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稳定市场供应

时间:2019-05-12 01:47: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稳定市场供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稳定市场供应》。

第一篇: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稳定市场供应

农牧发【2011】7号

农业部要求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

【摘要】

国办下发《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防止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波动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1]26号),农业部要求落实好《通知》明确的扶持生猪生产发展政策措施是当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是加快转变生猪生产方式、增强猪肉市场供给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种业是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在全力做好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生猪重大疫病防控的同时,要加强仔猪流行性腹泻等常见病的防控。各地要深入推进“瘦肉精”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养殖环节非法使用“瘦肉精”、自配料中添加“瘦肉精”和滥用抗生素的行为,保障猪肉产品的质量安全。加强生猪生产监测和预警。

原文

农业部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通

农牧发【2011】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业、农牧)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黑龙江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

今年上半年,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影响了物价总体稳定,对群众生活产生一定影响。为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防止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波动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1]26号,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做出重大部署。为贯彻落实好《通知》精神,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抓紧落实扶持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

落实好《通知》明确的扶持生猪生产发展政策措施是当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政策尽快落实到位。要加强与当地发改部门沟通,共同落实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目前中央财政已拨付能繁母猪补贴资金,各地要按照《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能繁母猪补贴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财[2011]103号)要求,抓紧核实能繁母猪存栏基数,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尽快将补贴资金发放到母猪养殖户手中。要会同财政部门督促生猪调出大县切实用好奖励资金,统筹规划调出大县生猪产业发展,增强调出能力。要主动配合各地保监部门做好生猪保险工作,增强生猪养殖户抵御重大疫病和自然灾害等风险的能力。在落实好各项新增政策的同时,要继续督促项目县按项目进度要求,保质保量地实施好生猪良种补贴等政策,加速生猪品种改良进程。

二、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

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是加快转变生猪生产方式、增强猪肉市场供给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继续按照《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农牧发[2010]6号)要求,积极引导和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发展,加强生猪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改善饲养和防疫条件,提高生猪产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入开展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创新工作机制,切实发挥示范带动效应。要继续探索生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的有效技术措施,积极推广经济高效适用的粪污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模式。要按照《通知》要求,积极争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支持,加大对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投入力度,切实帮助养殖场户解决用地难和贷款难问题。

三、建立健全生猪良种繁育体系

种业是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当前,我部正组织编制《全国养殖业良种工程“十二五”建设规划》,把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作为重要的建设内容,继续支持生猪原良种场建设。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抓紧制定本区域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规划,明确发展思路,切实增加投入,增强自主育种和供种能力。要按照《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要求,做好核心育种场的培育和推荐工作,规范开展生产性能测定,积极开展遗传交流与评估,稳步推进生猪联合育种。要大力支持种猪扩繁场和种公猪站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种猪场(站)执法监管,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做好种猪场主要垂直传播性疫病的监测净化工作,提高种猪质量水平。要按照我部印发的《关于提高母猪生产水平和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指导意见》,通过专家培训和现场指导等形式,帮助养殖场户改善饲养管理,提高生猪生产水平。

四、切实加强生猪疫病防控工作

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在全力做好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生猪重大疫病防控的同时,要加强仔猪流行性腹泻等常见病的防控。对免疫病种,加大免疫工作力度,特别是要做好新补栏仔猪、散养猪的日常补免,加强免疫效果监测,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加强养殖企业防疫监管,强化动物防疫条件审查。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制度,实行严格封闭管理,开展夏季消毒灭源,不断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加快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逐步实现调运生猪的可追溯管理。强化检疫监管,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加大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力度,防止疫情跨区域传播。对病死猪坚决做到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抓好应急处置工作,确保一旦发生疫情,有效反应、及时应对,防止疫情扩散蔓延。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健全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提高基层防疫水平。大力开展防控技术宣传、培训和指导服务,不断提高广大养殖者防疫意识和防疫能力。

五、加强质量安全监管

各地要深入推进“瘦肉精”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养殖环节非法使用“瘦肉精”、自配料中添加“瘦肉精”和滥用抗生素的行为,保障猪肉产品的质量安全。健全养殖场(户)日常监管制度,督促养殖场(小区)完善养殖档案,如实记录商品饲料、兽药等投入品来源,严格实行休药期制度。加强对养殖场(户)的普法宣传教育,强化技术指导与服务,增强养殖场(户)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和假劣饲料兽药识别能力。建立养殖场(户)质量安全承诺制度,活畜出栏时向收购者出具《无“瘦肉精”承诺书》。大力推广应用配合饲料,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猪健康水平。严格饲料市场准入,加强饲料质量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假劣饲料产品和坑农害农违法行为。要加强对育肥后期和出栏生猪的“瘦肉精”监督抽查。

六、加强生猪生产监测和预警

各地要建立准确、可靠的生产和市场供销基础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在按时保质完成农业部定点监测县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强化形势分析研判,加强信息发布和预警,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要加强生猪产区和销区供需信息通报,促进生猪产销衔接,引导合理出栏,促进均衡上市。

