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国政体论文
大国崛起之日本
摘要:日本作为一个面积狭窄的小国,在战后迅速实现经济崛起,跻身于大国的行列之中,这与日本的文化思想与制度是密不可分的,期间的经验也是我们值得借鉴的。
Abstract : Japan as an area of small and narrow in the rapid implement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mong the nations of the procession, the Japanese culture ideas and system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period of experience is also worthy of our lessons.关键词:政治制度 经济发展 战略 当代外交 借鉴
政治制度的转变
明治维新以前的政治制度
日本国家形成较晚,3世纪初期才出现早期的奴隶制国家,即邪马台国。约4世纪,在本州中部又兴起了一个更发达的奴隶制国家,即大和国。到5世纪,日本奴隶社会进入繁盛时期。646年,大和国发生“大化改新”,仿效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实行自上而下的政治、经济改革,废除了奴隶制度,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701年以后,又积极推行律令制度,于702年和718年分别制定和颁布了《大宝律令》和《养老律令》,进一步肯定了大化改新的成果,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完成了奴隶制国家向封建制国家的转变。
明治维新后的政治制度
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频频叩关,民族矛盾和封建社会内部矛盾激化。1868年德川幕府被推翻,结束了封建幕府政治,成立了明治天皇为首的维新政府。史称“明治维新”。通过1868年的版籍奉还和1871年的废藩置县,将封建领主占据的藩地统归天皇管辖。特别是经过1868~1869年平息士族反叛的戊辰战争,日本开始走上近代君主立宪制的政治轨道。1885年结束了明治初年以来的太政官制,创设了内阁制。1889年(明治二十二年二月)正式颁布钦定的《大日本帝国宪法》(通称《明治宪法》)。接着,又相继制定了《皇室典范》、《议会法》、《贵族院令》、《众议院议员选举法》、《会计法》等,确立了天皇主权的君主立宪政体。
现代日本政治制度
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日本逐步走上军国主义道路。1937、1941年日本相继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盟军占领日本。1945年10月,占领军最高司令官D.麦克阿瑟命令日本政府修改《明治宪法》。在松本草案被占领军总司令部否定后,代之以麦克阿瑟草案。日本政府在此基础上拟定了“宪法修正纲要”,1946年6月交付帝国议会讨论,议会通过后,于同年11月3日公布,1947年5月3日实施。由11章103条构成,正式名称为《日本国宪法》。根据这部宪法,日本由战前具有浓厚军国主义、封建主义色彩的君主立宪制改为议会内阁制的代议民主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原则,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天皇作为国家象征被保留;实行“地方自治”原则;放弃战争,不保持武装力量。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概况
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大致分成四个阶段:战后复兴期、高速成长期、过渡期和稳步成长期。
1.战后复兴期
战争结束后的日本经济处于极度混乱和疲乏状态, 工矿业生产水平只相当于1941年时的七分之一,严重的粮食危机和通货膨胀遍及全国。当时支配日本的联合国军,以经济的民主化和非军事化为目标,重点实施了解散财阀、分散少数企业对经济的控制权和确立劳动权等三项政策。在经济环境有所改善后,美国开始将重点转向帮助日本重建经济。朝鲜战争爆发后,在日美军的“特需”大大激发了日本企业的生产和投资活动,日本工业的潜在力量得到恢复和发展。到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已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
2.高速成长期(1955~1973年)
从1955年开始,日本经济由战后复兴期进入高速成长期。日本在50年代至60年代末约二十年的高速成长期中,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外部经济环境方面,进入60年代以后,日本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关贸总协定的要求,逐步放宽了贸易和外汇管制。1964年,日本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第八位条约国,即对贸易活动原则上不实行外汇管制。随后,日本又开始着手资本流动的自由化,企业开始相互兼并。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消费品物价持续上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开始困扰日本经济和日本国民生活。在70年代初,日本经济的国际环境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3.过渡期(1973~1985年)
1971年末,日元在维持了约20年的固定汇率之后第一次上调了16.8%,从1美元兑360 日元升至1美元兑308日元。1973年2月,美元贬值又使日元升值到1美元兑260日元。同年末,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原油价格爆涨了4倍,各种初级产品的价格也随之上扬。日元升值和国际商品价格上涨二重因素对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经济是个沉重打击。1978年秋,日本经济出现了复苏的征兆。虽然在1979年又发生了第二次石油危机,经济滑坡、物价上涨的情况又有所发生,但由于较好地总结了第一次石油危机时的教训,不到一年就基本消除了石油危机带来的不良影响,经济没有出现大的滑坡。80年代前半期,在经济低速增长的前提下,日本开始建立健全财政制度、扩充社会资本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经济政策的导向也由追求高速发展转向追求经济活动质量的提高。到1985年底,日本的经常项目收支达492亿美元。
4.稳步成长期(1985~)
在日本经济实力稳步增长的同时,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实力则在相对下降。西方其它工业国要求日本分担其国际义务的呼声越来越强烈。1985年9月,西方7国财长作出了协调外汇市场的决定,日元因此而急速上升;1986年4月,“前川报告”(前川为当时的日本银行总裁,又任产业结构审议会委员长,该委员会向内阁提交的关于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报告一般称为“前川报告”)出台,指出:为了适应全球经济和发展的需要,日本自身必须调整结构,以缩小贸易顺差。“前川报告”的要点有:①扩大内需;②改变经济结构,扩大对外直接投资;③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④推进日元的稳定化和国际化;⑤促进对外技术和经济合作。“前川报告”对80年代后半期的日本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日本文化外交的观念
透视战后日本国际形象的演变过程,不难发现日本的成功之道在于善用文化手段,借重文化外交去改变、重构国家对外形象。21世纪后,面对全球化的强劲发展趋势,日本对“文化立国”战略表现出更大的热情和信心,目标更加清晰,即从过去的“引进欧美优良技术加以改造”的“模仿和追随的文化开发时代”,转向“传播和培育独创技术”的“首创和领先的文化开拓时代”。
日本“推进文化外交恳谈会”报告书认为,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发达的世界中,良好的对外形象及好感度将形成广大的对其国家行为及主张的理解和认同感的基础,然后又会变成对其国际舆论的支持、赞同。因此,文化交流最有助于国家、市民对外形象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国际社会对日本的好感度。经济与文化全球化推进了日本举国创建“日本国家品牌”、打造“酷日本”的文化产业振兴战略的实施。在推进文化产业振兴战略过程中,日本政府尤其注重文化外交对实现日本新型国际形象的建构与传播的特殊功能。因此,日本文化外交首先在理念上出现了变化,即强调“发信”、“受容”以及“共生”的新理念。
