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传统 饮食文化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绪论
第一节
饮食文化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一、“饮食”的定义
饮食,做名词时指各种饮品和食物;做动词时则指喝什么、吃什么,以及怎么喝、怎么吃。饮食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饮食原料的加工生产;二是制成的产品;三是对饮食品的消费,即吃与喝。
二、“文化”的定义
关于文化的定义,100多年来各国学者从符号学、规范性等多种角度提出了260余种不尽相同的看法,可谓众说纷纭,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从字源上来看,英文与法文的“文化”一词均为culture,原从拉丁文的cultura而来。拉丁文cultura有耕种、居住、练习、注意、敬神几种含义,可见它的含义比较广泛。英文中的“农业”一词agriculture,“蚕丝业”一词silkculture,“体育”一词physicalculture,都由culture构成,显然都有“文化”的含义在内。
对“文化”的理解,中外比较一致的倾向是宽泛论观点,即“大文化”观点。诚然,在众多的定义中,宽窄程度是不尽相同的,但它具有广泛和侧重精神方面两个主要特点。
将“文化”的各种解释归纳起来,则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如思想、道德、风尚、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学术等)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和制度。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三、“饮食文化”的定义
(一)饮食的潜意识
中国“吃”的观念与西方完全不同。西方人对“吃”的理解非常简单,肚子饿了就吃饭,有什么吃什么;而中国人对吃则非常讲究。
1、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交等一切事情,都跟“吃”有关系。
2、“吃”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有着深刻的影响,“吃”(或文言文中的“食”)被赋予各种感情色彩。
人们把很多原来跟吃没有什么关系的事情,都跟吃联系在了一起。例如:被冷落叫“吃闭门羹”,被人趋捧最棒叫“吃香”,一往无阻、非常走红叫“吃得开”;干工作不怕困难叫“吃苦”,受到损失叫“吃亏”,得到好处叫“吃到甜头”,衣食有余叫“吃着不尽”;承受祖宗余荫叫“食德”,把不讲信用叫“食言而肥”等。这说明了“吃”在生活中的地位和深层意识的影响,也反映了中国饮食心态与文化心态在其深层结构上是和谐一致的。在传统文化中,一句很重要的话叫“民以食为天”。所以要认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就必须介绍饮食文化。
(二)“饮食文化”的定义
“饮食文化”是一个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哲学的普泛的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和知识界普遍认同的理解,“饮食文化”学术概念的涵义是指在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人类的食事活动包括这样一些内容:
食生产:食物原料开发(发掘、研制、培育)、生产(种植、养殖),食品加工制作(家庭饮食、酒店饭馆餐饮、工厂生产),食料与食品保鲜、安全贮藏,饮食器具制作,社会食生产管理与组织。
食生活:食料、食品获取(如购买食料、食品),食料、食品流通,食品制作(如家庭饮食烹调),食物消费(进食),饮食社会活动与食事礼仪,社会食生活管理与组织。
食事象:人类食事或与之相关的各种行为、现象。食思想:人们的食认识、知识、观念、理论。食惯制:习惯、风俗、传统等。
食生产、食生活和食事象是人类食事活动的三个基本的物质性基点,正是这三个基本的物质基点决定了某一具体人群或民族饮食文化的坚实架构;而食思想、食惯制是人类食事活动精神领域的习俗、传统、心理、思想等范畴,组成它的血肉。
显然,这是一种比较宽泛的理解。它可以简略成如下表述:什么人,在什么条件下吃,吃什么,怎么吃,吃了以后怎样等事象、精神、规律的集合。
四、饮食文化的研究内容
饮食文化说起来似乎是无形的,实际是有形的,而且是有价的。
(一)饮食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有研究者笼统地认为:人们吃什么,怎么做,怎么吃,吃的目的,吃的效果,吃的观念,吃的情趣,吃的礼仪,都属于饮食文化范畴。它贯穿于餐饮企业经营和食事活动的全过程,体现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之中。
菜文化,这是饮食文化的基础。人们享受饮食文化,要通过食物这个载体去实现。小吃文化,这是最具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最有食文化韵味的一种民族文化。人们通过小吃可以领略民间饮食的古朴淳厚的文化底蕴。
筵席宴会文化,这是一种社交文化,是饮食文化的综合体现。它的文化品位最高,文化含量最大,最能反映企业的文化档次。
餐厅文化,这是一种环境文化。餐厅的装饰、布置、风格、情调,都会给客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且是第一印象。
服务文化,这是一种形象文化——人的形象文化。服务员是代表企业为客人服务的“大使”,她们的装束打扮、服务动作、神态气质,都反映企业的形象。
营销文化,这是一种企业文化。它体现企业的经营理念、宗旨、特点以及营销策略、方式等,是企业包装和推销自己、赢得市场的重要手段。
(二)也有的认为:饮食文化学孕育出烹调学、食品制造学、食疗学、饮食民俗学、饮食用具学等科学。
(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学泰认为:饮食文化主要指饮食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
(四)饮食文化是关于人类(或一个民族)在什么条件下吃、吃什么、怎么吃、吃了以后怎样等等的学问。因而它便由食物原料(生产、开发、选择、分类等)、加工技术和制作工艺、保藏、保鲜、饮食商业和服务、加工工具和饮食器具,以及有关习俗、制度、心理、思想等,构成了特定的学科领域。
对上述领域的具体研究,便分别形成了诸如原料学、烹饪工艺学及食疗保健、饮食思想、饮食考古、饮食商业、餐饮楼馆建设与服务设施、饮食心理、公共关系、饮食风格、饮食典籍和生物化学、营养学、储藏保鲜等科技文化、思想理论研究的具体分支。以上诸项,又均可从史的角度作分别和总体的研究,从而构成了饮食文化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体系。其中研究的重点为食事的形态、方式、过程、规律与社会、历史功能。
