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圳公共卫生服务改革实施方案-深圳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深圳市公共卫生服务改革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更好地保障市民生命安全,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根据《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深发[2009]11号)、《关于印发深圳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深府„2009‟233号),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
通过强化政府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健全服务网络、优化资源配置、理顺管理体制、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到2015年,建立与城市发展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职责分工合理、能力水平较高、运转规范协调、反应灵敏快捷的新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扩大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面,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具体要求如下:
(一)完善体系。
明确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加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建设,合理划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能,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
(二)规范管理。
改革公共卫生服务投入机制,确保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健康运转。改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运行机制,强化对公共卫生机构和服务项目的绩效考核,提高公共卫生资源的服务效率。
(三)提升效能。
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内涵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提高装备配置水平,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协作机制,加强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重大疾病控制和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二、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一)对我市公共卫生机构实施分类管理。
将我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分成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其他公共卫生机构两类进行管理。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主要是指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的机构。其它公共卫生机构包括社会力量举办的,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二)转变公共卫生机构的职能。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逐步剥离健康体检、免疫接种等医疗业务,使其工作重心向传染病防制、卫生应急处置、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实验室检测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等方面转移。(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2.慢性病防治机构要逐步剥离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诊治服务,将资源配置到慢性病防治策略的制定、综合防治的组织协调、疾病监测等职能中去。(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3.职业病防治机构要把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心向职业危险因素识别、控制和综合防治,以及职业病鉴定和职业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方面转移,进一步提高专科诊疗能力。(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4.精神卫生机构要集中资源开展全市精神疾病的临床诊疗,强化精神疾病监测和早期干预、精神疾病康复、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卫生教育、心理危机干预,以及精神疾病科学研究等工作。(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5.健康教育机构要从健康教育向健康促进转移,提高业务指导和工作协调能力,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开展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宣传普及工作,培育居民良好健康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6.市急救中心要加强全市院前医疗急救网络管理,充分发挥院前医疗急救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调度、重大灾害性事件院前急救保障等方面的作用,提高全市院前医疗急救水平。(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编办负责)
7.促进市、区两级妇幼保健机构提高妇女儿童保健综合管理和服务能力,发挥指导全市妇产科诊疗、妇女保健、儿童保健技术服务的作用,提高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能力。(由市卫生人
42.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机构规范化管理水平。2010年,市级相关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制定培训方案,对基层公共卫生机构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全员培训,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规范化管理。区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发挥技术指导作用,监督指导社区健康服务机构落实《深圳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包》。(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五)明确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功能定位。
