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学读书笔记
《教育是一种训练》读书笔记
《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系列丛书是由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教育家,“教育之家”创始人,被誉为“家庭教育之母”,教育界的“斯波克博士”夏洛特·梅森所编写的。她的核心观点是,儿童是一个具备所有发展可能性和能力的“人”,教育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把儿童置于与自然生活和思想的活生生的接触中。她在这套书中向父母和其他教育者传授了应该怎样给孩子实施广博的、激励的、令他们兴奋的教育。而《教育是一种训练》就是其中的一本,当我看了这本书的名字就非常的好奇,于是就阅读了一番,感觉真的很不错,现将我读这本书的感想和她家分享分享,希望各位朋友也去看看。
首先,“教育是一种训练,学校应为孩子灌输怎样的知识”是这本书的主题。这本书主要分为二十一个目录,他们分别是:
1、学校和家庭中的服从与权威;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适应权威就像 滚珠要适应轴承架一样,教育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
2、学校和家庭权威的表现形式;主要讲在孩子做任何事情的时候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自信,要认可他们,当父母认可、信任他们时,他们就会去维护这种信任,完成父母交给他们的事情。
3、巧妙安排休闲活动;父母不仅应该信任自己,也应该信任自己的孩子,并且还应该相信能够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而且还要相信能够为简历这样一种关系而努力。
4、孩子应该享有的几项人权;也就是说孩子有自己的自由比如选择朋友,支配零花钱,个人见解等等。
5、好的理论建立在成功经验基础上;主要讲教育应该把充分重视热的智力、道德、和体质作为最高目标。
6、把孩子视为人;首先,我们应该实实在在的把孩子当成和我们同样的人,应该重视他们,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就具有建立许多联系的能力,我们要关心他们,恰当的时候提供正确的思想,帮助他们建立这种关系,是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7、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形成习惯和吸收思想主要讲人在受教育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做两件事即形成习惯和吸收思想。
8、适合孩子的某些关系;主要讲要让孩子多学些常识、学习动手能力、学习与动物友好相处、接受更多的人文知识,以及人与人的交往和道德等等
9、伟大的教育家;讲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必须形成伟大的思想,要不断充实自己,养成好的习惯,习惯导致结果。
10、体育锻炼中被忽略的几个方面;讲应该教育孩子学好文化、锻炼好身体,是自己能完成改造社会和大自然的历史使命。
11、智力训练中被忽略的几个方面;讲我们不应该忽略哲学,教育就是一门是用哲学,我们用自己智慧来教育孩子的一种努力,而不是用教育思想中仅有的那点儿新颖的东西来教育孩子。
12、道德训练过程中一些被忽略的部分;主要讲父母竭尽全力将他们的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道德习惯,道德是做人的基本。
13、一个全面的思想;主要讲我们一想到新鲜、纯净、清爽、沁人心脾的空气,就会想到酣畅淋漓地呼吸一口的动作,所以如果把教育整体行为视为一种气氛,那在孩子的教育上就会有更多的行动和打算。
14、教科书及其在教育中的作用;我们应该把孩子领进书的大殿。
15、如何使用教科书;主要讲父母应该引导孩子喜欢看书,16、教育是关系的科学;引导孩子了解那个属于他的思想和物质的世界。
17、通过密切接触受到教育;主要讲孩子应该吧学习所有的知识当成一种快乐,没有痛苦,那就是一种很幸福的事情。
18、密切接触教育神圣的使命;讲孩子应该密切接触大自然,了解自己周围环境的一切,那样就会一天天成长起来。
19、适合于14岁以下孩子的课程设置;主要讲孩子们必须通过书本进行教育,教育应当是的孩子们在书海中感觉自由自在从而是他们能够逐渐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
20、适于12岁以下孩子的课程设置要相信孩子有能力控制自己拥有的东西:充实快乐的生活,助人为乐,也就是人格,一个人的人格取决于他对周围各种关系的领悟程度和掌握程度,要是年轻人关心快乐和追求而不是各种竞赛。
21、热爱知识;只是对于人类的头脑来说就像空气是食物,就像体育运动,甚至整个生命,不用充足的知识进行教育,就像为了身体要进行最大量的运动却提供最小量的食物一样,儿童教育的目的是让他们获取知识并享受知识所带来的快乐,所以我们必须热爱知识。这就是我读完这本书为每一个章节总结出来的话,虽然简短,但句句能体现中心思想。
感悟:读完这本书,我了解到“夏洛特·梅森”是一束明亮的光,为我们照亮了儿童思维的艺术,她的思想面向实际,读她的书发现了自我,知道了如果我们想要成功地教育自己的子女,必须不断地理解自我教育,教育方法更适合孩子的天性。他也传授给了我们教育的经验,让我们知道不要忽视滥用责任和权威,她的这二十一条,条条是真理,是方法,是指导我们每一个人教育孩子、学生的方案,教给了我们以后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的知识,面对各种问题怎样应对,她的著作对对父母老师和学校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许多父母对家庭教育一片茫然,许多教师、学也在为教育方法困恼,现在我相信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关于怎样教育我们的孩子,为了孩子我们必须认真的看看真本书,那将是你一生的收获。
参考文献:
作者:(英)夏洛特·梅森 书名:《教育是一种训练》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页码:共261页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年级:2011级
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班 姓名:彭忠文
学号:201107050004
第二篇:教育学读书笔记
《高等教育学》读书笔记
一、绪论
1、高等教育的概念
界定高等教育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是高等教育在整个学制体系中的位置,二是高等教育的性质。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
2、高等教育目的
高等教育目的是教育目的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体现,它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3、高等教育价值
高等教育的价值是指高等教育对人和社会的意义和作用,它包括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两个方面。内在价值是客体的内在属性;而外在价值则是指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内在价值是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高等教育通过高深而专门知识的教与学活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表现出教育的育人功能;外在价值是通过高等教育间接产生的价值,表现为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即它对社会起的作用。
