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教育队伍建设的意见(定稿)

时间:2019-05-14 11:54: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教育队伍建设的意见(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教育队伍建设的意见(定稿)》。

第一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教育队伍建设的意见(定稿)

遵教发„2010‟3号

市教育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

教育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各县、自治县、区(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教育局,市直属学校: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教育队伍建设的意见》已经市教育局局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日

主题词:教育 队伍建设 意见 通知 抄送:市委办,市政府办,市人大办,市政协办,申楚副市长,杨升平副秘书长 遵义市教育局办公室

2010年5月10日印发

共印50份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教育队伍建设的意见

为全面提高教师师德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教育管理者素质和能力,努力提高全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水平,现结合我市教育发展实际,就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教育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全市中小学教育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教育队伍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发展的基本保证,对于推动全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遵义教育具有决定性和关键性作用。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育法》、《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为依据,按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全面提高我市中小学教育队伍整体素质,深化改革、统筹规划、加强管理、创新机制,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数量适当、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高素质中小学教育队伍。

2.总体目标。全市中小学教育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农村教师结构性矛盾基本解决;教师职业道德水平进一步提升,涌现一批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队伍进一步壮大,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明显提高;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更加浓厚,教师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提高,形成一支适应我市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教育队伍,为办好人民满意的遵义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二、以敬业爱生为重点,加强教育队伍思想道德建设

3.不断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紧密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要求,大力弘扬高尚师德。以爱国守法、敬业奉献、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为重点,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广大教育 工作者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全面提高师德素养,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建立健全师德激励机制,积极开展评先评优活动,树立师德典型,发挥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示范作用,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氛围。

4.进一步完善师德监督考核制度。坚持依法治教、从严治教,严格按照《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坚持职业道德与教育教学能力并重、规范约束与激励引导并重、加强管理与自我塑造并重的原则,建立健全教育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的监督体系,把师德表现作为工作考核、职务评聘和评先评优的首要内容,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引导广大教师合法表达利益诉求,对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教师予以严肃查处,对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5.营造促进师德成长的文化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构建现代校园文化,以良好的校园文化引导和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实施幸福园丁锻造工程,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彰显人文关怀。加快建设学习型组织,积极开展创文明单位、建文明学校、当文明教师等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创建和谐的人际环境和良性竞争的工作氛围。

三、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促进教育队伍专业化发展 6.努力建设专家型的教育管理者队伍。不断加强教育管理者队伍培养工作,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育管理者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深入钻研教育科学理论,不断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形成各具特色的办学风格,建设一支贯彻教育方针、依法治教治校、掌握教育规律、带动学校发展的专家型教育管理者队伍。

7.高度重视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县、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依法履行组织管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职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坚持抓好骨干教师、学科教师、新教师和班主任等培训工作;学校要把校本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认真安排和组织开展校本培训,讲究质量和效益;教师要自觉履行继续教育义务,增强自我发展主体意识,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不断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提升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8.不断提高全市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到2015年,小学专任教师中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不低于85%,具有一定数量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初中专任教师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不低于70%,高中专任教师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96%,具有一定数量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专任教师。

9.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班主任工作职责和规范,加强对班主任的培养培训工作,新任班主任必须接受岗位培训。努力改善班主任工作条件,提高班主任待遇。校内奖励和分配要向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倾斜。

四、改革创新管理机制,不断激发教育队伍生机与活力 10.建立提高教育管理者队伍水平的长效机制。把提高管理水平作为教育管理者队伍建设的核心工作。一是按照“事业为重,唯才是举”的原则,坚持竞争择优,选拔任用具备教育管理能力的优秀人才进入教育管理队伍;二是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通过培训、挂职锻炼、干部交流等方式培养教育管理人才,建立能够担当重任、具备发展潜力的人才队伍;三是建立和完善客观公正的教育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约束机制,对教育行政干部和校长履职行为进行有效监督,打造一支开拓创新、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教育管理干部队伍。

11.建立开放多元和有序竞争的教师资源配置机制。严格掌握教师资格认定条件,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改革新教师录用方式,坚持“凡进必考,择优录用”,吸引更多具有教师资格的优秀高校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进入中小学教师队伍,初步形 成开放的、具有较强服务功能的教师人才体系。按照相关政策规定,落实好免费师范生和农村特设岗位教师招考工作,要切实做好免费师范生安置工作。积极实施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项目,着力构建高校、教育行政部门与中小学校配合开展教师教育工作的新机制。采取特殊政策引进特级教师等高层次人才,坚持引才与引智相结合,多渠道、多模式解决部分学科教师紧缺问题。加强对教育人才流动的引导,积极推动教师在校际、城乡、区域之间合理流动。

