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谈围场林木种苗产业的调整及管理
试谈围场林木种苗产业的调整及管理
韩艳杰 刘金祥 明兆平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林木种苗管理站,河北 围场(068450)
摘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是一林木种苗产业大县,文内提出了该县林木种苗产业结构调整与加强管理具体意见。即因地制宜在方法上搞活,围绕市场在机制上创新,提高技术在质量上保证;依法保护生产经营者合法权益,理顺管理体制,强化行政职能,加大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力度;加强对种苗种质资源的保护管理;改善种苗生产机制,增强发展活力。
关键词:围场 林木种苗 产业 结构调整 管理
在整个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林木种苗产业是林业产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多年来国家重点实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首都周围绿化项目、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退耕还林项目及国外投资造林项目的基础,要落实好这些项目前提就是要抓好种苗的生产。近年来,随着围场的林木种苗产业形成规模以后,产业经济迅速增长,特别是国家全面实施退耕还林项目和防沙治沙项目以后,围场的林木种苗产业在原来的育苗企业带动下,个体育苗规模迅速增长,育苗面积增至1.8万亩,年产合格苗12亿株,产业总产值近1200万元,推动了围场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从2006年起,由于国家调整项目投资结构,现必须相应对县级林木种苗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及加强管理。
1因地制宜在方法上搞活
林木种苗产业结构调整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坚持市场主导,政策引导,部门协调,科学施策的管理办法。一是把种苗生产纳入全民绿化的总体要求,依据绿化任务和市场需求对育苗户进行合理的引导,政府根据苗木需求情况签订购销协议,明确苗木品种、规格、质量、价格,由计划用苗向“订单育苗”转变。二是重点培植骨干苗圃。按照“突出示点,优先发展”的原则,选择有一定技术力量和市场带动的苗圃进行重点培植,在项目资金、种子、技术上予以扶持。由骨干苗圃带动周边社会一般苗圃,逐步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三是加强种苗基地建设与管理,提高种苗生产能力。建立规范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林木种苗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建立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基础之上。林木种苗生产供应应以种子生产基地建设为主体,非基地生产为补充。苗木生产供应应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国有种苗基地的龙头作用,建立起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苗木生产供应体系,以推动种苗产业结构调整向着更规范、更科学的转产发展。与此同时,要加强种苗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适宜不同区域、不同利用目的的良种繁育中心、良种基地、采种基地。要完善种子加工、贮藏、质量监督检验、信息化等种苗基础设施,加大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林木良种选育推广等种苗基础性工作投入。
1.1 围绕市场在机制上创新
种苗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是调动育苗单位和育苗户的积极性,与此相配套的方法就是建立一套有利于农民增收的促动机制。一是价格调整。改变过去有什么苗造什么林的做法,实行由造林结构调整推动种苗结构调整的办法,苗木品种和苗木价格随市场变动而波动,彻底打破育苗单位和个人对计划经济体制的依赖。二是资金扶持。在林业重点生态项目实施过程中,应适当增加种苗生产项目和资金投入,这部分资金可从主体项目中剥离出来,单独管理使用,专门用于种苗培育。这样既有利于重点项目建设对种苗标准和质量的需求,又有利于推动种苗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三是信息引导。围绕种苗市场需求变化,建立信息互通渠道,林业管理部门要利用网络定期发布种苗需求信息,根据种苗结构的需求变化组建销售服务中心,建立种苗协会促销中介组织,积极为育苗户提供产销服务。
1.2 提高技术在质量上保证