(一)关于“发信”理念的行动指南
随着网络等媒体的飞跃发展,近年来舆论对外交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强。为了顺利展开外交政策,不单是对象国政府,对象国国民的理解也是不可缺少的,即信息与文化的国际传播极为重要,因此,日本文化外交逐步凸现“发信”理念。“发信”的具体内涵与路径是:(1)海外宣传:通过邀请那些对世界舆论有影响力的知名人士访日、驻日,促进对日本的理解,驻外使领馆官员主动与当地媒介接触,投稿介绍日本情况,用多国语言制作介绍日本的宣传手册、视听资料,改善官方网站,提升国际社会对日本的关注度;(2)对各国政府、民众和海外媒体关于日本舆情的关注与应对:收集和关注国际媒体对日本的相关报道和对日民意调查情况,政府及时发布相关真实信息同时批评不实报道;(3)振兴旅游:外务省通过驻外使领馆向海外受众宣传日本,通过介绍日本的录像带、小册子、网页,吸引外国人来日旅游。
(二)关于“受容”理念的行动指南
该理念的实质就是如何接收外来文化问题。日本长期以来对外来文化采取“拿来主义”的政策,积极引进和学习外国先进科技、思想和文化并为己所用,同时结合本民族文化进行改造吸收。面对信息化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国际背景,针对外来文化,日本不只是简单地吸收即“受容”,还认为有必要积极开展自我创造,提供文化交流的“公共空间”,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通过共同生活、共享经验,加深相互理解,形成连带感,更进一步谋求与多样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自身社会的变化,并以此为原动力向创造性的“受容”转变。为此,以艺术家、通俗文化的旗手、研究者、留学生以及相关媒体为中心,积极接收各个领域中异文化交流的旗手,创造出对国际社会、地域社会都开放的文化交流空间,把日本变为21世纪“文化创造的基地”。
(三)面向“共生”理念的行动指南
许多日本学者,如早稻田大学平野健一郎在其著作《国际文化论》、庆应大学关根正美在其著作《多文化主义社会的到来》中都不赞成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他们认为21世纪世界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即多文明和多文化共存共生的时代。日本“推进文化外交恳谈会”报告书也认为,在以多样文化为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日益密切的时代,从不同文化、文明中找出其共有价值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并指出“通过对话的多文化共生与价值的共有”是现在文化交流最受期待的课题。“共生”理念具体包括四个方面:(1)尊重“和”与“共生”之心;(2)作为多样性文化与价值桥梁的日本;(3)坚持创建“文化公共空间”的日本;(4)推进文明间对话、体育交流的网络建设和文化遗产协作平台的建设。
冷战结束后,日本政府就注重把文化外交的精神贯彻到实际政策当中,从较为深层的教育体制、教育政策,到国际文化交流的政策与实践,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转变。当时负责执行日本文化外交的主要机构“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发表了《国际文化交流行动计划》,它充分体现了冷战结束后日本文化外交的理念与政策要求。该计划声称要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以此来促进世界和平,加深相互理解,使国际社会了解日本,促进日本的国际化,并贡献于世界文化。与此相比,进入21世纪后日本文化外交的新理念在原来重视文化、教育国际交流传统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传播媒介、文化产业在文化外交中的角色和建构国际形象中的作用,更加注重自身文化创造力建设和与其他国家分享日本的文化成就,更加注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共生”、培育和展示日本文化的世界胸怀。新理念不仅有利于日本外务省直接作用于对象国国民,使其加深对日本外交政策或一般事物的理解,综合地展开海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发送日本的“21世纪型酷”,而且最终有利于赢得世界人民的心、建构与传播让世人理解和尊重的亲切的国际形象。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开始追求与其经济大国地位相称的政治、军事大国地位。二十多年来日本的“政治大国”战略在不断演进和发展。近年来日本的“政治大国”战略日趋成熟,并通过经济、法律、外交、传媒等途径全方位推进“政治大国”战略。经过80年代和90年代日本政治家的不断努力,日本国家战略的定位日趋明朗,提出并积极推进在构筑国际新秩序的过程中实现其成为世界重要一极的“政治大国”战略。21世纪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的主要目标是:第一,扩大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和影响力,通过多种形式全方位介入地区国际事务,争取与西方大国平等的权利和国际地位;第二,保持在亚太地区的领先权;第三成为新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通过联合国来维护日本自身的利益。目前日本国家战略依然是推进国家正常化,促成日本成为“正常国家”、“政治大国”。积极推行政治、经济、军事改革,使日本完全地、彻底地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政治大国”,并确保日本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安全利益和政治利益,以便在国际事务上拥有更多发言权和决策权。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与我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它的任何举动都会对我国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日本政治大国战略对中日关系影响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日本在新世纪的国家战略走向和日本政治大国战略对中日关系的影响,有助于我国在对日关系中制定有效的对外战略,赢得先机。对于日本我们要学习他们先进的地方,学习他们优秀的地方,尊重我们国家的客观实际,学以至用。日本人能做出来的我们中国人一样能成功,而且做的更好。而最基本的是我们重视科学和教育、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模仿别国的道路等等。因此,我国要重视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善于借鉴别国经验,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努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真正实现强国之梦。
第二篇:大国政体概要期中论文
美国政体浅谈
[摘要]政体,一般指一个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域,政治体制都不尽相同。美国政体,从大的方面说,没有君主,是实行共和制的国家。美国共和制的特点是实行三权分立,但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机构中,又以掌握行政和军事大权的总统为核心。因此美国政体是“总统制共和制”。
[关键词]美国政体
多元主义
权力分散
成因
对比
一、美国政体特征
