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化兽医卫生保障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
强化兽医卫生保障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
张仲秋
(农业部兽医局)
今天,中国兽医协会和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举办第二届兽医卫生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高峰论坛,国内外兽医专家、学者共同研讨提高兽医卫生工作水平问题。借此机会,谈一下我对兽医卫生的理解、我国兽医卫生的进步和取得的成效,以及加强兽医卫生工作的一点想法。
一、兽医卫生定位
首先要从“卫生”一词的概念说起。辞典上对“卫生”的解释是:社会和个人为了增进人体健康,预防疾病,创造合乎生理要求的生产环境、生活条件而采取的措施。从这里的释义看,一是强调了以人为本,保障人类健康;二是强调了科学,要符合自然规律和生理要求;三是落点在措施,为获得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而采取的一切措施。在这些措施中,包括为控制动物传染病、人兽共患病,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而采取的以兽医科学为基础的各项措施。所以,兽医卫生是卫生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兽医和人医是“同一个医学”。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今年s月召开的全球代表大会上,再次强调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医学,同一个健康”的理念。这一理念,已获得相关国际组织的高度认同。在健康问题上,动物和人是处在同一个生态环境中,医学问题是同一个医学问题,健康问题是同一个健康问题。动物分类级别越高,与人类相同的问题越近。在兽医和人医基础医学方面,具有同源性。
第三,兽医卫生的外延宽泛。OIE在今年5月的代表大会上,进一步强调了人类和自然的关系,要求兽医工作者在保护生态环境、自然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强调了人与动物和自然的和谐。比如“动物福利”问题,涉及到以人为本的问题,人类为了保障粮食安全、蛋白性食品供给,通过兽医卫生提高食品动物的产出效率。同时,要为动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对非食品动物、野生动物、实验动物,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要让它们健康、快乐地生存繁衍。因此说,动物福利是更高的伦理和哲学,某种意义上,又在以人为本之外。
第四,“兽医”、“兽医公共卫生”和“兽医卫生”关系。兽医是指具有特定专业要求,技术水平达标的职业工作者;兽医公共卫生是政府对与动物有关的公共问题通过兽医采取的专业治理措施。比如动物传染病的传播、动物源性食品进入社会消费以及国际贸易等都会具有外部性,政府必须采取相关兽医措施,即兽医公共卫生的范畴;兽医卫生的概念包括兽医公共卫生要解决具有外部性的内容,还应包括不具有外部性的内容。比如说我们养了一匹马,它的腿骨折了,需要兽医给予治疗,这种个体化兽医卫生没有外部性。即兽医临床服务中的内科、外科、产科等涉及问题的外部性较小。从政府角度看,关注更多的是动物传染病、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同时,对兽医卫生诊疗服务行业,要更多地发挥行业自律作用,规范服务行为,提高卫生水平。
二、中国兽医卫生的进步
兽医公共卫生涉及到公共财政政策。公共财政支持的资金,主要用在老百姓解决不了的问题上,也就是说,兽医方面的公共问题需要政府支持,而且应该有支持政策。近些年来,我们的兽医公共卫生建设取得了较大进步:一是公共财政资金投入逐年加大。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增加了对动物疫病诊断和兽医药品检测的投入。二是机构和队伍建设。这几年政府兽医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农业部 2004年成立了兽医局,2006年以来中央层面成立了中国动物疫控中心、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和农业部兽药评审中心等机构,地方层面基本形成了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持3条线的格局。有些单位还增加了编制,这些都是公共财政在人力资源上的投入。2009年,中国兽医协会的成立,为我国兽医行业自律迈进了一大步。三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这几年在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上的投入方面逐年增加,今年中央财政仅在4大疫苗的补贴上已经达到了50多亿元。
综合起来讲,这几年,国家在支持兽医卫生,特别是兽医公共卫生方面的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从兽医卫生角度看,我们加强了私营兽医队伍建设。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已经启动3年,有四万多执业兽医师和助理执业兽医师取得了资格。民营诊疗机构是治疗动物普通病的主体,同时也可以承担公共服务的任务。从兽医卫生进步来讲,这些年,民营兽医正在起步,城市的小动物诊疗机构在快速发展,农区的兽医诊疗机构也在发展。当然,现有的兽医公共服务机构除履行春秋防疫职责外,下一步重点是按照《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提出的要求实施重点病的防控计划。在推进养殖业的结构调整方面,之所以设定兽医卫生防疫条件审核,就是要让所有的养殖企业能够达到防疫的基本要求,促进养殖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
三、兽医公共卫生取得的成效
