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孔子形象

时间:2019-05-15 09:52: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心中的孔子形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心中的孔子形象》。

第一篇:我心中的孔子形象

我心中的孔子,不是神也不是那些流芳百世的文字或者膜拜的木牌,反而是一个静静聆听人的内心与漠漠观察世界的智慧老人。说是老人,那是从我这个两千年后的人类眼里追溯回去的结果,不管从哪方面,他都足以教我、育我去领略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与根。

说到孔子的智慧,我想首先是他学识上的渊博,面对他高深的学问,颜渊曾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试想,这是怎样的一种学问能让这位孔子最欣赏,最器重的学生发出如此深刻的感叹。当然,孔子作为一位老师,他的智慧也体现在他的教育之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原来2500年前的孔子早已指出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纵然孔子是诲人不倦的,但这一份“不倦”却是建立在一个学生对学问痴心向往却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诚然,细想一下,如果一个学生他自身就不想学,那么硬逼着他又能有什么大的效果呢?都说言教重于身教,孔子用它自身良好的品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在观看《孔子》这部影片的时候,我们都能注意到一个细节:每次孔子面见君上,他都要在殿外行一个大礼,这时一旁的太监就会告诉他那是周礼,现在不需要了,但孔子照做不误„„就是这样一位极力推行周礼的“固执”的老师教育出了一批批懂礼知礼守礼的学生。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处于那样的乱世,孔夫子以笑面对,乐观地在思考中漂泊。因此不会在铜镜前流连,不会看到头上的银丝,不会在意何时离去,智慧的光辉洗去了一切,生活因知识而富足。并非什么也没有,而是什么都知足。看开人生,绝非悲观,而是积极乐观。世人只发现物质的落寞,习惯性的忽视夫子背后的伟大,所以他们是“世人”。正如奥运会上奋斗的健儿,难道只有得奖牌的运动员努力了吗?不!那些追逐不到成功的人们,也在不停的追逐梦想,靠着乐观闯出只属于自己的未来!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一个人要达到完美的人格修养,智、仁、勇,缺一不可。人无完人,只能说夫子在某一个角度,是一个完人。辉煌的文化遗产,传承千年,教育后人,这个过程是艰辛而具有意义的,它的价值体现在:就像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知识每个人的见解都不尽相同,却无一是不受益的。夫子的智慧不仅绚烂,并且源远流长。“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夫子明白仁由心生,是握在自己的手中,夫子并非匹夫,而是智勇兼备者。

在这位慈祥的老人身上,我看到的不仅仅是思想的光辉,更重要的是他对于自己的思想的执着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当社会抛弃他的时候,他没有选择自弃,也没有选择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这是一种大智,更是一种博大的胸怀。

当他站在黄河岸边的时候,有感而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知道历史的滚滚洪流留下的永远不是那些凶残的统治者,不是那些只知道冲锋陷阵的武夫,而是那些智者,那些真正的胸怀天下,那些关怀黎民苍生的先哲。事实也是如此,孔子做到了,他没有做到的后人也帮他做到了,虽然他没有看到。但是历史铭记了他。一个坚定的儒学圣人,一个关怀天下的人!他记挂着人们,世代的人们也纪念着他。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

第二篇:我心中的孔子

我心中的孔子

大家好,我是来自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心中的孔子》,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了孔子的故事,我相信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个不同的孔子,而我心中的孔子用八个字概括,那就是:勤勉好学,乐观向上。

孔子是中国人不可能绕过的一个人。每个时代,几乎无可避免地要拿孔子来说事儿。从惶惶周游列国到确立一家之说,从儒术独尊,圣人师表,到打倒孔家店,大型祭孔活动,孔子就被装扮成各色人等登场,或神化或妖魔化。但我们都不能否认的是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影响了世界,并且渗透到了每个人的心里。

孔子三岁丧父,曾家徒四壁,忍饥挨饿,但这些并没有阻挠他学习的决心。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15岁便开始努力奋斗,拼搏向上。

他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虽然这样,他自强不息拼搏了12年,开办了私人学校,招收各国弟子。他向成功发起了挑战!