质量是林业种苗的立足之本,没有高质量的苗木,就没有高质量的造林绿化工程。技术是种苗生产与经营的前提,应加大推广和普及的力度,从而保证种苗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效性。一是标准要统一。近几年,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林业生产实际,区分不同树种,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种苗生产管理办法,在质量标准上进行了规范和统一。同时对优质苗木、合格苗木、不合格苗木都进行了严格界定。无论是本县造林绿化用苗,还是市场经营苗木都必须达到质量标准,否则不予出圃。为调理育苗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落实提质增效措施。也就是根据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实施不同的技术措施,先后实施了母树管理、病虫害防治、科学施肥、切根移植等先进适用技术,大大提高了种苗质量,苗木产出效益明显增加。依法保护生产经营者合法权益
县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制定与《种子法》相配套的配套办法或行政规章。规范种苗市场秩序,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林木种苗执法监督体系。依法开展种苗行政审批工作,加强林木种苗质量监督与管理。
为保证林木种苗产业结构调整,已实施的种子和苗木生产基地严格实行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规定林木种苗生产基地的采种、育苗规程。未经许可的种苗不准进入市场经营。生产经营林木种苗的单位应持有林业主管部门核发的种子经营许可证。所有林木种苗无论是本县造林还是进入市场经营,出圃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和病虫害检疫,经检验、检疫合格后,持出圃合格证经营。对于不合格或带有病虫害的林木种苗要就地销毁,不准充斥市场和生产,保证林木种苗生产正常的经营秩序,确保种苗产业结构调整各项措施的落实。
2.1 理顺管理体制强化行政职能
切实加强各级林木种苗管理机构建设,充实基层种苗管理力量,建立起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林木种苗行政管理体制。林业主管部门应加大对种苗管理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力度,明确种苗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调整目标,加强宏观指导和工作协调。种苗生产管理单位要切实发挥公共服务和市场引导与监管的职能作用,将种苗管理职能转变到引导、规范、监督服务上来。种苗生产、经营单位,要依托市场,转变生产和经营观念,大胆改革,勇于创新,确保在种苗产业结构调整上加大力度,加快步伐。
2.2 加大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力度
各级各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林木种苗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加强科技推广,加大新技术、新成果和新品种的引用开发和推广力度。林木种苗品种的引进与更新既要做到适地适树,充分考虑到种苗对当地自然地理与气候特点的适应性,又要兼顾种苗培育的经济效益,做到适销对路,切实通过种苗品种的更新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贡献率。要加强种苗科技推广的服务工作,健全和完善各级林业科技推广体系。林木种苗结构的调整要与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同设计、同实施、同验收,建立健全种苗科技示范体系和标准化生产认证。按着质量监督和监测检验机构分级管理的要求,加强林业科技推广与种苗生产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提高科技素质,加强种苗科技推广与管理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技术骨干、技能手和技术带头人。鼓励种苗经营单位和科技管理人员领办、创办种苗基地,开展科技承包和技术咨询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开展技术合作、技术交流。切实用足用好上级政策,为种苗产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加强对种质资源的保护管理