本课程本着再现历史、分析事实、阐释科学、揭示规律、总结经验、继承精华的原则,从饮食文化的理论基础、饮食文化的区位性和层次性、饮食民俗、茶文化和酒文化、饮食思想、食礼、传统食品、食具文化、饮食方式及其对生态、健康的影响等方面作概要和系统的介绍。
第二节
饮食文化研究的基本状况
一、历史上滞后的饮食文化研究
中国的民族文化,自秦始皇厉行专“学法令”文化专制政策始,便开始走上了封建专制的“政治文化”的道路,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则使这种“政治文化”确定了儒学的基本内容。说它是封建专制的“政治文化”,是因为它的核心是治封建之国,治封建之家,修封建之人身,即纳入封建之道的政治色彩极浓的文化。在这种封建的专制政治和封建的政治文化的氛围之中,几乎一切士与准士的知识群都埋头于传统和正统的政治文化之学习研究中,“皓首穷经”,学以干禄。除这种直接或间接服务于封建治术的政治文化之外的一切文化科学门类,大多都被视为“虚应”(《红楼梦》中贾政语)和“末技”。至于烹调技艺的地位,在统治者的眼中,更是属于微不足道的下下之品了。厨作,那是贱民所从事的下作之业。所以,事厨者一向被称为“厨役”、“厨子”等等。不仅如此,即便是属于上等社会的成员,如果他把个人饮食之事视为第一等大事而置于封建道德之上,甚至是过于追求饮食,那他就成了所谓的“饮食之人”,“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这“大人”亦即“君子”,“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这种凝滞僵硬的文化形态,如同樊笼桎梏一般地约束着民族文化的发展。
晋朝是个很奢华的时代,望族名门之后何曾既是著名学者,又是个权重望高于一时的大人物,但只因他“厨膳滋味,过于王者”,而在生前死后多遭非议。儒家视自己的“道”高于一切,主张毕生循道、卫道,为道可“杀身”,为道可“舍生”。饮食,活命养生,固是民天大事,但在历代封建统治者和道家看来,只有它统一和服从于封建之道时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在这种传统思想之下,很难想象有多少人能把饮食生活当做一种学问去认真研究。更何况,儒者的“仁爱”之心,是不能见到畜禽等有生命之物为人所宰杀的,“君子远庖厨,凡有血气之类,弗身贱也”,君子是根本不能身践厨作之地的。
正因为如此,就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反常现象,即一方面有不断发展的“吃”的文化,另一方面却是相对落后的研究和关于饮食文化研究很少的记录文字留世。明中叶以前,关于饮食生活与烹调技艺的文字记载,一般说来不仅数量很少,而且大多流于文人墨客浮泛粗陋的游戏之笔,难以按实求骥。诚如清人博明《西斋偶得》所云:“由今溯古,推饮食、音乐二者越数百年则全不可知。《周礼》、《齐民要术》、唐人食谱,全不知何味,《东京梦华录》所记汴城、杭城食料,大半不知其名。”两汉以下至唐之前,尽管有数部以“食经”名世的著述见录于史籍,却又多佚而不传,后人难窥其详。倒是一些农书和草本书保留了些相关资料,却又因非专述饮食与烹调,故不可视为饮食文化之专著。
明中叶以后,由于文化的再次下移运动,饮食文化的研究开始深化和系统化,表现为专著增多,且富于实践性,涌现了较多的美食家和饮食理论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进步。尽管如此,他们仍没有完全跳出传统的研究模式,这些学人的研究基本上是一种实录性的文字,缺少分析和综合,还仍然停留在较浮浅的层面,仍属于一种文学之士的余暇笔墨,远没有成为一门学科,没有形成一定的研究领域和研究风气。
因此,总的说来,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上,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是迟滞落后的,远远不适应饮食文化发展的历史要求,两者极不协调。
二、近代国内饮食文化研究状况
中国人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反思,应当说是在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发生以后,尤其是近代西风东渐和民族先驱“睁眼看世界”以后。正是这种中西文化交流,确切些说应当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振刷,不仅给了我们新的方法,也给了我们新的力量、新的生机。很显然,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一方面要跳出传统的文学之士余暇笔墨的模式,另一方面更要用近代科学来武装研究者的头脑。而这两者在封闭的传统文化空间中是难以办到的,西方文化则给了我们新的方法、新的力量。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科学研究,如同历史文化其他专项研究的开展一样,基本上是20世纪以来的事情。
科学认识民族饮食文化,并明确指出其为“文化”,当首推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这位哲人在他的《建国方略》、《三民主义》等文献中,曾对祖国饮食文化作了颇富启示性的精辟论述。他指出:“是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非孕乎文明之种族,则辨味不精;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中国烹调之妙,亦只表明进化之深也。”孙先生认为,作为饮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烹调技艺的发展与整个饮食文化水平的提高,同整个民族的经济、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是社会进化的结果,是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他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论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和优点。孙先生之后,诸如蔡元培、林语堂、梁实秋、周作人、郭沫若等文化名人,也都不乏此类论点。他们一致认为,“烹任是属于文化范畴,饮食是一种文明,可以说是‘饮食文化’„„烹任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要看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生活文明,从饮食去观察,多少总可以看出一些的”。