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长论文
爱孩子从相信孩子开始
1、相信孩子,就是对孩子独立行为的信任和肯定,是对孩子自我价值的认同。信任孩子,是给孩子的爱的最好诠释。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影响着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乃至教育成效。世界上鲜有“天才”,但如果我们相信我的孩子就是“天才”,并和孩子一起朝着“天才”努力着,那么,若干年后,我们的孩子也许就会成为“天才”。
2、在任何时候都不要疑心自己的孩子。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和加油站,是孩子最应得到信任、理解和支持的地方。我们家长尤其是妈妈要注意:在任何时候都要站在自己孩子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怀疑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会认为:“就算全世界都抛弃自己,妈妈也会站在我身边”。
3、绝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我们家长应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了解孩子的兴趣和意愿,多分享孩子的成就感,鼓励孩子勇于追求。妈妈要掌握好自己“唠叨”的分寸,言多必失,如果我们的关爱方式伤害到孩子的自信,就会得不偿失。本末倒置了。
4、鼓励孩子比苛责更有效。我经常提醒自己:“今天我表扬我的孩子了吗?今天我鼓励我的孩子争取进步了吗”这不仅是一种教子方式,更是家长对孩子寄予美好期望心理所体现的一种积极心态。所以说,没有不称职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父母。
5、赏识孩子。请多给孩子一些赏识,哪怕所有人都看不起他,我们家长都应该眼含热泪地去相信他、欣赏他、鼓励他,努力挖掘孩子身上的亮点,为他感到自豪和骄傲,帮助他树立起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让他在人生的长河中自信自强,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迈入成功的殿堂。
6、激发孩子的潜力。需要换一个角度去审视自己的孩子,因为我们所了解的只是他作为我的孩子所展现出来的一面。对孩子的信任,做孩子的朋友,能够激发孩子内心的动力,让孩子体会到被尊重和认可的快乐。他们会在父母充满信任和友好的目光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实现他们心中的理想。
7、在错误中找孩子的优点。每个孩子都免不了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而孩子正是在不断犯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所以,重要的问题不在于孩子是否犯错误,而在于父母采取何种态度让孩子认识并纠正错误。善于在孩子的错误中发现优点,用赏识的态度去教育孩子纠正错误,比严肃的批评和打骂更有作用。错误是成功的向导。如果不能从孩子所犯的错误当中寻找孩子的优点,也就是失去了找到成功的方向。诗人泰戈尔意味深长地说过:“当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时,真理也要被着在门外了。”
8、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地形成独立意识,其表现主要是产生了对事物的主观认识以及有意识地选择。这是孩子进入社会性人格角色的积极因素不。孩子的选择可能还有幼稚不成熟的,但对他来说,这份选择的得出与一个成人所做出选择的过程是一样的。尊重孩子的选择是好妈妈最应具备的教子素质之一。没有无用的孩子,只有失败的教育。任何孩子都可以成才的,但前提是要发挥出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要让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我们家长必须尊重孩子们的自主选择,这并非是父母推卸责任,而是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逐渐成熟起来的必要选择。
9、自己的孩子不和别人比。孩子的心理是敏感的,也是脆弱的,如果我们家长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比较,他也许就会觉得你的爱从他的身上转移到了别人家的孩子身上,他会变得更加自卑、甚至将委屈乃至怨恨转移到别人家的孩子身上。
10、打击孩子比溺爱更恶劣。孩子的天性决定了他们更愿意接受肯定的心理暗示而排斥否定于自已的因素。在某些时候,我们家长对孩子的否定甚至打击,极有可能造成了孩子消极情绪的产生,甚至一蹶不振,不思进取。对家长来说,如果溺爱是给孩子的慢性药,那么,打击则是孩子无法面对的暴风雨。
11、微笑面对孩子的错误。懂得宽容别人,也要懂得宽容自己的孩子。容许别人犯错误,更要容许自己的孩子犯错误。对于孩子,宽容是一种最好的说教。微笑是一种最好的说教。微笑面对孩子的错误,让孩子在宽容快乐的环境下成长。在接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胸宽广。在容忍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极富耐性。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不断地学习自立的过程。家长要给孩子充分的空间和信心去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坎坷,不要怀疑孩子的能力。能力的养成需要锻炼和实践,我们家长应放手让孩子去体验生活,吃一点苦头也许会成为孩子成长的基石。家长爱孩子,请从相信他们开始吧!
让孩子健康和快乐更重要
我的孩子是个开心快乐的小女孩。曾经我和很多家长一样,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希望孩子的一切都是完美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反而感到,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做一个好的家长,首先要做孩子的好朋友,有问题和孩子平等协商,而不是只是对孩子宣布自己的决定,给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宽松平等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孩子民主意识的形成。还要让孩子多读书,知识全面,明白道理,教育她做一个善良的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要拥有善良的本质。
这个需要平时春风化雨般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我常常给孩子读一些感动人心的真情故事。随着孩子渐大鼓励她看很多这方面的书籍。在平时的生活中也随时教育孩子学会尊敬老人,照顾弱者,对人有爱心。这个教育的效果在我生病的时候得到充分的体现。春节前我因为腰部受伤卧床月余,女儿天天给我洗脚,洗袜子。虽然以前女儿从来没有给我洗过脚,但是一看到能干的妈妈病倒,女儿立刻像长大了很多,每天等外婆做好了饭就给我端到床前,到晚上就倒好洗脚水刷牙水端到我面前,一边走还一边喊着:“洗脚大王来了!”
