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促进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

时间:2019-05-15 04:07: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进一步促进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进一步促进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

第一篇:关于进一步促进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宣部、财政部、国家旅游局、教育部、民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文化部、民航局、国家文物局、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关于进一步促进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

发布日期:2008年09月12日 来源:媒体公开报道 字体:【大 中 小】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宣部、财政部、国家旅游局、教育部、民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文化部、民航局、国家文物局、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关于进一步促进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

(发改社会[2008]246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连市、青岛市、宁波市发展改革委、党委宣传部、财政厅(局)、旅游局、教育厅(局)、民政厅(局)、建设厅(委、局)、交通厅(委、局)、文化厅(局)、文物局、党史研究室、各铁路局、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及有关机构:

为进一步做好红色旅游工作,经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现将《关于进一步促进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开展有关工作。

附:关于进一步促进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 中宣部 财政部 国家旅游局 教育部 民政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铁道部 文化部 民航局 国家文物局 中央文献研究室 中央党史研究室 二〇〇八年九月十二日

关于进一步促进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国红色旅游已初具规模、渐成体系,工作框架基本形成,政治、文化和经济“三大工程”效益显著,《纲要》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红色旅游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大众化常态化的新方式,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的新途径,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引擎,发挥了积极作用。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已具备更加坚实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提升质量、强化宣传、加大投入、健全机制。为更加有效实施《纲要》,进一步促进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经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意义

几年来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战略决策,已经取得了突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红色旅游日益成为新形势下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的创业史、革命史、奋斗史,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日益成为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全民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工程;日益成为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老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

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形势下,要从确保党和国家事业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发展红色旅游的重大意义。实践表明,强化党的执政意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是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正确方向,综合发挥“三大工程”功能,是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是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坚持遵循旅游发展规律,统筹规划、量力而行、因地制宜、融合发展、不断创新,是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落实《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突出特色,提升质量,拓展市场,努力实现红色旅游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加快提升红色旅游发展质量

促进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全面提升红色旅游发展质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做好红色旅游资源保护、精品景区和线路建设、运行机制和发展理念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

着力加快完善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体系。依据《纲要》的精神和原则,加快提升红色旅游资源保护能力,进一步加强对重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和整理,进一步科学规范保护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切实推进革命历史文物征集工作,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积极部署和开展红色旅游资源普查,编制保护名录和保护规划。逐步把反映社会主义时期党的重要活动及建设创业史、体现时代精神的红色资源保护起来,不断丰富完善红色旅游内容和保护体系。

着力加快红色旅游精品体系与配套服务建设。按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A级旅游景区质量标准化要求,深挖内涵、创新展陈技术、规范导游解说服务、完善标识系统建设、强化景区管理,正确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打造一批富有感染力、震撼力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按照《纲要》精品线路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地方实际,适应市场需求,打造一批受广大游客普遍欢迎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按照建设重点红色旅游片区的总体部署,以核心景区为龙头,加快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一批主题鲜明、交通顺达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加快完善红色旅游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结合交通建设规划,重点推进经典景区之间、经典景区与主要交通干线的连接公路建设以及民航机场建设,积极推动红色旅游列车、红色旅游大巴以及民航支线航班的发展。

着力加强人才队伍与创新能力建设。按照政治合格、业务精湛、作风优良、服务规范的要求,整合党史、革命史、旅游教育培训资源,加快培训教材与资料编写,分级分类做好红色旅游教育培训工作。规范导游员、讲解员的讲解内容,杜绝迷信色彩,保持红色旅游讲解的真实性、客观性、权威性。有条件的旅游院校,要开设红色旅游课程或在相关课程中增加红色旅游内容,扩大在革命老区的招生规模及其对口支援革命老区旅游院校的力度。针对发展红色旅游的具体特点,研究实施人才奖励措施,鼓励发达地区与革命老区干部交流,完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营造合理流动、人尽其才的良好发展环境。推动党史、革命史研究机构,旅游规划设计机构、旅游高校及研究院所,博物馆、纪念馆以及旅游企业,成为红色旅游创新主体,鼓励在理论、技术、产品、服务、保护、宣传营销、发展模式、体制机制等方面积极创新探索,增强红色旅游发展活力与后劲。

