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贯彻落实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30号)精神,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对我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加大金融业支持文化产业的力度,推动文化产业与金融业的对接,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需要。各金融部门要把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作为拓展业务范围、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的重要努力方向,大力创新和开发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努力改善和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积极开发适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加大有效的信贷投放
(二)推动多元化、多层次的信贷产品开发和创新。对于处于成熟期、经营模式稳定、经济效益较好的文化企业,要优先给予信贷支持。积极开展对上下游企业的供应链融资,支持企业开展并购融资,促进产业链整合。对于具有稳定物流和现金流的企业,可发放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贷款。对于租赁演艺、展览、动漫、游戏,出版内容的采集、加工、制作、存储和出版物物流、印刷复制,广播影视节目的制作、传输、集成和电影放映等相关设备的企业,可发放融资租赁贷款。建立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体系,为金融机构处置文化类无形资产提供保障。对于具有优质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的企业,可通过权利质押贷款等方式,逐步扩大收益权质押贷款的适用范围。
(三)积极探索适合文化产业项目的多种贷款模式。对于融资规模较大、项目较多的文化企业,鼓励商业银行以银团贷款等方式提供金融支持。探索和完善银团贷款的风险分担机制,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有效降低单个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对处于产业集群或产业链中的中小文化企业,鼓励商业银行探索联保联贷等方式提供金融支持。
三、完善授信模式,加强和改进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
(四)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利率。各金融机构应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文化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监管要求的灵活的差别化定价机制。针对部分文化产业项目周期特点和风险特征,金融机构可根据项目周期的资金需求和现金流分布状况,科学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对于列入国家规划重点支持的文化产业项目或企业,金融机构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可适当延长贷款期限。
(五)建立科学的信用评级制度和业务考评体系。各金融机构在确定内部评级要素,设计内部评级指标体系、评级模型和计分标准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文化企业的特点,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信用评级和信用评分制度。要充分借鉴外部评级报告,建立内外部评级相结合的评级体系。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业务考评程序和考核方法,建立专门针对文化产业金融服务的考评体系,将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和积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在落实工作责任和考核整体质量及综合回报的基础上,对中小文化企业的贷款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规定追究或免除有关责任人的相应责任,做到尽职者免责,失职者问责。
(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服务。各金融机构要增强服务意识,设立专家团队和专门的服务部门,主动向文化企业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对于国家重点支持的文化企业和项目,要优化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在满足金融机构授信客户准入标准的前提下,可对举办培训的企业和接受培训的人员予以信贷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应积极加强合作,综合利用多种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推出信贷、债券、信托、基金、保险等多种工具相融合的一揽子金融服务,做好文化企业从初创期到成熟期各发展阶段的融资方式衔接。
(七)积极开发文化消费信贷产品,为文化消费提供便利的支付结算服务。各金融机构应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消费信贷市场,通过消费信贷产品创新,不断满足文化产业多层次的消费信贷需求。可通过开发分期付款等消费信贷品种,扩大对演艺娱乐、会展旅游、艺术品和工艺品、动漫游戏、数字产品、创意设计,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数字出版等出版产品与服务、印刷、复制、发行,高清电视、付费广播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电影产品等综合消费信贷投放。加强网上银行业务推广,提高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设计服务和休闲娱乐等行业的网络支付应用水平。进一步发挥人民银行支付清算和征信系统的作用,加快完善银行卡刷卡环境,推动文化娱乐、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旅游广告、艺术品交易等行业的刷卡消费,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
(八)继续完善文化企业外汇管理,提高文化产业贸易投资便利程度。便利文化企业的跨境投资,满足文化企业对外贸易、跨境融资和投资等合理用汇需求,提高外汇管理效率,简化优化外汇管理业务流程,促进文化企业提高外汇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成本,提高我国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文化企业的直接融资规模
(九)推动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支持处于成熟期、经营较为稳定的文化企业在主板市场上市。鼓励已上市的文化企业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等再融资方式进行并购和重组。探索建立宣传文化部门与证券监管部门的项目信息合作机制,加强适合于创业板市场的中小文化企业项目的筛选和储备,支持其中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
(十)支持文化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集合债和公司债等方式融资。积极发挥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专业机构的作用,为中小文化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票据等方式融资提供便利。对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中小文化企业发行直接债务融资工具的,鼓励中介机构适当降低收费,减轻文化企业的融资成本负担。对于运作比较成熟、未来现金流比较稳定的文化产业项目,可以以优质文化资产的未来现金流、收益权等为基础,探索开展文化产业项目的资产证券化试点。
