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一我们需要理想主义

时间:2019-05-15 09:52: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章一我们需要理想主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章一我们需要理想主义》。

第一篇:文章一我们需要理想主义

文章一:《我们需要理想主义》

在北京四中第九届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讨会上的演讲(节选)

刘长铭

第二个问题,我要说,今天,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工作中,或者说我们的教育中,需要有一种社会上所缺少的东西。什么呢?这就是理想主义。这的确是今天社会上很稀缺的,因为我们今天太看重现实了!许多人都在辛辛苦苦地追求眼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几年来,总有人问我,你是校长,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把四中的特点概括出来?我们每年都要填写一些表格。我最头痛的一栏就是“办学特色”。我真的不知道应当怎样用一句话,或用几个词来概括。许多来四中参观的同行,在了解了一些情况后,都觉得四中有些特点,有些与众不同。但是我们怎么把这个与众不同概括出来就很难了。我们得过篮球冠军,游泳冠军,能不能说我们的特色就是篮球游泳?我觉得不妥,因为我们不是培养专业运动员。说北京四中坚持全面育人,那么哪所学校不是全面育人呢?有一次,一个朋友又问起这个问题,我想了想说,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可以这样说,北京四中是一所坚持和坚守着理想主义的学校。简单地说,我们所追求的,不全是那些触手可及的现实的东西。

很多人都认为美国是一个很现实的国家。我曾读过一个故事,使我觉得这个国家其实充满了理想主义。说是有两个美国小孩儿,上小学时,有一次老师让每个人说自己的理想。有一个小孩儿一下子说出了两个理想:希望有一匹小马和去埃及旅行,还有一个孩子始终没有说出来。于是老师建议这个没说出理想的孩子,从有两个理想的孩子那里买一个。于是他花了三分钱购买一个理想,这个理想就是:去埃及旅行。很多年过去了,两个孩子长大了。那个卖理想的孩子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有了自己的家庭。他到过很多国家,唯独没有去埃及,因为作为一个诚信的商人,他认为,自己已经把这个理想卖了出去,它已经不属于自己了,要到埃及旅行,就要先把理想买回来。于是他找到了当年的同学,提出了赎回儿时理想的请求。不幸的是,他的请求遭到了拒绝。于是这件事被提交到法庭。法庭判决的结果是,赎回这个理想需要三千万美元!但即使是这样,那个孩子仍然不肯卖出,不是钱的问题。他在法庭上说,小的时候因为家里穷,我不敢有自己的理想,但是自从买了这个理想以后,我变了一个人,我发奋学习,考进了大学;就是这个理想使我遇到了美丽贤惠的妻子,因为她是一个埃及迷;就是这个理想,使我的孩子考进了斯坦福大学,因为我答应他,如果考上斯坦福大学,我们就去埃及旅行。这个理想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是我的无价之宝。然而那个人说,即便是花上三个亿,即使是倾家荡产,也要把这个理想买回来!

我不知道这个故事是否真实,但我被它深深打动了。我常想,在一个缺少理想主义的社会中,法院会不会受理这样的诉讼?即使是编造,但是在一个缺少理想主义的社会里,我们能不能想象出和编造出这样的故事来?我们觉得很荒唐是不是?但是理想主义,有时候表面看起来就是显得荒唐,因为它关注的不是眼前的现实,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它背后的意义。我觉得,今天,我们缺少的正是这种理想主义,我们宁愿需要一点这样的荒唐。我甚至认为,小到一个学校,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理想主义,那是没有希望的学校,是没有希望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物理学家卢瑟福研究原子,有人问他,你研究这些有什么用呀?他说还不知道,也许纯粹是学术研究,没有实用价值,但是他还要坚持,因为这是他的理想,他关注的不是现实,而是自然界的本真。然而,他说这话后只大约十年,人们就造出了核反应堆,造出了原子弹,人类的发展由此而变。所以从这点来说,理想主义是一种高瞻远瞩的眼光,是一种超乎现实的智慧。所以我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理想主义的话,这个国家是没有眼光和智慧的国家,没有眼光和智慧的国家怎么能够发达、怎么能够先进、怎么能够强大、怎么能够走到世界的前列、怎么能够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今天,我们的学校——北京四中要建成世界一流的学校,这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尽管我们今天还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什么是一流学校,但是我们应该有这样一种方向,我们看到不是一个具体的目标,而是一片曙光,我们就是要朝着这片曙光去发展,去行进。这片曙光就是我们的动力源泉。