接触现实生活得到的知识比书上来得更形象。这个是我的另一点体会。我本性里是一个渴望流浪的人,只是因为现实生活的限制,没有那么潇洒罢了。但是我只要有时间,哪怕是骑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天气并不暖和,也带着孩子去郊外玩。即使在同一个地点,即使在同一个季节,每次去看到的景物也都会有不同。也会有不同的收获。到了大自然中总会让人心情愉悦,比去人多的商场要舒服的多。孩子常常因为狗尾巴草又长了一些,叶子变红了变绿了而欣喜,还有什么比这种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更让人喜悦的呢!有机会的时候我也会带她出门旅游,见多自然识广。知识也就自然而然的增长了。
宽严适度,不要太骄纵孩子,也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疼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一个拥抱,亲吻一下都是必需的,但是对于孩子的要求不加选择的一味答应,就容易让孩子认为一切都是应当的,尤其是对于独生子女来说,切不可让她以为一切都应该她独享。要教育孩子学会分享,照顾别人。在家里也是这样,有什么好吃的大家一起吃,不要全部都给孩子吃。对于孩子的要求,只要是合理的,在自己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答应,但是对于那些虽然合理家长却有难度或者根本不合理的要求,家长一定要耐心解释,而不要只是简单的拒绝。
奖惩分明。孩子有了错误,一定要让她知道错在什么地方,而不要简单粗暴的打骂,分析原因,明白道理。有进步及时表扬,有问题及时解决,尤其在学习上,如果孩子实在达不到你的要求,也不要太着急,不要给孩子很大的压力,在她耳边说:“你看人家谁谁的孩子怎样怎样,而你怎么这么笨啊!”一个聪明的孩子或许就会因为你这几句话而变的越来越笨的。教育孩子以好的同学为目标,不羡慕,不嫉妒,努力去做好自己就可以了。对于孩子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表扬奖励,当然表扬奖励并不是只是物质的奖励,有时一句夸赞的话就会让孩子信心十足啊。
我还给孩子写博客,记成长日记。随时记下孩子调皮或者懂事的瞬间。那次女儿回家后先去了洗手间涮牙,这可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我猜一定有问题,后来女儿来到我身边,我闻到女儿身上有一股小卖部里卖的辣条味道,我终于明白她为什么刷牙了,我一方面对女儿的狡黠感到可笑,另一方面也立刻指出了她的错误,女儿被我发现了秘密,笑的倒在床上,直叫着投降:“妈妈,你真是无影鼻子,天下无敌!以后我再也不敢了!”她知道,我是一直最反对吃零食的,农村出来的我觉得家常便饭是最营养的,零食除了好吃对身体没有任何好处,只是偶尔买点解馋罢了。那天,我接着打开电脑把女儿的狡黠记到了博客上,然后让女儿帮着我修改,估计下次她一定不敢随便自己买东西了。因为妈妈是很厉害的,有超级鼻子,火眼金睛。
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很多专家也有很多的有关教育孩子的书籍。而我上面所写的,不成文,不成籍,只是一个妈妈的一点感受而已。若有可看之处,与大家共勉。我始终认为,让孩子健康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谈沟通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尤其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下,年轻的父母们更加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未来成长与成才的重要性。但现实告诉我们,子女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是一个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系统工程。有位教育家曾说过:“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与孩子谈话。我深信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在和父母的谈话中不知不觉地获得的。”可见,沟通在家庭教育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究竟如何做到有效的沟通,却是摆在每一位家长面前最棘手,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亲子间的交流与沟通已成为现代家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曾指出:“法官的行业是法律,传教士的行业是宗教,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必须运用各种方式来教育子女,而沟通正是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方式。时代日新月异地变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在思想上发生不断的改变。因此,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跟随时代变化的步伐,同孩子们一道观察世界、思考世界。家庭教育实质上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活动过程,其沟通效果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成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家长们抱怨孩子如何难管教、不听话,甚至与家长的想法背道而驰。当有问题发生时,孩子们也常常采取回避、甚至撒谎的态度,他们宁愿把自己封闭起来也不愿意让家长走近他们的世界,参与他们的生活。在孩子的心理,他们认为父母与他们在思想上是有代沟的,是无法互相理解和沟通的,因而完全不屑于家长对他们的管教,甚至对家长的说教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形成对立的僵局。由此可见,沟通不畅不仅仅是造成了亲子间缺乏了解和感情的隔膜,同时它严重地影响到了家庭教育的效果,使极为重要的家庭教育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二、良好的沟通要讲究方式方法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对于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会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可以把家长的期望和关爱充分地传递给孩子,并为孩子提供最佳的成长环境和愉快的生活空间。但是,与孩子沟通时间少、质量不高等问题正困扰着不少家庭。因此要想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家长们还需要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从而使沟通变得轻松而和谐。
1.亲子间的沟通要保持平等关系。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平等。不少父母总喜欢自己高高在上,认为“我是家长,我说了算,孩子必须听我的”,从而忽视孩子的心灵感受,扼杀了孩子的话语权,使亲子间的沟通变成了“一言堂”。这种沟通方式不但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同时也使沟通变成了“走过场”的客套话,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在沟通中,家长应该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同样的高度上,像朋友一样和孩子去探讨,切忌把沟通变成指示和训话。
2.亲子间沟通要相互信任。
父母对孩子的信任是对他们最大的鼓励。只有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沟通,才是最容易被接受的沟通,从而产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效果。而父母要充分做到信任,就必须让孩子感觉到他们是被信任的。家长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肯定性的语言、欣赏的目光、奖励的措施等等,向孩子传达父母对他的信任和肯定,从而在沟通双方建立起信任的桥梁。
3.要把握沟通时语言使用的分寸,要多赞美、少批评。
亲子间的沟通,必须注意语言的使用,无论从词语的选择,还是语速和语调上,都应该把握分寸,因为不同的表达方式,其沟通的效果也将截然不同。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和润滑剂。家长适当地对孩子给予肯定和赞赏,将会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且增加孩子对父母的好感,从而更加乐于同父母进行沟通和交流。
4.家长要用孩子喜欢的方式进行沟通。
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孩子是否能够理解,同时还应该选择易于被孩子接受的沟通方式。像说教、命令、强迫等方式,只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聊天、讲故事、做游戏等寓教于乐的沟通方式,才更加适合孩子的心理特点,从而更能够达沟通的预期效果。家长应该多换位思考,在与孩子交流前,应该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年龄阶段,选择一种更适合的交流方式,从而摆脱传统的、说教式的沟通方式,让孩子们在自己喜欢的沟通方式中去领悟更多的人生道理。