(十一)鼓励多元资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发挥保险公司机构投资者作用和保险资金融资功能,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保险公司投资文化企业的债权和股权,引导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参与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适当放宽准入条件,鼓励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风险偏好型投资者积极进入处于初创阶段、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兴文化业态。
五、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保险市场
(十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保险服务。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各保险机构应根据文化企业的特点,积极开发适合文化企业需要的保险产品,并按照收益覆盖风险的原则合理确定保险费率。对于宣传文化部门重点扶持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项目,应建立承保和理赔的便捷通道,对于信誉好、风险低的,可适当降低费率。加快培育和完善文化产业保险市场,提高保险在文化产业中的覆盖面和渗透度,有效分散文化产业的项目运作风险。
(十三)推动保险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各保险机构应在现有保险产品的基础上,探索开展知识产权侵权险,演艺、会展、动漫、游戏、各类出版物的印刷、复制、发行和广播影视产品完工险、损失险,团体意外伤害保险等适合文化企业特点和需要的新型险种和各种保险业务。鼓励保险公司探索开展信用保险业务,弥补现行信用担保体制在支持服务业融资方面的不足。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针对文化出口企业的保险服务,对于符合《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条件,特别是列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目录》和《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目录》的文化出口企业和项目,保险机构应积极提供出口信用保险服务,鼓励和促进文化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六、建立健全有利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机制
(十四)推进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原则,推动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入现代公司治理机制和现代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规范会计和审计流程,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增强财务管理能力,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十五)中央和地方财政可通过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对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给予贷款贴息和保费补贴。支持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由财政注资引导,鼓励金融资本依法参与。
(十六)建立多层次的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鼓励各类担保机构对文化产业提供融资担保,通过再担保、联合担保以及担保与保险相结合等方式多渠道分散风险。研究建立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区域性再担保机构,以参股、委托运作和提供风险补偿等方式支持担保机构的设立与发展,服务文化产业融资需求。探索设立文化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合理分散承贷银行的信贷风险。
(十七)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切实保障各方权益。抓紧制定和完善专利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评估、质押、登记、托管、流转和变现的管理办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修订有关质押登记规定。积极培育流转市场,充分发挥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等交易平台的作用,为文化企业的著作权交易、商标权交易和专利技术交易等文化产权交易提供专业化服务。进一步加强对文化市场的有效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各类无形资产二级交易市场,切实保障投资者、债权人和消费者的权益。
七、加强政策协调和实施效果监测评估
(十八)加强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制定并定期完善《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发布更新文化产业发展的项目信息。加大对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对纳入《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鼓励类”的文化产业项目,金融机构优先予以信贷支持,对“限制类”的文化产业项目要从严审查和审批贷款。
(十九)建立多部门信息沟通机制,搭建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建立文化企业投融资优质项目数据库,通过组织论坛、研讨会、洽谈会等形式,加强文化项目和金融产品的宣传、推介,促进银、政、企合作,对纳入数据库并获得宣传文化部门推荐的优质项目,金融机构应重点支持。
(二十)加强政策落实督促评估。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会同同级宣传文化、财政、银监、证监、保监等部门,根据本指导意见精神,结合辖区实际,制定和完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实施意见或办法,切实抓好贯彻实施工作。各金融机构要逐步建立和完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统计制度,加强对文化产业贷款的统计与监测分析。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可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建立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制度。
促进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着力点
文化产业持续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需要政府的政策导向加以指引,又需要文化企业自身探索市场化运作规律,更需要加强金融对文化的融合和支持。
建立健全文化产业融资的基础性制度和保障体系
健全文化产业融资的基础性制度。目前我国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抵质押登记、托管制度不完善,保险介入不深。有关部门应抓紧制定和完善规范专利权、版权等无形资产评估、质押、登记、流转和托管的管理办法,培育流转市场,突破文化产业融资难的基础性制度障碍。
