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洲区人民法院绩效管理办法
新洲区人民法院 绩 效 目 标 管 理 办 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深化完善我院绩效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全体法官和各责任单位的积极性、创造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案件质量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和《关于当前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队伍建设的意见》的要求,结合全院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绩效管理,是指为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本院的绩效工作目标,参照省高院《关于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绩效综合考评办法》,结合《2010年度市法院主要工作任务责任分解方案》,依照本院各责任单位的工作职能和职责,对其进行责任分解、实施管理的制度。
第三条 院成立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党组书记、院长任组长,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任副组长。其他党组成员及调研员、专职委员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第四条
院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由综合(业务)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具体负责全院绩效考核管理日常工作的组织、联络和综合协调,在院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 组的领导下,做好专项绩效指标的考评工作。
第二章
考评的主要内容
第五条
主要绩效目标,分值为100分。根据当年度本院提出的主要工作任务,结合各部门职能进行分解(2010年各单位主要绩效目标附后)。
第六条
综合管理目标(含队伍建设、廉政建设、信访稳定、机关管理等),由综合管理部门根据工作实际,确定考评内容,实行减分制,每一单项最高减分分值为5分。
第七条
第三方评估。第三方评估(服务对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本院中层干部)对绩效责任单位的满意度进行评分。评分分为优秀、良好、合格、较差4档,分值分别为5分、4分、3分、1分。
第八条
领导评估。院领导(含调研员、专职委员)对绩效责任单位的满意度进行评分。评分分为优秀、良好、合格、较差4档,分值分别为10分、8分、6分、4分、2分。
第三章
加减分项目及标准
第九条
加分项目及标准
(一)综合工作受到国家、省、市、区级表彰的(以文 件、奖牌、证书为准,下同),分别加10分、8分、6分、4分;受到国家、省、市、区级部门表彰的,分别加8分、6分、4分、2分。
(二)单项工作(含各类竞赛、学术研讨等)受到国家、省、市、区级表彰的,分别加8分、6分、4分、2分;受到国家、省、市、区级部门表彰的,分别加6分、4分、2分、1分。
同一项工作分别受到各级表彰的,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加分一次。
(三)正面典型(含工作经验)、调研文稿被有关报刊(含法院系统内刊物)、媒体采用的,按省、市、区三级分别加3分、2分1分(以3分为限)。
(四)本部门工作在市院综合排位前三名的(以文件或有关资料为依据),分别加3分、2分、1分。
第十条
减分项目及标准
(一)凡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计划生育、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食品安全,并造成重大影响的,将实行减分。上述每一单项工作的减分分值最高为10分,由考评领导小组确认。
(二)本单位工作受到本院通报批评的,每次(项)扣2分;本单位个人受到本院通报批评的,每次(项)扣1分。
(三)在省、市、区开展的巡视督查中,受到点名批评 的每次扣1分;受到文字通报批评的,每次扣2分。
(四)在本院组织开展的巡视督查中,同一事项两次受到通报批评的,扣1分。
第四章
考评奖惩办法
第十一条
院绩效办上半年组织一次对有关部门的主要绩效指标进行自查或抽查;年终进行全面考核评价。
第十二条
各综合(业务)管理部门按照部门职责,对牵头组织的工作,确定相关考核(扣分)指标,报绩效办同意后,参与年终的全面考核评价。
第十三条
各单位的年度绩效考核综合得分(总分)为绩效目标得分+领导评分+第三方评分+加分(或减分含综合部门扣分)
第十四条
年终考核。各绩效责任单位当年12月10日前应对照年度绩效指标进行认真总结,形成书面自查报告,报院绩效办。自查报告应包括全年绩效指标执行情况、主要特点和做法等内容。在各绩效责任单位自查的基础上,院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班进行全面检查。
第十五条
各绩效责任单位的评比和奖惩,按年度考核分值,分类、分级依规定进行。
(一)绩效责任单位的评比,原则上分为三类:人民法 庭类、业务庭(局)类、综合管理类。
(二)考评等级和比例。根据年度绩效考核结果,按综合得分从高到低排序,分先进单位、合格单位、不合格单位三个等级。先进单位原则上按45%的比例予以确定。
(三)不合格单位的确定。凡分类排序为最后一名且又因违反第十条第(一)款中任何一项规定的,即为不合格单位。先进单位和不合格单位确认定后,其他责任单位的考评等级为合格单位。
第十六条
考评结果与评先评优挂钩,并按院《绩效目标管理考核奖惩办法》予以奖惩。
