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维的故事
王维的故事
王维(公元700—761),字摩诘,盛唐大诗人、大画家兼音乐家。他的诗体物精微,状写传神,清新脱俗,艺术上极见功力,风格上独成一家。他长于各种诗体,善写多种体裁。他和李欣、高适、岑参以及王昌龄一起合称王李高岑,是边塞诗的代表人物;他和孟浩然合称王孟,又是田园诗的代表人物。边塞诗中的杰作多为七言古诗,而田园诗中的精品多为五言律诗。至于“禅诗”,他更是古今独步,所以又被称为“诗佛”。王维广为流传的佳作有许多是五绝:短短二十个字,说出了千百年来人们总也说不尽的思绪、情怀和哲理。其中比较有名的有《鹿柴》、《竹里馆》、《山中》、《相思》以及《杂诗(其二)》等等。他精于绘画,善写破墨山水及松石,亦擅人物、肖像、丛竹等。其笔力雄壮,率先使用皴法和渲晕的技巧,布置重深,尤工平远之景,被后人推为“南宗”之祖,又被尊为文人画之第一人。曾绘《辋川图》,山谷郁郁盘盘,云水飞动。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早年丧父,母亲是虔诚的佛教居士,这对他后来一生吃斋修佛影响极大。他生活中的坎坷则从另一面对他看淡人生、坚定佛心起到了促进作用:他21岁时举进士,作大乐丞,因戏子们跳黄狮子舞获罪而牵连到他,把他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安史之乱时他被安禄山拘囚,被迫接受伪职,乱平之后又因此下狱;一年后肃宗无罪释放他,此后几年中一路迁升到尚书右丞的大官,不过那时已在暮年,早已看淡红尘了。
他一生中有许多时候是在隐居中度过的。他在十八岁前就曾隐居。公元729年隐居淇上,后移到嵩山隐居,并且是解官归隐,直到公元734年,官授右拾遗;公元741-745年,他又隐居于终南山;到公元748年,他买下宋之问蓝田辋川别墅,便一直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直到公元756年为安禄山所拘。根据他的诗,他在四十岁左右就已经有修道心了。在晚年时他主要住在城里,家中经常养着十几个僧人,交流修佛心得;退朝回来就焚香独坐,潜心修禅。
隐居中他经常登山拜寺、求道问禅,对隐居山林十分向往。有时沿着羊肠险道,曲折盘旋地向上攀登,奇峰指天、头上怪石摇摇欲坠;瀑布鸣泉吼声如雷、喷涌而出;与山中禅师同行会碰到捡栗子的猴子,回家时与松间筑巢的仙鹤打个照面;走过的小桥是将就倒下的大树架成的,住处的栅栏就用大树上垂下的藤蔓随手拴起来就成了;回得家来,石门一闭,安心打坐,等到下次再开石门一看,门外的青草又长好深了!有时攀到很高的山上,在深深的竹林后面是居住的石洞,晚上万籁俱寂时听到遥远的山泉淙淙的流水;从下面看,这里已是高入云霞的地方,而自己现在却在这里枕席安眠,这真让人觉得暂时地留宿实在不满足,而想要从今后永远驻留此地了。有时游到一些山寺,猛虎会和人友好相处,猴子能学人打坐参禅,这时真能让人感到佛国在眼前而人世变得遥远而漂渺,并对自己官场生活感到自惭而希望终身在这里研修佛理了。
除了上述各种原因促使王维走向禅门以外,人生生老病死的痛苦和折磨也是一种启发和促进的力量:有时中夜独坐冥思,想到双鬓渐白、不复转青,纵有黄金万两也无可奈何,不免悲从中来,终于悟到只有学道,跳出轮回才有希望。有时回顾自己好象不久前还是红光满面的青年,现在牙坏色衰,一下子白发就爬上了头;不仅如此,一生中经历的伤情往事也都一齐涌上心头,这种身心的双重煎熬,除了佛门勤修,又到哪里去解除得了啊!
有了坚定的道心、精勤的修为,再回头看人世就有了不同的世界观了:人生有病无非是执著爱恨而起,自觉贫穷而生抱怨,那是因为有了贪欲之心;人在迷中,反倒留恋这贫病交加的人世,对生死流转、六道轮回不厌不烦,殊不知人来世间就是动了凡心的原因。人的这些颠倒妄念如毒龙缠缚着自己不能解脱,只有修习禅定才能制伏这些妄念。修道人看破这些理后自然就安贫乐道了。而且随着心性的提高,与常人的苦乐观也不同了,常常因为寂静中有所悟而高兴,这就逐渐和常人有了距离。
王维在自己的诗中还谈到一些修炼的具体事情:他喜欢看得道高僧的传记故事,有时看修炼辟谷的方法;他把手杖头雕刻成斑鸠的样子,把乌龟壳用来垫在床脚底下;没有事时就在北窗下焚香打坐。隐居山中时,他们一群人一起来诵禅,与一人打禅又有不同乐趣。在嵩山隐居时,他还有过闭关修行的经验。
行恶如磨刀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修善似春园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不知不觉,天长日久,王维已经修到了“眼界无染,心空不迷”的极高境地。修得高了自然要出一些功能,但他自己并不看重。他对于自己在诗画上的极高成就只是轻描淡写地解释道:我多世以来都是诗文的专家,而前一世是个画家,由于这些***惯没有改得掉,所以今生今世又被世人发现了。修炼了一二十年,有此宿命通功能也是不足为奇的;他的解释不但合情理,也和现代西方轮回研究的规律十分吻合。
赏析: 诗中有两个关键字眼,一个是“相思”,一个是“君”。这两个词的外延都十分宽广。“相思”之情,人皆有之,相思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人.而“君”,也可以是任何“一个”。“相思”具有对象性和专一性,情有所专注,因此它表示的是一种特殊的深挚之情。千百年民族文化心理造成这一词语内涵的凝固性。一提到“相思”,无论什么人都会即刻想到男女之爱或与这类感情相通的友谊。似乎愈到后世,内涵愈向前一义凝聚。所有这些,就造成向其中填入任何具体内容的前提。
这首诗的表达方式是很别致的。一个晴朗的秋天,诗人信步走到野外.望见那一颗颗红得透亮、晶莹如珠的红豆结在枝上。油然而生情思。此刻心中日夜思念的人儿倏然化作眼前的红豆.犹如她就立在眼前。一个“劝”字充满深情,“相思”一语加一表程度的副词“最”,更是情深意长。本来是诗人怀人。诗人却遥嘱对方“采撷红豆”,不说人相思。而说“此物最相思”,无限的怀念,感慨,都在这用字的轻重上。“劝”,“最”一经同“君”、“相思”组合,诗人内心的感情就曲折完足地表达出来。正是这一表达方式,使读者受到深深的打动,由此产生联想,从而把诗的境界变作读诗人的主观境界。
第二篇:王维
王维 送綦毋潜作者介绍