第一是重大动物传染病。OIE认可中国消灭了牛瘟和牛肺疫,马传贫基本上消除了,马鼻疽的流行得到了全面控制,消灭重大传染病的成效显著。其他重大传染病也得到了有效防控,即临床不发病。第二是人兽共患病。上世纪90年代,布病和结核病控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感染率和阳性率进入了低点,这是多年努力的成效。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动物移动难控制,致使布病疫情出现了反弹。结核病的防控情况总体看还可以。再就是狂犬病。狂犬病的控制情况不够理想,但比最高流行年份还是有所降低,人的发病最高年份曾经达到7000例,去年是2000多例,这主要是加大了犬只免疫的效果。下一步应大力推动对犬的强制免疫,使犬的免疫率达到70%以上,方能阻断传播。今年OIE的数据显示,亚洲、非洲是狂犬病高发区,每年死亡人数约55000人,有1400万人要进行暴露后治疗,全球的狂犬病治疗费用约为10亿美元。暴露后的治疗费用是免疫犬费用的9—10倍。因此,加强动物狂犬病的防控是最经济的措施。第三是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农业部在卫生监管,包括产地检疫、动物溯源的管理和畜牧生产的规范记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打击违法添加和不规范使用抗生素,包括兽药残留的监控和GSP规范化管理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效果。
四、进一步加强兽医卫生工作
第一是法制建设。完善我们现有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法律法规是顶层设计的事,技术规范是第二个层面的事,最后是标准。法律法规的顶层设计,首先要理清关系,一个国家的执业兽医水平、政府管理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构成一个国家的兽医整体水平。立法应该明确法律相对人之间的关系。所谓相对人,包括养殖者、消费者、加工企业、监管机构和政府,都应该在法律范围内调节和确立他们之间的关系。
第二是公共财政投入。公共性事务离不开公共投入,否则就没人去做,或者做不到位。这里包括监督管理队伍、政府实验室的日常运行维持,私营实验室的有效参与,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也可以介入公共事务。
第三是基础教育。我认为基础教育需要大力规范和加强。在20fl9年OIE召开了世界兽医教育大会,有500名兽医学院的院长参加了会议。重点讨论了在动物疫病防控和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中兽医基础教育的作用,涉及培养合格临床兽医的课程设置。当代社会对兽医服务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要在课程设计上增加兽医公共卫生学方面的内容。我希望国内的临床兽医本科生教育要加快与国际同类学校接轨,争取执业兽医资格能够相互承认。
第四是兽医科技进步。兽医科技进步在整个兽医卫生工作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包括诊疗学、预防学、疫苗学等,如果没有这些基础性的科技进步,很难全面推进我们的兽医工作。
第五是政府科学治理。政府科学治理非常关键。首先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作为一个养殖大国,要消灭危害严重的动物传染病,把重大动物疫病纳入扑灭计划,采取科学的技术手段和行政手段,实现消灭疫病的目标。第二是对动物源性食品的全程监控,通过良好兽医服务,推动养殖者守法,使环境质量得到提升。要建立诚信体系,通过政府信息平台建立守信和失信记录,实现良性机制。
最后,我想以兽医毕业生的誓言来结束我的讲话,“我们会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保护动物健康,减轻动物痛苦,保护动物资源,促进公共卫生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健康‟更完善和美好。”
第二篇:强化公共卫生管理__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强化公共卫生管理 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医改是党中央、国务院关注民生的重大举措,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具体表现,是涉及千家万户的的惠民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公共卫生工作是医改的重要工作之一,是纳入政府目标考核的工作之一。
近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公共卫生工作,把公共卫生提到了民生工程的地位上,为促进人人享有公共卫生均等化的目标的实现,国家加大了公共卫生投入,付予了公共卫生工作更多的内容,因此,公共卫生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任务显得十分繁重。打造一支“思想好、作风正、业务精”和“指挥统一,反应迅速,处置得当”的公共卫生队伍,就显得十分必要。
然而,由于体制和财力紧张等诸多原因,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又相对较少,他们既要当指挥员,又要当战斗员,要搞好每一项公共卫生工作都很不容易,都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人员少、任务重,要搞好公共卫生,只有强化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和水平,强化责任心,增强爱岗敬业意识,并且科学合理、充分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源,才能做好公共卫生工作,才能让党和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我中心的公共卫生工作在市卫生局、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等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去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为确保公共卫生工作落到实处,我中心在公共卫生管理方面的基本做法是:一是领导重视,强化管理,在“严”
和“管”上下功夫;二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在“精”和“细”上下功夫;三是吃透精神,转变观念,在创新上下功夫;四是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在和谐上下功夫。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领导重视,职责明确。
