、方位轴线、道路骨架、河网水系等。例子
(五)保护特色建筑风格原则:保护特色建筑风格,包括建筑的式样、高度、体量、材料、颜色、平面布局、与周围建筑的关系等。控制适当的建筑尺度——高度、体量非常重要,切记今古不同,不要求高、求大。
(六)保护历史环境原则:事物与其存在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不可以脱离环境而存在。历史文化遗产环境的意义更重要,重要的、特色的、与重要历史有关的地形、地貌、原野、水体、花木及其特征都要保护;拿不准的古镇、古村、古街、古建筑应暂不拆除。许多偏远的地方,尤其是山区农村,古镇、古村、古街、古建筑,虽然不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却也是历史文化遗产,有相当高的价值。当地人不知道,有没有财力和机会请专家鉴定。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暂不拆除,以免造成遗憾,待专家论证后再根据情况处理。
8.人为因素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破坏主要有哪几种情况
人为因素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破坏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建设性”破坏,在城市开发与发展的过程中,不顾历史文化资源与名城保护的审批程序,擅自拆除或改建历史文化资源,破坏原有文物环境的传统风貌。二是“保护性”破坏,由于对文物价值的认识不够,对文物修复保护的法定程序不了解,往往在保护文物的过程中,好心办坏事,甚至有的建筑不按原貌修复,面目全非。如梁实秋旧居“雅舍”的保护就是保护性破坏的一个代表。三是“开发性”破坏,特别是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今天,在对一些文物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某些部门目光短浅,为了适应旅游者的所谓“需要”,在短期内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对文物遗址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利用,甚至随心所欲地“改造”文物,名为开发,实为破坏,造成文物被破坏的悲剧。
9.文化艺术产品资源的主要特点
一. 文化艺术产品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强烈的感染力
二. 文化艺术产品的灵活性
三. 文化艺术产品的渗透性
四. 文化艺术产品的民族性文化资源保护的方法:
第一.观念上应强调整体地、关联地、生态性地对待文化资源。文化资源是在人与自然、社会等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是多样的、多态的。不同的文化资源之间,有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文化资源的局部的损坏,将会造成整体价值的贬值。比如历史文化名城或者街区,仅仅在其中插入一个现代的高层建筑,不仅会引起视觉风貌的变化,同时也会引起道路交通、人流、物流的变化,最后的结果可能是进一步的道路扩张,人口增长,区域产业结构等将不得不进行调整,文化资源的本体与内在价值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整体性保护是文化资源保护的重要原则之一,文化资源概念不断扩大的趋势,从对单个文物到建筑古迹遗址到整个的历史街区、名城名村名镇,乃至跨地区的线性遗产和文化景观等,就是整体性观念的不断发展。
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确实需要一种系统的、生态性的思维与行动。生态系统中,每个生物体或者事物都有一个自己特定的生态位,而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就是在社会与文化的多样性与动态发展中为其存在找到合理的位置——包括价值位置与作用位置。因此,文化遗产传承既要强调保护,也要探索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实践上应探索多元主体、多种层次和多种方法的保护与传承。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不仅仅是专家、特定单位和主管部门的事情,也不仅仅是对文物本体的加固维修复原的科技与保护等,政府及相关部门、社会团体、法人、志愿者、公民,都是文化资源的利益相关方以及保护与传承的实践主体。文化资源作为公众资源和财富,大家都是其主人,因此应发挥主人翁意识与作用。文物部门至多只是受托者,在这个过程中多发挥一些作用、多承担一些责任而已。文化资源保护的目的是让文化资源延年益寿,但是光有专家的理论方法技术这样的医术是不行的,文化资源主人的态度,文化资源生存的社会制度、体制、环境等,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文化资源保护是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比如遗产旅游,旅游参观者对遗产的保护也是有直接或间接责任的。对于不同的文化资源,应该区分对象与情况,采取多种层次多种方式的保护,从救命性的抢救,到对损坏的复原维修,到日常的维护与保养,到挂牌、宣传、教育以改善文化资源生存的人文与自然环境等预防性保护,等等。总部设在罗马的国际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曾经系统归纳和发布过造成文化资源损毁的上百种自然和人为因素,而文化资源保护工作总起来说就是要系统地去除这些因素。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社会更多方面的参与,同时也应为社会参与尤其是非专业部门和人士的参与提供更多的渠道、手段以及引导和指导。因此,在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的实践上,要探索包括政府、部门、单位、专家、公民及其他相关的社会力量多元主体的保护与多种层次的保护;要探索管理性保护、规划性保护、技术性保护、养生性保护等多种保护实践的结合,尽可能全面地减少资源面临的自然与人为的破坏性因素。对这多元主体、多种层次和多种方法的保护与传承,更需要科学的引导规范与协调管理。
第三,价值上应实现以人为本的保护与传承。文化资源是因为人而产生并具有其存在价值的。文化资源和人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考古学研究强调从物(文物、文化遗产)见人,文化资源与人的关系,是评价文化资源价值的标尺,而对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弘扬也主要是指其所荷载的价值,保护资源本体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价值的载体。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中,一个主要的手段就是传承人的保护,因为在这里,人和资源本体是直接结合在一起的。对文化资源保护来说,离开人,一切都无从谈起,保护更是为了人的保护,是为了提升和满足人的多层次的文化与社会需求,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传承,通过人来传承并进而实现人的发展。因此,在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的各个环节,都应该首先考虑到人的因素,包括古人、今人和后人。对于文化资源,要从人出发进行价值挖掘,资源研究与价值评估中要从物中见人;要和人关联起来进行保护,因为资源活在人中,活在社会中,专家是资源的医生,公民是遗产的主人,社会文化是资源生存的环境;非物质文化资源要关注传承人的保护;当前在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尤其要注重探索关注民生的保护与文化资源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文化是人超越肉体的适应和生存方式,是人体的延伸,尽管文化资源也像人一样,不可能永恒存在,但是,如果和人联系起来看待文化资源,让文化资源的存在具有人一样的尊严,具有社会价值,受到科学、合理、人性的对待,文化资源有限的存在才谈得上是有意义的存在。
11.历史遗存资源作用
一、古代社会历史发展的真实写照
二、古代社会辉煌历史的美学展示
三、古代社会人类文明的集中凝聚
四、古代社会科技水平的高度浓缩
12.历史遗存资源的分类
历史遗存资源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按照其内容和形式,可分为社会经济文化遗址、祭祀宗教信仰遗址、居住地及建筑遗址、墓葬和历史遗物五大类型。
第二篇:文化资源讲稿
文化资源学
第一讲: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源
一、文化产业的学科设置
作为一门学科,文化产业在中国的高校里已走过了近十年。在这段时间里,不管是文化产业的理论,还是它所面临的现实,乃至于文化产业本身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实现了尽管曲折,但依然显著的发展;在这样的发展中,文化产业的理论和实际,都为自己的丰富和完善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它的内涵、外延,以及学科构架,在众多研究者的努力下都逐渐清晰起来。这种理论和现实经验的积累,对与文化产业今后的发展而言,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但是,十年的时间,并不足以让一个新兴学科真正成熟起来。与哲学、文学、历史学这些拥有悠久传统的一级学科比起来,文化产业还没有形成一个经典的理论范式,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国内高校文化产业学科设置的混乱。
作为一门有着明显现实指向的实用学科,文化产业的学科设置应当、也必须考虑它的产生背景和最终归属地——市场。
因此,市场理应是文化产业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此,文化产业理论可以分为文化资源学、文化政策学、文化策划学、文化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和文化研究这六个方面。
文化资源是其中的第一个方面,也是文化产业的学科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讲,文化产业的产生和发展,都建立在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之上,因此,文化产业的研究者、学习者和从业人员,最先要了解的就是文化资源学。
文化资源学首先应当阐明文化资源的内涵、构成、分类、范围、特征和作用,还应系统地论述其在文化产业中的基础作用,以及它在市场化的开发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因此,文化资源学应当把重点放在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上面,并梳理文化资源的管理机制,透析文化资本在文化市场中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与产业化具体途径。最后,文化资源学还应当能够总结一些成功的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模式,并对这些模式做出客观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文化资源学还应兼顾文化资源的文化属性对对当代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特殊影响。
