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族2
民族、族群、国籍
族群的内涵不断扩展,但其核心要素始终未变:首先,族群是人群的一种分类,它所代表的群体有一个名称符号;其次,族群的区别性特征在不同时代和场合体现的内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其中包括体貌(种族)、民族归属(国家、祖籍地等)、祖先记忆、宗教信仰、语言文化、历史习俗、共同迁移等因素一直在随社会的变化发展而更新拓展或侧重不一;三,族群成员在心理、感情和价值观念上通过感知他者的特征而产生认同;四,族群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维护群体的边界,同时排斥异己群体;五,族群通常指在一个较大社会中居于文化非主流地位并且人口规模相对较小的群体,其中包括移民群体。族群是一个极富弹性、可以伸缩的人群分类概念,它表示的人群范围可以根据参照对象的变换而改变。当我们处于不同时期和不同位置,或同一时期的不同位置,我们面临的族群界标及其概念内含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斯大林所说的“民族”指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即西方社会在构建民族国家时期形成的现代民族,其实质是政治共同体,相当于英语里的nation,或“中华民族”意义上的民族。
汉语的“民族”指一切历史阶段的人们的共同体,这就导致汉语的“民族”与俄语的和英语的nation在含义上出现了极大的不对应,并进而导致当代汉语中“民族”、“族群”概念不分,以及“民族”一词长期被误解、误用和误译的现象。
现代汉语中“民族”一词至少包含四个层次的含义:
一、族群意义上的民族,少数民族、民族政策、民族学院;
二、中华民族构成单位意义上的民族,五十六个民族、汉族、藏族、民族团结;
三、政治独立体即民族国家(nation-state),中华民族、日本民族、加拿大民族;
四、族类共同体或民族共同体(ethnos),日耳曼民族、阿拉伯民族、法兰西民族等。此外还可表示不同时代和不同生产、生活方式划分出来的人类群体,根据历史阶段的不同有原始民族、古代民族、现代民族,根据生活、生产方式的不同有狩猎民族、游牧民族、农业民族和工业民族等。这一名词的外延所指过于宽泛,已失去用作一个分类或分析概念所应具备的价值功能和明晰特征,在转译为其他语言时,应根据具体语境的具体含义分别翻译为ethnic、group,nation,ethn。拼音minzu若要长期使用,能为学界认可,就必须对其外延所指和概念意义给予明确一致的界定,专指中华民族。
费孝通声明,他将“民族学院”译为“Institute of Nationality”不通,会使人理解为“国籍学院”,国家民委的英译名由原来的The State Nationality Affairs Commission更名为The State Ethnic Affairs Commission。《民族团结》的英译名也由原来的Nationalities Unity更改为Ethnic Unity。外事场合,凡指涉少数民族的地方,也都由原来的nationality改为ethnic groups。
在中国,少数民族作为中华民族(Chinese nation)这一国家实体的单位成员,法律上并不具备民族自决的政治独立性,把五十六个民族或少数民族翻译成nationality,会引起误解,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nationality和nation一样,具有主权的含义,表示个体和群体的国籍归属,nation有民族、民族国家的含义,暗含民族自决,具有提出独立建国的合理性。也就是说,“民族”(nation)不只是一个人群分类的概念,还是一个被现代国家体制制度化了的具有领土主权的群体分类概念。“民族”(nation)标志着个体和群体的国籍(nationality)身份,具有不可争辩的政治、法律效应。
“民族”(nation)是从政治体制和现代国家主权上强制划分的群体范畴,国籍(nationality)作为反映人们的民族和国家归属的概念术语,族群(ethnic group)是从历史传统和文化特征上彼此区分的群体概念。“民族”含义是法定的、绝对的,不能也不许随意变更;“国籍”的意义也是明确不变的;族群概念是相对的,其指称范围可大可小,可随参照对象的改变而改变。
——湛华玉:《关于族群、民族、国籍等概念的翻译与思考》,《读书》2005年第5期。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
——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十一卷,286页。
nationalism(民族主义)原意是对本民族的忠诚与认同,但现在民族主义总与国家联系在一起。有学者主张以ethnonationalism代替nationalism(民族主义)。用ethnic group、ethnicity和ethnonationalism的目的都是为了与nation、nationality和nationalism中暗含的国家这层含义脱钩。
一旦用nation这个词,非常容易把其与国家或成立国家的合法要求(根据民族自决原则)相联。族类关系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问题之一,一个族群的成员对本族的认同和忠诚,与对所在国的认同和忠诚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或一时一致,一时不一致。散居在世界各国的犹太人称为族群更为恰当,华人也如此。
族群至少有三种状态或前途:
一、作为某一国家多族群的一部分永远保持其ethnicity。目前大多数国家都是这种由族群组成的。像韩国日本这类民族国家极少。
二、溶于另一族群从而失去自己的特性,美国社会中的德意志人和中国的满族。
三、由于种种原因发展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并最终建立或试图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苏联、南斯拉夫各民族,加拿大的魁北克人。这种情况最为复杂,也极易引起国际冲突和族际屠杀。
