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俗为雅:禅籍俗语言
以俗为雅:禅籍俗语言对宋诗的渗透与启示
周裕锴
内容提要 宋诗人提倡的“以俗为雅”,一是指题材的世俗化,与禅宗多举日用事的宗教实践观有关;二是指语言的通俗化,理词俗语人诗,其根源来自禅籍俗语言风格的启示。宋诗受禅籍俗语言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采用禅宗语录中常见的俗语词汇,仿拟禅宗偈颂的语言风格,并由此而推崇摹仿王梵志和寒山类似偈颂的白话诗。禅籍俗语开拓了宋诗的语言材料,使诗歌产生谐谑的趣味和陌生化的效果。关键词 宋诗 禅籍 俗语言 偈颂 王梵志 寒山
在宋代诗学中有句流传甚广的口号,即“以俗为雅”。首先提出“以俗为雅”的是苏轼和黄庭坚。苏轼《题柳子厚诗》云:“诗须要有为而作,用事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好奇务新,乃诗之病。柳子厚晚年诗极似陶渊明,知诗病者也。”
(1)(卷六七)
黄庭坚《再次韵(杨明叔)·引》云:“盖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百战百胜,如孙、吴之兵;棘端可以破镞,如甘蝇、飞卫之射。此诗人之奇也。”(2)(卷一二)黄庭坚此诗作于绍圣四年(1097),苏轼此跋无准确编年,但他喜好陶、柳诗是晚年南迁之后的事,所以此跋亦当作于绍圣年间(3)。此外,陈师道《后山诗话》载:“闽士有好诗者,不用陈语常谈,写投梅圣俞。答书曰:‘子诗诚工,但未能以故为新、以俗为雅尔。”’(4)(卷二六引)梅尧臣是否真说过此话,尚无确证。即使“以俗为雅”由梅尧臣提出,但直到陈师道才首次载于诗话。而《后山诗话》也大约作于绍圣前后。由此可见,“以俗为稚”最早见于(现存)文献乃在绍圣年间,而提及或转述此说的三位诗人正好是“元祐体”的代表作家以及“以文字为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同时也是佛禅的爱好者甚至佛门居士。因此,我们有理由把“以俗为雅”视为同时代禅悦之风影响的产物。
所谓“以俗为雅”。包括诗歌的题材和语言两方面。题材的“以俗为雅”与生活态度和审美态度的世俗化有关,这一点与禅宗将印度佛教的宗教精神世俗化相类似。禅宗的实践观是自证自悟,尤其是马祖道一主张“平常心是道”,认为禅悟产生于日常的穿衣吃饭、屙屎送尿之中,更成为宗门的基本生活态度。与此相联系,禅宗公案千百条,多举日用之事。尽管北宋禅宗日益士大夫化,但这种日用的宗教实践观丝毫未受冲击,反而渗透人士大夫的生活态度中。宋代士大夫无论是阅读公案,还是与禅僧交游,都会接触到这种观念。如佛印了元禅师写信给苏轼说:佛法“在行住坐卧处,着衣吃饭处,屙屎撒溺处,没理没会处,死活不得处”(5)(卷一七三九释了元《与苏轼书》)。黄庭坚也有同样的思想,其《题意可诗后》云:“若以法眼观,无俗不真;若以世眼观,无真不俗。”(6)(卷二六)也认为“俗”与“真”的区别在于一种观照态度,以禅家的眼光去观察世俗之事,佛法之真谛无所不在。所以黄庭坚曾戏言:“诗者,矢也,上则为诗下则矢。”(7)(卷五《杂论十三》)”这种观照态度自然会将理俗的素材提升改造为高雅的诗材。至于宋诗语言的“以俗为雅”,则更是受到禅宗典籍通俗活泼语言风格的直接启示。从汉魏六朝到隋唐五代,除了杜甫等少数人之外,诗人是不允许俗字傀语人诗的。唐人刘禹锡重阳日作诗不敢用俚俗的“餻”字。因为儒家六经无此字(8)。这在唐代是很典型的。但到了宋代,人们就不再受这种观念的束缚,宋祁作诗嘲笑刘禹锡:“刘郎不敢题餻字,虚负诗家一代豪。”(9)(卷二四《九日食糕》)特别是到了北宋后期,俗字俚语入诗蔚成风气,而且在各种诗话中备受推崇。试看以下数则诗话:
王君玉谓人曰:‚诗家不妨间用俗语,尤见工夫。雪止未消者,俗谓之‘待伴’。尝有雪诗:‘待伴不禁鸳瓦冷,羞明常怯玉钩斜。’待伴羞明皆俗语,而采拾入句,了无痕纇,此。获瓦砾为黄金手也。‛余谓非特此为然。东坡亦有之:‚避谤诗寻医,畏病酒入务。‛又云:‚风来震泽帆初饱,雨入松江水渐肥。‛寻医、入务、风饱、水肥,皆俗语也。又南人以饮酒为‚软饱‛,北人以昼寝为‚黑甜‛,故东坡云:‚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余。‛此皆用俗语也。(10)
世间故实小说,有可以入诗者,有不可以入诗者,谁东坡全不拣择,入手便用,如街谈巷说,鄙俚之言,一经坡手,似神仙点瓦砾为黄金,自有妙处。(11)
李端叔尝为余言:‚东坡云:‘街谈市语,皆可入诗,但要人熔化耳。‛(12)
我们注意到,苏轼不仅在理论上首次打出“以俗为雅”的旗号,而且以其大胆的实践成为试用俗语的领路人。值得我们探讨的是,苏轼对方言俗语的喜好究竟基于一种什么样的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
如前所述。刘禹锡不敢用“餻”字,是以儒家六经语言为标准。而在宋代,诗人已将禅宗典籍纳入自己的视野。禅宗典籍作为一种文献形式,已成为参禅士大夫的新经典,而禅宗典籍占主导地位的语言乃是俗语言。与公案多举日用事相对应,禅门多用方俗语,其意义乃是以一种农禅的话语系统来取代佛经教门的印度话语系统。虽然这种农禅话语系统因士大夫的话语(诗句)的入侵而稍丧本色,但士大夫的诗句话语进入农禅话语系统也不得不变形为通俗的诗偈。因此,当宋代士大夫阅读禅家公案时,首先引起他们注意的便是与濡家文言完全不同的白话口语。显然,这些白话口语为宋人超越汉魏六朝、隋唐五代不敢用“餻”字的诗人提供了最好的装备,同时也因禅宗典籍的新经典地位而为诗人自由拣择街谈巷说、鄙言俗语提供了理论上的借口。特别是禅语与俗语在语言性质上有诸多共通处,因而诗人在试用时可达到相同的目的。诚如韩驹所说:“古人作诗多用方言。今人作
(13)(卷六引《室中语》)诗复用禅语,盖是厌陈旧而欲新好也。”韩驹所谓“今人”,当指元祐以后的诗人。由此可见,北宋后期诗歌用禅语与俗语入诗是同步的,而且禅语在某种程度上取代方言成为宋诗人追新求奇的语言材料。
宋诗受禅籍俗语言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采用禅宗语录中常见的俗语词汇,二是仿拟禅宗偈颂的语言风格。
