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诗 的 形 式 和 风 格[五篇]

时间:2019-05-15 09:30: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唐 诗 的 形 式 和 风 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唐 诗 的 形 式 和 风 格》。

第一篇:唐 诗 的 形 式 和 风 格

唐 诗 的 形 式 和 风 格

主讲:灵武市第一小学

曾 前 英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无数的诗人,像满天的星斗一般。这些诗人,今天知名的就还有二千三百多人。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也还有四万二千八百六三首。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此外,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爱慕之情的,有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的等等。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的题材。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全唐诗》序中,谓全书共“得诗四万二千八百六三首,凡二千五百二十九人”,后人多从其说。其实,玄烨所举数并不精确,近年日本学者平冈武夫编《唐代的诗人》、《唐代的诗篇》,将《全唐诗》所收作家、作品逐一编号作了统计,结论是:该书共收诗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句一千五百五十五条,作者共二千八百七十三人。

唐诗的派别:

1、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卢纶、李益

特点: 题材多青山白云、幽人隐士;风格多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形式多五言、五绝、五律、五古。代表作:王维:《山居秋瞑》、《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孟浩然:《过故人庄》

2、边塞诗派:代表人物 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王之涣。

特点: 描写战争与战场,表现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或描写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奇异的风土人情,又或描写战争的残酷,军中的黑暗,征戍的艰辛,表达民族和睦的向往与情怀。

代表作:高适:《别董大》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浪漫诗派:代表人物李白。

特点: 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诗词自由、奔放、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语言主张自然,反对雕琢。代表作:李白:《月下独酌》、《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

4、现实诗派:代表人物 杜甫。

特点: 诗歌艺术风格沉郁顿挫,多表现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情怀。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格。代表作:《三吏》、《三别》、《兵车行》。

第二篇:寺庙、古建筑彩绘形式风格

古建筑寺庙彩绘形式风格

彩绘原是为木结构防潮、防腐、防蛀,后来才突出其装饰性,宋代以后彩画已成为宫殿不可缺少的装饰艺术。可分为三个等级。

和玺彩绘

是等级最高的彩画。其主要特点是:中间的画面由各种不同的龙或凤的图案组成,间补以花卉图案;画面两边用框框住,并 且沥粉贴金,金碧辉煌,十分壮丽。

和玺彩画是清代官式建筑主要的彩画类型,《工程做法》中称为“合细彩画”。仅用于皇家宫殿、坛庙的主殿及堂、门等重要建筑上,是彩画中等级最高的形式。

和玺彩画是在明代晚期官式旋子彩画日趋完善的基础上,为适应皇权需要而产生的新的彩画类型。画面中象征皇权的龙凤纹样占据主导地位,构图严谨,图案复杂,大面积使用沥粉贴金,花纹绚丽。

和玺彩画在保持官式旋子彩画三段式基本格局的同时,逐渐剔除旧花纹,加入新花纹:藻头部分删去了“旋花”;枋心绘行龙或龙凤图案,枋心头由剑尖形式改为莲瓣形,以求与藻头轮廓线相适应;箍头盒子内绘坐龙,等等。清代中叶以后,和玺彩画的线路和细部花纹又有较大的变化,画面中主要线条均由弧形曲线变为几何直线:藻头部位弯曲的莲瓣轮廓变为直线条玉圭形,亦称“圭线光子”;皮条线、岔口线、枋心头等线路都相应地改为“Σ”形线。

和玺彩画用金量极大,主要线条及龙、凤、宝珠等图案均沥粉贴金,金线一侧衬白粉线(也叫大粉)或加晕,以青、绿、红作为底色

衬托金色图案。其花纹设置、色彩排列和工艺做法等方面都形成了规范性的法则,如“升青降绿”、“青地灵芝绿地草”等,逐渐完善成为规则最为严明的彩画形式。根据不同内容,和玺彩画分为“金龙和玺”、“龙凤和玺”、“龙草和玺”等不同种类。

和玺彩画主要用于紫禁城外朝的重要建筑以及内廷中帝后居住的等级较高的宫殿。太和殿、乾清宫、养心殿等宫殿多采用“金龙和玺彩画”;交泰殿、慈宁宫等处则采用“龙凤和玺”彩画;而太和殿前的弘义阁、体仁阁等较次要的殿宇使用的则是龙草和玺彩画。

使用和玺彩画的各处宫殿,由额垫板均为红色,平板枋若用蓝色,则绘行龙,若用绿色,则绘工王云。

旋子彩画:仅次于和玺彩画,有明显、系统的等级划分,既可以做得很素雅,也可以做得非常华贵。它的应用范围很广,一般官衙、庙宇的主殿,坛庙的配殿以及牌楼等建筑物都用这种彩画。

旋子彩画的主要特点是:找头之内使用带漩涡状的几何图形,叫做“旋子”(或称旋花),各层花瓣从外到内分别称“一路瓣”、“二路瓣”、“三路瓣”、“旋眼”(或称旋花心)。旋子以“一整两破”为基础,以找头的长短作为增加或减少旋花瓣的处理依据。

旋子彩繪也叫做「娛蛻圖」,在樑枋的藻頭部位畫上旋子花紋;中心是「旋眼」,旋眼外畫兩層花瓣,外層用漩渦形,內層(靠旋眼)用二路瓣或三路瓣。

在構圖上,旋子彩繪採用一整二破法,也就是藻頭的旋子圖形排列是一個完整,二個只是局部。這樣才能適應樑枋的寬窄,長短比例的不同,或在等長不等寬的同間木構中取得紋路的協調統一。旋子彩繪用金量少,僅在旋眼部份貼金,枋心部份的裝飾無具象圖案,用青綠色疊暈處理。