第十七条
实行绩效考评结果备案管理。对评为先进单位和不合格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由院政治处记入人事档案,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十八条
对当年评为不合格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实行诫勉;对连续2年评为不合格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实行集体诫勉,主要负责人实行离岗培训。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院绩效办负责解释。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2009年1月1日起实行。
第二篇:新洲区招商引资项目管理办法
新洲区招商引资项目管理试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招商引资行为,建立有效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提高招商引资整体水平,根据省、市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招商引资项目,是指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进的区外投资者或经济组织在我区投资的工业、农业、物流及商贸服务等项目(不包括国家和省、市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
第三条招商引资项目管理内容包括信息收集、项目策划、推介、洽谈、初审、决策、签约以及跟踪促进等。
招商引资项目管理应遵循规划引导、科学决策、既重引进更重落实的原则。
第四条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各街镇场区要注重质量意识,加强成本意识,提升效率意识。
第五条区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办公室履行招商引资项目信息收集、动态跟踪等管理职能。各街镇场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责,认真做好相关工作,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第二章项目策划与信息处理
第六条各街镇场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明确招商引资信息联络员和分管负责人,并与区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信息传递渠道,定期、及时沟通招商引资信息。
第七条各街镇场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策划招商引资项目,并将策划项目报送区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区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职能部门,按照区域定位和产业规划进行比较筛选、补充完善,在此基础上建立区招商引资项目库。区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省、市、区举办的招商和经贸洽谈等活动,依托网络平台、利用招商项目册等多种形式,对入库项目进行全面推介。
第八条街镇场区应于每月25—30日向区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招商引资项目洽谈信息。区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上报的信息进行集中归并后,定期向街镇场区反馈有价值的信息,协助相关街镇场区了解投资业主投资意向。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信息,由区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规定时间内甄别整理后按程序上报区人民政府,并根据区领导的批示抓紧办理。
第三章初审
第九条由街镇场区对拟入驻园区项目信息进行初步判断,对明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园区产业定位的项目当即予以告知;对基本符合入驻园区条件的项目,应与投资方进行沟通和洽谈。
(一)跟踪了解项目投资者入驻园区的目的。
(二)向项目投资者宣传园区产业定位、供用地条件、地价及付款要求、注册和纳税、项目设计建设进度、入园企业优惠政策等。
(三)对项目的投资主体、投资规模、产品结构、用地面积、建设周期、用电负荷、环境影响、劳动用工、产销规划、经济效益、发展
前景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由项目投资业主或项目洽谈负责人撰写项目入园可行性报告。
(四)督促项目投资方尽快提供详实、准确、规范的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其中,工业项目必须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原则上须由具有专业资质的编制单位编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由相关街镇场区负责人对已实施的类似项目进行实地考察,提出意见并进行初审。