近一段时间,社会上在热议“大师”的问题。温总理在07年9月4日在四中也谈到这个问题,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原因是复杂的,答案是多样的,但是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一下。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今天,我们缺少了理想主义,我们的教育中缺少了理想主义。我总觉得我们的学生不缺少聪明,不缺少机敏,不缺少解决问题的技巧,我们缺少的是什么?是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生活态度,缺少的是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缺少的是对价值的理性判断与选择,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为功利的、坚定的、执着的追求精神。再聪明的人,成绩再优秀的人,离开了学校后不再去学习,不再追求,不再去进取,他也不可能成为大师,也不可能成为一个领域里的领军人物。这是什么?这就是价值观。理想主义与价值观是紧密联系的,从某个角度讲,是形成价值观的前提。其实,很多大师,包括诺贝尔奖得主,都曾坦言承认,当初自己在学校里绝不是最聪明的、功课最好的学生。但是他们后来一定是最执著的人,是发现了价值并不懈追求的人。这就是价值观。一个人有了这样的价值观,就不会轻易被诱惑、被动摇,他就能坚定、坚持、坚守在一个领域中,去做去完成别人不能理解的事情。我想这就是一个人成长为大师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我想他一定也会从中获得幸福。这就是价值观的作用。价值观里包括或者说决定了生活观、工作观、事业观、幸福观、苦乐观、财富观、处世观、交往观……等等。有一次,我和一个老师吃早餐时聊天,她说昨天备课一直到三点,但是我观察到,她讲这话时,脸上没有一点痛苦的神情,相反,越来越兴奋的说她准备如何如何上今天的课。我确信她是幸福的,她从工作中找到了快乐,享受到了幸福。这就是价值观的作用。我之所以说四中仍然是一所秉持着理想主义、坚守着理想主义的学校,是因为我们今天所做的许多工作都不是眼前马上能实现的、能够看到的,不是能够很快得到利益的,但是从长远来看是有价值的。中国的高中教育被定义为是升学预备教育,但是今天的四中,我之所以说我们还坚守着理想主义,是因为我们做了大量的,可能跟眼前升学预备教育不是直接有关的事情。我们做的是关乎学生一生的工作。所以我听语文组讨论的时候,我说,你杨志刚老师领着学生去研究庄子,追求的什么,不是追求高考;你王楚达老师和学生讨论对生命的敬畏,也不是为了考学。学生的价值观就是这样逐渐形成的。我们的目标的锁定,不是学生两年三年以后的升学,不是为了怎么把一份卷子给做好。但是我们给学生提供的,是学生成长、成人和人生不可缺少的营养和元素。没有理想主义,不会有我们今天四中的文化,不会有我们今天确立的教育价值体系。所以我想,我们今天每一个老师,应该有一种理想主义,应该有一种坚守的精神,这是我们四中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如果没有理想,没有理想主义,国家没有理想主义,怎么能够有无限的动力,怎么能够有深邃的眼光,怎么能够有澎湃的激情,怎么能够有高尚的境界,怎么能够有伟大的追求?

