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学习者的评价(写写帮推荐)
对学习者的评价
小案例:吴老师原来一直使用考试的方式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但是他发现,考试方式有时候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当他了解了新的档案袋评价方法后,决定在他的课堂上使用档案袋来评价学生,补充单一考试评价的不足。
制作档案袋的任务在学期初就布置下去了。教师要求学生把本学期完成的五个综合性教学实践活动任务的结果放到档案袋中,形成档案袋评价的材料。
学期末,吴老师首先让学生对每件作品进行自我陈述;然后,要求学生使用他提供的评估量表,对档案袋进行互评,并加上对他人作品的评语。互评让学生不仅能得到同伴的反馈,而且还有机会欣赏别人的档案袋作品。
使用档案袋评价一段时间后,吴老师认为档案袋评价方法明显提高了学生的教学参与感,在给别人提供反馈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入了。
我们经常用客观测验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比如考试、测验)。但是在测量复杂认知过程,评价态度和情感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缺陷。随着新的评价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表现性评价和学生成长记录袋等新的方式涌现出来,较好的弥补了传统考试方法的局限。
制定针对学习者的评价方案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一环。评价方案本身就是教学设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准确了解教学效果,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以便于进一步改进教学来说至关重要。
一般的评价过程(请点击查看)
一、客观测验
本部分主要从考试的质量标准、试题的质量标准、试题编写原则三个角度对客观测验进行介绍。
(一)考试的质量标准
效度:指考试对教学目标测量的有效性程度。
信度:指测量的可靠性,它反映考试分数可准确重复的程度。
我们举一个打靶的例子来说明效度和信度。如果打靶的时候能击中靶子,我们说这次打靶是有效的;如果打靶时能够重复击中靶子,我们说打靶的水平是可信的。对于考试来说,如果试题反映了需要考查的内容,没有偏离要考查的内容,就保证了试题的效度;如果试题测试的结果能够大致重复,没有很大的偶然性,就说明了试题的信度。
小活动
试判断出现下列情况时,是测试的信度还是效度出现了问题?
考试分数不能准确反映学生水平。考试内容偏离了学习目标。对同一个体使用两套题目不同而内容相近的考题,考分相差很大。
员工在面试测验时表现优异,但在以后实际工作中表现平平。
(二)试题的质量标准
1、区分度
区分度是反映试题区分应试者能力水平高低的指标。试题区分度高,可以有效拉开不同水平应试者分数的距离,使高水平者得高分,低水平者得低分,而区分度低则反映不出不同应试者的水平差异。试题的区分度与应试者的水平密切相关,试题难度只有等于或略低于应试者的实际能力,其区分性能才能充分显现出来。区分度可用以下公式计算:D=(H-L)÷N(D代表区分度指数,H代表高分组答对题的人数,比如考试成绩前27%的人;L代表低分组答对题的人数,比如考试成绩后27%的人;N代表一个组的人数即高分组与低分组人数之和)。区分度指数越高,试题的区分度就越强。一般认为,区分度指数高于0.3,试题便可以被接受。
2、难度
难度是指应试者解答试题的难易程度,它是衡量测评试题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参数,它和区分度共同影响并决定人才测评的鉴别性。难度一般用以下公式计算:P=R÷N(P代表试题的难度指数,R代表试题的答对人数,N代表考生人数)。难度指数越高,表示试题越容易;难度指数越低,则表示试题越难。一般认为,试题的难度指数在0.3-0.7之间比较合适。
一道质量优良的试题应该难度适中。太容易,各个能力层次的考生都能通过,则这道题对于鉴别考生的实际水平没有意义;同理,太难,不管程度高的还是程度低的都不能通过,也对于鉴别考生水平意义不大。
小活动
如果一道考题的难度为53.3%,而区分度为12.7%, 试用日常语言说明该题的难度和区分度。
(三)试卷编写原则
为了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在期中期末,教师通常要编写试卷,测试学生的学习成效。试卷中包括填空、配对、选择、计算、问答等题型。请参看试题编写原则。" 请你完成下面的两个小活动,进一步领会试卷编写的基本原则。
二、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
表现性评价不仅评价学生“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能做什么”;不仅评价学生行为表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行为表现的“过程”;不仅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更重要的是评价其在模拟真实或完全真实的情境下的表现。可以说表现性评价体现了重视过程性评价、重视质性评价、重视非学业成就评价等最新评价理念。
(一)表现性评价的特点
1.有助于阐明学习目标
真实的表现任务与复杂的学习目标匹配的程度比较高。当把实际的任务呈现给学生或者告知学生家长时,会使学习目标更为清晰。
2.可以评价学生“做”的能力
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结果是学生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性评价将学生置于真实的任务情境中,要求其执行一定过程或创造出产品,这就可以对这种“做”的能力作出评价。
3.注重知识技能的整合与综合运用
复杂的任务表现,特别是那些持续时间比较长的任务,通常要求学生使用许多不同的技能与能力。表现性评价往往要求学生运用几个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及许多不同的能力。
(二)表现性评价的设计要点
1.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表现性评价是对学生在完成任务时的具体行为表现的评价,因此,必须事先确定评价的内容(即教学目标),并将它分解为可观察的具体行为,制订评价这些行为优劣的标准。
2.设计表现性任务
表现性任务是与表现性评价紧密联系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的表现性任务就是在表现性评价过程中,评价者要求学生完成的具体任务。因此,能否设计出适当的表现性任务是保证表现性评价的信度和效度的基本前提。设计表现性任务,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
(1)适当选择表现性任务的类型
