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对联想到的

时间:2019-05-15 09:36: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对联想到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对联想到的》。

第一篇:读对联想到的

由读对联想到的……

黟县碧阳镇石亭小学 五年级 程悦琪

无锡东林书院有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包含着深刻道理:读书人不仅要认真读书,还要关心国家大事。古时读书人尚且知道既要认真读书又要关心国家大事,何况是现在的人呢!我每天学习疲劳时,都要浏览一下近期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情,每天晚上准时收看新闻联播。关心国家大事,匹夫有责。一个人,只有关心国家大事,才会产生忧国忧民之心,才会产生报国之情,才会有报国之举。

在我们班级上,同学们对这副对联都很熟悉,甚至有人能倒背如流,可有些人不能以实际行动去做。不少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你如果问他们,国家近期发生了哪些事情,一定是一问三不知,就连国家主席是谁都不知道。有人竟然说:“国家大事关我什么事啊,我又不是国家主席,整天去操劳那个,杞人忧天!”还有的人说:“国家大事是很重要,但学习比它重要多了。国家大事有主席操心,世界上的大事有联合国处理,不用我这小公民多管闲事。”在“非典”时期,举国上下人心惶惶。当我问及同学该怎样预防时,他们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竟然不知道“非典”是怎么回事!其实他们这些做法和想法都错了,我们都是中国公民,都是生活在“地球村”里的人,不管世界上发生了什么大事,我们应该有义务去了解它,去为他们操心,去帮他们解决,去尽一个中国公民和地球公民应尽的职责。既然是读书人,就必须要关心国家大事,这也是爱国的表现呀!学生不仅应该发愤读书,还应该具有远大的抱负,有报国之心,将来才能报效祖国;反之,不了解国家大事,不能明辨是非,将来即使成才了,但说不定会被坏人利用。报效祖国,岂不成了空谈!所以,关心国家大事就要从现在做起,从小做起。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毛泽东的故事。记得毛泽东小时候,不但热爱学习,还关心国家大事。有一次,他看到一篇文章写到“呜呼!国将亡矣!”他非常震惊,从那以后,他更加发愤学习,决心走出韶山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解救倍受苦难的中国人民。1937年震惊中外的“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毛泽东领导八路军、新四军,联合全国所有爱国志士,以及海外华人华侨同心御侮,经过八年艰苦奋战,终于把小日本赶回老家去。之后,他又领导全国人民解放全中国,让中国有了这惊天地,泣鬼神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因此成了中华民族的救星,中国人民的领袖,他个人也因此名垂青史、流芳百世。毛泽东的成功,正是因为他小时候读书时就关心国家大事,就树立了远大的抱负。可见关心国家大事是多么重要啊!高尔基曾经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们要以毛主席为榜样,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从小关心国家大事,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将来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让我们可爱的祖国立于世界强盛之林。

我把“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工工整整地抄下来,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第二篇:读《美狄亚》想到的

读《美狄亚》想到的03级25班颜秋敏034111072

古希腊悲剧一般以为起源于酒神祭祀。在祭祀中,合唱队会表演歌舞祭祀酒神,这种歌舞被称为“酒神颂”。发展到后来,逐渐扩大到英雄传说的范围——悲剧的形式逐步发展和完善。据亚里斯多德定义,希腊悲剧的描写是严肃的事件,目的在于引起怜悯和恐惧,并导致这些情感的净化,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的遭到不幸,从而引起悲剧,因而悲剧的冲突成了人和命运的冲突。可见,希腊悲剧主要不是写悲,而是在于表现崇高壮烈的英雄主义思想。在课堂上听过几个典型的希腊悲剧,印象甚深的是《美狄亚》,它是古希腊剧作家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素材来源于希腊神话。内容大致如下:王子伊阿宋在美狄亚的帮助下,盗取金羊毛回来,发现父亲被新国王杀死,当妻子美狄亚帮助他惩罚了新国王后被赶出了家乡。夫妇来到科林索斯,生育了两个儿子。但伊阿宋变了心,他要作科林索斯国王的女婿,并要把妻儿赶出境外。美狄亚的爱情转为了愤怒。她设计毒死了公主和国王,又忍痛杀死两个儿子绝了丈夫的后嗣。她如此惩罚了阿宋后乘龙车飞往雅典。