第十条街镇场区初审的项目内容必须具体详实,客观真实,未达到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要求的项目不予初审。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要点应包括:企业简介、项目概况(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环境影响及保护、项目用地产出分析、用地规模(功能分区)提出的依据和合理性分析、市场前景、资源能源消耗(用水、用电等)、投资效益分析(投资估算、资金落实情况、预计年产值、销售收入、税收贡献及税收类别等)、项目建设周期、劳动用工等。第十一条项目初审会议由各街镇场区自行组织,就项目建议书的内容进行初步审查,可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邀请区发改委、区经信局、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国土规划局、区环保局、区商务旅游局、区农业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局、区供电公司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会议。特殊的工业项目需邀请相关专家参加初审会议。
区发改委负责审查项目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
区经信局、区商务旅游局、区农业局负责对项目经济技术和投资方经济实力、产品市场前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作出评价。区国土规划局负责审查项目选址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
镇建设规划及产业布局规划,项目用地是否符合国家用地政策及其他要求,是否符合节约、集约用地的有关规定。
区环保局负责审查项目环境准入条件,并明确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要求。
区财政局负责审查项目投资强度、投入产出率等。
区科技局负责审查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创新性及相关情况。
第十二条参加项目初审会议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发表明确意见。
第四章决策
第十三条街镇场区初审会议通过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在1亿元人民币以下的项目,按照规划和产业定位的要求,可与投资方签订正式协议。正式协议文本统一使用区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格式文本。
第十四条街镇场区初审会议通过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或在初审会议上有争议、有疑问的项目,由区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汇总,报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定。
第十五条各街镇场区对于经营性用地项目不得签订投资协议,可以签订投资意向书,但不得约定地价。
第十六条各街镇场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不得收取任何形式的订金或定金(招拍挂土地保证金除外)。
第十七条各街镇场区签订的正式协议应报区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由区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后,报区人民政府。
第五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办法由区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商务旅游局)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洲区招商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新政发〔2007〕10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人民法院枪支管理办法
《人民法院枪支管理办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修订的《人民法院枪支管理办法》的通知
法[司]发[1988]15号
颁布日期:19880620
实施日期:19880701
颁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各级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各海事法院:
自一九八六年四月我院制发《人民法院枪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来,又曾多次为枪支管理问题下达通知,引起了各级法院的重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也有一些法院对《办法》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扩大了配枪范围;对配枪人员教育不够;对枪支管理不严,措施不力,以致枪械事故不断发生。为了进一步加强枪支管理,堵塞漏洞,现将修订的《办法》印发给你们,请严格执行。
各高级人民法院、计划单列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根据本《办法》制定出实施细则。
各级人民法院必须加强枪支管理工作,要对现有枪支弹药进行彻底清查,建立和完善登记卡。各高级人民法院、计划单列市中级人民法院负责核定所辖各级法院(含专门法院)的枪支配置数量,做好多余枪支的封存工作,并将落实情况报我院司法行政厅。
枪支管理的具体工作,由法院司法行政部门或办公室负责。
