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乡镇财政基本信息报表编制说明

时间:2019-05-12 01:12: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乡镇财政基本信息报表编制说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乡镇财政基本信息报表编制说明》。

第一篇:2013年乡镇财政基本信息报表编制说明

2013年乡镇财政基本信息编制说明

为及时准确了解乡镇财政基本情况,在保持2012年报表大框架不变的情况下,2013年乡镇财政基本信息报表适当做了一些调整:一是调整报表内容,对个别报表内容进行简化。二是调整了个别报表的填报口径(正式报表请于2014年2月7日后登陆乡镇财政基本信息FTP服务器下载)。正式上报的全套乡镇财政基本信息大本应包括以下部分:1.政府报送乡镇财政基本信息的函;2.乡镇财政基本信息目录;3.乡镇财政基本信息报表;4.乡镇财政基本信息编制说明(对整个报表的文字说明,乡镇经济发展情况、财政收入、支出和平衡情况的简要分析,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地方);5.设财政国库的乡镇还应报送人民银行金库年报(需加盖财政、税务、人民银行三方公章)。(以上要求均针对乡镇财政向县级财政报送的情况。省级财政向中央财政报送时,除报电子数据外,仅报送第4项)。

2013年度乡镇财政基本信息填报范围:所有乡镇一级财政(不包括街道办事处)。

第一部分:公共财政预算(共4张表)

01表 乡镇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基本信息总表

本表反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支出调整预算数和决算数以及平衡情况。

(一)01-1表 乡镇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基本信息总表(线上)

加的补助。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补助收入,反映通过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补助。

2.接受其他地区援助收入,反映受援方政府接受的可统筹使用的各类援助、捐赠等资金收入。

3.债务收入,反映经国务院批准同意的地方政府债券收入和地方政府通过中央政府直接转贷或委托银行转贷向国外借款的收入。

其中,经国务院批准同意的地方政府债券收入,反映经国务院批准同意的地方政府债券收入,省级财政部门作为债务主体填列,应等于当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额。地方政府自行发债应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的通知‣(财库„2011‟141号)文件执行。

地方政府通过中央政府直接转贷或委托银行转贷向国外借款的收入,反映已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管理的地方政府通过中央政府直接转贷或委托银行转贷向国外借款的收入。

4.债券转贷收入,反映下级政府收到上级政府转贷的地方政府债券收入和地方向国外借款收入。

其中,转贷地方政府债券收入,反映下级政府收到上级政府转贷的地方政府债券收入,省级以下财政部门填列。

转贷国外债务收入,反映下级政府收到上级政府转贷的地方向国外借款收入,省级以下财政部门承担最终还款责任时填列。

5.国债转贷转补助,反映“国债转贷资金上年结余”中包含

映。

12.援助其他地区支出,反映援助方政府安排的由受援方政府统筹使用的各类援助、捐赠等资金支出。

13.债券还本支出,反映地方政府安排的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和用于归还向国外借款本金所发生的支出。

其中,地方政府债券还本,反映地方政府安排的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应等于当年偿还地方政府债券本金数额。

地方向国外借款还本,反映地方政府用于归还向国外借款本金所发生的支出。

14.债券转贷支出,反映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转贷的地方政府债券支出和地方向国外借款支出。本级报表与下级报表汇总时,本栏应与下级报表的“债券转贷收入”栏对冲,余额为零。

其中,转贷地方政府债券支出,反映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转贷的地方政府债券支出。

转贷国外债务支出,反映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转贷的地方向国外借款支出,下级财政部门承担最终还款责任时本级填列。

15.国债转贷资金结余=国债转贷收入+国债转贷资金上年结余+国债转贷转补助-拨付国债转贷资金数。

16.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反映当年从财政超收收入中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数额。

17.调出资金,反映根据•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2011‟2号)文件规定,从中央对地方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转

4.省级、县市级、乡镇级收入中,消费税、船舶吨税、车辆购臵税不应有数。企业所得税退税应以负数填列。

03表 乡镇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基本信息功能分类明细表 本表反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功能分类明细决算情况。1.本表根据•2013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科目设臵科目,按类、款、项填列决算数。本表数据应与总会计支出账一致。

2.中央支出科目地方不得填列。如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填列中央支出科目,需在填报说明中说明情况。

3.本年支出合计=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商业服务业等事务+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援助其他地区支出+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住房保障支出+粮油物资储备事务+国债还本付息支出+其他支出。

第二部分:政府性基金预算(共1张表)

04表 乡镇政府性基金收支基本信息总表

本表反映政府性基金收入、支出调整预算数和决算数以及平衡情况。社会保险基金收支不在本表反映。

1.“调整预算数”一栏填列乡镇财政在当年年初预算数的基础上,经调整后的全年预算数。

市收入+上年结余+调入资金。

8.本年支出合计=一般公共服务+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商业服务业等事务+其他支出。

9.上解上级支出,反映乡镇对上级政府的政府性基金上解支出。计划单列市填报本表时,上解中央的政府性基金在“上解上级支出”中反映,上解省的政府性基金在“计划单列市上解省支出”中反映。

10.年终结余=收入总计-(本年支出合计+上解上级支出+计划单列市上解省支出+调出资金)。

11.支出总计=收入总计。

12.各项数字应与结算单中对应项目数字一致。

第三部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共1张表)05表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基本信息总表

本表反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支出调整预算数和决算数以及平衡情况。

1.“调整预算数”一栏填列乡镇在当年年初预算数的基础上,经调整后的全年预算数。

2.本表各类支出决算数应小于或等于调整预算数。3.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补助收入,反映乡镇收到的上级政府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补助。

4.上年结余,应与上年决算的“年终结余”一致。

-9-10

资金在本栏反映;省补助的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在“省补助计划单列市收入”中反映。

5.上年结余,应与上年决算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的“年终结余”一致,如不一致,请在报表附注中说明。

6.收入总计=本年收入合计+上级补助收入+省补助计划单列市收入+上年结余。

7.支出是指当年从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中拨付的金额。8.本年支出合计=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商业服务业等事务+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住房保障支出+粮油物资储备事务+国债还本付息支出+其他支出。

9.上解上级支出,反映乡镇对上级政府的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上解支出。计划单列市填报本表时,上解中央的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在本栏反映;上解省的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在“计划单列市上解省支出”中反映。

10.调出资金,反映从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调出到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使用的资金。

11.年终结余=收入总计-(本年支出合计+上解上级支出+计划单列市上解省支出+调出资金)。

12.支出总计=收入总计。

2本工资或离退休费全部或部分由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开支的人员。

以下人员不列入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开支人数和公共预算财政补助开支人数统计范围:(1)原未列入公共预算财政拨款(补助)开支人员范围,由于经费管理和拨付方式转变,用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开支的人员。(2)编制部门批准为财政补助事业编制,但实际未由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开支或补助开支基本工资的在职人员。(3)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中用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开支或补助开支基本工资的、编制外长期聘用人员、遗属及临时工作人员。(4)民政优抚对象、村干部、下岗职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等财政进行适当补助的人员。

6.经费自理人数,填列单位用政府性基金、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非公共预算财政拨款(补助)开支基本工资或离退休费的人员。

7.年末学生人数,填列经国家批准按统一计划招收的各类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专科学生、留学生、中等教育学生、初等教育学生以及干部进修和培训等人数,不包括学前教育(即幼儿园)学生数。其中,干部进修和培训指三个月以上的中长期培训,培训人数按年度累计人次计算。

8.各项机构数、人数较上年变动较大的,请在报表附注中说明。

08表 乡镇财政基本情况表

本表反映乡镇的机构、人员情况以及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

48.乡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情况。除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补助收入外,其他各项数字应小于或等于05表“乡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基本信息总表”中对应项目的“决算数”;上年结余,应与上年决算的“年终结余”一致;支出总计=收入总计。

9.乡镇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支平衡情况。除上级补助收入和上解上级支出外,其他各项数字应小于或等于06表“乡镇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支基本信息总表”中对应项目的“决算数”;上年结余,与上年决算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的“年终结余”一致,如不一致,请在报表附注中说明;支出总计=收入总计。

09表 乡镇财政涉农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表

本表反映各级财政拨付、投入到乡镇的各项涉农专项资金使用、监管情况,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统计填报。

(一)09-1表 乡镇涉农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表(补贴类资金)1.涉农专项资金合计=补贴类资金合计 + 项目类资金合计。

2.补贴类资金“资金总额”指当年实际分配到乡镇的补贴资金总额(含上年应分配未分配,实际于今年分配的资金)。

“当年实际发放资金”指乡镇当年实际发放到农户的资金数额。(含上年应发放未发放,实际于今年发放的资金)

(二)09-2表 乡镇涉农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表(项目类资金)1.项目类资金财政资金“小计”=中央 + 地方。2.资金总额合计=财政资金“小计”+ 自筹资金。3.每个项目资金下如果有多个项目,请插行分别反映。

第二篇:2011年乡镇财政决算报表编制说明

2011年江苏省乡镇财政决算报表编制说明

(讨论稿)

根据财政部《关于编报2011乡镇财政决算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在保持财政部报表体系完整的基础上,保持原省表采集数据的连续性,适当补充和完善了有关编报内容,形成江苏省2011乡镇财政决算报表。现将有关编制口径及要求说明如下:

一、决算的组成及填报说明

(一)决算的组成

2011年乡镇财政决算由一般预算、基金预算、财政专户资金、政府性收支及资产负债总况和乡镇基础信息五部分组成。同时附报以县为单位的分乡镇财力结算单。

(二)填报单位

1、本决算填报乡镇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由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的乡镇;二是经各级政府批准成立、含有村委会、财政体制独立的开发(管理、工业园)区,不含纯工业园区;三是由省政府批准撤乡镇设街道且含有村委会的涉农街道办事处(以下简称乡镇、开发区及涉农街道办事处)。

2、已划归上级主管部门垂直管理的公安、工商、地税、国土、水利等行政事业单位及改制单位情况本决算中不反映。

(三)填报要求

各乡镇要根据“账表一致、账证一致和账实一致”原则据实填报,确保上报国库的数据与本表一致,确保年初数与上年年末数一致,做好填报工作底册的装订保管工作;各市、县(市、区)财政局负责审核把关,一是审核县乡财力结算单与报表数据的一致,二是负责与国库处、科核对相关数据,确认各市、县(市、区)地级直属乡镇的个数和名称等。

(四)使用软件

2011乡镇财政决算汇总使用“江苏省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市县财政管理”软件。

二、报表口径关系。

第一部分:一般预算(共4张表)

表01 乡镇一般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本表反映一般预算收入、支出调整预算数和决算数以及平衡情况。

(一)表01-1 一般预算收支决算总表(线上)

1、一般预算收入数据应与人民银行金库年报和总预算会计账数据一致。未设金库的乡镇应根据县(市、区)财政局的分割单填报。

2、“调整预算数”一栏填列乡镇财政在当年预算数的基础上,经调整后的全年预算数。本表支出类的“调整预算数”

应与03表“乡镇一般预算支出预算变动情况表”中“调整预算数”一致。

3、本表支出类的“决算数”应与03表“乡镇一般预算支出预算变动情况表”、04-1表“乡镇一般预算支出决算功能分类明细表”、04-2表“乡镇一般预算支出决算经济分类明细表”中“决算数”一致。各类支出决算数应小于或等于调整预算数。

4、“企业所得税退税”应以负数填列。

5、一般预算支出中不包含教育和行政事业单位体制上划支出数。

(二)表01-2 一般预算收支决算总表(线下)

1、上级补助收入,反映本级政府收到上级政府的一般预算补助收入,包括返还性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补助收入。

“增值税和消费税税收返还收入”包括消费税和增值税基数返还和超基数返还数。

“农村税费改革补助收入”,填列因农村税费改革上级对乡镇的专项补助数。包括: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特产税改征农业税转移支付、村级运转经费专项转移支付(包括村均10万元提高到12万元部分)、降低农业税税率转移支付、免征农业税转移支付。

“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收入”,反映增加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增加的补助,具体包括1999年调资补助、2001年两次调资补助、2003年调资补助、2006年调资补助、年终奖金补助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补助,不包括提高社会保障对象待遇增加的补助。

“结算补助收入”填列县对乡镇各项专项补助,如:结算财力补助、工商、质监罚没收入分成、发展资金补助、地方财政收入上台阶奖励等。

“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填列县财政对乡镇的一次性财力补助,未列明专项用途的金额。

“专项补助收入”填列上级追加指标数。

“增发国债补助收入”,反映用中央发行国债增加的收入给予地方的专项补助。地方用增发国债补助收入安排的支出分别列入有关支出科目。

2、“国债转贷收入”,填列当年上级财政拨付到乡镇的国债转贷本金收入。

3、“国债转贷资金上年结余”,填列上年结余的国债转贷资金未拨付数。

4、“国债转贷转补助”,反映“国债转贷资金上年结余”中包含的国债转贷转作补助的数额,应以负数填列。

5、“上年结余”,应与上年决算的“年终结余”一致。

6、“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反映为弥补当年财政预算执行收支缺口调用的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数额。

7、“调入资金”,反映从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预算外及其他调入一般预算的资金。其中,“政府性基金调入”应与05表“乡镇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总表”中“调出资金”数字一致;“预算外调入”应与07表“乡镇预算外财政专户资金收支决算总表”中“政府调剂资金”下的“调入一般预算”数字一致。

8、“上解上级支出”,反映乡镇政府对上级政府的一般预算上解支出,包括体制上解支出、出口退税上解支出、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专项上解支出、专项上解支出。(公式要改动)