全剧描写了一个血腥的复仇事件,一出动人的家庭悲剧,提出了“妇女地位”的社会问题,反映了奴隶主民主制衰落时期社会道德的沦丧,妇女遭受压迫的社会现状,歌颂了美狄亚对不公平命运的反抗斗争精神。美狄亚“善对朋友,酷对敌人”,她爱到了极点,也恨到了极端,为了爱情,她付出了背叛父亲和杀死兄弟的代价,众叛亲离后和情人远走他乡,当证明这一高昂代价被证明毫无意义时,她便极野蛮的报复伊阿宋的不忠。伊阿宋的悲剧来自以不恰当的方式追求个人利益的动机和不尊重别人的奉献,一句话,来自时而潜隐时而裸露的自私。

依我个人的感情而言,伊阿宋所遭的报复不是悲剧,而是应得的报应,这样自私狡猾、薄情寡义的人死不足惜,而美狄亚的报复实是让其一生活在痛苦悲恨之中,永遭世人唾弃,是比死之更残酷千万倍的谴责。而美狄亚的作为实让我震撼,她性格复杂多变,感情奔放强烈。对于爱情,她执着、果断,为爱不惜代价,但她为此背叛父亲,杀死兄弟是否也预兆着其不幸的结局呢?一旦面对爱情的背叛,她愤怒、沮丧和犹豫,也曾在母性的慈爱和报复的冲动之间挣扎过,但最终个性中的凶险、毒辣和多变显露了出来,她不仅毒死了公主和国王,更不惜杀死了两个儿子作为对不忠的丈夫的惩罚。

从剧作的内容可看出作者对妇女命运的关切和同情,必然有其深刻的社会意义。但我看了后仍是觉得这样的故事、这样的情节仍是惊世骇俗,至少以我一个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难以接受这样残酷的结局,那在那么遥远的古希腊人又如何去接受这样的一个悲剧?

我由此也想起了好几个中国古代妇女的故事。在男权极端抬高的社会中,我能想到的都是些受欺辱被损害的、遭受不公平的命运的女子。美狄亚的故事也是一句中国古话可概括的“痴心女子负心汉”,只不过她并没有压抑自己而是把愤怒暴发了出来,终究毁灭了一切。在中国的故事中,相类似的有王宝钏,寒窗苦候夫君十多年,秦香莲携子上京寻夫,却发现丈夫中举作了驸马,她奋勇上告,但结果却众说纷纭,是屈身二女共司侍一夫呢,还是负心的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呢?这都不是重要的。但秦香莲却是在类似的妇女形象中较有勇气和反抗精神的一个,其他的都是非常的柔弱无力。像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起初有“金屋藏骄”的佳话,失宠后凄凉不堪,她用重金聘请文学家写的诗赋终究也打动不了汉武帝;还有同时期的卓文君,在司马相如变心后有只能是写了一首《白头吟》,意图唤醒丈夫的心意。相比《美狄亚》,她们都是过于压抑了。

可是遥远的古代,为什么古希腊剧作家写出的就是《美狄亚》这样极具爆发力和震撼感的悲剧,而我们最好的悲剧也只是像《窦娥冤》这样的。我想这并非是两种作品的优劣高低,无可争议,它们都是伟大的作品。我只是想到了人物的性格和作为,相比之下,窦娥的性格刻画得较为单一,人物形象也稍显单薄。它的结局也是个极富浪漫色彩的神话,就像冥冥中

自有天意,她的父亲高中后回乡发现并洗清了冤情,最终是恶有恶报。

我想如果要真的搞懂这个问题,还要从中国、希腊两个不同的文化社会中寻求根源,这肯定是一个浩大深刻的工程,我现在还不可能搞清楚,但有一点我想是可以的,在古代的中国社会,不会有人能想到,敢写这样的人物,即使写出,也会被禁锢。一个背叛亲人、杀子的女子怎能被森严的社会伦理所承受容忍呢?

第三篇:读《朱瑞的故事》想到的

读《朱瑞的故事》想到的„„

今天,我怀着对民族英雄无比敬佩和怀念的心情读了《朱瑞的故事》的英雄资料。读着读着我的心情随着故事中的这些激扬文字愈发地激越起来,“我要拉犁”虽然是众多故事中的一则最平常的故事,但也就是这个故事让我的心情由激越变得凝重起来。是想再过数年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就会是正当青年,风华正茂,但能否又会是义无反顾、意气奔放地投身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用我们的宝贵的生命保卫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祖国呢?能否能像朱瑞一样从小事做起,逐渐成长为一个能用自己的名字成为鼓舞中国人民维护祖国尊严抵御外辱的精神力量呢?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些我们身边的小事。有一些少数的同学不光是自己不努力学习,还经常给班级抹黑。老师同学多次教育他们,他们却仍然不放在心上。有时甚至是屡教不改,此时我要大声对你们说:我亲爱的同学们请你们想想那些像朱瑞一样的民族英雄们为我们的解放事业,祖国的尊严,奉献自己的所有直至他们宝贵的生命吧!而你们与他们相比不觉得惭愧吗?

