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读书笔记

2024-01-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教育学》读书笔记》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学》读书笔记》。

《教育学》读书笔记

作为新教师,阅读教育类的著作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首先选择了《教育学》这本书,可以说,读了这本书后,我真是受益匪浅!

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是1806年发表的。该书所论述的教学理论,说明了心理学对于教育学的意义,提出了教学的形式阶段的原理,论证了教育性的教学这一概念,特别是指出了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对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意义。所有这些,在教育史上都有一定的价值,这就是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在世界各国得到传播的原因之一,也就是我们今天重新研究与评价该书的意义之所在。

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是教育理论发展史上的伟大里程碑,是近代教育理论走向科学的开山祖和奠基石。

(1)赫尔巴特试图将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统一起来,将现实社会的要求与未来社会的召唤统一起来,从而培养既能立足现实,又能面向未来的人才。

(2)赫尔巴特将其管理论建立在性恶论的基础之上,这显然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但是,即使在赫尔巴特的最专制的管理论之中,我们还是可以依稀看到一些民主的东西:“人们只能理智地把这种服从同儿童本人的意志结合起来,并只能把这种服从作为一种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真正的教育的结果来期待得到”,“一个外行的教育家如果擅自行使支配权,而这种权力既不是从父母那儿得来的,又不是被学生承认的,那么他将完全自毁于此。”

(3)《教育学》的不朽生命在于它的教学论。

第一,赫尔巴特从其观念,兴趣,统觉等心理学思想中寻找其教学论的理论依据,试图将其教学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这是赫尔巴特的一个极为重大的理论贡献。

第二,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从而正确地阐明了教学的定义,论述了教学与教育的关系。

第三,“四段教学法”的提出。“四段教学法”对于教学的四个阶段划分得很清楚,且比较细致地考虑到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注意到不同教学阶段学生的不同兴趣,特别考虑到不同的教学阶段所应采取的不同教学方法。这对于知识的系统授受和教学过程的规范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4)在训育论中,赫尔巴特试图将道德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统一起来,从而使人归于”内心自由“。从中我们又可以看到赫尔巴特试图将人之个性与社会性协调统一起来的努力。赫尔巴特重视有规律的生活在儿童的道德性格养成中的作用,将道德性格的养成生活化,重视教育者在形成儿童道德性格中的重大影响和作用,主张陶冶,反对强制,所有这些,都是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代表作,主要体现在他这本《教育学》里。他所提出的把教育学建设成为一门科学的主张,把道德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的见解,多方面兴趣的理论,教学形式阶段理论以及统觉心理学理论,等等,对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欧美多数国家以及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其实,赫尔巴特的巨大的历史功绩主要不在于众人加之于他的”近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之父“,”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等美誉,而在于他的教育学说成了西方近代教育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发展进程中,赫尔巴特的影响也同样重要。这不仅是因为他是最早被系统介绍到中国的西方教育家,更主要的是他对20世纪初期中国建立新式学堂和发展近代师范教育发挥了无人可及的巨大作用。

《高等教育学》读书笔记

一、绪论

1、高等教育的概念

界定高等教育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是高等教育在整个学制体系中的位置,二是高等教育的性质。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

2、高等教育目的

高等教育目的是教育目的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体现,它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3、高等教育价值

高等教育的价值是指高等教育对人和社会的意义和作用,它包括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两个方面。内在价值是客体的内在属性;而外在价值则是指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内在价值是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高等教育通过高深而专门知识的教与学活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表现出教育的育人功能;外在价值是通过高等教育间接产生的价值,表现为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即它对社会起的作用。

正因为高等教育存在上述价值,因此人类需要高等教育,而人类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高等教育。

4、高等教育的功能

高等教育的功能具体表现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科技功能、文化功能。

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1、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的摧残

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的摧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否定教育规律,破坏了一起很多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办法,还反对学校传输文化科学知识,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破坏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歪曲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大搞所谓的“实用主义”,导致教育质量严重下滑。二是肆意打击和迫害高等学校教师。三是大批学校被撤、迁、并、散,许多校舍被挤占,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受到损坏,特别是农林院校损失非常惨重。四是仇视科学,反对基础理论研究,使得高等学校科研工作受到严重破坏。

三、高等学校课程

1、高等学校课程的特点

高等学校的课程具有明显的专业性;课程内容具有前沿性;更注重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同时也具有通适性。

2、国外高等学校课程思想流派

国外高等学校课程思想流派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科学主义课程观;二是存在主义课程观;三是永恒主义课程观;四是改造主义课程观;五是结构主义课程观。

3、高等学校课程设置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高等学校课程设置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专业和通识的关系;二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三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四是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4、高等学校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

高等学校课程设置的发展呈现如下趋势:一是课程的综合化;二是课程的多样化;三是课程的职业化;四是课程的人文化;五是课程的信息化;六是课程的国际化。

四、高等学校教学

1、教学的概念

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的学习活动,进一步说,指的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

2、高等学校教学原则

高等学校教学原则有如下几条:一是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原则;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原则;三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原则;四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相结合原则;五是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兼顾原则;六是专业性与综合性相融合原则;七是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结合原则。

3、教学过程

所谓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必要的技能技巧,发展智力体力,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