正因为高等教育存在上述价值,因此人类需要高等教育,而人类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高等教育。
4、高等教育的功能
高等教育的功能具体表现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科技功能、文化功能。
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1、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的摧残
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的摧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否定教育规律,破坏了一起很多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办法,还反对学校传输文化科学知识,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破坏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歪曲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大搞所谓的“实用主义”,导致教育质量严重下滑。二是肆意打击和迫害高等学校教师。三是大批学校被撤、迁、并、散,许多校舍被挤占,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受到损坏,特别是农林院校损失非常惨重。四是仇视科学,反对基础理论研究,使得高等学校科研工作受到严重破坏。
三、高等学校课程
1、高等学校课程的特点
高等学校的课程具有明显的专业性;课程内容具有前沿性;更注重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同时也具有通适性。
2、国外高等学校课程思想流派
国外高等学校课程思想流派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科学主义课程观;二是存在主义课程观;三是永恒主义课程观;四是改造主义课程观;五是结构主义课程观。
3、高等学校课程设置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高等学校课程设置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专业和通识的关系;二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三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四是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4、高等学校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
高等学校课程设置的发展呈现如下趋势:一是课程的综合化;二是课程的多样化;三是课程的职业化;四是课程的人文化;五是课程的信息化;六是课程的国际化。
四、高等学校教学
1、教学的概念
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的学习活动,进一步说,指的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
2、高等学校教学原则
高等学校教学原则有如下几条:一是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原则;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原则;三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原则;四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相结合原则;五是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兼顾原则;六是专业性与综合性相融合原则;七是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结合原则。
3、教学过程
所谓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必要的技能技巧,发展智力体力,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
4、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在教学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统一;二是在教学中认识已知和探索未知相结合;三是在教学中认识的综合性与专业性相融合;四是在教学中个体认识社会化与社会认识个体化的一体化。
5、教学过程的规律
教学过程的规律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是教学相长规律;二是教学的简约性规律;三是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四是教学的发展性规律。
6、高等学校组织形式的类型
高等学校组织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一是课堂教学;二是现场教学;三是实验课教学;四是社会实践;五是课程设计;六是毕业设计;七是教学沙龙、午后茶、俱乐部等。
7、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教学过程的共同活动中采用的途径和手段。
8、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特点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是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二是关注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三是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四是注重学生合作精神、团队精神的培养;五是倡导创新精神的培养。
9、高等学校教学方法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讲授法;二是讨论法;三是实验教学法;四是自学指导法;五是多媒体教学法;六是案例教学法。
五、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
1、高等学校教师的任务
高等学校教师的任务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开展教学,即教书育人;二是进行科学研究;三是为社会服务。
2、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
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以下几点特点:一是劳动的复杂性;二是具有创造性;三是具有协作性。
3、大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
大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有以下几点:一是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二是参与 3
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三是群体成员的互动性;四是学生群体构成的复杂性。
4、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大学生的学校具有以下以下特点:一是专业意识增强;二是学习的选择性高;三是自主性强;四是学习途径多样化。
5、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
高校师生关系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以知识的传播为媒介;二是以心理交融为基础;三是以学术探讨为旨趣。
