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及其本质(定稿)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及其本质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根本任务,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此,始终紧紧抓住这个主题,抓好这个第一要务,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始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
我们党对于发展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从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强调发展是基础,到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强调发展是主题,是硬道理,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再到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强调发展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深化了对发展主题的认识。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则进一步明确了以“五个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新的科学发展观。
要把握新的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正确把握发展的本质。综观世界的发展理论,其核心是对发展本质的认识问题。国外发展理论依据其对发展本质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三代不同的发展观,即第一代把发展等于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第二代把发展等于经济增长加社会变革的发展观,第三代把发展等于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的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特别是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方向与道路,在发展本质认识上不断取得进展,并对发展有了新的更为科学的概括,即发展是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科技进步为动力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这一发展观,之所以称得上科学,主要是因为:它既不同于把发展视为无质变的经济增长的西方第一代发展观,又不同于离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变革的西方第二代发展观,还不同于较抽象谈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西方第三代发展观,而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这不但突出了发展的本质,而且坚持了“一个中心”,强调了“两大动力”,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三大基本特征。在这里把握了发展的核心问题,即把握了发展的本质,就从根本上把握了时代的主题、国家的主题、人民的愿望,把握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要把握新的科学发展观,还必须正确把握发展的内容。发展的内容是由发展的本质和对象决定的,发展的水平则是由一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因此,按照当前国内外的发展背景与环境,发展态势与趋势,特别是《决定》的判断和要求,新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基本点:一是从发展的概念而言,是坚持经济增长基础上的量变扩张及其质变提升相统一的发展;二是从发展的本质而言,是坚持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三是从发展的社会角度而言,是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共同发展;四是从发展的主要对象而言,是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五是从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而言,是坚持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发展;六是从发展动力而 1 言,是坚持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发展;七是从发展的效果而言,是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发展;八是从发展的趋势而言,是上述各方面的可持续的发展。此外,还要把握发展的内容,诸如发展的动力、条件、战略、机制及其目标等等。把握发展的内容,特别是把握不同时期发展的态势与趋势,抓住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并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将是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与根本途径。
中央为何提出科学发展观
2月16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的开班式上,中央领导高屋建瓴地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蕴含着深远的理性思考,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央党校科社部副主任王怀超分析说,改革开放后,中央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一战略决策,并逐步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路线。20世纪90年代初,党中央又制定了快速、协调和持续发展的方针,特别是制定并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始注意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和人口的协调问题,开始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十五”计划进一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但是,各地在实践中大都还是把经济增长,特别是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作为发展的核心,客观上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重视不够。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深刻地指出:首先,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发展不够全面,也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如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等。从“九五”以来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消耗一度下降,但近两年有的地方却出现了旧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回潮的势头。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在中国发展的现阶段难以避免的,有些则是由于发展观的偏差所导致的或者所加 2 剧的。针对发展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在城市里也有两三千万居民生活水平较低。怎样才能让城市和农村中生活困难的群众过上小康生活,充分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光是追求GDP的指标,它还应包括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善、文化生活和精神道德水平的提高,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需要我们转变过去的发展观念。
再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了过去各种经验教训后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有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如建立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等,然而这些好的做法却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有所流失。与此同时,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一些新的体制、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相对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水平,社会领域的发展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更不能适应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改善的要求。去年非典疫情的突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所以,我们要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要求来做。另外,过去由于过多地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造成资源大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进一步恶化。在制定“九五”计划时,我们提出要实现两个战略转变,一个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一个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九五”到“十五”期间,我们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取得显著成就。但是从最近两年的发展情况看,良好的局面又出现了一定的恶化。根据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一定要走降低能源消耗的路子,靠高投资、高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最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表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水平使我们有条件解决过去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许多社会发展问题,如科技进步、教育发展、环境治理、生态改善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过去在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增加供给,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上,其他方面很难顾及到。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基本实现了小康,国家的财力和经济实力有了明显增长,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美元。经济发展到目前这种水平,我们有条件、也有能力解决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情。