旋子彩绘是用或圆润饱满、或流畅柔韧的各色线条旋转盘结而成,带给我们的却是满眼的瑰丽奇巧,眩目迷幻。旋子彩绘比和玺、苏式彩绘的形成时间都早,是中国建筑装饰史上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的彩绘种类。

旋子彩绘技法:

1、构图:

用途:次于和玺彩画,常用于殿式彩画,即素雅又华丽。分若干等级,应用范围很广,主要用于一般官衙、庙宇、城楼、牌楼,主殿堂门等建筑。

构图:将梁枋的大小额枋横向分为三段,中为枋心,两侧为箍头与藻头。

曲线:用形曲线分成整齐的格子,画皮条圭线、岔口线。

2、枋心:

分类:枋心画夔龙、锦、花草、西蕃莲等分别叫龙枋心、锦枋心、花草、枋心、西蕃莲枋心等。

一字枋心:中间画一条黑杠叫“一字枋心”。

空枋心:只刷青绿而不画任何东西的叫“普照乾坤”或叫空枋心。

山水花卉:在旋子枋心诨 剿 ɑ苷撸 荒苡糜诶牍 鸸荨?br>

大小额枋:其规格同和玺彩画,如大额枋画龙,则小额枋画锦,上下可调换。明、次、稍、尽间依次调换。并规定青地画龙,绿地画锦。

3、藻头:

种类:藻头可按长短规律性排列。分为勾丝咬、喜相逢、一整两破、一整两破加一路、加金道冠、加两路和两整两破、数整数破等。在极短的构件上可画四分之一旋子或桅花。

旋花:为在藻头内使用旋涡状花瓣组成几何图形的花朵,规则

性较强,称职为旋子即旋花,清画匠称学子,似蜈蚣圈。

旋眼:旋子按其间空处的大小,和所加路数的多少,有各种的名称。各层花瓣由外到内分别为“一路瓣、二路瓣”旋眼。

一整两破:旋子以“一整两破”为基础,以找头长短作增减旋花瓣为处理依据。

一路:将藻头画作相切一圆形两半圆形。若藻头长则使圆形分离,在其间加以成串的花瓣,每串称一路。菱角地:旋子花瓣之间的三角空地叫“菱角地”。

宝剑头:反正旋花中间的空地叫“宝剑头”。

桅花:旋子靠箍头部分的图案叫“桅花”。

菱角地:花瓣之间的空地亦称“菱角地”。

色彩:按不同等级,藻头部位的用金、退晕均有固定规则,其它部位也作相应处理。枋心画素色,绘锦纹、草纹、龙纹。

种类:旋子朦胧画按沥粉贴金的多少,退晕的有无,分为金琢墨石碾玉、烟琢墨石碾玉,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金线小点金、墨线小点金、雅伍墨、雄黄玉等八种。

颜色:主要是蓝绿两色,因颜色的比例,每种可分若干等级。

大点金:大点金、小点金是指旋子中心贴金多少,多的等级高,少的低;大小点金各有金线之别,金线高,墨线低。

石碾玉:石碾玉是旋子中之最华贵者,每瓣的蓝绿色都用同一色由浅至深比例,称之退晕。

金琢墨:轮廓用金丝的叫金琢墨。

烟琢墨:用墨线的叫烟琢墨。

雅五墨:只用青绿黑白四色不用金,是旋子之中最次的。

4、箍头:

软盒子:两箍头之间画一个圆形的边框叫“软盒子”。死盒子:软盒子的四角叫“死盒子”。

整盒子:盒子中间画一个整栀花的叫整盒子。

破盒子:用斜交叉十字“破盒子”,这种作法叫“整青破绿”

死箍头:死箍头的盒子内画坐龙、西蕃莲、走兽等,分角切活。

切活:刷樟丹色,用墨线画花纹。

5、平板枋:

平板枋:一般画降幕云、栀花、切小池子半拉瓢。

小池子:小池子内画花草夔龙和切各种花纹。

7、橼头:

橼头:除雅伍墨为黑栀花、黑虎眼外,鞭余均为金栀花、金虎眼。

苏式彩画

苏式彩画苏式彩画源于江南苏杭地区民间传统作法,故名,俗称“苏州片”。一般用于园林中的小型建筑,如亭、台、廊、榭以及四合院住宅、垂花门的额枋上。

明永乐年间营修北京宫殿,大量征用江南工匠,苏式彩画因之传入北方。历经几百年变化,苏式彩画的图案、布局、题材以及设色均已与原江南彩画不同,尤以乾隆时期的苏式彩画色彩艳丽,装饰华贵,又称“官式苏画”。

苏式彩画底色多采用土朱(铁红)、香色、土黄色或白色为基调,色调偏暖,画法灵活生动,题材广泛。明代江南丝绸织锦业发达,苏

画多取材于各式锦纹。清代,官修工程中的苏式彩画内容日渐丰富,博古器物、山水花鸟、人物故事无所不有,甚至西洋楼阁也杂出其间,其中以北京颐和园长廊的苏式彩画最具代表性。

苏式彩画的本源就是灵活的苏州式彩画,它即使在官化以后仍然是比较灵活的,尤其是清晚期在苏式彩画的发展中有了更大的融和,苏画以及和玺或旋子彩画加苏画的结合体因为其中的苏画元素的存在,也作为苏画的一种形式存在了下来。