落第还乡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祖籍太原,父辈迁居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于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旋任大乐丞,因故谪为济州司仓参军,后归长安。安史乱之前,王维累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忧,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王维诗画俱佳,也通音律。他在诗歌上的成就很高,无论边塞诗还是山水诗,各类主题皆有佳作,苏轼赞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中后期诗作多描摹田园景物,再加上诗中浓厚的隐逸思想,上继陶渊明、谢灵运,下开一代风气,与孟浩然并称“王孟”。此外,他本人笃信佛教,诗中也多有反映,后人称其为“诗佛”。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既至金门,不得顾采薇远,孰云吾道非
。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村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注释
o 綦毋(qí wú)潜:字孝通,唐代诗人,为王维之友。綦毋是双姓。
o 东山客:指隐士,东晋谢安曾隐居东山,乃有是典。
o 采薇:传说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居在首阳山中,采薇而食。薇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结荚果,中有种子五六粒,可食,嫩茎和叶可做蔬菜,通称“巢菜”、“大巢菜”或“野豌豆”。
o 金门:即金马门。《史记》载:“金马门者,宦署门也,门傍有铜马,故谓之金马门。”这里指代朝廷。
o 孰云吾道非:语出《孔子家语·在厄》:“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陈蔡发兵围孔子,孔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乎,吾何为至此乎?’”
o 行当:将要。
o 桂棹:用桂树做的船桨,这里是指代船只。《离骚》中有“桂棹兮兰桨”句。
语译 圣明时代是没有隐士的,因为天下英才都将汇聚朝廷。就连如同隐居东山的谢安一般的你啊,也不能再悠闲采薇而食,而要来考试应举了。谁想虽然参试,却终落第,就此远离了朝堂,不禁自问说难道是我等的主张错误了吗?想你远道而来,曾在江淮之间度过寒食佳节,又在东都洛阳缝制春衣。如今我在长安道上摆下酒宴为你饯行,慨叹志同道合的友人就要分别了啊。你将乘坐桂木为桨的舟船,不久又能推开家中的柴门。树木绵延到远方,映衬着远行的你,西沉的红日洒满了孤峻的城池。我等的主张只是暂时得不到认同啊,你千万不要认为知音稀少。赏析
此诗开篇便见不凡,说“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表面上是颂圣,但随即将綦毋潜比作谢安和伯夷、叔齐,这般人物却偏偏落第,从而“金门远”,还怀疑是否“吾道非”,前后对比,则讽刺之意鲜明。同时这也是对友人的慰藉:不是你才学不够啊,而是当道诸君皆盲者也。
“江淮度寒食”两句,或说是指友人归去之路。但綦毋潜家在江西,倘若归去,也该先经洛阳,再赴江淮,而不当反而言之,况且后面还有“行当浮桂棹”四句言归去,未免重复。所以这两句应该是回想綦毋潜离开故乡,北上应试之途,从“度寒食”再到“缝春衣”,可见整整一年过去了,但这离乡的一年却并未得到应有回报,被迫要再黯然返回。
此诗在慰藉友人的同时,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同心与我违”,王维认为綦毋潜和自己是志同道合者,那么綦毋潜落第而归,也可反衬出诗人本身在朝中并不得意。“吾谋适不用”,与前“孰云吾道非”的主语不同,“吾道非”是綦毋潜的口吻,“适不用”则是王维本人的口吻,可见这“吾谋”是指王维和綦毋潜共同的谋,共同的主张、理念,然而却不得用。诗人一方面安慰友人,吾谋只是“适不用”而已,将来还有机会,同时以“勿谓知音稀”为结,再次说明自己和对方的志趣、主张相同。表面上此诗是为友人的遭际而慨叹,其实诗人也是在自伤自叹。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注释
o 饮:这里作使动用法,指“请饮”,可读作第四声。
o 陲(chuí):指边疆、边界,引申为边缘。
语译
下得马来,请你饮酒,问你要到哪里去呢?你回答说:“因为不如意啊,所以要回到南山去隐居高卧。去吧,去吧,你就别多问了,且看那白云飘飘,永无止尽。”
赏析
此诗抒发了因为宦途坎坷而灰心失望,从而想要回乡隐居的情思。诗作问答体,但谁问谁答,正不必细究,或许其实并没有这番问答,而只是虚拟问答以述志而已。
诗中的“南山”当指终南山,指代隐士居所,所以“归卧南山陲”也并非简单地离朝回乡,实有隐逸之志。“但去莫复问”两句,或谓是问者所言,恐怕不确,倘此言出于问者,便不当作“莫复问”,而当作“我不问”或“莫复留”了。此亦为答者所言。“白云无尽时”是指山林之趣,用白云的悠游对比宦途的拘束,用白云的无尽对比人生的有限,重重哲理却不明言,却指物而比,颇有禅的意味。所以王维被称为“诗佛”,并非妄语。扩展阅读
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曾作过多首送别诗,《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别本即名为《送别》,上面这首《送别》,也有名为《山中送别》的。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言简意赅,抒发了对友人浓厚的眷恋相思之情。
青溪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途无百里。随山将万转,趣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注释
o 青溪:沮水支流,在今天的陕西省勉县东面,《水经注》上说此水上,垂钓将已矣。
“其深不测,泉甚灵洁”。
o 言:发语词,无实义。
o 黄花川:在今天陕西省凤县东北,似与青溪相通。o 趣:通“趋”,指快步前行。
