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启示

时间:2019-05-12 01:14: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启示》。

第一篇:关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启示

青海省延安精神研究会“新中国成立及青海解放60周年”

序号----------理论研讨会

关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启示

姓名:陈玲 职称:讲师

电话:09728263397

邮编:810700

关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启示

陈玲

近年来,乐都县紧紧抓住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的大好机遇,用足国家政策,发挥自身优势,扎实苦干,狠抓落实,在全县开展了退耕还林、荒山造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荒山绿化、植树造林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生态建设活动,使全县植被覆盖率快速增长,生态环境有明显改观。

退耕还林工程的大力实施,乐都县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一些水土流失严重、耕种困难、收成差的陡坡地(25度以上坡地)得以退耕,水土流失加剧的执着得到遏制,植被覆盖率进一步提高;二是兑现的补助款和粮食解决了退耕地农户的基本口粮问题,保证了农民收入吃粮的稳定,避免了因退耕还林造成缺粮现象,浅山地方光补助的粮食就超过原来各地的收入;三是退耕还林后农民的基本口粮得到保证,退耕农民从种地劳动中解放出来,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非农业收入不断增加;四是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大力推广节约能源、科学饲养、科学种植等科技兴农措施和方法,激发了广大群众对科学知识的接受,促进了这些地方群众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许多群众发展养殖业和技术含量更高的种植业,增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和能力;五是通过退耕还林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优化了农村种养业结构,拓宽了农村致富途径,改变了退耕农户经济收入来源单一的现象,使这些地方找到种植、养殖、务工、发展个体经济等多业并举创收之路子。

从总体上看,近几年来,乐都县退耕还林工程进展良好,但对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来说,主退耕区在南北二山各乡镇,农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生活资源贫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退耕农户文化素质低,实用技术的运用水平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后续产业的较快发展;二是基层技术干部缺乏,工作主动性不强,技术推广服务意识差;三是退耕还林的管护难度较大,退耕地鼠兔危害严重,成为退耕还林、恢复植被的主要障碍;四是后续产业发展前景不乐观,因气候和地理条件的限制,退耕区内的林木难以在短期内成林,发展后续产业困难;五是生态环境局部恶化的现象初步得到控制,植被得到一定的恢复,但整体恶化的趋势仍然十分严重,生态环境脆弱,致使生态对气候的调节能力不断下降,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二、几点启示

启示一:落实责任,加强技术指导,是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前提。

按照国家林业局提出的“严管林、质为先、慎用钱”的要求,全县退耕还林工程实行工程化管理,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建设监理制。为切实加强退耕还林成果巩固的力度,各乡(镇)成立以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主管乡(镇)长为直接责任人的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在乡林业技术人员指导下,组织人员摸清各村退耕还林需补植补种面积、苗木需要量、苗木种类、苗木调运组织方式等情况,确保补植补种苗木来源充足和供给方便,为顺利完成补植补种工作打好基础。各乡镇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发动群众,继续深入宣传《退耕还林条例》等,使退耕农户进一步明确“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验收不合格面积不发补助粮款的”政策规定,动员退耕农户积极做好退耕还林补植补种工作。

生态建设是最根本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的恶化,将直接危及全县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大计。要坚持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治防并重,治用结合,讲究效益。要积极发展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等,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减轻群众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实现农村“减员增效”。加大对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使他们掌握一至二门农业技术以外的谋生技能,同时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引导和支持,营造宽松的就业环境,解除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积极妥善处理和解决林牧矛盾,标本兼治,在继续加大封山禁牧规定宣传和执行力度的同时,着力改变传统的畜牧业发展方式,根据载畜能力和饲草秸秆资源,有计划地发展畜牧业,积极发展舍饲圈养。

