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关小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类型及表现
分析出小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八种类型及其主要表现
一、缺乏同理心
二、不能正向选择和关注
三、缺乏尊重和温情
四、缺乏具体性
五、逃避即刻性 六.充满对立性
七.缺乏一致性、真实性与可靠性 八.宾格被控
1、闭锁心理
此类心理表现为从不轻易向人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独来独往,更不愿意向教师说出心里话。即使努力改善其情境,仍然情绪低落,闷闷不乐,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不感兴趣,导致学习活动经常受阻,注意力难以集中,行为孤僻,沉默寡言,人际关系一般较差,也无知己。闭锁心理表现为对外界评价过于敏感,回避失败的意识较强,封闭内心世界,压抑情绪体验,孤独感强,行为表现为胆怯、退缩。如有的学生上课不敢发言,偶尔被教师叫起来便面红耳赤,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另外,在升学竞争压力下同学之间互相戒备,学习情况彼此保密。闭锁心理阻断了学生和他人的交流,从而妨碍了学生智力和潜能的发展,还可能导致变态人格。
2、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表现为在学习上缺乏自信,遇到困难时感到无能为力,对成功不抱希望,伴随有沮丧、悲观、不安等消极情绪体验,自卑心理在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中表现较明显。这类学生自身成绩不太好,或者说能力不强,总觉得自己不如人,怕与老师、同学说话,即使说话时也很勉强,显得局促不安,要么抓耳挠腮,要么满脸通红,要么手足无措。以至于遇事不能果断决定,对是非、正误不能及时抉择,常常犹豫再三也不能下定决心、采取行动。当然,这在一部分各方面都不错的学生身上同样也存在。
3、依赖心理
这类学生表现为依赖性强,习惯于求助他人,不能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甚至抄袭作业,考试作弊,一旦离开教师的辅助或别人的帮助,便会产生无所适从的消极情绪。在家里,由于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自愿当孩子的家庭“助教”,许多应该由孩子独立完成的内容都由家长包办代替了,多年“保姆式”的教育使孩子产生了较强的依赖心理,结果出现了教育的负效应。
4、懒散心理
这类学生精神松懈,行动散漫。有的课堂上无精打采,或歪头,或趴在桌子上,不动脑筋,作业拖拉;有的学习缺乏热情和主动精神,推一推,动一动,应付差事;有的千方百计摆脱纪律的约束,借种种理由逃避集体活动,对老师撒谎,编造不完成作业的理由;有的在老师面前积极勤快,老师一走,他便自由散漫,外勤内懒。
5、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表现为对教学要求怀有对立和排斥情绪,以抵抗外界压力来满足自尊,导致抗拒的行为倾向。如有的学生受到教师的批评,便产生“你越让我学我越不学”的抵触情绪。学生学习上产生的逆反心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教师教学态度、教育方法的不适当,思想方法的片面则是主要原因。如果教师没有相应的教育对策,会无意之中强化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上课时对于老师的教育就会明听暗顶,对知识毫无兴趣,似听非听,从而降低教学质量。
6、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表现为对成绩或学习能力高于自己的同学产生不满、憎恨情绪,极力排除他人的优越之外,以贬低和诽谤的手段寻求心理上的快慰。如有的学生在考试前将同学的复习材料藏起来。嫉妒心理不仅有损他人,而且也给自身带来烦恼和痛苦。这是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不良心理。患有这种心理的学生把强于自己的人看作是对自己的威胁,是自己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因而对别人总是千方百计地鄙视、诽谤、诋毁,自己不但没有进取的愿望和行为,而且对别人取得的成功总不舒服,导致自己始终处于压抑状态。
7、焦虑心理
这类学生焦躁不安,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或做事。有的容易被情绪左右,情绪差时,厌恶学习;有的下课时与大家嘻嘻哈哈,上课时便焦躁不安;有的做作业马马虎虎,只求速度,不求质量;有的平时学习基础比较差,一到考试,便手忙脚乱,考试成绩不佳。具有这种心理的学生主要表现为为一点小事都会过度着急、坐立不安,有时还会有心慌、头痛、气促、出汗、呕吐等症状,常会发生在敏感、内向、紧张、多疑的儿童身上。如不及时疏导,会产生做恶梦等睡眠障碍,尤以考试期间表现明显,以致于平时成绩很好,但考试成绩却很糟。
8、厌学心理
厌学学生的课堂学习、课外阅读、课外作业等学习活动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他们对数学、外语有畏难情绪,不愿意动脑筋,注意力极易分散,微小的外部动因就会使他们出现明显的分心状态,常常听课不专心,作业不用心,预习复习无恒心、心不在焉。他们有的记得快、忘得也快,有的记得慢、忘得快;想象模糊,缺乏现实性和可靠性。由于心智活动差,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不少知识脱落,即使当时学懂的知识也不能巩固,更不能形成技能、技巧,学而不会,这是厌学学生的突出特点。从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动力系统看,厌学学生在学习目的上有随意性和多变性的特点。他们兴趣分散,志向不定,缺乏长远动机,在学习上没有自制力和顽强性。由于学而不会,不愿学,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呈现恶性循环。由于成绩差,他们的自尊心很少受到别人的关注和重视,开始表现为惭愧、内疚,继而发展为不在乎自己,与此同时,他们积极寻找别的途径来实现自我的价值,从而不守纪律,爱出风头,与老师对着干,混学、闹学,直至弃学。
以上八类“学习心理障碍”是常见的,当然还有自安、从众、自傲、文饰、自私等非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就上述常见的表现,也是这一类学生的心理或行为特征,而不是某一个学生的全部行为;就其数量而言,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因此被列为个案的对象全校仅12人,平均每班2人左右。至于其他一些学生中的“学习心理障碍”多半则处于“朦胧期”、“苗头期”或“偶发期”,对他们应强化面上的教育,但不列为个案研究的对象。
(二)分析小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1、生理因素
又称生物学基础,主要是指遗传、体质、生理等对心理障碍产生与发展起作用的因素。近期研究发现,当人脑右半球受到损伤人就表现出情绪高涨、多话、兴奋多于抑制;相反,如果大脑左半球受到伤害,就表现为情绪低落、沉默寡言,自责自罪等不正常心理现象。现代科学技术证明,心理异常,心理障碍表现有许多与人的生物因素有关。
2、环境因素。
影响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心理障碍的客观因素(又称环境因素)是极其复杂而又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
①社会环境。小学生的是非分辨能力有限,其社会性正处于形成阶段。目前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媒体宣传、周围一些人群低级庸俗的生活方式的感染,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人生观极易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目前存在的依赖、懒散、自控能力差、焦虑、厌学等心理障碍来看,其原因与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有直接关系。
②家庭环境。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起着巨大的作用。从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存在心理障碍的孩子,父母的教育方法、态度普遍存在较严重的问题。此外,家庭成员的不良行为对小学生具有直接唆使或间接暗示的影响。家庭正常结构的破坏(离婚、丧偶等),小学生得不到父爱或母爱,容易产生焦虑症和抑郁症;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娇惯,容易造成他们的懒惰、意志力薄弱、自控能力差等;父母对孩子过分严厉或打骂,容易形成他们焦虑、逆反或说谎等心理障碍,甚至患恐惧症。
学生的心理异常有时是由于父母的心理病态引起的。人们发现,父母情绪低沉、抑郁,往往会造成孩子终生情绪抑郁;父母胆小怕事,忧虑重重或对子女不切实际的要求,易造成学生焦虑、害怕现实、精神负担过重或癔病。
例如,被测试五年级学生王鹏斌,其爸爸在外面跑长途,妈妈患病在床,生活缺少照顾。他和五岁的小弟弟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再加上他自己平时比较懒散,家庭作业有时就不愿意做,也没有人督促。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自私,孤僻、不合群。
③学校教育。学校的校风、班风、教学内容、课外教育活动等,特别是老师本人的性格和作风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形成也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一个有威信的教师,在青少年心目中总是“理想”、“可爱”的人物,他们不仅会听从他的教导,甚至会处处模仿他的举止和风格。如果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对学生要求失度,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学生不能面对现实,不能接受正面的教育,必然造成心理上的许多矛盾冲突,引起许多不良的情绪体验,如:怀疑、失望、悲伤、恐惧、愤怒甚至绝望等,这些状况持续下去,就必然导致心理异常的出现。
3、主体因素
意志力薄弱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心理障碍的重要因素,小学生由于自身对客观事物是非分辨能力有限,有时虽然有一定的认识,但在行动中因无法控制自己而使预定目标的实现受到干扰和阻碍,于是就产生了相反的行为结果,使他们感到失望、悲观,心理受到挫伤。
情感的反常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客观环境的各种因素,只有通过反常的情绪体验,才能损伤人的心理。因此,冲突和失败等情绪体验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体因素。冲突是动机被阻止或需要之间相互排斥所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例如,小学生渴望得到老师家长的赞许、表扬,但因自控力差,经常犯错误,又实现不了这个强烈的愿望,于是产生了失望、悲伤、自卑甚至自暴自弃心理。如:被测试的四年级学生张阳阳,是一个相对比较聪明的学生,他是插班到这个班级的,新的环境,新的同学和老师,使他对一切外围的因素比较感兴趣,而对学习无兴趣,上课思想总开“小差”,作业潦草。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还经常在班里惹是生非。班内实行的是积分制,每月的考评他总是最后,也因此叫过几次家长,但收效不大。