“职业无分高下,厨师为人解决吃的问题,烹饪为艺术为科学„„烹饪而称之为艺术,当然不仅是指一般在案前操动刀俎或在灶前掌勺的技巧而言。艺术家皆有个性,皆有其独到之处„„不是任何人按照其制法便可如法炮制的,必定在选材上有考究,刀法上有考究,然后火力的强弱,时间的久暂,作料的配搭,咸淡的酌量,都能融会贯通,得心应手。„„从前一个饭馆只有三两样拿手菜,确实做到无懈可击的地步,而且不虞人仿制,因为如果可以仿制得来,那就不成其为艺术。师傅可以把手艺传给徒弟,但是可传授的是知识,是技术,最高的—点奥妙是靠自己心领神会的。”“总括起来烹调这一门应属于文化范畴,我们这个国家历史文化传统悠久,烹调是劳动人民和专家们辛勤地总结了多方面经验积累起来的一门艺术”。但以上这些还只是一般性的议论,或是缘事兴说,或为借题而论,尚不属学科和专业的研究。其中,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林语堂先生。林语堂(1895~1976),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之一,在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和沟通中西文化方面,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和卓有贡献的。1936他年赴美任教前和长期居留美国期间撰写了许多旨在向欧美介绍中国文化的文章,如《中国养生术》、《我们怎样吃》等。应当说,林先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释说颇有独到的见地,也是极富启示意义的。但是他所著的关于饮食方面的文章,基本上仍属于漫笔散文之类,也还算不得严格意义的饮食文化学术著作。
这一期间,与饮食文化密切相关的专业史研究,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资料和成果。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金受申先生在《立言画刊》的“北京通”专栏上发表了大量关于北京饮食风情的短文,均属北京饮食文化掌故之作。后又由北京市政协文史资科研究委员会、东城区政协文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辑,于1989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但进入40年代末直至70年代中叶以前,中国大陆上的饮食文化研究文著则寥若晨星。
中国饮食文化作为一门边缘性的学科,它的兴衰演变随着社会政治、军事、经济的状况及政府的政策而变化,时兴时衰。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1911~1949年的兴起阶段;1949~1979年缓慢发展阶段;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大陆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开始进入繁荣阶段。20世纪80年代大陆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文献典籍进行注释、重印,编辑出版一些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中国饮食文化著作,如孟诜著的《食疗本草》的手抄本存于敦煌藏经洞中,被斯坦因盗往英国,后又辗转日本,我国卫生部从日本影印回国出版。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论是研究的角度还是研究的深度,都远远超过80年代。人们的饮食消费观念已逐渐趋于成熟,以前的生猛海鲜横行大江南北,狂吃滥饮、比财斗富的场面已鲜见于茶楼酒馆。当人们从比财富、吃面子的狂躁虚荣中逐渐冷静下来,理性消费逐渐占了上风,返朴归真、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成了迫切的要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内在文化品味的凸现,要求有一批既对饮食文化有深入研究、又深谙饮食之道的专家。所以这个时期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具体体现在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著作纷纷涌现,在研究力度和研究深度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拓展。
三、海外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热潮
中国饮食文化近现代研究的兴起,并非在中国大陆,也并非是由华人为中坚力量率先做起来的。严格地说,中国食文化研究在近现代的兴起,是由日本学者率先开始并以该国学者为主力队伍的。这就是“世界瞩目,先著一鞭”的第三个阶段。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至今的半个多世纪里,有大批日本学者从事中国食文化研究并提供了堪称丰硕的成果,面且这种势头还更趋兴旺。而在1940~1970年这30余年里,则几乎完全是日本学者垄断着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领地,其中以筱田统和田中静一先生等老一辈学者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也为中国学界和食文化学者所熟知与敬仰。
日本学者之外,对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做出了先导性贡献的,当以李盛雨等为代表的韩国学者的工作。而由于中日两国的“一衣带水”和中国与朝鲜半岛的紧密毗连,中日、中国与朝鲜半岛长久交往的历史事实,其学者食文化研究的许多著述,都有相当部分的中国食文化内容或相当的参考意义,其中日本学者的成果尤为突出。
在日本学者之后研究中国食文化的,是海外华人学者和个别欧美汉学家。他们的研究连同日本学者的研究共同构成了中国食文化研究发展过程中的第三个阶段。
综观数十年间海外学者的中国食文化研究,可以说是思想活跃,范围广泛,学者如林,成果丰硕。相对中国大陆的研究队伍和研究现状而言,这些特点显得格外鲜明。所谓学者如林,是指研究者大都是文史专家、哲学家、文化学者等,有些甚至是著作等身、卓有建树的大学问家。这些研究者在开拓食文化领域之前大都已经是博学多识、建树颇丰的学者,即由成名之学而后治食史或食文化。他们坚实深厚的功力、科学圆熟的方法,求实的精神和严肃的态度都是足堪称道的。由基本的资料入手,广征博引、推勘论列,实事求是地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是这些研究者的共同方法论。