可以说,新的发展观既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又符合当代中国国情;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又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对全球、对人类的负责态度。如果将这一发展观付诸实践,将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将对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应有之义
专家们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福祉的偏颇。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不意味着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意味着经济建设不重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昭示我们:经济发展虽然不是发展的全部内涵,却是发展的核心内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明确指出: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没有过去20多年的高速增长,就没有今天的大好局面。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也是以经济持续发展为基础的。我国20多年来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都说明: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更不是单纯追求GDP的增长──GDP是全世界通用的重要经济指标,具有综合性和简便易行的优点,也有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结构和质量、不能反映人们实有的福利水平的缺点,而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经济不发展天下不会太平,社会问题不解决也不可能长治久安,甚至会酿成严重的危机。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社会发展。相反,解决社会问题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著名“三农”问题专家陈锡文告诉记者,过去单纯地追求GDP的增长不是真正的发展。一些地方的领导眼睛只盯着GDP的增长,争当“GDP书记”、“GDP市长”。GDP固然重要,但一个地方GDP增长很快,同时“三无(土地、岗位、保障)”农民大量增加,怎么能叫发展呢?如果我们不注重“三农”问题,不注重农民的收入问题和生活状况问题,很可能最后会落到“拉美陷阱”里头去。
陈锡文对他去巴西考察的那次经历感受至深。巴西农业部给他提供了三个数据:巴西2002年人均GDP超过了3000美元,城市化率达到82%,但贫困人口却占到国民人口总数的34%。一边是现代化,一边却产生了那么多穷人;有增长、无发展,大多数人享受不到现代化的成果,这就是人们常提到的“拉美陷阱”。
正反两方面的实践深刻地警示我们:既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社会发展,也不能因为强调发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不能否定经济建设这个党的工作中心。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各方面,促进全面发展。之所以要这样,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发展的问题,首先是一个改变落后、赶上先进的问题。据专家测算,如果美国年增长率为3%,中国年增长率为8%,那么中国需要68年才能实现人均GDP与美国相当;如果美国增长率为4%,中国增长率为7%,那么中国需要118年才能赶上美国。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财富的增长,始终是发展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没有物质的快速增长,其他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社会目标就很难实现。
五个统筹的实质与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全面发展; 4 二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王梦奎指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其实质,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将是今后几十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三农”问题过去主要是农业生产问题,现在是在围绕“农”字做文章的同时,更要注重从“农”外找出路,通过“三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促进“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下一步的经济改革,要着眼于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国家政策要对解决“三农”问题给予更大支持。
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保持比较发达的地区快速发展的势头和扶持落后地区的发展,都是国家的既定政策。地区差距不仅表现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也表现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还表现在省、自治区内部地区之间。地区差距问题要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得到解决。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和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社会发展领域存在的问题,许多同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职能不到位有直接关系,需要转变政府职能。社会保障、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等领域有其特殊性,政府必须承担起应负的责任,不能简单地提“市场化”或“产业化”的目标和口号。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是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国是人均资源比较少的国家,资源约束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全过程的大问题,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技术政策的选择,乃至社会生活方式的选择,都必须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能力。从古代的屈服和崇拜自然,到产业革命以来大规模征服自然以至破坏自然,发展到现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这是人类进步的标志。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的实质,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顺利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正在发生带有根本性的变化。我们现在面临着和改革开放初期甚至和十年前完全不同的外部环境。过去在封闭经济、进出口很少、外汇短缺条件下形成的体制和政策需要改革,许多经济观念也需要更新。目前,适当增加资源密集型产品进口,更多引进先进技术是有好处的。在对外经贸关系方面,我们追求的是“双赢”局面。贸易摩擦是任何经济贸易大国在崛起过程中都无法回避的,要用平常心看待这一问题。
王梦奎进一步指出,真正做到这“五个统筹”,还有赖于制度的创新,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五个统筹”是从全国总体情况提出来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在实践中,由于发展阶段不同,地区发展水平各异,统筹协调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在重要文件里第一次响亮地提出这样的要求。
郑新立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的中心就是要满足人民的这些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我们国家人口这么多,区域发展也很不平衡,有的地方基本生存的需要早就满足了,像上海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降至37.2%。地区发展水平不一样,人们的需求也不一样,我们要努力满足13亿不同层次的人的需要。同时还要看到,实现群众的愿望,满足群众的需要,维护群众的利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细心体察群众愿望和利益要求的变化,使我们的政策措施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群众利益,使我们的工作更好地、更有力地体现群众利益。
其次,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个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只是经济的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是为了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另外,注重以人为本,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具体体现在为群众切实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上,体现在以人为本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应该看到,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我们一定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这个道理,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通过发展经济,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尺度。
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实现五大转变
专家们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狠抓落实,努力实现五大转变:
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当前,存在于某些地区和部门领导干部头脑里的发展观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有的依然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 6 ”,有的依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为中心”,还有的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产值,甚至弄虚作假,贪大求洋,热衷于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借“统筹”之名搞新的形式主义,如有的打着“统筹城乡”和“城乡一体化”的幌子,动辄提出搞什么“国际一流”、“超一流”,歪曲和背离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有的热衷于贴“标签”、炒概念,以口号代替对“五个统筹”的具体贯彻落实。这些情况表明,转变发展观念仍然十分艰巨。
