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圳社保改革
本文网址:复制
對於深圳社保改革的看法
對於新的社保政策, 不是全國性的, 只是深圳才有這個變動.因為勞動部門要求在深圳的企業必須為員工購買社保.拒絕這一不合理的新規定.2006年7月26日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的“人大代表们”
通过了一条新的养老保险条例,这是一个劫贫济富的条例,是一个持强凌弱的条例、这是一个欺负弱者的条例,这是一个赤裸裸圧榨外来工的条例,这是引起广大外来工
极大愤概的条例、这是一个严重背离党的思想的条例,先看看新旧条例比较:
以前旧条例:企业缴纳8%,个人缴纳5%。员工个人账户为缴费工资的11%,剩余的2%计入共济基金;现在新条例:企业缴纳10%,个人缴纳8%,员工个人账户为缴费工资的8%,剩余的10%计入共济基金。特点:新政策不但提高了个人缴纳费用,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而且企业缴纳10%全部计入共济基金,一分钱都不计入员工个人帐户(旧条例计6%入员工个人帐户,6%+5%=11%员工个人帐户)这完全是杀人不眨眼式的抢钱!!!
旧条例退保时:员工交多得多,交少得少,员工个人完全无意见,新条例退保时:无论员工交多交少,未退休而退保时只能得回自已所交的费用,企业因为员工买养老而缴费的工资10%全部被剥夺去养某些人了(以前企业交缴费工资的8%其中的6%是划入员工个人帐户的)。
旧条例:无论工资低得如何,一律规定最低缴费工资是1597元/月,这一项变化没意见,是正确的、实事求是的。但是这些表面上减轻每月工资在1597元以下的员工(和企业)负担的作法掩盖不了圧榨员工的事实,请问凭什么要剥夺本来由企业来缴交而划归员工个人帐户的费用(6%)?
旧条例:企业缴交缴费工资的8%,其中6%划入员工个人帐户,另2%划归共济金。
新条例:企业缴交缴费工资的10%,其中其中一分钱都不划入员工个人帐户,全部划入共济金。新条例以非本市户籍员工(外来工)退休时可领到一次性生活费来掩盖它们剥夺本来由企来缴交而划归员工个人帐户费用的行径。这简直是愚民政策!!!
那些所谓的人大代表和决策者们都不调查调查:深圳的打工者们有多少人真正能干到60岁等拿养老金?有多少外来工可以在深圳可以买满15年保险,可以做到退休!!
先粗略计算一下:深圳700万外来工参保: 就按企业每个月平均给每个员工交100 社保计业1个月所交的保费: 7,000,000 *100 = 700,000,000 呵呵,这样一个月就能收7亿,一年就80多亿哦!!!这80多亿本来是外来劳务工的,现在全部被纳入深圳政府去养哪些深圳户退休人员了!众所周知,我国职工个人养老账户一直在空转,截至2004年底,中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规模累计已达7400亿元,而且每年还会以1000多亿元的速度?加。国家此次拟对个人养老缴费基本制度“大动干戈”,就是为了填补这一巨大窟窿。问题是,这一拆东补西、损私肥公的做法,不要说帕累托最优,连次优选择都谈不上。依笔者之见,这实在是个孬主意目前我国7000多亿个人养老账户资金被“挪用”,与当初的制度设计绝对脱不了干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的养老保险、退休是由单位和国家包下来的,到我国开始建设养老保险制度时,已退休老职工和新制度实施前参加工作的职工都没有个人账户的积累,那么他们的养老钱从何而来?在当前我国养老保险缺乏雄厚资金积累的情况下,这个任务顺理成章地落到了在职职工肩上。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提前退休等原因,用现在人的钱支付上一代人的养老金的现象也就日益严重,这样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行就变本加厉。因为政策的原因,现有职工再次成了社会转型成本的买单者,他们的福利被变相剥夺,因为养老账户空转并不是他们的错。更让人担心的是,此种涉及社会保障的一个基本性制度变革,到底有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有没有经过充分论证?是属于脑筋急转弯还是因为某些学者的闭门造车?应该说我国的公共选择制度正逐步迈向成熟,大到水电煤气,小到一张景点的门票,基本都要举行听证,以示对全体公民福利的尊重。同个人所得税调整一样,个人养老账户同样关乎到几亿人民的利益,有关部门说调就调,说调多少就调多少,这到底有何依据?是否存在程序上的不当?
这是继医改/教改后, 又一个让老百姓痛心的“改革”!失望!单位交的钱凭什么被国家100% 统筹, 亏空8000亿了,就把企业交纳的16%全卷走了, 国家公务员以前不缴纳养
老保险,现在很少缴纳,企业缴纳几乎全部的养老保险,现在出现亏空,却要企业来
承担.蛮不讲理的霸王条款, 为什么不从精减社保管理人员队伍,加强社保基金管理方面减少损失,而由参保人员独自承担,太不公平了。这么大的事不进行民意调查.哪天来一个:退休人员自谋生路,减轻国家负担既然个人帐户只有自己交的钱.请给我一个继续交的理由.我为什么不自己保管.自己存到银行.我自已的钱,我自已保管还放心,要社保局干什么,这个浪费纳税人钱宁波的机构.看来只有喝清汤粥了!
房改是把你的腰包掏空,教改是将二老逼疯,医改是提前为你送终, 现在社改是
让你老了喝西北风!!
第二篇:社保改革
社保改革
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
单位缴费不再划入,由职工个人全部买单,即使就按个人缴费8%这个封顶比例计算,这也意味着个人养老金账户变相损失了个人缴费工资总额3%这部分;况且,在目前全国不少地区,由于企业职工收入微薄,实际上个人缴费比例远未达到8%,其中企业负担了个人账户中的一大部分。新政实施的话,这部分个人账户的变相损失也就更多。
众所周知,我国职工个人养老账户一直在空转,截至2004年底,中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规模累计已达7400亿元,而且每年还会以1000多亿元的速度增加。国家此次拟对个人养老缴费基本制度“大动干戈”,就是为了填补这一巨大窟窿。问题是,这一拆东补西、损私肥公的做法,不要说帕累托最优,连次优选择都谈不上。依笔者之见,这实在是个孬主意。
目前我国7000多亿个人养老账户资金被“挪用”,与当初的制度设计绝对脱不了干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的养老保险、退休是由单位和国家包下来的,到我国开始建设养老保险制度时,已退休老职工和新制度实施前参加工作的职工都没有个人账户的积累,那么他们的养老钱从何而来?在当前我国养老保险缺乏雄厚资金积累的情况下,这个任务顺理成章地落到了在职职工肩上。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提前退休等原因,用现在人的钱支付上一代人的养老金的现象也就日益严重,这样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行就变本加厉。
因为政策的原因,现有职工再次成了社会转型成本的买单者,他们的福利被变相剥夺,因为养老账户空转并不是他们的错。更让人担心的是,此种涉及社会保障的一个基本性制度变革,到底有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有没有经过充分论证?是属于脑筋急转弯还是因为某些学者的闭门造车?应该说我国的公共选择制度正逐步迈向成熟,大到水电煤气,小到一张景点的门票,基本都要举行听证,以示对全体公民福利的尊重。同个人所得税调整一样,个人养老账户同样关乎到几亿人民的利益,有关部门说调就调,说调多少就调多少,这到底有何依据?是否存在程序上的不当?