o 菱荇(xìng):指菱角和荇菜,都是水生植物。o 葭苇:即芦苇,又名蒹葭。o 盘石:通“磐石”,指大石头。
o 将已矣:就此罢了,这里指以此终老。
语译 我每次进入黄花川,都要追逐着青溪水前行。随着山势转过千道万道弯,其实才急行了不到百里而已。乱石当中,水声喧闹,深密的松林里却景色幽静,只见菱角和荇菜随波荡漾,芦苇倒映在水中。我的心境向来悠闲,而清澈的溪水又是如此恬淡,还是就留在这溪边磐石之上,就此垂钓终老吧。赏析
这是一首隐逸之诗,应当作于张九龄罢相以后,因为由此开始,王维在政治上趋向退缩无为,少年时的宏图壮志日益消磨,诗中的归隐之意也逐渐浓厚。诗明写游溪,其实暗有所指,“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是说自己在宦途中历经种种坎坷,但却并没有什么成就和进步,于是才萌生退隐之心。“声喧乱石中”,仍接上以言俗尘之烦扰,但随即“色静深松里”,周边的环境,更主要是诗人的内心,却逐渐变得平和起来。以此平和之心,驱策其双眼,再看景致,便只有恬静和澄澈,菱、荇随波荡漾,芦苇倒映水中……
唐诗常识
格律诗一般偶数句押平声韵,奇数句则除首句可能入韵外,都以仄声结尾,就此形成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感。古诗对于各句尾字的平仄虽无严格要求,但诗人也往往为了形成铿锵节奏而无意识地作出特别安排。即以此诗而论,偶数句押上声韵,都是仄声尾,不必说了,奇数句则以川(平)、转(仄)、中(平)、荇(仄)、闲(平)、上(仄)等字为结,自然平仄相间,使得阅读时起伏错落,别有韵味。
七言写景,往往显得秾丽,五言则相对要清雅得多,此诗中间几句,深切地反映出诗人确为写景妙手,果然“诗中有画”。再后写“我心素以闲”,这其实是自欺欺人,观诗的前半段,便不见闲,闲在其后,是逐渐产生的情绪。就此诗人发出喟叹:人生如此无奈,坎坷如此重重,还不如就此归隐算了。传说姜尚曾垂钓渭滨,后汉也有严光垂钓而隐,不肯出仕,故向来以垂钓来指代隐者。“将已矣”三字,回味悠长,然而事实上王维始终在宦途中辗转,他并没有真的去隐居,所有通达、谦退,也只反映在诗中,只是诗人万般无奈之下美好的理想而已。
渭川斜阳照墟落,穷巷
田家
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田夫荷麦苗秀,蚕眠桑叶稀。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注释
o 渭川:即渭河。
o 斜阳:别本作“斜光”。o 墟落:即村落。
o 穷巷:别本作“深巷”,穷在这里也是深的意思。
o 雉雊(gòu):雉鸡鸣叫,语出《礼记·月令》,有“雁北乡,鹊始巢,雉雊鸡乳”句,郑玄注:“雊,雉鸣也。”
o 荷:肩负,去声,今可读为第四声。
o 式微:指《诗·邶风》有《式微》诗曰:“式微式微,胡不归。”式微即临近黄昏意。
语译 斜阳映照着村庄,牛羊归入深邃的街巷。村中老人想念着牧童,于是倚着拐杖在柴门边等候。野鸡鸣叫,麦苗茁壮成长,蚕正作茧,桑叶已很稀疏。农夫扛着扁担回来,相互亲切地交谈着。我因此而羡慕农家闲逸的生活啊,怅然吟咏着《式微》之诗。赏析
此诗笔触简洁,写农家田园之乐纯用白描手法。乡间黄昏时分,先写斜阳落,再说牛羊归,老人等待牧童归来,农夫已经收工回家,间杂以麦苗生长、蚕已化蛹结茧,可知时令乃是夏季。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氛围是闲适、平和的,这从牛羊自归(牧童还未回来),农夫“相见语依依”便可看出。然而诗人写景,并非纯粹歌咏农家之乐,而是寄托自己的烦闷心情,暗起隐居之思,诗眼便在结句——“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诗·邶风·式微》咏道:“式微式微,胡不归。”天近黄昏,为什么不回来呢?诗人怅然而吟,其意是说自己已近暮年,为什么还贪恋着俗世的繁华,不肯回归自然,归乡而隐呢?
当然,农人辛勤劳作,生活未必有诗人所描写的那般愉快、闲适,所以诗中所写的只是农村的表象而已,内中究竟如何,并非诗人所愿见、愿闻、愿知,其悠闲的氛围,纯是诗人想象,为的正是引出结句。在王维看来,农家之乐,更准确点说是隐士之乐,要超过仕宦无数倍,所以衷心艳羡。就此而产生了这首清雅的诗篇,同时也类似一幅淡墨山水画。
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君宠益娇态,君怜
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注释
o 宁久微:宁是否定,微指卑贱,意为:哪儿会长久卑贱呢? o 殊众:与众不同。o 怜:指爱。
o 无是非:指因怜爱而不计较是非,觉各方面均很可爱。o 持谢:奉告。
o 效颦:语出《庄子》,说:“西施病心而颦(皱眉),其里之丑人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效其颦,富人见之,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彼知美颦而不知颦之所以美。”后来演化成“东施效颦”的成语。o 安可希:怎能得到他人的赏识呢?
语译
西施的美色天下人都仰慕,她又怎会长久卑贱呢?白天还是越地溪水畔的浣纱女,晚上就进入吴宫变成了吴王的妃子。卑贱之时,她与众人又有什么不同呢?然而一旦富贵,大家才明白她的美艳是多么稀罕啊。她招人前来帮忙涂脂抹粉,自己都不用亲自穿衣服。吴王越是宠爱她,她的仪态越是惹人怜惜,吴王因此而觉得她所有方面莫不可爱。当时一起浣纱的女伴,没有人能够与她同车回乡。奉劝那邻居的女孩啊,光是模仿西施皱眉头,又怎可能得到他人的赏识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借史事以抒发自己某种情怀。历来都解此诗意为讽喻,嘲讽那些倖进小人,一朝得势便骄奢淫逸,“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还蛊惑君王,使得“君怜无是非”。然而将西施比倖进小人,实在难以自圆其说,开篇就说“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哪有遭人痛恨的倖进小人是天赋奇才,并且命中注定不会屈居下僚的呢?结句再用“东施效颦”的典故,说这些人的天赋是学不来的,遭际是无法复制的,分明对以西施类比的那些人抱有欣赏甚至是羡慕的态度,又何来讽喻一说?
