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商业银行论述题与答案(模版)
1、商业银行是否会消亡(从传统银行的定义、竞争来源、商业银行的功能、我的观点答)①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存款、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银行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企业法人。②近20年来,商业银行一直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其传统的业务领域逐渐被货币市场基金、保险公司、生产性企业的金融子公司、甚至百货公司所占领,脱媒现象愈演愈烈。随着证券市场快速发展,直接融资占总融资比重不断上升,间接融资的比重不断下降,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地位逐步下降,而基金也可取代商业存款。银行的生存基础正在受到威胁。③ 商业银行是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银行是金融机构之一,而且是最主要的金融机构,它主要的业务范围有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等。④ 商业银行的职能是由它的性质所决定的,主要有四个基本职能:信用中介职能、支付中介职能、信用创造职能、金融服务职能、调节经济职能。⑤ 银行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是再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纽带。并掌握反映社会经济活动信息,为企业和国家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依据。⑥ 我认为,商业银行不会消亡。商业银行在未来会不会消失不只是竞争优胜劣汰的问题,它会影响到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影响到存款人、借款人的切身利益,甚至影响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2、民间信贷(从背景、概念、存在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回答)① 民间信贷是一种非正式的、民间的金融运行机制。民间借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融资活动的必然产物,在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存在总量与结构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又是一种必要的补充。②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民间投资担保公司等中介机构介入民间借贷业务,使民间借贷呈现规模化经营趋势,对正规金融产生较大影响,且滋生地下钱庄、高利贷、暴力收贷等。③ 在我国,民间借贷主要为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民间经济服务,其资金主要流向民间中小企业、个体户和农户。由于很多民间中小企业、个体户和农户难以从正规金融部门获得生产和发展所需资金,只能转而求助于民间借贷的支持。从这个角度看,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金融的不足。民间借贷相对于正规借贷具有灵活性、简便性、快速性等优势。④ 由于中小企业贷款难一直未得到解决,民间借贷形式灵活、便捷,基层金融机构功能萎缩,高回报、高利率进一步激活了民间借贷市场,民间信贷进一步发展。⑤ 民间信贷存在着法律性障碍,缺乏相关法律约束和规范民间借贷;监管性障碍,对民间借贷监管的相关制度和法规的缺乏,监管技术不够先进和监管态度的非理性严格;经营性障碍,提供民间借贷服务的个人中介和机构中介在经营和服务上具有分散性的一面,基本都是各自为政、分散经营,组织结构也很不完善;信用体制障碍,由于其自身规模小、竞争能力相对较弱、自有资金不足等先天缺陷,使得信用缺失行为更为严重 ⑥ 建构相关法律以规范发展现有民间借贷的活动;建构新型合规民间借贷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建构风险预警和转移制度;严格控制民间贷款占公司总负债、总资产的比例;高度重视民间贷款利率;严格遵守对还款期的约定
3、金融产品的推销(从产品的特点、营销人员具备的特点、成功推销的技巧回答)① 金融产品具有形性,如支票、信用卡、账单,但银行中某些复杂的业务却具有无形性,如个人投资理财等;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不可分割性,如提供自动柜员机器满足客户日常现金的存取和转账,网上有电子银行个人服务专栏提供转账还款及其他一些支付服务,这种创新的服务方式扩大了目标市场;金融产品与客户关系的持续性。② 营销人员应重视情感营销,对顾客情感心理的巧妙运用,主导市场主宰市场;重视观念更新;重视学习进取,不断学习营销技巧;自信;注重礼节; ③ 赢得在顾客面前推销的权利,这是销售成功的关键一步,与客户建立亲密信任的关系,赢得进一步推销的机会;了解客户的需求;做出适当的推荐;聆听和确认,观察
4、资本的充足率(从概念、股份银行 渠道 优缺点回答)① 资本充足率是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资本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后,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 ② 国有商业银行由于资产业务扩张速度很快,超过了资本金的增长速度,所以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增加资本金,使资本充足率达到8%以上,并且应以通过自身努力达到要求条件为主要选择
③ 提高盈利水平,通过改制和公开上市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和民营资本募集资本金,减低表外风险资产,改善资产质量,调整经营结构
第二篇:商业银行论述题
商业银行论述题
1.什么是商业银行?它有哪些功能?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和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能够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全方位经营各类金融业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服务企业。功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和金融服务
2、简述商业银行组织结构体系
①决策系统—股东大会和董事会
②执行系统—总经理(行长)和部门经理(业务部分和职能部门)
③监督系统—监事会和稽核部门
特点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权力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衡