苏式:是程式化象征的画题,如龙、凤、锦、旋子、西蕃莲、西蕃草、夔花等。这些都用在最庄严的宫殿上。

苏式:以写实的笔法和画题为主,自然现象如山水、花卉、葡萄、莲花、牡丹、桃子、佛手等;器皿如鼎、砚、书、画等;动物如仙人、仙鹤、蛤蟆、蝙蝠、鹿、蝶等;字如福寿等。

南方气候潮湿,彩画通常只用于内檐,外檐一般采用砖雕或木雕装饰;而北方则内外兼施。北方内檐苏画与和玺、旋子彩画相同,采用狭长枋心,外檐常将檩、垫、枋三部分枋心连成一体,做成一个大的半圆形“搭袱子”,俗称“包袱”。根据包袱内画题的不同,可分为“花鸟包袱”、“人物包袱”、“线法套景包袱”等。包袱的轮廓用若干连续折叠的线条构成,作多层叠晕。内层称“烟云”,以青、紫、黑三色为主,外层称“托子”,以黄(土黄、樟丹)、绿、红三色为主。轮廓大线用墨线或金线。包袱两侧的藻头若为青地,则画聚锦、硬卡子;若为绿地,则画折枝黑叶子花或异兽、软卡子,即所谓“硬青软绿”。红色的垫板上大多画软卡子,箍头内绘回纹、万字、联珠、方格锦等图案。

根据建筑规模、等级与功能之分,并依工艺、用金量、退晕层次等不同,可将苏式彩画分为金琢墨苏画、金线苏画、黄(黑)线苏画、海墁苏画等不同种类。

紫禁城内苏式彩画多用于花园、内廷等处,大都为乾隆、同治或光绪时期的作品。慈禧太后对苏画特别偏爱,将其居住过的宁寿宫等处彩画均改作苏式,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建筑原有的统一风格。近年,故宫博物院根据档案记载逐步恢复了彩画原状。

苏式彩画技法

1、苏式彩画:

苏式:起源于苏州,因而得名。用于园林和住宅。

种类:苏式彩画根据贴金量的多少、退晕的层次以及有无枋心包袱等特点分金琢墨苏苏画、金线苏画、黄线或墨线苏画、海墁苏画、掏箍头搭包袱、掏箍头等六种。

包袱:将檩子、垫板、额枋联合起来一构图,在中间三分之一外绘成半圆形叫包袱。包袱内画山水、人物、花、建筑等,题材十分灵活。

烟云托:包袱外缘绘出多层退晕,内层称烟云,外层称托子或烟云托。

箍头:檩端画箍头。

卡子:箍头与包袱之间绘卡子及聚锦等装饰画。

2、枋心画法:

画金鱼:刷地子时接水接天,先以炭条起稿,再用白粉按稿子范围内抹白,干后再用樟丹与白粉,按金鱼的深浅拿合抹,再过矾水润色,用藤、黄、桃红珠、银朱三种颜色配好,按金鱼的深浅染色,桃

红珠加墨开鱼攒鳞,嵌黄白粉,点鱼眼(黄色地点黑鱼眼)。染水托鱼,用广湖黑(即湖水色)。画深浅藻草,浮萍草用藤黄、毛蓝配合深浅适当颜色。

画桃柳燕:地子刷白色,上部刷天色(用毛蓝锭粉配合青天色),下部刷白润合;干后用炭条起稿,用好的香墨放在碗内再行落墨,墨干后,过矾水,进行桃柳燕染色。

3、包袱画法:

人物:用硬抹实开。

山水:落墨搭色。

花卉:作染阳抹。

楼殿阁:地一般用锭粉、毛蓝合如天蓝色,中间刷白润合叫“接天地”。特殊用金地叫“窝金地”或香色地、青地等。然后用炭条绘出各种需要的画稿。

4、烟云画法:

烟云:包袱的周围用连续折叠的曲弧线画。烟支的层数以单数为准,三、五、七、九道。

退烟云:是由浅至深退晕,外浅内深,由浅往深退,俗称“退烟云”。

烟云托:烟云的外围,叫“烟云托”,烟云托的层数为三至五道,其颜色与烟云配合,如黑烟云配深浅红托子,蓝烟云配浅黄、杏黄托子,绿烟云配学浅紫托子或红托子,红烟云配绿托子。

倒色:烟云下浅上深,如遇硬烟云和托子,必须错色攒腿,叫“倒

色”。

5、聚锦画法:

聚锦的周边,可画动物形、植物形等边框,沥粉贴金,内绘多种样图案。

6、垫板画法:

绘锦:先刷红地(樟丹)再满刷银朱,拉各色方格锦,锦心内画白菊花瓣,再换色点心,锦箍进行框粉或拉粉。

绘博古:用粉笔画出博古的轮廓(如古铜、古磁、文玩等),然后提地抹各色博古,用深浅色抹润,要绘出立体感,再行点缀各样花纹,根据不同的博古配座、插花。

7、藻头画法:

绿藻头花可染各色花头插花叶:走兽用粉笔画好轮廓,按形状抹白,再行开墨过矾水,各我染成后嵌粉。

8、卡子画法:

卡子有软卡子,硬卡子之分。罗者其转弯处为曲线形,硬者为直角形。青地画硬卡子,绿地画软卡子。

9、箍头画法:

箍头有金琢墨箍头、片金箍头等形式。提青绿地后与卡子的绘制方法相同。付箍头紧靠正头外,如正箍头为蓝,付箍头则为绿,正绿则付蓝。然后靠金线;润色,拉三青三绿润色。贴金后拉大粉,靠柁头处刷箍头,齐鞅拉黑线,柱头上、柁头下,刷樟丹切活,将出头(穿插头)的作法,码边拉粉压老。

10、柁头画法:

柁头如画线法,与包袱线法同,画金琢墨盒子、别子锦与金表墨卡子同。画博古除掏格子外,与垫板博古同,柁帮画攒退或锦均可。

金线苏画:箍头、卡子、聚锦、包袱等,线为沥粉贴金者称“金线苏画”。

黄线苏画:不沥粉不贴金而用黄线者称“黄线苏画”

海浪苏画:梁枋之两端画死箍头,大木上不画枋心、藻头、卡子,而画各种花卉或流云等(青地事流云,绿地画花卉)叫“海浪苏画”。

四合院建筑的油饰和彩画

四合院建筑的油饰

中国传统建筑的油饰分为油灰地仗和油皮两个层次,用于四合院民居的油饰也不例外。

1.油灰地仗

油灰地仗(简称地仗)是由砖面灰(对砖料进行加工产生的砖灰,分粗、中、细几种)、血料(经过加工的猪血),以及麻、布等材料包裹在木构件表层形成的灰壳,主要起保护木构件的作用,由于在它的表面涂刷油漆,所以,它又是油漆的基层。清早期以前的地仗做法比较简单,一般只对木构件表面的明显缺陷用油灰做必要的填刮平整然后钻

生油(即操生桐油,使之渗入到地仗之内,以增强地仗的强度韧性及防腐蚀性能)。清早期以后地仗做法日益加厚,出现了不施麻或布的“单披灰”,包括一道半灰、两道灰、三道灰乃至四道灰做法,更讲究的则有“一布四灰”、“一麻五灰”、“一麻一布六灰”,甚至“二麻六灰”和“二麻二布七灰”等做法。讲究的四合院木构地仗,重点构件要做到一麻五灰,其余构件大多做单披灰地仗。王府建筑的地仗可厚于—麻五灰。

在木构件表面做地仗,在清代早期已形成制度。清代以来,木构地仗所以出现越做越厚的趋势,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清代建筑多承自明代,因年久反复修缮,原有构件大多不太平直圆顺,棱角也不完整,只能通过加厚地仗、使麻糊布、过板闸线等工艺手段得以再现昔日光彩;其二,实践使人们懂得,很簿的地仗是不能长期抗御自然界各种侵蚀的,因此加大地仗厚度,加强地仗的拉力(糊布或使麻),也就成为必然。

2.油皮及色彩

(1)四合院建筑油饰的色彩 涂刷在构件表面的油漆及涂料的色彩,对四合院整体环境的色彩构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历来倍受重视。

传统的油饰色彩,一般都是由高级匠人将颜料入光油或将颜料入胶经深细加工而得。明清时期,适于古建油饰彩画的颜料是非常丰富的,仅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中所列的关于油饰的色彩,就不下20种之多,如朱红油饰、紫朱油饰、柿黄油饰、金黄油饰、米色油

饰、广花油饰、定粉油饰、烟子油饰、大绿三绿及瓜皮油饰、香色油饰等等。涂料有广花结砖色、靛球定粉砖色、天大青及洋青刷胶、红土刷胶、楠木色等。由于当时已有如此丰富的油饰色彩,所以,用于建筑的油饰色彩也就十分丰富了。近年来出现的四合院油漆仅红绿两色的现象,显然是不符合历史传统的。

(2)油饰色彩的变化及与建筑等级和装饰效果的关系 王公贵族居住的建筑,大多采用明亮鲜艳的紫朱油或朱红油进行装饰(多见于大门),以体现王侯“凡房庑楼屋均丹楹朱户”的非凡气派,以显示宅主人显要尊贵的社会地位;而一般官员、平民住宅只能用较灰暗的红土烟子油或黑红相间、单一黑色的油饰,这些正好符合建筑色彩庶民采用“黝”与“黑”的等级要求。

从王府建筑的紫朱油到一般民居的红土烟子油不仅体现了等级差别,而且说明古人是非常善于运用色彩的。紫朱油与红土烟子油,虽同属红色系列,但二色之间无论就其彩度、明暗度或是色相色温,都有许多细微差别。古人正是利用了这些差别,不仅避开了一般民宅用红与王府用红之间的忌讳,体现了等级差别,而且在色相运用上又保持了相互间的和谐与统一。

大多四合院广泛采用紫朱油或红土烟子油,还因为这两种颜色同属带紫色调的暖红色,它可以营造出一种亲切热烈的气氛,非常适合于四季分明的北方的居住环境。这种暖红色调,可与其周围的青绿彩画、大面积的青砖灰瓦产生冷暖对比,为建筑物带来盎然生机。

一般的民居四合院也运用高彩度的朱红颜色,但这种运用是有节

制的,一般只用于建筑檐头的连檐瓦口花门垫板及用来强调某些特殊部位、强调明暗对比的地方。

四合院油饰色彩的运用中,再一个常见而且具有浓郁地方特点的用法是,用黑色油(烟子油)与红色油(紫朱油或红土烟子油)相间装饰建筑构件,这种做法称为“黑红净”。如椽望用红色油,下架柱框装修用黑色油;大门的槛框用黑色油,余塞板用红色油;门扉的攒边用黑色油,门联地子用红色油。这些都属于黑红净做法。这种装饰可产生稳重、典雅、朴素而富于生气的效果。

四合院建筑的彩画

1.四合院建筑常见的彩画类别及其应用

彩画是四合院建筑的重要装饰手段,它运用鲜艳的色彩,通过在建筑构件上绘画达到装饰目的。四合院的彩画(上至王府下至一般民居彩画),涉及到了清代两类建筑彩画,一类是“旋子彩画”,一类是“苏式彩画”。旋子彩画庄严肃穆,一般仅用来装饰王府。苏式彩画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充满诗情画意,除用来装饰王府中一些次要建筑或园林建筑外,一般民居建筑也普遍采用。

