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和完善乡村医生保障机制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5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01:06: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建立和完善乡村医生保障机制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建立和完善乡村医生保障机制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第一篇:关于建立和完善乡村医生保障机制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建立和完善乡村医生保障机制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4793号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4793号提案内容

2012-02-24 案由:关于建立和完善乡村医生保障机制的提案

提案人:温建民熊思东王承德史大卓池慧孙丰源李文志李秀华李佩文李森恺杨金生连建伟吴明江邱贵兴何伟佘靖沈中阳其仁旺其格姜洪池翁国星高润霖菊红花葛均波董协良尉中民王大明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卫生部会同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理 主题词:农村卫生

乡村医生是农村基层卫生保健体系的核心构成要素,是我国8亿农民基本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他们植根于农村基层,用最贴近、最及时、最便捷的服务,支撑着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相关政策的缺失,乡村医生的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诸多困境。已威胁到农村卫生服务网底的安全。主要有:

一、没有固定工资、待遇普遍不高。补偿激励机制不到位,以致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二、执业资格缺失造成身份尴尬。如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和《执业医师法》,到今年全国将有70万名村医注定拿不到医师执业资格,那么到时候他们继续行医就是非法的。

三、专业化培训与实际需求不相符。村医基本上承担着“全科医生”的职责,目前在岗的乡村医生更需要的是获得实际的诊疗技能和临床指导而非学历。但是现阶段村医专业化培训是以获得学历或行医资格为主要目的的,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

四、新农合制度带来的冲击。当前新农合提供的补偿主要是村以上医疗机构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许多地区村卫生室提供的服务并未完全纳入新农合补偿范畴。

五、养老保险缺失。当年与赤脚医生一起吃工分、拿补贴的民办教师和民办兽医,现在大多数已解决了养老保险问题,而村医在大部分地区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

六、乡村医生队伍已陷入后继乏人的困境。一些地区老村医退了,年轻村医补充不进来,一些村医有机会就马上弃医改行;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网底”已出现了25%左右的破裂,面临着“人走网破”的危险,一些地区面临关门停办的局面,甚至出现了一些村医“空白村”。

如何建立和完善乡村医生保障机制,促进乡村医生队伍再发展,保障8亿农民的健康,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民生课题。为此建议:

一、健全乡村医生培养机制。1.优化在岗队伍结构。在政策上、体制上、运行机制上解决在岗乡村医生的结构性矛盾,通过业务培训、资格认证、岗位考核、职称晋升等引导在岗村医逐步向执业医生过渡。2.通过定点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方式,免费培养大专层次全科医学专业人才,造就扎根农村、服务农民乡村医生,并纳入财政预算;3.返聘城镇医院退休医生服务农村,并鼓励他们培养接班人。

二、加大村卫生室的投入与管理力度。1.政府要把村级公共卫生体系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发展项目,逐步将村卫生室向公办性社区卫生服务站转变。2.将村卫生室纳入当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编制统一管理。提高乡村卫生组织综合服务质量和卫生资源利用率。

三、提高乡村医生的整体素质和水平。1.加强乡村医生的业务培训,要采取有效手段,安排一定时间对乡村医生进行以农村适宜技术、中医药和全科医学知识和技能为重点的免费轮流培训。2.鼓励乡村医生进行学历进修。对乡村医生实行中专学历补偿教育,对参加学历教育取得高一级学历并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给予奖励;3.为乡村医生创建“无经济负担”的培养环境,在免费提供教育培训的基础上,适当给予误工、交通、食宿等合理性补助,确保乡村医生参训率和培训质量。

四、卫生部要尽快开设单独的乡村医生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体系,以改变目前多数乡村医生无照行医的状况,同时严格规定其职业地点和范围。

五、把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门诊机构中。把村卫生室定为新农村合作医疗和医保定点单位,其报销比例与乡镇卫生院相同。

六、解决好乡村医生的待遇及养老问题。1.人事、卫生、财政等有关部门要共同研究制定乡村医生从事基本医疗服务的工资标准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政府补助标准,保证乡村医生得到应有的报酬。2.加快建立乡村医生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兼顾老中青村医利益。

4793号提案复文 2012-02-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11年8月22日以卫提函〔2011〕479号文函复:

温建民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建立和完善乡村医生保障机制的提案》收悉。经商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现答复如下:

村卫生室是我国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基础,承担着向农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疫情报告、健康教育等工作任务。第四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农村地区58%的患者在村级卫生机构就诊,充分说明村卫生室的重要性。