二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二是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加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三是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
三要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要着力推进以下几项改革:一是要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等改革,从体制上解决产业结构趋同、增长方式粗放、低水平扩张的问题。二是要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有序推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引导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配置,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三是要深化社会领域的改革,推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体制改革,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四是要推进劳动就业和社会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为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创造条件。
四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要抓紧建立对工作实绩进行考核评价的新的指标体系,不应仅仅考察GDP的增长,还要同时考核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等其他指标,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五要进一步转变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坚决克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注意在实践中形成新思路,在群众中寻求新办法。要着力解决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惟其如此,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落在实处,才能真正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及其本质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根本任务,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此,始终紧紧抓住这个主题,抓好这个第一要务,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始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
我们党对于发展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从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强调发展是基础,到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强调发展是主题,是硬道理,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再到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强调发展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是 7 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深化了对发展主题的认识。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则进一步明确了以“五个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新的科学发展观。
要把握新的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正确把握发展的本质。综观世界的发展理论,其核心是对发展本质的认识问题。国外发展理论依据其对发展本质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三代不同的发展观,即第一代把发展等于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第二代把发展等于经济增长加社会变革的发展观,第三代把发展等于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的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特别是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方向与道路,在发展本质认识上不断取得进展,并对发展有了新的更为科学的概括,即发展是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科技进步为动力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这一发展观,之所以称得上科学,主要是因为:它既不同于把发展视为无质变的经济增长的西方第一代发展观,又不同于离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变革的西方第二代发展观,还不同于较抽象谈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西方第三代发展观,而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这不但突出了发展的本质,而且坚持了“一个中心”,强调了“两大动力”,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三大基本特征。在这里把握了发展的核心问题,即把握了发展的本质,就从根本上把握了时代的主题、国家的主题、人民的愿望,把握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要把握新的科学发展观,还必须正确把握发展的内容。发展的内容是由发展的本质和对象决定的,发展的水平则是由一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因此,按照当前国内外的发展背景与环境,发展态势与趋势,特别是《决定》的判断和要求,新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基本点:一是从发展的概念而言,是坚持经济增长基础上的量变扩张及其质变提升相统一的发展;二是从发展的本质而言,是坚持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三是从发展的社会角度而言,是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共同发展;四是从发展的主要对象而言,是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五是从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而言,是坚持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发展;六是从发展动力而言,是坚持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发展;七是从发展的效果而言,是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发展;八是从发展的趋势而言,是上述各方面的可持续的发展。此外,还要把握发展的内容,诸如发展的动力、条件、战略、机制及其目标等等。把握发展的内容,特别是把握不同时期发展的态势与趋势,抓住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并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将是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与根本途径。
到底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是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个重大的实践问题。那么,到底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呢?从近来专家和媒体发表的一系列谈话和文章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理清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脉络。
l、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执政理念的一个新飞跃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现实针对性。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提出,宏观经济与人民生活水平发展的不协调、非典的袭击、去年上访人数骤增是树立科学发展观的三方面背景。
科学发展观的五点论断
“科学发展观的五点论断”对科学发展观作了重要的理论总结,该文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是:在“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的指导下,按照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对待发展过程中的一切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和一切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对胡锦涛同志关于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的重要讲话的正确性的概括阐述。该文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则对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性质和人民性作了概括阐述。以下是该文的重要观点:
科学发展观的五点论断
(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
(三)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
(四)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是:在“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的指导下,按照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对待发展过程中的一切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和一切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五)科学发展观的终极指向是:促进生产力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使之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从而增进社会和谐,更好的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所以,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为提纲挈领的理论。