三、统筹推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

统筹推进红色旅游与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乡村休闲、都市生活等各类旅游资源的融合发展,培育形成红色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复合型旅游产品和线路,满足多样性的旅游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和整合提升现有旅游产业服务体系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打破地区壁垒和行政分割,不断创新红色旅游区域合作模式,统筹推进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融合发展。

要以规划促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立足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按照形象共塑、产品共用、市场共促、基础共建、信息共享的要求,继续完善和落实重点红色旅游片区规划。要立足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相衔接,着手启动《纲要》后续规划和建设方案的研究与编制。红色旅游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必须做好与常规旅游、土地利用、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文物与环境保护、经济与社会发展等相关规划的统筹衔接。坚持以规划定项目,强化规划对项目建设的约束力,把融合发展思路切实落实到项目中去。

四、加大红色旅游投入支持力度

进一步增加资金投入。各地、各部门应按照《纲要》要求,落实红色旅游发展的专项资金和引导资金,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大资金投入。在年度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中,要提高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安排的比例。各地要按照《全国红色旅游重点景区总体建设方案》,认真落实好项目配套资金。继续落实好交通建设资金投入,按规定安排好用于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革命文物保护项目的资金投入,加大对展陈与技术更新的投资力度,把红色旅游宣传推广的投入纳入整体旅游促进与推广年度预算经费中。

拓宽红色旅游融资渠道。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通过专款贴息引导信贷资金投入红色旅游。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经营性项目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现代融资渠道筹措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红色旅游。

稳步推进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的要求,加快研究制定免费开放后展陈服务、宣传推广和奖励激励等有效运行的保障措施。各地要按规定配套专项资金,确保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工作的顺利运行。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凡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和纪念馆,对其符合条件的收入,可根据现行税制有关规定给予适当减免税优惠。对企事业单位、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国家机关,向公益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和纪念馆等的捐赠款,可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公益性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执行。

五、加强红色旅游宣传推广

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大红色旅游宣传力度,新闻媒体要深入宣传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积极介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精品线路和重点红色旅游地区,及时推广各地开展红色旅游的好经验好做法。鼓励和支持各类网站开设专版专栏宣传推广红色旅游,开展网上交流互动,建设网上红色旅游宣传推广平台。

文化和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部门要结合重大纪念活动,及时组织创作群众喜爱的“红色经典”文艺作品,有条件的红色旅游景区,要积极编排红色剧目,创建“红色舞台”。

各地要充分利用多种宣传手段,做好红色旅游的社会宣传。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重大纪念日组织红色旅游主题活动。

六、完善发展红色旅游的体制机制

进一步加强发展红色旅游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要分工协作,主动开展工作,切实履行职能,形成工作合力。各地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因地制宜地建立健全红色旅游工作协调领导机构,要有专人负责和具体工作方案,切实发挥作用。

进一步加强红色旅游配套政策协调。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促进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政策,把支持红色旅游的政策统筹纳入本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保护的总体政策体系,形成政策合力。

进一步加强各级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建设。要完善红色旅游信息交流制度,加强红色旅游调研和统计工作,全面掌握红色旅游发展情况,更好发挥办公室的职能和作用。

第二篇:促进文化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

促进文化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人们青睐的一种旅游方式。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能使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品味景点所具有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同时,发展文化旅游业对于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当前很多地方都在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但也应注意到,当前文化旅游业的发展遇到不少的问题,诸如对文化资源的保护不力,文化旅游企业融资困难,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形式单

一、资金利用效率不高,民营资本引入不够等。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采取切实措施促进文化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