我们都知道现在是和平时代,更是幸福的时代。但我们是否想到这样时代是无数老一辈用他们高贵的生命和一腔鲜亮的热血换来的,这些来之不易的和平,这些来之不易的幸福。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捍卫不值得珍惜吗?说到这里话又说回来,浪子回头金不换,我们还有时间,还有改过的机会。就让我们在学习朱瑞故事后,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认真地学习老一辈的英雄事迹。学习文化知识,为不远的将来弘扬民族精神,在风起云涌的世界里为祖国富强事业,为习主席提出的强国梦,正像当年先辈们一样去中流击水,勇敢地投身到祖国建设和保卫的浪潮中,乘风破浪,激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让我们的有力量可以阻止飞动的船,有能力保卫我们的伟大的祖国。让我们有能力接过先辈们的事业和梦想,让民族精神永远闪烁耀眼的光芒在我这一代身上以至后代身上永远闪亮。

第四篇:读《雪国》而想到的

讀《雪國》而想到的因爲他的那篇《花未眠》,也因爲我的好奇,才選擇讀了川端康成的書,這次選擇的是《雪國 古都 千隻鶴》(因爲長度的原因,題目只寫了《雪國》),再加上先前讀過的《伊豆的舞女》,我也算是讀過了川端的代表作,因此才敢在這裏說說我的看法。

讀川端的初期,感覺他的作品有著那種音韻美。川端通過禪宗詩僧希玄道元、明惠上人、西行、良寬、一休宗純的詩,芥川龍之介、太宰治的小說,《古今和歌集》、《伊勢物語》、《源氏物語》、《枕草子》的古典傳統,以及東洋畫、花道、茶道的精神,深入細緻地剖析了“日本美的傳統”。而川端同樣具有中國詞人之風,他的文字優美清冽如山泉飲之清冽,聞之彌香。而簡單扼要的故事情節,配以形象具化的自然風景,就像溫泉的氤氳,山野的青蔥,雪國的潔白寒冷,杉樹的高大筆直,和服那飄逸豔而不俗的絲綢的溫潤,是電影徐徐攝取的鏡頭,使人第一瞬間被景致吸引。而《雪國》中三弦的音韻,《古都》中潑墨繪畫,不同故事間的茶道,都是介紹著一種迥異他國的日本特色。淒涼的美貫徹每部小說始終,會使你不自覺地想起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那清泠的哀傷如潮水漫上心頭,揮之不去而揮之不去。

“由於他以敏銳的感受,高超的小說技巧,表現了日本人的內心精華。”這是川端在1968年接受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委員會的頒獎辭。

川端的作品風格是和他本身性格相似的日本美的象徵,敏銳的內心世界僅藉以平常而細膩的對自然的描述,對身畔女性刻畫,對音樂、繪畫藝術欣賞等形式來展現。即使他有著泛濫成災的哀傷,他也僅願緩緩地流淌,希望在不驚動每個人的過程中自然地表現,就連在河畔浣衣的女子也僅能通過河面上升騰的水霧朦朧地揣測。他是內省而隱忍的,所有感觸都內化爲川端文學風格、文化風格,不張揚,不企盼,不渴望陽光明媚,延宕在內我的精神世界裏,在完美無瑕的守侯中靜靜地品味每一點滴的感受。

***************

讀川端的《雪國》,感受到的是一種出世入世的徒然與虛無。小說中的男女爲了自己理想中的世界苦苦掙扎,到頭來卻發現越接近理想,越是失望,越是茫然,一切都是虛無。

“穿過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夜空下一片白茫茫。”這裏“行星的光,同東京完全不一樣。好象浮在太空上了”。

外在的雪國空靈悠遠。

“有藝妓的人家,多是飯館活埋紅豆湯的小吃店……而那些賣日用品的雜貨鋪或糖果店,也都雇上一名藝妓。”