四、方兴未艾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进入了以中国人自己的研究为重心的深化阶段。对饮食的研究是以烹饪为中心进行的,许多意见都是在“烹饪王国”的旗帜和意识下发表的。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10余年间,菜谱类书和烹饪技术普及读物的大量出版是研究的基本特色和主要成果。自80年代初起,陆续出版了一些烹饪专业大中专教材和饮食文化方面的书籍,以饮食史、饮食风俗、饮食艺术等饮食文化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有数百种之多。90年代的饮食文化研究出现了一个空前高潮。目前,从事饮食文化研究的队伍时分庞大。
五、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趋势
随着科技的迅速进步和经济的高度发展,人们的饮食观念也在随之转变,进而对自己的饮食生活提出新的更高的时代要求。饮食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活跃、更新、发展的趋势。人们不仅希望吃到美味可口、营养丰富、快捷方便、风味多样、科学安全、功能有效的食品,而且对食生活开始更新观念的审视。这必将大力推动中国饮食文化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犁深,中国饮食文化民族史、人类学、民俗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以及区域史、专门史的研究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既不会囿于某一或某些领域的事象层面,也不会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弘扬”,一定会在人类饮食文明和民族饮食文化的历史存在与发展结构中透视和探究民族食生产、食生活、饮食文化的更丰富表象与更深刻内涵;不仅注视食事的昨天,更会注重今天和明天。
作为饮食文化重要内容的烹任研究,必将走出厚古和国粹观念的影响,在传统与习俗为人们一如既往重视的同时,必然会通过对传统工艺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深入探讨和研究整理,逐步实现传统食物加工的社会化、工业化、现代化。传统烹任的革命性变革是不可避免的,这一变革正在进行中。烹任研究不仅要看过去,更要把注意力放在民众现实生活、放在民族大众日常三餐的内容及其变化上。
作为中国饮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茶文化、酒文化以及食品和进食文化等,都将更深入地开展研究。史料钩沉(如从正史、方志、笔记、诗词、小说等史文典籍中搜检出饮食文化史料)、文献整理、饮食考古、文字训诂、食品科技史、民族饮食风习、中外饮食文化交流与比较等领域都将成为研究的重点。
2007年绍兴中国酱文化博物馆的建成开放,代表着学术研究与现实民生紧密衔接、食品生产与食品文化密切结合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新趋势。它标志着从原始农业一路走下来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正在从食生产、食消费的大国发展成为人类历史上饮食文化与文明同样高度发展与发达的伟大民族,中国人在不断建设自己美好饮食生活的同时,会使人类饮食文化变得更光明、更美好。
第二篇: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之民以食为天
内容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至今的中国来说,不只是绘画、音乐、陶瓷等艺术作品拥有悠久历史,普通的衣食住行也充满着华夏民族的独特内涵文化。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食文化。“民以食为天”这句古谣被传诵千年就是最好的证明。从神农氏尝百草到炎黄二帝驱魔定中原;从禹帝建立夏朝到清朝灭亡,各朝各代都有它自己的饮食文化,而这些文化不但传承至今,而且会一直传乘到未来。关键字:文化、传承、食物、朝代、工具发展
正文: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是以衣食住行为最基本的框架所发展起来的。所以要想研究中国文化,必须要先研究衣食住行文化。而这其中,饮食文化又最为重要。提起食文化,我们不得不提这其中的工具——碗筷。
碗的出现不分地域,各地都有。而筷子却仅在中国及周边地区出现。
我国是筷箸的发源地,用箸进餐历史悠久。古籍《韩非子·喻老》载: “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司马迁在《史记·宗微子世家》亦云“纣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玉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这虽是对纣王生活奢侈而引起朝臣恐惧的陈述,但却从象牙筷所引起的宫廷事件中,为我们追溯箸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最有价值的文字史料。纣为商代末朝的君主,以此推算,我国公元前1144年前后,也就是说我国在三千一百多年前已出现了精制的象牙箸。
对于“吃”,那起源就可就早了。自从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的方法,那时的人们才能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开创了“石烹”时代。并发明了炮、煲、炙、烙、熬等烹制方法。到了新石器时期,神农氏采集各种植物的茎、叶、果实,一一亲尝,扩展了中国食材的范围,确立了中国食物的植物种类,形成一部中国最早的至今仍有影响的食材志——《神农百草》。神农还是中国制陶业的开创者。生弄得制陶,使人们第一次拥有了专业的炊具和容器,为保存、加热、制作发酵食品提供了可能。有了一定的植物食材,有了相应的盛食陶具,于是酿酒、制酱、制醋也就开始了。
到了黄帝时代,中华民族的饮食状况又有了改善。黄帝作为兴灶作炊的食祖,《淮南子》载,“黄帝作灶,死为灶神”,他发明了最早的蒸锅,教人作灶,这样可集中火力节省燃料,使食物速熟,“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首次因烹调方法区别食品,这是食品烹饪史上的一大变化。蒸盐业是黄帝臣子宿沙氏发明,盐的出现,是人类饮食史上的又一个飞跃。到了夏商周时期,食物的原料大大增加,三代的烹调原料显著增加,并习惯于以“五”为系列,如五谷(稷、黍、麦、菽、稻)、五菜(葵、藿香、蒜头、葱、韭)、五畜(牛、羊、猪、犬、鸡)、五果(枣、李、栗、杏、桃)、五味(米醋、米酒、饴糖、姜、盐)。