12.建立和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由师德、知识、能力、业绩等要素构成的重品德、重业绩、重质量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把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职务评聘、岗位聘任、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教师聘任制度。学校应在核定的教师职务结构比例与岗位职数内,按岗申报、择优推荐、择优聘任,开展高职低聘、低职高聘,充分发挥职称工作的导向作用。严格实行“资格准入、竞争上岗、全员聘任”,规范管理,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13.完善教师分配激励与生活保障机制。各县、区(市)教育部门要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制定与聘用(聘任)制度相适应的绩效工资实施办法,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及标准,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将教职工工资待遇与岗位类型、岗位职责、工作数量和工作绩效挂钩,切实贯彻“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根据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展情况,建立健全教职工养老、失业和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关心教师身体健康,定期开展教师体检工作,不断改善教师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支持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进一步健全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校务公开制度,保障教师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五、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14.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县、区(市)政府负有加强本地区教育队伍建设和管理的职责。县、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按职责分工依法履行中小学教师招聘录用、职务(职称)评聘、流动调配、考核奖惩等职能。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开展好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用、培养培训、考核交流等工作。

15.鼓励和引导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完善和坚持县域内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制度,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教师职称职务时原则上应具备在农村中小学支教一年以上的工作经历。落实农村特设岗位教师招考工作,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后到农村学校任教,面向社会招聘具有教师资格人员到农村任教。每年组织农村教师参加市、县两级培训。继续组织优秀教师“送教下乡”,培训辅导乡村教师。积极开展全市范围内城乡学校对口支援活动,引导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辐射与拓展。

16.鼓励农村中青年教师提升学历层次。制定农村教师学历提升规划,通过自考、函授等学习途径,提高农村教师学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对农村教师在职进修取得所教学科高一层次学历者给予一定补助或奖励。

六、强化教育队伍培训,全面提高教育队伍素质

17.加强以提高执行力为核心的教育管理者培训。一是举办教育行政干部理论与实践研修班,提高教育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战略思维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二是坚持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制度,切实推动任职资格培训和提高培训。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初中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提高培训,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提高培训;三是结合教育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开展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等为主题的教育管理者培训,把理论学习、总结经验、研讨问题与改进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 断提高培训效果。立足我市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不断更新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积极开发、引进和整合优质培训资源进入教育干部培训领域,促进优势互补。

18.大力开展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的教师培训。一是加强新任教师岗前培训。二是实施“农村教师(校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在五年内完成对全市农村中小学校长轮训工作。三是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四是实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19.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围绕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对课程与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改革、评价与考试改革、学生学习质量分析与指导、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等带有全局性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将研究成果引入培训课程,使培训课程和内容更加符合中小学需求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因地制宜、以校为本、注重实效的原则,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建立教师校本培训考核检查制度,落实学校在承担校本培训中的责任;充分发挥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网络等远程教育平台的作用,促进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培训有机结合,提高培训效果。

20.加大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和培训经费投入力度。加强和改进教师继续教育管理,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学历层次、专业素养和实施教师培训的能力。坚持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证书制度,做好教师继续教育证书的使用和管理工作。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将其列入市、县教育行政及学校经费预算,逐步形成政府和学校分担机制,保证教师继续教育顺利实施。市级每年安排不低于300万元专项资金、县级每年安排不低于8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教育培训,并逐年提高。学校培训专项经费不得低于生均公用经费总额的5%。同时加强培训经费管理,实行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七、切实加强领导,确保教育队伍建设取得实效 21.加强对教育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教育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管理和服务,大力营造教育队伍建设的良好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制订本地教育队伍建设规划,精心组织实施;加强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教育队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和认真落实加强教育队伍建设的各项政策法规;继续倡导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把教育队伍建设工作放在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切实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22.强化学校对教育队伍建设的责任。坚持依法治校、从严治教,切实建立学校教育管理责任体系,健全教师管理规章制度,明晰职责,落实责任。要建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对教育队伍发生的问题要界定责任,严肃处理。校长是学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全面承担起学校教育队伍建设管理的职责,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规范教师从教行为。

23.加大对教育队伍建设工作的督查力度。把教育队伍建设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工作评估范围,并适当提高评估权重和分值。要将农村学校教育队伍建设情况作为督查重点,并把督导检查结果作为表彰奖励或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列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考核校长、评估学校的主要指标,确保教育队伍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第二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本网]

2008-11-12 09:13:00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闽政文 „2008‟344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战略决策,推动福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现就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充分认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当前,我省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时期,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党的十七大作出了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战略部署,省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了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目标。教育在人力资源强省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位置。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推动力量。新时期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推动福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发挥教育的基础、保障、后劲和支撑作用,全面推进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建设人力资源强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把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好。