当然,我还要接着第一个问题来说,其实,追求理想,坚守理想主义,不是一个痛苦的自我折磨的过程,恰恰相反,我认为它一定是一个幸福的过程,是一个幸福的奋斗历程,是一段值得终生记忆的生活时光。因为一定要付出,而付出也会带来快乐,带来学校和个人的发展和提高。这也是我们幸福的一部分。我们今天对幸福与痛苦的判断,不能仅仅基于我们时间与精力的付出,说我们今天只睡了两个小时三个小时的觉,就不幸福了。不是,我想一定不是,一定不是!今天,在座的各位老师,我要说,在你们身上,是否有着理想主义的闪光,将决定着四中的未来,决定着北京四中的未来!

读书,优秀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一、什么样的教师才是优秀教师?

我认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就是优秀教师。怎么样才能受学生欢迎呢?课上得好,上得生动活泼,引人入深,妙趣横生,吸引学生,让学生有一种如痴如醉的感觉。如何达到这样的境界呢?唯一的途径就是读书。读书是上好课的前提,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考察教师的成长轨迹,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读书的路上能够坚持多久,将最终决定教师在教育这条路上能够走得多远。

二、教师为什么不读书?

《中国教师报》:在教师的个人藏书方面,有61.4%的教师个人藏书在100册以内,其中10.5%的教师是“基本没有”;在教师年购书支出方面,有60.5%的教师在200元以下,8.7%的教师是“基本不支出”;在每天的阅读时间方面,有70.4%的教师每天的阅读时间在1小时以内,2小时以上的教师仅占8.7%。

2007年4月,北京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了海淀区80所中小学,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学历、不同教龄、不同性别的1011名教师,开展了教师阅读现状和阅读条件的问卷调查。调查中发现,有53.5%的教师平均每天阅读时间不足半小时。关于教师阅读量的调查,海淀区教师一年读书最多的可以达到72本,平均读书量是6.69本。有48%的教师每年读书在4本以下。

教师不读书,往往有以下几种借口:

一是没有时间读书;二是没有兴趣读书;三是没有必要读书;四是学校不提倡读书。

我认为以上种种都不能成为教师不读书的借口。

三、教师为什么要读书?

一是为了自己;二是为了学生;三是为了孩子。

首先,教师读书,是为了自己。教师读书,为了自己上好课,为了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为了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为了让自己保持一份内心的沉静,守住自己的灵魂。

读书,可以提升教师的智慧;读书,可以丰厚教师的底蕴;读书,可以增长教师的学养;读书,可以开拓教师的视野,读书,可以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

其次,教师读书,为了自己的学生。

河南省安阳市健康路小学姚晓静老师说:“6年的时光,我们一起读书、买书、藏书、赠书,我们一起读着、写着、感动着,25个孩子也渐渐明白,他们手中捧读的,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一首首动人的诗篇。我相信,一本《做人的故事》会让他们的人生涂抹上一道亮丽的底色,一本《爱的教育》会陪伴他们一辈子做个好人。而我则将继续以我最喜欢的方式——阅读,来爱着我的每一个孩子。”

六年来,两千多个日子里,姚晓静老师每天都在用《做人的故事》、《爱的教育》、《窗边的小豆豆》、《时代广场的蟋蟀》、《夏洛的网》、《老人与海》、《海底两万里》,为学生精心构筑一个温暖的阅读之巢,带领他们感受文字世界的高雅之美。在这温暖的阅读之巢,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童年时光,书香也像空气一样,随着一呼一吸,进入了孩子的肺腑,融入了孩子的灵魂,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三,教师读书,为了自己的孩子。

有一本书叫《阅读妈妈》,其作者史翠克兰.吉利兰曾自豪地说:“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和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在书香中长大的美国总统》:美国总统小布什的母亲巴巴拉.布什,在教育学龄前儿童方面,有一套非常著名的、独特的“祖传”秘诀,这就是多年来一直进行的家庭朗读活动。巴巴拉.布什回忆,在小的时候,她的父母就经常让她读书。她说,在家中给学龄前儿童朗读,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印象,这是重要的学前一课。她在有了孩子之后,多年坚持组织“家庭朗读”活动。布什夫人的“家庭朗读”,给这个荣耀的家族的孩子给与了良好的熏陶,她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很多乐趣。

四、教师应该读哪些书?