启示二:加强政策宣传,严格管护职责,是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重要手段。为加强工程管护,加大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力度,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各退耕乡镇成立退耕还林工程管护小组,组建管护队,全县建立基层护林小组22个,聘请管护人员154人,为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退耕还林工程重要性的认识,使各项政策规定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积极组织干部深入基层广泛宣传有关政策。发放《退耕还林宣传手册》8000册和配套光盘23张,印发《林业法规选编》500册,分发到乡村社户,内容包括《森林法》等22部林业政策法规,并印发1500份《退耕还林条例》、《禁牧令》张贴于人口密集地方。为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积极鼓励、支持个人结合退耕还林工程承包荒山、荒坡造林,坚持“谁承包、谁造林、谁受益、谁拥有”。同时,退耕还林工程与农村能源建设、调庄移民、扶贫开发等政策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将退耕还林融入农村经济发展之中。

启示三:明确林地权属,增强农户稳定,是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根本。从2003年9月开始,开始对退耕还林开展确权发证工作,一次性将退耕林地经营权、使用权、收益权下放到个人,调动了群众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加快了非公有制林业经济发展步伐。到2007年12月底,共向全县19个乡镇3万多退耕农户发放退耕地林权证32394本,登记发证面积250926.8亩,占应发面积252225亩的99.5%,还有0.5%的农户因公路占地、异地调庄外出等原因暂未发放;共向全县243个村委会发放周边荒山造林地林权证223本,登记发放面积270663.3亩,占应发面积351494.5亩的77%。启示四:调整产业结构,农民收益增加,是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有效方法。

突出抓好以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和中药材、食用菌、苗木、特种养殖为特色产业为重点的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培植新的增长点,切实做到林上山、粮下川、羊进圈。从培育和扶持各类劳动中介组织、建立和完善县乡就业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形成包括信息发布、就业咨询、职业介绍、跟踪服务在内的社会化的劳务输出服务网络体系,及时向劳动者提供信息,大力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抓住机遇,理清发展思路,把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发展特色经济,用政策支持手段引导产业带动力强、与农民利益联系直接的龙头企业和承包大户,参与和开发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形成“公司十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农户生产经营的市场化组织程度,确保退耕农民增收致富和生态建设持续发展。

典型一,以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生态林为主的林业建设项目带动了全县育苗基地的发展,涌现出了以高庙镇新胜等村为代表的多处育苗基地,苗圃面积由1999年前的1760亩增加到现在的3780亩,每年有1000多农户从事育苗生产,年出圃商品苗木达2亿多株,经济收入有了显著提高。

典型二,地处乐都县引胜乡大山深处的杨家山村,是乐都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代表。杨家山村原有耕地2640亩,是该乡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由于地处浅山,连年干旱,十种九不收,全村102户人家一半以上靠国家救济,农民通过发展牛羊等养殖业来增加家庭收入,但散养乱牧也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导致山秃坡荒,植被减少,群众生产生活陷入恶性循环之中。2000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先后完成退耕地造林2220亩,完成 周边荒山造林3805亩,经过几年的退耕还林工程和《禁牧令》的有效实施,杨家山村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退耕还林使农民的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耕地面积的减少带来了劳作方式的改变,也直接带来了劳动力投入的改变,农民在保证了“吃饭”这个大问题的前提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它创收中去。杨家山村现有人口462人,劳动力占272人,其中210 3 人已走出去从事运输、餐饮、建筑等多种经营形式增加家庭收入,全村劳务输出年收入在55万元以上。全村剩余的近400亩耕地主要种植洋芋等经济作物,除部分外售外,大部分用来发展养猪、养羊等养殖业,年收入达45万元。

典型三,在乐都南大山腹地深处,有个叫中咀台的山岭,过去这时是荒山秃岭,水土流失严重,而如今这里种植的3000亩云杉翠绿茂盛,生机盎然,8年时间,这些云杉最高的已长到2.5米,平均也有1.5米左右。像这样集中连片,上千亩种植云杉、沙棘、柠条区域在乐都南北二山随处可见。

典型四,雨润镇红坡村、迭尔沟村属于沟岔村,前些年这些地方种植的农作物到了浇水季节,只能等老天下

启示五: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努力提高生态建设整体效益是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关键。