附:人民法院枪支管理办法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办法》,结合人民法院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级人民法院在保证审判业务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严格控制配枪范围,对枪支弹药实行集中统一保管。
第三条 专用枪的配发。
(一)各级法院的司法警察和枪支弹药专管人员;
(二)各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况决定辖区内的边境地区、边远地区人民法院的专用枪配发范围。
第四条 公用枪的配置标准
(一)最高人民法院为审判人员数的百分之三;
(二)高级人民法院为审判人员数的百分之二十;
(三)中级人民法院为审判人员数的百分之二十五;
(四)基层人民法院为审判人员(不含需要配置公用枪支的边远地区、山区人民法庭的审判人员数)数的百分之三十(城区、市基层人民法院为百分之二十)。
(五)各级专门法院公用枪的配置,按同级人民法院配置标准。
(六)基层人民法院派出的人民法庭原则上不配置枪支,但边远地区、山区的人民法庭根据需要,经基层人民法院主管院长批准可以配置一至二支公用枪,由人民法庭庭长或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其他人员因工作必需时可以借用。
第五条 在符合下列条件时,可以借用公用枪:
1.押解人犯;
2.执行死刑判决;
3.办理重大案件;
4.因其他特殊情况必需时。
审判人员,不会使用枪支者,在办理重大案件时,可派法警随往。
第六条 配发专用枪支或者借用公用枪支的人员,必须有一年以上的法院工作实践,并且经过使用枪支的训练和考核合格。
第七条 持枪必须备有持枪证。携枪外出必须随身携带持枪证;携带公用枪到外地的,必须同时办理持枪通行证。
第八条 持枪人员执行任务时枪支应贴身佩带。
第九条 在不准携带枪支的地区和场所,持枪人应主动将所携带的枪支、子弹交当地公安机关或指定单位临时保管,不得隐匿。
第十条 持枪人员离休、退休或调离,必须将枪支、子弹和持枪证交回原单位,一律不准带走;对已带走的枪支、子弹,要坚决追回。
第十一条 严禁将枪支、子弹转让、转售、借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也不得与其他单位和个人调换枪支、子弹,或以枪支、子弹交换其他物资。
第十二条 严禁持枪人员任意鸣枪、狩猎、玩弄枪支。
第十三条 严禁持枪人员带枪饮酒。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法院要对枪支实行集中统一保管(人民法庭配置的公用枪例外),指定专人负责。要设置安全可靠的专用库、柜。枪支子弹应分别存放。
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法院要严格枪支、子弹的出入库登记手续;对执行任务和训练时消耗的子弹,要及时办理子弹消耗登记手续。
第十六条 建立枪支领取和借用制度。配发专用枪的人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领取所配枪支;其他人员借用公用枪支时,必须填写申请报告单。经庭、厅、室(处、科)负责人签署意见后,由主管院长或指定的专管负责人批准。任务执行完毕,应及时交回枪支、子弹。
第十七条 建立枪支训练考核制度。要定期组织持枪人员训练。使之明确执行公务时使用枪支的规定,掌握射击技术,熟悉枪支构造和性能,能够保养枪支和排除一般故障。
第十八条 建立枪支弹药检查制度。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法院要定期对本院枪支弹药的管理、使用和保养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逐级报告上级人民法院;枪支管理部门要对枪支管理工作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枪支管理和使用情况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
第十九条 发生枪支、子弹丢失、被盗和涉枪伤亡等事故,必须立即报告当地公安机关,认真追查,并逐级报告上级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计划单列市中级人民法院必须在案发七日内,将书面材料报最高人民法院。
高级人民法院和计划单列市中级人民法院要建立枪械事故档案。
第二十条 对不能使用的废、旧枪支,应登记造册,逐级报经高级人民法院、计划单列市中级人民法院领导批准后,作彻底毁型处理,将枪证交回原发证公安机关注销。高级人民法院、计划单列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派专人到指定工厂监督销毁,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第二十一条 各级人民法院需要增加枪支、子弹,须先经当地公安机关同意,由高级人民法院或计划单列市中级人民法院会同公安厅(局)审核后,在本辖区内法院封存的枪支、子弹中调剂解决。本辖区内解决不了的,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调剂或购置。
第二十二条 运输枪支、子弹,必须先向运往地的县、市公安机关办理运输证。运到目的地后,凭主管部门武器弹药调令和武器弹药运输证,办理枪支审验和持枪手续。
第二十三条 对模范遵守本办法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扬;对违反本办法的,要根据情节,对主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批评或纪律处分。触及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一九八八年七月一日起施行。我院一九八六年四月十四日制定的《人民法院枪支管理办法》即行废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修订的《人民法院枪支管理办法》的通知
法[司]发[1988]15号
颁布日期:19880620