明确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依法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和传染病患者隔离治疗、医疗急救、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公共卫生服务。合理配置急诊急救、预防保健、感染控制等内设机构,科学设置发热门诊、肠道门诊、隔离病房等感染控制专科。2010年,要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制度,落实预防保健工作责任制,确保人员、经费、措施“三到位”。建立安全规范的操作流程,抓好医院污水和医疗废物处理,切实控制医院感染,保障输血安全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三、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机制
(一)完善公共卫生服务投入保障机制。
1.政府对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于其它公共卫生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采取“以事定费”的方式核定补助经费。(由市财政委、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2.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突出公共卫生问题,逐步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政府根据重大疾病预防控制需要和财力可能,合理安排重大疾病防治、国家免疫规划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所需资金。(由市财政委、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3.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卫生服务,政府对其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以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补偿,形成多元化的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模式。(由市财政委、卫生人口计生委,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
(二)完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保障机制。
1.为高层次人才提供良好工作条件。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提供良好的综合配套环境。2011年前,通过国内外一流专业机构培训及国内公开招聘等措施,培养和引进疾病预防控制、职业病防治、精神卫生、妇女儿童保健等重点公共卫生领域的领军人物,除落实市政府规定的优惠政策外,所在单位要为其筹集专科建设经费、装备相关设施设备和组建学科团队提供便利。(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人力资源保障局、编办负责)
2.吸引国内外公共卫生人才到我市开展学术交流。鼓励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根据项目需求,通过学术交流、技术合作、兼职等方式引导国内外公共卫生专才到我市短期工作,带动相关领域的公共卫生学科建设。(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人力资源保障局、编办负责)
3.实施优秀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计划。与香港和内地著名大
8探索新型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模式。促进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与社区生育文化中心资源共享,发挥两者在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基层网点作用。制定不同场所、不同对象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和指南,通过各类宣传平台和新闻媒体,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促进群众树立良好的卫生观念和健康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全面开展控烟活动,增进市民健康。(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9.提升计生技术服务能力。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和计生技术服务机构资源共享,提升计生技术服务能力。整合基层计生服务机构和社区健康中心资源,提高基层公共卫生和计生资源配置效率。(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负责)
10.建立和完善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医药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创建中医药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的示范市。(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二)全面提高公共卫生信息化水平。
1.建立互联互通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以全市卫生信息共享和交换系统为平台,以数字化居民健康数据库为基础数据,到2011年,建成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计划免疫、社区卫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公共卫生集成信息系统,建立全市公共卫生信息虚拟专网,提高全市公共卫生服务效率和居民获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便捷性。(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2.建立卫生应急指挥和决策信息系统。以全国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为基础平台,到2011年,建成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建立应急事件预警预报系统,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三)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1.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2011年前,完成深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编修工作,健全应对重点传染病、职业病、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公共场所空气污染事件、重大食物中毒和重大职业中毒事件等专业应急预案,组织实施预案的模拟演习,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反应能力。(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2.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2010年,建立健全疾病防控应急队伍和医疗救援应急队伍,建立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二级指挥协调构架。2011年前,建立和完善统一指挥、功能齐全、职责明确、反应迅速、运转高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机制、分级响应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应急联动机制、应急能力评估机制和预案动态修订机制。(由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负责)
