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民间融资的影响及建议

时间:2019-05-12 01:53: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我国民间融资的影响及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我国民间融资的影响及建议》。

第一篇:浅析我国民间融资的影响及建议

浅析我国民间融资的影响及建议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民间融资异常活跃,一方面民间融资活动缓解了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刺激了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民间融资政策法规的配套机制不完善,民间借贷始终没有获得合法的法律地位。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民间融资的表现形式及其特征,并揭示了我国民间融资的发展现状,接着从供给需求角度分析了我国民间融资存在的必要性。同时,分析了民间融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最后,针对如何规范和发展我国民间融资提出了法律、监管等方面的相应对策。关键词:民间融资;正规金融;利率市场化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formal financing is extremely active.The informal financing, on the one hand, alleviated cash-strapped situation of the SME, and stimula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markets, promoted sustained economic development.On the other, as informal financing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supporting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the legal status of informal lending has not legally.This article first describes the manifest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l financing, and reveals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informal financing in China;then analyses the necessity of informal financing in China on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 and demand, while analyses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 of informal financing o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Finally, this paper ends with legal, regulatory and other appropriate measures about how to regulate and develop the informal financing.Key Words: Informal financing

Formal financing

Marketization of the interest rate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民间借贷市场日趋活跃,已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和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动力源之一,其繁荣程度为各方所瞩目。毋庸置疑,民间融资在推动我国某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组织机构、运作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亦不容忽视。

/ 13

研究我国民间融资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具有一下几方面的意义:1.有利于拓宽渠道,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民间资本,促进我国非公经济迅速发展。2.有利于正确引导我国民间借贷及民间金融活动的良性健康发展。3.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环境,迎接金融全面开放时代的到来。

一、我国民间融资概述 1.民间融资的概念

关于民间融资的概念,理论界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一般认为,民间融资与正规融资是

相对的。从广义上说,民间融资被定义为除了正规融资以外的借贷,它处于国家宏观调控与金融监管之外,不在官方统计报表中被披露,也不受到法律的保护,属于一种非正规的金融行为,也称民间借贷、民间金融或地下金融。

针对民间融资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还有很多类似但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主要有非正规金融市场(informal financial market)、平行市场(parallel market)、灰黑色金融市场(gray and black financial market)、地下金融市场(underground financial market)、分割金融市场(fragmented financial market)、非组织金融市场(unorganized financial market)、体制外金融市场、民间金融和苛部金融市场[1](curb market)等等。这些概念所指的对象大抵相同,但侧重点和观察的角度不同。

本文所研究的民间融资指那些处于央行和金融监管当局规范和监管范围之外的组织和规范化程度较低的金融活动。2.我国民间融资的表现形式

民间融资包括了各种不受监管的组织化和规范化程度较低的金融活动,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不同的地区和时期都有着很大的差别。从交易性质来看,民间融资主要可以分为民间信贷市场和民间权益市场。从交易方式来看,民间融资可以分为民间直接金融市场和民间间接金融市场。

我国的民间融资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形式:

⑴企业或个人间直接借贷。民间直接借贷在我国普遍存在,主要包括个人在亲戚、朋友或其他社会关系范围内所进行的借贷、企业之间互通有无的资金拆借、个人与企业之间的资金借贷的等等。

[1] 苛部金融市场:音译词,指股票证券场外交易市场。

/ 13

⑵连结贷款。连结性贷款是生产链的下游企业向上游企业或原材料供应者(农户)提供贷款。

⑶ 转储蓄和信贷协会(合会)。轮转储蓄和信贷协会(合会)在我国同样广泛存在着,并且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名称和组织形式。在山东和江苏北部各地称为“请会”、“聚会”或者“集会”,安徽、江西、湖南称为“打会”,湖北称为“约会”,广东称为“做会”,浙江称为“摇会”、“排会”、“纠会”,云南称为“赊会”等等。

⑷ 企业集资。未经批准,企业或个人不得从事以还本付息或者以支付股息、红利等形式向出资人(单位和个人)进行的有偿集资活动。

⑸ 银中、银背。银中、银背是民间金融中介的原始形态,作为借贷款中介人或者经纪人,他们通过替借贷双方牵线搭桥促成信贷交易,并且向借贷双方收取介绍费、手续费或者但保费。有些银背随着借贷金额的增多,也逐步发展成为经营存贷业务、收取利差的“借贷专业户”。有些银背利用其与银行较熟的关系从银行获得贷款,利用时间差、利率差转贷给私人从中牟利。

⑹私人钱庄。私人钱庄一般是从大的银背中产生的。私人钱庄有些由个人所有或者由一个家庭、几个朋友所合伙拥有,专门从事吸纳存款、发放贷款、结算和外汇交易,所有者以其所有财产承担无限责任,而有些则是股份制的,所有者以其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

⑺农村合作基金会。农村合作基金会是在坚持资金所有权及其相应的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由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按照自愿互利、有偿使用的原则而建立的社区性资金互助合作组织。

⑻ 金融服务社。金融服务社主要是社区内或一定地域内的集体经济组织和各种经济实体在自愿参股基础上进行资金互助合作,其自身大都是企业性的股份合作制经济实体。

⑼ 证券业地下拆借市场。证券业地下拆借市场也是一种企业或个人自发的不通过正规金融通道所进行的资金拆借行为。但民间拆借很多是信用贷款,而证券业地下拆借市场一般是证券抵押贷款。3.我国民间融资的特征 ⑴ 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 13

参与主体包括城镇居民、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主、农户、甚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其中,借款者大多是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放款者包括资金富裕的工商户和、企业主,甚至包括一些村干部。⑵ 资金来源的广泛性

由于民间借贷参与的主体广泛,其资金的来源也具有广泛性。不但包括农户、个体工商户和企业的自有资金,甚至私募基金、信贷资金、海外热钱等也出现在民间借贷领域。⑶ 借贷方式的灵活性

为了缩短资金到位的时间,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民间借贷以现金交易为主,而且交易方式灵活,一般没有抵押物,有的是口头协定,有的是打借条。尽管近年来民间借贷的手续日趋规范,但与正规借贷相比,其手续仍为简便。⑷ 借贷形式多样化

传统的民间借贷形式,主要有互助会、合会、民间放贷、银背、企业集资、私人钱庄等,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模式、消费方式的不断变化,民间借贷在形式上也“与时俱进”,出现了一些新的、颇具时代特点的形式,比如浙江一些以汽车俱乐部为代表的会所兼有民间借贷行为。⑸ 借贷金额扩大化

民间借贷金额从小额逐渐向大额转化,私营企业特别是规模小的企业由于达不到银行贷款条件,纷纷采取民间借贷以满足经营资金需要,致使借贷金额不断扩大。

⑹借贷期限长期化

随着民间借贷用途的变化,即从保障性质的互济互助转向商业性质的资金融通,借贷期限也随之发生变化。当前,民间借贷期限多为一年或一年以上。⑺ 借贷利率市场化

在目前情况下,民间借贷除了极少部分贷款不计算利息或者仅参照银行贷款利率之外,其利率都是随行就市,且一般高于银行的贷款利率,特别是为了投资而产生的民间借贷,比银行贷款利率要高出很多,更有一些民间借贷是属于非法的高利贷。