失败是指小学生在正确动机指导下的愿望、理想得不到应有的满足而产生的一种强烈的失望心理。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失败,失败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安慰或鼓励,不能很好地自我调控,就有可能陷入颓丧与自卑中。经常处于强烈的失望中,常常是小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三)小学生常见(八类)“学习心理障碍”疏导的基本对策
1.疏导闭锁心理的基本对策
(1).给孩子以真爱
老师是孩子除父母之外接触最多的人。师生关系也是最常见的人际关系之一,通过与老师的交往,学生希望在老师那里得到父母般的温暖和朋友般的关爱,使精神更加愉快,生活更加充实,希望从老师这本无字的书中,学习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和经验,从而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养。教师应多与孩子亲近,让他感到一种亲近感,从而放松戒备心。课下和他一起做游戏,谈家常;上课多关注他,多鼓励他,多提问他;多与他有一些肢体上的接触,可以拥抱他,抚摸他,亲吻他,使他真正感到老师像妈妈一样,这样他就会打开心结,愿意和你接触,有什么心里话愿意找老师说。
(2)融入班级体
教师不仅多和他接触,同时引导其他学生和他一起玩,帮助他尽快适应、关心和热爱班集体,团结同学,与大家建立真诚的友谊。温暖的班集体是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健康成长愉快生活的好园地。
(3)敢于表达
告诉他自己有什么想法要大胆地说出来,只有说出来你的想法才能实现,不要让周围的人猜你的心思。告诉学生每当烦恼、苦闷时,要坦诚地向老师倾吐,求得理解和帮助;遇到表扬或批评要自警和自省;遇到诱惑要自控,要使自己保持开朗和愉快。
2.疏导自卑心理的基本对策
(1)正确地评价自己
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的智力和智商与其他同学并没有多大的差异,并不比别人笨,而主要是缺乏毅力,缺乏自信,缺乏一种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愿学习、肯钻研,不耻下问,发愤图强,一定能够取得和其他同学一样的成功。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让自卑学生意识到:人贵有自知之明,就是既能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能如实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切不能因自己的某些不如人处而看不到自己的过人之处,从而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
(2)目标激励,在行动中获得自信。
学生走出自卑的误区,并不能说明他已获得了持久的自信。自信的获得必须依托于可以让人自豪的“资本”上。因此,老师不仅是医治心理疾病的良医,更应成为身心健康成长的导师。根据特定学生的不同情况,确定下一步前进的目标,做到“跳一跳,够得着”,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让学生逐步认识自己,在目标的激励下,树立自信心。
(3)激励学生参与,在集体活动中增强自信
学生有了自卑心理,往往对集体活动没有信心,不敢表现。其实某方面的不足并非代表什么都不行。帮助学生在参与集体活动中找到可以值得骄傲的闪光点,有助于他在同学中提高地位,得到别人的认同,从而以点带面,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3.疏导依赖心理的基本对策
(1)养成好习惯
在教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纠正平时养成的依赖习惯。如独立整理学习用品、独立做作业,自己检查作业对错,自己订正错题,自己预习、复习等,决不依赖别人。老师、家长或同学可以用多种方式督促一段时间,也可采用“星级评分”或“契约”的方法配合“监控”或“自控”。
(2)独立做事
在学校中,有意让这部分学生担任一些班级工作,使他们有机会去面对问题,能够独立地拿主意,想办法,增强自己独立的信心。在家里,要求他们自己能干的事要自己去干,如穿衣、洗碗、打扫卫生等,不要什么都推给爸爸妈妈。从培养独立生活做起,并积极迁移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学会自己尝试、探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榜样激励
鼓励这部分孩子多与独立性较强的同学交往,观察他们是如何独立解决自己学习与生活中的难题,向他们学习自立、自律、自强的精神。同伴良好的榜样作用可以激发他们的独立意识,改掉依赖这一不良性格。
4.疏导懒散心理的基本对策
(1)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于懒散行为的改正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纠正懒散行为的时候,要主动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起到勤劳的表率作用。其次,要从小事做起,还要加以不断地督促,逐步让孩子体会到勤奋好习惯带来的乐趣。
(2)调动积极性,促进改变
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新鲜感和积极性,从侧面促使他们改变懒散行为。例如,教师可以让他们早到学校参加锻炼,既增强了体质,也促使改掉了赖床不起的坏习惯。
(3)自定近期目标,加强榜样示范性
对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应该让他们自己制定近期具体的小目标,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并努力做到。一个人不是与身俱来的懒散,主要是没有目标和制度要求。对于自己制定的可行目标,他们执行起来可能更带劲,从而达到良好的自我教育效果。除了家长和老师的监督之外,还要引导他们找一个学习勤奋、做事勤劳的同学作为自己的榜样,并请这位同学多帮助和监督,使他们之间形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当他们有了强烈的自我约束感,才能够积极接受同伴、老师、家长的监督与帮助。
(4)有效激励
适当的激励也是解决懒散的一个法宝。我们不能苛求他们一步到位,这个过程可能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要看到希望和优点,要善于发现学生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及时给予各种方式的表扬和激励,让他们不断体会到自豪感和成功的乐趣,也可以让他们给自己记录,放入“个人成长记录袋”,以使不断巩固自己的优点。
5.疏导逆反心理的基本对策
(1)真诚相处
俗语云:与人相交贵在交心。首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人就是这样,你尊重他,他尊重你;你理解他,他理解你。当学生触犯纪律时,切勿操之过急,大声呵斥,要讲究教育的时机和场合。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收到成效。当老师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时应该敢于承认、敢于向学生道歉,从而有利于教师威信的树立。
(2)采取人性化的教育策略
老师与家长要努力与学生建立充分信任的关系,要与他们交朋友,以诚相待;要爱护和尊重学生的自尊心,采取人性化的教育策略,强化真情的教育和引导,切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
(3)允许学生反复出现错误
对学生中不属于原则性问题的东西应该让他有一个逐渐改变的过程。因为学生成长有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6.疏导嫉妒心理的基本对策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
嫉妒会使好友翻脸,伤害感情。由于嫉妒心理,会使人变得冷漠、孤僻、阴沉。因此,我们有必要帮助学生认清嫉妒的危害,最大程度的避开嫉妒带来的伤害。鉴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理性思维水平不高的现状,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注重采用举例说明的方法,为学生剖析嫉妒之害。一方面列举陷于嫉妒深渊,干出诽谤、中伤,甚至伤害他人的行为,结果毁灭自己,葬送前途的反面典型:如因嫉妒而残害孙膑终遭灭亡的庞涓,嫉妒诸葛亮不成反而自己被气死的周瑜等,使学生引以为戒;另一方面,列举能控制其嫉妒之心从而取得巨大成绩的古今中外名人佳话,如“将相和”中的廉颇等,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别人的进步,正确看待荣誉,正确估计自己的优缺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此外可组织学生摘录嫉妒有害的名人格言,如“嫉妒是亡身的毒蛇”,“嫉妒是一种比仇恨还强烈的恶劣情绪”等,并结合学生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他们消化这些格言,净化心里意识,使他们普遍能见贤思齐,踏实学习,与别人友好相处。
(2)营造健康的集体氛围
良好的班集体,有利于消除嫉妒心理,防止嫉妒心理产生;良好的心理气团应是和谐、宽松、融洽、自由、合作的。这种健康、乐观、轻松的心理氛围,会让学生产生愉快、轻松的感受,对未来充满信心。良好的班集体心理氛围,有利于消除嫉妒心理,防止嫉妒心理产生。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学生需要的活动主题,使学生有话可说;教师还要努力营造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话愿意说,有话敢说;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有话愿说的前提条件,温馨、安全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有话愿说的物质基础,教师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并能积极地给予鼓励性评价,表达同情心,是学生有话愿说的关键。心理活动课,就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应是和谐、宽松、融洽、合作的。这种健康、乐观、轻松的心理氛围,会让学生产生愉快、轻松的感受,对未来充满信心。
(3)充实学生精神世界
学生的可塑性强,尚未形成稳定的个性心理和习惯,为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到充实和满足,应培养发展学生正当健康的爱好及兴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以抑制、消除学生嫉妒心理的产生。学校、班级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习、文化、体育、娱乐、参观、社交、访问等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心理适应力,培养乐观、开朗、豁达的心理品质,抑制嫉妒心理的滋生。
(4)建立公平、友好的竞争机制
竞争在集体学习、生活中难免,它也是医治嫉妒病的特效药。公平、友好的竞争,依靠能力与智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歌唱的水平、考试分数的增加等都离不开勤学苦练。我们通过公平、友好的竞争,比谁学习刻苦,比谁技能技巧高,比谁学习成绩优异,让全体学生在参与竞争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7.疏导焦虑心理的基本对策
(1)提高认识,促进同学间的平等交往