林木种质资源是林木遗传多样性的载体,是良种选育和遗传改良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科研和生产不可缺少的源泉。加强对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是科学保护、积极开发与合理利用林木种质资源的基础和前提,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工程,对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1林木种质资源清查、保护与开发利用是贯彻实施《种子法》的需要。《种子法》第八条明确规定:“国家依法保护种质资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和破坏种质资源”。第九条规定:“国家有计划地收集、整理、鉴定、登记、保存、交流和利用种质资源。定期公布可供利用的种质资源目录”。并规定国家和省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种质资源库和种质资源保护区。这是加强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依据。国家林业局对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十分重视,多次部署种质资源清查、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抓紧制定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方案,加强种质资源的研究开发,做到合理利用。
3.2 对林木种质资源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防止优良资源流失。复杂的自然生态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使我县成为河北省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的县之一。然而长期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开垦荒地、建设工厂、修建公路、城镇规划、乡村改造等活动中,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加上一些人乱砍滥伐,天然乔木树种破坏尤为严重,一些具有潜在应用和育种价值的野生林木种质资源流失严重,如果不对珍稀濒危种质加以有效保护,必将造成重大损失。
3.3 林木种质资源清查与保护是实施基因工程的需要。林木种质资源不仅为传统育种提供育种材料,还为基因工程等现代育种提供重要的后备资源,是未来“生物经济”时代基因工程不可替代的原料。21世纪,人类将进入从“信息经济”跨入“生物经济”的新时代,基因工程与基因开发利用将是生物经济的主要内容。林木种质资源是基因工程的源泉性资源,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和赖以生存的物质。一个国家或研究单位拥有种质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是其育种效果的决定因素,也是衡量其育种工作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物种影响国家兴衰,一个基因决定一个产业的成败。目前,国际上对种质资源的抢占、基因源的争夺愈演愈烈。发达国家森林遗传资源保存已有半个世纪左右的历史,把保护本国和掠夺他国的种质资源列入战略计划。
改善种苗生产机制增强发展活力
对以生产、繁育林木种子及保护和培育林木种质资源为主要任务的国有、集体林木种子生产基地,应按公益事业单位管理,列入全额事业编制范围,所需建设资金及行政公益性经费按行政隶属关系,由同级政府财政承担。种苗生产与经营单位要推行企业化管理,按市场机制进行运作。要大力发展和引导非公有制种苗生产和经营,鼓励各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发展种苗产业,并在行业政策,项目申请和承担项目招投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倾斜。
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为种苗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地方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长期稳定的林木种苗投入机制,设立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林木种子资源保护,引种驯化,品种造育、区域试验、审定推广、种苗基地维护、种子贮藏等工作。落实好种子贮备补助和林木良种补贴扶助政策,把林木种子基地建设、种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纳入林业生态建设重点项目和林业产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要落实好国家规定的有关林业方面的验收优惠政策,切实调动种苗生产经营单位发展种苗生产,实施种苗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 考 文 献: [1] 内蒙古扎兰屯林业学校.《林业经济管理》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年3月:52~56 [2] 李晓明、孙玉兰、陈飞会编.《林业政策与法规》,辽宁林业学校1992年6月:1~21 [3] 高光民Guido Kuchelmeister等《中小型苗圃林果繁育实用技术手册》.,中国林版社1997年8月:73~81 [4] 王印肖.《河北林业》出版,2002第[20]号:6~14 [5] 李治民.《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年1月:40~42
第二篇:林木种苗监管
1、林木种苗管理站工作内容:
负责宣传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各项方针、政策; 组织林木良种选育、新品种引进、开发、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对林木种苗质量进行监督检验; 承担林木种苗质量标准化服务等工作;
承担全县林木种苗、种子、花卉的技术培训工作; 负责林木种子生产和经营许可证的审核办证及管理; 承担林木种苗、种子、花卉的科研项目;
承办市、县林业行政行政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紧紧围绕加快推进林木良种化进程这一主线,着力构建林木良种选育推广、种苗生产供应、种苗行政执法、种苗社会化服务四大体系,全面提高林木良种壮苗生产供应能力和林木种苗整体发展水平。
2、林木良种化建设的意义:
首先,林木良种是建设生态林业的最有力保障。用良种壮苗造林,不但成活率高、生长快、成林早,而且形成的森林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发挥的生态功能更加强大,能有效增进森林健康,增强林木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其次,林木良种是发展民生林业的重要途径。山区脱贫致富优势在山,希望在经济林,其突破口就在于种苗,在于良种。
可见,林木良种是林业增产增益的重要内因,是治本之策,在建设现代林业中始终发挥着“原动力”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描绘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推进绿色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都离不开林木种苗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建设美丽中国,更加需要林木种苗提供有力支撑、发挥特殊作用。从林业系统自身来看,完成建设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总任务,不论是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森林蓄积,还是生产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保障国家木材安全和粮油安全,林木种苗都是基础,要不断提供数量充足、质量优良、品种对路的良种壮苗。
3、林木种苗工作存在问题:
一是良种产量低,供应能力严重不足,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只有51%,与发达国家80%以上的良种使用率以及我国农业96%的良种覆盖率相比相差甚远; 二是林木种苗基础性研究薄弱,育种创新能力不强;
三是林木种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扶持林木种苗发展的政策还不完善; 四是林木种苗管理机构不健全,全国仍有一半左右的县(市)没有林木种苗管理机构。
4、提升供给能力是根本任务
《意见》要求:强化林木良种基地建设,提高良种生产能力。完善生产供应体系。加强林木良种采收、加工、检验、贮藏管理,建立由省级林木种苗管理机构统一调剂的供应机制。建设保障性苗圃,满足重点工程和林农造林需求。
5、提高种苗行政执法能力今后还需做好5个方面工作:
一是继续加大《种子法》宣传力度,建立林木种苗法制宣传的长效机制。二是抓紧出台《种子法》配套规定,继续推动地方出台《种子法》地方实施条例。三是继续加强林木种苗质量全过程监管。四是继续落实各项制度,规范林木种苗市场。五是进一步加大林木种苗案件查处力度。
6、针对林木种苗产业发展和社会化服务,要强化抓好以下3个方面工作:
一是做好信息引导工作。(方针政策,市场信息)
二是建立区域性市场和其他各类市场,为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提供交流、交易平台。三是创新流通方式。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完善与成熟,拓展林木种苗互联网交易平台十分必要,不仅可以让种苗买卖双方少跑路、少花钱,还可以让他们买到放心苗,卖出好价钱。
第三篇:庆阳市林木种苗花卉产业发展综述
***:庆阳市林木种苗花卉产业发展综述
庆阳市林木种苗花卉产业发展综述
***************
摘要:本文总结了近年来(2009年以来)庆阳市林木种苗花卉产业方面的新技术
及推进林木种苗花卉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和近年来新引进的林木种苗花卉适
生品种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林木种苗花卉产业
林木种苗花卉产业是为大地增绿、场圃脱贫、职工致富、农民增收的绿色基础产业。目前我国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使用已经呈现出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的趋势, 发展林木种苗花卉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庆阳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大规模植树造林的开展,林业种苗、花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市的一项新兴产业。基本状况