在学校教学情境下,常用的表现性评价任务主要有六种类型:结构性表现任务、口头表述、模拟表现任务、做实验或调查、创作作品、完成研究项目等。在实际教育评价活动中,到底选择哪一种或哪几种表现性任务,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境的特征来决定。一般来讲,教师选择表现性任务的类型除了需要考虑所要评价的内容的特质以外,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时间、空间与设备条件的限制。
(2)设计完成表现性任务的适当情境
在设计表现性任务时,教师除了要恰当地选择表现性任务的类型并具体设计表现性任务的内容以外,还要设计实施表现性任务的条件、情境以及观察的次数。
这里的条件是指表现性任务实施的时间、地点或需要使用的设备用具等。
这里的情境是指自然情境或者特殊控制的情境。情境的选择和设计要根据表现性任务的特点和表现性评价结果的用途来决定。如果某种表现在教室中自然发生的频率不是很频繁,那么教师就要特别创设一种情境,增加这种表现出现的机会,以便于观察;如果表现性评价的结果将用来决定学生的分流,那么教师就必须提供一个标准化的正式情境,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公平的表现机会。下图是表现性情境的典型例子。
这里所谓的观察次数,是指教师为了作出可靠的评价结论而需要的观察学生表现的次数。不管评价的目的、任务的性质如何,单独一次的观察结果只能代表学生的一次行为表现,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因此,要保证评价结论的可靠性,教师必须多次观察,多次收集资料,然后作出综合的分析。如果在不同观察中都能获得相同的表现结果,就说明这些信息是可靠的;相反如果每次观察到的表现都不一致,那么就需要教师再做更多次的观察,收集更多的信息,然后方可作出比较可靠的结论。
3.选定或设计表现性评价的工具
任何评价都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施评手段和记录工具)来进行。有时,所评价的活动非常简单,评价工具可能内化于评价者身上,从外表来看并不明显。如教师对学生握笔姿势的评价,只要借助于教师的视觉和大脑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分析,即可发现问题并进行矫正,而无需借助于任何外在的手段和记录工具。但对于较复杂的表现行为和情境的评价,则需要借助于一定的工具通过系统的观察和详细的记录来进行,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小活动
在你的教学实践中,哪些环节可以采用表现性评价?在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的过程中,可以从哪几个角度来设计?
第二篇:英语学习者
分享 好东西啊,想学英语的要留着 2007-09-02 21:53
这些网站是从新东方尹圆圆老师的博客上找来的,希望大家好好利用:
1.http:// 中华网关于VOA的听力技巧的一些文章,当然也有别的好东东
http://
发表评论 | 举报日志 阅读(289089)| 评论(5682)
1楼孙琪 2007-09-02 21:54 回复
第三篇:学习者心得体会
个人心得体会(张永正)
作为一个初学者对计算机的认识都是比较薄弱的,对一些 应用操作理解起来很困难,通过 李老师的给我们上课,让我体会到以下内容:
1、要从整体上较好理解很把握应用软件,不是仅仅靠买几本专业书就能知道的,我们平时不仅要多做练习,记笔记,还要实际应用。
2、要多了解相关知识,多思考,有空就跟老师多提问题,要学以致用,计算机网络使学习、生活、工作的资源消耗大为降低。我们是新一代的人用的都是高科技,也随着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高科技的,需要老师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才能更好的帮助我们。
3、不过有时也要动我们的脑子,要个人亲身去体会,去实践,把各项命令的位置,功能,用法记熟,做熟。
4、提高整体的支持,打好基础,最初,我了解了计算机的硬件与系统软件的安装,维护知识.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授课老师深入浅出,让我们自己积极动手操作,结合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使每个学员得到了一次锻炼的机会,5、学习了常用的办公软件,在WORD,EXCEL,POWERPOINT等,以及常用的几种软件的应用技巧,同时也学习了一些解决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的方法,相信这次学习,会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运用电脑时能够得心应手.我不仅学到很多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增进了和其他学员之间的交流.同学们坐在一起畅所欲言,互相讨论,交流,把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让老师来帮助解决,这样使得相互之间都得到了学习,巩固知识的机会,提高了学习的效率.通过在校学习我真正体会到了计算机知识的更新是很快的,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来充实我们的专业技能,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必须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识,才能在以后把工作做得更好.我们也渴望能够多学关于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不知不觉,2各月的计算机课程结束了。这段时间的学习就像一次轻松愉快的旅行,开拓了我的视野、提升了我的技能,也加强了我的动手能力,让我与电脑进行了一次“零距离”接触,是我人生旅途中一次弥足珍贵的经历。对于计算机我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虽说经常使用,但其中好多东西都还不懂,但我对计算机特别感兴趣,经过老师的讲解,使我对网络世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可以说让我大饱眼福,大开眼界。一周的实习中,我不仅在更深程度上了解了计算机各个硬件的特性,也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利用软件进行硬件及软件的维护,还有就是进一步学会了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与沟通,可谓获益匪浅。所以,课本知识应当与实践充分的结合起来,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不仅如此,在暑期或者其它假期期间,也应该多参加类似的实习,也要注重面向实际,面向社会。这近一个星期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为我提供了一次非常珍贵的学习机会,不仅仅是专业方面,更在与人交往方面。
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机会中,我们懂的也会越来越多。谢谢!