同世界上其它国家相比,美国的政治生活是处于一种独特的权力结构之下,政治权力广为分散于社会各阶层之中,权力的安排不是等级式的,而是竞争式的。作为美国权力机构的政府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个系统,每个系统起着各自的作用,同时又相互制约,它们是最直接的政策制定者。而参与和影响政策制定的还包括其他各种力量和角色,例如企业界、金融界、法律界、基金会、大学、新闻界文化机构以及民间组织(妇女、种族、民族团体)等。戴维·杜鲁门把最直接决策者和选民之间的利益团体称为“中间结构”,并把它们视为政府机构的一部分。“这种中间结构,包括一大批利益集团、公司、工会、教会、各种专业性团体、新闻媒介、政党等,这些组织介于政府和人民之间,成为政府机构和人民联系的纽带。它们既不处于从属地位,也不处于统治地位。这种多元化的结构是美国社会权力分配的重要表现形式。” 希尔斯曼的解释更为简洁,他把政府称为第一圈的政策制定者,政党和利益集团属于第二圈的政策制定者,新闻媒介则是政党和利益集团争取政治权力的舆论工具。可见,美国政府政策的制定决不只局限于政府机构和最上层领导人,各种社会力量和社会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乃至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美国被认为是典型的多元主义民主政体国家,也就是著名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所说的“polyarchy”。多元主义政体的本质特征是权力分散,或曰权力中心的多元化。权力多元化使得各种政治力量在决策过程中起作用,它们竞相对政府机构施加影响,反映各种利益,力图使政策的制定符合它们的需要。多元主义政治具体表现为:美国社会存在着许多力量强大的利益集团,它们能以某种有效的方式参与决策过程。美国官方的政策通常是各个集团之间讨价还价和进行妥协的结果;各重要集团之间处于一种相对均势与相互制约状态,没有一个集团强大到足以绝对地支配其它集团;各种集团之间的均势是民主社会的自然状态。
二、美国政体结构 国会
美国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由美国参议院和美国众议院联合组成。国会的主要职权有:立法权、行政监督权、条约及官员任命的审批权(参议院)和宪法修改权。对总统、副总统的复选权等。两院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每州2名,共100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众议员按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选出,共435名,任期两年,期满全部改选。两院议员均可连任,任期不限。参众议员均系专职,不得兼任政府职务。此外,国会可通过不需要总统签署的决议案,它们无法律作用。国会对总统、副总统及官员有弹劾权,提出弹劾之权属于众议院,审判弹劾之权属于参议院。美国设联邦最高法院、联邦法院、州法院及一些特别法院。联邦最高法院由首席大法官和8名大法官组成,终身任职。联邦最高法院有权宣布联邦和各州的任何法律无效。
政府
美国政府体制始于一七七六年,最初只是一个基于自由和民主理念的试验。但是,历史证明,它是一种相当富有活力和适应性的体制。
美国常被称作是一个民主政体,但更确切地说,美国实行的是宪政联邦共和制。“宪政”是指美国政府是建立在宪法基础上,《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不仅确定联邦和州政府的结构,而且确立了政府的权限。“联邦”(“federal”)体现在美国的体制是由一个全国政府和五十个州政府组成。“共和制”(“republic”)则是指一个由人民掌权、但由人民选出的代表执政的政体。
宪法
美国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宪政立宪共和国,有世界上最早并仍在运作的成文宪法,并经立法机构批准产生。在某些州,司法系统官员也通过多数制选举产生。1776年7月4日制定了宪法性文件《联邦条例》。1787年5月制定了宪法草案,1789年3月第一届国会宣布生效。它是世界上第一部作为独立、统一国家的成文宪法。宪法的主要内容是建立联邦制的国家,各州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包括立法权;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鼎立,并相互制约。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总统,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职权集中于总统一人,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不对国会负责。总统的行政命令与法律有同等效力。总统通过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政府由内阁部长和总统指定的其他成员组成。内阁实际上只起总统助手和顾问团的作用,没有集体决策的权力。《宪法》的最重要特征之一,是创立了三权分立的制衡体制,使政府的任一分支都对其他两个分支具有某种约束力。例如,司法分支的最高法院大法官要由行政分支的总统任命,随后还必须得到立法分支的参议院批准。同样,最高法院大法官能够推翻由国会制定和总统签署的法律。这种制衡关系使政府的任何一个部门都无法独揽大权。
由于政府只能行使《宪法》具体规定的权力,因此《宪法》为人民的权利和权力提供了重要保护。统称为《权利法案》(Bill of Rights)的《宪法》前十条修正案,保障所有美国人的自由权利,其中包括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宗教自由、不受无端搜查以及由陪审团审判的权利等。
《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也对各级政府的立法和行政权具有约束力。无论任何法律或法律条文,只要被法院裁决违背《宪法》,都将无效。最高法院在这方面具有最终决定权。
联邦、州、地方政府的相互关系
《宪法》不仅确定了联邦政府的结构和权力,而且也对州政府有基本规定。同时,各个州也都有州宪法;州宪法包含针对州内地方政府的条文。地方政府是指市、县、镇或学区以及特别选区的政府。地方政府负责管理当地的自然资源或交通系统。
联邦政府的权力和职责范围由《合众国宪法》限定。属于联邦政府的权力包括:州际贸易、国防、造币、移民及入籍、以及与外国签定条约等。
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宪法》得到合乎时代变化的解释和修正,联邦政府的权力也随之有所改变。联邦政府通过与州政府合作,制定出一些由联邦提供经费、州政府实施的法律和项目。这种合作领域主要包括:教育、社会福利、住房补贴及营养、国土安全、交通和紧急行动等。这些项目须按联邦规定运作。
这种合作使联邦政府具有影响州政府的能力。例如,在一九七○年代,联邦政府希望通过降低高速公路的最高行驶时速减少能源消耗。但是,联邦政府不是通过直接立法达到这一目标,而是宣布,凡不自动降低州内时速的州,将不能得到联邦提供的公路项目经费。另外,在很多情况下,州政府为获得联邦资助,自身也必须为公路项目提供部份资金。
地方政府的结构和权力由州宪法确立。如同州政府的规定不得与联邦法律相悖一样,地方政府受到州宪法和法律的制约。美国政体如何运作
在有的人看来,美国政府体制似乎简单明了:国会制定法律,总统实施法律。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其实这是一个复杂得多的充满互动和制衡的体制。
作为一个共和国,美国政府的根本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人民通过定期举行的总统、国会议员以及州和地方政府官员的选举行使权力。民选官员及其工作班子制定政策和法律,并负责政府的日常运作。
“就我所知,社会最高权力的最可靠掌管人只能是人民自己。”——托马斯·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 一八二○年
三、美国政体形成背景
历史地理
殖民时期以前(1607以前):在四万多年前,有一批来自亚洲的流浪者,经由北美到中南美洲,这些人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当哥伦布到达他认为的新大陆时,居住在美洲的印第安人,约有3,000万,其中有大约2000万人住在现在的加拿大和美国中北部,其余绝大部分住在现在的墨西哥和美国南部。大约1万年前,又有另一批亚洲人,移居到北美北部,这是后来的爱斯基摩人。而最早到美洲的白种人大概是维京人,他们是一群喜好冒险的捕渔人,有人认为他们在1,000年前曾到过北美东海岸。
殖民时期(1607~1753):1607年,一个约一百人的殖民团体,在乞沙比克海滩建立了詹姆士镇,这是英国在北美所建的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在以后150年中,陆续涌来了许多的殖民者,定居于沿岸地区,其中多来自英国,也有一部分来自法国、德国、荷兰、爱尔兰和其他国家。18世纪中叶,13个英国殖民地逐渐形成,他们在英国的最高主权下有各自的政府和议会。这13个殖民区因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各地经济形态、政治制度与观念上的差别。