彩画在四合院建筑中的应用大体有以下六种情况,这六种情况也可以代表六种不同等级。分别为:

(1)大木满做彩画 即檩、垫、枋等大木构件,或满做旋子彩画,或满做苏式彩画(椽柁头、三岔头、穿插枋头、雀替、花牙子、花板、天花、倒挂楣子等也做与大木相配的彩画)。

(2)大木做“掐箍头搭包袱”的局部苏式彩画 即檩、垫、枋大木构件端头做带状活箍头、副箍头和构件中段做包袱图案,包袱内饰各种绘画内容(椽柁头、雀替、牙子等构件做与大木相配的彩画)。

(3)大木做“掐箍头”的局部苏式彩画 在檩、垫、枋大木构件的端头做各种活箍头及副箍头(椽柁头、雀替、牙广等构件做与大木相配的彩画)。

(4)只在椽柁头部位做彩画,其余全部做油饰

(5)只在椽柁头迎面刷颜色 一般在飞椽刷大绿色,檐椽头和柁头刷人青色,其余部位做油饰。

(6)所有构件全部做油饰

以上六种做法,在不同等级的四合院中均有体现。

在古代,人们普遍重视对宅门、二门(垂花门)的彩画装饰,这些部位的彩画要比宅院内其它建筑的彩画高一个等级。如内宅正房、厢房做“掐箍头搭包袱”彩画,那么该院的大门、垂花门则要满做苏画。

2,四合院彩画的题材、内容、构图及做法特点

(1)旋子彩画 这种广泛用于王府建筑的彩画,其基本构图特点为,檩枋大木两端绘箍头,开间大的檩枋内侧还要加画盒子或多加画一条箍

头,檩枋中段占构件1/3长的部位画方心,方心与箍头之间的部分画找头。体现旋子彩画主要特征的旋花图案,主要在找头部位得到充分表现。

找头图案的旋花画法采用“整破结合”的方式,旋子彩画的主题纹饰,主要在檩枋彩画的方心内得到表现。王府旋子彩画的方心,一般采用“龙锦方心”和“花锦方心”。

旋子彩画从纹饰特征、设色、工艺制做方面分,大致有八种做法:混金旋子彩画、金琢墨石辗玉、烟琢墨石辗玉、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小点金、雅伍墨和雄黄玉。王府建筑对旋子彩画的运用,最多的是金线大点金和墨线大点金,其中个别重要的建筑如大门等,亦有用金琢墨石辗玉做法的,值房类等附属建筑一般用小点金或雅五墨彩画。

旋子彩画的设色具有固定的规制,彩画中用金面积的大小,直接反映着该彩画的做法等级,上述八种旋子彩画也正体现着其用金方面的差别。旋子彩画用色,是以青绿二色为主,其设色的主要特征,是按图案划分部位,按“青绿相间”的原则分布色彩,这种方法,可使构成图案的色彩谐调匀称。

(2)苏式彩画 苏式彩画分三种主要表现形式,即包袱式、方心式和海墁式。四合院的苏画装饰,几乎全部用到了这三种形式。

清代晚期的苏式彩画,基本分为三个等级做法:高等级者称“金琢墨苏画”;中等级者称“金线苏画”;低等级者称“墨线(或黄线)苏画”。但从北京城区现存清晚期民居彩画遗迹看,建筑只要有装饰彩画的,绝人多数都要贴金,极少见有墨线苏画。

苏式彩画的施色,与旋子彩画基本一样,也是以青绿二色为主,但某些基底色,较大量地运用了各种间色,比如石三青、紫色、香色等等,所以这类彩画可给人以富于变化和亲切的感受。

苏画细部题材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有各种历史人物故事画,有百态千姿的花鸟画,有表现殿堂楼阁的线法风景画,有笔墨酣畅的水墨山水画等等。这些趣味活泼的绘画内容,在包袱、池子、聚锦内都得到了充分表现。由于这些画题与人们的生活及周围环境紧密相关,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所以特别适于宅第四合院建筑的装饰。

(3)椽柁头彩画 用于王府和一般民居的椽头彩画,飞椽头常见的有“沥粉贴金万字”、“阴阳万字”、“十字别”和“金井玉栏杆”等;檐椽头常见有片金或攒退做法的“方圆寿字”,作染或拆垛做法的“福庆”、“福寿”、“柿子花”、“百花图”等。

柁头彩画常见的有“作染四季花”、“线法及洋抹山水”、“什染或洋抹博古”、“攒退汉瓦”、“攒退活图案”等。

(4)天花彩画 天花彩画常见的有“片金龙天花”(仅限于王府)、“作染团鹤天花”、“攒退活图案天花”、“作染百花图天花”等。

(5)倒挂楣子彩画 多见于清晚期的“苏装楣子做法”。3.四合院彩画纹饰的寓意

四合院的许多彩画纹饰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吉祥寓意。如龙纹是专用来象征皇权的,所以建筑制度限定只有帝王之家才可运用,庶民是绝对禁用的。又如飞椽头用的“万”字,椽头用的“寿”字,加在一

起称为“万寿”,寓意长寿。如飞椽头用“万”字,椽头用“蝠寿”,则寓意为“万福万寿”。再如画牡丹和白头翁鸟,寓意富贵到白头;而画博古,则寓意主人有文化、有才学、博古通今不同于凡俗之辈。画灵芝、兰花和寿石,寓意“君子之交”……。彩画纹饰含有吉祥寓意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图案绘画主题鲜明,构图巧妙,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不同程度地代表着各个宅主人对幸福、长寿、喜庆、吉祥、健康向上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三篇:唐诗和酒

