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永兴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衡州永兴花鼓戏保护工作自查报告》
永兴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项目——衡州永兴花鼓戏保护工作自查报告》
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衡州永兴花鼓戏保护规划实施情况
1、永兴县制定出台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及实施情况
永兴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分管文化的副县长为组长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永政办函【2006】95号文件),永兴县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将我县花鼓戏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决定》(永常发[2007]1号文件)。
2、永兴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工作中的有效方法、措施和典型经验
①改善领导班子结构,培养和重视传承人
为了传承和发展永兴花鼓戏,改善了剧团领导班子结构,新成立了艺术委员会,由剧团八名艺术骨干组成,聘请我单位省级传承人曹作嘉为艺术顾问。每年剧团创作、移植和恢复的剧目排练及演出,我们都对每个剧目进行艺术研讨和座谈,从作品修改、编曲、表演、唱腔等方面高标准,严要求。传承人的培养和重视是剧团未来发展的基本条件。培养和重视传承人剧团十分关注。2006年剧团为10名于1998年培养的学员通过5次考核办理了在编聘用手续,成为了永兴花鼓戏传 承的新生艺术力量,在往后的排演中他们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同时,剧团特别关心省级非遗项目永兴花鼓戏传承人曹作嘉,为了让他全心身投入到永兴花鼓戏的保护和传承当中,剧团在工资和待遇上优先保证他全额发放,并每年发放贰仟元奖金,下乡演出当中在住宿、饮食等生活上予以特殊照顾,充分体现了剧团在经费拮据的状况下为照顾和关心传承人所作出努力。
②、加大投入改善设备设施,关注民生提高演职员待遇
剧团属差额事业单位,年预算在职人员工资70%,年演出收入36万元,其它开支经费拮据。为改善剧团演出设备设施和提高演职员(包括退休人员)的工资和待遇,团领导积极向上级领导汇报,争取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重视。
③ 为了解决经费困难,县委县政府和县财政为剧团每年预算4万元服装费、2万元非遗保护费、2万元排练场维修费,并解决了退休人员的工资和每次汇演的经费。2010年,为了有效改善剧团的办公、排练演出条件,县里将剧团从原来的老院子搬到了县人民公园文化综合楼,极大的改善剧团的办公、排练演出环境,2011年县财政预算专项经费为剧团购买了演出所需的29座宇通客车。演艺惠民送戏下乡拨款19.5万元,加大了保护力度。县财政对剧团的各种拨款从2006年的30余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30多万元。过去,剧团演职员工资福利待遇不能完全解决,近几年来,在党委政府的关注下,剧团为演职员办理并交清了社会保障 金、医疗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演职员的工资全额发放,并发放了年终奖,实现了建团以来的历史性突破。工资福利待遇的解决和提高激励着大家奋发图强、爱岗敬业的工作积极性,留住了艺术人才,同时对该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打下了基础。
3、永兴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①作为省级保护项目衡州永兴花鼓戏自公布以来省里的专项保护经费还没有落实。
②目前面临文化体制改革,面向社会招收艺术人才,县里暂停在编录用,要等文化体制改革后才能进行招生培训艺术人才。
4、全面总结永兴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工作规划事实总体情况和项目总体状况
衡州永兴花鼓戏是2009年2月公布的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自从永兴花鼓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来,永兴县花鼓戏剧团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为传承和发展永兴花鼓戏,精诚团结,发奋图强,科学跨越,开拓创新。剧团按照非遗项目五年保护计划和目标,在打造精品力作上做文章,在培养艺术人才上下功夫,在排练和演出中花气力,响亮实现多个亮点,上演了一出出夯实基础、传承发展的雄壮喜剧,走过了一段辛勤耕耘,硕果累累的发展道路。我们始终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 发展”的工作方针,鼓励和支持传承人传授技艺,培养艺术人才,打造精品力作,弘扬民族文化。我们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加大对永兴花鼓戏的保护力度,在文化体制改革后面向社会招收学员培训,建立永兴花鼓戏展览室,完善艺术档案,加大投入、改善演出设备设施,提高演出质量,惠民送戏下乡,把永兴花鼓戏的传承和发展做大做强。
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保护职责履行情况
1、制定了长远的保护规划,十一五计划取得了较好成效,制定了十二五规划,正在有序的实施。