(四)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协作机制。
1.建立社会参与公共卫生的新格局。调动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和居民参与公共卫生的积极性,强化广播电影电视、报
112
第二篇:两大提升工程-深圳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附件2
关于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建设 和满意度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不断提升行业优质服务水平,提高医务人员和市民满意度,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开展医德医风和卫生文化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大力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紧紧围绕建立“医道尊严”社会文化体系和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切实保护好、发挥好、调动好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医务人员满意度;紧紧围绕改善服务、提高质量、便民惠民,努力改善市民看病就医体验,全面提升医院顾客满意度。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社会建设的总体部署,健全纠风工作长效机制,促进依法行医、廉洁行医,重塑卫生行业高雅文明形象。通过实施本工程,努力打造一支有责任、有信仰、有追求、有素养、社会信赖的医疗卫生队伍,实现四个显著提升。
(一)职业精神素质显著提升。医务人员的职业责任感、荣誉感、敬业精神、进取精神进一步增强;自我约束、制度规范、社会监督的医德医风建设机制进一步完善;依法行医、廉洁行医的行业风尚进一步树立。
(二)优质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医疗环境、服务流程进一步优化;医疗机构优质服务、便民服务措施得到全面落实;临床路
径管理全面实施,医务人员服务行为更加规范和文明,和谐医患关系基本形成。
(三)医务人员满意度显著提升。深圳卫生人口计生行业核心价值观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医院文化品味得到普遍提升;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职称评聘、技术劳务价值等切身利益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主动投身医改的积极性得到更好调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学、尊重医务人员良好社会风尚。
(四)医院顾客满意度显著提升。医患之间的沟通机制进一步完善,基本消除非医疗质量引发的医患纠纷投诉;市民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期望基本解决,能够普遍感受到医改成果的实惠;各项便民利民措施普遍推广应用,群众对医疗服务环境、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的满意度逐步提高。
二、主要任务
(一)弘扬职业精神济世美德
1.强化职业精神熏陶。一是开展职业精神熏陶活动。每年组织新上岗医务人员开展“授白袍”仪式;组织医务人员重温医务人员誓言;组织老专家向年轻工作者传授高尚医德精神和职业操守经验;开展模范人物、先进事迹评选活动,用先进事迹、优秀典型人物心得进行职业精神启发性教育;将每年医疗服务整体管理与质量控制评估的第三方满意度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作为案例教材,对医务人员进行检讨性教育;组织深港医疗卫生界文化交流活动,学习香港医务人员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二是完善职业精神培训制度。从2012年起,每个初级职称医务人员每年必须2
接受6个学时的职业精神培训,以及6个学时的依法行医培训,中级和副高职称医务人员培训时间减半,培训结果纳入医德考评项目,与晋升职称挂钩。将医学伦理学教育纳入全科医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课程。
通过职业精神熏陶,让每一位医务人员捍卫“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职业地位;让每一位医务人员崇尚“治疗一个患者、结交一个朋友、树好一个口碑”的职业精神;让每一位医务人员弘扬“因为专业让你信任,因为周到让你满意”的职业美德。
2.落实职业精神建设制度。认真落实卫生部《医务人员服务八项承诺》和《关于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的意见》的“八不准”等相关制度,在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廉洁从医等方面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贯彻落实《广东省医疗机构阳光用药制度实施意见(试行)》,确保群众安全、有效和廉价用药;认真贯彻落实市纪委、市委卫生工委《关于加强对医德医风建设监督检查的意见》,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贯彻落实我委《关于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塑造卫生行业新形象的意见》、《深圳市卫生系统工作人员医德医风奖励和处理办法》和《深圳市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实施办法(试行)》,切实加强行业作风建设。
通过落实职业精神建设管理制度,让每一位医务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职业责任;让每一位医务人员敬重“守护生命、促进健康”的职业使命;让每一位医务人员遵循“依法行医、清廉做人”的职业规范。
3.健全职业精神建设监督机制。一是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健全主要领导总负责、部门各负其责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建设责任制。进一步细化医德考核标准,将考评结果记入医务人员的个人医德医风档案,与医务人员的晋职晋级、评先评优、绩效工资、定期考核等直接挂钩,形成对医务人员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二是加大处理违法违规职业行为力度。畅通信访举报渠道,认真排查投诉、信访线索,对查实的推销药品、保健品或卫生材料、乱收费、索要红包、收受回扣和商业贿赂等违法违纪人员,按有关规定解除聘用合同和吊销执业资格。严肃查处违反本意见“五知道、五明白、五放心,五要五不得,五坚持五制止,六个一句,八个不准,八项承诺,十个一点”规定的职业行为。注重发挥查办案件和处理违规行为的治本功能,总结案件和违规行为所反映的根源性、规律性、普遍性问题,查找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针对性堵塞漏洞,检讨性建章立制。
(二)创新卫生文化内涵建设
1.弘扬核心文化价值观。一是提炼卫生文化精华。各单位要大力弘扬“博学行医、业务精湛,情操高雅、与人为善,博爱救人、敬业爱岗”的深圳卫生人口计生行业核心价值观,并通过文化制度建设,将行业核心价值观升华为医院管理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指南,形成既传承大医精诚、尊重生命的优良传统,又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新时期医学创新精神的当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二是塑造单位文化形象。各单位要进一步落实《深圳市卫生文化建设指导意见》,结合自身实际,提炼本单位文化建设的内涵和要素,以文化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以文化熏陶4