认识是情感交流的基础,而平等交往是增强自信、缓解紧张感的前提,由于过度焦虑的学生往往都表现为缺乏自信,爱克制自我等,所以首先要帮助他们认识自我的不足之处,促进同学之间的平等交往,通过适时的引导,让其学会与人交往、学会放松自我,能明辨是非曲直、能根据需要做出必要取舍。这样对过度焦虑各种表现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缓解与消除,进而也就帮助学生告别了焦虑。
(2)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俗话说“环境改造人”,这充分说明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在不同的环境下,每个人都会对自己和他人有一个不同的评价。创设情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有意识的对其进行焦虑协调训练,引导学生通过与别人比较,根据别人对自己活动成果的评价,认识自己,不断对自己的情感做出客观的评价,使他们能理智防止和延缓自己不适当的情感,养成自我监督自己情感的习惯,提高调节和控制情感的能力。不断巩固已经培养起来的信心,使他们逐步成为学习的强者。通过自我正确评价,在心理压力过大烦躁不安时,学会表达和宣泄,这样间接地就释放和缓解了过度的焦虑,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树立榜样,宣扬英雄,用他们良好的感情感染他们,丰富学生正确的情感体验,在班集体中坚持不懈的开展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教育活动。
(3)善于观察、对症下药,分而治之
过度焦虑的产生原因不同,每个学生自身情况的异同,都使矫正的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双“火眼金睛”,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每个学生产生过度焦虑的原因做到对症下药,分而治之。对于哪些平时情绪较稳定的学生,如果突然出现过度焦虑的某种表现,要及时查清病因,对他们要特别的关注爱护,适时调整措施。像由于学习成绩差,遭到老师和同学严重歧视的原因造成的,要立即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向学生讲清道理,平时做到多鼓励、少批评,改变他的境遇,调整他的心态,从而消除其心理负担。而对于长期存在过度焦虑表现的学生,在发现问题后应制定一份有针对性的改造训练计划,重点培养他们的自信、自主,客观判断方面的能力。对他们的不良行为要及时纠正,对好的方面应及时的给予鼓励,在加倍的关爱下,帮助他们找回成功的感觉,激发他们克服焦虑的勇气,使其在充分展现自身潜能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意义,通过长时期的帮助,来逐步改造。
8.疏导厌学心理的基本对策
(1)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学习目的教育是学校的一项主要的经常性工作。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旨在使学生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把学习与祖国的建设事业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学习的需要,形成长远的间接性动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兴趣之芽萌生于人生观和理想的沃土之中,并长成志趣的参 天大树。
(2)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而不能采用单调死板、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一种乏味的心理状态,致使学生感到学习成了一种负担。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科学的教育手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厌学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看到希望,树立信心。
(3)减轻学业负担
要使学生从持续紧张的精神状态中解脱出来,只能从减轻学生负担入手,相对地压缩学习时间,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学校要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通过适当降低理论要求、降低教学难度、减少作业量和考试频度,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从事自己喜欢干的事,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习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保持旺盛的精力,能够情绪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让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兴趣小组,不仅能使他们学到既动脑,又动手的本领,而且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引发新的学习需要,发展广阔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一些成绩差的学生,但他们当中不乏热衷于文娱、体育等活动的人才。如果能组织他们参加这类活动,就可逐步把他们在这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中来。
七、心理辅导的谈话技术有哪些?自己应如何提高?
孙子兵法 有云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 攻城次之 作为经常与学生打交道 肩负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 也需要掌握心理学的知识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我国著名的心理学专家李子勋提出了两个观点 第一 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 在与孩子关系不良的时候 千万不要过分教育 这样只会激发孩子强烈的逆反心理 第二 教育方式重于教育内容 孩子抗拒的往往不是我们给他的内容而是我们给他的方式
因此 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 在面临学生心理巨变的情况下 如果能够做到与时俱进 学习并运用一些心理辅导技术 改变以前一味的死板的说教教育方式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定能在做学生工作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心理辅导中 倾听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这个倾听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倾听需要讲究技巧和艺术 大家看听 的繁体字是聽,这就告诉我们听不但要用耳朵 用眼睛 还需要用一颗炽热的心 所以真正有效的倾听 不单是用耳朵和眼睛 最为重要的是 还必须用心去听 用心去感受说话者的内心以及他想要表达的意思作为教师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生活中 与学生交流时 不但要认真听懂学生通过言语表达出来的倾听技术意思 还要看懂学生的肢体言语,而且还要听出学生在交谈中省略或者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 一种比较正确有效的倾听状态应该是这样的 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 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 用眼睛看着学生 细心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学生在谈论时使用的词语 表达自己想法的方式谈论别人时的态度 陈述一个事件时所带的感情色彩 尤其是要关注学生在说话过程中语调 语气 语速的变化 比如一下子变得犹犹豫豫 欲言又止的地方等共情 也叫同感 同理心 是心理辅导中的核心技术 何谓共情呢 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去体会对方的感受 并且把这种感受传达给对方 让对方感受到你是理解 关注和接纳他的进而建立起彼此良好的信任关系激发对方进一步向你倾诉的欲望在教师与学生的谈话中 教师应该学会积极地运用共情技术真正地体会和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和感受 找到造成学生烦恼和困惑的真正原因 从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接受并加以改变 如果教师能做到共情 那么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教师共情技术接纳和理解 也愿意敞开心扉 与教师进行深层次的对话 促进自己的改变。因此 教师要运用好共情技术就要求在与学生说话的时候 抛开教师的身份 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 换位思考 多去体验他的感受和情绪 从而让自己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 真正让自己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心理辅导中 具体化技术是指辅导教师协助来访者清楚 准确地表达他们的观点 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时所采用的技术 教师充分地运具体化技术用这一技术 能够更好地找出学生的症结所在 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比如学生对老师说 老师我最近好郁闷啊 您能告诉我该怎么调节自己吗 教师这时候不能马上就回答 如何来调节他的郁闷情绪 而是需要询问 究竟是什么事件导致了学生的郁闷心理产生 是因为丢了钱 或者考试考差了 或者与别人闹了矛盾等 只有找到具体的诱因 才能给出针对性的建议 消除学生的郁闷情绪其实 在现实的教育教学生活中 不少学生都有类似的毛病 对任何事情喜欢以偏概全 从个别事件就推论到一般 比如 一位同学偶尔失信于他 他便觉得所有的同学都不讲诚信 这个社会都不诚信于是便选择自我封闭 不与人交往 陷入孤独痛苦之中 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此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具体化技术去澄清 让学生发现 原来自己的消极情绪是因为某一件具体的小事 是自己过分概括化的思维所引起的从而改变自己的不合理认知 重新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状态学会运用心理辅导技术 构建师生心灵对话的平台 教师会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心理辅导技术是一个极为庞大的系统 以上只是介绍了一小部分 学习一些常用的辅导技术 在与学生进行谈话时 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这些心理辅导技术来进行交流 让学生觉得被尊重 被理解 被关注 从而走进学生的内心 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呈现出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良好状态 真正实现交流目的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二篇:中职生心理障碍的表现
4.浅析当前中职生的学习心理,主要心理障碍有哪些?