莫伊尼汉(Daniel Patrick Moynihan)认为国际政治中的族际冲突不是谁是谁非的问题,而是种族归属感与难以兼容的各种族自决梦想之间的冲突。种族归属感是客观存在的,但西方多年倡导的民族自决原则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了这种归属感发展成为一种力图建立独立国家意识。这种听起来非常美丽的自决原则是当今族际冲突的堂皇借口。由此他提出ethnicity这一概念,并将其应用到国际政治的研究中。他认为nation是族群(ethnic group)的最高形式。首先是对祖先主观上的认同;其次,在客观上要求组成地域自治体:形式可以从地域聚集(regional assemble)到完全独立。作为族群只要符合第一个条件即可。
nation的词根是拉丁文nasci(出生于),名词形式为nationem。ethnic的词根是希腊文ethnos。
最早用ethnos代替nation的是史禄国(Shirokogorov),就是为了把民族和主权国家脱钩。
清明、端午和中秋节为法定假日,让文化记忆获得自己的法权安排,表明政治意志对中国文明的自觉皈依,在为一般民众的生活方式提供法权依托的同时,以具象的时间段的安排,将文化家园的隐喻换形为洒扫应付的生活实践,实现生活世界、意义世界和规范世界的统一。即,经由国家承认的洒扫应对的生活实践既是建设精神家园的文化事件,也是对于规范的践履。
重建意义秩序,不仅为现实人生昭示道德境界,更在于宣谕世俗权力的有限性,从而为现实人生免于恐惧,安心。“习惯法”进入立法实现的文化回归,也就是政治复位的进程,表现为重建政治秩序的努力。
天理人情以对置身于其中的历史文化意义的自觉诡异获得自己的意义秩序。天理人情接引超越世界的终极意义,落实为洒扫应对的俗常生活中所表达出来的慎终追远,凝练为清明祭扫、端午缅怀、中秋团圆的习惯法。时间获得节奏,赋予生活以生命的同时,将生命的意义消融转化为生活实践的持守,实现生活世界与规范世界意义世界的贯通。生活之道既为天
道,亦为人道,世道人心就是灵魂的寄托之所。实现制度与意义、国家与社会、大传统与小传统、历史记忆与现代追求的整合与协调,使国家成为公民的政治联合体与国民的历史文化命运共同体的统一。
价值意义
唐太宗通过科举考试,尽揽天下英才。他见秀才穿行殿下,踌躇满志道:“天下英雄尽入吾毂中矣”。
用“China”和“Chinese”表示满族人、蒙古族人、维吾尔族人和藏族人的国家与民族身份是不确切的。在英语里,“China”指说汉语的人居住的地方,暗示中国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China”与中原文化相联,“Chinese”与汉族相联,这就给了西方舆论上分裂“中国”与“少数民族”的机会。少数民族地区出事时,西方媒体会用“寻求从China获得独立”,“Pro-Tibet and anti-China protest”(亲西藏,反中国抗议)这样的表述形容“中国”与“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对立。
**用英语说“我不是Chinese,我是Tibetan。”这句话在英语中没问题,但翻译成中文就有很大的问题。
西方文化:法治国家,民主,精神自由,理性批判,科学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经济。西方文化的五个关键时刻:
1、古希腊人创造了城邦,并创造了法治自由、科学和学校;
2、古罗马人发明了法律、私有财产和人文主义;
3、《圣经》的伦理观和末世论改变了历史时间,使慈善高于公正,线性时间倾向于末世;
4、11—13世纪的“教皇革命”,选择了希腊的革命和罗马的法律两大旗帜,及其两者的统一:人类理性。从而实现了雅典、罗马和耶路撒冷的首次融合;
5、发生于近代西方各国的重大民主革命,完成了自由民主的提升,证明了多党制比任何自然秩序或别的人为秩序更有效。
法国哲学家菲利普·尼莫(Philippe Nemo)认为西方并非一个民族,而是一种由多种民族连续传承的文明。西方文明是人类唯一希望进步的文明(其他文明相信文明是循环或听从天意的)
谷歌于2011年6月27日发布《透明度报告》,2010年7月到12月期间,26个国家的政府和警方要求谷歌提供用户私人信息1.4万次,美国4601次,巴西4235次,印度3129次。(环球时报)2011.6.29)
美国与中国的劣势:
1、中国有5年、10年、15年甚至20年的规划,美国没有; 2——4年一次的选举周期,人人为选举忙碌,专心于短线操作。
2、中国劳动力比美国便宜;
3、中国知道市场经济的好处,也知道市场经济的坏处,有利于扬长避短。市场经济犹如一部机器,美国这部机器缺乏政府可以操作的扳手,出了问题,只有伯南克忙于印钞,其他人围着转却帮不上手。中国这部机器有很多扳手,必要时可以这里调一调,那里扳一扳。
中国模式有很多问题,关键一点是没有处理好社会选择与利润冲动之间的矛盾,罗斯福新政以社会价值约束利润冲动,“均贫富,结民心”。处理好民生问题,安定大多数人民,社会就会长治久安,构建以公平为核心的经济体制,不能是彻底的私有化和市场化。
从体制角度看,要构建必要的社会保障网络,建立新型的医疗卫生体系、住房体系和教育体系,让社会资源大规模和大幅度向大多数人倾斜。
从政策层面看,需要把充分就业作为经济政策的直接和首要目标。再就业问题上,应首先解决年轻人,包括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公平不是完美无缺的,对少数精英也许是一种较差的体系,但对大多数人而言,公平的社会是一种最好的社会形态。——黄树东:《经济改革该考虑均贫富了》,《环球时报》2011年8月2日。
美国强大的主要因素:
一、法治传统和法治精神维护着美国的长期政治稳定。
二、美国社会价值观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使民族国家的内部凝聚力得以保持,爱国主义得以深化。自由、民主、公民权利、三权分立、政教分离、以私有财
产不可侵犯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宪法至上的法治等,是美国社会超越政治、宗教、阶级和种族界限,为全民所接受的核心价值体系。这套完整的思想体系保证了美国社会的凝聚力和国家的统一。
三、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四、公民社会发达,社会自我纠错机制和能力较强,有利于防止国家发展道路偏离方向,避免对外关系中的严重战略失误。美国是现代大国中唯一先有社会,后有政府的国家。——王缉思:《20年内美国仍是唯一超级大国》,《环球时报》2011年8月2日。
塞缪尔·亨廷顿把政治参与界定为“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本质上是民主化 过程,一个人做决定叫君主制,少数人做决定叫贵族制,多数人做决定叫民主制。西方民主的起点是贵族参政。亨廷顿说,急剧的政治参与与扩大所带来的社会动荡,往往会给国家政治体制带来巨大挑战,甚至难以承受。