实施日期:19880701
颁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各级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各海事法院:
自一九八六年四月我院制发《人民法院枪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来,又曾多次为枪支管理问题下达通知,引起了各级法院的重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也有一些法院对《办法》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扩大了配枪范围;对配枪人员教育不够;对枪支管理不严,措施不力,以致枪械事故不断发生。为了进一步加强枪支管理,堵塞漏洞,现将修订的《办法》印发给你们,请严格执行。
各高级人民法院、计划单列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根据本《办法》制定出实施细则。
各级人民法院必须加强枪支管理工作,要对现有枪支弹药进行彻底清查,建立和完善登记卡。各高级人民法院、计划单列市中级人民法院负责核定所辖各级法院(含专门法院)的枪支配置数量,做好多余枪支的封存工作,并将落实情况报我院司法行政厅。
枪支管理的具体工作,由法院司法行政部门或办公室负责。
附:人民法院枪支管理办法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办法》,结合人民法院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级人民法院在保证审判业务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严格控制配枪范围,对枪支弹药实行集中统一保管。
第三条 专用枪的配发。
(一)各级法院的司法警察和枪支弹药专管人员;
(二)各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况决定辖区内的边境地区、边远地区人民法院的专用枪配发范围。
第四条 公用枪的配置标准
(一)最高人民法院为审判人员数的百分之三;
(二)高级人民法院为审判人员数的百分之二十;
(三)中级人民法院为审判人员数的百分之二十五;
(四)基层人民法院为审判人员(不含需要配置公用枪支的边远地区、山区人民法庭的审判人员数)数的百分之三十(城区、市基层人民法院为百分之二十)。
(五)各级专门法院公用枪的配置,按同级人民法院配置标准。
(六)基层人民法院派出的人民法庭原则上不配置枪支,但边远地区、山区的人民法庭根据需要,经基层人民法院主管院长批准可以配置一至二支公用枪,由人民法庭庭长或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其他人员因工作必需时可以借用。
第五条 在符合下列条件时,可以借用公用枪:
1.押解人犯;
2.执行死刑判决;
3.办理重大案件;
4.因其他特殊情况必需时。
审判人员,不会使用枪支者,在办理重大案件时,可派法警随往。
第六条 配发专用枪支或者借用公用枪支的人员,必须有一年以上的法院工作实践,并且经过使用枪支的训练和考核合格。
第七条 持枪必须备有持枪证。携枪外出必须随身携带持枪证;携带公用枪到外地的,必须同时办理持枪通行证。
第八条 持枪人员执行任务时枪支应贴身佩带。
第九条 在不准携带枪支的地区和场所,持枪人应主动将所携带的枪支、子弹交当地公安机关或指定单位临时保管,不得隐匿。
第十条 持枪人员离休、退休或调离,必须将枪支、子弹和持枪证交回原单位,一律不准带走;对已带走的枪支、子弹,要坚决追回。
第十一条 严禁将枪支、子弹转让、转售、借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也不得与其他单位和个人调换枪支、子弹,或以枪支、子弹交换其他物资。
第十二条 严禁持枪人员任意鸣枪、狩猎、玩弄枪支。
第十三条 严禁持枪人员带枪饮酒。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法院要对枪支实行集中统一保管(人民法庭配置的公用枪例外),指定专人负责。要设置安全可靠的专用库、柜。枪支子弹应分别存放。
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法院要严格枪支、子弹的出入库登记手续;对执行任务和训练时消耗的子弹,要及时办理子弹消耗登记手续。
第十六条 建立枪支领取和借用制度。配发专用枪的人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领取所配枪支;其他人员借用公用枪支时,必须填写申请报告单。经庭、厅、室(处、科)负责人签署意见后,由主管院长或指定的专管负责人批准。任务执行完毕,应及时交回枪支、子弹。
第十七条 建立枪支训练考核制度。要定期组织持枪人员训练。使之明确执行公务时使用枪支的规定,掌握射击技术,熟悉枪支构造和性能,能够保养枪支和排除一般故障。
第十八条 建立枪支弹药检查制度。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法院要定期对本院枪支弹药的管理、使用和保养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逐级报告上级人民法院;枪支管理部门要对枪支管理工作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枪支管理和使用情况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
第十九条 发生枪支、子弹丢失、被盗和涉枪伤亡等事故,必须立即报告当地公安机关,认真追查,并逐级报告上级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计划单列市中级人民法院必须在案发七日内,将书面材料报最高人民法院。
高级人民法院和计划单列市中级人民法院要建立枪械事故档案。