姓名:张新妃
单位:始兴县中等职业学校
答:当前中职生学习心理障碍的表现有:
一、缺乏学习动机,不愿学
学习动机是唤起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引导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并对此种学习活动加以维持、调节和强化的一种内在历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可以加强并促进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又可以激发、增强甚至巩固学习动机。不少中职生对学习的认知内驱力不足,学习的实用化倾向十分明显,过分追求学习上的急功近利和“短平快”,对学习文化基础课和思想品德课很不情愿,认为学了没有用,结果学习缺乏动力,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愿意学习。
二、缺乏学习兴趣,不爱学
兴趣是一种潜在的素质,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它是克服困难、推动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转化为学习动力,而且也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反之,学生若失去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引起学习兴趣的缺乏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首先,很多学生来到职校就是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习。他们有许多人有着错误的认识,以为来到职校就不用学习了,最起码不用学习文化课了,学的是专业知识,且大多是实训课。孰不料来到职校仍然要学习文化课,专业课理论上的也比较多,各专业都有系列的专业课,专业课中抽象的理论多,能力要求高,很多学生由于原来基础就差,开始时没有足够的重视,学习跟不上进度了,学习中的问题也越积越多,成功的体验也越来越少,学习兴趣逐渐减弱。其次,中职生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也差,不适应课程难度失去兴趣。一些专业理论课的课程难度比较大,不容易理解,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学生缺乏,加之在学习中见效慢,时间长,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再次,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导致学习兴趣降低。有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了解,有的不是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该专业,结果不喜欢所学专业,从而失去兴趣。
三、缺乏学习热情,不乐学
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对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对学习厌倦,感觉不到学习的快乐。不少中职生对学习不热情,缺乏积极的学习情感体验。在学习中产生焦虑、紧张、害怕的心理。其实他们也急于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但在学习过程中却屡屡失误,形成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的矛盾冲突,处于忧虑紧张、烦躁不安的情况状态。如有的学生,他们有上进心,但学习上多次受挫,考试成绩不理想,于是导致课上害怕老师提问,碰到问题不敢向老师请教,听到考试就害怕。轻度的焦虑具有积极作用,能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严重的则对学生的学习具有负面影响,使人精神压抑。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思维迟钝,精神惶惶惚惚,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产生对学习厌倦和倦怠的心理。此外,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让学生体验到消极的情绪,如有的教师上课习惯于“注入式”、“满堂灌”,使许多学生雾里看花,对考试或某些学科、专业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影响学习效果。长时间消极的学习情绪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行为,不乐意学习。
四、缺乏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学
性格是人对现实性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并对之发生影响的性格称为学习性格。在这方面,相当一部分职高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有的遇见问题不问,不懂装懂,不求甚解,无学习责任,把学习当成休闲,有的没有良好的自学习惯,表现为惰性大,依赖性强,有的学习不主动,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总结,有的不善于安排和调整学习时间,整个学习过程无计划,无目标,无措施,有的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不关注老师平时授课时强化的内容与例释,课内不做笔记,或根本不知如何听课,有的不会结合实际灵活运用知识等等。这些说明他们学不得法,不会学习。
五、缺乏恒心,不勤学
恒心是人在行动中自觉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表现在学习活动中的种种意志就是学习恒心。“学不可以已”,职高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绝大多数缺乏恒心,学习没有顽强拼搏的毅力,坚持性差,遇到困难就退缩,屈服于面临的困难,以致学习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总体来说,由于意志力差,不能坚持,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是失败多于成功,造成恶性循环,越学不好越没毅力去学,对某些知识的学习不能坚持到底,结果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第三篇:违章的类型及主要表现
违章行为:指违反国家和地方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违反原电力工业部和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有关规程、南方电网公司和公司有关安全工作的规定;违反各单位为确保电网、人身、设备安全和保证生产正常进行而制订颁发的各种规章制度的行为。固守旧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工作行为和状况称习惯性违章。按违章等级分类,分为恶性违章、严重违章、一般违章;按违章类别分类,分为作业性违章、装置性违章、指挥性违章、管理性违章。违章等级
恶性违章:指违章性质恶劣,违章行为可能导致人身、电力安全、设备事故的行为。恶性违章的主要表现详见附录A。
严重违章:指违章行为比较严重,主观违章的意识比较明显,违章行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严重违章的主要表现详见附录B。一般违章:指恶性、严重违章以外的违章行为。违章类别
作业性违章:指在电力生产、电力建设现场作业中,生产者个人不遵守安全规程,违反保证安全的各项规定、制度及措施的一切不安全行为。
装置性违章:指工作现场的环境、设备、设施及工器具不符合安全工作规程、设计技术规程、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施工现场安全规范等各项规定的一切不安全状态。指挥性违章:指生产指挥人员违反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安全工作规程、技术规程和专为某项工作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劳动组织与指挥的行为。
管理性违章:指从事电力生产、电力建设的各级领导者和行政、技术管理人员不认真执行规程制度或借故不执行规程制度和某些规定,不结合本企业、本部门实际制定有关规程、制度和措施,并组织实施的行为。
恶性违章的主要表现
A1.在未按要求办理工作票或配电抢修工单许可、延期手续的停电设备上工作。A2.擅自扩大工作票或配电抢修工单许可范围内的停电设备上工作。
A3.擅自合上隔离开关或拉开接地刀闸(拆除接地线)进行设备检修、试验工作。A4.无绝缘防护网或跨越架等可靠措施带电跨越电力线路或无限高及防导、地线跳跃的可靠措施带电穿越电力线路。
A5.耐张段内的杆塔上有人时,调整杆塔拉线。A6.约时停送电或约时办理工作许可、终结手续。
严重违章的主要表现
B1.杆塔上移位、杆塔上作业、变电设备门型构架上作业、避雷针上作业不使用安全带(绳)。B2.在未按要求合接地刀闸(挂接地线)的停电设备上工作。B3.未经线路运行单位许可,擅自搭设、拆除线路跨越架; B4.起吊区域无警戒标志,无指挥或无监护起吊作业。B5.使用未经试验合格的绝缘工器具开展带电作业。B6.未验电合接地刀闸或挂接地线。
常见作业性违章的主要表现
C1 不按操作规定和规程进行操作。