3、简述商业银行资本的构成及作用
①核心资本(一次资本):功能是能够在持续经营的条件下吸收损失
②附属资本(二级资本)—包括非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或普通呆账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和长期次级债务:功能是在商业银行破产清算条件下吸收损失
4、商业银行发行普通股来筹集资本金有哪些优缺点
优点:
①由于普通股的收益随商业银行经营状况而改变,而不是事先规定的,因此商业银行有较大的灵活性
②由于普通股股金是不需要偿还的,是商业银行可以长期使用的资金,这种资金的稳定性要比通过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高的多 ③对股东来讲,拥有普通股既可以控制商业银行又可以参与分红,而且在通货膨胀期间投资不易贬值,这对投资者会产生吸引力,从而有利于商业银行筹集资本 缺点:
①发行成本高
②会削弱原股东对商业银行的控制权 ③会影响股票的收益
5、简述1988年《巴塞尔协议》内容
①资本的组成。巴塞尔委员会认为银行资本分为两级。一级是核心资本,要求银行资本中至少有50%是实收资本及从税后利润保留中提取的公开储备所组成。第二级是附属资本,其最高额可等同于核心资本额。附属资本由未公开的储备、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普通呆账准备金)、带有债务性质的资本工具、长期次级债务和资本扣除部分组成。
②风险加权制。巴塞尔协议确定了风险加权制,即根据不用资产的风险程度确定相应的风险权重,计算加权风险资产总额:一是确定资产负债表内的资产风险权数,即将不用资产的风险权数确定为五个档次:分别为0、10、20、50、100。二是确定表外项目的风险权数。确定了1、20、50、100四个档次的信用转换系数,以此再与资产负债表内与该项业务对应项目的风险权数相乘,作为表外项目的风险权数。
③目标标准比率。总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之比为8%(其中核心资本部分至少为4%)。银行资本充足率=总资本/加权风险资产
④过渡期和实施安排。过渡期从协议发布起至1992年底止,到1992年底,所有从事大额跨境业务的银行资本金要达到8%的要求。
6、论述我国商业银行如何提高资本充足率
①分子策略
⑴增加核心资本—财政注资、外汇注资、利润留成和从股票市场募集资本金
⑵增加附属资本—增提准备金和发行次级长期债券
②分母策略
⑴调整资产的风险分布结构
⑵降低不良贷款率
7、简述商业银行存款管理的目标
①努力增加负债总量,提高负债的稳定性。存款负债是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主体,但是存款对商业银行来说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不利于商业银行进行期限较长的资产业务,从而降低了盈利水平。所以,为不断增加盈利能力,商业银行既要提高服务水平稳定现有存款等各项负债余额,又要下大力气挖掘新的资金来源渠道。这些都要求商业银行制定科学的负债业务管理规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组织更多的资金,增加负债规模,并努力提高负债的稳定性。
②调整优化负债结构。负债管理除了增加负债总量以保持并增加负债的稳定性外,还必须兼顾结构上的合理性。合理的负债结构需要长短期负债合理搭配,不片面地强调任何一种业务,必须着眼于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发展的需要,对长短期负债进行优化组合,使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既可以与资产运用的需要相匹配,又能满足降低资金风险和保持必要流动性的要求。
8、简述商业银行短期借款的渠道和管理重点
渠道: ①同业借款
②向中央银行借款 ③回购协议
④欧洲货币市场借款 管理重点:
①选择恰当的时机 ②确定合理的结构 ③保持适度的规模
9、简述金融债券的种类及其经营要点
种类:
①资本性金融债券
②一般性金融债券—担保债券和信用债券、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普通金融债券、付息金融债券和一次性还本付息金融债券
③国际金融债券—外国金融债券、欧洲金融债券和平行金融债券 经营要点: ①发行申报 ②发行机构 ③信用评级 ④发行方式
⑤发行价格和发行费用
10、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的构成和作用
构成: ①库存现金
②在中央银行存款 ③存放同业存款 ④托收中的现金 作用:
①满足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要求 ②保持清偿力 ③保持流动性
④同业清算及同业支付
11、简述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管理的原则
①总量适度原则 ②适时调节原则 ③安全保障原则
12、影响商业银行库存现金需要量的因素有哪些
①存贷款总量 ②存款结构
③银行结算工具的品种及当地客户的结算习惯 ④银行内部管理水平⑤其他相关因素
13、影响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需要量的因素有哪些
①存款波动
②贷款的发放与收回 ③向中央银行借款 ④同业往来
⑤法定存款准备金 ⑥信贷资金调拨
14、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的内容及指制贷款政策应考虑的因素
内容:
①贷款业务发展战略 ②贷款的规模和比率控制 ③贷款的种类和地区 ④贷款的担保 ⑤贷款定价
⑥贷款档案管理政策
⑦贷款的日常管理和催收制度 ⑧不良贷款的管理 应考虑的因素:
①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 ②银行的资本金状况 ③银行负债结构
④服务地区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周期
⑤银行贷款人员的素质
15、银行发放信用贷款时应重点注意什么问题
应重点注意银行要收取较高的利息,却一般只向银行熟悉的较大公司提供,对借款人的条件要求较高
16、贷款的流程
①贷款业务的申请与受理 ②信贷业务的调查
③信贷业务的审查、审议和审批 ④签订贷款合同
⑤信贷业务发放后管理
17、贷款的五级分类及其特征
①按贷款期限分类—活期贷款、定期贷款、透支
②按贷款的保障条件分类—信用贷款、担保贷款、票据贴现 ③按贷款的用途分类
④按贷款的偿还方式分类—一次性偿还贷款、分期偿还贷款
⑤按贷款的质量分类—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 ⑥按银行发放贷款的自由程度分类—自营贷款、委托贷款、特定贷款
18、简述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功能
①获取利益 ②分散风险 ③保持流动性 ④合理避税
19、简述市场利率与证券收益率和证券价格的关系
市场利率与证券价格呈反方向变化:当市场利率上涨时,证券价格必然下跌;反之,当市场利率下跌时,证券价格必然上升
对于一个均衡市场下的债券,市场利率和证券收益率是相等的。
20、什么是融资租赁?它有何主要特征?