进一步建立健全文化企业资产评估体系。建立知识产权专利评估机构,为银行信贷、无形资产入股与转让等提供专业咨询,促进无形资产融资变现。加大文化产业保险介入力度,进行文化产业贷款信用保险尝试,降低文化产业项目运作风险,转移信贷风险。另外,地方政府可根据文化产业的特殊性,成立相关的专业文化评审部门,对文化相关项目进行内容评审和市场预测,向金融推荐优秀项目。
完善文化产业相关法规制度。我国的文化产业长期以来都存在市场化不健全,法律法规非市场化的问题。法规和监管一定程度上存在“管死管严”的问题,造成了对文化产业市场化的制约。为了促使文化产业健康活泼的发展,法律法规应该从管理层面向导向层面发展,适当放松文化创作环境,促进文化产业的市场化。
结合文化产业特点,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第一,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打造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特色产品。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扩大融资租赁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股权质押贷款等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信贷创新产品的规模,探索开展无形资产抵质押贷款业务,拓宽文化企业贷款抵质押物的范围。第二,开发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信贷产品及贷款模式,鼓励商业银行探索联保联贷等方式向中小文化企业提供金融支持,鼓励保险机构开发适合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保险产品,分散银行对文化产业的信贷风险。第三,对主营业务突出、盈利能力强、信用记录好的产业集团,通过实施快速审批机制对其重点项目建设给予优惠和优先。第四,对无形资产占比较大的文化企业和项目,通过对企业信用、未来成长性等非财务因素考察,有效划分文化企业信用等级。第五,对有市场前景的文化产业投资项目,适当扩大项目融资、银团贷款等产品使用范围。第六,对农村文化企业,积极拓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的覆盖范围,推动农村地区文化产业金融服务创新。
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直接融资市场体系。第一,通过“政府鼓励、行业推动、企业主导、投资机构参与”模式,加快文化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或者主板的上市步伐,推动文化企业在股票市场融资的规模。第二,逐步放松发债企业规模限制,完善信用评级制度,鼓励文化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私募债、中票等方式筹集资金。第三,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为文化产业信贷担保、贷款贴息、技术创新补贴等,鼓励民营资本成立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公司,直接投资文化项目。第四,建立文化信托投资公司,发起文化产业专项信托计划,所发行的信托产品可以由社会资本认购,募集的信托基金投向由评审专家筛选的、有潜力并能够体现政府扶持意愿的优秀中小文化企业。第五,鼓励文化产业重大项目资产证券化,延长融资链条,利用金融衍生品市场获得资金。第六,支持文化企业以版权、著作权等在产权交易所进行知识产权交易。
继续发挥开发性金融的独特作用
国开行紧密结合中央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和目标、任务,深化与中央部委、地方政府和重点企业的合作,建立长期互信、互利合作机制,与各方形成合力,共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通过合作,把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与国开行的中长期融资优势结合起来,以开发性方法、市场化运作支持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截至2013年年底,国开行文化产业的贷款余额达到了1568亿元,保持着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主力银行的地位,已连续四年大幅攀升并位居首位。
规划先行,发挥开发性金融的引领、导向作用。国开行把握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难得机遇,深化与各方的规划合作。按照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和防风险的要求,通过发展顾问、融资顾问等各种方式,配合地方政府和重点企业做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围绕文化产业发展的热点和重点,通过规划先行从源头上大批量开发项目,充实项目储备。
综合运用投资、贷款、债券、租赁、证券等金融方法,积极探索适合文化产业特点的融资模式。探索项目融资模式,支持陕西大明宫国家遗址保护、庐山红色旅游遗址保护等文化基础设施项目;探索以自身现金流还款、收费权质押为主的融资模式,支持湖南电广传媒(000917,股吧)等广电行业项目;探索以自身现金流还款、收费权质押为主的融资模式,支持湖南电广传媒等广电行业项目。
培育龙头企业,带动整个文化产业发展。以骨干企业为纽带,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资源整合,提升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打造知名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二篇:为深入贯彻落实
入贯彻落实《中共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委员会关于开展党的群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吉农信联党字„2013‟15号)文件精神,地开展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大讨论活动,全面完成行党活动任务,制定本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强化群众观念大讨论活动是进一步强点、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要内容。目的是要帮助全行党员干部在工作内容上进一步反映员工望、满足员工及客户需求,在思想作风上进一步增进与员工及客户近同员工及客户的距离,使全行各项工作的开展能够获得最广泛最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主要任务
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是新形势下贯彻群众路线需要深入研究回课题。弄清“为了谁”,才能找准前进的目标方向;弄清“依靠谁”,工作的力量源泉;弄清“我是谁”,才能把握自己的正确定位。在动中,全行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突出讨论重点,不断深化认识,深确保活动实效。
清“为了谁”,明确努力的目标方向。“为了谁”即一切为了员工真心服务员工和客户。回答好“为了谁”,是为了给广大党员干部目标,明确努力方向,是为了搞清楚我党为谁服务、为谁谋利这个向性的原则问题,是为了始终坚持我党的宗旨和性质、时刻提醒“全人民服务”是我党的立党之本。回答好“为了谁”,一是回答如何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不断强化宗旨意识,提升运用马群众观解决群众问题、指导实践工作的能力。二是回答如何把人民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坚持群众标准、由群众来评判,以什么用什么来衡量,实质上是一个对谁负责、让谁满意的问题。无论是、出台规范,还是选优评差、考核表彰,都要注重员工和客户评价,和客户的话语权、评判权,让员工和客户真满意,而不是“被满意”,作始终体现群众意愿,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