第二十条 对不能使用的废、旧枪支,应登记造册,逐级报经高级人民法院、计划单列市中级人民法院领导批准后,作彻底毁型处理,将枪证交回原发证公安机关注销。高级人民法院、计划单列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派专人到指定工厂监督销毁,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第二十一条 各级人民法院需要增加枪支、子弹,须先经当地公安机关同意,由高级人民法院或计划单列市中级人民法院会同公安厅(局)审核后,在本辖区内法院封存的枪支、子弹中调剂解决。本辖区内解决不了的,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调剂或购置。
第二十二条 运输枪支、子弹,必须先向运往地的县、市公安机关办理运输证。运到目的地后,凭主管部门武器弹药调令和武器弹药运输证,办理枪支审验和持枪手续。
第二十三条 对模范遵守本办法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扬;对违反本办法的,要根据情节,对主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批评或纪律处分。触及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一九八八年七月一日起施行。我院一九八六年四月十四日制定的《人民法院枪支管理办法》即行废止。
第四篇:人民法院 实习生管理办法
人民法院实习人员管理规定
(讨论稿)
第一条为切实加强对我院实习人员的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实习人员的来源一般应是法律专业或与法律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在校学生,须经政治处审核同意后方可来我院实习。
第三条 政治处根据各业务庭的审判任务和书记员配备的具体情况统筹安排、调配实习人员。其他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擅自接收实习人员。
第四条实习人员办理登记手续时应如实填写《实习人员登记表》,并携带本人身份证、学生证原件以及复印件各一份、所在院校出具的介绍信或其它相关有效证明及一寸免冠照片两张。经政治处负责人审批同意后,发给实习证,分配到各业务庭实习。在办公室办理门卡的,应交纳押金100元(该押金在实习结束时予以退还)。
第五条 政治处负责对接收的实习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培训教育,包括介绍我院的审判纪律、工作纪律、着装要求等相关规章制度,并对他们提出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第六条 对实习人员的日常管理由其所在的实习部门负责。各业务庭应指定专人对实习人员进行带教。实习人员应在其指导下,学习、熟悉法院各类案件的审理程序及日常工
作程序,协助法官做庭审准备工作或从事一些事务性工作,但不得以法院工作人员的名义接待当事人,不得代替书记员从事庭审记录工作或制作其他各类笔录。
第七条 实习人员在实习过程中严禁擅自调换实习岗位。若确有需要调换实习岗位的,应由所在部门负责人提交政治处统一协商调配。
第八条 实习人员在我院实习期间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尊重其他法院工作人员,服从管理,按时完成实习任务。同时还应自觉做到:
1、按我院的作息时间上下班,考勤由所在部门负责。不得无故旷工、迟到和早退,如有旷工1日或迟到(早退)3次以上者,取消实习资格。
2、坚持请销假制度。请假1天以内的,由带教老师批准;2天以上的,应经所在部门负责人同意并报政治处批准;超过5天的,取消实习资格。
3、上班时间统一佩戴实习证,着装要朴实、庄重,大方得体,不得穿无袖上衣、短裤、短裙和拖鞋,不得浓妆艳抹和染彩发,不得佩戴首饰或有其它与法院工作性质不适应的装束。如发现有违反此规定者,第一次批评教育,第二次即取消实习资格。
4、保守审判秘密,不随意传播在实习过程中接触或了解到的有关案件情况。
5、爱护办公设备和用具,节约办公用品,未经批准不得复印与审判工作无关的材料。
第九条实习人员如有违法违纪或不服从管理的行为,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其实习资格。
第十条实习人员实习期满后要写出实习总结,所在部门要对其写出实习鉴定意见,交政治处审核盖章。实习人员的身份证、学生证复印件及介绍信、登记表等由政治处保存备案。实习人员结束实习离开时需交回实习证。
第十一条 对假期到本院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的人员的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政治处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人民法院书记员管理办法
人民法院书记员管理办法(试行)
为了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人民法院书记员队伍,实现对书记员的科学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等有关法律,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书记员是审判工作的事务性辅助人员,在法官指导下工作。
书记员实行单独序列管理。
第二条书记员履行以下职责:
(一)办理庭前准备过程中的事务性工作;
(二)检查开庭时诉讼参与人的出庭情况,宣布法庭纪律;
(三)担任案件审理过程中的记录工作;
(四)整理、装订、归档案卷材料;(五)完成法官交办的其他事务性工作。
第三条担任书记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身体健康,年满18周岁;
(四)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具备从事书记员工作的专业技能;
