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实践报告
民俗文化实践报告1
第三天早上,小分队于9点在xxxx站公交站集合,准备前往位于xxxxxxxx区的魅力古镇xxxx,并对xxxx民俗文化作进一步的调研和实践。坐上xx路公交车,我们的心里充满了期待。路途虽远,但是很有意义。公交车途经津塔、xxxx西站等xxxx的城市新地标,我们在探寻传统民俗的同时也领略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到了xxxx镇,我们立即被那里传统与现代兼长并美的独特气质所吸引了。这里是绿意盎然的乡村,这里是闹中取静的古镇,现代化的设施、浓郁的乡土气、传统民俗的文化味在这里交融。
xxxx是中国魅力文化传承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称太平庄,后称古柳口,金代建镇,明清时期形成南北漕运枢纽码头和商贸集散地,清乾隆年间更名为xxxx。戏楼、牌坊、文昌阁,被称为xxxx三宗宝。清代这座小镇上有津门著名的崇文书院和40余座古寺院,至今仍可找到普亮宝塔、报恩寺、白檀寺遗址等。
我们首先调研了古镇的几家年画专卖店。经采访,我们得知,xxxx是中国木版年画之乡,xxxx木版年画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里的木版年画起于宋代、兴于明代、盛于清代,曾出现“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景象。现在,由于政府保护得当和适度的市场开发,xxxx年画在如今的时代里,依旧生机勃勃。
稍作休整,下午,我们来到了闻名遐迩的“石家大院”。现在,xxxx将“大院文化”作为重塑千年古镇文化的起点,随着人们对赶大营历史的追溯,石家大院、安家大院等大宅门里老xxxx人的奋斗史也逐渐清晰起来。
经了解,石家大院位于xxxx镇估衣街和河沿街,始建于1875年,后又陆续扩建,形成今天的格局。这座大院占地6000平方米,南北长96米,东西宽62米,有xxxx多间房屋。这里也是xxxx乃至中国北方保存最好的清代大宅门民居院落,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当年“xxxx八大家”的奢华生活。
修旧如旧的账房、客房、主人卧房、闺房、戏楼让我们领略了当时民居主人的生活风貌。此外,旧街景的.泥塑复原和婚俗展览令我们尤其印象深刻。传统婚俗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在今天仍然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一些传统风俗在今天依然得以保留。
离开了xxxx,我们在傍晚时分又参观了海河沿岸的李叔同故居和梁启超故居,了解了这两位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身临其境的体验了他们的生活地点。
最后,我们又游览了海河沿岸的夜景,结束了美好的一天。
民俗文化实践报告2
关键词:
渔鼓戏、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农民文化需求、文化体制改革
背景: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熠熠生辉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现代经济文明和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正日益挤占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我们的传统文化正遭受现代文明的严峻挑战,生存环境岌岌可危。诚然,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和继承,但是一个没有以自身传统为底蕴,没有以独特的民族文化作支撑的国家何以走向自立自强,遑论民族复兴。20xx年底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方针,把文化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这对身处困境的民族传统文化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的我们更应该把保护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当做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保护传统文化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一、关于渔鼓戏的相关知识介绍
渔鼓戏,俗称“朝戏”,是广泛流传于江汉平原一带的三大剧种(包括荆州花鼓戏、皮影戏、渔鼓戏)之一,据说起源于唐代,关于它的来由还有一段有趣的神话故事在其中。相传我们所熟知的八仙又可以分为天八仙、地八仙和中八仙,其中江汉平原一带由中八仙管理。王母娘娘在天上看到江汉平原上的人们整日劳作,生活甚是辛苦乏味,于是命令中八仙把渔鼓戏带给江汉平原上的人。从此每到农闲时就有人演唱渔鼓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其中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经典曲目有《五虎平南》、《罗通扫北》、《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等。 渔鼓戏由于其深深扎根于农村土壤之中,因而按照今天的话说,具有鲜明的“草根文化”特征。这些特征表现在几个方面。