6、高校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
高校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教学关系;二是心理关系;三是个人关系;四是道德关系。
六、高等学校德育
1、高校德育的作用
高等学校德育主要有导向作用、动力作用以及保证作用三个作用。
2、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有如下一些:一是政治理论教育;二是国家意识教育;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四是人格教育和健康心理教育;五是人生观教育;六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3、高校德育的原则
高校德育的原则主要有方向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情理相融原则、继承与创新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原则以及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七、高等学校科学研究
1、科学研究的概念
科学研究就是运用严密的研究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规范,在前人已有科学认识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认识客观世界本质属性和规律的活动。
2、科学研究程序
科学研究程序遵循如下七个步骤:一是确定研究课题;二是查阅文献资料;三是形成基本假设;四是制定研究计划;五是收集整理资料;六是分析推导结论;最后是撰写研究报告。
3、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趋势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呈现如下趋势:一是注重综合研究;二是强调国家合作;三是重视校企合作。
4、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点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主要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是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二是综合性特点;三是基础性特点;四是人才集中、设备较全、机构灵活特点。
5、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有如下一些原则:一是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二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发展研究相结合;三是规划课题与自选课题相结合;四是研究机构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五是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理论价值相结合。
八、研究生教育
1、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特征
研究生教育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一是研究生教育的高层次性;二是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性;三是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性;四是研究生教育的开拓性。
2、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
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根据经济增长确定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速度与规模;二是根据产业结构确定研究生教育的科类结构和层次结构。三是以高水平大学为依托发展研究生教育基地;四是以多种模式保证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多样性;五是以完善的质量保证机制确保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九、民办高等教育
1、民办高等教育概念
民办高等教育是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利于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或高级培训。
2、民办高等教育的特点
民办高等教育具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是高等教育性;二是开放性;三是民间性。
3、民办高等教育的作用
民办高等教育主要有如下一些作用:一是促进了办学体制和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二是满足了大众多样性和选择性的教育要求;三是有助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 5
化进程;四是促进了民、公办高等教育的竞争;五是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4、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滚动式发展模式;二是注入式发展模式;三是改制运作模式;四是附属运行模式。
十、高等教育现代化
1、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含义
高等教育现代化包含双层维度,一层是与它所处社会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变化发展。另一层则是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内涵就是建立教育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机制,使教育更好地为现代社会发展服务。
2、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容主要有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内容和方法现代化、教育结构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以及教师队伍现代化。
3、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含义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说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50%时,即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
4、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点
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是高等教育的内涵丰富化;二是高等教育的质量多样化;三是高等教育目的的统一化。
第三篇:教育学读书笔记
《教育学》读书笔记
第一讲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依据
(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二)教育的影响全面、系统和深刻
