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逮捕证据参考标准(试行)

时间:2019-05-12 01:1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审查逮捕证据参考标准(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审查逮捕证据参考标准(试行)》。

第一篇:审查逮捕证据参考标准(试行)

最高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厅关于印发部分罪案《审查逮捕证据参考标准(试行)》的通知

2003年12月12日 [2003]高检侦监发第10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处,军事检察院刑事检察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处:

证据问题是审查逮捕工作乃至整个刑事诉讼活动的核心问题。为了指导各级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办理审查逮捕案件工作,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我厅制定了部分罪案《审查逮捕证据参考标准(试行)》,现予以印发试行,并对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1、审查逮捕证据参考标准分为通用证据参考标准和具体罪案证据参考标准两个部分。前者是办理审查逮捕所有刑事案件时均须审查的证据参考标准,后者是办理审查逮捕具体罪案时须审查的证据参考标准。在办案工作中,必须综合审查这两个方面的证据。

2、审查逮捕案件证据参考标准是指导性、参考性的,而不是硬性的要求,也不是必备的最低标准。司法实践中的案件千差万别、情况复杂,具体案件逮捕需要具备哪些证据,应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证据参考标准中所列各项不能孤立使用,必须将各类证据有机结合起来,同时需要案件承办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法律知识、办案经验作出判断。

3、这次印发的有十种具体罪案审查逮捕证据参考标准。今后,我们将继续选择一批常见、重点罪案,研究制定其审查逮捕证据参考标准,逐步形成审查逮捕证据体系。

4、研究制定审查逮捕案件证据参考标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有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各级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要勇于探索,注意总结办案中审查和运用证据的经验,为做好这项工作积极献计献策。尤其是对于这次印发的审查逮捕案件通用证据参考标准和十种具体罪案证据参考标准,试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体例、内容有何修改意见,请及时报我厅。

5、为了取得公安机关工作上的配合,各省级检察院应主动将审查逮捕案件证据参考标准向公安机关有关部门通报。

部分罪案审查逮捕证据参考标准(试行)

一、审查逮捕通用证据参考标准

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对有关部门移送审查逮捕的案件,应从程序和实体两个方面审查证据:

(一)程序方面。

1、诉讼程序的有关证据材料:

(1)受案登记表、立案决定书。

(2)证明案件来源的有关证据材料。

(3)破获案件过程说明或破案报告书。

(4)拘留证、监视居住决定书、取保候审决定书,保证书、缴纳保证金收据,对被拘留人家属或单位通知书等有关法律文书。

(5)拘留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报告及该代表所属的同级人大主席团或常委会同意拘留的许可证明。

(6)其他有关证明材料。

2、取证程序约有关证据材料:

(1)证明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的主体合法,并且为两人以上进行的证据。

(2)证明已经告知犯罪嫌疑人、证人权利、义务的证据。(3)犯罪嫌疑人、证人被讯问、询问后,在笔录上签署的意见;侦查人员的签名。

(4)证明没有刑讯逼供、诱供、诱证情况的证据。

(5)提供证据的个人或单位的签名及加盖的单位公章。

(6)搜查、起获赃物时的见证人。

(二)实体方面。

1、主体身份:

(1)自然人普通主体的身份证明:证明犯罪嫌疑人的姓 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居住地的户籍资料、居民身份证、出生证、户口迁移证明、护照或经会晤后外方出具的外籍身份证明材料等法定身份证件(原件或附有制作过程文字说明并加盖复制单位印章的复制件),或者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核实的其他证据(以上证据材料在排除合理怀疑的情况下可以只具备其中一种)。对于户籍、出生证等材料内容不实的,应提供其他证据材料。

对于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犯罪嫌疑人可以按照其自报的姓名、身份、年龄或者拍照编号审查批捕,必要时可以对其进行骨龄鉴定。对于流窜作案的犯罪嫌疑人,除处于法定责任年龄段,应当具备能够证明其年龄的身份证件等材料外,如一时难以取得犯罪嫌疑人的法定身价证件或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的其他证据,根据其自报的身份或者同案人证明的身份材料审查批捕。

(2)自然人的特殊主体的身份证明:证明所在单位性质或所有制形式的证据材料、所在单位或组织人事部门出具的表明犯罪嫌疑人身份、职务及职权范围或职责权限的有关证明材料。外国人犯罪的案件,应有护照等身份证明材料。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犯罪的案件,应注明身份,并附身份证明材料。

(3)单位主体的身份证明: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法人工商注册登记证明、法人设立证明、国有公司性质证明及非法人单位的身价证明、法人税务登记证明和单位代码证等。

(4)法定代表人等的身份证明: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在单位的任职、职责、负责权限的证明材料。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犯罪嫌疑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不属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或刑诉法第十五条规定情形之一,根据《刑法》总则和分则有关条款的规定,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3、有逮捕必要:

(1)犯罪嫌疑人具有社会危险性,即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

①犯罪嫌疑人有行政刑事处罚记录,也包括:受过刑事处罚,曾因其他案件被相对不起诉,受过劳动教养、治安处罚及共他行政处罚。

②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犯罪、有组织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暴力犯罪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的犯罪嫌疑人,累犯或多次犯罪、犯罪集团或共同犯罪的主犯,流窜犯罪;属于犯罪情节特别严重;具有法定从重情节;犯罪嫌疑人没有悔罪表现。

③犯罪嫌疑人可能逃跑、自杀、串供、干扰证人作证以及伪造、毁灭证据等妨害刑事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的,或者存在行凶报复、继续作案的可能,如曾以自伤、自残方法逃避侦查,持有外国护照或者可能逃避侦查;已经逃跑或逃跑后抓获的。

④属于违反刑诉法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七条规定,情节严重的。

(2)犯罪嫌疑人不具有不适合羁押的特殊情况。

①犯罪嫌疑人未患有严重疾病或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不属于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和年老体弱及残障。②经济犯罪案件逮捕法人代表或其他骨干不可能严重影响企业合法的生产经营。

二、盗窃罪案审查逮捕证据参考标准

盗窃罪,是指触犯《刑法》第264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其他以盗窃罪定罪处罚的有:(1)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2)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3)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4)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邮件、电报,盗窃财物的;(5)利用计算机盗窃的;(6)单位有关人员为谋取单位利益组织实施盗窃行为,情节严重的;(7)将电信卡非法充值后使用,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的,盗用他人密码上网,造成他人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的。