/ 13

二、我国民间融资存在的必要性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要形成民间融资,至少应存在民间融资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因为我将对民间融资进行简单的供求分析。1.需求角度的分析

正规金融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与其强烈的资金需求极其不适应。⑴正规金融部门的信贷约束

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相应的对资金的需求也日趋强烈,然而,它们的融资需求受到了正规金融部门的约束。

第一,我国实行的是以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主导制金融体系,政府在金融资源的分配中具有明显的所有制倾向,绝大部分的金融资源通过四大国有银行都集中到了国有经济中,大量的贷款提供给了国有经济部门,而只有很小部门的资金流向非公有经济,使得非公有制经济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

第二,正规金融部门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融资的成本高于收益。正规金融机构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理性经济人,收益最大化是其经营管理的目标。当正规金融部门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融资的成本高于收益的时候,其自然是不原意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融资服务的。在正规融资之路走不通时就只有到民间借贷市场去寻求民间借贷资金的支持。

可见,目前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确实受到正规金融机构严格的融资约束,与其巨大的资金需求极其不适应。

⑵ 非公有制经济在资本市场上受到的融资约束

近几年来,中小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但发展过快也导致了本就稀缺的资金更为匮乏。为了能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持续,需要有巨大的资金来支持。从资本市场上融资是获得企业发展资金的一种方式,然而,非公有制经济在资本市场上也受到了很大的融资约束。

虽然非公有制经济有着很强烈的资本需求,但还是无法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这两个市场上得到足够的资本支持。①股票市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约束

严格的上市条件使得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因达不到要求而望而却步。我国的非公有制企业在公司的组织机构和内部控制方面还不完善,存在很多问题和风险;

/ 13

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不披露和很少披露财务信息,加上经营规模不大,产业层次不高,连续盈利能力也不强,这些都使得其在股票市场上市难度很大。

虽然我国目前推出了二板市场,但是仍然无法很好地解决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需求。第一,二板市场容量狭小决定了绝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不可能通过该市场获得足够的资金;第二,并非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都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多数非公有制企业的资本与技术构成较低,生产工艺落后,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小,因而不符合二板市场的准入条件而被拒之门外;第三,在二板市场上市所需的过高的佣金成本和代理成本也使得一些非公有制企业望而却步。此外,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因为担心上市股份少而被收购,从而对在二板市场上市心存顾虑。②债券市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约束

与股票市场相比,我国的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相对缓慢。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债券发行管理的计划色彩较浓;债券信用评级的可信度较差;非公有制企业的信用担保不完善;等等。而且,国家为了保证国有企业的发展,在债券市场上侧重于国有企业发行债券,非公有制经济发行债券受到很大限制。因此,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在债券市场上筹资十分困难。

可见,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受到正规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的融资约束,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为了能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持续,不得不转向从民间借贷市场融资,从而刺激了民间借贷市场日趋活跃。2.供给角度的分析

大量民间资金及其强烈的投资欲望与狭隘的民间投资渠道之间存在着矛盾。⑴ 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民间融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聚集在民营企业手中的民间资金也相当巨大,加上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民间资金的流动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这就为民间借贷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保证。⑵投资理财方式的缺乏及民间融资的高利息诱惑

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证券市场,国债、股票、基金和银行的理财产品也不少,但是这些投资方式主要存在于大中城市,而在民间资金充裕的小城镇和乡村,现代化的投资工具仍然十分缺乏,这就难以满足这些地区的民间资金充裕者手头资金保值、增值的愿望。而且这些现代化的投资工具所带来的收益往

/ 13

往低于民间借贷的高利息。以民间借贷十分活跃的温州为例,农村民间私人自由借贷的利率平均大约为25‰,最高可达到30‰;企业在民间的借款利息率平均大约为20‰到26‰。因此,正是在缺乏现代投资工具和民间借贷较高收益的驱动下,民间资金充裕者纷纷把资金投向民间借贷。

可见,客观的投资环境决定了民间资金充裕者选择参与民间借贷的收益要高于选择其它投资方式获取的收益,使其具有了参与民间借贷的积极性,成为民间借贷的供给方。

三、民间融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目前,民间借贷规模越来越大,不容忽视。李建军(2005)测算了1981-2003年间我国地下信贷规模,地下信贷由1982年的22.8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7462.4亿元,这可以说是中国学者第一次深入的定量的研究民间借贷的规模问题[24]。特别是在沿海地区,比如,截至2011年第二季度,温州已有89%的家庭个人、59.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民间借贷规模高达1100亿元;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银监会2011年三季度形势分析会上表示,约有3万亿元银行信贷资金流向了日渐火爆的民间借贷市场。

我国民间融资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民间融资的规模逐渐扩大,影响日益深远,在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间借贷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一方面,民间融资的存在和发展在弥补正规金融不足的同时也带动了正规金融的发展。而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民间融资的存在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宏观调控的力度,并且其风险的危害性也大。

1.民间融资的积极影响

⑴民间借贷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市场机制的发育

在我国,由于正规借贷主要服务于带有较浓“计划”色彩的国有经济成分,而广大的个体私营企业、中小企业等带有新兴市场经济色彩的非公有经济成分却几乎得不到正规借贷的支持。民间借贷应非公有制经济的资金需求而生,它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如果没有民间借贷的存在,相当一部分资金就几乎不可能流入新兴的市场经济领域,没有这部分资金的支持和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成长势必受阻,经济体制的转轨也必然远远滞后于改革的目标。从这

/ 13

个角度看,民间借贷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为我国市场经济机制的发育创造了条件。

⑵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对正规借贷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由于与正规借贷相比,民间借贷往往运作效率更高,交易方式更为灵活,手续更简便,信息更加对称,交易成本更低,这些优势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了正规借贷的市场份额,使正规借贷在信贷、存款和盈利等方面都受到影响,从而对正规借贷形成压力,促使正规借贷认识自己的不足,转变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所以说民间借贷对正规借贷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民间融资的消极影响

⑴民间融资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国家的货币政策执行力度,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效果

民间融资的运作必然会导致一部分资金从正规金融中分流出来,形成一个体制外的融资市场,如果不加以监控,任其发展,则会对正规金融形成巨大冲击。因为一国借贷资金的总量应该等于正规融资和民间融资之和,资金的配置在两者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大量的资金发生在正规借贷之外,就会造成资金体外循环,干扰正规金融的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一是影响国家利率政策的实施。正规金融机构的利率根据我国的利率政策在一定区间内浮动,而民间借贷的利率是根据资金的市场供求关系,由借贷双方自发制定的。由于民间借贷大都发生在企业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资金的情况下,因此利率水平通常高于银行同期利率,不利于中央银行对市场资金利率的统一管理,弱化了国家运用利率杠杆调控资金供求关系的能力,从而影响了国家利率政策的全面有效地贯彻实施。二是民间借贷影响国家信贷政策的实施。由于民间借贷往往具有盲目性、随意性、自发性和隐蔽性,目前又不受各种政策法规的限制,逐利性很强,并不注意其投向与社会效益,造成资金流向往往偏离国家产业政策和货币信贷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举个例子,目前,大量民间借贷资金盲目投入国家正在限制的房地产等过热行业,造成了国家宏观调控偏离预期效果。