其实诗的本意,不过自比西施,为自己一时的不遇开脱、自解而已。王维认为自己才能超卓,便如同西施盛富美色一般,锥处囊中,终能脱颖而出,是不会长久沉沦下僚的,一旦得志,自能一飞冲天。不遇之时,似乎并不“殊众”,富贵以后,人们才会真正了解我的才能。“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只是状其贵盛而已,“无是非”是说到时候看来处处皆是才能,而并不含有是非不辨的隐意。而既然自己的才能和西施的美色一般都是天赋的,自然他人无法仿效,东施效颦终究无益。
此诗或作于王维青少年时代,尚有万丈雄心,想要一朝贵盛,翱翔天际,好好地做一番事业,诗中充满了自矜之意。从来诗歌不可浅读,亦不可深读,强要赋予某首诗更深厚的用意,结果只能捉襟见肘,难以自圆其说。
王维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注释 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o 鹿柴(zhài):“柴”通“砦”,本意指鹿栖息的地方,此为地名,是王维辋川别墅二十胜景之一。
o 返景:“景”通“影”。《初学记·日部》载:“日西落,光返照于东,谓之日景,景在上曰反景,在下曰倒景。”语译
空旷的山间啊,看不见人,但是能够听到人说话的声音。夕阳映入深林之内,又照在青苔之上。赏析
王维在他的《辋川集》序中说:“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茱萸沜、宫槐陌、临湖亭、南垞、欹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北垞、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与裴迪闲暇,各赋绝句云尔。”其实偌大的杭州西湖,不过十景,小小的辋川谷内,却有二十胜景,想来大多是略具其形,拿来凑数的。然而景物之是否可观,都在人心,心有所感,处处皆是胜景,心中无感,胜景也如荒芜,所以说后人由“辋川二十胜景”的说法所体味到的,不是辋川谷有多美,而是能够发现其美的王维具备了多么深刻的艺术家的敏感性。
即以此诗而论,说白了不过山空寂而林幽深而已,但诗人却能够用简朴直白的字句描摹得如此感人,恍然如同目见而耳闻。两联都用衬托笔法,有人语响而不觉嘈杂,反而更显山林的空寂,有夕阳照而不觉敞亮,反而更显山林的幽深。正如万绿丛中涂一点红,不觉绿色贫弱,反而更显绿意盎然,格外鲜明。说王维“诗中有画”,倒不如说他能够用画家的眼光去发现山林之美,从而以诗语道出。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第二句:“但闻人语响。”诗人用一点点隐约的声音来反衬山林之空寂、静谧,但他可以说“但闻鸟语响”、“但闻蝉语响”,正如南朝王籍在《入若耶溪》中所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而王维不言自然之声,却偏要说“人声”,想来未必无因。私以为此“人语”,即指的是诗人本人,诗人身处空寂清幽的山林之中,觉得自己已与自然契合为一体,再无俗尘烦扰。所以这“人语”不但不会破坏自然的纯粹,反而是人与景默契统合的象征。隐士情趣,因此而出,并不仅仅只是对景物的简单素描而已。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注释
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篁即竹林意。长啸:嘬口长鸣,类似于今天所谓的“吹口哨”。
o
o
语译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中,一边弹琴,一边吹着口哨。深林之中,无人知晓,只有明月映照着我。赏析
此亦古绝,亦为王维咏其辋川别业附近的“二十胜景”之一,而诗中所表现的,也是隐士恬然自得,不因俗务缠身、烦心的独特趣味。与《鹿柴》不同的是,《鹿柴》以写景为主,而将主人公隐藏在清幽深邃的景致之中,此诗则以写人为主,景物围绕主人公而存在。
唐诗常识
王维此诗,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绝句”,而属于“古绝”。严格意义上的绝句要求押平声韵,而且用律句,该对则对,该粘则粘,而王维此诗,不但押仄声韵(响、上),虽用律句,却不对、不粘,很明显是古绝。唐诗中,五言古绝是非常常见的,可以看作是从五言古诗到五言律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衔接,而七言古绝则不多见。首句写“独坐”,与结句“来相照”相呼应。诗人独自一人坐在深幽的竹林中,感受那自然恬静之趣,他“弹琴复长啸”,显得是那么怡然自得。“深林人不知”,表面上是说因为竹林深密,所以外人不知道他身在何处,在做些什么,实际是说这般隐者之趣,俗尘中的凡人是理解不了的。然而人虽不知,明月却知,他“独坐”无人伴、无人知,却偏偏有月光洒在身上。“来相照”一个“来”字,便出动态,并使人联想起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境。李白诗是人主动地去邀月,以见其孤独无伴,而要寻找一份寄托,王维诗则是月主动地来照人,以见自然与人之相契合,故此虽“独坐”却并不孤独,诗人的内心是舒适的、充实的。
故而清人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评此诗道:“妙绝天成,不涉色相,色籁俱清,读之肺腑若洗。”
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注释 绿,王孙归不归?
o 明年:别本作“年年”。
语译
我在山中送别友人归来,日色已暮,因而掩上了简陋的柴门。春草啊明年又会变绿,请问你是否会回来呢?