近五年,剧团匠心创意,着力打造精品力作,为永兴花鼓戏的发扬光大和永兴的文化事业增添新亮点、新起色。五年来,剧团创作和演出的剧目有《乡里大亨》、《算不清的账》、《悲喜鸳鸯》、《胡公子赶妻》、《寻鸡》、《公仆本色》、《红龙仙子》、《柳茑晒鞋》、《林娘》等40余台,其中《乡里大亨》继2005年参加第八届中国映山红戏剧节获优秀演出奖等11个奖项后又于2006年参加第四届郴州市艺术节获特别奖;《算不清的账》于2011年在北京参加第二届全国戏剧文化奖表演获大奖(最高奖)等六项奖;《寻鸡》于2010年参加全省首届县级剧团汇演和第一届全省农民艺术节分别获银奖和金奖;《柳茑晒鞋》于2009年参加郴州市第五届艺术节获优秀剧目奖;《公仆本色》2008年参加全省纪委汇演 获二等奖。为打造精品力作,剧团还特邀了国家、省、市专家指导工作,如《乡里大亨》编排邀请了中国戏剧学院教授唐银成,省花鼓戏剧院刘赵黔、欧阳觉文、安小华,省艺研所谢雨、国家一级编剧郴州市艺研所冯之、原市文化局长岳瑾以及娄底市花鼓戏剧团童晓阳等;《算不清的账》特邀了省艺研所原所长邹世毅和何雄、省群艺馆何小维、郴州市艺研所许贤志、陈蓉。这两个剧目省文化厅常务副厅长周祥辉等省市领导都来我团指导工作,县委书记陈方敏,县长谢春和原县长谢光辉多次来团检查工作。剧团打造精品力作,全团演职员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为传承和发展永兴花鼓戏作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县级剧团,我们为适应自身发展和市场需要,每年排练剧目10余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送戏下乡演出200余场,尤其是演艺惠民送戏下乡,剧团做了精心准备,把村民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农村题材排练成剧目下乡演出,乡镇领导高度重视,村民观后十分满意
2、中央、省级专项补助资金暂未到项目保护单位,省级传承人的补助经费已到本人账户。目前县委、县政府和县财政为剧团每年预算4万元服装费、2万元非遗保护费、2万元排练场维修费,并解决了退休人员的工资和每次汇演的经费。2011年剧团购买一辆演出使用的客车,县财政预算了10万元,演艺惠民送戏下乡拨款19.5万元,加大了保护力度。县财政对剧团的各种拨款从2006年的30余万元到现在的130多万元。
3、为省级传承人曹作嘉开展传承活动提供支持
我们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鼓励和支持传承人传授技艺,弘扬民族文化。剧团为传承人曹作嘉从生活待遇、工资待遇活动经费上给予了充分考虑,如在职人员工资未发满,但他的工资必须保证全额发放(社保站发了工资,还有部分是单位发),下乡补助翻倍优先发放,年底剧团还给予重奖(今年剧团自筹奖励曹作嘉2000元)。剧团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以肯定他为剧团作出的贡献。
为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使永兴花鼓戏发扬光大,源远流长,永兴县花鼓戏剧团每年编排古装大戏及小品小戏大多由曹作嘉同志担任导演和教学。下乡演出,他亲自上台表演的剧目,剧团为此购买了一台摄像机把他的表演录制下来,作为资料保存。
3、剧团收集整理了传统剧目《柳茑晒鞋》《刘海砍樵》《五女拜寿》《牙痕记》《福寿图》《四姐下凡》《悲喜鸳鸯》《红龙仙子》《胡公子赶妻》《林娘》《翠鸟衣》《秦香莲》等,移植和改编的剧目有:《三姑记》《白兔记》《富贵图》《碧玉簪》《半边月》《春江月》《春草闯堂》《哑女告状》《挑女婿》《喜脉案》《泪洒相思地》《送香茶》《皇帝告状》《包公卖铡》《鸳鸯配》等50个剧目,剧团原创的剧目有《嫁娘》《乡里大亨》《在第一线》《寻鸡》《算不清的账》等。剧本全部整理归档,恢复在演的剧目以及健在的老艺人的技艺录制 成视频加以保存
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省财政补助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四、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义务履行情况
曹作嘉同志是剧团唯一一个还能在台上自如表演的退休老艺人,他表演打扮看似中年。近年来,剧团每年200余场演出,他基本都参加,饰演每台戏的大小角色,如《五女拜寿》饰扬继康、《三子争父》饰张耕儒、《十五贯》饰况钟等。尤其是2011年剧团进京参加全国戏剧文学学会举办的全国第二届戏剧文化奖(国务院评批达标项目活动),他在剧目《算不清的账》中主演李秋娃于7月1日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优秀剧目展演,荣获表演银奖。该剧目在编排中,他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半年多时间,他除了完成自己的排练工作外,还昼夜加班辅导其他演员的表演、唱腔、以及编曲等方面工作。通过大家努力,《算不清的账》在京展演荣获大奖(最高奖)、创作金奖、表演银奖、作曲银奖、导演银奖和优秀组织奖,受到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好评。这些殊荣离不开曹作嘉同志的精心演技和辅导。
五、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工作总体情况及对策建议
1、加大经费投入,争取省级专项保护资金早日到位,2、进一步挖掘衡州永兴花鼓戏,完善传承资料,扩大社会影响,创造条件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不定期的邀请专家来团讲学、授课,并争取机会,参加各种省市及全国大型文化艺术节,使该项目走出永兴,走向全国。
永兴县文化局 二零一二年一月十五日
第二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工作自查报告
附件1:
《
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工作自查报告》
(体 例)
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实施情况
1.本州(市)制定出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工作相关政策法规及实施情况;
2.本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工作中的有效办法、措施和典型经验;
3.本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原因及整改情况;
4.全面总结本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实施总体情况和项目保护总体状况,并进行评估分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具体存续状况请填附件2)
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职责履行情况