9、“增设预算周转金”,应等于09表“乡镇财政资产负债表”中“预算周转金”的“期末数”减“期初数”。

10、“国债转贷资金结余”,填列年末国债转贷资金累计未拨付数。“国债转贷收入”、“国债转贷资金上年结余”、“国债转贷转补助”之和与“拨付国债转贷资金数”的差额,应与“国债转贷资金结余”数字一致。

11、“调出资金”,应与05表“乡镇财政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总表”中“调入资金”下的“一般预算调入”数字一致。

12、“年终结余”应等于09表“乡镇财政资产负债表”中“预算结余”的“期末数”。

13、“结转下年的支出”,决算数应等于03表“乡镇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算变动情况表”中“一般预算支出合计”项的“结转下年使用数”。

14、“净结余”应等于年终结余减去结转下年的支出数。

15、各项数字应与乡镇财力结算单中对应项目数字一致。表02 乡镇区域内总收入决算表

本表反映乡镇行政区域内财政总收入情况,包括税收收入及非税收入。

1、乡镇级收入从L01-1表中自动提取数字。

2、中央级收入包括增值税的75%、消费税的100%、企业所得税的60%、企业所得税退税(以负数填列)、个人所得税的60%、船舶吨位税、车辆购置税。

3、省级、市县区级、乡镇级收入中,消费税、船舶吨位税、车辆购置税不应有数。

表03 乡镇一般预算支出预算变动情况表

本表反映年初安排的一般预算支出预算在执行中的变动及结余、结转情况。

1、年初预算数,反映乡镇人代会通过的当年支出预算数。

2、专项补助,反映预算执行中上级下达的专项补助,应小于或等于01-2表“乡镇一般预算收支决算总表(线下)”中“专项补助收入”决算数。

3、一般性转移支付,反映年初预算中没有安排或安排不足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应小于或等于01-2表“乡镇一般预算收支决算总表(线下)”中“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决算数。

4、上年结转使用数,反映上年结转资金在当年预算中的使用情况,应小于或等于上年决算的“结转下年的支出”决算数。

5、动用上年净结余,反映动用上年净结余资金安排当年支出预算情况,应小于或等于上年决算的净结余数。上年“净结余”为负数的乡镇,本表“动用上年净结余”不反映。

6、动支预备费,反映动用预备费安排的支出预算情况,合计数应为零。

7、科目调剂,反映支出预算在不同预算科目之间的调剂情况,合计数应为零。原则上讲,不能将“社会保障和就业—自然灾害生活救助”等支出预算数调整到其他的支出科目下,结余必须全部结转。

8、本年超、短收安排,反映因一般预算收入超收、短收对支出预算的调整情况。

9、调入资金,反映年初预算中没有安排或安排不足的从基金预算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算外收入或其他收入调入一般预算的资金,应小于或等于01-2表“乡镇一般预算收支决算总表”中“调入资金”决算数。

10、“变动项目”中“其他”一栏反映非前述原因造成的支出预算变动情况,如果有数据,需在填报说明中说明情况。

11、调整预算数=年初预算数+变动项目小计,应大于或等于决算数。

12、本表“决算数”应与04表“乡镇一般预算支出决算功能(经济)分类明细表”中“决算数”一致。

13、“预算结余”反映一般预算支出调整预算数与决算数的差额。

14、结转项目必须严格审核,据实填列。“结转下年使用数”不能为负数,并应小于或等于“预算结余”。

表04 乡镇一般预算支出决算分类明细表

本表反映一般预算支出的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明细决算情况。1、04-1表 “乡镇一般预算支出决算功能分类明细表”根据《2010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一般预算支出科目设置科目,按类、款、项填列决算数。本表数据应与总预算会计支出账一致。

2、04-2表 “乡镇一般预算支出决算经济分类明细表”反映一般预算支出经济分类明细情况。本表“合计”列数字应该与表04-1的“乡镇一般预算支出决算功能分类明细表”各大类科目“决算数”一致。

3、中央支出科目地方不得填列。如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填列中央支出科目,需在填报说明中说明情况。

4、村干部报酬列“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类的“生活补助”款;五保户供养经费列“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类的“救济费”款;村办公经费列“商品和服务支出”类的“办公费”款;计划生育经费、征兵经费、选举经费等公共服务支出列“商品服务支出”类的“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款,党员培训费(党员误工补贴)列“商品服务支出”类的“培训费”款;其他支出列“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类的“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款等。

第二部分:政府性基金(共2张表)

表05 乡镇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总表

本表反映政府性基金收入、支出调整预算数和决算数以及平衡情况。社会保险基金收支不在本表反映。

1、“调整预算数”一栏填列乡镇财政在当年预算数的基础上,经调整后的全年预算数。

2、各类支出决算数应小于或等于调整预算数。

3、上级补助收入,反映乡镇政府收到的上级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

4、上年结余,应等于09表 “乡镇财政资产负债表”中“基金预算结余”的“期初数”,并等于上年决算的“年终结

余”。

5、调入资金,反映从一般预算、财政专户及其他调入政府性基金的资金。其中,“一般预算调入”应与决算01-2表“乡镇一般预算收支决算总表”中“调出资金”数字一致;“财政专户调入”应与决算07表“乡镇财政专户资金收支决算总表”中“政府调剂资金”下的“调入政府性基金”数字一致。

6、上解上级支出,反映乡镇对上级的政府性基金上解支出。

7、年终结余应等于09表“乡镇财政资产负债表”中“基金预算结余”的“期末数”。

8、各项数字应与乡镇财力结算单中对应项目数字一致。表06 乡镇财政政府性基金收入决算明细表 本表反映乡镇各项政府性基金收入决算的明细情况。

1、本表根据《2011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基金预算收支科目设置,按基金项目填列决算数。本表数据应与人民银行金库年报和总会计账数据一致。

2、本表“总计”行“调整预算数”、“决算数”应等于L05表“政府性基金收入”行“收入调整预算数”、“收入决算数”。

3、除另有规定外,已取消的原全国政府性基金项目和原地方政府性基金项目在本年的清欠补交收入,列入“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

第三部分:财政专户资金(共1张表)

表07 乡镇财政专户资金收支决算总表

本表反映乡镇财政专户资金收入、支出决算数以及平衡情况,根据《2011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财政专户收入科目设置。

1、“财政专户资金”是指各部门和单位按照财政“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要求,当年缴入乡镇财政专户的资金总额。

2、主管部门集中收入,只填报主管部门按照国家规定从所属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集中的管理费及其他资金收入,不包括从所属企事业单位取得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3、上级补助收入,反映乡镇政府收到的上级政府财政专户资金补助收入。

4、上年结余,应等于09表“乡镇财政资产负债表”中“财政专户资金结余”的“期初数”,并等于上年决算的“年终结余”。

5、支出是指当年从财政专户中拨付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数,以及上级补助收入及上年结余的实际支出情况。地方政府和财政部门用集中的财政专户资金直接安排用于生产或社会事业发展的支出在“政府调剂资金”中填报。

6、上解上级支出,反映乡镇政府对上级政府的财政专户上解支出。

7、政府调剂资金,反映从财政专户调剂到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使用的资金。

8、年终结余应等于09表“乡镇财政资产负债表”中“财政专户资金结余”的“期末数”。

9、本表“乡镇自筹和统筹收入决算数”项下明细项目,“乡镇企业上交收入”反映由集体企业上交的利润收入、转制企业(含民营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等)上交的社会负担等收入;“乡镇集体股份分红收入”反映乡镇按持股比例收到的企业年终分红收入;“资产收入”反映单位出租集体设备、厂房等资产而取得的租金收入和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处置集体资产的变现收入;“乡镇事业单位上交收入”指乡镇下属事业单位向乡镇上交的各类收入;“土地收入”反映乡镇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类土地收益,包括土地出让、转让和租赁分成收入。

第四部分:政府性收支及资产负债总况(共2张表)表08 乡镇政府性收支决算总表

本表反映政府性收入、支出决算数以及总体平衡情况,包含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和财政专户资金。

本表为自动生成表,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财政专户收支以及结余自求平衡。

表09 乡镇财政资产负债表

本表总括反映乡镇财政年终结账后的资产负债状况,包含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专户资金。

1、本表会计科目按《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等的规定填列,各地应按科目规定的内容编报。

2、“期初数”根据上年年终转账后的“资产负债表”确定,“期末数”按本年结账后相关数据填报。

3、银行存款余额必须与银行对账单核对一致。

第五部分 乡镇基础信息(共8张表)

表10 乡镇财政基本数字表

本表反映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年末机构、人员情况,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填列。

单位人员同时使用两个以上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开支人员经费的,机构和人员数不得重复填列。机构数应填列在主要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下,人员按实际开支基本工资的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填列,其他科目不再重复反映(04-2表支出经济分类明细表中,有基本工资支出的大类)。

1、年末机构个数。由乡镇财政按照单位隶属关系对人员进行分部门分层次统计。乡镇设有人大、政协等机构,其机构和人员归入相应的人大、政协等隶属部门统计,不归入政府部门统计。同时,请在对应科目中列支相关经费支出。“年末机构数”按编制部门核定的机构数填列。

2、年末人数,填列单位年末实有人数。纳入统计范围的年末人数包括:行政事业单位中经政府组织人事部门、劳动主管部门办理任用、聘用手续的在职人员(含长休)及离、退休人员。

不包括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遗属、临时工作人员,民政优抚对象、村干部、下岗职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等财政适当补助人员。

3、在职人员。填列政府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编制内、由人事部门管理的实有在职人员。

4、其他人员,填列按劳动主管部门核定的编制内实有在职工人。

5、一般预算财政拨款开支人数,填列单位(含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在“行政运行”、“行政单位离退休”科目用一般预算财政拨款开支基本工资的人员,以及在其他的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用一般预算财政拨款开支基本工资的行政事业人员(全额拨款)。

6、一般预算财政补助开支人数,填列单位在“行政运行”、“行政单位离退休”以外科目用一般预算财政补助开支基本工资的事业人员(差额拨款)。

7、经费自理人数,填列单位用政府性基金、预算外资金以及其他非一般预算财政拨款(补助)开支基本工资的人员。

8、附:编外人员。是指联防队员、临时代课教师、政府临时聘用人员、失地农民定补人员、遗属补助人员等,但不包括民政定补人员和村干部。

表11 乡镇基础情况表

本表反映乡镇基本情况(含体制上划管理的中、小学校和医院等),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填报。

1、“财政所是否单设”:财政所如果有单独的机构选“是”,否则选“否”。

2、“财政所是否有独立办公场所”:指财政所有独立的办公用房。不包括在政府或行政中心等有相对独立的办公场所。“财政所办公面积”不包括财政服务大厅,服务大厅单独统计。

3、“财政所经费是否独立核算”:凡是可以做到财政所所有收支均可清晰反映,并在04表中201类06款中单列的为独立核算。

4、本表“实有人数”:均指实有在职人数(含借用人数,不含借出人数),不包含离退休人数。本表实有行政人数+实有事业人数+实有工勤人数=15表在岗人数

5、“财政所是否联通财政内部网络”:是指县乡财政已联通内部网络。

6、“财政所使用乡财县管软件名称”:没有采用软件的填“无”。

7、“村民委员会个数”:即行政村个数,含涉农居委会。

8、“居民户数(户)”、“常住人口数(人)”包括辖区内所有居民,即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户数(人数)之和。常住人口: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一定时间(指半年以上)的人口。按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规定,主要包括:1。除离开本地半年以上(不包括在国外工作或学习的人)的全部常住本地的户籍人口;2。户口在外地,但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者,或离开户口地半年以上而调查时在本地居住的人口;3。调查时居住在本地,但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登记常住户口,如手持户口迁移证、出生证、退伍证、劳改劳教释放证等尚未办理常住户口的人,即所谓“口袋户口”的人。

9、“中心校”特指校内既有小学部又有初中部的学校。

10、“初(高)”项不填报高中学校情况。

11、“乡镇卫生所(站)”指乡镇一级的公共医疗机构(不含改制的),不包括村级的卫生室(站、所)。

12、“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资金合计”=12-2表中“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合计。其中:“上级专项资金”(包括一事一议基本奖补、农桥建设、村庄河塘整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四项)=12-2表中“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财政资金”小计数。大于等于国库列支的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科目的支出数。

表12 乡镇财政涉农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表

本表反映各级财政拨付、投入到乡镇的各项涉农专项资金使用、监管情况,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统计填报。

12-1表 补贴类资金

1、涉农专项资金合计=补贴类资金合计 + 项目类资金合计。

2、补贴类资金“资金总额”指当年实际分配到乡镇的补贴资金总额(含上年应分配未分配,实际于今年分配的资金及乡镇本级安排数)。“当年实际发放资金”指乡镇当年实际发放到农户的资金数额(含上年应发放未发放,实际于今年发放的资金)。

12-2表 项目类资金

3、本表每个项目资金以乡镇为单位汇总填报。

4、“财政资金”:财政资金中,能区分中央和地方资金的,按中央和地方填报,不能区分的,全部在“地方”栏下填报。

5、每个项目资金下如果有多个项目,请插行分别反映。

6、“建设内容”简要填报项目的建设内容。

7、“存在的主要问题”简要填报乡镇财政在实施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8、“备注”填报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表13 财政补助村级经费收支表

本表反映乡镇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的收支及平衡情况(不含五保户供养经费情况)。特别要注意的是,凡是在县(市、区)本级列支的,一定要分解到乡镇。

附报:五保户供养经费收支平衡情况及村干部考核奖励情况。五保户供养经费仍未从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专户划出的,要按相关规定分离,并在附报中填报。

