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圳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获进展(本站推荐)
深圳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获进展突破“天花板”破除“铁饭碗”
一度引发各方热议的深圳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历经一年多的试点后,取得了积极进展。
昨天上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敏在深圳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专题汇报会上汇报时认为,深圳目前已完成了第一步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职务套转工作,基本建立了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框架,全面实现了制度入轨实施。目前,全市行政机关共有2.1万余名公务员套转为行政执法类公务员,10名公务员套转为专业技术类公务员。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王敏认为,一年多的试点最难的还是人们对改革的认识和观念,而试点成效最显著的是在职责多、执法队伍大、基层一线公务员密集的单位。‚深圳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的目标主要是两个,一是打通基层一线公务员特别是执法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二是全面深化公务员精细化管理。‛王敏透露,下一步,深圳将全面深化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进一步完善招考、录用、培训、交流、奖惩等日常管理制度,推进公务员精细化管理,同时也将继续优化和细化职位分类,根据工作性质和管理将三大
职类细分为若干职组、职系,形成较为健全的行政机关公务员职位体系。
王敏还透露,聘任制公务员最为关心的住房、医疗、保健等配套政策措施也将于近期出台。
突破‚天花板‛,打通基层公务员职业发展通道
这场被媒体喻为‚摘官帽‛的改革,一大重点就是从公务员综合管理类职位中划分出行政执法和专业技术两类职位。
改革伊始,2.4万名来自公安、规划、国土、税务、城管等10个部门的执法人员被归为‚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统称‚执法员‛;气象局16名气象预报、信息网络人员归类‚专业技术‛。两者之和约占深圳公务员的七成。
他们不走‚官道‛每个人的职责都是执行不具备‚官‛的决策权力;但他们拥有独立的晋升渠道,如‚执法员‛设7个职级由高至低为:一级执法员、二级执法员……七级执法员。各职级间无上下级关系,职级晋升全凭个人业绩,大家有着均等的职业发展机会。
不仅如此,随着职级的晋升,被他们称为‚薪级‛的工资级别也会水涨船高。
‚表现优秀的基层公务员每年度考核称职可晋升一个薪级,约3至4年晋升一个职级,大部分人都有望在退休前晋升为一级或二级执法员,初步测算60%的人在退休前能晋
升为一级执法员,薪级待遇达到了副调研员以上水平。‛王敏说,并且执法员职级的设臵不与机构规格挂钩,基层执法员与市直机关公务员有大致相当的发展机会,基本不再受‚天花板‛制约。
突破‚天花板‛,打通基层公务员职业发展通道,让基层和技术单位公务员的出路不再限于‚挤机关‛和争‚官‛做,只要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一辈子在基层干也有良好的发展。
正是这些好处,使改革受到了基层公务员的普遍欢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500多名公务员,大部分套转为行政执法类公务员,人数超过2000人。‚85%以上的公务员是接受改革的,我们只用了3个月时间就比较平稳地完成了改革。‛该局副局长邝兵说,最积极的影响就是打通了基层执法人员的晋升通道,形成‚官‛走‚官‛道、‚员‛走‚员‛道的机制,到了一定的职级就能享受同样的待遇,不仅有了职业的预期,医疗、住房等福利待遇也有了奔头。
撬动‚官本位‛,一些单位主动削减领导职数
‚官本位‛,可以说是这次公务员改革一个绕不开的词。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官本位‛的意识正在出现微妙的松动,以前靠增设机构和领导职数来解决公务员出路问题的思维有了一定的转变,改革中,一些单位主动削减领导职数和撤并机构:
如市公安局撤并了1个分局和5个直属处级机构,减少处级领导职数30多个,减少科级领导职数80多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动申请取消了分局所有副科级领导职数,总数达100多个,市民政局下属民间组织管理局主动要求取消正科级副处长领导职数,个别单位甚至要求取消科级建制的内设机构,改科为组。
在整个套转过程中,全市共有160名领导职务公务员主动放弃领导职务套转为执法员或警员,其中正处实职7人,副处实职11人,正科实职78人,副科实职64人,有2人放弃副处长(正科级)职务套转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由于分类管理中各职级没有上下级隶属关系,不管是一级还是七级执法员,都不是‚官‛,除非获得临时授权,否则没有指挥权,都要从事具体岗位的工作,这样一线执行力量得到了释放。
深圳公安系统早在2006年就开始试行分类管理,将警察划分为警官、警员和警务技术三个职组,而在实施改革前,主任科员以下层级的人员占所有非领导职务人员的96%,其中科员和办事员占了60%,副调研员以上职务的只有3.78%,基本上都集中在市局或分局机关中,并且7成公务员只能在正科以下职务退休。
改革前,公安机关的资源都往机关倾斜而现在的统计显示逾九成的警察在一线。
破除‚铁饭碗‛,聘任制带来‚鲶鱼效应‛
聘任制是此次深圳公务员改革的又一亮点。深圳早在2007年就开始试点聘任制公务员,在2010年全面试点分类管理前,共招聘了两批共53名聘任制公务员。
聘任制在分类管理改革的同时得到同步深化,深圳规定2010年1月1日后新进公务员全部实行聘任制,至今组织了3次公开招考聘任制公务员,目前在聘的聘任制公务员已超过1500人。聘任制公务员的后顾之忧也在逐步解决,实施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与职业年金相结合‛的养老保障制度。
如果说分类管理是确保公务员能上能下那么聘任制则是确保能进能出公务员不求上进就将被请出队伍。
‚在工作中,要更加用心用力才能捧好这个‘瓷饭碗’。‛来自市规划国土委的聘任制公务员刘雯如此形容入职两个月来的感受。