独立运动(1754~1783): 18世纪中叶,英国在美洲的殖民地与英国之间,已有了裂痕。殖民地的扩张,使他们产生某种自觉,自觉到英国的迫害,而萌生独立的念头。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反倾销。1774年,来自13州的代表聚集在费城,召开所谓第一次大陆会议,希望能寻出一条合理的途径,与英国和平解决问题。然而英王却坚持殖民地必须无条件臣服于英王,并接受处分。1775年,在马萨诸塞州莱克星顿点燃战火;1776年5月,在费城召开第二次大陆会议,坚定了战争与独立的决心,并发表著名的《独立宣言》,提出充分的理由来打这场仗。1777年10月,萨拉托加大捷,扭转了独立战争初期的不利的态势。此役使美国人民信心大增,并得到了国际上的支援。1778年2月法美签订军事同盟条约,法国正式承认美国。法国、西班牙、荷兰相继参战。1781年,约克城战役大捷,美军赢得决定性的胜利。约克敦战役后,除了海上尚有几次交战和陆上的零星战斗外,北美大陆战事已基本停止。1782年11月30日,英美签署《巴黎和约》草案,1783年9月3日,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组成新政府(1784~1819):革命的成功, 使美国人民有了以立法形式表达他们政治观念的机会.1787年, 在费城举行联邦会议, 会中华盛顿被推为主席, 他们采取一项原则, 即中央的权力是一般性的, 但必须有审慎的规定和说明, 同时, 他们也接受一项事实, 那就是全国性政府必须有税收、铸造货币、调整商业、宣战及缔结条约的权力.此外, 为了防止中央权力过大, 而采取孟德斯鸠的均权政治学说, 即政府中设置三个平等合作与制衡的部门, 即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相互调和, 制衡而不使任何一权占控制地位.用欧洲或亚洲的标准来衡量,美国的历史虽然不长,却充满了事件,这是因为美国仅仅用了三百年的时间就经历了其他国家用一两千年才走完的那些历史阶段。如果要充分理解美国的政治状况,就必须探索美国历史与众不同的特征,才能了解美国政治与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政治不同的根源。
最早的殖民者飘洋过海前往美洲,其主要原因一是为了逃避封建专制、宗教压迫,二是为了到新世界发财致富。由于到达美洲后要管理他们自己内部的问题。他们头脑中关于政治的概念不可避免地来自他们已经离开的那个社会。也就是说,殖民地居民基本上还是沿袭了他们故国原有的政治概念。但是,在美洲建立的社会并不是完全按照当时欧洲存在的社会模式组织起来的,并且美国社会赖以建立的环境也与欧洲的环境不同。正如美国作家路易斯·哈茨解释的那样,美国历史的最重要特点是美国根本就没有旧秩序。尽管封建主义从未在美国出现过,但早期移民及后来美国建国初期的那些政治家们还是非常担心,害怕出现欧洲的那种旧秩序。当时美国人总是有一种基本的信念,即为了创立一个廉洁的新社会,他们已经与腐败老朽的欧洲一刀两断。固然,他们受到了欧洲习惯和欧洲思潮的影响,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其它来源可资借鉴,但是他们认为,依靠人类的理性,他们能够取其精华而弃其糟粕。“美国政体是有意识的创造物,这一事实本身就解释了美国政体的独特性,同时也至少部分地解释了使局外人比较难于理解的美国生活中的其它方面。”
思想
美国由不满的移民组成,是一个对所有欲望开放的社会,人们自由设计自己及其未来。早期的美国人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新民族的公民,意将自由的共和体制作为管理程序的重要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个民间而非国家的对各个体价值的关怀。在美国建国初期发生的“政治”革命,成功地建立了一种独特的社会秩序,它给出了一条道路,允许人们通过政治安排反映他们的利益,它提供了保护个人权利的制度基础,使得社会在自由的基础上维持了延续和一致。贝尔声称,美国社会之“独特”品性(exceptionalism)——真正能够标识美国独一无二特征的东西——是“公民社会”的长期实践,“它是指,这个社会建立在个体权利基础上,不是建立在无所不在的国家组织基础上”。
从美国早期的建国历程可以看出,美国“国家”的出现不是象其它地区那样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建立起来的,而是由个体——社会——国家这种自下而上的方式来实现的。公民间起作用的仅仅是“社会契约”和“自我利益”关系,国家和政府所起的作用仅仅是维持这种社会秩序的作用,目的是防止公民互行不义,督促他们公平交往。换句话说,美国的政府或国家政权不是计划中的、意识形态上一致的东西,而是一个危机处理的产物。因而在黑格尔的观察中,美国没有“国家”,没有统一的民族意志反映的政治秩序,只有个体的自我利益和他们追求自由的热情,而多数欧洲民族的情况则是由国家治理社会
文化
早期北美移民虽都是反抗欧洲封建制度的叛逆者,但他们还是将基督教本身所蕴含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传统移植到了新大陆。再加上之后继承法的实施使象征财富的土地越分越小,从而为消除贵族阶层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前提,而教育方面的平均化则使移民们彻底丧失了高人一等的地位,于是强烈的平等价值观便逐渐形成,那就是没有任何权威能够凌驾于个人之上,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成功机会。因此,在早期北美移民中就已经排除了英国政治文化中对贵族和权威的崇拜心理,这决定了未来美国的政治制度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都将摆脱其英**体的传统而另辟蹊径。但是在托克维尔看来,当时那些移民虽然是独立的,但又是软弱无力的。因此,他们如不学会自动地互助,就会全部陷入无能为力的状态。这使得移民们最终走上了一条结社自治的道路。结社自治是一种典型的团体主义或曰集团主义的行为方式,它基于的是个人主义和多元主义,即对个人价值的充分尊重。因此,结社带来的不是财富的集体共享而是个人所有,它排斥一切力量的非法索取。而当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持有这一利益诉求时,权威则不复存在,制衡便随之而来。美国研究联邦制的著名学者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认为,联邦制的基础在于以“己所欲,施于人”为核心思想的圣约方式,它的基本预设对于民主社会的宪法具有根本意义。在此基础上,联邦制的权力关系表现为一种多元性,而在民主社会中这种广泛分享的权力也一定相应地被广泛分配。个人的基本权利确定了一个人管理自己事务的权利,这种权利伴随着对专门政府机构权力的相应限制。其中不存在最高的权力,所有的权力都可受到挑战,而约束权力则依赖众多结构的同时作用。可见,平等价值观带来的结果是权力的多元性和分散性,它从源头上孕育了美国政治中的制衡机制,其表现就是结社自治,它实际是一种权利自我实现的方式,首要内容就是对自由的追求,在此之上建立的任何政治制度都必须以此为根本目的。所以,1787年制宪会议上的争吵可以被看作是美国人平等意识与如何维护自由权利的矛盾在国家间关系上的放大。过去为了维护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原则建立了邦联,但由于力量太弱无法保护各国的自由,而建立中央集权政府又给了大国谋求不平等地位的机会。因此,最后各国只能通过建立联邦制实现政治妥协。这决定了联邦制的核心就是州权与联邦权之间的制衡,以此来保证各州的自治权利,在此基础上才有了联邦层面和州层面的三权分立与制衡。但这并没有彻底消除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分歧,联邦党与反联邦党之争和之后爆发的内战就是明证。但除内战以外,美国人基本采用了法律手段解决彼此分歧。这一方面仍然源于平等价值观,因为只有法律能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是唯一可能公正判断是非的力量。它既能解决社会问题,又比少数人宣扬的革命道路更能维护社会的稳定。
四、与英国政体相比
从立法、司法、行政三个角度去阐述,再加上英国的律师二元制体系。相同:都有议会,且议会拥有立法权
不同: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美国是民主共和制
英国的国家元首是国王,没有实权;美国是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及军权 原因: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同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而美国是资产阶级同殖民统治者的矛盾。