对提请批捕的盗窃案件,应当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审查证据:

(一)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盗窃犯罪事实。

重点审查:

1、收缴的被盗财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实物或照片、犯罪工具、被盗现场勘查报告等证明发生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的证据。

2、电信账单、使用记录、犯罪工具实物或照片等证明发生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行为的证据。

3、被窃信用卡被使用的记录的书证、视听资料等证明发生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的证据。

4、缴获的被私自开拆的邮件、电报、被盗的财物实物或照片等证明发生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邮件、电报,盗窃财物的行为的证据。

5、资金往来证明、技术鉴定、被盗物品的实物、照片或所有权证书等证明发生利用计算机盗窃行为的证据。

6、物品价值不明,涉及罪与非罪的,由能够确定赃物价值的价格鉴证部门出具的物品财产估价鉴定结论或购物发票等能证明个人盗窃行为所盗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五百元至二千元以上且不具有情节轻微情形的,或接近上述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严重情节的,或证明犯罪嫌疑人一年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三次以上等多次盗窃的证据。

7、对于盗窃公民或单位所有的银行存折的,该存折已加密、是活期或定期的证据。

8、证明盗窃犯罪事实发生的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犯罪嫌疑人供述以及被盗物品未追回,但供证一致的证据等。

9、证明未利用职务便利或工作便利的证据。

(二)有证据证明盗窃犯罪事实系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重点审查:

1、显示犯罪嫌疑人实施盗窃犯罪的视听资料。

2、被害人对涉案赃物的辨认笔录。

3、犯罪嫌疑人的供认。

4、证人证言及辨认笔录。

5、同案犯罪嫌疑人供述及辨认笔录。

6、对犯罪嫌疑人实施盗窃犯罪遗留在犯罪现场、犯罪工具、犯罪对象上的指纹、足迹等所做的鉴定。

7、在犯罪嫌疑人身边、住处或其他相关地方发现的赃款赃物及提取笔录。

8、犯罪嫌疑人对盗窃地点的辨认笔录。

9、其他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盗窃犯罪的证据。

(三)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盗窃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

重点审查:

1、能够排除合理怀疑的视听资料。

2、能够印证的被害人指认。

3、能够印证的犯罪嫌疑人供述。

4、能够相互印证或与其他证据互相印证的证人证言。

5、能够互相印证或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的同案犯供述。

6、能够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的、在犯罪嫌疑人住所或其他地方发现的赃款赃物。

7、其他查证属实的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盗窃犯罪的证据。

三、故意杀人罪案审查逮捕证据参考标准

故意杀人罪,是指触犯《刑法》第232条的规定,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权利的行为。其他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有:(1)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2)使用暴力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3)体罚虐待被监管人致人死亡的;(4)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5)聚众“打砸抢”致人死亡的;(6)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制造、散布迷信邪说,指使、胁迫其成员或者其他人实施自杀行为的;(7)组织、策划、煽动、教唆、帮助邪教组织人员自杀的;(8)行为人实施抢劫后,为灭口而故意杀人的;(9)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的。

对提请批捕的故意杀人案件,应当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审查证据:

(一)有证据证明发生了故意杀人犯罪事实。

重点审查:

1、尸体检验鉴定报告、法医活体鉴定结论、刑事科学技术照片、现场勘查图及现场勘查笔录等证明发生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权利的行为的证据。

2、证明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权利的行为出于故意的证据。

3、证明故意杀人犯罪事实发生的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犯罪嫌疑人供述等。

(二)有证据证明故意杀人犯罪事实系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重点审查:

1、显示犯罪嫌疑人实施故意杀人犯罪的视听资料。

2、故意杀人未遂、中止的,被害人的指认。

3、犯罪嫌疑人的供认。

4、证人证言。

5、同案犯罪嫌疑人的供述。

6、对遗留在犯罪工具、犯罪现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身、衣物上的指纹、足迹、血迹等所做的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故意杀人犯罪的鉴定。

7、犯罪嫌疑人有作案时间及故意杀人的动机、目的的证据。

8、其他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故意杀人犯罪的证据。

(三)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故意杀人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

重点审查:

1、能够排除合理怀疑的视听资料。

2、其他证据能够印证的被害人的指认。

3、其他证据能够印证的犯罪嫌疑人的供述。

4、能够相互印证的证人证言。

5、能够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的证人证言或者同案犯供述。

6、其他查证属实的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故意杀人犯罪的证据。

四、故意伤害罪案审查逮捕证据参考标准

故意伤害罪,是指触犯《刑法》第234条的规定,非法故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其他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的有:(1)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伤残的;(2)使用暴力刑讯逼供致人伤残的;(3)体罚虐待被监管人致人伤残的;(4)聚众斗殴致人重伤的;(5)聚众“打砸抢”致人伤残的;(6)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制造、散布迷信邪说,指使、胁迫其成员或者共他人实施自伤行为的;(7)组织、策划、煽动、教唆、帮助邪教组织人员自残的;(8)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严重残疾的。

对提请批捕的故意伤害案件,应当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审查证据:

(一)有证据证明发生了故意伤害犯罪事实。

重点审查:

1、法医鉴定结论、医院诊断证明、刑事科学技术照片、现场勘查图及现场勘查笔录等证明发生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的证据。

2、证明故意伤害行为所造成的伤害后果达到轻伤以上程度的鉴定。

3、证明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出于故意的证据。

4、证明故意伤害犯罪事实发生的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犯罪嫌疑人供述等。

(二)有证据证明故意伤害犯罪事实系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重点审查:

1、显示犯罪嫌疑人实施故意伤害犯罪的视听资料。

2、被害人的指认。

3、犯罪嫌疑人的供认。

4、证人证言及辨认笔录。

5、同案犯罪嫌疑人的供述。

6、对遗留在犯罪工具、犯罪现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身体、衣物上的指纹、足迹、血迹等所做的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故意伤害犯罪的鉴定。

7、犯罪嫌疑人有作案时间及故意伤害的动机、目的的证据。

8、其他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故意伤害犯罪的证据。

(三)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故意伤害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