切实落实退耕还林编制规划,从实际出发,结合生态建设“三大工程”的实施,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开展工程建设。同时应加强沼气、太阳能等能源建设,解决退耕还林地区农户的能源需求;退耕区以全面保护为主,合理开发利用,在生存条件恶劣、地处偏远的农民通过封山育林育草、禁牧、扶贫、生态移民和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等措施,增加林草植被,逐步改善生态环境。退耕还林只是一项基础工程,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民脱贫致富的切入点,只有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土地整理、扶贫开发、能源建设等所有面向农村的投资项目统筹结合起来、综合开发,才能确保退耕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要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农村能源建设,解决生活用能;加大生态移民力度,通过搬迁开发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同时,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订单农业等适销对路的农业产业,增加现实收入,解决退耕农民的后顾之忧。

启示六:依法治林,加强管理,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保障。

切实维护国家和农民的利益,不断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成果,根本改变我们的生态环境,必须长期不懈地抓好林木管护工作。要加强退耕还林在保护上的法制建设和执法力度。县乡政府要切实加大力度,认真贯彻执行《森林法》和已经出台的封山禁牧通告,4 落实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实行封山禁牧,妥善解决好林牧协调发展的利益关系。各乡(镇)、村结合实际制定的管护办法和村规民约,采取的配备专职护林员等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应进一步加以推广和完善。严格实行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谁管护的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林木管护机构建设,县乡都应从人员、编制、经费等方面考虑加强保护区管理机构建设,强化造林管护日常的督促、检查、指导、协调、宣传等工作。同时,积极结合新农村建设推广牲畜舍饲圈养,封山禁牧,加强森林防火,落实责任,奖罚分明,有效推动生态建设步伐。

第二篇:2009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工作总结

2009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工作总结

2009年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启动实施的第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政确领导下,在县退耕还林领导小组的织织协调下,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扎实有序地推进了专项建设工作。

一、项目建设任务进展情况

1.基本口粮田建设

规划基本口粮田建设2367亩,建设内容包括新建蓄水池21口,整治山坪塘6口,新建沉沙池山粪池131口;新建小型提灌站1座,排灌沟渠3310米,开挖疏浚坡面“三沟”111.6千米,213万元,其中专项建设资金142万元。目前完成了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落实招标,在招标完成后立即投入施工。

2.农村能源建设

规划专项资金建设586口,总投资264万元,专项建设投资88万元,已经完成沼汽池建设586口,187.5万元。

3.后续产业建设

规划实施种植业项目8674亩,养殖业圈舍建设12825平方米,总投资454.8万元,专项资金295.2万元。已经完成种植业项目建设4000亩,完成投资156万元。

4.补植补造

规划补植补造19565亩,投资195.7万元,其中专项资97.77万元,已全部完成。

二、具体作法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县委、县政府调整充实了退耕还林领导小组,明确了退耕还林领导小组负责全县专项建设的组织、协调等工作。县政府把专项建设作为全县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列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县林业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后续产业发展和补植补造的实施小组,全面负责宣传发动、组织领导、规划设计、技术指导、检查督促、验收评估等工作。把后续产业发展和补植补造工作的规划设计、技术指导、监督管理等职责分解落实到了具体的业务股室和工作人员。

2.广泛宣传,提高认识

专项建设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十分艰巨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项新工作,实施难度较大。为给扎实有序推进专项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我县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大力宣传开展专项建设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改善退耕户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和助农增收方面的重要意义;宣传专项建设的政策要求、步骤、方法、操作程序,让退耕农户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了解专项建设的政策、方法和步骤,从而主动参与专项建设。

3.调查研究,制定管理细则

根据国家、省和市有关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工作的有关政策要求,在认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征求相关工程乡镇和部门的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射洪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以射府发[2009]36号文件印发各乡镇和相关部贯彻执行。细则分六章三十条,对专项建设计划管理、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和监督检查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为我县扎实有序搞好专项建设奠定了基础。