最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形成“支撑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择善而固。从而使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由偶态变为常态。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价值观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一般地说,发展观必须回答为什么发展(发展的目标和归宿)、发展什么、靠谁发展等一系列关键性问题。对此,胡锦涛同志作出了系统而精辟的回答:“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这一论述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价值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因而是真正科学的发展观。
真理观和价值观:科学发展观的双翼
科学发展观既包含着真理因素,又包含着价值因素,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毛泽东一贯强调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同时又主张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这两个出发点之间的关系,其实正是真理观和价值观的关系。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旨在揭示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获得真理性认识,是个真理观的问题;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就是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这两个出发点之间,即真理观和价值观之间,具有根本的一致性。因为只有通晓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了客观真理,才能真正懂得什么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最大利益;也只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才能毫无偏见地正确反映客观规律,准确无误地把握客观真理。毛泽东总是强调,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因为任何真理都是有益于人民的,任何错误都是有害于人民的。他把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作为共产党人一切言论的“最高标准”。为此,他坚决批评一切脱离群众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就指出:“不了解群众的情绪,不能够帮助群众组织生产,改善生活,只知道向他们要救国公粮,而不知道首先用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去帮助群众解决他们‘救民私粮’的问题,然后仅仅用百分之十的精力就可以解决救国公粮的问题,那末,这就是沾染了国民党的作风,沾染了官僚主义的灰尘。国民党就是只问老百姓要东西,而不给老百姓以任何一点什么东西的。如果我们共产党员也是这样,那末,这种党员的作风就是国民党的作风”。(《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933页)毛泽东把是否用百分之九十的精力解决群众的问题,作为区分共产党作风和国民党作风的标志,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价值 10 观的具体运用。正是由于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才能随时纠正不良倾向,坚持正确的发展道路。
把真理观和价值观高度统一的原则运用于发展问题,首先就要求我们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思考发展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因为只有坚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出发,才能公正无私、毫无偏见地揭示客观规律和客观真理,才能确定发展什么、怎样发展。非科学的发展观往往与不合理乃至不正确的真理观和价值观相联系,在发展问题上出现偏差,找不到发展的正确道路,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既脱离客观实际,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所导致。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所以它才能够提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找到发展所要依靠的力量——最广大人民群众。
发展观上的对立根源于生产方式
唯物史观同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在于,这种历史观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人们是自己观念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是现实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他们受着自己的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的制约,受着自己的生产方式的制约。按照这个原理,发展观作为观念的东西,它的形成要由相应的物质实践活动方式即生产方式来解释,否则就看不清其实质。
实现社会的现代化,必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先决条件。这里的关键,是以什么方式发展生产力。在这个问题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存在着根本区别。这个区别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决不是无足轻重的问题,两条道路的对立实质上就是发展观上的对立。
马克思认为,在以往的历史上,人本身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之间是存在矛盾的,到了资本主义时代,这种矛盾发展到非常激烈的程度。尽管资产阶级的哲学家提出了“人是目的”的观念,并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我们一旦着眼于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这个观念所固有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就昭然若揭了。例如,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希望为生产而生产,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最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生产方式。为此,有人带着伤感主义的情调责难他只注重生产而不重视人,似乎这仅仅是一个经济学家的观念问题。而马克思则肯定了李嘉图的诚实的“科学”态度,认为他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成最有利于创造财富的生产方式,对于他那个时代来说,是完全正确的。但从价值观上看,坚持为生产而生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牺牲大多数人的发展为代价来发展生产,并不是李嘉图个人的观念问题,它归根到底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所决定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是资本的增值,而不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所以作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李嘉图才会主张为生产而生产。
中国要实现现代化,是不是也要秉承这种资本主义的发展观,重复西方走过的以牺牲人本身的发展为代价的资本主义道路?马克思指出,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某些民族可以跨过 11 “卡夫丁峡谷”,避免资本主义的灾难,以人道的方式汲取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于十月革命的巨大影响,由于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20世纪的中国没有失去历史提供的“最好的机会”,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历史以铁的事实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当然,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一开始我们并不十分清楚。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探索,在经历了严重挫折和巨大成功之后,我们才终于开辟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发展观。进言之,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的结果,它归根到底是由我们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邓小平就曾说过: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还指出:“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1页)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以人道的方式发展生产力,以避免资本主义的灾难性后果。而以人道的方式发展生产力,就是价值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我们还可以从对生产力这个概念的理解上来进一步说明两种生产方式和发展观的区别。唯物史观认为,在生产力的构成中,有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即客体因素和主体因素。客体因素指的是劳动对象和工具、手段。科学技术必须有物质承担者(工具、机器、设备等)才成为现实生产力。生产力的主体因素即劳动者。科学技术为劳动主体所掌握,实际成为生产实践的现实要素,才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马克思说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而生产力不论在客体形态中,还是作为主体的生产力,都是由量和质两方面组成。生产力的量的方面是指可以用量化标准来体现的方面(如GDP);生产力的质的方面是从是否有利于人本身健康、全面发展的价值标准来衡量的那些方面。例如,生产的技术设备是否有效地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汽车的装置是否解决了破坏环境的废气问题、噪声问题等等。在资本的逻辑中,资本家关心产品的使用价值仅仅是为了获取商品的交换价值(即谋取利润最大化),因此他们主要关心的是生产力的量的增长。对于资本来说,生产即使损害了劳动者的健康(如过劳死)、破坏了人的生存环境,导致生产事故、交通事故屡屡发生,造成劳动者的大量伤亡,也毫不感到惋惜。事实证明,资本主义的发展观势必导致过度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有损于人的全面发展。而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必然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统一考虑生产力,这就把唯物史观关于发展生产力的观念与可持续发展观念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有机地统一起来了。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本质区别不在于是否注重发展生产力,二者的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是否以牺牲人本身的发展为代价来发展生产,以及是否会导致和加剧两极分化。而这,也正是科学发展观与资产阶级的发展观的根本区别。