赏析
送别与思人,一般情况下,多将思念放在送别之际,离人远去之时,而诗人却独出心裁地将思念置诸送别归来之后。为什么要放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呢?注意此时天色已暮,柴扉已合,昏暗之中,诗人独居陋室,最感孤清寂寞,因而于此时思念才别之友,情感之阐发最为得宜。
尾联是化用了《楚辞·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但改否定的“不归”为疑问的“归不归”,尽出期盼之意。“春草明年绿”有本作“春草年年绿”,私以为不甚佳。“年年”是泛指,“明年”才指此番送别之后的下次重逢,与前一联关联更为紧密。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
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注释,此物最相思。
o 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宋人《古今诗话》载:“相思子圆而红,昔有人殁于边,其妻思之,哭于树下而卒,因以名之。”
o 春来:别本作“秋来”。采撷(xié):采摘、摘取。
o
语译
红豆生长在南方啊,当春天来到的时候,就又会生出几枝新芽。希望你多多采摘它吧,传说此物最为相思。
赏析
红豆之名相思子,恐怕知道的人不多,但因为王维这首著名的五绝,几乎妇孺皆知,红豆蕴含着相思之意。宋尤袤《全唐诗话》中说:“禄山之乱,李龟年奔放江潭,曾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红豆生南国’云云,又‘秋风明月苦相思’云云,此皆王维所制而梨园唱焉。”可见这首诗在当时就已经影响力很大了。此诗借红豆“相思子”的别名,寄托自己的相思之情,但不说自己,却偏言“君”,希望对方也能和自己一般相思寄远。第二句“春来”云云,或作“秋来”,其实都无所谓,这里的“春”、“秋”皆虚,其实要说的是最近如何,诗人作此诗时为春季,自作“春来”,作此诗时是秋季,便作“秋来”,总之是吟咏目下的相思之情,不必在季节上作太多的考证。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语译
您是从故乡来的啊,应当知道故乡的事情。不知道动身前在雕饰花纹的窗户前,寒梅有没有生出蓓蕾呢?
赏析
亲友自故乡前来,因问故乡之事,此诗为写乡思之意明矣。但不问家中别事,独问寒梅,以小而及大,有爱屋及乌意,即因思念故乡,故思念故乡之一草一木,再以对一草一木的关切,来衬托对故乡全方位的怀思。
其实这种手法并不罕见,陶潜《问来使》诗云:“尔从山中来,早晚发天目。我屋南山下,今生几丛菊?”王安石《道人北山来》诗云:“道人北山来,问松我东冈。举手指屋脊,云今如此长。”但都没有王维此诗著名,千年传唱,究其原因,就在于此诗用语质朴,且言简意赅,一问即收,而上述两诗则问之不绝,尚有下文。初唐诗人王绩《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也用类似手法,更是絮絮叨叨问个不停。
诗不是越长越好,也不是越短越好,在于所要阐发的情感有多浓烈,是不是情先意尽,或者意先情尽。倘若意先情尽,则使读者如梗在喉,倘若情先意尽,则有画蛇添足之感,总要情与意相辅相成,意已到而情将尽未尽,才最见佳妙,更耐咀嚼。此诗所抒发的思乡之情,并非浓烈,故而诗意如蜻蜓点水,点到即止,最显情思绵长,问得过多,反为不美。陶潜诗与王安石诗都于思乡外更着别意,所以后面可以有所增添,但也因此而使得诗意不纯,使读者的共鸣不够强烈。而王绩诗亦纯是思乡之意,问来问去,问个不休,就比起王维这首诗来,笔法、意境、情感,都要差得太远了。
第三篇:王维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3、情感目标:想象画面,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体会诗歌所承载的感情,激发学生珍爱亲情的感情,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反复吟诵,想象画面。感受诗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后两句是从“兄弟”的角度来抒发思乡之情。教学过程
一、紧扣诗眼,从“心出发。
1、同学们,你们知道秋天这个季节里有哪些节日?指生回答:中秋节,国庆节。还有什么节?同学们想了想说:重阳节。访生:明月何时照我还?明月何时照我还?
在遥远的古时候,当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许多诗人就用手中的笔来表达心中的无尽思念,著名诗人王维就写下一篇流传千古的思乡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读题、释题
题目很重要。是我们走进课文、走进古诗中的一扇门,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①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重阳节的资料。
②借助注释理解“山东”不是指现在的我国山东省,而是指华山以东,诗中指作者的家乡山西省。
③题目中有一个生字——忆
a、你是怎么记住它的?竖心旁表示什么? b、组词(回忆、记忆……)c、题目中是指谁回忆谁?
3、再读课题
从题目中,我们知道这首古诗写的是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回忆起了家乡的亲人。他的心情可能会是?生读题。心情也可能是?生读题。是的,此时的王维可能难过,也可能略觉孤单,带着你的理解齐读诗题。
回忆源于内心,诗人在重阳节回忆起亲人会有着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到诗中去感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地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生字的认读。
3、多形式读古诗。
三、想象画面,由“意”入心
1、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
15岁那年,王维就离开了家乡,来到京城长安想取得功名,实现个人的理想,写此诗时王维只有17岁,恰逢重阳佳节,作者孤身漂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亲人。2、17岁的王维身处“异乡”作为“异客”是什么滋味呢?哪个字最能体现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在书中圈出。
①学生汇报,板书:独组词(单独、独自……)没错,诗中的这个“独”字就是“独自”的意思。
②汉字是会说话的,仔细看看“独”字,它的背后隐藏着一幅幅画面,透过它你看到一幅幅怎样的画面?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走进王维当年的生活,寻找一幕幕他那孤独的身影。出示句式,生想象说话:
远在异乡,当王维____时,却只能____。根据学生补充的内容体会情感,引发朗读这一诗句。
③由此可见,当王维吟诵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诗句时,他心中该是多么的酸楚啊!
角色互换:王维啊王维,当身边的亲人都团聚时,你这个异乡异客只能干什么?你的心情?带着感受读。
王维啊王维,当别人三五好友,呼朋引伴时,你这个异乡异客只能干什么?此时 2 的你?带着你这份感情读。
王维,此时的你在想着谁?念着谁?读出你的思念.不管你是如何想念亲人,你仍在异乡,不管你是怎么的孤独,你仍然是异客,带着此时的感受,齐读第一句。
3、即使生活在繁华的都市,即使满腹才华被他人赏识,孤单无助的王维仍是一名生活在异乡的异客,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亲人,这是魂牵梦绕的思念啊!尤其是在过节的时候,这思亲之情更是深切,诗人把满腹思念都倾吐在哪句诗中了?(生读:每逢佳节倍思亲)
①整首诗中,这一句流传最为广泛,每个字都凝结着诗人的情感和心血。再读,哪个字或词触动了你的心弦?(板书:倍思亲)②换词体会情感
“每逢佳节更思亲”、“每逢佳节又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
a、读一读,你发现三句诗有什么区别?你觉得哪个字用的好,为什么? b、“倍”组词(加倍、双倍……)
在这里“倍”指的就是“加倍”。一个“倍”字,既表现出今日思亲之情的强烈,又表现出王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亲人。
c、用你的朗读表达出王维的这份思念。(个别读、师评价,齐读)③“每逢佳节”指的仅仅就是重阳节吗?还可能是中国的哪些传统节日? 是的,不管是中秋还是除夕,它都是家人团聚的大好时机。人们都说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我们边读边想,在不同的节日里。远在异乡的王维都会看到什么?想些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诗人的心情、神情说开去:
每逢__节,我看到__,想起家乡的亲人,____。④配乐《九月九的酒》,指导朗读。
平常也就罢了,而佳节来临时,别人家举杯畅饮、庆祝团圆,而诗人却只能孤独的回忆这一幅画面,怎能不会使他每逢佳节倍思亲呢?