对本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履行保护职责情况进行总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制定并实施项目保护规划情况;2.中央专项补助资金使用情况;3.为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提供支持情况;4.搜集整理保存相关实物、资料情况;5.开展项目展示活动情况;6.接受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情况;7.建立传习展示设施情 况.(保护单位具体履职情况请填附件3)同时,总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梳理保护单位履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央补助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请对本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央补助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总结,重点说明在资金使用和管理方面的做法、经验和现存主要问题。(资金详细使用情况请填附件4)
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义务履行情况
对本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义务履行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主要包括:1.带徒授艺情况,包括举办传承培训,学徒队伍梯次规模等;2.保存实物和相关资料情况;3.配合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情况;4.参与公益性宣传活动情况等。(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义务具体履行情况请填附件5)
梳理在保护代表性传承人,以及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工作中的措施、经验和存在问题等。
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工作总体情况及对策建议
1.如实反映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情况。2.推荐保护工作做得好的有益经验(项目保护单位或代表性传承人)
3.针对此次自查情况,提出今后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第三篇:南江县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南江县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近日,南江县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南江县文化馆组织专家,对辖区内的“非遗”项目“巴山民歌”“南江潭花酒”“传统中医正骨术”“桃园豆腐干”等进行了专题研讨,就如何保护和传承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供稿:李天惠蒋小力
审核:曹华玶
第四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情况汇报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本情况
咸丰地处鄂西南边陲,位于鄂、渝、湘、黔四省市结合部,素有“荆南雄镇、楚蜀屏翰”之誉。全县版图面积2550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185个村,总人口36.48万人。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16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7.6%。这里有唐崖土司墓地群,有奇景通幽的黄金洞,有县级深林公园的青灵山之美,有国家级原始深林公园坪坝营之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南剧、民间歌舞地盘子、干栏吊脚楼建造技艺、刺绣等内容丰富、底蕴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我县各民族的骄傲,而且成为激励支撑全县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近年来,为认真贯彻落实《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我县文化部门在县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全县上下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热潮,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现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面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为保护传承夯实了物质基础。
XX年6月,我县正式启动“非遗”普查工作,县文体局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制定了《咸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案》和《普查方案》。在当年全县半年工作总结会上,县文体局对普查工作进行了全面布置,明确“非遗”保护工作由文体局领导、文化馆为责任主体牵头成立咸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管所、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全力参与、配合。为提高普查人员的业务素质,文体局召集乡镇文体中心、文化馆、剧团、文管所等单位职工培训会,认真组织学习了国家、省、州各级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文件、通知,详细介绍了我县文化遗产保护和“非遗”普查任务、要求,并就普查业务进行了系统培训,为普查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XX年7月起,县文体局指示咸丰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抽调精干人员(主要涉及音乐、舞蹈、摄影、文字等)组成专班,首先从清坪镇展开普查工作。截止2010年春,完成清坪、忠堡、活龙、尖山、小村、大路坝、朝阳、黄金洞、高乐山、丁寨、甲马池、丁寨等11个乡镇的田野普查,普查工作覆盖到全县所有乡镇和所有村组。