文化政策学是要研究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基础。它不但要为后两者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也要规范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细节和取向。一国的文化政策,是本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化逻辑与现实不断碰撞和交融的结果,并往往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政府的意志。
文化政策学要研究文化政策的起源、性质、对象;理清文化政策的主体和客体;分析文化政策的选择、制定、执行以及终止。
文化政策学还应兼顾当前中国文化政策的发展历史、具体内容、固有特征以及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致力于建立、健全完善、健康的文化政策体系和与之相应的运行机制。《文化政策学》,胡惠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
文化策划,是在掌握和积累了一定的文化资源知识,熟悉相关文化政策的基础上的一种文化创意活动。文化策划是文化产业的核心,通过文化创意,文化策划能够发掘、整合、改造或者重塑文化资源,将之变成文化产品,并在市场中实现产业化。
文化策划学应当涵盖文化策划的起源、定义、原则、方法、步骤和分类,并兼顾各个领域的文化策划。
如影视策划、戏剧策划、新闻策划、饮食策划、书画策划、服饰策划等。《文化策划学》。陈放,时事出版社,2003年。
文化经济学以文化活动中的微观和宏观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科学地揭示文化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诸领域的运行机制及其发展规律。
文化经济学应当研究文化生产,文化需求、供给和均衡,文化消费,文化市场,文化商品,文化商品价格,文化投资,文化发展战略,文化经济管理等具体内容。
在某种程度上,文化产业管理是从管理学角度对前三个领域的综合,这种综合这给界定和理清文化产业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要弄清文化产业管理的实质内涵,而不仅仅将其当成一种空洞的概念,就要从文化产业自身属性出发,从它所关涉到的各种维度对其进行研究。
有学者系统总结了文化产业管理应当包括的几个方面:意识形态、行政管理、微观管理(文化企业、文化事业、非营利组织、自由从业者)、品牌管理、投资管理、国有资产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概论》,李向民等,书海出版社,2006年8月;《文化产业管理》,徐浩然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7月。
文化研究,从广义上来说,是关于文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研究;从狭义上说,则是发源于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一种文化批判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狭义的文化研究诞生于雷蒙德·威廉斯对马修·阿诺德所持文化观念的批判;前者试图以“生活方式”代替后者对文化是“世界上最好的思想和言论”的定义,夺取掌握在知识精英手中的文化领导权,从而首先在文化领域打破封建时代残留下下来的等级制度。
可以说,文化研究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对权力的角逐。随着伯明翰学派对文化研究的丰富与发展,后者逐渐演变为一种对现实更加普遍的关照,特别是对处于结构性的强制力量支配下的个体的生存状况的关照。“可以说,对于文化与权力之间关系的关注,对于支配性权势集团及其文化(意识形态)的批判,对于被统治的社会边缘群体的文化反抗资源的挖掘,是文化研究的灵魂与精髓。”
因此,文化研究囊括了几乎所有能够透视当代社会文化逻辑的关键词:文化工业、文化霸权、文化资本、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现代主义、日常生活、现代性、后现代、亚文化、反文化、主体性、权力、体制、话语、神话、性别、结构、解构、表征、符号、身体、他者、文本。《文化研究导论》,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二、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源
(一)对文化产业而言,文化资源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丰富的文化资源,无疑能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反之,文化产业的发展则可能遭遇更多阻力。在当代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对物质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模式。某个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常常和该地的文化遗存紧密相联。
此外,人们对作为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某些历史或虚构的名人以及与他们相关的传说的争夺也愈演愈烈。这方面最为典型的,就是名人故里之争。
事实上,在中国频繁上演的名人故里之争,恰恰反映了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中遭遇的尴尬。文化产业的本质是创意产业,应当是立足创意,对文化资源的整合、改造和创新。它应当以知识、思想和智慧作为支撑,创造财富。
对名人故里的争夺,暴露出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在文化产业的最低端挣扎,仍然之知“守旧”,不知创新。现实是,那种依托历史名人效应,建陵园,造寺庙,修碑林,扩公园的开发模式,已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在缺少自然景观卖点的前提下,如果再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仅仅依靠一个历史人物,不可能为一个地方的文化产业带来真正的繁荣。
因此,文化资源并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文化产业的繁荣,最终还是要依靠制度革新和思想解放,惟此二者,才是文化产业突破自身瓶颈,迈向真正繁荣的关键。
作为当今世界文化产业第一大国的美国,建国只有200多年,并没有很多历史文化遗存,它的文化产业能够发展成为别的国家无法企及的巨无霸,显然不仅仅是因为这个民族抓住了文化遗存这根救命稻草,而是在健康、完善,并且开放的制度保证下,立足创新,用思想和智慧创造了文化产业的辉煌。
因此,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在大选胜利演讲中可以说:美国能够继续保持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地位,靠的并不是军队和财富,而是美国人源源不断的梦想的力量,靠的是民主、自由、机遇和永不服输的希望。
美国人和美国文化的这些特质,以及它们创造的环境,是文化产业成长和发展的最好土壤。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在文化产业异常繁荣的基础上,美国可以通过诸多强大的跨国公司,向外输出它的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它在扮演着世界警察角色的同时,也印证着萨义德在东方学和文化殖民理论中的预言,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文化帝国。
(二)对文化资源来说,文化产业的意义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生存。当代中国正处在有史以来最剧烈的一次转型中,传统的经济方式、政治制度、文化观念,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在经历伴随着剧痛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传统文化由于失去了自身产生和生长的环境,悄无声息地消失了;还有一些,尽管尚未消失,但一直徘徊在消失的边缘。
这些最大程度上保留着本民族文化记忆,蕴藏着最完整的民族性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真正的根。但是,我们对这些宝贵文化的保护,却一直面临着尴尬的困境。如果完全由政府主导,把这些文化陈列在传统文化的博物馆里,它们很可能会因为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而丧失自己鲜活的面貌,变成一具具干瘪、僵硬的文化僵尸;而用来保护它们的费用,也将成为国家的负担。
因此,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现代生活方式结合起来,将之置入当代社会最具活力的场域——市场之中,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活力,也许是对它们的最好保护。
其次,文化产业能够促进文化资源的成长和发展。许多文化资源,在进入市场、实现产业化之前,仅仅是带有文化性质的材料。可能是一些传说、一个故事或者一则寓言。这些故事本身,是称不上文化的。
但是,当这些带有文化性质的材料作为文化资源被文化资本带入市场,它们的命运往往会发生改变。这些文化资源本身所蕴涵的能够迎合当下社会或者市场需求的某些要素,会被反复地挖掘、放大、复制,以致于形成一种可观的文化现象,甚至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化类型,参与当代文化的构成。
作为哥特文化的一支,吸血鬼文化在进入市场被大规模开发之前,仅仅散见于东欧罗马尼亚地区的传说,或者一些哥特风格的小说中。它的兴起与发展几乎与电影工业的兴盛一样,是十分晚近的事情。
吸血鬼文化中的那些关于灵魂、肉体、信仰、背叛、时间、黑暗、光明、永生、命运、诅咒等元素,往往在电影中被赋予一层近似幻觉的浪漫色彩,成为电影的卖点。
经过文化产业的放大,吸血鬼文化以影视和小说、动漫等形式为载体,受到了跟多人(特别是青少年)的关注,作为一种亚文化,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形式和内涵,成为哥特文化的代表。
最后,在市场环境中,并不是所有文化资源都能够得到文化产业的滋润。有很多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它的生长环境、形式和价值观,并不适应市场的要求。因此,某些文化资源在进入市场、被产业化以后,价值内核可能遭到破坏,从而完全变成市场的傀儡。这种已经遭到破坏的文化,在精神上,很可能已经和原来的文化大相径庭了。
在当下,这种由于市场的介入,而改变了某种文化最基本内核,使其染上市场那种肤浅、功利、盲目和庸俗特征的案例,已经越来越多。
这种尴尬,事实上反映了文化产业所面临的基本困境,即文化产业,到底是要发展产业(经济),还是要发展文化?二者到底以谁为主?在现实中,有没有一条两全其美的道路,可以兼顾两者?如果不存在,在市场环境下,文化是否一定要适应经济的要求而牺牲自己?如果存在,这条道路又应如何修筑?
