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养小班幼儿自己穿脱衣服的习惯
培养小班幼儿自己穿脱衣服的习惯
为了增强幼儿的自理能力,我们应该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首先应从培养幼儿学习自己穿脱衣服开始,这样才能有利于训练孩子全身动作的协调、准确、灵活。
1、首先,先让孩子学习认识衣服的前后和正反。教幼儿认识衣服的前后、正反最好的方法是看衣服上的某个标志,教孩子记住这些标志。如:衣服前面有好看的花纹,后面没有。裤子的前面有口袋,后面没有,男孩子的裤子前面有小洞洞等。
2、用简单易学的儿歌,让幼儿有兴趣学习穿脱衣服。(1)开衫:抓住小领子,盖好小房子,小老鼠来钻洞洞,钻好洞洞扣扣子。
(2)套头衫:钻进大洞洞,钻出小洞洞,两列小火车一一出洞洞。(3)叠衣服:衣服放放平,关好两扇门,两只手臂抱起来,低头向下掬个躬。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儿歌,让幼儿边说边做,渐渐地就对学习穿脱衣服感兴趣了。
3、耐心的教,逐渐提要求。小班的幼儿自己穿脱衣服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不能一下子教许多。当然,每个孩子可能都有自己穿脱衣服的办法,只要孩子穿得快,穿得好,不必限于一种模式。
4、适时鼓励,在比赛中培养孩子自己穿脱衣服,让孩子学习穿脱衣服,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让他们觉得穿衣服其实不难,建立他们的自信。孩子不仅自理能力得到发展,而且孩子找到了成就感。也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5、家园合作,见成效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为此,我们还把在幼儿园穿脱衣服的方法和家长分享、交流。有了家长的共同合作和支持,孩子的穿脱衣服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的。
第二篇:幼儿园中班组幼儿穿脱衣服比赛活动总结
中班组幼儿穿脱衣服比赛活动总结
为了更好的培养中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中班幼儿的生活技能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幼儿自己动手照顾自己,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4月10日下午幼儿园中班组开展了幼儿穿脱衣服、折衣服竞赛活动,竞赛前各班抽出10位幼儿参加比赛,比赛内容包括三项:脱衣服、穿衣服、塞裤子,比比哪个班的幼儿完成得又快又好。通过比赛这一形式,来促进中班幼儿自理能力的提高。当“比赛开始”信号响起的一刹那,平时起床慢慢腾腾的孩子就像冲锋在战场的士兵,速度迅速而且劲头十足;有的小朋友表现得身手不凡,动作灵活迅速,很快地穿好衣服并整理好衣袖;有的小朋友衣服前后穿反;有的小朋友衣服套上了却怎么也伸不出袖子,急得团团转,连站在一旁的我们也为孩子紧张得涨红了脸,比赛现场留下了无数难忘的瞬间!中班的这些参赛幼儿个个精神抖擞、沉着应战,在轻松而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这次的比赛。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孩子们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相信通过这次活动,激发了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懂得了自己的事自己做,提高了自己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也让孩子们在比赛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第三篇:小班幼儿良好睡眠习惯的培养
小班幼儿良好睡眠习惯的培养
(一)生活中培养。
孩子良好睡眠习惯的培养是一种养成教育,需要在一日生活中坚持不懈。
1.示范讲解法。
小班孩子,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通过观看情境表演 《小娃娃睡觉》,使他们知道好娃娃睡觉是轻轻走进卧室,坐在自己床上脱衣服,睡觉时小手放右边,被子盖好,眼睛闭好。娃娃睡醒有小便时会自己悄悄地去小便。起床穿好衣服后要去小便、洗手、喝水。我们告诉孩子,只有睡觉好,吃饭好,身体才长得棒。通过观看表演,孩子们亲眼目睹记得住,有效果。
2.利用儿歌进行教育。
在一日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儿歌来配合生活习惯的培养。我们通过歌曲《小猫小猫你别吵》培养孩子要轻轻走进卧室。当有的孩子忘记时,我们会及时提醒他:“轻轻走,像小猫一样没声音”,使孩子明白进卧室需要保持安静。通过儿歌“小朋友,来睡觉,小小手,放放好,小眼睛,闭闭好,安安静静睡得好”,使幼儿明白安静睡眠的道理,在音乐声中就会较快地入睡了。
3.表扬鼓励。
我们在培养过程中,利用“看!我最棒”评比栏,通过贴小红花的形式表扬午睡中做得好的小朋友,要求小朋友向他学习,这样也有利于孩子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
(二)游戏中练习。
利用角色游戏进行练习。小朋友当妈妈,喂娃娃吃饭,哄娃娃睡觉,帮它叠好被子,把娃娃的手放在被子里。娃娃睡着了,妈妈会轻轻地走不发出声音。在游戏中幼儿巩固了在生活中培养的良好睡眠习惯。
(三)家园共育。