第四篇:学习者特征对网络学习的影响
学习者特征对网络学习的影响
刘儒德江涛北京师范大学
网络学习的有效性不仅有赖于网络环境为学习提供的潜力,更重要的是,网络学习的环境与过程必须与学习者的个体特征相匹配,才能与学习者进行良性互动,产生最佳的学习效果。与网络学习环境和过程密切相关的个体特征包括以下4个方面:
(一)学习者对网络学习的先前经验。网络学习的先前经验包括态度和原有知识两个方面。学习者只有对学习媒介和学习环境持有认同感,才有可能主动应用学习资源和学习策略去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学习者对学习媒介的理解也会影响其决定付出的努力的程度。在网络课程中,学习者对网络学习的态度和认同感受到他先前的网络学习经验的影响。网络学习的原有知识包括网络系统知识和原有专业知识两个方面。学习者熟悉学习工具和学习环境,必然有助于其开展学习活动,同样,学习者熟悉学习所需的专业领域知识,也必然会促进其选择高效的学习策略。
(二)学习者对网络学习的动机和元认知能力。学习者必须具有较高的内在动机、学习成绩动机、自我效能感和正确的归因方式。在缺乏教师控制的网络环境中,元认知和网络学习成绩表现出更大的相关性,网络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需要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所使用的学习策略有准确的认识和积极的协调。
(三)学习者在网络学习中的学习风格。学习风格中,认知风格涉及学习者所偏向和习惯的处理信息的方式,与网上学习关系密切。在网络课程的学习中,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的学习者会显示出不同的特点,视觉类型和听觉类型的学习者也会显示出不同的特点。
(四)学习者在网络学习中的个性特征。在网络课程中,对不确定性的忍受力、网络焦虑等都会影响到网络学习的效果。
总之,网络课程设计这不仅要研究学习网络课程内容与网络媒介特征,更重要的是要研究网络学习者对网络以及学习内容的先前经验、对网络的学习动机与在网络中的元认知能力、在网络课程中的学习风格以及学习者的某些个性特征。这样才能促进网络课程与学习者之间的有效交互,促使两者之间产生实质性的联系。
【原文参见】《中国电化教育》杂志2004年第6期,11-15页
第五篇:教学设计过程中对学习者的特征分析
(一)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对学习者学习准备的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一般特征,二是初始能力。
1、一般特征
学习者一般特征指对学习者从事学习产生影响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的特点,包括学生的年龄、性别、年级水平、认知成熟度、智能、学习动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生活经验、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它们与具体学科内容虽无直接联系,但影响教学设计者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影响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教学组织形 式的选择与运用。
2、初始能力
初始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某一特定的学科内容时,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他们对这些学习内容的认识和态度。态度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一个人 对特定对象作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备状态。技能是掌握并能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初始能力分析的内容包括:①预备技能的分析,即了解学习者是否具备了 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这是从事新学习的基础。②目标技能分析,在从事新的学习之前,了解学生对目标技能掌握情况的调查工作就是目标技能分 析。③学习态度分析,如了解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无兴趣、对这门学科是否存在着偏见和误解、有没有畏难情绪等都是学习态度分
析的内容。
(二)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是由美国学者哈伯特塞伦于1954 年 首次提出的。学习风格一经提出,便引起教学心理学、学习理论和教学论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被誉为“现代教学的真正基础”。学习风格的 定义颇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学习风格的本质的解释基本上是相同的,即认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都强调学生喜欢的或经常使用的学习策略、学习方式或倾向在学习风格中的核心地位;都强调学习风格具有稳定性,很少因学习内容、学习情况等因素的改变而变 化;都认为学习风格具有个别差异和独特性。