(三)教育是在学有专攻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二、教育起主导作用的条件
(一)教育必须处于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生活环境
(二)教育者必须自觉地控制、利用、协调其它与人的发展有关的环境因素
(三)教育必须切实估量受教育者的原有发展水平,能够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四)教育必须精心设计和组织有利于受教育者发展的活动
(五)教育必须要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以及识别、利用、改造环境的能力
三、教育必须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一)发展具有顺序性,教育必须要循序渐进
(二)发展具有阶段性,教育必须要适时而施
(三)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教育必须要急缓有节
(四)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教育必须要因材施教
(五)发展具有性别差异,教育必须要男女有别
第二讲 教育目的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和规定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点
(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2)
(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培养具有独立个性的人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
三、学校教育目的实现的对策和措施
(一)确定学校的性质和任务
(二)确定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
第三节 学校在教育目的上存在的不良倾向
一、教育评估严重偏离教育目的
升学率、考试分数已经成为评价学校和教师工作的唯一标准。不仅是学校,全社会都在为学生的升学而浴血奋战
二、学校已经变成应试教育的训练场所 体育被轻视、德育被忽视、美育被漠视,甚至全部被取消。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早已成为一句空话,只有学生的考试成绩是至关重要的三、教师的学生观严重偏离教育目的
“好学生=高分+听话”已经成为千百万教师衡量学生优劣的金科玉律
第三讲 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的职业素质
(一)教师的知识水平与其事业成就的关系
教师的知识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无显著的相关。
(二)教师的智力水平与其事业成就的关系
教师的智力水平与其事业成就无显著的相关,但教师适当的知识和智力水平,仍是其有效地、顺利地从事教育活动的前提条件。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对学生的影响
1、教师的人格特征对学生人格的影响
教师不健全的人格,直接阻碍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并使学生表现出不适应的倾向。
2、教师的人格特征对学生学业的影响
教师不健全的人格,不利于学生学业的进步。相反,则有利于学生学业的进步。
3、教师健全人格的特征
(1)满意自己的工作
(2)有深切的安全感
(3)与学生的情感关系融洽愉快
(4)情绪稳定
(5)无忧虑
(6)非自我中心
(四)对教师事业成就有显著影响的人格特征
1、教师的热情和同情心
2、教师的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五、学生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人
1、学生是一个能动的机体
2、学生是有思想感情的个体
3、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二)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1、学生具有其自身的身心发展的特点
2、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
3、学生具有获得教育关怀的需要
(三)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四)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六、有效的师生关系的建设
1、做好教师的本职工作,包括了上好课和组织好班集体。
2、对学生良好的态度:客观、公正、宽容、热情与鼓励。
3、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
4、改善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如何改善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
1、与学生积极充分的交往与接触
2、克服妨碍人际吸引的个性品质
3、充分运用人际吸引的规律
4、关心学生的需要,协助他们去满足需要。
5、诚心地赞美和善意地批评
6、保持本身人格的完整性
7、多和学生沟通意见
第四讲 课程
第一节 课程的基本理论
一、课程的概念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二、课程理论评价
1、学科课程论主的要思想与特点
学科课程论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有关科学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组成不同学科,分科进行教学。每门学科的教材要根据科学的系统性、连贯性进行编制。
学科课程论的特点:
(1)重视成人生活的分析与准备
(2)重视教材的逻辑组织
(3)强调训练的价值
2、活动课程论的主要思想与特点
活动课程论主张:课程的内容要适合儿童的需要和接受能力,要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
活动课程论的特点:
(1)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2)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
(3)教育与生活融为一体
三、我国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促进课程的适应性和课程管理的民主化
(二)重建课程结构,促进学生和谐地、有个性地发展
(三)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和注重学生经验
(四)课程向学校日常生活的回归
四、新课程对“课程与教学”的概念重建
(一)课程
课程是一个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并使学生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课程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生成性的,而不是僵化不变的;是与学生经验相关联的,而不是远离学生生活。传统课程观对学生的主体性关注不够,学生只是教导和塑造的材料,课程缺少人性化,淡漠了学生个性与经验的发展。新课程力图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把更加人性化的课程还给学生。
(二)教学