猪肉是重要的“菜篮子”产品,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把发展生猪生产、保证市场供应作为惠民生、促和谐的重要工作内容。要按照《通知》要求,配合地方人民政府抓紧制定促进生猪生产和价格稳定的工作方案。要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进一步落实好《通知》支持生猪生产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要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细化分解任务,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时限。要加大生猪生产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组织人员力量深入基层,到户到场,通过宣讲政策、发放明白纸等多种方式,把各项政策给农民讲清楚、说明白,尽快发挥政策效应。

各地要将贯彻落实《通知》的情况于2011年8月30日前报我部畜牧业司和兽医局。

联系人:王健

陈国胜

电话:010-59192839 010-59191403

传真:010-59193287 010-59192861

邮箱:xmsxmch@agri.gov.cn

第二篇: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强对市场需求的分类调控,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约束、经济杠杆的作用来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引导楼市健康、稳定发展。

建立中央与地方在房地产市场利益分享上的补偿机制,通过产业、区域政策及相应的税收、信贷、利率手段,激励地方政府参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加大对住房制度的改革,健全市场体系。深化住房制度改革。

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土地竞争机制,使土地出让、融资、开发、市场准入、销售和社区服务等整个经营过程科学有序地进行。

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调控作用,合理确定各类住房用地的布局和比例,建立透明的价格机制,使销售操作更规范,信息渠道更通畅。

制定和完善食品生产和流通过程的有关标准,建立和健全食品安全管理的专门机构,促进管理的规范化和长期化。

三、加强对剧毒农药的管理,堵住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

四、加强对行业协会的建设和治理,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加大向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偏远山区的支持力度。

二、主要措施:

第一,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首先要从法律上、制度上、体制上努力营造一个维护权利公平的制度环境。其次,要高度重视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再次,要努力建立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利益协调机制。

第二,要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环境治理保护。

第三,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第四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

第五,要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社区建设,健全社会组织,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

第六,要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加强法制教育,严肃财经法纪。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游客反宰意识。利用政府网、报纸和其他方式向游客提供反宰注意事项,向游客发布被反复投诉的商家名单,在各景区、消费场所张贴投诉举报电话和网络联系方式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广大领导干部,工作人员,人民群众的。。素质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法律),做到有法可依,对……进行严厉的制裁和处罚,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

二是大力发展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

三是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农超对接”,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和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制度,把握好国家储备吞吐调控时机,搞好进出口调节,增强市场调控能力。

四是加强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特别要强化价格执法,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

五是完善补贴制度,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绝不能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的正常生活。

(二)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继续增加政府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增加对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农民的补贴。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

加强农村和中小城市商贸流通、文化体育、旅游、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促进文化消费、旅游消费和养老消费。推动农村商业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优化城镇商业网点布局,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地理信息等新型服务业态。

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专项治理行动。

(三)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支持优势产区生产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产品。

大力发展畜牧业、渔业、林业。切实抓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

继续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业、创收能力,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大兴水利,全面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库和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以及山洪地质灾害防治。

完善排灌设施,发展节水灌溉,加固河流堤防,搞好清瘀疏浚,消除水库隐患,扩大防洪库容。通过几年努力,全面提高防汛抗旱、防灾减灾能力。

大力推进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快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为农民建设美好家园。

加大“三农”投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

继续增加对农民的生产补贴,新增补贴重点向主产区、重点品种、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倾斜。

增加中央财政对粮食、油料、生猪调出大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扩大奖励补助规模和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涉农信贷投放,确保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上年。

加大政策性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覆盖耕地、林地、草原等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大幅增加奖补资金规模。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年底前,在全国普遍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

解决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四)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改造提升制造业。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重点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技术工艺系统集成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推动重点行业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

二是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设高性能宽带信息网,大力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形成生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是着力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加快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尽快实现鼓励类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基本同价。

四是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传统能源清洁利用,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统筹发展、加快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坚持陆海统筹,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落实各项区域发展规划。坚持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认真落实西部大开发新十年的政策措施和促进西藏、新疆等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各项举措。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暂不具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要解决好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赁、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要充分尊重农民在进城和留乡问题上的自主选择权,切实保护农民承包地、宅基地等合法权益。城镇化要同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这是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

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继续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大力开展工业节能,推广节能技术,运用节能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投入,积极推进新建建筑节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低碳城市试点。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

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加快城镇污水管网、垃圾处理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推广污水处理回用。启动燃煤电厂脱硝工作,深化颗粒物污染防治。加强海洋污染治理。

加快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地区重金属污染治理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控制农村面源污染。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巩固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成果,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推进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

完善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加快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应急等体制建设。

(五)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科技、教育和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必须始终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公办民办并举,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抓紧解决“入园难”问题。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公共资源配置重点向农村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