员工职业素养,培养年轻医务人员职业自豪感。以简洁实用和人性化设计为原则,从外部环境、内部装饰、诊疗环境、识别系统等方面入手,打造既相对统一又各具特色的服务环境,使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在就医环境、就诊条件、服务流程、规范服务等各方面更加贴近市民,努力营造文明、温馨、和谐的服务环境。
2.培育行业文化品牌特色。在全市卫生人口计生系统定期举办文艺汇演和运动会,通过文化影响力,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创造追求卓越、崇尚成功的阳光心态,努力创建和谐单位。各单位要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中层干部EMBA课程、职业生涯设计、学术讲座沙龙、星级岗位评选、岗位现场教学、业余文体比赛、拜师带徒学艺”等形式多样的行业特色文化活动;以创建名院、打造名科、培养名医为重点,加强临床学科的特色软件和文化品牌建设,“以提高学术水平吸引病人,以提高技术水平悦服病人,以提高服务水平留住病人”;通过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在全系统形成推动职业精神建设的良好氛围。
3.塑造文明服务新形象。一是大力开展创建“市民满意窗口”等活动。组织窗口医务人员开展服务礼仪集中轮训,让其掌握“六个一句”、“十个一点”,努力营造文明服务氛围。二是扎实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各单位认真查找服务环境、管理制度和服务细则方面存在的问题,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力戒生、冷、硬、顶、推;为患者提供便民服务,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环境;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控制,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三是深入开展创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示范岗”活动。在2012年
底前,各医院要建立顾客服务中心,统一受理群众咨询、投诉等事务,开展出院后电话随访、社会满意度调查工作。完善医务公开、医患座谈会、院外监督员、医务社工等医患沟通制度,让患者“五明白、五知道、五放心”,缩小医患之间的信息差距,增强社会监督的有效性。
4.培育医院团队服务文化。一是解决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问题。各单位要根据工作实际,合理调配医务人员数量和结构,合理安排倒班和作息时间,解决医务人员因工作繁忙影响服务质量和满意度的问题;想方设法办好医院食堂,解决医务人员误餐、夜餐等问题;完善医院文化、体育活动设施,改善医务人员值班休息环境和条件,保障医务人员在单位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二要健全人事和分配激励机制。各单位要按照干好干坏不一样、鼓励创新、同工同酬的要求,合理确定医务人员的绩效工资待遇,建立以岗位责任、绩效考核为核心的分配制度;通过公立医院改革尽快解决临聘人员管理问题。加大对科研教育的投入,解决好医务人员进修培训、科研课题申报、职称评聘等切身利益问题;完善竞争上岗制度,注重对年轻骨干的培养。三是深化科室民主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深圳市卫生系统院务公开管理办法》,全面实施《深圳市卫生人口计生系统职工代表大会评议院务工作制度(试行)》,保障医务人员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
(三)完善便民利民服务机制
1.完善社区便民利民机制。各区(新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快推动社康中心分类管理和标准化建设,明显提升社康中心服6
务能力。结合新区建设和城市规划的调整,进一步优化社区健康服务网络;落实《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机构编制标准》,在“十二五”期间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1200名;协调解决社康中心的固定业务用房问题,提高社康中心适宜诊疗设备配置水平;制定和实施《深圳市全科医学服务标准》,保障社区卫生服务质量。以老、幼、病、残和青少年、育龄妇女为重点对象,适当增加常见病普查普治等低成本、高产出的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健康管理为核心,以慢性病人群为重点,大力推动家庭医生责任制。2012年,为居民提供家庭病床、医疗转诊转介等个性化服务项目。积极探索为慢性病患者提供治疗必须的非基本药物的途径。
2.完善医院优质服务机制。各单位要办好本单位的门户网站,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导航、就医导诊等服务;实施“无假日”制度,延长门诊开诊时间、优化服务窗口布局、推行门诊预约诊疗服务;普及“居民健康卡集成系统”,努力减少排队时间,改善病人看病就医感受;提供优质护理、“产后家庭访视”等服务项目,努力满足市民对优质服务的需求;有条件的医院要通过举办“病友俱乐部”、开展远程健康监测等服务为群众提供出院随访和健康促进服务;各公共卫生机构要定期公告市民关注的重大疾病、公共卫生监测结果,经常组织健康教育社区行活动,让市民体验公共服务就在身边。
3.实施“五要五不得”制度。各单位要对住院患者提供如下服务:一是对住院患者的检验标本和检验报告,要由医院安排专
人按照有关规定送取,不得让住院患者或家属自行送取。二是对需要到检查科室进行检查的住院患者,要由病房安排专人陪送,对危重患者要全程陪护,不得由患者自行到有关科室进行检查。三是对转科的住院患者,要由转出病房派专人护送到转入病房,并做好交接的各项工作,不得由患者自行转科。四是对住院患者临时医嘱及一次性使用的贵重药品,要由医务人员领取,不得让患者或家属自行领取。五是对需要到其他科室或院外会诊的住院患者,要由医院派人陪护,不得让患者自行前去会诊。
4.实施“五坚持五制止”制度。各单位要通过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医务人员的服务行为:一是坚持规范诊疗,制止乱检查。落实基本疾病诊疗常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实行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二是坚持科学用药,制止大处方。落实处方点评制度,促进合理用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和使用品种,减少门诊输液量。三是坚持物价监督,制止乱收费。实施医疗收费价格公开、门诊收费清单和住院收费日清单制,提供物价查询服务。四是坚持温馨服务,制止冷硬顶。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营造温馨服务环境,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便民服务活动。五是坚持廉洁行医,制止收回扣。推行廉政文化进医院,实行廉洁行医责任制、拒收回扣和贿赂承诺制。
(四)拓展行业形象舆论导向
1.加强对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各单位要重视新闻宣传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卫生新闻宣传工作责任制和奖惩激励机制,调动宣传工作队伍的积极性。市健康教8