融资性租赁是指出租人在一定时期内把租赁物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则按租约规定,分 5 期付给一定的租赁费 特征:
①租赁物的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 ②具有独特的资金运动形式 ③租金的分次归流
④涉及三个当事人,两个或两个以上合同 ⑤承租人具有对租赁标的物的选择权
21、简述表外业务的含义及其特点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的经营活动 特点:
①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突出特点是提供非资金的金融服务,资金与服务相分离 ②表外业务形式多样
③表外业务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类业务的金融杠杆性极高 ④表外业务透明度低,监管难度大
22、简述备用信用证的作用
①对于借款人来说,利用备用信用证使其由较低的信用等级上升到一个较高的信用等级,在融资中处于一个有力的地位,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
②对于开证行而言,备用信用证业务的成本较低,可给商业银行带来较高的盈利
③对收益人来说,备用信用证使受益人获得很高的安全性,特别是在交易双方不很熟悉时,更显示出这种安全性的重要
23、商业信用证的优点
①对进口商来说,商业信用证的使用提高了其资信度,使对方按约发货得到了保障,而且可以通过信用证条款来控制出口商的交货日期等
②对出口商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出口收款有较大的保障,商业银行作为第一付款人,使付款违约的可能性降为极小
③对开证行来说,它开立商业信用证提供的是信用保证,而不是资金
24、简述贷款承诺的含义、类型
贷款承诺是指银行承诺客户在未来一定的时期内,按照双方事先确定的条件,应客户的要求,随时提供不超过一定限额的贷款
类型:信用额度、备用信用额度和循环信用额度
25、简述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类别
①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弥补客户取款需要和未能满足客户合理的贷款需求或其他即时的现金需求而引起的风险
②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商业银行金融风险 ③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由交易对手直接违约和交易对手违约可能性发生变化而给银行资产造成损失的风险
④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
26、银行内部控制的含义及原则
商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目标 ①全面性 ②审慎性 ③有效性 ④独立性
27、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
①保证国家法律法规、金融监管规章和商业银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②保证自身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 ③保证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④保证业务记录、财务信息及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完整和真实。
28、表外业务发展的原因
①适应利率下调,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②化解不良贷款,减少金融风险
③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产报酬率
④利用表外融资技术,增加资金来源
⑤通过业务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三篇:商业银行论述题整理
传统商业银行是否会消亡
传统商业银行地位为什么下降
(一)直接融资市场的快速发展分流了一部分资金导致商业银行存贷业务减少
与现代企业制度紧密相连的证券市场的发展, 为企业提供了便利的资金支持, 直接融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信用等级好的公司可通过商业票据、债券和股票市场融资。以致社会总资金中有相当一部分脱离银行资金循环体系而涌入证券市场, 形成脱媒现象, 造成银行间接融资作用降低。首先, 从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率看,在新股发行期间存款转移更加明显。其次从贷款看, 银行贷款在融资市场中份额也在下降。(二)金融机构的创新发展打破了传统的业务分工框架, 使非银行金融机构分割了原来由
商业银行主导的市场由于金融机构的创新发展, 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分工逐渐被打破, 业务交叉发展, 导致了非银行金融机构分割了由商业银行主导的市场, 比如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推出了许多创新的银行存款类产品, 这些存款替代物更灵活、更具吸引力。我国各种基金类产品也正在发展之中, 同样对银行筹集资金的来源和数量产生影响
(三)信息电子化发展使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开始涉足支付结算领域, 打破了银行在支付结算中传统的垄断地位
支付中介是银行拥有的最基本职能, 但金融电子化在结算领域的推广, 使支付中介的经营方式、经营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开始涉足支付结算领域,非银行金融机构创办的自动转帐服务帐户可以与银行的活期存款帐户相媲美;而拥有庞大客户基础的非金融企业,开创了一个金融服务的新局面。使商业银行的传统存贷业务能力下降, 支付职能弱化, 地位开始显得不那么重要。就商业银行的传统功能来看,是否会消亡
证券公司是否会取代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信用中介的职能在某些方面会被证券公司取代,但是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的职能并不会被完全取代。
证券公司可以为企业提供长期的融资服务,例如证券公司提供的证券承销与保荐,就为企业提供长期融资。而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业务,可以提供短期的融资,在这两个方面证券公司可以替代商业银行。但是,商业银行可以解决消费者日常消费的资金需求,这是证券公司无法替代的。
不可完全替代性: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进行负债管理,这是比上市直接融资更便捷的融资方式;间接融资是直接融资的基础。信用中介的职能不会被替代。
证券投资基金是否会取代商业银行:证券投资基金的兴起,分流了商业银行的部分存款,使其支付中介的职能被动摇。但是,基金不不能取代商业银行支付中介的全部职能。
基金可以在满足投资者回避风险,保持流动性的短期资金的需求;也可以满足为了获得收益的长期资金需求。但是商业银行可以提供满足日常支付需要的资金,这是基金所不能替代的。
不可完全替代性:投资者不会将所有资金都投资到基金这一个工具中,一定会保有日常支付需要的存款;投资者购买基金用现金或者存款,所以存款是基础,不会完全取代;我国基金发展并不完善,不平衡 金融公司是否会取代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于资金来源的限制,在发放贷款的时候只能是债务人对自己的负债,而商业银行可以再贷款的同时形成自己对债务人的负债和债务人的资产,从而创造出新的货币。所以信用创造的职能不会被取代。
结论:虽然在很多方面商业银行的功能会被取代,但是商业银行的各项职能都存在着不完全替代性,所以商业银行不会消亡。
第四篇:论述题答案
论述题: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经过延安整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画3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湿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4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首先,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2、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3 最后 实事求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3.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1、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2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只有实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有可能吧农民充分发动起来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
3、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4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重要的客观条件
5、相当力量正是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
4.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
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4、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4、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5.联系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和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谈谈应如何理解2013年1月5日,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1、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