一、关于健全乡村医生培养机制和提高乡村医生队伍素质的问题

为提高乡村医生业务水平,2005—2010年,中央财政支持4.21亿元,重点对中西部地区256.2万人次的乡村医生开展了岗位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急诊急救、中医药、内儿科、合理用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方面的实用技能培训。2011年在中央财政支持下,我部继续对中西部地区45.7万名村卫生室人员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617名连队卫生室人员开展妇产科基本知识技能培训。2004—2009年,中央财政支持2.4亿元,对乡村医生开展中医中专学历教育。201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31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乡村医生的培训,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合理制定乡村医生培养培训规划,采取临床进修、集中培训、城乡对口支援等多种方式,选派乡村医生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或医学院校接受培训。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每年免费培训不少于两次,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两周。通过培训学习,乡村医生的服务水平得到提高。此外,从2004年起教育部、卫生部决定由西部地区结合实际情况,组织有关医学院校开办面向西部地区农村、初中起点5年制医学专业教育,为农村定向培养人才。通过采取综合措施,乡村医生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乡村医生队伍得到了加强。

二、关于加大对村卫生室的投入与管理的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以下简称《医改意见》)明确规定,采取多种形式支持村卫生室建设,使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村卫生室。2004—2008年,国家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中央财政投入2.74亿元,建设了8823个村卫生室,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就诊条件。2009年中央安排专项资金53亿元,支持中西部地区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医疗卫生机构配置必要的医疗设备。2010年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中央安排4.5亿元支持11250个村卫生室建设。近年来山西、江西、山东、河南、贵州、青海等省(区、市)由地方财政加大对村卫生室建设的投入力度,支持了68128个村卫生室的建设,村卫生室基础设施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此外在总结地方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2010年4月我部印发了《关于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意见》(卫办农卫发〔2010〕48号),明确提出积极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主要包括加强机构的设置规划与建设以及人员的准入与执业、业务、药械、财务和绩效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实行村卫生室由政府或集体举办,乡村医生在暂不改变身份的前提下实行聘用制,乡村医生的业务收入、社会保障和村卫生室资产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以进一步保障乡村医生的基本待遇。目前各地正结合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

三、关于开设单独的乡村医生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体系的问题

2003年国务院公布了《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乡村医生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对乡村医生的准入、考核、执业地点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条例》为乡村医生长期在农村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了法律保障。国家鼓励乡村医生在获得相应学历后报考执业(助理)医师。江西、甘肃、河南等地支持乡村医生参加医学学历教育,使之具备报考执业(助理)医师的资格,逐步推进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过渡。此外,河北、青海、新疆等省(区)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政策中明确要求,对于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要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进一步激励了乡村医生主动学习,努力向执业(助理)医师过渡。

四、关于把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问题

2003年以来,国家逐步建立并完善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08年已覆盖全国所有含农业人口的县(市、区)。2010年开展新农合的县(市、区)有2678个,参加新农合的人口达8.36亿,参合率为96%,有效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负担,保障了农民的健康。深化医改以来,我部加快推进新农合门诊统筹工作,到2010年年底有80%的县(市、区)开展了新农合门诊统筹补偿。《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0〕62号)明确要求,各地在推进医保门诊统筹工作中,可以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的门诊服务纳入到新农合报销范围。目前在获得门诊补偿的参合农民中,有 95.53% 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就诊,其中65.84%在村级医疗机构就诊。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深化医改要求,普遍开展新农合门诊统筹试点,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范围,使参合农民更多地受益。

五、关于解决好乡村医生养老的问题

2009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提出,新农保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待遇方式。《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在推进新农保时,要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参加新农保,对符合新农保待遇领取条件的乡村医生发放养老金。各地政府可以采取补助等多种形式,妥善解决好老年乡村医生的保障和生活困难问题。为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北京、上海、江苏、福建、陕西等省(市)结合实际,出台了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有关文件,减少了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

六、关于保证乡村医生基本待遇的问题

《医改意见》规定,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合理补助。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都制定了省级层面的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政策。《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健全对乡村医生的多渠道补偿政策。一是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合理补助。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乡村医生的职责、服务能力及服务人口数量,明确应当由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内容,并将相应比例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给乡村医生。二是对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主要由个人和新农合基金进行支付。各地要合理制定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标准以及新农合支付标准和办法,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在综合考虑新农合基金承受能力和不增加群众个人负担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新农合对乡村医生的补偿作用。三是将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政府对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综合考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补偿情况,采取专项补助的方式对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给予定额补偿。补助水平与对当地村干部的补助水平相衔接。此外,一些地区在保障乡村医生待遇上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如江苏省苏州市在开展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中,将村卫生室中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管理,较好地保障了乡村医生的待遇。下一步我们将总结各地好的经验做法,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进一步保证乡村医生的基本待遇,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感谢你们对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二篇:关于加强我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加强我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2979号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2979号提案内容