为了学习更多知识,他从家乡曲阜赶到洛阳,途中风餐露宿。几年里,他寸步不离老子,人到30,已经一肚子学问了。他又向成功迈近了一步。

当孔子62岁时,他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那时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重用,还险些丧命。然而,落空的理想并未让孔子放弃宣扬自己的学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孔子的杰出正在身处困境仍能心怀天下。从政理想这扇门被关上了,十四年的努力打了水漂,不过,孔子却幸运地打开了教书育人这扇窗。孔子在挫折面前并不灰心,仍然勤勉好学,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

而这种精神是我们当代很多大学生都缺乏的,上了大学,很多人就觉得人生到了顶峰,不思进取,终日沉迷于网络游戏中,当我们遇到一点挫折时,我们只会怨天尤人,我们只会渴望奇迹出现,却从未去思考是否能另辟蹊径,走出困境。与孔子相比,当代的我们显得太脆弱,太渺小。我们难道不该学习他终身学习的思想,我们难道不该学习他迎刃而上的精神,我们难道不该学习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吗?

我想,孔子是伟大的,伟大在它的与时俱进,永不过时,伟大在它深深扎根在我们每个人心中,伟大在它是我们成功道路的指南,伟大在它时刻鞭策着我们不断前进!

第三篇:我心中的孔子

我心中的孔子

回望历史,瞻仰先人,涓涓的智慧与哲思的长流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崇高的灵魂,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古代圣贤们的智慧结晶在现代化的今日同样闪闪发光,为社会的长足进步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尤其在政治、人文思想、伦理道德等方面奠定了巨大的基础。在这些古人当中,尤为突出的是家喻户晓的孔圣人。他以及与他相关的著作《论语》在当今的政治、教育、社会道德等方面发挥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潜心致力于古文献整理,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其思想以“仁”为核心,“仁”即“爱人”,倡导推行“仁政”,且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其深远。现存《论语》一书,记载有孔子与门人的问答,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摘自《百度文库》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全中国各地也有是孔庙祭祀孔子。

——摘自《百度百科》

谈及孔子则必定会谈到《论语》,《论语》乃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一共二十卷,11705个汉字,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语录体,是流传下来的语录体的汇编。可谓汉语文章的典范。

孔子的成就之伟大和绝妙,千年以来赢得了世人的广泛赞誉和推崇,这得益于其儒家文化的巨大社会价值。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孔子就像现代人一样活在当今社会,在很多方面给予世人指导和教育。他所倡导并总结的理念与精神于今时今人有着非凡的影响。作为学生的我,学习、为人处世、教育是我从孔圣人哪里所学之中的主要部分,因此也自然感受到一位“老老师”的意味。

我心中的孔子,是一位杰出的老师,教人以明理善辨、导人以知行尚仁、育人以良习远志。相信很多人有相同的看法,这位谦逊的老教育家以其和蔼,委婉的方式教育三千弟子时的场景在今天正无声的上演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习的基本方法,当今社会,我们更需要深刻的去践行这些话的本质内涵,将所学和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今后才能更好立足于自己的领域。而知识与道德的提升应该并重,所以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巧言令色,鲜矣仁”等言论时刻告诫我们,并促使自身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增强区分善恶是非的能力。孔子在说理的同时同样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这种知行结合,崇尚仁爱的教育方式使人切身感受并验证了理论的可靠性。“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表明学仁做仁本是一体,我们肩负这样的重任,也要在实践中考验自己和真理。而孔子的弟子当中就有这样的典范,他们是其他弟子也是我们的榜样。

孔子教人的结果是培养一种统一精神内涵下的因人而异的特殊个性和志向,他犹如一盏明灯,人人都能看见,而从不同角度看的结果是影响各异,然殊途同归:仁爱之本,君子之道,礼乐之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诸多论述品性的经典语录中不难看出,孔子的教育更加注重性格的塑造。