中国的政治参与较过去大大发展,否则不能解释现在政府决策越来越难,过去关门,现 在须向民众交代。网络。
政治参与的两个必要条件:
一、在一定制度框架下依照合法程序;
二、政治参与的对象是一些公共问题,参与者不应该是利益主体利益受损后的申诉。
政治参与的意愿谁都压不住,但不是每个人的意愿都能得到满足,每个人都须作出妥协。很多国家在民主化过程中付出高昂的成本。中国在转型过程中,同时实现政治参与和经济增长,是个很大的挑战。
迫切要做的,是给民间意见以重视,让参与渠道通畅并真正发挥作用,在决策者与民众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政治参与上,西方是进取型、倡导型,中国是防卫型、物质利益考虑型,很大程度上只关心损害切身利益的话题。
参与形式多元化,但制度化水平不高,法制化渠道不足,仍然存在压制政治参与的情况。多数人不知道自己参与的结果,会挫伤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基层选举,有投票权,但不认识候选人。
并不是政治参与度很高政治就越好,此时,若政治参与的理性渠道不足时,社会可能产 生扭曲,理性的声音让位给口号式的政治运动。——《民众参与政治是中国新课题》,《环球时报》2011年6月30日。
印度的腐败程度在国际上的排名比中国还要严重,民主制度是否可以有效遏制制度腐败值得商榷。
社交网站和黑莓手机在伦敦骚乱中起到重要作用,美国费城、旧金山也如此。希拉里·克林顿不久前要求维护互联网“不受限制的”自由,2011年8月3日出台战略报告,将“严密监控互联网和社交网站在传播极端思想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英国率先威胁“断网”。
中共执政的合法性:
一、历史合法性。中国独立,1921—1949年中共党员牺牲者370万人。
二、业绩合法性。经济总量占世界6%,生活水平实现小康,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拉近,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三、使命合法性。民族复兴,孙中山(专制)、毛泽东(独立)、邓小平(富裕)。
四、民意合法性。整体优势无法取代。
邱敦红:《全面看待中共执政的合法性》,《环球时报》2011年7月4日。
那些国会议员宁愿看到对手输,而不是国家赢。——奥巴马
“民主也不一定都是好东西”——美国《外交政策》
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应同时保障民主、效率和稳定,并追求三者的平衡。
政治制度的好坏只是相对的,大多数国家的政治制度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
第二篇:民族理论
鄂尔多斯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一颗新星。改革开放以前,鄂尔多斯“沙多草木稀,地多产量低,人穷文化低”,是内蒙古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今天的鄂尔多斯,已是沙漠深处营造的一块绿洲,循环经济中净化的一片塞北蓝天,跨越式发展的高速列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长期探索中,鄂尔多斯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西部资源富集地区科学发展之路。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全市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1.4万。改革开放之初,鄂尔多斯处于自治区落后水平,全市8个旗区中5个“国贫旗”、3个“区贫旗”,被称为内蒙古的“西部”。经过近30年来的发展,鄂尔多斯的主要经济指标已位居自治区前列,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地级城市前列,成功实现由贫困落后向富裕文明的历史性转变,走出了一条跨越式、高起点、节约型、友好型、创新型、和谐共享的科学发展之路。
(一)坚持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鄂尔多斯速度”。鄂尔多斯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
要务,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人均水平、地方财政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二)坚持高起点、高质量发展,经济整体素质和协调性显著提高。鄂尔多斯的跨越式发展,是在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基础上实现的,是在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的基础上实现的,是有后劲、可持续的发展。
(三)坚持节约型发展,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明显提升。鄂尔多斯的跨越式发展,是在节
约资源、高效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的。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鄂尔多斯形成了一大批耗能高的“五小”企业。进入新世纪以后,鄂尔多斯市委和市政府对落后产能进行了大力度的淘汰。
(四)坚持友好型发展,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鄂尔多斯的跨越式发展,是在保护和优化生态环
境的基础上实现的。2007年,全市植被覆盖率由2000年的30%提高到75%,森林覆盖率由12.6%提高到18.07%,入黄泥沙量减少了12.5%,沙尘暴由过去每年20—30次下降到8次以下。占全市总面积48%的沙漠、48%的丘陵沟壑和干旱硬梁区全部披上了绿装,局部地区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胜景。区域环境质量大为改善,个别地区“浓烟滚滚遮天蔽日”的现象已不复存在,昔日的“黑三角”变成“金三角”.(五)坚持和谐共享发展,人民生活实现小康。鄂尔多斯的跨越式发展,是建立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基础上的,是惠及全体鄂尔多斯人民的发展。近6年来,累计用于社会事业的投入达45亿元。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和质量位居全区领先水平,市旗乡村四级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第三篇:民族教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教计