作为一名聘任制公务员,与委任制公务员同一岗位工作,会不会有‚二等公民‛的落差?市药监局聘任制公务员唐舸涵是个80后,她说,入职一年多来感觉与委任制没有什么区别,她认为聘任制很符合当下年轻人的择业理念,它是一种双向选择,拿着合同给政府打工,自己也可以选择轻松离开。
或许正是这种原因,虽然聘任制公务员被形容为‚瓷饭碗‛深圳聘任制公务员招考却屡创新高,市药监局的2个聘任制公务员职位就吸引了3000多人报考。
聘任制公务员能否给公务员队伍带来‚鲶鱼效应‛?王敏认为,从改革的情况来看,聘任制公务员普遍能力强,素质高,态度好,不少人都成为所在单位业务骨干,并对委任制公务员队伍形成了一定的‚鲶鱼效应‛。
第二篇:深圳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探析
深圳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探析
[摘要]深圳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主要涉及职位分类和聘任制两方面内容。作为制度层面的创新,它有独特的改革背景,它的实施既有积极意义,也存在一些潜在问题。
[关键词]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职位分类;聘任制
[中图分类号]D6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11)04-0034-03
[收稿日期]2011-07-12[作者简介]蔡冬峻(1980-),男,广东普宁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8级博士研究生。
深圳市是因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城市,也是以改革而著称的城市。近期,深圳经济特区在中国率先实行了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它主要涉及“职位分类”和“聘任制”两项内容。依据《深圳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实施方案》,“按职位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将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职位划分为综合管理、行政执法、专业技术三大职位类别。”①其中,综合管理类公务员仍沿用传统的公务员管理模式,而行政执法类、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则适用“聘任制”这种新型制度。因此,在深圳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政府管理中,行政执法类与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的比重将逐步提升,对这部分公务员管理的有效性将直接决定深圳的政府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本文拟对深圳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的背景和影响进行探析。
深圳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的背景深圳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是深圳行政体制改革和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它主要涉及职位分类和聘任制两方面内容。作为制度层面的创新,它有独特的改革背景:非均衡发展对制度创新提出新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从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现代大都市。然而,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深圳发展的非均衡问题也日益凸显。所谓非均衡问题主要是指,深圳的“经济发展一枝独秀,政治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的问题。这种格局极大地影响了深圳的公共服务能力。与之相对应,公共事务日益增加且民众对公共服务需求变得更为多样化。这种张力使得传统的行政体制在较大程度上已经不适应未来深圳的经济结构升级和社会转型的需要。近年来,深圳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做出了诸多有益探索,特别是在2009年的下半年,深圳完成了以大部制为核心的市政府机构改革,初步建立了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但是机构层面的改革必须同人事制度的改革紧密结合,才能真正促成行政运行机制的优化,进而实质性地推动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而且,在深圳,要真正建立起同市场经济和公34深圳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探析
第三篇: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的意见
深圳市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深化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的意见
深府〔2012〕89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我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自2010年全面启动以来,以综合管理、行政执法、专业技术三大职类为基础的公务员职位体系和分类管理制度体系基本建立,有效提高了公务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拓宽了公务员职业发展通道,搞活了机关用人机制,优化了机关人力资源配置和行政运行机制,但也存在职位分类比较粗、配套制度不够健全、日常管理尚需磨合等问题。为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我市公务员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全力打造专业、高效、公正、廉洁的公务员队伍,为深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有效的人事制度支持和有力的公务员队伍保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健全公务员职位体系