三、文化资源的定义与相关概念辨析
(一)文化资源的内涵
资源一词,最初常被用来专指自然资源,即“存在于自然界的某种物质或环境,并且能够产生经济利用价值的东西。”
在现代社会中,资源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局限于天然的生产资料或者生活资料,而是包括了更加广泛的含义。凡是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性和精神性的材料、手段、技能和思想体系等,都可称为资源。
资源内涵的这种由“自然”向“社会”的转变,也反映了社会本身的变迁,人们所面临的现实,不但是单一的自然,而是日益复杂了。因此,便出现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资源、社会资源、思想资源、知识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是资源的一种特殊形式,指的是具有文化属性的各种资料,包括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
(二)文化资源相关概念辨析
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
一、文化资源的文化属性,是人类有意识的创造活动所赋予的,这种创造活动与人类的思想观念联系在一起,因而被赋予了某种精神内涵,所以,文化资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资源,它从一开始就具有很明确的目的性和社会功用性,这是它不同与以天然形态表现出来的自然资源的突出特点。
二、文化资源常常以文化形态表现出来。很多文化形态本身不但是一种文化,同时也是更加宏大的文化的载体。比如语言和文字。
因此,文化资源既有内容的属性(文化内涵),又有形式的属性(文化载体),研究文化资源,一定要兼顾这两者。
三、与自然资源不同,文化资源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具有变异性的特点。它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包括文化资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总量和种类的不同,也包括同一种文化资源本身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形态的变化。
文化资源与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指的是由历史文化塑造并遗留下来的物质、或非物质文化资料。文化遗产是文化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理论上说,一切文化遗产都可以看做文化资源。
然而,文化资源却不仅仅是文化遗产,前者还包括近代、现代和当代的文化资料。一切现时代产生和创造的文化资料,也都可以成为文化资源。
因此,文化资源是历史的和当代的文化资料的总和,文化遗产只是文化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遗产常常在历史文化的发展中已经定型,而文化资源由于包含着相对活跃的现代文化的部分,还不断丰富和改变着自身。
文化资源和文化
一、文化具有整体性。严格意义上的文化,应当是某种结构性的、有机的整体。它的核心是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被某种风格化的手段表现出来,并参与到社会中,获得一定的社会形式,这种文化才算完整地建构了自己。比如佛、道文化。
文化资源对整体性没有要求,进入市场的时候,根据市场的要求,它常常是独立的、碎片化的、被割裂的,它可能是一种文化中的某个部分、片段、元素,被放在市场的环境中复制、加工、整合与放大。《功夫熊猫》
二、文化是自主的,动态的,有自己的现实意图。它需要通过参与现实,获得必要的社会形式。也就是说,一种文化,它希望能够通过融入现实,成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并参与社会结构的形成。
文化资源则不然,作为一种资源,它多数时候是静态的,是被动的,也没有明确的现实意图。在进入市场之前,文化资源缺乏自主性,缺乏成长和发展的动机和动力;进入市场之后,它又时刻面临市场逻辑的威胁,并有可能在市场的汪洋大海中迷失自己。因此,文化资源需要开发,更需要保护。
(三)文化资源的特点
1.意识性
无论是作为生活方式的整体性的文化体系,还是这个体系中个别的具体文化形态,它们的产生、发展和更新,都参透着人类意识,是人类意识的产物。文化是人类意识的集中、升华、形式、升化,是人类意识的现实化。2.社会性
文化资源的社会性首先表现在它在社会中诞生,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求了文化的出现,并作为文化资源,在历史的长河中实现自己的积累。
其次,文化资源的社会性还在于它依靠一定的社会形式实现自身。没有社会形式,文化就只能成为思想。
第三,在某种程度上,文化是社会的符号系统。文化与社会是同构的,它们通过相互作用,构建着彼此。3.教化性
文化的教化性是文化的本质力量。文化对个体、民族的塑造,正是通过它的教化能力实现的。文化可以塑造一个个体或民族的价值观、道德观、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4.传承性
文化资源的传承性是其教化性在时间上的表现形态,文化资源通过一个民族的代际传递,实现自己的传承。5.民族性
和文化一样,文化资源也拥有民族性,并通过一个民族的习俗、服饰、行为、艺术等表现出来。文化资源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区分于另一个民族的根本标志。6.交流与共享性
如果说文化资源的传承性体现的是文化在时间上延伸,文化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性则体现了文化在空间上的传播能力。不同个体、群体、民族可能实现不同文化的共享与交流。7.变异性
某种具体的文化资源或者某一时代的文化资源的总量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可变的。这种变化,根据它们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的不同,可能是量变,也可能是质变。
(四)文化资源的作用
1.人类思想资料的重要来源.文化资源能够为思想观念的形成提供丰富的资料来源,文化体系和文化资源中所包含的自然观、社会观、道德观、价值观,不但是思想的基础,也常常以思想的形式被总结和阐发。比如,儒家和道家关于“道”的观念和思想,就来源于中国文化本身。
2.人类价值观念形成的依据
价值观是一个群体及其成员所共同遵守的一套观念和规范,这些观念和规范是这个群体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南,也是他们评价体系的基准。
价值观是通过文化的作用逐渐形成的,是文化的核心,它又具体地体现为伦理道德、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处世态度、人生追求等。3.转化为文化资本,影响社会发展
在当代社会,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文化和经济互相渗透的必然结果,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存在方式,也丰富这当代社会的经济形式。
文化经济的兴起,使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不在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范畴,而是能够以资本的形式为社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这两股力量的结合,极大影响着社会的发展,甚至改变着社会的结构。4.人类文化遗产的主要来源
随着时间的流失,那些经过了时间检验,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体现着文化自身发展逻辑,能够代表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文化资源,将有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保存下来,成为文化遗产。5.文化生产力的基础.文化也是生产力。文化生产力实际上是对文化资源加以有效地整合和开发利用的结果,它对推动社会进步、增加社会财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讲 文化资源的表现形态
从时间上,我们可以把文化资源划分为传统文化资源和现代文化资源;从空间上,可以将之划分为乡村文化资源、都市文化资源、和海洋文化资源;具体的,我们还可以依据其存在形式的不同,将之分为民族文化资源、企业文化资源和社区文化资源等等。
一、乡村文化资源
(一)什么是乡村文化资源
乡村文化也可称为乡土文化,是一种反映着人类早期农耕文明的本质与特点,与现代都市文明并存的文化形态。
乡村文化资源是一种民间形态的文化资源,带有鲜明的乡土气息和乡村文化色彩。
乡村文化存活于日常的田间地头,是生活在乡村的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的反映。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居住、耕作、交往、礼仪、习惯、邻里关系、婚姻家庭、节庆活动等等,构成了乡村文化最基本的内容。
(二)乡村文化资源的特点
地域性
乡村文化是一种产生于特定地理空间的文化形态,它的内涵、结构、特征和表现形式,都带有突出的地域文化色彩。文化的地域性虽然在每一种文化形态中都可能表现出来,但在乡村文化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因为与其他文化形态,特别是代表着现代文化的都市文化比起来,乡村文化更加质朴、直接地体现着人对自然环境的应对,因而更加明显地带有当地特殊地域环境的烙印。民众性
乡土文化,不但以某些艺术形式反映着乡村民众的生活,常常也就是这种生活方式本身。
每一位乡村民众,在他最平常的日常生活中,都参与了乡土文化的延续和创造。因此,乡土文化有着最广泛的民众基础。
另外,乡土文化往往也更加直接和完整地表现着传统文化的基本属性。乡村文化的民中性,是中国文化群体性特征的直接体现。
亲缘性
亲缘性来源于远古社会时期代代相传而形成的家族关系、血亲关系、宗法关系等,这些关系的互相作用,形成了带有突出亲缘性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习惯。
在现代社会,当都市文化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冷漠、疏离、隔阂等特征时,作为农耕文明中宗法社会的基本特点之一,亲缘性在乡村文化中更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乡土性
乡土观念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最持久和最根深蒂固的观念。它包括人们对故土、家园、亲人、乡里的依恋和怀旧之情。
乡土观念可以看作是中国人“家庭观念”的一种放大;是中国人对家庭的依赖、珍视、然而又被家庭束缚的社会形式。
同时,它也体现着农业文明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相互适应的要求,并且影响着经济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发展与演进。
二、都市文化资源
(一)城市的起源
城市最早诞生于四大河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作为西方文化源头的古希腊文化,虽然在产生时间上晚于上述地区,但它是古代城市形态较早走向成熟的地区。约在公元前800—500年,古希腊就出现了较为成熟的城市形态。
有研究称,在中国,早在夏王朝建立之前,城市就出现了。在大约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1世纪,中国就出现了一些具有城市形态的城邦组织。
中国城市最早起源于原始氏族时代的酋邦国都城,在原始村落的基础上经过不断聚合而产生。世界其他国家早期城市也表现出这一特点。
(二)古代城市
古代城市脱胎于氏族村落,一般是众多村落的聚合。城市在形成的过程中,成为承载社会功能的聚合体,并孕育了自己特有的文化。
我国古代城市在很多方面仍带有相当浓厚的村落文化的色彩,因而城市与乡村并存的现象在中国古代城市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它的要素主要体现为:
1.它是超越氏族村落之上的组织形式和永久性定住点,出现了城市建制和城市居民;
2.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都有超越村落文化的创造力和创造物; 3.有明确的劳动分工; 4.有一定数量的非农业人口; 5.是文化传播中心。
(三)现代城市
现代城市由古代城市发展而来,它们都超越了村落文化具有的社会结构,打破了村落以家族、血亲、宗法观念为纽带的社会结构,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核心。
现代城市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与古代城市最大的不同是,现代城市建立在超越了农耕文明的工业文明的基础之上。
现代城市在许多方面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性,也为个人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和条件。
(四)现代城市的基本特性 1.多元化与异质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这种多元化特点主要是在城市中体现出来,多元化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的重要标志。