(二)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 《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和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依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以促进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为目标,统筹规划、加强管理、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提高质量,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三)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到2012年,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基本解决;骨干教师队伍进一步壮大,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明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进一步提升,涌现出一批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优秀教师;教师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普遍提高,形成一支能适应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二、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四)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要求,大力弘扬 “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的精神,以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为重点,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全面提高师德素养,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建立健全师德激励机制,定期开展人民满意 “十佳教师”评选活动和教师评先评优活动,树立师德典型,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氛围。引导和鼓励广大教师到农村、边远地区为教育事业发展建功立业,对长期在农村任教并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定期给予表彰。

(五)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坚持依法治教、从严治教,严格按照 《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规范教师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教师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模范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要勤恳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不敷衍塞责,不得无故停课、缺课、擅离职守,不得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对教育教学造成损失。要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不侮辱、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要潜心钻研业务,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廉洁从教,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要尊重家长,注重家校联系,定期进行家访。

(六)进一步完善师德监督考核制度。建立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的监督体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设立 “师德师风举报电话”,严格执行教师职业道德 “一票否决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工作考核、职务评聘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引导广大教师合法表达利益诉求,对违反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教师,予以严肃处理;对触犯法律的,追究法律责任。

三、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

(七)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在2002年省委编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 《关于福建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意见》基础上,将县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提高到城市学校水平,城市、县镇、农村初中学校统一按员生比1:13.5配备教职工;小学在校生200人以上的学校按员生比1:19.5配备教职工,在校生31~200人的学校按班师比1:1.7配备教师,在校生10~30人的至少配备2名教师,在校生10人以下的配备1名教师。新的编制标准执行后,前3年全省先核增6500个编制,优先用于补充农村小学紧缺学科教师,使所有农村小学都能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进一步充实农村骨干教师队伍,解决部分地方出现的骨干教师 “青黄不接”问题。完善编制管理,坚决清理并归还被占用的教职工编制,对各类在编在册不在岗人员要限期归队或与学校脱离关系。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5年努力,基本实现农村教师结构合理,编制数、实有人数和财政供养人数相对应。

(八)积极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根据我省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引导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一是实施农村紧缺师资代偿学费计划,各级财政对到农村学校服务的大学毕业生可实行代偿学费制度。凡具备相应教师资格的本科毕业生到我省一般转移支付县(市)和闽清、东山、南靖县乡镇(不含县级政府所在镇)及以下的农村中小学任教,服务期5年,按每人每年5000元计算,逐年退还学费,连续退费4年,所需经费由省级财政承担。市、县级财政也应安排一定经费,用于实施农村紧缺师资代偿学费计划。二是开展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采取招收初中优秀毕业生、学制5年的办学形式,定向培养专科学历的农村小学教师,毕业后须在农村小学服务5年以上。学生在学期间适当减免学费并补助生活费,所需经费由设区市财政承担。近几年,重点培养小学英语、信息技术、艺术、体育、科学等紧缺学科教师。三是开展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通过推

荐免试、免缴学费的办法,从省内高校吸引一批具备相应教师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到农村中学任教并在岗完成教育硕士学业。

(九)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城镇办学水平较高的学校要与农村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对校”对口支援关系,通过 “结对子”、“手拉手”等多种形式,落实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省属中小学校要与农村学校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各设区市要统筹开展本辖区内县(市、区)域间的城镇学校对口支援农村学校工作。参加支教的教师人事关系不变,工资福利待遇不因支教而受到影响。各地应参照当地干部下派农村工作的补贴标准,每月给予支教教师一定的生活补助和交通补贴。实施城镇中小学教师农村学校任(支)教服务期制度,从2009年起,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中、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农村学校任(支)教1年或薄弱学校任教3年以上的经历,其中城镇义务教育学校40周岁以下(含40周岁)教师评聘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农村学校任(支)教2年以上的经历。

(十)改善农村教师待遇。采取有力措施,实现县(市、区)域内教师工资、津补贴、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相同待遇,确保县(市、区)域内农村教师待遇不低于城镇教师待遇。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及以下中小学任教的,可直接转正定级,转正定级时薪级工资高定1级。适当提高农村学校(含教学点)中、高级教师岗位的结构比例和农村教师在各级各类评先表彰中的比例。

四、建立健全教师交流机制,促进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

(十一)实施义务教育师资校际交流。建立和完善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校际交流制度,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地实际,组织县(市、区)域内教师在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中心小学和完小(教学点)之间合理流动。同时,要组织好城区(含县级政府所在镇)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教师的合理流动。原则上在同一所学校工作满一定年限的教师都要进行交流,每年交流人数要达到应交流人数的10%以上;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两届的校长也要进行交流。