在整个普查过程中,专班人员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扎实细致的作风,克服经费少、交通工具不足、工作难度大、生活不习惯等实际困难,爬山涉水,走村串户,遍寻民间艺人。尤其对重点项目、重点传承人进行了深入调查,运用摄像机、照相机、采访机等现代设备和人工手段详细记录所发现的山民歌、民间文学,以及普查到的各种民间技艺,从而掌握了大量珍贵的信息资料。对这些资料,普查人员还各司其职,边普查,边整理。椐不完全统计,我县普查涉及项目50个,确认县级名录30多个,整理文字资料50多万字,拍摄照片1400余张,刻录cd光盘40多张,dvd光盘20多张,登记民间艺人300余名,新收集民歌200余首,小调30支,民间故事、谚语100余条,新发现民间舞蹈有小村“打土地”、尖山“板凳拳”;民间曲艺有黄金洞的“三才板”,民俗有活龙的“排排亮”,还收集有吊脚楼建造技艺、咂酒、油茶汤、绣花鞋、神豆腐等制作工艺,进一步充实完善了我县民间艺术档案信息库,为建立县级名录作好了准备,为保护传承夯实了内容基础。
(二)“非遗”的保护传承,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项目申报工作。
我县在开展“非遗”保护传承的过程中,一边认真开展普查,一边积极进行申报。XX年5月,我们将南剧、地盘子、板凳龙三项民间艺术到省工商部门进行了注册登记,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受理,使我县以上三种重点民族文化艺术进入了法律保护程序,抢得了保护先机和制高点。在全州开展申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工作中,我县认真筛选南剧、地盘子两个项目,组织专班编写申报材料,制作申报电视专题片以及cd数据光盘和其它辅助材料,报送材料做到了及时、准确,有力地支持了全州申报工作的开展。XX年年7月,我县南剧、地盘子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我县南剧被公布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我们将干栏吊脚楼建造技艺成功申报了省级名录;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了“民间艺术之乡”的申报工作,2010年,我县朝阳寺镇被公布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县各乡镇也初步形成了“一乡一品”的格局。
(三)“非遗”的保护传承,促进了我县民间文化艺术精品的打造。
围绕打造南剧、地盘子艺术之乡的目标,我县全面加强了对南剧、地盘子的保护和传承。XX年县政府拨款20万元,创作排练了大型土家历史故事剧《女儿寨》和民间歌舞地盘子《从小明理讲诚信》,在州内外演出,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积极开展民间文艺创作活动,先后多次举办了全县“三民”汇演、唢呐大赛、乡村民族文化艺术节等多种形式的民间文艺汇演。加大“湖北苗寨第一村”官坝村的苗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力度,全力打造土家摆手舞、草把龙、牛虎斗等民间艺术精品,成功举办了“官坝民俗文化节”活动,有力推动了民族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工作。
(四)、“非遗”的保护传承,促进了民间文艺活动的广泛开展。
围绕“非遗”保护并结合普查工作,近两年来我们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民族民间文化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非遗”保护和普查工作的开展。XX年至今,我县连续举办了四届“中国、咸丰梨树文化节”,南剧、地盘子、板凳龙、锁呐、哭嫁歌、草把龙等民间艺术多次被搬上舞台,较好地打造了民族文化品牌。XX年,活龙坪乡主办了全县第一届乡村民间文化艺术节。XX年年9月,高乐山镇主办了全县第二届民间文化艺术节,XX年,我县举办了全县第三届“三民”调演。XX年年10月,活龙坪乡举办了全乡民歌歌王争霸赛。2010年11月,我县举办了全县民歌大赛。这些活动都有效地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文化,促进了普查工作深入开展。2010年8月,我县举办了全县第三届乡村民间文化艺术节。
(五)、“非遗”的保护传承,促进了优秀民间艺人的评选。
目前我县有1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4名州级“民间艺术大师”、12位县级优秀民间艺人。在保护措施方面,我们一是于XX年举办全县“三民”调演之际,请示县人民政府命名表彰了全县首批12个优秀民间艺人,县政府给每人每年发放补贴800元;二是抢救机遇,将地盘子传人李仕洲、板凳龙传人周礼乐、干龙船、咂酒传人李政福、吊脚楼建造师傅万桃元等人申报了省、州级民间艺术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三是通过举办锁呐大赛、民歌大赛、梨树节、乡村民间文化艺术节等各类活动,给广大民间艺人创造了展示技艺的舞台和获奖的机会;四是在我县文联创办的《唐崖》杂志和文化馆创办的《野菊花》杂志和“风景弯弯”文学网站开办专档,加强了对民间艺人的宣传推介。五是以农村、社区、协会、学校为载体,建立民歌、南剧基地,进一步开展“民歌、南剧进校园”活动,使其成为培养后备人才的基地,确保民族民间艺术绝技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六)“非遗”的保护传承,促进了民间文化艺术的繁荣
一是加强了对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文化、民宗等部门紧密协作,创建了《唐崖》文学杂志,编辑出版了《咸丰民间故事》、《民间对联》、《民间器乐》、《民间舞蹈》、《民间谚语》、《民间歌谣》等五大集成。二是请求县政府设立了全县民族文学创作奖励基金,有力地促进了文学艺术创作。近几年来,我县文学艺术工作者先后出版了《色调蓝蓝的远处》等3部散文专集;创作了《乡村阳台》等150余篇散文、诗歌作品,其中,散文集《城乡边缘》获全州“五个一”工程奖。
