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学科教研组建设的意见

时间:2019-05-12 11:28: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学科教研组建设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学科教研组建设的意见》。

第一篇: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学科教研组建设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学科教研组建设的意见

学科教研组是学校实施教学管理、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是发挥教师集体力量、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组织形式。加强教研组建设,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大力推进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切实改进学校教研组工作中的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研组建设的新内涵、新思路、新功能,全面提升教研组工作水平,现就加强我市中小学学科教研组建设提出如下意见,希认真贯彻执行。

一、加强教研组的组织建设

1、合理设置学科教研组。各校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和设置学科教研组。教研组设置应以有利于教学和开展教学研究为原则。一般以学科为单位,同一学科有3名任课教师以上者,一学科设立一个教研组。规模较小的学校,可以和相关学科合并设立教研组。跨学科教师编入其主要任课的学科教研组,同时必须参加一定的兼课学科的教研组活动,学校领导按兼课情况编入相应的教研组。

2、按年级设置学科备课组。各校要在学科教研组下设立备课组,备课组一般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同学科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教研组、备课组有着不同的职责和活动范围,要加强统筹协调,使两个层面的教研组织形式都能充分发挥相应的作用。

3、认真选拔教研组长。教研组长是教研组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力量,也是学校领导联系教师的重要纽带。各校应选拔思想品德好、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有一定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团结群众的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组长。要实行聘任制和任期制,定期更新和调整。要明确和落实教研组长的工作职责和相应待遇,积极吸收教研组组长参与学校有关教学工作的研究、决策和管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务处要建立教研组组长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和部署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的具体工作。

二、明确教研组的工作职责

1、组织开展业务学习。要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以及本校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计划,以集体学习、小组讨论、个人自学等形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理论和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升课程意识,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教学规律,并应用课程与教学理论分析总结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问题,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专业知识和科研成果,帮助教师不断更新和充 实本学科专业知识,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科学和人文知识,拓宽知识视野,丰富文化底蕴。

2、加强教学的规范化管理。要组织教师严格执行课程要求,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制定并实施本组教研工作计划。研究制定和贯彻落实本学科备课、上课等“六认真”常规工作的具体要求,切实加强教学过程的常规管理。加强对本学科各年级备课组教学工作、教研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及时发现和矫正教学过程中的不当行为,及时树立先进典型,推广成功经验。积极承担学校安排的教师教学工作考核、教学质量检测评价等工作。

3、广泛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要以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为重点,开展教学观摩研讨、教学总结反思、教学案例分析、课改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着力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法、课程资源,以及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加强对考试和评价的研究,充分发挥其对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积极作用。要研究制定本教研组的学科发展规划,把握课改方向,明确教改目标,突出研究重点,落实工作措施,逐步形成本组的教学特色和教研文化。

4、积极参与学校课程建设。认真承担学校布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选修课、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任务,并充分利用本学科的课程资源和教师专业特长,依托学科教学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 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5、积极开展教育科研。要积极承担学校和教科研部门指定的科研任务,选择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确立本学科的科研课题或研究专题,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经验文章,及时总结、推介教改经验和科研成果。

6、做好青年教师培养工作。要根据学校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确定和落实本学科青年教师培养的具体目标及工作措施,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全面关心青年教师,促进他们自主发展,健康成长。

7、营造团结合作的工作环境。要协助校行政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努力调动教师关心学校、关心教研组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合作意识,发扬团队精神,开展传、帮、带工作,形成真诚合作、共享成果、共同提高的和谐 的工作氛围。

8、重视教研组文档建设。要建立教研组工作档案,重视各项教研活动的记载,各类文本、档案资料的积累和整理。

教研组要积极参加省、市、县级教科研部门组织开展的有关教科研活动。要认真组织学生参加有关学科竞赛活动。

教研组长要认真做好组织工作,带领教师自觉履行教研组工作 职责。要积极承担对本组教学工作的管理、评价和指导等职责,尽自己所能,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和帮助每一位教师,充分调动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经常听取教师的意见,总结分析教学中的经验和问题,主动为学校教学工作献计献策。