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必须坚持一贯性、一致性的原则,需要班里三位教师共同配合,一致要求,也需要家庭配合教育,这样效果才好。我们利用开学初的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生活作息制度,我们对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的要求-内容-方法,要求家长与我们密切配合,同时利用家园联系薄、来园离园时与家长的交谈,和家长一起研究、探讨孩子的教养问题,做到家园共育。
通过我们的探索-实践,幼儿养成了良好的睡眠习惯,促进了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
第四篇: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
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才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我认为,孩子的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有健康的心灵和体魄,而健康的第一步主要取决于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作为我们小班教师,首先就要学会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做到因人而异,从而来纠正幼儿的偏食、挑食及不良的进餐习惯,从小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
保持幼儿良好的食欲,形成与此相应的饮食卫生习惯和规则,是幼儿园教育和保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们班的一次家长会上,有好多家长问到:“我家的孩子吃饭怎么样?”“今天吃什么?”“小宝把今天的菜全吃完了没有?”……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家长们最关心的事情。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平衡膳食,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物质条件。但目前有不少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吃得“好”,却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许多幼儿形成吃饭挑剔、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饮食习惯,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孩子身体营养比例失调,引起各种营养不良症状,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班44名幼儿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多数幼儿在家是成人喂食的,更由甚者是追着喂,哄着吃,甚至打骂等,更别提良好习惯的培养了。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由于生活卫生习惯的变化,口味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由在家的几个大人围着转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进餐问题。在开学时的调查观察中,多数幼儿根本不知道一口饭一口菜和餐时保持“四净”且餐后整理的常规。还有偏食、挑食的现象较严重。但幼儿饮食习惯的可塑性较强,就有意识地进行了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及时地纠正他们的不良饮食习惯,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用游戏的方法让幼儿习惯餐前洗手。
手接触外界物体最多,最容易受到污染。特别是孩子,由于好动更易将不洁东西上的病毒、病菌附在手上,如果饭前不洗手,就会将手上的细菌吃进体内而生病。因此,洗手对保持皮肤清洁,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十分重要。我按照生活卫生习惯领域目标中的洗手方法进行组织,让幼儿知道洗手的顺序(挽袖、打湿、打肥皂、手心、手背、手腕,用清水洗净,甩手上的水),刚开始学时,一不注意,孩子们的袖子就弄湿了,借此机会,我就给孩子们做示范——挽袖,并一边洗手一边教幼儿说:“搓搓手心一二三,搓搓手背三二一,手指头洗仔细,小手腕别忘记。”这样,孩子们把洗手当作游戏,使幼儿养成食前洗手的好习惯。
纠正幼儿的偏食、剩饭情况
现在生活条件一般都比较优越,家长们对孩子吃的方面更是慷慨解囊,但幼儿的偏食现象却是非常普遍的,有的家长更是束手无策,拿孩子一点办法都没有。如何纠正幼儿偏食的不良习惯呢?我做了以下几点:
1、及时调查、了解幼儿的偏食情况:在了解中,我发现幼儿的偏食习惯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种:家长从未提供或很少提供某种食物;身体因素,如脾胃不合等;生活习惯;情绪不稳定等。
2、因人而异,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1)榜样示范法。根据小班幼儿“喜模仿”“爱表扬”的特点,我就利用集体氛围的渲染,用情绪感染他们,为他们树立榜样。如:我班有一大部分幼儿不喜欢吃海带,一碰上“骨头海带汤”,吃饭就特别慢,调羹在海带里搅来搅去,嚷着不要吃海带,面对这一问题,我一方面给他们讲自编的故事“猪八戒的粗脖子与海带”,让他们知道海带对人的好处可多了,一方面故意闻了闻说:“哇,好香”,并作出很陶醉,很想吃的样子,并告诉他们老师最爱吃海带了,不知道那些小朋友跟老师一样爱吃,并及时表杨,为他们树立榜样,幼儿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争先恐后地大口大口吃起来。