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公共卫生工作,加强了公共卫生管理力度,调整和充实了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和卫生协管人员,重大公共卫生工作院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结合实际,对公卫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了详细分工,使各项公卫工作都有人管、有人抓。同时,我中心还为公共卫生管理人员提供温馨、舒适的工作环境和氛围,确保公共卫生管理人员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去。
二是完善制度,细化任务。
结合实际,我中心制定了《公共卫生人员管理和考核实施细则》、《社区人员绩效考核方案》、《公卫工作人员分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工作制度和预案。明确了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增强了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规范了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细化了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的目标任务。同时,各科室大力支持,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为全面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了可靠保障。
三是强化学习,提升技能。
我中心公卫人员除积极参加上级和医院举办的各种学习和培训外,还向其它兄弟单位学习、借鉴,互通信息,努力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能,交流心得体会和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学习、交流,公卫人员还能根据公卫工
作长期性、连续性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且能科学规范地处置突发卫生事件。
四是尽职尽责,狠抓落实。
(一)建立和完善基础信息库。
为准确掌握第一手本底资料,确保公共卫生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我们组织了公卫人员和社区医生对辖区内的居民、公共场所、学校及幼儿园、乡厨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摸底调查, 全面收集相关信息资料,建立了较为规范、全面的公共卫生工作基础信息资料库,每月公卫科与站的数据上下对接,并及时更新,从而,为公共卫生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全面开展了居民健康建档工作,为建档居民进行了健康体检,建立了较为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为下一步实施电子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同时,还对确诊的慢性非传染性病人进行了较为规范的管理和面对面的随访,对60岁以上老人和重性精神病人进行了登记、建档和健康管理和随访。
(二)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我中心采取义诊咨询、广播、电视、宣传栏、标语、发放宣传单、举办健康教育讲座等形式积极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加大了疾病预防、卫生常识、健康保健等工作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水平。
(三)认真开展妇幼保健工作。
为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确保母婴安全,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的宣传工作,在卫生局和妇幼保健院的指导下,我中心全面开展了孕
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和叶酸免费普服工作。同时,强化了孕产妇系统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工作,按照上级要求,组织相关科室人员和乡村医生,建立了《儿童保健手册》和《孕产妇保健手册》,并进行了较为规范的管理和访视。
(四)积极开展疾病防控工作。
为有效提高预防接种率,方便适龄儿童就近接种,我们坚持每周除周日外六天均为接种日。建卡、建证率、接种率呈逐年上升趁势,扩大免疫规划工作正在稳步开展之中。
同时,我中心严格执行传染病的报告制度,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措施,加大了传染病报告的督察力度,确保传染病的及时、准确直报。一旦发现和接到传染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公卫人员将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赴现场进行排查,按规定核实上报。
我们坚持了“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工作方针,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和信息报告网络。加强卫生应急和处置能力建设。积极做好防控传染病、流行病和重点疾病的人员、物资储备和应急准备,相关科室人员做到随叫随到,随时开赴突发卫生事件的第一线。
为强化传染病、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的科学、规范化处置,我中心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及工作流程。一旦辖区内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有我们的医务人员出现,将最大限度地减少传染病等突发事件对群众健康和社会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五)加大卫生执法监督力度。
在市卫生局、监督所的指导下,我们实行了定期和不定
期的医疗市场和食品卫生监督检查制度。聘请社区医生为食品卫生义务监督员,分片负责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所有社区医生均是农村群宴监督员。同时,加大了社会医药市场的整治力度,有力地打击了游医、巫医,制止了药店非法行医行为,净化街道的社会医药市场,确保人民群众的就医安全。