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在于文化旅游资源。各地的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存在差异,因此应找准本地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规划、重点开发,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才能促进文化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在这方面,很多地方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成功经验。例如,有些地方依靠本地历史文化名人效应做大了当地的文化旅游业。但有些地方在这个问题上却走入了误区:看到“名人故里”的品牌效应不错,就生拉硬拽、牵强附会地把本地与历史名人或历史事件套上关系,结果却不甚理想,甚至闹出种种笑话。所以,发展文化旅游业不必牵强附会,而应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加大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力度。当前,一些地方在开发本地文化旅游资源时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为,重开发、轻保护,有的地方甚至只顾开发、不管保护,使生态环境和文化旅游资源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了文化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丰富多彩的自然、文化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文化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些资源一旦受到破坏,文化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将无从谈起。因此,加强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势在必行。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我们应牢固树立“保护是前提、科学合理规划是关键、有序适度开发是核心”的理念,把自然的馈赠与历史的遗产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是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应着重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应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发展要求,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同时,应加强对

少数民族地区居民进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普及性教育,提高他们保护本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举办各种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对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举办各种文化旅游节庆活动,能使游客充分感受文化与旅游的双重魅力,获得富含特色的文化与旅游享受;同时,成功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能提升城市知名度,吸引旅游者,带动旅游业相关产业发展,改善城市软环境等,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因此,促进文化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应深度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积极举办各种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在举办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文化旅游节庆活动要提高影响力,就需要保持连续性,坚持不懈举办,并且每年都注入一些新的内容,常办常新;文化旅游节庆活动要提高吸引力,就需要加强具有独创性的策划,改变领导光临、明星走穴,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做法,融入独创性的文化理念和元素,以提高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的品位和档次。此外,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应强调群众广泛参与,让群众自娱自乐;借助节庆活动打造区域文化特色,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注重做好对外宣传和推介,打造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品牌;注意对文化旅游节庆活动进行评估,建立对活动资金使用效率、节庆效果的评估机制,做大做强影响大、效益好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停办低效率、低水平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

引入民营资本。民营资本能为文化旅游业带来强大活力,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能起到支撑作用。引入民营资本,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一条新路。从目前情况看,民营资本在文化旅游业总资本中占的比例较低,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应在落实好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的基础上,加强规划、创新业态,为民营资本的进入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应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吸引更多的民营资本参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于投资者来说,应以良好的心态积极参与文化旅游业发展。发展文化旅游业,从投入到盈利的过程较长,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加强和改进,才能获得理想的收益。

支持文化旅游企业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企业是发展文化旅游业的主力军。当前文化旅游企业发展较快、取得不小的成效,也遇到了资金不足等难题。为此,应加大扶持力度,开阔思路,拓宽文化旅游企业融资渠道,支持文化旅游企业做大做强。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对文化旅游企业开办质押贷款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旅游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和中期票据等;另一方面,应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文化旅游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以筹集资金扩大业务规模,带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第三篇:中共宿迁市委 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

中共宿迁市委 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民办教

育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

宿发〔2009〕22号 2009年10月14日

为进一步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步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促进民办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重要意义。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促进民办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对于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扩大和优化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各类适应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十五”以来,我市民办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市民办学校374所,总资产26.9亿元,在校生34.2万人,形成了一批办学思想端正、办学条件良好、教学质量较高、社会效益显著的民办学校。但从我市民办教育整体上看,仍存在内涵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办学行为需要进一步规范、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等问题,影响了我市民办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保证我市民办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不仅关系到民办教育自身发展,也关系到全市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各地、各部门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采取切实措施,全力保障和推进民办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二)总体思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认真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始终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服务指导和依法管理,实施民办学校内涵发展、品牌发展、特色发展战略,做强实力,做优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整体优化和健康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到2012年,民办普通高中和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全部达到省三星级标准,省四星级民办高中达2所以上,民办初中、小学全部达到合格以上标准,70%以上的民办幼儿园达到市优质幼儿园标准,50%以上的民办幼儿园达到省优质幼儿园标准,民办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达95%以上。

二、进一步实施内涵发展战略,加快民办学校升级提质

(四)实施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鼓励和推进民办学校特别是实力较弱的民办学校通过办学权转让、融资扩股、校企联办、合并兼并、撤销、组建教育集团等方式进行调整,加快教育资源向名校聚集,向有经济实力的企业聚集,增强自身实力。根据目前我市中小学教育资源总量的实际情况,今后一个时期,原则上不再批准设立民办中小学校,不再批准设立农村高中阶段的民办学校。