发展问题在时代坐标上的定位
科学发展观是唯物史观的生动体现。坚持唯物史观,就要客观地正视社会基本矛盾,敢于和善于揭示社会基本矛盾,并从社会基本矛盾出发看问题。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深化和复杂化的时代,坚持唯物史观,更要注重从全球战略的观点,从当代世界基本矛盾出发看发展问题,从当代世界基本矛盾出发看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和平与发展(即东西南北问题)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这个命题为我们观察中国问题和世界问题,深刻理解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了时代坐标。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个是政治角度,一个是经济角度。从政治角度看是和平问题,从经济角度看是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关系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关系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关系(即发展问题)是核心问题。(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5页)
在这里,邓小平实际上是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的世界基本矛盾出发看问题。资本的全球化,导致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向全球扩张,派生出诸多矛盾,除资本主义国家内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外,还有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超级大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归根到底都归结于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即东西南北关系问题。和平问题即东西关系问题,是超级大国称霸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问题。这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政治前提。发展问题即南北关系问题,这不是在一般意义上讲发展,而是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经济关系不平等的格局中的发展。
“东西南北问题”的提法,是以简明通俗的语言对当代世界基本矛盾的最新概括。在当代,没有哪个问题比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更具有全局性、战略性。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东西南北问题是最大的全球性问题。环境破坏、能源危机、人口膨胀、战争问题、恐怖主义等都是全球性问题,但“东西南北问题”是所有这些问题总根源,所有这些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都取决于“东西南北问题”的解决。而在“东西南北问题”中,南北问题即发展问题又更为根本,它是解决东西问题以及其他矛盾的关键。其中的道理非常简单:不仅南北涉及到的所有问题必须靠发展来解决,而且世界的和平也不能依靠发达国家的同情心和善良,不能建立在发展中国家依附于发达国家的基础之上,它只能有赖于发展中国家的强大,有赖于国际力量的平衡和相互制约。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必须从东西南北这两个基本矛盾出发,来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如果我们不能从这个坐标看问题,就不可能理解发展问题对我们民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不可能理解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要意义。从东西关系看,科学发展观就是和平发展观;从南北关系看,科学发展观是第三世界的发展观。
总而言之,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分析世界形势和中国国情的产物,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和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对历史认真负责的 13 态度,也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对自身发展权的伸张和维护。(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从邓小平理论到科学发展观 ——当代中国新发展理论的形成与演进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系统提出,标志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新发展理论的形成与确立。科学发展观,作为具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关于发展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乃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新发展理论的哲学思想基础。新发展理论,是以发展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表现形态,其体系架构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第一,观察当代发展问题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第二,关于当代社会发展的普遍性规律的新概括、新结论;第三,关于发展的具体的制度安排、道路选择和战略设计。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这三个层次的有机统一,构成当代中国新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新发展理论的形成过程,是以邓小平开创的中国改革开放为起点的。邓小平从中国基本国情和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出发,把发展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继承和推进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学说,提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新发展理论的基本原则和思想框架。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强化并扩展了发展这一主题,凸显了“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代中国新发展理论在价值取向上的提升和向普世性发展理念接轨的重要标志。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系统地概括、凝炼和推进了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理论,把中国的发展理论和实践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境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进程,也就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新发展观的形成和演进过程。邓小平为促进中国发展,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也就是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理论。江泽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集中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一步解决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领导力量问题。关于社会主义问题,关于党的问题,归根到底也是一个发展的问题。胡锦涛以科学发展观为总题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上,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上,从中国走向世界、汇入时代潮流的大趋势上,集中地提出和解决“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使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理论具有了更加鲜明而系统的表现形态。
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进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演进的过程,也是围绕发展这一主题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过程。
(一)对发展这一主题的确定、阐释和认识的深化。
邓小平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领导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明确地揭示和规定了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题是发展。他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发展生产力,要善于“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邓小平是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和对新时代的特征、趋势等的综合考量上确定“发展”这一主题的,并且特别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并扩展了“发展”这一主题,强调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并提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和战略任务,大大开阔了我们在发展问题上的视野。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从时代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马克思主义的主题这三者的统一上,把“发展”这一主题提升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高度,提升到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高度,确立了观察发展问题的两大基本原则,即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原则,并以此为核心全面确立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新发展理论。
(二)观察发展问题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