2.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稳定的外部环境,英国利用了君主而美国由于前身是殖民地所,建国初期战乱不断所以需要一个相对集中的统治形式,因此,英国采用君主立宪而美国用总统共和制。
3.客观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较早,资产阶级的力量有限,实行君主立宪其实是资产阶级对封建势力的妥协;而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资本主义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力量壮大,假如美国有国王也归被推翻的。
英国是君主立宪,美国是共和制,因为美国在独立以前没有自己君主,以英国君主为自己的君主,独立后就没有君主了。
美国是总统制,总统是内阁首脑,英国是议会制,首相是内阁首脑,内阁对议会负责。因为在美国独立前,各殖民地由英国派驻的总督,也有代表总督和当地人民的议员组成的议会,殖民地政府主要由总督管理,当时大部分欧洲国家国王仍是内阁首脑,所以独立后美国自然延续这种组织形式,由总统替代了总督。英国则因为很多次的贵族和资产阶级夺权,国王的权利被限制,议会的实力得到加强。
美国当今政体的形成,不可否认历史的演进和变革,文化、习俗、政治环境诸多因素作用其中那个。也正是由于美国政体极富代表性的一面,也为我们研究对比提供的最好的素材。
参考文献:
[1]、罗杰·希尔斯曼:《美国是如何治理的》,商务印书馆,1988.[2]、张旺:《论美国政治的权力分散特征》,《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0 年第1期。
[3]、维尔:《美国政治》,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4]、黄绍湘:《美国史纲》,重庆出版社,1987.[5]、李强:《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6]、朱光磊:《以权力制约权力》,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7]、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8]、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沈阳出版社,1999.[9]、加里·沃塞曼:《美国政治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第三篇:当代大国论文
当 代 大 0
国 关 系 研 究 论 文
系别:土木工程系班级:建工姓名:孙婷授课老师:李良玉课程名称:当代大国关系 1301班
守城
求新
创业
修能
学号:2013040639
通过本学期对《当代大国关系》的学习,深深感受到大国关系的发展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以下是那我对我国外交、经济等看法。
摘要
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继续发展,大国关系处于深刻的调整和变动之中,冲突与合作并存,在全球公共问题领域存在广泛的合作空间,又在涉及到各自核心国家利益的问题上存在诸多矛盾。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对这样的局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把握大国关系,制定正确的外交策略和发展路线成了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当今世界的发展格局,准确认识自己的地位和分量。
关键词:大国关系
机遇
挑战
战略
一、古代中国外交
总体来说我国古代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是对外开放的,秦朝张骞出使西域架起了与欧洲友好往来的关系;隋唐时期我国与日本、印度等国家有较频繁的商业往来和文化交流;宋元时期我国的对外关系进入最繁盛时期,亚洲、东欧、非洲海岸都有频繁的商业往来,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中国居住十几年,撰写《马可波罗游记》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西亚和欧洲。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但清朝末年,国家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从而导致了落后。由此可见,中国与大国之间的关系与国家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交往的越多,机遇和挑战越多,进步也就越多,实力自然越强大,地位自然越高。
冷战结束前后,中国大国关系面临考验。从1989年6月开始,美国、欧盟、日本等几乎所有的西方发达国家都参与对华制裁,企图在政治上、外交上孤立中国,通过延缓贷款、撤走技术人员、恶化贸易等方式加重中国的经济困难,中止高技术和军事方面的合作,在军事上威胁中国,达到以压促变的政治目的。中国确立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强调从战略利益出发处理国家间关系,提出“坚持原则、利用矛盾、广交朋友、多做工作、打破制裁、避免孤立”的对策,首先巩固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积极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的关系。其次,利用西方国家的矛盾,从日本和欧洲突破开始。1990年7月日本恢复对华贷款,10月欧共体外长会议决定取消对华限制措施,恢复同中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正常关系。11月,钱其琛正式应邀访美,美国中止高层互访的制裁被打破。1993年11月中美领导人在西雅图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会晤,标志着西方大国制裁政策彻底破产。
以1992年邓小平南巡为标志,中国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进入全面崛起时期。2001年,中国崛起效应开始全面展现。这一年,中国加入WTO,彰显坚持对外开放的决心;与欧盟建立全面伙伴关系,促进中欧关系进入蜜月期;抓住“9·11事件”,促使中美关系走上成熟之道。在此背景下,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总体外交战略布局。中国十分重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强调“加强战略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推动相互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大国群雄并起,中国积极加强与它们的战略合作关系,进而与各地区主要大国进一步加强合作,中国大国关系体现出积极、建设性、全面性的特征。
当我们说到世界大国时,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等发达国家首当其冲,但我们同时
第1页
4/19/2017 守城
求新
创业
修能
学号:2013040639 也不会忽略中国、印度等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当前世界格局千变万化,因为一方面,美国力图建立以其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另一方面,多个新兴大国发展迅速。这两种进程相互交错发展,使现行国际体系处于一种不确定和不稳定的状态,各种力量在互动中不断寻求平衡。这就导致各国之间相互牵制,互利共生,这些联系的加强使我们面临很多的机遇,也面临很大的挑战。
现代大国关系的特点是:
1、“总体稳定”保持:大国关系基本保持稳定,更富弹性,主要大国间直接对抗的可能性较小。大国关系的战略矛盾不会因为相互间有合作而消失,也不会因相互间的斗争改变彼此合作的基本态势,但合作中竞争的一面在加剧,借重中牵制的一面在发展。美全球战略调整和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成为引领大国关系新一轮互动的关键,中美间又合作又相互制约的态势成为影响大国关系全局的一条主线。