(一)研究探索综合管理类共通性职位管理机制。为促进政府内部管理的统一和规范,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务员管理先进经验,开展职位调研分析,探索提出对政府内部财务、人事、行政后勤、电子政务等共通性职位实施职系管理的思路。
(二)增设行政执法类专业执法职系与专业技术类职系。根据部分执法工作的专业性要求,研究将市场监管、药品监管、卫生监督等执法队伍中专业要求较高的食品执法、特种设备执法、药品执法、医疗执法等职位设置为专业执法职系。适应机关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需要,拓宽专业技术类职位范围,将审计部门中财务审计、工程审计等职位设置为专业技术类职系,研究在规划、统计等部门中设置专业技术类相应职系。围绕精细化管理,对行政执法类专业执法职系和专业 —1—
技术类各职系开展职位分析工作,以职系为单元制定职位规范,明确各职系的主要职责、入职条件、能力要求、晋升资格等,为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招考、培训、考核等制度奠定基础。
二、不断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体系
(三)创新年轻处科级领导干部管理机制。根据我市公务员队伍梯次建设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对通用型领导人才的培养经验,在现有干部人事制度基础上,研究制定精细化的选拔、培训、交流、晋升、考核等管理办法,建立行政机关年轻处科级领导干部的长效培养机制。采取公务员主管部门牵头、各部门联合培养的管理模式,根据各层级公务员结构特点,有针对性地拟定选拔条件,定期遴选一批年纪轻、素质好、潜力大的公务员,通过有计划的内部轮岗、跨部门交流、挂职锻炼、集中调训等方式进行强化培养锻炼,使其在较短时间内具备通用型领导所需的基本能力。同时实行严格的考核评价机制,定期对培养对象的工作实绩进行考核,对其能力提升情况、发展潜力进行评估,按一定条件或一定比例确定继续培养人选,对特别优秀的予以破格提拔和重用。争取用5至8年时间,培养一支具有大局意识、战略眼光和领导指挥才能的年轻处科级领导干部队伍。
(四)进一步完善分类招考制度。适应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职系细分的要求,以职位规范为依据,研究建立相应的专业笔试题库,逐步形成针对性强、覆盖面广、题量丰富的专业题库,为实施更精细的分类招考提供支持。加强面试考官队伍建设,加大从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行业协会中引进考官的力度,出台考官管理办法,对面试考官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建设一支人员稳定、结构合理、专业素质高、测评能力强的面试考官队伍,进一步提高面试的科学性。
(五)积极探索分类考核制度。研究制定公务员分类考核指导意见,指导各单位开展分类考核工作。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职位分类情况,制定分类考核工作方案,按照职位类别设置考核内容和标准,在同职类人员间进行考核评比,提高考核的针对性。根据行政执法类和
专业技术类职位工作内容相对固定、容易量化的特点,探索建立量化考核指标体系,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对综合管理类公务员,探索个人工作计划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按下管一级的原则,定期对公务员履职履责情况进行讲评,变结果评判为流程管理,提高考核的指导性。同时加强考核的激励机制研究,进一步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
(六)建立健全分类培训制度。根据不同职位类别对公务员能力素质的不同要求,在市、区集中统一组织的初任、任职等培训中,按职位类别分别设置班级和课程,实施分类培训。加强对行政执法类、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结果使用的研究,提出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培训指导意见。各区、市各部门在自行组织的培训中,要根据本单位各类职位的具体工作特点及要求,制定分类培训工作方案或培训计划,探索菜单式、学分制培训,着力提高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七)规范和完善公务员交流机制。加大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内部交流轮岗力度,定期组织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跨部门、跨地域交流。研究完善公务员跨职类交流制度,进一步明确跨职类交流的条件、程序和任职规则。探索开展公开遴选工作,定期从基层单位公开遴选公务员到市直机关工作。加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力度,拓宽各职类公务员竞争领导职务的通道。
三、进一步完善聘任制公务员管理制度
(八)加强聘任合同管理。制定聘任制公务员合同管理办法,完善合同文本,进一步规范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续签和解除。强化对聘任合同签订和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确保合同管理落到实处。
(九)完善考核制度。制定新聘任公务员试用期管理办法和聘期考核办法。创新考核工作方式,加强公务员考核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考核与公务员日常业务工作的结合度,增强考核的客观性和公信力。加强考核结果在聘任制公务员转正、续聘、解聘等管理环节中的运用。
(十)完善聘任制公务员福利保障制度。进一步细化职业年金的投资运营、缴交、领取、奖罚、收回和转移等管理办法,保障用人单位和聘任制公务员双方的合法权益。
四、加快解决改革遗留问题
(十一)完成全市地税系统公务员职务套转。按照《关于印发深圳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深府〔2010〕22号)要求,参照其他系统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职务套转的有关政策,2012年底前完成全市地税系统各基层局有关公务员套转行政执法类职务工作。