1、能够排除合理怀疑的视听资料。

2、其他证据能够印证的被害人的指认。

3、其他证据能够印证的犯罪嫌疑人的供述。

4、能够相互印证的证人证言。

5、能够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的证人证言或者同案犯供述。

6、其他查证属实的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故意伤害犯罪的证据。

五、强奸罪案审查逮捕证据参考标准

强奸罪,是指触犯《刑法》第236条的规定,违背妇女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妇女性交的行为。其他以强奸罪定罪处罚的有:(1)奸淫不满14周岁幼女的;(2)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3)利用职权、从属关系,以胁迫手段奸淫现役军人的妻子的;(4)明知被害人是精神病患者或者痴呆者(程度严重)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5)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以迷信邪说引诱、胁迫、欺骗或者其他手段,奸淫妇女、幼女的。

对提请批捕的强奸案件,应当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审查证据:

(一)有证据证明发生了强奸犯罪事实。

重点审查:

1、法医鉴定,被害人报案、控告、陈述,被害人亲友检举,犯罪嫌疑人供述,证人证言等证明发生强奸行为的证据。

2、被害人伤情鉴定、犯罪工具实物或照片、现场勘查笔录、药物检验报告和发案背景等证明与妇女性交的行为违背其意志的证据,包括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的证据。

3、证明明知被害人不满I4周岁或是精神病患者或者痴呆者(经法医鉴定为程度严重)的证据。

(二)有证据证明强奸犯罪事实系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重点审查:

1、显示犯罪嫌疑人实施强奸犯罪的视听资料。

2、被害人的指认。

3、犯罪嫌疑人的供认。

4、证人证言。

5、同案犯罪嫌疑人的供述。

6、对遗留在犯罪工具、犯罪现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身体、衣物上的指纹、足迹、血迹、精斑等所做的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强奸犯罪的鉴定及被害人伤情鉴定。

7、其他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强奸犯罪的证据。

(三)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强奸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

重点审查:

1、能够排除合理怀疑的视听资料。

2、其他证据能够印证的被害人的指认。

3、其他证据能够印证的犯罪嫌疑人的供述。

4、能够相互印证的证人证言。

5、能够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的证人证言或者同案犯供述。

6、已有查证属实的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强奸犯罪的其他证据。

六、抢劫罪案审查逮捕证据参考标准

抢劫罪,是指触犯(刑法)第263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其他以抢劫罪定罪处罚的有:(1)携带凶器抢夺的;(2)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3)聚众打砸抢,毁坏或抢走公私财物的首要分子。

对提请批捕的抢劫案件,应当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审查证据:

(一)有证据证明发生了抢劫犯罪事实。

重点审查:

1、被劫物品实物或照片等证明发生抢劫行为的证据。

2、被害人伤情鉴定或诊断证明、伤情照片、犯罪工具实物或照片、麻醉药物化验报告等证明强行夺取公私财物时当场使用了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的证据。使用暴力强度不大,被害人无明显伤情,但供证一致足以证实有该情节的证据。

3、证明抢劫犯罪事实发生的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犯罪嫌疑人供述等。

(二)有证据证明抢劫犯罪事实系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重点审查:

1、显示犯罪嫌疑人实施抢劫犯罪的视听资料。

2、被害人的指认。

3、犯罪嫌疑人的供认。

4、证人证言。

5、同案犯罪嫌疑人的供述。

6、对遗留在犯罪工具、犯罪现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身体、衣物上的指纹、血迹等所做的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抢劫犯罪的鉴定和现场勘验材料。

7、其他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抢劫犯罪的证据。

(三)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抢劫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

重点审查:

1、能够排除合理怀疑的视听资料。

2、其他证据能够印证的被害人的指认。

3、其他证据能够印证的犯罪嫌疑人的供述。

4、能够相互印证的证人证言。

5、能够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的证人证言或者同案犯供述。

6、其他查证属实的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抢劫犯罪的证据。

七、非法拘禁罪案审查逮捕证据参考标准

非法拘禁罪,是指触犯(刑法)第238条的规定,以拘禁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其他以非法拘禁罪定罪处罚的有: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非法剥夺、限制其人身自由的。

对提请批捕的非法拘禁案件,应当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审查证据:

(一)有证据证明发生了非法拘禁犯罪事实。

重点审查:

1、犯罪现场照片、现场勘查笔录、犯罪工具实物或照片、伤情鉴定等证明发生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的证据。

2、证明非法拘禁犯罪事实发生的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解救被害人的相关证据等。

3、证明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系非法的证据。

(二)有证据证明非法拘禁犯罪事实系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重点审查:

1、在犯罪嫌疑人实施拘禁地解救出被害人的证据;

2、被害人的指认。

3、犯罪嫌疑人的供认。

4、证人证言。

5、同案犯罪嫌疑人的供述。

6、其他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非法拘禁犯罪的证据。

(三)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非法拘禁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

重点审查:

1、其他证据能够印证的被害人的指认。

2、其他证据能够印证的犯罪嫌疑人的供述。

3、能够相互印证的证人证言。

4、能够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的证人证言或同案犯供述。

5、能够排除合理怀疑的被害人因非法拘禁在身体、精神方面受到损害的相关证明材料。

6、其他查证属实的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非法拘禁犯罪的证据。

八、合同诈骗罪案审查逮捕证据参考标准

合同诈骗罪,是指触犯(刑法)第224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合同、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对提请批捕的合同诈骗案件,应当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审查证据:

(一)有证据证明发生了合同诈骗犯罪事实。

重点审查:

1、查获的合同、工商部门出具的工商登记资料等证明有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行为的证据。

2、查获的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虚假的产权证明、双方签订的合同、担保合同或担保条款等,证明有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行为的证据。

3、犯罪嫌疑人没有履行能力、犯罪嫌疑人部分履行合同、双方先后签订的多份合同等证明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行为的证据。

4、双方签订的合同、犯罪嫌疑人收受被害人给付的货物、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犯罪嫌疑人逃匿等,证明有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行为的证据。

5、证明犯罪嫌疑人有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的证据。

6、证明合同诈骗事实发生的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犯罪嫌疑人供述等。

7、证明犯罪嫌疑人的合同诈骗行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证据,如具有逃匿、躲避或者出走不归,或者以其他方法逃避承担民事责任的;以隐匿等方法占有财物的;对骗得财物进行私分、挥霍使用的;用于归还欠债或者抵偿债务的;用于进行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包括非法经营活动)的;其他企图使他人丧失对财物占有的情形。