⑵民间融资风险的危害性大,容易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的安定

一方面,民间融资缺乏监督制约机制,而且,民间融资具有不规范性的一面,8 / 13

比如,借贷手续的不规范,使得资金所有者无法对资金的使用进行有效的监督;另一方面,民间融资的高利率容易引发借款人的道德风险,使资金到期无法归还,从而引发债权债务纠纷,严重的甚至酿成治安案件,危害社会安定。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一些地区的民间借贷资金已经脱离了生产和自用的途径,而是用于投机圈钱。仅温州,2011年法院金融类案件就收案2564件,标的17亿元。而2012年1至4月份,就已收案1851件,标的13亿元,民间借贷、金融类纠纷案件持续高发态势。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高利息引诱人们盲目逐利,使得资金规模不断膨胀,而这种活动的非生产性和需偿还性,最终必然导致支付链条的崩溃,由于涉及的人员通常较多,而其活动又局限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风险无法有效分散,当偿付危机发生时,会产生多米诺骨牌一样的效应,使参与者的利益严重受损,甚至导致恶性暴力事件的发生,对社会安定产生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⑶民间融资造成国家税收流失,损害正规金融部门的利益

民间融资活动本身具有隐蔽性,管理缺乏规范性,游离于国家工商、税务部门的监控之外,造成营业税、所得税等税款难以征收,引起国家税款的流失。而且,民间融资的无序发展,危害正规金融部门的效益。首先,民间融资的存在直接减少了银行资金来源,加剧了金融机构的存款竞争,提高了银行吸收存款的难度。其次,民间融资在特定条件下间接加剧了正规金融机构信贷资产的风险。对于既有银行贷款又有民间借贷的企业,借款人总是想方设法首先归还民间借贷,而对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则能拖就拖,能欠就欠。这是因为,一方面,民间借贷信用度要求很高,通常企业间的借贷都靠信用来维系的;另一方面,民间借贷利率较高,因此,为了维系信用以免以后借不到民间资金,也为了避免因拖欠民间贷款遭受更高利率的惩罚,借款人需要按时还款。这种做法的结果加剧了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给正规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营带来了风险,恶化了正规金融机构的经营环境,损害了正规金融部门的利益。

2011年温州民间借贷**发生后,温州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明显,不少企业及个人流动资金已非常紧张,不良贷款率正在加速上升。

这场**不仅使银行业利润骤降,不良贷款率上升,还损害了社会信用环境,致使民间融资也大幅缩水。

/ 13

⑷民间融资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企业负担,使得债权人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许多企业从民间所借资金的利率水平一般都比银行同期利率高,企业高息负债后,财务支出进一步增大,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收益率比较低的企业容易形成资金使用的恶性循环,影响企业今后的健康发展,从而加重企业负担。此外,民间借贷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必要的管理,其盲目性、不规范性、不稳定性等缺陷容易引起借贷双方的纠纷,债务人如果不按时偿还贷款,债权人很难通过正常的法律手段追回损失,而且没有完善的保险机制对债权人的损失进行补偿,债权人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可见,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妥善解决民间借贷的出路,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货币政策执行力度,确保国家宏观调控效果良好;有利于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利于减少国家税收流失,保护正规金融部门的利益;有利于维护和保障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

四、规范民间融资发展的建议

鉴于民间融资对我国经济的两面性影响以及当前存在的发展障碍,在研究民间融资的出路时,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提出以下建议: 1.在法律上合理明确地定位民间融资

目前,我国有关民间借贷的法律条文仅见于《民法通则》、《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等。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2年5月21日公布《关于为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的“30条”法律意见,也仅仅是金融改革的初步尝试,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的实际情况。

而早在1915年,日本金融当局和日本银行就认真研究评估了互助会组织的利弊,并出台了专门法律《轮转储蓄和信贷协会金融法案》,对互助会组织进行规范。1951年,日本政府通过《互助银行法案》,开始了轮转储蓄和信贷协会向商业银行的转变。印度作为农业大国,合会对其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印度各邦的对合会均早有立法,在这些邦合会立法的基础上,印度中央政府于1982年8月9日颁布的《1982年印度合会法》针对合会的风险性从各个方面对合会的风险控制制度作了周全的设计。

鉴于目前民间融资普遍存在且发展兴旺,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国家或相关

/ 13

职能部门应针对民间融资的现状,借鉴国际相关立法经验,尽快建立和健全适应我国民间融资行为的法律法规,明确民间融资在金融体系中应有的法律地位,对民间借贷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交易方式、合同要件、借贷限额、利率水平、违约责任和权益保障等方面加以明确,对合法的民间借贷与其他非法融资手段的区别与界线进行明确的法律解释,从而用法律手段规范、保护符合经济发展的民间融资,引导民间融资走上正常的运行轨道。2.建立规范的民间融资监管制度

纵观各国的监管特点,金融监管主体大致有三种模式:一是集中单一式金融监管主体,即由中央银行负责金融监管工作,如英国、印度;二是一元多头式金融监管主体,指全国金融监管集中在中央,但在中央一级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的机构负责金融体系的监管工作,如德国、日本;三是二元多头式金融监管主体,即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由若干机构负责金融机构的监管工作,如美国、加拿大。

我国的金融监管主体采取的是第二种模式,由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形成“一行三会”的监管体制。对民间借贷的监管主体,法律还未作出统一的规定。从目前各地试点的情况来看,负责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的机构各式各样,有金融办,有发改委、有工商局,有财政局,有的地方还是公安局。在温州金融改革过程中,设立了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并设置公证处等配套服务机构,以期实现对民间借贷规范化管理和对民间融资风险的防范和化解。

在建设民间融资的监管制度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我国历史上曾存在的行会制度及日本的自由钱柜、韩国的共济实业基金等他国的行业内控机制,使我国民间借贷组织在开展竞争的同时又能够相互监督。3.多样化地解决民间融资出路

对于那些发展良好的民间借贷组织,可以考虑将其纳入政府监管,剔除负面成分,保留其积极成分,不断完善其组织结构和管理,逐步改造成目标定位于中小企业和农户的新型合规民间融资机构。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设立社区银行,服务于广大民营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社区金融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和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他们在政府的监管、规范和帮助下,利用自身在信息和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能够很好地填补大银行和公开资本市场服务的空白区域,从而使得这些被大银行和公开资本市

/ 13

场遗忘的群体不需要借助于民间融资来筹资。4.同步进行相关配套改革 ⑴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

从融资角度来看,利率市场化可以鼓励银行对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提高利率,用利率覆盖风险。贷款利率上浮提高了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参与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的积极性,同时对民间借贷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同时,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有利于规范民间借贷市场。利率市场化改革前,民间资金所有者因银行存款利率低不存款,选择进入民间市场获取更高收益,而中小企业面临着金融机构的重重严格审核而贷款无门。这样按照市场规律自然而然会形成民间借贷。而如果利率市场化后,存款利率上升,资金所有者就会因此改变资金投放方向,即使未达到以前民间市场的收益水平,但至少可以在稍低利益下保证没有风险。这样一来,一部分资金交易的地下活动就转移到规范的金融市场。