2、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人民成功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
3、改革开放前的探索实践为改革开放后的探索实践提供了条件
4、改革开放后的探索实践是对改革开放前的探索实践的坚持和发展
5、不能把两个时期割裂开来,要用发展的辩证的实践的眼光看问题。
6.联系实际谈谈我们应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60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2、是由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3、是由我国实现现代化所处的国际环境与时代特点决定。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60分)
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在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3、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4、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8.邓小平曾经说过:“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的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0分)
1、马克思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2、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十分关注世界科技革命对我国发展科学技术的紧迫要求。
4、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9.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谈谈你对十八大报告中拟定的奋斗目标的认识。(60分)
1、第一步,从1981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GDP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品;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gdp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2、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党最初提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展现了美好的前景,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成为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行=行动纲领。
10.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中国梦的理解。(60分)
1、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
2、中国梦深刻揭示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远景;
3、中国梦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4、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11.结合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谈谈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1、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直接动力;
2、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的目的同过去的革命一样,是为了扫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一观点的认识,为什么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并逐步把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2、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敏锐观察的结果;
3、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4、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13.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际,谈谈如何准确定位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1、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
2、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3、当然,强调市场不是不要政府,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起全部作用
14.联系当前社会实际谈谈我国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的重大意义。
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它同时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完全一致,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3、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有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可以为扩大对外开放保驾护航。
4、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5.结合实际谈谈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是要勤学下的苦功夫求的真学问,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16、联系实际谈谈我国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所谓文化强国,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17.联系实际谈谈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1、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2、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3、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4、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5、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8.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2、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3、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4、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19.结合台湾问题的实质和我们党解决台湾问题方针的变化过程,谈谈新形势下应该如何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1、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
2、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
3、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
4、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
20.结合影响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因素,谈谈中国为什么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1、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
2、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3、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的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
4、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5、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第五篇:商业银行答案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复习题目
第一章:商业银行导论
1、银行组织形式有哪些?近年来,银行控股公司为什么发展迅速? 商业银行主要有三种类型:(1)单一银行制(2)分行制。(3)银行控股公司制。银行控股公司制是指由一个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两家以上的银行。在法律上,这些银行是独立的,但其业务与经营政策统属于同一股权公司所控制。这种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在美国最流行。其有两种类型:非银行控股公司和银行控股公司。
2、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理由是什么?