其一,农村戏曲有别于城市戏曲:城市艺人一般由正规的的老师正规的戏曲学院来培养,戏曲表演比较高雅,有一定的艺术品位;而农村艺人则一般由经验丰富的老艺人带出,他们拥有农民和艺人双重身份,农忙时像普通农民一样劳作,农闲时出来表演,而且他们表演的戏曲民间气息浓厚,没有太多讲究,通熟易懂,贴近百姓生活。其二,渔鼓戏重在介绍历朝历代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如薛仁贵、罗通、杨家将等,对人物的刻画和好坏之分也更加固定,反映出普通百姓爱憎分明的性格和喜好,同时也说明了戏曲对老百姓具有教化作用,带有阶级性和时代性特征。其三,为了便于组织演出,渔鼓戏表演的分工非常明确,演员表演的角色也十分固定。据我调查的一位老艺人反映,他一生只演过几个角色。其四为了迎合群众喜好的变化,渔鼓戏中的渔鼓腔经过改革加工,已经朝着“低短”的趋势发展,因为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听到戏子们把一两个字嗯嗯呀呀唱半天。
二、渔鼓戏的发展历史
渔鼓戏在建国前一直活跃在江汉平原上的广大农村。建国后由于国家提高了农村渔鼓戏艺人的待遇,给表演的农村艺人算工分分粮食 ,这些措施推动了渔鼓戏的发展。1958-1962年受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农村渔鼓戏基本处于停办状态。文革之前渔鼓戏的表演又有所恢复。文革爆发后,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了一场“破四旧”运动,并且向农村蔓延,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一场空前的浩劫,渔鼓戏也未曾幸免,被迫彻底中断。文革刚一结束,渔鼓戏的发展再次受到上级的重视和鼓励。随着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渔鼓戏在二十世纪末进入到一个繁荣鼎盛的阶段,迎来了渔鼓戏发展的又一个春天,也显示了渔鼓戏在农村地区旺盛的生命力。
综合渔鼓戏的一些特征和发展历史的变化,可以看出它的兴衰主要受这几个因素的影响:当权者所采取的政策是支持还是反对,群众的喜好变化,还有社会稳定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
三、渔鼓戏的发展现状
进入二十一世纪,渔鼓戏的发展一直在走下坡路,近年来甚至可以用有销声匿迹的危险来形容。过去渔鼓戏的表演次数十分频繁,场面也非常火爆,还出现过几次连续三年表演不断的情况,可是这几年人们一年都难见一次表演。除此之外,渔鼓戏在群众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小,以我这一代为例,几乎没有人听说过自己家乡有这一传统戏曲,更不用说去欣赏去传承了。更严重的是由于没有年青一代来学习和继承,而且现有的艺人大多都已过不惑之年,渔鼓戏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
四、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
根据我对老艺人的调查采访和自己的观察分析,我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农村大多数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青少年和儿童课业负担承重而且家长也不愿意让他们的子女去学习在他们看来没有前途的渔鼓戏,但是老艺人又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2、缺乏政策支持,收入渠道少,效益低,维持运转的资金匮乏,表演次数自然也越来越少,在农村逐渐失去影响力。
3、农村群众的爱好发生显著变化。随着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等新兴文化娱乐方式为人们所接受,再加上风靡千家万户的麻将文化的影响,人们对渔鼓戏兴趣不大。
五、推动以渔鼓戏为代表的农村传统文化在农村地区再发展再繁荣的意义
渔鼓戏作为江汉平原上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在今天这个经济社会并未失去其存在的价值,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对其文化和经济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和打造,其多重意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来。这些意义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1、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本民族文化的的生命力。没有任何文化的生命力会是永恒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文化才具有延续性。
2、有利于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现阶段农民
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是精神文化生活却极度匮乏。在农村,文化设施几乎为空白,不用说图书馆电影院戏剧院等大型文化设施他们享受不到,就连勉强获取信息的报刊栏书店都寥寥无几。难道农村人就没有精神文化需求吗?在我们的头脑中,健康的文化不来占领,低俗的文化就来侵蚀。城乡文化差距悬殊所带来的后果就是不健康文化大行其道。以我的家乡仙桃为例,麻将文化可以说是深入人心,打麻将几乎成了一种全民运动。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摆开阵势,更不用说到了春节前后,输赢小则几百,大则几千上万,严重影响农村生产生活不说,还败坏社会风气。