多元化崇尚多样性和异质性,重视个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和精神特征。
多元化的城市给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追求。多元化和异质性带来了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的丰富性。2.公共领域与私人空间
现代城市注重营造公共领域与私人空间之间的一种和谐氛围,既要打破古代社会封闭和保守的观念,强调一种更为开放、公开、民主和透明的社会气氛,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和联系,同时也强调要尊重个人的权利,注重保护个人的隐私权。3.市民自治性
现代城市强调公民的自治性和公民权,反对封建专制和独裁统治,把参政议政看作是每一个市民所享有的权利,强调公民参与意识,这与体现专制性的古代社会是不同的。4.集体情感与集体人格
现代城市是一个由不同的社会阶层、群体和人组成的社会,大家生活在城市这一特定的空间之中,彼此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在这样的一种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联系是非常重要的,他律原则取代了自律原则,作为构建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5.是整体感与和谐感
现代城市的人们对城市的依赖感和认同感,是城市精神的重要来源。
现代城市是由不同的人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群体,每个生活在其中的人都要注重社会公约和社会道德,不能去损害他人的利益。
(五)都市文化与文化经济
1.都市文化
都市文化是一种发展程度较高的现代文明,它是在人类城市文明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较高形态的城市文明。所以,都市文化同历史上城市文明的发展演变具有密切关系。
但从根本上说,都市文化代表的是一种现代文明,即工业化和后工业化以来的文明发展,因此,都市文化中除具有现代因素外,还具有传统因素,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因此,我们在研究都市文化的时候,既要有纵向的历史坐标(历时性),也要有横向的时代参照(共时性)。都市文化代表了人类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趋势。
都市文化产生都市精神。后者不同于传统文化精神,它具有更多的现代性特征。都市精神表现在很多方面,有政治上的,有经济上的,有文化上的。
在传统社会中被称为“市民”的城市居民,在现代都市中,已逐步向公共管理中“纳税人”的观念转变。2. 文化经济资源
文化经济资源指的是人们从事文化生产和文化活动时可以实现经济价值的各种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
根据性质的不同,文化资源分为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方面的内容,它们都可以转化为经济价值,因而也都可以形成文化经济资源。
文化资源的配置方式一般分为市场调节、计划调节、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三种。现代文化经济资源的开发一般包括外延的开发和内涵的扩展两种。外延开发是指利用各种有效手段,以增加现代文化资源数量为立足点来实现对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内涵扩展指采用一些新手段、新技术,通过创意这个重要环节来对现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发掘,提高对现代文化资源的利用深度和利用效益。3.开发都市文化资源的关键
都市文化资源,是一种典型的现代文化资源。对都市文化资源的开发,最重要的是要结合都市文化的特点。
一方面,开发都市文化资源应遵循市场的规律,充分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先天优势,深入挖掘都市文化中符合市场规律的特质。
另一方面,也要重视都市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在开发都市文化经济潜力的同时,建设健康、独特的都市文化氛围。
因此,具体地需要注重下述措施:首先,研究白领阶层文化心理,培养精英文化消费趣味。在米尔斯的《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书中,白领并非之“中等财产”的持有者,而是“中产阶级”,即在社会上从事脑力劳动的管理者、经理人、教师、高级技术人员和推销员等等。在中国当下的语境里,白领更接近“小资”。这些人常常和酒吧、咖啡馆、舞厅、美容院、时尚杂志这些较为高档的消费品联系在一起。虽然都市文化中的这种“白领趣味”,总是小心翼翼地避开生活中的痛苦、艰辛与困惑,故意简化、涂饰和虚构生活舒适、快乐、潇洒的一面,但从经济上讲,这种趣味能够客观地起到培育良好的消费环境,引领大众消费潮流的作用。
其次,还应注重营造文化旅游氛围,打造城市文化特色。
当代旅游业是现代商品经济与技术的发明物。它从刺激旅游者的消费欲出发,借助现代交通方式、传播媒介甚至国家机器,对旅游地进行批量的复制和宣传,以达到商业效益的最大化。
在这种模式化的旅游中,游客都很难得到外在(景区)和内在(游客)的真实体验。针对这种情况,现代都市应当因地制宜,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加强自己的文化特色建设、旅游环境的营造,挖掘城市本身文化内涵,凸显城市的文化特色。真正的城市气质和城市精神,应当能够凭借自己深厚的内涵,主动包容和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而非一味地迎合他们,从而失掉自己的本来面貌。第三讲:民族与文化 ——两种民族理论的介绍
一、民族问题的提出
近代以来,人们关于民族问题的讨论,似乎一直占据着众多文化论争的核心。人们发现,在现代的语境下,不管是谈论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讨论更广阔视野中的国际形势,都离不开对民族问题的溯源与探究。
而我们谈论民族,又一定离不开文化。文化和民族之间是什么关系?是民族创造了文化,还是文化构建了民族?
这些问题,也许能在下面的两种民族理论中,找到线索。
二、两种不同的民族理论
(一)斯大林对民族的定义
关于民族,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中有过一个很有影响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
这个定义,长期以来被学界,特别是国内学界奉为经典。
“共同语言”指的是一个民族的人们共同使用一种语言作为本民族的交流工具,这是形成民族最突出、最显著,也是最稳定的要素。民族的区别首先就表现在语言上的不同。
“共同地域”指的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域,这是形成民族的地理环境因素。
“共同经济生活”是指一个民族内部具有经济上的密切联系,形成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的一致性。
“共同心理素质”也称为民族性格,指的是一个民族长期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共同心理,它集中反映为一个民族文化传统中表现出的某种精神性要素,它是一个民族精神世界或心理世界的反映。
在斯大林的定义里,民族是唯物史观意义上的社会存在;正是民族本身的成长与发展,创造了各式各样的民族文化。
这个意义上的民族,强调了民族的实在性与客观性,强调民族文化是民族的一种表现形式,因而更加容易促生厄内斯特·盖尔纳所表述的“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首先是一条政治原则,它认为政治和民族的单位应该是一致的。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情绪或者一种运动,可以用这个原则作最恰当的界定。民族主义情绪是这一原则被违反时的愤怒感,或者是实现这一原则带来的满足感。民族主义运动,是这种情绪推动的一场运动。”
在这个表述中,民族常常被与国家、祖国、传统这些宏大叙事联系起来,在相互的渗透与支撑中为彼此提供合法性。
因此,这个意义上的民族、民族文化以及民族文化资源,也更加容易被融入国家意识形态,成为构建国家意识形态、维护体制性权力,进行外交博弈的重要力量。
(二)民族——想象的共同体
爱尔兰裔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1983年出版的《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兴起与散布》一书中,这样界定民族: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是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
安德森提出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的背景是,在现代世界里,大众传媒让世界变得日益扁平化,地域、部落、宗教、家庭的“前现代认同”被粉碎了;
民族主义能够提供的是一种新形势下的凝聚力,也提供了某种人们围绕它可以建立起来的自己和别人的身份关系。
这种来源于想象的身份认同,赋予人们强烈的归属感,以抵御现代世界中的冷漠和不安全感。
“即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员也不可能认识他的大部分同胞,遇见他们,或者甚至是听说过他们,然而在每个人的脑海里却活生生地有着一个这样的共同体的意象。”
“尽管每个民族都可能盛行着实际的不平等和剥削,但民族成员间总是被伪装成深厚的、平等的同志关系。”
为了能够想象这么多人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拥有能够标记他们身份的那些本质特征和景观,就意味着他们内部存在的分裂必须被忘掉。
以下具有象征性的符号,都可能被有意识地用来支撑那种想象;很多时候,这些象征性的符号,都是具有文化属性,或者直接就是文化本身。
这些符号包括历史文献、文化传统、民俗习惯、文化景观、民间图腾、历史记忆、以及相关的艺术形式。
对这些符号的共有,使得人们对民族的想象更加丰润、饱满,因而具备了现实感和真实性。
“想象的共同体”给我们的启示是,民族也许并不是存在于我们常识之中并与现实对应的那个实体,而是由文化、意识形态、自我意识共同构建起来的想象物。
也就是说,一个民族的起源、发展、现状以及未来,都可能只是一套话语,一种叙事,而这种可能的话语和叙事的样貌,往往决定于那些掌握着话语权力阶层的塑造。
这样,最起码从理论上,任何关于民族、民族文化以及民族主义的话语,就都存在着虚假的可能。
第四讲:文化资源与文化生态
一、文化资源的生态问题
(一)自然资源的生态问题
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人类社会所依附的自然环境就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和破坏。
资源枯竭、水土流失、温室效应、气候异常、水污染、空气污染、地质灾害、沙尘暴等等,都是自然生态受到破坏的表现。
归根结底,人类面临的自然生态问题,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问题;特别是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怎样处理现代化理念、现代化发展模式、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与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是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大事。
(二)文化资源的生态问题
与自然资源一样,文化资源在现代社会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现代社会的来临,改变了很多文化资源(特别是保存着一个国家,民族最完整的文化特质的传统文化资源)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和现实环境,使这些文化资源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从而面临着湮灭在现代化洪流中的危险。
因此,文化资源也面临着生态的问题。
二、文化生态
(一)什么是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是从生态学视角提出的,如同自然界一样,文化也有它内在的发展规律和要求,它要求文化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不能违背这个规律。
一般认为,文化生态理论,是由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在《进化和过程》(1953)年中提出的。斯图尔德是新进化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受到了功能学派的影响。
它主要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审视文化的发展规律,维护构成生态平衡的多样性。
文化生态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文化生态学是要解释具有地域性差别的一些特别的文化特征及文化模式的来源,而不是要把一般性的原则应用到任何文化环境的情况上去。
第二,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文化的存在有自己所要面临的现实生态,也就是它所处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对文化而言,政治和经济的力量非常强势,它们往往为了实现自己的逻辑试图强制改变文化的样貌。