政府之所以要对银行业实施监管,其原因在于银行业自身的经营特点。首先,为了保护储蓄者的利益。(银行吸收居民储蓄是开展银行业务的基本条件,但是社会公众无法做到对银行业及其经营状况全面和准确的了解,储户和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的不对称。因此,政府必须承担保护储户利益的责任,对银行进行必要的监管。)其次,是因为银行是信用货币的创造者。(信用规模会影响到一国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等,因此,中央银行必然得关注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最后,当今世界各国的银行业正在向综合化方向发展,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综合经营导致商业银行的概念在延伸,同时,世界经济一体化又使得银行国际化进程在加快。这些都对政府实施银行业的监管提出了新的课题,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更加证明了加强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骆驼评级体系(CAMEL)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骆驼评级体系是目前国际上对商业银行经营及管理水平的等级评定制度。其主要包括五项考核指标(1)资本状况:主要考察资本充足率,即总资本与总资产之比。(2)主要考察风险资产的数量;预期贷款的数量;呆账准备金的充足状况;管理人员的素质;贷款的集中程度以及贷款出现问题的可能性。(3)管理水平:主要考察银行业务政策、业务it划、管理者经历与经验及水平、职员培训情况等一些非定量因素。(4)收益状况:主要考察银行在过去
一、两年里的净收益情况。(5)流动性:主要考察银存款的变动情况
4、美国最新银行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010年7月15日,美国新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主要内容包括:(1)成立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负责监测和处理威胁国家金融稳定的系统性风险。(2)在美联储下新设消费者金融保护局,为向消费者提供信用卡、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等金融产品及服务的金融机构制定行为规范,并联合其他管理部门具体实施监管。(3)将场外衍生品市场纳入监管视野,大部分衍生品必须在交易所内或类似电子交易系统中通过第三方清算进行交易。(4)对银行业务范围与规模的相关限制。(5)设立新的破产清算机制,防止“大而不倒”问题。(6)美联储被赋予更大的监管职责,但其自身也将受到更严格的监督。此外,新法案的内容还包括了对企业高管薪酬进行监管以及强化对证券经纪商、信用评级机构和对冲基金的监管等。
第二章: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
1、《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资本的构成是怎样规定的?(三大支柱、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等)《巴塞尔协议》的主要思想是:商业银行的最低资本由银行资产结构形成的资产风险所决定,资产风险越大,最低资本额越高;
该协议将资产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核心资本,另一类是附属资本。
1、核心资本。银行的核心资本由股本和公开储备两部分构成。
2、附属资本。主要包括五项:(1)未公开储备。(2)重估储备。(3)普通准备金。(4)混合资本工具。(5)长期附属债务。另外,《巴塞尔协议》还对资本中有些模糊的、应予以扣除的成分做了规定,如商誉等。
2、银行资本的需要量与哪些因素相关?怎样测定最佳资本规模? 这些因素有:(1)有关的法律规定。(2)宏观经济形势。(3)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4)银行的信誉。
3、银行资本筹集的主要渠道有哪些?
银行资本筹集有内部筹集和外部筹集两大渠道。具体来说,(1)银行资本的内部筹集。未分配利润是银行资本内部融资的重要来源。其优点在于:筹集成本较低;不会削弱股东控制权,避免了股东所有权和每股收益的稀释。缺点是筹集资本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银行本身的限制。(2)银行资本的外部筹集。当银行的内部融资无法满足它的资本需求时,就要通过外部融资解决资本问题。银行从外部筹集资本有以下几种方法:A 出售资产与租赁设备;B 发行普通股;C 发行优先股;D发行中长期债券;E 股票与债券互换等
4、了解《新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3》的主要内容?
