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孩子入学是孩子一生中最大的艰难转折
孩子入学是孩子一生中最大的艰难转折:
——人生使命发生变化:人生职业由轻松快乐的“玩”转换到不付出努力不可能成功的“学习”,“老师说就像爸爸妈妈每天上班工作一样,学习是小学生的工作,不能玩儿了”; ——学习环境发生变化:生活的阵地从充满童趣的幼儿园转移到到处充满竞争血腥的小学,原先已经“混熟”了的幼儿园“小朋友”转眼就都换成互不相识的陌生“小同学”了;“幼儿园是老师顺应孩子,小学是学生适应老师”; ——学习内容发生变化:原先的主要内容游戏活动转换成听说读写算拼的知识技能学习了;玩成了完成学习任务后的“奖励品”、“奢侈品”; ——学习方式发生变化:幼儿园学习就是看老师怎么做自己再模仿操作,小学必须记忆、反复作业、多读多写;小学就有学业了,“业精于勤荒于嬉”; ——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幼儿园吃喝拉撒睡穿戴抹老师全程关照,吃饭都是老师分好了送到各自座位,喝水都统一行动,小学中午得自己排队领饭、自己记得喝水、吃完饭还得自己刷碗;幼儿园急了可以哭,“小学生怎么好意思哭呢?”; ——师生关系发生变化:幼儿园阿姨象妈妈,小学老师就是老师;幼儿园老师从早到晚一直陪着,小学老师们走马灯一样一个一个地来又一个一个地走,“车轮阵”似的“弄晕我们为止”,上完课就走了,倒好,课间自由了、也没人管了;“幼儿园老师哄着我们,小学老师拿纪律要求我们”;
——社会要求与家庭期望的变化:幼儿园比谁长得高、长得壮;在“学生的分数就是家长得面子”盛行的时代,小学生面临着更大的期望与压力;
——生活规律发生转变:幼儿园可以睡到较晚,从容起床到幼儿园吃早饭,上小学必须在家吃早饭;幼儿园中午可以睡午觉,小学顶多在桌子上趴一会儿;幼儿园晚上回家没作业,困了就睡,小学必须写完作业才敢睡!
第二篇:《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业》读后感
《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业》读后感
今天把这本书从书柜里拿出来,看到上面的文字,因为已经读过,所以倍感熟悉和亲切。老师和父母是一样的,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成绩优秀,性格良好。但是教育孩子是一种智慧,怎样更好地教书育人,不仅需要更好地了解孩子,了解属于他们的世界,而且必须用适合他们的方式方法培养他们。这里面的学问需要我们不停地探索。在温故知新的这个过程中对书中感触颇深的地方,谈谈自己的感受。
当我看到孩子最讨厌父母说的那10句话,这个章节时,心里很感慨,每次考完试或多或少里面的几句话总会出现在我和个别同学的谈话当中。
1.所有父母都会说的一句话:你看人家×××,成绩那么好,你呢?
2.父母最伤孩子的一句话:不要试了,你肯定不行!
3.父母最让孩子气恼的一句话:不是早跟你说了,你就不信!
4.最让孩子着急的一句话:还不快点,做什么都这样慢!
5.最不理解孩子成长特点的一句话:跟你说多少遍,你还记不住。
6.父母最自以为是的一句话:我还不是为了你好!
7.父母最不尊重孩子学习兴趣的一句话:看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它能帮你上好学校(大学)啊!
8.父母最让孩子绝望的一句:你怎么这么笨!
9.父母让孩子的痛苦雪上加霜的一句话:哭有什么用!
10.父母后果最严重的一句话:你太让我失望了!(升级版:我怎么会生出你这样的孩子!)