第三,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文化体系内的各种关系。文化生态学要把文化体系看作一种文化生态体系,即由“特定的文化地理环境内一切交互作用的文化体及其环境组成的功能整体。”
因此,它必须关注文化体系内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负文化甚至非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它们的共存模式,通过理论研究以维持这几者之间的平衡。
(二)文化生态对文化资源保护的启示
文化生态学用生态学的观念和理论关照文化,试图在现代社会建立一种稳定的文化平衡,这对文化资源的保护是很有意义的。
首先,文化生态学有利于人们按照文化自身规律保护文化资源。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有自己的规律,我们对文化的延续和继承,应当依照文化本身的规律,不能根据自己的臆想和需要,任意破坏和改变文化。
第二、文化生态的观念有利于保护文化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是保持文化生态平衡的基础,而用生态的观念关照文化,有利于保持文化的这种多样性。
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化,实际上是以某种主导文化的力量来推进的,这种主导文化因为打上了现代性的印记,而成为一种具有支配性的因素,总怀有无限延伸自我逻辑的意图。
生态观念作为后现代主义的重要一维,对现代性同一化的性质作出了可贵的批判;文化生态观念最基本的追求,就是要极力维持文化的多样性,保持世界的丰富性,以对抗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不断深入的现代化特征。
三、文化资源产业化应注意的问题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对文化资源的开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开发的过程中,如果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则很有可能出现不顾对文化资源生态保护的需要,进行过度地开发,甚至粗暴地篡改、破坏文化资源的现象,因此,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要特别注重对前者的保护,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建立一个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体系。
第一是坚决贯彻以保护为主的原则。
文化资源是一种稀缺的资源,还有很多是濒危资源,具有不可修复性,它保留着许多“历史记忆”的元素,也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逻辑,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第二是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化开发。
保护文化资源,并非要把文化资源封闭起来,很多时候,将文化资源市场化,是赋予文化资源生命力的有效方法。
在重视文化资源保护的前提下,研究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把文化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充分结合并发掘出来,与文化资源的保护是并行不悖的。
第三是产业化开发应合理适度。
在现代社会,文化资源的保护一直面临着两难,文化资源既需要进入市场获得新的生命力,也时刻面临着被经济潮流吞没的危险。这个时候,就格外需要把握资源开发的度。
合理、适度的开发就是要考虑文化资源的生态现状和生态恢复条件,要按照文化自身的规律和生态要求,而不是经济规律和要求来开发文化资源。
第四是政府要在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上切实负起责任。
作为一个民族在某个时段政治资源的综合体,政府永远应当,也必须是文化资源保护的最重要的主体。
任何时候,政府都应明确自己在保护文化资源中的责任和角色,并且应当在文化资源的保护中起到主导的作用。
第五讲: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
一、从文化资源到文化商品 ——以九莲山“帐书”文化为例
20世纪50年代末,法国学者罗兰·巴特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当时大量出现的大众文化产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试图解读包含在那些“现代神话”及其媒介再现中的信息。
他使用索绪尔的符号分析法,对那些流行文化进行了“解神话”,细致地阐释了它们能指、所指和符号意义。
70年代,巴特有关“神话”的论述被翻译到英文世界,在社会人文科学的很多领域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90年代前后,西方有学者将神话概念引入旅游研究,认为在旅游地形象的塑造、宣传和提升中,通常有一个“神话化”的过程,并对由谁,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以什么样的方式制造神话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九莲山“帐书”文化从一种不为人知的民间信仰,到一个颇具潜力的文化旅游品牌的历程,似乎同样经历了一个被“神话”的过程。
同时,作为一个刚刚被生产出来的民俗文化产品,九莲山“帐书”还有被进一步神化的趋势。
(一)“帐书”文化的发现及现状
2008年6月,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在全省启动了民间美术普查、古村落普查和民俗志(县卷本)编纂三个专项工作。新乡市民协在民间美术普查中,发现了辉县市九莲山西莲寺写帐现象。
写帐,又称为“写天书”、“打盘”,包括写帐、开帐和交账三个步骤;
香客按照所谓“神授天命”书写、绘画或者制作的“帐盘”,在“神”指定的时刻展出,由“神”指定的解帐人开账后,在“神”的指令下焚烧,全部完成这三个步骤,才算是完整的“写帐”。
在写帐人创作的帐盘中,不但有各种各样的美术图案和书法,并且出现了许多非常神秘难解的文化符号。
由河南省民协副主席乔台山和新乡市民协主席申法海共同撰写的《关于九莲山西莲寺写帐的考察报告》,是第一份关于九莲山写帐文化的文献。
《报告》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写帐现象。对写帐的定义、方式、程序、分类、地点、工具、时间进行了初步梳理,并介绍了写帐人的基本情况,对他们的职业构成、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性别与年龄、写帐动机等做了细致的归纳。
2010年初,乔台山的《九莲山西莲寺帐书探秘》一文发表在《文化月刊》2010年一、二期合刊上。
据介绍,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四省靠近九莲山的地区,均有写帐现象。当地有“写帐在中原,交账在西莲”的说法。而写帐的源流则因为其本身的神秘性尚未厘清。
该文把写帐现象定性为一种民间信仰,把“帐书”划归为民间美术的范畴。
(二)帐书神话的制造
帐书文化被发现以后,并没有仅仅被囿于专家学者的小圈子,而是在九莲山旅游有限公司这个民营企业的积极推动下,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取得政府认可,频繁联系媒体以扩大社会影响和知名度,邀请专家学者研究论证帐书的价值以寻求学术认同。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制造了九莲山帐书文化这个小小神话。我们可以把帐书神话的制造者分为三个方面。1.政府及其相关单位
在九莲山帐书被“神话”的过程中,政府及其相关单位的作用非常关键。
帐书文化自被发现之日起,就和政府行为息息相关。在此之后,它的操作者也一直在有意识、有目的、主动地寻求政府及其相关单位的认可,试图在政府认可的基础上,构建帐书文化的合法性。
2008年6月,新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三个专项”民间美术普查中,首次发现“帐书”文化。
2008年12月29日,新乡市人民政府正式把“九莲山俗神信仰”列入新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9年5月,“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经验交流现场会”在九莲山召开。
2009年9月,河南省民协与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委员会称“九莲帐书”为“重大文化发现”。
2010年4月,《灵魂的叙述——九莲山小西天帐文化展》在河南美术馆开展。2010年10月,新乡市文化局、旅游局主办九莲山“九九帐书节”。
2.专家、学者、艺术家
九莲山帐文化之所以能够被人了解,并形成今天的声势,成为一个初步成功的文化产品,一个有潜力的文化品牌,和专家学者的研究与肯定是分不开的。
相关专家是最早发现帐文化的人,也是最了解帐文化的人,同时,也是最懂得保护帐文化的人。帐文化迄今所取得的政府认同和社会关注,大都是建立在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的。
2009年7月,河南省民协主席夏挽群听取报告。
2009年8月,乔台山、申法海完成《关于九莲山帐书的考察报告》。2009年9月,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听取报告并作出指示。
此外,中国民协秘书长向云驹、国家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办公室主任王锦强、工艺美术家倪宝诚、作家田中禾、戴来等陆续对九莲山帐书文化发表肯定意见。3.媒体
严格地说,罗兰·巴特所说的神话,都是建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奇观”,这些奇观的诞生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现代社会中媒体的泛滥。
媒体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表征工具和载体,几乎所有出现在公共视野中的景象,都经过了媒体的挖掘、放大与拼贴。
在九莲山帐书称为“神话”的过程中,媒体的力量是不可替代的。
2009年11月,台湾中国电视公司《大陆寻奇》报道九莲山帐书。2009年11月,河南电视台九频道播出九莲山帐书专题片。
2009年11月,河南电视台三频道《民生印象》播出《天书之谜》专题片。2009年11月,河南电视台及郑州、新乡多家报纸刊发关于帐书的文章。2010年1月,河南电视台九频道播出九莲山帐书专题片。
2010年4月,深圳电视台、江苏电视台、新浪网报道九莲山帐书。2010年10月,大河报、中国旅游报、新浪网多家媒体报道帐书文化节。
4.神话的神化
政府、学者、媒体在资本(河南太行九莲山旅游有限公司)的牵引下,共同缔造的这一文化产品,在进入市场之后,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继续延续着神话的逻辑,把自己进一步神化了。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帐书对自己的描述。
在帐书对自己的描述中,更愿意使用的是那些不可解,增加自身神秘性,刺激人们想象和好奇心的词汇。比如“神授天命”、“宇宙语”、“天书”、“天机”、“神启”等。
这些词汇本身的蕴含的庄严,往往被下意识地理解为写帐行为的庄严。因此,在对帐书文化的解读中,人们更愿意将其归入精神的范畴,而不是更有可能为之提供科学的解读工具的心理学范畴。
二是市场行为中的神化。
九莲山帐书在进入市场时,经历了一系列的策划和营销,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神秘九连天书,百万重金求解”的广告策略。
在市场中,“百万重金”与其说是一种策划,不如说是一种修辞。策划者无疑并不会拿出百万重金去酬谢解读者,也正是因为解读的不可能,“百万重金”才成为可能;它在成为营销噱头的同时,也是对九莲帐书价值的暗示。
(三)神话的危机
几乎所有文化资源进入市场之后,都要经历或多或少的变形,变形的程度,往往由其适应市场的程度而定。
这种变形之所以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是因为文化资源(特别是传统文化资源)进入市场之后可能面临完全不同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文化和市场有着完全不同的发展规律。在两者的相互碰撞中,强势的一方(往往是市场)会要求对方做出调整。市场中的帐书文化也不例外。
进入市场的帐书文化至少面临着以下三个危机: 1.帐书的真实性危机
根据文献,帐书往往是写帐人在“神启”的状态下潜意识的流露。这种流露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是,在景区举办文化节期间,甚至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将之日常化的时候,还能够保证每份帐书都来自写帐人被偶然激发的潜意识吗?如果不能,帐书就是去了它最迷人,也是最神秘的特质。2.帐书的形式危机
如果帐书变成一种人为地、有意识地安排,从而损坏了它的真实性时,那它最接近艺术的一部分,即它的形式感也将遭到破坏。
帐书的形式感不但包括某一幅帐书自身的形式,也包括帐书整体形式上的恣意和丰富,如果后者在人有意的干预下日益萎缩,帐书就失去了很大一部分审美价值。
3.帐书的生存危机
对写帐人而言,写帐往往是非常私密的事情,包括写帐、展帐、交账的整个过程,都需要秘密进行。