《新巴塞尔协议》的主要精神是银行风险监管的三大支柱。第一支柱是最低资本要求。《新巴塞尔协议》的最低资本要求包括:核心资本(一级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4%;总资本(一级资本与二级资本之和)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8%,二级资本最高不得超过一级资本的100%。第二支柱是监管当局的监管检查。包括如何处理银行账户的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如何加强跨境交流与合作和资产证券化等方面的指引。第三支柱是市场纪律。它是对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补充。第三章: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
1、存款定价与银行经营目标是什么关系?实践中主要使用哪些定价方法?(计算题)银行的经营目标是追求盈利的增长。利用存款定价可以稳定客户,保证存款规模的增加。但是,存款定价的变化不仅影响银行存贷利率差,而且会影响到客户对存款余额和存款组合的决定,进而影响到银行利润。实践中使用的定价方法有:(1)成本加利润存款定价法。(成本加利润的方法定价,即每单位存款服务的价格=每单位存款服务的经营支出+分配到银行存款的总支出+售出每单位存款的计划利润。)(2)存款的边际成本定价法。(3)存款的其他定价方法。
2、存款的主要种类有哪些?非存款负债的获取方式是什么?(即种类是什么)以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为例,存款服务的种类有如下几类:(1)交易帐户。包括活期存款、可转让支付命令帐户、货币市场存款帐户、自动转帐制度等种类。(2)非交易帐户(储蓄帐户),包括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两类。储蓄存款一般是个人为了积蓄货币和取得利息收入而开立的存款帐户。定期存款是相对于活期存款来说的,是一种由储户预先约定存储期限的存款。非存款负债的获取方式如下:(1)同业拆借。(2)从中央银行的贴现借款。(3)证券回购。(4)国际金融市场融资。最典型的是欧洲货币存款市场。当银行所接受的存款货币不是母国货币时,该存款就叫做欧洲货币存款。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融资利率广泛使用浮动汇率,主要参考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5)发行中长期债券。
3、对银行负债成本的分析方法有哪些?(即存款定价的分析方法,计算题)成本分析主要从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两个角度进行。(1)历史加权平均成本法。(当银行使用加权平均成本法时,其计算公式为:银行税前加权平均成本=∑(每种存款的数量×该种存款的成本)/各种存款数量之和。)(2)边际成本法。(计算公式为: MC1 =(新增利息+新增其他开支)/ 新增资金;如果新增资金中有X部分用于补充现金资产,不能算作盈利资产,则新增可用资金的边际成本为:MC2=(新增利息+新增其他开支)(新增资金/—X)。)(3)加权边际成本法。各类资金边际成本的加权平均数。
第五章:贷款政策与管理
1、什么是贷款政策?主要有哪些内容?
贷款政策是银行指导和规范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管理和控制贷款风险的各项方针、措施和程序的总称,是银行从事贷款业务的准则。包括宏观和微观二个层次。其主要内容如下:(1)贷款业务的发展战略。(2)贷款审批的分级授权。(3)贷款的期限和品种结构。(4)贷款发放的规模控制。(5)关系人贷款政策。(6)信贷集中风险管理政策。(7)贷款定价。(8)贷款的担保政策。(9)贷款档案的管理政策。(10)贷款的审批和管理程序。(11)贷款的日常管理和催收政策。(12)对所有贷款质量评价的标准。(13)对不良贷款的处理。
2、贷款发放程序是怎样的?
贷款发放程序一般包括建立信贷关系、借款人信用评估、贷前调查、贷款审查、贷款签批、贷款发放、贷后检查、贷款收回或展期、贷款资料整理归档等重要步骤。具体来说:(1)建立信贷关系、贷款申请。客户首次向贷款银行申请贷款时,应先向银行申请建立信贷关系,填写《建立信贷关系申请书》并向银行提供贷款所需的各种资料。
(2)对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评估.按照信用等级评估办法,对已经建立信贷关系的客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评级结果通知客户。
(3)贷款调查.银行安排双人对客户情况进行核实,对照银行贷款条件,判别其是否具备建立信贷关系的条件。经经办行初审同意后,报经一级分行审批。
(4)贷款审查、审批。贷款银行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客户生产经营是否符合国家和本地区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行业前景、产品销路及竞争能力;客户借款用途是否正常、合规、合法;借款人的偿债能力等;
(5)签订借款合同。在完成银行内部调查、审批程序后,如果同意贷款,由银行经办行通知借款人办理贷款手续,签订借款合同,保证贷款与保证人签订保证合同,抵押、质押贷款必须与抵押人、出质人签订抵押、质押合同,并依法办理抵押、质押登记。(6)贷款的发放.银行按照合同规定给借款人发放贷款。
(7)贷后检查。贷后检查是指贷款发放后,贷款人对借款人执行借款合同情况及借款人的经营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和检查。
(8)贷款收回和不良贷款的处置。如果发现借款人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等造成贷款风险加大的情形,可提前收回贷款或采取相关保全措施。
(9)贷款资料整理归档.当一次贷款顺利完成后,银行要将贷款资料整理归档,是银行贷款管理工作的原始凭证和参考依据。
3、如何评价贷款的质量?什么是贷款的五级分类? 当银行对贷款的质量可以用以下指标来监测。(1)不良贷款余额/全部贷款余额。不良贷款余额与全部贷款余额的比例说明银行贷款质量的恶化程度。(2)(正常类贷款余额+关注类贷款余额)/ 全部贷款余额。这一比率反映的是贷款的总体安全程度。(3)加权不良贷款余额 /(核心资本+准备金)。这个指标能够反映银行资本可能遭受侵蚀的程度和银行消化这些损失的能力。(4)其他指标。下列指标能更直接地反映贷款的质量。A逾期贷款余额 / 全部贷款余额。B 重组贷款余额 / 全部贷款余额。C 停止计息贷款余额 / 全部贷款余额。贷款分类是指银行的信贷分析和管理人员,或监管当局的检查人员,综合能获得的全部信息并运用最佳判断,根据贷款的风险程度对贷款质量作出评价。