当代中国新发展理论的精髓,即它的哲学思想基础,它的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可以概括为实事求是的世界观、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统筹兼顾的方法论。关于发展问题的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即发展哲学思想,构成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关于实事求是的科学世界观。毛泽东制定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高度评价、坚定贯彻实事求是的科学世界观,并在新的条件下引出了新的观点和结论,作出了新的阐释:突出了解放思想的内容和要求,强调必须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地坚持实事求是;突出了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人民利益标准,并对这“三大标准”的思想作出了新的阐释;强调观察发展问题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又必须具有世界眼光、时代思维、改革意识、开放观念,并以其独具特色的社会改革开放观为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增添了新的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强调观察中国的发展问题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着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科学发展观同样以实事求是为基本点,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更加集中地、鲜明地把这一世界观运用于观察、解决发展问题上,突出了社会矛盾的协调性、社会关系的和谐性、社会发展的全面性的观点,以及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同尊重自然运行规律的一致性等思想。
关于以人为本的崇高价值观。邓小平不仅高度重视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世界观,而且重视并凸显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提出了有名的“三个是否有利于”的评价标准的思想,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三者作为判断改革开放发展的成败的评价标准;他提出的著名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强调经济发达与社会公正的统一,将共同富裕这一价值目的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社会主义本质论也就是社会主义目的论、社会主义价值论;他关注人的发展、人民利益的实现、人民需要的满足、人民素质的提高,强调“人是目的”与“人是关键”这二者的统一,强调“人民为本”的价值理念、价值 15 原则。江泽民坚持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他提出的“三个代表”,集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价值承担和价值诉求;他在推动改革开放发展的过程中,更加重视社会的公正和全面进步,并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任务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区域发展和生态环境各个方面;他明确地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是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继承邓小平的“人民为本”的价值观念和江泽民强调的“人的发展”的价值目标,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念明确地、集中地概括为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推动发展的价值观念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根本转变,并且从人是根本目的、人是根本动力、人是根本尺度的统一上界定“以人为本”的价值内涵,从全面满足人的需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全面发挥人的才能的统一上确定“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要求我们观察、解决发展问题努力做到合目的性,这个目的就是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即共产主义的理想。
关于统筹兼顾的思想方法论。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邓小平重视以实现共同富裕为价值指导思想的统筹兼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统筹兼顾。他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实行非平衡的发展战略,同时又强调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其他各领域建设的协调、互动关系,坚持全面性,防止片面性;坚持社会公正,防止两极分化;坚持普遍繁荣,防止区域失衡;坚持发展与稳定的统一,在发展基础上求稳定,在稳定环境中求发展。江泽民进一步强调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指导思想的统筹兼顾,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思想方法。胡锦涛进而强调以人为本的统筹兼顾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提出了著名的“五个统筹”,将统筹兼顾的视野从社会与区域关系、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扩展到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提出执政党和政府要努力增强统筹兼顾的“五大能力”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六个本领”;强调统筹兼顾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指导原则。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提出和阐发的实事求是的世界观、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统筹兼顾的方法论,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构成了新发展理论的哲学思想基础,即观察中国发展问题的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三)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新认识、新概括。
这是当代中国新发展理论架构的第二层次,即关于发展的普遍性规律的结论,包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新概括。
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深化与创新。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中心问题,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近三十年的实践与理论的探索,取得了逐步深化的伟大的思想成果。①关于中国社会现处历史阶段的问题。邓小平首先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对中国的国情作出了冷静的科学的判断。其后,我们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历史任务、发展趋势等作出了日益深入和全面性的认识。②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 16 的深化。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从经济发达与社会公正的统一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价值目的上把握和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使我们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认识,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高度,向前推进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的本质即社会主义的价值定位,是在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上和过程中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③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认识的深化。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改革开放的社会,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我们必须在改革开放中建设社会主义,通过改革开放推动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又是我们的根本发展战略。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认为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重要性质和特征,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主题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论,作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等一系列论断,认为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社会重要的政治特征,我国政治改革开放的主题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其后,我们按照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坚定有序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了整个社会生活民主化的进程,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论断、新机制、新举措。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文明特征论,提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建设精神文明。其后,我们不断推进和深化对社会主义文明特征的认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论断,将“两大文明”扩展为“三大文明”;进而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论断,强化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我们不仅要建设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还要建设好社会文明(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进步的社会,也是全面文明的社会。总之,从邓小平理论到科学发展观,我们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等问题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新论断,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时代转变,确立了生机勃勃的现代形态的社会主义。