2013-03-01 案由:关于加强我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提案

提案人:李立明 刘志江 李玉峰 吴明 吴海洋 迟宝荣 林野 岳秉飞 赵达生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卫生部办理 主题词:农村医疗

乡村医生(简称村医)是具有中国特色、植根广大农村基层的卫生工作者,发挥着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村医制度曾和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合作医疗制度并称为我国农村卫生工作的“三大法宝”。村医主要职能包括常见病诊治、计划免疫接种、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治与报告、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健康教育与宣传、慢性病管理、重症精神病管理、流动人口卫生服务与管理、老年保健等多项任务,在维护农民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农村所有制的转变,村医的发展却面临重重难题:一是现有村医的水平与农民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之间差距日益增大,但经过系统培训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却不愿下基层工作;二是政府对村医的财政补助和专项经费在逐年大幅增加,但部分村医的实际收入却有所下降;三是村医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量不断增加,但相应的制度安排依旧欠缺,本该“救人”的村医疲于“自救”,甚至考取医生执照后默然出走,倘若村医“人走网破”,农民将失去最直接、最方便的健康依靠,新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效果必将大打折扣。为更好解决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问题,2011年我们深入我国西部农村进行了专题调研,深入了解乡村医生队伍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通过调研,了解到我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有:1.卫生人力总量不足,平均每千农业人口村医数仅为1.19人。地区分布不平衡,呈现东、中、西部依次递减,越到西部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卫生人力越缺乏。2.业务素质弱,结构不合理。业务骨干普遍缺乏,部分乡镇卫生院因缺乏业务人员而不能设立相应的业务科室,甚至不能开展临床常规检验。3.编制不足与编制不满并存;既有核定编制不能满足农村卫生需求的问题,又有因村医待遇低等原因,招不到医务人员,使核定编制不满的现象。4.现有村医中执业医师比例普遍低于20%。且56.7%的村医不具备报考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资格。村医向执业医师过渡任务繁重。5.村医均为农民身份,收入待遇低,且环境艰苦,退休后没有医疗、养老保险和退休工资保障,导致人才引进难,队伍不稳定。6.目前村医服务内容不断增加,任务繁重,但常规运转经费得不到保证。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药品供应不足。尚未真正建立起有利于县、乡、村卫生机构人员合理流动的用人机制。这些都不利于调动村医工作的积极性。

尽管我国乡村医生面临着如此众多的困难,但是,他们仍然是坚守岗位、爱民敬业、为党和政府给当地百姓送去健康和安宁的重要力量,是一支留得住、用得上,深受百姓信任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因此,保证这支队伍的稳定性并不断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水平,对于实现我国“强基层、保基本、建机制”的医改目标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建议如下:

第一,转变投资观念。政府和社会应当转变将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投入视为负担的观念,为农村地区配置足够的村医和解决相应待遇虽然需要投入一定资金,但却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队伍的稳定,实现“强基层、保基本、建机制”,小病不出村的医改目标。

第二,改革工资制度。农村县、乡、村卫生人员基本工资建议参照国际经验,实行政策导向性工资标准,即村∶乡∶县为3∶2∶1,县级医生工资标准为城市区级医院医生标准的1.5—2倍,真正实现向农村和西部、边远贫困地区倾斜的工资政策,吸引合格医生到农村基层就业。

第三,建立培训制度。对现有村医实行国家统一培训制度,在规定时间内到国家指定的医学教育基地接受培训(轮训),并给予生活补助,以通过国家医师(或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为目标。达标者享有上述村医的同等待遇。在县乡村医疗服务机构工作的医务人员享有每两年到上一级卫生机构进修或到国家指定培训机构学习2—3个月的机会,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

第四,城市支援农村。鼓励城市和农村城镇医务人员到基层就医或挂职锻炼,在农村挂职或工作期间享有同级村医的工资待遇并给予当地标准的住房补贴。返城或回原派出单位工作时,享受同等条件优先晋升职称和考研、出国深造机会。

第五,加大选才力度。鼓励当地农民子弟或村医子弟在村卫生室工作。经本人申请、地方政府推荐,可以报名参加定向委培生源入学考试,录取者可享受政府贷款学习,毕业后在村医岗位工作满10年即可免除还贷。

第六,解决后顾之忧。在科学测算编制的基础上,明确村医的相应待遇,如从事村医工作期间有稳定的基本工资收入,承担政府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职能,退休年龄后享受国家公职人员的医疗、养老和退休保障。同时,要求县、乡政府提供保障性经济适用住房或者优惠租赁房,以安置新到岗的县、乡医生,地方政府有义务为新到岗的县乡医生配偶安排就业岗位和提供子女受教育机会。