家乡人、家乡事都如放电影般频频从王维的脑海中荡过,这些都令他刻骨铭心、难以忘怀,他怎能不每逢佳节倍思亲呀!
17岁的他还是一个孩子呀,就已经背井离乡。生病时没人照顾,遇到困难没人 3
帮忙,因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
好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千多年来,它道出了多少天涯游子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啊!
每当国庆佳节,还在他乡的莘莘学子,会在心底默默地念起:____。中秋来临,远在外地求职谋生的人们,会对着明月诉说:____。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异国的海外游子,会面向祖国的方向深情地诉说:____。
4、此情此景,让你不禁还想起了谁的诗(生补充古诗接龙中积累的思乡诗。)课件逐一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外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5、睹物思人,看到人家都登高游玩,他会想到谁?
6、家乡亲人的一举一动那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却不能真实地拥抱、交谈,这种痛苦的滋味真令人心碎呀!尽管心中倍思亲,可他都只能面向东方,含泪诵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角色互换:兄弟啊,看着这漫山遍野的茱萸,你想起了谁? 你会对他说什么?(可以引用诗句)你想祝愿他?
②是呀!家乡的亲人团聚在一起,他们又何尝不在思念着王维呢?登高远眺,无限的牵挂、担忧、思念涌上心头,他的亲人们一定也会面向西方,大家喊出(屏幕出示)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少一人。
余音式朗诵,这幅画面中最令人遗憾的是少一人,少一人是诗人王维此时最大的痛,也是家乡亲人们心底最大的痛,“少一人”在王维和兄弟们的心中不断地撞击着,我们共同来表达他们心中无奈地呐喊,一组读后两句诗,其他三组接连重复“少一人”。
四、回扣诗眼,感悟诗“心”
1、回头再看看“忆”字,单单指的就是回忆吗?更多的是一份思念。
2、王维思念亲人,所以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时,王维就想到自 4
己:独自异乡为异乡,每逢佳节倍思亲。
又一个离家的重阳节,王维独自登上异乡的高山,回想起遍插茱萸的团圆场面,大声地吟诵着: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看不见的是深深的乡情,舍不弃的是浓浓的亲情,当我们身在远方,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时,我们也不禁吟诵(生齐读古诗)。
五、升华情感,深入人心
1、诗歌,不仅可吟也可唱,让我们跟着曲调把王维那份思乡之痛倾诉出来吧。播放歌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学生跟着一起唱。
2、短短的四句诗,仅仅28个字,将道不尽的离愁,诉不完的思乡,曲折有致地铺展在我们面前。历经1000多年,当我们今天再次读起它的时候,涌向心头的又岂止是感动?在不知不觉间我们也走进了这浓浓的乡愁中,今后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同学们都不要忘记亲人,不要忘记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啊!
六、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读读王维的另一首思乡诗《杂诗》。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体会古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4、理解“独在异乡为异课,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含义,体会游子的思乡思亲之情。
5、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感受诗中蕴涵的思乡之情。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相信我们很多同学都能背诵出许多的古诗,把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背给大家听。生背古诗。
师:遥远的古代,当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许多人就用手中的笔表达内心的思念,今天,就让我们细细地来品味王维的思念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出示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初读全诗、了解重阳
1、学生自由诵读全诗。
2、正音:“为”这里应读“wéi”,指导学生注意停顿,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来。
3、释题:
重阳节:指名读,齐读书上注释,并指出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是学习古诗的一个好方法。
“忆”即“思”,思念、想念;“山东”,陕西有座名山叫华山,华山以东有个地方叫蒲州,是诗人王维的老家;“兄弟”,此处的“兄弟”可以是王维的同胞兄弟,也可以是王维的亲人,朋友。
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王维在重阳节这天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三)反复吟诵、体会孤独
1、与诗题相对应的是哪一句?
(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重阳节,说说我国其他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元宵节、元旦、春节
忆——思,兄弟——亲人,每:每当;逢:遇着、碰到的意思;倍:更加,加倍 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人们无不兴高采烈、欢度节日,可诗人王维却发出了“倍思亲”的感叹,是什么原因使诗人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如此深深地思念亲人呢?请同学们生汇报课前预习时收集的关于王维的简介及写作背景,看诗中哪些字眼点明了诗人“倍思亲”的原因。
2、一二句:
(1)“异乡”:他乡,李白离乡来到长安,长安对他来说就是“异乡”
(2)“异客”:“陌生的客人”。李白小小年纪漂泊在外,独居他乡,身份是“异客”。(3)“独”:独自一人,还隐含着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
想象:当我们离开家,孤独寂寞的时候,(我们可以打开电视,解解闷);想家的时候,(可以给家里打个电话,跟亲人聊上几句);实在忍不住就(坐车,坐飞机回家)。语言训练:
诗人漂泊他乡,平日里常常思念_____,如今面对良辰佳节,他感到非常_____。当别人一起出去看热闹的时候,而他却____________;当别人约了亲朋好友欢聚畅饮时,他想起了__________ __。
但是王维生活在古时候啊,没有电话,晚上也没有电视,该有多寂寞啊。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板书:孤独、寂寞)
(4)当国庆佳节,普天同庆,远在他乡莘莘学子,用诗句对亲人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当中秋来临,远在外地求职的人们对家人思念只能用这样的诗句遥寄对家人的思念。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请同学们轻轻地读这两句诗,边读边想你的眼前讲浮现一幅怎样的画面,可能在哪,看到什么?心里的感受怎么样?