可以说,沟通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家庭所意识,因此如何真正实现有效沟通,让每一位父母都能够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是我们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需要不断探讨和思考的课题。但我们相信,只要掌握正确的沟通方法,建立和谐而融洽的沟通关系将不再是困难之事。
育子心得
看了孩子写的这篇《珍惜时间》读后感我深有感触,俗话说的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要看怎么运用。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谁有紧迫感,谁珍惜时间,谁勤奋,谁就可以得到时间老人的奖赏。童年、少年正值人生的开端,如初升的太阳,是学习的黄金时代。然而,孩子们由于年龄尚小,还不知道人生的目标和使命,没有时间的紧迫感,也不会科学地利用时间。教会孩子合理、充分地分配利用时间,是父母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于孩子来说,时间就是财富,是资本,是命运,是千金难买的无价之宝。作为家长应该重视培养孩子安排时间,运用时间的能力。
1.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
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是一个人做事成功的基本前提,但并不意味着全部。尤其是对孩子而言,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多方面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岁月中,最了解也最熟悉自己的孩子,同时,父母有意无意在孩子面前所表露出的一举一动,都对形成孩子的一些习惯性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一些父母的疏忽,总认为孩子还小,对孩子做事少闻少问少管,孩子正确的行为缺乏鼓励强化,错误的行为没有坚决阻止,久而久之,会使问题变得愈加突出,导致好习惯没有形成,却形成了许多坏习惯
2.要教育孩子尽量提高效率
为了提高效率,要科学地用脑。用脑的时间长了,大脑会变得迟钝,这时要适当地休息。一般工作一个小时左右,大脑就会疲劳,此时仍然用功的话,学习效率是很差的。
不同学科在大脑中使用的脑区是不同的,例如抽象思维主要在左脑,形象思维主要在右脑。因此,父母可以教导孩子交替学习,使大脑各部分轮流休息。同一天时间中,早晨、上午精力充沛,要让孩子努力抓紧学习较难的功课,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3.教会孩子善用整块时间干件大事
有些事情,最好是用一整块时间,一气呵成,干出个结果。比如孩子在计算一道复杂的数学题时,如果每天想一会儿,又去做别的事,那么第二天又得从头开始想,因为昨天的思路已经忘记了。这样的话,就会很耽误时间。
4.让孩子作息有规律
孩子心理过程的随意性很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一件事情还没有做完,心里又想着另一件事情;做事总是杂乱无章,缺乏条理。父母如果不加注意,就会让孩子养成“拖拉”的坏习惯,久而久之,这种坏习惯会根深蒂固。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坚持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
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养成时间观念的前提。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一张作息时间表,什么时间起床,洗漱要多长时间,吃早餐要多少时间,放学后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几点睡觉等,都可以让孩子做出合理的安排。只有把作息时间固定下来,形成习惯,孩子才能对时间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才能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5.要让孩子有充足的锻炼身体的时间和睡眠的时间
孩子体育锻炼的时间每天不要少于1小时,睡眠不要少于10小时。睡眠不足,会影响发育,也会影响智力。长期睡眠不足,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会下降。也要让孩子有自由活动的时间,他可以利用这些时间从事交友、阅读、发展业余爱好。
星期天要让孩子充分地休息,从事正常的娱乐活动。总之,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既要让孩子争分夺秒,珍惜光阴,也要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休息、睡眠、锻炼、发展业余爱好。千万不要把孩子的全部时间排得密不透气。
最后是关于上网的问题,现在的孩子讲出来的话有时让人听不懂,如果你说什么意思,他就会说:“你out了“!网络这个新生事物对孩子而言是十分神奇的,因为里面包含了孩子们喜欢玩的游戏,这就要靠我们家长怎么引导孩子:如跟他约定只能在星期天玩两小时,若超出时间下星期扣除;再有就是和他讲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的危害;最后,要让孩子知道电脑对于学习的好处——查资料。
总之,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抓紧时间,合理运用电脑。
怎样进行小学生家庭教育
小学阶段的教育,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否认智力因素的差异以及遗传因素,但是,一般来说现在的孩子都比较聪明,为什么同是一个老师任教,有的成才了,有的没有成才,有的发展全面,有的发展不均衡,这就是家庭教育的差异所造成的。凡是家庭教育抓的好、科学,孩子成长和发展均好,反之,家庭教育抓的不好,父母只顾自己的安逸,或者忙于其他事务,顾不上管理教育自己的孩子,忽略了教育的季节,结果孩子的进步就慢,学习就差,甚至变坏了。
那么,究竟怎样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呢?
第一、必须全面关心孩子,使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德育方面。要从小培养孩子具有远大理想立志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培养孩子从小就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关心他人,艰苦朴素。目前,要特别注意对孩子进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为祖国为人民而勤奋学习的教育。智育方面。要时时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一切活动都要把孩子的学习放在第一位。形成一种高度重视,平时光是问一问是不够的,必须深入了解情况,有时要参与孩子的学习。可以共同研究探讨,提前看看书,备备课参与孩子的学习当中去。牺牲点儿喝酒、搓麻的时间,多陪读陪练,方可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比如上课前做好预习,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发言,课后及时巩固训练,放学后要保质保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阅读课外书时遇到生字、生词,自己动手查字典,遇到不懂的问题要请教他人。直到弄懂为止。总之,要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好习惯。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平均年龄十四岁。他们的聪明才智超出同年龄的青少年一个共同原因,就是都有一个较好的学习习惯,勤奋读书,刻苦钻研,这就要求家长从子女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对天资突出的孩子应该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及早地使他们接受和吸收更多的知识。体育方面。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特点是爱动,家长必须适度的引导孩子运动。不能由于玩的过度,影响休息和学习,要鼓励孩子做些正当的安全的有益的活动,以促进孩子的健康和发育。应该保证孩子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要睡足十个小时。看书写字要注意光线适中、不能太亮或太暗,以免造成近视眼,饮食方面要教育孩子不偏食,样样菜都要吃,以吸取多种营养,控制孩子吃零食,影响发育,还要教育孩子讲究卫生,每天要刷牙、洗脸,经常剪指甲、洗澡、洗头,勤换衣服等等。