三、加强对教研组工作的管理

1、健全教研组工作制度。各校要根据本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的活动要求和教研组组长、备课组组长的工作职责。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各项教研组工作制度,如建立业务学习制度、教师相互听课制度、公开课活动制度、教研活动制度、教研组长例会制度、备课组活动制度、教研组工作考核评价制度等,保证教研组工作和备课组活动真正落实到位。

2、落实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各校要统筹安排校本教研的内容和活动形式,由教研组独立开展的教研活动,每两周不得少于两小时,可以每周进行,也可隔周集中开展。备课组活动每周不得少于一次,教研活动、备课组活动的时间、地点的安排要有利于教师集中参加活动。

3、加强对教研组工作、备课组活动的考核评价。各校要建立考核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强检查、督促和评价,及时总结、推广 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激励各教研组和备课组务实求真、开拓创新,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和教研文化。教研室每两年开展一次先进教研组评选活动。

4、重视对教研组长的培训和指导。教研组长是教研组工作的直接组织者,是学校加强教学管理、开展校本教研的骨干力量。各校要重视对教研组长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努力提高教研组长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教研室将分期分批举办教研组长培训班,帮助教研组长明确工作职责,及时了解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的前沿动态,掌握开展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的基本方法。

5、改善教研组活动的条件保障。学校要给予教研组工作必要的资金投入,保证购买图书资料、外出参观学习,以及有关教研活动、竞赛活动的开支。每个教研组集体应配订两份以上学科专业报纸或杂志,并配备必需的工具书、参考资料、信息技术器材等,供教研组保管和使用。

江阴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二○○五年十一月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推动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创建和谐校园,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县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和手段、途径,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师生精神风貌和追求的重要平台,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建设积极向上、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对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培育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目标要求与组织实施

(一)目标要求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县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巩固、普及、深化、提高”。即巩固发展过去几年创建文明校园工作成果,进一步在全县中小学校校长教师中树立校园文化建设意识,普遍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针对薄弱环节,创新工作机制,全方位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至“十二五”期末,全县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组织实施

l、2012年前,制定了具体实施意见或方案,建立健全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制度,建立了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评估机制,营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启动首批“学校文化建设样板校”建设。

2、2012-2013年,总结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经验,宣传推介成功做法与典型经验,发挥校园文化建设样板校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推动第二批“样板校”建设,力争2013年全县有40%的乡镇中心小学、初中以上学校成为“样板校”,2014年全县有80%乡镇中心小学、初中以上学校成为“样板校”。

三、主要任务

(一)大力加强校园精神理念文化建设

I、科学做好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学校在实施校园文化建设项目之前,要组织校长、本校的优秀教师和从事校园文化设计的专家成立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小组,深入开展校园及周边人文调研,认真诊断梳理现有校园文化,高标准设计学校文化建设规划,编写出符合学校实际、科学发展的学校共同发展纲领,提炼出生动活泼、特色鲜明的学校精神。

2、挖掘、提炼本校优良传统和文化底蕴,确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系统。学校要在挖掘、提炼本校优良传统和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时代精神,精心构建、确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校训、教风、学风、校风等,创作校歌、校徽、校旗等。

3、切实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要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中大力加强校园“三风”建设。要通过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建设具有爱心、责任、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优良教风;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育勤奋好学、文明上进和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学风。

(二)大力加强学校制度行为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文化对师生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的作用。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中,学校必须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与科学发展观、要以制度行为文化建设为抓手,加强对师生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管理与服务,引导他们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通过良好习贯的养成和合理制度的运行,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

四、工作措施

(一)要切实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县教育局成立“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工作有勤教站统一管理、负责实施。各中小学校要相应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并制订符合校情实际和特点的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二)要加大对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

全县初级中学26所,在校生xx人,生均经费xx元;完全小学277所(含教学点),在校生xx人,生均经费xx元。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各校要从生均公用经费中拿出8%的专项资金用于校园文化建设。同时采取“向当地政府争取一点、社会捐赠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校园文化建设资金,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薄弱学校建设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薄弱学校建设的意见

各乡镇中心学校,县直各学校: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发[2003]19号)等文件精神,结我县“十一五”规划,为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适龄青少年儿童都能够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县中小学薄弱学校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薄弱学校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办好每一所学校为基础,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的原则,积极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加快薄弱学校建设,从整体上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水平。