(七)“非遗”的保护传承,促进了旅游事业的发展。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县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面对这种现状,拥有阵容庞大、原汁原味、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咸丰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度重视,保护、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住咸丰县旅游发展的生命线。民族的,也就是世界的,咸丰县委、县政府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政府主导、文体局文化馆为责任主体、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扎实做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为旅游服务,处理好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将口头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民俗、民间手工艺和餐饮老字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已经成为提升咸丰县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使得几年前名不见经传的咸丰县坪坝营旅游风景区一跃成为中国湖北恩施最美的几大有名风景区之一,成为湖北恩施乡村旅游发展的一颗闪耀的明珠。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宣传、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力度不强。党委宣传部门、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该多渠道、多媒介作宣传。非物质文化所在地,必须克服以文化遗存为招牌,换取眼前经济利益的短期行为,真正使自己的宣传工作落实到遗产本身的保护与传承上来。
2、政府财政投入力度不大,不能切实使遗产项目得到充足的保护经费。该经费必须纳入财政预算。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经费不足,该申报国家级保护传承的名录项目不能全部得以申报。
3、培养、扶持、帮助非物质遗产传承人的政策不到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非物质特性,其技艺往往是代代言传身教而成。传承人的存在与其创造力的发挥是该遗产得以存留的标志。传承人的创造就是艺术实践,就是对传统艺术的保存与创新。遗产中还有相当部分其技艺已缺乏相应的传承人。为此,应该努力培养传承人。在抢救这些技艺的同时,让有成就的民间艺术人成长起来,通过他们的学习、实
第五篇: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南郑作为“千年古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传承文明、发扬文化、建设文化强区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推动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于今年10月带领教工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情况开展了调研,实地察看了相关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召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情况座谈会,全面分析总结了当前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状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
南郑区位于汉中盆地西南部,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2014年南郑被认定为“千年古县”,2018年被命名为“省级文化先进区”。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科学保护思想,立足区情实际,加强保护和传承,不断推进“人文南郑”建设。目前,我区已公布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60个,其中《汉调桄桄》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春倌说春》等12个项目被列入省级名录,《黄官盐菜制作技艺》等16个项目被列入市级名录。建立非遗传承基地16个,其中良顺藤编被评为省级示范性传承基地,协税社火、汉中藤编、汉调桄桄被授予省级传承单位。现有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名,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名,市级项目代表传承人12名,区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30名,构建起了较为完整的非遗名录保护体系。
一是广泛开展法律宣传工作。区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门坚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及非遗保护工作的宣传,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以“文化遗产日”、民俗节日为契机,通过悬挂横幅标语、制作流动展板、发放宣传单等传统形式和南郑电视台、广播电台、《南郑文化艺术》报、微信公众平台、网站等媒体形式,广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保护成果、传承活动和先进典型等,开展经常性地开展培训,组织非遗业务人员、非遗传承人、项目保护单位学习《非遗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发挥其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指导作用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二是不断健全非遗工作机制。在区文化馆加挂牌子成立南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由区文化馆馆长担任保护中心主任,抽调6名文化骨干组成非遗保护团队,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根据实际相继出台传承人管理和考核办法,每年组织对传承人进行集中培训及考核,并按考核结果发放传承人补贴,不断加大对传承人队伍的规范管理。