2、“逐利竞争”激烈:各大国更加重视经济外交,特别是围绕着战略资源、能源产地、能源通道的竞争加剧,因竞争引发的矛盾与摩擦增多。油气资源事关各国核心利益,油气供给大国越来越趋向于以资源为工具,施以政治影响,构建于己有利的大国关系。美国攻打伊拉克、俄乌天然气之争等都揭示出政治外交后面的经济因素日益复杂,各国对能源、资源的竞争将会持续作用于西西、南北关系的发展、演变。
3、“因时谋势”多变。各国的战略重点和关切并不相同,根据不同的利益需求组成不同的集团,中美印、中美日、美欧俄、中美俄等多组战略三角关系复杂互动,一美欧关系走出伊战阴影,重趋协调与合作。同时,中美在合作中摩擦增多;中俄相互战略需求增强;中欧关系稳步发展,但也面临新问题。
4、“新老互动”明显。中国、巴西、印度、南非等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影响扩大,越来越成为影响大国关系和世界力量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上升,牵动国家关系新变化,主要大国对中国的战略或策略借重增加。
5、“区域合作”活跃。美日俄欧对亚洲区域合作予以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在亚洲区域合作及重大国际问题上的作用备受重视。中、日、印、韩、东盟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围绕中国崛起而加速调整。东亚合作进程中虽然复杂因素不少,但也出现了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6、“多边协调”日强。热点问题继续牵动大国关系,各主要大国更加注重外交和软实力的作用,协调与合作不断增加,手法也更趋灵活务实。
总的看,当前大国关系呈良性互动,如能保持这一态势,热点问题的处理就不会失控,大国会更加冷静地应对相互间的矛盾和分歧,不致激化。大国关系可望继续向着重视相互协调与合作的方向互动和发展。由此创造的稳定的外部环境无疑是利于我国综合实力的发展的,复杂的大国关系也会使各国联系加强,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为我国在世界树立形象创造了很多机会。
二、现代的世界大国关系
今年以来,地缘政治、意识形态等传统因素和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能源安全等非传统因素对大国关系的影响都在上升,大国关系呈现以下特点:
一、“总体稳定”保持。大国关系基本保持稳定,更富弹性,主要大国间直接对抗的可能性较校大国关系的战略矛盾不会因为相互间有合作而消失,也不会因相互间的斗争改变彼此合作的基本态势,但合作中竞争的一面在加剧,借重中牵制的一面在发展。美全球战略调整和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成为引领大国关系新一轮互动的关键,中美间又合作又相互制约的态势成为影响大国关系全局的一条 主线。
二、“逐利竞争”激烈。各大国更加重视经济外交,特别是围绕着战略资源、能源产地、能源通道的竞争加剧,加紧博弈,能源外交活跃,因竞争引发的矛盾与摩擦增多。油气资源事关各国核心利益,油气供给大国越来越趋向于以资源为工具,施以政治影响,构建于己有利的大国关系。俄乌天然气之争;俄反制美欧“颜色革命”;伊朗重炼浓缩铀;中东海湾伊斯兰极端化;委内瑞拉加强与古巴、玻利维亚的联系;尼日利亚、苏丹、安哥拉等非洲产油
第2页
4/19/2017 守城
求新
创业
修能
学号:2013040639 国政治外交上更为活跃与独立等都揭示出政治外交后面的经济因素日益复杂,各国对能源、资源的竞争将
会持续作用于西西、南北关系的发展、演变。
三、“因时谋势”多变。各国的战略重点和关切并不相同,根据不同的利益需求组成不同的集团,中美英中美日、美欧俄、中美俄等多组战略三角关系复杂互动,一些传统三角关系趋于活跃。美欧与俄结构性矛盾的一面渐趋明朗,俄对美欧关系处于守势。美欧关系走出伊战阴影,重趋协调与合作;美俄关系复杂面凸现;欧俄关系热度下降,战略互信下降。同时,中美在合作中摩擦增多;中俄相互战略需求增强;中欧关系稳步发展,但也面临新问题。
四、“新老互动”明显。中国、巴西、印度、南非等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影响扩大,越来越成为影响大国关系和世界力量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新兴经济体国情各异,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扼守战略航道,地处反恐前沿的“不稳定槐,与美等西方国家关系深浅不同,大国更加重视与之对话与磋商。美重塑其全球同盟体系,着力反恐的同时,向传统安全观回摆,加强了对中、俄、印等新兴经济体的关注;G8加强了与新兴工业国进行对话,北南大国间的对话与合作呈上升态势。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上升,牵动国家关系新变化,主
要大国对中国的战略或策略借重增加。
五、“区域合作”活跃。全球范围内新一轮区域合作进入加速发展新时期。各种地区多边组织空前活跃,各大国和新兴力量为争夺区域经济合作主导权加大投入,直接或间接卷入,并争相发挥影响,区域内外国家间力量分化组合继续深化发展。东亚成为大国竞争及新一轮区域合作发展的重点,美日俄欧对亚洲区域合作予以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在亚洲区域合作及重大国际问题上的作用备受重视。中、日、英韩、东盟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围绕中国崛起而加速调整东南亚合作进程中虽然复杂因素不少,但也出现了互利共赢的新局面。各大国通过扩大地区融合,加强利益捆绑。
六、“多边协调”日强。热点问题继续牵动大国关系,大国日益重视多边机制在解决传统、非传统安全威胁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两核一线(朝核、伊核、中东一线)”热点问题的解决上,各主要大国更加注重外交和软实力的作用,协调与合作不断增加,手法也更趋灵活务实。布什连任以来,美实力超强地位未变,但对国际事务的操控能力有所削弱,被迫调整对外战略,从单一的武力打恐转向从自由民主改造入手的综合治理,从崇尚单边主义转向更为强调大国协调与合作,从“先发制人”战略转向更加注重外交努力。美借重多边合作之机,力图继续保持在大国关系中的核心地位。
总的看,当前大国关系的特点呈良性互动,如能保持这一态势,热点问题的处理就不会失控,大国会更加冷静地应对相互间的矛盾和分歧,不致激化。协调、妥协、合作,将在一段时期内成为主要趋势。
三、当今国际形势中中国面临的挑战
1.国内收入不平衡,东西差距巨大,贫富分化严重。中国在以全球“第一高速”批量创造“富裕一极”的同时,也以全球“第一高速”批量创造“贫困一极”。据说依照国际标准,凡是房贷按揭数额超过月收入1/3的人即可被称作“房奴”。而很多国人根本拿不出首付,连成为“房奴”的资格都没有。贫富分化使资本力量膨胀,富人们依照行业、地区等组织起来,形成日益强大的利益集团,对国家决策乃至立法产生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影响。权力与资本交媾,商人与官员联姻,政府诸多经济政策制定被利益集团所左右,使决策倾向富人;即便是照顾弱势群体、穷人的政策,也会被不断侵蚀。
2.国内民族分裂势力的挑战。如今台独、疆独、藏独行情不断看涨往往得益于西方坚挺,挑拨离间若干族群与汉人之间关系,鼓动策划分离势力对抗中央主权管辖这一努力自然从未停止过。普通西方人士对台湾,尤其是新疆、西藏背景了解极为有限,但多少年来西方政府
第3页
4/19/2017 守城
求新
创业
修能
学号:2013040639 几乎不约而同地通过各种方式对主流社会持续宣传,那些从孩提时代即被洗脑的自由追逐者便悍然以拯救斗士自居,对中国评头论足。
3.中国周边国际环境不稳定因素增多。首先,朝鲜半岛风云突变,对东北亚安全形势影响甚大,也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最大的变数。由朝鲜发射火箭和进行新的核试验所诱发的紧张局势,尽管不是这一地区首次出现的问题,但此次危机对抗性强,造成的连锁反应超过以往。其次,海上安全问题愈益凸现,东海和南海争端同时爆发,中国的海上领土和海洋权益面临重大挑战。今年以来,围绕钓鱼岛和南沙群岛争端以及海上划界问题,中日之间以及中国与部分东盟国家之间,产生了严重纷争。这些问题的出现,有联合国审议海上划界方案的原因,同时也是某些国家违背承诺,蓄意惹事造成的结果。中印关系虽已正常化,但并未建立相互信任,悬而未决的领土争端始终是不确定因素,加之印巴纷争尚未根本消除,中国西南边陲不可掉以轻心。