二、薄弱学校建设总体目标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改造薄弱学校的有关要求和我县中小学发展的现实状况,进一步摸清薄弱学校底数,做好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的规划,坚持把薄弱学校建设同“十一五”规划、危房改造、中小学布局调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结合起来,统筹协调,多管齐下,在保证硬件设施的同时,注重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计划从今年开始,用2-3年时间,消灭各类危房,排除安全隐患;用5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危房改造、布局调整、资源整合、师资优化、对口支援,基本完成薄弱学校的改造任务。

各乡镇和县直学校要根据薄弱学校建设标准,结合实际,对所辖学校和本校的办学水平进行一次全面评估,找准自身薄弱环节,明确努力方向,科学规划,狠抓落实。

三、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的基本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是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法律责任。为切实做好这一工作,县教委专门成立了太和县中小学薄弱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指导、监督全县薄弱学校改造工作,各乡镇中心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加强对薄弱学校建设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二)统筹规划,加大投入

根据省教育厅制定的基础教育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按照第二轮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的要求,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中小学布局调整。到2010年全县高中(含职高)达到10-12所,小学保留325所;初中保留65所,积极稳妥分阶段、有步骤地撤并、改造一批学校,合理配备教育资源,保证布局调整工作的实施,使保留学校能够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在危房改造工程、远程教育工程等项目安排上对规划内薄弱学校倾斜,向薄弱学校改造工作做得好的乡镇倾斜。力求在保证经费稳定增长的同时,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布局调整步伐。

(三)建立长效机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加强薄弱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要把学校校长的配备和培养放在薄弱学校建设的重要位置,每年要对中心学校和县直学校中层以上领导班子进行全面考核,根据工作表现和实绩选拔、调整干部,注重选派综合素质优秀的年轻干部到薄弱学校任职。加强对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培养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管理能力和业务素质。

2、优化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大在职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积极开展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

作,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使广大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增强现代教育理论素养,逐步掌握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技能、新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要细化实施方案,完善制度措施,规范教师行为,切实树立教育正气,认真查处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持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使其自觉投身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为逐步缓解师资不足问题,力争每年招聘一定数量的教师,重点向薄弱学校倾斜,以加强薄弱学校的教学力量。县教委还将制定教师交流制度,组织城乡教师下派上挂,进一步落实送教下乡制度,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

3、建立帮扶制度,带动薄弱学校发展

进一步充分发挥示范学校在薄弱学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县城示范中小学要对口帮扶一所农村薄弱学校,并把对薄弱学校的帮扶情况列入对示范学校的考核内容,今后,对各级示范学校评估验收时,要将其对口帮扶薄弱学校情况纳入评估验收范畴。同时各乡镇中心学校或办学实力较强的农村中小学也要重点扶持一所薄弱学校,以此带动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通过帮扶活动的开展使我县基础教育形成以强带弱,相互促进,整体提高的发展局面。

4、自我剖析,深刻反思,解决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薄弱学校的形成有不同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薄弱学校要认真调查和分析,深刻反思和清醒认识薄弱的根源,找出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消除悲观意识和依赖思想,增强信心,克服困难,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科学管理,强化自身,积极调动各方面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自身改造,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推进学校的自身发展。

(四)深化招生制度改革,规范办学行为

为切实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择校问题,要充分发挥普通高中招生的杠杆作用,加强政策导向,促进均衡发展。继续实行和扩大省、市级示范学校的部分计划内招生指标定向分解的办法。定向对象必须具备学区内在校在籍连读三年的条件。严格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举办或变相举办重点班、实验班和快慢班,坚决取缔非法办学。杜绝初中举行选拔性招生考试,继续巩固小学毕业生就近划片分配入学的初中招生成果,逐步规范高中招生行为,实施阳光工程,公开招生政策和计划,全方位地接受社会监督。逐步扩大农村学校的办学影响力,改变生源不合理的流动,有效地遏制择校现象,为薄弱学校的发展留足空间。

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督促薄弱学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尤其要保证思想品德、音乐、美术、劳技、劳动、自然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要制定有效措施,鼓励优秀学生留在本学区学校就读。面向每一个学生,对所有在校学生实行无差别教育与管理,尤其是要抓好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转变工作。