新培植出来的粮食作物非常多,如在过去的基础上新增了”梁“、”菰米“等;肉类则更多,仅从殷墟挖掘出土的六千多件动物骨骼中,就含哺乳动物二十九种;蔬菜除了韭、葱、白菜和萝卜,还有芥、瓜、蔓青、芹菜等二十多种;水果除了桃、李之类,也新增栗、桑、杏、枣、柚等近三十种。
从新石器时代直到殷商时期,人们对谷物的加工一直比较原始简单。烹饪方法也非常少。周代石硙(wèi 石磨:“造治碾硙。”)的出现,是谷物初加工方法的一次飞跃。更为考究的是,周人已完全懂得选择无病、无特殊腥臊异味而又健壮的畜禽,并辨别畜禽各部位,然后施行宰割。到商代时,已出现了”圃”,即菜园子,到后来水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所以到周代时,又有了果园。到商、周二朝,上层社会在夏季吃冰快的现象已屡见不鲜。这个时期碎食工具已经出现,但是无论捣或砸,都还不能将粮食变成粉状,所以还只能算是“粒食”。三代时期对烹饪起最大促进的是发明了铜器,饮食逐步进入“铜烹时期”。新的烹饪工具使人们学会了丁、条、丝、片等刀工和炸、熘、炒等烹调方法,并提出了“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的调味原则,人类进入鼎香四溢的美味时代。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肉食非常紧缺,这一阶段粮食、蔬菜是老百姓的主要食物,畜产品远离了千家万户。但是,在上层社会仍保留着食肉的传统。因此,统治者被时人称为“肉食者”。而当时在南方,当地水产品十分丰富,也深受人们喜爱;在北方,食用水产品虽然不如南方人有条件,但由于缺肉,只能自行创造条件。范蠡晚年就地养鱼,并著《养鱼经》一书,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养鱼的著作。
由于战争给人员往来、货物流通、信息传播以及各种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广带来的诸多问题,再加上自然地理的差异,各地物产的不同,风俗习惯又不一样,逐步形成了南北两大食系,即中原食系和荆楚(含吴、越)食系,中原食系以粟、麦为主食,肉食主要靠羊、猪、鹿之类,而荆楚食系则是以稻米为主食,以鱼类为副食。至于菜蔬和水果,南北食系也不一样。
秦汉时期不但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开创时期,也是中国饮食史上的大变革时期。这个时期,石磨已遍布各地,而用小麦磨出的面粉又白又细,最好吃。小麦开始身价倍增,一跃成为各阶层人士刮目相看的粮食。人们改“粒食”为“面食”。从汉代起,传统的一日两餐制开始向一日三餐制转变,时称“三食”。汉代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这归功于汉代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引进石榴、芝麻、葡萄、胡桃(即核桃)、西瓜、甜瓜、黄瓜、菠菜、胡萝卜、茴香、芹菜、胡豆、扁豆、苜蓿,莴笋、大葱、大蒜,还传入一些烹调方法。东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使豆类的营养得到消化,物美价廉,可做出许多种菜肴.东汉还发明了植物油。在此以前都用动物油,叫脂膏,带角的动物油叫脂,无角的如犬,叫膏。脂较硬,膏较稀软,植物油有杏仁油、麻油,但很稀少,南北朝以后植物油的品种增加,价格也便宜。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量食品传世。如馒头,面条、饺子、馄饨、江浙名食甘露酥、古井贡酒、泸州老窖、普洱茶、龙井茶等。
隋唐是饮食文化的高峰,食物品种空前丰富。唐代禁食牛肉、马肉。唐代曾多次颁发命令,说“牛为耕稼之本,马即致远供军”,严禁宰杀牛、马。和其他朝代的饮食风气明显不同的还有:此间吃螃蟹和吃鹿肉的人大大增多。也正因为如此,我国的麋鹿数量在唐代之后便明显减少,后来竟成了“稀有动物”。值得强调的是,温室蔬菜和人造冷饮也源于隋唐时期。这段时期的传世食品有月饼、八宝白藕饭、北京烤鸭、汾酒、太白酒等
在宋代,以飞禽走兽制成的各种野味最为丰富,如鹌鹑、黄雀、黄羊、獐、鹿、兔、瓦、蛇等等,都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其中野兔肉被时人视为上等的名贵食品,在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地,食蛇肉相当普遍。在唐代及唐代以前,人们均以肉食为美。然而,自宋代起人们逐渐开始了喜嗜素食,尤其是那些名士们更为重视食蔬。在宋代,人们已经相当讲究食肴的美观。他们认为,食品菜肴若能使人爽心悦目,不但可以增进食欲,还可以产生一些美的联想和美的享受,基于此,厨师们无论在食品造型方面,还是在色彩搭配方面,都分外下工夫。明清饮食文化的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继续,同时又混入满蒙的特点,饮食结构有了很大变化。北方黄河流域小麦的比例大辐度增加,面成为宋以后北方的主食,明代又一次大规模引进,马铃薯,甘薯蔬菜的种植达到较高水准,成为主要菜肴。肉类:人工畜养的畜禽成为肉食主要来源,满汉全席最能代表清代饮食高峰。满汉全席是集满族与汉族菜点之精华而形成的历史上最著名的中华大宴。满汉全席是我国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巨型宴席。既有宫廷菜肴之特色,又有地方风味之精华,菜点精美,礼仪讲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独特风格。满汉全席原是官场中举办宴会时满人和汉人合坐的一种全席。满汉全席上菜一般起码一百零八种,分三天吃完。满汉全席取材广泛,用料精细,山珍海味无所不包。烹饪技艺精湛,富有地方特色。突出满族菜点特殊风味,烧烤、火锅、涮锅几乎是不可缺少的菜点;同时又展示了汉族烹调的特色,扒、炸、炒、熘、烧等兼备,实乃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
第三篇: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论文
道家学说对中国饮食文化最大的贡献,是在饮食之中以养生为尚,讲究服食和行气,以外养和内修,调整阴阳,行气活血,返本还元,以得到延年益寿。道家的益气养生学说促进了“食补”和“食疗”的发展,在中国开拓出“药膳”这一独特的食物品种。在养生食品中家常食用最普遍的豆腐,就是汉代淮南王刘安门下一批方士修道炼丹的产品。一些著名的医药学家往往又是道教的信徒,东晋的葛洪、梁朝的陶弘景、唐朝的孙思道都是虔诚的道士,以他们的信念和医学知识创造出“食治”的理论和配方。道家对烹饪工艺的贡献是,将道教炼丹的“火候”概念引进烹调的制作。