学
设
通海三中政治教研组 顾绍彪 【课标要求】阐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能用实例说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了解自治机关和自治权。
3、理解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显著优越性 能力目标:
1、从材料﹑视频中提取﹑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2、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并拥护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而承担起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的历史责任。
【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生活在汉族地区,受到实际情况和生活阅历所限,对少数民族地方实行的区域自治知之甚少。本课理论性强,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理解本课内容有一定难度。
【教学重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教学难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搜集整理资料,设计制作课件。学生预习本课,搜集西藏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状况及风俗习惯等具体资料。【教学过程】
播放《爱我中华》MV 学生活动:时政播评 导入新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成立了五个自治区,五个自治区的名称是什么?(西藏、内蒙古、广西、宁夏、新疆)那么这些地方与其他地方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呢?
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 第七课 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展示学习目标。
围绕两个核心问题进行探讨:核心问题一: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核心问题二: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围绕“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材。
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学生活动:阅读自主探究(P76-77)
导学问题:含义(重点)?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自治权?
学生逐一回答,朗读。民族区域自治相关概念文字不多,但是内涵很丰富。继续深入解析。
继续分步设疑,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讨论问题: 学生自主探究:
①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自己管理自己吗?
②是不是所有有少数民族的地方都实行自治呢?为什么?
③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1272个民族乡(镇),这些民族乡(镇)都是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吗?
④自治机关与一般的地方国家机关有什么不同?西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是自治机关吗?
⑤拓展延伸:联系学过的“一国两制”内容,比较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异同。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解析。(1)含义(重点)──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概念解析:
①前提:国家的统一。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
②范围:少数民族聚居地方。不是少数民族居住地。
③核心:是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1个自治县(旗)。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已占全国总面积的6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5%。陕西省没有自治州和自治县。
拓展阅读:你知道吗?民族自治之最。
拓展阅读:民族自治地方的三种类型
(3)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享有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学生活动:思考西藏自治区政府与陕西省政府区别联系,进而突出其双重性地位。
.(4)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含义:自治机关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主要自治权:学生活动思考回答具体事例体现了什么自治权?