(五)实行倾斜政策,关注特殊群体

要高度关注特殊群体学生的就学问题,切实保障他们入校就读。认真落实国家资助贫困生和农民工子女就学的有关政策,做好“两免一补”工作,建立一套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免除就学费用的管理机制。要优先安排农村残疾儿童少年入学,采取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努力提高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特殊群体学生的关爱。倡导社会各界捐资助学,支持个人或团体投资、引资办学。

(六)加快信息技术设施建设,推动薄弱学校的改造

薄弱学校要抓住“农远”工程建设的机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薄弱学校和示范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互助制度,推行网上备课、网上培训以及网上或其他形式的远程授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面,以教育信息化为手段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四、建立和完善监测制度,加强督查,严肃纪律,切实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全县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建立和完善薄弱学校建设工作的专项综合督导监测评价体系,把督导检查薄弱学校建设工作作为督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县教委

每年组织开展薄弱学校建设工作专项督导评估,根据考评情况实施奖惩。

县教委包点干部要与中心学校一起指导、督促薄弱学校建设,监督薄弱学校改造工作的具体实施,并把薄弱学校建设工作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包点干部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附:太和县薄弱学校建设督导评估细则

太和县教育委员会二○○六年三月二日

第四篇: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意见

龙政综〔2010〕29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我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简称校安工程,下同)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和有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校安工程的各项部署,按照全省校安工程总体规划的要求,加强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实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安工程建设管理,推进校安工程的顺利实施,确保校安工程各项任务如期完成,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我市校安工程实施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校安工程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其涉及范围之广、工程量之大、技术要求之复杂、组织任务之繁重都是前所未有的。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执政为民的重大举措,是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的具体行动。地方政府是保障校舍安全的责任主体和行动主体。今明两年全面完成危房和无抗震设防校舍的重建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地抓好校安工程的各项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校安工程各项任务。

二、健全组织机构,加强校安工程的组织实施

(一)健全校安办组成机构,充实技术力量。按省里要求,市、县(市、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校安办,下同)主任由教育局局长担任。校安办设立规划与协调组,技术指导组,监督检查组等三个工作组。各成员单位要指定专人参与校安办工作,服从校安办统一指挥,协同开展校安工程各项工作。由于校安工程的信息反馈、档案管理、校舍信息管理等贯穿于校安工程整个实施过程和今后的校舍安全管理工作中,必须将其同校安工程的建设放到同等位置来抓,以一种长效的、可持续的工作思路来开展各项工作。因此,教育部门要从本系统内抽调(或对外招聘)部分有一定专业知识,熟悉办理相关手续的人员充实校安办力量,配足配齐基建管理、档案管理、信息管理等专业技术人员,落实专职、专人、专岗。各成员单位应发挥专业指导、监督作用,为校安工程实施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二)实行集中办公制。各级校安办要设立固定的办公地点,添置必要的办公设备,落实办公经费。除专业技术人员到职到岗外,要根据各阶段工作的要求,安排校安办相关成员单位负责人进行集中办公,开展相关工作。

(三)实行定期会议制。各级校安办定期(每月至少1次)组织召开校安工程工作例会,总结交流校安工程实施情况,研究解决校安工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进校安工程的实施。

(四)加强校安工程组织实施。一要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法》,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坚持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二要实行安全管理责任制,要切实保证校安工程质量。同时,在学校开学期间,要注重安全施工,保障学校师生人身安全。三要充分发挥各级校安工程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协调的作用,牵头组织工程规划选址、建设征地和工程立项等项目前期工作,依法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等工作。四要认真分析近年来学校基本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从中吸取教训,借鉴援建彭州的做法,以县为单位,成立专门指挥部,加强校安工程的组织实施;每个县指挥部要有一名局(科)级干部专职负责具体抓,组织专人研究协调,推动校安工程。五要切实按照陈桦副省长提出的要求,做到“八个统一”。即:统一管理、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办理工程前期工作、统一招投标、统一调度学校周转安置房、统一调度资金、统一监督、统一验收。

三、增强服务意识,切实做好审批服务工作

(一)统一实行特事特办。要按行政服务标准化要求对“校安工程”建设项目实行特事特办,各审批环节的审查、审核、决定权能向服务窗口前移的都要前移,仅需进行书面审查的审批事项实行当场办理,其他审批事项要在原承诺时限的基础上再提速50%以上。