1、“收入(支出)执行数”:即收入、支出决算数。

2、“村级经费支出中五保户供养”不填数字。

3、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放在党员培训费(党员误工补贴)中。

4、本表本年支出合计数(不包括五保户供养)应等于表4-1按功能分类“对村民委员会和党支部支出”数,特别要注意与上报国库系统的财政总决算数据一致。

5、附报“村干部考核奖励”:指财政从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之外安排的单项工作考核奖、年终综合考核奖和考核报酬。

表14 村级基本情况表

1、“村干部报酬总计”反映村干部的各项报酬总额,包括: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收入以及考核奖励发放的各项报酬。不含村主要干部养老保险支出等。

2、村支书和村主任的报酬数分别各按一人填列,如果是兼职的仅填列村支书报酬。

表15 乡镇财政基本情况表

本表补充、变动较大。

1、“财政机构数”填列经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的乡镇、涉农开发区和街道办事处的财政所数或财政分局数。分别按属性、名称和机构性质填报。

2、乡镇财政业务开展情况,填报乡镇财政相关管理工作情况。“实行国库集中收付乡镇数”是指严格按有关规定实行国库(财政)集中收付的乡镇数,不含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乡镇。两者的重要区别是,前者资金收付均通过单一账户体系运行,而不是会计集中核算中心账户,且建立了包括预算指标管理、用款计划控制、支付申请和审核、支付结算及资金清算等为主要内容的国库集中收付管理机制。

3、根据规定,乡镇人员行政编制均在乡镇。“单独核定行政编制乡镇数”,由在核定的编制中有明确的财政所行政编制数的乡镇填报。“在编不在岗”指不在财政所岗位工作的人数。

4、文化程度应以毕业证书为依据;职称情况应以取得的资格证书为依据;年龄结构是指周岁。

5、“乡镇财政人员管理体制”。县级财政垂直管理是指县(市、区)财政部门对所有乡镇财政干部人员任免、调配等实行直接管理;县乡双重管理是指县(市、区)财政部门和乡镇政府联合对乡镇财政干部人员任免、调配进行管理及县(市、-19-

区)财政部门仅对财政所长、或对所长总预算会计干部人员任免、调配进行管理;乡镇属地管理是指乡镇政府对乡镇财政干部人员任免、调配进行直接管理。

6、“独立办公用房”不包括服务大厅。表16 债权表

1、本表数字全部保留一位小数。

2、本表统计债权均为已确认为乡镇政府帐内、帐外的债权,不含利息。

3、年初余额减去当年回收金额加上当年发生金额等于年末余额。

4、年初余额应与去年年末数保持一致。表17 债务情况表

1、本表数字全部保留一位小数。

2、本表统计债务均为已确认为乡镇政府帐内、帐外的债务,不含利息。

3、欠发工资填列以前欠发的国标工资部分。欠发以前的省津贴放入“其它来源负债”。

4、年初余额减去当年化解金额加上当年发生金额等于年末余额。

5、年初余额与去年年末数(本金)不一致的,应说明原因。

6、各地要重点关注农村义务教育负债数额。各乡镇的农村义务教育负债,应与各地近两年“化解农村义务教育负债”工作相衔接,对已上报全部或部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负债的地区,要特别说明乡镇财政决算中仍然存在的“农村义务教育负债”的原因。

表18 乡镇财力情况表

该表反映的数据要与乡镇财力结算单一致。

1、预算内总财力反映乡镇的实际总财力情况,根据乡镇当年实现收入的情况,按照现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计算所得。预算内总财力等于“当年体制分成财力与上级专项补助收入、转移支付和其他年终一次性财力补助”之和,同时等于表一“本年收入合计决算数+上级补助收入决算数-上解上级支出决算数-增设预算周转金-调出资金”。

“当年体制分成财力”等于表一“本年收入合计决算数+增值税和消费税税收返还收入+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体制补助收入+结算补助收入+企事业单位预算划转补助收入-上解上级支出决算数-增设预算周转金-调出资金”。

“专项补助收入”等于表一“专项补助收入决算数”。“转移支付财力”等于表一“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体制补助收入-结算补助收入-企事业单位预算划转补助收入”。

“其他”等于表一“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决算数”。

2、“人员支出”包含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补助,分别按“财政预算拨款”、“财政补助开支”人员及“民政定补人员”填报,反映乡镇上述人员的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离休费、退休费、抚恤和生活补助等支出情况。

3、财政供养折合人口反映乡镇实际折实供养人数。财政预算拨款人数按实计算,财政补助开支人数和民政定补人数分别按实际人均“人员支出”数占财政拨款“人员支出”数的比例,计算出折实供养人数,自收自支人员不统计折实供养人口。

4、民政定补人数填列“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抚恤、退役安置、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其他农村社会救济”款的相关人员数。

5、预算内可用财力反映乡镇实际可用财力,预算内可用财力=预算内总财力-专项补助收入-转移支付安排村级支出数。人均可用财力=可用财力÷财政供养折合人口合计数。

三、填报要求

乡镇财政所上报的江苏省乡镇财政决算应包括以下部分:1.政府报送乡镇财政决算的函;2.乡镇财政决算报表目录;3.乡镇财政决算报表;4.乡镇财政决算报表编制说明(对整个报表的文字说明,乡镇经济发展情况、财政收入、支出和平衡情况的简要分析,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地方);5.设财政国库的乡镇还应报送人民银行金库年报(需加盖财政、税务、人民

银行三方公章)。

乡镇财政所在填报本套报表时,债权债务表保留一位小数,其他各表中凡以“万元”、“万亩”、“万人”为单位的,均保留两位小数。各市、县(市、区)财政局在打印汇总表时,除债权债务表保留一位小数外,其他表均保留整数。各省辖市上报全市汇总决算一份,附报各县(市、区)分乡镇汇总财力结算单一份,同时报送电子表格,报送时间及要求另行通知。

第三篇:xx镇2011年乡镇财政报表编制说明

2011年乡镇财政决算报表编制说明

乡镇财政决算是乡镇财政收支执行情况的总结,反映全年预算执行的结果。它包括国家预算收支、地方预算外收支和乡镇自筹收支决算。通过编制和审核乡镇财政决算,可以检查国家财经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总结乡镇财政管理的经验教训,为编好下预算创造条件。

2011年,xx镇的财政工作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财政部门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全镇上下共同努力工作,圆满地完成了财政各项工作目标。

2011年,全镇财政收入实现xx万元,占年初预算的xx%,较上年实际完成数增长xx%。其中:国税完成xx万元,占年初预算的xx%;地税完成xx万元,占年初预算的xx%;财政完成xx万元,占年初预算的xx%。

2011年,全镇财政总支出xx万元,占年初预算的xx%。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xx万元,教育支出xx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xx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xx万元,医疗卫生支出xx万元,环境保护支出xx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xx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xx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管理)支出xx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xx万元,住房保障支出xx万元,其他支出xx万元。

财政收支平衡情况,根据分税制财政体制计算,2011年财政决算财力为xx万元(一般预算收入xx万元加上级转移支付补助xx万元加上级专项补助xx万元减去上解上级资金xx万元等于决算财力xx万元。)减去财政支出xx万元减去结转下年支出xx万元,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2011年,我们xx镇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财政收入奋斗目标任务,这是镇党委、镇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和积极培植财源的结果,是全镇人民努力生产创造财富的结果,是财税部门全体干职工千方百计寻找税源和积极组织收入的结果。财政支出主要确保了干职工工资、津贴补贴和绩效工资按期发放;村两委干部工资和镇、村工作正常运转资金得到了有效保障;加大了民生和发展经济等方面的投入,为人心稳定,社会进步创造了良好环境。回顾2011年.。

第四篇:03附件2:2011年乡镇财政决算报表编制说明

2011年乡镇财政决算报表编制说明

为提高工作效率和报表质量,结合地方的意见和建议,在保持2010年报表大框架不变的情况下,2011年乡镇财政决算报表适当做了一些调整:一是调整报表内容,对个别报表内容进行简化。二是调整表内表间逻辑公式(正式报表请于2011年12月30日后登陆乡镇财政决算FTP服务器下载)。正式上报的全套乡镇财政决算大本应包括以下部分:1.政府报送乡镇财政决算的函;2.乡镇财政决算报表目录;3.乡镇财政决算报表;4.乡镇财政决算报表编制说明(对整个报表的文字说明,乡镇经济发展情况、财政收入、支出和平衡情况的简要分析,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地方);5.设财政国库的乡镇还应报送人民银行金库年报(需加盖财政、税务、人民银行三方公章)。(以上要求均针对乡镇财政向县级财政报送的情况。省级财政向中央财政报送时,除报表电子数据外,仅报送第4项)。

2011乡镇财政决算填报范围:所有乡镇一级财政(不包括街道办事处)。

第一部分:一般预算(共4张表)

表01 乡镇一般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本表反映一般预算收入、支出调整预算数和决算数以及平衡情况。

(一)L01-1表 一般预算收支(线上)

1.“调整预算数”一栏填列各级财政在当年预算数的基础上,经调整后的全年预算数。本表“调整预算数”应与03表“乡镇一般预算支出预算变动情况表”中“调整预算数”一致。

2.本表“决算数”应与03表“乡镇一般预算支出预算变动情况表”、04-1表“乡镇一般预算支出决算功能分类明细表”、04-2表“乡镇一般预算支出决算经济分类明细表”中“决算数”一致。各类支出决算数应小于或等于调整预算数。

3.“企业所得税退税”应以负数填列。4.本年收入合计=税收收入+非税收入。

5.本年支出合计=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采掘电力信息等事务+商业服务业等事务+金融监管支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住房保障+粮油物资管理等事务+储备事务支出+预备费+国债还本付息支出+其他支出。

6.有一般预算收入的乡镇必须填列,支出部分所有乡镇财政必须填列。

(二)L01-2 一般预算收支(线下)1.上级补助收入,反映本级政府收到上级政府的一般预算补助收入,包括返还性收入、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补助收入。其中:

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收入,反映增加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增加的补助,具体包括1999年调资

补助、2001年两次调资补助、2003年调资补助、2006年调资补助、年终奖金补助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补助,不包括提高社会保障对象待遇增加的补助。

增发国债补助收入,反映用中央发行国债增加的收入给予地方的专项补助。地方用增发国债补助收入安排的支出分别列入有关支出科目。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补助收入,反映通过一般预算安排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补助。

2.国债转贷转补助,反映“国债转贷资金上年结余”中包含的国债转贷转作补助的数额,应以负数填列。

3.上年结余,应与上年决算的“年终结余”一致。4.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反映为弥补当年财政预算执行收支缺口调用的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数额。

5.调入资金,反映从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专户及其他调入一般预算的资金。其中,“政府性基金调入”应与05表“乡镇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总表”中“调出资金”数字一致;“财政专户调入”应与07表“乡镇财政专户资金收支决算总表”中“政府调剂资金”下的“调入一般预算”数字一致。

6.收入总计=本年收入合计+上级补助收入+省补助计划单列市收入+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收入+转贷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收入+国债转贷收入+国债转贷资金上年结余+国债转贷转补助+上年结余+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资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调入资金。

7.上解上级支出,反映本级政府对上级政府的一般预算上解支出,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中的体制上解支出、出口退税专项上解支出、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专项上解支出及专项转移支付中的专项上解支出。

8.增设预算周转金,应等于11表“乡镇财政资产负债表”中“预算周转金”的“期末数”减“期初数”。

10.国债转贷资金结余=国债转贷收入+国债转贷资金上年结余+国债转贷转补助-拨付国债转贷资金数。

11.调出资金,反映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1997]7号)文件规定,有重点防洪任务的城市从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划转的水利建设基金,应与05表“乡镇财政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总表”中“调入资金”下的“一般预算调入”数字一致。

12.年终结余=收入总计-(本年支出合计+上解上级支出+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还本+转贷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支出+增设预算周转金+拨付国债转贷资金数+国债转贷资金结余+调出资金),并应等于09表“乡镇资产负债表”中“预算结余”的“期末数”。

13.结转下年的支出,应等于03表“乡镇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算变动情况表”中“一般预算支出合计”项的“结转下年使用数”。

14.净结余=年终结余-结转下年的支出。15.支出总计=收入总计。

16.各项数字应与结算单中对应项目数字一致。

17.将乡镇作为一个部门进行支出管理的县(区),将区县财政拨款反映到收入部分,例如“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下的相应栏、专项补助收入栏等。

表02 乡镇区域内总收入决算表

本表反映乡镇行政区域内财政总收入情况。本乡镇行政区划内产生的税收及非税收入均反映到本表中。

1.未设国库的乡镇财政不填此表。2.乡镇级收入从L01-1表中自动提取数字。

3.中央级收入一般情况下仅包括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退税(以负数填列)、个人所得税、船舶吨位税、车辆购置税,如果其他税种或非税收入有数,需在备注栏予以说明情况,并在上报的填报说明中注明。

4.省级、县市级、乡镇级收入中,消费税、船舶吨位税、车辆购置税不应有数。企业所得税退税应以负数填列。

表03 乡镇一般预算支出预算变动情况表

本表反映年初安排的一般预算支出预算在执行中的变动及结余、结转情况。

1.年初预算数,反映乡镇人代会通过的当年支出预算数。2.专项转移支付,反映预算执行中上级下达的专项转移支付,应小于或等于01-2表“乡镇一般预算收支决算总表(线下)”中“专项转移支付”决算数。

3.一般性转移支付,反映年初预算中没有安排或安排不足

-5-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应小于或等于01-2表“乡镇一般预算收支决算总表(线下)”中“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决算数。