佛教的素食和斋戒对中国人饮食习惯最大的影响,是在社会上大开吃素的风气,促进了对素食的精益求精,并创造出素菜荤做的烹饪技术。中国佛教并非土生土长,它是从二千年前由印度传入本土,与中原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中国教派,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不同的一大特点是,在饮食上以茹素作为斋戒,形成禁欲修行和素食的制度,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影响。
中国佛教并非土生土长,它是从二千年前由印度传入本土,与中原传统文化相综合而形成的中国教派,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不同的一大特点是,在饮食上以茹素作为斋戒,形成禁欲修行和素食的制度,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影响。
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娃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有的研究者认为饮食文化学孕育出六门科学,即烹调学、食品制造学、食疗学、饮食民俗学、饮食文艺学、食品制造学:有的研究者还主张加上饮食美学、饮食商业学、饮食用具学等等。合理营养可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促进健康和生长发育,提高机体的劳动能力、抵抗力和免疫力,有利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缺乏合理营养将产生障碍以至发生营养缺乏病或营养过剩性疾病。根据现代营养学的研究,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分为7类,即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水、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对这些营养素不仅有量的需求,而且各营养素之间还应有合适的配比。
总之,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而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
富。
第四篇: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精选)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中华饮食文化,一枝独秀,曾博得“食在中国”的美誉。孙中山《民生主义·建国方略》:“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化各国所不及。中国所发现之食物,固大胜于欧美;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驾。”林语堂《吾国吾民》一书中说,西方人对待吃,仅把它看成是给机器加油料,而中国人则视吃为人生至乐。中国饮食走向世界。
饮食文化乃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内涵十分丰富,它至少包括饮食资源、烹调技术、食品制造、食物治疗、饮食民俗、饮食文艺等方面内容。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主要包括三个层次:A.物质层次,包括饮食结构和饮食器具; B.行为层次,包括烹饪技艺、器具制作工艺、食物保藏运输方法等;C.精神层次,包括饮食观念、饮食习俗以及蕴含其中的人文心理、民族特征等文化内涵。
一.中国传统食文化
1.农业的发展是饮食文化发展繁荣的基础
饮食与农业有密切联系。没有农业,饮食就成了无米之炊。何谓“农”?班固《汉书·食货志》:“辟土植谷曰农”,此即我们今天所说的狭义农业。其实,我国古代并不仅限于此,而是注意到因地制宜、全面发展,今天所说的农、林、牧、副、渔都得到发展。在距今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蔬菜就已开始种植。西安半坡出土的一个陶罐中就盛有芥菜、白菜种子。夏、商、周三代畜牧、园艺都有一定规模发展。战国时成书的《管子》常常将五谷(黍、稷、麦、菽、麻)和六畜(猪、牛、羊、马、鸡、狗)、“桑麻”并提。当时粮食、园艺、畜牧收入之比为60:20:20,这还未包括桑麻渔采,可见是多种经营。
在我们自己发展的同时,还从国外引进了不少作物品种,有粮食,也有蔬菜佳果:据统计,仅汉代从西域传入中原的食物原料品种就有葡萄、石榴、苜蓿、芝麻、核桃、大蒜、豌豆、蚕豆、西瓜、甜瓜、黄瓜、菠菜、莴苣、香菜、芹菜、胡萝卜、扁豆、大葱、金桃、蓖麻、胡椒、波斯枣、无花果、茴香、巴旦杏、齐墩果等许多种。明清时期从海外引进的粮食作物有:番薯(红苕,原产美洲。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传入欧洲、东南亚。1953年,居住菲律宾的华侨陈振龙冒着巨大危险,冲破西班牙殖民统制者“严禁甘薯外销”的禁令,将薯藤秘密地缠绕在航船揽绳上,表面涂上污泥,躲过检察,先在福建种植成功。
17世纪,大科学家徐光启因父丧居上海,在上海郊区引种成功,徐还专门写了《甘薯疏》,总结种红薯的13种优点),玉米(苞谷,16世纪从东南沿海或西域传入),花生(原产美洲,16世纪初从南洋群岛引入),马铃薯(土豆,原产于美洲,清前期从南洋传入。山西农谚云:“五谷不收也无患,只要有二亩山药蛋。”)。明清时期从海外引进的蔬菜品种有:辣椒,番茄(来自西蕃,故名),菜豆,甘蓝,向日葵(17世纪从南洋传入),花菜(欧洲种,光绪时传入)。发展到今天,我们已有160多种蔬菜品种,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外来作物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内地的菜肴品种,改善了作物品种结构,丰富了物质生活,饮食文化。
2.饮食的结构是谷食多,肉食少
饮食结构即配餐方式,指饮食中主食、副食、饮料的搭配方式。饮食结构受经济发展、民族习惯、社会变化、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影响。尽管长期以来有北人嗜葱蒜、蜀湘嗜酸辣、粤人嗜淡食、江浙嗜糖食的习俗,但几千年来,汉民族基本形成了以谷物为主食,其它肉类、蔬菜瓜果为副食的饮食传统,一直延续至今。这与西方以肉食为主,无主副食之分迥然不同(我国西北、北方少数民族以肉食和乳酪为主)。这种饮食结构符合营养卫生原则。肉固然好,但谷物、蔬菜甚至野菜中都含有肉所没有的营养成分。中医认为酒肉肥甘是烂肠腐胃之物。
我国古代十分重视食品的加工。如先秦时的谷物主要是粒食、豆饭、麦饭等。石磨出现后的面食,易消化、吸收。用面粉可以制成饼,通过发酵可以做成馒头、包子等多种食品;再如大豆由粒食到磨成浆作成豆腐就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豆腐是汉代淮南王刘安在炼丹过程中发现的。据研究,大豆粒食蛋白质吸收率只65%,做成豆腐后可达92%到96% [小康16项指标到2000年3项未达到:农民人均纯收入85%,农村卫生保障80%,人均蛋白质摄入量90%(73克)]。豆腐可做多种菜,老少皆宜,今天已是天下何人不食君”。日本人格外推崇。