首先要熟读教材。

范晓明老师上《小石潭记》:当教学出现“卡壳”时,能随机应变,因势利导,体现出了丰厚的底蕴和高超的教育智慧。如要求学生找出有关描写“水”的句子时,学生只找到了直接写“水”的句子:“水尤清冽”。这出乎范老师的意料,她没想到教学进程会在这里“卡住”,怎么办呢?情急之下,范老师想到了学生已经学过的《与朱元思书》一文,其中也有写“水”的语句:“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范老师灵机一动,就以此提示学生,果然不出所料,学生一点就通,很快就找到了“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这些侧面描写水清的句子。如果范老师没有对整套教材的全面把握和融会贯通,就不可能这样如此从容地应对意外,调控课堂。

其次要精读经典。读教育教学专业书籍,这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教师只有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把握教育的规律和真谛,熟悉本学科的知识体系,才能较好地架起教与学的桥梁,创造有生命力的课堂,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薛瑞萍:我基本不读教育名著,原因之一,做过17年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立足于个人经验,我将自己混得还行的原因归纳如下:深厚的文学修养、过硬的教学水平、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较高的个人威信。

可是,仅仅两年时间,薛老师读过的教育理论书籍接近20种,有《给教师的建议》、《童年的秘密》、《民主主义与教育》、《教廷教育》、《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韵》等,读书笔记则积累了20多万字,出版了《薛瑞萍读教育理论》,见证了薛老师吸纳教育理论智慧、确认并完善自身教育实践的完整过程。她说:读进教育理论,需要心平气和;目前的我,读进教育理论了,才算平心静气。这种平静,是植物扎根沃野——贪婪地汲取地泉、吸收阳光、沐浴雨露、享受清风时候的大喜悦。真正的成长需要宁静,静悄悄的成长的快乐。

第三要泛读文史。教师需要渊博的知识,阅读这些书,既有涵养人文素质的价值,能够丰厚教师的文化底蕴,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使教学左右逢源,挥洒自如。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校史馆里存有20世纪30年代的一份教师进修计划:首先读与任教学科无关的的书,其次读与与任教学科距离较近的书,最后读学科方面的书。可见,教育读书的内涵相当丰富,有时要跳出“教育”。

五、教师应该怎样读书?

第一,从强迫开始。

杨玉翠是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科苑小学数学老师,她坦言自己以前从来不喜欢读书,因此当学校把《论语》、《大学微言》定为教师必读书目,还要定期开读书交流和汇报会时,她最为反感。然而迫于压力,怕自己在读书会上“出丑”,同时为了给儿子做出榜样,她强迫自己拿起了《论语》,并在每晚睡前“作秀”,“演”给儿子看。谁知,日复一日的因被逼而读,由装个样子而“假”读的她,竟在不知不觉中“弄假成真”,逐渐被《论语》深深地吸引了。

读书可能有100个十分崇高的理由;但在更多的情形下,读书的理由可能是十分卑微的,甚至是十分功利的。读书就根本不需要任何理由。读书所要求的其实十分简单,那就是放下一切借口,拿起书本,强迫自己一页一页地读下去。

第二,要有选择地读书。

我们的时间有限,我们的生命有限,书籍浩如烟海,我们即使什么事情也不做,用毕生的时间来读书,也不可能读完世界上所有的书,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书目的选择上,要把握一个大的原则:非经典不读。这样可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内获得最大的收益。因为真正的经典是不会过时的,不论是哪个学段、哪个学科的教师都不能拒绝经典。每一个热爱读书的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精读几本乃至十几本经典。