4.因地制宜,编制《实施方案》

编制《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工作方案》是实施专项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由于退耕农户需求意愿发生变化等原因,我县根据实际对原专项建设规划的2008专项建设内容进行了调整,以射府[2009]153号向市退耕办报送了《关于调整2008年专项建设项目建设内容的请示》。在市退耕办的批准后,及时根据调整后的建设内容编制了《射洪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2008年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2008年专项建设的地点、内容,规模、投资和专项资金等内容。方案经县政府审定后以射府[2009]127号上报市退耕办审批。同时农业局、林业局、农能局根据实施方案确定的原则和内容,分别编制了《2008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施工方案》、《2008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沼汽建设实施方案》和《2008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后续产业项目作业设计方案》,把项目建设内容落实了到山头、地块和退耕农户,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依据。

5.强化管理,扎实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执行专项建设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管理程序建帐、支付和结算,实行帐户封闭运行,专帐、专户管理、专款专用,项目法人“一支笔”审批制。项目建设严格实行了招投标制,所需种苗等物质按照要求和规定程序实行了政府采购。

二是强化了监督。实行了干部分片包干负责,一包到底的办法,加强了技术指导。县上派出工作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项目乡镇的村社和基地建设情况进行指导、抽查、督促,及时交换意见,确保了专项建设的顺利推进。

三是强化示范带动。为了搞好项目建设,在实施中采取了县、乡抓示范片,村、组抓示范户的办法,以点示范,以户带片的办法,推动项目建设。目前县乡建示范片3个。面积600多亩,村组发展示范户200多户。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由于专项建设是一项新的工作,在项目管理和实施没有现存经验和模式,推进的难度较大。加之任务下达迟,人员力量不足,目前项目进度较慢。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利用2010年春季造林的有利时机完成2008年的专项建设的造林任务。

第三篇:着力现代农业建设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着力现代农业建设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平江是全省首批重点林业县,总面积618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428万亩;总人口104万人,辖27个乡镇,4个国有林场。一年来,我县严格按照《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要求,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实施了11674亩基本口粮田建设,完成了49户退耕户的生态移民建设,进行了8598亩林业后续产业建设和4234亩林业补植补造建设四大块工作,目前各项工程按照省发改委有关精神完成了施工、验收、资金拨付等相关程序。具体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工作机制,确保项目管理规范化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实施长,因此能否实施好并取得预期效果,规范管理是关键。工作中,我们一是统一认识,组建专门班子抓。县委、县政府把项目实施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次战略机遇,作为近年三农工作的一个重中之重,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班子,建立了专门的办公室,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了10万余元的专门经费,确保巩固成果工作正常开展。县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县长任组长,发改等8个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发改局主管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同时建立县、项目乡、项目村三级网络,各项目乡镇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主管乡镇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逐乡、逐村、逐退耕户狠抓责任落实。二是落实责任,部门联动合力抓。由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涉及面广、建设期长、内容复杂,特别是项目及资金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我县由发改局负责组织牵头和综合协调;财政局负责资金管理,及时调拨资金;职能单位按照各自分工,做好技术指导和工程管理等工作。同时,县里对项目实施实行一月一汇总、一季一调度、半年一讲评,督促各部门各司其职,各单位各负其责,从而助推项目之间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三是建章建制,规范管理长效抓。我们以项目业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跟踪审计制为抓手,加大项目管理力度。巩固成果各单位还结合实际,出台了相关了管理措施。农办印发《平江县农民创业指南》,鼓励例似伍市镇石桥村潘章喜等大批农民工返乡创业,进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各项建设;审计局对项目规划、启动、招投标、施工、资金拨付、检查验收实行全程跟踪审计;财政局对项目资金实行一个龙头放水,一个池子养鱼的资金发放模式,建立了专户管理、专帐核算、专款专用的资金拨付三专制度。在工程建设中,我们还注重项目主导作用,建立了项目带动,领导示范的两次促动机制。全县先后建立了县级示范基地10处,乡镇示范基地30处,书记、县长亲自挂帅办示范基地,实行技术服务上门、协调服务上门、政策宣传上门的“三上门”服务,在全县形成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生动局面。

二、突出工作重点,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

根据今年全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现场会精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既要保证退耕还林成林成材,又要突出产业建设和解决退耕户生计。我县结合退耕还林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产业驱动,确保年内实施的四大项目效益明显。

