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林木种苗执法检验知识问答
林木种苗执法检验知识问答
1、《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所指林木种子是指什么?
林木种子是指林木的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
2、《种子法》立法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规范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维护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水平,推动种子产业化,促进种植业和林业的发展。
3、林木种子用种质量纠纷如何解决?
种子使用者因种子质量问题遭受损失的,出售种子的经营者应当予以赔偿,赔偿额包括购种价款、有关费用和可得利益损失。经营者赔偿后,属于种子生产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责任的,经营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追偿。因使用种子发生民事纠纷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当事人之间的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4、林木种苗质量监督的方式是什么?
根据《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抽查暂行规定》的规定,林木种苗质量监督实行国家级和省级两级监督抽查制度。国家级抽查由国家林业局委托国家林业局南方、北方林木种子检验中心进行。省级抽查由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省级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进行。
5、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林木种苗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是实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干部林木种苗质量管理责任制,加大造林使用林木种苗监督抽查力度,不断提高林木种苗质量,要严格市场准入制度,杜绝关系苗、人情苗,切实繁殖腐败行为。
二是实行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和标签制度。凡是从事林木种苗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持有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和《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经营的林木种苗应附有标签。
三是实行林木种苗质量检验制度。在种苗调拨和出圃前,要按照国家或地方有关标准进行质量检验、并填写种子、苗木质量检验证书。
四是实行林木种苗订单制度。
五是实行林木种苗使用责任追究制度。六是实行林木种苗质量案件上报追踪制度。
6、林木种子生产档案应当记载哪些内容?
《种子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商品种子生产者应当建立种子生产档案,载明生产地点、生产地块环境、种子来源和质量、技术负责人、田间检验记录、产地气象记录、种子流向等内容。
7、苗木标签应标明哪些内容?
苗木标签应当标注种子类别、品种名称、产地、质量指标、检疫证明编号、种子生产及经营许可证编号或者进口审批文号等事项。标签标注的内容应当与销售的种子相符。销售进口种子的,应当附有中文标签。销售转基因植物品种种子的,必须用明显的文字标注,并应当提示使用时的安全控制措施。
8、哪些是假、劣种子? 下列种子为假种子:
(一)以非种子冒充种子或者以此种品种种子冒充他种品种种子的;
(二)种子种类、品种、产地与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符的。
下列种子为劣种子:
(一)质量低于国家规定的种用标准的;
(二)质量低于标签标注指标的;
(三)因变质不能作种子使用的;
(四)杂草种子的比率超过规定的;
(五)带有国家规定检疫对象的有害生物的。
9、申请领取种子生产许可证应具备哪些条件?
申请领取种子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繁殖种子的隔离和培育条件;
(二)具有无检疫性病虫害的种子生产地点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采种林;
(三)具有与种子生产相适应的资金和生产、检验设施;
(四)具有相应的专业种子生产和检验技术人员;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申请领取具有植物新品种权的种子生产许可证的,应当征得品种权人的书面同意。
10、申请领取种子经营许可证应具备哪些条件?