(六)加强服务站及人员的管理。
要搞好公共卫生工作,必须充分利用社区医生这支队伍,并且在技术、经费、制度上予以支持和保障。
1、为使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切实加强各服务站社区医生的管理工作。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和完善了相关制度;实行了乡村医生中心工作完成情况登记制度和考核制度;把每项任务责任到人考核到人,从多方面着力规范服务站人员的执业行为。
2、加强服务站规范化建设,规范乡村医生执业和服务行为。各服务站统一制作了标识标牌、工作制度等;各服务站均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为进一步实施公共卫生工作提供了工作平台。
3、坚持执行社区医生例会制度。通过例会传达国家政策、学习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接受工作安排以及相互间学习、交流的平台,也是中心了解社区医生工作情况,听取工作意见和建议,从而不断完善工作思路、方法和措施,提升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不仅可以提高社区医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还可以增强这只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社区医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荣辱意识,在工作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从而进一步夯实三级防保网网底。
我们重点就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操作规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医工作、急诊急救、预防保健、重点疾病、传染病的防控等工作进行了培训。
4、实行公共卫生工作划片包干制度。为确保公共卫生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实行公共卫生工作划片包干制度,即根据服务站的地理位置、人员等情况,实行划片包干负责,并在全镇范围内对社区医生负责公共卫生工作区域进行了适当调整,明确了每位社区医生具体责任及服务的范围,其工作业绩与考核和公共卫生补助经费挂钩,充分调动社区医生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积极性。
5、严格执行服务站督导制度。参照卫生局的考核标准,结合工作实际,出台《2014年绩效考核办法(试行)》,制定考核标准,做到每季指导二次、考核一次,起到规范服务站的服务行为和社区医生执业行为的作用,使社区医生管理逐渐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从而,进一步夯实卫生工作网底。
五是找准问题,着力改进。
虽然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表现在我们的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偏少,且大多为非公共卫生专业毕业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由于受执业资格等条件限制,目前社区医生队伍存在青黄不接和断层问题,中年力量缺乏;且部分社区医生由于年龄偏大,能力较差,从事公共卫生工作显得力不从心。
今后,我们将增加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加强社区医生的培训力度;为服务站配置基本的信息管理设备设施。我们将在新医改政策的指引下,在市卫生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抓住
医改的大好时机,牢固竖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关注民生、构建和谐”为目标,努力将公共卫生工作做得更精、更细、更好,为保障我街道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实现人人享有公共卫生均等化而作出我们更大的贡献。
二〇一四年二月十九日
第三篇:强化公共卫生管理 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强化公共卫生管理 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雁江区丰裕中心卫生院副院长
罗利志
医改是党中央、国务院关注民生的重大举措,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具体表现,是涉及千家万户的的惠民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公共卫生工作是医改的重要工作之一,是纳入政府目标考核的工作之一。
近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公共卫生工作,把公共卫生提到了民生工程的地位上,为促进人人享有公共卫生均等化的目标的实现,国家加大了公共卫生投入,付予了公共卫生工作更多的内容,因此,公共卫生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任务显得十分繁重。打造一支“思想好、作风正、业务精”和“指挥统一,反应迅速,处置得当”的公共卫生队伍,就显得十分必要。
然而,由于体制和财力紧张等诸多原因,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又相对较少,他们既要当指挥员,又要当战斗员,要搞好每一项公共卫生工作都很不容易,都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人员少、任务重,要搞好公共卫生,只有强化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和水平,强化责任心,增强爱岗敬业意识,并且科学合理、充分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源,才能做好公共卫生工作,才能让党和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我院的公共卫生工作在区卫生局、区疾控中心、区妇幼保健院、区卫生执法大队等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有了进一步提高和发
展。