第二、必须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并且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思维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形象性,因此,家长对子女教育不要成人化,要形式多样,内容要具体形象,生动有趣。比如,可以通过讲故事:科学家的故事、数学家的故事、发明家的故事、寓言童话等,通过电视等形式激励孩子热爱学习。家长要特别关心孩子的在校生活,经常和他们亲切交谈学校中的事,耐心倾听他们叙述学校中的见闻,及时肯定孩子学习上的进步,使其获得成功的满足。这对于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是极为重要的,对学习后进的学生,更不能忽略他们的微小进步,发现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从而增强孩子的学习信心。调查表明,绝大多数成绩优秀的学生,学习、生活有规律,这类孩子的家长都重视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特别有规律。一般放学后完成家庭作业,饭后可以看一会儿电视,家长要为孩子挑选一些有益的节目,象儿童节目、科普、新闻、开心词典等节目。特别需要提出的是这些孩子在家中大多养成了课外阅读的习惯,而且阅读面广,这样既补充加深了课内学习,丰富了知识,又进一步激发了学习兴趣。
第三、必须加强与学校的联系,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种种客观原因,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家长应及时与学校联系,了解孩子各方面的表现,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并且还应信赖老师,教师向家长反映学生的情况,绝大多数是出于对学生的爱护,出于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心。因此家长应配合教师共同教育好孩子。
除此之外,在家庭教育中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要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去分析孩子,既要看到优点、又要看到缺点。另一个问题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一致,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时意见不统一,比如,孩子有了缺点,爸爸批评,妈妈袒护,而且常常为此争吵,这种情况对孩子没一点好处。这样孩子就是非难辨了。
教育孩子心得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深刻的意义,教育孩子是繁琐的,如果不是爱心、责任心、欣赏心作为动力,是无法坚持下去的。孩子上小学二年级了,作为家长,如何教育好孩子其实也是一门课程。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心得。
帮孩子端正态度
家长必须帮助孩子提高对家庭作业的责任感,要让孩子明白,每天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作业是他必须要做到的,是她作为一个学生应尽的职责,没有任何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家长还必须帮助孩子提高对家庭作业的重要性的认识,要让孩子明白做作业是掌握好知识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巩固知识和提高学习成绩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努力提高孩子兴趣
兴趣是影响人的行动的重要因素,它能促使人喜爱从事某项活动,但有些孩子学习兴趣低落、学习自觉性较差,对于这类孩子出现的作业问题,父母应当从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入手。
注意劳逸结合
孩子做作业是要动脑筋的,如果孩子连续思考问题的时间较长而得不到休息,大脑就会疲劳,就会出现大脑运转速度缓慢的现象,这时孩子的学习效率就会下降,错误率也会增高,这时如果让孩子适当的休息,疲劳得以解除后,其学习效率反而会提高。
先复习后作业
作业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熟练地记忆所学的生词、语法、定义、定理和公式等,是要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孩子完成作业的好坏是建立在对课堂上老师所讲授的知识的掌握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课堂知识没掌握、所学的内容没有消化和理解,作业自然就做不好。
经常检查孩子作业
对于孩子的家庭作业,应当经常检查,即使自己的时间再紧张,每周也要至少检查孩子的作业一次。家长经常检查孩子的作业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孩子学习认真不认真,知识掌握的牢不牢,有没有学习困难等等,都可以从孩子有所反映;第二,可以有效地督促孩子的学习。孩子就是孩子,有些时候她是无法管好自己的,即使她的成绩再好也不例外也不例外,如果家长能够不时地翻看一下孩子的作业,就会使孩子在无形中有个压力感,她可能会因此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要重在性格的培养和完善
性格是影响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责任心、事业心、勤奋、勇敢、独立性、自信心和谦逊、宽厚等性格与成才的关系则尤为密切。民主、和睦、向上,是社会主义文明家庭的重要特征,也是造就孩子优良性格的适宜土壤。父母应努力做到开朗、乐观,家庭成员之间应团结、和睦、、平等,家庭气氛要轻松愉快,教养方式上应做到动之以情,又要有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气氛。子女一旦出现问题,家长对孩子不能过分照顾或强行干涉;父母遇到挫折,不要在孩子身上宣泄。
最后我想说,作为父母不应该把精力都投入到孩子的分数上,而应该放在教育孩子怎样做人上,这是最重要的。世界上的人千千万万,出类拔萃的人只是少数,如果我们的孩子能成为其中的一个,我们会很高兴,如果我们的孩子不能成为其中的一个,也不应该难过,因为我想,以现在这样的教育方法,教出一个有道德感、能约束自己、有相当的兴趣、又能在喜欢的领地里自由自在的人,应该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
第二篇:家长论文
家长论文
李佳怡家长
当可爱的孩子降临,父母们得到一块玉,都想把他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多年后,有些父母皆大欢喜,得到了满意的作品,有些父母眼见这块玉变越小,形状始终想石头。两者的区别,前者用的是锄头——错误的教育理念方法,后者使用的是一把精美的刻刀——正确的教育理念方法。中国有句俗话:“砍才不误磨刀工。”好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把锋利的刀,让教育行之有效。
基于很多家庭案例的启迪和亲生的教育实践,对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和孩子一起学习。
教育孩子是一个自我修炼、自我提升的过程。教育孩子时,同样也要修炼自己的学识、修炼自己的素养。学习不光是学生时代的事,也不局限于你的专业领域。为父母者,更应该善于和孩子一起学习。我们把孩子送到培训班,要求孩子学这样,学那样,可自己下了班,又在学什么?逛街,打麻将,你让孩子好好学习,能信服吗?想让孩子爱学习,必须自己做个学习的人。在浮躁和迷失中静下心来,关上电视,撤掉麻将,在温暖的灯下,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和讨论,把你的爱镶上知识的金边,融入孩子纯洁的心灵,呵护他们健康成长。和孩子一起坚持背背古诗,当作共同的爱好,让孩子对古诗拥有长久的兴趣,得到古诗的滋养。学习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和孩子沟通的方法等等。
空闲下来,我和孩子一起朗诵课文,孩子的朗读水平提高了;和孩子一起写字,给我作点评,孩子注意起了写字的观察和比较。有时想偷偷懒,我批评几句,心里也是心服口服的。孩子的学习是需要氛围的,当父母在家学习时,孩子不用你多说,也愿意共同学习,因为孩子觉得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你的加入,抵过千万句苦口婆心。
二、送给合适的表扬。有人说孩子是夸出来的,我赞同,但要看怎么夸,夸不好不但没有积极作用,还会产生负面影响。
据介绍,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们选择412名11岁的儿童进行了六次实验发现:那些被誉为聪明的孩子恰恰过于重视考试成绩,将好的分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一遇挫折就灰心丧气,不愿再努力选择新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而那些被夸奖学习努力和刻苦的孩子,则富有持久的上进心和学习兴趣,他们认为智力及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的,从而更愿意承担风险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一个人要想成功,智商并不是决定因素,即使需要高智商的尖端科技,如果没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和认真钻研的态度,智商再高也是无法搞出成果的。所以我总是给孩子敲警钟:“光聪明是没用的,要认真努力。”说的多了,他就明白了,还给升华了一下:“光聪明不行,要有智慧。”我也常常对她说:“一个人自信,不是因为聪明,而是因为努力。”