加强对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校际交流工作的管理。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 “政策引导、因地制宜、城乡互动、稳步推进”的原则,制订具体的教师校际交流的实施意见,明确校际交流的基本原则、条件、程序和办法等,经县级人民政府研究同意后组织实施。教师校际交流实施意见要向社会公开,保障广大教师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参与校际交流工作。各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所辖县(市、区)教师校际交流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教师校际交流工作平稳推进、落到实处。

(十二)完善 “以县为主”的教师管理体制。根据 《义务教育法》关于义务教育 “以县为主”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教师管理体制。县(市、区)域内公办学校教职工人事关系收归县管,以推动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县级人事行政部门对县(市、区)域内公办学校教职工人事管理实施宏观管理、指导和监督。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教师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省、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教师工作,依法履行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考聘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和考核等管理职能。

县级机构编制部门会同教育、财政部门,每学年初以学校(教学点)为单位核定本辖区所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县级人事行政部门负责核定本辖区所属中小学教职工岗位设置总量及其结构比例;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人事部门提出所属中小学岗位设置的具体意见,学校根据具体意见制订本校岗位设置方案,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同级人事行政部门核准。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教职工岗位聘用的核准,岗位聘用经同级人事行政部门认定后兑现工资待遇。

全面推行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坚持凡进必考、择优聘用。县级机构编制部门负责本辖区所属中小学新招聘教师的用编审批。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编制本辖区所属中小学新教师招聘计划和方案,报同级人事行政部门核准;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公开招聘工作,招聘结果报同级人事行政部门审批。县级人事行政部门负责公开招聘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公开招聘新教师考试的科目、内容和方法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与教师职业特点,使真正适合当教师的人才能够进入教师队伍。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同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含领导职数及人员结构比例)和人事行政部门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内,负责本辖区所属中小学在编教职工在学校之间的流动,并在1个月内向人事行政部门备案,向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办理核编手续;人事行政部门负责办理工资基金变更手续;县级机构编制部门负责对编制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五、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十三)大力开展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的教师培训工作。一是加强新任教师岗前培训,新任教师岗前培训时间应不少于120学时,以促进新任教师巩固专业思想,掌握教学常规,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二是实施 “农村教师(校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开展新课程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素养培训和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培训,5年内对全省农村教师(校长)轮训一遍,其中省级培训教师1万名、校长1千名,设区市级培训教师3万名、校长2千名,其余由县级负责培训。继续开展高中新课程培训,确保每位高中教师都接受过高中各年级新课程内容的培训。三是实施 “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省级培养百名教学名师、千名学科教学带头人和百名名校长、千名骨干校长,并建立一批名师工作室。市、县(区)也要相应开展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形成省、市、县三级骨干教师和校长队伍,带动全省中小学教师和校长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四是实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组织全省中小学教师参加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50学时,以提高我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十四)加强教师培训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教师培训机构的资源配置,明确任务职责,加强培训能力建设,提高为广大教师学习进修服务的水平。大力加强福建教育学院建设,强化其培训、教研的功能以及在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将福建教育学院建设成为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主要基地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政策研究咨询和业务指导中心。省级培训机构主要承担高中高级职称教师、高(完)中校长,以及省级骨干教师和校长的继续教育任务,其他教师、校长的继续教育任务由市、县两级教师培训机构分工负责。各设区市要重点建设1~2个市级教师培训基地,确保教师和校长培训工作的落实。各县(市、区)要整合教师培训、教研和电教等资源,加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构建集信息、培训、教科研和社区服务为一体的教师学习和资源中心。开展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达标评估工作,“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20所省级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推动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规范化建设。重视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专职培训教师定期培训制度,提高培训师资素质,努力建设一支由专家学者、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和专职培训教师组成的专兼结合、合理流动的高素质培训师资队伍。适当提高各级教师进修院校专任教师的高级职务岗位结构比例,吸引优秀人才充实培训师资队伍。

(十五)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围绕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对课程与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改革、评价与考试改革、学生学习质量分析与指导、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等带有全局性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将研究成果引入培训课程,使培训课程和内容更加符合中小学需求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培训模式,坚持因地制宜、以校为本、注重实效的原则,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建立教师校本培训考核检查制度,切实落实学校在承担校本培训中的责任;充分发挥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网络等远程教育平台的作用,促进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培训的有机结合,提高培训效益。

(十六)加大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和经费投入力度。贯彻 《福建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国人部发 „2007‟96号),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体系,人事行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公需科目培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专业科目培训,专业科目培训学时不得低于总学时的70%。把接受继续教育情况作为教师考核、职务评聘的一项依据。

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 “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农村教师(校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高中高级职称教师全员培训和其他省级骨干教师、校长培训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按教职工工资总额1.5~2.5%的标准,核拨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并落实教师培训专项资金。农村中小学校要按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用于教师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伙食补助、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开支。民办学校举办者也要按本校教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安排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加强教师培训经费的管理,实行专款专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严格执行物价、财政部门关于继续教育工作的收费规定,禁止乱收费。