晚唐五代禅宗语录出现,到两宋更是广为流传。宋人不仅编纂前辈大师的语录(包括灯录),而且记录编排同时代禅宗和尚的语要。这些语录采用了大量唐宋时期流行的方言俗语,并以其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征服了包括辟佛的道学家在内的士大夫。正如清人江藩所说:“儒生辟佛,其来久矣,至宋儒辟之尤力。然禅门有语录,宋儒亦有语录;禅门语录用委巷语,宋儒语录亦用委巷语。夫既辟之,而又效之,何也?盖宋濡言心性,禅门亦言心性。其言相似,易于混同,儒者亦不自知而流人彼法矣。”(14)的确,宋代士大夫在级取禅宗精神内核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禅宗语录的语言外壳。其实,精神和语言本来就有同一性,禅宗精神是一种农禅精神,因而只能栖居于农禅话语系统之中。不仅道学家如杨时、朱熹等人的语录全用白话,而且很多参禅的诗人也常引用或仿效禅宗语录的“委巷语”。
所谓“引用”,指直接以语录中常见的词汇入诗。如苏轼《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其三云:“天下几人学杜甫,谁得其皮与其骨?“(15)(卷二二)“皮”、“骨”之喻本《景德传灯录)卷三(第二十八祖菩提达磨》。达磨欲返天竺,命门徒各言所得,谓道副曰:“汝得吾皮。”谓尼总持曰:“汝得吾肉。”谓道育日:“汝得吾骨。”谓慧可曰:“汝得吾髓。”而苏轼这首诗的“前身子美只君是,信手拈得俱天成”句中的“信手拈得”四字,也是禅籍中极常见的词汇[1]。又如黄庭坚《题竹尊者轩》诗云:“百尺竿头放步行,更向脚跟参一节。”(2)(卷一六)两句都是宗门习用语,《景德传灯录》载长沙景岑禅师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人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16)(卷一八《湖南长沙景岑禅师》)又“脚跟”二字亦出自《景德传灯录》,玄沙师备禅师谓雪峰曰:“老和尚脚跟犹未点地。”(16)(卷一八《福州玄沙师备禅师》)
又“一节”二字也是宗门语,举前人一段谓之“一则”,也称“一节”[2]。黄诗用禅语双关竹子,甚有意趣。引用宗门俗语最多的应算陈师道,他更多地把禅语运用于其他题材的诗歌,试举若干则为例:
‚笔下倒倾三峡水,胸中别作一家春。‛任渊注:‚《传灯录》:僧问崇信曰:‘翠微迎罗汉意作么生?’师曰:‘别是一家春。’‛(17)(卷一《次韵答学者四首》其一)
‚我贫无一锥。‛任渊注:‚《传灯录〃伪山传》:香岩硕曰:‘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贫,尚有卓锥之地,今年锥也无。’‛(17)(卷一《答张文潜》)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任渊注:‚雪峰禅师点胸云:‘某甲这里未稳在。’‛(17)(卷二《示三子》)
‚欲逃富贵疑无地。千丈竿头试手看。‛任渊注:‚《传灯录》长沙岑禅师偈曰:‘百丈竿头不动尘(人)……十方世界是全身。’又五泄山灵默禅师云:‘汝试下手看。’‛(17)(卷六《送杜择之》)
‚幸是可怜生。‛任渊注:‚《传灯录》:国忠师曰:〃幸自可怜生。’‛(17)(卷六《和黄预感秋》)
‚胜日着忙端取怪。‛任渊注:‚着忙,盖亦俗语。《僧宝传》:杨歧会禅师问僧曰:‘一喝两喝后作么生?’曰:‘看这老和尚着忙。’‛(17)(卷六《和魏衍同游阻风》)
‚似闻药病已投机。‛任渊注:‚《传灯录》:伏牛禅师曰:‘非心非佛,是药病对治句。’又洞山崇教禅师云:‘言无展事,句不投机。承宗(言)者丧,滞句者迷。’‛(17)(卷七《和黄预病起》)
‚石头路滑行能速。‛任渊注:‚《传灯录〃道一禅师传》:邓隐峰辞师,师云:‘什么处去?’对云:‘石头去。’师云:‘石头路滑。’‛(17)(卷七《和王元均贬衡州兼寄元龙二首》其一)
‚四大海水一口吞。‛任渊注:‚四大海水之语,佛经多有之。《传灯录》:马祖谓庞居士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17)(卷八《答黄生》)
‚复作骑驴不跨驴。‛任渊注:‚丛林谓参禅人有二病:一是骑驴觅驴,二是骑却驴不肯下。识得驴,骑却不肯下,此一病更是难医,若解放下,方咦作无事道人。后山此句岂谓是耶?(17)(卷九《骑驴二首》其一)
‚逢场作戏真呈拙。‛任渊注:‚《传灯录〃马祖道一传》:邓隐峰辞师云:‘石头去。’师云:‘石头路滑。’对云:‘竿木随身,逢场作戏。’‛(17)(卷一○《再和寇十一二首》其一)
‚可能略不解春意,只有寻枝摘叶人。‛任渊注:‚《传灯录》:僧问风穴云:‘寻枝摘叶即不问,如何是直截根源?’‛(17)(卷七一○《三月二十二日榴花盛开戏作绝句》)
‚截水无留影。‛任渊注:‚天衣怀禅师语曰:‘譬如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涵影之心。’‛(17)(卷一一《雁二绝句》其二)
‚往来成一老,犹在丰涂中。‛任渊注:‚雪窦硕云:‘如今要是黄头老,刹刹尘尘在半涂。’‛(17)(卷一一《山口》)以上只是有关僧寺题材以外的作品中禅语的运用情况,至于僧寺题材中的禅语更是连篇累犊。江西诗派的作品,大都有类似的情况,包括评论“今人作诗复好禅语”的韩驹,自己也未免此习。杨万里、范成大那些通俗的诗篇。也从禅宗语录中受益不浅。比如杨万《竹枝歌》有“须遣拖泥带水行”之句,“拖泥带水”四字就是禅宗灯录中常见的话头,承天惟简禅师日:“师子翻身,拖泥带水。”(18)(卷一五《承天惟简禅师》)又如范成大的《催租行》“聊复偿君草鞋费”中的“草鞋费”,最早也见于禅宗语录,南泉普愿禅师云:“浆水钱且置,草鞋钱教阿谁还?”(16)(卷八《池州南泉普愿禅师》)类似的例子还可举出很多。可见,以禅语人诗和以方俗语人诗之间确有一种对应关系,甚至有时就是一回事。
除了语录、灯录外,禅宗偈颂也对宋诗的通俗化倾向有一定影响。张伯伟指出,宋代的论诗诗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受到禅宗偈颂的影响(19),这个看法很有道理。事实上,不仅论诗诗,宋代很多其他诗作也与偈颂形式有关。在宋代几位“以文字为诗”的作家的诗集中,都能发现一些直接从偈颂演化而来的作品。
所谓偈颂,最早见于佛经,是由印度佛经原典中的“伽陀”(诗颂)翻译而来。翻译之初,译者为了传播经典时便于口头宣讲,同时也限于自身的文化水平,于是有意采用了一种接近口语的文字,并按诗坛流行的诗歌形式,创造出这种似诗非诗的文体。由于偈颂具有通俗易懂、便于记诵的特点,因而比佛教经藏的其他任何部分都易于为以下层农民为主的禅宗队伍所接受。由于佛经中的偈颂受原典文体及翻译水平的限制,往往佶屈聱牙,所以唐代的禅师进一步使之与诗歌相结合,改造成更为押韵顺口的诗偈。从整体上看,由于禅偈是用来说教示悟、阐明禅理的,与诗的功能不同,所以,无论晚唐以后直到宋代的禅偈如何日趋精美,日益诗化,那些保持着佛典偈颂通俗语言风格的禅褐仍被视为真正具有“禅家本色”,它那种因机致教、贵在简捷、不假雕饰的作风,仍常为参禅者所仿效,并引起习禅诗人的兴趣。在唐代白居易的诗中,已能见到一些类似禅偈的作品,但总体而言,唐代诗人并未对偈颂真正发生兴趣,历经五代直到北宋中叶,这种情况都没有发生多大变化。而在熙宁禅悦之风大盛之后,仿禅偈为诗蔚然成风,特别是汾阳善昭禅师创立的颂古,经雪窦重显禅师的提倡风行丛林后,对士大夫的影响更大,“参雪窦下禅”已成为舞文弄墨的诗人的重要取向,而参雪窦禅的重要本领就是要会作颂古。总之,北宋后期很多诗人都对偈颂这一文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作出不少仿拟和改造的尝试。试以王安石、苏轼、黄庭坚三人的作品为例:
我行天即雨,我止雨还住。雨岂为我行,邂运与相遇。寒时暖处坐,热时凉处行。众生不异佛,佛即是众生。(20)(卷四《题半山寺壁二首》)
一切法无差,水牛生象牙。莫将无量义,欲觅妙莲华。(20)(卷四○《题徐浩书法华经》)
月入千江体不分,道人非复世间人。钟山南北安禅地,香火他时供两身。(21)(卷四三《记梦》)
眼前扰扰黑蚍蜉,口角霏霏白唾珠。要识吾师无碍处,试将烧却看嗔无。
眼睛心地两虚国,胁不沾床二十年。谁信吾师非不睡,睡蛇已死得安眠。(15)(卷二二《子由作二颂颂石台长老问……予亦作二首》)
石龙有口口无根,自在流泉谁吐吞?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3]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15)(卷二三《赠东坡总长老》)
斫得龙光竹两竿,持归岭北万人看。竹中一滴曹溪水,涨起西江十八滩。(15)(卷四五《东坡居士过龙光留一偈》)
富贵何时润骷髅,守钱奴与抱官囚。太医诊得人间病,安乐延年万事休。
无求不着看人面,有酒可以留人嬉。欲知四休安乐法,听取山谷老人诗。
一病能恼安乐性,四病长作一生愁。借问四休何所好?不令一点上眉头。(2)(卷一九《四休居士诗》)
五贼追奔十二宫,白头寒士黑头公。明朝一饭先书籍,安用研桑作老翁。
万般尽被鬼神戏,看取人间傀儡棚。烦恼自无安脚处,从他鼓笛弄浮生。(15)(卷一三《题前定录赠李伯牗》)
迷时今日如前日,悟后今年似去年。随食随衣随事办,谁知佛印祖师禅。(22)(卷下《杂诗》)以上这类似诗似偈的作品在王、苏、黄诗集中还能找出不少。这些当然算不上好诗,但偈颂以形象说理的写作手法和通俗简朴的语言风格无疑也给他们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也可以发现一些既具偈颂风格又富有诗意的佳作,如王安石的《即事二首》:“云从钟山起,却人钟山去。借问山中人,云今在何处?”“云从无心来,还向无心去。无心无处寻,莫觅无心处。(20)(卷四)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总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5)(卷二三)又《题沈君琴》:“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15)(卷四七)黄庭坚的《题王居士所藏王友画桃杏花二首》其一:“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始到家。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流水到天涯。”(21)(卷一七)这些诗或说理深刻,或禅趣盎然,或感慨深沉,吸取了禅偈的长处。如黄庭坚的诗显然脱胎于灵云志勤禅师见桃花而悟道所作之佩“三十年来寻剑客,几逢落叶几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16)(卷一一《福州灵云寺勤禅师》)
而黄诗中的“从此春风春雨后”两句,既表现出一种任运随缘的人生态度,又包含着一种滴居天涯的沦落之感,其浓郁的诗情显然非志勤禅师偈所可比。
值得注意的是,王梵志和寒山、拾得的诗,也受到宋人的推崇,无论是禅僧还是居士,都表现出对王梵志和寒山、拾得的浓厚兴趣。王梵志的诗最早大量借鉴偈颂的形式,大约是为了更好地向下层平民宣传佛教思想,用偈颂的通俗来改造诗的表达方式。他的诗大胆泼辣,平易通俗,很容易为民众所接受。如敦煌写本《佛书》一则:“经云:‘此身危脆,等秋露朝悬。命若浮云,须臾散灭。’故王梵志诗云:‘此身如馆舍,命似寄宿客。客去馆舍空,知是谁家宅?’又云:‘人是无常身。’”(伯3021)王梵志的诗显然是佛经文字更通俗易懂的形象化的表述。后来禅师们向大众说法。常引用王梵志诗,如范摅的《云溪友议·蜀僧喻》下记载,南泉普愿禅师的嗣孙玄朗上人,“或遇高才上智者,则论六度迷津,三明启道,此灭彼住,无荣绝辱也。或有愚士昧学之流,欲其开悟,别吟以王梵志诗。”又如敦煌写本《历代法宝记》记载,无住禅师“寻常教戒诸学道,恐著言说,时时引稻田中螃蟹问众人,不会,又引王梵志诗:‘慧心近空心,非关髑髅孔。对面说不识,饶你母姓董。”’(见伯2125,斯0516)可见,王梵志诗在文化素养较差的“愚士昧学”僧俗之众中很有市场。王梵志当然不能算禅僧,但他的诗对禅偈的语言风格影响很大,如京兆重云智晖禅师临终之偈云:“我有一间舍,父母为修盖。住来八十年,近来觉损坏。早拟移住处,事涉有憎爱。待他摧毁时,彼此无相碍。”(16)(卷二○《京兆重云智晖禅师》)
这里的比喻与前引王梵志“此身如馆舍”的诗句如出一辙,人生无常的感慨化为禅宗的无憎爱、无障碍的超脱,比王梵志诗多了点对命运开玩笑的诙谐幽默。
寒山、拾得似乎比王梵志更自觉地借鉴偈颂这种新文体,力求浅俗自然,不避理俗粗朴。寒山有诗云:“有个王秀才,笑我诗多失。云不识蜂腰,仍不会鹤膝。平侧不解压,凡言取次出。我笑你作诗,如盲徒咏日。”(23)(卷八○六)拾得更公开声明:“我诗也是诗,有人唤作偈。诗偈总一般,读时须仔细。”(23)(卷八○六)他们明白自己的诗在士大夫眼中不登大雅之堂,但仍为有意提倡一种新风格而感到自豪。寒山、拾得之诗和王梵志诗一样,对禅僧的偈颂有重要影响。特别是晚唐曹洞宗大师曹山本寂“注《对寒山子诗》,流行寓内”(24)(卷一三《梁抚州曹山本寂传》),寒山诗几乎成为禅宗的新经典。到了宋代,禅门中出现了一股“寒山子热”。禅师不仅把寒山诗作为参禅悟道的工具,如天钵重元禅师一览《寒山集》,“即慕参玄”(18)(卷一五《天钵重元禅师》),作为上堂示众的法语,如灵隐惠淳禅师上堂即引寒山“吾心似秋月”诗(18)(卷一六《灵隐惠淳禅师》),而且作为禅籍引用的至理之言,如《宗镜录》、《碧岩录》中引用寒山诗多首,阐明禅理。更引人注目的是,寒山诗成为宋代禅师诗偈摹拟的主要对象。颂古的创制者汾阳善昭也是今存最早的《拟寒山诗》的作者,《汾阳无德禅师语录》卷下收其《拟寒山诗》十首[4]。另一颂古作者雪窦重显也有《拟寒山送僧》诗传世(25)(卷五)。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慧林怀深慈受禅师所作《拟寒山诗》一百四正因为王梵志、寒山诗与禅宗的偈颂关系密切并为禅宗典籍(包十八首(26),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