申请领取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与经营种子种类和数量相适应的资金及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二)具有能够正确识别所经营的种子、检验种子质量、掌握种子贮藏、保管技术的人员;
(三)具有与经营种子的种类、数量相适应的营业场所及加工、包装、贮藏保管设施和检验种子质量的仪器设备;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种子经营者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的,或者受具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种子经营者以书面委托代销其种子的,可以不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
第二篇: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现状及发展
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现状及发展
摘要:林木种苗是新时期林业生产和生态文明建设最为重要的基础性生产资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为确保林木种苗质量,必须重视并加强相关监督和检验工作。本文主要分析当前我国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现状,深入探讨其发展对策。
关键词: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
林木种苗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基础,其质量监督和检验工作直接关系到林木产品质量,甚至对整个林业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在市场经济和林权改革日益深入下,林业产业取得了诸多成效。基于此,积极良好的林木种苗质量监督和检验工作的重要性尤为重要。因而,结合当前我国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现状,探讨相关的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林木种苗质量监督和检验现状分析
1.1 现状分析
近年来,国家对林木种苗质量监管工作日益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标准,比如:《种子法》、《林木种子检验规程》等。同时还制定了林木种苗质量抽检、自检、通报等制度,逐步建立了全国性林木种苗质量抽检制度,有利于我国林木种苗质量监督和检验工作的开展。具体体现在这几方面:
1.1.1 资质认证能力大幅提升。省级林木种苗质检机构日益完善,并有序运作。此外,市县级林木种苗质检机构也完善了人员配备和培训,且逐步建立了完善的内部质控体系,质检仪器设备等硬件逐步健全,整体检验水平得到提升,大幅提升资质认证能力。
1.1.2 飞播种子检验工作有效进行。一方面,加大飞播种子抽检力度。年抽检批次明显增加,比如:云南省在高山送、云南松等种苗的年抽检批次上增加到220余个,大幅提升了种苗代表性。另一方面,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要求严格按照流程进行相关检测,及时出具准确检验报告,同时向省局提交检验报告,未出现对检验结果争议情况。另外,省级检验检测机构重视并加大对实施飞播单位的指导,提出了技术要求及措施,并提出林木种苗质量监管指导意见。
1.1.3 制定林木种苗质检规划。部分省份已把林木种苗质量检验纳入到政府工作计划中。比如:河北省制定了《2011~2015林果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建设规划》,明确了省内林木种苗质量监督和检验工作的任务、目标等。有效提升了林木种苗质量监督和检验工作作用。
1.2 存在的问题
一是检验能力有待加强。虽然大部分省级检验机构在林木种苗质量检验方面的能力较强,但是对于市县级检验机构而言,只能依靠省级计量认证,尚未具备检验能力和认证资质,以致于有些市县林业管理部门只能对苗木开展质检,而无法检验林木种子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林木种苗质量检验工作效率。
二是相关经费不足。由于有些地区的市县林业部门未设立林木种苗质量检验专项经费,导致资金不足,有些生产企业的种子加工、贮藏设备及苗木检测方法落后、缺乏必要的种子加工贮藏设备及检验设施,有些县级林业管理部门在林木种子质量上,仅仅依靠上级种苗检验部门或按照技术人员的经验完善鉴别,如此直接影响到种苗质量。
三是供需矛盾日益凸显。近年来,随着林业产业的迅速发展,林木种苗质量检验机构所担负的责任也日益增加,但从当前我国各地区检验机构运行情况看,并未有足够能力去完成日益多样的检验任务,使得检验供需矛盾突出,影响到林木种苗质量检验和监督工作开展。推进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发展的对策
2.1 制定规划,强化监督检验能力
林业管理部门应积极推进本地区林木种苗质量监督和检验体系改革,严格遵循《种子法》、《关于加强林木种苗工作的意见》等法规政策,落实好本地区林木种苗质量监督和检验机构建设规划,根据林业发展和市场要求,在林木种苗主要产区及苗木市场较大地区做好机构、编制及经费投入等工作,同时加强市、县两级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建设,为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本地区种苗质检机构的完善奠定重要基础,进而提升整体工作能力。
2.2 加强投资,确保经费到位
要落实好国家林业部门制定的《加强林木种苗质量监督管理的规定》等规定,要设立专门机构全面负责本地区的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工作,并协调相关部门,制定好种苗监督检验方案,同时还应和省财政有效协调,确保监督检验经费投入,市、县级林业管理部门,也需要进一步理顺林木种苗质检机构的职能及投资渠道,确保林木种苗质量监督和检验工作经费投入有保障。
2.3 改善条件,提升工作效率
各地区省级林木种苗质量检验机构,应配备天平室、发芽室、净度分析室、标本室、准备室、生理生化室、水分测定室、苗木检测室等基础机构。而对于市、县级机构也应明确规定。特别是检验室必须要有良好的光照、通风及温室度等环境,同时水、电安全管理必须充分满足种苗检验要求。此外,还应配备满足种苗质量检验检测所需的仪器设备,比如:水势测定仪、软X射线设备、PCR扩增仪等。加大设备投入,改善机构运行条件,确保林木种苗质量检验和监督工作有效开展。