4.上年结转使用数,反映上年结转资金在当年预算中的使用情况,应小于或等于上年决算的“结转下年的支出”决算数。

5.动用上年净结余,反映动用上年净结余资金安排当年支出预算情况,应小于或等于上年决算的净结余数。

6.动支预备费,反映动用预备费安排的支出预算情况,合计数应为零。

7.科目调剂,反映支出预算在不同预算科目之间的调剂情况,合计数应为零。

8.本年超、短收安排,反映因一般预算收入超收、短收对支出预算的调整情况。

9.调入资金,反映年初预算中没有安排或安排不足的从基金预算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算外收入或其他收入调入一般预算的资金安排支出情况,应小于或等于01-2表“乡镇一般预算收支决算总表”中“调入资金”决算数。

10“变动项目”中“其他”一栏反映非前述原因造成的支出预算变动情况,如果有数据,需在填报说明中说明情况。

11.调整预算数=年初预算数+变动项目小计,应大于或等于决算数。

12.本表“决算数”应与04-1表“乡镇一般预算支出决算功能分类明细表”中“决算数”一致。

13.结余数=调整预算数-决算数。

14.结转项目必须严格审核,据实填列。“结转下年使用数”不能为负数,并应小于或等于“预算结余”。

表04 乡镇一般预算支出决算分类明细表

本表反映一般预算支出的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明细决算情况。

1.04-1表 “乡镇一般预算支出决算功能分类明细表”根据《2011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一般预算支出科目设置科目,按类、款、项填列决算数。本表数据应与总会计支出账一致。

2.04-2表 “乡镇一般预算支出决算经济分类明细表”反映一般预算支出经济分类明细情况。本表“合计”列数字应该与表04-1的“乡镇一般预算支出决算功能分类明细表”各大类科目“决算数”一致。

3.中央支出科目地方不得填列。如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填列中央支出科目,需在填报说明中说明情况。

4.本年支出合计=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采掘电力信息等事务+商业服务业等事务+金融监管支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住房保障+粮油物资管理等事务+储备事务支出+预备费+国债还本付息支出+其他支出。

第二部分:政府性基金(共2张表)

表05 乡镇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总表

本表反映政府性基金收入、支出调整预算数和决算数以及平衡情况。社会保险基金收支不在本表反映。

1.“调整预算数”一栏填列乡镇财政在当年预算数的基础上,经调整后的全年预算数。

2.各类支出决算数应小于或等于调整预算数。

3.上级补助收入,反映乡镇政府收到的上级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

4.上年结余,应等于11表 “乡镇财政资产负债表”中“基金预算结余”的“期初数”,并小于或等于上年决算的“年终结余”。

5.调入资金,反映从一般预算、财政专户及其他调入政府性基金的资金。其中,“一般预算调入”应与决算01-2表“乡镇一般预算收支决算总表”中“调出资金”数字一致;“财政专户调入”应与决算07表“乡镇财政专户资金收支决算总表”中“政府调剂资金”下的“调入政府性基金”数字一致。

6.收入总计=本年收入合计+上级补助收入+省补助计划单列市收入+上年结余+调入资金。

7.本年支出合计=一般公共服务+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商业服务业等事务+其他支出。

8.上解上级支出,反映乡镇对上级的政府性基金上解支出。9.年终结余=收入总计-(本年支出合计+上解上级支出+计划单列市上解省支出+调出资金),应等于11表“乡镇财政资产负债表”中“基金预算结余”的“期末数”。

10.支出总计=收入总计。

11.各项数字应与结算单中对应项目数字一致。表06 乡镇财政政府性基金收入决算明细表 本表反映乡镇各项政府性基金收入决算的明细情况。1.本表根据《2011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基金预算收支科目设置,按基金项目填列决算数。本表数据应与人民银行金库年报和总会计账数据一致。

2.本表“总计”行“调整预算数”、“决算数”应等于L05表“政府性基金收入”行“收入调整预算数”、“收入决算数”。

3.依据中央政府性基金相关政策法规征收的基金收入,填列在本表“政府性基金收入合计(依据中央法规)”下面各行;依据地方政府相关规定征收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填列在“政府性基金收入合计(依据地方法规)”下空白单元格,插行分项目列出,并填列实际征收数字。

4.除另有规定外,已取消的原全国政府性基金项目和原地方政府性基金项目在本年的清欠补交收入,列入“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

第三部分:财政专户资金(共1张表)

表07 乡镇财政专户资金收支决算总表

本表反映乡镇财政专户资金收入、支出决算数以及平衡情况,根据《2011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预算外财政专户收入科目设置,分别填列预算数、决算数。

1.“财政专户资金”是指各部门和单位按照财政“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要求,当年缴入乡镇财政专户的资金总额。

5.本年收入合计=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其他收入。6.上级补助收入,反映乡镇政府收到的上级政府财政专户资金补助收入。

7.上年结余,应等于11表“财政财政资产负债表”中“财政专户资金结余”的“期初数”,并小于或等于上年决算的“年终结余”。

8.收入总计=本年收入合计+上级补助收入++省补助计划单列市收入+上年结余。

9.支出是指当年从财政专户中拨付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数,以及上级补助收入及上年结余的实际支出情况。地方政府和财政部门用集中的预算外资金直接安排用于生产或社会事业发展的支出在“调出资金”中填报。

10.本年支出合计=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采掘电力信息等事务+商业服务业等事务+金融监管支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住房保障+粮油物资管理等事务+储备事务支出+预备费+国债还本付息支出+其他支出。

11.上解上级支出,反映乡镇政府上解上级政府的财政专户资金。

12.调出资金,反映从财政专户调剂到一般预算、政府性基

金的资金。

13.年终结余=收入总计-(本年支出合计+上解上级支出+调出资金),并应等于11表“乡镇政府资产负债表”中“财政专户资金结余”的“期末数”。

第四部分:政府性收支及资产负债总况(共2张表)表8 乡镇政府性收支决算总表

本表反映政府性收入、支出决算数以及总体平衡情况,包含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和预算外财政专户资金。

本表为自动生成表,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财政专户财政专户收支以及结余自求平衡。

表9 乡镇财政资产负债表

本表总括反映乡镇财政的资产负债状况,包含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预算外财政专户资金。

1.本表会计科目按《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规定填列,各地应按科目规定的内容编报。

2.“期初数”根据上年年终转账后的“资产负债表”确定,上年年终转账后的“资产负债表”依据上年年终转账后的账簿记录编制而成。

3.净资产=资产-负债。

第五部分 乡镇基础信息(共4张表)

表10 乡镇财政基本数字表

本表反映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年末机构、人员情况,按支出功

能分类科目填列,所有指标均不包括遗属和临时工。

单位人员同时使用两个以上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开支人员经费的,机构和人员数不得重复填列。机构数应填列在主要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下,人员按实际开支基本工资的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填列,其他科目不再重复反映。(04-2表支出经济分类明细表中,有基本工资支出的大类)1.年末机构个数,填列单位年末独立核算的机构数。2.年末人数,填列单位年末实有人数,年末人数=一般预算财政拨款开支人数+一般预算财政补助开支人数+经费自理人数。

3.在职人员,填列政府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编制内、由单位人事部门管理的实有在职人员,包括行政工勤编制人员和事业工勤编制人员。

4.其他人员,填列编制外长聘人员和原按国家劳动主管部门核定的编制内实有工人,不包括行政工勤编制人员和事业工勤编制人员。

5.一般预算财政拨款开支人数,填列单位(含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在“行政运行”、“行政单位离退休”科目用一般预算财政拨款开支基本工资的人员,以及在其他的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用一般预算财政拨款开支基本工资的行政人员。

6.一般预算财政补助开支人数,填列单位在“行政运行”、“行政单位离退休”以外科目用一般预算财政补助开支基本工资的事业人员。

一般预算财政拨款、补助开支人数具体包括:(1)单位用一般预算财政拨款、补助开支基本工资的人员。(2)基本工资全部或部分由纳入一般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开支的人员。

以下人员不列入一般预算财政拨款开支人数和一般预算财政补助开支人数统计范围:(1)原未列入一般预算财政拨款(补助)开支人员范围,由于经费管理和拨付方式转变,用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开支的人员。(2)编制部门批准为财政补助事业编制,但实际未由财政部门开支或补助开支基本工资的在职人员。(3)编制部门批准为经费自理事业编制,通过尚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解决基本工资的人员。(4)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中用财政拨款开支或补助开支基本工资的遗属、临时工作人员。(5)民政优抚对象、村干部、下岗职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等财政进行适当补助的人员。

7.经费自理人数,填列单位用政府性基金、其他非一般预算财政拨款(补助)开支基本工资的人员。

表11 乡镇基础情况表

本表反映乡镇财政所基本情况及乡镇其他基本情况,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填报。

1.“财政所是否单设”:财政所如果有单独的机构选“是”,否则选“否”。

2.“居民户数(户)”、“常住人口数(人)”包括辖区内所有居民,即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户数(人数)之和。

3.“中心校”特指校内既有小学部又有初中部的学校。

4.“乡镇卫生所(站)”指乡镇一级的公共医疗机构,不包括村级的卫生室(站、所)。

5.“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资金合计”=12表中“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合计。其中:“上级专项资金”=12表中“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财政资金”小计数。

表12 乡镇财政涉农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表

本表反映各级财政拨付、投入到乡镇的各项涉农专项资金使用、监管情况,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统计填报。

L12-1表

1.涉农专项资金合计=补贴类资金合计 + 项目类资金合计。

2.补贴类资金“资金总额”指当年实际分配到乡镇的补贴资金总额(含上年应分配未分配,实际于今年分配的资金)。

“当年实际发放资金”指乡镇当年实际发放到农户的资金数额。(含上年应发放未发放,实际于今年发放的资金)

L12-2表 3.项目类资金

财政资金“小计”=中央 + 地方。

资金总额合计=财政资金“小计”+ 自筹资金。每个项目资金下如果有多个项目,请插行分别反映。“建设内容”简要填报项目的建设内容。

“存在的主要问题”简要填报乡镇财政在实施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备注”填报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表13 财政补助村级经费收支表

本表反映财政补助村级经费收支及平衡情况。

1.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村级收入+乡镇政府安排的村级补助收入。

2.收入总计=财政补助收入+上年补助收入结余。3.本年支出合计=村级经费支出+其他支出。4.支出总计=本年支出合计+年终结余。5.收入总计=支出总计

第五篇:2014部门决算报表编制说明

2014部门决算报表编制说明

一、编报范围

(一)单位范围:本套决算编报范围包括列入2014部门预算编报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和企业集团;未实行部门预算的地区,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范围编报本套决算。具体包括:各级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纳入部门预算编报范围的企业和企业集团。未纳入部门预算编报范围的单位,不需向财政部门报送部门决算报表。

解放军、武警部队决算不纳入本套决算编报范围,其决算布置文件另行下发。

(二)资金范围:本套决算编报内容包括预算单位的全部收支情况,编报口径与单位预算衔接一致。财政部门拨付未纳入部门预算编报范围单位的资金,不需编报本套决算。返回

二、填报口径

(一)本套决算收支报表均不包括偿还性资金。

(二)本套决算中“基本建设类资金”指单位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管理的资金,根据单位基建账并入会计“大账”后相关数据填报(未实行基建并账的单位,参照有关会计制度并账要求填报)。其中:财决05至05-2表、财决08至08-2表中“基本建设支出”和财决1 06-2表中“基本建设支出拨款”指由本级发展与改革部门集中安排的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战略性和应急性储备、土地和无形资产,以及购建基础设施、大型修缮所发生的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支,不包括政府性基金、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以及各类拼盘自筹资金等。

(三)本套决算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填报口径应符合《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10〕7号)的规定。地方单位按照各省财政部门有关规定填报,并予以说明。

(四)本套决算中“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是指按照《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财预〔2009〕79号)和《财政部关于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财预〔2010〕88号)及其他有关文件规定,在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核拨给单位的教育收费等资金。

(五)纳入本套决算编制范围的单位,参照“会计科目与部门决算报表对应关系表”设定的口径填报本套决算。

(六)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小学校会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彩票机构会计制度》的单位,2014年新旧会计制度转换后,财决02、07、09、12表等相关报表年初数按新制度口径填报。返回

三、录入级次

(一)纳入本套决算编报范围、独立编报预算的单位,都应作为独立核算机构逐户编制和录入本套决算。

(二)县级以下(含县级)不具备分户录入条件的预算单位,可以汇总录入本套报表。县级预算单位原则上应分户录入到二级预算单位。乡镇级预算单位原则上应分户录入到一级预算单位,也可按乡镇汇总录入,两种录入方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统一规定。

(三)预算单位应按照财务管理关系或单位预算级次,逐级汇总建立决算数据的树形结构。树形结构应规范、清晰。地方财政部门应按行政区划建立汇总节点。返回

四、填报要求

(一)一级预算单位应对部门本级、所属单位和本级代编决算报表进行审核、汇总,并对有关收入支出重复汇总数进行剔除。其中,“上级补助收入”科目应与“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科目进行对冲,“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科目应与“上缴上级支出”科目进行对冲。

(二)一级预算单位拨给企业和其他不属于本套报表编报范围单位的财政拨款,可由拨款单位根据用款单位经费使用情况代编决算,填报有关经费表。代编报表的具体填报方法如下:

1.报表封面信息中“单位基本性质”按用款单位实际情况填列;“单位执行会计制度”选择“其他”填列;“报表类型”选择“经费差额表”填列;其他项目标识全部按单位实际情况填列。2.表中内容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划分,需要按项目填列的要逐项填列。