升学的压力使我们总是缺乏期待和从容,总是希望立竿见影,总是以爱的名义拔苗助长,总是以为自己永远是对的,希望自己的每个方法都卓有成效。因此,在今天这样一个浮躁的、焦虑的时代,耐心是老师应该具有的最重要的美德,是测量爱的一把无形之尺。
因为耐心,我们等待——等待孩子思维的觉醒,鼓励他的觉醒,相信他,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总是保持自己的信心,即使等不到孩子真的“觉醒”的那一刻,也不气馁
因为耐心,我们从容淡定,不抛弃,不放弃——我们相信“被等待者”终究会发现他生命的方向,时机成熟,他就会破茧而出。
因为耐心,我们克制自己,尽量减少对他们的伤害,把当众责骂、当众羞辱从教育词典中剔除出来,我们给予孩子最充足的时间,最自由的空间实现梦想。
细节决定成败,性格决定人生。我们经常会看到类似这样的话。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性格品行培养放在第一位。很多人认为一个人好的性格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源自先天的遗传。我一直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家长的后天培养占了百分之九十,而在本书中,张老师明确的提出“早期教育的方式”才是更加重要的,譬如,身体力行的为孩子树立榜样,抓住一切细节做教育,营造一个“很温暖祥和的、很有安全感的、不断获得鼓励的”的家居、人文、学习环境,教导孩子积极寻找和欣赏别人的闪光点,都有助于良好的性格塑造。性格对孩子的意义,西方曾经知名人士说过“性格决定命运”。我们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很多时候容易忽视这方面的引导和评价,“成人比成才重要”,从孩子进入小学的阶段我们就应有这样的意识帮助孩子们成长。
书中还有很多值得我深思的道理,我相信我的耐心和我的执着一定会在教育的路上让我受益终身。
第三篇: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业读后感
书香校园
《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业》读后感
屏山中学杨自慧
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因此,读书成为了我最大的乐趣,书本更是我无言的老师。
教育孩子是一种智慧,怎样更好地教书育人,不仅需要更好地了解孩子,了解属于他们的世界,而且必须用更好、更科学的方式方法培养他们。读着张文质的《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业》,眼前时常浮现出跟孩子们相处的一幕幕画面,心灵也因有了涓涓细流的滋润而明朗了许多。
一、把握教育尺度,给适合孩子年龄阶段的教育。张文质先生在书中提出“亲子关系”的几个阶段要注意的几个教育原则,但对于肩负教育孩子的另一重要责任人“教师”来说也同样适用。走入工作岗位,我面对的更多的是落后山村的孩子,十二、三岁的孩童更多的是要我们和他们手牵手,引领着他们向前。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教师们和家长一样 1
也更需要手把手地教,有时候则需要耳提面命,管教从严,有时候则需要和风细雨般地教育。不像是稍大一些的孩子,这个特殊阶段的孩子需要我们更多的提醒和关注。
二、惩罚教育要把握恰当的时机但同时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作者在书中这样写道:“父母首先要对儿童成长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始终保持高度的敏感,要随机指点,随时随处引导,重在帮助孩子在第一次犯错时就能得到正确的教育。抓了起始处,就给了孩子一条正确的路。在学校又何尝不是呢,一年级孩子们正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做一个善于捕捉“教育时机”的教师,相信一定会事半功倍的。帮 助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惩处有时候也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到底该怎么去惩罚呢。作者将其按照孩子犯错的程度分成几个等级:提醒、批评、冷落、斥责、剥夺、禁闭、罚打,这几个等级怎样使用也是有讲究的。曾经很多家长都认为“打”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事实上对孩子的伤害是很严重的,这种伤害当时可能是看不出来的,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最后一个选项只能是作为一个需要特别谨慎运用的选项。学生在学校的教育当然在他们不触犯原则错误的前提下还是以鼓励和奖赏为主的。
三、性格决定人生,要把性格品行培养放在第一位。很
多人认为一个人好的性格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源自先天的遗传,也有很多人认为“性格无好坏”。而在本书中,张老师明确的提出“早期教育的方式”才是更加重要的,譬如,身体力行的为孩子树立榜样,抓住一切细节做教育,营造一个“很温暖祥和的、很有安全感的、不断获得鼓励的”的家居、人文、学习环境,教导孩子积极寻找和欣赏别人的闪光点,都有助于良好的性格塑造。性格对孩子的意义,西方知名人士曾经说过“性格决定命运”。我们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很多时候容易忽视这方面的引导和评价,“成人比成才重要”,从孩子进入小学的阶段我们就应有这样的意识帮助孩子们成长。
四、人际交往也很重要。在学校,在班级,孩子们在这里学习生活成长,很多时候,我们老师更多地去关注了课堂,这堂课上的好不好成了评价一位老师的关键,而忽视了对孩子们在与人相处时的关注和教育。曾经班上有几个这样的孩子—平时爸爸妈妈因为工作的关系长期在外地,很多的时候就只能和家里的爷爷奶奶相处,周末的时间也很少出去,童年的很多时间只能是和玩具、电视交朋友。这样的孩子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胆小、调皮或是不懂得和人分享,容易跟人发生冲突。有的孩子很想和其他同学玩,跟他们交朋友,却又不懂得和人相处,我想这时候的孩子应该是孤单的。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帮助他,也不能一味地认为他是一个“坏”孩子。
教育需要耐心,需要持之以恒,作者在书中说到:“好的教育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相信,我们的执着一定会在教育的路上越走越远!