一是注重科学布局,扩大口粮田建设。在组织基本口粮田建设时,我们做好了现代农业建设与覆盖退耕农户相结合;集中连片建设与集中前五年建设相配套的结合文章。同时在本着《实施方案》的前提下,渠系配套灵活应用地形、地势、水源和排灌情况,本着控制面积大、工程量小、占地少、投资省的原则,尽可能利用原有渠道截弯改直、挖高填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是发展“两茶一竹”,发展后续产业。按照县委、政府现代农业建设的战略思路,2008后续产业建设主要实施为新造油茶1200亩,新造楠竹和低改楠竹近3683亩,新造茶叶494亩。通过项目带动和整合扶持,我们可以确保在项目期满之后,全县新造油茶和楠竹均达到100万亩左右,达到人均一亩竹、一亩油、半亩茶的小农庄模式。

三是做好补植补造,确保成材成林。由于我县去年遭遇百年难遇冰雪灾害,近三分之一退耕还林受到不同程度损害,我县自筹资金30余万元,聘请平江县林业规划设计院近60名工程师在结合冰灾调查的基础上,对全县退耕还林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年内对受灾特别严重的4234亩退耕地还林进行了全面补植补造。

四是结合扶贫开发,实施生态移民。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工作目标,我县依托饮水工程项目,将三市尧塘49户退耕户215人顺利搬迁,同时依托三市集镇建设,建立了商居一体的移民小区,并配套了农田、林地等生产资料,确保移民户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三、做好结合文章,推进项目实施标准化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恰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机遇和现代农业建设契机,在工作中,我们主要把握拓宽融投资渠道,创新经营模式,注入科技因素,做好结合文章,努力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一是结合支农项目,有效整合项目资金。针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我县对项目资金和项目进行了整合。县政府单列成立了平江县支农资金整合办,优先将涉农项目、涉农资金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整合,确保项目硅谷效应和集聚合力。如生态移民工程方面,国家规定每人5000元的补助是不可能正常移民的,我们便进行两大整合,将生态移民与饮水工程项目有机结合,确保了退耕户移民安家顺利完成。

二是结合产业发展,优先保障项目配套。项目要顺利实施,没有政策资金的配套便是无本之木,没有科技含量的配套便是无根之柳。在项目建设中,我们对产业发展进行了资金配套和科技配套。县财政在每年预算3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油茶、楠竹两大产业发展基础上,将对连片新造油茶50亩以上的农户,按每亩600元进行种苗、肥料补助,对创业大户和100亩以上连片开发的大户,另行奖励每亩100元。同时油茶、楠竹产业方面全面应用现代林业科技,确保楠竹来年见效益,油茶五年见成效。

第四篇:浑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情况

浑源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项目情况汇报

2008-2011年国家累计安排浑源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项目任务:薪炭林3350亩,干果经济林31800亩,退耕地补植补造166900亩,生态移民100人。工程建设涉及16个乡镇、2万户退耕农户,退耕农民6多万。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我县结合本当地实际,因地制宜,采取生态经济结合,注重农民生计,三年来累计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新造薪炭林2350亩、干果经济林24500亩,退耕地补植补造150900亩,生态移民100人。整个项目区共有1.5万多户、39445人受益,其中退耕户14357户、32035人。累计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建设专项投资2227万元(包括中央专项资金1688万元和农户筹资投劳538万元),其中:2008年完成650万元(包括中央专项资金500万元和农户筹资投劳150万元),2009年完成869万元(包括中央专项资金650万元和农户筹资投劳219万元),2010年完成708万元(包括中央专项资金539万元和农户筹资投劳169万元)。

通过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增加了植被,保持了水土,减少荒漠化,为恢复和改善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发 挥了重要作用。干果经济林等后续产业发展可给退耕农户带来可观经济效益,薪炭林建设可给农民提供能源保障。对改善当地退耕还林地区生态环境、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促进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基本措施和做法

1、广泛宣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开拓创新,坚持不懈地做好退耕还林的各项工作,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加强舆论引导,调动多方参与。通过宣传发动,进一步提高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林业、支持林业、投资林业、发展林业的良好氛围。据统计,全县各种企业、业主大户、经济组织已发展规模承包投资的林业建设有10余万亩,承包造林效益显著。