3.饮食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完善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献中,饮食著述占有一席之地。《汉书·艺文志》上就有《神农食经>>七卷,记载了先秦的饮食烹饪经验;魏晋南北朝及其以前的有关著述不下数十种,仅以《食经》命名的就有五部;《齐民要术》是一部百科全书,也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集大成。它谈到了食物的储存、酿造、加工、烹饪,全而系统地论述了饮食生产的整个过程。《要术》既考虑到皇帝贵族“烤乳猪”等高档菜肴,也更多的考虑到平民百姓的中低档荤素菜之需:唐宋以后,北方的饮食技法伴随着大运河的浆声帆影传到南方,反映南方饮食烹饪技术的著述越来越多。北宋高僧赞宁《笋谱》专门介绍竹笋的采食方法,强调要吃出笋之“本味”。他自己的食法是:在竹林里取鲜笋和山泉水,用笋皮慢慢煨熟,坐在林中享用,认为如此才能吃出“本味”、“真味”。南宋林洪《山家清供》一书记述了山区居民的饮食原料和制作方法。重点介绍蔬食,从箩卜开始共包括栽培作物,烹制方法40几条。“涮兔肉”最早见于此书,后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涮羊肉”等。
4.传统饮食食谱丰富,烹饪风格多彩
别说《红楼梦》、《诗经》、《楚辞》记载的食单就可以开一个不小的宴筵,《离骚》、《招魂》中的食单也是可以开一个筵席。汉代保留下来的食单有三张(一张见牧乘《七发》,二张见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之帛书)。传统饮食讲求色、香、味、形俱佳,食器制造要求“雅丽”,传统饮食常伴有音乐,舞蹈,这些讲究都极具美学价值。到明清时,食品制作非常精细。如《红楼梦》记贾府的一道小菜“茄鲞”制法:嫩茄子去皮,切成丁,用鸡油炸过,加入鸡脯丁、香菇丁、新笋丁、磨菇丁、五香豆腐干丁、各色干果丁,用鸡汤煨熟,香油收汤,加酒糟油拌匀,放入瓷罐封严,吃时将鸡脯肉炒熟与之拌匀。
《齐民要术》仅作酱一项,从荤到素就介绍了十多种,制醋法介绍了21种,涉及原料近10种;宋代城市经济繁荣,日市夜市生机勃勃。《武林旧事》中记载了当时的“从事”41种,菜疏21种,粥9种,杂肉食30种,冷饮80种,蒸食56种,酒类54种,除日常食品外,酥、酪、乳、糖、花都加入食品大家族;南宋吴自牧把当时都城临安(杭州)各大饭店菜单都收集到他的《梦粱录》里,竟有335款之多;《本草纲目》记载的粥更是五花八门,有柏花粥、茶叶粥、莲子粥、百合粥等48种粥。
由于地方习俗、地理环境等差异,在漫长的传统饮食文化发展中形成了人们所公认的八大菜系: 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皖菜。
二.中国传统酒文化 中国酿酒、饮酒的历史十分久远。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豪放气质的流露、体现出道家不拘于物、心随意造的浪漫气息。一些儒者将酒与茶比,认为茶是“始于礼”、“终于礼”的理想修养方法,而酒则是“始于礼”而“终于乱”的祸根所在。
传说酒的发明者是杜康(一说仪狄),时间大约在四、五千年前。最早的酒是果酒,由野生水果自然发酵而成。春秋战国时期,多种祭祀、会盟、庆典、外交活动盛行,大量的酒类需求更刺激了造酒业的发展。西汉时期酒类主要是谷物压榨或酿造酒。晋代出现了药酒,不仅风味独特,且具有医疗保健效果。唐代出现了烈性烧酒,即蒸馏酒,酒精含量可高达65°,而同期他国无一超过11°,到元时,中国现存的酒类大都已经出现。
酒之分类向无定规。习惯上分为黄酒、白酒、葡萄酒、果露酒、啤酒,再加疗疾健身的药酒。黄酒——世界上最古老的饮料酒。色泽黄亮,香气浓郁、富含氨基酸、舒筋活血、促脾补胃。名品如绍兴酒,即墨老酒,沉缸酒等。白酒——高度酒,大多在40°--65°,最高可达67°,一般以香型分类:酱香型以茅台为代表,浓香型以五粮液、泸州老窖为代表,清香型以汾酒为代表,米香型以桂林三花酒代表。董酒、西凤酒属特殊香型。葡萄酒——果酒类。按酿造方法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按口味分甜型、半甜型、干型、半干型四类。果酒、露酒——前者以各种水果酿造,后者以植物的花、茎、叶入酒酿造。四川红桔酒、广柑酒,辽宁苹果酒,黑龙江“三梅酒”都是果酒中的杰出者,长白山五味子酒,山西杏花村竹叶青酒,广州五加皮酒都是露酒中的精品。啤酒-----舶来的低度酒,近年来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其特点是营养丰富、口味醇和、清爽。药酒更是五花八门。
三.中国传统茶文化
茶,原产我国川、滇两省,最初被作为药、菜用。西晋时成为接待贵宾、修身养性的媒介。南北朝时随佛教的流传饮茶成为祭祀神灵的高雅之物(今之填箱,上梁,死人皆用)。唐时饮茶文化达到巅峰时期,唐人陆羽总结成《茶经》三卷,使饮茶从单纯的消食解渴上升为一种艺术——“茶艺”。陆被后人尊为“茶圣”、“茶神”。宋代的茶肆更是遍布城镇,时四川谚云;“头上晴天少,眼前茶馆多。” 茶大致可分为六类: 绿、红、乌龙、白、花、砖(紧压)茶。
绿茶——六类中历史最久,产量最大,品种最多。名品若西湖龙井,碧螺春,蒙顶茶(产于四川蒙山香火鼎盛之地,据传说一年只采365片芽叶专供皇帝祭天、祖之用。“蒙山顶上茶”与“扬子江心水”并称“双绝”)、庐山云雾茶、黄山毛峰等。我市商南、镇安、山阳之茶亦此类。红茶——全发酵茶。起源于明中叶,最为国外嗜茶者所爱。名品若祁门红茶,多供出口。乌龙茶——介乎绿、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其特点也介乎二者之间。名品若福建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台湾乌龙等。其中武夷岩茶中的“大红袍”据传只有四株茶树,生于深山峭壁,每年仅产8两新茶,极为珍贵。白茶——由采自福建的白茶树嫩芽尖加工而成,色白如银,素雅甘凉,历来为宫廷贡品。名品如“白毫银针”等。花茶——出现于明、清之时,用鲜花与茶叶加工制成,使得茶、花之香交相辉映。紧压茶——用粗大茶叶枝梢或绿、红茶叶末为原料,调制蒸压成不同形状。质地坚实,久存不变质,价格低廉。
另外,近年生活节奏加快又出现了速溶茶、袋泡茶。此只形式而非一类也。随着饮茶文化的不断深化和普及,形成了以下特征:
1、形成了一整套严格的饮茶规范,即“茶道”。对泡茶用水、茶具、冲泡方法、饮用环境都有细致要求。2.饮茶与宗教、文学、艺术等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修心养性的媒介。3.饮茶在民间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的风俗习惯,成为普通老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4.茶是中外交流的见证。饮茶习惯自汉代开始向外传播,至今已遍及100多个国家,产茶国也已达到50余个。