课 程 唐诗经典研读 题 目 唐诗和酒 姓 名____________ 张思杰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__3110100451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胡可先___________________ 专 业_____________动物科学__________________ 年 级____________1101___________________

唐诗和酒

摘要: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唐朝沿袭了魏晋南北朝的生活风气,酒能表现了诗人乐观或者消极的生活态度,或喜或悲,饮酒知人冷暖。唐代的酒文化精神也很自然地融入到诗人们的诗作当中。而长安酒又是盛唐不得不提的浓墨一笔。

关键词:唐诗 酒文化 生活态度 长安酒

中国是诗的国度,也是酒的国度。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始终与酒有着难以割舍的不解之缘,诗人与酒似乎是千古不倦的话题。在历代文人的精神世界里,酒并不仅仅是一种满足口腹之欲的物质饮品,它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和精神的象征。文人与酒之间,总是有着说不尽的种种情缘。酒及饮酒行为,已经被文人墨客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文化人圈子里往往是诗增酒趣,酒承诗魂;有酒必有诗,无酒不成诗。说来也巧,诗与酒不约而同,在唐朝迎来了巅峰。毫不夸张地说,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唐诗几乎有一半是在酒兴中写出来的。唐诗中有无数名篇,都与酒有关。

一:洒脱物外之酒 饮酒,是一件俗事。《全唐诗》中直接与酒相关的诗就有6000余首,约占《全唐诗》总数的22%。良辰吉日,婚丧嫁娶,大宴亲朋,洗尘接风都离不开酒。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1它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东西,无时无刻不渗透着生活,刺激着神经。文人却总是喜欢把他升华成一种艺术,酒也就渐生雅致,酒与诗的不解之缘也成必然。“饮酒者,乃学问之事,非饮食之事也。何也?我辈生性好学,作止语默,无非学问,其中最亲切而有益者,莫过于饮酒之顷。盖知己会聚,形骸礼法,一切都忘,唯有纵横往复。大可畅叙情怀,而钓诗扫愁之具,生趣复触发无穷。”2 黄周星得之矣。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3瑰丽的饮酒场面可见一斑。君不见,饮酒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儒雅的一部分,酒中全是礼数。最风流的是三五知己,在一起推杯换盏,和风细雨,虽兴致昂然的时候,以酒助兴,千杯嫌少,却恭谦有余,大多适可而止,从不强人所难。浮生长恨欢娱少时的助兴,亦或花间留晚照的劝诫,酒如高悬明镜,将一个人最真实的生活态度映照得一丝不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百花行》 2 酒社刍言(清)黄周星撰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4 3 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将进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所谓酒后吐真言。李白的《将进酒》算不上慷慨陈词振聋发聩,但也是一腔豪情干云霄。酒此时就是一剂良药,直入人心。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4时光流逝,叹老嗟卑。如此看来,饮酒算是一桩快事。

知不知道饮酒和饮水有什么区别?酒越喝越暖,水越喝越寒。

二:一怀愁绪之酒

饮酒,也是一件颓事。胡姬酒肆,五陵公子。黄金销尽,一夜宿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醉酒,也成了古今无数伤心人洒脱天地外的途径。酒醉人,人醉酒,本就是模糊的概念。尤其安史之乱后,酒诗的风格愈发低迷彷徨,诗人大抵也由豪情万丈转为浅斟低唱。晚唐之际,日薄西山,国力衰微,初唐豪气荡然无存。细草翻惊雁,残花伴醉人。杨朱不用劝,只是更沾巾。5三杯两盏淡酒,又怎么敌的过吹颓整个大唐的疾风?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6如同寒号鸟得过且过,有时候酒暖愁肠,有时候酒冷断殇。多少国破无情客,愁绪都付杯盏间,剪不断、理还乱。

一些诗人虽然已经被贬谪而脱离了权利的急湍,远离了国家的政治力量,但仍怀忧国忧民之心。杜甫就是这样一位诗人,《登高》如是道: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晚年时分,重阳登高。秋叶衰败,触景伤情。满目萧然,想起自己的离群索居,喟叹壮志难酬。

杜甫诗写得沉郁悲凉,杜甫酒也喝得深刻而凄怆。“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7杜甫在身世漂零、仕途不遇中清醒于现实的冷酷与残忍,他只有在诗酒中纵怀,聊慰人生,杜甫的愁绪与潦倒,融入一杯浊酒,一醉方休。

饱看两脚向天愁,少陵野老吞声哭。

三:西出阳关之酒

阳关之外,黄烟弥散。草木衰败,有时飘零。明月天山,皎皎相映。戍客高楼,归路漫漫。尝不到外敌的血,饮得便只有酒。

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8饯别时诗人引吭高歌,没有凄凄惨惨、冷冷清清,有的只是如火情怀——立功塞外。边塞诗人又大多好酒,自斟自饮,半趁着酒兴一挥而就,诗酒自然交融。在边疆,他们或许实现了人生价值,或许 45 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离席》 6 出自唐代诗人罗隐《自遣》 7 全唐诗 卷216_17 8 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品味了久经沙场的冷酷,饱受思乡的无奈。但醉眼朦胧,顷刻间一切释然。可谓“一饮千钟气如虹,马上倾酒论英雄”。

高适在《送李侍御赴安西》中写道: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明朗欢快的语言,自由活泼的韵律,跳动跌宕的节奏,汹涌着诗人情感的狂潮,奔腾着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慨。