(十二)抓紧完成公安专业化改革既定任务。
1.完成全市公安系统人员归类和职务套转工作。按照《关于印发深圳市公安系统公务员专业化试点改革方案的通知》(深府〔2006〕197号)及有关配套文件要求,认真研究公安系统警员6大职系人员归类和技术警察职务套转及管理有关问题,2012年底前完成相关人员的职务套转工作,实现公安专业化改革管理制度的全面入轨运行。
2.完善全市公安系统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根据队伍精细化管理和专业化建设的要求,明确市公安系统各级各类公务员的能力素质要求及考评标准,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强化考核结果的使用,将考核结果与职务晋升挂钩,真正发挥考核的奖优罚劣功能,进一步增强公安队伍活力。
深圳市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八月二十三日
第四篇:公立医院改革进展情况
公立医院改革进展情况
一、新医改主要精神
2009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新一轮医改方案正式出台。
新医改明确了2009——2011年三年的阶段性工作目标,着力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公立医院改革五项重点改革,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目前,新医改三年阶段性的改革已经结束,改革取得的一定的成效,但未达到预期的目标。五项重点改革具体进展如下:①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参保人口覆盖率达到95%;②基本药物制度尽管已经实现了基层覆盖,但其招标采购环节上存在问题不仅广为诟病,而且引发了医药行业一系列扭曲的现象;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由于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物品种有限、卫生人才缺口等原因,无法完全满足基层卫生需求,亟待进一步解决;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普及进展顺利;⑤公立医院的改革进展迟缓,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公立医院的改革是否成功,将直接关系到‚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能否解决。以下通过公立医院改革内容以及三年工作进展的了解,具体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难点进行分析说明,并提出下一步工作重点。
二、公立医院改革情况
(一)改革主要内容
1.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优化公立医院结构布局,建立公立医院之间、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
2.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积极探索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逐步实现公立医院统一管理,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
3.改革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明确政府办医主体,科学界定所有者和管理者责权,探索建立以理事会等为核心的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
4.改革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和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分配激励机制;
5.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合理调整医药价格,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实现由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补偿,完善医疗保障支付制度;
6.加强公立医院管理; 7.改革公立医院监管机制。加强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安全质量监管和经济运行监管;
8.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9.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院。
(二)改革进展情况
2010年2月,中国政府发布《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原则,在各省、市、区确定的试点城市中选择遵义、上海、芜湖等16个城市加强联系指导,一年多来,试点城市的公立医院在临床路径管理、电子病历、优质护理服务、成本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截止2011年6月底,全国35%的二级以上医院实行临床路径管理,普遍优化就诊流程,缩短了平均住院日;70%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药品费用下降明显;75%的医院实行成本核算,控制运行成本。
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中明确提出,公立医院主要以‚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为核心开展重大体制机制改革综合试点,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臵,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2011年7月,北京市、成都市、鞍山市等以组建行政事业单位医管局的形式探索公立医院‚管办分离‛路径,在破解公立医院‚管办不分、政事不明、以药养医‛等‚顽症‛中迈出第一步。其他超前实行的地区还有:上海在2002年就成立了上海卫生国资、申康投资公司;江苏无锡,2005年就成立了无锡医院管理中心。