3.代编经费报表的单位原则上仅限于一级预算单位,各级财政部门不得使用“经费差额表”。

(三)中央和地方预算单位收到非本级财政部门的经费拨款,如单位已纳入所在地区部门预算编报范围,则应使用“经费差额表”向拨出款项的财政部门编报有关经费报表,包括财决01表至财决11表等。按单位整体情况反映的报表,如“资产负债简表”(财决12表)、“基本数字表”(财决附03表)和“机构人员情况表”(财决附04表)等,原则上仅按预算管理关系报送,但实际由非本级财政部门负担人员经费的,财决附03表中人员情况应按经费比例或实际负担人数拆分报送。如单位未纳入所在地区部门预算编报范围,则不需编报本套决算。

(四)一级预算单位和各级财政部门汇总本套决算时应进行单位户数核对,检查新报因素和上年代码填报是否正确。

(五)一级预算单位和各级财政部门汇总本套决算时应进行枚举字典检查,检查部门标识代码等封面信息以及填列的各类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是否符合规范。

(六)本套决算审核公式分为基本平衡公式、逻辑性公式和核实性公式三种类型。

1.基本平衡公式:用于审核表内平衡关系。软件中报错公式表现为红色,报错单元格表现为红色。应保持公式审核全部正确,不出现报错信息。2.逻辑性公式:用于审核表内、表间相关数据逻辑关系。软件中提示公式表现为紫色,提示单元格表现为红色。原则上不应出现提示信息。如有公式提示,单位经核实并出具相关文件依据等,可保留提示信息,并在填报说明中列示有关依据。

3.核实性公式:用于审核表内、表间有关数据的合理性。软件中提示公式表现为绿色,提示单元格表现为黄色。如有公式提示,单位应根据会计账簿和有关台账进行核实,有错调整,无错保留,并在填报说明中进行说明。

审核中如出现多条公式提示或同一条公式提示涉及多个单位,应从明细报表或基层单位开始核查。多条公式或多个单位提示同一类内容提示,经逐条核实提示公式后,可在填报说明中分类归总说明。

(七)部门决算审核模板用于查询和审核决算数据填报的规范性和合理性,相关数据全部为自动提取生成。使用审核模板进行分析时,如发现数据可能填报有误的情况,应先核实情况,并按照“有错更正,无错保留并说明原因”的原则处理。

地方财政部门、中央和地方各级主管部门如发现预算单位决算数据问题,应通知预算单位进行决算调整,不得随意更改单位数据。

(八)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填列的报表,应填列到最底级的科目。

(九)本套报表的填报和分户录入金额单位为“元”(保留两位小数),汇总打印报表以“万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

(十)部门决算填报说明应按照规定格式逐项编写。

(十一)正式上报的部门决算报表及相关资料统一用A3纸打印,并5 按照上报文件、填报说明、分析报告、决算报表的顺序装订。返回

五、封面填报方法

(一)单位名称:填列单位的全称,并加盖单位行政公章。一级预算单位填报本级报表时,应在单位名称后加“(本级)”。

(二)组织机构代码:根据各级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代码证书规定的9位码填列。

(三)财政预算代码:中央一级预算单位按财政部编制的三位代码填列,二级单位为六位代码,前三位填列其一级预算单位编码,后三位由主管部门从001-799依次自行编制。已经实行部门预算的地方单位,该代码应与部门预算代码一致;未实行部门预算的,可参照上述方法编制预算单位代码。

财政部门和一级预算单位汇总上报部门决算电子数据时,应通过“单位排序整理”功能对单位按财政预算代码进行排序(“高级”菜单中,排序方式设置选择“树形结构次序优先”)。

(四)单位预算级次:填列部门和单位按照预算管理权限和经费领拨关系所确定的预算级次。

向同级财政部门编报预算并审核批复下一级预算单位预算,或向同级财政部门领报经费并对下一级预算单位核拨经费的单位(含没有下级预算单位),为一级预算单位,代码填“1”。向上一级预算单位编报预算并审核批复下一级预算单位预算,或向上一级预算单位领报经费并对下一级预算单位核拨经费的单位(含没有下级预算单位),按预6 算级次在“2”至“7”间选择填列。一级预算单位有下一级预算单位的,其本级代码填“2”;没有下一级预算单位的,代码填“1”,以此类推。财政部门汇总本级预算单位或者下级财政报送决算数据时,代码填“0”(财政汇总);部门和单位不得填列“0”。

(五)单位基本性质:依据政府编制管理部门确定的单位及经费性质,在“行政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财政补助事业单位”、“经费自理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五种类型中选择填列。财政部门或主管单位叠加汇总所属单位决算时不填列本项。

其他单位:由列入本部门预算编制范围的企业集团、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非事业编制单位、一级预算单位代编“经费差额表”或“调整表”,以及财政部门编制“调整表”或“乡镇汇总录入表”时选择填列。

(六)单位执行会计制度:按单位实际执行的会计制度选择填列。财政部门或主管单位叠加汇总所属单位决算时不填列本项。

其他:由一级预算单位在编报“经费差额表”或“调整表”,以及财政部门编制“调整表”或“乡镇汇总录入表”时选择填列。

(七)预算管理级次:按单位预算分级管理的级次选择填列。单位向非本级财政部门报送决算时,应按拨款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级次填列。

(八)国民经济行业分类:3位代码,根据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门类、大类代码编制。

(九)隶属关系:由“隶属关系”和“部门标识代码”组成,以9位代码表示。具体填报方法如下: 中央单位:前六个空格均填零,后三个空格根据国家标准《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代码》(GB/T 4657-2009)编制。地方单位:前六个空格根据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07)编制。具体编制方法:省级单位以行政区划代码的前两位数字后加4个零表示,如湖北省省属单位一律填“420000”;地市级单位以行政区划代码的前四位数字后加2个零表示,如湖北省黄冈市市属单位一律填列“421100”;县级(含乡镇)所属单位以行政区划代码的本身6位数表示,如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县级及乡镇级单位一律填列“421122”。后三个空格按照单位财务或归口管理的部门、机构,比照国家标准《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代码》(GB/T 4657-2009)填报。财政部门汇总本级预算单位或者下级财政报送决算数据时建立的汇总报表,一律选择“999”(财政汇总)填列。

(十)报表类型:按单位实际填报的报表类型选择填列。其中: “0”表示单户表,由独立核算单位录入本单位数据时使用。

“1”表示经费差额表,由一级预算单位代资金使用单位编制报表或单位向非本级财政部门编制报表时使用。要求以正数填报财决01至11表,有经费结余的可填报财决12表;一般不填报财决附03表和财决附04表等按单位整体情况反映的报表。

“2”表示调整表,由汇总单位剔除重复汇总数据时使用。汇总单位只能用调整表剔除因叠加汇总而导致的上下级单位收入、支出虚增部分,不得用于调整基层单位上报的收入、支出和结余数据。要求以负数填8 报相关报表,一般不填报财决附03表和财决附04表等按单位整体情况反映的报表。

调整表和经费差额表的内容应分别填报,不能将两类表的内容混编在同一套报表中。

“3”表示行政单位汇总录入表,由县级以下(含县级)主管部门汇总录入行政单位数据时使用。

“4”表示事业单位汇总录入表,由县级以下(含县级)主管部门汇总录入事业单位数据时使用。

“5”表示经费自理事业单位汇总录入表,由县级以下(含县级)主管部门汇总录入经费自理事业单位数据时使用。

“6”表示乡镇汇总录入表,由乡镇汇总录入决算数据时使用。“7”表示叠加汇总表,单位报表汇总时由系统自动生成。

“8”表示其他单位汇总录入表,由县级以下(含县级)主管部门汇总录入其他单位数据时使用。

(十一)新报因素:根据单位实际报送部门决算情况选择填列。“0”表示连续上报,由连续编报决算报表且报表类型未改变的单位使用。如单位只是组织机构代码发生改变,仍选择连续上报。“1”表示新增单位,由新设立的预算单位使用,包括因机构改革进行合并、分立的单位。

“2”表示上年应报未报,由上一应编未编决算报表的单位使用。“3”表示报表类型改变,由编报决算报表类型发生改变的单位使用,包括单位由汇总录入表改单户表编报等情况。“5”表示纳入部门预算范围,由当年新纳入部门预算范围的单位使用。“6”表示隶属关系改变,由当年因机构改革等原因改变隶属关系的单位使用。

“9”表示其他,决算编报单位出现上述以外的情况时使用。

(十二)上年代码:连续上报单位应填报上年代码,填报规则为“上年组织机构代码+上年报表类型代码”。

(十三)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单位名称应多于三个汉字;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填表人应多于两个汉字;电话号码区号首位应为“0”,电话号码不应为空且应为数字;邮政编码应为六位数字;单位地址应大于10个字符的长度;单位所在地区、预算管理级次、隶属关系、部门标识代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新报因素不应为空。

当预算管理级次=“10”(中央级)时,必须填报财政预算代码。当报表类型=“2”(调整表)时,单位基本性质应选“90”(其他单位),单位执行会计制度应选“50”(其他)。

中央单位的隶属关系码应为“000000”,省级单位隶属关系代码后四位应为零,地(市)级单位隶属关系代码后两位应为零,县级或乡(镇)级隶属关系代码后两位不应为零。地方单位的部门标识不为企业集团。当报表类型=“3”(行政单位汇总录入表)时,单位基本性质应选“10”(行政单位);当报表类型=“4”(事业单位汇总录入表)时,单位基本性质应选“21”(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22”(财政补助10 事业单位);当报表类型=“5”(经费自理事业单位汇总录入表)时,单位基本性质应选“23”(经费自理事业单位);当报表类型=“8”(其他单位汇总录入表)时,单位基本性质应选“90”(其他单位)。当预算管理级次为乡(镇)级时,报表类型应为“0”(单户表)、“1”(经费差额表)、“6”(乡镇汇总录入表)或“7”(叠加汇总表)。当新报因素=“0”(连续上报)时,上年代码不应为空,且应为10位(上年组织机构代码+上年报表类型代码),其中:上年组织机构代码应符合决算编制要求,上年报表类型应与本年报表类型相同;当新报因素=“1”(新增单位)、“2”(上年应报未报)、“5”(纳入部门预算范围)时,上年代码应为空。如果上年代码为空,则新报因素不应为连续上报。

组织机构代码应符合决算编制要求。2.逻辑性公式

当单位执行会计制度=“50”(其他)时,报表类型应为“1”(经费差额表)、“2”(调整表)或“6”(乡镇汇总录入表)或“8”(其他单位汇总录入表)。3.核实性公式

当预算管理级次=“10”(中央级)且单位预算级次=“1”(一级预算单位)时,财政预算代码应为3位;当预算管理级次=“10”(中央级)且单位预算级次=“2”(二级预算单位)时,财政预算代码应为6位;当预算管理级次=“10”(中央级)且单位预算级次=“3”(三级预算单位)时,财政预算代码应为9位;当预算管理级次=“10”(中央级)11 且单位预算级次=“4(”四级预算单位)时,财政预算代码应为12位;当预算管理级次=“10”(中央级)且单位预算级次=“5”(五级预算单位)时,财政预算代码应为15位;当预算管理级次=“10”(中央级)且单位预算级次=“6(”六级预算单位)时,财政预算代码应为18位;当预算管理级次=“10”(中央级)且单位预算级次=“7”(七级预算单位)时,财政预算代码应为21位;当单位预算级次=“0”(财政汇总)时,部门标识代码=“999”(财政汇总)且报表类型=“7”(叠加汇总表);当单位预算级次≠“0”(财政汇总)时,部门标识代码不为“999”(财政汇总)。

当部门标识代码=“999”(财政汇总)时,单位预算级次=“0”(财政汇总)且报表类型=“7”(叠加汇总表)。新报因素≠“9”(其他)。

如果预算管理级次=“20”(省级),则单位预算级次≤5;如果预算管理级次=“30”(地市级),则单位预算级次≤3;如果预算管理级次=“40”(县级)、“50”(乡镇级),则单位预算级次≤2。

当报表类型=“7”(叠加汇总表)且单位预算级次=“0”(财政汇总)时,部门标识代码=“999”(财政汇总)。

当单位执行会计制度=“24”(医院会计制度)、“27”(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30”(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或“40”(企业会计制度)时,单位基本性质≠“10”(行政单位)或“21”(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

当单位性质=“10”(行政单位)时,国民经济行业分类=“S90”(中12 国共产党机关)、“S91”(国家机构)、“S92”(人民政协、民主党派)、“S94”(群众团体、社会团体和其他成员组织);当单位预算级次=“0”(财政汇总)时,国民经济行业分类=“S91”(国家机构);当单位性质≠“10”(行政单位)且单位名称中包含“公证”或“机关服务中心”表述时,国民经济行业分类=“L72”(商业服务业);当单位性质≠“10”(行政单位)且单位名称中包含“信息中心”或“网络”表述时,国民经济行业分类=“L6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当报表类型=“7”(叠加汇总表)时,封面单位基本性质和单位执行会计制度为空。返回

六、收入支出决算总表(财决01表)

本表反映单位本的预、决算收支和年末结转结余情况。本表年初预算数由单位依据同级财政部门批复的年初预算数填列;决算数据可自动生成,相关数据从本套决算的其他报表中提取。本年支出合计年初预算数包括使用本年收入、年初结转和结余以及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等资金安排的支出。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24行=(1+3+4+5+6+7)行;26行=(27+28+29)行;36行=(24+25+26)行;60行=(61+62)行;63行=(64+65)行;71行=(72+73+…+81)行;83行=(37+38+…+58)行=(60+63+66+67+68)行;84行=(85+86+87+88)行;13 89行=(90+91+92)行;95行=(83+84+89)行;36行=95行。

2.逻辑性公式

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则:1行≥2行。3.核实性公式

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则1至7行、24至25行、37至58行、60至88行≥0。

如果报表类型=“1”(经费差额表),则各行各列≥0。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则各行各列≤0。返回

七、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财决01-1表)