(五)引导民办学校积极转型。引导和推动各级各类民办学校从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发展转变,从趋同化模式向特色化模式转变。民办学校要理顺内部管理关系,选择出资方式,调整学校办学定位,拓展办学渠道,改善办学条件,创新办学理念,加强学校个性化品牌创建,打造学校特色品牌。要完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逐步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要加强学校内部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六)切实加强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民办学校聘用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和任职条件。学校应与教师签订聘用合同,保障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保持教师队伍相对稳定。民办学校要关心教师的成长和进步,支持教师参加学习进修培训,支持符合条件的教师申报职称和科研项目,表彰、奖励在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人员,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教师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三、进一步完善民办学校社会保险全员参保制度

(七)完善民办学校教职工养老保险政策。民办学校参加事业养老保险的人员,必须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具有民办教育办学许可证的民办幼儿园中持有幼儿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可自主选择参加事业养老保险或企业养老保险。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5年的民办学校教师参加事业养老保险,由民办学校按规定补缴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5年实际月份的养老保险费。民办学校参加事业养老保险的人员,由市人事部门统一核定工资基数。

(八)建立全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民办学校要按规定为教职工缴纳基本社会保险费。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民办学校教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的督查督办,积极帮助民办学校妥善解决相关遗留问题,确保民办学校教职工按规定全员参保。

四、进一步加大对民办教育的财政扶持力度

(九)公、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免学杂费补助实行同等待遇。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免学杂费补助政策,对省财政转移支付的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补助和县(区)财政按省定标准应安排的配套经费,民办学校享受与公办学校相同的补助标准。

(十)加大以奖代投力度。设立以下奖励和补助项目:

1.创建奖。民办普通高中凡创建成省三星级、四星级的,分别一次性奖励50万元、80万元。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民办幼儿园创建成省级、国家级示范性学校(含教育现代化学校)的,分别一次性奖励30万元、50万元。民办中职学校凡通过省三星级或省重点技工学校、四星级或国家重点技工学校、省级示范专业、省级课改实验点、省级社区教育中心、省农科教示范基地、省级紧缺型人才培训基地验收的,同级财政按省补专项经费给予1:1配套奖励。

2.规模奖。对办学条件好、教育质量高、在校生人数达到2000人、3000人、4000人以上的民办中职学校,每年同级财政分别给予10万元、30万元、50万元奖励。

3.服务经济奖。民办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推荐在本市就业半年以上的,每就业一人同级财政奖励学校100元;本地就业毕业生超过毕业生比例50%以上的,比上年每增加一人增奖100元。

4.养老保险费补助。对民办学历教育学校和民办幼儿园中具备相应教师资格的教师,按规定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中学校承担的部分,由地方财政给予不少于50%的补助。

5.规范管理奖。对被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评为规范管理先进单位的民办高中阶段学校分别一次性奖励6万元和3万元,高中阶段以下的民办学校(含民办幼儿园)分别一次性奖励3万元和1万元。

6.突出贡献奖。对为民办教育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每两年进行一次表彰和奖励。

(十一)市、县(区)财政根据需要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列入民办教育发展基金,用于本《意见》第(九)、(十)条的配套资金及奖励资金支出。

(十二)加强民办教育发展基金的管理。各地要按照教育、财政部门制定的管理办法,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并将奖励和补助与加强民办学校规范管理相结合。对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影响较大的群体性事件的民办学校,在奖励和补助上实行一票否决。

五、进一步强化对民办教育的服务、引导和规范管理

(十三)各地要把发展民办教育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发展并举,落实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民办教育健康持续发展。要把民办教育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建立责任制,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市、县(区)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要将民办教育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内容。