3、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搞活农村的`第三产业,促进经济转型,提高文化软实力,从而贯彻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精神。
六、关于推动以渔鼓戏为代表的农村传统文化发展的建议
1、由政府出台鼓励乡村文化发展的政策,尤其是加大对渔鼓戏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和宣传力度。
2、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将分散的农村艺人集中起来进行资源整合,探索建立一批以吸收社会资金为主以国家财政支持为辅的具有现代集体企业性质和特点的农村文艺剧团或文艺组织,在农村定期组织文艺演出,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鼓励对传统的戏曲形式和节目内容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加工,提高节目的质量,打造一批符合当代主流价值观和群众喜好的精品节目。
4、开展对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抓紧时间对农村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和整理。通过经济利益的引导来加强对这些传统文化后继者的培养。
七、结束语
通过此次调查,我对渔鼓戏这一家乡传统文化形式的来龙去脉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也增进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情,传统文化在我的心目中不再像过去那样虚无,而是具体可感的。但愿我们的政府我们的社会还有我们每一个人能够早日形成共识行动起来,使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尽快摆脱危机。
谢辞:在家乡作关于传统文化的调查中,我得到了农村渔鼓戏艺人马德高老先生和其他人的热心帮助,他们提供的资料对我撰写此报告起到重要作用,在这里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仙桃渔鼓戏的诞生》
寒假实践活动论文
寒假实践活动论文报告
——关于安徽地区民族习俗的调查
姓名:xxx
学号:xxxxx
班级:xxxx
安徽坐落在中国中部地区的省份,连接着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也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安徽于公元1667年(清康熙六年)始建省(由原江南省分治安徽,江苏两省),从原江南省的安庆府、徽州府各取两个首字,简称为“安徽”,省会定于安庆府,安徽地名由此出。又因东周时期安庆是古皖国所在地,而“皖”为“美好”之意,故安徽省简称“皖”即由此而来,象征着江淮大地永世美好而繁盛。
安徽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多元。由于历史地理因素导致安徽全省分为若干不同的文化区域。皖西南地区,以安庆市(古时称宜城)为中心,属于古皖文化发源地。皖东地区(滁州、马鞍山、芜湖)由于历史地理因素属于淮扬(即淮左)、西吴文化区,南京都市圈成员。皖中地区(合肥、六安)属于江淮文化淮右区。皖南地区则是江南吴越文化和浙、赣文化的相互融合,古徽州(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和旌德县一部、江西省婺源县)文化对浙江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故今天的浙江文化与之相类似。皖北(宿州、阜阳、亳州、淮南、淮北、蚌埠等)地区由于历史上是北方-1-
人南迁的聚居区,文化上保留了古淮河文化,同时又融入了中原文化和齐鲁文化。
正是基于多元的文化,形成了安徽丰富繁荣的文化资源,和
源远流长的灿烂历史。不同地区的人们在安徽这片江淮大地上,团结努力,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创造了安徽繁荣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
安徽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源远流长。最著名的可能就是安
徽的黄梅戏了。黄梅戏原称黄梅调,又叫采茶调,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她是安徽省汉族的主要地方戏剧种,发源于以安徽省安庆市为中心的皖江流域,并最终以完整的独立剧种的形式诞生于安庆地区、成长于安庆地区、兴盛于安庆地区。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怀腔或府调等,现主要流布于安徽省安庆市及其周边地区。黄梅戏的最早源头可能是来自湖北与安徽交界的大别山地
区。传说清朝乾隆时期,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大别山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当时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早期的黄梅戏。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后以安庆为中心,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黄梅戏成为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全国知名的大剧种。