(二)统一办理前期手续。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是保证校安工程建设质量的客观要求,是将规划细化为具体建设项目并核定建设规模、确定投资额度所必需的工作环节。

1、各县(市、区)校安办要对辖区内校安工程进行摸底调查,统一部署,统一安排项目实施计划,按照区域、项目规模统一向职能部门报送申报材料,统一办理前期手续。

2、各县(市、区)校安办可以统一选定1—2个中介机构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介机构按统一收费标准和质量提供服务。

3、各级行政服务中心或项目服务中心要会同各级校安办牵头组织职能部门进行统一规划选址、建设征地;集中力量统一办理规划红线,统一测绘地形,统一环评。

4、各县(市、区)职能部门要创造性开展工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于规模较小的项目打包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和立项审批。

(三)统一简化内部审批环节。各级各职能部门要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根据“便民、规范、高效、廉洁”的服务宗旨,整合审批流程,统一简化内部审批环节,转变服务方式,提高审批效率。

1、对于投资较小的项目在规划部门批准规划选址意见、环保部门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国土部门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手续后,发改部门可将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合一完成审批。

2、对于非各县(市、区)政府所在地规划区范围内的校舍工程的规划总平方案设计和建筑方案设计实行合并审查办理;对指标符合规范的,应当即核发相关批件,如需修改或调整指标的,建设单位按要求调整后,即核发相关批件。

3、对于建设规模较小的建设项目,可采取套用施工图方式,对采用套图的校舍工程项目,设计单位只收取套图费,施工图审查由原审机构承办的只需审查勘察及地基基础部分设计文件,上部套用的施工图不再重审。

4、危房加固的校舍项目,可特事特办,不用办理规划选址及用地审批手续,但要严格执行立项、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以及质量监督等程序。

5、对于历史上未批先建的校舍项目用地,在符合城市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情况下,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扩大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试行)(闽政[2009]14号)的规定,经依法处理,按规定给予补办规划、环保、立项、建设、土地等有关审批和权属登记手续。

6、对于有土地证的项目,学校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总平图并通过有关部门审查后,凭总平审查通知书可直接办理项目立项等手续。

7、对于新增扩建项目,由学校提出申请,行政服务中心会同校安办组织规划、环保、国土、教育等相关部门进行联合踏勘,共同确定选址,国土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出具用地预审意见书后,凭校园规划总评先立项,之后建设规划部门可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8、在校舍危房鉴定中,根据《关于做好因灾受损房屋安全应急评估鉴定工作的指导意见》(闽建房[2010]20号)文件精神,只要被列入《全省具备中小学校舍工程安全鉴定条件的建筑工程设计机构名单》的设计单位,就可对校舍进行鉴定。

(四)鼓励统一捆绑招投标。各县(市、区)校安办、市直学校在严格基本建设程序管理的基础上,可根据区域、开工相近或建设项目类型相同的规模较小的项目合并捆绑,统一对工程咨询、地质灾害评估、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进行招投标。

(五)统一组织综合验收。由各校安办牵头,学校为验收主体,统一组织规划、建设、国土、环保、消防、气象、设计、监理、施工等部门,按现行国家颁布的相关规范、规定组织验收。

(六)统一做好审批服务工作。

1、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做好审批服务工作,各级行政服务中心牵头组织审批服务,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充分应用告知承诺制、一审一核制、网络审批制、并联审批制、备案制等制度,并按行政服务标准化的要求,简化项目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限。

2、由各级行政服务中心会同校安办负责统一组织对项目立项、项目选址、用地预审、环境评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审查等事项实行联审联办。需要召开评估论证会或审查会的,一律由行政服务中心会同校安办负责组织,有关行业和相关专业主管部门参与论证审

查。根据联审联办和论证审查会形成会议纪要,各相关职能部门要严格执行。

3、各职能部门要充分授权窗口,加强窗口和单位的前、后台工作的衔接,确保工作有序进行;审批事项要纳入各级行政服务中心统一办理、集中办理,并将相关的批文、证照移交窗口制作。

4、审批事项在具备法定要件的情况下,在项目业主提供必备材料而其他一些相关材料暂不齐全的,要按“告知承诺制”的要求,在申报单位作出在规定时限内补齐的书面承诺后予以先行办理,依法应提供的其他材料由申请人在承诺期限内补齐。