(二)有证据证明合同诈骗犯罪事实系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重点审查:

1、被害人的指认。

2、犯罪嫌疑人的供认。

3、证人证言。

4、同案犯罪嫌疑人的供述。

5、对合同、收条或伪造票据上的签名笔迹所做的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合同诈骗犯罪的鉴定。

6、其他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合同诈骗犯罪的证据。

(三)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合同诈骗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

重点审查:

1、其他证据能够印证的被害人的指认。

2、其他证据能够印证的犯罪嫌疑人的供述。

3、能够相互印证的证人证言。

4、能够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的证人证言或者同案犯供述。

5、其他证据能够印证的涉案合同文本。

6、查证属实的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合同诈骗犯罪的其他证据。

九、伪造货币罪案审查逮捕证据参考标准

伪造货币罪,是指触犯《刑法》第170条的规定,仿照人民币或者外币的面额、图案、色彩、质地、式样、规格等,使用各种方法,非法制造假货币、冒充真货币的行为。其他以伪造货币罪定罪处罚的有:行为人销售、伪造货币版样或者与他人事前通谋、为他人伪造货币提供版样的。

对提请批捕的伪造货币案件,应当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审查证据:

(一)有证据证明发生了伪造货币犯罪事实。重点审查:

1、查获的伪造货币的实物或照片、收缴的犯罪工具或照片等证明发生伪造货币的行为的证据。

2、证明伪造货币的总面额达到二千元以上,或者币量达到二百张(枚)以上的证据。

3、证明伪造货币犯罪事实发生的证人证言、犯罪嫌疑人供述等。

4、证明是假币的有关部门的鉴定。

(二)有证据证明伪造货币犯罪事实是否系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重点审查:

1、现场查获犯罪嫌疑人实施伪造货币犯罪的证据;

2、犯罪嫌疑人的供认。

3、证人证言。

4、同案犯罪嫌疑人的供述。

5、其他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伪造货币犯罪的证据。

(三)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伪造货币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

重点审查:

1、现场查获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的,现场勘查笔录、收缴的假币、犯罪工具或照片等证据。

2、其他证据能够印证的犯罪嫌疑人的供述。

3、能够相互印证的证人证言。

4、能够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的证人证言或者同案犯、被雇人员供述。

5、其他己有查证属实的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伪造货币犯罪的证据。

十、交通肇事罪案审查逮捕证据参考标准

交通肇事罪,是指触犯(刑法)第133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其他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的有:(1)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2)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钮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

对提请批捕的交通肇事案件,应当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审查证据:

(一)有证据证明发生了交通肇事犯罪事实。

重点审查:

1、生效的交通事故认定责任书、现场照片、现场勘查笔录、肇事车辆检验报告等证明发生触犯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的行为的证据。

2、被害人伤情照片、伤情鉴定、尸体检验报告、损失财产照片及估价证明等证明交通肇事行为造成了如下严重后果之一的证据: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对事故负全部责任或者主要责任的,造成重伤1人以上,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情节严重的。

3、证明在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证据。

4、证明交通肇事的行为出于过失的证据。

5、证明交通肇事犯罪事实发生的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同案犯和犯罪嫌疑人供述等。

(二)有证据证明交通肇事犯罪事实系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重点审查:

1、交通事故发生后,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的证据。

2、显示犯罪嫌疑人实施交通肇事犯罪的视听资料。

3、被害人的指认。

4、同案犯罪嫌疑人的供述。

5、犯罪嫌疑人的供认。

6、证人证言。

7、交通肇事后具有逃逸情节的证据材料。

8、证明犯罪嫌疑人所驾车辆为肇事车辆的技术鉴定结论及性能检测报告。

9、其他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交通肇事犯罪的证据。

(三)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交通肇事犯罪行为的证据己有查证属实的。

重点审查:

1、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的,现场照片、现场勘查笔录、交通事故认定责任书等证据。

2、能够排除合理怀疑的视听资料。

3、其他证据能够印证的被害人的指认。

4、其他证据能够印证的犯罪嫌疑人的供述。

5、能够相互印证的证人证言。

6、能够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的证人证言。

7、其他查证属实的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交通肇事犯罪的证据。

十一、伪证罪案审查逮捕证据参考标准

伪证罪,是指触犯《刑法》第305条的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关的重要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隐匿罪证的行为。

对提请批捕的伪证案件,应当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审查证据:

(一)有证据证明发生了伪证犯罪事实。

重点审查:

1、犯罪嫌疑人在相关案件中担任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的证据(如相关案件的笔录材料、鉴定委托书、鉴定结论等),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等证明发生作伪证的行为的证据。

2、证明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所作的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是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的证据。

3、证明作伪证的意图是为了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证据。

(二)有证据证明伪证犯罪事实系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重点审查:

1、犯罪嫌疑人的供认。

2、有关的书证。

3、指使人的证言。

4、同案犯罪嫌疑人的供述。

5、其他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伪证犯罪的证据。

(三)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伪证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

重点审查:

1、其他证据能够印证的犯罪嫌疑人的供述。

2、能够相互印证的有关书证。

3、其他查证属实的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伪证犯罪的证据。

第二篇:证据标准

证据属性相关性 客观性(形式 内容)合法性(主体 形式 收集程序 收集方法与提取手段)

司法证明的特点规范性 对抗性 时效性 相对性

免证事实:众所周知的事实;自然规律及定理;国家机关公报的事实;按照法律规定推定的事实;当事人承认的事实;生效的人民法院裁判文书或者仲裁机构裁决文书确认的事实;职务上熟知的事实

证明对象

刑事①有关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②作为从重,从轻、减轻、免除刑事处罚理由的事实③刑事诉讼程序事实民事①民事关系发生 变更 消灭的事实②争议发生过程的事实③当事人主张的民事诉讼程序实施④有关外国的法律法律事实行政①与被诉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有关的事实②行政赔偿构成要件的事实③行政诉讼程序的事实

我国的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1)“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也就是说,侦查机关对案件侦查终结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人民检察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人民法院对于被告人作出的有罪判决,都必须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所谓犯罪事实清楚,是指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和情节,都必须查清。所谓证据确实、充分,是指对作出定案根据的证据质和量的总要求。证据确实,即每个证据都必须真实,具有证明力。证据充分,即证明必须达到一定的量,足以认定犯罪事实。根据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经验,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具体是指达到以下标准:(1)据以定案的每个证据都必须查证属实。(2)每个证据和待查证的事实均有相应的证据加以证明。(3)所有证明在总体上已足以对所要证明的犯罪得出确定无疑的结论,并排除了其他一切可能性。