通过上述六大举措,切实创造一个“留得住、用得上、养得起、可持续”的农村基层村医队伍,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一个坚实、稳定的基础。

2979号提案复文 2013-03-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12年6月20日以卫提函〔2012〕8号文函复:

李立明等9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乡村医生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承担着向农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疫情报告、健康教育等工作任务。多年来,乡村医生扎根农村基层,服务农民群众,在抗击非典、防治禽流感和手足口病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四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农村地区58%的患者在村级卫生机构就诊,充分说明乡村医生深受农民欢迎。

一、关于转变投资观念的问题

国家十分重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201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31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省级人民政府要督促指导县级人民政府积极调整财政支出机构,将完善乡村医生补偿和养老政策以及村卫生室建设等方面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及时拨付到位,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不得挤占和挪用。同时,省级人民政府要承担统筹责任,进一步加大对困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不破。从目前看,各地按照《指导意见》要求,加大投入力度,仅2011年,中央和地方已投入24.6亿元,加强5.2万多个村卫生室建设。广西从2010年起,用2年的时间为每个行政村建设一所村卫生室,自治区财政按照每个村卫生室8万元的标准予以补助。此外,各地落实乡村医生经费补偿,初步统计,2011年政府对乡村医生的补助总额达到62.8亿元,补助人数达96.6万人,人均补助达到6500元/年。

二、关于改革工资制度的问题

目前,乡村医生的身份是农民,暂不享有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等福利制度。为进一步保障乡村医生基本待遇,《指导意见》要求,健全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政策,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采取以下渠道进行补助:一是对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补助。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乡村医生的职责、服务能力及服务人口数量,明确应当由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内容,并合理核定其任务量,确保与其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相适应。目前,各地普遍制定了乡村两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工方案,一般明确乡村医生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量在30%—40%之间,并将相应比例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给乡村医生。二是对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主要由个人和新农合基金进行支付。大多数地区制定了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标准及新农合支付标准和方法,在综合考虑新农合基金承受能力和不增加群众个人负担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新农合对乡村医生的补偿作用。三是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采取专项补助的方式对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给予定额补偿,补助水平与对当地村干部的补助水平相衔接。2011年中央财政投入21.15亿元,按照服务人口人均5元,西部80%、中部60%、东部地区不同比例对各地予以补助。2012年我部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督促各地切实落实乡村医生补偿政策,并积极反映和协调争取建立导向性收入标准问题,进一步保障乡村医生的基本待遇。

三、关于建立培训制度的问题

为了提高乡村医生的业务素质,规范其诊疗行为,2004年~2011年,中央财政投入5.86亿元,对中西部2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村卫生室的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传染病、急诊急救、合理用药、中医药、内儿科、公共卫生、妇产科等知识,已累计培训350万人次。通过培训,乡村医生掌握了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规范,提高了合理用药的意识,增强了为农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为提高乡村医生的业务素质,各地积极面向乡村医生开展学历教育。江苏开展以提高执业能力为重点的乡村医生学历补偿教育,目前共有3万多名乡村医生正在接受为期3年的中专学历补偿教育。为建立乡村医生培养培训的长效机制,《指导意见》要求各地采取临床进修、集中培训、城乡对口支援等多种方式,选派乡村医生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或医学院校接受培训,对乡村医生每年免费培训不少于两次,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两周。各地正结合本地实际,积极贯彻落实。

此外,近年来,在中央财政支持下,每年对中西部地区的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业务骨干进行实用技能培训,对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知识培训。2011年各地对县级医疗机构开展儿科医师专项培训和骨干医师培训,其中普遍将三级医院作为骨干医师的培训机构。2011年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的培训内容主要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各地主要将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县级医院作为培训机构。

四、关于城市支援农村的问题

目前,各地主要是采取县级医院开展巡诊、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一体化管理等措施,指导乡村医生提高服务水平,有的乡镇卫生院选派执业(助理)医师定期到村卫生室开展服务。2004年—2011年,中央财政投入13.18亿元,在中西部21个省(区、市)的贫困地区开展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项目,每个受援卫生院由支援单位组派3人组成的医疗队进行支援,为期1年,支援期间,支援队员待遇不变。目前,共计派出支援队员7万人次。下一步,我部将协调有关部门,积极争取政策,督促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加大巡回医疗的力度,不断提高村卫生室服务能力。