四、鼓励实行工程项目代建制

由各县(市、区)校安办牵头组织项目前期工作,允许和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工程项目代建制。由各校安办依法组织代建招标工作,并由学校与中标代建单位依法签订代建合同。实行全过程代建的,由代建单位统一组织规划选址,建设征地和工程立项,依法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并与中标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依法签订业务合同,对项目全过程建设实施管理;实行工程实施阶段代建的,可由代建单位负责委托施工图设计和报批工作,依法组织工程施工和监理招标,并与中标的施工、监理单位依法签订业务合同,负责工程实施阶段建设管理和质量安全工作。

五、认真落实优惠政策

要认真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有关优惠政策的通知》(闽政办〔2009〕161号)、《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报送福建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用地优惠政策的函》(闽国土资函〔2009〕492号)等文件精神,在办理校安工程相关手续时,减免相关规费。

(一)免收校安工程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在实施校安工程过程中,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散装水泥专项基金、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耕地开垦费、征地管理费、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施工排污费、城市道路占用费、城市道路占用挖掘费、城市房屋安全鉴定费等费用。

(二)校安工程涉及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实行优惠。属部门收费的,如:地籍档案资料信息咨询服务费予以免收;土地测量费、放样核样费、规划设计费、竣工修测费、白蚁防治费、防雷检测费等按标准减半征收;图纸资料费等按征收标准下限的30%收取。其他属部门下属单位的经营性服务收费按标准减半征收,属社会竞争性的中介机构收费,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凡有上下限收费标准的项目,一律按下限标准收费。

鼓励企业以提供免费服务的形式,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校安工程进行捐赠,这部分捐赠在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份,准予在计算应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所得额中扣除。

六、强化监督检查

各县(市、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监督检查办法》和《福建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监督检查办法》

精神,建立本辖区内校安工程监督检查机制,设立举报电话,建立举报制度,完善工程月报等信息反馈制度,对校安工程实施全过程及各环节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及时掌握校安工程实施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分析和解决校安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予以通报与反馈,以推进校安工程的顺利实施。市政府决定于8月上旬组织第一次全市校安工程督查,并形成制度,每季度开展一次专项检查。

(一)开展工程实施情况督查评估。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主动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监督,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实施方案、工程进度和实施结果等要主动向社会公布。努力建成“阳光工程”。

(二)切实加强对校安工程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和按进度拨款的规定。严禁截留、滞留、挤占、挪用、套取省级以上专项资金,擅自变更项目预算与投资计划等违规违纪行为。

(三)切实加大对校安工程收费的监督检查力度。凡国家和省里已经明确取消的各项收费项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如何理由继续收取。对自立项目、超标准收费等乱收费行为,应严肃查处;对不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到位影响工程实施的,要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四)建立健全校舍安全工程质量与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学校危房倒塌和防范不力发生安全事故导致师生伤亡的,要依法追究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改造加固后的校舍如因选址不当或施工质量问题遇灾垮塌导致人员伤亡的,要依法追究校舍改造期间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对挤占、挪用、克扣、截留、套取工程专项资金,违规乱收费或减少政府资金投入,以及疏于管理影响工程建设目标实施的,要依法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五)开展校安工程专项督查。由市监察局、效能办会同市校安办牵头,市直有关部门配合成立校安工程专项督查组,对各县(市、区)校安工程的进度和工程质量进行督查,同时,对市直相关部门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有关优惠政策的通知》(闽政办〔2009〕161号)以及本《意见》情况进行督查,并及时通报督查情况,及时整改问题,确保校安工程顺利实施。

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项目建设参照此《意见》执行。

龙岩市人民政府

二○一○年八月九日

|关闭本窗口|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鲁教基字〔2012〕13号

各市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及《山东省素质教育推进计划(2011-2015年)》、《山东省学校德育与学风建设计划(2011-2015年)》,认真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工作方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创新制度,构建系统衔接的德育体系

(一)正确把握德育工作指导思想。新时期德育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真正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整体规划中小学德育体系,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德育载体,突出实践环节,探索有效实施德育的方法途径,着力解决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机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针,始终坚持学校德育的正确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根本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以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为根本途径,不断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以整体规划、系统衔接、全员育人、家校社会有机配合为根本策略,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合力;以加强组织领导为根本保障,促进德育工作的制度化和科学化。