培根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送给一代又一代”。作为一名母亲,一个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心里一定要有长流水。所以,我们呼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第四篇:上幼儿园是孩子生活中的重大转折
上幼儿园是孩子生活中的重大转折,宝宝对与母亲的分离会产生焦虑 很少有孩子真正喜欢幼儿园的生活作为父母要理解这种心情幼儿园不是家 没有家中的自在 也不能轻举妄动,做父母的首先要理解孩子 然后对于孩子一些顽劣的行为不能简单粗暴的进行教育要了解宝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也许孩子会认为她在幼儿园表现不好就可以不用去了 也许是有些其他的什么原因做家长的首先要充分信任她先肯定她的优点表扬她做的很好的地方取得了她的信任当她知道你不是要批评她的时候再了解她真正的原因不光是孩子即便是大人知道你张嘴就是要批评自己也不爱听啊孩子的感觉很敏锐的四岁的宝宝脑容量在骤增的阶段 她的逻辑推理能力、分析能力都在快速的发展所以大人要学会和宝宝以一种尊重的态度进行沟通和她讲道理 言传身教在这个时候起到了最大的作用
关于你说到宝宝好发脾气的问题首先要找到她爱发脾气的原因 是孩子自我情绪调节能力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表现能力差?还是孩子对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缺乏判断能力?
首先家长需要检查一下大人对孩子的态度是否一致,特别是当孩子发脾气时,周围的人是一味袒护她,还是教导她?假如一味袒护,就会使他尝到甜头,这实际上是一种负强化,他以后会闹的更凶。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应该让孩子懂得并记住一个道理;吵闹发脾气是没有用的。这样就可以使孩子明白用“哭闹发脾气当武器”不起作用。经过几次这样的教育,孩子爱发脾气的毛病就会有所改变。家长平常要注意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需要,关注他跟别的小朋友之间的交往。多方面了解别的小孩在玩什么、想什么、要求什么等等,当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时,家长就比较能体会孩子的心情了,再加以开导和耐心的说明,是能够消除或减轻孩子发怒的情绪的。
千万别认为“孩子好发脾气是天生的”,甚至有的父母在孩子发脾气时,也跟着发脾气,以暴制暴,绝对无法改变孩子好发脾气的习惯,即使有所收敛,青春期的时候,暴戾的性格也特别容易再度出现。
也有些母亲认为孩子好发脾气拗不过他,就把他推给父亲管教,这样就会使孩子产生“妈妈对他发脾气毫无办法”,以后他会变本加厉。
注意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和做事情的灵活性,孩子的能力发展有关键期,学习绘画宜在3-4岁;学习音乐宜在5-7岁之间。因此,兴趣的培养不要过早,也不宜过晚。孩子的兴趣特别容易转移,不要只根据家长的意见来决定,而应听听专业人员和孩子本人的意见。
参考资料:海豚出版社《给爸爸妈妈看的书健康成长0-6》
第五篇:入学是孩子一生当中
入学是孩子一生当中,特别是学习生活当中,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因为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孩子是从幼儿向儿童转变,从游戏向学习转变,孩子入学以后会经历三个时期,每个时期的表现各不相同。
第一个时期是兴奋期。孩子入学前心情激动,兴奋得睡不着觉,充满自豪感,有想当个好学生的愿望。
第二个时期是厌倦期。开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新鲜感逐渐消失,加上在学校生活感到纪律上受到了约束,生活上又紧张,学习知识不如想象的那样容易,有一部分学生感到负担重而不想上学。
第三个时期是适应期。开学两个月后,如果学校与家庭教育跟得上,就能使孩子较快地适应并喜爱学校生活。孩子的这些表现,如果处理不当,会对他今后的学习、心理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作为父母帮孩子过好人生的这个转折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应该为孩子做点什么准备呢?大多数父母首先想到的问题是孩子的学习跟不上怎么办,和父母想象的不同的是,我们小学老师在教学中发现,孩子在幼儿园和学校之间缺一段内容,这段内容指得不是知识的缺乏,而是一些习惯的培养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一、比知识更重要的是习惯的准备:
1、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家长要教育孩子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有计划地安排学习和玩耍的时间。
这包括:要按时到校,不能迟到,学校要求学生8:00以前到校,而且要养成在家吃早餐的习惯;放学后,回到家先做作业,做作业要专心,做完作业后再玩,不能边玩边做。另外,还要培养孩子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良好习惯。学校中午,休息时间一般是50分钟,不能像幼儿园那样有足够的时间午睡。所以孩子到了下午的时候就很困乏,听课质量可想而知。因此,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利用开学前的一个星期,调整孩子的生物钟:要求孩子每天最晚9:30睡觉,早上6:30起床,每天保证一定的睡眠,开学后,有些学生不适应,可能会上火,请家长注意让孩子多喝些水,以免生病。
2、上学以后孩子要独立去记很多东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作业和第二天要带的东西。
开学后最好给孩子准备一个记事本,希望家长能够每天抽出点时间,对孩子是否完成老师交待的事情进行指导,具体做法:一次提醒,一次检查,一次表
扬,例如:下学接孩子的时候,问问他“今天老师让你们回家做什么呀”,孩子做完了,家长要检查签字,完成的好,别忘了要肯定孩子,完成的不好或者没完成,也需要家长帮助孩子找出原因,鼓励孩子在努力。有过几次经验以后,孩子就会明白,记住老师交待的任务是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完成,这样他在听老师讲话和记事方面都会认真许多。
3、上学以后,需要自己保管的东西一下子多了许多,孩子以前并没有这样的经验,缺乏自己的东西由自己保管的意识。
这样就造成有些孩子几乎每天都在丢文具,根据这种现象要求每种文具都用圆珠笔在纸上写上名字,用胶条粘下来帖在文具上,让他自己认识自己的东西,有些父母对这些现象并不重视,觉得一支铅笔没有多少钱,丢了再买就可以了,但自己的东西自己保管好是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另一方面,开学初,每个同学准备一个资料夹,让学生将老师下发的课程表、卷子等资料,分类整理在文件夹里面,交给他自己保管,逐步培养他管理好自己东西的意识。
4、开学以后,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孩子会比较紧张,常常有事情不敢大声说出来,有的学生下课只顾玩,忘了上厕所,上课后想去厕所不敢又举手,只好憋着,有的甚至尿裤子。所以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下课要先去厕所,上课要去厕所,一定要告诉老师,在这一点上,胆子较小的孩子的父母一定要特别注意,多带孩子外出接触新的环境,多和别人交往,鼓励他与不太熟悉的成人大声地讲话。
5、教会孩子每天按着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文具,以便能带齐学习用品。最初,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和文具盒,他可能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家长要有习习惯,而良好的习惯是要有一个养成过程的,需要家长、孩子及学校共同配合。所好学校、一个好班级或一个好老师,就万事大吉了。尤其是一些双职工的父母,两人工作都很忙,没时间顾及孩子的学习,认为由老师全权代劳就行了,平时也
二、物质准备:
1、书包1个:要给他准备一个合适的双肩式书包,大小宜跟孩子的身高以及
教室格子大小相适宜。要求是质料要轻、肩带要宽阔,功能不要太多,在上面显眼的地方写上孩子的班级、姓名。
2、铅笔盒一个:长20厘米左右,最好分上下两层。建议给孩子买功能最简单、色彩不鲜艳的铅笔盒或铅笔袋。现在很多的铅笔盒,功能很多,样式花哨像玩具,按某个按钮就会弹出什么出来,这样的铅笔盒最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造成上课不听讲,建议不要买。