五、关于加大选才力度的问题

为吸引优秀卫生人才服务农村,深化医改以来,国家启动实施了“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计划”,已累计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定向招收1万余名医学生。根据《指导意见》要求,为加强乡村医生后备力量建设,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着眼长远,编制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规划,建立乡村医生后备人才库,从本地派人员进行定向培养,及时补充到村卫生室。目前,河北已启动大学生村医计划,选聘临床医学(含中西医)和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医务工作者、退休医务人员到村卫生室服务,服务期限2年,享受待遇与当地乡镇从高校毕业生中新录用公务员相同,食宿由所在村安排,并可获得市、县财政给予的一次性安置补助,任职期满可享受报考省内事业单位笔试成绩加分、报考省属院校研究生优先录取及就业推荐、创业指导等优惠政策。山西省太原市2012年起公开招录医学大学生补充村医队伍,逐步实现村村有一名大学生村医。浙江省德清县公开招录4名大学生村医,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工作地点在村卫生室。下一步,我部将就做好2012年农村卫生服务工作下发通知,对开展乡村医生定向培养工作提出要求。

六、关于解决后顾之忧的问题

从全国层面看,乡村医生的身份还是农民,由此带来的待遇、养老、社会认同感等问题尚未得到良好解决,为此我部在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的同时,加快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实行村卫生室由政府或集体举办,乡村医生由乡镇卫生院聘用,在村卫生室执业,乡村医生的业务收入、社会保障和村卫生室的资产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各地根据要求,积极组织实施。江苏将乡镇卫生院领办村卫生室作为发展方向,规定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在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编制总额内,预留一定数量的编制用于公开招聘取得执业(助理)医师的乡村医生以及新进入村卫生室的执业(助理)医师。重庆加快推进紧密型一体化管理,要求到2012年底,全市实行“财务、资产、人员”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达到60%。浙江杭州由乡镇卫生院下设举办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入伍不入编”,虽然身份没有转变,但财政保障了乡村医生的收入和养老待遇。下一步,我部将深入总结各地好的经验做法,加大推进一体化管理的力度。

此外,为妥善解决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各地要结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参加新农保,对符合新农保待遇领取条件的乡村医生发放养老金。同时要求各地政府可以采取补助等多种形式,妥善解决好老年乡村医生的保障和生活困难问题。各地结合实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乡村医生队伍。江苏、浙江、重庆将乡村医生纳入城镇职工或城镇居民养老保险。陕西建立了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机制,乡村医生在参加新农保的基础上,按每工龄年每月补助4元的标准发放养老补助。河南、安徽对在村卫生室连续工作10年的老年村医每月予以300元生活补助。

感谢你们对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三篇:关于建立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普查普治保障机制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专题

关于建立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普查普治保障机制的提案

内容及办理复文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1694号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1694号提案内容

2011-03-02 案由:关于建立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普查普治保障机制的提案 提案者:洪天慧 甄 砚 张黎明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卫生部会同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研究办理

1694号提案复文 2011-03-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年7月12日以卫提函〔2010〕217号文函复:

洪天慧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建立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普查普治保障机制的提案》收悉,经商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现答复如下:

乳腺癌和宫颈癌(以下简称“两癌”)目前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常见疾病,位居全球女性癌症发病的前2位。尤其在我国,“两癌”对广大妇女的健康与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两癌”防治工作直接关系到妇女健康、家庭幸福和社会经济发展,是重要的民生工程。

一、关于农村妇女“两癌”普查长效机制的问题

我国一直重视“两癌”防治工作,“两癌”筛查是我国妇女病普查普治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70年代起,妇女病普查普治已形成制度,列入妇女保健的常规工作内容。其后又被纳入《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注。中央财政2005~2008年共安排7035万元,支持部分地区开展子宫颈癌早诊早治和乳腺癌筛查试点工作。“在农村妇女中开展妇科疾病定期检查”被写入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发展改革委发布的《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计划》。2009年起,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被纳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两癌”检查将作为一项普惠政策在我国农村地区逐步开展。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由卫生部、财政部、全国妇联共同组织实施,计划2009~2011年为1000万农村妇女开展宫颈癌检查,为120万人进行乳腺癌检查。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补助7640万元,支持地方为200万农村妇女开展宫颈癌、40万农村妇女开展乳腺癌的免费检查。2010年中央财政已下达“两癌”检查补助资金1.4亿元,支持进一步扩大项目实施范围。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2009年6月我部会同全国妇联印发《关于印发〈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卫妇社发〔2009〕61号),2009年9月在天津举办了全国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技术培训班。2010年3月我部印发《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宫颈癌防治技术培训方案(试行)》,组织专家制定了《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技术方案(试行)》、《宫颈癌检查技术操作手册》和《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技术方案(2009~2011年)》。同时印发了《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妇幼卫生项目督导评估方案(试行)》,并建立了项目信息上报制度。

通过“两癌”检查项目试点工作,我部将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探索适合基层“两癌”检查服务模式和优化方案,逐步形成定期为妇女进行“两癌”检查的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