4、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在教学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统一;二是在教学中认识已知和探索未知相结合;三是在教学中认识的综合性与专业性相融合;四是在教学中个体认识社会化与社会认识个体化的一体化。

5、教学过程的规律

教学过程的规律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是教学相长规律;二是教学的简约性规律;三是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四是教学的发展性规律。

6、高等学校组织形式的类型

高等学校组织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一是课堂教学;二是现场教学;三是实验课教学;四是社会实践;五是课程设计;六是毕业设计;七是教学沙龙、午后茶、俱乐部等。

7、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教学过程的共同活动中采用的途径和手段。

8、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特点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是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二是关注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三是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四是注重学生合作精神、团队精神的培养;五是倡导创新精神的培养。

9、高等学校教学方法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讲授法;二是讨论法;三是实验教学法;四是自学指导法;五是多媒体教学法;六是案例教学法。

五、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

1、高等学校教师的任务

高等学校教师的任务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开展教学,即教书育人;二是进行科学研究;三是为社会服务。

2、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

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以下几点特点:一是劳动的复杂性;二是具有创造性;三是具有协作性。

3、大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

大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有以下几点:一是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二是参与 3

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三是群体成员的互动性;四是学生群体构成的复杂性。

4、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大学生的学校具有以下以下特点:一是专业意识增强;二是学习的选择性高;三是自主性强;四是学习途径多样化。

5、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

高校师生关系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以知识的传播为媒介;二是以心理交融为基础;三是以学术探讨为旨趣。

6、高校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

高校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教学关系;二是心理关系;三是个人关系;四是道德关系。

六、高等学校德育

1、高校德育的作用

高等学校德育主要有导向作用、动力作用以及保证作用三个作用。

2、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有如下一些:一是政治理论教育;二是国家意识教育;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四是人格教育和健康心理教育;五是人生观教育;六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3、高校德育的原则

高校德育的原则主要有方向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情理相融原则、继承与创新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原则以及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七、高等学校科学研究

1、科学研究的概念

科学研究就是运用严密的研究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规范,在前人已有科学认识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认识客观世界本质属性和规律的活动。

2、科学研究程序

科学研究程序遵循如下七个步骤:一是确定研究课题;二是查阅文献资料;三是形成基本假设;四是制定研究计划;五是收集整理资料;六是分析推导结论;最后是撰写研究报告。

3、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趋势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呈现如下趋势:一是注重综合研究;二是强调国家合作;三是重视校企合作。

4、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点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主要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是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二是综合性特点;三是基础性特点;四是人才集中、设备较全、机构灵活特点。

5、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有如下一些原则:一是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二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发展研究相结合;三是规划课题与自选课题相结合;四是研究机构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五是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理论价值相结合。

八、研究生教育

1、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特征

研究生教育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一是研究生教育的高层次性;二是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性;三是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性;四是研究生教育的开拓性。

2、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

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根据经济增长确定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速度与规模;二是根据产业结构确定研究生教育的科类结构和层次结构。三是以高水平大学为依托发展研究生教育基地;四是以多种模式保证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多样性;五是以完善的质量保证机制确保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九、民办高等教育

1、民办高等教育概念

民办高等教育是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利于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或高级培训。

2、民办高等教育的特点

民办高等教育具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是高等教育性;二是开放性;三是民间性。

3、民办高等教育的作用

民办高等教育主要有如下一些作用:一是促进了办学体制和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二是满足了大众多样性和选择性的教育要求;三是有助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 5

化进程;四是促进了民、公办高等教育的竞争;五是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4、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滚动式发展模式;二是注入式发展模式;三是改制运作模式;四是附属运行模式。

十、高等教育现代化

1、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含义

高等教育现代化包含双层维度,一层是与它所处社会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变化发展。另一层则是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内涵就是建立教育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机制,使教育更好地为现代社会发展服务。

2、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容主要有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内容和方法现代化、教育结构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以及教师队伍现代化。

3、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含义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说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50%时,即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

4、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点

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是高等教育的内涵丰富化;二是高等教育的质量多样化;三是高等教育目的的统一化。

下载《教育学》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学》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学读书笔记

    《教育学》读书笔记 第一讲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依据 (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二)教育的......

    教育学读书笔记

    教育学 一 教育的定义: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

    《教育学》读书笔记

    《教育学》读书笔记 当我看这本书的时候,发现书中的内容并不是枯燥的理论性的知识。在上课之余,我利用业余时间细细的品读了这本书,大有裨益。 这本书里面主要讲到了教育的本质......

    《教育学》读书笔记

    《教育学》读书笔记 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 第1节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教育是人类......

    教育学读书笔记

    《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 摘抄: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教育是人类特有社会现象,与人类几乎是同时......

    《教育学》读书笔记

    作为新教师,阅读教育类的著作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首先选择了《教育学》这本书,可以说,读了这本书后,我真是受益匪浅!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是18XX年发表的。该书所论述的教学理论,......

    教育学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记读《牛棚杂忆》后感 其实,读者本书是出自于一位学长的推荐。他说过,想要更深层次的了解陈涛娜老师的课所要看的几本书其中就有这本《牛棚杂忆》,抱着一些好奇还有......

    《教育学》读书笔记

    《教育学》读书笔记 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是教育理论发展史上的伟大里程碑,是近代教育理论走向科学的开山祖和奠基石。以下内容是品才网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教育学》的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