(十四)切实履行政府对民办教育的服务与管理职责。各级教育部门要统筹规划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提出加强和改进民办教育工作政策建议,协调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民办学校规范办学的宏观管理制度体系。各级财政部门要研究制定并认真落实促进民办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会同教育、审计等部门加强对民办学校财务的监管和对民办学校国有资产的监管,建立和完善民办学校办学风险的规避机制。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对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的民办学校的服务与监管;会同教育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规范民办学校与教职工的劳动合同管理;加强民办学校教职工参加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工作,妥善解决好社会保险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确保全员参保。各级人事部门要加强对教育人才服务中心的业务指导,完善运行机制,做好民办学校教师人事代理、职称评定、档案工资核定等工作,规范民办学校教师队伍人事管理。各级物价部门要根据民办学校办学成本、合理回报和学校发展等因素,本着支持的原则,适时调整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并会同教育部门加强对民办学校收费、退费的监管。各级公安机关要会同教育、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依法查处非法办学机构,加强学校周边治安环境的综合治理。各级国土、建设和税务等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和地方扶持民办学校用地、建设和税收等优惠政策。各级工商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加强对招生广告的监管。各级金融部门要加大对民办学校贷款的支持力度,扶持民办教育更好地发展。各新闻媒体要加强对民办教育的舆论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民办教育的良好氛围。

(十五)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任何部门和单位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进入民办学校检查,严禁对民办学校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切实保证民办教育良好的发展环境。

(十六)建立和完善民办教育工作协调机制。市、县(区)政府要建立民办教育工作联席会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筹研究并协调解决民办教育发展和管理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十七)加强民办学校财务管理和监督。

1.加强收费管理。民办学校要规范收费行为,严格执行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并按照财政部门补助的义务教育免学杂费标准扣减对学生的收费。

2.加强财务核算管理。民办学校要按规定配备财务人员,设立财务机构,按《会计法》和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财务核算、管理,并按月向教育主管部门报送财务报表。

(十八)本《意见》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市、县(区)及各部门以前下发的文件及规定,内容凡与本《意见》不符的,以本《意见》为准。

第四篇:“五化”督导促进区域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五化”督导促进区域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顺义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坚持督政为重、督学为本,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等职能,实施“五化”督导,有力地促进了区域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督导队伍专业化,夯实督导工作基础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行政效能,是提高教育督导权威的关键。我们打造以专兼职督学为主体、以学校评价代表和教育助理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督导队伍,为督导工作提供智力支撑,保障了督导工作的顺利开展。

督学队伍。顺义区教育督导室一方面抓队伍配备,做到“三个结合、三个合理”,即老中青结合,年龄结构合理;学校管理与学科教学结合,专业结构合理;中小幼职成结合,级类结构合理,极大地增强了教育督导力量。另一方面抓队伍培训,建立了“督学月末大讲堂”制度,围绕区域教育发展和教育督导中心工作,开展理论讲座和实践活动,提升督学专业素质。

学校评价代表队伍。督导室结合每年工作重点,在每年3月和10月组织学校评价代表进行专题培训和经验交流,使全区中、小、幼、职等各级各类学校的评价代表真正成为督评工作的联系者、自评工作的实施者。

教育助理队伍。乡镇教育助理既是乡镇政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代表,又是区域内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协调者;既是联系学校与政府、政府与教委的纽带和桥梁,又是主管教育镇长的参谋和助手。所以,我们狠抓教育助理培训工作,坚持每年4月举办教育助理学习班,把学习贯彻《顺义区镇政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评价方案》和《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作为主要内容,有效提高各镇(街道)依法履行教育职责的水平。

督学工作规范化,提升督导工作效益

督导评估的规范化、程序化是实现依法督导,提高督导实效的途径。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初步形成了自评、引导、督评、整改、总结层层推进、步步提升的督导程序;探索出了“两听三看三问四座谈”的督导模式,推动了各级各类学校健康持续发展。

1.规范督导程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在初中建设和小学规范化建设两大工程督导验收过程中,我们摸索出了“走五步、重五字”的督导程序。

第一步,学校自评,突出一个“助”字。采取“落实自评,助推发展”的策略,帮助学校开展自评工作。首先,要求各学校健全自评领导小组,同时成立教学、德育、办学条件等专项小组,各专项小组先进行自查,将结果上报自评领导小组,然后由责任督学和自评领导小组审核、研讨小组自查报告,形成一致的意见之后,汇总形成学校自评报告。