征夫从军,捐躯赴难,视死如归,化悲凉惆怅为豪迈雄健,如诗所云,心事一杯中。

酒作头颅血,琵琶声莫停,古来几人回。

四:盛唐长安之酒

如果饮酒的巅峰在盛唐,那么盛唐的巅峰便在长安。长安,是盛唐魂;酒,是长安魂。千古沧桑帝王都,无限风流长安城。长安是一个需要酒的地方。而长安酒,盛名之下,不负众望。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9长安需要酒来点缀春意烂漫,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10长安需要酒来释放秋风萧瑟。如果没有酒,谁来上演曲水流觞。这个千古文人骚客梦,如果没有酒,该怎么解释西出阳关无限恨,梦回长安离别愁。于是乎,酒,成为古长安城人一种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长安街头巷陌对酒的热衷,让胡姬酒肆成为一块金字招牌,美人沦为酒的陪衬。时人又封饮中八仙名号。于是杜甫有《饮中八仙歌》曰: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饮中八仙,憨态可掬,跃然纸上。贺知章的醉态展示其性格的狂放不拘;以李进潇洒酣饮表现其谦退真率和毫无野心,本性天然无杂质;以长鲸之吸百川之水比拟李适之的豪饮狂态;以“玉树临风”的醉态和“白眼望青天”的神态来表现崔宗之的少年狂傲与自负不凡;以苏晋的逃禅语其好酒贪杯;李白醉的飘逸潇洒,才思敏捷而蔑视权贵;张旭醉的豪放荡达,脱于礼法之外;焦遂五斗之后仍卓然而立,对答如流,震惊四座。八人的醉态与风韵,全然酒后的人性本真释放,910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少年行》

出自唐代诗人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莫不让人景仰。

而李白则是饮中八仙最璀璨的星。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长安美酒梦也是梦回大唐梦李白。酣畅淋漓,醉月频中圣。酒仙才品出长安酒的肆意。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纵使仙骨傲,醉卧长安城。此中有真意,欲辩已颓颜。

不眠客,不夜楼。觥筹交错,良辰美酒。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游。

尾言: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11唐代是中华民族诗歌发展史上难以逾越的一座高峰,并且诗与酒的结合形成了那个时代独特的诗酒文化。品读唐朝诗歌不能离开酒,了解唐诗中酒文化的内涵,对于了解唐诗将有很多启示。

以诗结尾。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晖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惟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李白《把酒问月》

参考文献:[1]于冬华.唐代诗人与酒的情结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肖文苑.唐诗和酒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3]葛景春.诗酒风流——试论酒和酒文化对唐诗的影响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王炎中国古代的诗酒情结[J].中华文化论坛,2001(1):131-134.[5]全唐诗 出版社:中华书局 2003.7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襄阳歌》

第四篇:唐诗和宋词

唐诗和宋词大全

1、唐诗精选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岑参〈逢人京使〉

7、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李频《渡汉江》

8、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9、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10、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2、唐诗精选

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6、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9、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1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弟舍》

3、唐诗精选

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杜甫〈蜀相》

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

3、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唐·杜甫《茅屋为秋凤所破歌》

6、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8、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9、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唐·韩愈《原道》

1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4、宋词精选

1、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宋·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4、雪消门外青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宋·欧阳修《春日西湖记谢法曹歌〉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7、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8、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10、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5、宋词精选

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宋·苏试《后赤壁赋》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宋·苏试《水调歌头》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7、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宋·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

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0、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第五篇:唐诗

唐诗简易版

五言绝句:行宫(元稹

登鹳雀楼(王之涣)新嫁娘词(王建)相思(王维)杂诗(王维)鹿柴(王维)竹里馆(王维)山中送别(王维)问刘十九(白居易)哥舒歌(西鄙人)静夜思(李白)怨情(李白)登乐游原

(李商隐)听筝(李端)渡汉江(李频)八阵图(杜甫)宿建德江(孟浩然)春晓(孟浩然)春怨(金昌绪)江雪(柳宗元)秋夜寄邱员外(韦应物)终南望余雪(祖咏)宫词(张祜)寻隐者不遇(贾岛)送崔九(裴迪)送灵澈上人(刘长卿)听弹琴(刘长卿)送上人(刘长卿)玉台体(权德舆)

七言绝句: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闺怨(王昌龄)春宫曲(王昌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凉州词(王翰)后宫词(白居易)宫中词(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朱庆馀)逢入京使(岑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早发白帝城(李白)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贾生(李商隐)隋宫(李商隐)瑶池(李商隐)嫦娥(李商隐)夜雨寄北(李商隐)寄令狐郎中(李商隐)为有(李商隐)江南逢李龟年(杜甫)赠别·其一(杜牧)赠别·其二(杜牧)金谷园(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遣怀(杜牧)秋夕(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杜牧)赤壁(杜牧)泊秦淮(杜牧)征人怨(柳中庸)金陵图(韦庄)滁州西涧(韦应物)桃花溪(张旭)寄人(张泌)题金陵渡(张祜)赠内人(张祜)集灵台·其一(张祜)集灵台·其二(张祜)枫桥夜泊(张继)陇西行(陈陶)杂诗(佚名)回乡偶书·其一(贺知章)瑶瑟怨(温庭筠)月夜(刘方平)春怨(刘方平)乌衣巷(刘禹锡)春词(刘禹锡)马嵬坡(郑畋)寒食(韩翃)已凉(韩偓)宫词(顾况)