庆阳市林木种苗管理工作以市林木种苗管理站为核心,以8县区种苗站和子午岭4个林业总场种苗工作专门力量为骨干,以市林木种苗检验中心为平台,全市35名检验人员为基础。此外,成立了“庆阳市林木种苗花卉协会”。
目前,全市有27个国有林场,国有县属苗圃总经营面积10,199.68亩,平均年出圃苗木2322万株;民营集体、个人育苗基地育苗面积2578亩,年平均产苗5643万株;国有林场苗圃经营面积8903亩,平均年出圃苗木11,373万株;现有林木良种基地两处,经营面积25,987.3亩,平均年产良种9250公斤;采种基地三处,经营面积14,850亩,平均年产种21,250公斤;基地供种率达85%。培育树种、花卉达70多个品种。庆阳市确定的刺槐、山杏、国槐、稍白杨、楸树、臭椿、文冠果、沙棘、油松、侧柏、小叶杨和华北落叶松等12个优良乡土树种发展较快,其每年造林育苗面积占全市的80%以上。“十五”以来,全市共调剂种子50万公斤,苗木20亿株,盆栽鲜花900万盆,年产鲜花9000万株, 年创产值2600万元,基本形成的8个种苗花卉交易市场,年交易额2000 万元,产业发展成绩喜人。“蒲棒”、“巍峨”无花果盆景和文冠果种子分别在国家和甘肃省花卉博览会上获奖。新思路、新举措的应用
2009年9月21日,第二届庆阳市林木种苗花卉协会会议召开,会议要求要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增强抓好种苗花卉产业重要性的认识;要完善检测机制,逐步做到科学育种管苗;要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完善以法治种治苗;要加强良种管理,不断规范良种体系建设;要抓好工程管理,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整合资源优势,引导市场建设,全力推动林木种苗花卉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要强化自身建设,为庆阳的绿化美化、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地贡献。在会议精神的指导下,近年来,庆阳市各界人民在庆阳市领导的带领下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按照“调整结构,注重质量,稳步发展,提高效益”的方针,进一步调整了林木种苗和花卉品种结构,加强了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扩大了林木种苗和花卉栽培面积,极大地丰富了庆阳市林木种苗花卉资源,有力地促进了庆阳林业建设,有效促进了庆阳市的经济发展。
为了推进全市林木种苗管理工作标准化进程,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庆阳市杨树苗期主要病害防治规程》和《庆阳地区油松种实害虫综合防治规程》两个地方标准的起草工作。为使地方标准更适合现代林业发展的要求,我市又修订了《庆阳市杨树苗期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起草了《庆阳市油松种实害虫综合防治规程》、《庆阳市欧美杨107号和108号育苗栽培技术规范》和《庆阳市文冠果育苗造林技术规程》等地方技术标准,为全市林木种苗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3发展成就
3.1引种推广
基于陇东树种资源相对偏少,大部分树种易染病虫害等方面因素的考虑,近年来全市积极引进在耐旱、耐寒、速生以及抗病虫害等方面优良的树种品系。首次从美国本土引进铅笔柏种子并应用小拱棚塑料育苗容器成功培育苗木2.6万株;用三年生容器苗营造示范林13亩,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特别是在种子低温层积处理、小拱棚容器育苗和推后造林时间等技术方面有新的突破,并通过技术鉴定。引种欧美杨107、108及110号进行选育推广,完成示范育苗830亩,示范造林24100亩,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成功引进廊坊杨、美国黑核桃、美国黑李子等用材、经济林树种,示范推广3万亩,为全市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我市育苗用种数量不足、种类偏少的现实,我市积极采取了全国良种产
区的林木种子选购调拨工作。其中包括刺槐、中槐、山杏、沙棘、油松、落叶松、云杉、白皮松等树种,累计拨林木种子15万公斤每批种子都达到国家二级以上质量标准,出苗整齐、产苗量符合标准要求,满足了我市“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三北防护林”等林业建设工程对林木种苗的需求。
3.2应用新技术
容器育苗、地膜覆盖育苗、遮荫网育苗、温室温棚育苗、ABT生根粉育苗、动力2003育苗等新技术在林木育苗中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出圃苗木的数量和品质。据初步统计,全市已累计完成油松、侧柏容器育苗21490万袋,地膜覆盖育苗34560万株,温室温棚繁育雪松、白皮松、楸树、仙客来、百合花等苗木花卉8700万株,ABT生根粉蘸根或蘸插条繁育油松、杨树等树种苗木5400万株,芽苗移栽育苗累计281.87公顷。在子午岭完成落叶松、樟子松遮荫网育苗7690万株,动力2003育油松苗6800万株。这些苗木的出圃将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277万元。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力地提高了林场和苗圃的经济收入,也带动了林木种苗产业的大发展。