2.4 完善制度,实现制度化发展
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各级林业管理部门应做好这几方面工作:(1)积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林木种子质量检验相关法律法规,比如:《种子法》、《关于加强林木种苗工作的意见》等法规政策。(2)重视并推进监督检验队伍建设,加大投入,及时充实技术人员,强化业务培训。(3)落实好省级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制度,可实施重点林业工程选用苗木质量不达标不予验收、拨付款项及兑现相关政策等措施。通过实施法规政策,促进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进而实现依法治种。结语
总之,林木种苗是林业发展、绿色生态建设及社会经济建设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而林木种苗质量这些方面有效开展的关键,因此其监督检验工作极为重要。应不断加大投入,完善相关制度,健全机构,提升林木种苗监督和检验工作效率,适应新时期林业发展需要,实现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最大化。
(责任编辑 张芝)
第三篇:林木种苗监管
1、林木种苗管理站工作内容:
负责宣传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各项方针、政策; 组织林木良种选育、新品种引进、开发、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对林木种苗质量进行监督检验; 承担林木种苗质量标准化服务等工作;
承担全县林木种苗、种子、花卉的技术培训工作; 负责林木种子生产和经营许可证的审核办证及管理; 承担林木种苗、种子、花卉的科研项目;
承办市、县林业行政行政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紧紧围绕加快推进林木良种化进程这一主线,着力构建林木良种选育推广、种苗生产供应、种苗行政执法、种苗社会化服务四大体系,全面提高林木良种壮苗生产供应能力和林木种苗整体发展水平。
2、林木良种化建设的意义:
首先,林木良种是建设生态林业的最有力保障。用良种壮苗造林,不但成活率高、生长快、成林早,而且形成的森林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发挥的生态功能更加强大,能有效增进森林健康,增强林木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其次,林木良种是发展民生林业的重要途径。山区脱贫致富优势在山,希望在经济林,其突破口就在于种苗,在于良种。
可见,林木良种是林业增产增益的重要内因,是治本之策,在建设现代林业中始终发挥着“原动力”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描绘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推进绿色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都离不开林木种苗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建设美丽中国,更加需要林木种苗提供有力支撑、发挥特殊作用。从林业系统自身来看,完成建设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总任务,不论是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森林蓄积,还是生产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保障国家木材安全和粮油安全,林木种苗都是基础,要不断提供数量充足、质量优良、品种对路的良种壮苗。
3、林木种苗工作存在问题:
一是良种产量低,供应能力严重不足,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只有51%,与发达国家80%以上的良种使用率以及我国农业96%的良种覆盖率相比相差甚远; 二是林木种苗基础性研究薄弱,育种创新能力不强;
三是林木种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扶持林木种苗发展的政策还不完善; 四是林木种苗管理机构不健全,全国仍有一半左右的县(市)没有林木种苗管理机构。
4、提升供给能力是根本任务
《意见》要求:强化林木良种基地建设,提高良种生产能力。完善生产供应体系。加强林木良种采收、加工、检验、贮藏管理,建立由省级林木种苗管理机构统一调剂的供应机制。建设保障性苗圃,满足重点工程和林农造林需求。
5、提高种苗行政执法能力今后还需做好5个方面工作:
一是继续加大《种子法》宣传力度,建立林木种苗法制宣传的长效机制。二是抓紧出台《种子法》配套规定,继续推动地方出台《种子法》地方实施条例。三是继续加强林木种苗质量全过程监管。四是继续落实各项制度,规范林木种苗市场。五是进一步加大林木种苗案件查处力度。
6、针对林木种苗产业发展和社会化服务,要强化抓好以下3个方面工作:
一是做好信息引导工作。(方针政策,市场信息)
二是建立区域性市场和其他各类市场,为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提供交流、交易平台。三是创新流通方式。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完善与成熟,拓展林木种苗互联网交易平台十分必要,不仅可以让种苗买卖双方少跑路、少花钱,还可以让他们买到放心苗,卖出好价钱。
第四篇:邵阳市林木种苗行政执法情况的汇报
邵阳市林木种苗行政执法情况的汇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自2000年12月1日实施二年多以来。我们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贯彻实施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宣传、学习、贯彻《种子法》的基本情况
(一)、广泛宣传,领导重视声势大。