五级分类法就是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类,即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正常类: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本息;关注类: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是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次级类: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依靠其正常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可疑类: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损失类: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第六章:企业贷款
1、借款企业的信用支持主要方式是什么?银行应怎样控制和管理这些信用支持? 贷款企业的信用支持其主要方式有:(1)抵押。(2)质押。(3)保证。(4)附属合同。贷款企业的信用支持为其第二还款来源,银行要对其进行特别的管理。(1)对抵押和质押的管理。(2)保证。(3)附属合同。
2、银行对借款企业财务以外的因素(非财务因素)的分析 非财务因素对于企业的影响很大,它会导致企业账务状况的变化,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还款能力。这些非财务因素包括借款人所处的行业、经营特征、管理方式、还款意愿、其他因素等。(1)对借款人所处行业风险分析可以从行业成本结构、行业的成熟度、行业的周期性、行业的盈利水平以及行业的依赖性等角度;(2)对借款人经营风险分析可以从经营规模、核心竞争力、产品特征(性能价格比、产品的研究开发、产品的多样化)、市场状况分析(占有率、竞争、对价格和需求的控制能力、客户的分散程度)等角度;(3)对借款人的管理风险分析可以从借款人的治理结构、管理层的素质和稳定性、经营思想、关联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管理能力等角度;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可以根据其历史的还款信用进行分析;其他非财务因素分析包括区域风险分析、自然、社会因素等。
3、企业贷款的定价方式有哪些? 企业贷款的定价方式有:(1)成本加成贷款定价法。(2)价格领导模型定价法。(3)成本—收益定价法。
第四章 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管理
1、存款准备金及其构成。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
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法定准备金;二是超额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定准备金是按照法定比率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是指在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账户中超出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那部分存款。它与法定存款准备金有此消彼长的关系。
2、什么是流动性需求?银行的流动性需求有哪些种类?
银行的流动性需求是客户对银行提出的必须立即兑现的资金需求,包括存款客户的提现需求和贷款客户的贷款需求。流动性需求分为四种类型:(1)短期流动性需求。(2)长期流动性需求。(3)周期流动性需求。(4)临时流动性需求。
3、商业银行的头寸概念?
(1)资金头寸:在现金资产中,我国商业银行习惯地将可供商业银行直接、自主运用的资金。(2)可用头寸(可用现金):指扣除了法定准备金以后的所有现金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及存放同业存款。
(3)基础头寸:指商业银行库存现金与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之和。基础头寸是银行最具流动性的资产,商业银行可以随时动用,用于充当银行一切资金结算的最终支付手段。(4)可贷头寸:指商业银行在某一时期内可直接用于贷款发放和投资的资金(形成银行盈利性资产的基础)。
4、银行如何预测流动性需求? 流动性需求预测有三种方法:
(1)因素法。存贷款业务的变化是影响银行流动性的主要因素。,影响存贷款变化的因素除了宏观经济金融运行及货币政策导向因素外,同时也有微观个体的行为特征及主观偏好等因素。(2)资金结构法。资金结构法是通过分析存贷款资金结构及其变化趋势来预测未来的流动性需求。
(3)流动性指标体系能够反映一家银行整体的流动性状况,银行可以通过对比分析自身的流动性指标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来估算其流动性需求。
第7章 个人贷款
1、什么是个人信用评估的“5C判断法”?
“5C”原则,用以对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进行分析。“5C判断法”是评估顾客或客户信用品质的五个方面:品德、能力、资本、担保品和条件。(1)品德。对消费者品德评估的重点主要在三个方面:个人的稳定性、信贷历史以及职业和个人声望。(2)能力。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及债务水平。(3)资本。资本评估的目的在于明确申请人收入波动时的其他还款途径,评估的主要手段是前面所述的个人财务分析。(4)担保品。评估内容包括担保品的种类、价值及价值的变化趋势、产权、收回担保品的难易程度、担保品的二级市场情况等。(5)条件。条件是指所有影响消费者还款能力的外部环境,如政治、经济、法律、市场竞争等。