市场要求把这一切公开,在一些写帐人的眼中,这是亵渎神灵的事情。因此,有不少原来在西莲写帐的人,都不再认同这个地方了。
而市场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文化污染”,更是为帐书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新的危机。
(四)微妙的平衡
巴特曾经指出,神话之所以产生、流行,就是因为它有着多种能指和所指,能符合各种读者的期望。
九莲山帐书适应了广泛的市场需求,是一种包含着政府、学者、媒体、开发商、游客几种符号意义的复合体。
帐书要在这几方的期望中保持自己的原貌,就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把握好的参与的方向和力度,协力寻找那个微妙的平衡点。
政府对待帐文化的态度可能是矛盾的,一方面,政府希望能够从民间信仰的角度把帐文化打造成一张当地的文化名片;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顾忌着意识形态将之视为封建迷信的要求。
这时候,政府的眼光和魄力都非常重要。政府能否抛开僵化的意识形态的成见和惯性,真正发挥其在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主导作用,将是决定帐文化未来的关键。
专家学者看似是这一文化资源最重要的保护力量,事实上,在对其研究和论证的过程中,也遍布着局限和陷阱。
包括帐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资源,本身往往非常复杂(常常正是因为复杂,才丰富和迷人),而学者大都据守着自己的研究领域,这样,就会出现把一种复杂的文化事象粗暴地套入简单的理论框架的可能。
学者在研究一种文化时候,怎样透过不同的角度丰富该文化的内涵,而非用僵硬的框架为其定性,是特别值得重视的问题。
在涉及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的各方中,媒体可能是最浮躁的。媒体往往单向地关注事物的某个“吸引人”的侧面,并竭尽全力把这个侧面放大,使其看起来更加迷人。
在这种片面的挖掘与放大中,必然伴随着有意无意的忽视和粗暴,使得一种立体的、复杂的事物被压缩成一张光鲜然而虚假且脆弱的名片。如何遵守新闻的客观精神,尊重事物本身,是媒体应当永远警醒的课题。
企业的目的就是盈利,即使是一个经营文化的企业。绝少有企业会拿出大部分精力做本该属于政府责任的公益事业,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高估企业在维护文化产品价值属性是将会做出的努力。
企业经营一种涉及稀缺文化资源的文化产品时,应当格外审慎,应当在政府的严格监督下,采取一种温和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式经营。
帐书文化的神秘、奇特符合游客对民间信仰的想象,然而,游客对帐书文化的威胁也最为直接。
旅游垃圾,不仅是指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丢弃的物质垃圾,也包括他们对特定文化样式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的污染。
如何把握和控制游客在旅游中参与特定文化的度,在满足游客猎奇和娱乐需求的同时保持帐文化的自身特质,有着重要的文化生态学意义。
二、文化资源的资本转化方式
(一)资本的概念及划分
资本原指经营工商业所需的本钱,这个概念的出现是就早期资本主义经济活动而言的,主要是以货币或者物质财产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本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东西。
在经济学上,资本是指与物质再生产过程密切联系的能够带来增值的生产资料或者货币。
“广义的资本是指可以利用的一切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的资源,其中就包括了经济资源、科学技术资源、信息资源、自然与社会环境资源。”
(二)文化资本的内涵及分类
在其著名论文《资本的形式》中,布迪厄认为,资本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类型,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
其中,经济资本更加接近古典经济学中资本的概念,而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更多的是一对社会学的概念。
文化资本是文化资源的转化形式,它是资本在现代社会中的一种新的表现形态,是文化通过其本身价值实现的财富积累和增值。在文化资源变为文化资本的过程中,文化往往能够创造巨大的价值,这种价值可能以经济价值的方式表现出来,也可能以社会价值的方式表现出来。
文化资本同样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1.具体化的存在形式。如一个人的惯习、素养、思想和肉体的长期保存。2.客观化的存在形式。如图片、书籍、词典、光盘、绘画、古董、建筑等。3.体制化的存在形式。一个社会中具有文化权威的机构及其延伸,如学术认同感,各种资格证书等。
对文化资本的三种形式作细致的区分,我们会发现,文化资本的具体形态更加接近传统资本划分中的人力资本,体制化的存在形式更加接近社会资本;它的指向是文化基层的划分和文化领导权的争夺;而文化资本的客观化存在状态则明显地与传统划分中的经济资本相关。
很大程度上,客观形态的文化资本,常常就是各式各样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
(三)文化资源的资本转化方式
通过对文化资本形式的具体分析,我们知道,文化产业范畴内对文化资本的关注,应当集中在文化资本的客观形态,及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之上。
文化资本的这种形式想要充分发展,彻底贯彻资本的逻辑,就必须把其所包含的文化资源资本化。
也就是说,在文化产业的范畴内,文化资本的生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其客观形态两部分间的转化,具体地说,即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的转化。1.市场运作方式
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市场是最有效的途径。市场能够把文化资源、文化活动与经济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有效地吸引资金,实现文化资源的商品化。
2.政策介入方式
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大都离不开文化政策的影响,在中国尤其如此。文化政策往往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文化产业融资、文化资源开发、文化资本运作、文化市场培育以及文化产品进入等方面。3.中介服务方式
文化服务业迅猛发展是当代文化产业的突出特征,大量提供中介服务的文化机构和组织的涌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从生产到消费的市场化平台,因而成为文化产业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4.内容创意方式
创意产业指产品受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部门及其相关的市场活动,包括: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其范围涵盖了文化、艺术、生产和服务等多个领域。5.组织管理方式
组织管理方式也是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一种外在因素。它主要是由一些组织机构承担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包括企业、民间机构和政府。他们常常采用的方式是“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市场融资”。
第六讲:文化资源管理
一、文化资源管理的作用与方法
文化资源,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大都具有分散性、流失性与变动性的特点,因此,对文化资源实施有效的管理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
(一)文化资源管理的作用
文化资源大都具有所有权非私有的特点,因为历史上的很多文化创造都来源于社会性的群体创造活动,尤其是文化资源中的历史文化遗产,更具有这一特点。
因此,很多文化资源都属于全社会共有的公共资源,如何对文化资源实施有效的管理,是牵涉到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的重要问题。
首先,文化资源管理有助于从根本上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来保护文化遗产。
其次,对文化资源实施有效管理,可以防止文化资源的流失与破坏。再次,文化资源管理还有助于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合理开发利用,防止出现文化资源的滥用和庸俗化。
最后,文化资源管理为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转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从产业层面来说,很多文化资源都具有形成产业的条件和特质,文化资源本身并不是一种产业形态,但经过一定的开发,可以转化为产业。
这个开发实际山是对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在整合中使得文化资源去适应文化消费市场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并形成特定的文化产品。
(二)文化资源管理的方法
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虽然同属资源,但前者的所涉及的一个民族和国家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以及它所包含的意识形态属性,让文化资源的管理变得复杂起来。一般而言,对意识形态控制比较严的国家,往往对文化资源会采取更多直接的行政管制和干预,相反,淡化意识形态的国家,对文化资源的管理往往采取较为间接的方式。
“一臂间隔”
“一臂间隔”是西方文化管理的一种新模式,也称为“分权法”。它原指人在队列中与其前后左右的人均保持相同的距离,后成为文化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该原则最先运用于经济领域,主要针对一些具有隶属关系的组织,它们在实施各自的营销计划、处理各种复杂的经济事务时具有相互平等的法律地位。
“一臂间隔”主要是就文化管理中的分权管理而言的,它有取代政府以往的集中管理模式的趋势。
政府对文化资源的管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方式,垂直管理、分散管理、交叉管理、公众参与等。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选择和使用的管理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但无论哪种方式,都最重要通过政府来实现。
1.垂直管理即政府对文化资源的集中管理,它是一种直接管理的模式。它体现为国家对国有资源的一种有效控制,因为文化资源属于国有的公共资源,理应由国家出面进行管理,行使国家对文化资源的管理职能。
政府对文化资源加以集中管理,更加便于掌握文化资源的分布状况和整体情况,从而制定明确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长远规划和战略目标。
2.分散管理属于一种平行式管理,它采用非集中的分散形式进行管理。这种管理一般是由若干个部门牵头分别进行管理,在管理上目标明确,具有针对性,也容易调动各各部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分散管理与集中管理有一定的联系,集中管理同样涉及很多不同的部门,但这些部门一般都具有隶属关系,而分散管理涉及的部门不一定具有隶属关系。
集中管理能够集中力量对文化资源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政府资金的流向也较为集中,容易发挥资金的积极作用。但它在向公众宣传遗产价值方面缺乏热情,也不能解决对遗产资源可持续性保护和开发的资金问题。
分散管理则更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各管理部门也了与对遗产价值进行宣传,并利用市场规则收取合理的费用,用于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它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足够的动力来保护遗产资源的长远利益。
3.交叉管理主要指的是管理部门之间在工作上有相互交叉关系,形成一种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彼此协作的密切关系,从而构成了一个分工合作的管理网络,其工作流程具有交叉性和互补性。
4.公众参与是现代社会实施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一个有效的社会应注重调动公众对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与参与意识,这是对政府管理和部门管理的一种重要补充。
二、文化资源管理机制