本表反映单位本的财政拨款预、决算收支和年末结转结余情况。本表年初预算数由单位依据同级财政部门批复的财政拨款年初预算数填列;决算数据可自动生成,相关数据从本套决算的其他报表中提取。

本年支出合计年初预算数包括使用本年收入及年初结转和结余安排的支出。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24行=(1+2)行;26行=(27+28)行;30行=(24+26)行;54行=(55+56)行;57行=(58+59)行;77行=(31+32+…+52)行=(54+57)行=(65+66+…+74)行;79行=(8014 +81)行;83行=(77+79)行;3栏各行=(4+5)栏各行;6栏各行=(7+8)栏各行;30行1栏=83行9栏;30行2栏=83行12栏;(1+27)行1栏=83行10栏;(1+27)行2栏=83行13栏;(2+28)行1栏=83行11栏;(2+28)行2栏=83行14栏。2.逻辑性公式

2行=财决01表2行;24行=财决01表1行。

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31行至52行3栏对应≤财决01表37行至58行3栏;31行至52行6栏对应≤财决01表37行至58行4栏;54行至59行9栏对应≤财决01表60行至65行5栏;54行至59行12栏对应≤财决01表60行至65行6栏;65行至74行12栏对应≤财决01表72行至81行6栏;77行9栏对应≤财决01表83行5栏;77行12栏对应≤财决01表83行6栏;79行9栏对应≤财决01表89行5栏;79行12栏对应≤财决01表89行6栏;80行12栏对应≤财决01表90行6栏;81行12栏对应≤财决01表91行6栏;83行9栏对应≤财决01表95行5栏;83行12栏对应≤财决01表95行6栏。3.核实性公式

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则各行各列≥0。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则各行各列≤0。返回

八、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02表)本表反映单位本收入、支出、结转和结余及结余分配等情况。根据单位收入支出总账、明细账的发生数,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分“类”、“款”、“项”分析填列。具体填列要求如下:

(一)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编码、名称:按照《2014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类”、“款”、“项”的编码和名称填列(包括有关科目修订文件,下同)。单位取得的除财政拨款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以外的各项收支,应按照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的性质,比照《2014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相关支出功能分类科目选择科目编码和名称。

单位用财政拨款资金和其他资金安排的住房改革支出,应统一在“22102”(住房改革支出)科目下的“2210201”(住房公积金)、“2210202”(提租补贴)和“2210203”(购房补贴)科目反映。

(二)年初结转和结余:填列单位上年结转本年使用的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和经营结余。本栏数据不包括事业单位净资产项下的事业基金和专用基金。

1.基本支出结转:填列单位基本支出收支相抵后结转本年使用的累计余额,包括事业单位未转入事业基金的基本支出结转。

2.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填列单位从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等取得,需要结转本年继续使用的项目支出收支累计余额。

3.基本建设资金结转和结余:填列单位基本建设类资金中非偿还性资金结转本年使用的累计余额。

4.经营结余:填列事业单位上未进行分配并结转本年使用的经营收支结余,以及按制度规定结转的经营亏损(以负数填报)。企业16 化管理事业单位的未分配利润在此填列。

(三)本年收入:填列单位本取得的全部收入。

(四)本年支出:填列单位本全部支出。

(五)结余分配:填列单位当年结余的分配情况。根据《关于事业单位提取专用基金比例问题的通知》(财教〔2012〕32号)规定,事业单位职工福利基金的提取比例,在单位非财政拨款结余的40%以内确定,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超过规定比例的单位,应在填报说明中详细说明并附文件依据。

其他:反映单位除交纳所得税、提取职工福利基金、转入事业基金以外的结余分配情况。如本栏有数,则应在填报说明中说明具体内容及相关政策依据。

(六)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填列单位用事业基金弥补当年收支差额的数额。

(七)年末结转和结余:填列单位结转下年的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和经营结余。除事业单位经营亏损和事业单位行业会计制度明确可列负结余的情况外,一般不应有负数。本栏数据不包括事业单位净资产项下的事业基金和专用基金。

(八)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1栏各行=(2+3+5)栏各行;8栏各行=(9+10+11)栏各行=(1+6-7)栏各行;13栏各行=(14+15+16+17)栏各行;18栏各行=(19+20+22)栏各行=(1+6-7+12-13)栏各行。2.逻辑性公式

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则6、7栏各行、12至17栏各行≥0。1栏合计行=财决01表26行2栏;2栏合计行=财决01表27行2栏;3栏合计行=财决01表28行2栏;5栏合计行=财决01表29行2栏;6栏合计行=财决01表24行2栏;7栏合计行=财决01表83行6栏;12栏合计行=财决01表25行2栏;13栏合计行=财决01表84行6栏;14栏合计行=财决01表85行6栏;15栏合计行=财决01表86行6栏;16栏合计行=财决01表87行6栏;17栏合计行=财决01表88行6栏;18栏合计行=财决01表89行6栏;19栏合计行=财决01表90行6栏;20栏合计行=财决01表91行6栏;22栏合计行=财决01表92行6栏。

当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科目”范围时,12、13栏各行=0。

当(12+13)栏各行=0时:9栏各行=19栏各行,10栏各行=20栏各行,11栏各行=22栏各行。3.核实性公式

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不应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功能分类科目”范围内。

当11栏各行=0时,22行各栏=0。

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且单位执行会计制度≠“24”(医院会计制度)、“2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27”(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时,则2至4栏各行、19至21栏各行≥0。当单位执行会计制度=“10”(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时,5栏、11至17栏、22栏各行均为零。

如果报表类型≠“7(”叠加汇总表)且11栏各行≥0,则22栏各行=0。当单位执行会计制度=“30”(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时,5栏、11至17栏、22栏各行均为零。

当支出功能分类科目=“20805”(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2080503“离退休人员管理机构”除外)时,13栏各行均为0。

如果报表类型≠“1”(经费差额表)和“2”(调整表),则本表不应为空。20栏=10栏+财决06表11栏-财决06表12栏。

财决02表11栏各行=财决02表5栏各行+财决03表5栏各行-财决04表5栏各行。

当报表类型≠“7”(叠加汇总表)或“2”(调整表)时:如果19栏各行<0,则19栏各行≥2栏各行;如果20栏各行<0,则20栏各行≥3栏各行;如果21栏各行<0,则21栏各行≥4栏各行。返回

九、收入决算表(财决03表)

本表反映单位本取得的全部收入情况。根据单位收入总账、明细账的发生数,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分“类”、“款”、“项”填列。具体填列要求如下:

(一)财政拨款收入:填列单位本从本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包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

一级预算单位收到的应拨给下级单位使用的款项,年终决算时尚未拨19 出的,在编报时列为本单位财政拨款。

(二)上级补助收入:填列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三)事业收入:填列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事业单位收到的财政专户实际核拨的教育收费等资金在此反映。

(四)经营收入:填列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五)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填列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六)其他收入:填列单位取得的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未纳入财政预算或财政专户管理的投资收益、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捐赠收入,现金盘盈收入、存货盘盈收入、收回已核销应收及预付款项、无法偿付的应付及预收款项等。各单位“本级横向财政拨款”和“非本级财政拨款”,以及行政单位收到的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填列在本项内。

本级横向财政拨款:填列从本级财政部门以外的“同级单位”取得的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并以合同形式从本级财政部门以外的“同级单位”取得的财政拨款,不在本项反映,应填列在“事业收入”栏。

(七)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1栏各行=(2+3+4+5+6+7)栏各行。2.逻辑性公式

1栏各行=财决02表6栏各行;1栏合计行=财决01表24行2栏;2栏合计行=财决01表1行2栏;3栏合计行=财决01表3行2栏;4栏合计行=财决01表4行2栏;5栏合计行=财决01表5行2栏;6栏合计行=财决01表6行2栏;7栏合计行=财决01表7行2栏。3.核实性公式

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则1至9栏各行≥0,7栏各行≥(8+9)栏各行。

当单位执行会计制度=“10”(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时,3至6栏各行=0。

当单位执行会计制度=“30”(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时,3栏、5栏、6栏各行=0。

当单位执行会计制度=“24”(医院会计制度)、“2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时,5栏各行=0。返回

十、支出决算表(财决04表)

本表反映单位本全部支出情况。根据单位支出总账、明细账的发生数,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分“类”、“款”、“项”分析填列。具体填列要求如下:

(一)基本支出:填列单位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该类支出明细还应在“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财21 决05-1表)中按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进行反映。

(二)项目支出:填列单位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发生的各项支出。该类支出明细还应在“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5-2表)中按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进行反映。

(三)上缴上级支出:填列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规定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

(四)经营支出:填列事业单位在专业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五)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填列事业单位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

(六)主管部门在汇总决算时,应使用调整表对“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与收入表中“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上级补助收入”进行冲抵。

(七)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1栏各行=(2+3+4+5+6)栏各行。2.逻辑性公式

1栏各行=财决02表7栏各行;1栏合计行=财决01表83行6栏;1栏对应类合计行=财决01表37至58行4栏;2栏合计行=财决01表60行6栏;3栏合计行=财决01表63行6栏;4栏合计行=财决01表66行6栏;5栏合计行=财决01表67行6栏;6栏合计行=财决01表68行6栏。3.核实性公式

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则1至6栏≥0。

当单位执行会计制度=“10”(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时,4至6栏各行=0。

如果5栏各行大于零,则财决02表5栏各行+财决03表5栏各行≠0。

当单位执行会计制度=“24”(医院会计制度)、“2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时,5栏各行=0。返回

十一、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5表)

本表反映单位本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的明细情况,不包括应在“经营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中核算的各项支出。本表为自动生成表,各项数据从“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5-1表)、“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5-2表)自动提取。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1栏各行=(2+11+39+54+65+80+85+92+95+99)栏各行;2栏各行=(3+4+5+6+8+9+10)栏各行;11栏各行=(12+13+…+38)栏各行;39栏各行=(40+41+…+53)栏各行;54栏各行=(55+56+…+64)栏各行;65栏各行=(66+67+…+79)栏各行;80栏各行=(81+82+83+84)栏各行;85栏各行=(86+87+…+91)栏各行;92栏各行=(93+94)栏各行;9523 栏各行=(96+97+98)栏各行。2.逻辑性公式

2栏合计行=财决01表72行6栏;11栏合计行=财决01表73行6栏;39栏合计行=财决01表74行6栏;54栏合计行=财决01表78行6栏;65栏合计行=财决01表79行6栏;80栏合计行=财决01表75行6栏;85栏合计行=财决01表77行6栏;92栏合计行=财决01表76行6栏;95栏合计行=财决01表80行6栏;99栏合计行=财决01表81行6栏。

1至53栏各行=财决05-1表1至53栏各行+财决05-2表1至53栏各行;65至94栏各行=财决05-1表65至94栏各行+财决05-2表65至94栏各行;54至64栏各行=财决05-2表54至64栏各行;95至99栏各行=财决05-2表95至99栏各行。返回

十二、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5-1表)

本表反映单位本基本支出的明细情况。根据单位基本支出明细账的发生数,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分“类”、“款”、“项”填列。具体填列要求如下:

(一)本表中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其他资本性支出、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债务利息支出、赠与等支出,按照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规定的核算内容填列。

因公出国(境)费用:填列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填列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填列单位公务用车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等支出。

其他交通费用:填列单位除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外的其他交通费用。如飞机、船舶等的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出租车费用等。

公务用车购置:填列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其他交通工具购置:填列单位除公务用车外的其他各类交通工具(如船舶、飞机)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

(二)本表支出不包括应在“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中核算的各项支出。

(三)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1栏各行=(2+11+39+65+80+85+92)栏各行;2栏各行=(3+4+5+6+8+9+10)栏各行;11栏各行=(12+13+…+38)栏各行;39栏各行=(40+41+…+53)栏各行;65栏各行=(66+67+…+79)栏各行;80栏各行=(81+82+83+84)栏各行;85栏各行=(86+87+…+91)栏各行;92栏各行=(93+94)栏各行。2.逻辑性公式

1栏各行=财决04表2栏各行。3.核实性公式

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则1至99栏各行≥0;66、69、70、72至76栏各行=0。

当支出功能分类科目=“2210201”(住房公积金)时,除1、39、50栏外,各栏均为0;当支出功能分类科目=“2210202”(提租补贴)时,除1、39、51栏外,各栏均为0;当支出功能分类科目=“2210203”(购房补贴)时,除1、39、52栏外,各栏均为0。

当支出功能分类科目=“203”(国防)且科目代码≠“2030603”(人民防空)时,2、40、41栏各行应为0;当支出功能分类科目=“2080501”(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2080502”(事业单位离退休)、“2080504”(未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时,2栏各行应为0。当单位性质=“10”(行政单位)并且报表类型不为“6”(乡镇汇总录入表)、“7”(叠加汇总表)时,9栏=0。返回

十三、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5-2表)

本表反映单位本项目支出的明细情况,根据单位项目支出明细账发生数,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分“类”、“款”、“项”填列。具体填列要求如下:

(一)本表中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债务利息支出、赠与、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和其他支出,按照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规定的核算内容填列。基本建设支出:填列由本级发展与改革部门集中安排的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战略性和应急性储备、土地和无形资产,以及购建基础设施、大型修缮所发生的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不包括政府性基金、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以及各类拼盘自筹资金等。

其他资本性支出:填列由各级非发展与改革部门集中安排的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战备性和应急性储备、土地和无形资产,以及购建基础设施、大型修缮和财政支出企业更新改造所发生的支出。