(2)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实、充分。所谓“基本事实”是由刑法规定的,包括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和罪行轻重的事实,“基本证据”就是对上述基本事实器据顶性证明作用的证明。

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1)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2)优势证据。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的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情证据,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

行政诉讼规定的证明标准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

缺陷

(1)将证明标准定格为“案件事实清楚”而没有进一步明确是哪一种“事实清楚”导致我国证据法学界德传统观点将证明的目的“客观真实”误作为证明的标准的性质,认为司法人员只要依法正确的收集证据和审查判断证据,完全有可能对案件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证。

(2)实行一元化的证明标准,既刑事、民事、行政诉讼实行相同的证明标准。然而他们的性质不同,所解决的问题不同,关涉的公民、法人的种类和层次不同,进而决定刑事、民事、行政诉讼判决对案件事实清楚程度的要求也应当有着区别。实行一元化证明标准是将证明标准的性质定位为客观真实的必然结果。一元化证明标准既不科学又不合理。

改革方向

(1)应当区分刑事、民事、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将刑事诉讼中的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表述为“排除合理怀疑”,将民事、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表述为“优势证据”。(2)在刑事诉讼

中,应将构建层次性的证明标准,即随着诉讼阶段的推进而设置从低到高的证明标准。(3)应当区分不同种类案件的证明标准。(4)应当明确在刑事诉讼中,被告方承担说服性证明责任时的证明标准低于公诉方证明被告人有罪应当达到的证明标准,可以表述为“优势证据”。

举证责任的承担

刑事(1)在公诉案件中,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2)在自诉案件中,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由自诉人承担;(3)被告人既不承担证明自己有罪 的责任,也不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但其应当如实回答问题;(4)对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检察机关应当证明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明显超过合法收入且差额 巨大这一事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承担巨大差额的合法来源的举证责任

民事一般原则:谁主张谁举证;例外情形:(1)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由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承担 举证责任;(2)高度危险作业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3)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定的 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4)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倒塌、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 诉讼,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就其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5)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6)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生产者就法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7)因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实施危险行为的人就其行为与损害结果 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8)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行政被告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例外的情形是:(1)原告应当证明自己的起诉符合法定的起诉条件,但是被告认为超过起诉期限的,由被告举证;

(2)原告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原告应当证明在行政程序中提出过申请的证据材料;(3)原告在行政赔偿诉讼中应当对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造成损害的事实举证;(4)应当由原告举证的其他情形

第三篇:职务侵占合同诈骗证据标准

上海市关于办理合同诈骗、职务侵占犯罪案件立案证据标准的意见

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安机关对合同诈骗、职务侵占犯罪的侦查活动,提高受理案件后的审查立案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现对本市办理合同诈骗、职务侵占类案件的立案证据标准提出如下意见:

在立案审查阶段,当具有以下证据时,应当予以立案。实践中存在未尽描述的其他情形,应当根据刑法条文的一般规定,综合判断是否立案。

一、合同诈骗罪(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单位犯罪二百三十一条)

(一)客观方面证据(可以由报案人提供以下材料,报案人不能提供的,公安机关应当开展调查)

1、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合同。一般需要提供书面的合同文本,若为口头合同至少要有一名中立旁证的直接证明并有一方实际履约的书面凭证。

2、被害方的财物损失情况:

(1)财产损失为货物,一般要求被害方提供已经发货的凭证,例如财务账册、出货单、提单等。

(2)财产损失为钱款,一般要求被害方提供已经付款的凭证,例如对方的收据、银行转账凭证、有价票证存根等。

(二)主观方面证据

1、符合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认定嫌疑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重大嫌疑:

(1)使用伪造、变造或者无效的印章、单据、介绍信等证明文件,以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2)使用伪造、变造或者无效的证明文件,虚构不存在的标的;

(3)“一物多卖”,就同一合同标的与他人签订多份合同的;

(4)其他不可能依约履行义务的行为。

2、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嫌疑人无法提出合理辩解的,可以认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重大嫌疑:

(1)使用伪造、变造或者无效的证明文件,提供虚假的担保证明的;

(2)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躲避、出走不归、或者以其他方法逃避承担民事责任的;

(3)以低价变卖等方法占有财物的;

(4)对财物进行挥霍使用的;

(5)财物用于进行非法经营活动或者违法犯罪活动的;

(6)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的,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7)隐匿、销毁账目,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8)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行为。

(三)犯罪数额

1、单位或个人涉嫌合同诈骗犯罪,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应予立案。

2、涉案数额无法确定但有证据证明数额可能达到二万元以上的,或者已查实的数额虽不足二万元,但是存在连续行为尚待查实,可能达到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

二、职务侵占罪(一般规定:刑法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特别规定:一百八十三条第一款)

(一)主体方面证据(可以由报案人提供以下材料,报案人不能提供的,公安机关应当开展调查)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嫌疑人系本单位员工:

1、双方订立的劳动合同、雇佣合同或授权委托书等,或者有其他证据证明嫌疑人同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

2、双方若无书面合同,可提供领取工资薪酬的证明、聘书、董事会决议等,或者有其他证据证明形成事实上的劳动关系的。

(二)客观方面证据(可以由报案人提供以下材料,报案人不能提供的,公安机关应当开展调查)

1、单位财产损失情况:

(1)已归单位所有的财物,由单位出具物权证明或者其他可以证明财产权属关系的证据;

(2)由单位承担保管、运输、使用中的财物,由单位出具服务合同或相关证明文件;

(3)本单位有权占有而尚未占有的财物,如本单位拥有债权尚未收归所有的财物,由单位出具债权证明或者其他可以证明财产权属关系的证据。

2、“利用职务便利”方面:

(1)嫌疑人在本单位的职权范围;如劳动合同、聘书、公司章程等规定的职权内容。

(2)嫌疑人侵占的手段主要是通过主管、管理、经手、保管本单位财物的权力而予以实施的。

(三)主观方面证据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嫌疑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重大嫌疑:

1、嫌疑人承认自己明知是本单位的财物,希望占为己有的心理态度,且无其他辩解的;

2、嫌疑人没有承认占为己有的目的,但是通过下列手段之一改变单位财产所有权归属的,可推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1)虚构不存在的业务,将单位资金占为己有的;

(2)虚构或虚高需要支付的“好处费”,将单位资金占为己有的;

(3)虚构或虚高应当支付给对方的应付款,将单位资金占为己有的;

(4)业务人员、技术人员利用单位系统内部漏洞,篡改数据侵占单位资金的;

(5)财务人员侵占单位资金后,作假帐填平账目的;

(6)其他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

(四)犯罪数额

涉嫌职务侵占的数额在五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

第四篇: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质量标准

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质量标准(试行)(2006年8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五

十九次会议通过)

为进一步规范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工作,提高办案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审查逮捕工作实际,制定本标准。

第一章 逮捕的条件

第一条 办理审查逮捕案件,应当依照刑法有关规定和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的逮捕条件,就案件的事实和证据进行审查,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

对于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批准逮捕:

(一)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二)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三)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

第二条 “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是指同时具备以下情形:

(一)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该犯罪事实可以是单一犯罪行为的事实,也可以是数个犯罪行为中任何一个犯罪行为的事实;

(二)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三)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

第三条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属于“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一)证据所证明的事实不构成犯罪的;

(二)仅有犯罪嫌疑人的有罪供诉,而无其他已查证属实的证据佐证的;

(三)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和无罪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重大矛盾且难以排除的;

(四)共同犯罪案件中,同案犯的供述存在重大矛盾,且无其他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了共同犯罪行为的;

(五)没有直接证据,而间接证据又未形成相互印证链条的;

(六)证明犯罪的证据中,言词证据系采取刑讯逼供、暴力取证或者以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依法予以排除后,其余的证据不足以证明有犯罪事实的;

(七)现有证据不足以认定犯罪嫌疑人符合犯罪构成主观方面要件的;

(八)证明未成年的犯罪嫌疑人在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证据不足的;证明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犯罪嫌疑人在事实被指控的犯罪时系精神正常的证据不足 的;

(九)虽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但无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该犯罪嫌疑人事实的;

(十)其他不能证明有犯罪事实的情形。

第四条 “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一般是指证据所证明的事实已构成犯罪。对于证据有所欠缺但已基本构成犯罪。认为经过进一步侦查能够取到定罪所必须的证据、确有逮捕必要的重大案件的犯罪嫌疑人,经过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可以批准逮捕,并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一)向侦查机关发出补充侦查提纲,列明需要查明的事实和需要补充收集、核实的证据,并及时了解补充取证情况;

(二)批准逮捕后三日内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备案;

(三)侦查机关在侦查羁押期限届满时,仍未能取到定罪所必须的充足证据的,应当及时撤消批准逮捕决定。

第五条 “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是指根据已经查明的犯罪事实和情节,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第六条 “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是指犯罪嫌疑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

(一)可能继续事实犯罪行为,危害社会的;

(二)可能毁灭、伪造、转移、隐匿证据,干扰证人作 证或者串供的;

(三)可能自杀或者逃跑的;

(四)可能实施打击报复行为的;

(五)可能有碍本案或者其他案件侦查的;

(六)犯罪嫌疑人居无定所、流窜作案、异地作案,不具备取保侯审、监视居住条件的;

(七)对犯罪嫌疑人不羁押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其他情形。

第七条 犯罪嫌疑人罪行较轻,且没有其他重大犯罪嫌疑举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认为没有逮捕必要:

(一)属于预备犯、中止犯,或者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的;

(二)主观恶性较小的初犯、偶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胁从犯,犯罪后自首、有立功表现或者积极退赃、赔偿损失、确有悔罪表现的;

(三)过失犯罪的嫌疑人,犯罪后有悔罪表现,有效控制损失或者积极赔偿损失的;

(四)因邻里、亲友纠纷引发的伤害等案件,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后向被害人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的;

(五)犯罪嫌疑人系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在校学生,本人有悔罪表现,其家庭、学校或者所 在社区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具备监护、帮教条件的;

(六)犯罪嫌疑人系老年人或者残疾人,身体状况不适宜羁押的;

(七)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的;

(八)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不予羁押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或者防碍刑事诉讼正常进行的;

(九)其他无逮捕必要的情形。

第八条 对属于刑事诉讼法第十五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并可以建议侦查机关撤消案件。

第九条 犯罪嫌疑人在被取保候审期间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侦查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审查原适用取保候审是否符合法定条件。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根据其违反规定的情节决定是否批准逮捕,情节一般的,应当建议侦查机关适用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非逮捕措施;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批准逮捕:

(一)企图自杀、逃跑,逃避侦查、审查起诉的;

(二)实施毁灭、伪造、隐匿证据或者串供、干扰证人作证行为,足以影响侦查、审查起诉工作正常进行的;

(三)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造成严重 后果,或者两次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

(四)经传讯不到案,造成严重,或者经两次传讯不到案的。

对在取保候审期间故意实施新的犯罪行为的犯罪嫌疑人,应当批准逮捕。

第十条 犯罪嫌疑人在被监视居住期间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七条一款规定,侦查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审查原适用监视居住是否符合法定条件。符合监视居住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违反规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刑事诉讼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应当批准逮捕:

(一)故意实施新的犯罪行为的;

(二)企图自杀、逃跑,逃避侦查、审查起诉的;

(三)实施毁灭、伪造、隐匿证据或者串供、干扰证人作证行为,足以影响侦查、审查起诉工作正常进行的;

(四)未经批准,擅自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两次未经批准,擅自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的;

(五)未经批准,擅自会见他人,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两次未经批准,擅自会见他人的;

(六)经传讯不到案,造成严重,或者经两次传讯不到案的。第二章 审查逮捕程序要求

第十一条 审查侦查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认为证据存有疑问的,可以复核有关证据,讯问犯罪嫌疑人,讯问证人。必要时,可以派人参加侦查机关对重大案件的讨论。

审查下列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

(一)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需要予以逮捕等关键问题有疑点的,主要包括:罪与非罪界限不清的,犯罪嫌疑人是否达到刑事责任年龄需要确认的,有无逮捕必要难以确定的,犯罪嫌疑人对案件重要问题的供诉前后矛盾或者违背常理的,据以定罪的主要证据存在重大矛盾的;