知识并非被动地接受的,而是有认知能力的个体在具体情境中与情境的相互作用而建构出来的,这样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拥有。学生建构知识可以对其经验进行可能的解释,这种解释不是绝对的,而是暂时的,它会不断被修正和发展。因此,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应只是无条件接受教师或书本的传授。而应主动选择、主动建构,并将知识纳入自己的经验世界。传统教学定义过于注重学生对既定知识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道德品行。新课程改革力图从根本上扭转人们对教学的片面看法,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倡导探究性、开放性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应该说是对传统教学观的超越。
第五讲 教学工作
一、赞可夫的教学过程理论
(一)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发展分为两个水平
一是现有发展水平(即学生已经达到的、能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一是最近发展区(即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二)主张高难度、高速度、以理论为主导
二、布鲁纳的教学过程理论
(一)主张学生通过发现法掌握学科基本结构,但发现与讲述之间要取得恰当的平衡
(二)学习过程是:获得新知--转换--评价
三、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论
(一)运用辩证系统方法观察和最优地处理教学活动过程,以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二)教学过程包括:掌握教学目标和任务;考虑全班学生特点;计划教学手段;执行计划;对教学情况进行检查;分析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的阶段
(一)唤起学习兴趣
诱发学习兴趣的原理
1、任何对象如果包含了某种程度的新鲜感或陌生感,都会引起学习者的注意
2、一旦意识到新事物与旧有意识内容相类似、相关联时,学生便会产生兴趣进行学习,可以引起学生最大兴趣的事物是知与未知的混合物。
3、充满生气,积极探究,思考并能动地活动,通常只有在下列情况中才会发生,即应当学习的新课题、新知识,与儿童的旧有经验、旧有知识与技能或业已习习惯化了的思维方式及活动方式之间,构成了矛盾。
诸如“今天让我们来学习„„吧”,那样单纯地宣告课题,是不能诱发学生积极的智力活动。因为,在课题中存在的客观问题与学生的旧有经验无联系,学生把它视为与己无关的问题,不会去接受它。
只有当学生产生了应当解决的问题,碰到了应当克服的困难,并且认识到这些问题与困难和旧有经验相关,克服它们,对于自身是有意义的时候,或者当学生感到凭借旧有经验、旧有知识与技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克服这些困难时,学生的探究活动、智力活动才会能动化、积极化。
唤起学习兴趣的具体方法
第一,在新教材的教学中,使学生回忆并注意可以诱发解决一连串疑问的旧有经验。
例如,在教授重量与压力的关系时,可以结合儿童已有的经验问:“板车陷入泥沼不能动弹,然而同样重量的卡车,为什么不会发生这种现象呢?”儿童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意义与重要性,便会兴趣盎然的追究其原因。
第二,预先赋予儿童特定的实际活动。这些实际活动对于新教授的某种知识技能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即在传授新知识、技能之前要使之从事特别组织的实际活动(游戏、生产活动),以便使他们强烈意识到知识、技能的不足。
例如,在让学生认识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之间的本质区别时,可让学生对给定的问题情景进行实际活动。如计算:如果一个同学一天能够搬100块砖到学校的建筑工地,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劳动,一天能够搬多少块砖?学生把各自的答案写出后,全体学生一起参加当天的劳动。最后,让学生把实际的结果与学生的答案进行比较。由此,可以发现形式逻辑是与外部条件割裂的逻辑体系。
第三,借由教师巧妙的讲述或是视听教具(相片、幻灯片、绘画、图表、影视材料)之类,使儿童能产生某种疑问和有关课题生动活泼的具体化表象(间接经验)。
例如在学习“地震”之前,激发学生想像大地震的惨状,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情景,就会自然而然地在学生身上引起兴趣,促使他们弄清该现象缘由的强烈欲望与活跃的活动。
第四,把新认知课题的解决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定态度结合起来,或者把它囊括在具有学生生活实际意义的课题背景之中。
例如,将计算题的练习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争输赢的态度结合,以比赛的形式展开,或向学生提出具有实际生活意义的问题,诸如“你有三千元,如何获得最高的银行利息?”这样,便会使该课题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他们就会兴致勃勃地开始思考,努力求得正确的解答。认知课题的解决与学生过去的实际活动相结合是新教育中广泛流行的方法。在这里,过去的实际活动对于儿童愈是具有重要意义,它与学习活动的结合便愈能激起儿童的兴趣与活动。
第五,与过去学习经验的认识兴趣相结合。上述方法是适用于激发低年级阶段学习动机的方法。但随着年级递升,新的课题与其过去的实际经验结合,似乎更适合作为激发智力活动的方法。也就是说,将儿童在过去学习经验中产生的认识兴趣,作为出发点与线索,提出新的理论问题与课题。在这种情况下,新知识对儿童的智力兴趣和积极性的诱发,一方面受到儿童旧有知识对新问题的解决效能所制约,另一方面则是儿童对新问题或新困难的解决态度所影响,因此,如何维持这两方面程度上的平衡,乃是诱发智力兴趣与积极性的秘诀所在。
二、客体的认知与正确表象的形成 知识不能靠灌输现成知识的方法去掌握,诸如死背定义、法则的方法。因为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并不理解该语词所蕴含的意义,即不理解现实的事物、过程与事实之间的关系,而只能获得脱离现实的形式知识,即单纯由语言表达的知识。这种知识是不能在生活中加以利用的死知识,只会在学生意识中造成无益的负担。
只有在这种时候从个别具体事物与现象的认知出发,并以认知表象为基础,通过学生自身的思考活动,使儿童自身发展出关于事物与现象的本质、事实之间的联系与关系的知识,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可灵活运用的科学知识。
应当尽量凭借直接的感知,或者代之以图表、图解、挂图、照片、电影等视听教具,形成生动活泼的表象。应当以直接经验形成的表象为基础,连同直接经验的表象交织在一起,经由间接经验来形成表象。
三、概念的形成与学生的抽象思维
(一)概念的形成
要主动地获得概念,首先要使学生比较、分析诸多类似的(同一种类的)事物或现象。
要强化概念,还得将所获得的概念特征(一定部类的事物、现象的一般性质)与其他概念的特征(其他事物、现象的一般性质)加以比较,并有意识地加以区分。
要强化概念,还必须将所获得的概念在不同的新条件下变化应用。
要发展科学概念,就得抽出所研究事物与现象共同本质的特征,而不是外在的或类似的特征,才能据以界定概念
总之,为了形成概念、发展概念,必须注意下述几点: 1.比较、分析所提供的事物与现象。
2.抽出(抽象)或概括种种共性。
3.综合共同的一般性质,并用语言加以表达,作出概念
界定。
4.将该概念的本质特征(所探讨的事物与现象的一般性质)
与其他概念的本质特征(其他事物与现象的一般性 质)
加以对比、区分。
5.在新情境中应用所掌握的概念。
(二)判断的形成形成判断的第一个阶段是从事物与现象的直观开始
在这个阶段里,学生就每一个具体的事物作出完全具体的判断,而对事物与现象所能直接感知的联系与关系,便构成了判断的内容。
例如,进行这样一系列的判断:A不给他的草花浇水,结果草花枯死了。B也不给他的草花浇水,草花也枯死了。然而,C每天按时给草花浇水,于是她的草花长得茂盛。
判断形成的第二阶段以上述具体的判断为基础,再通过思维,就可以进行经过发展的一般判断了。这种情形与形成概念的情形一样,首先应当形成的是,以外部的(可观测的)一般特征为基础,产生事物与现象间关系概括化的判断。也就是说,使学生作出这样的判断:只要按时浇水,草花就会长得茂盛。