(二)本表支出不包括应在“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中核算的各项支出。

(三)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1栏各行=(2+11+39+54+65+80+85+92+95+99)栏各行;2栏各行=(3+4+5+6+8+9+10)栏各行;11栏各行=(12+13+…+38)栏各行;39栏各行=(40+41+…+53)栏各行;54栏各行=(55+56+…+64)栏各行;65栏各行=(66+67+…+79)栏各行;80栏各行=(81+82+83+84)栏各行;85栏各行=(86+87+…+91)栏各行;92栏各行=(93+94)栏各行;95栏各行=(96+97+98)栏各行。2.逻辑性公式

1栏各行=财决04表3栏各行。99栏各行=0。3.核实性公式 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则1至99栏各行≥0。

当支出功能分类科目=“203”(国防)且科目代码≠“2030603”(人民防空)时,2、40、41栏各行应为0;当支出功能分类科目=“2080501”(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2080502”(事业单位离退休)、“2080504”(未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时,2栏各行应为0。当单位性质=“10”(行政单位)并且报表类型不为“6”(乡镇汇总录入表)、“7”(叠加汇总表)时,9栏=0。返回

十四、项目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06表)

本表反映单位本项目资金收入、支出、结转和结余情况。本表可自动生成,各项数据从“行政事业类项目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06-1表)、“基本建设类项目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06-2表)中提取。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1栏各行=(2+4+5+6)栏各行;7栏各行=(8+9+10)栏各行;13栏各行=(1-7+11-12)栏各行;14栏各行=(15+16)栏各行。2.逻辑性公式

2栏各行=财决02表3栏各行;7栏各行=财决04表3栏各行=财决05-2表1栏各行;13栏各行=财决02表20栏各行。

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则:4栏各行≤财决03表2栏各行;28(4+5+6)栏各行≤财决03表1栏各行;11栏各行≤财决02表12栏各行;12栏各行≤财决02表13栏各行。返回

十五、行政事业类项目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06-1表)

本表反映单位本行政事业类项目收支余情况。根据单位项目资金收支明细账的发生数,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分“类”、“款”、“项”并分项目逐一填列。具体填列要求如下:

(一)项目代码:填列单位部门预算项目代码。中央单位项目代码由13位数字组成(3位部门代码+2位年份码+8位项目序号),其中:上年结转项目代码延用上年代码,年中追加项目代码由单位根据编码规则自行编制。非财政预算安排的项目不需填列本项。地方单位按照同级财政部门有关规定填报。

(二)项目类别:中央单位依照部门预算中项目类别填报,具体分为国务院已研究确定项目、经常性专项业务费项目、跨支出项目和其他项目四种类别。非财政预算安排的项目不需填列本项。地方单位按照同级财政部门有关规定填报。

(三)打捆标识:中央单位依照部门预算项目打捆标识填报,选择数字000至999填列(默认为000,即非打捆项目)。非财政预算安排的项目不需填列本项。

地方单位按照同级财政部门有关规定填报。

(四)资金来源:填列单位行政事业类项目支出的资金来源情况。其中: 1.年初结转和结余:填列单位以前安排行政事业类项目的资金结转到本使用部分。

2.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填列单位以前安排行政事业类项目的财政拨款资金结转到本使用部分。

3.财政拨款:填列单位本安排行政事业类项目的财政拨款。4.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填列单位本使用财政专户核拨的教育收费等资金安排的行政事业类项目支出。

5.其他资金:填列单位本安排行政事业类项目支出的其他资金。

(五)支出数:填列单位本行政事业类项目的支出数。对于存在多种资金来源的项目,单位如无法区分财政拨款、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和其他资金支出数,应按项目资金的构成比例计算填列。

(六)结余分配:填列事业单位按照有关财务管理规定进行结余分配的项目支出结余资金。对财政拨款项目支出结余,中央单位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10〕7号)的规定不能进行分配;地方单位按照各省财政部门有关规定填报,并予以说明。对单位自筹项目结余资金,按有关财务管理规定填报。

(七)年末结转和结余:填列单位截至年底尚未列支出的行政事业类项目资金。

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填列单位行政事业类项目截至年底尚未列支出的财政拨款资金。

(八)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1栏各行=(2+4+5+6)栏各行;7栏各行=(8+9+10)栏各行;13栏各行=(1-7+11-12)栏各行;14栏各行=(15+16)栏各行。2.逻辑性公式

如果报表类型≠“7”(叠加汇总表),则项目名称不能为空。1栏各行=财决02表(3-4)栏各行;13栏各行=财决02表(20-21)栏各行。

当报表类型≠“2”(调整表)、“7”(叠加汇总表)且同一个项目3栏>0或4栏>0时,12栏=0。当11栏各行=0且12栏各行=0时,14栏各行=(3+4-8)栏各行。3.核实性公式

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则:1至16栏各行≥0;2栏各行≥3栏各行;13栏各行≥14栏各行。项目名称不应为科目名称。返回

十六、基本建设类项目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06-2表)

本表反映单位本用非偿还性资金安排的基本建设类项目收支余情况,根据单位项目资金收支明细账的发生数,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分“类”、“款”、“项”并分项目逐一填列。具体填列要求如下:

(一)项目代码:填列单位部门预算项目代码。中央单位项目代码由13位数字组成(3位部门代码+2位年份码+8位项目序号),其中:31 上年结转项目代码延用上年代码,年中追加项目代码由单位根据编码规则自行编制。非财政预算安排的项目不需填列本项。地方单位按照同级财政部门有关规定填报。

(二)项目类别:中央单位依照部门预算中项目类别填报,具体分为国务院已研究确定项目、经常性专项业务费项目、跨支出项目和其他项目四种类别。非财政预算安排的项目不需填列本项。地方单位按照同级财政部门有关规定填报。

(三)打捆标识:中央单位依照部门预算项目打捆标识填报,选择数字000至999填列(默认为000,即非打捆项目)。非财政预算安排的项目不需填列本项。

地方单位按照同级财政部门有关规定填报。

(四)资金来源:填列单位基本建设类项目的非偿还性资金来源情况。其中:

1.年初结转和结余:填列单位以前安排基本建设类项目的资金结转到本使用部分。

2.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填列单位以前安排基本建设类项目的财政拨款资金结转到本使用部分。

3.财政拨款:填列单位本安排基本建设类项目的财政拨款。4.基本建设支出拨款:填列本由本级发展与改革部门安排的基本建设类项目财政拨款。

5.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填列单位本使用财政专户核拨的教育收费等资金安排的基本建设类项目支出。

6.其他资金:填列单位本安排基本建设类项目的其他资金。根据基本建设类项目除财政拨款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以外的非偿还性资金来源情况填列。

(五)支出数:填列单位本基本建设类项目的支出数。对于存在多种资金来源的项目,单位如无法区分财政拨款、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和其他资金支出数,应按项目资金的构成比例计算填列。

(六)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填列单位动用事业基金安排基本建设类项目的资金。

(七)结余分配:填列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进行结余分配的基本建设项目结余资金,包括单位年末留成收入。对财政拨款项目支出结余,中央单位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10〕7号)的规定不能进行分配;地方单位按照各省财政部门有关规定填报,并予以说明。对单位自筹项目结余资金,按有关财务管理规定填报。

(八)年末结转和结余:填列单位截至年底尚未列支出的基本建设类项目资金。

1.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填列单位基本建设类项目截至年底尚未列支出的财政拨款资金。

2.财政拨款结转、结余:中央单位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10〕7号)规定填报;地方单位按照各省财政部门有关规定填报,并予以说明。

(九)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1栏各行=(2+4+6+7)栏各行;8栏各行=(9+10+11)栏各行;14栏各行=(1-8+12-13)栏各行;15栏各行=(16+17)栏各行。2.逻辑性公式

如果报表类型≠“7”(叠加汇总表),则项目名称不能为空。

2栏各行=财决02表4栏各行;14栏各行=财决02表21栏各行。财决06表1至4栏各行=财决06-1表1至4栏各行+财决06-2表1至4栏各行;财决06表5至16栏各行=财决06-1表5至16栏各行+财决06-2表6至17栏各行。

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则:(3+5)栏各行≥财决05-2表54栏各行;9栏各行≥财决05-2表54栏各行。

当12栏各行=0且13栏各行=0时,15栏各行=(3+4-9)栏各行。

3.核实性公式

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则:1至17栏各行≥0;2栏各行≥3栏各行;4栏各行≥5栏各行;14栏各行≥15栏各行;9栏合计行≤财决05-1表65栏合计行+财决05-2表(54栏+65栏)合计行。项目名称不应为科目名称。返回

十七、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07表)

本表反映单位本从本级财政部门取得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的收入、34 支出、结转和结余等情况,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分“类”、“款”、“项”分析填列。具体填列要求如下:

(一)年初结转和结余:填列单位上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余结转本年使用的情况,其中:基本支出结转和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单独列示。

(二)本年收入:填列单位本从本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公共预算财政拨款。

(三)本年支出:填列单位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表中9至13栏数据可自动提取生成。

1.基本支出:填列单位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用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各项支出。

2.人员经费:填列单位基本支出中用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3.日常公用经费:填列单位用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除人员经费以外的基本支出。

4.项目支出:填列单位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发生的用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各项支出。

(四)年末结转和结余:填列单位年末结转下年使用的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数。

(五)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1栏各行=(2+3)栏各行;5栏各行=(6+7)栏各行;10栏各35 行=(11+12)栏各行;9栏各行=(10+13)栏各行;15栏各行=(16+17)栏各行=(1+5-9)栏各行;16栏各行=(2+6-10)栏各行;17栏各行=(3+7-13)栏各行;18栏各行=(4+8-14)栏各行。2.逻辑性公式

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应在“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科目”范围内。

1栏合计行=财决01-1表27行2栏;5栏合计行=财决01-1表1行2栏;(5栏+财决09表5栏)合计行=财决01表1行2栏;9栏合计行=财决01-1表77行13栏;10栏合计行=财决01-1表54行13栏;11栏合计行=财决01-1表55行13栏;12栏合计行=财决01-1表56行13栏;13栏合计行=财决01-1表57行13栏;14栏合计行=财决01-1表58行13栏;(13-14)栏合计行=财决01-1表59行13栏;15栏合计行=财决01-1表79行13栏;16栏合计行=财决01-1表80行13栏;17栏合计行=财决01-1表81行13栏;(4栏+财决09表4栏)各行=财决06-2表3栏各行;(5栏+财决09表5栏)各行=财决03表2栏各行;(财决07表7栏+财决09表7栏)各行=财决06表4栏各行;(8栏+财决09表8栏)各行=财决06-2表4栏各行;(13栏+财决09表13栏)各行=财决06表8栏各行;(14栏+财决09表14栏)各行=财决06-2表9栏各行;(17栏+财决09表17栏)各行=财决06表14栏各行;(18栏+财决09表18栏)各行=财决06-2表15栏各行;(3-4)栏各行+财决09表(336 -4)栏各行=财决06-1表3栏各行;(7-8)栏各行+财决09表(7-8)栏各行=财决06-1表4栏各行;(13-14)栏各行+财决09表(13-14)栏各行=财决06-1表8栏各行;(17-18)栏各行+财决09表(17-18)栏各行=财决06-1表14栏各行。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则:(10栏+财决09表10栏+财决11表10栏)各行≤财决05-1表1栏各行;(11栏+财决09表11栏+财决11表11栏)各行≤财决05-1表(2+39)栏各行;(12栏+财决09表12栏+财决11表12栏)各行≤财决05-1表(1-2-39)栏各行。

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则(财决07表5栏+财决09表5栏+财决11表5栏)各行≤财决03表1栏各行;(财决07表9栏+财决09表9栏+财决11表9栏)各行≤财决04表1栏各行。3.核实性公式

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则:各栏各行≥0;3栏各行≥4栏各行;7栏各行≥8栏各行;13栏各行≥14栏各行;17栏各行≥18栏各行。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且财决02表(19栏+20栏)各行≥0,则(财决07表15栏+财决09表15栏+财决11表17栏)各行≤财决02表(19+20)栏各行。返回

十八、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8表)

本表反映单位从本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本列支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明细情况。

本表为自动生成表,各项数据从“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8-1表)、“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8-2表)自动提取。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1栏各行=(2+11+39+54+65+80+85+92+95+99)栏各行;2栏各行=(3+4+5+6+8+9+10)栏各行;11栏各行=(12+13+…+38)栏各行;39栏各行=(40+41+…+53)栏各行;54栏各行=(55+56+…+64)栏各行;65栏各行=(66+67+…+79)栏各行;80栏各行=(81+82+…+84)栏各行;85栏各行=(86+87+…+91)栏各行;92栏各行=(93+94)栏各行;95栏各行=(96+97+98)栏各行。2.逻辑性公式

1栏各行=财决07表9栏各行。

1至53栏各行=财决08-1表1至53栏各行+财决08-2表1至53栏各行;65至94栏各行=财决08-1表65至94栏各行+财决08-2表65至94栏各行;54至64栏各行=财决08-2表54至64栏各行;95至99栏各行=财决08-2表95至99栏各行。2栏合计行=财决01-1表65行13栏;11栏合计行=财决01-1表66行13栏;39栏合计行=财决01-1表67行13栏;80栏合计行=财决01-1表68行13栏;92栏合计行=财决01-1表69行13栏;85栏合计行=财决01-1表70行13栏;54栏合计行=38 财决01-1表71行13栏;65栏合计行=财决01-1表72行13栏;95栏合计行=财决01-1表73行13栏;99栏合计行=财决01-1表74行13栏。

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则本表各栏+财决10表各栏≤财决05表对应栏。返回

十九、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8-1表)本表反映单位从本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本列支的基本支出明细情况。根据单位基本支出明细账中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的发生数,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分“类”、“款”、“项”填列。具体填列要求如下:

(一)本表中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其他资本性支出、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债务利息支出、赠与等支出,按照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规定的核算内容填列。