2011年5月深圳公立医院试点改革后,在人事制度方面,实行全员聘任制度,打破目前公立医院事业编制、职员、雇员、临时聘用医生的身份界定,医院自主地设定人员的配臵。
(二)存在的问题及难点
1、大多数地区仍未实行‚管办分离‛,或者在卫生行政部门内部进行,甚至是由卫生局长直接兼任医管局长。由于卫生行政部门既是监督管理部门,同时又是公立医院的‚所有者‛,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监管主体,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医疗市场向民营资本的开放程度。公立医院改革形式在医院,根子在政府。坚持公益性质,需要政府转变执政理念和承担责任。
2、政府补偿机制不到位。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零差价销售后,公立医院和医务人员的日子都不好过,医院想发展、扩大规模,但苦于缺少资金,要深层发展还要靠自己贷款、集资。
3、一方面资源不足,一方面资源浪费。诚然,我国政府投入卫生总费用比例按照国际标准确实尚显不足,但相关资料显示,政府对三甲医院的补助费,比对一级医院的补助费高出100倍还要多,规模的过度扩张造成了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诱导需求的变本加厉和医疗费用的不断攀升。
4、医药费用上涨势头明显,医院采用传统的按服务项目付费制度是根本原因,医生利用专业优势形成自然垄断,就会诱导患者买药或多检查。为改变支付方式,部分试点开始实施单病种付费改革,但遭遇很多‚技术‛问题,尚需积累经验,逐步探索发展。具体问题有:①医院主动实施多,而医疗保险部门统一规划实施的少,不同医院之间的单病种标准缺乏可比性。②按病种付费方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百姓、医院,还涉及财政、卫生、物价、医保部门,需要协调各方利益,明确各方角色及责任。③病种选择和支付标准是难点。④实施病种付费制度的管理措施不完善,导致医疗服务质量下降。病人担心实行病种付费后,医院会在治疗过程中‚偷工减料‛;医疗保险信息化和医院HIS标准化水平不高,缺乏统一协调,医疗保险部门缺乏对医院监管的专业人员等。
5、政府鼓励全员聘任制,但社会养老金比现在公有制医院的退休金少一半。政策上要有系统的支持,不然改革不但没有动力,甚至会有阻力。
(三)下一步改革工作
1、普及实行‚管办分离‛制度,下大力度理清和重塑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能和责任,回归政府为民谋利的目标选项,从根本上摆脱部门利益的牵制,加强监管。
2、建立长效、制度化的补偿机制和不同层级间的分担机制。政府对卫生事业支出的比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与此同时还要防止和避免医疗资源浪费现象发生。
3、继续探索改变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从今后改革的方向看,一是实行按病种付费制度,二是按人头付费制度,这种付费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医生提供过度服务、检查诱导需求的问题。为顺利推行按病种付费方式改革,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先在条件成熟的地区优先开展按病种付费试点,待经验成熟后,逐步扩大;②以准确的基础数据和临床路径为依据,合理制定单病种限价的费用标准;③建立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费用监测体系,保证按病种付费制度的落实。
4、医患信息透明,治疗规范化。针对一个病,做什么检查、怎么科学诊断、如何选择治疗方式等都应有据可查。
5、让医护人员对收入感到满意,合理调整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让他们以‚技‛吃饭而不是以‚药‛吃饭,通过改革将医生以前的‘趋利’成分去掉,让医生事业的崇高重新回归。
6、继续推行全员聘用制,政府需出台具体实施文件。
7、放开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不仅让医疗资源重新配臵,让医生这样稀缺的资源也按照市场规模来配臵,增加医疗机构之间的良性竞争。
第五篇:农业银行及其改革的进展
农村金融 作业
年级:2013级
专业:动物科学
姓名:赵予晗
学号:2134123280 一.农业银行及其改革的进展? 一)银行简介
中国农业银行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农业合作银行。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农业银行相继经历了国家专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等不同发展阶段。2009年1月,中国农业银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7月,中国农业银行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完成了向公众持股银行的跨越。
作为中国主要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提供商之一,中国农业银行致力于建设面向“三农”、城乡联动、融入国际、服务多元的一流现代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凭借全面的业务组合、庞大的分销网络和领先的技术平台,向最广大客户提供各种公司银行和零售银行产品和服务,同时开展自营及代客资金业务,业务范围还涵盖投资银行、基金管理、金融租赁、人寿保险等领域。截至2013年末,本行总资产145,621.02亿元,各项存款118,114.11亿元,各项贷款72,247.13亿元,资本充足率11.86%,不良贷款率1.22%,全年实现净利润1,662.11亿元。二)中国农业银行的改革
农业银行1951年成立以来,从国家专业银行,到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再到股份制商业银行;从最初肩负国家赋予的发展农村金融事业的神圣使命,到如今的金融市场竞争主体;从开始偏隅农村的单一市场,到现在的城乡兼顾、网点和客户遍布海内外的市场新格局,走过了一段极其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回顾农业银行的历史,可以说,一部中国农业银行史就是一部新中国农村金融史的缩影。农业银行作为新中国农村金融事业的拓荒者,进行了无数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为服务三农和支持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改革开放前的“三起三落”