六、维护教师合法权益,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十七)落实公办学校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健全公办中小学教师工资县级财政统发机制,将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教职工工资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按时足额发放,确保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实现县(市、区)域内中小学教师同等待遇。进一步落实公办学校教师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政策,各市、县(区)应按规定的比例和标准为中小学教师足额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省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劳动保障、建设、财政等部门对中小学教师基本医疗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十八)保障民办学校教师合法权益。落实 《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依法保障民办学校教师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权利。省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民办学校教职工聘用合同范本,民办学校应依照 《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与聘用的教职工订立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并按合同规定及时兑现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民办学校教职工人事档案由教育行政部门和人事行政部门共同指定具备资质、服务质量好、收费合理的人事代理机构代管,受委托的人事代理机构要切实做好民办学校教职工档案管理、教龄和工龄计算、职务评审等工作。民办学校应参照同类公办学校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结构标准,对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教师实施聘任。民办学校应当按照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为在职教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民办学校教师合法权益落实情况的督查。

(十九)完善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和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全面实行校务公开制度,执行重大问题议事规则,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学校的财务收支情况、福利待遇以及涉及教职工权益的其他事项,要及时向教职工公布。

七、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二十)加强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工作的一项重点来抓。要根据本意见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相关工作措施,大力营造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扎实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教育行政部门作为主管部门要把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切实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保障职能,按照教育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编制、人事等部门要在编制和人事政策上给予保障,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十一)强化学校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责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坚持依法治校、从严治教,切实建立教师管理责任体系,健全教师管理规章制度,明晰职责,落实责任。要建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对教师队伍发生的问题要界定责任,严肃处理。校长是学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全面承担起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的职责,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规范教师从教行为。要规范学校收费,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批准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不得以任何理由扩大收费范围或提高收费标准,坚持收费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不得乱收费。财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经费收支的监管,学校不得自行增加津补贴项目、提高津补贴标准。

(二十二)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督查力度。把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纳入 “双高普九”和 “对县督导”的评估范围,适当提高评估权重和分值。适时开展专项督导检查,考察评估各地师德建设、教师资源配置、教师待遇、培训经费和培训基地建设等实际情况,并把督导检查结果作为表彰奖励或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确保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本 《意见》,推进我省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提供人才支撑。

二○○八年十一月十一日

第三篇: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

粤教思[2007]42号

各地级以上教育局、编办: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中有关中小学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建立心理辅导室,为中小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的要求,确保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续发展,现就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设置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配备专兼职教师

(一)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的基本要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必须由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专职教师承担。在中小学校设置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配备专职教师是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中小学校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人数,学生规模1000人的中学、1200人的小学,原则上配备1名。寄宿制学校至少配备1名以上专职心理教师。设分校区的学校,每个独立校区至少配备1名以上专职心理教师。学生人数少的学校可按学区配备专职教师。有条件的地区,每所学校至少配备1名以上专职心理教师。在目前没有专门编制的情况下,从学校总编制中调剂解决。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正常工作量计算和工作待遇不低于班主任。暂无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校要指定专人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主要职责和任务

1、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担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工作,小学每周8-10课时,中学每周6-8课时,以教学班为单位采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或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课时在班会课、团队活动课和地方课时中安排,每两周至少安排一节,列入课程表。

2、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

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每周在心理咨询室值班不少于5小时,接听心理咨询电话,对前来咨询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困惑或障碍。对问题严重的学生要及时送专业心理咨询机构进行治疗。在心理咨询工作中,要做好记录,建立心理咨询档案,做好跟踪工作。

3、组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和学生心理状况分析

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负责组织学校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教学研究,每学期至少3次;负责组织班主任开展学生心理状况分析活动和学生个案分析活动,每学期至少5次。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起引领和骨干作用。

4、协助学校和班主任开展家庭教育工作

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协助学校和班主任为家长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心理咨询服务。

(三)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选聘

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由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好、具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教师担任。可从高校心理教育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中选聘,也可以从获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A证资格证书的优秀教师中选聘。中小学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从有心理教育教学经验,有较强工作能力,获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B、C证资格证书的教师中选聘。

二、实施全员培训、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

以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为重点、班主任和德育课程教师为主体、逐步推进教师全员培训机制。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A、B证的培训,重在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和科研水平,逐步建立一支既有较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水平,又有较强操作技能和科研能力的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队伍。在实施“广东省中小学班主任能力建设”