(二)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1栏各行=(2+11+39+65+80+85+92)栏各行;2栏各行=(3+4+5+6+8+9+10)栏各行;11栏各行=(12+13+…+38)栏各行;39栏各行=(40+41+…+53)栏各行;65栏各行=(66+67+…+79)栏各行;80栏各行=(81+82+83+84)栏各行;85栏各行=(86+87+…+91)栏各行;92栏各行=(93+94)栏各行。

2.逻辑性公式

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应在“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科目”范围内。

1栏各行=财决07表10栏各行;(2+39)栏各行=财决07表11栏各行;(1-2-39)栏各行=财决07表12栏各行。

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则本表各栏+财决10-1表各栏≤财决05-1表对应栏。3.核实性公式

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则1至99栏各行≥0;66、69、70、72至76栏各行=0。

当支出功能分类科目=“2210201”(住房公积金)时,除1、39、50栏外,各栏均为0;当支出功能分类科目=“2210202”(提租补贴)时,除1、39、51栏外,各栏均为0;当支出功能分类科目=“2210203”(购房补贴)时,除1、39、52栏外,各栏均为0。

当支出功能分类科目=“203”(国防)且科目代码≠“2030603”(人民防空)时,2、40、41栏各行应为0;当支出功能分类科目=“2080501”(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2080502”(事业单位离退休)、“2080504”(未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时,2栏各行应为0。当单位性质=“10”(行政单位)并且报表类型不为“6”(乡镇汇总录入表)、“7”(叠加汇总表)时,9栏=0。返回

二十、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8-2表)本表反映单位从本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本列支40 的项目支出明细情况,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分“类”、“款”、“项”填列。具体填列要求如下:

(一)本表中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债务利息支出、赠与、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和其他支出,按照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规定的核算内容填列。

基本建设支出:填列由本级发展与改革部门用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集中安排的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战略性和应急性储备、土地和无形资产,以及购建基础设施、大型修缮所发生的支出。

其他资本性支出:填列由本级非发展与改革部门用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集中安排的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战备性和应急性储备、土地和无形资产,以及购建基础设施、大型修缮和财政支出企业更新改造所发生的支出。

(二)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1栏各行=(2+11+39+54+65+80+85+92+95+99)栏各行;2栏各行=(3+4+5+6+8+9+10)栏各行;11栏各行=(12+13+…+38)栏各行;39栏各行=(40+41+…+53)栏各行;54栏各行=(55+56+…+64)栏各行;65栏各行=(66+67+…+79)栏各行;80栏各行=(81+82+83+84)栏各行;85栏各行=(86+87+…+91)栏各行;92栏各行=(93+94)栏各行;95栏各行=(96+97+98)栏各行。

2.逻辑性公式

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应在“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科目”范围内。

1栏各行=财决07表13栏各行;54至64栏各行=财决05-2表54至64栏各行。

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则本表各栏+财决10-2表各栏≤财决05-2表对应栏。3.核实性公式

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则1至99栏各行≥0。99栏各行=0。

当支出功能分类科目=“203”(国防)且科目代码≠“2030603”(人民防空)时,2、40、41栏各行应为0;当支出功能分类科目=“2080501”(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2080502”(事业单位离退休)、“2080504”(未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时,2栏各行应为0。当单位性质=“10”(行政单位)并且报表类型不为“6”(乡镇汇总录入表)、“7”(叠加汇总表)时,9栏=0。返回

二十一、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09表)本表反映单位本从本级财政部门取得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的收入、支出、结转和结余等情况,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分“类”、“款”、“项”分析填列,具体填列要求如下:

(一)年初结转和结余:填列单位上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结余结转本年使用的情况,其中:基本支出结转和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42 单独列示。

基本建设资金结转和结余:填列单位基本建设项目中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结转数。

(二)本年收入:填列单位本从本级财政部门取得的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

基本建设资金收入:填列单位本实际收到用于基本建设类项目的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

(三)本年支出:填列单位本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1.基本支出:填列单位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用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各项支出。

2.人员经费:填列单位基本支出中用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3.日常公用经费:填列单位用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除人员经费以外的基本支出。

4.项目支出:填列单位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发生的用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各项支出。5.基本建设资金支出:填列单位基本建设类项目中使用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的支出数。

(四)年末结转和结余:填列单位年末结转下年使用的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数。

(五)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1栏各行=(2+3)栏各行;5栏各行=(6+7)栏各行;10栏各行=(11+12)栏各行;9栏各行=(10+13)栏各行;15栏各行=(16+17)栏各行=(1+5-9)栏各行;16栏各行=(2+6-10)栏各行;17栏各行=(3+7-13)栏各行;18栏各行=(4+8-14)栏各行。2.逻辑性公式

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应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科目”范围内。1栏合计行=财决01-1表28行2栏;5栏合计行=财决01表2行=财决01-1表2行2栏;9栏合计行=财决01-1表77行14栏;10栏合计行=财决01-1表54行14栏;11栏合计行=财决01-1表55行14栏;12栏合计行=财决01-1表56行14栏;13栏合计行=财决01-1表57行14栏;14栏合计行=财决01-1表58行14栏;(13-14)栏合计行=财决01-1表59行14栏;15栏合计行=财决01-1表79行14栏;16栏合计行=财决01-1表80行14栏;17栏合计行=财决01-1表81行14栏。3.核实性公式

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则:各栏各行≥0;3栏各行≥4栏各行;7栏各行≥8栏各行;13栏各行≥14栏各行;17栏各行≥18栏各行。返回

二十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10表)本表反映单位从本级财政部门取得的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本列支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明细情况。

本表为自动生成表,各项数据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10-1表)、“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10-2表)自动提取。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1栏各行=(2+11+39+65+80+85+92+95+99)栏各行;2栏各行=(3+4+5+6+8+9+10)栏各行;11栏各行=(12+13+…+38)栏各行;39栏各行=(40+41+…+53)栏各行;65栏各行=(66+67+…+79)栏各行;80栏各行=(81+82+…+84)栏各行;85栏各行=(86+87+…+91)栏各行;92栏各行=(93+94)栏各行;95栏各行=(96+97+98)栏各行。2.逻辑性公式

1栏各行=财决09表9栏各行。

1至53栏各行=财决10-1表1至53栏各行+财决10-2表1至53栏各行;65至94栏各行=财决10-1表65至94栏各行+财决10-2表65至94栏各行;95至99栏各行=财决10-2表95至99栏各行。

2栏合计行=财决01-1表65行14栏;11栏合计行=财决01-1表66行14栏;39栏合计行=财决01-1表67行14栏;80栏合计行=财决01-1表68行14栏;92栏合计行=财决01-1表69行14栏;85栏合计行=财决01-1表70行14栏;65栏合计行=财决01-1表72行14栏;95栏合计行=财决01-1表73行1445 栏;99栏合计行=财决01-1表74行14栏。返回

二十三、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10-1表)

本表反映单位从本级财政部门取得的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本列支的基本支出明细情况。根据单位基本支出明细账中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的发生数,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分“类”、“款”、“项”填列。具体填列要求如下:

(一)本表中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其他资本性支出、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债务利息支出、赠与等支出,按照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规定的核算内容填列。

(二)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1栏各行=(2+11+39+65+80+85+92)栏各行;2栏各行=(3+4+5+6+8+9+10)栏各行;11栏各行=(12+13+…+38)栏各行;39栏各行=(40+41+…+53)栏各行;65栏各行=(66+67+…+79)栏各行;80栏各行=(81+82+83+84)栏各行;85栏各行=(86+87+…+91)栏各行;92栏各行=(93+94)栏各行。2.逻辑性公式

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应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科目”范围内。1栏各行=财决09表10栏各行;1栏合计行=财决01表62行646 栏;1栏合计行+财决08-1表1栏合计行=财决01表61行6栏;(2+39)栏各行=财决09表11栏各行;(1-2-39)栏各行=财决09表12栏各行。3.核实性公式

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则各栏各行≥0;66、69、70、72至76栏各行=0。

当单位性质=“10”(行政单位)并且报表类型不为“6”(乡镇汇总录入表)、“7”(叠加汇总表)时,9栏=0。返回

二十四、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10-2表)

本表反映单位从本级财政部门取得的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本列支的项目支出明细情况,根据单位项目支出明细账中政府性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数,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分“类”、“款”、“项”填列。具体填列要求如下:

(一)本表中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其他资本性支出、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债务利息支出、赠与、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和其他支出,按照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规定的核算内容填列。

(二)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1栏各行=(2+11+39+65+80+85+92+95+99)栏各行;2栏47 各行=(3+4+5+6+8+9+10)栏各行;11栏各行=(12+13+…+38)栏各行;39栏各行=(40+41+…+53)栏各行;65栏各行=(66+67+…+79)栏各行;80栏各行=(81+82+83+84)栏各行;85栏各行=(86+87+…+91)栏各行;92栏各行=(93+94)栏各行;95栏各行=(96+97+98)栏各行。2.逻辑性公式

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应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科目”范围内。1栏各行=财决09表13栏各行;1栏合计行=财决01表65行6栏;1栏合计行+财决08-2表1栏合计行=财决01表64行6栏。3.核实性公式

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则各栏各行≥0。99栏各行=0。

当单位性质=“10”(行政单位)并且报表类型不为“6”(乡镇汇总录入表)、“7”(叠加汇总表)时,9栏=0。返回

二十五、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11表)本表反映单位本从本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专户管理的教育收费等资金的收入、支出、结转和结余等情况,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分“类”、“款”、“项”分析填列,具体填列要求如下:

(一)年初结转和结余:填列单位上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结余结转本年使用的情况,其中:基本建设资金结转和结余填列单位基本建设项目中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结转数。

(二)本年收入:填列单位本从本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专户管理的教育收费等资金。

基本建设资金收入:填列单位本实际收到用于基本建设类项目的财政专户管理资金。

(三)本年支出:填列单位本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安排的支出情况。1.基本支出:填列单位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用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安排的各项支出。

2.人员经费:填列单位基本支出中用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安排的“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3.日常公用经费:填列单位用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安排的除人员经费以外的基本支出。

4.项目支出:填列单位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发生的用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安排的各项支出。5.基本建设资金支出:填列单位基本建设类项目中使用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的支出数。

6.地方单位如有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用于补助附属单位支出或上缴上级支出的,合并填报在本年支出“合计”栏中。

(四)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填列动用以前转入事业基金的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结余弥补收支差额的情况。

(五)结余分配:填列单位当年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结余的分配情况。

(六)年末结转和结余:填列单位年末结转下年使用的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结转和结余数。

(七)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1栏各行=(2+3)栏各行;5栏各行=(6+7)栏各行;10栏各行=(11+12)栏各行;17栏各行=(1+5-9+15-16)栏各行=(18+19)栏各行。2.逻辑性公式

当科目代码≠“2290802(福利彩票发行机构的业务费支出)、2290803(体育彩票发行机构的业务费支出)、2290804(福利彩票销售机构的业务费支出)、2290805(体育彩票销售机构的业务费支出)”时,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应在“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科目”或“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科目”范围内。

当单位执行会计制度为事业单位及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时:5栏各行≤财决03表4栏各行;8栏各行=财决06-2表6栏各行;13栏=财决06表9栏;14栏=财决06-2表10栏。

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则:5栏各行≥财决06表5栏;9栏各行≥(10+13)栏各行。

当预算管理级次=“10”(中央级)时,9栏各行=(10+13)栏各行。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则:(财决07表2栏+财决09表2栏+财决11表2栏)各行≤财决02表2栏各行;(财决07表3栏+财决09表3栏+财决11表3栏)各行≤财决02表3栏各行;(财决07表4栏+财决09表4栏+财决11表4栏)各行≤财决02表4栏各行;(财决07表10栏+财决09表10栏+财决11表10栏)50

下载2013年乡镇财政基本信息报表编制说明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乡镇财政基本信息报表编制说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年度部门决算报表编制说明

    2012年度部门决算报表编制说明 一、编报范围 (一)单位范围:本套决算编报范围包括列入2012年度部门预算编报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和企业集团;未实行部门预算的地区,按行政事业......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报表编制说明

    **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报表编制说明一、填报范围 本表适用于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核算的各类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也在报表编制范围内。......

    《济南市缴费人员基本信息填报表》填写说明

    第九讲 《济南市缴费人员基本信息填报表》填写说明 为进一步做好基础信息整理工作,使参保单位能够按照规定和要求填写《济南市缴费人员基本信息填报表》,提高社会保险经办机......

    2.2016年度部门决算报表编制说明

    2016年度部门决算报表编制说明 一、编报范围 (一)单位范围:本套决算编报范围包括列入2016年度部门预算编报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和企业集团;未实行部门预算的地区,按行政事业......

    2005年度企业财务预算报表编制说明5篇

    附件二 2005年度企业财务预算报表编制说明 一、编制原则 为了加强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企业财务预算的编制应在认真总结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今年的增减变化,按照......

    2009年度乡镇财政总决算录入表编制说明

    2009年度乡镇财政总决算录入表编制说明 乡镇一般预算收支决算录入表 本表反映本年度乡镇一般预算收入、支出及结余情况。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一般预算收支科目,填报......

    2012年财务决算报表编制说明及财务分析

    2012年财务决算报表编制说明及财务分析 一、 基本情况 xx医院是省卫生厅直属的规模最大的省级综合性医院,是国家卫生部首批命名的“三级甲等”医院和全国“百佳医院”、“全......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决算报表编制说明[范文模版]

    附件 2008年度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决算报表编制说明 一.报表总体构成 (一)2008年度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决算报表: 表一:2008年度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收支决算表; 表二:2008年度农业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