第三,与写作同行。

写,有时候比读更重要,只读不写,常常是泛泛而读,随兴所至,往往是边读边忘,犹如走马观花,不会留下深刻印象;而边读边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就会认真地读,反复地读,仔细琢磨,深入思考。写的过程,就是吸收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就是提升的过程,就是内化的过程,只有一篇又一篇文章,才能在阅读与教学之路上作为台阶垫高教师遥望的视野。所以我竭力提倡、推崇教师不仅要多读,更要多写,写,能推动阅读,能促进思考,能达到提升,能实现超越。只有带着思考的大脑阅读,才能真正收到阅读的效果,否则,就会变成书呆子,读得最多也没有用。

闫学:如何抵抗那似乎随时会涌来的虚无?我总是把读书与写作结合起来,并在读书与写作中寻找行走的力量。这些年,正是不间断的读书与写作让我开始飞翔。在我看来,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就不能拒绝读书与写作,因为读书引发思考,写作本身就是思考。凡是遇到值得精读得好书,我总是会做大量的读书摘录,并把自己的思考化为一篇篇文字。

她说,就这样读着,写着,思考着。2002年被评为特级教师,这一年,她刚满32岁。2006年底,又被《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评为“年度十大读书人物”。

闫学是在用“心”来读书,用生命来书写。读书真正成了她的生活方式,思考真正成了她的工作习惯。是阅读使她摆脱了生活的漩涡,构成了她专业成长的轨迹;是阅读唤醒并开发了她内心的生长力量,使她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走向特级教师,紧接着又走向名师。

李迪,网名初荷。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市优秀教师。现在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任教。《李迪文集》一共四本,包括《我班有女初长成》(一、二)、《涉江采芙蓉——李迪教育随笔》、《她不仅仅只叫“刺麻苔”》。第五本书即将出版。培根说:读史使人明理,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所以古人说:“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姚晓静说:书能把我们托得多高,取决于我们触摸过多少文字;书能把我们带到多远,取决于我们品味过多少书香。一个教师,知识的宽度将最终决定他所达到的高度。所以,我一直以为,不读书便无以为师。

第二篇:感恩企业文章:我们需要“感恩”

感恩企业文章:我们需要“感恩”

一个员工,从到公司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要有感恩公司的意识。因为,公司为你提供了工作、学习、生存的环境。所以,要学会感恩,为公司奉献力量。

首先,在工作中要热爱本职。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中度过,曾经有人说过:“假如你非常热爱你的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非常讨厌你的工作,你的生活就是地狱。”虽然,工作不等于生活的全部,但是,谁又能真正地把工作和生活分开。因此,既然已从事了一种职业,选择了一个岗位,就必须接受它的全部,就算受到委屈,那也是这项工作的一部分。

其次,要学会承担责任。要熟悉自己的工作岗位的责任,明白你的工作范围,对自己责任内的任何事情,都要主动地去工作,积极去创新,千万不要事事都等领导来安排工作。

再次,在工作中要常怀感激之心,乐于付出。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支持、领导的关心、培养,同事的帮助。日常工作中,要常怀感恩之心,把感恩意识化成自己的一种行为。对组织、对领导要多一些感激,少一些怨恨。因为,领导不是圣人,有时处事不能面面俱到,有时也不能事事都摆平;对同事多一些理解和包容,不要因为交流上的误会,影响了同事间的感情。懂得付出,主动做事,才能获得更多机会,才会有更多的同事愿意同你交往、喜欢同你说话、喜欢听你说话。

古人云“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世间种种,以感恩的心来看待世界,怀着责任心做好任何一件事,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事业成功的保障。

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会珍惜所取得的成绩、荣誉、地位,以及收获;只有懂得感恩,才能想干事、能干事,才能不断产生持久的动力;只有懂得感恩,欣喜就会荡漾。因为,感恩是一种让人的生命更加美好的品德,是对他人、对自己的一种回报;感恩同样是一种境界,拥有感恩之心的人,待人处事必定完美,事业必定成功。总书记曾经说过“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其实这也是在告诫我们要懂得感恩。因为,只有懂得感恩,在现在社会上生活、工作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016年虎年春节,记得有一位同事给我发过一条短信,其中有四句话值得让我深思:“常怀感恩之心,常惦相助