林木种苗的科学研究,是推动林木种苗事业发展的动力。我市先后完成林木种苗科研课题、标准和规划设计22项。其中包括《陇东黄土丘陵沟壑区容器育苗与造林技术示范推广》和《楸树优质苗木繁育试验示范》等多个科研项目,分别获甘肃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庆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参与的《苹果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国家级星火项目(2007EA860026)通过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正在进行的林木种苗科研项目2个,都已完成了阶段任务。
林木良种是生态文明建设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林业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席忠诚指导推荐的中湾林场油松良种基地被确定为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罗山府林场小叶杨良种基地被确定为省级林木良种基地;初审上报的刺槐、沙棘、柠条、华北落叶松、欧美杨107和108号、山杏、楸树、文冠果、油松采种林、山桃、小叶杨、宁县曹杏和三倍体毛白杨等14个树种(品种),被审定并公布为甘肃省林木良种,使全市良种使用率得到迅猛提升,目前已达到65%,高出全省15个百分点;可利用的林木良种也由原来的29个树种(品系),增加到目前的96个树种(品系);特别是油松和苹果的良种使用率提升较快,均已达到了85%以上。2010
年国家启动了林木良种补贴试点项目,经他多方争取庆阳有两个试点单位参与试点,落实投资120万元,占全省的20%。
2011年在浙江义乌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上,我市组团参展的86个产品中16个产品获奖,获奖总数位居甘肃省第一,其中赤诚富士、赛鲜九龙金枣(鲜)和曹杏脯、高原圣果沙棘原浆口服液、百里香地椒茶、油松种子6个产品获金奖,陇蜜富士、宁洲富士、华泰富士、甘旭富士、董志塬富士、曹杏、赛鲜九龙金枣(蜜)、维思特桂花杏脯、宁县薄皮核桃、正宁香玲核桃10个产品获优质奖。
3.3基础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种苗基地档次是我市种苗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我市积极争取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种苗基地建设投资项目,并完成了《庆阳市中心苗圃建设》项目,通过省林业厅和省发改委的验收,完成项目建设总投资789.91万元,其中中央投资619万元,投资效益显著。他还参与了甘肃中东部林木采种基地、林木良种基地和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苗木基地建设等工程项目的设计和主持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投资项目,完成总投资1480.46万元。建成林木良种基地2处、采种基地3处、苗圃基地10处,建成林木种苗质检站1处。苗木花卉年生产能力3.3亿株,产值1600万元,年生产种子5万公斤,产良种1.2万公斤。经过几年的建设,为全市生态建设的顺利实施夯实了基础。4 发展目标
为了充分发挥子午岭林区林木种苗产业优势,进一步扩大苗木培育规模,为全市造林绿化提供品种对路、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林木种苗。根据庆阳市林业局长会议指示精神,结合各林场近年来苗木培育现状、土地资源现状等,通过反复讨论,由市种苗站承担的《子午岭林区“十二五”优质林木种苗基地建设规划》已制定完成,并已印发各场开始组织实施。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子午岭林区育苗基地规模达到20000亩(其中:固定苗圃15000亩,临时苗圃5000亩),林木良种基地达到3750亩,采种基地达到11200亩,种质资源库1000亩,育苗用种统供率和种子质量报检率分别达到100%,良种使用率达到70%。重点抓好五项工作。一是扩大育苗规模。充分利用子午岭林区土地资源优势,在现有12151.2亩苗木基地的基础上,整合其