聪明是父母给的,智慧要靠后天的培养和修炼。有智慧的人会很好地利用聪明这个先天条件,相反,只会耍耍小聪明的人,只能聪明反被聪明误。
要想让孩子成为有智慧的人,就不能简单地夸他多聪明,要夸他观察细致,学习努力,做事认真,动手能力强,诚实善良,体谅别人等习惯和品质方面的东西。
当孩子拿来满分试卷,你不用热情洋溢地夸赞;“你真聪明!” 这会让孩子觉得靠自己的聪明,不用努力就行,产生一种自我优越感。而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加,难以维持好成绩时,没了之前的优越感,就开始怀疑自己,变得越来越不自信。因此,当孩子拿来好成绩时,我便鼓励她:“你对这些知识学得很认真,上课听得仔细了!”面对孩子并不理想的考卷时,我也不提分数好差,只是平静地问问她:“错误的原因找到了吗?”她自己改正了,我就说:“你现在能考100分了。”
三、少作违心的教育。
相信不少父母看到过分苹果的故事。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他的印象最深。一封来自白宫一位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一名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那名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说: 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一。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一个又红又大,十分喜欢,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想说想要最大最红的一个,这时弟弟抢先说出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 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我不择手段。直到现在,我被送进监狱。那位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是这样写的: 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谁都想要得到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 我们三人比赛除草,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她一直都是这样教育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在我们家里,你想要什么好东西要通过比赛来赢得,这很公平,你想要什么,想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价!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同样一件事,你可以教他说第一句谎言,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永远努力争第一的人。
第一个孩子为了得到妈妈的表扬,避免妈妈的责备,违心地说出妈妈想要的答案,从此走上人生的歧路。第一位妈妈只是简单的引用了“孔融让梨”并付诸实施。实际上并没有过多考虑孩子的想法,以及孩子为达到目的会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她所注重的是“让”,“让”没有错,但单纯的要求“让”,就会出问题。孩子学会撒谎就和这个有关系。第二位妈妈,她的成功指出在于遵循人的天性,成功的引导孩子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不做违心的教育。
哪个家长的意图不是真心真意地为孩子好呢?西方有句谚语:地狱之路有时是好的意图铺起来的。而良好的意图却遭受令人失望的后果,是多么痛心的事啊!只有顺应儿童心性,教育才能采接甜美的果实。
四、抓住孩子逆反心理的尾巴。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每个孩子或多或多都有些逆反心理,让他做什么,他偏不做。孩子有逆反行为,其实是因为他觉得你不理解他。或者说那些逆反行为是孩子希望引起你尊重、理解的信号。逆反心理的产生总有些外部条件的刺激。教育弊端造成的,教养方式和手段违反儿童的天性,必然引起孩子的抵触、对抗和逆反心理。父母不了解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过高,让孩子承受的学习任务过重;不知道儿童有多方面发展的潜能和资质,具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为孩子过早定向,强制孩子过早地从事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有些父母脾气暴躁,动辄打骂孩子,或罚站、罚跪,甚至把孩子逐之门外;另有一些父母却相反,过分娇惯孩子,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百依百顺,本来孩子可以独自很好完成的任务,却要唠叨半天,甚至包办代替。
逆反心理的产生有时也是儿童自生想满足需求的方法不恰当而已。面对孩子的逆反心理反应,不少人情绪急躁,采取粗暴的态度和压服的方法。可是你越是想压服孩子,而孩子越是压而不服,并且往往使其抵触情绪、对抗行为随之而来。所以,处理孩子的逆反心理要注意方法。
因此,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逆反行为,准确解读孩子的逆反心理,化解他心中的小小反抗。你能理解孩子,孩子就能理解你!一眼看透孩子逆反行为背后的真实心理。你越理解孩子的心理,孩子就越能理解你的要求,从而更配合你!
如此,如何掌握科学、高效的技巧,轻松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这是父母必学修的一门功课了,我建议可以看看有关的书籍,从书中能感受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找到类似问题的实用、有效的育儿策略,关注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发展。你会知道如何具体、可信地进行夸奖,怎样拒绝能降低孩子的逆反心理,怎样安抚孩子的脾气,如何惩罚孩子才心服口服,如何面对孩子的错误,乖乖让孩子认错„„总之,改变你的心态,让你更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让我们的教育更省力。
学习书中的方法,确实为我带来很多的改变:改善家庭关系,营造和睦的氛围,书中的有些方法见效很快,现在,我也会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她的感受,孩子与我更是满满的亲密。家中少了争吵、哭闹,多了一份和谐安宁,孩子也越来越快乐、越来越自信。这正是我非常愿意看的。
有段时间,女儿迷上看《小魔仙》,每次打开电脑,瘾头一上来,就像开了闸的水,挡也挡不住。虽然之前规定好时间,但到了规定时间,还是克制不了想继续看的念头,我只能强行关掉,孩子却发起脾气,不肯完成其他任务,显得非常不配合。我理解孩子的情绪,连贯且引人入胜的情节,突然停下来,的确需要恨得的意志力。但对于电视,我的态度很明确,可以看,但不能长时间连着看。为了让孩子尽量少看电视,我也很少看,以免引出孩子的“痨虫”。我还特意凑准孩子心情平和的时候,进行了一场谈话。
“女儿,看电视规定的时间到了,你还不肯停,怎么办?”我把我的难题抛给她,促使她换位思考一下。
“你帮我关了呗。”看来,孩子还是明理的,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妥,也同意我的看法和做法。
我又继续追问:“那我关了,你又发脾气,怎么办?”
孩子看了我一眼,似乎在回想自己以往的表现,片刻,孩子说:“我要是发脾气的时候,你就别理我。过一会儿,就好了”
比起听唠叨,孩子还是更乐意接受我的冷处理,在我不理她的时候,孩子可能就在自我斗争,自我平息。所以我不妨再给她些时间,不急着做事,以平复那种被扫了兴的情绪。
谈话后,那一次我给她关了电视,看着孩子的反应,居然没见孩子发脾气了。一会儿,孩子就做起了其他的事。哈,这场拉锯战终于结束了,我的孩子似乎更理性了。
童年就像那喷泉一样,是那么的多姿多彩;它就像傍晚的晚霞一样,是那么的美好;它就像二月的鲜花一样,是那么的美丽却短暂。愿父母们为孩子的童年添上一抹鲜亮,留下一份温馨的记忆,照亮孩子未来的人生。
第三篇:家长素养--论文
浅谈农村中小学生家长素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盘县滑石乡中学 李可
先来听一个“因果报应”的消息吧!----近来一个学生毕业不久就因 “涉黑” 犯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听罢这一消息,我想作为教师也好,家长也罢,都会感到痛心惋惜,当然也会陷入深深的反思:是我们学校的教育出问题了还是孩子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倘若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那么与家长的素养是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呢?