第一,立法自治权
事例:据统计,自1965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220件地方性法规和单性条例。其中包括《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环境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对外国人来藏登山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信访条例》《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决定》《关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活动的决议》等
第二,变通执行权 事例:在执行全国性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西藏自治区还将“藏历新年”、“雪顿节”等藏民族的传统节日列入自治区的节假日;根据西藏特殊的自然地理因素,西藏自治区将职工的周工作时间规定为35小时,比全国法定工作时间少5小时;1981年,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从西藏少数民族历史婚俗等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了《西藏自治区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变通条例》,将《婚姻法》规定的男女法定婚姻分别降低两岁,并规定对执行变通条例之前已经形成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婚姻关系,凡不主动提出解除婚姻关系者,准以维持。第三,经济自治权
事例:在税收方面,全国只有西藏一直执行比全国低3个百分点的税收优惠政策,而且对农牧民一直免收各种税费;在金融方面,西藏一直实行比全国低两个百分点的优惠贷款利率和低保险费率政策。
第四,文化管理自治权
事例:对农牧民实行免费医疗,农牧民子女上学实行免费吃住等政策。
第五,其他自治权
事例: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招收人员时,优先招收少数民族人员,并且可以从农村和牧区少数民族人口中招收。
了解民族自治区之最。
过渡:以上我们探究认识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那么为什么在解决民族问题上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呢?
下面我们通过一段材料思考归纳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什么客观必然性。
展示课件材料----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中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特别是近100多年来,面对着外敌的入侵,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各族人民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如:西藏人民抗英抗日武装——回民支队。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各民族人民形成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民族关系。同时,统一成为了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也成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些都为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提出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哪些有利条件?
学生自主思考、归纳展示探究成果。
教师归纳解析。
2、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必然选择:
①历史特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②现实情况
a、“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社会基础
b、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政治基础
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了客观的历史和现实情况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所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个必然选择,那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到底好不好?
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A、西藏农奴制;B、西藏发展成就展。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阅读教材、完成五个自治区名称标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归纳总结。
教师根据各组讨论发言内容,灵活处理,引领学生归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2)、现实意义(显著的优越性)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教师引导提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正确选择,那么作为祖国未来的青年学生如何对待这一制度呢?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实行它是由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选择,而且在长期的实践中显示出了不比的优越性,成为了我国的一大政治优势,作为祖国未来的青年学生要通过学习理解和拥护它,进而承担起坚持和完善的历史使命。课堂练习:略
本课小结:本节学习了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通过学习深刻领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对于维护和实现民族地区人民的权益,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等,有重要意义。
第四篇:民族情感
民族情感在广告中的特征体现
让我们从几个广告案例中分析民族情感在广告中的特征体现。
案例一:“三元奶粉,以母爱为最高标准”
在“三鹿”事件后人们对奶类产生了怀疑,三元却以产品质量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加上他们的目标“以母爱为最高标准”表达了对孩子的关心和高度责任感,打动了每一个父母的心,同时也达到了广告的诉求效果。
从三元的广告中我们可以强烈的感受到中华民族情感中重视人情,突出爱心的元素。中国人历来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在广告中采用充满人情味的表现形式,可以拉近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除了亲情外, 还有爱情、友情等一系列有关人伦情感的广告:“ 钻石恒久远, 一颗永留传”戒指永远是爱情的见证,人们渴望与爱人白头偕老、天长地久,这则广告恰好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心理,让消费者认为拥有了戴比尔斯的戒指,就能为爱情增加一份保险;“好丽友” 的电视广告把主题定位为友情,因为拿放在高处的“好丽友”派而把花瓶打碎了,面对大人的询问他们都说是自己的错,最后以“好丽友,好朋友”结束,既宣传了产品有传达了好丽有重视友情的形象。亲情、爱情、友情的融人, 不仅仅让广告和产品拥有生命力, 更重要的是它能让消费者从广告中忆起曾经故事, 激起产品和消费者之间共通的情结。
案例二:“孔府家酒,叫人想家。”
“千万里,千万里,我一定要回到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家,永生永世不能忘——”,广告一开始用歌声把一个游子回家的急切心情表现了出来。一架海外归来的飞机降落,亲人们迎接游子归来,欢聚一堂,共饮孔府家酒,一个大红纸上隶书“家”字特写镜头出现,游子深情地说:“孔府家酒,叫人想家。”广告中一个“家”字集中了中华民族情感中多少的温馨,把中国特有的血缘文化、人伦亲情以及游子对家的热爱充分表达了出来。
中国人对故乡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夜深人静的时候也是想家的时候,一个人远离家乡,无论是在大江南北,还是天涯海角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故乡情结。当内心孤独的时候,一切与家有关的事物都会变成家的代名词和替代物,抚慰着游子的心。广告中的“游子文化”圆了在外中国人的思乡梦。
案例三:长虹“以产业报国,以民族昌盛为己任”
长虹彩电在全国掀起为振兴民族工业而奋斗的背景下,提出“以产业报国,以民族昌盛为己任”的广告,体现出中国人勇敢拼搏的精神,对内实现了凝聚职工,振奋斗志的目的,对外宣传了企业,提高了民众对国货的信心,为国产彩电赢回了尊严。这则广告,也因为起强烈的民族表现意义,成为了一面振奋人心的爱国主义旗帜,“广告语内涵概的内容远远超过了广告语本身”。这样的广告一经投入宣传,怎么不会引起中国人民族情感的共鸣呢?