C2 不按规定使用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C3 着装不符合规定。
C4 攀、坐、站、倚、行位置姿态,不符合安全规定。C5 随意挪用现场安全设施或损坏现场安全标志。C6 吊物、传运物件操作方法,违反规程规定。
C7 起重作业操作方法、指挥信号违反规程或现场施工安全操作措施规定。C8 工作中不遵守劳动纪律,从事与生产无关的活动。C9 其它不符合 “三不伤害”的作业行为。C10 可能产生触电事故的作业性违章行为:
—— 非电工从事电气作业或不具备带电作业资格人员进行带电作业; —— 电气倒闸操作,不填写操作票或不执行监护制度; —— 倒闸操作不核对设备名称、编号、位置、状态; —— 防误闭锁装置解锁钥匙未按规定保管使用; —— 使用不合格的绝缘工具和电气工具;
—— 装设接地线前不验电,装设的接地线不符合《安规》要求;
—— 设备检修,不办理工作票或不执行工作监护制度,工作人员擅自扩大工作范围; —— 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参加检修工作,不进行监护或离开检修现场不指定代理人;
—— 跨越安全围栏或超越安全警戒线; —— 使用电动工具金属外壳不接地;
—— 电气设备检修,不执行停电—验电—装挂接地线程序或约时停送电; —— 线路停电检修,未在工作地段两端装设完接地线就开始工作; —— 在平行或同杆(塔)架设多回路线路上工作,没有设专人监护; —— 线路登杆不核对名称、杆号、色标;
—— 设备检修完毕,未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就恢复设备运行; —— 在带电设备附近进行起吊作业,安全距离不够或无监护; —— 在电缆沟、隧道、夹层或金属容器内工作,不使用安全电压行灯照明或无人监护。
C11 可能产生高处坠落事故的作业性违章行为: —— 高处作业不使用安全带或安全带未挂在牢固的构件上,焊工不使用防火安全带; —— 酒后登高作业;
—— 使用未经验收合格的脚手架,沿绳索攀爬脚手架、竖井架等 —— 在高处平台、孔洞边缘休息或倚坐栏杆;
—— 擅自拆除孔洞盖板、栏杆、隔离层或拆除上属设施不设明显标志并及时恢复; —— 搭乘载货吊笼;
—— 站在石棉瓦、油毡、苇箔等轻型、简易结构的屋面上施工; —— 凭借栏杆、脚手架、瓷件等起吊物件; —— 使用未按定期试验合格的登高工具; —— 梯子架设在不稳固的支持物上进行工作; —— 绳梯未挂在可靠的支持物上,使用前未认真检查;
—— 在雷雨、暴雨、浓雾、六级及以上大风时仍进行高处作业、检修,或进行水上运输、露天吊装、组立杆塔、放紧线等作业;
—— 杆塔上有人作业时,调整杆塔的拉线; —— 登杆前未认真检查爬梯、脚钉是否齐全完好; —— 高处作业不戴安全帽;
—— 穿破底鞋或带铁掌的鞋进行登高作业; —— 冬季高处作业无防滑、防冻措施。
C12 可能造成物体打击与机械伤害事故的作业性违章行为: —— 进入现场不戴安全帽或戴不合格安全帽或安全帽使用不当;
—— 高空作业人员不用绳索传递工具、材料,随手上下抛掷东西,或高空作业的工器具无防坠落措施;
—— 高处作业时,施工材料、工器具等放在临空面或孔洞附近;
—— 吊物捆扎、吊装方法不当。在吊物上堆放、悬挂零星物件,起吊未经验收合格的预制构件;
—— 在组装组铁构件与构架时,将手指伸入螺孔进行找正; —— 层面板、联系梁串吊时,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 使用不合格的吊装用具(机具、器具、索具); —— 不执行起吊措施,设备超载运行或偏拉斜吊或吃力不均;
—— 在起吊物的下方、正在施工的高层建筑物、构筑物下方通过或停留; —— 擅自穿越安全警戒区;
—— 在抓土(煤)机工作时,进入吊斗和抓斗工作范围; —— 不走通行道,跨越皮带或在皮带上站立; —— 跨越输煤机、卷扬机等运转设备的钢绳; —— 运输机械未停稳或挪动时,人员上、下传递物件;
—— 运行中将转动设备的防护罩打开,或将手伸入遮拦内,戴手套或用抹布对转动部分进行清扫或进行其它工作;
—— 在机械的转动、传动部分保护罩上坐、立、行走,或用手触摸运转中机械的转动、传动、滑动部分及旋转中的工件;
—— 启动运输机械,没有进行联系,也没有启动警告铃; —— 用吊头、抓头或其它载货设备输送人员;
—— 转动设备停运检修,未履行工作票手续和未采取防止误启动的措施;工作结束后未会同值班人员一起检查、确认工作人员撤离现场便启动设备;
—— 脚手架上堆物超过其承载能力; —— 起重工作没有统一明确的指挥信号;
—— 非操作工操作起重设备(指专人操作的起重设备);
—— 没有使用或不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如使用砂轮、车床不戴护目眼镜,使用钻床、打大锤时戴手套等;
—— 未正确着装,在现场穿高跟鞋、凉鞋、裤头、背心、裙子等,女同志未将辫子或齐肩发盘在工作帽内。
C13 防火、防爆、防毒的作业性违章行为: —— 未接受爆破培训的人员从事爆破工作;
—— 在易爆、易燃区携带火种、吸烟、动用明火及穿带铁钉的鞋; —— 动火作业不办理动火工作票,氢油管道动火时不按规定接地线; —— 在氢、油区使用铁制工具又无防止产生火花的措施; —— 对有压力、带电、充油的容器及管道施焊;
—— 焊接切割工作前,未清理周围易燃物,工作结束后,未检查清理遗留物; —— 在易燃物品及重要设备上方进行焊接,下方无监护人,未采取防火等安全措施; —— 在金属容器内同时进行电焊、气焊、气割或进行其它工作,入口处无人监护; —— 锅炉水压试验时,无关人员在周围逗留,人员站在焊接堵头对面或法兰侧面。锅炉启动升压过程中,在承压部件上继续作业;
—— 水上工作不佩带救生设备,没有其它救生措施; —— 进入SF6开关室前,未进行充分的通风;
—— 进入炉膛、汽包、油罐及其它储存化学药品、惰性气体的容器前,没有进行充分的通风; —— 现场滤油无人看管,或无防漏防火的可靠措施; —— 未采取措施即对盛过油的容器施焊;
—— 未严格按规定要求存放炸药、雷管,无专人保管,领退料手续不严格,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在普通仓库内;
—— 消防器材挪作他用,不定期检查试验; C14 车辆驾驶性违章:
—— 无准驾证人员开本企业车; —— 酒后开车或司机过于劳累后开车; —— 超速开车或违章强行超车;
—— 司机在行车中与人谈天说笑或精神不集中;
—— 司机在车辆驾驶中拨打电话或收发信息,使用电子设备上网等。
常见装置性违章的主要表现
D1 安全防护装置不全、有缺陷或不符合规程规定。
D2 安全标志、设备标志不全、不清晰或不符合规定,且不按时整改。D3 作业现场不能保证满足规程规定的安全距离。D4 生产、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不全或不符合规程规定。D5 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D6 施工机具、设备、工器具、脚手架结构等不符合安全要求或强度不够。D7 安全防护用品、用具配备不全、数量不足、质量不良。
D8 易燃、易爆区、重点防火区,防火设施不全或防火措施不符合规定要求。D9 易燃易爆物品存放位置、地点、环境不符合安全规定。D10 设备在非安全状态下运行。
D11 可能产生触电事故的装置性违章行为:
—— 高压开关室的门不能从内部打开;
—— 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未装设触电保安器或1:1安全电压隔离变压器; —— 现场低压开关设备护盖不全、导电部分裸露。高压配电装置带电部分对地距离不能满足规程规定;
—— 电气安全工具、绝缘工具未按规定进行定期试验;
—— 地线、零线的连接使用缠绕法,未采用焊接压接或螺栓连接方法;
—— 变电站构架爬梯、刀闸操作把手抱箍、低位旋转探照灯外壳没有直接接地;110kV及以上钢筋混凝土构架上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没有采用专门敷设的接地线; —— 高架吊车轨道接零后未做重复接地; —— 开关设备未使用双重编号;
—— 电气防误闭锁装置不齐全或不具备“五防”功能; —— 线路杆塔无编号、名称;
——平行或同杆(塔)架设多回路线路无色标; —— 公用配电架、配电室缺少安全警示牌; —— 照明外线对地距离不足; —— 线路防护区内未按规定清障;
—— 电力设备拆除后,仍留有带电部分未处理。
D12 可能产生高处坠落事故的装置性违章行为:
—— 使用的脚手架不合格;
—— 设备、管道、孔洞无牢固盖板或围栏; —— 高处危险作业区下方未装设牢靠的安全网; —— 梯子端部无防滑装置,人字梯无限制开度的拉绳; —— 夜间高处作业或炉膛内作业照明不足; —— 电杆的脚钉爬梯不全、不牢固; —— 临时爬梯材质不符合要求,挂靠不牢; —— 高建筑物临空面没有栏杆;
—— 深沟、深坑四周无安全警戒线,夜间无警告指示红灯; —— 厂房和其它生产场所吊装口四周无固定栏杆; —— 登高工器具不合格或未定期试验。
D13 可能造成物体打击与机械伤害事故的装置性违章行为:
—— 立体交叉作业无严密牢固的防护隔离设施;
—— 高空作业、起重作业、深沟深坑拆除工程等工作现场四周无安全警戒线; —— 脚手架未按规定搭设;
—— 起重机械制动、限位、信号、显示、保护装置失灵或有缺陷; —— 起吊索具、承力部件未经试验,或存在缺陷; —— 高处作业临空面未设防护栏杆和挡脚板; —— 设备、管道、孔洞无盖板或围栏。D14 防火、防爆、防毒的装置性违章:
—— 易燃易爆区、重点防火部位,消防器材配备不全,不符合消防规程规定要求,且无警示标志;
—— 易燃易爆物品仓库之间的距离不满足防火规程的要求,无避雷设施; —— 制氢站、储氢瓶房、燃油泵房、液化气站等易燃易爆区内未装设防爆型电源开关及设备; —— 氧气瓶、乙炔瓶、氢气瓶及其它惰性气体、腐蚀性气体瓶等,安全防护装置不全,未定期检验,未按规定进行标识;
—— 进入易燃、易爆区的车辆无防护罩; —— 油罐、油管道接地不良,接头渗漏油; —— 现场无畅通的消防通道;
—— 消防水压力不足,未按规定设置消防水管及配置消防水龙带。D15 设计、施工过程常见的装置性违章现象: —— 电气防误闭锁装置不执行专业规程的要求;
—— 防止锅炉、压力容器爆炸和炉膛灭火放炮措施不执行专业技术规程和反事故技术措施要求;