以流入地政府和公办学校为主,切实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做好“双语”教学工作。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注重引导和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实践创新能力。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引导高中阶段学校和高等学校办出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

支持特殊教育发展。落实和完善国家助学制度,无论哪个教育阶段,都要确保每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全面加强人才工作。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加大人才开发投入,推进重大人才工程。深化选人用人制度改革,努力营造平等公开、竞争择优的制度和社会环境,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提升重大集成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推动建立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鼓励企业共同出资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共担风险、共享成果,对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项目,政府要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激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广大科技人员以多种形式与企业合作。保持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保护、管理能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六)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

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要适应我国劳动力结构特点,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小型微型企业和创新型科技企业,努力满足不同层次的就业需求。

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创业。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快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全国互联互通。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这既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当前的紧迫工作。今年重点采取三方面措施:一是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

稳步提高职工最低工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

二是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合理调整税率结构,切实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

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加强对收入过高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三是大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加快建立收入分配监测系统。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推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解决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的历史遗留问题,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积极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制度。完善城乡低保制度。继续多渠道增加社会保障基金。将孤儿养育、教育和残疾孤儿康复等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继续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社会保障管理信息化。发挥商业保险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长效机制,重点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切实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

一是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今年要再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1000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50万户。

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中央财政预算拟安排补助资金1030亿元,比上年增加265亿元。各级政府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幅度增加投入。

抓紧建立保障性住房使用、运营、退出等管理制度,提高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保证符合条件的家庭受益。

二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制定并向社会公布住房建设计划,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单列保障性住房用地,做到应保尽保。

重点增加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严格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调整完善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有效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和市场行为监管,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实行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市县人民政府负直接责任。有关部门要加快完善巡查、考评、约谈和问责制度,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不力,从而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地方,要追究责任。

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今年是医改三年实施方案的攻坚年,要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是在基层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完善基本药物保障供应体系,加强药品监管,确保用药安全,切实降低药价。

二是抓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鼓励各地在医院管理体制、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和监管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完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改善医患关系。

三是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稳定提高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参保率和新农合参合率。

四是完成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任务。今年全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25元。加强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的预防控制和规范管理。加强妇幼保健工作,继续推进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和救治保障试点。认真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大力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五是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放宽社会资本和外资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完善和推进医生多点执业制度,鼓励医生在各类医疗机构之间合理流动和在基层开设诊所,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以城乡社区为载体,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人口、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等社会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加快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和纠错机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切实解决乱占耕地、违法拆迁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制,提高全社会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加强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完善信息网络管理。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健全法制,严格标准,完善监测评估、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加强监管执法,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七)大力发展文化建设

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在全社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加快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重点加强中西部地区和城乡基层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档案事业。

加强对互联网的利用和管理。

(八)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继续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大力发展金融市场,鼓励金融创新。

完善成品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和各类电价定价机制。

建设廉洁的政府是一项持久而又紧迫的任务,是人民的殷切期望。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认真治理政府工作人员以权谋私和渎职侵权问题,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形式主义。

加大对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的监督力度。

第三篇:太仆寺旗促进生猪生产和价格稳定工作方案

太仆寺旗促进生猪生产和价格稳定工作

方 案

为了促进我旗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防止猪肉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波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防止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波动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1‟26号)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价格工作方案的通知》(内政办发电„2011‟79号)精神,结合我旗实际,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生猪发展现状和我旗发展养猪优势

全旗6个苏木乡镇,176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6.7万人。2011年牧业统计,有存栏生猪1.9万口,其中基础母猪0.82万口(成年能繁母猪0.34万口,后备母猪0.48万口),年出栏出售生猪5万口。目前全旗有养猪场19个,能繁母猪1000口,后备母猪2000口,其中仅有2座具一定规模,其它多为家庭式养猪场,规模小、投资不足、发展后劲乏力。但我旗以农业为主,农业人口多、劳动力充裕,而且养猪历史悠久,有丰富的养猪经验,近年来养猪业效益明显,养猪对发展畜牧业是一项不占用草场即保护生态又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好路子。但由于我旗农民经济基础薄弱,投资后劲不足,致使养猪业没有较大发展。依靠国家扶持政策支持和带动,大力发展全旗养猪业,即利国又利民。

二、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生猪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养猪业为核心,通过加大生猪养殖投入,进一步加强生猪疫病公共防控体系建设和生猪市场调控、监管为手段,着力构建防止价格大起大落、生产大上大下的长效机制,减缓生猪市场的周期性波动,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