清“依靠谁”,获取工作的力量源泉。“依靠谁”即坚持员工的主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把员工作为实现农信梦想的动力源泉。回答谁”,是为了获得前进动力,汇集群众智慧、调动群众积极性,是牢固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工作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本方法。回答好“依靠谁”,一是回答如何汲取员工智慧营养,从中获取工作的不竭动力。谋划工作、制定规划、出台政策,要扩大意见建议的范围,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问政于民、问需于民、。二是回答如何发挥员工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员工在建设和发展中和创造性。
清“我是谁”,把握自己的正确定位。“我是谁”即明确权力是组工赋予的,要对组织负责、对员工负责,争做让党组织和员工满意作者。回答好“我是谁”,是为了保持党员干部与群众的鱼水之情,醒我们应该感恩群众、敬畏群众、回报群众。回答好“我是谁”,如何情系群众、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群的力量源泉”,要把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作为工作的一种理念、一多到基层一线,切身体验基层工作的实际,体会百姓生活的喜忧,的思想脉搏,在拉近同群众的距离中找准宣传教育的切入点和结合员工交朋友,多交普通员工、困难员工众,了解他们盼在何处、难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同员工融在一起、打成一片,真正成为员工。二是回答如何感恩员工、敬畏员工、以实际行动回报员工。
活动形式及时间安排
论活动自8月上旬开始,到8月20日结束。
行由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合理安排时间组织总行全部及党员代表开展大讨论活动。
支部及支行要于8月19日前结合工作实际,按照大讨论活动的主行安排时间开展,没有党员的支行,支行长要参与到其他支部的大中去。
20日前各支行党支部要将大讨论情况汇报上报总行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将全行大讨论活动开展情成总结汇报,上报省联社督导组。
几点要求
讨论活动必须与“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主题紧密结合。在认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章和党的十八大报告,学习习近平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省委、省联社和总行的相关文件精神的通过大讨论进一步引导学习思考的方向,明确交流研讨的主题,提育的效果。
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提高讨论质量。要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周各支部及支行要把开展大讨论活动与推动完成全年主要经营目标工合起来,和本部门本单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增强活性和实效性,坚决防止搞形式、走过场,确保广大党员干部接受一思想洗礼和观念变革。
新活动载体,汇聚研讨成果。各支部及支行要积极创新学习研讨的,推出新经验,创立活动品牌,将大讨论活动推向深入。鼓励撰写的体会文章,对优秀文章将上报省联社并在总行网站相关栏目中刊强检查,确保活动扎实开展。总行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讨论活动的指导、检查情况,坚持以提升实效为主,以提升思想认对各支部及支行大讨论活动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要求,确保动扎实有效开展。
第三篇:为贯彻落实
沭阳县建陵中学“走进经典,拒绝平庸”
读书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沭阳县中小学“师生共品经典”读书活动方案》、进一步推动学习型校园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沭阳县建陵中学 “走进经典,拒绝平庸”师生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施师生素质提升工程为契机,通过开展读书系列活动,营造书香校园,努力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激发广大师生的读书兴趣,为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二、活动目标
1、大力弘扬积极、健康、向上、崇高的文化精神,倡导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培养师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氛围,以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来影响和引领师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促进学校内涵式、人文化发展,办出学校特色,积淀学校文化,提升学校品位。
3、引导教师共同参与读书活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思考习惯,实现教师知识的有效积累,不断提高教师的文 1 化素养,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提高人文素养,陶冶情操,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质,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和生活需要。
5、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走进经典,拒绝平庸”工程成为减负增效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真正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活动主题 走进经典,拒绝平庸
四、组织机构
为使活动顺利开展,成立沭阳县建陵中学“走进经典,拒绝平庸”师生读书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统筹、组织、协调等工作。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负责“走进经典,拒绝平庸”师生读书活动的日常工作,五、主要任务
在全校开展以“走进经典,拒绝平庸”为主题的读书活动。通过组织教师读书交流,举办“我读书,我快乐”师生 诵读展示等活动,激发师生的读书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读书兴趣,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促进教育创新,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六、活动安排
1、宣传发动(2010年12月)
学校制定《“走进经典,拒绝平庸”师生读书活动实施方案》,并通过参观图书室、张贴悬挂宣传标语、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方式宣传启动“走进经典,拒绝平庸”师生读书活动。
2、在学校开展“走进经典,拒绝平庸”征文活动,之前已有类似活动开展(2011年4月)
广泛发动,组织师生全面参与,学校组织人员对优秀应征文章进行评选、表彰奖励并向报刊推荐入选征文。
3、开展读书活动(2011年1月—2011年12月)以“走进经典,拒绝平庸”为主题,组织开展读书节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举办学生“中外经典诗文诵读”、绘画、书法、摄影、辩论、戏剧展示等竞赛活动,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好读书、读好书”的理念。
4、开展“我与家长同读书”家庭读书活动(2011年寒、暑假期间)