《种子法》是我国种子产业史上的第一部法律,是林业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颁布是林业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为此,我市各级党委、人大、政府高度重视《种子法》的宣传。林业主管部门把宣传《种子法》做为一项重要的中心工作来抓,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一是在正式实施前,我们于2000年9月20日,转发了省林业厅的“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有关事项的通知”,并印发了“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实施方案。二是我局与各县、市、区林业局都成立了学习、宣传、贯彻《种子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检查督促等日常工作;局领导从紧张的经费中解决近万元的宣传活动经费。三是《种子法》出台后,市委副书记肖刚强同志,在2000年1月30日的《邵阳日报》上,发表”学习《种子法》促进种子产业健康发展“的署名文章;市人大副主任银醇祥同志,在邵阳市电视台作了“ 贯彻落实《种子法》,加速种子产业化进程”的电视讲话。四是我局与各县、市、区利
苗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县、市、区林业局长、种苗(营林)站长、计财股长和国有苗圃主任,主要是全面贯彻全国与全省林木种苗工作会议精神和进一步动员宣传学习,贯彻落实《种子法》等有关种苗工作。四是全市各县、市、区林业局都举办了《种子法》培训班。培训对象是各乡、镇林业站长、国有林场场长、国有苗圃主任,种苗生产和经营大户等有关人员。通过多层次的培训,使林业行政人员、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对《种子法》的认识和理解得到了加深,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
(三)、积极实施,强化管理力度大。
在广泛宣传,认真学习《种子法》的同时。我们更注重积极实施《种子法》,强化种苗行业管理,切实加强林木种苗行政执法。
1、认真做好《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和《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发放管理工作。我们按照《种子法》,严格实行种子生产和经营许可证制度;对林木种苗生产和经营的单位及个人都进行严格审核,符合条件的才发证;全市共发放“两证”197份,其中生产许可证86份,经营许可证111份。有效地规范了林木种子生产、经营的市场秩序。
2、加大种苗行政执法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我市各县、市、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都能依照《种子法》的规定,认真 履行职责,依法管理行政区域内的林木种子工作,并加大种苗行政执法力度,依法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行为,林木种苗市场秩序
山区还存在一些“死角”;宣传与学习不到位,少数人还不知道有《种子法》。
2、林木种苗质量检测监督执法机构不完善,队伍弱,设备差。各级林业行政部门是法律赋予职责的林木种子行政执法主体。但我市大多数县、市、区无种苗管理机构,一般只确定了一名种苗专干,无力对种苗市场依法管理。同时,无检验检测设备,无法鉴别种子质量的好坏;既使有一点种检设备,也是陈旧的“废铜烂铁“。
3、林木种苗生产、经营的制度还不够完善。种子生产、经营尚未完全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乱采种和外来人员乱收购林木种子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4、林木种苗行政执法无专项经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经费严重不足,必要的种子检测设备都无钱购置。
5、林木种苗投入资金严重不足。种苗在发展现代林业中具有重要地位,而种苗又是特殊的生产资料,其生产经营受自然因素的影响,风险较大。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总体来说对种苗产业的投入严重不足,无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良种选育和推广。
三、今后工作的打算与建议
1、继续广泛深入地宣传贯彻《种子法》。一是继续利用电视、报纸等多种宣传工具,并结合具体案例,开展更为广泛的宣传贯彻活动,使宣传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
第五篇:滁州开展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年活动
滁州市开展“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年”活动
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林木种苗行政执法,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省林业厅关于开展“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年”活动的统一部署,结合“绿盾”等林业重大行动和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安徽省林木种子条例》,按照发展现代林木种业的要求,严格执行林木种苗行政许可、标签、档案、种质资源保护等制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林木种苗违法行为,着力营造公平、公正、有序的林木种苗发展法治环境,切实维护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为推进林长制改革和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建设美丽滁州提供优良林木种苗保障。
二、目标任务
2018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年”活动,进一步深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安徽省林木种子条例》及相关法规规章,增强广大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者和使用者的法治意识;规范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行为,营造诚实守信、依法从业的良好环境;强化林木种苗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依法惩处制售假冒伪劣林木种苗行为,全面提升林木种苗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加快发展现代林木种业。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林木种苗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安徽省林木种子条例》及相关法规规章,开展“送法下乡”、“送法进企业”活动,采用多种形式宣传林木种苗法律法规,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年活动。