做实个人账户这点没错,问题是如何补上这个窟窿。牺牲现有大部分职工的福利,以满足另外一部分人,这肯定说不过去。即便这项制度强制实施了,由于今后职工个人养老账户总额会实际减少,其退休后所领到的养老金也会相应缩水,结果现有退休职工“老有所养”问题勉强解决了,但下一代或下几代的养老问题同样会很突出。再说,目前相当多职工由于收入不高,并不太愿意参加社保,如果个人账户改由职工本人全部负担,他们可能更不舍得缴这个8%了,这样社保也就失去了其应有本义。做实个人账户的途径并非“华山一条道”。既然属政策原因,政府就应主动买单,储备财力,加大对社保转移支付力度;同时多渠道筹措资金,如发行社会保险债券等;另外还可以拓宽投资范围,提高投资收益,让养老基金保值增值,这些都是比较可行的办法。政策的制订要多方考虑、长远打算,而不是从现有职工的福利上打主意。
继医改/教改后,又一个让老百姓痛心的“改革”!失望!单位交的钱凭什么被国家100% 统筹,亏空8000亿了,就把企业交纳的16%全卷走了,国家公务员以前不缴纳养老保险,现在很少缴纳,企业缴纳几乎全部的养老保险,现在出现亏空,却要企业来承担.蛮不讲理的霸王条款, 为什么不从精减社保管理人员队伍,加强社保基金管理方面减少损失,而由参保人员独自承担,太不公平了。这么大的事不进行民意调查,哪天来一个:退休人员自谋生路,减轻国家负担!
既然个人帐户只有自己交的钱,请给我一个继续交的理由:我为什么不自己保管?自己存到银行,我自已的钱,我自已保管还放心,要社保局这个浪费纳税人钱的机构干什么?
看来只有喝清汤粥了!
房改是把你的腰包掏空,教改是将二老逼疯,医改是提前为你送终,现在社改是让你老了喝西北风!
第三篇:深圳社保政策
深圳市社会保险政策 目
录
一、深圳市社保基本知识 1 1-1深圳市2014年社平工资和2015年最低工资 1 1-2深圳市社会保险缴费类别 1 1-3深圳市社会保险缴费比例 2 1-4深圳市社保缴费基数 2
二、社保业务梳理 3 2-1新参保用人单位社保登记业务(单位开户)3 2-2用人单位员工首次参保业务(新参保)3 2-3用人单位员工调入参保业务 4 2-4 个人缴费人员重要社保登记信息变更业务 4 2-5 个人缴费人员一般社保登记信息变更业务 5 2-6社会保险个人账户结算业务 5 2-7用人单位重要社保登记信息变更业务 6 2-8用人单位一般社保登记信息变更业务 6 2-9社会医疗保险门诊大病认定(北京称做特殊病审批)6 2-10市外医疗费用审核报销(内地就医的普通门诊费用报销)7 2-11市外医疗费用审核报销(未按规定转诊或登记、自行到市外就医的住院费用的报销)8 2-12市外医疗费用审核报销(已办理常住内地就医备案的参保人在备案医院住院费用报销)9 2-13 本市参保人常住内地就医备案(北京称异地安置,其实比北京门槛很高)9 2-14 市外医疗费用审核报销(经核准转诊市外医院的住院费用报销)10 2-15社会医疗保险市外转诊申请 11
三、残疾人就业保障 11 3-1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的具体范围有哪些? 11 3-2
如何计算应缴费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12
四、欠薪保障金 12 4-1
欠薪保障费的代征时间? 12 4-2
征收欠薪保障费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12 4-3
欠薪保障费如何缴纳? 12
一、深圳市社保基本知识
1-1深圳市2014年社平工资和2015年最低工资
1、从2014年7月18日 起至2015年6月30日止深圳市社平工资为5218元。
2、从2015年3月1日起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2030元, 2014年最低工资标准为1808元,比2014年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高出222元,涨幅8.9%。1-2深圳市社会保险缴费类别
1、养老保险分为深圳户籍和非深圳户籍。
2、失业保险按失业率上调和下浮失业比例(每年社保会告知公司单位比例)。
3、工伤保险按照国家行业分类分为三档,工伤保险分别会按照工伤发生率调整工伤保险比例。
4、生育保险 2015年1月1日起增加生育保险。
医疗保险包括综合医疗保险、住院医疗保险、农民工医疗保险。
特别提示:目前,只要参加了综合医疗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就享有生育保险待遇。从2015年1月1日起参加生育保险的,其待遇同样享受。1-3深圳市社会保险缴费比例
1、养老保险
深户:企业比例14%
个人比例8% 非深户: 企业比例13%
个人比例8%
2、失业保险
企业比例:正常费率2%,下浮一档费率1.8%,下浮二档费率1.6%(下浮档位是由社保局统一调整,不允许自行调整)个人比例:1%
3、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行业费率分为3档工伤行业,根据行业性质不用,社保局按规定分配企业工伤行业费率;
一类工伤行业
企业比例:正常费率1.2%。
上浮一档费率1.44%,上浮二档费率1.8%。下浮一档费率0.96%,下浮二档费率0.6%。个人比例:个人不缴费 二类工伤行业
企业比例:正常费率0.8%。
上浮一档费率0.96%,上浮二档费率1.2%。下浮一档费率0.64%,下浮二档费率0.4%。个人比例:个人不缴费 三类工伤行业
企业比例:正常费率0.4%。
上浮一档费率0.48%,上浮二档费率0.6%。下浮一档费率0.32%,下浮二档费率0.2%。个人比例:个人不缴费
4、生育保险 企业比例:1% 个人比例:个人不缴费
5、医疗保险
深户第一档医疗:企业比例:6.2% 个人比例: 2% 非深户第一档医疗:企业比例:6.2% 个人比例: 2% 非深户第二档医疗:企业比例:0.6 % 个人比例:0.2% 非深户第三档医疗:企业比例:0.45% 个人比例:0.1%
1-4深圳市社保缴费基数
1、养老保险基数
下限:最低工资标准2030元 上限:社平工资5218元*300%=15654元。
2、失业保险基数
失业保险基数所有参保人员都是按照深圳市最低工资为缴费基数2030元。
3、工伤保险基数
下限:最低工资标准2030元
上限:社平工资5218元*300%=15654元。
4、生育保险基数
下限:最低工资标准2030元
上限:社平工资5218元*300%=15654元。
5、医疗保险基数(1)深户第一档医疗
下限:社平工资的5218*60%=3131元
上限:社平工资5218元*300%=15654元。(2)非深户第一档医疗
下限:社平工资的5218*60%=3131元
上限:社平工资5218元*300%=15654元。(3)非深户第二档医疗
医疗保险非深户第二档医疗基数所有参保人员都是按照深圳市社平工资为5218元为基数。(4)非深户第三档医疗
医疗保险非深户第三档医疗基数所有参保人员都是按照深圳市社平工资为5218元为基数。
二、社保业务梳理
2-1新参保用人单位社保登记业务(单位开户)申请材料:
1、《深圳市企业参加社会保险登记表》(盖单位公章);
2、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3、开户银行印鉴卡原件及复印件;
4、开户银行证明原件或开户许可证原件及复印件;
5、企业法人身份证复印件(盖单位公章);
6、单位经办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7、企业法人或社保经办人如是港澳台外籍人员需提供有效的证件(永久性)和入中国境内的证件原件且提供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2)
办理程序:
1、登录社保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点击“新参保企业网上登记”→按要求录入相关登记信息,并打印《深圳市企业参加社会保险登记表》
2、在网上申报成功之日起(不含当日)15个工作日内,向企业所在辖区社保机构征收窗口提交《登记表》及办理材料,逾期不办的,网上申报的信息将自动作废,企业需重新申报。(3)
时
限
自受理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办结(4)
申请表格
表格由申报系统自动生成
2-2用人单位员工首次参保业务(新参保)申请材料:
1、身份证(验原件收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单位公章);
2、办理社保卡的,需提供市公安机关认可的第二代身份证数码照相回执(回执须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码);
3、深圳户籍的,需提供户口本(验原件收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单位公章)。办理程序:
1、通过网上申报系统办理登录社保局网站www.xiexiebang.com企业网上申报;
2、打印 《深圳市企业员工参加社会保险个人信息登记/停交/调动/险种变更/恢复参保/工资变动申请》、附上申请资料到征收前台办理。时
限:
自受理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办结 申请表格
表格由申报系统自动生成
2-3用人单位员工调入参保业务 申请材料:
1、已按社会保险政策规定参加了深圳市社会保险;
2、在我市参保企业间流动的参保人员。办理程序:
中国大陆员工由企业经办人登录社保局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企业网 上申报进行申报即可。时
限:
自受理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办结 申请表格 无
2-4 个人缴费人员重要社保登记信息变更业务 申请材料:
一、由于公安部门原因导致社保登记信息变更的,需提供:
1、公安部门证明(验原件收复印件。注意:变更姓名和身份证号码的,证明内要注明原姓名、身份证号与现姓名、身份证号之间的关系,如只更改姓名且在户口本内有注明是曾用名的可不用提供此件)
2、身份证(验原件收复印件);
3、户口本(验原件收复印件);
4、个人申请(签名并盖指模)。
二、参保人本人改名导致社保登记信息变更的,需提供:
1、公安部门证明(验原件收复印件,证明内要注明原姓名与现姓名之间的关系,如
在户口本内有注明是曾用名,的可不用提供此件)
2、身份证(验原件收复印件);
3、户口本(验原件收复印件);
4、个人申请(签名并盖指模)。
三、申请由工人身份变更为干部身份的,需提供:
调令(如为市人力资源部门核发的,可以不提供)或一年以上管理岗位劳动合同(验 原件收复印件);
四、身份证号自然升位的,需提供:
身份证(验原件收复印件);
五、缴费银行信息变更的,需提供:
1、银行存折借记卡(验原件收复印件,需为本市中、农、工、建四大国有银行开户);
2、身份证(验原件收复印件); 办理程序:
1、到社保机构征收窗口领取并填写《深圳市企业员工和个人社会保险信息(业务)变更申请表》;
2、附上申请材料;
3、户籍所在辖区社保机构征收部门个人缴费窗口办理。时
限:
自受理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办结 申请表格
本事项申请表格应到办事现场领取
2-5 个人缴费人员一般社保登记信息变更业务 申请材料:
1、《深圳市企业员工参加社会保险个人信息登记停交调入险种变更恢复参保工资变动申请表》
2、社会保障卡
3、身份证; 办理程序:
1、到社保机构征收窗口领取并填写《深圳市企业员工和个人社会保险信息(业务)变更申请表》;
2、附上申请材料;
3、户籍所在辖区社保机构征收部门个人缴费窗口办理。
参保人也可通过个人网页进行变更申报
时
限: 即 办 申请表格
本事项申请表格应到办事现场领取 2-6社会保险个人账户结算业务 条件: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因工死亡或非因工死亡不符合领取丧葬补助、抚恤金条件的参保人;
2、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本人书面申请终止社保关系、结算个人账户的参
保人;
3、即将或已离境且本人书面申请终止社保关系、结算个人账户的外国及港澳台参保人。
4、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职工养老保险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含延长缴费)、在深圳以外的其他地区未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且自愿不转入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人。申请材料:
1、参保人有效身份证件(外国人提供护照,港澳台人员提供往内地通行证,验原件收复印件);
2、参保人(或死亡参保人的继承人)在深圳开户的银行存折或银行借记卡(中行、工行、建行、农行之一,验原件收复印件);
3、参保人社会保障卡(验原件收复印件);
4、参保人(或死亡参保人的继承人)书面申请;
5、如参保人委托他人代办的,还需提供经中国公证机关或中国驻外使领馆公证的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
6、参保人死亡证明(因死亡申请结算的需提供,验原件收复印件);
7、继承人有效身份证件(因死亡申请结算的需提供,验原件收复印件);
8、说明死亡参保人与继承人继承关系的文件(结婚证、户口本或经公证的亲属关系证明等,因死亡申请结算的需提供,验原件收复印件);
9、《工伤保险待遇核定书》或《工伤保险待遇行政审批(核准)决定书》(因工死亡申请结算的需提供,验原件收复印件);
10、死亡员工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或村委或公安部门出具的土葬证明(非因工死亡且不符合领取丧葬补助、抚恤金条件申请结算的需提供,验原件收复印件)。办理程序:
1、取号排队。
2、听到叫号后到指定窗口录入银行帐号并打印退保单据。
3、代办人核对无误后在三联单上签名并按指模。
4、领取个人保留单据。
时
限:
自受理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办结 申请表格
本事项申请表格应到办事现场领取
2-7用人单位重要社保登记信息变更业务 申请材料:
一、工商登记信息发生变更的,需提供:
1、工商部门有关变更证明(验原件收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单位公章);
2、单位书面申请(加盖单位公章)。
二、单位银行帐号信息发生变更的,需提供:
1、银行印鉴卡(验原件收复印件,原件需加盖银行公章,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2、开户银行证明或开户许可证(验原件收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单位公章);
三、机关事业单位社保登记信息变更的,需提供:
有关政府文件或政府批文(验原件收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单位公章); 办理程序:
1、登录社保局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企业网上申报进行申报,申报成功后,打印《深圳市社会保险参保企业信息变更申请表》;
2、附上申请资料;
到企业缴费所属社保机构征收窗口办理。申请材料:
自受理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办结
2-8用人单位一般社保登记信息变更业务 申请材料:
在网上申报系统直接修改即可,无须提供申请材料 办理程序:
登录社保局网站www.xiexiebang.com-企业网上申报进行申报 时
限: 即 办 申请表格
表格由申报系统自动生成
2-9社会医疗保险门诊大病认定(北京称做特殊病审批)社会医疗保险门诊大病认定:
1、慢性肾功能衰竭门诊透析;
2、列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器官移植后门诊用抗排斥药;
3、恶性肿瘤门诊化疗、介入治疗、放疗或核素治疗;
4、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专科门诊治疗;
5、颅内良性肿瘤专科门诊治疗。条
件:
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在正常参保的情况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申请办理社会医疗保险门诊大病认定:慢性肾功能衰竭门诊透析;列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器官移植后门诊用抗排斥药;恶性肿瘤门诊化疗、介入治疗、放疗或核素治疗;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专科门诊治疗;颅内良性肿瘤专科门诊治疗。申请材料:
(一)《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门诊大病诊断证明书》原件一份;
(二)申请人社会保障卡(复印件一份,验原件);
(三)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验原件);委托他人代为办理的,还应当提供参保人、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一各份,验原件)和委托人的授权委托书(原件一份);
(四)一寸近期免冠照片4张,门诊病历、出院小结、疾病诊断证明书、辅助检查结果(复印件各一份,验原件)。
办事程序:
到指定的门诊大病诊断医院相应专科提出申请;
专科主诊医师填写《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门诊大病诊断证明书》(以下
简称《证明书》),参保人领取回执(证明书第四联);
参保人凭从主诊医生领取的证明书回执,在20个工作日后到诊断医院医
保办查询诊断结果,若确认为门诊大病,则领取《证明书》及《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门诊大病专用门诊病历》。时
限
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办结。申请表格 现场领取
2-10市外医疗费用审核报销(内地就医的普通门诊费用报销)条
件:
(一)申请人属于已办理参保手续、足额缴交医疗保险费后次月的1日起享受本办法规定医疗保险待遇的人员;
(二)参保单位、参保人未足额缴交或中断缴交医疗保险费的,自未足额缴交或中断缴交的次月1日起,参保人停止享受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医疗保险待遇的申请人,可继续使用其个人账户余额;
(三)个人账户有余额的参保人在内地就医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
(四)参保人应在医疗费用发生之日(住院从出院日)日12个月内办理,逾期不予受理。申报材料
(一)原始收费收据(原件1份);
(二)费用明细清单(原件1份);
(三)门诊病历(复印件1份,验原件);
(四)参保人社会保障卡(复印件1份,验原件);
(五)参保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验原件);委托他人代办的应当提供代办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验原件);
(六)参保人银行存折或银行卡(深圳开户工行、建行、农行、中行)(复印件1份,验原件)。办理流程
1、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
2、受理材料。申请材料齐全的,应当场受理并出具受理通知书;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而当场又不能补正的,受理部门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一次注明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受理机关接收申请材料后发现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书面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人补正材料后,可重新申请;
3、审查批准。
时
限
自受理之日起20工作日办结。
2-11市外医疗费用审核报销(未按规定转诊或登记、自行到市外就医的住院费用的报销)条
件:
一、申请人属于已办理参保手续、足额缴交医疗保险费后次月的1日起享受本办法规定医疗保险待遇的人员;