还有像中华牙膏的“四十年风雨历程,中华永在我心中”,通过“中华”的谐音、双关,让人联想到每一个中华儿女对祖国感情。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广告注入强大的感染力。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群体归属感。中华民族一向以“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自称表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也是是其他民族无法比拟的民族血缘和民族情结。
广告创作和传播要重视民族情感
一、准确把握受众的民族文化和心理需求
从上述三个广告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把握民族文化和心理需求,理解中华民族情感,广告作品才会有感染力,打动人。
二、广告创意应避免触碰当地的“文化禁区”
广告传播中最忌讳的就是伤害到民族情感,激起受众的反感,从而失去产品在当地的销售渠道。如前面提到的“丰田霸道门”就是很好的例子。
民族情感是广告创作的精神和灵魂。只有对当地的民风民情、偶像人物、忌讳等等提前学习和了解,才不会犯低级的错误。否则,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
三、“国际品牌”应向“本土”转化
可口可乐公司的广告语为“无法抓住那种感觉”,到了日本改成了“我感受可乐”,在意大利则是“独一无二的感觉”,在智利为“生活的感受”,强调个人的情感真实体验。由此可见,广告必须了解并反映当地的文化,特别注意做到“入乡随俗”,使广告元素能反映文化的地域特征。
第五篇:民族1
新中国成立后,天地为之一新。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能动地运用於实践,始终坚持和发展民族平等这一原则。纵观这50多年的历程,在民族平等方面有一系列里程碑式的举措:
第一,彻底地废除民族压迫制度,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通过社会改革,旧的民族压迫、民族歧视制度土崩瓦解,使实现民族平等具备了政治前提。随著旧的所有制关系的废除和公有制的确立,新的民族关系出现,因为“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共产党宣言》)。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确立并载之於法律,这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关系史上伟大的事件,标志著中国各民族从此诀别了民族压迫与歧视,跨入了崭新的时代,各族人民以平等的地位、以主人翁的身份携手并肩去建设新国家,开始新生活。
第二,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政治制度上保障各民族平等。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表明了各民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宣告了各民族都有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这是对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的切实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获得了政治制度上的保障。
第三,进行了大规模的民族识别,确立了不同人们共同体的民族归属。毛泽东明确指出:在民族识别上,“科学的分析是可以的,但政治上不要区分哪个是民族,哪个是部族或部落。”经过20多年的工作,经过科学的分析并充分尊重本民族的意愿,陆续确认了中国的56个民族成分,并确定了各民族的族称。这为确认各民族在国家中的地位,为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创造了前提条件。民族识别过程也是贯彻民族平等原则的过程。各人们共同体不论人口多寡,社会发展程度如何,只要符合构成单一民族的基本特征,便认定为单一民族。当时有的族群尽管只有一千多人,也认定为单一民族。在确定民族称谓时,对那些带歧视、侮辱性的称谓予以更改。民族识别成为我们党在民族工作上的一个创举,而且规模之大,识别民族之多,调查地区之广泛与深入,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我们党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一贯采取尊重的态度。《共同纲领》和宪法中都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新中国成立不久,就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少数民族语言调查。这在我国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在普查的基础上,帮助一些少数民族创制、改革和改进了文字。在党和国家的帮助下,少数民族语文翻译、新闻出版、语言广播事业等都有了很大发展,充分体现和贯彻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第四,在理论上提出了真正的民族平等。在民族问题理论上,民族平等有形式上的平等和真正的平等之分。
第五,在民族平等中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任何社会制度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经济是社会的基础,经济权利同样是其他权利的基础。任何法定权利的确定和保护都是和一定的经济权利相联系的。因此,要实行真正的民族平等,必须强化物质条件。正如周恩来1956年指出的:“如果少数民族在经济上不发展,那就不是真正的平等。”新中国成立后,在重视少数民族政治权利的同时,十分重视保障少数民族的经济权利。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设中,强调了“如果不把经济搞上去,自治就是空的”。在改革开放中,国家针对历史上形成的东西部发展差距,提出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1999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经济,并强调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江泽民在这次会议上指出:“要千方百计地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缩小民族间的发展差距,逐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将对在新的形势下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我国对少数民族权利的保护所采取的措施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措施、法律措施、行政措施,以及经济措施。平等权利的保护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
一是政治权利的保护。保障各民族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使各民族公民都能平等地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和公共事务。其中对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给予了特别的保护。比如: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都至少有一名以上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为了使适当数量的少数民族代表进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规定,在代表名额的分配上,对少数民族代表的选举给予特别的安排,其每一代表所代表的选民人数可以适当降低。法律保护少数民族担任公职的权利,少数民族人员竞争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事务机构的公务员岗位时给予适当照顾。中国现有少数民族干部280多万人,分布在党、政、军、司法、教育、文化、科技等各个部门。
二是经济权利的保护。每一个民族都必须依凭一定的物质条件,有自己的经济生活,才能生存和发展。对经济权利的保护,就是对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的保护。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鼓励和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生产,并采取了许多特殊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对民族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设立专项资金,实行政策倾斜,组织对口支援,推进改革开放等等。在经济权利方面,保障少数民族从事经济活动的权利,保障少数民族的财产权利。著力改善各族人民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20世纪80年代以来,持续进行了反贫困的工作,对贫困的少数民族提供帮扶和救助,使他们摆脱贫困,逐步走上小康之路。