它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使全林区2012年固定苗圃达到12000亩,临时苗圃达到4000亩;2013年固定苗圃达到15000亩,临时苗圃达到5000亩;育苗面积稳定在20000亩。“十二五”期间,规划建立集中连片、树种多样、规格齐全的特色种苗基地10处,每处规模达到750亩以上。二是调整苗木结构。坚持造林、绿化和经济林苗木一起抓,不同规格和龄级苗木齐培育的原则,大力调整育苗结构,着力培育大规格绿化苗木,培育苗木的针阔树种比例控制在1:1;经济林苗木、常规造林苗木、城乡绿化苗木比例分别达到5%、30%、65%。三是建好良种基地。全林区建设重点林木良种基地5处,规模3750亩。四是建立采种基地。全林区建立林木采种基地7处,规模11200亩。五是种质资源库和机构能力建设。在连家砭、大凤川林场建设林木种质资源原地保存或异地保存库各1处,规模1000亩,使林区林木种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各总场要加强林木种苗机构能力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配备必要的质量检验仪器和管理设备,建立完善种苗信息网络和种苗信息调度制度,实现林木种苗管理与质量检验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整体提高林木种苗管理能力和水平。总结
近年来,庆阳市林木种苗工作在行业管理、引种推广、应用新技术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为全市生态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四篇:林木种苗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精选
林木种苗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为确保低效林改造、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木本油料产业及各项造林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苗木基础。20××年XX县林木种苗工作在上级州站的指导和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重视林业建设的大好机遇,经过各科室的充分协作和努力,认真组织开展种子入库,育苗安排,抗旱保苗、育苗技术指导服务等工作。同时,根据造林计划认真组织开展苗木调运和强化种苗质量检验等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一、20××年工作情况
(一)全面掌握造林计划及需苗量,狠抓种苗生产供应,确保造林任务完成。
1、造林需苗量:20××年XX县省级下达造林计划任务是 万亩,其中:桉树 万亩,杉木 万亩,攀枝花 万亩,橡胶 万亩,油茶 万亩,重楼 万亩,草果种植 万亩,核桃 万亩,板栗 万亩。除核桃和板栗冬季造林外,其余属雨季造林树种。全年造林需各类苗木 万株
2、种子准备:为确保我县造林任务圆满完成,种苗苗认真组织开展了种苗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加大种苗生产,确保供应。全年完成种子准备 公斤。除由签约育苗户自已采收 万公斤核桃种子外,林业局投入资金 万元,调运和免费发放林木种子 公斤,其中:杉木 公斤,桤木 公斤,银合欢 公斤,草果 公斤。受益育苗户 个,涉及全县 个乡镇。通过出台优惠政策扶持,可为育苗户创收 万元。
3、苗木生产:安排育苗 个苗圃,总面积 亩,培育有杉木、草果、油茶、桤木、华山松和攀枝花等 个树种苗木共计 万株。今年可出圃苗木 万株。
4、造林苗木使用:主要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补植补种、退耕还林成果巩固、低效林改造和木本油料产业造林等项目造林。造林实际使用各类苗木 万株,其中:油茶 万株、杉木 万株、草果 万株、重楼 万株、攀枝花 万株、桤木 万株、芒果 万株、橡胶 万株。
(二)投入巨资,积极开展抗旱保苗 工作
年初持续干旱,对我县苗圃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新增苗圃无法播种,增加了雨季造林苗木供应压力,受灾苗圃120亩,造成经济损失50万元。为确保20××年新造林和因干旱损失补植补造用苗,保障育苗户的经济效益,XX县林业局高度重视,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对育苗户的抗旱扶持力度。投入抗旱资金69.1万元,其中:68.7万元用于购买林木种子免费发放给育苗户;投入0.4万元,用抗旱供水车为核桃和油茶苗圃蓄水池注水40车次400立方。经过采取有力措施,有效减少了林农损失,极大提高了旱区群众抗旱保苗、恢复苗木生产的能力和信心,为全年造林打下了坚实的种苗基础。
(三)加强种苗行政执法、质量检查工作,规范种苗生产经营管理 根据州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站的通知和各项造林项目的实施,种苗站于3月和7月各开展了1次种苗执法工作,5月开展打击制售假劣林木种苗和保护物新品种权专项行动,造林期间不定期开展圃地苗木和上山造林苗木质量检查工作。认真检查和清理无证生产经营育苗户,除部分农户普种自育自用无生产经营许可证外,育苗大户均为持证生产。同时,加强了种子质量检验工作,种子证签齐全,质量和发芽率均比往年有较大的提高。
根据造林计划、需苗量及订购协议开展了苗木产量、质量调查和检查,重点检查了油茶、核桃、杉木、草果、重楼、攀枝花、桤木等7个树种25个苗圃。检查苗圃面积178.1亩,涉及25个育苗户。全年开展48次出圃苗木质量检验工作,共检验苗木575.4万株,苗木合格率99.3%。