內在的雪國,人性中透出了真和美。

然而存在於島村和駒子,葉子間的理想,卻是被架構了般空無。讀完《雪國》,不禁想起了錢鍾書的《圍城》,想起了那句話,“進去的人想出來,而出來的人則想進去。”進去與出來,忙忙碌碌的追逐,卻永遠也達不到自己最渴求的狀態。也許活著本身就是一種永恒的無奈與痛苦。

川端在《雪國》中拷問了人生的終極意義這個命題,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拷問,也是關乎人類世界的拷問。川端的高度,也許就在於超越了生與死。

***************

“客人們雖然會讚美紅葉的華麗,可幾乎沒有人會注意到樹上開著的紫花地丁,兩棵紫花地丁的葉子和花朵在紅葉樹樹幹新長起來的青苔上,投下了淡淡的陰影。”紫花像一段舒緩的序曲,帶起《古都》的基調,鋪陳開一席幽淡的底景。

《古都》裏細膩清雅的筆觸,如行雲流水、江上清風,綿綿而至,迤邐遊行,在幽淡質樸的空氣裏,悄然將讀者引入一條竹林小徑,曲曲折折、若隱若現,偶或夾雜有細雨微風,蟲鳴鳥囀。其中虛實照應,以虛寓實。千重子的一句:“上邊的紫花地丁和下邊的可曾見過面?它們彼此相識嗎?”隱喻了一個基本的矛盾,從而一出出展開作品的線索——失散的孿生姊妹不同的遭遇和情懷。

正如千重子所說:“幸福是短暫的,寂寞是長久的。”“生長在這樣的地方,繼續生活下去。”她從孤寂到團聚,再一步步走入更加孤寂。哀愁仍在哀愁中蔓延,現實歸複于現實的殘酷與無奈,只有輪回,卻找不到終點。

***************

從作品裏,我們可以感受到川端不僅僅是一位優秀的文學家,更可以稱得上一位造詣深厚的藝術家。他嫺熟的運用西方現代派文學創

作手法,以意識流的風格牽著故事在美景佳人交織的絲絲情感中曼舞。一切景語皆情語,細膩而揮灑的筆法描繪帶有濃重主觀感情色彩的自然,敏銳的感覺捕捉實與虛的契合,頗具印象派繪畫對色彩超常規把握和運用的靈氣,又彌漫著水墨山水渲染時造成的朦朧、樸拙感。川端注重的倒不全是人物的言行舉措,反是煞費心思、濃墨重彩的繪製構圖嚴謹、色調合宜、印象鮮明的自然圖景,以烘托氛圍,襯托人的情思。他的作品如一本畫冊,慢慢地翻,並不見一幅畫,而是見山,見水。似乎這所有的作品都展示著日本富士山雪色清晨的清朗,是冬季寒冷的早晨凜冽的美麗——純淨、清泠的似古箏高山流水式的錚琮。

川端的作品猶如潺潺春雨夜,悄悄開放的一樹淡淡的紫花,在沒有月色的冷風裏,獨自憂戚。

到了該停諸此篇的時刻了,很慶倖,讀一位絕佳的作家,如果能夠感受到他作品的靈秀已經很有福份,如果能夠約略地感受到他永恒跳動的生命之光,就更是福份。無論如何,在漫漫雪夜後,讓雪花的潔白和清朗的月色,伴著那純淨的感覺入夢,我們在真正的雪國裏永生。

第五篇:读《教师人文读本》想到的

读《教师人文读本》想到的明晓燕

匆匆然,一个暑假又结束了,似乎还有很多未尽的事宜没有完成,也有很多想读的书有待深入赏析。闲暇间,我时不时地捧起《教师人文读本》,书中精选的文章篇篇都是精神的食粮,或为我们洗俗,或为我们开阔眼见,或为我们自省,无不裨益。每篇文章、每个段落都值得我们细细去品味、去感悟。

但厚厚的两本书,可以引发我们思考的内容太多了:生与死、宇宙与人生、历史与现实、传统与变革、科学与人文、物质与精神、个人与集体、道德与审美„„今天,我想把自己在读书时即兴而作的部分读书笔记与大家分享一下,虽说有些凌乱,却是有感而发。