其实,平素这学生很聪明,成绩还不错(仅仅英语要差些),理应可以顺利从学校毕业,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且不说光宗耀祖但至少不会像现在一样危害家庭、社会。到底怎么了?据初步了解,该孩子在校的表现也有问题,常有迟到、旷课、打架斗殴等行为,教师们也有教育过但未有善果,但学校教育只能是一个方面。然而该孩子的家庭问题更为严重,其父母对其祖父母不孝敬,对其兄弟姐妹也不好。虽其父曾担任过村干部,但涉嫌挪用公款,以权谋私,心术不正等原因被免职。这孩子从小就生长在不利其健康成长的家庭中,家长的道德品质和做人做事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孩子终不行正路,走到如今堕入违法犯罪这一步。诚然学校教育很重要,但家庭、家长对该孩子成长的影响更大。易经上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民间还类似的说法:“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可以想象家长素养对孩子教育是多么的重要。我们不求每个孩子都是国家的栋梁,但至少别成为害人害己的败类,社会的负担。家长们是否反思过教育孩子这些因果报应呢?
现实生活中,学生家长的素养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的步伐了,总结十余年来的农村一线教育教学工作,我喜欢观察研究比较 “学生表现”与“他们的父母和老师”的原因。近年来多很学生表现出厌学,违纪,不思进取,无礼,享乐,攀比,不知感恩,怨天尤人等等。据家访、走访得出一个小结,除了社会、学校的原因外,家庭中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存在的问题更大,影响更深更远。问题家庭的情况有:(1)外出务工,将孩子留守或独守家中,孩子很少得到照顾和关心(2)对孩子教育缺乏基本的健全的道德引领或环境(注:这里的道德指的社会公德,如“文明礼貌,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3)教育孩子或是缺乏进步的、正能量的文化思想的熏陶,或是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教育,任其自生自灭。(4)极少数或是先天遗传不健康等。对比优秀家庭,其多数家长有这些特点:(1)有德有慈善有孝敬有感恩之心(2)有一定文化知识,有眼见(3)有进取的思想(有正能量的人生观和价值观)(4)肯学习教育孩子好的方式方法(5)不溺爱孩子等等。那么,家长素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我想有以下几个最重要的原因。
一、家长思想
1、家长无知落后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想
无知落后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在农村的传播影响了很多家庭。
在家访和走访的时候不时能听到有的家长流露或直截了当地表示“读书无用”,说是考上大学也吃饭,考不上也生活。考上大学还不一定能找到工作,有点到头来还是打工,读书花了钱,到头来依然“功不成名不就”。不如让孩子“混”玩初中就去打工,三读两不读已经挣很多钱了。没有主见没有眼见的家长们个个点头称赞,孩子成绩差的更是拍手叫好、随声附和。甚至付诸实际行动----不支持或反对孩子读书。本来就落后的地方加上这落后的思想,让某些家庭和地区雪上加霜。可想如果一个村或是一片区的大多数家长都有这样的思想,后果是可以想象的,那就会让贫穷落后恶性循环。结果造就大量的“打工族”和继承传统的农耕后代。
2、“钱”----家长“拜金主义的眼前论”思想
“拜金主义的眼前论”同样导致农村家庭无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钱对于所有人来说固然重要,但有的家长仍然存在唯钱论的思想,他们心中的“小九九”算得很好,要知道教育是无形的投入,否则怎么会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他们把教育孩子的经济投入与种庄稼买化肥和人工劳动投入一样精打细算。有那么多家长很想让孩子初中一毕业就让其出去打工,算一算三年的高中三年的职业学校和几年大学要花多少多少钱,他们居然就暂停了。有的家长为孩子购买必要的学习用品而吝啬钱,各位家长试想,光靠课本就能把基础知识能学好吗?有的孩子读完初中居然连一本新华字典都没有买,3、“利”---家长“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论”思想 在“利益”面前,受到不同家庭教育影响的孩子定有不同的“利益观”,因为大多数人“及朱者赤,近墨者黑”。很多家长因为“利己主义”,会将孝敬、道德、正义、公平、公正等等忘得一干二净。一旦家长“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论”思想影响了孩子,孩子思想中扎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论”思想,那将是相当危险的。又因为人是贪欲很重的动物,在这样的教育中成长孩子很多则无限制的扩张“利己”的贪欲。终将酿成恶果。
4、“重男轻女”的封建论思想
计生宣传标语中写道:“关爱女孩,女孩也是传后人”。可以清楚的看到“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还在长期深远的影响着我们的社会。重男则不免娇生惯养男孩,溺爱之,放任之,善终者甚少。轻女则不免导致女孩素质差,思想扭曲或是巨变。而女孩则是生儿育女的主体,第一任老师中孩子的母亲占据主体地位,教育的重担多数落在女性身上,而男性则多数要在外挣钱打拼,可以想象“轻女”致“轻”下一代的可能性,轻“女”则轻教育影响将有多大则不言而喻了。
二、经济的原因
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经济是否决定家庭建设?我想 有一定的联系。通常情况下,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往往很难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受教育的条件,造成教育缺乏的恶性循环。因为经济条件差的原因,很多家庭的家长选择外出打工,或忙碌奔波于维持家庭的生计,常常因家庭经济危机而四处寻觅挣钱的机会,大多因此连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都自顾不暇、焦头烂额,哪还有心思和精力考虑孩子?也因为经济的原因,家长的原本知识结构就存在诸多问题,辅导和教育孩子方面也存在缺憾。因经济的原因,家庭教育、家长的精力、家长的素养问题也就普遍存在。
三、知识、文化、眼见、缺乏虚心学习的原因
首先,如果家庭中家长本身缺乏知识和文化,家长对新知识、新事物、新变化、新科技等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将大大受到阻碍,对新时代的教育的理解和实施自然受到极大的限制,当今教育的改革如此迅猛,家长自身的意识还没反应过来,孩子成长的黄金期、关键期已经过了。
其次,如果家庭中家长本身缺乏眼见、缺乏虚心学习。家长适 应如今经济、科技发展和信息发展的速度就相对滞后。而孩子成长过程中接受新知识、新知识、新事物、新变化、新科技又非常快。但同时孩子毕竟处在难辨是非的年龄阶段,学好学坏只在一念之间。看不清时代发展和不想或者不虚心学习的家长,只能“望发展而心叹”。连自己都难分社会发展的动向,还怎么教育和正确引领孩子呢?