括语录、灯录)广泛称引,所以也在参禅的士大夫中引起较大反响。宋诗人对王梵志、寒山诗的兴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摹仿拟作。最著名的莫过于王安石的《拟寒山拾得》二十首[5],试录其二首以见一斑:“我曾为牛马,见草豆欢喜。又曾为女人,欢喜见男子。我若真是我,只合长如此。若好恶不定,应知为物使。堂堂大丈夫,莫认物为己。”(其二)“傀儡只一机,种种没根栽。被我人棚中,昨日亲看来。方知棚外人,扰扰一场呆。终日受伊漫,更被索钱财。”(其十一)前一首阐明反观自性、不依外物的禅理,后一首阐明人生如梦、万法皆空的禅理,形象生动,口吻俏皮,而寓意深刻,仿寒山诗惟妙惟肖,诚如刘克庄所言:“半山大手笔,拟二十篇殆过之。”(27)(卷二)苏轼诗集中也有八首为人所忽略的拟寒山之作,其《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诗引云:“苏州定慧长老守钦,使其徒卓契顺来惠州,问予安否,且寄《拟寒山十颂》。语有璨、忍之通,而诗无岛、可之寒。吾甚嘉之,为和八首。”(15)(卷三九)守钦所作既为《拟寒山十颂》,苏轼的和作当亦仿效其体,试看其八:“净名毗耶中,妙喜恒沙外。初无来往相,二士同一在。云何定慧师,尚欠行脚债。请判维摩凭,一到东坡界。”这说明寒山诗通过禅僧与士大夫的交往,已进入士大夫创作摹仿的视野。
其二,称引赞扬。如王梵志有一首诗:“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黄庭坚云:“既是馅草,何缘更知滋味?”苏轼改之为“预先以酒浇,且图有滋味。”[6]王梵志的《翻著袜》诗也颇为宋人称道,此诗最早见于黄庭坚的品题:“‘梵志翻著袜,人皆道是错。乍可刺你眼。不可隐我脚。’一切众生颠倒,类
(6)(卷三○《书梵志翻著袜诗》)皆如此,乃知梵志是大修行人也。”黄庭坚将“翻著袜”引申为背世俗之说而创真见的处世原则。南宋陈善更进一步将其引申为文学创作原则:“文章虽工,而观人亦自难识。知梵志翻著袜法,则可以作文;知九方皋相马法,则可以观人文章。(28)(下集卷一《作文观文之法》)寒山诗更受到宋人的高度评价,特别是黄庭坚论诗,“以寒山为渊明之流亚”(29)(卷二七《又<跋山谷>诗》)。黄龙祖心(宝觉)禅师曾命黄庭坚和寒山子诗,庭坚允诺,但一直未著一词。后来见到祖心,庭坚日:“更读书作诗十年,或可比陶渊明;若寒山子者,虽再世莫能及。”祖心以为知言(30)(卷二○)。黄庭坚曾多次手书寒山诗,大抵是取其警世劝俗之用。他在《跋寒山诗赠王正仲》中称寒山诗“此皆古人沃众生业火之具”(31)(卷八),又在《示王孝子孙寒山诗后》中说:“有性智
(32)(卷二三)者,观寒山之诗,亦不暇寝饭矣。”由于他经常书写寒山诗,以至有人竟将其墨迹收人其诗集,如《山谷别集诗注》卷上《杂吟》云:“城中蛾眉女,珂佩响珊珊。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长歌三日绕,短舞万人看。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史季温注:“此诗亦见寒山子诗集中,恐非山谷作。”这当然不是“夺胎换骨”的产物,其原因正如刘克庄所说:“岂谷喜而笔之,后人误以人集歟?”(27)(卷二)朱熹也喜爱寒山诗,曾“偶诵寒山数诗”,并认为如“城中蛾眉女”一类诗,“煞有好处,诗人未易到此”,评价极高(33)(卷一四○)。陈师道论诗提倡“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34),黄庭坚论诗推崇“不烦绳削而自合”(6)(卷一九《与王观复书》),朱熹论诗主张“真味发溢”,自然流露(35),寒山诗的朴质真率因此而颇受宋人青睐。刘克庄有段话可作为代表:“余每谓寒山子何尝学为诗,而诗之流出于肺腑者数十首,一一如巧匠所听,良冶所铸。惟大儒王荆(公)拟其体似之,他人效攀,不公近傍也。”(35)(卷九八《勿失集序》)他又高度评价寒山诗“粗言细语皆精诣透彻,所谓一死生、齐彭殇者”(27)(卷二)。此外,宋人如许顗《彦周诗话》、洪迈《容斋随笔》、王应麟《困学纪闻》等等,也对寒山诗颇为称道。
其三,借用点化。先看王梵志诗被搬用的情况,如陈师道《卧疾绝句》云:“一生也作千年调,两脚犹须万里回。”(27)(卷四)此即点化王梵志诗“人是黑头虫,刚作千年调。铸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中的第二句[7]。南宋范成大《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云:“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37)(卷八)上句采用的是陈师道点化过的那首诗,下句采用的是黄庭坚称赞过的“城外土馒头”一诗。寒山诗被搬用的情况更多,如黄庭坚《次韵杨明叔见饯十首》其八“皮毛剥落尽,唯有真实在”两句(2)(卷一四),就完全是化用寒山“有树先林生”一诗结尾“皮肤脱落尽,惟有真实在”两句[8]。又如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徙鱼三首》其三“拆东补西裳作带”(17)(卷三),明显是从寒山诗“与道殊悬远,拆东补西尔”化出。又如张扩《诗社近日稍稍复振》“欲求换骨诀。如仰射空箭”(38)(卷一),点化的是寒山诗“但看箭射空,须臾还堕地”。又曾季貍云:“吕东莱(本中)诗‘非关秋后多霜露,自是芙蓉不耐寒”盖用寒山拾得‘芙蓉不耐寒’五字。”(39)
由搬用禅宗语录、偈颂和王梵志诗、寒山诗中的俗语词句出发,宋诗人进一步对使用禅典佛典以及俗谚产生了强烈兴趣。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等人诗中,随处可见宗门典故和佛经中事典、语典,尤其是《华严经》、《楞严经》、《维摩经》中的典故,使用频率极高。仅以黄庭坚为例,用释典的就有:“龙象”、“乞香饭”、“顶螺”、“钠衫”、“法喜”、“同条生”、“无钩狂象”、“露地白牛”、“三昧”、“化身”、“伽黎”、“芭蕉观身”、“有不病者”、“马祖”、“四梵”、“三千世界”、“十二因缘”、“声闻”、“般若”、“兔角龟毛”、“庭前柏树”、“海潮音”、“梦幻”、“浮山九带”、“折脚档”、“少林”、“开士”、“苇林”、“莲生淤泥”、“嗔喜性”、“心猿”、“心花照十方”、“曹溪味”、“祖印”、“醯罗”、“五味禅”、“师子吼,、“菩提坊”、“病维摩”、“香岩”、“遍参”、“降魔大圆镜”、“秘密藏”等等[9]。