计划中,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的必修课。班主任和德育课程教师参加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重在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在班主任工作和德育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有条件的地区,所有学科教师和学校管理工作人员参加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力争在3年内,逐步使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具有心理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或持有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A证资格证书;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持有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B证资格证书;班主任和德育课教师持有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资格证书。逐步做到没有获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证资格证书的教师不能担任中小学班主任,没有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原则上不能参加职称评定。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由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统一教学内容、统一课时、统一教材、统一备课、统一考核、统一颁发证书,严格把好培训质量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原则上由各地级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实施,A、B证培训原则上由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组织实施。

三、引导心理学科教师向专业化发展

在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中,设立心理学科评审组。省将明确中小学心理学科教师职称申报资格条件,引导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向专业化发展,培养高素质稳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鼓励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申报心理学科教师职称系列,积极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向专业化、专职化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三预机制”的关键措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和认真落实。有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和问题,请及时函告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处。

二〇〇七年五月十六日

第四篇: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丰富教师人文底蕴,提高他们教书育人的能力,市科教党委、市教委从2007起启动实施“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提升计划”。旨在通过培育系统、资源系统、实践系统建设,整合本市宣传、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部门资源优势,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人文滋养的素材,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完善长效工作的机制,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并在工作中逐渐形成特色和品牌。

一、构建培育系统。把教师人文素养提升作为本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育德能力培训的重要内容,开展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知识学习。培养教师自觉阅读的习惯,拓展视野,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二、完善资源系统。通过各种途径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开设“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专题网页,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博物馆、艺术场馆和人文讲坛等文化设施功能,开展“教师走进经典”系列活动。下半年,将制作完成“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提升资源目录”,向广大教师提供优秀文化、科普、艺术成果配送服务。以后计划每年制作下发1-2期。

三、优化实践系统。充分发挥教育工会、教师社团等群众组织的作用,结合日常的教师政治学习、教研组研讨、寒暑假社会考察等活动,陶冶教师情操,磨炼意志品质,感悟教育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市有关部门将为各区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通过各类主题活动积极宣传推广基层的鲜活经验。

四、具体活动介绍。

1、“教师走进经典”系列活动。这是市科教党委、市教委为提升本市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而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它主要以艺术欣赏为载体,以上海大剧院为平台,以一线骨干教师为受众,使中小学教师走进艺术殿堂,原汁原味地欣赏高雅艺术。包括艺术课堂”赏析讲座,每月一讲,通过多维的视角,设计安排从京剧艺术中的“帝王将相”到德国作曲家中的“三B”等横跨中西,纵贯古今的艺术大师、艺术作品的解读,以提高教师的艺术修养和赏析能力;“相约上海大剧院”公益演出季活动,组织广大中小学教师观摩由上海交响乐团、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歌剧院、上海民族乐团等专业艺术院团演出的中外经典作品,完整体验艺术的魅力,拓宽教育视野,丰富精神世界。为做好这个项目,今年起,市科教党委、市教委设立专项基金,对各区县进行相应活动经费补贴,对成绩突出的单位还将予以奖励。

2、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专题网页。由市教委德育处主办,远程教育集团承建。网页面向全市中小学教师,创设浓厚高雅、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展现丰富优质的人文资源。并努力成为教师汲取人文养料,陶冶高尚情操,展现多彩人生的精神殿堂。已于今年暑期正式开通。网页设置读书频道、走进经典、实践天地、信息直通车、互动空间五大栏目。“读书频道”向教师推荐必读、选读书目;“走进经典”提供各类人文、艺术讲座和中外经典电影视频资料;“实践天地”荟萃市内外人文景点,并介绍公共礼仪和教师礼仪的规范常识;“信息直通车”将即时发布全市每月最新艺术展演、重大活动信息;“互动空间”则为广大教师开辟展示才艺和交流思想的平台。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教育工作推进会和《中共**县委 **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县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共**县委 **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龙发[2012]3号)等会议、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全乡教育事业稳步健康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全乡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是建设教育兴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近年来,我乡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教师队伍管理机制亟待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亟待进一步提高等。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开放环境和知识经济的新形势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必须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认真抓紧抓好抓实,着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促进我乡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1—

二、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为突破口,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二)目标任务

1.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广大教师具有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优良的道德品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广大教师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较高的教学水平,业务素养实现整体提升,能较好地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专家队伍不断壮大。到2015年,县级以上骨干教师达40名,县级以上学科带头人达20名。

3.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的学科、年龄结构更趋合理,整体学历层次明显提高。到2015年,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99%、100%。其中小学教师本科学历比例达50%,初中教师本科学历比例达80%。

4.教师队伍活力进一步激发。教师激励和待遇保障机制逐步完善,努力探索教师培训提高、科学考核、有效激励、有序退出等制度,广大教师投身教育改革创新、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积极

—2—

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队伍形象

1.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全乡中小学校认真组织开展“正师德、严师风、树师表、铸师魂”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不断增强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树立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职业精神。