第二步,随访督导,突出一个“导”字。采取“理论导航,明确方向”的策略,实施“三制三到位”:即责任督学制,指导到位;过程捆绑制,服务到位;任务包干制,落实到位,使督学与学校形成责任共同体,并经常深入学校,帮助分析、研讨、设计三年发展规划,制定实施计划。

第三步,督导评估,突出一个“督”字。采取“共同合作,共谋发展”的策略,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共同承担,实现发展目标”的新的评价模式。督导评估组广泛收集信息,挖掘问题存在的原因,结合学校发展情况,与学校领导进行深入探讨,帮助学校总结经验,制定整改方案。

第四步,督导复查,突出一个“实”字。采取“整改结合、重在落实”的策略,在督导评估后,给学校留出一定的时间,由责任督学和学校签订整改意见书,共同研讨整改方案,调控各方资源,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第五步,交流、总结,突出一个“享”字。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总结、展示、交流、借鉴四环节的有效做法。传播学校的闪光点,让学校之间相互借鉴、经验共“享”。

2.创新督导模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督导过程中,督导组按照“两听三看三问四座谈”的模式进行督导,即:听校长关于学校建设规划及计划实施情况的汇报,听课;实地查看硬件配备及管理使用情况,查看学生课间活动及校园环境,查看学校的教育教学档案资料;组织教师、学生、家长问卷调查工作;与学校干部座谈,随机访谈教师、学生和家长。广泛收集信息,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现状,并结合学校工作进展情况,与学校领导进行深入探讨,帮助学校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共同协商、制定下一步工作方案。这种目的性和针对性很强的督导模式,有效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督政工作制度化,提升教育督导实效性

督导评估制度化是提高督导实效的前提条件。多年来,我们在探索乡镇综合督导与有关委办局专项督导相结合的督政模式的同时,逐步健全督政制度,走上了制度化的轨道。

1.依法履行教育职责自查工作制度化

为了使自查程序规范化、自查内容法制化、自查要求统一化、自查工作制度化,经过多年的努力,顺义区形成了“一二三”自查工作机制。

健全一个组织。成立由区政府主管教育副区长为组长,教育督导室主任为副组长,由区财政局、人事局、教委等有关委办局特邀人?T组成的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督导检查组,确保教育执法自查工作顺利开展。

开好两个会。一是召开教育执法自查动员会,对全区教育执法督导检查进行动员;二是召开教育法律法规培训会,对全区教育执法自查工作进行培训。

抓住三个环节。一是明确职责,二是部门自查,三是重点抽查,使自查过程成为长期的法制建设过程,做到以查促改、以改促建、以建促发展,有效提高了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委办局依法行政、依法治教的意识和水平。

2.对各镇(街道)依法履行教育职责综合督导制度化

督导室依据《顺义区镇政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评价方案》,每年对全区各镇依法履行教育职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情况进行综合督导。督导中,听主管教育领导的工作汇报,查看财政预算外教育支出情况统计表,查阅成人教育培训资料,实地考察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并在网上进行调研,全区中、小、幼校(园)长积极参与问卷调研活动。督政制度化完善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保障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典型表彰奖励制度化

为了使各乡镇(街道)及有关委办局更好地依法履行教育职责,激励各单位(部门)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出台了《顺义区人民政府关于建立评选实施素质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意见》,评选先进的过程已经成为引导、激励、调动镇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有关委办局重视教育、发展教育的积极性的过程;成为各单位、各部门党政领导关心、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的意识不断增强的过程;成?榉⑾值湫汀⑹髁⒌湫汀⑿?传典型,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

多年来,顺义区教育督导室健全与区人大联合检查机制,形成了市、区联动检查机制,在为教育事业发展保驾护航的同时,营造了“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企以助教为责、民以尊教为荣、师以从教为乐”的良好氛围。

督导实践科研化,丰富教育督导工作理论

督导室一直坚持制度兴督、合作兴督、科研兴督的“三兴”工作思路,用科研引领督导实践,为教育决策服务,为学校内涵发展服务。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以科研促进工作,以工作推动科研,确立了《发挥教育督导助推功能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运用发展性评价策略推动初中建设内涵发展的研究》两项课题,探索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科学策略,努力推进学校自主发展进程,实现校长管理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行政管理向专业管理转变,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为使学校布局合理,资源优化,督导室开展了“