我们从孔子的教育中学到了仁的精神,君子的道,这些是我们道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和社会也能够借鉴其中的道理,以此构建和谐的生存环境。当今社会仍需要这些看似古老而实际现代的训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皆有涉及,“礼义廉耻信”皆有阐述,“温良恭俭让”皆有谈论„„孔子或直或曲的告诫着他那个时代的学子们,未曾料想到于千年过后使我们也受益匪浅。然而圣人是有如此预见能力的,而且真理来自于广泛实践并经得住考验,孔子的不朽与其文化本体和精神本质的传承乃是冥冥之中的事。

孔子于今天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然今天在接受和运用其思想理论时也会产生细微的变化,这是适应当代社会的必然改变,也是在接受古代思想时应具有批判精神的体现。总结与反思在多元多变的科技和知识时代里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孔子给予我们更多的是文化思想的提升、道德品质的塑造,当然,这是为人的本质要求。我们既要达到这些要求,也要培养和形成适合时代形势的个性与特性。这是值得思考并需努力践行的,我们任重而道远。

古与今的结合,应运而生的是适合今人的文化思想。孔子默默地注视着人们汲取甘露,欣然而满足。

第四篇:我心中的孔子

我心中的孔子

像我们这些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间的人,大概很少没感受过孔子的影响。记得幼时在江南小镇上生活,经常听到成年人说一句话:“孔夫子不说隔夜话。”镇上人、乡下人言谈中提到“孔夫子”的就更多,并且都是将他视为典范和圣人。以后到了上海,进了中学,日常生活中几乎听不到“孔夫子”了,但语文课本中还有《论语》片断,历史书中还提到孔子与《春秋》,称他为“教育家”、“思想家”。特别是毛泽东的著作中特别强调“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需要总结继承。只是到文化大革命期间批林批孔,孔子就成了彻头彻尾的反面人物,成了林彪的祖师爷。“孔老二”、“孔丘”取代了“孔夫子”和“孔子”。上海的《学习与批判》杂志曾刊出过一篇《孔丘传》,不仅强调孔子的反动一生,还提到孔子是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私生子,自己也属“早婚”。本以为经过这番扫荡,孔子在民间的影响大概不复存在,谁知上星期搬家时,几位二十出头的民工见到我一箱箱的书时,脱口而出说了句:“孔夫子搬家都是书”。问他们哪里人,都来自重庆市万州农村。看来当年貌似深入彻底的“批林批孔”和“评法反儒”运动并没有能清除农村中“孔夫子”的形象,“礼失求诸野”真是至理名言。

不过这二十多年来,孔子的形象早已变得越来越高大神圣了。每当我读到那些吹捧得近乎肉麻的语言,听到有些人像当年颂扬领袖一样赞美孔子时,老实说,我一句也不会相信。幸而自己还读过些孔子的“原著”,自以为知道一些孔子的史料,不至于受他们愚弄。但当成群游客在孔庙中看到孔子一身天子冕旒服饰时,真有人以为他是一位皇帝。最好笑的是举行“祭孔大典”时一大群穿着清装的男女向孔子献舞,要不是他老人家的观念与时俱进,知道现在要讲民族平等的话,早就像当年执政时那样一声令下,将这些“夷狄”都灭了。