—— 电缆防火、阻燃措施不执行专业设计、技术规程和反事故技术措施要求; —— 油系统、油区、氢站等防爆防火和消防措施不执行专业设计、技术规程要求; —— 输煤系统、制粉系统防火防尘措施不执行专业技术规程和反事故技术措施要求; —— 防触电、倒杆倒搭、高处坠落和机械损伤等措施不执行安全规程和反事故技术措施要求;
—— 防酸碱腐蚀和六氟化硫防毒措施不执行专业技术规程和反事故技术措施要求; —— 防噪音、高温措施不执行专业设计、技术要求;
—— 现场安全防护设施不执行设计、安全规程和反事故技术措施要求; —— 输变电设施防污闪措施和防护通道不执行专业技术规程和反事故技术措施要求。
常见指挥性违章的主要表现
E1 指派不具备安全资格的人员上岗,不考虑工人的工种与技术等级进行分工。
E2 没有安全技术交底,没有安全技术措施,没有创造生产安全的必备条件,或应办工作票、操作票、安全施工作业票而不办,即组织生产。
E3 擅自变更经批准的安全技术措施或工作票、操作票、安全施工作业票。E4 不按“安规”要求填写、签发工作票、操作票、安全施工作业票等。
E5 对职工发现的装置性违章和技术人员拟定的反装置性违章措施不闻不问,不组织消除。E6 擅自决定变动、拆除、挪用或停用安全装置和设施。
E7 决定设备带病运行、超出力运行,而没有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安全保障措施,或是让职工冒险作业。
E8 不按规定给职工配备必须佩带的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E9 不顾职工身体实际情况,强令加班加点,超负荷劳动。
E10 发布其它违反劳动卫生安全法规、条例、《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的指令的行为。
常见管理性违章的主要表现
F1 对国家、行业、南网公司、广西电网公司有关法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重要文件等未组织贯彻落实。
F2 未能履行安全生产到岗到位标准,工作不到位。
F3 没有能够及时制定、修订有关规程,使有关安全生产工作无章可循或与实际不符。F4 对安全生产中出现的倾向性、深层次问题及存在的薄弱环节或其他急需解决的问题,未及时研究,加以改进和解决。
F5 对下级反映的需要协助解决的安全生产工作,不能及时研究、答复和协助解决。F6 有章不循、或对有章不循的情况或现象,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F7 对事故、事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未能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对待。F8 企业没有设立二级独立的安全监督机构或主要生产车间未设专职安全员。F9 遇安全问题以自己是管生产、管技术或管其他业务为由,推脱安全责任。F10 未经批准,解除设备连锁、报警、保护装置。
F11 进入发电机内、锅炉汽包内、汽轮机汽缸内未穿专用工作服、布或胶鞋。F12 进入计算机房、制氢站内的工作人员未穿防静电服和鞋。
F13 不按规定结合实际制定、完善设备检修、运行规程和管理制度,不能有效地组织落实各项制度。
F14 不按规定制定反事故安全、技术措施,不落实现场工作的安全措施。
F15 制定的规程、制度、措施不符合现场实际,使用中导致事故事件的发生,或在事故事件处理时延误或扩大了事故。
F16 不能对工作进行总结,找出薄弱环节,制定措施,改进工作。
F17 新设备投运或设备改造、技改后,没有及时编制相关规程,致使设备的运行、操作、维护无章可循。
F18 现场规程没有每年进行一次复查、修订,并书面通知有关人员。
F19 新入厂的生产人员,没有组织三级安全教育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考试合格。F20 特种作业人员,没有经过规定的专业培训,就安排上岗。F21 没有组织生产人员进行触电现场急救方法的培训。
F22 对外发包工程项目,选择不合格承包商;施工单位资质及其施工人员资质不满足要求;施工单位有资质但实际不具备施工能力;劳务外包单位资质及其劳务外包人员资质不满足要求;以包代管。
F23 对外发包工程项目,施工前没有依法签订项目施工合同。F23 对外发包工程项目,施工前没有依法签订安全管理协议。
F24 对外发包工程项目,施工前没有进行全面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与施工方案及现场不一致。
F25 对外发包工程项目,施工前没有按规定流程组织审批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不是由施工负责人或工作负责人亲自编写;施工方案所列安全措施不符合现场实际。F26 “三种人”资格把关不严,不符合要求的“三种人”入网作业;
F27 工作票签发人(会签人)没有认真核对工作票、申请票、施工方案三者施工任务一致、安全措施一致、工作人员一致、工作时间一致(按批准的申请票工作时间为准)。F28 工作负责人不具备工作负责人资质、不清楚自己安全职责。F29 工作延期不按规定办理相关许可手续。F30 工作票所列工作班人员与现场不一致。
F31 工作结束,验收合格后没有清点、撤离所有工作班人员(含临时工),没有认真核实现场接地线(含个人保安接地线)。F32 重大设备缺陷未及时组织排除。
F33 没有按规定配置现场安全防护装置、安全工用具和个人防护用品。
F34 图纸资料与现场实际严重不符或设备异动(变动)通知不及时(主设备、主保护、主要辅助设备异动通知超过24h)。
F35 对频发的重发性事故事件没有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制止。
F36 多经企业相关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没有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分析会、安全监督网例会等安全生产会议。
F37 对多经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没有做到“同布置、同检查、同总结、同考核”。F38 没有不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到多经企业开展检查、指导、培训和帮扶工作。F39 没有指导、监督多经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问责、安全业绩考核等安全规章制度。F40 没有及时督出多经企业对其发生的事故、事件或违章进行处罚及整改。
第四篇:感觉统合的八大类型及表现
感觉统合失调的八大类型及表现:
一、视觉统合失调
1、什么是视觉?
视觉就是我们用眼睛所看到外界周围的事物。视觉成熟最重要的是焦距。通过眼 睛观察形状、大小、甚至文字。
2、出现视听失调的原因?
婴儿期爬行不足。在婴幼儿期间,听觉对大脑的成长影响最大,早年的幼儿听觉
较弱,所以受不了太高、太大的声音,祖父母带大,环境噪音太多,父母脾气大,经
常大声责备,都会造成幼儿为了保护声音对大脑的刺激便会在听觉上形成一层自我保 护膜,养成拒绝听别人讲话的习惯。
视觉统合不佳主要表现:看书时容易漏子、掉字、写字时,偏旁部首容易写错、不会做计算、学了就忘、抄错题、甚至不认识字。
二、听觉统合失调
1、什么是听觉?
声波作用于听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并引起听神经的冲动发放传入信息,经各级听觉中枢分析后引起的感觉。音变的能力来自触觉。听觉区的讯息深入大脑的潜能记忆区中,因此听觉的音变能力,对人类的潜意识影响很大,在心理上也产生很大的作用。
听觉统合能力不佳主要表现:对别人说的话听而不见、丢三落
四、经常忘记老师布置的作业。
三、嗅觉统合失调
1、什么是嗅觉?
嗅觉是人类感觉神经中最多也最复杂的器官,嗅觉能协助我们用鼻子灵敏的认识 环境,进而保护自己。
嗅觉失调的表现:如无法味到花的芳香、不能闻出某种气味等。
四、味觉失调
1、什么是味觉?
味觉失调会直接影响到人的生活品质。味觉也是婴幼儿期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能
力。舌头的味觉相当复杂,前面甜的,中段哭的,旁边酸辣的。必须让食物留在嘴巴
里较长的时间,才能感觉发出各种味道,味觉教育需要有相当的耐心及时间。
味觉失调的表现:无法用舌头尝出各种味道,不能尝出酸、甜、苦、辣。
五、触觉失调
1、什么是触觉?
身体皮肤组织接触外界的一种感觉。
2、什么是触觉失调?
触觉失调就是人对外界的感觉出现的与别人不一样的现象。它分为触觉敏感和触觉迟钝。触觉敏感:就是说对外界的微小变化产生一种过激的反应。(这样的孩子的脑神经抑制困难,才导致触觉过分敏感,对任何信息都有反应,大脑经常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自然无法集中注意力,心烦气躁的。他们穿着的衣服质料不同,或环境有微小的变化时,都会忙着做出不舒服的反映处理,于是最重要的学习信息就很难传入大脑了。
触觉迟钝:就是排斥新事物,不能接受新事物,依赖旧的事物。(由于一再排斥新的信息,便需要加强旧的信息,于是就很依赖他们已经熟悉的旧的事物。这样的孩子比一般孩子更渴望被接触,所以也比较粘人。他们经常固执于某种行为上,特别喜欢强烈又熟悉的旧的感觉,如:偏食、吸吮手指,触摸生殖器,咬人等。)
3、触觉失调的现象有哪些? 现象有:容易分心、常会左顾右盼;脾气暴躁,尤其对亲人特别不好,喜欢强词夺理;不喜欢到陌生地方或人多的拥挤场合;偏食和挑食,不喜欢吃水果和蔬菜等;害羞,碰到陌生人特别紧张,会结结巴巴的说不出来话;内向爱独处,不喜欢到户外玩,怕人多的地方,朋友少,沉默寡言;看电影或电视的时候,容易兴奋,受感动,并喜欢尖叫;怕黑,到暗处一定要有人陪,晚上拒绝出门,讨厌独自在屋里;换床铺便无法入睡,甚至被子、枕头都必须是固定的;清理鼻子和耳朵时,常显得情绪非常不稳定;喜欢粘特定的人,并且非常需要对方的拥抱和溺爱;睡觉的时候喜欢咬被角,抱棉被、衣服和玩具;喜欢吮吸手指,咬指甲、不喜欢别人帮忙剪指甲;不喜欢被抚摸脸部,讨厌洗脸、洗发和剪发;有人协助穿衣服、穿袜子和拉袖口,常会特别的紧张;不喜欢别人由背后接近,常有严重的不安全感;经常到处碰、摸、动个不停,对毛料和布织料特别排斥或特别喜欢;虽喜欢和人聊天,却不喜欢有肌肤接触的勾肩搭背行为。
4、触觉敏感的危害?