二、关于“两癌”检查后续治疗费用的问题

2003年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广大农村居民积极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地区已全面建立起新农合制度,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农村医疗负担得以减轻。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新农合补偿封顶线达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2010年开始,全国新农合筹资水平提高到每人每年150元。随着筹资水平的不断提高,参保受益人员的受益水平也将提高。

2007年,我国开始进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覆盖城镇非从业人员,2008年,全国所有城市均建立了这项制度,截至2009年年底,参保人员达到了1.8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没有设置病种限制,参保人员患病包括乳腺癌、宫颈癌,可以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我部与民政部、财政部等部门先后联合制定了《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对城乡特殊困难人群实行医疗救助。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在全部覆盖所有涉农的县(区、市)的基础上,不断规范完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在全国范围基本建立。各地在实施城乡医疗救助时,对经医保补偿后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给予补助。逐步开展门诊救助,取消住院救助病种限制,探索开展重特大疾病救助办法。

患“两癌”妇女可以通过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获得基本医疗保障,同时符合当地条件的“两癌”患者还可以获得城乡医疗救助的补助。

三、今后的工作方向和措施

我国“两癌”防治工作任务艰巨,中西部地区宫颈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几十年来始终居高不下,乳腺癌发病率以每年3%~4%的速度递增,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长期以来由于妇幼卫生投入不足导致公共服务不够到位;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和人员技术服务能力较差,不能有效满足“两癌”检查需要;广大农村妇女缺乏相关防治知识,导致“两癌”筛查率普遍偏低,一些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未能有效实施,尤其是在农村和边远地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致使发病率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今后,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努力:

(一)抓住医改契机,积极推动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的实施和开展。完善项目管理和实施方案,并对各地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项目的科学规范开展。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探索开展“两癌”检查项目的模式,积累经验,建立和完善“两癌”检查的长效工作机制,并争取进一步扩展项目范围,惠及更多的农村妇女。

(二)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巩固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稳步提高医疗保险待遇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包括“两癌”患者在内的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三)规范“两癌”检查服务,加强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不断完善“两癌”检查技术标准和服务流程,对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统一操作规程,提高基层“两癌”检查队伍的服务能力。另外,我部正在组织制定《妇女常见病防治工作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医疗保健机构提供的以“两癌”筛查为重点的妇女常见病防治相关服务,不断提高妇女“两癌”筛查服务能力。

(四)进一步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在全社会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容易为广大群众接受的宣传活动。畅通群众“两癌”防治知识、医疗救助等信息渠道,提高群众的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意识,做好项目组织动员工作,使广大妇女消除顾虑,自觉参加检查。在医疗保健机构和医务人员中做好培训工作,把普查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作为包括“两癌”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利用检查的机会,大力宣传普及常见妇女病防治知识。

感谢你们对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四篇:关于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支持系统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支持系统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3508号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3508号提案内容

2013-02-28 案由:关于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支持系统的提案 提案人:杨公社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教育部办理 主题词: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国人关注。近年来,网上对高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大学生就业数据质疑声不断,大学生“被就业”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屡见不鲜。一方面是大学生苦于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于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都在寻找破解这一难题的良策。

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在不遗余力地开展帮助大学生走自主创业之路,试图通过创业来促进就业。但实践结果表明,大学生失业后,大多数人并没有在政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寻求政府创业资助的也为数不多。个中原因,除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大学生自身不主动等因素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信息沟通。因此,建议针对高校临近毕业的大学生(乃至中专生、技校生)建立起就业信息支持平台,使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信息能够通过这一平台真实地反映并随时随地查找到。其中核心是建立大学毕业生个人就业信息卡,此卡类似于养老基金卡,不受地域限制,长期有效,甚至终生相伴。通过让毕业生持有这一信息卡,至少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支持:

一是对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每年国家教育部都要逐级统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信息,以期能对下一年的招生计划提供支持。但不少学校为了宣扬自己的培养成绩,通过虚名、虚报、瞒报甚至是让学生假就业的形式提高自己的就业率。以致国家不能准确把握高校毕业生当年的就业情况。由于信息偏差,一些就业形势不好的专业和学校在来年还在不断地扩招,导致就业形势进一步恶化。建立高校毕业生信息卡,可以使每一位毕业生就业信息变得透明、准确,从根本上杜绝高校虚报、瞒报等行为的发生。

二是对学生自身就业的支持。通过这一就业信息平台,没有就业的毕业生甚至已毕业的大学生能够方便快捷地查找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提高就业的针对性。

三是对国家乃至全社会爱惜人才、人才开发的支持。自1989年国家试行大学生毕业双向选择以来,有无数个大学生被撒到茫茫人海之中,多少年后,就连母校都不知道自己的学生到哪里?在干什么?更谈不上毕业后的持续支持了。这些学生便慢慢地被湮灭。通过这一支持系统就可以实时查找到毕业生的动态信息,为国家、社会对人才的使用与开发提供支持。