由上可见,利率市场化后,中小企业获取贷款的机会大大增加;同时,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杠杆对企业的融资活动将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由于利率市场化,银行之间竞争将更加激烈,市场效率进一步提高,参与民间融资活动的企业将大大减少。

⑵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

目前,民营中小企业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部分中小企业的信用缺失问题恶化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使得一些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也无法获得正规金融的资金支持,从而成为促使其转向非正规的民间融资寻求支持的原因之一。

基于改善银行发放贷款时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和降低交易成本的动机,必须大力建设和完善信用体系。信用体系建设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解决我国民间融资困局的利器。

五、结语

我国民间融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繁荣的表面下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对于逐利性很强的民间资本,必须要正确的加以引导,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放任自流。鉴于我国民间融资本身的复杂性、多样性,12 / 13

如何解决民间融资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同时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应对民间融资问题的相关经验,逐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民间融资监管体系,使之能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焕婷.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新思路——民间融资[J].价值工程.2011(23):97-98.[2]龚劲倩.中小民营企业融资与民间金融重构创新探析[J].中国商贸.2011(21):117-117.[3]李玉锋.试论防范和化解民间借贷风险的有效途径[J].时代金融.2011(21):148.[4]许清.我国民间融资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现代商业.2011(15):38.[5]仇颖.中小企业民间融资路径研究[J].财会通讯.2011(11):23-24.[6]罗毅.流动性不平均下的民间融资盛宴[J].资本市场.2011(9):82-84.[7]陈蓉.中国民间融资法律规制理念的反思与改进[J].西南金融.2011(8):29-30.[8]钟士取.温州市中小企业融资及民间融资现状的调查[J].金融发展评论.2011(7):114-117.[9]肖宗富.台州市中小企业经营与民间融资现状的调查[J].金融发展评论.2011(7):118-120.[10]陈梦莹.金利斌之死:民间融资的出路在哪里?[J].商业文化.2011(6):118-119.[11]余丰慧.民间融资何以如此变味?[J].金融博览.2011(06):20-23.[12]张慧玲.民间融资监测制度的构建[J].商业文化.2011(5):105-106.[13]刘苏鑫.我国民间私募资金借贷监管法律制度研究[J].征信.2011(4):90-92.[14]杜伟.我国民间金融的历史回溯[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2):105-108.[15]Xia Jiang.Tentative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and Risks of Chinese Informal Finance[J].Communications i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11.210:28-34.13 / 13

第二篇:浅谈民间融资

浅谈民间融资

【内容摘要】 民间融资作为资金资源的一种有效配置手段,在补充银行资金不足、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但这柄资本市场上的双刃剑,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所以,尽快理清我国民间融资的现实状况,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让资金在同等条件下在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之间合理分布,规范引导民间融资发展势在必行,本文拟从法律角度对民间融资的存在与发展作进一步探讨。

【关键字】民间融资 合法性 路径

一、民间融资合法性问题的解读

“合法性”并不等同于遵守法律。某些行为可能并没有触犯法律,但却不具备合法性。①

法律一词,在我国,广义而言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制定的一切行为规范。狭义的法律则是指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我国关于民间融资的合法性问题的规范体系是有不足的。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保护公民合法的财产权。对财产权的理解,应当既包括公民对财产的所有权,也包括公民对财产的使用权。公民对财产的所有权属于消极权利,公民对财产的使用权属于积极权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可以分离的,不能把财产权仅仅理解为对财产的使用权,对财产的使用权也属于财产权的范畴。我国《民法通则》也特别指出公民的财产权包括所有权人对自己财产使用,处分的权利。因此公民对财产使用权的行使也应该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财产权确立的意义之一在于使公民获得了对自己财产的自治权。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行为,为自己的财产寻找出路。资金作为公民财产的主要形式,理应获得公民的自由支配。我国《合同法》也承认建立在真实意思基础上的民间借贷合同受法律保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确认建立在真实意思基础上的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属于有效的民间借贷。因此,从宪法精神和民法意思自治的基本原则出发,民间融资并不等于违法融资。当然宪法也原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但是,权利即使要受到限制,也应当由法律加以限制。由于有效等级的差异,违反一个位级规范并不意味着必然违反另一个位级规范。

我国目前对民间金融管制的法律文件主要有《刑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行政法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活动业务活动取缔办法》(以下简称《取缔办法》)。《刑法》中确认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但并未对这种行为划定范围。《取缔办法》为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提供了规范性的依据,但并不能成为刑罚适用的依据。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立法解释的权力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对于法律无权作出解释。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偏离了民间融资的本性。那么,《刑法》对民间金融的规制应当是以扰乱金融秩序为要件的违法融资方式。《取缔办法》虽然将未经金融管理机关批准而从事的融资认定为非法融资行为,但是由于在宪法与行政法规之间缺乏法律这一位阶,对民间融资实行限制或剥夺就缺乏完整性的法律规定。

因此,从法律规范位阶的角度,民间融资的合法性可以有不同法律位阶的理解。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民间融资的存在具有合宪性,从民法的意思自治看符合民事法律行为构成要件,并受到合同法保护;第二,无任何法律明文加以禁止;第三,未经依法批① 高炳忠:《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准的融资行为属于非法融资的规定来自于行政法规,其效力颇可质疑。因此,由立法机关制定“民间融资法”显然已属必要。

二、现行法律对民间融资的法律规制

通常而言,融资是一个金融概念,是指筹集资金或吸收资金。依其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债权债务式和股权投资式。融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民间融资主要是私人之间的一种资金融通行为。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地区的民间融资行为呈现出供需两旺的发展势头。而与此形成明显对比的是,非公有制经济从金融部门所获得的资金支持是微乎其微的。另一方面,对于个人来讲,由于投资理财渠道狭窄,银行又连续降息从而使居民个人为了寻求收益更高的投资方式,形成了民间借贷资金供给。现实生活中,无外乎有以下几种融资方

②式。

(一)债权债务式

1.自然人之间的借贷合同

借款合同依主体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商业银行为贷款人的商业借贷合同;一类是自然人与自然人之间的民间借贷合同。前者是商事合同,后者是民事合同。自然人之间的借贷当然是合法的,它是一种互通有无的互助行为,是符合民法要求的,是城乡居民解决生产、生活资金需求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行为。一般情况下,自然人之间的借贷是无偿的,且约定利息不得超过最高额度限制。依现行司法解释,最高额不得超出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超出的,超出部分无效。另外,自然人之间的借贷合同禁止复利,即“驴打滚”。

2.自然人与单位之间的资金融通

自然人向单位的资金融通又可以细分为因公借贷和因私借贷两类。前者在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其合法性勿庸置疑,它的存在有实践上的可操作性和法律上的可行性,因而是为财经制度所允许的。因私则会因单位性质的不同而构成不同的犯罪构成,触犯不同的罪名。若是非国有单位,则构成《刑法》272条的挪用资金罪,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的、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若是国有单位则构成《刑法》382条的贪污罪。在这一点上是没有太大疑问的,其行为不但违反了财经制度,而且情节严重者还会触犯法律。即自然人不论是向本单位还是外单位进行融资,不论是用于合法或者非法用途,只要是因私,就会因为构成挪用行为而遭到法律的否定评价。