(三)建立新型的德育工作制度。建立中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实现学校教职员工全员参与德育、全面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协同育人机制。建立中小学班教导会制度,形成以班主任为核心、班级任课教师参与、家委会代表参加的班级教导会,定期研讨解决班级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教书育人“一岗双责”考核制度,在考核时既考察教师的教学工作,又考察其育人工作。建立中小学生校外实践教育社会义务制度,推动政府部门、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义务承担起学生参观学习、社会实践等责任。建立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档案,将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情况纳入学业考核。

(四)确定科学的德育内容体系。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

2.文明礼仪教育。通过养成教育,推进德育生活化、系列化,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掌握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场所的交往礼仪、行为规范和学习准则,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和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3.实践创造教育。坚持文化学习和品德培养的统一、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统一,以动手实践和活动体验为基本途径,培育学生的劳动意识、求知上进的品质、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4.公民教育。坚持“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育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国防意识和自身安全意识,把个人的追求与整体的核心价值有机统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五)明确不同学段德育的要求。小学阶段重点抓习惯、重养成,进行遵法纪、讲文明、爱劳动、爱集体、爱家乡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初中阶段重点抓体验、重实践,让学生在具体实践活动中体验美德、健全人格、遵守公德,培养爱国情感,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常识。高中阶段重点抓深化、重内涵,加强公民道德、民主法治、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倡导各地和中小学校结合德育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研究制定中小学各年级学生的德育基本要求和活动常规,形成规范化和序列化的德育内容及实施要求。

二、创新途径,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全面推行中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力量,每一名教职员工均是德育工作者,每时每刻、每一个教育环节均是德育时机。要切实加强师德教风建设,不断提高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德育意识,明确教职员工通过课程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日常管理、行政服务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职责和要求,做到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共同担负起育人职责。

(七)切实加强班主任工作和班级建设。班主任工作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在班教导会的支持和帮助下,充分发挥班主任管理和建设班级的核心作用,共同做好班级建设和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培养和提高,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班级管理的艺术和水平。要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班集体氛围。要科学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要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要主动与学生家长、所在社区联系,积极争取家长和社会力量的支持配合。

(八)切实营造校园文化育人环境。学校要积极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切实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大力推进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育人氛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使建设过程同时成为教育工程。积极开展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努力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广泛开展网络道德、网络文明教育活动,营造绿色网上空间。

(九)切实发挥课程和课堂教学德育主渠道作用。认真落实各学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掌握学科的“德育点”,把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和德育功能充分开发和发挥出来。教师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应深刻认识课程的育人价值和育人要求,始终注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教学研究机构和教研人员要深入指导课堂教学同德育有机结合,制定学科课堂教学德育评价标准,实现德育和智育目标的有机统一。

加强德育类课程建设与实施,开全开好德育类国家课程,认真实施《传统文化》、《人生规划》等地方课程,指导中小学校积极开发建设丰富多彩的的德育类学校课程。改革德育课程教学与考试办法,加强实践教学,避免空洞说教。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不留书面作业,学业评价禁止闭卷考试,采用日常品德习惯养成纪实性考核办法。初中思想品德的考核倡导开卷考试,重点考察学生案例分析和判断能力,增强是非观、价值观的考察考核,力戒死记硬背道德知识。

(十)切实加强德育实践活动。实践育人是德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把德育实践活动纳入课程管理,把校内外学生实践活动基地建设纳入学校课程资源建设,为每个学生提供社会实践课程。各地和中小学校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在各种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寒暑假以及学生的入学、入队、入团、开学毕业典礼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中小学校要设立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文化艺术、读书、科普等群众性活动。要完善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有关制度,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依托各类校外活动场所、社会实践基地和公益性场馆,广泛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小学阶段德育活动要体现生动性、趣味性,动手动脑,丰富情感体验的特点,中学阶段要体现知识性强、吸引力大、参与度高,开阔视野、促进思考、增强能力的特点。

(十一)切实加强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强化行为规范训练,让学校成为学生学习和掌握社会行为规范的重要场所。注重道德实践,克服知情脱节、知行背离的现象,充分发挥活动对学生明理、炼志、笃行的作用,不断巩固和强化其正确的道德认识、情感及行为方式。注重养成教育的整体性,把养成教育分解和落实到教学、管理、服务等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增强可操作性,整体优化教育效果。