2、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为抓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坚持推行工程目标、任务、资金、责任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制,工程从上到下都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做到了每一个重大步骤,每一个关键环节,都周密策划,精心指挥,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3、加强补植补造和抚育管护,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近年来,由于持续干旱,严重影响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常抓不懈,林业部门掌握需要补植补造的 2 地块和数量,摸清底数,周密安排,将补植补造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认真做好雨季造林和秋季造林的各项工作。

“三分造,七分管”。当前退耕还林绝大多数还处于幼林和未成林阶段,随着工程区植被的恢复,病虫鼠兔害问题随之加剧,森林防火任务也加重,抚育管护工作愈加重要。我县认真落实抚育管护工作:一是建立健全管护制度,创新管护机制;二是分类指导,搞好幼林抚育;三是抓好森林火灾和病虫鼠兔害防治工作,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4、积极发展后续产业,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我县在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中始终坚持生态经济结合,注重农民生计,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思路,将退耕还林与产业开发、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把绿山与富民融为一体,大力培育仁用杏产业,促进了以种养业为主的农业向多元化产业发展的转变,形成了新的产业格局。高度重视后续产业的培育,大力推进退耕还林经济林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化,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赢”。

5、大力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建设薪炭林,保障生活燃料,改善生态环境。采取国家补助、地方配套相结合的方式,搞好退耕还林重点地区的农村能源建设。加强薪炭林建设,满足农村生活能源的基本需求。

6、明确实施主体。以退耕还林农户为实施主体,不能 由农户分户实施的,在退耕农户意愿和保障农户利益的前提下,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实施主体。薪炭林和干果经济林在退耕农户有建设意愿的,由农户分户实施,不能由退耕农户实施的,由乡镇组织退耕户确定造林业主;退耕还林补植补造由林业部门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

7、规范资金管理。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户管理、专账核算,不得挪用、挤占、截留;造林业主实施的种植项目,在栽植任务完成后,由县林业部门验收,项目实施乡镇将验收报告等报县财政支付中心审核报账;补植补造苗木由县主管部门按合同约定拨付资金。

三、存在的问题和几点建议

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特别是在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应当给予充分肯定。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个别小班缺乏抚育管理,长势不佳,只能达到基本合格保存标准,导致林木生长缓慢,影响林木成林率。建议加强对这些保存基本合格的小班进行抚育管理,促进幼树成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2、退耕地还林成林率较低,影响了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的发挥,主要原因是育林投入不足,管理还比较粗放。没能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干旱缺水和施肥的问题,导致幼树生长缓慢,成林年限推迟。

3、后续产业得不到发展,林下经济发展不够,没 能很好地拓展和发挥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

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大力气提高退耕还林的科技含量,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得到有效巩固,真正达到生态环境改善,退耕农户增收,林业发展达到促进的工程建设目的。由于贫困地区地方政府财力普遍薄弱、地方配套资金难以落实的实际,建议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项目中央补助标准,减少或取消配套资金,充分调动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实施工程的积极性。

鉴于林业产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议适当增加造林管护和工程管理经费。按目前标准,国家50元/亩的种苗补助费仅够一次造林费用,如果遇到干旱等自然灾害,将没有经费用于补植补造,更无法满足管护费用的需要,加之工程管理经费缺乏,造林成果难以巩固。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影响了退耕还林质量把关和政策兑现和政策兑现。为此,建议国家按每年安排造林管护经费,安排退耕地造林工程管理经费。

附表:山西省2008—2011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计划任务及投资完成情况统计表(林业)

浑源县林业局

二○一一年十一月三十日

第五篇: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总结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工作总结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江水坪村位于我县古阳镇东南部,全村以农业为主,人均收入2500元。该培训班退耕户20户,自我县实施退耕还林成果科技培训项目以来,该村农民收入明显提高。现将一年来在该村实施科技培训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成效