3.单位向银行的资金融通,这是企业解决资金缺口的常态

在目前情况下,由于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所持的“慎贷”和“惜贷”态度,贷款难已经成为一个不证自明的老大难问题。尽管合法,但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要以此作为主要的融资手段的话,显然是望梅止渴之举。

4.单位向个人的资金融通行为,至于企业法人、其他组织与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则为现行法律所禁止,被视为无效合同。

5.单位与单位之间的资金融通

从金融学的角度来看,单位之间的资金融通行为即盈余单位(最终贷款人)直接把资金贷给赤字单位(最终借款人)使用,其间不需要经过金融中介机构的融资方式。该种融资方式可以及时、灵活、有效地调剂资金余缺,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快速高效的发展。但在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中,不管是何种资金融通行为都遭到了法律的否定评价。在我国出台的一系列司法解释中,名为联营实为借贷的行为也因为规避法律而归于无效。

(二)股权融资式②姜旭朝,丁昌锋。民间金融理论与实践[J].经济学动态,2004,(12)

股权融资作为民间融资的一种方式,我们既要强调其融资能力,同时还应强调其实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如果不能保证股市资金向优势企业和优势项目流动,就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就是对投资者利益的侵害,就是股市功能的扭曲。但是,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阻力和困难很大,尤其是中小企业要通过股权融资方式来吸纳资金,法律和制度上的障碍很多。

三、对民间融资现象的反观与思考

(一)从商业银行经营的原则考察

商业银行经营的原则是“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即效益性是被放置在第一位的,这里我们暂且不论这里所言的效益是否包括宏观效益和微观效益,或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无论从哪方面讲,商业银行都不太愿发放贷款给非国有经济。从效益性上讲,商业银行发放贷款要经过一系列调查与咨询、聘请中介评估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还要对其生产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调查,这样就大大地增加了银行支付的成本。从安全性上讲,由于非国有经济发展中市场风险和信息获取的渠道不畅通,导致了经营中出现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使银行对其不敢问津。从流动性上看,《商业银行法》严格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国境内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基于以上原因,民间融资的渠道变得更加狭窄。加之我国银行体系还尚未建立面向非国有经济的信贷服务机构,为了规避与防范商业风险,商业银行难以与非国有经济构建良性互动关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变迁的今天,如何解决民间融资问题的探讨就更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笔者以为,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应该将“流动性”放在首位,只有有效盘活商业银行的资金,让资金流动起来,才能切实解决资金的效益性和安全性,才能实现资金的保值和增值,这一点从根本上说也是符合商业银行自身利益的。从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来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仍不明确。经营目标不明确的银行,就谈不上统一经营思想和按照现代企业的目标运行。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在这一思想的统领下,尽快改善银行的金融服务,推出尽可能多的金融衍生工具,才可能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的资金供给问题

(二)从经济人或者理性人的角度来考察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通常而言,作为一个商事主体,它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参与商事法律关系,能够以自己名义从事商行为,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包括个人和组织。在与民事主体相比较而言,商主体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营利活动的主体。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民间融资所持的否定态度看,我国的法律规定明显的带有计划经济色彩,这与市场经济是格格不入的。尤其是企业之间的资金融通行为并没有损害任何社会主体的利益。企业将其自有的闲置资金不论是存入银行还是借贷给其他个人或者企业,完全是商事主体行使投资自主权的意思表示,是一种投资行为,国家不应该对其进行干涉。再者,在现实生活中,放贷的企业并非多数,国家完全没有必要进行宏观调控,至于投资的安全性,这完全属于商事主体意思自治范围内的事情,国家大不可为了维护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而对企业间的资金融通行为加以干涉。据笔者所知,在国外立法中是没有这样的限定的。但是,企业之间互通有无的资金必须是自有资金,如果吸收公众存款然后放贷则构成扰乱金融秩序的犯罪行为。

(三)从民间融资与我国良性金融生态环境形成的角度来考察

民间融资是折射金融生态是否健康的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实践已经证明,民间融资的适度发展有利于弥补我国目前银行业金融服务品种单一的不足,可以比较有效的满足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的调剂资金缺口的的迫切需要。其次,民间融资的适度发展有利于建立符合价值规律的利率定价机制。民间融资的利率是由双方当事人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商定的,能够比较真实的反映金融供给市场的供求情况和资金

机会成本,有利于形成利率市场化。目前银行的利率上浮幅度过大,无形中增加了市场主体的成本。再次,民间融资有利于民间资金在当地的聚集,有利于满足本地生产性资金的的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最后,民间融资有利于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民间融资多发生在较小的范围之内,比较有效的解决了融资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弊端。特别是在目前,在自然人和法人的社会征信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民间融资的兴起有利于推动和建立良性的金融生态环境。

(四)从目前我国征信体系的现状来考察

从2002年开始,我国开始致力于建立以自然人和法人为主的征信体系,时至今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征信体系还尚未建立。众所周知,商业银行是经营信用和风险的单位,但由于我国金融征信制度体系很不发达,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几乎无法了解,造成中小企业贷款难和消费信贷的高风险性,这也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金融征信制度的完善应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完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同时,必须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消费贷款信用等级制度。作为信用评分的依据可以包括企业所有人或消费者的收入状况、债务余额、财产、雇佣状况、住宅所有权,以及以往银行贷款行为记录。欧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经验表明,建立广泛的社会信用制度需要一个长期过程,短期之内银行贷款风险只能通过增加贷款担保机构来缓解。考虑贷款担保活动的高风险性,人民银行应着重抓好国家和省级两级再担保机构的建设。此外,积极发展贷款保险业务也是弥补金融征信体系缺位的重要手段。由此观之,民间融资的蓬勃兴起也是我国个人和企业征信体系不健全的必然结果。

(五)从我国目前的直接融资法律制度来考察①

纵观我国证监会制订的大量融资政策,在这些政策中,国有企业一般享有优先进入资本市场的特权,使上市成为专为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革服务和“脱贫”的工具。而对非国有企业而言,上市的门槛过高。根据《公司法》规定,发行股票须经证监会核准;发行公司债券亦须审批,其资本金要求显然对于非国有经济来说太高不可攀,财务会计报表的要求也难以做到,因此现行的法律未为非国有经济提供在证券市场融资的有力保障。所以有必要建立如下相关法律制度:

1.增加资本市场的交易品种

除了现金、上市流通的证券外,建立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以外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投资基金市场,增大市场容量。

2.改变现在的股权结构,打破国有股与法人股不可流通的局面

这样非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一样,可以通过“收购”或“买壳上市”的行为进入证券市场。

3.建立多种合法的交易组织形式,使非国有经济不限于场内集中交易的严格限制,可以在较为灵活的场外交易市场上融资。

4.设立二板市场,拓宽非国有经济的直接融资渠道

通过设立二板市场,可有力推进高科技民营企业发展,为其提供一条门槛较低的上市融资渠道。

四、民间融资的法律规制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协议,入世后我国将逐渐打破金融垄断、鼓励金融市场竞争。而广泛存在的行政管制大大压迫了民间融资的自治空间,将法律责任覆盖到金融活动的广泛领域和环节中,也将自主融资压迫到狭小的角落里。金融管制权,不应过分压抑市场内在力量和金融形式创新。对民间融资的调控应该是有边界的,调控的逻辑前提是市场失灵和政府