(1)中国农业银行的第一次成立与撤销
1951年7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复,农业合作银行正式成立,这就是中国农业银行的前身。
农业合作银行成立后,在人民银行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发挥其职能作用,支援和促进农村经济和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健康发展。此时农业合作银行未设分支机构,基层的农村金融工作仍由人民银行办理。随着我国进入“组织制度建设”阶段,按照中共中央1951年12月发出的《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精神,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精简机构,于1952年7月撤销农业合作银行,农村金融工作归中国人民银行统一领导和管理。
(2)第二次成立与撤销
1953年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化的决议》发布以后,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各地迅速发展起来。为了进一步帮助组织全国四亿多农民,不断增加生产设备,扩大再生产,逐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急需建立一个专门办理国家对农业的投资和办理农业的长期放款的农业银行。1955年3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国农业银行成立。
农业银行第二次建立后,积极开拓极贫户贷款、国营农业贷款、农田水利贷款、贫农合作基金贷款等农村金融业务,为稳定生产、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人民银行同时履行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职能,农业银行与人民银行在业务运行中存在职能交叉、关系不顺的问题。而且两行分别设立,需大量增加机构和干部,增加基本建设和费用开支。因此,1957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农业银行的各级机构同人民银行合并,农业银行的名义即予撤销。
(3)中国农业银行的第三次建立与撤销
“大跃进”之后,国家确定1962—1964年为贯彻大办农业、大办粮食方针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为加强农业资金的统一管理和提高农业资金的使用效益,国家决定恢复成立中国农业银行。1963年1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06次会议通过决议,“批准设立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1963年11月12日,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在北京正式成立。
农业银行成立后不久即对支农资金进行了全面安排,同时建立贫下中农无息专项贷款,对农贷资金管理实行基金制,接办投资拨款监督工作,全面清理1961年以前的农业贷款。同时,农业银行还贯彻执行和制定了若干农村金融规章制度,帮助生产队建立耕畜和农具折旧制度,并对信用社的相关工作进行部署整顿和打击高利贷。但是,由于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在农村基层机构设置上存在矛盾,1965年11月,农业银行再次和人民银行合并。
2、在商业化改革中前进
1979年2月中国农业银行第四次恢复成立以来,相继经历了国家专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等不同发展阶段。三十年来,农业银行以商业化改革为主线,已逐步发展成为一家网点网络覆盖城乡、服务功能齐全、品牌形象良好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农行“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改革原则,标志着农业银行进入建设现代化商业银行的历史新时期。
(1)第四次恢复成立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认真研究农业问题,要求全党把农业尽快搞上去。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中明确提出,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大力发展农村信贷事业。1979年2月2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恢复后农业银行的主要任务是,统一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领导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农村金融事业。1979年3月13日,中国农业银行正式恢复建立,在中国金融改革的历程中,迈出了历史性的第一步。
(2)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
进入90年代,特别是1992年以后的近十年间,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银行按照中央国务院部署,经过“一分一脱一剥离”的改革,逐步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a.农业发展银行分设
1993年12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组建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三家政策性银行,同时要求在政策性业务分离出去后,国家各专业银行要尽快转换职能,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把国家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国有商业银行。根据《决定》的有关精神,1994年4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正式组建。从农业银行分设出农业发展银行,是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的重要改革步骤,这一重大改革,打破了多年来农村金融中“大一统”的格局,把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b.农村信用社和信托投资公司与农业银行脱钩