截至2010年,该村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100亩,其中退耕地造林50亩,荒山造林30亩。退耕还林工程共计投入10万元。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实施,该村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生态效益较为显著。连续四年年均造林任务都突破20亩,其中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占全村造林总面积的50%,森林覆盖率达80%。

二是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该村退耕还林工程受益农民达80人。退耕还林补助已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贫困程度。凡是有退耕还林任务的农民,不仅有了可靠的粮食供给和现金补助,而且还能腾出富余劳动力从事多种经营、副业生产和外出务工,开辟新的增收渠道,较大幅度增加了收入。

三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该村在实施退耕还林

过程中认真落实各项配套措施,积极培育后续产业,大力发展舍饲圈养畜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初步实现了退耕还林与农业生产的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的基本情况

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实施中,我与该村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采取了坡改梯、水利设施、土壤改良(包括石灰改土、绿肥种植)、田间便道等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措施,使项目区土地质量得到较大提高,人均基本口粮田由0.2亩增加到0.45亩;粮食及经济作物单产大大提高,从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如该村村民在退耕地里种植4亩优质桃树,工程实施后农户收入已增加到1.5万元左右。

三、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的基本措施和做法一是有效整合各类支农项目资金,大力推进基本农田建设。该村统筹安排好各项基本农田建设资金,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可用于农田基本建设的资金,以及安排在退耕还林重点区域内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和其他支农资金,只要有条件与退耕还林结合的,都尽力做到了统筹使用。通过加强中低产田(土)改造和水利设施配套建设,增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粮食单产,促进了基本农田保护,努力做到“树上山,粮下川”,基本实现了退耕农户基本口粮自给。

二是积极发展后续产业,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该村

整合了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沼气、畜牧业、等项目资金,使退耕还林工程与生态移民、劳动力培训转移、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攻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高度重视后续产业培育,大力推进退耕还林与发展生态畜牧业相结合,全面实现封山禁牧、舍饲圈养,逐步改变传统放牧方式。进一步优化畜种结构,大力推行科学饲养管理,搞好繁育技术应用和疫病防治工作,推进畜牧业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同时积极探索林草发展模式、林药发展模式、林果林菜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赢”。

三是大力加强农村新型能源建设,减轻使用传统生活燃料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农村沼气建设为重点,加强节柴灶、薪炭林建设,适当发展小水电,多渠道满足农村生活能源的基本需求。

四是突出抓好退耕还林工程区域劳动力专业培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竞争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该村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以阳光培训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等为依托,以退耕还林工程区富余劳动力继续就业作为培训为重点,扩大培训范围,丰富培训内容,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集约化经营的温棚蔬菜、花卉、畜禽养殖等产业转移。

下载关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对策探讨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对策探讨—以梁平县为例 赵月明 温中斌12 (1.重庆市梁平县林业局,重庆 梁平405200; 2.重庆市梁平竹子研究所,重庆 梁平405200) 摘 要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

    彬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移民规划(最终5篇)

    彬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移民规划 (2008-2015年) 为了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还林区域移民农户居住和增收问题,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长远目标,根据我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目......

    新晃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情况调查

    新晃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情况调查 一、实施基本情况 启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以来,该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作为改善民生、促进“三农”全面发展的重......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田间路建设协议

    井儿沟乡2008 年巩退项目土田间路 承包合同 发包方: 井儿沟乡 (甲方) 承包方:(乙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本着平等互利,遵照公平、公 正、诚信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协商签订本......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平整土地协议

    井儿沟乡2008 年巩退项目土地平整工程 承包合同 发包方: 井儿沟乡(甲方) 承包方:(乙方)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本着平等互利,遵照公平、公 正、诚信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协商签......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调整报告

    隆发改发[2011]11号关于调整隆德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的报告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根据西部办《关于适当调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我局会......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综合汇报材料

    花溪区2008年-2010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工作情况汇报 市检查组各位领导: 首先,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花溪区检查指导工作。 根据安排,下面我将花溪区巩固退耕还林......

    郧西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规划

    郧西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规划 (2008—2015年) 第一章总论 一、规划背景 实施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的重大决策,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我县自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