再次,因家长素养存在以上问题后,当这样的家庭和家长数量达 到相当的程度时,周围环境中的人文化环境和氛围自然受到严重影响,家长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定格在有限的空间,造成对孩子教育的无形影响。
总之,家长素养存在问题,除了以上主要体现外,还有其他还未观察和总结出来的。我想在今后工作中还应多研究、多探讨、多走访。更重要的是:发现了家长素养存在问题的原因,我们全社会、全体教育工作者该如何改变或改善其素养才是各位关注家长素养的研究同仁们将来努力的重点和方向。
第四篇:家长教子论文
家教论文
我在如何教育孩子方面,其实也没有多少经验,只是想谈一些自己的体会。我的孩子算不上是多么出色,但是,在尊老爱幼方面,我觉得还是挺不错的。当然,这跟老师的精心教育是分不开的。在这里我只能用谢谢来说出我内心感受。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也是终生教育,家庭教育将对孩子一生产生影响。
一、重视家庭教育
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培养出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家长不能只注重孩子的功课成绩而忽视了综合素质教育。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也不要把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和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更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当宠物来养;而是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孩子多表扬少批评,在孩子遇到困惑时,不要让他感到自己孤立无援,帮助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记得还是上一年级的时候在学校跟别的同学闹点矛盾,结果那个同学家长出来把我的孩子训斥一顿。当时,我没在场,这是后来听他说的。我走到学校前面的草坪碰上了儿子,我看到他一脸的不高兴,就问他是不是嫌妈妈接你晚了,不管我怎么说他就是不说话,一直到我们家楼下,上楼的时候他才跟我说出了实情。我听了以后就问他,那是不是你有先做的不对的地方,让人家难以接受。他说:“不是生同学的气,而是同学家长在说一些我难以接受的话,他在同学面前已经伤了我的自尊心.所以我是为了这个生气的。”我听了以后,也觉得那位家长的话说的有点过份。我说:“要不要妈妈跟老师说说或是找那位家长聊聊?”他说行。我们俩的这些对话是在饭前,到了饭后。他就改变了注意,说:“妈妈,你就不用去了,我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吧。”当时听了他这些话,我心里非常高兴。我觉得这孩子挺有主见,也挺有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也没有再管这件事情。通过这件事情,我认为孩子再遇到什么事情,家长首先要让孩子先在自己身上找不足之处,这是我们做家长的在教育孩子方面首先想到的。让孩子懂得“要想成材先要成人”的道理,这才是孩子成为栋梁的基础。
㈠树立孩子的独立意识
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安排课外时间,独立完成作业,整理书包,自己整理房间等。
㈡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在家里因为自己在玩耍时做出很大响声引起楼下邻居的不满,在课堂讲话影响其他同学,如果家长正确引导孩子,让他知道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了烦恼,影响了别人的生活和学习,孩子会感到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渐渐也就成为了有责任心的人。
㈢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学习兴趣
经常领孩子到书店转一转,买一部分能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书。让孩子感到读书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使孩子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在阅读的同时既拓展了视野又丰富了知识,还对孩子的写作有很大帮助。
在阅读方面,我们的孩子还是挺自觉的。我们每次从书店买书回来和学校发下课外书的时候,他都是一到家就看起来没完,连饭也顾不得吃,特别是课本里的一本阅读指南每次发到手时,他都是一直把它看完才肯看别的课外书。
二、赏识孩子,信任孩子
赏识孩子所做的努力,让孩子意识到家长永远是他的有力后盾。赏识孩子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肯定自己的孩子,孩子也不可能树立起自信。因此,每一位家长都要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俗话说:习惯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好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快车道;一个人的习惯决定他的日常行为。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家长要先做到,做孩子的好榜样,从小对孩子灌输正确的生活理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在学习上,要经常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要教育孩子团结同学,乐于助人,使孩子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四五班 张轩毓家长
二○一四年九月十五日
第五篇:家长教育论文
家长素质与子女成长探析 ——基于《林哈德与葛笃德》的阅读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在小说《林哈德与葛笃德》中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妇女形象——葛笃德,她勤劳、勇敢、善良、正直、智慧。在她的悉心教导下,她的七个孩子快乐成长,个个有教养而且受到了周围人的赞赏。在我国,更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蕴藏着深刻的家庭教育思想的故事,可以说之所以出现一代大儒孟子和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是与他们优秀的母亲的精心培养离不开的。在这些故事中无一例外地体现了家长本身所具有的优良素质及其对子女的深刻影响。那么父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父母的素质与对子女的成长有何影响,我们可以从《林哈德与葛笃德》这一部家庭教育的不朽之作中有所获益,从而对我们目前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困惑有所启发和指导。
一、家长素质对子女成长的影响
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家庭教育能否发挥其作重要作用,则取决于家长的素质。下面主要从家长自身素养和教育素养两方面来看家长素质对子女的影响。
(一)良好的自身素养——做好自己才可能做好家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家长对子女最有力的影响和教育方式就是以身作则,进行榜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家长想让孩子成为成么样的人,那么自己首先就得成为什么样的人,尤其是在道德品格方面。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葛笃徳是一个“具有美德的模特儿”,而且她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们的影响,处处以身作则,所以七个孩子在母亲耳濡目染的影响下也像他们的母亲一样勤劳、善良、充满爱心。首先葛笃德是一个十分勤快的妇女。虽然家境贫寒,但是她仍然将家里打理得一尘不染,井井有条。“葛笃徳在丈夫没有回来以前,先忙着做完了星期六的工作.她一面替孩子们梳头,缝补衣服,整理房间,一面还教会了孩子们一首歌” ①。有这样一位勤快的母亲,再加上葛笃德的有意识地教导,所以孩子们尽管年 1 纪小,但是都可以帮父母干家务,比如纺线,照看年纪更小的弟弟妹妹等。试想如果葛笃德自己是一位懒惰的家长,却教育子女热爱劳动,相信很难培养孩子勤劳的品质。其次我们在小说中可以充分地体会到葛笃德是一位非常善良和乐于帮助别人的人.他们的邻居鲁迪一家由于受镇长欺诈失去了财产,从而陷入了饥寒交迫的窘境,甚至鲁迪的孩子要偷食物以裹腹.而善良的林哈德和葛笃德不仅不计较鲁迪孩子的偷盗反而是竭尽所能地周济和帮助他们,鲁迪一家才得以度过难关。正是由于林哈德和葛笃德自己身体力行去帮助关心周围的人,他们的孩子才懂得并能很好地去实践“关爱别人”,甚至能够自己饿着从而把节省下来的面包留给别人,并且在帮助别人时候还懂得顾及受帮助者的感受。