最后,在判断形成的最高阶段里,形成事物与现象间的本质联系与关系的概括化判断。即学生作出:植物要成长就必须有光、碳、矿物、水--进行这样一种概括。判断形成的最高成果就是认识科学法则,并用语言加以表述。
要形成一般判断,仅仅展开这种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的过程是不够的。高品质的判断必须以推论作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从大量的具体判断中推论出一般判断,是归纳。相反的,从一般判断推论出具体判断,即从一般判断引申出关于各个具体情境的特殊判断,是演绎。学生不仅应当学会归纳,还应当学会演绎。
四、知识的巩固
巩固知识的主要手段是复习,即“有意识地试试某种行为、某种表象过程或某种思维过程,以便记住它”
(一)复习的方式
1、单纯重复:最初的巩固是使学生单纯地再现刚刚
获得的知识,不作任何加工和变化
2、综合性、概括性的复习
第一,部分教材讲述后局部的总结。
第二,课业结束时的总复习。
第三,课业开始时的引导性复习。
第四,教材的大单元结束或学期末、学年末所进行的总括性的复习。
(二)有效地巩固知识的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学生应当正确地理解应牢固地掌握的教材。
第二个条件,是要使学生抱有扎实地记住
第四篇:教育学读书笔记
教育学 一
教育的定义: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是指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有目的的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教育的个体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19世纪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和英国的沛西.能。生物起源说认为人类的教育起源于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学家孟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苏联的米丁斯基、凯诺夫等。教育是在劳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教育是在生产劳动中进行的 古代中国
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西周时期,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和“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人讲学之风大兴。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以孔孟思想为核心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程和科举考试的依据。古代印度
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是主要的教育内容 古代埃及
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古代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 西欧中世纪
僧院学校和大主教学校主要是培养僧侣和统治阶级的接班人,学习的内容主要是神学和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教区学校主要是对普通贫民子弟进行教育。
通过骑士教育和宫廷学校进行的 古代学校教育
第一,道统性;第二,专制性;第三;刻板性近代社会的教育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德国最先普及义务教育 现代教育
(1)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第一,教育的终身化。第二,教育的全民化。第三,教育的民主化。第四,教育的多元化。第五,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学、思、行并重
启发诱导,孔子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人。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篇最完整的教育专著。朱熹: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古代西方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产婆术,第一步是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是定义,第三步是助产术 柏拉图:《理想国》柏拉图重视早期教育,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英国的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代表作《大教学论》,该书被看做是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夸美纽斯也被称之为“教育学之父”;系统的论述了班级授课制,提出了“泛智”思想 卢梭:教育应该是自然的,即顺应儿童的本性,运用自然的方法,培养人 裴斯泰洛奇:全面、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洛克:白板说。绅士教育。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克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克最著名的是“四段教学法”,即教学可以按照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步进行,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及经验的改造。
马卡连柯提出了通过集体和生产劳动来教育儿童以及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凯洛夫《教育学》该书被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生产力决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决定教育的结构和人才的培养规格
生产力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发展
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人口质量是指人口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其中身体素质包括遗传素质和健康状况两个方面,是人口质量中的物质要素。文化修养包括人们的知识水平、智力发展程度和劳动技术水平。道德水平包括人们的思想觉悟、道德修养和合于社会规范的社会品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是人口质量中的精神要素。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校园文化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可以再细分为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等。
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调适性。第三节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并不是说教育的发展可以脱离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因为教育归根结底还是要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第三章