全体学生在寒、暑假期间,积极开展与家长同读一本好书活动,并写一篇读后感,开学初交班主任,从中评选出优秀作品交校报汇编成册。各年级部每学期开学后上报优秀作品不少于3篇。
七、活动内容、形式和要求 本次活动的对象是全校师生。㈠教师读书活动
1、各学校要参照推荐书目确定教师读书书目,制定切可实行的读书计划。
2、读书形式采用集中读书和个人读书相结合的方式,各校根据本校实际确定活动期间集中读书时间。
3、每位教师在活动期间至少阅读3本有价值的教育书籍,并做好读书笔记,写出心得体会。
㈡学生读书活动
1、学校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从推荐书目中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保证活动期间每名学生阅读两本好书。
2、年级充分利用每周一课时的读书课,组织学生交流读书体会。各班要做好记录。教师要指导学生采取自读、同桌读、小组读等多种阅读形式。每天读书时间不少于30分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3、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积累,摘抄好词、好句、好段落,要写读后感,注重提高写作能力。
八、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强化认识。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读书活动,把读书活动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专门成立读书活动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读书活动的领导、指导和督查,对师生的读书活动采取平时抽查与阶段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评。
2、认真组织,精心指导。学校首先制定了沭阳县建陵中学 “走进经典,拒绝平庸”师生读书活动实施方案。过程中会做到计划有落实、过程有记载、活动有主题、结束有总结。重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根据各年级阶段的学生特点和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指导学生阅读。
3、注重实效,培养习惯。各学校要注重读书活动的实效性,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每个细节都要落到实处。在培养习惯的同时培养师生特别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打造“书香校园”奠定良好基础。对在读书活动中踊现出来的优秀典型教师和学生要大张旗鼓地加以宣传,发挥榜样作用。各校要把读书活动作为一种长效机制固定下来,坚持常抓不懈,要抓出成效,抓出特色。
4、加大投入,配置图书。学校购置10万册图书,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阅读需求。
师生读书领导小组将组织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督导。各责任人要及时将活动进展情况,以及有关活动的图片、文件、简报、信息等资料及时上报。附件1
推荐教师阅读的书目
一、人文和科学素养读物
1、《论语》
一部揭示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中“如何成为一个人”的谜底的书。
2、《人性的弱点》 【美】卡耐基著
卡耐基建议:第一,“不要批评、责怪或抱怨他人”。因为没有人会因别人的批评而承认自己的错误。第二,“真诚地赞赏他人”。因为人有两个最基本的需要,一是性满足;二是“希望成为重要人物”。据说,精神失常的人群中,有一半的人脑部器官完全正常,但“被赏识”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第三,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他人的需要”。
3、《罗素自选文集》【英】罗素著 戴玉庆译 商务印书馆
罗素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同时又是著名的数学家、散文作家和社会活动家。被称为“世纪智者”。与通常的隐居书斋脱离世事的纯学者不同,罗素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关怀的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他终其一生热衷于政治活动和社会事物、并且撰写了大量关于政治和社会方向的著作。他的胸怀充满正义、良知、睿智、温情,多姿多彩,博大精深。罗素自选文集选有《神秘主义与逻辑》、《人类为何战斗》和《自由之路》等最能体现他风格的作品。值得每一位善良、正义、向往美好人生的人去阅读,去品味。有兴趣的老师还可以看一看罗素以深刻的历史感、宽阔的全球视野、对中国人民特殊的真诚和友好情感所写的《中国问题》一书。
4、《走近爱因斯坦》许良英、王瑞智编
辽宁教育出版社
本书选录了爱因斯坦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文章和言论(不包括一般读者不易读懂的物理学论文),以及反映他一生各个时期活动的图片。他的闪耀着理性之光而又有震撼力的文章,他的坦荡淳朴和平易可亲的形象,对于每个以真善美作为人生追求的读者,都会是一种精神享受。
5、《大学人文读本》系列(四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世界》)夏中义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部中小学教师具有“可读性”的“教育哲学”著作。人如何为自己活着而不是成为奴才?教师如何既享受自由生活又成为关怀社会公正的知识分子?何谓自由的生活?何谓民主的生活?何谓平等的生活?选择本书就是选择一种人文的生活方式。如果觉得时间不够,可选择夏中义主编的精简本《大学人文教程》。
6、《鲁迅杂文精选》 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部鲜活的、完整的“人史”,是“中国的大众的灵魂”。
7、《人生论》 【英】培根著 何新译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历史上确有垂之不朽之书,弗兰西斯.培根的这本《人生论》必在其列。四百年来,它已被译为几乎所有的人类语言,其格言足以永为垂范。”
8、《美的历程》 李泽厚著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美的历程》一部可以使人直接感触到的中华民族的心灵史。
9、《科学的历程》 吴国盛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一部以宽广的人文视角审视科学发展历程史佳作。它通过对科学家生平及科学发现过程生动而激情的叙述,对人类每一次重大的科学技术进步在人类文明发展链条上的意义和价值的精当评述以及对人类在认识大自然的过程中,自身宇宙观、世界观的不断深化的阐扬,同时,借助大量精美、精彩的图片,气势恢宏又通俗生动地描画出五千年人类文明史科学发展的历程。
10、《人的现代化》【美】英格尔斯著,殷陆君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
11、《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北京大学出版社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是由北京大学发起,全国十多所重点大学和一些科研单位协作编写的大型学科普及读物,有100种,涵盖文、史、哲、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个主要学科领域。本书系以某某十五讲的方式命名,大都采用学术讲座的风格,有意保留讲课的口气和生动的文风,有“讲”的现场感,比较亲切、有趣。每一种书都有一定的知识系统,有相对独立的学科范围和专业性,但又不同于专业教科书,不是专业课的压缩或简化。这套书的作者都是那些真正有学术建树,有良好的教学经验,又能将学问深入浅出地传达出来的重量级学者,是请“大家”来讲“通识”,其意图就是精选名校名牌课程,实现大学教学资源的共享,对教师扩展学术的胸襟和眼光,增进人格素养有很大帮助,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阅读。
二、教育读物