孔子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恐怕很难有一致的说法。一方面史料有限,而且从他当“圣人”起,有关他的全部记载都就非同一般,不知经过多少提炼和发酵了。另一方面,各种人都要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想像塑造孔子,改造孔子。像历代帝王总觉得只有让孔子当上皇帝,才显得自己对他的尊敬,或者他才有当皇帝老师的资格。今天某些口称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人坚称孔子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暗合,大概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我听说钱宁写了本孔子的书《圣人》,着实为他捏了把汗。我对他的《秦相李斯》十分欣赏,听说那本书销路也不错,莫非他自我感觉太好了?须知孔子可不比李斯那样能编出那么多故事,能将情节和感情写得那么生动!弄得不好雅俗都不讨好,左右全得罪遍,说不定会让孔教会、哪一代衍圣公或圣人嫡裔告上法庭。但当《圣人》在手并读了几章后,我完全放心了,也很佩服钱宁的见解和手笔。我曾将《秦相李斯》称为我心目中的历史小说,现在我要将《圣人》所塑造的孔子称之为我心目中的孔子。当然这首先应该属于钱宁,正如他自己所说:“孔子让我感动。读司马迁《孔子世家》时,看他经历了许许多多失败后,仍不肯放弃,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几乎不在乎他到底要坚持什么了。”圣人首先是一个人,一个为后人所感动的人,而不是至高无上的君或无所不能的神,钱宁书中所写的孔子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钱宁的文笔平实而淡雅,需要慢慢品味。所以此书不能当急就章看,不要指望下面会出现什么高潮或突变。其实看了前面几章,孔子的结局已完全可以预料,何况多数读者对孔子并非一无所知。但我相信多数读者还会看下去,这就是钱宁的本领——他善于将自己的感动来感动读者。大概害怕有些读者没有读完的耐心,钱宁会不时插入几句时尚或另类的话,或者是并无恶意的调皮话。他自称是“开了一些现代玩笑”,实际是将当代一些流行词汇用之于孔子时代。这在历史传记中是不容许的,但在文学作品中却完全正常,运用得体的话还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孔子时代的一些典章制度、政治事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以至人际关系、伦理道德、日常生活,要在学理上解释明白是相当困难的,在文学作品中尤其如此。但如果能用一个读者熟悉的词汇或现象替代,不仅便于理解,而且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当然这种借用不可能完全确切,但这正体现了作者的创意,有的显然是作者的率性所为,这正是文学作品的个性和魅力。

不过我还是要提醒读者,对文化毫无兴趣的人最好不要看,完全只图情节而没有感情的人不看为宜,因为看了也是白看。

第五篇:我心中的孔子1

我心中的孔子

大二下学期,又到了选选修课的时间了。无意间,看到了《论语》这门课程,觉得似乎挣脱了高中的语文好久了,挣脱了高中的古典文学好久了。树上的叶儿黄了,簌簌地往下掉,突然间,想回到高中,想回到那那诗,那词,那文言文中去!于是乎,毅然地选择了《论语》,决定再次翱翔在古典文学之太空,畅饮孔子哲学之清泉。

第一次接触孔子,还是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初中,念及当时,只知道念书背书,不太清孔子之为何人?心中的孔子形象莫过于教科书中孔子老年的一幅插画。随着老师的讲解和课下的阅读,始知孔子是千古圣人,诗书礼仪之集大成者。所开儒家之风尚,源远流长,至汉独尊儒术,孔子及其弟子之学说得天独厚地传播,独霸中国,对今日之中国乃至世界,影响颇深。

孔子是春秋时代鲁国人,名丘,字仲尼,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号称弟子三千。关于他的故事流传下来的已太多太多!现在我谈一谈我现在心中的孔子!

首先,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认为他是一个不耻下问、终身求索的人。我们知道孔子一身有很多的老师。大到道家创始人,小到故事中的两个六岁小孩。韩语在《师说》中写道“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但是孔子却说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样发人深省的话。这样鲜活的例子自然说明了孔子的谦虚和刻苦好学!但是这还不够深刻,因为孔子还是一个终身好学,终身求索的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孔子说:“五十有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十五岁到七十岁,孔子一共活了七十三岁,让我们来算一算,孔子一生中百分之八十都在学习!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在孔子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其次,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我认为孔子是一个以仁义礼智信为重,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孔子曾说过:“仁者爱人。”而一个“仁”字涵盖了儒家的全部思想核心。孔子从四十多岁开始讲学,一生弘扬仁义礼智信。以礼治国。为了国家、他可以“毁三都”、为了国家,他可以亲自领兵。但是鲁国的君上却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将孔子赶出鲁国,不过,孔子并未放弃,为了提倡仁爱的思想,孔子踏上了周游列国的艰难征程。为了形成与发展儒家学派,提倡仁爱的思想,他费尽一生,不停奔波跋涉,到他去世之前也不肯放弃。在和弟子漂泊的十九年中,走到哪讲到哪。孔子也时常饿得发晕,冷得发抖,甚至有几次差点丢掉性命,但他已然宣扬仁、义、礼、智、信。可他,一代仁者,虽然有大夫的身份,也发表一些政见,但没有人听从他的意见,让人不禁感到遗憾。也许真正的大无畏,不仅是在战斗中“不怕死”的烈士,更是为了教育不畏惧一切困难的老师们!