三、目标任务

(一)发展目标

全面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力争在三年内在全旗新建扩建大中小各类型养猪场166个,年出栏生猪达到20万头以上,其中建成:饲养基础母猪300口,年出栏生猪5000头以上大型标准化规模养猪场4个;饲养基础母猪200口,年出栏生猪3000口中型标准化规模养猪场10个;饲养基础母猪150口,年出栏生猪2000口中型标准化规模养猪场10个;饲养基础母猪80-100口,年出栏生猪1000口小型标准化规模养猪场40个;培育饲养基础母猪20-30口,年出栏生猪300口的家庭式养猪场100个;并力争全旗散养农户饲养基础母猪达到4000口,年出栏生猪7万头;同时建立基础母猪存栏300头的种猪场2个,年提供优良种母猪4800口,出售良种公猪2000-4800口,实现旗内种猪自繁自育平衡供给。同时建立健全生猪防疫体系和生猪预警机制,完善繁育改良体系,确保我旗生猪稳定生产,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和过度上涨。

(二)发展进度

1012年建成:饲养基础母猪300口,年出栏生猪5000头以上大型标准化规模养猪场2个;饲养基础母猪200口,年出栏生猪3000口中型标准化规模养猪场4个;饲养基础母猪150口,年出栏生猪2000口中型标准化规模养猪场5个;饲养基础母猪80-100口,年出栏生猪1000口小型标准化规模养猪场20个;培育饲养基础母猪20-30口,年出栏生猪300口的家庭式养殖场40个;力争全旗散养农户饲养基础母猪达到2000口,年出栏生猪3万头,全旗年总出栏生猪9.4万口。新建基础母猪存栏300头的种猪场1个,年提供优良种母猪2400口。

2013年建成:饲养基础母猪300口,年出栏生猪5000头以上大型标准化规模养猪场1个;饲养基础母猪200口,年出栏生猪3000口中型标准化规模养猪场3个;饲养基础母猪150口,年出栏生猪2000口中型标准化规模养猪场3个;饲养基础母猪80-100口,年出栏生猪1000口小型标准化规模养猪场10个;培育饲养基础母猪20-30口,年出栏生猪300口的家庭式养殖场40个;力争全旗散养农户饲养基础母猪达到3000口,年出栏生猪4.5万头,全旗年总出栏生猪15.5万口;新建基础母猪存栏300头的种猪场1个,两个种猪场年提供优良种猪4800口。

2014年建成:饲养基础母猪300口,年出栏生猪5000头以上大型标准化规模养猪场1个;饲养基础母猪200口,年出栏生 猪3000口中型标准化规模养猪场3个;饲养基础母猪150口,年出栏生猪2000口中型标准化规模养猪场2个;饲养基础母猪50-100口,年出栏生猪1000口小型标准化规模养猪场10个;培育饲养基础母猪20-30口,年出栏生猪300口的家庭式养殖场20个;力争全旗散养农户饲养基础母猪达到4000口,年出栏生猪7万口,全旗年总出栏生猪20万口。

(三)投资核算及资金来源

利用三年时间,共投资新增建设各类型规模生猪养殖场、种猪繁育场166个,总投资需9898万元,按《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价格工作方案的通知》(内政办发电„2011‟79号)精神,新增或改扩建猪场按1:1资金扶持配套比例,我旗三年共需申请国家立项扶持资金4949万元,猪场建设主体(场主或农牧民)自筹4949万元,其中①建设具有饲养基础母猪300口规模良种猪繁育场2处,每处需投资323.4万元,2处共建设投资646.8万;②建设具有饲养母猪300口,年出栏5000口商品猪规模养殖场4处,每处需建设投资289.8万元,4处共需要1159.2万元;③建设具有饲养基础母猪200口,年出栏商品的猪3000口规模养殖场10处,每处需建设投资185.2万元,共需1852万元;④建设具有饲养基础母猪150口,年出栏商品猪2000口规模养猪场10处,每处需投资132.4万元,共需投资1324万元;⑤建设具有饲养基础母猪80—100口,年出栏商品猪1000头的规模养场场40处,每处需投资78.6万元,共需资 金3144万元;⑥建设具有饲养基础母猪200口,年出栏商品猪300口,规模农户经营或养猪场100处,每处需投资17.72万元,共需投资1772万元,具体发展计划和投资概算见附表1-3。

四、工作措施

(一)落实好国家扶持政策,促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

1、开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积极支持原有生猪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重点提高粪污处理与利用能力,使之达到环保要求。积极争取国家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扩建项目资金,由旗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提出项目总体安排方案,督促各有关项目实施单位按照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标准规划设计项目建设内容,逐项实施落实,确保本地区生猪生产能力稳定。

2、扶持家庭式规模养殖。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价格工作方案的通知》(内政办发电„2011‟79号)精神,有计划发展大型、中型养猪场,并着力扶持100个养猪300头以上的家庭式生猪标准化养殖场(户),使我旗生猪养殖走向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