至于俗谚的使用,尤以陈师道最为突出,苏、黄及江西诗派中人也不时为之。庄绰指出:“陈无己诗亦多用一时侄语,如:‘昔日剜疮今补肉”‘百孔千疮容一罅”‘拆东补西裳作带”‘人穷令智短”‘百巧千穷只短檠”‘起倒不供聊应俗”‘经事长一智”‘称家丰俭不求余”‘卒行好步不两得”皆全用四字。‘巧手莫为无面飥’(巧媳妇做不得无面托),‘不应远水救近渴’。‘谁能留渴须远井’(远水不救近渴),‘瓶悬瓽间终一碎’(瓦罐终须井上破),‘急行宁小缓’(急行赶过慢行迟),‘早作千年凋’(人作千年调,鬼见拍手笑),‘拙勤终不补’(将勤补拙),‘斧斫仍手摩’(丈斧斫丁手摩娑),‘惊鸡透篱犬升屋’(鸡飞狗上屋),‘割白鹭股何足难’(鹭鹚腿上割股),‘荐贤仍赌命’。而东坡亦有‘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余”皆世俗语。如‘赌命’、‘软饱’犹可解。而‘黑甜’后世不知其为睡矣。”
(40)
黄庭坚诗中也有类似例子,《复斋漫录》日:“谚云:‘情人眼里有西施。’又云:‘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皆鄙语也。山谷取以为诗,故《答公益春思》云:‘草茅多奇士,蓬草有秀色,西施逐人眼。称心最为得。’《谢陈适用惠纸》云:‘千里鹅毛意不轻。’”[10]又如《寄上叔父夷仲三首》其三‘·百书不如一见面”(2)(卷八),虽出自《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但这在宋代已成为俗谚。宋诗中俗谚的运用与禅籍、王梵志、寒山诗的启示分不开,如上举陈、黄诗中所用俗谚,“拆东补西裳作带”出自寒山诗,“早作千年调”出自王梵志诗,“割白鹭股”、“千里鹅毛”、“百闻不如一见”则都为禅门所用(41)。更重要的是,禅籍、王梵志、寒山诗那种以俗谚阐明禅理的表达。为宋诗人的“以俗为稚”提供了新的思路。
必须指出的是,宋诗人的“以俗为雅”并非旨在提倡一种白话诗,而只是把禅语和俗语作为一种对抗诗歌意象语言老化的新材料。他们感兴趣的并不是这些禅语、俗语后面蕴藏着的早期农禅运水搬柴式的宗教实践精神,而只是把它们视为迥异于传统士大夫话语系统的新鲜的语言文字资源。在宋诗人看来,当这些禅语、俗语侵人典雅精美的诗歌词语系统之时。立即以其非诗化的形态带来一种新鲜的刺激力,这一点恰巧可以医治传统诗歌陈言充斥之“俗”。就宋人的认识来看,禅语、俗语除了开拓了诗歌表意所需的语言材料外,至少还有三点意义:
其一,使诗歌产生谐谑的趣味,如黄庭坚《乞猫》诗云:“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禅。”(21)(卷七)“衔禅”即用俗语,指猫。陈师道《后山诗话》称此诗“虽滑稽而可喜,千载而下,读者如新。”
其二,俗语和雅语的相互背衬,使诗歌语言获得一种对立冲突的张力,正如惠洪所说:“句法欲老健有英气,当间用方言为妙,如奇男子行人群中。自然有脱颖不可干之韵。”(42)(卷四)显然,“间用方言”并非主张诗歌语言通俗化,而是将其视为使诗歌充满力量(健)和生命(气)的有效手段。
其三,可使诗歌剥落浮华的辞藻,获得古朴高雅的意味。张戒指出:“世徒见子美诗多粗俗,不知粗俗语在诗中最难,非粗俗,乃高古之极也。”(43)粗俗语是诗歌返朴归真、重臻古典境界的必要条件之一。在这一点上,禅语、俗语所显示出来的语言风格与宋人推祟的诗家典范陶渊明、杜甫某些语言风格是一致的。
尽管“以俗为雅”的审美情趣指向的是“雅”,但毕竟在客观上诱发了宋诗对方言俗语的重视,杨万里的诗歌正是在这个口号的指引下走上了通俗化的道路,以至于后人这样评价说:“用俗语人诗,始于宋人。而莫善于杨诚斋(44)(卷四)可以说,在唐诗语言向宋诗语言的转型中,禅籍俗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注释:
[1]如《碧岩录》卷一第七则《慧超问佛》:“于一毫头上透得,放大光明,七纵八横,于法自在自由,信手拈来,无有不是。”
[2]参见《禅语辞书类聚》第3册《碧岩录不二钞》第33页,日本京都花园大学禅文化研究所印行。
[3]参见《苏轼诗集》仁卷二三:“余过温泉,壁上有诗云:‘直待众生总无垢,我方清冷混常流。’问人,云:‘长老可遵作。’遵已退居圆通。亦作一绝。” [4]见《大正藏》第四十七卷。案:《大正藏》将这八十句诗通排为一首,误,当为十首五言八句之诗组成。
[5]见《临川先生文集》卷三;又见《王荆文公诗李壁注》卷四。[6]见《冷斋夜话》卷一○《读传灯录》。《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六引山谷云:“王梵志诗云:‘城外土馒头„„’己且为土馒头,尚谁食之?今改‘预先着酒浇,使教有滋味。”’据此则为黄庭坚自己改诗,与《冷斋夜话》所记不同。但释晓莹《云卧纪谭》卷上所载亦谓“东坡为易其后两句”,且又载圆悟克勤的改作,今从其说。
[7]任渊注引此诗谓是寒山子诗,恐误。又此足见宋人往往把王梵志诗和寒山诗看成是同类的白话诗。
[8]所引寒山诗,见《全唐诗》卷○六。下同。
[9]其中部分释典统计参见陈植锷《诗歌意象论》第355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0]见《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一引,又见《山谷外集诗注》卷一○《长句谢陈适用惠送吴南雄所赠纸》史容注引。
参考文献:
(1)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排印本,1982.(2)山谷诗集注[M].上海: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3)莫砺锋.论宋诗的“以俗为雅”及其文化背景[A].国际宋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四川大学出版社,l991.(4)苕溪渔隐丛话前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全宋文[Z].成都:巴蜀书社排印本,1988-1995.(6)豫章黄先生文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本.(7)豫章先生遗文[M].祝氏汉鹿斋补刊本.(8)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M].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9)宋祁.景文集[M].武英殿聚珍丛书本.(10)蔡條.西清诗话[M].宋诗话辑佚初印本.(11)朱弁.风月堂诗话[M].宝颜堂秘笈本.(12)周紫芝.竹坡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排印历代诗话本,1981.(13)诗人玉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4)江藩.国朝宋学渊源记·附记[M].四部备要本.(15)苏轼诗集[M].(16)景德传灯录[M].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17)后山诗注[M].上海:涵芬楼影印江安傅氏双鉴楼藏高丽活字本.(18)五灯会元[M].北京:中华书局排印本,1984.(19)张伯伟.禅与诗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l992.(20)王荆文公诗李壁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朝鲜活字本,1993.(21)山谷外集诗注卷一七.(22)山谷别集诗注[M].四部备要本.(23)全唐诗[Z].北京:中华书局排印本,1960.(24)宋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排印本,1987.(25)明觉禅师语录[M].大正藏第四十七卷.(26)寒山诗集·附录[M].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本.(27)后村诗话·续集[M].北京:中华书局排印本,1983.(28)扪虱新话[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丛书集成初编本,1985.(29)石门文字禅[M].四部丛刊本.(30)宋释祖琇.隆兴编年通论[M]旧本:续藏经第二编乙第三套第二册.(31)黄庭坚.山谷全书·别集[M].清光绪义宁州署刻本.(32)山谷全书·外集[M].(33)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排印本,1986.(34)后山诗话[M].历代诗话本.(35)朱熹.清邃阁论诗[A].朱子文集大全类编[M].考亭书院本.(36)后村先生大全集[M].四部丛刊本.(37)范成大.范石湖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1981.(38)东窗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39)艇斋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排印历代诗话续编本,1983.(40)庄绰.鸡肋编卷下[M].北京:中华书局排印本,1983.(41)无著道忠.禅林方语[A].禅语辞书类聚第l册[M].日本花园大学禅文化研究所印行.(42)冷斋夜话[M].(43)岁寒堂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排印历代诗话续编本,1983.(44)李树滋.石樵诗话[M].清道光十九年湖湘采珍山馆刊本.作者通讯地址: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 四川 成都 610064
第二篇:“俗”广告VS“雅”广告
“俗”广告VS“雅”广告
在目前的医药保健品的广告当中,基本上看不到所谓的“雅”文化的广告。医药保健品的广告一直被广告业界称为“俗”广告,但是,确能为医药保健品带来直接的销售。如果把“雅”文化的广告放到医药保健品内,那肯定是产品卖不动,为什么?医药保健品的广告和其它行业广告有很大的不同,医药保健品的广告要把产品的功能、主治、针对的病因、消费人群等一系列的产品知识要仔细的向消费者详细解说。因为医药保健品它不是单纯的消费品,也不是所谓的你有什么“品位”之类所能代替的。它针对的是治病和健康。比方说一个平面的报纸广告里,里面的文案如果像国外的什么“品牌”之类的话,那么我们的消费者肯定就看不懂,里面大部分的内容全是图片,是那些所谓的对什么什么的联想,那么告诉我们的消费者是什么?我们的消费者是要买这些产品去治病或者是增加身体的健康,在报纸的广告放一些“雅”文化的广告,那就是让我们的消费者找不着北了,因为这些“雅”文化的广告是给那些所谓自己有“品味”的疯子看的广告!
医药保健品广告虽然被称为“俗”广告,但是医药保健品的广告却不是一般的广告人可以策划的,做医药保健品的策划,必须要有过硬的医学知识,而且还需要脱离“雅”文化观念。好的医药保健品策划可以让你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产品,在短时间内成功为行业规则的制定者,这里面就包含了许多的医学“概念”。“概念”是产品的核心,是产品的大脑。如果一个医药保健品没有了这个核心,那它肯定做不大。
如果把医药保健品的广告,包括电视广告与平面广告。把这些广告用那些所谓的有内涵的“雅”文化广告来做。脑白金广告一直被评为“中国10大恶俗广告”,虽然说它俗,但是,消费者在送礼的时候,第一想到的就是“脑白金”。如果换个思路来,把脑白金的广告用“雅”广告来替换,去掉送礼概念,换成那些“品牌”大师的广告,在电视的镜头,报纸的内容,可能出现的就是老百姓看不懂的“文化”了,那么,消费者在送礼的时候还可以第一时间想起“脑白金”来吗?
俗广告和雅广告有个不同的效果,“俗”广告是给老百姓看的,“雅”广告是给疯子给看的,也可以说是厂家的钱过多的时候,没有地方花,就随便找个地方来花钱。曾经有个德国的产品,是一个润滑油的产品,其电视广告片的内容是在瀑布的中间有个风车,过后,闪出厂家的商标出来。笔者是个俗人,对于这样的广告就是看不懂,最后听了厂家的解释说,这个的广告的意思就是他们的产品是自然的还有历史悠久!前几年,国内也有个润滑油的产品叫做安耐迟,其广告用了医药保健品的“俗”文化,在短时间,让这么一个小产品成为了每一个让司机都知道的产品。
医药保健品的“俗”广告基本上没有被评为过有创意的广告,因为它在广告里面包含的不是“文化”而是产品的效果!目前国的内医药保健品广告如果都学国外的那些所谓的“雅”广告的“品牌”来做,那么中国的疯子可能就更多了!