四.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特征
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1.科学性:科学性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的身体素质。
首先,选料广泛。荤素兼备,飞禽、走兽、游鱼无所不有,尤其汉族无宗教性的禁忌,营养的平衡性更强。其次,饮食习惯与地理、气候密切联系,以食补身。如四川多雾阴,湿气重,川菜以油重味重麻辣抵挡潮湿;岭南炎热,为祛热开胃,粤菜生脆清淡多粥;鲁地天寒,鲁菜擅长高热量、高蛋白。再次,重视精工细作。各菜系均重火工,擅调味,这有利于清除食品表面的不良物质,食之安全卫生,利于营养吸收。
而中国饮食中独有的“药膳”,以药为食,以食祛病,更是食之科学性的直接、集中体现。科学性在茶、酒方面表现更为明显:古人提倡饮春茶,且强调水温及煮茶方法,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茶叶中的维生素及其它营养成份。夏季茶可以解暑祛湿却易变质,紫砂茶具则又解决了这一向题。饮茶时讲究环境、氛围、心情,实质是调整心态,保持心理健康;古人嗜酒但却强调冬饮夏停。而药酒更是吸收有关营养成份直接输送到人体的脏器之中,每日少量,日久见效。
2.艺术性
十分讲究精巧美观,审美情趣。各菜系都讲究色彩的搭配,还要加上必要的堆叠、雕刻、切削,以创造赏心悦目的形象。除食品本身的艺术性外,盛菜的器皿、菜名都有充分体现。唐宫廷食鱼汤时用青瓷碗,碗内皆绘有水草,外皆绘有礁石,给人以鱼游水中之感;一碗清水,两片青菜,本难登大雅之堂,但取名‘青龙过江’后任何席面都可畅通无阻。几片红罗卜,一盘炒蛋清取名“红梅傲雪”,一下子就给人以高雅脱俗之感。茶、酒之饮也无不体现出浓烈的艺术气息。3 人文性
设宴请客,开始于周代,是‘礼’的重要组成部分,邀客用请柬,客人来后敬茶、敬酒。入席时要以长幼、尊卑排座次,这一点非常重要。《清稗类钞》载:“若有多席,则以在左之席为首席,依次递推。”孔府菜系是这种人文性的集中体现。其选料既重“珍”又重“正”,口味上追求不薄不邪。造型命名上也尽显诗书礼仪之意蕴。如将大青虾保留中间一段壳后下油锅炸,炸后仁变白,壳环呈红色,取名“御带虾仁”,以仿御带横腰的上卿名臣。还有“带子上朝”、“御笔猴头”、“当朝一品锅”等,无不显示公侯府第的无上威严。
再如清宫御膳。皇帝每餐必有太后赐菜,妃嫔进菜,餐后还要给妃嫔赐菜。这都是家庭伦理道德观念在饮食上的反映。慈禧每天正餐两顿,小吃两次。每顿饭主食50多种,菜120多种。每天用肉500斤,鸡鸭100多只,每顿饭要450多人伺候。平日喜欢吃的放在最前面,只尝几样,其余都是摆排场。
第五篇: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利与弊
古语:“民以食为天”代代相传,为世人所熟知。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拥有几千年的积淀传承与改革历史,一句“食在中国”简明却掷地有声地概括出其学问的博大精深和内涵的丰富多彩。而事物的发展必是精华和糟粕并行的过程,我们的食文化也是如此,以下就由我来浅陋地分析一下其中利与弊。
关于利:
一、色味。说到中国的美食,首先不得不说的就是让人食欲大开,垂涎欲滴的菜肴本身。子曰: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从古到今,中国的老百姓一直对食物有着较高的要求,吃要吃得精细,讲究“色、香、味”俱全。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这些共同打造出传统饮食文化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并使其足以在世界范围内笑傲群雄。
二、文化。饮食文化,既然是文化,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人在饮食大大有学问价值。古有典故“哀梨蒸食”、“ 伴食宰相”、“ 饱食暖衣”等等,无一不反应出人们在基于对食这一基础行为产生的引申意义的理解与思考,从而丰富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文化内涵。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又包含了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中和为美的哲学思想,五谷均衡,阴阳结合,依时而吃,均衡膳食,从而以食疗病,以食强身,比之于普通的药物疗法颇为轻松愉快,何乐而不为呢?
三、应用功能。而时至岁末,又是一年聚餐时,大大小小的玉盘珍羞确实我们沟通人与人之间感情的船只。我们说饮食中坠着情,那因为菜系和饮食中蕴藏着各种感情在其中。做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用心去做,而吃者更是品味到自己喜欢的饮食则抱着的是一种感激与赞赏。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合家团圆,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
关于弊:
一、奢靡。奢靡似乎是传统饮食文化中的痼疾,历代达官贵族经常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酒池肉林、食必方丈。古代上层社会饮食奢靡,宴饮务求气派大,档次高。以“满汉全席”论,其上菜一百多种,用料多为熊掌、燕窝、鱼翅等山珍海味。从乾隆年间和珅食用的早餐,则以珍珠粉配制,“珠价极昂,一粒两万金,次者万金,最贱者犹值八千金。”且必须是新的;到现如今满汉全席十多万一桌的天价筵席,折射出我们对饮食的过分追求和求取的价值判断。
二、暴殄。之所以中华饮食形式内容繁多,也要“归功于”中国人敢吃,能吃,不予其
他生命任何情面的贪婪。明代笔记记载,“驴羊之类,皆活割取其肉,有肉尽而其未死者,冤梦之状,令人不忍见闻。”其他珍怪之品,诸如生食猴脑,以数十活鱼之血调制鱼羹等稀奇吃法,屡见于史书。
三、强让。何为强让?即诸如劝酒、劝菜等强让行为,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宴饮中美
好的氛围,使就餐者多少有些尴尬。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将聚餐看成一种应酬,喝得并不是情意之酒,而是你一杯我一杯的被劝之酒,交易之酒。而对于宴请客人,主人常以己箸夹取饭菜,堆置客前,“污盘没碗,令人生厌。”对这样的劝菜行为,王力先生形象地称之为“津液交流”。不禁让人唏嘘,让,实强让,好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