3、直尺一把:直尺是小学生必备的,特别是刚进一年级的小学生,会经常用到直尺。买一个15厘米或20厘米,普通的塑料直尺就可以了。
4、铅笔:小学生以使用铅笔为主,每天带6支削好的中华铅笔,(每天晚上,请家长帮助孩子把铅笔削好,贴上名字或者做好标记。注意:不要把转笔刀或小刀一类的用具带到学校,各个学校标准不一样,我们学校是2H铅笔)
5、橡皮一块:最好是长方形,高级绘图橡皮,比较好用擦得比较干净。
6、包书皮和本皮:请家长帮助学生完成。所有的书和本都要用白色的纸包好,包好后在书和本上各写好书名、本名、班级和姓名。
7、家长尽力为孩子创设养成良好习惯的条件,如给孩子设置固定放书包、用具、图书等的地方。选择合适的灯光照明,适合孩子高矮的桌椅,不要将孩子安排在与电视机同屋的房间,要给他们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在准备以上学习用具时,请家长注意要简单,功能不要太多,不要太复杂,以免在课堂上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听讲效果。
与孩子共同准备学习用品。
共同准备,一是让孩子体验即将作学生这一快乐的过程,二是从现在开始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培养他们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是孩子成才的摇篮。那么父母就是哼唱这成才摇篮曲的“歌手”。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父母的第一责任是教育孩子。
入学是孩子一生当中,特别是学习生活当中,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因为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孩子是从幼儿向儿童转变,从游戏向学习转变,孩子入学以后会经历三个时期,每个时期的表现各不相同。
第一个时期是兴奋期。孩子入学前心情激动,兴奋得睡不着觉,充满自豪感,有想当个好学生的愿望。
第二个时期是厌倦期。开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新鲜感逐渐消失,加上在学校生活感到纪律上受到了约束,生活上又紧张,学习知识不如想象的那样容易,有一部分学生感到负担重而不想上学。
第三个时期是适应期。开学两个月后,如果学校与家庭教育跟得上,就能使孩子较快地适应并喜爱学校生活。孩子的这些表现,如果处理不当,会对他今后的学习、心理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作为父母帮孩子过好人生的这个转折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应该为孩子做点什么准备呢?大多数父母首先想到的问题是孩子的学习跟不上怎么办,和父母想象的不同的是,我们小学老师在教学中发现,孩子在幼儿园和学校之间缺一段内容,这段内容指得不是知识的缺乏,而是一些习惯的培养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一、比知识更重要的是习惯的准备:
1、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家长要教育孩子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有计划地安排学习和玩耍的时间。
这包括:要按时到校,不能迟到,学校要求学生8:00以前到校,而且要养成在家吃早餐的习惯;放学后,回到家先做作业,做作业要专心,做完作业后再玩,不能边玩边做。另外,还要培养孩子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良好习惯。学校中午,休息时间一般是50分钟,不能像幼儿园那样有足够的时间午睡。所以孩子到了下午的时候就很困乏,听课质量可想而知。因此,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利用开学前的一个星期,调整孩子的生物钟:要求孩子每天最晚9:30睡觉,早上6:30起床,每天保证一定的睡眠,开学后,有些学生不适应,可能会上火,请家长注意让孩子多喝些水,以免生病。
2、上学以后孩子要独立去记很多东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作业和第二天要带的东西。