触觉敏感的孩子常常会衍生前庭觉不足,好动不安的毛病,本体感也会扭曲,情绪化及笨拙现象。
5、强化触觉训练的原则
触觉是感觉刺激中分布最广,信息最频繁的,我们几乎不断地在接受触觉刺激,包括晒太阳,吹风,洗澡,游泳以及玩沙,玩土,玩水都是非常重要的触觉刺激。因此,触觉游戏在日常的生活中随处都可应用。在皮肤上的各种刺激,会协助决定触觉来影响身体的反应,有时使用毛刷来减少触觉防御的现象,也许先用前庭刺激,再加上刷子的互相调节,治疗触觉防御泛滥的效果更好。
触觉敏感或迟钝主要表现:黑怕陌生的环境、允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官、过分依赖父母、过分紧张、过分碰触某种东西、有强迫性行为、个人表现缺乏自信、语言行为动手动脚、惹事生非、爱惹别人、偏食、暴饮暴食、不能考虑别人的感受、情绪不稳定等。
六、前庭觉统合失调 ⒈ 什么是前庭?
人的脸部正前面的各个器官如耳朵、鼻子、眼睛和嘴巴所接受到的信息。透过脑干前边的前庭神经核,进入大脑的功能区。这个器官所接受的信息称为前庭信息。⒉ 前庭神经核的功能?
① 过滤、筛选、重组身体各部分接受的信息。② 感受外界的动态和静态信息,对自身起平衡作用。
⒊ 前庭觉失调就是我们的前庭神经核对我们的前庭信息和身体各部分接受的信息不能进行筛选、过滤和重组的能力及不能感受外界的动态和静态信息,使自身无法达到一个平衡的作用。
4、前庭觉发展不成熟,身体便会反映出以下各种现象:重力平衡的能力不稳定,平衡感明显不良;运动企划能力差,严重时无法正确、有效操控肢体;空间感的判断经常失误,对环境的知觉多多少少都有障碍;肢体做交叉动作时有困难,左右手交叉活动时,无法有效地控制,即双侧协调障碍;视觉统合不足,眼球运动有困难,眼球无法控制视觉移动;很难双手或双脚合并做相同的动作,如同时举高双手,或双脚并拢前、后跳动有困难;词汇体系发展不佳,词汇使用经常错误,词句组织短而混淆。
5、强化前庭觉训练的原则:
人类所有的感觉器官中,前庭觉是最敏感的,这种信息能否顺应环境,也是肢体得以灵活操作最重要的因素,前庭觉随时提醒我们头和身体的方向,使我们能清楚的接收到视觉信息,如前庭觉不佳,视觉很难跟随移动的目标,眼肌肉和颈部神经也产生信息反应不良的情形,眼球的移动变得不平稳,常会以跳动的方式抓住目标,造成孩子阅读、玩球、划线的困难。
此外,前庭觉会将信息由脊椎体神经体系传达到身体各部位,通知肌肉必须做收缩和运作,以适应环境的需要,同时,也会将肌肉和关节信息传到前庭神经核及小脑,形成身体、神经、大脑功能的互动,是人类探索环境,适应环境的最重要基础。
如果这方面功能不佳,便无法达成感觉统合,孩子便会常常跌倒或撞墙,动作显得笨手笨脚,甚至害怕行动,更会造成感觉信息严重扭曲,而影响到身体的协调行动能力。前庭觉失调的表现:
1、多动,虽好动,但平衡能力比较差。
2、原地打转容易眩晕或打晕。
3、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上课不专心。
4、畏高或者不怕高
5、走路容易跌倒
6、调皮任性、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
7、出现语言发育迟缓、说话词不达意、说话表现困难
七、平衡觉失调 ⒈ 什么是平衡?
① 定义:练习身体协调与地心引力的协调的能力。
② 分析:我们的神经体系在活动中,发展出一种与地心引力协调良好的能力,指挥我们的骨骼和大小肌肉。支撑住我们这个有重脚轻的倒三角架构。这种良好的协调能力就是平衡能力。⒉平衡感包括:手眼协调。上下肢体的协调。全身的协调。
⒊平衡失调的主要现象:穿裤子困难,拿筷子,拿汤勺不协调,不会吹口香糖,舌头操作不灵活,不能很好的将水倒入口中。写作姿势不正确,心烦气躁,生活不能自理。登高时会极度紧张,身体屈成弓形,大肌肉发展不佳,以至坐无坐相,站无站相,坐时常会趴在桌子上,或以手扶额。
4、强化平衡感训练的原则:由平衡感不足引起的肢体运动协调不良,以及过动不安,可借助加强平衡感的相关运动使其恢复正常。强化平衡感的活动应注意以下几项原则: 不局限于平面,并兼顾上、下立体性的运动,甚至达360度的旋转。需注意动、静状态的平衡
以高速活动强化原始反射的统合能力,以促使身体和地心引力的协调,保持倒三角形身体架构的安定性。例如,回转、上下或左右摇晃等运动,都有助于前庭体系的发展,对安定与平衡能力也具有很大的作用。而大小滑板、大弹力球、旋转盘、平衡台、跳床、吊缆系列等都是非常适合的教具。
平衡觉失调的表现:走路时容易跌倒、不能向其他的孩子一样翻滚、骑车、跳绳等。
八、本体觉统合失调 ⒈ 什么是本体觉?
本体觉就是人类对自己身体的了解和操控,人体充分利用和支配自己的关节,肌肉,肌腱。韧带和骨骼等身体部位的收缩与拉伸,所产生的一种固有的信息。如:我们不用镜子也可以用手摸到自己的眉毛、耳朵、鼻子等;不用大脑判断也能根据环境做出合乎环境需要的行为和动作,如:跨越水沟、栏杆等等。⒉ 什么是本体觉失调?
本体失调会造成身体协调不良,包括双侧协调、手眼协调及身体感官的自然协调。⒊ 本体失调的现象?
现象有:眼睛看不到东西时,几乎无法做出正确的动作;身体的无意识行动自律失常,随时处在焦虑和紧张中;环境适应困难,经常会重复错误的学习;笨手笨脚,经常碰伤或撞伤;爬楼梯常常会特别紧张;小肌肉的操作经常受阻,无法完成精确性动作,拿笔、拿筷子困难;固有感觉和听觉处理常有障碍,造成方向和情报来源判断严重错误。
⒋ 本体觉失调的原因?