目前借助于互联网和物联网,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支持系统在硬件及技术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建议教育部等政府主管部门尽快将大学生就业信息支持系统建设纳入规划并实施。

3508号提案复文 2013-02-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2年8月10日以教提案〔2012〕第28号文函复:

杨公社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支持系统的提案》(第3508号)收悉。提案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统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对我们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非常有帮助。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已初步建立了全国范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

教育部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多年来一直注重利用互联网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早在2003年就开通了“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为毕业生提供求职应聘服务,并促进全国范围普遍建立就业网。2006年联合原人事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改委以及国资委等五部委联合发起成立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立足联合各大行业部门、主要用人单位和知名高校,通过采用网络技术搭建的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更高层次的供需信息双向共享。2008年整合“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等资源,开通了“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平台集教育、指导、服务、研究、宣传等功能为一体,利用网络技术和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系统的资源,采取网上服务和网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努力从根本上解决供求信息不对称的问题。2009年开始研发“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并于2010年启用。该系统采用全国统一数据信息标准,建立教育部、省市和高校三级网络架构,将就业服务、电子政务及就业监测预警三大功能有机结合,面向学生、用人单位用户,真正从技术上实现教育部、省市、高校就业网之间互联互通和信息合理有效共享。截至到目前,该系统已将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31个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站、2000多所高校就业网站互联互通在一起。目前已经实现了每月各省市就业统计数据的网上报送,保障了就业状况的及时统计。

二、加大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信息服务力度。目前我们以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作为支撑,通过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已经实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一站式注册和发布,即只需要在相互联通的2000余个网站中的任意一个站点注册,即可将求职、招聘发布到其他网站,并能共享相关信息。同时该系统还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发布、信息检索、信息筛选、在线投递、在线互动、短信通知、邮件交流等招应聘功能,极大地提高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求职招聘效率。为保证信息真实性,系统通过调用全国高校学籍数据库实现学生实名注册,通过查询全国组织机构代码中心的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实现用人单位实名注册,保障了招应聘双方的信息真实可靠。

三、进一步完善就业信息服务功能,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根据提案所提建议,我们将改进系统功能,长期保留注册学生的账户信息,使学生不但在校期间能通过系统进行网上求职,离校后仍能随时根据自身需要方便快捷地使用系统求职。同时我们将加快就业统计等功能开发,实现就业数据真实统计。进一步加快“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电子政务及就业监测预警功能开发的工作进度,开发网上签约管理、就业状况监测等功能,以真正实现学生和用人单位网上签约和就业状况动态统计监测。在此基础上,将学生网上求职、网上签约、在线实名调查等功能有机融合,通过学生监督、实名调查、第三方抽查等方式,保障签约情况的真实,避免被就业现象的出现。

四、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防范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中的虚假行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统计,对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结构调整、办学定位等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就业率统计是否科学、合理、准确,直接关系到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判断和决策,甚至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走向。因此,近年来教育部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并根据劳动用工方式的变化和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措施对统计办法、统计内容、统计时间等进行调整、改进、完善和规范,建立健全了就业统计工作机制和制度。

当前由于毕业生总量大、增幅高,离校前的就业统计工作,仍以学校为主,由各地方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和审查。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阶段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1〕7号),要求各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就业规范管理工作,切实做到“四不准”:不准以各种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同时要求各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要加大违规查处力度,对违规者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决不姑息;情节严重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领导责任。《通知》明确在全国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就业先进评选等工作中对就业作假、违规者实行“一票否决”。今年六月教育部进一步作出部署,要求各高校在6月份集中开展就业签约和统计工作自查,认真审核就业协议书、劳动合同等材料,采取当面访谈毕业生、电话回访用人单位等方式进行严格核查,确保就业签约和就业统计数据的客观、准确;各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要公布监督电话和邮箱,并对高校就业签约和统计工作进行核查,向教育部报送自查报告,教育部将对部分地区和高校进行抽查。

五、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就业服务,特别是做好困难群体就业帮扶。

我部高度重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各种就业信息服务,积极开展多项各种形式的招聘活动。今年3月1日至6月8日,我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举办2012年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并已先后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和甘肃省天水市举办专场现场招聘会,500余家企业、近5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8000余人当场签约。5月8日至14日,我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工商联等部门举办了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与有关部门配合,共同组织开展招聘周活动,积极组织动员毕业生参加各类现场和网络招聘。

2011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1〕12号),要求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各高校要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毕业生,建立帮扶台账,指定院系教师开展“一对一”帮扶,优先推荐,提供至少“一次个体咨询、一次技能培训、一次就业补贴”。各省级教育部门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通过政府购买基层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安置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