1、《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林斯基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2、《教育的问题与挑战》 朱小蔓著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4、《教育走向生本》 郭思乐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5、《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郑杰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给班主任100条新建议》 孙玉洁主编 开明出版社
7、《教育的智慧与真情》 肖川著 岳麓书社
8、《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肖川著 岳麓书社
9、《做最好的老师》 李镇西著 漓江出版社
10、《不跪着教书》 吴非著 华东师大出版社
11、《民主主义与教育(美)》杜威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12、叶圣陶教育文集 叶圣陶著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3、《新课程教学问题讨论与案例分析》严育洪编著 首都师大出版社
14、育人三部曲 苏霍姆林斯基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15、《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刘儒德等著 华东师大出版社
16、《教师反思的方法》 吕洪波编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17、《教师礼仪》 李兴国田亚丽编著 华东师大出版社
18、《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张万详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
19、《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关鸿羽著 新世界出版社
20、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 魏书生著 漓江出版社
附件2
“走进经典,拒绝平庸” 师生读书活动宣传口号
1、营造书香夏都,共建和谐湟中
2、让读书成为一种风气,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3、阅读提升学校品味,求知丰富精彩人生
4、青春奉献社会,读书改变未来
5、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
6、倡导师生读书,享受阅读快乐
7、读好书增长才干,创新业勇攀高峰
8、书籍点亮人生,书香洋溢校园
9、捐献一本书,奉献一份爱
10、书香飘万家,陶冶你我他
1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1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3、读有益书,做文明人
14、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5、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16、品书香、长知识、强素质、多受益
17、阅读、提升、和谐
18、倡导读书风尚,培育现代公民!
19、阅读优秀书籍,培养高尚情操 20、倡导读书风尚,促进文明和谐
21、与好书作伴,与文明同行
22、读书是快乐的源泉,学习是进步的动力
23、用书塑身、受用一生,以书会友、天长地久
第四篇:为贯彻落实
为贯彻落实《中共成都市委办公厅、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和完善村组代理会计核算中心全面推行委派会计制度的意见和《中共成华区委办公室、成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和完善村组代理会计核算中心全面推行会计委派制度的实施意见、《财政部监查部关于印发<关于试行会计委派制度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财政部关于印发<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通知》的有关精神,加强社区集体财务管理,规范社区集体会计核算,健全社区集体民主理财制度,提高青龙街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根据《会计法》、《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等有关规定精神,结合青龙街办实际情况,制定“青龙街道办事处社区会计核算中心”(以下简称核算中心)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核算中心负责承办社区及社区居民小组财务会计业务集中代理核算工作,业务上接受区财政局、城乡一体化工作局的指导、监督。
第二条坚持“三权不变”和“收支两条线”的原则。“三权不变”指资金所有权不变、资金审批权不变、资金使用权不变。“收支两条线”指社区及社区居民小组收取的各种款项及时缴存核算中心,各项支出按规定程序批准后在核算中心支付。社区和居民小组的各项资金任何组织及个人无权平调。
第三条社区和居民小组的财务收支必须遵守有关法规和制度,并参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结合社区和居民小组工作特点进行会计明细核算。
第二章岗位设置
第四条青龙街办负责领导和组织实施核算中心的工作。
第五条核算中心设主任一名、总会计一名,会计二名,出纳一名,票据管理员(兼职)一名。
各社区及居民小组取消现有社区及社区居民小组会计,每个社区设报账员一名,各社区、组的一切报账业务均由报账员负责办理。个别业务量较大的组可单独设报账员一名。报账员由社区和居民小组经民主推荐具有一定业务素质的人担任,经费由社区和居民小组负担,负责承办本社区及居民小组集体的收支事务,现金收缴、固定资产的建卡建账、向核算中心报账、与核算中心对账及工作协调和领用、核销票据等事宜。
第三章集中代理核算
第六条实行社区财务会计集中代理核算,就是将原来分别由各社区和居民小组单独核算的会计业务,统一由核算中心集中代理,实行“集中记账、分社区和居民小组核算”,并签订委托代理协议。
第七条社区、组应当根据“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试行村财务预算制度,及时编制财务计划,经社区、组民主理财小组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通过后,报核算中心备案;按照省、市、区有关规定,进一步健全财务开支审批制度,并将主要的收入、支出项目及开支标准和审批人员签字笔迹和印鉴模式等报送核算中心备案。
第八条社区实行备用金制度。核算中心可根据各社区和居民小组的情况确定具体数额。
备用金由报账员向核算中心领取,并负责日常保管及使用。
第九条社区和居民小组收取的各项收入及代收款项,一律使用省级有权机关印制的收款收据,严禁使用外购或自制的收款收据;收款收据由核算中心统一管理、分发、核销;社区和居民小组使用票据,由报账员统一向核算中心申领,社区和居民小组及核算中心均应建立领用核销登记制度,按月办理核销结算手续。社区和居民小组的所有收入和代收款项,一律缴存核算中心,不准截留资金,不准坐收坐支现金。
报账员应认真核对、审核社区和居民小组的收款情况。核算中心要加强对社区和居民小组各项收入的收交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十条社区应按编制的财务计划和增收节支的要求,合理安排各项支出。
具体的报账程序及办法由核算中心与社区和社区居民小组制定,但必须涵盖以下内容:一是社区或居民小组的各项支出须具备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并有经手人签名。二是经社区或居民小组预留印鉴的负责人签字。三是落实民主理财制度,重大财务开支还须经社区或居民小组居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或社区或居民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签字。
报账员对支出凭证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审查合格确认标准、金额,经批准后付款,并及时将支出原始凭证交核算中心会计审核,办理报销手续。备用金不足的补足备用金。