十、百、千、万”调研工程,深入十几个镇、数百个自然村,走访上千名教师、近万个家庭,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布局调整方案提供了依据和合理化建议,优化了全区中小学布局,为学校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督导建设信息化,开通教育发展快车道

教育督导室加快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出“两平台四联通”督导信息化实施方案,打造教育督导宣传、办公现代化、网络化和自动化品牌。“两平台”即“顺义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网”信息宣传平台、“顺义区挂牌督导网上办公平台”,建设起了顺义区教育督导宣传阵地和“绿色办公”便捷环境。“四联通”,即督导室、责任区、社会与学校四方互联互通,包括教育督导室与督学责任区互通、教育督导室与学校互通、社会与教育督导室互通、社会与责任区学校互通,为教育督导网上办公创造了条件,为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开通“高速路”“快车道”。

教育督导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顺义区督导室在实施“五化”督导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依法律、说真话、办实事、讲奉献、创和谐、促发展”的服务品牌,促进了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第五篇: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稳定市场供应

农牧发【2011】7号

农业部要求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

【摘要】

国办下发《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防止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波动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1]26号),农业部要求落实好《通知》明确的扶持生猪生产发展政策措施是当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是加快转变生猪生产方式、增强猪肉市场供给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种业是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在全力做好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生猪重大疫病防控的同时,要加强仔猪流行性腹泻等常见病的防控。各地要深入推进“瘦肉精”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养殖环节非法使用“瘦肉精”、自配料中添加“瘦肉精”和滥用抗生素的行为,保障猪肉产品的质量安全。加强生猪生产监测和预警。

原文

农业部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通

农牧发【2011】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业、农牧)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黑龙江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

今年上半年,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影响了物价总体稳定,对群众生活产生一定影响。为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防止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波动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1]26号,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做出重大部署。为贯彻落实好《通知》精神,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抓紧落实扶持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

落实好《通知》明确的扶持生猪生产发展政策措施是当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政策尽快落实到位。要加强与当地发改部门沟通,共同落实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目前中央财政已拨付能繁母猪补贴资金,各地要按照《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能繁母猪补贴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财[2011]103号)要求,抓紧核实能繁母猪存栏基数,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尽快将补贴资金发放到母猪养殖户手中。要会同财政部门督促生猪调出大县切实用好奖励资金,统筹规划调出大县生猪产业发展,增强调出能力。要主动配合各地保监部门做好生猪保险工作,增强生猪养殖户抵御重大疫病和自然灾害等风险的能力。在落实好各项新增政策的同时,要继续督促项目县按项目进度要求,保质保量地实施好生猪良种补贴等政策,加速生猪品种改良进程。

二、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

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是加快转变生猪生产方式、增强猪肉市场供给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继续按照《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农牧发[2010]6号)要求,积极引导和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发展,加强生猪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改善饲养和防疫条件,提高生猪产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入开展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创新工作机制,切实发挥示范带动效应。要继续探索生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的有效技术措施,积极推广经济高效适用的粪污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模式。要按照《通知》要求,积极争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支持,加大对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投入力度,切实帮助养殖场户解决用地难和贷款难问题。

三、建立健全生猪良种繁育体系

种业是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当前,我部正组织编制《全国养殖业良种工程“十二五”建设规划》,把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作为重要的建设内容,继续支持生猪原良种场建设。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抓紧制定本区域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规划,明确发展思路,切实增加投入,增强自主育种和供种能力。要按照《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要求,做好核心育种场的培育和推荐工作,规范开展生产性能测定,积极开展遗传交流与评估,稳步推进生猪联合育种。要大力支持种猪扩繁场和种公猪站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种猪场(站)执法监管,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做好种猪场主要垂直传播性疫病的监测净化工作,提高种猪质量水平。要按照我部印发的《关于提高母猪生产水平和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指导意见》,通过专家培训和现场指导等形式,帮助养殖场户改善饲养管理,提高生猪生产水平。