之义,常忆相识之缘,常念友谊之情”。是的,这四句话是对“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最好注释。

回望我四十多年走过的人生历程,感恩生我养我的父母,给予我生命;感恩教我育我的师长,给予我智慧;感恩栽我培我的领导,给予我平台;感恩帮我助我的友人,给予我力量。这一路走来的四十几年,因为,我读懂了感恩这两个字,才有我今天的事业。

因此,只有感恩,才能天长地久。

第三篇:我们需要英雄

鲁迅先生笔下的中国人对于许多事情是麻木的、很多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就是现在我也能在身边听到或者看到这样的情况,鲁迅先生很惭愧,惭愧他没有改变这种奴性和卑微感。但是鲁迅先生提到过一种人,他把他们称作中国的脊梁。他没有例举许多人许多事迹,其实我想她也不好说,因为中国的历史总有问题,你不好说哪个是英雄哪个是汉奸走狗,但是我们还是相信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凭良心可以撑起中国。

——序

最近新闻和报纸上总是能看到关于小偷打人的事情。那些小偷都是团伙作案,只要看见形势不妙就召集许多暴徒来摆平,或是恐吓受害者不准报警或是直接抢走。我想起我高一时在宜宾鲁家园肉市场做工,当时有一名打伞的女孩背着挎包从街头买了东西,一个年轻的小偷就跟上了,哪个小偷在女孩背后伸手进包里拿东西,但是一直没成功。后来哪个女孩往街尾走,哪个小偷手就放包里跟着走,就这样从街头走到街尾,再加一句吧,叫“在众目睽睽之下”,最后哪个女孩发现了回过头望了小偷一眼,小偷装作什么也没有的样子走开了。我想多说一句就是那个小偷穿的很好,人也很高大。当时我很不解,为什么没人出手相助呢?就算是提醒一句或者偷偷打个电话给警察也好,我也问过自己同样的问题,虽然我年龄小,虽然我初来咋到,但是就是没有那样做。我有种五十步笑一百步的心态就是,当时街上的那些彪形大汉,那些杀猪的做苦力的经常拿刀的大老爷们儿也是当做没看见,我最起码还一直盯着那个女孩,希望她可以发现点什么。我问过店里的工人为什么?他们的说法就是谁做了谁就脱不了爪爪,意思是会被报复,会被牵扯进去,而且不一定能把他怎么样,他们人很多的。而今我已年过二十,还是会后悔会遗憾,当时为什么没有提着刀子过去?为什么,或者要是怎么,问过想过许多遍,街上的大男人们估计也问过想过许多遍,他们也许现在有钱了发达了会后悔这一辈子很平庸没什么值得纪念,他们也许做了小偷罪犯后悔当时没能逞英雄培养一下正义感。

我想过再多也只是幻想了,我期待的只是一个英雄,也许是自己也许是别人。总之我期待有人可以在这种时刻出手,而且这个社会都应该有这种风气。大家都有一种正义感而不是想太多。桐柏们总是想得太多了,以至于忘了自己能做什么,忘了这个社会真正需要什么。我们需要英雄,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个体,而是一种文化,一种英雄的文化。我们应该提倡和发扬这样一种文化。我不用长篇大论的写这种文化是什么,我描述不清楚,全靠感觉,靠观察。我简单的形容为正义与驱恶。我们应该有一种社会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例如什么事好什么事坏,那种事情可以用哪种手段处理并得到支持。这不是简单的我也知道,而是从内心相信这样去做和这样认为的确是正确的、是不容置疑的。