(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适应本条第五项规定的学历条件确有困难的地方,经高级人民法院审核同意,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将担任书记员的学历条件放宽为高中、中专。
第四条下列人员不得担任书记员:
(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曾被开除公职的;
(三)涉嫌违法违纪正在接受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第五条本办法下发后人民法院新招收的书记员,实行聘任制和合同管理。
书记员的聘任制和合同管理,是指人民法院与受聘人依照法律与本办法订立聘任合同,在合同有效期内,人民法院与受聘人双方履行合同规定,聘任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即解除聘任关系,受聘人不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不再履行书记员职责。
第六条除法律、法规和聘任合同另有规定外,人民法院书记员的权利义务及教育培训、考核奖惩、辞职辞退、申诉控告、职务升降等,参照执行国家公务员的有关规定。
人民法院聘任制书记员的工资、保险和福利制度由国家另行规定。在国家有关规定出台之前,人民法院聘任制书记员的基本工资可按国家公务员的规定执行,其他工资和福利等待遇,可暂由各地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待国家有关规定出台后,人民法院聘任制书记员的工资、保险和福利待遇改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
第七条人民法院在国家核定的编制内依据书记员员额比例确定书记员专用编制。法院录用或调任其他工作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书记员专用编制。
书记员的员额比例由最高人民法院另行规定。
第八条人民法院新招收书记员应当按照公开、平等、竞争的原则,通过考试、考核,择优聘任。
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聘任书记员的考试工作分别由中央和省级考录工作主管部门负责。
第九条人民法院聘任书记员应当签订聘任合同。
聘任合同的期限一般为三至五年,期满可以续聘。书记员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双方同意续延聘任合同的,如果书记员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聘任合同,人民法院应当与其订立无固定期限的聘任合同。
新聘任书记员试用期限为一年。
聘任合同文本,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
第十条聘任制书记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聘任合同:
(一)严重违反公务员管理有关规定或者人民法院规章制度的;
(二)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公正司法造成重大损害的;
(三)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四)在试用期内不能胜任工作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当解除聘任关系的情形。第十一条聘任制书记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解除聘任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
(一)患病或者非因公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书记员工作的;
(二)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通过培训后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国家机构变动、调整,需要裁减人员的;
(四)未经单位批准参加各类脱产学习、培训,经单位要求仍不能正常工作的;
(五)其他法律法规规定或合同约定的情形。
第十二条聘任制书记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得依据本办法第十一条解除聘任合同:
(一)女性书记员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二)因公负伤,治疗终结后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三条聘任制书记员对人民法院解除聘任关系有异议的,可以向当地人事主管部门提起仲裁。
第十四条聘任制书记员可以辞去被聘职务或提出解除聘任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所在人民法院。
第十五条人民法院书记员可以按规定正常晋升职级。各级人民法院书记员的最高职级配备为:
最高人民法院书记员的职级最高配备为正处级。
高级人民法院书记员的职级最高配备为副处级。
中级人民法院书记员的职级最高配备为正科级。
基层人民法院书记员的职级最高配备为副科级。
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的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部分书记员的职级配备可以略高于本条第四、五款的规定。
第十六条书记员职务职数在其所在人民法院的非领导职务职数中解决。
第十七条本办法中除专门适用于聘任制书记员的条款外,其他条款既适用于聘任制书记员,也适用于本办法实施前人民法院在国家核定编制内正式录用的书记员。
第十八条解放军军事法院书记员的管理办法另行规定。
第十九条本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