(二)案情重大复杂疑难的,主要:包括涉嫌造成被害人死亡的杀人案、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以及其他可能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对罪与非罪的认定有争议的;

(三)犯罪嫌疑人系未成年人的;

(四)侦查活动可能存在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等违法行为的;

(五)犯罪嫌疑人要求讯问的。

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当依法告知其享有的诉讼权利,认真听取其供诉、辩解。

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讯问前应当征求侦查机关的意见。

对本条第二款规定之外的案件,可以讯问犯罪嫌疑人,未讯问的,应当送达《听取犯罪嫌疑人意见书》,由犯罪嫌疑人填写后及时收回审查并附卷。

第十二条 审查逮捕过程中,应当严格审查证据的合法性。对以刑讯逼供方式取得的犯罪嫌疑人供诉、以暴力取证方式的证人证言以及以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式取得的犯罪嫌疑人供诉、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言词证据,应当依法予以排除。

对未严格遵守法律规定收集的其他证据,应当要求侦查机关依法中心收集或者采取补救措施,保证证据的合法性。

第十三条 审查逮捕工作应当严格遵循法定办案时限。侦查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已被拘留的,应当在接到提请批准逮捕书后七日以内作出是否批准逮捕的决定;未被拘留的,应当在接到上述文书后的十五日以内作出是否批准逮捕的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不得超过二十日。

第十四条 批准逮捕担任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照法律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有关规定,事前报请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许可。

第十五条 批准逮捕担任政协委员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事前向其所长的政协党组通报情况;情况紧急的,可以在批准逮捕的同时或者事后及时通报。

第十六条 外国人、无国籍人涉嫌犯罪需要逮捕的,应 当按照《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七条 办理审查逮捕案件,发现应当逮捕而侦查机关未提请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的,应当建议侦查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如果侦查机关不提请批准逮捕的理由不能成立的,人民检察院可以直接作出逮捕决定,送达公安机关执行。

第十九条 对于不批准逮捕的案件,应当说明理由。

对于不批准逮捕,但需要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同时通知侦查机关补充侦查,并附补充侦查提纲,列明需要查清的事实和需要收集、核实的证据。

对于批准逮捕的案件,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可以向侦查机关发出《提供法庭审判所需证据材料意见书》。

第三章 逮捕质量问题的认定

第二十条 逮捕质量问题包括逮捕错案、逮捕质量有缺陷和办案程序有瑕疵。

第二十一条 逮捕错案包括错捕和错不捕。

对没有犯罪事实或者依法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批准逮捕的,是错捕。

对依法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不批准逮捕的,是错不捕。

第二十二条 错捕包括不符合逮捕事实证据条件的错捕以及因事实证据和法律变化的错捕。

案件证据不能证明有犯罪事实而批准逮捕的,是不符合 逮捕事实证据条件的错捕。

审查逮捕时,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但批准逮捕之后,因主要证据发生变化而认定没有犯罪事实或者不能证明有犯罪事实,或者法律、司法解释有新规定而不认为是犯罪的,是因事实证据和法律变化的错捕。

上述两种错捕,可以依据案件的以下处理结果确认:

(一)因没有犯罪事实而撤消案件的;

(二)因没有犯罪事实而不起诉的;

(三)因没有犯罪事实而被判决无罪并已发生法律效力的。

第二十三条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错不捕:

(一)对有逮捕必要的犯罪嫌疑人不批准逮捕,致使犯罪嫌疑人实施新的犯罪或者严重影响刑事诉讼正常进行的;

(二)对有逮捕必要的犯罪嫌疑人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后,经复议、复核,在案件事实、证据无变化的情况下改变为批准逮捕,经法院审理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并已发生法律效力的;

(三)上级人民检察院发现下级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有错误的,改为批准逮捕,经法院审理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并已发生法律效力的。

第二十四条 对符合逮捕事实证据条件,但不符合可能处刑条件和人身危险条件,没有逮捕必要的犯罪嫌疑人批准 逮捕的,是逮捕质量有缺陷。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逮捕质量有缺陷:

(一)批准逮捕后,犯罪嫌疑人被判处管制、拘役、单处附加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的。但因具备减轻处罚情节而判处上述刑罚和本标准第六条第(六)项规定的情形除外;

(二)对不适宜羁押且无逮捕必要的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对符合本标准第七条第(八)项规定、没有逮捕必要的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经法院审理判处有期徒刑缓刑并已发生法律效力的;

(四)根据本标准第四条第(三)项规定应当撤消批准逮捕决定而不撤消的;

(五)对采取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等非法方法取得的言词证据未依法排除,而予以批准逮捕而不属于错捕的。

第二十五条 审查逮捕工作违反办案程序规定,但未造成逮捕错案或者逮捕质量有缺陷的,为办案程序有瑕疵:

(一)不批准逮捕而没有说明理由的,或者需要补充侦查而没有向侦查机关发出补充侦查提纲的;

(二)对批准逮捕的案件,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应当向侦查机关发出《提供法庭审判所需证据材料意见书》而没有发出的;

(三)审查逮捕超办案时限的;

(四)对不符合管辖规定的案件作出批准逮捕决定的;

(五)批准逮捕人大代表事前没有按规定报请许可的,或者批准逮捕政协委员未按规定向其所在政协党组通报的;

(六)《审查逮捕意见书》和其他法律文书制作不规范的;

(七)违反法律和本标准第二章关于逮捕工作程序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章 逮捕质量责任

第二十六条 对于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逮捕错案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和《人民检察院错案责任追究条例(试行)》、《检察人员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的有关规定,追究主要责任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的纪律责任或者法律责任。

对于因事实证据和法律变化的错捕,以及符合本标准第四条第(三)项规定情形的,不追究错捕责任。

第二十七条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不符合逮捕事实证据条件的错捕或者错不捕,承办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负主要责任:

(一)对案件事实、证据存在的关系罪与非罪、捕与不捕等重大问题未能发现,或者虽意见发现,但未在《审查逮捕意见书》中提出,并且建议批准逮捕的;

(二)办理复议、复核案件,对原错误不批准逮捕决定未提出纠正意见的;

(三)办理复议、复核案件,对原来因不符合逮捕条件而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建议变更为批准逮捕并获同意后,案件被撤消、不起诉或者判无罪的。