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拔苗助长”“陵节而施”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
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
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地进行教育。
教育者必须要“一分为二”地来看待学生,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育必须因材施教
第四章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层次性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培养人的要求吗,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教育目的的功能
导向功能: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激励功能:教育目的深刻地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激励着教育工作者按照教育方针的规定去培养人才。
评价功能: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的因素: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这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教育目的的理论——个人本位论: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代表人物有卢梭、罗杰斯等。
社会本位论: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代表人物有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巴格莱等。
教育无目的论:杜威提出,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完全无目的。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和方法:
1.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前提。
2.合理的社会生产关系给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现实。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我们培养的人,必然是劳动者、建设者、创造者,这是反映教育事业价值取向的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率作用;智育,前提和支持作用;体育,基础作用;美育,动力作用;劳动技术教育,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
1.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4.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5.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第五篇:《教育学》读书笔记
《教育学》读书笔记
当我看这本书的时候,发现书中的内容并不是枯燥的理论性的知识。在上课之余,我利用业余时间细细的品读了这本书,大有裨益。
这本书里面主要讲到了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班主任工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等。从中的阅读,了解教育与管理方面的许多知识,对自己教学水平与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由于自己还没有工作,教育教学经验不足,所以我格外认真的看了这本书里面的教育方法的这章。其中,里面提到启发式教学方法,使我受益匪浅。其中这里面就提到了启发式教学。那么作为老师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呢?书中概括为这几点:
一、对不同的学生善于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都有着区别于他人的特点和人格。学生,先是人而后是学生。因此,教师尊重学生首先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在人格上体会到与教师一样的平等。尤其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如果想让学生敬重你,与你和睦相处,必须首先尊重学生,不做任何伤害学生人格的事情,最终才能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完美境界。
二、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能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进行加工创新,对教学方法能根据不同班级和学生的特点灵活掌握,积极有效;每一次考试结果,对学生来说,无外乎就是好与坏之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最著名的层次需要理论指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需要的满足是从高到低的,当最基本、最迫切的需要满足后,人就会寻求高一级的需要满足。而且每一个人的需求是不同的。同样是考试,有的同学心理上需要将考试之后的成绩公之于众,让大家认可自己的进步,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和喜悦。在体会到一个个成就感的同时会继续努力学习而寻求更多更大的成就感的满足。相反,对于考试成绩差的同学,如果不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满足了他们自尊心的需要,也不会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然而,久而久之会出现他们对于考试成绩好坏毫不在乎,学习上没有动力的问题。
三、善于发挥自身的教育机智,能随机应变,对一些突发性的问题,能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智慧,因势利导,发挥创造才智,做出迅速恰当的处理。殊不知,如果一味的表扬、展示学生好的一面,不去批评和训斥差的一面,就会使学生丧失体验挫折感的机会,丧失应对挫折的能力。加之,处在成长期的学生心理上还不成熟,这样会使他们没有很强烈的是非感。有的学生过分的在老师身上寻求人格尊重,竟然以下犯上,拿小事做文章,歧视老师,侮辱老师,以至于道德败坏,走入极端。
总之,通过细细的品读《教育学》,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做一名优秀的老师真的很不容易,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社会的进步和变化总是让人的思维总有跟不上的感觉,总会让人在对待一些突发的问题解决上会感到措手不及的现象,所以我们一定要多学习教育学的知识,学习教育先辈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并结自己的教育实际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为我们伟大的人民教育事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