3、认真落实能繁母猪补贴政策,稳定生猪生产。继续对能繁母猪养殖户发放饲养补贴,每头能繁母猪每年补贴100元,其中中央财政负担60%,自治区财政负担30%,盟旗财政负担10%。畜牧、财政、统计等部门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对养殖场(户)5 能繁母猪实际存栏数量进行逐场(户)核查,统计核实能繁母猪数量必须做到见猪、见人、见标、见榜,统计结束后,以行政村为单位张榜公布,接受村民监督,数量不实的要及时更正。要根据此次统计核查结果,及时向饲养能繁母猪的养殖场(户)兑付能繁母猪补贴资金。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的形式直接兑付到养殖场(户)。

4、鼓励龙头企业建基地,加快生猪产业化进程。一方面引进外来资金投资我旗生猪产业,另一方面下大力培植扶持本土企业、专业合作社。坚持外引与内扶并重,引导推进生猪产业化经营,促进生猪产业提档升级,实现我旗生猪产业由生产向生产和加工的方向转变。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优势,组织养殖户采用合同约定,推行订单收购。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办法,鼓励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设饲料原料批发市场,保证饲料原料的供应。降低饲料生产成本风险。

(二)建设良种种猪场 推进生猪品种改良

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计划利用2年时间建设2个具有300头基础母猪的种猪场,力求仔猪供求平衡。加强原良种猪场建设规划,支持生猪原良种场建设,加强种猪测定和选育,提高种猪质量。实施父母代种源工程,解决农户从事标准化规模养殖的猪源问题,力求实现旗域内的仔猪供求平衡,避免因种猪和商品仔猪跨区调运而导致引发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和成本上升等问题,切 实保护农民利益,确保全旗养猪业健康稳定发展。有计划制定规模养猪场种猪购入补贴制度,确保种猪品种质量提高,种源健康无病,努力提升全旗养猪良种化程度,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三)支持生猪疫病公共防疫体系建设

1、加强动物疫情监控,加大兽医卫生监督执法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动物防疫条例》,加大基层动物防疫机构的投入,为基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购置必要的检测设备,落实工作经费,改善工作条件,确保动物疫病防控需要;切实加强生猪疫情监测和防控,加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置疫情。

2、落实好疫病防控责任。实行免费强制免疫,切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各级要层层签订责任状,强化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责任。全旗建立重点部位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监管工作责任制,对规模养殖场(户)、养殖小区、活畜禽交易市场、动物屠宰加工场等疫情风险较高部位,实行定员监管,明确职责,挂牌服务。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制定对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疫情监测、畜禽发病死亡率等关键环节进行量化评价的工作考核方案。要继续落实好对国家一类动物疫病免费强制免疫政策,中央财政对基层动物防疫员的工作经费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000元提高到1200元。目前我旗有6个苏木乡镇兽医站、有村级防疫员176个,7 今后三年内对对规模养猪场配备专职防疫员30-50人。实现养猪场独立防疫体系管理,杜绝因防疫员流动造成疫病传播的危险。

(四)落实好资金安排 完善生猪防疫扑杀和无害化处理政策

1、足额落实生猪防疫扑杀和无害化处理政策,提高补助标准。建立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预备金,及时兑现扑杀补助经费。提高因防疫需要而扑杀的生猪补助标准,由目前的每头600元提高到800元。病死猪要坚决做到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大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支持力度,对屠宰环节病害猪损失补贴由每头500元提高到800元;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费用给予每头80元的补助,各级财政按照生猪扑杀现行比例配套分担。

2、切实加强生猪养殖、运输和屠宰环节的监管。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生猪养殖场(小区)开展“三品一标”(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和地理标志)认证工作,切实加强生猪养殖、运输、屠宰等环节的监管。规范检疫监管,坚决杜绝“隔山开证”等问题。认真开展“瘦肉精”监管、整治工作。发现问题,要按照农业部“五不放过”的原则,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认真开展检疫监测同步工作。安排落实“瘦肉精”等违禁物专项监测,定期开展生猪“瘦肉精”等违禁物拉网式监测。

(五)充分调到和争取金融保险部门支持 促进养猪生产

1、鼓励合作社养猪场(户)积极参加能繁母猪保险,强化保险对产业的支持。建立更加严格的保险与耳标识别、生猪防疫和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提高能繁母猪保险覆盖面。每头能繁母猪保险金额为1000元,保费为每头60元。中央、省、市(县)按既定比例负担,以减轻养殖户负担,降低养猪业风险,保护养殖户的利益。

3、创新贷款机制,加大信贷支持。建立和完善担保贷款体系。对规模化养殖要通过加快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切实可行的贷款担保机制,为生猪专业合作社和生猪加工企业,规模养殖场(户)提供信用担保,加大金融机构对生猪养殖和加工的信贷支持力度,解决生猪养殖“融资难”问题。

(六)协调好部门间协作 保障生猪养殖用地和用电

按照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55号)、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20号)等文件精神,合理规划养殖区建设,安排畜牧生产用地,进一步简化畜牧业用地审批手续。对成长型、扩张型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精深加工项目所需用地,只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和现代农业规划的,应优先安排解决,鼓励合理利用荒山、荒地等发展畜禽养殖。农业生产中的养殖业用电统一按农业生产电价执行。