核算中心会计人员要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规定,认真审核各批准报支的原始凭证,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应退回,要求其补充完整;对不符合财务规定、审批监督手续的开支,不予报支;对已支付的不符合规定的款项,应责成报账员追回。
第十一条报账员应逐笔顺序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于每月底前将当月所有财务收支原始凭证和填制的原始凭证汇总表送达核算中心。核算中心应及时做好账务处理工作,及时向各社区和居民小组报送财务会计报告和相关信息。各社区和居民小组要按照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向居民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核算中心要统一建立财务会计档案,实行一社区一居民小组一柜,并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保管会计档案资料。社区和居民小组财务会计档案在核算中心一般存放3年,到期移交社区和居民小组保管。
核算中心要建立健全各项具体工作制度,做到讲效能、重效率,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对社区和居民小组相关业务的指导、监督,为社区和居民小组发展经济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
第四章岗位职责
第十二条核算中心会计人员依照《会计法》、《四川省农村资产管理办法》、《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定从事会计工作,履行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
(一)及时受理报账事宜,并按规定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做到账证、账账、账实、账款、账表相符,保证会计资料的及时、准确和完整;
(二)对社区和居民小组使用的各种票据进行管理、发放、稽查和核销;
(三)协助社区和居民小组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做好财务公开相关业务工作;
(四)开展社区和居民小组财务运行状况经济活动分析;
(五)对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可能在经济上造成损失浪费的行为,有权制止、纠正。制止或纠正无效的,应及时向街道办事处或区监察局、城乡一体化工作局、财政局反映;
(六)法律、法规和街道办事处赋予的其他职责。
第十三条报账员应做好票据、现金、银行存款的管理和报账工作。
(一)对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财务规定、审批手续不完善的开支,不予报支;
(二)定期向核算中心办理报账、对账,对收取的各种款项进行划分、解缴,并协助核算中心会计做账;
(三)管理社区或居民小组的票据,做好票据的领用、发放和核销工作;
(四)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往来款项台账,做到日清月结;
(五)负责财务计划的编制,参加有关生产经营管理会议;
(六)监管社区或居民小组资产和其他经济事项的实施,对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可能在经济上造成损失浪费的行为,有权制止或纠正。制止或纠正无效的,应及时向街道办事处或区监察局、城乡一体化工作局、财政局反映;
(七)协助社区和居民小组做好财务公开相关业务工作;
(八)法律、法规和社区和居民小组赋予的其他职责。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社区和居民小组财务应每月公开一次,公开的内容要全面、真实,程序要规范,时间要及时,形式要科学,以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十五条社区居务公开监督小组和社区及居民小组居民民主理财小组要按规定的工作程序认真开展工作,保障财务的健康运行。
第十六条街道办事处要加强对核算中心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发现违法违纪行为,应追究责任。要坚决杜绝借集中代理核算之机,人为设卡、故意刁难,妨碍社区和居民小组经济组织的正常运行的行为。
第十七条核算中心要接受区财政局、城乡一体化工作局、监察局、审计局等部门的业务指导和审计监督。
第十八条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负责人及居民小组长应对本单位经济活动及财务管理承担责任,要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严格按规定程序审核各类开支,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坚决杜绝收入不入账,搞“体外循环”,对违反规定的要追究其责任。街道办事处要组织相关人员或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人及社区居民小组长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任期结束,进行任期审计。
第十九条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人及社区居民小组长、核算中心会计人员及报账员应恪守职业道德,一经发现有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办法》规定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按照有关权限,追究其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惩处。
第五篇:为贯彻落实
根据师市关于开展“法治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的工作要求,学校结合教育活动实际,近两年在中小学认真开展了“法治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现就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与时俱进 明确目标
我校结合《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师市创建法治学校活动,结合团“六五”普法五年规划,健全和完善法治学校的工作体制,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办学、依法执教,不断提高学校法治化管理水平。
二、完善依法治校机制 落实相关工作考核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健全了组织机构,认真学习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精神,将“法治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设置法治工作领导小组,责任到位,分工明确。把法治工作列入了学校发展规划和综合治理评估体系,作为教职工业绩考核的一项内容,进一步完善“教代会监督、学校实施、普法领导小组协调、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切实推动我校法治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三、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我校依法执教管理水平
(一)采取多种教育结合的方式,推动师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1.我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通过“法律进校园”系列活动,建立健全学校法律教育课程体系,营造自由平等的法治育人环境。制定好法制教育计划,课时安排明确,通过日常课堂教学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确保我校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的“四落实”。