为确保公共卫生工作落到实处,我镇在公共卫生管理方面的基本做法是:一是领导重视,强化管理,在“严”和“管”上下功夫;二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在“精”和“细”上下功夫;三是吃透精神,转变观念,在创新上下功夫;四是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在和谐上下功夫。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领导重视,职责明确。
院委一班人高度重视和支持公共卫生工作,加强了公共卫生管理力度,调整和充实了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和卫生执法人员,重大公共卫生工作院长亲自抓,分管院长具体抓,结合实际,对公卫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了详细分工,使各项公卫工作都有人管、有人抓。同时,我院还为公共卫生管理人员提供温馨、舒适的工作环境和氛围,确保公共卫生管理人员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去。
二是完善制度,细化任务。
结合实际,我院制定了《丰裕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管理和考核实施细则(试行)》、《丰裕中心卫生院公卫工作人员分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丰裕卫生执法监督分队工作方案》等工作制度和预案。明确了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增强了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规范了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细化了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的目标任务。同时,各科室大力支持,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为全面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了可靠保障。
三是强化学习,提升技能。
我院公卫人员除积极参加上级和医院举办的各种学习和培训外,还向其它兄弟单位学习、借鉴,互通信息,努力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能,交流心得体会和经验,不断提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学习、交流,公卫人员还能根据公卫工作长期性、连续性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且能科学规范地处置突发卫生事件。
四是履职尽责,狠抓落实。
(一)建立和完善基础信息库。
为准确掌握第一手本底资料,确保公共卫生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我们组织了公卫人员和乡村医生对辖区内的村卫生站(室)、个体诊所、公共场所、学校及幼儿园、乡厨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摸底调查, 全面收集相关信息资料,建立了较为规范、全面的公共卫生工作基础信息资料库,每月公卫科与村卫生站的数据上下对接,并及时更新,从而,为公共卫生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的要求,全面开展了居民健康建档工作,为建档居民进行了健康体检,建立了较为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为下步实施电子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同时,还对确诊的慢性非传染性病人进行了较为规范的管理和面对面的随访,对65岁以上老人和重性精神病人进行了登记、建档和健康管理和随访。
(二)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我院采取义诊咨询、广播、电视、宣传栏、标语、发放宣传单、举办健康教育讲座等形式积极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加大了疾病预防、卫生常识、健康保健等工作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水平。
(三)认真开展妇幼保健工作。
为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确保母婴安全,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的宣传工作,在卫生局和妇幼保健院的指导下,我镇全面开展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和叶酸免费普服工作。同时,强化了孕产妇系统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工作,按照上级要求,组织相关科室人员和乡村医生,建立了《儿童保健手册》和《孕产妇保健手册》,并进行了较为规范的管理和访视。
(四)积极开展疾病防控工作。
为有效提高预防接种率,方便适龄儿童就近接种,我们在全镇17个行政村设立了村级预防接种点。建卡、建证率、接种率呈逐年上升趁势,扩大免疫规划工作正在稳步开展之中。
同时,我院严格执行传染病的报告制度,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措施,加大了传染病报告的督察力度,确保传染病的及时、准确直报。一旦发现和接到传染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公卫人员将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赴现场进行排查,按规定核实上报。
我们坚持了“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工作方针,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和信息报告网络。加强了卫生应急和处置能力建设。积极做好了防控传染病、流行病和重点疾病的人员、物资储备和应急准备,相关科室人员做到了随叫随到,随时开赴突发卫生事件的第一线。
为强化传染病、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的科学、规范化处置,我院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及工作流程。一旦辖区内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有我们的医务