一.前言

翻开书的“前言”,作者的第一句话就拉近了编者与读者的距离,让你带着一种亲切感进入后面的叙述。“„„我们付出了多少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我们对学生有多少理解,他们会给我们更多的理解。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和幸福。但是,我们也经常困惑、烦恼,甚至痛苦。我们也经常遇到阻力、误解,甚至非难。正常的知识传承,往往变成机械的操练;坦诚的心灵交流,往往变成枯燥乏味的训诫,加上人事的纠纷、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这些使我们的心灵失衡而不知所措……”这几段包含真情实感的文字让我深切的感觉到,编者是懂得教育规律、熟悉教师这一行业、理解教师的快乐和苦恼,也了解教师需求的专业人士。这种同感让我对这部书有了进一步读下去的愿望,也让我期待能从书中找到解决困惑的秘笈。

二.《我的教师梦》(代序)

钱理群在《我的教师梦》一文中提到他为了成为一名教师,历尽艰难才如愿。还有另一位女同学,也是做了一辈子的教师梦——从1956年一直到文革结束,为了做一名中学教师,竟然奋斗了几十年。读到他们的经历,不禁让我感慨万端:在他们那个年代的中国,当个教师竟有这么难!比起他们,我们又是何等的幸运!用钱老的话说,“教师工作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教师是影响青少年的,而青少年决定着国家民族的未来。”“教育的本质就是将学生内心深处的善良、智慧等 1

等这些最美好的人性因子激发出来,加以培育和升华,以此来压抑人的内在的恶的因子。而善的激发,是需要一种爱心的。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是自然的,而不是一种着意的表演。”

我们很幸运地掌握了这种影响下一代的权利,既然掌握了权利,就要尽力用好它,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爱学生,没有理由不去尽职尽责地教好学生,没有理由不去研究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艺术。但同时我也反问自己:你对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吗?你有没有认真倾听每个学生的心声呢?你能做到尊重、理解每一颗幼小的心灵呢?学生内心深处最美好的东西你又激发了多少呢?在读书的那一刻,我给自己的回答是躲闪的,是犹豫的,是不自信的。因为我知道,我做已经做到的,还是远远不够的。有一位读者也曾发出这样的感慨: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我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觉得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是啊,回想自己这些年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能够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认可,心里自然很高兴。但又觉得自己做得实在是太少了,有点愧对家长的信任,领导的表扬。

三.《我为什么而活着》

本单元编者选的这8篇文章,似乎都在揭示生命的意义,想引起我们对生命的探索和思考,对生命个体的理解和尊重。读高尔基的《人》,“人”字,一个简单的符号,一个抽象的概念。然而,到了作者的笔下,它就复活为升级勃然、热血涌流、创造力无穷的生命原体。生命是自由的,是不肯受压制的。这就是生命的活力。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个小脑袋里,也都有着自己的想法,也都有自己想做的事,也有很多“特立独行的猪”(引用了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没有辱骂学生的意思)。我在思考:我该如何与这些生命对话?从沉河的文字里,我看到了生命的可爱,体会了为生命而感动。假如我能带着这份感动走进教室,我想我将不再为教室里不听话的学生而恼怒,也不再为那些不用功的学生而感到失望和沮丧。我将会用最动听的语言给他们讲课,用无限的耐心给他们解疑,再带着这份感动回到办公室。但愿我能进入这样一种境界。

四.《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以前听到启功、许渊冲、陈垣、蔡元培、胡适、季羡林、傅斯年等这些教育

大家的名字,不免会仰视他们,也难以想象出他们教书育人的样子。这一单元的7篇文章的作者,都以亲身的经历,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个精彩的“名师”画廊,一组组上世纪文化巨匠们的雕像。尽管都是这些名师大家或者他们的老师们严谨治学中的小故事,事例虽小,却发人深思。

比如启功在《怀念陈垣先生》一文中,回忆了他接受陈垣老师教诲的点点滴滴,详细叙述了陈老师对他教学上的指导(P82-92)和对他人生的影响。读完文章,一个博学、敬业、仁爱的教师形象鲜明生动地矗立在我们眼前。这也是一片走上讲台前的新教师应该好好学习的“上课须知”。它可以告诉我们如何做一名称职的教师:怎样备课、怎样上课、怎样批改作业、怎样鼓励学生、怎样写教课日记、恩怨疏通课堂气氛等这些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很多具体细节在文中都有详细的描述和展示。这些让我仰视的大师、名师们,原来他们的教学方法也是这么朴实和务实。他们的许多教诲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以学生文本”、“因材施教”、“师德师风”都是非常契合的。读完关于陈垣老师“竭泽而渔地搜集材料”部分,更是引发了我许多的感慨:这些大师都是在实干、苦干的基础上逐年累计经验而成就的。当我们为自编练习、考卷和课题素材发愁时,不妨想想他们,也就没什么好抱怨的了。