南方的广告和北方的广告就有明显的对比,南方企业比较喜欢用“雅”广告,北方企业比较喜欢用“俗”广告,形成的对比就在于,在全国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看到“俗”广告的产品在热卖,而“雅”广告的产品基本上就是死的快!
笔者认为:在市场上,没有必要去一定要认为什么才是“雅”广告,什么才是“俗”广告,能为产品带来销售的广告就是好广告!也不要为所谓的“品牌”蒙蔽了自己的产品。只有把产品卖出去,那样的广告才是好广告,产品卖出去了,才有可能成为“品牌”!
第三篇:以本手妙手俗手为题高考作文
以本手妙手俗手为题高考作文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说到这句话,就应不少人都明白,但是,谁能真正的做到。
不错,是他——查理·贝尔,他是曾任麦当劳的执行总经理。但是,在这辉煌成就的背后隐含了多少的辛酸苦辣。在1976年,15岁迫于生计的他,来到麦当劳求职,他找到店长,请求给他一份工作,由于贝尔营养不良,店长委婉的拒绝了他。
店长没有预料到,贝尔几天后又来到了店里,说不要工资,只要有吃喝就行。贝尔小声说道:‘’老板,我看到你们那里的厕所的状态好象不是很好,要不我来打扫厕所吧!‘’老板很无奈,所以就勉勉强强的答应了。
扫厕所,在一般人眼中都是被鄙视的,认为是没有出息的工作。然而,贝尔确认为是他人生事业的一块最坚实的基石。
他每一天清晨都是店员中起得最早的,每隔一段时光维持一次,他还在厕所中摆放一些花草,让顾客欣赏,并贴上一些警示语。不久,顾客向店长反应,说到厕所的状态大有改观。有些人甚至说这儿的厕所比那些不太讲究的餐馆还干净。
经过三个月的观察后,店长正式的录用了贝尔,并且安排他去理解正规的职业培训。就在贝尔19岁那年,他被提升为澳大利亚最年轻的店面经理。
功名成就的贝尔在理解各媒体的采访的时侯,贝尔把自我的事例一一讲述给记者听。这不在显摆自我有多么的了不起,而是为了让后人更好的去学习他。贝尔说:“一个人做一件事,既然开始做了,就因该一心一意的做,而不能三心二意,做出一番事业来。”就这样,从麦当劳一个扫厕所的,到成为之后澳大利亚最年轻的店面经理。正因为他的事例,也激励了成千上万的后人,创造出许多辉煌成就。
是啊!正因为他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才成就了他毕生的辉煌成就。在这个世界,每一分收获都需要付出艰心和努力,不努力即使侥幸得到了成功,那也不会长久。所以,请牢记:人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第四篇:《俗世奇人》八下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熟读课文,了解刷子李和泥人张的高超技艺,思考他们的“奇”,对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情节安排并能够根据文中情节进行复述。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身边的俗世奇人,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
2、认识祖国博大精深的民间文化传统,为民间的“奇人”、“绝活”而自豪。教学方法:品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语:在我们的平常生活中,不乏有奇人高手,他们各自都有非同寻常的本领,虽然他们的姓名并不为世人所知,但他们的本领常常令人叹为观止,先让我们见识一下: 播放视频
看完奇人高手表演,不禁让我们拍手叫绝,原来在我们的大众百姓生活世界里也是卧虎藏龙,无奇不有,今天我们还要来见识两位奇人,他们就是我国著名当代作家冯骥才先生笔下的刷子李和泥人张。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教师出示课文生字词
2、留意课文情节发展的关键之处,准备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
3、选一男一女生分别复述故事内容,比一比谁复述得更精彩
4、学生评价
三、品读课文
过渡:刚刚同学的复述让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大家能否用一个字概括你们对刷子李和泥人张的总体印象呢? 学生可能说出“奇”“绝”“妙”“神” 师:“奇”在哪?同学们能否谈谈自己的看法?
1、合作交流:
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刷子李和泥人张各自“奇”在何处,并对他们给予简单的评价。先在小组交流然后再选一个同学起来回答。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归纳小结:
“刷子李”之奇就在行事奇、做派奇。他手艺出众,技艺高超,原本已在“奇人”之列,但是,他为自己设立的近乎苛刻的“从业标准”更是奇崛之极。他以这样的标准使自己远远超越了同吃这一碗饭的同行,使自己成为高山仰止的偶像。“刷子李”其实是用奇特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才能、渲染自己的本领。大胆的“承诺”,充满自信,豪气干云。同时又心细如发,对于小徒弟细微的内心活动体察入微。
而“泥人张”则是另一种风格。他沉稳、干练,面对他人羞辱镇定自若,喜怒不形于色。他胸有成算,后发制人。面对无端侮辱,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予以还击,一招制敌。这是一位个性内敛、应对从容的奇人,恰与“刷子李”形成鲜明的对比。
2、品读赏析(1)两位俗世奇人,果真是高手,奇绝、妙绝,虽是市井里的凡夫俗子,但却有不平凡的智慧和本领,那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刻画他们的形象的呢?你觉得本课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
小组内先交流一番再请同学来说一说,注意结合相关语句来谈 学生谈看法,教师补充,如: ①善于抓住特征 ②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③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手法,如比喻、对比,夸张等 师:本文的语言本色朴素,具有浓郁的“天津味”,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无论人物语言还是叙述语言,均简洁富有情趣,在用词方面更是简洁凝练,试举例揣摩评析。
师范读第一段中的“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儿,靠边儿呆着。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的一种活法”(这个句子在句式上什么特点?这样写突出了作者什么观点?)请同学们再自已找一些句子来读一读 备案:
(1)浓郁的“天津”风味。如“要哪没哪”,“一个泥团儿砍过去”“就赛升天一般美”等,吸取了方言的精华,津味十足。
(2)富有情趣。如“您别说不好,这一来就练出不少能人来”,“只有这一绰号在码头上响当当和当当响”等。
(3)用词凝练。如“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一个“戳”字看出泥人张内心的愤怒、鄙夷与不屑。“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找”看出泥人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机智,还看出了海张五自作自受的可笑。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讨论:你觉得作者对待手艺和手艺人持怎么样的态度。你认为在今天的社会不环境下,按作者的观点做事做人能行得通吗?