3、三四两句:
诗人王维在重阳节深深思念着亲人,那他的亲人是否也在思念他呢?从哪里可以看出?
(1)王维的思乡情感犹如潮水般奔涌而出,此时此刻,他思绪万千,想到了什么?
(2)想像两年前的与亲人共度重阳节的美好情景:
两年前的重阳节,给王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那温馨的一幕幕至今仍时时浮现,往昔的重阳节啊,我们兄弟曾经一起……曾经一起……曾经一起……
思绪万千的王维,想起的又何止仅仅是兄弟呢!那年迈的父母啊,已双鬓斑白,他又何尝不是时时惦记,九九重阳又被称为老人节,可王维却无法伺奉左右,承 7
欢膝下,此时此刻,他真想对双亲说:父母啊……(3)家乡的亲人也在思念他,想像说话——
(4)但如今却没人与他共度佳节,他只好孤身一人站在这高高的山上,远远地望着家乡,他心里该与多少伤心难过啊,读——
(四)配乐诵读、深华情感
1、又是一个离家的重阳节.我独自站在异乡的窗前.面向亲人的方向.深情念诵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又是一个离亲的重阳节.我独自登上高山回想和弟兄们插茱萸的场景,不仅大声的念诵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配乐诵
让我们把这份思念长留心中,随着优美的音乐一起来背一背。
(五)比较学习、明确中心
1、学了这首诗,我们再来看王维的另一首诗──《杂诗》。要求:自学,说说诗意,再比较它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出示: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来日,出发前来时。绮窗,雕着花纹的窗户。著花,开花。2、交流:
相同之处: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深情,语言朴实无华。
不同之处:在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通过思念兄弟登高来写思念亲人之情;《杂诗》写问朋友寒梅开花没有表达对故乡一草一木的深厚情感。
(六)背诵全诗、书写生字
1、背诵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
3、书写生字。
第四篇:王维佛教
硕士生考核论文
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课程名称:佛教与中国文学 姓名:王维 学号:81020152 指导教师:龚贤 开课学期:研一下学期
浅析佛教对孙悟空的影响
摘要:本文从佛教的角度出发,简要的分析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性格、行为等与佛教的密切关系,即佛教对孙悟空这一形象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
西游记
孙悟空
一、关于佛教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他的名字是悉达多(S.Siddhārtha, P.Siddhattha),他的姓是乔达摩(S.Gautama, P.Gotama)。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从信仰人数上说,佛教位于印度教之后,为世界第四大宗教。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近代佛学家欧阳竟无认为,“佛教非宗教,非哲学”。讲佛教是宗教只是一种通俗的权宜方便说而已,实则以般若的智慧自内证打破无明烦恼,成就菩提(觉悟)之道,佛教在历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依然深深的影响着世界上的很多人。
二、佛教对《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影响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编撰而成。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
《西游记》中的众多人物,最引人注目的是孙悟空。它从花果山出世,经大闹天宫而被佛祖降伏,后来由观世音点化,转而扶助唐僧西天取经,活跃、贯穿于全书的始终,可以说是《西游记》的主角与灵魂。
孙悟空这一形象的孕育,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孙悟空既有印度血统,也有中国血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综合形象。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猴王哈奴曼神通广大,善于变化,腾云驾雾,非常接近《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孙悟空这位混血儿,看来还是以印度血统的成分居多。
但是,人们不禁要发出这样的疑问:哈奴曼怎么会万里迢迢地跑到中国来了呢?这件事与佛教的传人中国联系紧密。哈奴曼的形象是通过佛经的介绍而在中国民间流传的。敦煌藏经的藏文写卷里就有好几个《罗摩衍那》藏文译本残卷,我国新疆发现的古代语言残卷中有古和阗文的《罗摩衍那》。西藏密宗僧人陇钦巴在《佛宗宝库》中论述遍人天(即毗湿奴,婆罗门教的主神)的十种化身时,概略地讲述了《罗摩衍那》的故事,而且说猴王哈奴曼是遍人天的智慧形象的化身,与孙悟空机智多谋的特征正相契合。更加有力的证据是佛教《六度集经》中完整地保存了《罗摩衍那》故事的原始形式,其中猴王哈奴曼的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这些事实,足资证明猴王哈奴曼是随着佛教东传而进入中国本土的。
此外,佛教中有许多故事和传说,为孙悟空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氛围。唐朝开元年间,印度高僧善无畏带来了佛教密宗的主要经典《大日经》,他在经序中记载了群猿深山护经的故事,说的是北天竺某一小国深山中有藏秘经的洞窟。每逢暑天,猿猴们将经籍取出晒太阳,以除去潮气、霉斑。有一次,不慎失落了一册,被樵夫拾去献给国王。大猿得知后,就跑去想尽法子取了回来。从这段故事可以看出它与孙悟空西天取经有血缘关系。我国的藏传佛教是密宗的天下,因此以上这段故事在西藏境内颇为流行。西藏乃东县有猴子塔群,在当地很有名气。猴子洞的藏名是“比乌哲古”,座落在乃东县泽当镇贡布山,此山乃西藏四大神山之一。洞内有成千上万座泥塑小经塔和小佛像,成为全国唯一的洞内经塔群。这一景观便是由于《大日经序》的这一传说丽形成的。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不少。佛祖释迦牟尼有十大弟子,其中以目犍连号称“神通第一”,而他在佛典中被说成是猿猴的转生。又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西游记》的祖本,其中保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是猴行者,而到了《西游记》中,猴行者便有了孙悟空的名字,这名字还是观世音菩萨给取的呢!孙悟空姓孙,是因为他是只猢狲,法名悟空,同样也有它的来历。唐朝有个西行求法的高僧法名悟空。据《宋高僧传》载:悟空俗家姓车,长安云阳入(今陕西泾阳西北),是北魏拓跋氏的后裔。唐玄宗天宝十年(公元751年),他奉唐玄宗之命随使臣张韬光出使嗣宾国。他到了嗣宾国后,因病不能如期回归,便留在当地出家为僧,拜高僧舍利越摩为师,并在印度等各地僧寺朝拜求经,法号悟空。二十余年后,他思念故土,禀告师父舍利越摩请求回国。舍利越摩赠授他佛牙、合利和《十地》、《回向轮》,《十力》三部梵文经典。悟空于唐德宗贞元五年(公元789年)回到长安,册封壮武将军,主持章敬寺。悟空西行求法前后凡四十余年,后人根据他的事迹写了《悟空人竺记》。孙悟空的得名,便糅合进了他的影子在内。归根到底,孙悟空的原型虽以猴五哈奴曼为主要来源,但并不排斥在其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各种传说的因素,而且这些传说大都与佛教有关。