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送梓州李使君(王维)汉江临眺(王维)终南别业(王维)终南山(王维)酬张少府(王维)过香积寺(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山居秋暝(王维)归嵩山作(王维)次北固山下(王湾)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司空曙)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寄左省杜拾遗(岑参)听蜀僧浚弹琴(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李白)赠孟浩然(李白)渡荆门送别(李白)送友人(李白)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凉思(李商隐)北青萝(李商隐)蝉(李商隐)风雨(李商隐)落花(李商隐)登岳阳楼(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杜甫)别房太尉墓(杜甫)旅夜书怀(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杜甫)月夜忆舍弟(杜甫)天末怀李白(杜甫)月夜(杜甫)春望(杜甫)春宿左省(杜甫)旅宿(杜牧)春宫怨(杜荀鹤)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杂诗三首·其三(沈佺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留别王维(孟浩然)早寒有怀(孟浩然)岁暮归南山(孟浩然)过故人庄(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孟浩然)章台夜思(韦庄)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韦应物)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唐玄宗)灞上秋居(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马戴)除夜有怀(崔涂)孤雁(崔涂)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望月怀远(张九龄)书边事(张乔)没蕃故人(张籍)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许浑)早秋(许浑)送人东游(温庭筠)寻陆鸿渐不遇(皎然)寻南溪常道士(刘长卿)新年作(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蜀先主庙(刘禹锡)阙题(刘昚虚)送李端(卢纶)送僧归日本(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钱起)在狱咏蝉(骆宾王)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韩翃)七言律诗:遣悲怀三首·其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元稹)赠郭给事(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王维)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白居易)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登金陵凤凰台(李白)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李商隐)春雨(李商隐)筹笔驿(李商隐)锦瑟(李商隐)隋宫(李商隐)送魏万之京(李颀)咏怀古迹·其一(杜甫)咏怀古迹·其二(杜甫)咏怀古迹·其三(杜甫)咏怀古迹·其四(杜甫)咏怀古迹·其五(杜甫)宿府(杜甫)阁夜(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登高(杜甫)登楼(杜甫)蜀相(杜甫)客至(杜甫)野望(杜甫)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春思(皇甫冉)寄李儋元锡(韦应物)望蓟门(祖咏)贫女(秦韬玉)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高适)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崔曙)登黄鹤楼(崔颢)行经华阴(崔颢)利州南渡(温庭筠)苏武庙(温庭筠)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刘长卿)西塞山怀古(刘禹锡)晚次鄂州(卢纶)赠阙下裴舍人(钱起)宫词(薛逢)同题仙游观(韩翃)

五言古诗:贼退示官吏(元结)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渭川田家(王维)西施咏(王维)送别(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王维)青溪(王维)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岑参)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春思(李白)梦李白·其一(杜甫)梦李白·其二(杜甫)望岳(杜甫)赠卫八处士(杜甫)佳人(杜甫)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孟浩然)寻西山隐者不遇(丘为)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柳宗元)溪居(柳宗元)送杨氏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韦应物)夕次盱眙县(韦应物)东郊(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韦应物)宿王昌龄隐居(常建)感遇·孤鸿海上来(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张九龄)感遇·幽人归独卧(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橘(张九龄)春泛若耶溪(綦毋潜)

七言古诗:石鱼湖上醉歌(元结)长恨歌(白居易)琵琶行(白居易)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李白)韩碑(李商隐)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李颀)古意(李颀)送陈章甫(李颀)琴歌(李颀)古柏行(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杜甫)寄韩谏议(杜甫)夜归鹿门山歌(孟浩然)渔翁(柳宗元)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石鼓歌(韩愈)山石(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韩愈)乐府:凉州词(王之涣)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塞上曲·蝉鸣空桑林(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王昌龄)长信怨(王昌龄)渭城曲(王维)秋夜曲(王维)洛阳女儿行(王维)老将行(王维)桃源行(王维)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李白)清平调·一枝红艳露凝香(李白)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行路难·大道如青天(李白)行路难·有耳莫洗颍川水(李白)将进酒(李白)玉阶怨(李白)长相思·其一(李白)长相思·其二(李白)长干行·君家何处住(李白)蜀道难(李白)子夜吴歌·春歌(李白)子夜吴歌·夏歌(李白)子夜吴歌·秋歌(李白)子夜吴歌·冬歌(李白)关山月(李白)江南曲(李益)古从军行(李颀)哀王孙(杜甫)兵车行(杜甫)丽人行(杜甫)哀江头(杜甫)金缕衣(佚名)独不见(沈佺期)烈女操(孟郊)游子吟(孟郊)燕歌行(高适)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崔颢)长干行·家临九江水(崔颢)塞下曲·鹫翎金仆姑(卢纶)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卢纶)塞下曲·野幕敞琼筵(卢纶)

下载唐 诗 的 形 式 和 风 格[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唐 诗 的 形 式 和 风 格[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唐诗

    唐诗 引言 中国两千多年诗歌史,唐代长达二百八十多年,留下的诗篇统计如下(载《东方杂志》第四十卷第八号) 体载时期数量 五言古诗初唐663 盛唐1795 中唐2447 晚唐561 七言古诗......

    唐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遥想今日重阳,兄弟又在登高......

    唐诗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

    大葱,乳牙和唐诗演讲稿(定稿)

    大葱,乳牙和唐诗 我当老师刚刚两年,然而在那大葱、乳牙和唐诗里我却读懂教师的人生意义。 曾记得校园艺术节我和孩子们排练《甩葱舞》这个节目,孩子们好奇而又努力地一遍遍地挥......

    唐诗的起源和发展(推荐)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

    唐诗读后感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1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最近喜欢上唐诗,诗的美感,诗的韵律让我印象深刻。有人说,你想要去了解唐朝的历史,你就得去读唐诗;......

    唐诗赏析

    唐诗赏析 月下独酌·李白|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月下独酌》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月下独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组诗。共四首。其中第......

    《唐诗》读书笔记

    《唐诗三百首》读书笔记1 《唐诗三百首》是我的启蒙读物之一。幼时不懂内涵,只觉得平平仄仄的声韵念起来好听,父母慢慢教,诗倒也背了几首。从“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到“抬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