失灵,在市场失灵的地方,才需要进行经济调控;调控须遵守法律为避免政府失灵所限制的条件。在金融自由化背景下,对民间融资总体而言,法律松绑,解除法律威慑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民间融资自身尚未建立其良好的风险防范机制,对民间融资进行适度的调制时规范民间融资的利益取向。同时,还应该兼顾继续发挥民间融资的灵活性,多样性特点,保障各类主体的基本权利。

对民间融资的法律规制,可以通过立法调控分而治之相结合的方式:

(一)出台专门的《民间融资法》调控民间融资行为

管理民间融资,法制先行。当前,我国的法制建设在民间融资的保护、规范和方面尚不健全,严重制约着民间融资的成长。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已肯定了“民间融资具有一定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但仍没有一部法律保护其正常的融资活动,致使民间融资至今未获得合法地位。现行法律中关于民间融资、社会集资与非法集资的法律界限模糊,不利于民间融资的发展与监管。制定《民间融资法》,从法律上确定民间融资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合法地位和作用,引导他从“地下”转为“地上”,保护合约双方的正当权益,促使其经营逐步走向契约化和规范化轨道。

《民间融资法》应体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既要符合民事法律行为构成,又要符合金融管理秩序的相关规定。对融资主体的划定,应多尊重民事主体当事人对财产或资金的支配权。当然,对民间融资组织的规范应建立在对组织宗旨合法性,活动合法性的基础上。同时,在《民间融资法》中规定对民间融资组织实行登记和报备制度。对融资内容的规范,应当根据民间融资在社会资金资源配置方面所起的作用,鼓励民间借贷,贷款经纪人,农村地区融资组织等多种融资方式规范化发展。另外,为维护金融稳定,保障金融秩序,通过立法将民间融资行为纳入到金融监管体系,对民间融资的资金来源和运用情况,利率水平,适时进行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同时,还可以在《民间融资法》中对融资信用体系的建设有所涉及、(二)完善和协调民间融资行为相关法律法规

《民间融资法》从宏观的角度对民间融资行为的合法性,组织机构,风险防范以及信用体系的纳入等问题进行规范。对于在各种民间融资行为中产生的当事人权利义务,交易方式,违约责任,权利保障等方面则可以通过试用或变通适用《合同法》等民事,经济法律法规的规定。

通过立法,清理对民间融资行为多头管制和行政法规、规章,协调法律,法规,规章之间的一致性。为建立多元化的民间融资服务体系,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化运作,形成金融竞争态势,提供法律服务。

第三篇:民间融资

银行业从业人员严禁参与民间融资

南都讯 据财新网报道,银监会日前发文明确表示,严禁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参与民间融资活动。)

通知表示,近期少数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参与民间借贷、违规担保和非法集资活动的现象较为突出,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形象造成不利影响,给相关机构资产安全带来较大风险。该通知的发布旨在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行为,有效防范民间借贷、违规担保和非法集资引发的风险向银行体系转移。

通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要依法合规开展业务活动,不得直接或变相参与民间借贷、违规担保和非法集资活动。)

通知明确,上述人员不得以变相提高存款利率或向存款经办人和关系人支付费用或佣金等方式违规吸储,不得以各种形式参与非法集资活动,不得介绍机构和个人参与高利贷或向机构和个人发放高利贷,不得借银行名义或利用银行员工身份私自代客投资理财,不得利用银行员工或银行客户的个人账户为他人过渡资金,不得借用银行客户的个人账户为银行员工过渡资金,不得自办或参与经营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机构,不得向他人提供与自己经济实力不符的个人担保,不得向民间借贷资金提供担保,不得允许本行员工以各种方式进入银行业金融机构办公或营业场所开展民间借贷、违规担保和非法集资活动。)

通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内部员工参与民间借贷、违规担保和非法集资活动的管理和处置主体,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管理和问责力。具体要做到加强员工思想教育,梳理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前、中、后台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特别关注“八小时”意外的行为,建立落实管理责任制,集中力量对内部员工参与民间融资活动的行为进行风险排查。

通知最后还提出,要加大查处力度,对现场检查发现的违规问题及通过群众来信、来访等方式举报核实的违规问题要依法从严处罚,对于发现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违规参与非法融资活动的,一律取消其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第四篇:民间融资

民间融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既具有积极意义,又具有消极影响。文章分析了民间融资活跃发展的原因,提出完善政策供给、优化金融产业布局、加强监测和监管、遏制过度投机和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等治理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民间融资管理对策

民间融资是相对于国家依法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而言的,泛指非金融机构的自然人、企业及其他经济主体(财政除外)之间以货币资金为标的价值转移及本息支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经济的日渐活跃,私营经济日益发展壮大,民间融资亦以各种形式发展起来。民间融资形成原因有二:

1、资金需求:随着经济多元化发展,中小企业的发展快速加快,要保持这样的增长态势,没有充裕的资金支持是很难持续的;中小企业自身制度上的缺陷,增加了企业规范运作与银行信贷管理之间的矛盾;正规的金融产品不够丰富,资本市场不景气,导致银行存款外流。

2、银行制度因素:融资准入的门槛较高;信贷资源配置有较大限制;金融服务有较大限制。

一、民间融资的正面与负面影响

(一)民间融资的正面作用:

1、支持了经济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2、遵循市场规则配置资源,客观上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有积极作用。

3、为民间资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投资渠道,拓展了经济增长的空间,提高了资金利用的效率。

(二)民间融资的负面影响

由于体外循环资金所具有的隐蔽性、自发性、盲目性、投机性和非规范性等特点,难于监管,必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隐患,给社会经济政治带来不利的影响。

1、影响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不利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于体外循环资金的自发性、盲目性、逐利性以及民间融资主体生产经营和管理素质所限,使大部分资金的流向多为进入门槛低、短期内能看到收益的行业。这类行业的相当一部分是属于高能耗、高污染和技术水平低的行业和项目。

2、体外循环资金积聚形成规模巨大的投机力量,有可能导致经济发展失衡。近些年来,民间资金的积聚已经形成不可忽视的投机力量,巨额投机资金兴风作浪已对我国造成重大影响。如股票市场庞大的私募基金,背后都有体外循环资金的作用。又如已被大众所熟知的温州炒房团,使各地的房价都有明显的升高。

3、以高利贷形式存在的不规范民间融资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高利贷多盛行于贫困的农村,而农民借款多用于生活所需。有些地区,有的因讨债发生斗殴致伤,还有的与黑恶势力结合,暴力讨债,影响社会稳定。另外,民间借贷多在亲友之间,常因利益关系导致亲友之间发生一些矛盾,再加上借贷手续不规范,违约情况发生时,纠纷难以解决,引发各种突发事件,不利于社会和谐。

4、体外循环资金的存在严重干扰了金融秩序和金融市场。自发的、无规则的民间金融行为,严重冲击了金融市场的秩序。民间自由利率的不完全性和逐利性,使金融市场反映失真,对正规金融体系的影响很大。

二、管理策略

虽然体外循环资金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也促进了我国的经济起发展,但它毕竟缺少法律约束,它的存在和发展,不利于我国形成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其不利因素对稳定和谐的经济发展和宏观金融调控是一种冲击,甚至会导致经济和社会一定程度或一定区域的动荡。因此,必须将体外循环资金纳入宏观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范围内。