(在作者看来,手艺人必须有本领。有了本领,才能有自己的尊严。)
五、小结:好一篇《俗世奇人》,做派奇的刷子李,行事奇的泥人张的高超手艺让我们叹为观止;冯骥才先生写人的高超技艺更让我们拍案称奇;那津味十足、本色朴素而又幽默传神的语言更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相信同学们也和老师一样从中获得不少收获,也相信大家对这两位俗世高人都称赞有加,其实在此之前我们也认识了一些奇人,大家是否有印象呢? 大家也许不会忘记那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故事吧。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形象地再现了苏轼泛舟赤壁的故事,奇绝!大家也一定记得那位技艺十分高超的口技表演者把半夜失火的场面表演得逼真动人的精彩,妙绝。这些都是我们民间文化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为这笔精彩的财富而骄傲。
六、作业:
中央电视台“想挑战吗”专栏节目正在招聘有奇特本领的人,请为刷子李、泥人张分别写一份推荐词。要求语言形象生动,并能够抓住人物的特征来写。
第五篇:俗世奇人 读后感
《俗世奇人》 读后感(1)
生活是平凡的,但不是平淡的。平凡的生活中同样也是波澜起伏,妙趣横生。冯骥才老师的《俗世奇人》说得好,“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各行各业,全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叫长了,名字反没人知道。只有这一个绰号,在码头上响当当和当当响。”
在平凡的生活中,这些有“绝技”的奇人,生活会平淡吗?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
得有真本事,才不会平淡啊!没有真本事,岂只平凡、平淡,还会更加糟糕,把生活过得一塌糊涂。我们要把平凡的生活过得不平淡。就得靠那份才艺,不只是在那时候这套是种活法,就今时今日才华也是人不可缺少的啊。在这时代有才华的人不怕遇不上伯乐,只怕才华比不上别人。随着社会的进步,物尽天择,强者生存,弱者淘汰,这不算残酷,这只是一个事实而已。
《俗世奇人》中的奇人并不是样样精通,但他们却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受人尊敬,当今社会也是一样,我们不可能成为面面俱到的全才,但必须得有一门精通!不是有东北农民会说俄语当上翻译,下岗工人了搞出了先进的发明吗?
《俗世奇人》读后感(2)
在天津卫,一群普通人上演了一幕不平凡的生活剧。不愿破规矩仍能行侠仗义的“苏七块”、刷漆不留痕迹的“刷子李”、喝假酒无事,喝真酒丧命的“酒婆”、伺候好八哥,自己却成为“死鸟”的贺道台、举起石锁而又爽朗大度的“张大力”,这些怀有绝活的小市民们,为了养家糊口,展现着他们的一技之长。同样,他们是俗世中的奇人,有的现身于上流社会,有的混迹在市井民间,身处于大街小巷,不过,他们都演绎着绚烂的精彩。
泥人张,有着独特技艺和鲜明性格的民间奇人,捏泥人时动作的灵巧熟练,变幻莫测,成型泥人的栩栩如生,堪称一绝。仅仅是技艺的精湛还不足以表现泥人张的“奇”,面对海张五这样猖狂蛮横的权势,没有溜须拍马,没有阿谀奉承,而是勇敢地挑战恶势力。此时此刻,他显露出的是民间艺人的骨气!一言不发却出奇制胜,用过人的智慧回应了海张五的挑衅,泥人张值得我们钦佩。
刷子李,在粉刷一行干出了自我的乐趣,刷墙时的悠然,似乎是在完成一件美妙绝伦的艺术品,绝妙的粉刷技艺是民间艺术之海中一朵晶莹的浪花。标新立异中,他制定了规矩,对自己严格要求,如此的精神,如此的决心确实不是一般人所具备的。曹小三的“发现”更为刷子李的传奇增添了色彩。
尽职尽责的华大夫,只记牙不记人,虽记性不好,但作为一名牙医,选择了这个职业,他就要对每一位病人负责,帮助侦探破案,是当之无愧的平民英雄。
奇人们的技艺并不是上天赐给他们的,而是通过他们后天不屈不挠的努力与磨练,最重要的,是贵在坚持,向着各自的理想,一步一步地迈进,没有朝三暮
四、碌碌无为、空等想象,即使对自己掌握的这门技术已经滚瓜烂熟,他们也会不断地反复练习,坚持就是胜利!
生活是平凡的,但不是平淡的。作为大家庭的一份子,我们要拒绝平庸!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必追求样样精通,完美无瑕,唯有在一方面做到精细,才是最优秀的。《俗世奇人》 读后感(3)
码头上的人,不强活不成,一强就生出各种空前绝后的人物,但是那都是俗人;《俗世奇人》里的人,不奇传不成,一奇就演出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却全都是真人真事。
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然燕赵故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碱,风习强悍。近百余年来,凡是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是在显耀上层,更是在市井民间。这些奇人妙事,闻若未闻,倘若废置,岂不是很可惜?那为什么不记下来,供后世赏玩之中,得知以往此地的奇人呢?既然这么想,那就开记。一人一篇,各不相关。总名就叫《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中,有许多让我敬佩的人物:“认钱不认人”的苏七块;技艺高超的刷子李;力大无穷的张大力;足智多谋的杨巴;以牙记人的华大夫;还有钓鱼很好的大回等,都让人无比佩服。书中也有很多令人发笑的“奇人”:明明是女的,却留男人才留的背头的杨家二小姐;原本精通辨画,却让人忽悠的蓝眼;因为想看看人死了会怎么样,所以没死装死的刘道元;还有让八哥说“漏嘴”而气得半死的死鸟等,让人一看捧腹。这些人物各有各的特点,经过作家冯骥才画龙点睛之笔的勾勒和渲染,变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跃然眼前,令我赞叹不已。作家的描写太精彩,令人不忍释手。
其中我比较喜欢的是“好嘴杨巴”,其主要内容是这样的:
津门胜地,能人如林,此间出了两位卖茶汤的高手:杨七杨八。他俩有一次被派去给李中堂大人做点心。结果李中堂大人把碎芝麻当成了脏土,顿时非常生气。此时就体现出杨巴的聪明了——只见杨巴脑袋撞地,一边叩头,一边说:“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碎芝麻,故此惹恼了大人。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人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李中堂大人这才明白过来,顿时非常高兴,便赏了杨巴银子一百两。你看脑子灵活,善用嘴巴救了他。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体会到原来嘴也可以帮人!不过读者它让我也想起了我们班的一个同学。他很喜欢说话,每天说的话,绝对下不了两千字。上课也非常喜欢“咬文嚼字”,就是这张嘴课上惹得老师们对此嫉恶如仇,课下惹得同学们一片声讨。仔细一琢磨,原来他讲得几乎都是废话,该讲时不讲,不该讲时乱讲,导致他的人缘也极差。把他的话和扬巴比一下,就能看出来:他说话没有条理,没有顺序,往往是想起什么说什么;而杨巴呢,说话合情合理,充分地通过嘴“演”出了那种冒犯皇上的样子,再加上惟妙惟肖的动作,让人看不出任何的猫腻。所以说——其实只要合理用嘴,把话说到天衣无缝,顺序清楚,恰到好处,就可以成事的。岂止是学生,我们身边不也有好多这样的人因为会说成名,因为不会说败事吗?
所以说“合理用嘴,可以出名”。我们要以此为启示,学会合情合理运用嘴巴,让话出口时得体、甜蜜、暖人心,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