二、参保单位、参保人未足额缴交或中断缴交医疗保险费的,自未足额缴交或中断缴交的次月1日起,参保人停止享受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医疗保险待遇的申请人,可继续使用其个人账户余额;
三、参保人未按规定办理市外转诊或常住内地就医登记手续,到国内非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先行支付现金,其后凭有关单据和资料向市社会保险机构申请医疗费用报销,但报销比例降低30个百分点。(注:参保人未按规定办理市外转诊或常住内地就医登记手续,到我市市外定点医院就医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可使用其社会保障卡直接医保记账,但报销比例降低10个百分点。)
四、参保人应在医疗费用发生之日(住院从出院日)日12个月内办理,逾期不予受理。
申报材料
一、原始收费收据(原件1份);
二、费用明细清单(原件1份);
三、门诊病历(复印件1份,验原件);
四、加盖医疗机构公章的住院病历(需到医院病案室复印:入院记录、医嘱单、手术记录、出院记录及相关检查报告单)(复印件1份);
五、疾病诊断证明书(急诊住院续出具医院急诊证明)(原件1份);
六、参保人社会保障卡(复印件1份,验原件);
七、参保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验原件);委托他人代办的应当提供代办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验原件);
八、参保人银行存折或银行卡(深圳开户工行、建行、农行、中行)(复印件1份,验原件)。
办理流程
(一)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
(二)受理材料。申请材料齐全的,应当场受理并出具受理通知书;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而当场又不能补正的,受理部门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一次注明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受理机关接收申请材料后发现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书面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人补正材料后,可重新申请;
(三)审查批准。
时
限
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办结。
2-12市外医疗费用审核报销(已办理常住内地就医备案的参保人在备案医院住院费用报销)条
件:
一、申请人属于已办理参保手续、足额缴交医疗保险费后次月的1日起享受本办法规定医疗保险待遇的人员;
二、参保单位、参保人未足额缴交或中断缴交医疗保险费的,自未足额缴交或中断缴交的次月1日起,参保人停止享受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医疗保险待遇的申请人,可继续使用其个人账户余额;
三、已办理常住内地就医备案的参保人,在备案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的。
四、参保人应在医疗费用发生之日(住院从出院日)日12个月内办理,逾期不予受理。
申报材料
一、原始收费收据(原件1份);
二、费用明细清单(原件1份);
三、门诊病历(复印件1份,验原件);
四、加盖医疗机构公章的住院病历(需到医院病案室复印:入院记录、医嘱单、手术记录、出院记录及相关检查报告单)(复印件1份);
五、疾病诊断证明书(急诊住院续出具医院急诊证明)(原件1份);
六、参保人社会保障卡(复印件1份,验原件);
七、参保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验原件);委托他人代办的应当提供代办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验原件);
八、参保人银行存折或银行卡(深圳开户工行、建行、农行、中行)(复印件1份,验原件);
九、《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登记表》(原件1份)。
办理流程
(一)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
(二)受理材料。申请材料齐全的,应当场受理并出具受理通知书;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而当场又不能补正的,受理部门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一次注明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受理机关接收申请材料后发现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书面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人补正材料后,可重新申请;
(三)审查批准。
时
限
自受理之日起20工作日办结。
2-13 本市参保人常住内地就医备案(北京称异地安置,其实比北京门槛很高)条
件:
一、深户在职参保人长期在市外(不含港、澳、台地区)工作或居住的
二、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常住内地。
三、本市直通车企业参保人长期派驻国内(不含港、澳、台地区)其他城市工作。申报材料
一、《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登记表》原件(一式三份);
二、申请人社会保障卡(复印件一份,验原件);
三、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委托他人代为办理的,还应当提供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一各份,验原件)和委托人的授权委托书(原件一份)。
四、内地长期居住相关证明(复印件一份,验原件)办理流程
(一)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
(二)受理材料。申请材料齐全的,应当场受理并出具受理通知书;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而当场又不能补正的,受理部门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一次注明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受理机关接收申请材料后发现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书面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人补正材料后,可重新申请;
(三)审查批准。时
限
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办结。
2-14 市外医疗费用审核报销(经核准转诊市外医院的住院费用报销)条
件:
一、申请人属于已办理参保手续、足额缴交医疗保险费后次月的1日起享受本办法规定医疗保险待遇的人员;
二、参保单位、参保人未足额缴交或中断缴交医疗保险费的,自未足额缴交或中断缴交的次月1日起,参保人停止享受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医疗保险待遇的申请人,可继续使用其个人账户余额;
三、参保人经核准转诊市外非定点医院就医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的。(注:参保人经核准转诊我市市外定点医院就医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可使用其社会保障卡直接医保记账。)
四、参保人应在医疗费用发生之日(住院从出院日)日12个月内办理,逾期不予受理。申报材料
1、原始收费收据(原件1份);
2、费用明细清单(原件1份);
3、门诊病历(复印件1份,验原件);
4、加盖医疗机构公章的住院病历(需到医院病案室复印:入院记录、医嘱单、手术记录、出院记录及相关检查报告单)(复印件1份);
5、疾病诊断证明书(急诊住院续出具医院急诊证明)(原件1份);
6、参保人社会保障卡(复印件1份,验原件);
7、参保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验原件);委托他人代办的应当提供代办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验原件);
8、参保人银行存折或银行卡(深圳开户工行、建行、农行、中行)(复印件1份,验原件);
9、《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市外转诊审核申请表》(原件1份)。办理流程
1、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
2、受理材料。申请材料齐全的,应当场受理并出具受理通知书;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而当场又不能补正的,受理部门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一次注明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受理机关接收申请材料后发现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书面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人补正材料后,可重新申请;
3、审查批准。时
限
自受理之日起20工作日办结。2-15社会医疗保险市外转诊申请 条
件:
1、申请人属于一、二、三档社会医疗保险的参保人;
2、申请人属于已办理参保手续、足额缴交医疗保险费后次月的1日起享受本办法规定医疗保险待遇的人员(或深圳户籍婴幼儿按规定办理参保手续从出生之日起享受本办法规定医疗保险待遇的人员;或由本市所在学校、科研院所或托儿机构统一按规定已办理参保手续、足额缴交医疗保险费用的人员。);