开学后最好给孩子准备一个记事本,希望家长能够每天抽出点时间,对孩子是否完成老师交待的事情进行指导,具体做法:一次提醒,一次检查,一次表扬,例如:下学接孩子的时候,问问他“今天老师让你们回家做什么呀”,孩子做完了,家长要检查签字,完成的好,别忘了要肯定孩子,完成的不好或者没完成,也需要家长帮助孩子找出原因,鼓励孩子在努力。有过几次经验以后,孩子就会明白,记住老师交待的任务是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完成,这样他在听老师讲话
和记事方面都会认真许多。
3、上学以后,需要自己保管的东西一下子多了许多,孩子以前并没有这样的经验,缺乏自己的东西由自己保管的意识。
这样就造成有些孩子几乎每天都在丢文具,根据这种现象要求每种文具都用圆珠笔在纸上写上名字,用胶条粘下来帖在文具上,让他自己认识自己的东西,有些父母对这些现象并不重视,觉得一支铅笔没有多少钱,丢了再买就可以了,但自己的东西自己保管好是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另一方面,开学初,每个同学准备一个资料夹,让学生将老师下发的课程表、卷子等资料,分类整理在文件夹里面,交给他自己保管,逐步培养他管理好自己东西的意识。
4、开学以后,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孩子会比较紧张,常常有事情不敢大声说出来,有的学生下课只顾玩,忘了上厕所,上课后想去厕所不敢又举手,只好憋着,有的甚至尿裤子。所以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下课要先去厕所,上课要去厕所,一定要告诉老师,在这一点上,胆子较小的孩子的父母一定要特别注意,多带孩子外出接触新的环境,多和别人交往,鼓励他与不太熟悉的成人大声地讲话。
5、教会孩子每天按着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文具,以便能带齐学习用品。最初,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和文具盒,他可能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家长要有耐心,从旁多加指点,可先给孩子做示范,再让他学着做。现在的孩子在智力因好习惯终生受益,坏习惯有害终生。孩子的表现取决于父母的投入,而父母在对两人工作都很忙,没时间顾及孩子的学习,认为由老师全权代劳就行了,平时也
二、物质准备:
1、书包1个:要给他准备一个合适的双肩式书包,大小宜跟孩子的身高以及教室格子大小相适宜。要求是质料要轻、肩带要宽阔,功能不要太多,在上面显眼的地方写上孩子的班级、姓名。
2、铅笔盒一个:长20厘米左右,最好分上下两层。建议给孩子买功能最简单、色彩不鲜艳的铅笔盒或铅笔袋。现在很多的铅笔盒,功能很多,样式花哨像
玩具,按某个按钮就会弹出什么出来,这样的铅笔盒最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造成上课不听讲,建议不要买。
3、直尺一把:直尺是小学生必备的,特别是刚进一年级的小学生,会经常用到直尺。买一个15厘米或20厘米,普通的塑料直尺就可以了。
4、铅笔:小学生以使用铅笔为主,每天带6支削好的中华铅笔,(每天晚上,请家长帮助孩子把铅笔削好,贴上名字或者做好标记。注意:不要把转笔刀或小刀一类的用具带到学校,各个学校标准不一样,我们学校是2H铅笔)
5、橡皮一块:最好是长方形,高级绘图橡皮,比较好用擦得比较干净。
6、包书皮和本皮:请家长帮助学生完成。所有的书和本都要用白色的纸包好,包好后在书和本上各写好书名、本名、班级和姓名。
7、家长尽力为孩子创设养成良好习惯的条件,如给孩子设置固定放书包、用具、图书等的地方。选择合适的灯光照明,适合孩子高矮的桌椅,不要将孩子安排在与电视机同屋的房间,要给他们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在准备以上学习用具时,请家长注意要简单,功能不要太多,不要太复杂,以免在课堂上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听讲效果。
与孩子共同准备学习用品。
共同准备,一是让孩子体验即将作学生这一快乐的过程,二是从现在开始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培养他们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是孩子成才的摇篮。那么父母就是哼唱这成才摇篮曲的“歌手”。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父母的第一责任是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