其实,《西游记》中与佛教密切相关的人物,又岂止是孙悟空一人!西行取经的唐僧师徒四人,原型都来自佛教。唐僧在历史是实有其人,他以唐代的玄奘为原型,并采取了真名实姓的方式。《西游记》的整个故事也是以玄奘西行取经的事迹为蓝本而加以发展、衍变而成书的。猪八戒的原型是佛教传说中的天界驾车神——北斗七星,其形象是七只猪。佛教密宗中有“七只猪拉着女神摩利支天车舆 ”的记载与绘画,元代末年杨景贤据此在《西游记》杂剧中叙述猪八戒在天界的前身是佛教的“摩利支天的御车将军”。“摩利支”是音译,意译是“光”。这位女神的形象为三头八臂,在佛教护法神二十诸天中居于第十七位,乘的就是猪车。沙和尚的原型是毗沙门天。“毗沙门”是音译,意译是“多闻’,故此神又称作北方多闻天王。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玄奘孤身西行取经,途经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的莫贺延碛,该地一向有 “八百里沙河”之称。玄奘由于失手倾翻水袋,五天四夜无滴水沾喉,唇焦舌燥,腹胃如焚,幸得梦中遇见毗沙门天指点,方得脱困。后来经过数百年口头传说中演化,这位毗沙门天在南宋《大唐三藏取经词话》中蜕化成为身高三丈的深沙神,而在元代末年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中便己演变成为沙和尚了。
如果进一步扩大考察的视野,我们便会看到《西游记》本身就可以说是一部佛教小说,不论是前七回孙悟空大闹天宫还是后八十七回的取经故事,都有一个共同主题,即写佛家如何降妖伏魔。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和,累箍咒,象征着佛教在其传布过程中如何降服异教神灵而使之皈依佛门并成为佛教护法神的过程,而西天取经故事,实际上是写佛教传人中国后,对原有宗教的冲撞、碰击并在中土站稳脚跟的过程。佛教对中国本土原有的势力较大的宗教如道教,既互相冲撞又互相吸收,在《西游记》中反映为三教合一的思想,对一些势力较小的地方宗教
和少数民族的宗教则采取了消灭和融合的方式。莲花生大师在西藏传布佛教时,据说曾以神通降服一切天魔,令其立誓,改心向善,护持佛法,这就是说他将西藏本土的苯教神灵,吸收进佛教的神灵世界,使之成为佛教的护法神。莲花生大师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佛教在西藏终于消灭和取代了苯教。这在《西游记》中反映为孙悟空在西天取经路上的一路上降妖服魔,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红孩儿被降后皈依观世音菩萨座下。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牛魔王后来也被孙悟空降服了。无独有偶。佛教在西藏传布过程中,曾出现朗达玛灭法事件,使佛教在西藏的弘传中断了一百多年。藏地僧人认为此人是“牛魔王下界”,“朗”字在藏语中是“牛”的意思。由此观之,《西游记》牛魔王父子的反对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并妄图吃唐僧肉,并非凭空杜撰或空谷来声,而是有着佛教史上的一场斗争作为其背景的。
三、总结
从以上列举的事实来看,尽管《西游记》中颇多讥讽取笑世相而借题发挥的内容,但无妨其作为佛教小说的主旨。因此,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结论:佛教是孕育孙悟空形象的摇篮,如果没有佛教的传人中国,也就没有孙悟空形象的产生。
第五篇:王维相思
《相 思》
一、目标锁定
1、初读诗文,读准诗中的生字词,尝试根据节奏进行朗读,运用气息,按情感表达的需要,轻重缓急地进行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诗韵的回响,并找出韵脚。
2、结合译文再读诗文,理解诗文所表达画面与意境。结合插图与情境,理解诗人当时的心境。
3、通过读诗文,观察诗文的句式与押韵,找出五言绝句的句式押韵规律。
4、引导学生运用诗的表达句式与表达手法,根据格律,结合诗意填诗仿写。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在诵读中体会诗的用韵与格律之美,了解五言绝句诗的韵律和格式。
2、难点:能运用诗格根据文意仿写填诗。
三、教学方法
以读贯穿始终,读中习法,读中悟境,以点盖面。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课堂流程设计
(一)初读入韵
1、激趣导入 王维是我国盛唐时期的诗人,称为“诗佛”。我们学过不少他的诗,如《杂诗其二》,《送元二使安西》,《终南山》等。哪位同学能背诵这些王维的诗。(生背诵)今天我们再一起漫步于王维的《相思》中去感受诗歌的魅力吧。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相思》。(配乐,板书课题)
2、初读正音
A、生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B、指名读,正音 C、全班齐读
3、再读画节奏
A、生划分“红豆生南国”一句的节奏 B、生交流展示这一句
C、以上述的方法划分全诗的节奏 D、全班有节奏地读
(二)、察文识律 1、三读晓平仄 A、录音范读,注意轻重
B、了解平仄知识,知晓仄声读得重而急,平声读得轻而缓。C、学生再读 2、四读识格律 A、体会音韵,找出韵脚
B、明晓格律(五绝是四句,每句五个字)C、全班再读
(三)、会文悟情 1、读文会意 A、简介王维
B、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情景(结合译解,学生汇报)2、析诗悟情
诗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吗?(结合导读,学生汇报)
3、以情再读
(四)仿文填诗
南宋伟大的诗人苏轼曾说:“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现在就请同学们认真地看看这这张画,画中就藏着王维的诗。
根据你在图中看到的景物完成诗句。(课件出示图片)明月透过松树中间撒落斑斑树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地流淌。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