(2)“打预防针”的方法。我班有些幼儿对某种食物高兴时能吃一些,不高兴就少吃和一口不吃。对待这类幼儿,我采用“打预防针”的方法。在饭前,先做一些愉快安静的游戏,然后让孩子猜猜今天吃什么菜,孩子你一言,我一语说了许多,最后我告诉他们今天吃的是一种营养特别丰富的菜,多吃它会长高,长聪明,看谁吃得又多又香。这样,孩子们的情绪被调动,相互比着吃,往往会吃得很香。
(3)逐渐加量的方法。有些幼儿从小就不吃某种食物,因此要他一下子改过来是不太可能的,也是不太现实的。对这类幼儿我采用“逐渐加量”的方法。如我班的韩国小朋友许政娥,不吃绿色蔬菜,开始她一看到绿色的蔬菜就摇头,现在能稍微吃点了。
(4)物质鼓励法。对偏食、剩饭的幼儿我那怕是一点点进步,我都给予鼓励,发给孩子一朵小红花,小贴画、小卡片等,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使幼儿改正偏食和剩饭的不良习惯。
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我班偏食和剩饭的不良习惯得到了有效改善。
第五篇:小班幼儿良好睡眠习惯的培养
小班幼儿良好睡眠习惯的培养
小班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很大,经过合理的教育和保育,孩子会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从小养成生活的规律化,可以在人脑的兴奋和抑制活动中建立起具有一定节奏的动力定型。我们在培养中持之以恒不断强化,以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一、午餐后到午睡前这段时间。遵循不做剧烈运动,又有利于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原则,恰当地组织幼儿餐后活动
1.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区。
引导幼儿选择一些安静的活动:如看图书、系扣子、穿珠子等。
2.师生交谈。
教师照看幼儿送餐的同时,可对吃完饭的幼儿个别进行交谈,谈一些孩子喜欢的话题:如大风车里的动画片。这样可以密切幼儿和教师的关系。
3.散步。
根据每周的教育目标,领着幼儿自由地到户外观察散步,谈论自然景象,丰富幼儿的感知觉。
二、卧室保持安静
因为睡前组织了安静的活动,所以孩子的大脑皮层逐渐适于进入抑制状态,为了使卧室保持安静,我们培养孩子:
1.轻声走进卧室。
告诉幼儿走路要象小猫,轻轻走路没声音,比一比谁拖鞋换得快还不出声音。
2.临睡时保持安静。
我们在培养孩子学习脱衣服时,对能力强自己能脱衣服并能折叠好的幼儿,用点头、微笑加手势来表示他们做得真棒,使他们信心倍增;对能力弱,需要帮助的幼儿我们允许他们轻声对小朋友或教师提出请求。这样可以养成幼儿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3.学习按顺序脱衣服并放在固定位置。
午睡前要求幼儿先脱裤子,折叠方法是裤腿对折;后脱上衣,折叠方法是:“扣子找扣眼,袖子找袖子,两个好朋友,见面握握手”。最后再对折一次将衣服放在床的右侧。
4.养成正确盖被子的好习惯。
为了使幼儿养成正确盖被子的习惯,我们利用儿歌进行教育:
“掀开一扇小门,轻轻慢慢钻进,再把小门关紧,快快闭上眼睛。”
这样孩子们在儿歌中学到了盖被子的方法。
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所采用的方法有:
(一)生活中培养。
孩子良好睡眠习惯的培养是一种养成教育,需要在一日生活中坚持不懈。
1.示范讲解法。
小班孩子,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通过观看情境表演 《小娃娃睡觉》,使他们知道好娃娃睡觉是轻轻走进卧室,坐在自己床上脱衣服,睡觉时小手放右边,被子盖好,眼睛闭好。娃娃睡醒有小便时会自己悄悄地去小便。起床穿好衣服后要去小便、洗手、喝水。我们告诉孩子,只有睡觉好,吃饭好,身体才长得棒。通过观看表演,孩子们亲眼目睹记得住,有效果。
2.利用儿歌进行教育。
在一日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儿歌来配合生活习惯的培养。我们通过歌曲《小猫小猫你别吵》培养孩子要轻轻走进卧室。当有的孩子忘记时,我们会及时提醒他:“轻轻走,像小猫一样没声音”,使孩子明白进卧室需要保持安静。通过儿歌“小朋友,来睡觉,小小手,放放好,小眼睛,闭闭好,安安静静睡得好”,使幼儿明白安静睡眠的道理,在音乐声中就会较快地入睡了。
3.表扬鼓励。
我们在培养过程中,利用“看!我最棒”评比栏,通过贴小红花的形式表扬午睡中做得好的小朋友,要求小朋友向他学习,这样也有利于孩子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
(二)家园共育。
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必须坚持一贯性、一致性的原则,需要班里教师共同配合,一致要求,也需要家庭配合教育,这样效果才好。我们利用开学初的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生活作息制度,我们对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的要求-内容-方法,要求家长与我们密切配合,同时利用家园联系薄、来园离园时与家长的交谈,和家长一起研究、探讨孩子的教养问题,做到家园共育。
通过我们的探索-实践,幼儿养成了良好的睡眠习惯,促进了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