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与创新。在邓小平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与时俱进,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开拓了党的建设的新局面。邓小平强调中国的发展“关键在党”,提出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任务,就党的执政体制、领导体制的改革和政治、思想、组织路线及作风建设等重大问题作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江泽民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做到“三个代表”,进一步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的问题,从阶级性、人民性、民族性的统一上,从执政党建设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统一上,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作出了“三个先锋队”的新论断;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的着力点是“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出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要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建设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胡锦涛进一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 17 学发展观,实现了党的执政理念的新的与时俱进,加快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作,提出了执政行为的道德规范即“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执政行为的制度规范即“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从行为理念和行为规范上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与创新。邓小平对时代的新特征作出了科学的判断,指出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已从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转向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强调必须从全人类的高度来观察和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改革开放是时代的重要特征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其后,我们以邓小平强调的世界眼光、时代思维继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时代和国际局势的新发展、新特点,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对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关系的新情况、新特点,对市场经济、民主法治、人类文明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等重大问题,引出了新的结论,作出了新的判断,从全人类发展的高度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这些普遍性规律深化认识取得的新的思想成果,构成当代中国新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
(四)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的制度安排、道路选择和战略设计。
围绕发展这一主题,坚持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基于对上述“三大规律”的不断深化的认识,对当代中国的发展作出一系列具体的制度安排、道路选择和战略设计,是当代中国新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邓小平理论到科学发展观,近三十年来,我们在具体的制度安排、道路选择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路子的选择,推进了社会政治体制包括民主法治、党的领导体制的改革,作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全面体制改革的新安排,部署了对内对外两个开放相统一的新格局;我们在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的战略设计上,确立并深化了“三步走”的发展步骤,作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举措,提出并制定了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和措施。这些,属于新发展理论的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层面,它和哲学思想基础、普遍性规律结论两层次的有机统一,共同构成新发展理论的整体框架。
第二篇:科学发展观本质
科学发展要求正确处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主体选择之间的关系。按照唯物史观的观点,社会发展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这个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发展和自然的发展同样具有不可选择的决定性的一面。同时,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的选择性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做出符合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的选择,即对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做出选择。对社会规律认识的正确与否决定着主体的这种选择的结果。如果主体正确认识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做出了对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的科学选择,就必然会对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给人民带来利益;相反,这种选择如果违背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就必然会对历史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也会对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害。这就是说,实现科学发展,就是按照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我国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作出科学的选择。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它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就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第一,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社会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规律,是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社会有机体的基本规律的具体体现,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适应,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基本规律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正是依据这一规律,提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四位一体”理念,就是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基本规律的集中反映,即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均衡全面发展。
第二,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社会主义社会是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必须把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是促进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创造人人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深刻表明,科学发展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辩证统一关系。只有社会全面进步,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得到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同样,只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个人能力和素质全面提高,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向前发展。
第三,社会和谐稳定。社会和谐稳定要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协调平衡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妥善解决人民利益矛盾。只有如此,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科学发展观正确反映和揭示了现代化建设的这一规律,指出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保持社会的稳定有序。只有保持稳定,才能达到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和稳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前提和必然要求。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确保稳定,才能抓住和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确保稳定,才能化解矛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第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要求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珍惜、节约资源,善待和保护环境,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的,是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继新世纪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以来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网站——《学习与实践》网