长期以来,农业银行领导和管理农村信用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但是,农业银行长期领导管理农村信用社衍生了政企不分,一身多任的问题,既不利于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也与信用社存在许多利益上的矛盾,不利于信用社按合作制的原则发展。为此,1996年8月,国务院决定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其业务管理和金融监管分别由农村信用社县联社和中国人民银行承担。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基本上在1996年底前,以省为单位先后宣布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以此为切入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c.向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
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依法处置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加强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情况的考核,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深化金融改革、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决定组建资产管理公司,专门收购并经营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1999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组建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独资金融企业,主要任务和目标是收购、管理、经营、处置、回收从中国农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利用国家给予的特殊法律地位和专业优势,最大限度地保全资产、减少损失。1999年,农业银行向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3458亿元不良资产。农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剥离到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后,大大减轻了农业银行的历史经营包袱,不良贷款占比明显下降,经营效益明显提高。三)中国农业银行发展基本情况
农业银行作为国有四大银行之一,资本雄厚且资产规模非常庞大,但从1996年开始,经营状况日益恶化,由盈利而亏损,且越亏越多。从战略高度认识银行业的发展趋势,采取必要措施使农业银行走出困境,是农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2009年起,农业银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7月15日和16日,农行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是上市最晚的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但是农业银行的优势是全面的业务组合和广阔的分销网络,深入农村网点,客户来源广泛。截至2010年末,农业银行总资产103374.06亿元,各项存款88879.05亿元,各项贷款49567.41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949.07亿元。[1] 2010年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位列第28位。近四年来,农业银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加快产品创新,经营业绩大幅提升。
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及其进展
(一)农村信用合作社历史沿革
合作金融组织在我国有悠久历史,在共和国建立以前合作金融在实践中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在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个人对生产资料所有权被取消,随着公有化程度的提高,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合作性质被淡化,并被转化成国家银行在农村的基层机构。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种“官办”的制度安排已不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1984年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开始推行以恢复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上的灵活性为基本内容的体制改革。1996年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脱钩,受人民银行代管,并开始按合作性原则运作。2003年,8个省开始进行推行改革试点,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2004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并持续至今。
(二)关于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模式的改革