第三,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认为孔子是一个诚实而且真实的人。是的,孔子对教育事业的诚实与“自我批评”的精神是更值得后人去学习的。殊不知,在如今这个面具的社会中,许多人就是怕丢脸而不敢去问。而当时身为圣人的孔子在面对孩子们“熟为汝多知乎?”的嘲笑中,还能诚实地回答自己“不能觉也”是需要多大的诚实与勇气啊!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勇敢地承认自己不知道,去“不耻下问”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孔子是圣人,也是凡人。他自己也承认自己有错误,需要完善。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足以说明孔子有自知之明,对自己有了解,并努力改正。而在今日,这种诚信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就更需要我们去学习孔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精神。

最后,我认为孔子还是一个很有战略思想的人。2010年,由胡玫执导由周润发演艺的电影《孔子》上映,其中有一个片段,是这样的:齐想借用会盟来刺杀鲁国君上,以为孔子早就料到这一招,出动了五百乘兵车,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兵车并未出动。不过,孔子早有准备,会盟开始,齐国动用五百乘战车,而鲁国竟然也有五百乘战车。齐国见此情形,只好收兵。讲到这,有朋友会问了,鲁国的战车是从哪来的呢?哈哈!五百乘战车子虚乌有因为他们站的高,下面的情景看不大清楚,所以孔子便集中了一百乘牛车,后面拉上扫把,一跑起来、烟雾弥漫。这样便形成了“五百乘战车”的壮观景象!孔子的战略就是这样:兵以正和,以奇胜!这一电影补充了我对孔子的看法,批判了我的无知,使得孔子之形象更加高大。发哥扮演的孔子更是将孔子的现实形象深烙我心,我对孔子愈发真是崇敬至极,望尘莫及。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身为一代圣人,为中国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他的“礼、义、仁、德”成了历代君子志士追求的目标。

这就是我心中的圣贤孔子,爱人、爱己。就如他的先师子产大夫说的那样:“苟利国家生死以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孔子不愧为真君子!他的弟子遍天下,也把仁、义、礼、智、信,传遍了天下!

走进孔子,感受他说提出的仁的思想;

走进孔子,学习他那“不耻下问”的精神;

下载我心中的孔子形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心中的孔子形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心中孔子800字论文

    孔子,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下面小编收集有关我心中孔子的论文,供大家参考。篇一:我心中的孔子韩寒说过孔子象哈姆雷特一样难以说清楚,确实有同感,心里的......

    我心中的诚信形象

    “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宁。”诚信,像清晨一缕温暖的阳光普照天下芸芸众生,以它散发的光芒驱尽人间的阴影,散发出了诚信待人的光辉。在我们的生活中......

    作文:我心中的孔子(14篇)

    《我心中的孔子》 五中 符春艳 (整理) (一)我心中的孔子 从古至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以及西方的哲学家都层出不穷。但在众多的圣杰之中,最令我敬佩的依然是我们的东方圣人:孔......

    我心中理想的教师形象

    如何做学生热爱的老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

    我心中理想的教师形象

    我心中理想的教师形象 身体素质是素质整体结构的基础层,身体素质不好,其它各种素质也不会好,即使别的素质好,也很难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能保......

    读《论语》有感---我心中的孔子

    读《论语》有感---我心中的孔子耿怡墨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变成了一个不敢梦想,害怕失败的人。面对心向往之的事物我退却了,渐渐的学会用“无所谓”三个字来掩饰自己内心的失......

    我心中的安监形象演讲稿

    感恩安监 感谢有你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XXX,来自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恩安监 感谢有你》。 曾几何时,传闻告诉我,安监工作比较忙碌;曾几何时,朋友告诉我,......

    我心中的教师形象[推荐五篇]

    我心中的教师形象[摘要]自古以来,人们对教师这个职业有着各种各样的认识与理解。那么,新时期,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呢?笔者通过分析具体的教学案例,总结出教师应具有“三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