育促进中心、市计生服务中心宣教部要承担全行业宣传教育职能,增强医疗卫生宣传报道的组织策划能力。各区要充分发挥社康中心和社区生育文化中心的网点作用,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传活动,提供各类健康教育资料,让群众感受到贴近、方便市民的优质服务。二要加强提高宣传策划能力。各单位要根据自己的职能,加强对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创新工作、惠民举措的宣传策划,提高宣传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党工委办要组织开展好“十佳医德医风先进个人”等11个行业“十佳”对象以及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等评选活动,树立、宣传、学习行业先进典型。
2.丰富宣传工作载体和内涵。一是丰富宣传工作载体。各单位要主动真诚与媒体交朋友,与新闻媒体紧密合作,加大对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正面形象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与有关部门和媒体联合开展倡导“医道尊严”理念和培育社会风气活动,营造全社会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务人员、尊重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良好氛围。要通过新闻媒体、简报、专栏专刊、电子荧屏等多种形式,向市民宣传医学科普知识,让其认识和理解医学科学的特点、规律和局限性,合理引导群众预期和理性就医。二要创新宣传工作内涵。各医疗机构要建立医院开放日制度,让市民群众全面了解和亲身感受医疗机构治病救人、就医流程、医务人员规范从医和医院改革发展、服务群众、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情况。党工委办、各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健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机制,采取召开新闻发布会、上“直通车”、“民
心桥”等形式向社会通报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建设情况。
3.提高突发事件宣传应对能力。市、区两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舆情监测制度,加强网络舆情研判。各单位要完善宣传报道和新闻发言人制度,简化新闻发布程序;要增强对突发事件的敏感度,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医患纠纷事件时,要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通过发布新闻通稿、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方式,迅速向社会发布权威信息,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和猜疑;要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对媒体和市民关注的问题,做到公开答复、主动纠错,把握主动权,让其及时了解医疗卫生机构运作情况,形成医疗卫生机构与社会良性互动的信息沟通机制。
第三篇:深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办法
深圳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市民健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基本定义】
本办法所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指针对影响市民健康的主要问题,面向全体市民免费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本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录确定。
第三条【主管部门】 市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区卫生行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市、区政府有关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站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市、区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按照各自职能履行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业务指导、质量控制、统计分析和监督评价等工作。
第四条【服务机构】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区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本办法规定遴选的定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下简称定点服务机构)提供。
2责任管理单位,由其为市民建立实名制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指定责任医生。
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应出示本人居民身份证、社保卡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并如实填写有关信息。
市民可通过现场、网络等多种渠道,申请更换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责任管理单位及责任医生,每次间隔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第十三条【服务接受】 市民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后,可在本市任何一家定点服务机构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第十四条【管理责任】 责任管理单位应为市民提供以下服务:
(一)为市民建立、维护和管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核实市民填报的信息,跟踪市民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情况,维护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
(二)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录、服务规范和市民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清单以及接受服务的时间安排表。
第十五条【档案管理】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行全市联网管理,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基础应用、扩展应用、互联网+应用和互联互通应用,实现卫生健康数据共建共享。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健康管理机构应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在保障信息安全和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共建共享卫生健康大数据库。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向市民个人开放互联网+应用,允许市民核实、更新和维护个人基本情况,并可自主选择将智能健康设备的信息接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自测数据。
第十六条【保密管理】
各定点服务机构应建立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密工作制度。未经市民个人同意,不得对外泄露涉及市民隐私的电子健康档案信息。
第四章 财政补助经费管理