出生的那一刹那,除了皮肤触觉神经体系的强烈刺激外,更重要的是大小关节信息和大脑皮质层及中枢神经的联系。关节信息会带动大小肌肉的活动,让我们不靠视觉也可以了解身体各部分的活动方式,因而了解身体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并做出正常的反映。剖腹产的胎儿由于缺少了这个关节信息的学习过程,出生以后缺乏活动的话。便也会笨手笨脚、胆小、怕事等。⒌ 强化本体感训练的原则:
本体感觉活动的设计要顾及进行高速活动时的平衡能力,以及与原始反射相关的感觉统合,以促进身体和地心引力的正确协调,以及长时间保持安定姿势的能力,让幼儿在动作训练上能够自动有效的掌握动静之间身体神经的动作,并增强对身体各部位的认知。
文字、图形模仿、翻筋斗、转身跳等,可以促使筋肉在高度紧张和放松间变化动作;
模仿动物或他人的动作、躲避球、捉迷藏等童年游戏,则有助于身体形象和运动企划能力的形成; 拼图、接龙、连点线成形的游戏,有助于空间视觉的健全;
趴地推球、投篮、在跳床上投接球、滑板上拍球、或大滑板配合投掷球或推开障碍物游戏,对视觉空间和运动企划的协调帮助很大。
本体感失调的表现:晕车、裸背、站无站姿,坐无坐姿、过分怕黑、方向感不佳、不能像他人一样捉迷藏等。
第五篇:海淘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及成因分析范文
摘要:本文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归纳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障碍的表现类型,对其成因进行了客观分析,并对如何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这一问题进行了有益探讨。
改革不断深入,社会快速发展,人们为高校培养了大批人才而欣喜的时候,一个新的问题—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却变得越来越引人注目了。有关方面对全国l
2,5万大学生的抽徉调查发现,大学生中有%学生有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有关单位对南京4所高校的一万多名大学生精神状况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约有四分之一的人有心理问题,有”,7%的学生患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另外对南京市的608名同学调查时发现,有过心理危机的占75%。夭津曾对5万大学生进行调查,16%存在着焦虑、恐怖、神经性忧郁和情感危机等心理障碍。去年对全国14万大学生的调查显示,27%的学生存在负面心理情绪,大学生因心理疾病退学的高达总人数的%。研究还表明,大学生中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一、当今大学生基于他们特殊的生活环境、心理环境和生理环境,可以看到引起他们的心理障碍大体上有以下几种表现
(1)学习持久紧张感和竞争压力感。从进入高中到考上大学,持续3-4年的紧张学习,没有得到心理上的放松,进入大学后依然按照原来的学习方式拼命。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考上大专的要争取专升本、考上本科的要争取毕业后考上硕士研究生、博士„„。有的大学生,中学时代一直是尖子,总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家长的夸奖,常常自我感觉良好。到了大学,服胃‘‘强中自有强中手”相比之下,原来的优势消失了,这在心理上产生了竞争压力感,使大脑处于高度疲惫状况,导致心理功能失调。
(2)人际关系处理不当。我国著名已故的心理卫生学家丁攒先生曾经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的。”大学生有强烈的交往欲望,但不少学生表现出人际沟通不良,性格上不合群,相容性差,使自己易在同学中处于不被理解,被排斥,被受冷落的境地,久而久之,往往会产生精神压力,因而一遇到问题影响情绪时,便无以寄托,无所支持,无处抒发,于是只能压抑.激烈竟争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擅长单打独干,易于自我封闭,不善与人交流,在恐惧失败的心理下,不敢与人交流合作以防止自我暴露和竞争力的丧失。
(3)强烈的孤独、空虚及压抑感。学校生活的单调,早年建立的伙伴关系的解体。青春期综合反应所带来的烦恼,缺乏精神支柱,理想与实现的矛盾,人际感情的失真,特别是高消费和外来的诱惑与所造成的心理落差,往往给人以压力感,并由此产生孤独和空虚感。
(4)情感危机难以排除。目前大学生恋爱问题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据对在校的大学生抽祥调查,正在恋爱的一年级为I
S%,二年级为25%,三年级为40%,四年级为65,单相思者为10%,失恋者为20%
o调查还显示有手淫的占%。由于传统认识与性心理、性生理知识的不足,以致很多学生在手淫后又往往产生较强烈的恐惧与不安、自责与自罪,使心理处于持久的疲劳与冲突之中而不能自拔。从心理卫生的角度上看,都需要动用大量的精神能量,其强度不亚于紧张的学习。就年轻人而言,如果学习和恋爱交织在一起,并产生各自的或交叉的冲突时便可能造成心理危机。
(5)经济困难。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一部分同学家庭经济比较富裕生活好点也无可厚非,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家庭经济非常困难,因而使学生的生活水平产生日益明显的差别,使“穷困者”的自尊与虚荣受到挑战,从而破坏了其心理内环境的稳定。近几年高校学费节节攀高。学生消费也日益增长,许多下岗职工家庭和农村家庭的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内心闭塞。
(6)进步受阻和评优评先榜上无名。积极进取,奋发成才是大学生的主流,乐于表现,勇于竟争也是大学生的一大特点。因此,大学生中有很多同学积极要求进步,靠拢党组织,有不少同学希望从事社会活动当学生干部。然而,有些同学由于种种原因而得不到重视和肯定,或者评优评先榜上无名,因而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陷入痛苦之中,而这种现象往往又发生在那些上进心比较强的学生身上。
(7)专业兴趣低。许多学生因对专业不了解误填或其它种种原因进入了一个无趣的专业,但在我国现有教育管理体制下,进校后没有一定的关系是无法转专业的。致使他们对本专业产生抵触情绪,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性去应付学习,心理矛盾倍出。
(8)文化选择和社会冲击带来的困惑。大学是思想开放的地方,各种思潮和文化流派齐头并存,物质诱惑和文化选择丰富多彩,这对于一直生活在单一思维氛围中的大学生们来说无疑是眼花缭乱。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也在大学校园中找到了土壤,这些都很容易让大学生们失去方向。
(9)网络时代还带来了信息和机会强迫的危机。这是一个“信息爆炸”,也是一个“信息匾乏”的时代。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一位教授就指出,网络资源的巨大能让深入其中的人们产生自己信息不足的错觉,从而越来越拼命的陷入其中,最终把自己折腾得疲惫不堪,伤害了身心健康。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已变得越来越引人注目了,如果我们不给这些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以及时地、有效地帮助和治疗,就可能使他们心理障碍进一步力口深,给社会造成潜在的损失和危害,其后果是严重的。
二、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的成因主要可归纳为几个方面
第一,从生理、心理的发育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健康状况从简单走向复杂,大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的“暴风雨时期”,大多数学生在这段时期内都可以完成生理上的成熟,但多数人还不能同时在心理上达到成熟,这个时期是人生由少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处在变动之中的大学生一方面产生了强烈的自主意识,且随着知识海淘论坛dongding的逐渐丰富,逐渐走向成熟。同时,又因为一下子失去对父母和家庭的依赖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应。
第二,从社会变革来看。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一个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化的历史过程中,加之中西文化的冲突,各种思潮的涌入,民主化逐渐推进,时代突然把社会转型过程中纷繁复杂,扑逆迷离的矛盾现象呈现在心理结构十分脆弱的大学生面前,这不仅会造成价值观混乱而且还会造成情感的极度苦闷,至使他们心理复杂而动荡不安。加之缺乏社会生活的磨练,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薄弱,因而极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心理失衡,产生各种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
第三,从家庭、学校来看。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除了生理原本有缺陷的,从小受到歧视(如私生子、弃儿、父母犯罪)未能正常成长以外,有相当部分则是被家庭和学校刻意重视、溺爱的“骄子”。强烈的优越感,造成他们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但由于缺乏自主意识和适应能力。加之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间距以及面对考试、毕业分配带来的持久的期待焦虑,在任何一场哪泊是不大的精神冲击下,都可引发心理障碍。
第四,由干社会、历史、文化等传统因素的影响,我们一直把健康狭义理解为身体健康,而忽视了人们的心理健康。迄今为止,心理治疗与咨询意义仍未被更多的人所认识。有不少人心理、情绪、行为失常,却一直以为是生理方面的原因而四处求医问药仍不见好转,经人指点才来见心理医生。
第五,独身子女的群体不断增多。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受不得半点委屈,心理特别易受挫折。同时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过去更导致他们无法适应新的生活。思乡与适应不良。多见于一年级新生,以女生为突出,她们在家中是宠儿,来到新环境,没有独立生活及在外的经验,面对社会化的大学生活,感受到陌生和不知所措。
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都存在着产生心理间题的潜在可能性,一旦这种可能性受到外部某种条件的激发,就会产生心理问题。但是心理问题并不是心理障碍,心理问题只有发展的一定的程度,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之后才形成为心理障碍。虽然我们的心理咨询和一定的思想教育缓解了无数大学生心灵的痛苦,不同程度地矫正了他们中众多人行为上的偏差,弥补了他们人格上缺陷,挽救不少濒临绝境的轻生者,为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但是,如果我们从多方面(家庭、学校、社会等)重视心理卫生教育,尤其在高校加强心理卫生保健,使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情绪、行为得以及时地引导、排泄和治疗,那么,大学生心理障碍就会得到及时的调节和控制,许多潜在的因素也可以避免。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通过对许多国家的调查研究证明,在全世界的人口中,每时每刻都有!I3左右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症,而是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一种安全安宁的状态。’,希望学校、家庭、社会以及每个大学生都能切实重视心理卫生问题,重视大学生的自我保健和自身调节,从而真正激发起大学生的昂扬斗志和进取精神,使之成为真正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