人员出现,将最大限度地减少传染病等突发事件对群众健康和社会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五)加大卫生执法监督力度。
在区卫生局、区卫生执法监督大队的指导下,我们实行了定期和不定期的医疗市场和食品卫生监督检查制度。我们还聘请了乡村医生为食品卫生义务监督员,分片负责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所有乡村医生均是农村群宴监督员。同时,加大了社会医药市场的整治力度,有力地打击了游医、巫医,制止了药店非法行医行为,净化了我镇的社会医药市场,确保了人民群众的就医安全。
(六)加强村卫生站及人员的管理。
要搞好公共卫生工作,必须充分利用乡村医生这支队伍,并且在技术、经费、制度上予以支持和保障。
1、为使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切实加强了村卫生站乡村医生的管理工作。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和完善了《村级卫生机构管理办法》、《乡村医生执业管理办法》、《乡村医生管理规范》等制度;出台了《关于完善乡村医生驻村包社及联系学校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群宴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全面开展村级预防接种的通知》等管理文件;实行了乡村医生中心工作完成情况登记制度和考核制度;从多方面着力规范村卫生站人员的执业的行为。
2、加强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规范乡村医生执业和服务行为。全镇各村站统一制作了标识标牌、工作制度等;统一使用了区卫生局免费发放各种软件资料,目前,全镇有70% 的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达标,为进一步实施公共卫生工作提供了工作平台。
3、坚持执行了乡村医生例会制度。乡村医生例会是乡村医生了解国家政策、学习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接受工作安排以及相互间学习、交流的平台,也是公卫科了解乡村医生工作情况,听取工作意见和建议,从而不断完善工作思路、方法和措施,提升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不仅可以提高乡村医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还可以增强这只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乡村医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荣辱意识,在工作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从而进一步夯实三级防保网网底。
我们重点就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操作规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医工作、急诊急救、预防保健、重点疾病、传染病的防控等工作进行了培训。
4、实行了公共卫生工作划片包干制度。为确保公共卫生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实行了公共卫生工作划片包干制度,即根据各村卫生站的地理位置、人员等情况,实行划片包干负责,并在全镇范围内对乡村医生负责公共卫生工作区域进行了适当调整,明确了每位乡村医生具体责任及服务的范围,每村站确定一名乡村医生负责计免接种工作,确定一名乡村医生负责妇幼工作,各乡村医生都与中心卫生院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其工作业绩与考核和公共卫生补助经费挂钩,充分调动了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积极性。
5、严格执行了村卫生站督导制度。我们参照卫生局的考核标准,结合工作实际,出台了《村卫生室绩效考核办法
(试行)》,制定了考核标准,规定每年至少进行四次督导,起到了规范村卫生站服务行为和乡村医生执业行为的作用,使乡村医生管理逐渐走向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从而,进一步夯实了农村卫生工作网底。
五是找准问题,着力改进。
虽然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表现在我们的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偏少,且多为非公共卫生专业毕业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由于受执业资格等条件限制,目前乡村医生队伍存在青黄不接和断层问题;且部分乡村医生由于年龄偏大,能力较差,从事公共卫生工作显得力不从心。
建议:增加公共卫生管理人员1-2名;将有志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且有资格的年轻同志吸收到乡村医生队伍中来;为村卫生站配置基本的冷链运转和信息管理设备设施。
今后,我们将在新医改政策的指引下,在区卫生主管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抓住医改的大好时机,牢固竖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关注民生、构建和谐”为目标,努力将公卫工作做得更精、更细、更好,为保障我镇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实现人人享有公共卫生均等化而作出我们更大的贡献。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九日
第四篇:我国公共卫生措施和卫生工作方针
我国公共卫生措施和卫生工作方针
(一)公共卫生措施
1.预防性卫生服务包括计划生育、妇幼卫生、免疫接种、老年保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及其它慢性病的预防)、改进医疗卫生服务及提倡全科医疗服务等。
2.保护健康(疾病预防和控制)包括传染病和地方病的控制及监测、环境中有害因素(空气、水、土壤的污染及噪声)的控制、职业安全与卫生、意外伤害的预防和急诊服务等。
3.促进健康通过健康教育,改变有害健康的个人不良行为(吸烟、酗酒、吸毒、药物滥用、性乱等)、实行自我保健、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等。
4.卫生管理研究生命统计资料的收集、保管、分析和利用;卫生服务研究的技术及管理;卫生法规和卫生标准的制订;医学教育的改革及卫生人员的继续教育等。