第十七条【保障责任】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根据定点服务机构每年管理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人数以及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核定,项目所需经费由区财政部门负责保障。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市卫生行政部门、财政部门拟定,报市政府审定。各区可根据辖区人口特点等情况提高补助标准。
第十八条【预算管理】 市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和广东省下达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数,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经科学测算后,向各区下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量化工作目标和相关指标要求。
各区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完成市定目标、指标的需要和辖区实际情况编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预算,并向定点服务机构下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书和预算安排。
第十九条【经费拨付】 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各单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量当量、工作量当量补助标
6员的工作量总当量、工作当量补助标准、工作质量、满意度等要素核定,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奖勤罚懒,合理拉开差距。
第二十七条【激励措施】 对于在市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中排名前2名的区(新区),由市卫生行政部门在下一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市级及以上医学重点学(专)科建设、甲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中,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安排。
对于在区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中排名前15%的定点服务机构,由区卫生行政部门在项目经费结算时予以奖励。
第二十八条【惩处措施】 对于在市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中排名不达标的区(新区),由市卫生行政部门向区政府(新区管委会)通报,并约谈区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要求其限期整改。
对于在区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中排名后15%的定点服务机构,由区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定点服务机构限期整改,扣减项目财政补助经费,并提请有关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对该定点服务机构相关负责人予以追责。
第二十九条【惩处措施】 区卫生行政部门应建立定点服务机构退出机制,对于在区级绩效考核中,连续两年排名末位的定点服务机构,由区卫生行政部门取消定点服务机构资格或调整服务内容。
第三十条【违规处理】
定点服务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区财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向定点机构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或者扣减、全额追回已拨付的费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一)编造虚假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
(二)编造虚假服务记录的;
(三)截留、挤占、挪用、变更项目资金用途,或者虚列财政支出骗取项目资金的;
(四)违规向市民收取服务费用的;
(五)实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被认定为医疗事故的。
定点服务机构未按规定归还、退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的,由区卫生行政部门、财政部门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一条【违规处理】
定点服务机构泄露居民个人隐私的,视情节严重,暂停或取消其定点服务机构资格。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所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指一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部、中医馆、诊所、医务室、卫生所等。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8年
月
日起施行。
第四篇:深圳义工服务协议
义工服务协议
根据《深圳市义工服务条例》和《深圳市龙岗区义工联合会章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达成如下协议:
一、服务岗位和工作
甲方根据义工工作需要和乙方意愿,安排乙方从事相关义工服务工作。
二、服务期限
本合同无固定期限,合同期从合同签订之日起。
三、服务时间
甲方安排乙方参加义工服务活动的时间不得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规定。
四、甲方义务
(一)甲方应当为乙方开展义工服务提供适当的安全、卫生等条件。
(二)甲方不得强令乙方进行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活动。
(三)甲方可以根据义工服务活动的需要,为乙方办理相应的保险。
(四)甲方可以对乙方因参加义工服务活动遭受的经济损失给予适当的补贴。
(五)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甲方不得安排义工参加义工服务活动:
1、乙方不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的;
2、乙方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3、乙方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五、乙方服务纪律
(一)遵守甲方的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
(二)在义工服务过程中服从甲方的安排,注意人身、财产安全。
(三)按时完成甲方规定的工作任务。
(四)维护甲方的声誉,爱护甲方的财产,保守甲方的秘密。
(五)保守服务对象的秘密和隐私。
(六)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条例。
六、合同的变更、解除
(一)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可以依法变更义工服务活动协议。
(二)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以随时解除工作合同并要求乙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乙方违反甲方章程或者服务单位规章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