(十二)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全过程之中。倡导中小学校在学校课程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科学组织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检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需要给予心理帮助的学生,积极化解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监控并防范各种突发事件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建立完善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

(十三)切实加强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工作。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12〕2号),加强和完善家长委员会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探索完善科研引领、典型培育、点面结合、全面推进的工作机制,丰富和创新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民主监督和家长教育的工作形式。探索建立家长委员会协会、联席会议等,协同推进家长委员会工作。倡导各地聘请优秀家长委员会主任担任兼职教育督学。建立家长委员会工作督导评估制度,将家长委员会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内容体系。

(十四)切实发挥校外教育和社区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校外活动场所等公益性教育设施的作用,有计划地组织各类校外实践活动。积极建立中小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制度,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要会同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驻地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各种社会团体积极开发利用社会德育资源,为青少年提供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

三、加强领导,完善德育工作的组织保障

(十五)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把德育作为关系教育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纳入总体工作规划。中小学校长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负有“一把手”责任,学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作用,班子成员中安排专人负责德育工作。学校要切实树立全员德育意识,把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努力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各级教育督导机构要把中小学德育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内容体系,定期开展督导评估。

(十六)加强德育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校教导处的职责定位,赋予教导处组织管理教师全员育人的职责,将教师的学科教学和学科德育有机统一,在学科教学中体现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小学校要普遍建立学生指导中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友、心理、活动、实践、发展等各个方面予以指导,并提供必要的服务。积极发展社团组织,组织各种学习、科技、艺术、体育、读书俱乐部,支持学生自主管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改进和创新少先队、团组织、学生会工作,推行学生干部民主选举,定期轮流任职。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完善班主任资格认定、培训培养、选拔和考核评优等制度体系,对班主任在政治上、业务上、生活上和待遇上给予应有的关心和支持。学校要按照每10个班级配备1名专职教师的标准逐步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鼓励和提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逐步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建立和完善校外辅导员制度,选聘有责任心、有能力、有经验的业界人士担任校外志愿辅导员。

(十七)构建和完善科学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各地要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标准和可操作的评估办法,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发挥德育评价对学生成长的引导作用。探索对学校干部教师德育工作评价的新办法,对德育工作履职不到位和师德有问题的教师实行考核“一票否决”。完善德育工作定期表彰制度,省里每三年表彰一次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各地也要建立相应的表彰制度。

(十八)建立健全经费和物质条件保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安排中小学德育工作和学生校内外活动经费,支持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实施“校外活动场所活动保障和能力提升工程”、“市级综合性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工程”,“十二五”期间实现全省每个市、县(市、区)至少建设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

(十九)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积极争取、鼓励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支持。充分利用社会上各种适宜教育的场所,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通过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家长参与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引导大众传媒为中小学生提供有益的精神文明作品。配合有关部门对校园及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加强对歌舞厅、游戏机房、网吧等娱乐场所和书籍、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的监督与管理,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一日

下载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学科教研组建设的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学科教研组建设的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食堂管理工作的意见[精选]

    市教勤字〔2012〕1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食堂管理工作的意见 各县(区、市)教育局、开发区社管处: 中小学食堂工作是学校后勤保障的基础性工作,事关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事关社会......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枣教发〔2010〕2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中共枣庄市委宣传部 枣 庄 市 教育 局 枣教发〔2010〕25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为深......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一是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促进全员育人。健全德育工作队伍,形成全员育人的大德育工作格局;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工作责任心......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

    浅谈加强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 现结合我校实际和班主任工作,谈谈我校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班主任工作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班主任工作急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进一步做好班主任......

    关于进一步办好中小学家长学校的意见

    大厂回族自治县教育局 关于进一步办好中小学家长学校的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教育队伍建设的意见(定稿)

    遵教发„2010‟3号 市教育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 教育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各县、自治县、区(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教育局,市直属学校: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意见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进一步健全作业管理体制,加强中小学作业改革,提出如下意见。一、加强对作业的研究。充分认识......

    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

    ⅩⅩ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 为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落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更好地推进全市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内涵发展和质量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