2.认真开展“三进三治”活动。即干部进校园,乡级领导班子成员挂钩学校,经常深入学校调查研究,着力解决学校发展遇到的难题;校长进教室,中小学校长必须兼课,经常推门听课,从细节抓管理,从实处抓教学;教师进家庭,加强沟通,宣传政策,构建家校互动的育人氛围。治庸,要着力解决教师精神涣散、能力不强、创新不够的问题;治懒,要着力解决教师拖沓懒散、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课后辅导缺失的问题;治散,要着力解决校长和教师管理不到位、作风不踏实、集体不团结的问题。

3.严格执行**县中小学教师“六不准”。当前,我乡部分中小学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个人素质得不到提升,作风漂浮,—3—

在社会上从事赌博等违法活动;不能履行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职则,工作懈怠,从事黄龙玉交易、石斛种植等第二职业;学校落实教学常规不到位,教师课前不认真备课、不写学案,课后不辅导、不批改作业,甚至随意调课、停课、缺课;不注意个人形象,出现酗酒醉酒、酒后上课等严重影响教师形象的情况;不注意团结,在小范围、小集体内造谣生事、拉帮结派、恶语中伤;不认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以教师育人为己任,考试时教学生作弊等。必须严格执行**县中小学教师“六不准”,规范教师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即:不准参与黄、赌、毒等违法违纪活动;不准从事第二职业;不准不备课、不写学案、不批改作业、随意调课、停课、缺课;不准酗酒、酒后上课、衣冠不整;不准造谣中伤他人、拉帮结派、破坏团结;不准考试弄虚作假、徇私舞弊。

(二)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突破口,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1.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每年对新招聘的教师和期末考试末位教师进行一周的培训,采取听示范课、上交流课和思想交流等形式,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新聘用教师须在所任职学校任教满3年以上,方可申请调动或参加其它学校公开竞聘;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和组织教师到山区薄弱学校任教,逐步实现教师交流定期化、制度化。

2.强化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通过网络教育、在职函授、自学考试等形式,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全面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以业务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新理念、新课程、—4—

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开展教师全员培训;积极创建平台,组织教师到外地学习交流,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认真组织教师进行试题研究,自行编制期中和期末模拟试卷,统一组织考试,评比优秀试卷并进行试卷质量分析。

3.着力培养教育教学专家。积极倡导教育家办学,鼓励校长和教师潜心教育实践,探求教育规律,改革教育方式,创新教育理论,努力成为教育名家。加强校长专业培训,新任校长必须取得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在职校长必须定期参加国家规定的能力提高培训。定期组织校长到教育发达地区学校跟班学习培训,不断总结办学经验,凝炼办学思想,彰显办学特色,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较高理论水平、丰富管理经验、善于开拓创新的专家型中小学校长。加大对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培养一大批在教育教学工作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起骨干和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名师”。建立乡级教育优秀人才库,加强对优秀骨干教师的跟踪管理和培养,充分发挥他们的典型带动和示范辐射作用。

(三)切实完善学校管理体制,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成绩 1.切实加强校长和教师的考核聘任。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原则与校长专业化要求相统一,建立完善统一的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培养交流、考核机制,签订《**乡小学校长目标考核责任书》,实行定期考核,建立校长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加大教学成绩在教师考核中所占的比重,建立教师考核末位分流机制,—5—

对每学年在本校考核居末位者,由学校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两年在本校考核中居末位者,则采取逆向流动的办法进行岗位调整,即初级中学教师参加小学竞聘,乡中心小学和坝区完全小学教师参加山区小学竞聘,落聘者作待聘处理,待聘期间只发基本工资,参加教育部门统一组织的提高培训,培训费用自理。培训后由县教育局统一安排工作岗位,当年在本校考核中仍居末位者,予以解聘;学校工勤人员考核管理参照教师执行。

2.建立教师作风督查和惩处机制。乡中心学校和各中小学校要认真组织开展教师作风整治,加大对违反“六不准”行为的查处力度。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由乡党委牵头,中心学校配合,成立全乡教师队伍作风建设督查组,每两个月对全乡13所学校进行全面全方位督查一次,重点督查执行“六不准”、教学常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教研教改等工作。对违反“六不准”和不认真组织开展教育教学的教职工,违反一次不得参加当年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及评先评优、晋职晋级;违反两次作待聘处理,待聘期间仅发基本工资;违反三次予以解聘。本校教师违反“六不准”的,追究校长的责任,第一次进行诫勉谈话,第二次不得参加当年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及评先评优、晋职晋级;第三次予以免职。辖区内教师违反“六不准”被督查组查处的,对村委会党政主要领导进行问责。

3.进一步完善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机制。奖励性绩效工资坚持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倾斜的分配原则,做到以