2、乙方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服务对象或第三人损害的;
3、乙方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5、本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工作合同无法履行,经甲乙双方协商不能就变更工作合同达成协议的。
(三)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乙方可以随时通知甲方解除义工活动协议:
1、甲方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乙方参加义工服务活动的;
2、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四)有以下情形之一,本协议自行解除:
1、甲方依法解散或依法被撤销;
2、乙方自动退会;
3、乙方死亡。
(五)除本条第三款规定的情形外,乙方解除活动协议,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并交回义工服务证书和标志,甲方将在15个工作日给予回复。
七、违约责任
(一)乙方违反合同约定,对甲方造成损失的,乙方应赔偿甲方下列损失:
1、甲方为乙方所支付的各项费用;
2、给甲方财产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3、对由于乙方过错造成服务对象损失而由甲方赔偿的。
(二)其他违约行为参照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规定。
八、争议处理
甲乙双方在合同期间发生争议,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申请深圳仲裁委员会仲裁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等。
九、本合同未尽事宜或合同条款与现行法律法规规定有出入的,按现行法律法规执行。
十、本合同自甲、乙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涂改或未经书面授权代签无效。
十一、本合同壹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
说明:
1、违约责任分法定违约责任和约定违约责任。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主要有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和继续履行协议三种形式。双方可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依法约定违约责任。若约定违约金,不能只约定一方承担违约金,应体现公平原则,违约金金额或计算方法一定要明确具体且切实可行。
2、本协议附件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否则无效。
3、未经书面授权,代签服务协议一律无效。
甲方
(盖):
乙方签名:
签约日
期:签约日期:
义工编号NO:LGYG
第五篇:深圳的“公车改革”之路
深圳的“公车改革”之路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而公车的使用和管理,无疑是作风建设中最引人注目和敏感的问题之_。深圳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是中国内地较早进入汽车时代的城市,自然,也是公车改革起步较早的城市。从1995年明17日决定对各党政机关270多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不符合规定的工作用车进行全面清理,到党的十八大之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行大规模公车改革,20多年来,深圳的公车改革之路,成为深圳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20多年漫漫公车改革之路
1995年5月17日,深圳决定从即日起对各党政机关270多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不符合规定的工作用车进行全面清理,当时在使用的奔驰、林肯、凯迪拉克、公爵王、劳斯莱斯、宝马和凌志7种进口豪华轿车,无论是何时购买的都将停止使用。停止使用后,除折价转让给党委、政府接待部门作为接待用车外,其余必须交汽车拍卖行或指定的旧机动车交易市场拍卖。
这次全面清理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不符合规定的工作用车,是因为此前一年(即199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发《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给公车使用确立了红线。
除此以外,深圳市政协委员梁文森也于1994年在深圳政协会议上递交了名为《行政事业单位暨国有企业的行政车辆应立例管制》的提案。梁文森在提案中表示,在经济高速发展之下,行政事业机构与国企的车辆剧增,涌现出不少值得注意的问题。这可以看作是深圳公车改革的“第一声呼喊”。
此后,关于公车改革的话题一直深受各界关注。2003年,深圳市体改办牵头成立“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调研组”,并初步上报方案。不过,因为补贴分歧较大,所以不得不搁置。2004年,深圳市成立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此后,深圳又出现过许多不同版本的公车改革方案,但都无疾而终。
2011年,深圳市改革办复出,并于当年8月举行改革专家座谈会。2013年11月25日,深圳市委副秘书长、市改革办主任乐正透露,深圳公车改革方案正在酝酿中,预计2014年正式出台。2014年1月19日,时任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天透露,深圳公车改革方案已基本成型。2014年明,深圳出台《深圳市直机关公务用车改革实施方案》。
迄今最为彻底的一次车改
深圳2014年这次车改,被认为是距今最为彻底的一次公车改革。2014年3月中旬,正式公布深圳市财政委制定的《深圳市直机关公务用车改革车辆拍卖办法》,对纳入车改的车辆采取网上拍卖,所得价款上缴财政指定账户并由财政统筹使用。公车拍卖采用网络竞价方式,即设有保留价的增价式拍卖,价高者得;具体保留价和起拍价在网络拍卖会现场公布。每次拍?u前,待拍车辆进行为期一周的展示,其间市民可现场看车。
2014年6月28日,深圳首次公车拍卖会在网上进行,第一场拍卖上午9时开始,第二场拍卖下午1时开始。最终,参与竞拍的有900多人,参与拍卖的100辆公车全部成交,总成交价688万余元,平均成交价约6.9万,多数拍卖车辆成交价格在6万~9万元。
据深圳市财政委透露,截至2014年12月31日,深圳市“限牌”前,深圳市共举行7期市直机关车改车辆拍卖会,上拍车辆2335辆,成交价款约8380万元。
公务员对公车改革很拥护
据悉,2014年深圳公车改革后,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依据行政级别给予公务人员一定的补贴,官员的一般公务出行采用社会化的方式解决。当时,深圳公务员的车补由深圳自行制定,分成不同档次,从科员每月1200元起,到正局级4000元不等,副处级2600元,正处级为3200元等。不过,此后国家出台新的车补规定,要求各级党政机关从实际出发,确定本地区公务交通补贴标准。根据交通成本等相关因素变化情况,公务交通补贴标准可适时适度进行调整。地方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不得高于中央和国家机关补贴标准的130%,边疆民族地区和其他边远地区标准不得高于中央和国家机关补贴标准的150%。国家规定出台后,深圳着手新的车补调整,各级别均大幅下调。据了解,目前深圳公务员的车补依据级别不同分成不同档次,从科员350元到局级1690元不等,其中正科600元。
“从改革力度来看,前所未有,可说是动了真格!”对于此次深圳公车改革,许多基层公务员表示拥护。“我这种级别,本来跟公车是扯不上关系的,现在也享有补贴,尽管不多,但是起码不会出去办公事要自己补贴车费了。”一位不愿具名的公务员表示。(资料来源:《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