2.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完善绩效考核。牢固树立依法办学、遵守制度、服务大局、尊重师生合法权益的理念,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
(二)认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学校法治文化氛围建设。
1.学校一直以来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全面 1
推进学校依法管理、依法教学工作进程,积极提高师生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定期开展“ 六五”普法活动;重视常规法律知识教育学习和培训,开展专项法治教育宣传活动,按照学校计划组织开展好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宣传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倡导学校法治文明之风。
2.邀请校法制辅导员和团司法人员定期举办普法宣传教育专题讲座,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六五普法知识考试,以此强化普法效果。
3.积极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师德建设,严格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提高教师依法执教的理论水平和为学生排忧解难的服务能力。通过学习,落实师生主体地位,逐步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育人环境。
4.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积极开展以《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法制安全意识,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具体做法:一是在团派出所大力支持配合下,对在校学生的守法情况进行监督,对进网吧、偷盗、破坏公共设施、打架斗殴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及时严厉的惩戒教育,并通过每学期两次全校法制安全教育大会,结合实际,分析案例,摆事实、讲道理,达到预期的法制宣传教育目标;二是定期召开待进生会议,进行专题法制教育,调整不轨行为,做合格文明学生;三是坚持办好家长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不断提高家长素质,争取家庭和社会教育形成合力,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学校家长学校已经创办十四期,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教育管理模式,并得到上级有关部门和社会的广泛认可,2012学校家长学校被评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四是在团派出所协助下每周进行一次“三违”物品检查,禁止违禁物品进入学校,消除相应安全治安隐患。
学校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发挥党组织、团组织、少先队等教育阵地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利用好校园广播站、学校橱窗、班级黑板报、团队活动、国旗下讲话等各种宣传阵地,狠抓普法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坚持不懈的法制教育,使学校依法治校管理体系的逐步形成,切实增强了师生的法制安全意识。
四、落实常规依法治校工作,巩固平安和谐校园成果
(一)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及时成立学校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学校各方面管理进行安全检查,规范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细化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坚持落实“一岗双责”,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做好安全值岗、食堂、校车专项检查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坚持安全教育与法制教育实践相结合,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工作进程。
(二)以全面落实法治学校规划为重点,提高全校法治化管理水平。严格按照《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和“六五”普法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的活动,把法治作为解决校内矛盾和冲突的基本方法,落实信访工作,依法妥善处理解决好学校内部各种利益纠纷,从而不断提高我校民主法治建设,提高我校法治化管理水平。
(三)依法廉洁从教。严格执行国家“一费制”和“两免一补”政策,认真落实师市“九不准”要求,将严格财务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禁止发生教师乱收费、有偿家教的违规行为,并实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制”
(四)学校工会扎实落实民主管理和监督,坚持通过职代会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落实劳动保护监督工作。成立“学校青少年维权岗”,帮助贫困学生,落实好国家“两免一补”政策,认真落实国家《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坚决做到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贫困学生而辍学。同时,坚持做好校务公开工作,对学校各方面管理都做到公开透明,坚持发挥好群众监督作用,增强民主管理体现了法治管理过程的公正公平。
(五)加强师德建设。严禁教职工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发生,实行
评优评先“一票否决制”。
(六)净化了学校的周边环境,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派出所的支持和配合下进行专项整治,做到禁止个别社会青年到学校周边寻衅滋事,小商小贩违章在校园200米范围内设摊摆点,多次进入网吧,清查上网学生。结合今年维稳防暴工作,坚持每天上下学高峰时段,派出所民警、治安员在校区路段执勤巡逻,确保了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从而优化了学校的外部环境,促进了我校事业的健康发展。
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我校依法治校工作力度还有待提高,法治精细化管理的空间还很大,需要切实提高和增强师生学法、用法、守法的观念和意识。尤其是针对新时期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应对措施;法制教育渠道和形式还不够丰富,应该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挖掘法制教育空间,力求提高青少年法制教育实效;对教职工法制教育培训和普法宣传力度尚不够深入,师生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意识还很淡薄。
六、今后努力的方向
依法治校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学校领导一直重视落实依法治校工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开拓思路,创新形式,增强法制教育成果,进一步拓宽法制教育渠道,充分调动青少年学生学法、用法、守法的积极性,不断规范依法治校的管理模式,为创建和谐美丽校园作出不懈的努力。
学校法治工作领导小组
2013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