2、个人信贷定价应该坚持哪些原则?影响个人贷款定价的因素有哪些? 消费信贷定价的一般原则有:(1)成本收益原则(2)组合定价原则(3)风险定价的原则 影响个人消费信贷定价的因素有:(1)资金成本.(商业银行的资本成本越高,个人贷款定价就越高;反之,资本成本越低,个人贷款定价就越低,两者呈正相关关系。)(2)消费者的信用风险。(对信用风险低的借款人,商业银行要么拒绝其贷款申请,要么制定较高的贷款定价,以补偿银行承担的风险。)(3)未来市场利率水平的波动.(利率调整的周期较短或实行浮动利率制,利率风险将基本由借款人承担,为公平合理起见,个人贷款定价就低;利率调整周期较长或实行固定利率,利率风险将部分或全部转嫁给银行,个人贷款定价就高。)(4)消费者与银行的业务联系的密切程度.(如果是老客户,可能银行会考虑长期收益,而给予一些优惠。)(5)银行之间消费信贷的竞争程度.(个人贷款市场基本上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银行需细心考察市场竞争态势、竞争对手的经营定价策略,以此作为参照确定价格。)另外,银行的盈利目标、个人贷款的规模、担保的质量等因素也会影响消费信贷的定价。
第八章:个人住房、综合消费及经营贷款
1、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包含哪些环节?有哪些主要风险? 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流程如下:(1)借款人提出申请.(2)银行受理.银行接受借款人提交的资料,取得借款人的征信信息,对其信用作初步判断。(3)抵押物评估.银行对抵押物的合法性、价值等进行评估。(4)签订贷款合同.(5)银行审批。由专门的授信审批部门负责审批,确保贷款资料的完整性和合规性,确保授信方案对风险进行了全面的评估。(6)办理并完成住房抵押登记.(7)发放贷款。(8)客户偿还。借款人按借款合同约定的还款计划、还款方式偿还贷款本息,银行通过核算系统从借款人账户自动扣除。(9)注销住房抵押登记。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提前还款风险和法律风险。除此以外,银行工作人员的道德风险、政策风险等也是重要的风险源。(1)信用风险:借款人被迫违约或者理性违约给银行造成的不能收回贷款的风险。(2)利率风险:短期市场利率上升时,银行资产与负债的利率倒挂、入不敷出给银行带来的风险。(3)提前还款风险:因借款人提前偿还部分或者全部贷款给发放贷款的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4)抵押物风险。抵押物贬值是房地产市场系统性风险在银行房地产贷款上的直接反映。
第十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1、资产和负债的管理方法有哪些? 资产管理方法:(1)资金总库法。①首先保证一级储备 ②其次保证二级储备 ③再次各类贷款 ④最后长期证券。(2)资金分配法。把现有的资金分配到各类资产上时,应使各种资金来源的流通速度或周转率与相应的资产期限相适应,即银行资产与负债的偿还期应保持高度的对称关系。(3)线性规划法。①建立目标函数 ②选择模型变量 ③确定约束条件 ④求解线性模型
负债管理方法:(1)储备头寸负债管理:即通过借入资金满足短期流动性需要。(2)全面负债管理(纯负债管理):即银行通过借入资金持续地扩大资产负债规模。
2、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概念及我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过程中,通过各类比例指标来约束资金营运,以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种管理方法。
我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每个类别下掌握一个指标即可---加粗的部分):(1)总量管理类指标: ①存贷款比例指标((分别本、外币两类按月考核)。※ 人民币:各项贷款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75% ※ 外汇:各项贷款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85% ②拆借资金指标(仅对人民币并按月考核)※ 拆入资金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4% ※ 拆出资金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8%(2)流动性管理类指标:
③资产流动性比例指标(分本外币合并和外汇两类并按月考核)※ 流动性资产期末余额/流动性负债期末余额≥25% ※ 外汇:流动性资产期末余额/流动性负债期末余额≥60% ④中长期贷款比例指标(分本、外币两类按月考核)
※ 人民币:余期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的中长期贷款期末余额/余期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的存款期末余额≤120% ※ 外汇:余期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的中长期贷款期末余额/外汇贷款期末余额≤60%(3)安全性管理类指标
⑤资本充足性指标(本外币合并并按季考核)
※ 资本净额/表内、外风险加权资产期末总额≥8% ※ 核心资本/表内、外风险加权资产期末总额≥4%
其中:资本净额=资本总额-扣减额
⑥贷款质量指标(分别人民币、外币、本外币合并按季考核)※ 不良贷款期末余额/各项贷款期末余额≤5%(4)效益性指标
⑦资本利润率指标:利润期末总额/资本期末总额×100% ⑧资产利润率指标:利润期末总额/资产期末总额×100% ⑨利息回收指标:本期实收利息总额/到期应收利息总额×100%
热点关注(可能是最后的论述题):
下面是我认为的答题要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请同学们从网上查找。房地产的政策变化 2 之前的房地产的政策及其出现的问题 3 现在的房地产的政策及效果。4 房地产政策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5 影子银行 6 什么是影子银行? 7 其出现的背景及原因 8 影子银行出现的问题 9 提出合理的建议 10 温州贷款危机 11 简单概述温州贷款危机 12 分析温州贷款危机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 13 提出合理的建议以及自己的看法。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有可能还有选择。
说明:关于总结的这些内容是我从网上结合课本整理而成的,此内容可能不是很准确,仅供同学们参考,还是建议有书的同学多看看书,特别是想拿高分的同学,因为不可能每个考试点都总结到(更何况有名词解释,还有可能有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