我们痛恨小人、痛恨流氓和地痞、痛恨不作为和贪赃枉法的官员。对于这种东西应该进行大众的社会的有目的性的教育和宣传。法律也要包容在制止犯罪和保护人民过程中对罪犯和社会一定的破坏。我们需要加强对英雄这种意识的正确引导,告诉大家:“在那种时候你应该是英雄,你可以是,你也要尊重英雄帮助英雄,就如尊重了你自己,对得起良心。”我们可以做到。我们可以在坏人在实施破坏时立即制止他们,甚至消灭他们。

我们保护的不仅是自己的生命财产,在这个物质相对充足的时代,我们更应该保护的是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观。现在从老师开始就出现价值观的错误,然后带个学生,教他们如何容忍社会的不公平和非正义,消极的告诉他们这个社会本身就很黑暗,不用大惊小怪,还有更黑暗的未来,大家只过好自己就行了。我没有说老师们都是这样,但现在已经出现了这种误导。

有人会笑,你个哈锤子知道什么?法律怎么办?警察是摆设吗?我只能说,我们需要的不是破坏法律的威严和政府的公信力,而是提倡一种社会意识,这个不需要太多时间和金钱,只需要有人带头。我相信政府可能不会带这个头,因为他们总是害怕猛士,不管是不是真的。我说的东西都是中国人说过的想过的做过的,我只是再提起,有事需要多次提起,不然

会容易忘却。我有点像在渲染以中行红色革命气氛,呵呵,法律会制裁违法者,但是人民应当有强烈的是非观念,不然法律又能怎样呢?法律最基本的来源还不是人民的意志。

对于见义勇为的公民应当对于他和他的家人给予特殊照顾,并抓住这些进行大肆宣传。从选择官员和教师还有培养这些社会工作人员时应该注意到这方面的教育,让他们一身正气的踏入社会。最根本的还是对学生的正义感培养,不能生硬的宣传法律。

第四篇:我们需要成长

我们需要成长

时光如梭,就犹如双手捧起的水,就算你想留住它,也只能枉然,眼睁睁在看着它从指缝中流走,怎么抓也抓不住。

从3月初来到正业,转眼间便已经一个多月了,回首一看,想想这段时间的经历,不禁令人唏嘘,心生感慨,觉得这些日子里,有时忙、有时闲,有时兴奋、有时茫然……

原来,上班、工作的日子,就是这样子的啊。

我们这一批实习生经过一周的培训,在一定程度从学校的那一种思维上扭转过来,加上当初的双向选择,大多数的同学都走上了自己比较喜欢、也是比较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

但如今一个月下来,每个人心中都自各有了一些想法,因为有些职位早已开始了繁忙的工作,有些职位却仍在每天学习产品知识,甚至有些一整天茫茫然、无所是事,又或是有些职位每天的工作充满新鲜和刺激,有些职位则是天天重复着无趣而简单的工作,有的人想忙一点,有的人则想可不可以清闲一些,不管是什么原因,往往都与我们原本的期望有落差,心中难免或多或少有些许失望,有人想过放弃,也有人想要一直坚持……

回想当初,我们还在学校的时候,心中总想着,好好出来闯荡一番,找个好工作,自己赚钱养活自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如今想想自己现在的工作,心中不管评价,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这工作怎么算也摊不上一个好工作吧,它有太多的地方都没达到我们当初的标准!

是我们的标准太高了吗?不觉得!毕竟有不少同学已经达到了我们心中的标准,我们羡慕他们,认识到了与他们的差距,心中便不再平静,多了很多想法……

可是,我们又不敢轻易去尝试这些想法,毕竟尝试也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我们的未来充满了未知。我们不满足现在的工作,完全可以再找一份,可保不准就一定能找到比现在好的工作,或许比现在还要差呢,虽然现在的工作没有达到我们心中的期望,但绝不能说它烂到底,一无是处,至少它可以让我们成长!

是的,是成长!我们之所以不敢去尝试,虽然是勇气不足,但我想,究其根源,还是我们信心不足。在心底都时刻有一个声音在提醒我们,这个时代大学生不算什么,学历也代表不了一切,我们没有多少东西可以拿得出手,也没能力让自己达到往人才商场一站,随便找个公司都会要自己的程度,我们资本少得可怜,根本没有多少的价值!