三是不断加强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近年来,区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门以培训为抓手,对非遗项目按地域存续状况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类技艺培训,先后举办了汉调桄桄、剪纸、藤编、棕编等技术培训班,使我区非遗传承人队伍呈现逐年壮大的态势。2015年以来,我区共举办技艺传承培训班62期,培训2000余人次。同时,鼓励以师带徒,拜师学艺,送出去接受高端培训,极大地提高了传承人队伍的文化含量和技艺水平,非遗传承人已成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活性传承的良好载体。
四是有效推进非遗阵地建设。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在有传习活动场所的企业和作坊中逐步建起了16个传承基地,其中良顺藤编公司被评为省级示范性传承基地,协税社火、汉中藤编、汉调桄桄被授予省级传承单位。传承基地的普遍建立,为开展活态传承搭建了平台,以师带徒的活动在实践中得以提升。
五是逐步壮大非遗文化产业。积极探索“非遗+扶贫”模式,推进良顺藤编、汉中棕编、古法养蜂等非遗项目助力文化扶贫,对非遗项目按地域存续状况,有针对性的组织汉调桄桄、剪纸、藤编、棕编等各类技艺传承培训班62期,培训2000余人次,帮助周边农户、贫困户、残疾人掌握传统技能,就近或居家就业,目前,省级非遗项目藤编产品已涉及5个村800多户,藤编厂由当初的1个发展到3个,年销售收入达6000余万元;棕编产品年收入近千万元。并先后组织藤编、棕编、扇编、黄酒、刺绣、土陶等项目产品参加了丝绸之路博览会、文化产业博览会、敦煌非遗产品展销会等大型展销活动,既展示了我区传统手艺,又促进了文化产业发展。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学习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不够深入。部分干部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保护工作知晓率不高,对保护和传承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随着非遗项目的使用频率的日益减少,部分传承单位及传承人存在“重申报、轻保护”思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保护传承的管理有待加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挂靠在文化馆,由区文化馆馆长担任保护中心主任,没有独立机构和相应人员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工作的专业人才稀缺,对非遗成果转化应用工作研究不深、成效不明显。非遗传承基本上都是口传心授,传承时间长、见效慢,年轻人学艺的积极性不高,传承人队伍严重老化,且青黄不接,有的项目已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项目保护处于“有人教无人学,有心学无人教”的困境。
(三)保护经费不足。区财政每年列支18万元专项经费全部发给90名经考核合格后的传承人用于传习补助,无法保障非遗保护工作的经费,不同程度的制约着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的深入发展。
(四)产业效应不够明显。目前,全区除了藤编、棕编等少数传统行业具有一定发展规模外,其他多数保护项目产业化集聚度和市场化开拓度较低,传承个体以传统技艺项目居多,人员少、资金少、平台小,极大地束缚了项目的传承发展空间,使生产性保护的目的难以实现。
三、今后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保护意识。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充分利用网络、微信等新兴媒体,加大对非遗保护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进一步提高非遗的知晓率和普及率。要结合“文化遗产日”和民族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比赛,充分展示我区非遗传承保护成果。要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扩大非遗传承人群体,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参与保护的意识。
(二)培养专业人才,增强传承保护能力。针对目前非遗保护传承人后继乏人的现状,要加快制定传承人培育制度,积极推动非遗传习所的设立,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专业人才和代表性传承人的培训,加大非遗整体性、活态性、生态性保护力度,不断提高传承能力和水平。
(三)强化政策措施,落实经费保障。要健全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机构和队伍建设,逐步解决非遗机构长期挂靠、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用足用活有关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积极争取资金,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通过政策引导,用好民间资本,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多渠道筹措资金,吸纳各方力量投入非遗重大项目的研究、实物征集和传承保护。
(四)注重保护创新,做强非遗文化产业。要根据非遗项目的不同生存状态,分类施策,采取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在传承的基础上加强创新发展,把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要制定出台非遗传承创新的鼓励激励措施,促进文化与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旅游发展、民生改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融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更好的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