文化资源管理机制指的是各种不同管理功能的综合发挥和协同作用,每一种管理都不可能是单方面,它与其他管理形式是并存的,共同行使管理职能。不同管理形式之间的相互配合与相互作用,就使得管理的综合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形成一种有序的管理机制。
政府管理
政府管理是文化资源管理的主导因素,包括代表国家的中的政府的管理和代表地方的地方政府管理。政府应当把对文化资源的管理当成一种长效机制,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层面设置相关政府机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保证文化资源管理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社团管理
社团管理主要是指一些行业组织所发挥的管理作用,这些行业组织大都是些行业协会和群众机构,是民间自发组织起来的一种团体,对行业中的公共事务起到维护和管理的作用。
民间管理
民间管理属于民间自发的一种管理,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具有最广泛的民众基础,对于政府管理涉及不到的地方,民间文化资源能起到管理和维护的作用。
部门管理
部门管理通常指行业内的管理,它是政府管理的重要形式,政府管理正是通过各职能部门的运作来实现的。部门管理的特点是政策性强,目标清楚、任务明确、措施到位,强调规划性,它是一种有针对性的管理。
市场管理
市场管理是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管理,它是其他管理形式的重要补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手段加强对文化资源的调节与管理,是当今各国政府普遍采用的一种做法。
三、中国文化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问题
一、传统体制对文化资源管理的制约。中国的文化资源管理体制是在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化事业的观念上建立起来的,在很多方面带有滞后性。一方面表现为管理模式比较单一,过多依靠政府管理;另一方面是管理部门冗杂,管理权限以及部门利益纠葛过多,管理效率低下。
二、文化资源管理专业化程度不高,管理不规范。中国文化资源管理一直存在行政色彩过浓,管理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文化资源管理主体不明确,管理混乱;二是政府意志过于突出,管理中存在大量的盲目性和短期行为,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预见性。
三、文化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不完善。中国在文化资源管理方面的落后很大程度上是相关方面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不健全、不专业造成的。
四、对文化市场缺乏深入了解。文化市场决定着文化资源的开发与配置,要改善政府对文化资源的管理,首先要对文化市场的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否则必然走成管理上的主观和盲目,导致政府决策失误。
五、对国外文化资源管理研究不够。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文化资源管理体制和观念都比较落后,只有加强对国外先进经验的研究和总结,并大胆借鉴,才能避免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走过多地弯路。
对策
一、完善文化资源管理体制。
要把建立在为意识形态服务基础上的文化事业体制逐步转化为为市场服务的文化市场体制,以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完善有关政策法规。
完善政策法规是文化产业得以健康发展的制度保证,也是文化产业进行 文化产业管理的政策依据,以避免文化产业管理中的主观性与随意性。
三、进一步改善文化资源管理方法
应进一步梳理和整合政府的管理方法,针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责任不明、权责不分的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减低管理成本。
四、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应积极鼓励包括行业协会、民间组织以及相关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对文化资源的管理,以弥补政府在管理过程中的疏漏。
五、提高文化资源管理水平
长期以来,我国对文化资源的管理还停留在经验式管理的层面,专业化程度不够。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更多专业人才的同时,也要探索和借助一些符合文化资源发展规律的专业的技术手段,提高管理的专业水平。
第三篇:文化资源学
文化资源学知识点:
解答题
1.世界文化系统的划分(主体,代表文化)
中华文化系统/印度文化系统/阿拉伯文化系统/西方文化系统
(1)儒家文化系统;东亚国家(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东南亚地区
(2)印度佛教文化系统;印度,其他南亚地区
(3)伊斯兰教文化系统;阿拉伯半岛,北非
(4)希腊罗马文化系统,基督教文化系统;欧洲,美洲,大洋洲
2.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1)人文性;强调人本位,将天地人三者并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
(2)包容性;兼容并包的胸襟,各民族地区文化的教会中求生存发展
(3)伦理性;统治者注重道德感化;个人的伦理任务;强调自身道德修养
(4)和谐性;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
(5)务实精神;一分耕耘一份收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
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苦谛:他说人生一切皆苦,生、老、病、死等等全都是苦。
集谛:他说苦的根源在于有欲望,想长生达不到,想不死总要死,这就产生苦,而且有欲望就会有言行,结果有了“业”(“业”指言行的后果),不断轮回转世,不断经受生、老、病死等一切苦。
灭谛:他说要消灭苦,就要消灭造成苦的欲望,消灭欲望就能达到一种“不生不灭”的最高境界,佛教称这种境界为“涅磐”。
道谛:他说要达到不生不灭的最高境界,就要修道,这主要包括学习教义、遵守戒律、打坐静修等。
4.传统婚礼的礼仪程序---“六仪”
(1)纳彩;(2)问名;(3)纳吉;(4)纳征;(5)请期;(6)亲迎;
纳彩:男家聘媒人到女方家说亲
礼物是大雁(因为男属阳,女属阴,大雁秋南飞,春北返,顺乎阴阳)
大雁雌雄固定,有类夫妻
问名:男方聘媒人询问对方姓名,生辰八字,排行。女方具告,以便男方拿着这些资料占卜凶吉。
纳吉:订婚阶段的主要仪式
男方将两人的生辰八字通过巫师占卜,卜到吉兆即可相配。
纳征:大聘,过大礼
男方正式给女方下聘礼
请期:男方择好合婚的具体日期,并准备礼物请人通报女方。
亲迎:拜堂;共牢;合卺;结发;拜公婆;
婚礼六礼
相亲:纳采 问名
定亲“纳吉 纳征
成亲:请期 亲迎
5.园林文化按地域分布分类(江南园林/岭南园林/蜀中园林/北方园林)
(1)江南园林:又称扬子江园林,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2)又称珠江园林,广东;
(3)成都;
(4)又称黄河园林,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江南园林
分布:南京,上海,苏州,杭州
代表园林: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网师园
特点:清秀雅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面积较小有局促之感
岭南园林
分布:广东
“岭南四大名园”
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
特点:热带风光,建筑物高而宽敞,轻盈畅朗,开敞通透,中西交融,削弱了自然之风 蜀中园林
分布:成都,江油,眉州
代表园林: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江油太白故里
特点:古朴醇厚,朴素淡雅,文化积淀深厚,但精雕细刻略感不足。
北方园林
分布:北京 西安 洛阳 开封
代表园林: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
特点:地域宽广,石木较少,开朗平阔,宏大壮美,富丽堂皇,秀媚不足。
分析题
1.体验经济
体验经济的特点:(1)非生产性;(2)短周期性;(3)不可替代性;(4)互动性;(5)深刻的烙印性;(6)经济价值的高增进性;
2.创意旅游(1)主题公园;(2)乡村旅游;(3)实景演出;
3.创意旅游是指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锻造
旅游产业链。
4.创意旅游的特点:(1)强调对各类资源的多维化整合;(2)强调对未来文化遗产的创造;(3)强调对旅游消费潮流的引领和塑造;(4)强调旅游产业链的拓展和延伸,以及区域整理价值的提升。
问题1.从屠宰场到梦工厂,两者结合的优势在哪?(资金+本土化,技术+品牌)
问题2.主题乐园建设是一项门槛比较高的项目,除了最基础技术,资金,地皮或者是政府支持力度外,成功关键因素是什么?(创意,文化积淀,品牌运营能力)
5.宗教文化
宗教虽然是一种崇拜超自然的神灵的社会意识形态,但是其创造的文物却体现着人类的文明,表现民族文化的特点,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历史的组成部分。
宗教文物包括建筑,雕塑,壁画等造型艺术,它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直观表现。
6.缘起论:(1)一切因缘而起;(2)由此生彼,无此无彼;此生彼生,此灭彼灭;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主张让人们放弃对现实事物的追求,放弃所有的欲望即会尽无烦恼,任何人只要依照佛教教义修行就能获得解脱。佛教和其他宗教一样,是对世界虚幻的反映,是唯心主义世界观。
7.无锡灵山大佛----保护性开发为什么成功?
保护性开发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为达到更好保护的目的,针对某一地区所具有的特殊自然,社会文化等景观,通过政府,专家及社区等多方参与,以跨学科合作的方式做出的合理开发。
开发的目标是:在不破坏区域传统特色的前提下更好地进行保护,同时促进区域特色景观的发展,实现被开发地区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的整体协调发展。其中,保护是核心,开发为外在表现。
灵山大佛从建设之初到目前,一直重视自身的品牌宣传和形象建设,通过各种渠道和活动打造“灵山”品牌。总结灵山景区的各类宣传营销方式方法,有以下几类:
(1)固定性的节庆活动,如新年敲钟,佛诞法会等等;
(2)纪念性节日的事件活动,如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灵山大佛开光五周年,十周年活动等;
(3)景区原创性宣传活动,如一年一度的灵山文化节,无锡灵山盛会等;
(4)承办世界会议型活动,如佛教协会第七届第三次理事会议,世界佛教论坛等;
(5)慈善性活动,如“千手观音”慈善晚会,“感恩与祝福”学子联谊会等;
(6)媒体合作性节目活动,如灵山大佛与自由女神像对话,《周末喜相逢》大型文艺晚会;
(7)新建项目的开放开光活动,如太子像开光法会,灵山书院成立仪式等等;
总结灵山大佛成功的经验:
(1)景观建设上,中国之最;
(2)文化内涵上,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支撑;
(3)宣传上,运用各种宣传方式扩大影响;
(4)营销方面,积极开展各种有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和承办重要会议;
(5)公益活动方面,积极参与公益和慈善活动,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6)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8.宗教可开发的方面还有;(1)旅游;(2)建筑;(3)商品,纪念品;(4)饮食;(5)影视;
9.饮食文化(文化立国,韩流)
文化立国的背景和策略
背景:20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在本国资源并不丰富的情况下,应将目光转向文化产业,以“文化立国”战略推动本国经济的复兴。
策略
(1)韩国把中国作为目标市场,它的文化产品,积极地登陆中国大陆;
(2)为了促进发展制定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建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电影产业振兴委员会等;
(3)建立了文化产业园区,在2010年文化产品在世界上的占有率达到5/100;
10.韩流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冲击:(1)旅游;(2)饮食;(3)明星;(4)音乐;
(5)韩语;(6)服饰,化妆品等;
11.韩流
“韩流”一词源于围棋,后用以指代韩国文化在其他地区的影响力。
广义的韩流包括韩国服饰,饮食等等;狭义的韩流则通常指韩国电视剧,电影,音乐等娱乐事物的地区性影响。
12.韩流的发展历程
(1)韩流现象是在亚洲许多国家普遍存在,在亚洲以外的地区亦逐渐发展;
(2)上世纪九十年代,韩流进入中国;
(3)2005年下半年以来,韩流文化开始出现萧条;
13.韩流为何会在中国发展?