四、切实加强生猪疫病防控工作

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在全力做好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生猪重大疫病防控的同时,要加强仔猪流行性腹泻等常见病的防控。对免疫病种,加大免疫工作力度,特别是要做好新补栏仔猪、散养猪的日常补免,加强免疫效果监测,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加强养殖企业防疫监管,强化动物防疫条件审查。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制度,实行严格封闭管理,开展夏季消毒灭源,不断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加快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逐步实现调运生猪的可追溯管理。强化检疫监管,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加大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力度,防止疫情跨区域传播。对病死猪坚决做到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抓好应急处置工作,确保一旦发生疫情,有效反应、及时应对,防止疫情扩散蔓延。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健全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提高基层防疫水平。大力开展防控技术宣传、培训和指导服务,不断提高广大养殖者防疫意识和防疫能力。

五、加强质量安全监管

各地要深入推进“瘦肉精”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养殖环节非法使用“瘦肉精”、自配料中添加“瘦肉精”和滥用抗生素的行为,保障猪肉产品的质量安全。健全养殖场(户)日常监管制度,督促养殖场(小区)完善养殖档案,如实记录商品饲料、兽药等投入品来源,严格实行休药期制度。加强对养殖场(户)的普法宣传教育,强化技术指导与服务,增强养殖场(户)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和假劣饲料兽药识别能力。建立养殖场(户)质量安全承诺制度,活畜出栏时向收购者出具《无“瘦肉精”承诺书》。大力推广应用配合饲料,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猪健康水平。严格饲料市场准入,加强饲料质量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假劣饲料产品和坑农害农违法行为。要加强对育肥后期和出栏生猪的“瘦肉精”监督抽查。

六、加强生猪生产监测和预警

各地要建立准确、可靠的生产和市场供销基础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在按时保质完成农业部定点监测县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强化形势分析研判,加强信息发布和预警,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要加强生猪产区和销区供需信息通报,促进生猪产销衔接,引导合理出栏,促进均衡上市。

猪肉是重要的“菜篮子”产品,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把发展生猪生产、保证市场供应作为惠民生、促和谐的重要工作内容。要按照《通知》要求,配合地方人民政府抓紧制定促进生猪生产和价格稳定的工作方案。要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进一步落实好《通知》支持生猪生产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要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细化分解任务,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时限。要加大生猪生产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组织人员力量深入基层,到户到场,通过宣讲政策、发放明白纸等多种方式,把各项政策给农民讲清楚、说明白,尽快发挥政策效应。

各地要将贯彻落实《通知》的情况于2011年8月30日前报我部畜牧业司和兽医局。

联系人:王健

陈国胜

电话:010-59192839 010-59191403

传真:010-59193287 010-59192861

邮箱:xmsxmch@agri.gov.cn

下载关于进一步促进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进一步促进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立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建立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竞争的范围迅速扩大,竞争的程度空前加剧。人才的竞争也愈演愈烈,高素质的人才流动也越来越快。作为......

    创新管理职能,促进持续发展

    创新管理职能,促进持续发展 - ---2017学校工作校长述职报告 学校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师风正,学风浓,要实现这一目标,所依赖的不仅仅是一支敬业爱岗的教师队伍和一个勤学......

    发展企业先进文化 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发展企业先进文化 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学习企业文化心得体会 丹桂飘香,菊花怒放!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我们公司在投资集团的领导和支持下,也在持续发展进步,这之间,是企业文......

    依法治校,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1、加强组织领导,形成依法治校的工作机制 我校在县教育局、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强了依法治校的领导,把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指......

    创新管理模式、促进新城持续发展

    创新管理模式、促进新城持续发展太湖新城紧紧围绕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及早布署,全力抓好“两违”、农房建房管理工作。近期,太湖新城对“两违”、农房......

    关于进一步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意见

     关于进一步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意见  作者:自治区党„ 文章来源: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 点击数:72 更新时间:2011-3-5  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促进大......

    关于进一步促进就业工作的意见

    顺府发〔2009〕23号 关于进一步促进就业工作的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9〕4号)、《......

    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

    为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根据中央和省、市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意见。一、工作总体要求、目标和原则1、总体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省、市文件精神为指导,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