(二)开展林木种苗执法培训。分层次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安徽省林木种子条例》等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的学习培训,使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林木种苗机构执法人员全面掌握和熟练运用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管理规范。培训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配套法规和标准,《安徽省林木种子条例》、安徽省《主要造林树种质量分级》等地方标准,林木种苗行政许可及相关标准,林木种苗行政处罚文书格式和范例,林木种苗执法案例卷宗分析等。
(三)开展清理查处违法行为专项行动。组织对无证生产经营或伪造、变造、买卖、租借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行为,生产经营假冒伪劣林木种苗和侵犯林业植物新品种权的行为,无标签和使用说明销售种苗的、标签填写不规范或者涂改标签的行为,未建立种苗生产经营档案或者档案不齐全的行为,应当使用良种而未使用良种的行为,未审先推或未按照林木种子采种期公告采种、抢采掠青、破坏林木种质资源的行为,未按规定擅自引种和推广等行为进行全面清查整顿,集中查处一批违法案件。
(四)开展林木种苗质量抽查。开展林木种苗质量检查和抽查工作。各县(市、区)进行林木种苗质量全面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市林业局。
(五)开展林木种苗“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市林业局对全市核发的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按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抽查,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对本部门核发的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按不低于20%的比例进行抽查。及时将抽查结果录入企业诚信体系平台,向社会公开。
(六)开展重点林木良种基地考核检查。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对本地国家和省重点良种基地的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结果报市林业局。
四、实施步骤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年”活动从2018年5月开始到12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5月~6月)。市林业局召开专题会议,统一动员部署全市“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年”活动。各县(市、区)林业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区“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年”活动实施细则,召开会议,动员部署,广泛宣传发动。
(二)组织实施(6月~11月)。按照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年活动内容,有序组织实施。6月份,多渠道广泛宣传;7月份,举办执法培训班;8月份,集中办理生产经营许可证、建立完善生产经营档案;9月份,各地开展自查;10月份,市局联合执法组进行抽查。
(三)总结报告(11月~12月)。各县(市、区)对本次“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年”活动进行总结,于11月20日前报市林业局,市林业局对全市“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年”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并报省林业厅。对重点种苗违法案件的查处进行跟踪问效,并对本次活动组织开展好的县(市、区)予以通报表扬;对执法工作不力、有案不查的予以通报批评,责成限期整改。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林业局成立“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年”活动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林木种苗站、市森林公安局、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局办公室、造林绿化科、政策法规科、资源科、计财科、市林业工作站等为成员单位。各县(市、区)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本地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年活动。
(二)加强力量协调。市林业局将组织林木种苗、森林公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单位执法人员组成联合执法组,开展联合执法和重点专项检查。各县(市、区)要加大人员组织和调配,多方形成合力,上下联动,扎实有效推进“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年”各项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加强监督检查。各地要按照市林业局关于“林木种苗执法年”活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加强领导,积极组织开展本地区林木种苗执法活动。市林业局将跟踪督查,确保执法年活动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