4.中国在核心科技方面应当加强。中国各个产业目前所面临的挑战惊人的相似,产品的核心技术和核心部件基本都依靠进口。在缺乏可新技术和部件的情况下,很多产业的贸易壁垒和行业集中度比较低,企业盈利能力高度依靠于销售能力和通路,盈利水平轻易受外部经营环境的影响,起伏很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进发展,技术瓶颈题目越来越严重。随着科技全球化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成为发展中国家寻求突破和跨越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发达国家普遍改变了长期对科技发展的不干预政策,大幅增加研究经费,把争夺科技制高点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面对发达国家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中国更应加快树立自主创新的信心与决心。自主创新,一是加强原始性创新;二是加强集成创新;三是在广泛吸收全球科学成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充分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四、对于我国在世界格局下机遇与挑战的思考
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于机遇,我们要善于把握,对于挑战呢,我们要勇于面对。
经济上所遭受的寒潮已经领略,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在党的领导下,一点可以化险为夷。中国所能做的就是保持货币稳定,避免通货膨胀。同时救济那些经济下滑很严重的国家,本着世界稳定的信念。
周边环境险恶,国家应该加强维和,保障中国人民和周边弱小国家的安全。我国的和平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战略目标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前进的道路上,我国的和平发展还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和风险,外部环境是复杂严峻的。我们要坚定信念,和平发展必会取得成功。
国家不仅要面临国际上的挑战还有国内的纷争,要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才是最重要的。住房问题,养老保险,官员贪污还有整个社会的风气,都急需整顿和解决。房价应当下降,照顾更多的人;老龄化加重,应当适时的一对夫妻两个孩子。上级拨的款应当派人进行跟踪调查,防止中饱私囊。很多问题都有待一一解决。
随着中国不断的崛起,经济飞速发展以及在国际政治事务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就给我国的外交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遇。但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也面临一些挑战。面对挑战,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化不利为有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这样,中国才能更好的屹立于民族之林
当前,大国关系正经历新一轮的调整和分化组合,各主要大国之间合作与竞争并存。中国在大国关系分化组合中机遇与挑战同在,有利因素和挑战同时在增加。大国协调与合作不断增加,为中国发展同各大国的关系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及非传统安全问题对国际安全和世界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大国间的共同利益增多,日益重视合作解
第4页
4/19/2017 守城
求新
创业
修能
学号:2013040639 决非传统安全威胁,协调与合作增加。从发展趋势看,大国关系将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大国在一些涉及人类共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上将加强合作与协调。这种趋势与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不谋而合,为中国稳定和拓展同各主要大国的关系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氛围。发展中大国纷纷崛起,使中国在大国外交中有更多的回旋空间。近年来,“金砖四国”、“展望五国”等发展中国家力量不断壮大,越来越成为影响国际格局和国际形势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中大国的崛起有利于推动世界和地区多极化进程,有助于多边主义的发展。同时,这些国家在许多国际事务中与中国有着相同或相近的看法,容易沟通与协调。中国同这些国家的关系在不断改善和加深,这不仅为中国发展同其他大国的关系增加了回旋余地,也对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和谐世界的建设有重要意义。中国在大国关系中的影响力增强,各大国纷纷从战略层面谋划对华关系。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不断提升,各大国把发展对华关系作为主要战略取向,均期望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获益。中国在大国中实力对比的上升使中国在大国关系中的影响力相应上升。中国影响力的增强不仅提高自己在大国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已成为主要大国借重的对象。
不过,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开展大国外交虽有一定优势,但面临的挑战也在增加。首先,中国的利益拓展已触及其他大国的利益,中国与主要大国之间的权势变化加剧了其他大国对中国发展的矛盾心态和战略疑虑。尤其经济危机过后,美国在《国家安全战略》提出希望中国扮演“负责人的领导角色”承担更大的所谓维护国际体系的责任。导致其他国家不满、疑虑和担忧。其次中国和主要大国之间互动模式调整导致互相不适应矛盾。也引来了许多关于中国不实的批评。再次,中国与主要大国之间身份定位和利益格局调整使得双方对“核心利益”的认知差距变大,政策协调难度增加。
四、中国与大国关系的战略思考
首先要继续坚持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同舟共济的精神指导下全面发展与各主要大国的关系。其次明确中国与其他大国的多层次战略定位,加快形成中美关系与其他大国关系的良性互动及相互支撑的战略布局。第三加强新兴大国多边合作机制的运筹,积极构筑中国的大国关系的战略支撑。
综上所述,目前的大国关系稳定与复杂多变共存,大国关系的急速互动与调整呈现出较强的相互协调,在保持良性竞争的同时表现出更多的稳步合作,中国的战略回旋空间与战略主动权有所增加,面临更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了不少挑战。从古至今,想要有较好的发展,处理好与大国的关系是必须面临的问题,是提高综合国力和世界地位的基础。所以,我们要把握现在的机遇,实现中国的复兴。
参考文献:
赵青海
稳健发展的中国与主要大国关系
国际热点问题透视
陈晓东 国际安全格局的演变及中国与大国关系的机遇和挑战 国际问题研究2010年第六期
李铁映
21世纪初的中国和世界机遇与挑战
高校理论战线2000年12月 高中历史课本 百度大国关系
第5页
4/19/2017
第四篇:大国关系论文
我看大国关系
进入新世纪之后,国际格局继续在朝着有利于多极而不利于单极的方向演变,这是当前国际关系变化的一个基本特点。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为了在强国林立的世界舞台中占有一席之地,各国都努力的调整着与各国经济与政治的关系,以求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而在另一方面,由于各国的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各国之间由于竞争而产生的冲突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怎样在平衡竞争与合作在国家关系中的地位,以谋求本国利益的最大化,尤其值得我们关注。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中的国家,但同样也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在处理与各大国之间的关系,尤为应当小心谨慎。以下就是我对当今世界各大国之间关系的一个浅薄理解,其中以中国与各国关系的阐述为重,并附以与中国利益紧密相关的各大国之间关系的概要。
(一)国际格局的多极化