3、参保单位、参保人未足额缴交或中断缴交医疗保险费的,自未足额缴交或中断缴交的次月1日起,参保人停止享受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医疗保险待遇的申请人,可继续使用其个人账户余额;
4、申请人所患病种属于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公布的转诊疾病种类;
5、申请人所患疾病经本市市属三级医院或市级专科医院检查会诊仍未能确诊的疑难病症;
6、申请人所患疾病属于本市市属三级医院或市级专科医院目前无设备或技术诊治的危重病人。(注:接受转诊的医疗机构应当是转出医疗机构同级或以上的当地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申报材料
1、《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市外转诊审核申请表》(原件一式两份);
2、申请人社会保障卡(复印件1份,验原件);
3、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委托他人代为办理的,还应当提供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验原件)和委托人的授权委托书(原件1份)。
办理流程
1、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
2、受理材料。申请材料齐全的,当场受理并出具受理通知书;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而当场又不能补正的,受理部门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一次注明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受理机关接收申请材料后发现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书面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人补正材料后,可重新申请;
3、审查批准(由受理单位办理并上传转诊信息)。
时
限 即 办
三、残疾人就业保障
3-1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的具体范围有哪些?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的具体范围包括:市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它经济组织,包括在本市登记的外地驻深单位和企业、私营企业、港澳台同胞和华侨投资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上述单位应不低于上平均在岗职工人数0.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0.5%的用人单位,每少安排一名残疾人,每按本市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宝安、龙岗两区分别按该原公布的统计数字)的80%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3-2
如何计算应缴费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应缴保障金=[应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在岗残疾人就业职工人数]×本市上一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80%
应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上一在岗职工平均人数×0.5%,单位在岗职工平均人数,以该单位的参保平均人数计算。
四、欠薪保障金
4-1
欠薪保障费的代征时间?
欠薪保障费于每年第一季度征缴当年的欠薪保障费。新成立的用人的单位于成立次年开始缴纳。
4-2
征收欠薪保障费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征收欠薪保障费的法律依据是《深圳经济特区欠薪保障条例》。4-3
欠薪保障费如何缴纳?
1、对于已办理了参保登记的企业,统一在企业参加社会保险的缴费帐户中托收;
2、对于未办理参保登记手续的,企业可到属地各社保机构的征收业务窗口先申请企业参保登记后再通过银行账号托收业务窗口办理缴费手续。
五、常见问题
5-1
深圳社保有什么用途?
1、深圳买房
深户:无需其他资料可以购买两套
非深圳户口:提供连续购买满一年的社保清单或纳税证明可以购买一套
2、深圳买车
深户:可直接参与摇号
非深圳户口:最近连续2年以上在本市缴纳(不含补缴)基本医疗保险的非本市户籍人员
3、孩子上学
深圳孩子入学是按照积分制入学,积分越高,孩子入学排名越考前。
缴纳深圳市社会养老保险年限,每满一年积3分。缴纳深圳市其他社会保险险种年限,每险种每满1年积1分。
1.由深圳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直接从社会保险系统读取其正常缴纳社保数据后得分。补缴社会保险的年限不予计算。
2.少儿医疗保险缴费年限不予计算。参保情况总分最高不超过60分。5-2
深圳医保报销政策 基本医疗保险一档 门诊报销比例:
本市定点社康中心
70%由其个人账户支付,30%由基本医疗保险大病统筹基金、地方补充医疗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
本市定点医疗机构
80%由基本医疗保险大病统筹基金、地方补充医疗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起付线:
大病门诊(北京称做特殊病)
参保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享受门诊大病待遇:
(一)慢性肾功能衰竭门诊透析;
(二)列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器官移植后门诊用抗排斥药;
(三)恶性肿瘤门诊化疗、介入治疗、放疗或核素治疗;
(四)血友病专科门诊治疗;
(五)再生障碍性贫血专科门诊治疗;
(六)地中海贫血专科门诊治疗;
(七)颅内良性肿瘤专科门诊治疗;
(八)市政府批准的其他情形。
参保人连续参保时间满36个月的,自其申请之日起享受大病门诊待遇;连续参保时间未满36个月的,自市社会保险机构核准之日起享受大病门诊待遇。享受大病门诊待遇的参保人发生的基本医疗费用、地方补充医疗费用,分别由基本医疗保险大病统筹基金、地方补充医疗保险基金按以下比例支付:
(一)连续参保时间未满12个月的,支付比例为60%;
(二)连续参保时间满12个月未满36个月的,支付比例为75%;
(三)连续参保时间满36个月的,支付比例为90%。住院报销比例:
第四篇:深圳社保政策
政策指南
----------------------
1. 按月领取养老金的条件
(一)、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
(二)、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
1、男性退休年龄在60岁;
2、女性干部退休年龄在55岁、工人退休年龄在50岁;
3、连续工作的特殊工种可提前5年退休;
4、国有破产企业职工离本人正常退休年龄不到5年的;
5、因疾病而需要提前退休,男性为50岁,女性为45岁;
(三)、本市户籍的员工在1992年7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的,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有本市户籍的员工在1992年8 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非本市户籍的员工实际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
2. 退休时个人月基本养老金的构成(一)、1992年8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员工,依规定退休时的月基本养老金的构成是:按退休时上本市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计算的基础性养老金加上按退休时个人账户积累额的1/120计算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二)、1992年7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的员工,在深圳经济特区企业员工社会养老保险条例实施以后依规定退休时的月基本养老金的构成是:按退休时上本市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计算的基础性养老金加上按退休时个人账户积累额的1/120计算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加上按本市1997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0%计算的基本调节金加上由市政府规定的过渡性养老金。
3. 参保人的年限报销与连续参保时间挂钩
为杜绝某些用人单位和个人选择性参保的投机行为,堵塞医疗保险共济基金流失的漏洞,我市制定新医改方案时,吸取了过去的教训,参保人每医疗保险从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的最高限额不超过市上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并与连续参保时间挂钩,具体标准为:
(一)连续参保时间不满半年的,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最高限额为市上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的0.5倍;