三是文化权利的保护。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它和一个民族的历史、情感、心理紧紧联系在一起,也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文化权利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权利。国家采取措施,保障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上,除了提供汉文文件外,还要向少数民族代表和委员提供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壮等七种文字的译本,并同时提供这七种语言的同声翻译﹔人民法院和检察院为不通晓当地通用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发展少数民族的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各项文化事业,培养文化人才,设立文化设施。保护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那些珍贵的、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抢救、发掘和整理,使之得以延续,焕发新的活力,获得新的生命,在新的时代发扬光大。同时保障各民族公民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大批少数民族的歌唱家、舞蹈家、音乐家和文艺人才茁壮成长。
四是接受教育的权利。各民族公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为了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国家采取多方面措施,设立教育行政机构,还举办了主要为少数民族服务的各类学校,如民族学院、民族中学等等。实行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办学体制,在贫困和偏僻的地区设立寄宿制学校。用少数民族语文和通用语文教学。在大中专学校招生时,对少数民族考生适当降分录取。这些措施发展了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人才,提高了各民族整体素质。新中国成立时,仍然刻木记事、结绳记事的民族现在也有了自己的大学生。
五是其他权利的保护。对少数民族权利的保护涉及各个方面,还有如少数民族人身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婚姻家庭权利、健康权利以及保持和改革风俗习惯的权利等等都给予了全面的保护。以诉讼权利为例,法律规定,对不通晓司法机关审理案件时依法使用的语言文字的当事人,司法机关要为之提供翻译.建国初期,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力地实现和维护了各民族大团结。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明确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们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从根本上保证了各少数民族当家做主和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为了尽快消除民族之间特别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深重的民族隔阂,中央人民政府先后派出4个访问团,中央和地方都派出了大批工作队、民族贸易队、医疗卫生队等,到民族地区进行慰问,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为少数民族做好事,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上的困难。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国所有的少数民族地区,受到各族人民的欢迎和称赞。中央人民政府还组织了由边疆少数民族的各方面人士组成的参观团、国庆观礼团,参加国庆活动,到内地参观,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意识,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专门颁发了《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有效地消除了民族歧视的有形痕迹,促进了民族团结的改善。在民族识别工作中,针对我国的民族国情,对各少数民族,凡是具有构成单一民族条件的,不论其人口多少和居住区域大小,不管其社会发展水平如何,也不论邻国是否居住有相同的民族,都在政治上一律认定为民族,真正贯彻了民族平等的原则,使过去几十个不被承认的少数民族都得以平等的一员登上了社会政治舞台。组织进行了对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和语言状况的大规模调查,促进了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1952和1956年,党和国家两次结合检查民族政策的执行情况,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民族政策教育。两次大检查不仅及时纠正了民族团结工作上的偏差,而且也使各族干部群众普遍受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教育,对于克服民族主义特别是大汉族主义思想,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需要采取多方面措施:
第一,必须进一步打好各民族大团结的经济基础,强化民族团结的政治保障。早在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1992年1月14日,江泽民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搞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这既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我们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的根本原则。”在1999年9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明确指出:“在国家未来的发展战略中,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强调,这也是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的要求。这就充分表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是解决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核心。加强民族团结问题,归根结底要靠发展经济来解决。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现代化,需要各民族共同努力,在这一过程中逐步使各民族共同富裕、共同繁荣,才能解决民族之间经济上的矛盾,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才会有更加牢固的基础。强化民族团结的政治保障,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要把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各项规定逐步落到实处,切实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在社会生活中真正实现民族平等。
第二,必须坚持不懈地在各民族干部群众中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的教育。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宣传各族人民为缔造多民族国家,为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巩固边防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历史贡献,利用各种途径和形式普及民族常识。要使各民族干部群众懂得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团结统一是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平等、团结、互助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准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各民族的共同理想和历史使命。要提倡各民族要平等相待,互相尊重,使各民族的群众充分理解民族之间的差异,特别是要相互尊重语言文字、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防止由这些方面出现问题而引发民族冲突,甚至酿成突发事件。