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曲调健康朴实,优美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
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彩腔曲调欢畅,曾在花腔小戏中广泛使用;主调是黄梅戏传统正本大戏常用的唱腔,有平词、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厚,唱腔纯朴清新,细腻动人,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群众的喜爱。在音乐伴奏上,早期黄梅戏由三人演奏堂鼓、钹、小锣、大锣等打击乐器,同时参加帮腔,号称“三打七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黄梅戏正式确立了以高胡为主奏乐器的伴奏体系。
黄梅戏的角色行当体制是在“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正旦、正生、小旦、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老生、花脸、刀马旦、武二花等行。虽有分工,但并无严格限制,演员常可兼扮他行。黄梅戏的表演载歌载舞,质朴细致,真实活泼,富有生活气息,以崇尚情感体验著称,具有清新自然、优美流畅的艺术风格。黄梅戏中有许多为人熟知的优秀剧目,而以《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打猪草》、《纺棉纱》等最具代表性。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影响十分深远。目前黄梅戏流行区域正在萎缩,各级黄梅戏剧团特别是县级剧团的生存日益艰难,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关心与扶植。我们也想通过这次的实践调查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黄梅戏的历史和现状,为振兴和繁荣黄梅戏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对于安徽文化来说,无为剔墨纱灯也是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一般人对无为剔墨纱灯可能不太了解,但人们对这个经常悬挂于古屋、老宅之上的古老灯艺印象深刻,无为剔墨纱灯就是古老灯艺的一种。其制作复杂、工艺繁琐,是自古以来少见的较为昂贵的传统皖地特产。
无为剔墨纱灯,又名宫灯,有300余年历史,安徽省志列为皖地八大特产之一。相传北宋米芾就任无为知军时,运用绘画技艺在灯笼壁面绘上人物、山水、龙凤、花卉等图案,借以与民同乐。无为纱灯在借鉴吸收历代流行的蔑扎、纸糊、染色“彩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将木工、雕刻、漆工和绘画艺术融为一体,经过加工、成型、油漆、绘画、剔墨等项工艺制作而成。框架取料檀木或红椿,并用龙头凤头、象鼻、虎脚装饰,灯壁四周镶罩纱绢,绘以花卉、山水、人物等形象,经剔墨工艺和点睛手法,画面人物眼睛,在烛光穿射下频频闪眨,栩栩如生。
光绪年间,清王朝为庆祝慈禧太后六十寿辰,曾派出统领官专程到无为征选无为纱灯,悬于皇宫内苑。
1911年,无为纱灯参加南京博物院展览,荣获了二等奖。外国驻华使节和商人目睹后,纷纷解囊争相购买收藏。建国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民间工艺,寻访到仍然健在的民间工匠卞仲英等人,旋即又组织纱灯生产。自1953年始,无为纱灯便连年选送参加安徽省历届工农业产品展览会,享誉江南塞北。
1956年,无为县人民政府积极创办无为纱灯社。1958年,无为工艺美术厂在原有纱灯品种的基础上,又创制10多种新产品,让世
人耳目一新。在国庆10周年期间,无为纱灯还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工艺品展览会,并作为安徽省的名优牌特产,高高悬挂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展示出一方的风采。
可惜如今无为剔墨纱灯制作技艺与大多数人传统工艺相似,进入没落期。清朝末年,战争和灾荒导致无为纱灯制作渐趋衰败;1984年,无为县文化局想重振纱灯雄威,组织人员进行生产。然而,由于工艺繁琐,一对纱灯一个人至少需要半个月到20天的时间,因而价格昂贵,上世纪80年代就要一百多块钱,导致纱灯滞销,后来不得不再度停产;在2004年,中央有关部门需要寻找无为的剔墨纱灯,但有关人员将无为寻了个遍,也未能找到一对完整的剔墨纱灯,可见此制作技艺的衰败程度。
幸运的是如今剔墨纱灯还有一个唯一的传承人:朱晓钟。为了找回即将消逝的传统工艺,朱晓钟一边回忆一边制作。经过近3个月的努力,他独自创作的一对剔墨纱灯终于完成。之后,他便一发不可收,而且越做越好,越做越美。
2006年年底,无为纱灯作为该县唯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省文化厅授牌。
魅力安徽,值得我们去发现的太多太多,我们虽不能一一列举,但是我们真心希望大家怀着一颗审美的心去寻找,相信总会有你喜欢的那一种。安徽,我的家乡,我会尽我的绵薄之力去向世人展现你的美。让世人知道,在这里,有一群美丽的安徽人,他们勤劳勇敢,他们阳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