(七)各部门齐抓共管 建立健全应急保供稳价机制

1、加强统计监测工作。统计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生猪抽样调查制度,及时公布生猪存栏、结构和出栏数量等信息。物价部门要加强对生猪生产的成本调查和市场价格监测分析工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加强生猪生产动态跟踪和监测预警工作,重点加强生猪存栏结构、变化和生猪疫情的调查分析预警。工商部门做好生猪屠宰量和猪肉等畜禽产品市场销售量、价格的调查统计。有关部门要根据形势的发展,逐步扩大监测调查点覆盖范围,不断提高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

2、提高畜牧业统计监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政府宏观决策、畜牧部门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搞好信息发布提供优质服务。建立畜牧业生产动态监测预警及应急管理平台,实现规模养殖场动态月度监测和预警功能,及时、动态、全面显示本旗的生产及市场分析情况。

3、加强市场、质量和价格监管,保证质量安全。进一步做好肉食市场动态监测,充分发挥市场供应和市场价格的引导作用,切实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打击私屠滥宰和给生猪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等违法行为;严格屠宰行业准入管理,政府对肉品质量安全负总责,公安、工商、农业、商务、质检、物价、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要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从严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八)强化领导责任,保障工作经费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太仆寺旗促进生猪生产和价格稳定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南中玉(政府旗长)副组长:张宝文(政府副旗长)成员:袁顺全(财政局局长)

王树岭(土管局局长)樊志刚(公安局局长)

李占瑞(发改局局长)

陈军(农牧业局局长)李 赋(城建局局长)靳永河(环保局局长)铁柱(工商局局长)曹臻玉(技术监督局局长)

王志峰(太仆寺旗农业银行行长)

格日勒图(太旗信用联社主任)聂守宝(药监局局长)

石立民(供电局局长)

胡毕斯哈拉图(农牧业局副局长)

赵飞(兽医局局长)

李占宝(宝昌镇镇长)

杨俊甲(骆驼山镇镇长)

吴广峰(千斤沟镇镇长)

刘海霞(红旗镇镇长)

斯琴朝格图(贡宝拉格苏木苏木长)彭毓国(幸福乡乡长)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在农牧业局 办公室主任:陈军(兼)

付主任:胡毕斯哈拉图(兼)赵飞(兼)工作人员:李全、于成武 办公室电话:5222040 12 猪肉是菜篮子的主要品种,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政府要把避免生猪业大起大落作为紧迫任务,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组织落实,妥善解决好生猪生产、加工与市场供应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策的全面落实。对抓落实工作完成好的地方,要给予通报表扬;对政策落实不力、弄虚作假的地方要实行责任追究。

2、保障工作经费,确保工作有序开展。旗财政要将生猪生产、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和疫病防疫等运行列入专项预算,保障生猪生产、防疫、统计监测工作经费,保证生猪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统计、监测、分析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七日

第四篇:关于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及价格的工作方案

肃北县关于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

及价格的工作方案

为促进生猪生产平稳持续健康发展,稳定市场供应,防止价格大幅波动,根据酒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防止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波动的实施意见》(酒政办发〔2011〕306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明确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防止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波动的政策措施以及市政府的要求,鼓励发展大型现代化生猪养殖场,逐步减少生猪养殖场户总数,稳定生猪生产,“十二五”期间全县生猪年出栏量维持2010年水平,并力争达到8千头,生猪自给率维持在95%左右;鼓励我县生猪养殖大户在周边县市建立供应我市的生猪基地,加强与产地的产销对接;加大冻肉储备,提高生猪市场调控能力,防止生猪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波动,保障市民食肉安全。

二、落实工作措施

(一)继续大力扶持生猪生产。

1、大力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大对大型生猪养殖场的资金扶持力度,“十二五”期间,县财政平均每年安排万元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并视情况适当增加投资。重点扶持年出栏千头以上大型生猪养殖场的养殖设施、环保设施、防疫条件建设和标准化改造,着力建设一批国内一流水平的大型现

代化生猪养殖场,推进生猪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环保化、现代化发展,确保我县生猪生产能力稳定。

2、保障必要的生猪养殖用地。在加大环境保护和生猪环保处理力度的同时,合理规划生猪养殖区建设,将大型生猪养殖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保障、落实年出栏千头以上大型生猪养殖用地(包括生猪栏舍用地和附属配套设施用地),确保生猪年出栏量。

3、加强生猪产销对接工作,加快对生猪市场的监管工作,扩大供应渠道,适时帮助生猪批发市场等扩展业务,组织外地生猪供应我县,保障我县生猪市场稳定供应,切实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和猪肉价格过度上涨。

4、落实能繁母猪饲养补贴制度。按照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要求,继续实施能繁母猪饲养补贴制度,研究确定能繁母猪饲养补贴发放标准。