(二)连续参保时间满半年不满1年的,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最高限额为市上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倍;
(三)连续参保时间满1年不满2年的,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最高限额为市上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倍;
(四)连续参保时间满2年不满3年的,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最高限额为市上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的3倍;
(五)连续参保时间满3年以上的,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最高限额为市上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
地方补充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每医疗保险从地方补充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医疗费用的最高限额与连续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时间挂钩,具体标准为:
1(一)连续参保时间满半年不满1年的,地方补充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医疗费用的最高限额为5万元;
(二)连续参保时间满1年不满2年的,地方补充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医疗费用的最高限额为10万元;
(三)连续参保时间满2年不满3年的,地方补充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医疗费用的最高限额为15万元;
(四)连续参保时间满3年以上的,地方补充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医疗费用的最高限额为20万元。
4. 基本医疗保险的各险种的参保对象
医疗保险分综合医疗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两种形式。
下列人员参加综合医疗保险:
(一)具有本市户籍(含蓝印户口,以下同)的在职人员;
(二)退休前具有本市户籍,由市社会保险机构按月支付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
(三)退休前具有本市户籍,参加原养老保险行业统筹并由广东省社会保险机构按月支付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
(四)市政府规定的其他在职人员。
下列人员参加住院医疗保险:
(一)非本市户籍的在职人员;
(二)由市社会保险机构按月支付养老保险待遇的非本市户籍退休人员;
(三)具有本市户籍,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的失业人员。
经用人单位申请,非本市户籍的在职人员也可以参加综合医疗保险。
5. 市外分娩费用报销处理
离深回家乡分娩不需社保局批准(单位同意即可),分娩费用的报销标准是根据深圳市同级专科医院的费用标准核定的。顺产的基本医疗费用不超过2500元(不同地区的不同级别医院的偿付标准应有所区别),剖腹产的基本医疗费用不超过3300元,有异常妊娠与分娩并发症(如妊高征、产后大出血、产褥感染等)的分娩费用凭住院病历复印件、单位证明、出生证、准生证审核后报销。
6. 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和共济基金的分配比例:
本市户籍员工的个人帐户比例为员工缴费工资的11%(包括个人缴的5%,以及企业缴9%中的6%部分),共济基金比例为企业缴交的员工缴费工资的3%;非本市户籍员工的个人帐户比例为员工缴费工资的11%(包括个人缴的5%,以及企业缴8%中的6%部分),共济基金比例为企业缴交的员工缴费工资的2%。
7. 工伤死亡待遇
被保险人因工死亡,受益人可领取以下待遇:
(一)、丧葬费:按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六个月,一次性发给主办丧事的单位或死者亲属。
(二)、一次性抚恤金:按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四十八个月,一次性发给死者的亲属。
(三)、供养直系亲属、配偶生活补助费:供养一人者,每月发按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三十;供养两人者,每月发按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六十;供养三人或以上者,每月发按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八十;被供养者是孤儿或孤寡老人者,每月按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二十计发;(深圳市工伤条例)
被保险人因工死亡,受益人可领取以下待遇:
(一)、丧葬费:按所在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六个月,一次性发给主办丧事的单位或死者亲属。
(二)、遗属抚恤金:按所在市上职工月平均工 资四十八至六十个月,一次性发给死者的亲属。领取遗属抚恤金顺序为:
1、配偶、父母、子女;
2、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3、其他亲属。
有第一顺序亲属领取的,第二顺序亲属不领取。没有第一顺序亲属领取的,由第二顺序亲属领取。依此类推。
(三)、供养直系亲属、配偶生活补助费;供养一人者,发所在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三十;供养两人及两人以上,发所在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五十;被保养者是孤儿或孤儿者,按上述标准的百分之一百五十计发。生活补助费按月付给供养直系亲属、配偶,直到失去供养条件为止。供养直系亲属的范围、条件,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生活补助费每年随职工平均工资增长调整,职工平均工资负增长时不调整。(广东省工伤条例)
8. 外地户口人员调入后的内地缴费余额、年限及工龄的计算方法
(一)1992年7月31日前调入本市的员工,其1992年7月31日前的连续工龄(没有按市政府规定参加养老保险的年份除外),视为缴费年限。
(二)1992年8月1日以后调入本市的员工不再补交共济基金和个人帐户。1992年8月1日至1996年6月30日期间调入本市的员工,已按市政府规定补交共济基金的,其补交的共济基金转入个人帐户。
(三)1996年7月1日以后调入本市的员工,超过市政府规定的调工调干年龄界限的,应缴纳超龄养老保险费;缴纳后,其调入本市以前的连续工龄视为缴费年限。
超龄养老保险费的缴纳标准,由市政府另行规定。
超龄养老保险费由调入单位缴纳,计入地方补充养老保险基金。,9. 对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企业处罚
违反深圳经济特区企业员工社会养老保险条例规定,瞒报参保人数或缴费工资、不办理养老保险登记或拒不提供有关资料的,市社保机构应责令其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对企业处以50000元的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10. 工资总额的组成:
国家统计局经1989年9 月30 日国务院批准,于1990年1 月1日发布了第一号令《国定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按此《规定》,工资总额是指直接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它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六部分组成。其中,资金是指支付给员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津贴和补贴是指为了补偿员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它特殊原因支付给员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员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员工的物价实际上贴;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主要包括: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探亲假、公休假等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总之,除了创造发明奖、技术进步奖、合理化建议奖,工会文教费、交通补贴、房屋补贴、洗理费,劳动保护性支出(如劳保用品、清凉钦料费,以及因从事有毒有害、高温深水等特殊工种所享受的由劳动保护费开支的保健食品待遇)等项目外,其它所有的劳动报酬都属于工资总额的组成部分。
参保指南
----------------------
1.参加社会保险月报表送达时间及各原因未参加的社保而需补交的办法:
(一)、用人单位参保情况发生变化时需填写《参加社会保险月报表》并于当月十五
日前送达;
(二)、补交时提供填写好的《职工补交养老保险费审批表》及补交期间的工资表原件和有关凭证,如:调令、劳动合同等;
(三)、以下情形不能补交养老保险费
1、失业期间;
2、服刑期间;
3、没有获得劳动收入的;
4、超过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仍在工作的年限(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情形。
2. 办理退(转)养老保险金须知:
(一)、退休前调出或辞工离开本市的员工,个人账户积累额按以下办法办理;
1、非本市外地城镇户籍员工积累额本息全部转入当地社会保险机构,当地社会保险机构不予接收的,积累额全部退还本人。
2、非本市外地农村户籍员工其个人账户建立一年以上的,积累本息全部退还本人;个人账户建立不满一年的暂不予退保。
3、出国或赴港、澳、台地区定居的员工,个人账户积累额全部退还本人。
(二)、办理退(转)保手续须本人亲自办理,并提供以下资料:
1、《深圳市职工社会保险证》;
2、单位出具的退(转)保证明;
3、填写《员工退(转)保登记表》;
4、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5、出境定居者还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护照等。
3. 市外急诊、住院时产生的费用处理
参保职工在出差、探亲期间因急、危重病在市外医院急诊、住院的病人,必须立即向本单位报告,由单位在十天内到市社保局办理外诊登记手续。出院后符合报销规定的基本医疗费用,凭医院出院小结及住院费用明细清单审核报销(按深圳市医疗收费标准和同级医院住院偿付标准报销)。超过一个月不办理手续或不能提供医院的出院小结及疾病诊断证明书者,其医疗费用不能报销。
4. 现金报销的手续
凡因急诊、电脑故障、医疗卡无法使用等原因在市内定点医院就诊的现金支付的医疗费用必须经过医疗保险处审核报销室人员审核,然后凭核准报销的医疗费用,再到市社会保险局1027房财务室报销。
5. 离退休人员回内地常住,医药费的报销处理:
离退人员回内地常住,先由本人提出书刊号面申请,到市社保局医保处备案。离休人员的医药费合理部分实报实销,其中社保局只承担基本医疗保险的合理部分,剩余部分由原缴费渠道解决。退休人员的门诊基本检查、治疗、用药的费用从个人帐户中扣减,住院费用按深圳市同级医院的住院费用偿付标准审核、报销,由共济金支付95%,个人自付5%。
6. 员工在本市内企业之间流动,其养老保险的缴交办法:
由于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在机构上实行垂直管理,在费用收付上实行全市联网,因此,员工在本市内企业之间流动时,其社会保险号维持不变,也不更改其养老保险
个人帐户,流入企业只要用该员工的原社会保险号为其缴交养老保险费就行了。员工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停止工作或者失业而间断缴交养老保险费的,其缴费年限和个人帐户予以保留,个人帐户积累额不间断计息。
7. 办理退住房公积金须知
(一)、凡参加了住房公积金的员工,在办理了购房手续后,可办理住房公积金结算手续。
(二)、办理住房公积金结算手续须本人亲自办理,并提供以下材料;
1、《深圳市职工社会保险证》;
2、待业证或单位出具结算住房公积金证明;
3、房产证或购房合同或首期房款收据原件和复印件;
4、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8. 参加市直属机关、事业单位家属统筹医疗条件
一、适用对象
市属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干部职工供养的直系亲属,符合下列条件者均可自愿统筹医疗:
1、持有深圳特区常住户口(同一户口本〕,并在特区内居住的;
2、子女:年龄未满18周岁(或年满18周岁仍在普通中学就读〕的;
3、父母或配偶: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从未有工作收入的。
二、办证程序
参加对象须提供一寸免冠彩色近照一张,户口本,干部职工本人的医疗保险证复印件,由单位指定专人于当月的15-20日送交统筹医疗处,下月初发给统筹医疗证。
9. 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条件、适用范围及参保对象
一、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适应范围及参保对象
在本市依法设立的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具有深圳户籍、(含蓝印户
口)的职工,非深圳户籍的企业管理人员,外商投资企业的中方员工。
二、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
1、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按时足额地缴交基本养老保险费;
2、企业上盈利。
3、民主管理基础好。
10. 社会保险卡丢失后的挂失与补办手续
(一)、证件挂失:应由单位或本人通过电话中心报上电脑号、身份证号或直接找单位分管员办理挂失
(二)、证件补办: 由本人办理要提供单位证明、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电脑号,携带一张一寸免冠彩照到单位分管员处办理。由单位办理要提供月报表、提供月报表、身份证复印件,携带一张一寸免冠彩照同时办理挂失、补办,补办制证费15元/张
第五篇:深圳社保知识问答
深圳社保知识问答
常见的参保人员所关心的及遇到的和将要遇到的的问题做一个知识总结">总结.一.关于医疗保险,二关于养老保险
问:有些农民工返乡后不再返回城镇就业,对他们过去在城镇参保缴费的权益,是否有保障措施? 答:对回乡后不再返城就业的农民工,《暂行办法》规定的总原则是,其在城镇参保缴费的记录和个人账户全部有效;如果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或以上,在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同城镇职工一样计发基本养老金;如果没有满足规定条件,也可以把城镇参保的相关权益记录和资金转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总之是不让他们已有的权益受损。目前,国家新农保制度开始试点,有关农民工养老保险在城乡间的具体衔接政策,国家研究后会制订专门的办法,届时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将会得到解决。
问:参保人户籍为农村户口,深圳转出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如何办理接续?
答:①申请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缴费凭证;②员工跨省流动重新就业参保时,在新参保地申请转移在我市的养老保险关系;③参保人为农村户籍回家务农的,当地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可申请转入当地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④暂时无法转移的,可在本市社保机构开具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凭证,确认参保权益,在任何地区重新就业或达到退休年龄确认退休地后,再按规定转移接续养老保险关系。
问:非本市户籍的参保人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其在深圳参加养老保险的累计年限不满15年的,能否“延缴延退”?
答:不可以。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的规定,户籍居民未达到最低缴费年限的,可选择“延缴延退”继续参保,达到最低缴费年限后办理按月领取养老待遇手续。目前,我市“延缴延退”的政策只适用于户籍人员,不适用于非户籍。
问:招工、随迁、购房入户深圳户籍的参保人,在原户籍地所缴纳的养老保险金现在已经与深圳的养老保险金合并,其之前的年限是否也可视为在深圳的缴费年限?
答:暂时不可以。按照现行我市的养老保险政策规定,招工、随迁、买房入深圳户籍的参保人,其之前在内地的社会保险缴费年限不能视为在深圳的缴费年限。这与国家《暂行办法》规定不一致,需要通过深圳市人大修改我市的养老保险条例,和国家的有关政策相衔接。待条例修订后,此类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问:在深圳缴纳多长时间的养老保险,才可以符合享受深圳养老保险待遇?
答:①本市户籍员工在1992年7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的,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②本市户籍员工在1992年8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非本市户籍员工实际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如果参保人符合《暂行办法》的规定,其转入深圳的缴费年限和本地的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也符合在本市按月领取养老待遇的条件。
问: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手续是否可以代办? 答:如果申请跨省转移人不在本市需办理养老保险跨省转移的可委托他人办理。提供材料:a、本人委托书。b、申请转移人的身份证(验原件收复印件)、社保卡、单位辞工转保证明。c、填写《申请表》。d、被委托人的身份证(验原件收复印件)。
问:参保人员在深圳的基本养老保险转出应到哪里办理?
答:参保人跨省流动就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的,特区内参保人到市社保局个人服务中心(福田区八卦岭二路513栋)办理;特区外参保人带上述资料到单位所在地的各分局或社保管理站办理。?
问:参保人办理跨省转移应提供哪些资料?
答:员工中断在本市就业,离开本市并办理跨省转移的可到我局相应的社会保险退转保窗口申请开具“缴费凭证”。需提供的资料:a、填写《深圳市企业参保人员跨省就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申请表》。b、本人身份证、社保卡(社保卡丢失的可在单位辞工转保证明上贴本人照片并在照片上加盖单位公章)。c、单位在申请表上盖章或开具本人辞工转保证明(已与单位终止劳动合同并停交社保时,申请缴费凭证则不需此项)。
问:参保人以虚假身份参保,所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是否按原比例退还单位和个人?