我们需要成长,而正业就是这样的一个舞台,或许我们会觉得它有点小,可实际它并不会小,如果我们成长了,正业也一样在成长。只有我们成长起来,它必将会给我们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舞台。

我们需要成长,而且是要尽可能快的成长,时间并不会优待世间的任何一人,只有凭我们自己去争取,才能早日成长。

有一句工作格言是这样说的:“只要内心开始奋斗的人,他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只要我们从心中开始奋斗,定下心来做事,无论在什么样的平台,都能成长起来。切不可三心二意,换了数个舞台,也找不到适合的,能力没有见长不说,还蹉跎我们的青春年华!

时不我待,珍惜眼前,定下心来,用时间去奋斗,我们将如沃土上的青苗,快速而茁壮的成长,成为到哪里都能起大用的人才。

第五篇:我们需要信任

我们需要信任

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是离不开相互信任的。

我小的时候很喜欢收集卡片,一天我的一个朋友来我家玩,他对我的卡片爱不释手,等他离开以后我发现桌子上的卡片少了一些,我知道是他拿走的。于是我拿着所有的卡片追了出来,一定要他拿回家好好看个够。过了几天他把卡片都还给了我,一张都不少。他还在卡片里夹了一张小纸条:谢谢你的信任和宽容。

可见信任别人,是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和感激的。这样人与人之间就会很和谐,相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会很糟糕。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国王非常信任一位大臣,结果这位大臣把国家治理得非常好,于是全国的人民都对他赞不绝口,功高盖主,国王开始不信任大臣了,一些国家大事再也不交给大臣了,于是这位大臣就离开了这个国家。没有了大臣的辅助,这位国王的国家越来越混乱,最后就灭亡了。

从上面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出信任对人是多么的重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小到失去朋友,家庭破裂,集体涣散,大到国家衰败、灭亡。所以我们的生活是需要信任的。

下载文章一我们需要理想主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章一我们需要理想主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们需要团队精神

    我们需要团队精神 有这样一个故事:三只老鼠结伴去偷油,可是油缸非常深,油在缸底,它们只能闻到油的香味,却喝不到油,老鼠很焦急。突然,一只老鼠想出一个很棒的办法,它提出三只老鼠一......

    我们需要感恩

    我们需要感恩 在这个世界,我们有太多太多需要感恩的人和事! 感恩你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了你生命! 感恩你的老师,因为他们给了你知识! 感恩你的朋友,因为他们给了你友谊! 感恩这个社会,......

    我们需要责任心

    我们需要责任心 各位领导、同仁、评委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们需要责任心》。有人说,“位不在高,爱岗则名;资不在深,敬业就行。”所谓“爱岗”就是热爱本职工作,所谓......

    安全文章一

    安全文章一以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省、市政府“两个《责任规定》”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政执法、隐患治理“三项行......

    我们生产凝聚力(文章)

    我们生产凝聚力 ----- 搅拌中心以人为本快速发展 2014年10月15日,混凝土搅拌中心再次荣获“中国混凝土行业优秀企业”。这是继2012年搅拌中心获得“2010—2011年度中国混凝......

    责任,我们都需要!

    责任,我们都需要 ——读《高处何处有》有感 余姚市富巷小学601班杨舒逸 何为“高处”?有人说高处就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傲立,也有人说高处就是“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

    我们需要诚信演讲稿

    诚信,多么闪耀的字眼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有诚信;商家做生意需要诚信;朋友之间也需要诚信,可见诚信是多么重要,它是做人之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年......

    我们为什么需要企业文化

    我们为什么需要企业文化阅读提示没有道德底线就谈不上企业文化企业事业理论是企业长远生存的需要企业文化落地重在价值体系管理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发展的定海神针狭义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