(二)我国卫生工作的方针
卫生方针是国家和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卫生工作发展的总方向,是卫生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我国卫生工作方针是以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依据,针对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制定的。建国初期为迅速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极端落后的卫生状况,制定了卫生工作四大原则,即“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相结合”.这些原则形成了我国卫生工作四大方针。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有了更大的发展,在1991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该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贯彻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健康服务”.在1997年1月又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简称决定)。《决定》中指出了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是“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新的卫生工作方针是对原卫生工作方针的补充、完善、继承和发展,确定了90年代卫生工作重点及卫生方针的方向,《决定》中又提出了卫生工作的具体奋斗目标,“到2000年,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包括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卫生执法监督的卫生体系,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国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10年医|学教育网整理,在全国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民健康需求的、比较完善的卫生体系,国民健康的主要指标在经济发达地区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在欠发达地区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三)我国卫生工作的成就
几十年来由于认真贯彻了卫生工作方针,使我国卫生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60年代初期,我国是第一个宣布天花消灭的国家,比世界范围的天花绝灭提前了10年,并陆续消灭和基本消灭了古典生物型霍乱、鼠疫、回归热、黑热病、斑疹伤寒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并计划在1995年消灭野毒株引起的麻痹型脊髓灰质炎。很多地方病,如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己基本控制。全国传染病发病率己从1963年的3200/10万,下降到1989年的466/10万,死亡率从20/10万,下降到1.49/10万。由于贯彻执行了一系列条例、卫生标准和管理办法,如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母婴保健法、尘肺防治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使工、矿劳动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中小学生体质得到了提高,食品安全卫生得到了保证医|学教育网整理,也进一步保障了人群的健康。我国各级卫生机构也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全国城乡卫生服务体系——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已基本形成,卫生队伍已初具规模,保证了广大居民的基本医疗条件。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中的一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在农村是村卫生室,在城市主要是街道(地段)医院、工厂保健站等基层医疗单位,是社区中最基层的医疗预防组织,它承担了地段内居民的初级卫生保健任务、三级预防工作及大量的预防保健工作,是卫生工作的重点机构。由此,使我国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全国人口死亡率已由建国前的25‰降低到1994年的6‰;婴儿死亡率也由建国前的200‰下降到31.4‰。人口平均寿命在建国前为35岁,到1985年人均期望寿命已达68.9岁。目前,我国经济整体水平尚不发达,属于发展中国家,而居民的一些重要健康指标如出生率、死亡率、期望寿命等已超过其它发展中国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有些指标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些都是我国卫生工作的成就。
第五篇:加强兽医卫生队伍和工作能力建设
加强兽医卫生队伍和工作能力建设
王殿柱(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兽医站 014030)
我区是农业大区,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把畜牧业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向畜牧业和农畜产品加工迈进步伐。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有健全完善的兽医管理体制作保障。加强兽医卫生队伍和工作能力建设势在必行。
一、推行官方兽医制度