5、积极推进种猪产业发展。落实生猪良种繁育政策,大力支持科技含量高的种猪产业发展,增强育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良种猪供种能力,推广良种猪人工授精技术,促进生猪品种改良。

6、加大生猪养殖综合技术推广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强生猪养殖、环保、防疫等技术的推广、培训力度,提高生猪安全养殖的综合技术水平。

7、加大对生猪养殖扶持政策。对生猪规模养殖户给予信贷政策资金支持,重点用于改善生猪生产条件、加强防疫服务、贷

款贴息和保费补助等。

(二)进一步加强生猪疫病公共防控体系建设。

1、落实防疫责任。加大畜牧兽医站等防疫机构建设的投入,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购置必要的检测设备、落实工作经费、改善工作条件,确保动物疫病防控和生猪“瘦肉精”速测等质量安全工作正常开展;切实加强生猪监测和防控,加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置疫情,严防疫情扩散和病死猪流入市场。

2、落实免费强制免疫政策。坚持预防为主、免疫与扑杀相结合,切实做好生猪疫病防控工作。继续落实好国家一类动物疫病免费免疫政策,做到应免尽免。健全基层动物防疫队伍,按照中央及省、市要求落实基层防疫员工作经费的地方财政补助。

3、落实生猪防疫扑杀和无害化处理政策。按规定落实好因防疫需要而扑杀生猪的补助,病死猪要坚决做到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认真贯彻落实《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商务部财政部令2008年第9号)和《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608号),督促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认真做好屠宰环节病害生猪、病害生猪产品、待宰前死亡生猪无害化处理的台账登记,切实做好数据统计、核实、填报等工作,并按照规定及时做好补贴资金的审核、发放工作。要落实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地方财政

分担费用。

(三)继续强化信贷和保险对生猪生产的支持。

建立和完善生猪生产担保贷款体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生猪生产担保贷款体系。加快推进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为标准化养殖场(小区)提供信用担保服务。建立规模养殖企业联合体担保贷款机制并制订具体实施办法,加强对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企业的信贷支持。

(四)加强生猪市场调控和监管。

1、建立和完善生猪市场调控机制。建立和完善以储备制度为基础的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机制和保障市场供应机制,有效维护生产者、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根据我县实际,在现有储备规模上,适当增加冻肉储备和相应财政补贴,并根据生猪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合理把握猪肉储备吞吐的时间、节奏和力度。指导、支持冻肉经营企业落实采购和销售计划,确保全县猪肉储备量。

2、加强市场、质量和价格监管。切实加强生猪屠宰和生猪产品流通各个环节的监管,落实进货查验、台账登记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猪肉及其制品的检疫和检验,严禁未经检疫检验或检疫检验不合格的猪肉及其制品流入市场。严肃查处屠宰加工销售病死猪肉及注水肉等不法行为,规范生猪市场交易行为和流通秩序。加强生猪市场监督检查,严厉查处违法经营、囤积居奇、哄抬价格、强买强卖、欺行霸市等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

3、完善生猪生产和市场统计监测工作。各相关部门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加强信息沟通,实现信息共享,共同做好生猪生产和市场统计监测工作。统计部门完善对生猪的抽样调查制度,尽快做到按月定产,及时发布生猪存栏、结构和出栏数量等信息。物价部门加强对生猪生产的成本调查和市场价格监测分析工作。农业部门加强生猪生产动态跟踪监测分析以及价格监测工作,重点加强生猪存栏结构、变化和生猪疫情的调查分析预警。发改(物价)部门会同工商等部门继续做好生猪屠宰量和生猪产品市场销售量、价格的调查统计工作。财政部门安排资金,保证生猪等“菜篮子”商品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统计、监测、分析工作的正常运行。

(五)妥善安排低收入群体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

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机制、临时价格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根据我县物价、特别是低收入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变动情况,及时向低收入群体发放临时价格补贴,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同时,要采取定点供应储备食品、落实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加强学生食堂管理等多种形式,确保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基本稳定。

(六)正确引导市场预期。

有关单位要健全统一信息发布平台,按照职责定期发布相关信息,引导养殖场(户)合理调整养殖规模,优化养殖结构。进一步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及时、准确发布生猪等“菜篮子”商品的生产、市场和价格信息,客观分析价格变动的原因和影响,准确解读国家在扶持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妥善安排低收入群体生活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积极引导新闻媒体真实、客观、全面报道生猪市场变动的信息,平衡报道猪肉价格变动对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的影响,防止过度渲染,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加强组织领导

(一)强化政府责任。

要将发展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放在重要位置,切实落实《甘肃省家畜屠宰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建立稳定的生猪生产发展长效机制。同时,要一并抓好牛羊肉、禽蛋奶和水产品等其他“菜篮子”产品的生产与市场供应工作。

(二)落实政策措施。

相关部门切实加强领导,按照我县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及价格的工作方案,组织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依据职责,尽快将有关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加强对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及时上报我县生猪生产的相关信息。