要坚持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都明确规定: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由于历史上的遗毒,由于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社会矛盾的复杂性,由于国际上各种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两种民族主义在我国仍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但是,需要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两种民族主义的表现一般来说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对出现的问题应当采取慎重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属于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不要轻易扣民族主义的帽子。这个方面,我们有过深刻的教训,必须注意吸取。对于反对民族主义,争取民族团结问题,早在1950年,邓小平就指出,汉族同志在这个方面要主动多承担责任。他说:“只要一抛弃大民族主义,就可以换得少数民族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我们不能首先要求少数民族取消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应当首先老老实实取消大民族主义。两个主义一取消,团结就出现了。”
第三,必须进一步搞好各民族干部之间的大团结。这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的关键。各民族的干部,首先要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不论是哪个民族的干部,都要以国家利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的大局为重,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尤其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干部之间,自治地方的自治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干部之间更要紧密团结合作。在民族团结问题上,关键是党内各族干部的团结,而党内团结的关键又在于领导班子的团结。领导班子中的各民族干部更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团结合作,为各族干部群众作出表率,形成争做民族团结模范的良好风尚。
第四,必须坚持四个维护的原则,妥善处理民族关系上的人民内部矛盾。四个维护是: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在我国现阶段,影响民族团结的各类社会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要用团结、教育和疏导的办法,用耐心说服、改进工作的办法,正确处理好各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人民内部矛盾。对出现的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要轻易往民族问题上拉。要及时解决出现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利益纠纷,特别要防止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伤害民族感情的事件发生。在民族关系上的人民内部矛盾中,也不排除有的问题带有对抗性。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谨慎行事。决不能把非对抗性矛盾当作对抗性矛盾,人为树敌;也不能把非对抗性矛盾激化成为对抗性矛盾,自讨苦吃。特别是此类事端有时是非对抗性矛盾和对抗性矛盾交织在一起,不明真相的群众和别有用心的坏人搅和在一起,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对那些借用民族矛盾引发事端,制造**,触犯法律的,每一位领导干部、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挺身而出,坚决斗争,依法进行处理。因此,为了维护和巩固各民族的大团结,就必须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妥善处理好民族关系上的人民内部矛盾,以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
妥善处理好民族关系的突发事件,是协调民族关系,搞好民族团结的重要环节。要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积极配合;深入调查研究,定期排除不安定因素,做好处理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制定及时化解矛盾苗头的预警和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的责任机制;在解决有关的民族纠纷中,要注意发挥民族工作部门的作用,发挥少数民族干部的作用,发挥群众中骨干分子的作用。处理好民族关系上的人民内部矛盾,关键在领导。只要领导高度重视,方针正确,方法得当,措施有力,就能妥善解决矛盾,不断促进和巩固各民族的大团结。
第五,必须旗帜鲜明,坚决地同民族分裂主义作斗争。对国际上存在的各种民族主义思潮可能对我国产生的消极影响,对西方敌对势力企图对我国进行“分化”、“西化”的图谋,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对部分地区存在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必须坚决打击。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各民族人民的整体利益高于一切。搞分裂的人,不仅背弃了本民族,也背弃了整个中华民族,不仅损害了本民族的利益,而且损害了国家利益,他们是各民族共同的敌人。对他们的分裂破坏活动,必须坚决依法打击.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1.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以来就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境内各民族逐步汇合成了中华民族。2.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于分离的民族关系。3.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4.自1840年以来,中国各民族都面临着反帝反封建、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共同任务和命运。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长期斗争中,中国各民族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互相离不开的政治认同。这就为建立一个统一的新中国,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实践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符合历史的发展,又符合现实情况,有很大的优越性。
1.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2.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从而有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3.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4.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性是什么
第一,有利于保障各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第二,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第三,有利于调动全国各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第四,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第五,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