1、完善政策供给,大力优化金融产业布局

我国目前缺乏对个体、私营、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以及金融产业布局不合理,使得中小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农民等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是资金体外循环形成和活跃的制度性原因。首先要实现金融服务的多层次和差异化,完善政策和制度供给,建立针对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需要的投融资渠道和制度,对个体、私营经济开放资本市场。其次要积极创新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的工具,使中小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可以从债券市场上得到筹融资机会。再次要创建风险投资公司或产业、行业风险投资基金,并采取措施逐步使私募基金合法化。实行“高风险高收益”的民间金融服务,为敢担风险者提供投资渠道,为中小民营企业的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2、培育诚信法治的市场,改善金融环境

要将体民间融资纳入正常轨道,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促进全社会共同努力,建设一个法制和诚信的市场。要建立健全个人和中小企业征信体系,促进个人和企业遵纪守法,注重信誉。建立和完善包括以政府为主体的担保体系、以金融机构出资为主的商业信用担保体系和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互助型担保体系。

3、制定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测和监督

当前,即使采取措施成立正式的民间金融组织,让中小企业贷款获得正规渠道,让各阶层的金融服务都得到覆盖,民间借贷形式因其主体为亲友的特点,仍然会存在,仍然可能发生各种纠纷。因此,亟须制定法律法规加以规范,同时将其纳入国家金融监管的范围。界定合法行为与非法行为的界限,明确借贷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对非法行为予以坚决打击,以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4、商业银行要改善金融服务,积极支持中小企业

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应将为中小企业服务作为自身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

摘要]在我国经济加强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出现了实体经济增长和银行信贷增长严重背离的现象。民间融资的存在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讨论了当前我国民间融资的现状及特点,指出目前我国体外循环资金规模已相当巨大,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既具有积极意义,又具有消极影响。文章分析了民间融资活跃发展的原因,提出完善政策供给、优化金融产业布局、加强监测和监管、遏制过度投机和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等治理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民间融资 管理 对策

一、当前我国民间融资的基本情况

(一)我国民间融资的现状及特点

民间融资是相对于国家依法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而言的,泛指非金融机构的自然人、企业及其他经济主体(财政除外)之间以货币资金为标的价值转移及本息支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经济的日渐活跃,私营经济日益发展壮大,民间融资亦以各种形式发展起来。由于民间融资本身固有的隐蔽性特点,人们很难确切地了解它的实际规模。2005年7月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在出席“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产业发展高层论坛”时说,根据央行调查统计司以民间融资的调查推算,我国民间融资规模为9500亿元,占GDP的6.96%左右,占本外币贷款的5.92%左右。

(二)民间融资形成的原因分析

1资金需求的因素分析:

(1)随着经济多元化发展,中小企业的发展快速加快,要保持这样的增长态势,没有充裕的资金支持是很难持续的。

(2)中小企业自身制度上的缺陷,增加了企业规范运作与银行信贷管理之间的矛盾。财务制度不规范,导致商业银行无法对其经营活动的风险、成果做出准确判断。抵押担保条件落实困难,无法达到商业银行贷款管理的要求。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给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管理增加压力。

(3)正规的金融产品不够丰富,资本市场不景气,导致银行存款外流。除了低收益的银行存款,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有限,收益率偏低;资本市场不景气,股票、债券、租赁、信托、保险等其他金融产品匮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投资需要,尤其是大部分小城市和县城的金融市场仍然处在较低的发展阶段,在资金趋利性和民间金融市场信息相对透明的情况下,有投资能力的居民只能在民间金融市场上寻找出路,将银行存款转为民间融资。

2、银行制度因素分析:

(1)融资准入的门槛较高。从直接融资来看,主板上市的门槛较高,中小企业很难达到上市标准。对中小企业板市场,证监会在高成长性方面做出了市场定位,对拟进入的中小企业上市资格审查更为严格,且相关费用比较高,使之不可能为众多的中小企业提供上市融资服务。与股票市场类似,债券市场也基本上没有向中小企业开放。在间接融资方面,大部分企业在遇到资金困难时首先想到“向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贷款”或“通过正规金融市场融资”;但是,银行贷款条件基本要求高、贷款手续复杂、资金到位时间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银行贷款的需求。因此,当正规金融体系无法满足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时,他们不得不寻找非正式融资渠道。

(2)信贷资源配置有较大限制。一是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向大型企业和国家重点项目倾斜,而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供给不足。政策性银行目前的投资重点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和大型项目上。由于政策性金融债券为其近年来主要筹资渠道,受还本付息的约束,该行难以在资金投放向上倾斜。二是金融机构设置缺位。近年来,各国有商业银行对县城的营业机构进行了大规模的撤并,县域贷款业务呈萎缩状态。现有的中小金融机构资金实力有限,资金供给能力与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3)金融服务有较大限制。一是行业信贷政策对中小企业有严格的限制。中小企业一般融资需求大多在200万元以下,频率一般是大型企业的3-5倍,贷款属于零售性质;由于贷款业务要严格按程序办手续比较烦琐,管理难度较大,从营销成本和效率考虑,国有商业银行的基层机构大都不愿意承办这类业务。二是商业银行没有把票据融资业务作为主要资产业务,发展与市场需求有较大差距。三是边贸结算服务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形成了较大数额的现金在银行体外循环。

二、民间融资的经济影响

(一)民间融资的积极作用支持了经济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例如温州地区,1999~2003年,民间资本投资总额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平均为61.9%,一般是国有投资额的2倍、外商投资额的20倍,民间资本已经成为温州最主要的投资主体。

2、遵循市场规则配置资源,客观上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有积极作用。一是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对于拾遗补缺、方便生活、促进生产、扩大就业、迅速提高我国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二是促进了产业产品创新,推动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和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一定程度地转变了我国区域经济结构趋同的趋势。

3、为民间资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投资渠道,拓展了经济增长的空间,提高了资金利用的效率。民间融资从某种意义上是填补了正规金融业的缺失,并向正规金融业的管理体制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挑战。这种挑战对于敦促银行、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加快改革和创新的步伐,具有正面作用,同时民间借贷方便、快捷以及市场化利率的优势,也为银行、信用社提高服务水平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4、随行就市的民间融资利率,合乎利率市场化的变化趋势。灵活多样的民间融资利率均属市场利率,它们较真实地反映出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和资金价格,发挥了利率的杠杆功能,调动了资金的组织者和供给者的积极性,有效地调节资金的流向和流量,使民间资金的经济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民间融资的利率水平,对国家利率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对于处在市场化进程中的银行产品的市场定价,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民间融资的负面影响

由于体外循环资金所具有的隐蔽性、自发性、盲目性、投机性和非规范性等特点,难于监管,必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隐患,给社会经济政治带来不利的影响。影响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不利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于体外循环资金的自发性、盲目性、逐利性以及民间融资主体生产经营和管理素质所限,使大部分资金的流向多为进入门槛低、短期内能看到收益的行业。这类行业的相当一部分是属于高能耗、高污染和技术水平低的行业和项目。

第五篇:我国民间资本的现状、问题、建议(范文)