第三篇: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及其本质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及其本质
□郭代模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根本任务,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此,始终紧紧抓住这个主题,抓好这个第一要务,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始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
我们党对于发展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从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强调发展是基础,到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强调发展是主题,是硬道理,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再到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强调发展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深化了对发展主题的认识。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则进一步明确了以“五个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新的科学发展观。
要把握新的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正确把握发展的本质。综观世界的发展理论,其核心是对发展本质的认识问题。国外发展理论依据其对发展本质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三代不同的发展观,即第一代把发展等于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第二代把发展等于经济增长加社会变革的发展观,第三代把发展等于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的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特别是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方向与道路,在发展本质认识上不断取得进展,并对发展有了新的更为科学的概括,即发展是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科技进步为动力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这一发展观,之所以称得上科学,主要是因为:它既不同于把发展视为无质变的经济增长的西方第一代发展观,又不同于离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变革的西方第二代发展观,还不同于较抽象谈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西方第三代发展观,而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这不但突出了发展的本质,而且坚持了“一个中心”,强调了“两大动力”,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三大基本特征。在这里把握了发展的核心问题,即把握了发展的本质,就从根本上把握了时代的主题、国家的主题、人民的愿望,把握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要把握新的科学发展观,还必须正确把握发展的内容。发展的内容是由发展的本质和对象决定的,发展的水平则是由一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因此,按照当前国内外的发展背景与环境,发展态势与趋势,特别是《决定》的判断和要求,新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基本 点:一是从发展的概念而言,是坚持经济增长基础上的量变扩张及其质变提升相统一的发展;二是从发展的本质而言,是坚持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三是从发展的社会角度而言,是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共同发展;四是从发展的主要对象而言,是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五是从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而言,是坚持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发展;六是从发展动力而言,是坚持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发展;七是从发展的效果而言,是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发展;八是从发展的趋势而言,是上述各方面的可持续的发展。此外,还要把握发展的内容,诸如发展的动力、条件、战略、机制及其目标等等。把握发展的内容,特别是把握不同时期发展的态势与趋势,抓住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并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将是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与根本途径。
第四篇: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什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以人为本,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要满足精神文化需要。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基础上,还要满足安全、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还要不断改善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的环境和条件。要关注全体人民的需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要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努力为人人都能成才创造良好环境和平等机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逐步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在教育、就业、收入、财产和发明创造等方面的合法权益。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以胡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认识上的重大飞跃,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健康安全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说到底,就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第五篇: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内涵
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内涵,切实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安全生产是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从本质和内涵来看,科学发展观与安全生产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真正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
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是“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也是安全生产的最终目的。因此,要抓好安全生产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要把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要重视做好人的工作,在提高人的安全文化、技术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上狠下功夫。
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也是安全生产工作追求的目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只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才能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有效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抓安全生产就是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进一步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增强防范能力,大幅度地减少事故,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内容。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看成是全面的、系统的、协调的过程,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做到统筹兼顾。而“五个统筹”不仅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指导方针,同时也是在安全生产领域中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的基本要求。人民的生命健康能否得到切实的保障,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发生一起重大事故,往往不仅造成人员的伤亡、经济的损失,而且在社会上产生恶劣影响。因此,落实好“五个统筹”就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实把事故总量降下来,把重特大事故多发的势头遏制住,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权益、改善人民群众的生存质量和工作环境,这也正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内容。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落实,各级对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安全生产关系群众生命,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好,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以对党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明确“安全为了发展,安全就是发展”的安全理念,切实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