官方兽医是指经资格认可、法律授权或政府任命,有权出具动物卫生证书的国家兽医工作人员。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国家逐步推行官方兽医制度。现有兽医工作人员,要通过业务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并经资格认可、政府任命等办法,逐步进入官方兽医队伍。各级兽医工作机构的人员编制,由机构编制部门会同财政和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核定。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行官方兽医制度。省、市、县三级分别设一名首席兽医师。省级首席兽医师经农业部审查合格后,由省政府任命;市、县两级首席兽医师由省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资格认证后,再由同级政府任命。各级兽医行政管理、兽医行政执法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等机构现有兽医工作人员,要通过业务培训,并经资格认可、政府任命等办法,逐步进入官方兽医队伍。
二、实行执业兽医制度
从事动物疾病诊断、治疗、免疫和动物保健等经营性活动的兽医人员为执业兽医,执业兽医必须达到规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条件,并经省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与相关部门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执业兽医资格,方可上岗。对兽医体制改革中分流出来的兽医人员,依法纳入当地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参保的分流人员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办理其社会保险关系调转手续,做好各项社会保险的衔接工作。各地要通过成立兽医行业协会等方式,实行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三、切实加强兽医能力建设
不断改善省、市、县三级兽医行政管理、动物卫生监督、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体系的办公手段、设施条件,加强各级各类实验室的建设,逐步达到国家有关标准,取得生物安全和技术质量等认证认可。
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全省兽医队伍的素质建设,稳定现有人员队伍,充实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要有计划地搞好培训,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能力,提高对兽药质量和兽药残留的监控能力,提高对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追溯能力。
四、强化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
乡镇畜禽防疫服务中心统一更名为“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主要职责:负责实施动物免疫注射、疫情普查、疫情报告,协助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实施产地检疫和兽药管理使用等兽医工作;负责实施动物繁殖改良、技术推广、饲料、草原管理等公益性工作。要将原乡镇畜禽防疫服务中心承担的诊疗服务等经营性业务进行科学界定,并与公益性职能分离,使其走向市场。
县(市)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加强与乡镇政府在动物防疫和检疫工作上的协调配合,积极为乡镇提供技术和业务指导。乡镇政府依据国家兽医卫生的有关政策、法规,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加强对畜牧兽医工作监督管理,负责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统一指挥、宣传动员和组织协调,负责村级防疫网络建设及畜禽群防群控工作的组织领导。
五、加强村级防疫工作
根据畜禽饲养量和实际需要,原则上每个村配备一名防疫员,饲养量较大的村可适当增加。具体承担动物疫病预防接种、疫病调查、疫情报告、消毒灭源等职责。村级防疫员的上岗,要经过县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岗前培训和资格认证,并接受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业务指导、考核和监督管理。事实上,村一级的防疫队伍,能够最早发现疫情,在疫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还可以担负免疫接种的任务。正如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协会秘书长荆继忠所说,理想的防疫体系就是能从基层生产第一线及时地获得信息,才能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住疫情。
因此,要重视和加强兽医教育,保证人力资源储备,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兽医科学研究,完善动物疫病控制手段,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科学防治水平。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兽医事务,跟踪研究国际动物卫生规则,及时调整和完善国内相关政策。
随着畜禽产品国际贸易绿色壁垒的抬高和国内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动物卫生安全对畜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加快与国际动物卫生惯例接轨,才能巩固和提高我区畜禽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占有份额。畜禽疫病不仅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也影响着人类的健康。我区动物疫病流行史表明,由于地理、气候和畜禽饲养方式等特定条件,加之动物及其产品跨地域的频繁流通,禽流感、结核、布病、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都曾在畜禽间发生过,有些病也曾在人群中发生过。为此,加快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迫切需要,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