各省级教育部门普遍加强了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浙江省探索引入市场机制,举办“寒门学子”专场招聘会,对贫困毕业生提供就业帮扶,切实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四川省安排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专项资金300万元,按每人200元的标准,直接资助全省1.5万名特困家庭毕业生,专门用于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通讯费、应聘或考试报名费、车船费、住宿费等的补贴。辽宁省筹措3000万就业援助资金,通过组织见习并发放补贴、年费培训、发放生活补贴、购买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强化对困难家庭毕业生实施就业援助;开发、购买和储备一批适合毕业生就业的公益性岗位,实施兜底安置政策,实现贫困生“零失业”的工作目标。

关于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建立大学毕业生个人就业信息卡的建议,我们将与有关部门做进一步的研究。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五篇:关于加强和规范学前教育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加强和规范学前教育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2336号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2336号提案内容

2012-02-24 案由:关于加强和规范学前教育的提案 提案人:安信义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教育部会同中央编办、财政部办理 主题词:教育儿童

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国务院高度重视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相继出台了一些重要政策文件,明确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明确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坚持“公益性、普惠性”办好幼儿园,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促进社会事业和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点工程,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民心工程。因此,应切实抓紧抓实抓好。建议如下:

一、加大公共财政投入,落实学前教育经费保障。长期以来,我国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远低于国际3.8%的平均水平。2004年欧洲十几个国家学前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10%以上。应该说,目前我国已具备增大学前教育投入的财力,建议明确GDP与学前教育的投入比,规定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的最低比例,鼓励教育先行省份探索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确保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二、落实幼儿教师编制和管理问题,提高幼儿教师队伍质量。建成覆盖城乡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政府工作的重要职责所在。建议从宽确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大力提高公办园的比例、提高公办园在编幼儿教师的比例,落实公办幼儿园的财政经费保障。明确公办幼儿园事业单位法人资格,扩大幼儿园的办园自主权;同时将集体所有制幼儿园列入定编标准范围。实施教师队伍培养工程,逐年将优秀的在职非公办幼儿教师转为公办编制,也可以面向社会招聘优秀人才纳入公办编制。公办编制要向农村幼儿园倾斜,以吸引并留住优秀幼儿教师在农村工作。切实保障幼儿园教师待遇,逐步做到各类幼儿教师同工同酬。可以先指定经济条件好的省份做试点。

三、加强规范建设,保障学前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督促各地要创造性地用足用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政策,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制定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各省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学前教育作为督导的重点,定期对政府责任落实、教师队伍建设、安全管理、保教质量等方面进行专项考核,建立完善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使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迈上科学、规范之路。

2336号提案复文 2012-02-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1年11月3日以教提案〔2011〕第326号文函复:

安信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和规范学前教育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教育规划纲要》把学前教育作为今后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这是国家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为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推进教育公平而做出的又一重大决策。

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制度设计,确定了“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方向。围绕扩大资源、加大投入、规范管理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一是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要大力发展公办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积极扶持和引导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二是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要落实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将学前教育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提高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的比例。研究制定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提高公共财政在学前教育成本中的分担比例。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求各地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

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严格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切实落实幼儿教师的工资、职称和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待遇。加大幼儿教师培养力度,通过扩大幼儿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院校招生规模,招聘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选拔中小学转岗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充实幼教岗位等,加快补充幼儿教师。五年内对园长和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为加大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去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项目,已投入20亿元支持中西部地区建设乡村幼儿园1307所。近期财政部、教育部启动实施了一系列学前教育项目,“十二五”期间将安排50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发展学前教育。

各地按照国务院的部署,积极编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确定了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安排了项目。据不完全统计,未来三年各地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万多所,新增在园幼儿规模500多万人。同时各地积极研究出台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加快核定公办园教师编制。许多地方明确规定将公办园教师工资纳入财政保障或纳入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体系。为提高幼儿教师队伍专业素质,中央财政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支持各地对中西部农村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可以说学前教育已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崭新阶段。由于我国学前教育基础薄弱,区域、城乡之间发展差异显著,目前的首要任务是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有效解决“入园难”问题,现阶段还不具备在全国范围内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条件。当然,我们也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公共财政在学前教育成本中的分担比例,探索实行一定年限的免费学前教育,如陕西等省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科学有效的督导评估机制,加强对国家学前教育项目和地方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监测评估,并开展专项督导,确保“国十条”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二是抓紧制订《幼儿园建设标准》、《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等配套文件,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管理,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来源:中国政协网

下载关于建立和完善乡村医生保障机制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建立和完善乡村医生保障机制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