答:企业、员工以虚假身份参加养老保险的,养老保险关系无效,其缴费本金按原缴费比例分别退还企业和本人。
虚假身份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予以确认:
①人民法院民事诉讼确认虚假参保关系,确认参保人和虚假身份参保人; ②本人和虚假身份参保人通过公证机构公证,确认参保人和虚假身份参保人; 公安部门出具证明确认参保人和虚假身份参保人。
如果不能通过上述途径确认身份的,为保障参保人社保金不被他人冒领,社保经办机构将不办理社保金的退还手续。
问:如果参保人在多个地方重复参保,其养老保险关系应该如何处理?是否可以申请退重复参保部分? 答:根据我市养老保险政策的规定,在本市工作的非本市户籍员工,在其户籍所在地已参加当地养老保险的,不再参加本市养老保险;同时在两地参加养老保险的,重复参保部分的养老保险关系无效,参保人应向本市社保机构提供其户籍所在地社保机构出具的参保证明,到本市社保机构办理终结养老保险关系手续,其缴费本金按原缴费比例分别退还企业和本人。
问:流动就业人员在多个地区参保,各地的工资水平高低各不相同,最后的基本养老金应当如何计算? 答:我国城镇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按本人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除以一定系数计算,这对流动就业和稳定就业的劳动者都是一样的,只要多缴费,个人账户储存额多,这部分养老金水平就高。对基础养老金的计算,2005年《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统一规定,即以本人各缴费工资与本地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对应计算其缴费工资指数,由此计算出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再与本地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出平均值,作为计发其基础养老金的基数;缴费满15年发给基数的15%,多缴费1年多发1%。《暂行办法》坚持了这一计发办法,只是进一步明确了流动就业人员在各参保地的各缴费工资要与最后待遇领取地对应的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其缴费工资指数。这既保证了全国政策的统一,又是一种相对简便的方法。
问:参保人一生在多个地区流动就业并参保缴费,当达到待遇领取年龄时,应当在哪里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答:过去,由于地区之间职责不清,个别转出地和转入地有相互推诿的现象。《暂行办法》按照“唯一性”原则,依次确定了相关地区的责任,即:参保人员户籍所在地与最后参保地一致时,在户籍所在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当户籍所在地与最后参保地不一致时,如果在最后参保地参保满10年,则在最后参保地领取待遇;如在最后参保地参保不满10年,依次向前推至满10年的参保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各地参保都不满10年,则在户籍所在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总之,要让每一个缴费满15年以上的参保人员都能在一个地方领到基本养老金。
比如,一个江西的农民工,先后在福建、广东、浙江的城镇就业,参保缴费各5年。当他达到国家法定待遇领取年龄时,由于累计缴费年限满了15年,因此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由于他在3地参保都不满10年,就由他的户籍所在地江西省负责发放基本养老金,而3地社保经办机构应按规定把相应的资金转到江西省。但如果他在达到领取待遇条件之前,已把户籍转到了最后参保地浙江,那么就由浙江省负责发放基本养老金,其他两省应按规定把相应的资金转到浙江省。
问:为什么对部分年龄较大的参保人员设临时养老保险缴费帐户?
答:由于年满50岁的男性和年满40岁的女性,在跨地区就业直至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其在新的就业地参保已不可能再满十年,一般不能再在当地领取养老待遇,因此,没有必要再把养老保险转移到临时缴费账户所在地。
但是,不能因此剥夺这些劳动者继续参保缴费的权益,所以《暂行办法》采取了建立临时养老保险账户的措施,保障劳动者临时养老保险账户所在地的工作年限得到转移。劳动者可以到任何一个新的地方就业,不管是58岁还是59岁都可以,但是不转养老保险关系,只是会在当地建立一个临时养老保险缴费账户,建了这个账户就可以继续缴费、参保,继续累加权益,等达到退休年龄时再按照规定在养老待遇领取地领取养老金,并把这个临时缴费账户的资金全部转到那个地方。这样一是有利于使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保障,二是避免出现“趋富效应”,防止部分临近退休的参保人,仅仅是为了得到中心城市比较高的养老金的待遇而转移就业,缓解中心城市的参保压力
问:为什么《暂行办法》规定自2010年1月1日后不允许参保人员退保?不退保,是否会给参保人将来争取更大的权益?
答:凡是参保人员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不论什么时候,都会保全其权益。现在不退保是为了使参保人将来获得更大的利益。即使从此以后再不参保、不续缴,又不符合15年可享养老金待遇的条件,凡是个人缴费的部分在将来到达退休年龄后,也全部会退给本人,包括期间的利息收入。另外,深圳市的养老保险政策规定,不符合在本市按月领取养老待遇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退保除了可以一次性领取个人账户积累额外还可以领取一次性生活费,标准为每缴费满1年,支付一个月的退休时本市月最低工资。退保实际上对参保人员权益有很大的损害,因为选择退保后,其退的只能是个人缴纳的部分,而单位缴的部分不能退所形成的权益则受到了损失。
假定:一个在深圳工作的农民工每月工资收入为1000元,养老保险个人需缴纳8%,单位缴纳12%。也就是农民工个人每月要缴80元,一年960元。如果该农民工年年参保、年年退保,15年他一共缴费14400元,单位缴纳部分为21600元,退保时只会退个人账户的14400元,单位缴纳的21600元不退还。选择退保,参保人的损失会更大。
但如果不退保,会是另一种结果。首先,这15年的14400元仍然是该农民工的。到了符合领取条件的时候,男性会按139的系数除,得到每个月个人账户养老金103元。
其次,如果当地的平均工资或者单位缴费平均工资是2000元,而单位是按照其本人工资1000元钱的20%来缴纳养老保险费,单位每月要缴200元,15年共要缴36000元钱。到符合领取条件时,按照缴费工资基数1000元,当地社会平均工资2000元,合并计算缴费基数大体是1500元,每缴费一年是一个百分点的权益,缴费15年的话,那等于每个月该农民工可以领取225元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加基础养老金,大体是每月330元,一年3960元。换言之,如果按个人15年缴14400元来算,该农民工只用三年多的时间就把这些都拿回来了。
现行办法规定缴费年限越多、待遇越高。如果这一过程中该农民工工资增加,将来养老金也会更高。第三,养老金是终生支付的,不管活到多大年龄,不管个人账户是不是支付完了,这个标准会永远支付下去,社保基金不足支付时,不足部分按规定由地方财政予以补足。而且政府建立了养老金的调整机制,每年按照物价指数和工资增长的一定比例予以调整增加。
问:转移单位缴费比例的12%,是否会影响参保人的个人权益?
答:转移单位缴费比例的12%不影响参保人的个人权益。由于参保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水平,主要是依据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累计缴费年限长短和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本息计算的,也和退休时当地的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有关,与地区之间的资金转移量没有直接关系;因此,确定适当的单位缴费资金转移量,是为了平衡转出地和转入地的基金关系,对流动就业参保人员本人的基本养老金水平核定不会产生不利影响。最终领取的养老待遇只和本人缴费的多少、本人缴费年限的长短相关,至于省对省、市对市的资金是怎么转移的、转移多少跟个人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如果转移到转入地的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则对参保人的待遇有影响,转的钱多待遇会更高。
问:参保人员在深圳累计参保已满10年的,跨省流动就业时,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是否可以保留在深圳? 答:可以保留。问:参保人员通过组织、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调动的,其养老保险关系如何接续
答:参保人员经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调动,且与调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不受年龄(男性年满50周岁、女性年满40周岁)规定限制,应在调入地及时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
问:参保人员回户籍所在地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有什么规定?
答:首先,参保人员返回户籍所在地(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就业参保的,由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向户籍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提出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书面申请,社保经办机构审核同意后开具《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其次,参保人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向户籍所在地社保机构提出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申请;最后,参保人户籍所在地社保机构向深圳市社保经办机构发出同意接收函,深圳社保经办机构街道转移函后办理关系转移手续,将深圳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保险资金转回其户籍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
问:跨省流动就业的参保人达到待遇领取条件时,如何确定其待遇领取地?
答:(1)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户籍所在地的,由户籍所在地负责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2)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在该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当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3)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回上一个缴费年限满10年的原参保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4)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每个参保地的累计缴费年限均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相应资金归集到户籍所在地,由户籍所在地按规定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