我国民间资本的现状、问题、建议

摘 要:当前,我国民间资本发展迅速,在全社会投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但是,民间资本在投资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从我国民间资本的发展过程及投资现状出发,多角度分析民间资本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用,进一步分析民间资本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并借此提出如何合理引导民间资本发展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民间资本;现状;问题;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民间资本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之一。但当前,民间资本运行的乱象频发。本文旨在通过揭示民间资本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探索如何有效地促进民间资本良性发展。

一、我国民间资本的概述及投资现状

(一)民间资本的概念分析

民间资本是中国特有的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根据《浙江统计年鉴2004》的规定,将民间资本定义为除政府以外拥有的资本,即民营企业的流动资产和家庭的金融资产。换句话而言,民间资本是掌握在民营企业以及股份制企业中属于私人股份和其他形式的所有私人资本的统称。

(二)民间资本的投资现状

1、民间资本的地区发展差异显著

我国民间资本在投资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一是投资活动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二是民间投资产品立足于局部市场;三是民间投资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由于这种明显的差异性,我国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模式,如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等。

2、民间资本的行业投资过于集中

根据2012年统计数据,从三次产业结构看,民间投资主要集中于第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仅占4.2%。总体来讲,民间资本大多集中在投资少、见效快、技术含量一般的竞争性行业,并由于投资领域过于集中,导致产品和服务供大于求,从而易出现恶意的价格竞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3、民间投资的资金来源以自筹为主

在民间投资的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不到民间投资资金的五分之一,而民间投资资金近八成来自企业自筹等其他资金。这说明我国民间投资渠道非常单一,为促进民间资本的发展,民间投资者必须增强自身资金积累的能力。

二、民间资本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健全

民间借贷为民间资本的间接投资的主要表现形式,而民间借贷却长期处于无序管理的状态。除了《民法通则》、《合同法》中的概括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民间借贷的利率上限以及非法集资做出明确的相关司法解释外,国家尚未颁布任何专门法律法规来规范民间借贷,这就导致了披着“民间借贷”外衣的非法金融活动频发,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甚至影响当地的社会及经济稳定。

(二)合理监管的缺位,监督机制的失灵

第一,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意识淡薄,没有及时地实施管控和警示,使资金链断裂从而导致重大案件爆发,因而使监督在民间资本运行中缺位。

第二,由于民间资本运行关系复杂,民间资本投资和资本的民间借贷并存,同时也存在合法的市场行为和非法的地下操作,因此,民间资本运行的监督主体不清的问题尤为突出。

第三,民间资本运行的法律机制不健全,导致有关部门对监督民间资本运行缺乏法律支撑,从而使职能部门实施监督的依据不足。

(三)受到市场准入的限制

第一,民间资本很难进入公用行业如城市基础设施、公路、水电等,因为其基本由政府垄断。

第二,民间资本尤其是中小企业很难进入银行、证券、电信、邮政和卫生等重要的服务业,因为其也长期受国家垄断,所以造成过高的进入门槛限制。

第三,由于政府对一些支柱性的制造业如大型装备制造业、飞机等实行保护,形成集团垄断,限制了民间资本的进入,尤其是个体投资更难以进入。

第四,一些领域由于行业主管部门不愿向民间资本开放以及工商、税收等部门对其有放行限制,使得民间资本进入障碍重重。

(四)民间资本融资受到严重约束

由于我国《公司法》对依靠发行股票进行融资的主体有严格的资本要求,而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资本规模尚未达到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的要求,因而中小企业目前只能主要依靠金融机构贷款来融资。全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对壮大壮强民营企业形成了巨大的障碍,从而阻碍着民间资本的进一步发展。

三、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立法,建立健全民间资本投资的法律法规和保障机制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但是关于民间资本的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完善,严重阻碍了其健康发展。因此,加强民间资本立法,健全民间资本运行的法律保障机制非常有必要。

(二)加强监督,规范民间资本的市场行为

在国家加强立法的基础上,更应当加强对民间资本的监督。在监督方面,为了保证民间资本的合法运行,相应的监督主体需要强化监督意识,明确监督职责,规范监督行为。将民间资本市场中的非法行为扼杀在摇篮里,而不应任其贻害人民群众,损坏民间资本自身的良性发展。

(三)打破融资瓶颈,满足民间资本融资需求

首先,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服务于民营企业的融资,建立一些介于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之间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组织,并引导成熟民间金融组织逐步发展成专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规范化中小商业银行。

其次,加快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重点是建立多层次的贷款担保体系,可设立贷款担保基金来提高商业银行对中小型民营企业还款能力的信心,从而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贷款融资环境。

最后,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方式,包括积极扶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到主板市场上市、允许较高信用度的民营企业发行股票、债券及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基金等。此外,为了满足单个企业的短期融资需求,还可适当开拓民营企业内部融资渠道,以及联合中小企业建立共同的财务公司。

(四)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业,发挥其推动作用

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民间资本的规模和作用越来越大,积极推动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使其成为养老业的投资主体,不仅充分发挥了其推动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也有效解决了养老业投资不足的难题,实现了互利共赢。(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含琳.对民间资本的解读和估量[J].西部论丛,2005(7):12.[2] 梁淑英.我国民间资本:现状.问题.对策[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3(5).[3] 王晓燕,郑媛,李丽娟.我国民间资本投资研究综述[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4] 杨积堂.民间资本运行的危机透视与法制思考[J].法学杂志,2012(1):70.

下载浅析我国民间融资的影响及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我国民间融资的影响及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选择与建议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选择与建议摘要:企业融资方式的比较分析表明,我国应选择大型企业以直接融资为主,中小企业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模式。但是现实中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很差......

    民间融资如何引导规范

    民间融资如何引导规范 民间融资如何引导与规范?作为民间融资课题的参与者,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硕士生徐雅婷梳理了现有的民间融资立法,发现现有立法呈现出分布散乱、层级效力......

    民间融资利弊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利弊研究 标签:中小企业民间融资2011-07-08 21:01 星期五 摘要:民间融资在在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短缺、提高资源有效配置、弥补正规金融不足等方面发挥......

    民间融资担保业务流程

    民间融资担保业务流程民间融资担保的相关条件1、出资对象:必须是合法拥有一定自有资金的自然人;2、借贷对象:A、依法成立的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或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

    亿万民间融资主持词

    德宏亿万民间融资登记服务有限公司开业典礼主持串词宏: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静:媒体界的各位朋友合:大家晚上好。宏:我是主持人段建宏。静:我是主持人王雅静。宏: 感谢大家......

    我国民间融资的基本状况及其管理对策(大全五篇)

    我国民间融资的基本状况及其管理对策 [摘要]在我国经济加强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出现了实体经济增长和银行信贷增长严重背离的现象。民间融资的存在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

    融资建议及思路

    融资建议及思路 融资严格来讲可分为资金筹措,资金运用,资金归集等内容,事关公司的资金安全,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因此该工作在企业发展当中显得非常重要。 目前市场的融资工具 1)传......

    民间借贷融资服务合同

    融资服务合同 甲方(融资方): 乙方(服务方): 丙方(投资方): 鉴于甲方通过乙方推荐的投资丙方获得债权融资元,经甲、乙、丙三方商定一致,就融资服务有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乙方推荐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