二0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第五篇:促进文化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

促进文化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人们青睐的一种旅游方式。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能使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品味景点所具有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同时,发展文化旅游业对于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当前很多地方都在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但也应注意到,当前文化旅游业的发展遇到不少的问题,诸如对文化资源的保护不力,文化旅游企业融资困难,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形式单

一、资金利用效率不高,民营资本引入不够等。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采取切实措施促进文化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

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在于文化旅游资源。各地的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存在差异,因此应找准本地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规划、重点开发,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才能促进文化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在这方面,很多地方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成功经验。例如,有些地方依靠本地历史文化名人效应做大了当地的文化旅游业。但有些地方在这个问题上却走入了误区:看到“名人故里”的品牌效应不错,就生拉硬拽、牵强附会地把本地与历史名人或历史事件套上关系,结果却不甚理想,甚至闹出种种笑话。所以,发展文化旅游业不必牵强附会,而应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加大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力度。当前,一些地方在开发本地文化旅游资源时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为,重开发、轻保护,有的地方甚至只顾开发、不管保护,使生态环境和文化旅游资源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了文化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丰富多彩的自然、文化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文化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些资源一旦受到破坏,文化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将无从谈起。因此,加强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势在必行。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我们应牢固树立“保护是前提、科学合理规划是关键、有序适度开发是核心”的理念,把自然的馈赠与历史的遗产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是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应着重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应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发展要求,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同时,应加强对

少数民族地区居民进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普及性教育,提高他们保护本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举办各种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对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举办各种文化旅游节庆活动,能使游客充分感受文化与旅游的双重魅力,获得富含特色的文化与旅游享受;同时,成功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能提升城市知名度,吸引旅游者,带动旅游业相关产业发展,改善城市软环境等,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因此,促进文化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应深度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积极举办各种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在举办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文化旅游节庆活动要提高影响力,就需要保持连续性,坚持不懈举办,并且每年都注入一些新的内容,常办常新;文化旅游节庆活动要提高吸引力,就需要加强具有独创性的策划,改变领导光临、明星走穴,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做法,融入独创性的文化理念和元素,以提高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的品位和档次。此外,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应强调群众广泛参与,让群众自娱自乐;借助节庆活动打造区域文化特色,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注重做好对外宣传和推介,打造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品牌;注意对文化旅游节庆活动进行评估,建立对活动资金使用效率、节庆效果的评估机制,做大做强影响大、效益好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停办低效率、低水平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

引入民营资本。民营资本能为文化旅游业带来强大活力,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能起到支撑作用。引入民营资本,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一条新路。从目前情况看,民营资本在文化旅游业总资本中占的比例较低,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应在落实好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的基础上,加强规划、创新业态,为民营资本的进入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应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吸引更多的民营资本参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于投资者来说,应以良好的心态积极参与文化旅游业发展。发展文化旅游业,从投入到盈利的过程较长,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加强和改进,才能获得理想的收益。

支持文化旅游企业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企业是发展文化旅游业的主力军。当前文化旅游企业发展较快、取得不小的成效,也遇到了资金不足等难题。为此,应加大扶持力度,开阔思路,拓宽文化旅游企业融资渠道,支持文化旅游企业做大做强。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对文化旅游企业开办质押贷款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旅游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和中期票据等;另一方面,应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文化旅游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以筹集资金扩大业务规模,带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下载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稳定市场供应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稳定市场供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20年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实施细则

    2020年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实施细则为便于2020年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项目申报实施,拟定以下实施细则:一、申报对象项目申报的养殖场建设内容为当年新建、改......

    农业部出台意见稳定生猪生产

    中新网5月20日电据农业部网站消息,农业部办公厅近日出台关于稳定生猪生产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强化技术指导与服务,大力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强化信息监测预警,落实好各项扶持......

    正确认识和塑造企业文化 促进企业稳定持续发展(精选5篇)

    正确认识和塑造企业文化 促进企业稳定持续发展企业要保持稳定和持续地发展,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尽管目前还没有人能给“企业文化”......

    关于进一步促进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宣部、财政部、国家旅游局、教育部、民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文化部、民航局、国家文物局、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关于进......

    生猪生产形势严峻应引起高度重视

    生猪生产形势严峻应引起高度重视2018年,受猪周期价格低迷和非洲猪瘟疫情双重叠加影响,晋城市生猪产业进入结构调整阵痛期。作为山西省生猪产业第一大市,在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下......

    河北省关于促进全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河北省关于促进全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稳定市场预期,促进全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和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顺利推进。一、......

    “五化”督导促进区域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五化”督导促进区域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顺义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坚持督政为重、督学为本,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等职能,实施“五化”督导,有力地促进了区......

    建立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建立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竞争的范围迅速扩大,竞争的程度空前加剧。人才的竞争也愈演愈烈,高素质的人才流动也越来越快。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