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模式改革主要有三种模式: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代表着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正规的合作金融从来没有真正存在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导致了现存合作金融并没有减少交易成本,也没有真正符合合作制原则。因此,在是否坚持现存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制问题上,我们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继续听任农村信用社保留“合作”之名,行银行之实,使合作制成为空话;要么放弃按“合作制规范”的设想,给农村信用社重新定位。第二种观点认为农村信用社是合作金融。我国的农村信用社在成立之初的目的、运行方式以及目前的服务对象和范围都具有合作金融的一些基本特征。只是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合作金融的特征逐渐弱化,商业性增强,但是通过政府积极的政策扶持完全可以使农村信用社转变成为真的合作金融组织,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三农”。第三种观点认为,20世纪后,合作制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凸现出一些固有的缺陷,应通过吸收股份制的一些特点使合作制重新焕发出其优势。我国的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也吸收了股份制金融的很多长处,比如按股分红。对信用社试点改革的三种模式进行了比较。认为,实行县一级法人体制后的农村信用社,仍然沿袭的是农村信用社原有产权结构特征。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模式存在以下一些缺陷:政府持股难以避免业务发展中的非市场化行为;由于监管上存在难度,可能出现“内部人控制”;这种模式并没有解决农村信用社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多元目标的冲突问题;这种模式只适合工业化程度较高、对农业信贷要求不多而支农任务相对较轻的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合作银行模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不能有效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股份合作制的内在稳定性是有限的;难以有效解决民主管理不易落实的问题。何广文等认为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不存在“最优模式”,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方向问题不是一个合作制与商业化、合作制与股份制的简单选择问题,所以重要的不是哪种金融机构,而是金融机构具有什么功能。也有人认为只要对服务“三农”尤其是服务农户有利,同时又不会带来不可控制的金融风险和社会不稳定,各种形式的金融和产权制度改革尝试都利大于弊,都可以进行。
(三)农村信用社的组织体制和行业管理体制的选择
就其组织体制来说,主要是在“一县一社”模式、“单一社”模式和“多元模式并存”之间选择。部学者认为,由于农村经济在发展程度、经营模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各地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认为省级联社管理模式会在县联社与省联社和政府部门之间形成一种控制与摆脱控制的博弈关系,县联社总是在为拓展其自身福利而获得更大的自主权而抗争,由于省联社与县联社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省联社在担心失去对县联社的控制的意识支配下,而日益强化对县联社的控制。认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县联社是否加入省联社,应该由它们自行决定。县联社的经营范围可以尝试突破一个县域,扩展到一个地市区域。这样可以降低系统性风险和减少交易成本,发挥规模效益。目前应该打破现行的按县(市)设置联社的管理体制,允许农村信用社跨越县(市)行政区划就近进行业务竞争和兼并,取消按县市行政区划设置的县级联社。农村信用社可以在省级行政区域内自行组建各级联社(每个独立的农村信用社必须而且只能够参加一个联社,低级的联社可以组建更高级的联社),联社行使行业管理的职能,对农村信用社的竞争与合作进行协调。农村信用社及其联社按注册所在地及其经营规模接受不同级别的金融监管。如果几个省级行政区的经济一体化达到一定程度,可以考虑跨省的竞争以及组建相应联社。有人则认为,真正的信用合作社尤其适用于促进村落小农经济的发展。它是自下而上建立的,扎根于乡村,乡村是其立足和存续之本。其业务主要集中在村庄社员之间的资金融通,而对外部非社员的资金融通则是辅助性的,有限制性规定的。社员之间的信任和信息对称是其开展资金融通的基础。中国农村信用社村级信用站制度的良性运转,也证明了这一点。正因为如此,他们也认为,信用合作社的最有效边界就是村落的边界。突破了村落的地缘和血缘边界,信息不对称就会产生,借贷风险也会大幅增加。而这种真正的信用合作社,无论是通过新建还是改建产
生,都离不开自下而上的构建原则。只要政府真正允许现有的农村信用社根据这类原则改造为真正的基于村落的信用合作社,并配之以切实可行的、规范的监管手段,真正的农村信用社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大有发展前途。段应碧等2003年8月对河北、安徽、山东等10个省份131个农村信用社主任进行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68.7%的农村信用社主任认为农村信用社要“自上而下,从中央到县,全国成立联社或协会,进行行业管理”;15.3%的农村信用社主任认为“在省、县两级成立联社,负责行业管理和人事、行政等管理”;16%的农村信用社主任认为“在省一级政府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行政、人事和行业管理”。还有人认为省级政府管理农村信用社并不太受欢迎,实践证明,地方政府对金融业的“过度介入”,容易导致对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不适当的干预,干扰农村信用社正常的业务经营,侵害农民的存款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