尽管美国至今在全球力量对比中仍占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随着近年来其单极霸权战略的连连受挫,美国的战略地位相对有所下降,其中“软”实力衰退的迹象更是十分明显。从美国自身的状况来看,其财政赤字居高不下,来自海外的投资逐年减少,目前已从当年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变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在国际事务中,美国越来越难以做到独行其是,相反倒是迫切需要其他大国的合作。战胜全球恐怖主义。而在伊朗和朝鲜半岛的核问题上,美国同样离不开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大国的合作。从全局来看,美国的战略地位离其建立单极世界的目标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
(二)大国关系的多样化
由对抗走向合作,是当代大国关系一个新的变化。这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日益深化的历史条件下,大国明确意识到它们在维护世界及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推动区域合作以及解决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问题方面有着重要而广泛的共同利益,大国之间合作的增强,并不排除大国之间仍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在当前它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但在某种情况下这种竞争仍然有可能演变为局部的冲突和对抗,这是因为当前国际关系中依然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因此,简单地用“合作”、“竞争”或“对抗”这样的概念来说明当前大国关系的特点恐怕都不够全面。这在中美关系中表现尤为明显。从美国的对华战略来看,它一方面意识到与中国存在着多方面的共同利益,因此需要与中国建立一种“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又由于担心中国的崛起而要把中国看作“未来竞争对手”加以防范与遏制。可以说,中美关系的演变典型地反映了当代国际关系中大国关系多样化这样一种新的特点。
(三)国际体系的多元化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主权国家是国际体系中几乎惟一和最基本的行为体,因为很难设想还存在组织和处理国际关系的其他形式。然而事实上这样的形式不仅存在,而且其作用也越来越大。这是当代国际关系多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大体上,活跃于当代国际关系中的非国家行为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国际组织。从性质上,它们可以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IGO)和非政府组织(NGO);从层次上又可以分为全球性组织(联合国、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和地区性组织(北约、欧盟、东盟)。另一种类型是跨国公司。显然,新的非国家行为体的大量出现和在国际舞台上日趋活跃的现实,需要人们以一种新的多维视角重新审视当代国际关系体系的内在结构和运行方式。
(四)国际政治的经济化
在当前国际关系的现实中,经济已成为最大的政治,国际政治经济化的表现十分明显:第一,国家间实力竞争的重心从军事转移到经济和科技领域,从一种外在的占有,转向内在的参与,第二,经济交往包括经济上的合作与摩擦,日益成为当今国际关系中的主要内容。同时,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日趋增强,也不允许一个国家关起门来单独发展。因此,经济交往越来越成为国家对外关系的中心内容,过去是根据国际政治利益的需要来调节国际经济交往,现在是根据国家经济利益来调整国家间政治交往。第三,各个国家都把发展经济作为头等大事。一个国家能否保持政局的稳定,一个政党能否赢得人民的信任,关键是看能否把经济搞上去。经济和政治密不可分,经济是最大的政治。
此外,与中国利害相关的重要大国关系还有:美俄关系反复多,美日关系炒作多,美欧关系暗算多。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第五篇:大国崛起分析-论文
《大国崛起》观后感
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
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题记
《大国崛起》是一部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
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的纪录片,该片中除了有美国、俄罗斯等领土大国外,还有像荷兰那样的领土小国,因此这里的“大国”并不是
以国土和人口的大小或多少来衡量,而是指在历史上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
家。
世界大国的产生原因是多方位的,是本国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外显,就
目前看过的大国崛起的历程中我了解到一国的崛起需要有许多因素的推动,尽管
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决定了大国崛起有着不同的原因,但是他们其中也存在着一
些相似点:
1.这些国家长期处于被压迫或生存环境了,渴望强大的愿望强烈;
2.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以体制创新为条件的;
3.曾经称霸世界,对全球进行殖民统治;
4.经历过推翻封建王权或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
5.以经济的强盛为基础,没有经济的支撑很难成为世界性大国;
6.抓住了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以科技的迅猛发展为标志;
7.在工业、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和社会改革方面有过突出表现;
纪录片所介绍的九个国家,基本上都具备上述的条件。相比之下,我们中国
虽然是个东方大国,但却不能“入围”世界大国之列。那么,为什么中国就不能
学习西方、进而赶上和超过西方呢?
我国是一个厚积薄发的国家,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从中国的国情来看,中国有着爱好和平的历史传统,中国目前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经济的全球化,我们有可能通过
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与合作,逐步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其次,我国还处在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社会化生产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
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天的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
拥有众多人口和悠久历史的中国应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我们的发展,要吸收
和借鉴各国崛起的经验:首先,不同国家崛起时采用的体制不同,不论是资本主
义体制还是社会主义体制,只有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才
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其次,科技和教育是大国崛起的基础,只有重视科教和人才,提高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充分
发挥市场作用,才能激发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才能真正实现强国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