第二十八条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不符合逮捕事实证据条件的错捕或者错不捕,部门负责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负主要责任:

(一)对承办人提出的案件中罪与非罪、捕与不捕等重大问题未予重视,或者未认真审核把关的;

(二)改变承办人正确意见的。

第二十九条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不符合逮捕事实证据条件的错捕或者错不捕,检察长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负主要责任:

(一)对承办人或者部门负责人提出的案件中罪与非罪、捕与不捕等重大问题未予重视,或者未认真审核把关的;

(二)改变承办人或者部门负责人正确意见的;

(三)明知当地领导机关的协调意见不符合法律规定,仍予执行,未按规定及时报告实际人民检察院的。

第三十条 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出现不符合逮捕事实证据条件的错捕或者错不捕的,由检察委员会对定性和法律适用负主要责任。

第三十一条 逮捕质量有缺陷、办案程序有瑕疵,应作为对各级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工作实绩 考核和惩处的依据,具体考核办法另行规定。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对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案件的审查逮捕,参照适用本标准。

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的职务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的,按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三条 本标准自印发之日起试行。

第五篇: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

×××人民检察院

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

××检捕审字【×××】×号

本院于×年×月×日接到×局以×公刑捕(×)×号提请批准逮捕书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涉嫌×罪的法律文书及案件材料后,承办人检察员×、书记员×依法审查了案卷材料,讯问了犯罪嫌疑人,核实了有关证据,现已依法对本案审查完毕。

一、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

×××,又名×××,男,×周岁,生于×年×月×日,×族,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无党派,××文化,农民,家住×××,×年×月×日因涉嫌×××罪被×××刑事拘留,现羁押于×××看守所。

该×自幼上学,×××至今。家中×口人,父亲×,×岁,×,母亲×,×岁,×,妻子×,×岁,×,女儿×,×岁。

该×未受过行政、刑事处罚,无影响羁押的严重疾病。

二、发案、立案、破案的经过:

三、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及证据:

(一)、侦查机关认定的案件事实

(二)、经审查认定的案件事实及证据 侦查机关认定的前述案件事实有证据证明。经审查,前述案件事实有下列证据证明:

1、物证、书证 犯罪嫌疑人人口信息

【以上证据内容与公安机关提请逮捕书所列犯罪嫌疑人身份情况相符,能够证实在押人员与犯罪嫌疑人系同一人,同时证明犯罪嫌疑人已年满十八周岁,已达法定刑事责任年龄。】

被害人户籍证明

【以上证据内容可证明被害人身份情况与人体损伤鉴定中被鉴定人身份情况相符,系同一人】

2、证人证言

证人×(性别,×岁,住址)于×年×月×日在×××向×××、×××作证: 【×××】

3、被害人陈述

被害人×(性别,×岁,住址)于×年×月×日在×××向×××、×××陈述:

【×××】

4、嫌疑人供述和辩解

犯罪嫌疑人×××于×年×月×日在×向×××、×××供述:

【×××】

5、鉴定结论 【×××】

6、勘查、检验笔录 【×××】

7、视听资料 【×××】

以上各项据以定罪的证据,收集程序合法,符合法定形式,内容真实可靠,相互能够印证,完全可以采信。

对以上证据进行分析可得,首先,依据×××等,可证明有×××的事实发生;其次,根据×××,可证

明×××的事实系犯罪嫌疑人×××实施;第三,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的证据通过其它证据印证,能够排除合理怀疑,已有查证属实;第四,该案中犯罪嫌疑人之行为无任何违法性阻却事由;第五,犯罪嫌疑人×××已年满十八周岁,系成年人,且无证据表明其患有不能辨识和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疾病,故其应当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综上,犯罪嫌疑人×××之行为完全符合×××罪之犯罪构成。

故犯罪嫌疑人×××犯罪事实清楚,犯罪证据确凿,符合刑法规定,可以认定其涉嫌×××罪。

四、需要说明的问题

五、处理意见

承办人意见:犯罪嫌疑人×××以×××手段,×××,其行为已符合×××罪之犯罪构成,现有证据能够证明其犯罪事实,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系有组织犯罪、黑社会性质犯罪、暴力犯罪、多发性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可能继续实施犯罪行为,危害社会;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可能自杀

或逃跑;可能实施打击报复行为;可能有碍其它案件侦查;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鉴于以上,对于犯罪嫌疑人×××,应认为有逮捕必要。

故犯罪嫌疑人×××,涉嫌×××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之规定,建议批准逮捕。

承办人:××× ×××

×年×月×日

部门负责人意见:

主管检察长意见:

下载审查逮捕证据参考标准(试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审查逮捕证据参考标准(试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质量标准

    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质量标准 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质量标准 (2010年8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 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四十一次会议通过) 为了进一步规范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工作,提高......

    电子证据的合法性标准

    电子证据的合法性标准 “证据的合法性是指作为证据的某些事实必须是以法律规定的特殊形式存在,并且证据的提供、收集、调查和保全符合法定程序” 由此可见,作为证明根据的材料......

    电子证据的客观性标准

    电子证据的客观性标准 首先,电子证据的形式必须是客观的。从电子证据存在形式看,电子数据是以电磁、光盘等物理形式存在于半导体芯片、磁盘等载体上,尽管用于记载数据信息的电......

    三条件下的合理相信——论审查逮捕的证明标准

    三条件下的合理相信 ——论审查逮捕的证明标准 【典型案例】 案例一:张某涉嫌强奸案。 侦查机关认定:犯罪嫌疑人张某于1999 年4 月8 日晚,悄悄潜入被害人李某家,将正在熟睡......

    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质量标准(推荐五篇)

    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质量标准(试行) (2006年8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五十九次会议通过)为进一步规范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工作,提高办案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工作经验做法

    **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工作 “双向说理制度”和“公开听证制度”的实践和探索近年来,我院结合侦查监督职能,将“双向说理”制度和“公开听证”制度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来探讨、研......

    证明非工伤证据的证明标准

    证明非工伤证据的证明标准作者:王艳丽 出处:法律图书馆 日期:2012年8月1日裁判要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

    员体格检查标准(试行)

    广东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格检查标准(试行) 第一条严重心律失常、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者,不合格;先天性心脏病,经手术治疗或三级医院专科检查明确不需手术治疗者,合格; 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