(1)历史上的相同之处,有着儒家的文化传统;
(2)韩国政府的高度支持;
(3)韩国的经济发达,韩剧中的情景,使我们看到人均年收入2万美元的人们的生活,这是我们一些年轻人所向往的追求;
(4)韩国的歌曲中,和大陆,港台的歌曲中许多单一的情感表白不同,有许多强调青年人个性发展,以及对未来向往的有益内容;
14.韩流在中国出现萧条的原因:
(1)韩国本国国内娱乐事业的萧条;
(2)缺乏创新;
(3)中国本地有部分电视台等地方媒体开始限制韩流文化;
(4)韩国明星来中国的负面影响,韩国电视剧以及韩国的娱乐节目中许多民族主义过重,伤害中国观众心理的台词,影响着中国观众的收视心理。
补:
文化资源绪论
1.文化产业:文化资源+文化资源+创意+技术(文化产品)+产业化操作。
2.文化产业基本分类: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的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业等);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装饰、形象设计、文化旅游等)。
3.大陆文化特点:(1)盆地文化;(2)墙文化;(3)小农文化;
4.中国文化形成背景:(1)地理环境;(2)农耕经济;(3)社会结构;
饮食文化
5.鲁菜派别:(1)沿海的胶东菜(以海鲜为主);(2)内陆的济南菜;(3)自成体系的孔府菜。
6.封建时代的食礼:合食制始于唐中期,至宋代普及。
在筵席座次上:在筵席坐次的安排上,中国向来有以东向为尊的传统。
7.上菜时,要用右手握持,而托捧于左手上;上鱼肴时,如果是烧鱼,以鱼尾向着宾客;冬天鱼肚向着宾客的右方,夏大鱼脊向宾客的右方。
8.座次排序基本规则:以右为上(遵循国际惯例);居中为上(中央高于两侧);前排为上(适用所有场合);以远为上(远离房门为上);面门为上(良好视野为上);
9.中国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秦——熬茶; 制茶叶源于古巴蜀地区。;西汉—— 煮做羹饮;茶树开始人工栽培,茶叶生产进入专业化;魏晋时期——饮茶之风渐盛;南朝时期——饮茶与佛、道联系起来;唐代——中国茶文化形成期,中国茶文化史上划时代的时期;宋朝—— 发展到鼎盛时期;明朝—— 中国茶文化的转折点;清朝—— 中国茶的家族基本建立;
10.中国茶道:茶艺,茶德,茶礼,茶情,茶理,茶说,茶引导(即茶气功)----核心思想:和;
民俗文化
11.中国古代礼俗的基本内容:1.尊老敬师的优良传统; 2.讲究礼让的优良传统; 3.以诚待人的优良传统; 4.相互理解的优良传统; 5.礼貌待客的优良传统; 6.护民族尊严的优良传统;
12.节日民俗文化的特征:节日民俗是文化的历史积淀(1.时间跨度大;2.数量多; 3.内容丰富)体现主体文化精神(1.重亲情和重人伦; 2.注重人际交往; 3.群体意识较强);起到调节社会生活的作用(1.改善和调剂人们的物质生活;2.改善和调节人们的精神活动);
13.妇女社会地位下降表现为:1.血缘世系的转换; 2.婚居方式的变革;3.财产支配权的丧失;
园林文化
14:按园林布局划分为三类:1.自然式园林;2.规则式园林;3.混合式园林;
15.按所处环境条件分类:1.山 水 间 园 林;2.田园乡村园林;3城市园林;4.寺庙园林;
16.按占有者身份分类:1.皇 家 园 林;2.私 家 园 林;
17.中国园林的基本特征:1寓情于景;2步移异景;3因地制宜;4.自然美与人工美高度结合;
5.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18.中西方园林的风格对比
19.世界七大自然奇观:1.科罗拉多大峡谷—地球上最大的裂缝;2.维多利亚瀑布—”咆哮的云雾”;3.阿拉斯加的冰河湾—”冰雪幻境”;4.猛犸洞—变化无穷的洞穴;5.珠穆朗玛峰—世界的屋脊;6.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7黄石公园—世外桃源;
宗教文化资源
20.宗教本质:宗教是一种精神文化,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21.玉佛、金佛、卧佛被视为泰国的三大国宝。
第四篇:地域文化复习题
地域文化复习题
一、列举题
1.请列举诸葛亮治蜀采取的主要措施。
2.请列举四川从古到今的4位文学家及其代表作。
3.请列举川酒五金花。
4.请简述什么是四川川剧变脸。
5.请列举10道川菜菜品。
6.请简述落下闳及其太初历。
二、不定项选择题
1.距今200万年前,生活在今四川地区的原始人类是()。 A.巫山人 B.资阳人 C.元谋人 D.山顶洞人 2.四川东汉陶俑最具代表性的首推()。
A.宴乐舞杂伎
B.击鼓说唱俑
C.背兜捧箕俑
D.戏猿俑
3.诸葛亮治蜀采取了()等措施。
A.继续推行联吴拒魏政策 B.实行法制、重视人才、任人为贤 C.务农殖谷、闭关息民 D.南征、北伐
4.四川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历来有“()”之誉。
A.峨眉天下秀 B.夔门天下雄 C.剑门天下险 D.青城天下幽 E.九寨天下丽 5.1997年,重庆市被列为中央直辖市,重庆直属市由()组成。
A.重庆市 B.涪陵市 C.万县市
D.黔江地区 E.达州市 F.巴中地区
6.四川藏区石刻藏文经典历史悠久,凡有人迹之处,无不遍布经堆,称之为“吗呢堆”。现存于阿坝州壤塘县捧托寺的石刻藏文巨著是:()。
A.《甘珠尔》 B.《天方典礼择要解》 C.《嗄木绒经》 D.《六字明经咒》 7.蜀绣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A.4000 B.3000 C.2000 D.1000 8.“书院”的名称起于唐代,但四川书院最盛还是在()。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9.四川现存的道教宫观建筑中,建筑年代最早的是:()
A.三台县云台观玄天宫 B.青城山建福宫 C.鹤鸣山太清宫 D.成都市青羊宫
10.清代四川农业有很大发展,总结农业生产经验的书籍有()。
A.《农书》 B.《农事说》 C.《三农记》 D.《蚕桑说》E.《四时纂要》
三、判断题
1.蜀国和巴国都是被秦朝所灭。()
2.李时珍撰《本草纲目》问世之前的几百年中,《证类本草》一直是本草学的范本。()
3.元代以前,四川藏区佛教是从东、西两向传入的。东向传入始于公元8世纪以前。西向传入以西藏僧人白诺扎那到四川藏区传教(约公元790年前后)为历史标志。()
4.《死水微澜》是艾芜最成功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它成功地塑造了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对人情、风俗、服饰、饮食等描写丝丝入扣,一派蜀地风情。()
5.书院之名起于“唐代”,一般分为官办和私办两种。()6.近代最早从陆路入川游历的外国人利德乐是法国探险家,他于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率考察团由越南经云南进入四川。()
7.在播种技术方面,从汉代开始,巴蜀地区的播种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撒播、点播和条播。()8.1987年,自贡市政府投资数千万元在大山铺恐龙化石发现场建成了亚洲最大的自然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这是继美国、加拿大之后的世界三大恐龙博物馆之一,被誉为“东方龙宫”,并列入《世界地质遗产提名录》。()
9.有“人间仙境”.“童话世界”美誉的九寨沟,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10.泸沽湖畔主要居民是摩梭人,迄今仍保存着母系家族制的遗风,他们的家庭实行走婚式的“阿夏”婚姻制度,这种独特的婚姻家庭制度,被称为研究原始婚姻形态及其发展的“活化石”。()
四、论述题
1.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科学性和技术水平体现在哪些方面?
2.请结合所学知识,用300-500字简要介绍四川的历史与文化。
第五篇:安全文化复习题
安全文化复习题
一、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有哪些?
1、树立一种正确的安全观
2、建立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
3、培养一支精良的队伍
4、建设一个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5、建立一个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二、企业应树立哪些安全文化理念?
1、安全第一的文化观
2、重视生命的情感观
3.安全效益的经济观
4.预防为主的科学观
三、搞好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措施是什么?
1、坚持齐抓共管是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
2、强化教育和培训是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3、优化环境和营造氛围,是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4、强化制度的约束是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有力保证
四、构建企业安全文化应注意哪些问题?
1、不断充实新内容,做到与时俱进
2、要有本企业特色
3、不能搞成形象工程
4、一把手亲自抓,全员参与
5、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