小说中在家长自身素养方面体现的比较多的是葛笃德良好的道德修养及对子女成长的良好有益影响,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家长的其他素养无疑也对子女有着深刻的影响。比如作为家长,如果在工作之余仍然能够坚持继续学习的习惯,那么自然也会对孩子养成好学上进的品质有所帮助。
(二)一定的教育素养――好的教育方法才可能有好的教育效果
由于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正规和正式的特征,而更多的是在养育和陪伴的漫长岁月中的熏陶和影响,所以对于子女的成长,家长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并不是说家长素质高了,孩子素质就一定高。家长具备良好的自身素养是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的一方面,是否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还要看家长是否具备一定的教育素养。教育素养包括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素养、教育能力素养这三方面的基本素质①。作为21世纪的家长,应当注重家庭教育的科学性,要具备一定的教育能力,不仅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而且需要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了解子女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能够把握和运用一些教育规律.而非停留在依靠传统习惯和家长本能去教育子女,采取“我的孩子我想怎么管就怎么管”,“棍棒法”或者“物质利诱”的简单教育方法。
葛笃徳是一位非常智慧的母亲,她在教育子女时采取了一些巧妙而有效的方法。“她已经养成了习惯,每逢星期六总要利用晚祷的时间,专心地把她认为这个星期最重要和最有启发性的事情,铭刻在儿女们的心上。”,葛笃徳很巧妙地利用节假日祷告,帮助子女养成自我反省以及及时纠正所犯错误的良好习惯。①李亚杰.当代家长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5。“……孩子们,这个星期里我们大家的行为怎样呢,我们的行为都规矩端正吗?”,在她的引导下每个孩子逐个回想反省自己在一周里做的不够好的地方,然后她再教导孩子们应该怎么去做,并随时给与督促和帮助,在这样的看似对很细小的生活琐事的即时纠正,恰好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和完善个性的可行又有效的方法。另外在对孩子们的智育方面,葛笃德再一次显示出其教育智慧以及作为家长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的必要性。她的这种教育方式甚至连县长亚尔纳和校长格吕菲都去参观她是怎样做到把学习和劳动结合在一起的.“在孩子们学习纺纱缝纫的时候,她也教育他们学习计数和演算。‘葛笃徳热烈地主张计数和演算是给脑子奠定规律和组织的基础!’——她的方法是:在纺纱和缝纫的时候,要使孩子们把纱线和针脚来回地数,计算它的数目,用不相等的数字跳过去,练习加法和减法。”这种寓学习于生活中的教育方式不仅让学习没有那么枯燥,而且可以让孩子们把知识与实际运用很好地联系起来。小说中可供我们学习的葛笃徳的教育方法远不止这些,在这里也只能罗列一二。裴斯泰洛奇在这一著作中留给世人的宝贵教育财富值得我们仔细研究,其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点就是家长的教育素养对子女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二、家长素质的提升
几乎每一个人都会成为父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多次明确指出“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做物理学家、数学家,可是所有的人都要做父母、丈夫或妻子”。而父母应该接受教育,这一新理念在20世纪20年代由心理学家、心理医师阿德勒(A.Adler)及其同事最早提出①。不管是教育家还是现实生活都告诉我们家长对子女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由于不少家长认为做了家长自然就会有教育子女的能力,因而缺乏作为家长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自觉,缺乏必要的教育素养,造成了大批的儿童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所以作为21世纪的家长,提升自身素质成为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更好地促进孩子成长迫在眉睫的问题。正如霍姆林斯基指出的“不首先教育自己的父母,就谈不上对孩子的正确教育”。
怎样才能提升家长素质呢? 不同的人提出了不同的建议,包括完善家庭教育理论以给予给家长教育更多的指导,呼吁相关部门建立有效的机制,为家长提 ① 张贵良.《父母教育一家庭教育的新观念(一)》,《北京成人教育》1998年4期。供接受家长教育的渠道和途径等等,相比强调外界能够提供的帮助,在21世纪这个信息和各种教育资源并不缺乏的时代,家长素质提升的主要问题还是由于家长缺乏对作为父母自我学习的意识,对提升自身教育子女能力的重视,或者说所做的努力不够。不管是作为独立的个体还是作为家长,在急剧变换的当今社会都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自我提升和完善。随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提出,构建学习型社会成为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标,家长应积极成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资源,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因为家长自身的良好素质和形象本身对子女就是一种无声的鞭笞,是一种教育氛围,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还应当要掌握相关的家庭教育的专业知识理论,可以通过书籍、网络、讲座等途径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三、启示
(一)家长应注意家庭教育的特殊性
家长如果采取学校教师一样的方法教育子女,教育效果会却适得其反,原因是忽视了家庭教育的特殊性。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更多的是熏陶和影响,大多时候是“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这样孩子才不会反感。所以家长首先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与子女之间良好的感情互动本身对子女就是一种和谐的教育,更是家庭教育的基础。裴斯泰洛奇在小说中关于此点也有描述“你瞧孩子们现在多孝顺,对我们多亲热,这就是教养他们成人的好基础”。另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更多地与孩子的现实生活相联系,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进行教育要比理论说教更容易让女接受。
(二)构建“完整的家”,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目前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只见物质,不见家人”的现象。在很大一部分家庭中,由于生活的经济压力,家长工作比较忙尤其是父亲,陪伴孩子的时间有限,对孩子的了解和关心更是不够,家长更多地关注子女的智育,注重提供各种各样孩子需要的教育资源,比如为孩子购买各种书籍,报琳琅满目的补习班和兴趣班等。事实上教育资源只是孩子成长的没有温度的工具,对孩子影响至深的应该是父母及和谐的家庭氛围,所以家长应该尽可能地提供完整和睦的家,把可以提供给孩子的物质资源纳入良好的整个家庭教育环境中,从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良好的发展。而一味地提供充足的物质缺乏对孩子精神世界的教育,会造成 4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缺失,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终身学习的背景下,家长想要成为子女的良师益友,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完善自我。而家长如果具有主动学习意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家长素质与教育能力一定能够不断提升,从而科学高效地培养子女,更好地促进下一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