(四)加强林木种苗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和育苗技术指导、培训工作。
为普及种苗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农户育苗技术水平,提高苗木产量和质量。利用“林业局统一调运、免费供种”的有利政策和条件,加强育苗技术培训和苗圃生产技术指导工作,对前来领取种子和申请办理“两证”的育苗户,针对不同育苗树种,采取不定时、分批次的方式,进行育苗技术培训。上半年,完成培训190人次,主要培训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云南省林木种子条例》、《云南省林木种苗管理规定》、《杉木育苗技术》、《草果育苗技术》等。并派出技术员26人次深入较大的25个苗圃进行圃地选择、整地、播种、留床苗管理等技术指导服务工作。为XX县种苗生产、经营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有效保障了造林及苗圃经济效益,提高了群众参与林业生的积极性。
(五)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我县大部分苗圃,特别是杉木和草果苗圃匀为山地临时苗圃,苗圃小而散,且生产者变动大,给办证和苗木质量监管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由于我县良种穗条资源不足,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基础薄弱,核桃、油茶和橡胶苗木或穗条需外调,影响苗木品种和质量。造林面积较大的杉木和草果均使用普种育苗,导致全县良种壮苗生产能力和使用率偏低。
(三)受年初低温、干旱的影响,苗木生长缓慢,部分树种造林苗木木质化程度低。
(四)种苗机构不完善,人员少。林木种苗生产是林业生产中最为基础性的工作,苗木数量上决定着造林任务能否完成,苗木质量上决定着造林的成效。目前,我县种苗站生产管理和质量检验人员不足,影响苗木质量的把关力度。
第五篇:邵阳市林木种苗站2004工作总结
邵阳市林木种苗站2004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站在局党委的领导下,以及省种苗管理站关心指导下,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大力发展种苗产业,促进育苗结构调整
今年,各县(市、区)共计完成育苗3073亩(不含留床苗和绿化大苗),按树种分:湿地松224亩、马尾松131亩、杉木160亩、柏木225亩、枫香241亩、重阳木35亩、栾树76亩、南酸枣33亩、红豆杉80亩、其它阔叶苗木813亩、经济林苗木1055亩。今年林木育苗的特点:一是良种使用率高,良种水平全市平均达76%以上。二是育苗品种多,品种达35个。针阔树种苗比例更趋合理,满足了工程造林用苗的需要。三是田间管理及时,一、二级合格苗比例较往年有较大提高,全市合格苗出圃率达90%以上。
二、加大了种苗工程的建设力度
今年上半年完成了邵阳县、洞口县、新邵县中心苗圃的竣工验收工作。市局湿地松二代种子园建设正加紧进行,目前已完成 打水井一口、炼山整地200余亩、修林班道2000余米、挖穴1万多个等工作,今冬明春完成栽植任务。另外,我站还争取上报“邵阳市珍稀树种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项目一个,省林业厅已上报国家林业局待批准实施。
三、坚持以法治种,强化行业管理
今年,在宣传学习贯彻《种子法》的基础上,坚持依法治种,强化种苗行业管理。一是做好《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和《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及良种质量合格证、苗木质量合格证的发放管理工作,有效地规范了林木种子生产、经营的市场秩序。二是加大种苗行政执法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全市各县(市、区)都能依照《种子法》的规定,认真履行职责,依法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行为,如城步县一个体种子经营户,从湘西自治州凤凰县调进一批劣质马掛木种子,造成一百余亩地未发一株苗木。县林业局及时协调处理,为育苗户挽回损失5万余元,切实保护了林农的合法权益,市场秩序大有好转,逐步走上依法治种的轨道上来。
四、深化苗圃体制改革,搞活苗圃经济 目前,全市9个国有苗圃经济状况差距大,发展不平衡,我们配合各县(市、区)林业局做了一些工作。重点帮助各国有苗圃深化体制改革,强化经营管理,完善各种责任制,坚持“以圃制宜,一圃多制,宜统则统,宜分则分,宜包则包”的原则,逐步完善生产管理责任制,并把发展职工家庭经济作为深化国有苗圃改革的重点,经济状况开始向好的方向转变。
五、存在问题
一年来,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种苗执法机构不完善,行政管理人员少,市局种苗站仅一人,各县(市、区)均没有种苗站,只确定了一名种苗专干,根本无法履行好《种子法》赋予的职责,更无力对种苗市场依法管理。二是无检验设备,无法鉴定种子质量的好坏。三是种苗经费严重不足,种苗站一年经费仅几千元,根本无法应付正常的工作运转,严重制约了种苗工作的开展。
邵阳市林木种苗站
二00四年十二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