五.《什么是教育》

做了十年教师,冷不丁看到这个单元的标题,我也试着自问:什么是教育?结果是我发现自己好像很难立刻用最精简的语言来给教育下定义。网上百度了一下,发现柏拉图、夸美纽斯、杜威、梁启超等这些名家名著在对教育下定义的时候,所选择的角度也并不相同。有的将教育看作是一个机构,比如说学校教育;有的将教育看作是一种行动(活动);有的将教育看作是一项内容;有的将教育当成一件产品。

什么是教育?教育该是什么样子的?教育的目的又是什么?这是教育的基本问题,或者说是教育的本质问题,也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据统计,自英国思想家培根开始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要文献《学会生存》,在能搜集到的文献范围内,关于教育这一概念的表述就有65种之多。我不是圣人,没有那么深邃的思想和内涵去研究什么是教育,但我赞同苏格拉底那种“无

苦恼的教育”理念。越是有沉重的考试压力,越是有现实功利思想作祟,就越要学苏格拉底。学会与学生对话,思考怎样通过诱导使学生获得顿悟,这些应该是我不断追求的目标吧。“教育即生成,人的生成靠日月积累,并没有一条直接通向真理的光明大道铺在你面前。鉴于探索真理的途径过于漫长而痛苦,尽可能使人减少一点苦恼,有什么不可以呢?我们不是苏格拉底,所以我们更要努力学苏格拉底。”

以上是我在读《教师人文读本》过程中的部分读书笔记和体会。

通过读书,可以改变人、提升人。《教师人文读本》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博爱、尊重生命、遵循教育规律、懂艺术、有情趣、会审美、会欣赏、能思辨,还要有科学精神、有梦想追求……等等等等。苏霍姆林斯基也告诉我们:“请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这部《教师人文读本》里有太多我们需要了解的知识和道理,非常值得细细品读。我们还有那么多不曾了解和理解的东西要去探究,所以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但同时,我也特别认同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的一个观点:有人文知识的人不一定具备人文素养。我们每个人都会读书,都会从书中吸取知识,总结道理,但读完后还必须让知识进入我们的认知本体,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和行为,才能称之为素养。那么,就让我们大家在这部书的引领下,继续站着读书,站着做人,向成为具有人文素养的教师去努力吧。

下载读对联想到的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对联想到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致加西亚的信》所想到的

    读《致加西亚的信》所想到的忠诚团结敬业,再创鲁阳辉煌近日有幸拜读了《致加西亚的信》,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罗文在接受上级的任务后,没有任何借口,而是迅速采取行动,把信成功的......

    读《你在为谁工作》一书想到

    读《你在为谁工作》一书想到在省骨干校长培训学习期间,阅读了《你在为谁工作》一书,这本书阐述了一些优秀的员工在工作中应具有的工作态度,以及自身的心态,那就是一个人在工作中......

    读《孔子论水》后想到的

    读《孔子论水》后想到的 扬州市育才小学 六(5)班 秦趣 读了孔子论水这一段话,我不禁十分佩服孔子,他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师,在他眼里,人们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流水,竟然成为了有德......

    读《乌塔》想到的[大全五篇]

    读《乌塔》有感 今天,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我很受感动,非常佩服乌塔。 《乌塔》这篇课文讲的一个14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表现了她自立自强、生活经验丰富......

    《识字八读对联》教案设计

    《识字8读对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冬、去、春、语、香、竹、声、新、年、入、关、心”12个生字,会写“心、鸟、竹、关”4个字,认识“卧勾、竖折折钩” 两个新笔画。......

    2005年央视春晚对联赏读

    龙源期刊网 http://.cn2005年央视春晚对联赏读作者:来源:《课外阅读》2005年第07期2005年中央电视台举力、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全国34家省级电视台奉献给晚会的17副春联,以及晚会结束......

    为官四悟——从一副对联想到的[精选合集]

    为官四悟——从一副对联想到的前些年闲游山西平遥古城,许多古迹景观今已印象淡淡,唯有古县衙一副对联至今历历在目,印象颇深: 上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

    [转】读《菊花与刀》所想到的

    读《菊花与刀》所想到的 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首页,便引用了迪格尔印第安人的箴言:“开始,上帝就给每个民族一只陶杯,从这杯中,人们饮入了他们的生活。”她认为,人类的行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