—6—

岗定薪、薪随岗变、优绩优酬,充分发挥激励导向作用。(1)小学一至六年级县统测,二类学校教师10%和三类学校15%后进行二次排名,二次排名后同级同科目三年级和六年级第一名奖1200元,第二名奖1100元,第三名奖1000元,第四名奖900元,第五名奖800元,第六名奖700元,第七名奖600元(同级班级数大于15班的,奖至第八名,第八名奖500元),获奖名次以后但教学平均分(加分后)三年级语文数学(不含科学)分别在在80分以上、六年级语文数学(不含科学)分别在80分、60分以上的,每人奖400元;一年级、二年级、四年级、五年级进行二次排名后,第一名奖1000元,第二名奖900元,第三名奖800元,第四名奖700元,第五名奖600元;英语取各学校综合积分,第一名奖1000元,第二名奖900元,第三名奖800元。(2)小学学校领导的教学成绩奖以三年级和六年级的综合积分计算,一、三类学校第一名奖校长1200元,奖副校长和教导主任1000元;

一、三类学校第二名和二类学校第一名奖校长1000元,奖副校长和教导主任800元;

一、三类学校第三名和二类学校第二名奖校长800元,奖副校长和教导主任600元;

一、三类学校第四名奖校长600元,奖副校长和教导主任400元;三类学校第五名补助校长500元,副校长和教导主任300元。(3)初级中学的奖励性绩效工资以县教育局制定分配方案为依据,做到以岗定薪、薪随岗变、优绩优酬,合理拉开差距,充分发挥激励导向作用。

4、深入推进**乡课程改革。组织骨干教师牵头实验,由教

—7—

案向学案逐步改进,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精心研究考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召开三、六年级备考研讨会和中考备考研讨会,进一步研究考试要点,探讨期末复习阶段因材施教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复习;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和观看优质教学录像、课件,学习成功的、切合实际的、可操作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5、全面落实教研教改和教学常规工作。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充分体现自主学习理念,精心组织开展结对交流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一次交流学习,全面对教师的业务资料进行检查指导;认真钻研教材的深度和广度,确定重点难点和需要补充拓展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书写有质量的学案,突出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有针对性的进行学法指导,明确考点训练;及时批改学生作业,深入研究知识点和考点,分析得失,对共性问题要作好记录并及时讲评、对个性问题要单独辅导,实行二次三次重做,直到掌握为止。

四、加强组织领导,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一)落实工作职责。各单位、部门和村民委员要高度重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认真研究制定具体措施,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及时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教师队伍建设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中心学校要切实履行职责,统筹抓好校长、教师的培养培训和管理使用。

(二)强化学校管理。要全面分析排查教师管理制度中的缺陷,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通过诊断、分析、改进、反馈,准确

—8—

了解教育教学的质量状况及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加强对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调控,引导并帮助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要立足教学实际、教师实际、学校实际,把学习、研究与教学融为一体,把学校教育科研的重心转移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上来,把教师的精力集中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来。要对长期在山区学校任职任教、工作业绩突出的校长、教师,在待遇、职务、职称等方面给予倾斜。

(三)营造舆论氛围。要从实施“科教兴乡”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教师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的共识,大力宣传教师教书育人、无私奉献、服务社会的先进事迹,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为广大教师办实事、办好事,着力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师以安教为乐”的浓厚氛围。

(四)改革激励机制。要积极探索教育改革的新路子、新方法、新机制,不断激发办学活力。逐步打破身份界限,建立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人员能进能出的激励竞争机制。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为契机,以岗位设置为导向,强化目标考核管理,实现优教对应优酬,高效对应高酬,着力构建重实绩、重贡献、重教学一线的绩效考核分配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9—

下载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教育队伍建设的意见(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教育队伍建设的意见(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努力提高全市公路系统“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我市公路事业又好又快......

    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中共宜兴市委文件 宜发„2009‟50号 中共宜兴市委宜兴市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2009年10月28日)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政治合格、师德高尚、业......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政法队伍建设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政法队伍建设的意见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政法队伍,切实履行党和人民忠诚卫士......

    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资本、第一推动力。为进一步构建与沧州渤海新区高质量发展形势相适的人才战略体系,加速造就一支规模庞大、素质优良、......

    关于进一步加强法院队伍建设的意见

    四川省南充市中级人民法院 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法院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 知 各县(市、区)人民法院,本院各部门: 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强法院队伍建设的意见》印发你们,希认真贯彻......

    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为不断加强和改进全体干部职工队伍建设,促进作风转变,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改进服务质量,调动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打造一......

    关于进一步加强杭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杭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2003-03-25作者(来源):杭教〔2003〕3号 杭州市教育局办公室各区、县(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各有关管委会社发局:为深入贯彻《国务院......

    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配置,促进全县教育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